一、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创新材料的选育及抗病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波[1](2020)在《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文中研究指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JJJsJsStSt)属于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多年生、异花授粉,具有耐盐、耐旱、抗寒等抗逆性以及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赤霉病等抗病性,是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茸毛偃麦草(Th.intermedium ssp.trichophorum,2n=6x=42,JJJsJs StSt)是中间偃麦草的一个亚种,与中间偃麦草一样具有抗逆、抗病等优良特性,区别在于其穗部和叶片上覆盖有茸毛,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供体之一。TE1508是本实验室选育的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成株期免疫或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等;小麦-中间偃麦草7J异体代换系源于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普通小麦Vilmorin27杂交、回交后代,具有抗秆锈病(Ug99)与紫色胚芽鞘等性状。为了将TE1508与TAF46携带的优异农艺性状导入栽培小麦,本文实施了以下研究工作:(1)分别利用六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与TE1508进行杂交、回交,在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新型小偃麦衍生系,采用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on-denatur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ND-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评估了这些材料在小麦遗传多样性改良方面的潜在价值,并初步定位了一些源于偃麦草的优异基因;(2)利用ND-FISH、分子标记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鉴定了多份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并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Oligo-pSt122、Oligo-(GAA)7、Oligo-(CAA)7、Oligo-3A1、Oligo-5SrDNA、Oligo-6H-2-100、Oligo-pTa71九种寡聚核苷酸探针组成的连续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c-FISH)与拟鹅观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详细鉴定了TE1508(2n=5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构,其染色体组为40W+6St+4J+6Js,具体核型为:20对小麦染色体(缺失1对4B染色体)+3对St基因组染色体(1对1St、1对6St与1对7St)+3对Js基因组染色体(1对2Js、1对4Js与1对5Js)+2对J基因组染色体(1对3J与1对4J)。在TE1508与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三属杂种自交后代,发现:(1)茸毛偃麦草染色体比黑麦染色体更容易在小麦背景中传递下去;(2)茸毛偃麦草Js基因组染色体比J、St基因组染色体传递率更高。2、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等探针组成的mc-FISH与中间偃麦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了本研究选育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得到以下结果:(1)品系X24C-10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4B)代换系;(2)品系X24C-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s(4B)代换系;(3)品系X24C-14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2Js附加系;(4)品系A1082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3J附加系;(5)品系X24C-1-1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6)品系A5-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3、利用澳大利亚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与108 E205 A+)、叶锈菌小种(104-1,3,5,7,9,10,12,13+Lr37)、秆锈菌小种(34-1,2,3,4,5,6,7与98-1,2,(3),(5),6)以及我国当下流行的CYR32、CYR33与CYR34(或v26)的混合小种,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了抗性评估,得到以下结果:(1)X24C-10(4J/4B代换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苗期高抗秆锈病;(2)X24C-5(4Js/4B代换系)在苗期中抗秆锈病,成株期高抗条锈病;(3)X24C-14(2Js附加系)在苗期与成株期近免疫或高抗条锈病,苗期中抗叶锈病与秆锈病;(4)A1082(3J附加系)在苗期近免疫叶锈病与秆锈病,成株期近免疫条锈病;(5)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6)A5-5(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在苗期对澳大利亚毒性极强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表现为免疫,而对毒性较低的条锈菌小种108 E205 A+表现为高感,成株期中抗条锈病。4、利用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PLUG)与intron targeting(IT)两种分子标记,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得到以下结果:(1)获得81个4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8个PLUG标记与43个IT标记;(2)筛选到97个4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0个PLUG标记与77个IT标记;(3)筛选到174个2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41个PLUG标记与133个IT标记;(4)筛选到71个3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9个PLUG标记与42个IT标记;(5)筛选到106个5JsL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2个PLUG标记与74个IT标记。5、通过比较X24C-10(4J/4B代换系)与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抗性、田间农艺性状、染色体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蓝粒基因与一个抗条锈病基因,在4JS染色体或4JL染色体0.00-0.6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抗秆锈病基因;通过同源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克隆到一个R2R3-MYB类型转录因子ThMYB4J,推测与该区段的蓝粒基因有关。6、利用ND-FISH、分子标记分析等方法,明确了7J染色体的核型结构,筛选到88个7J染色体特异标记,详细鉴定出12种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的核型结构,构建了7J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图谱,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位于7JS染色体0.35-0.62区段),并开发设计出两个新的7J染色体特异EST-PCR标记。综上所述,本研究选育了一系列携带优异农艺性状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并初步定位了1个抗条锈病基因、1个抗秆锈病基因、1个蓝粒基因、1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并克隆了1个可能与蓝粒基因有关的R2R3-MYB-like转录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麦优异基因数目少的问题,为小麦品种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杨婷[2](2019)在《小黑麦与小冰麦衍生新种质染色体的FISH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明确小黑麦CT775/81×小冰麦PSR3628的BC1F3和BC1F4株系中外源黑麦和冰草染色体的数目、存在形式及结构特点,探索它们染色体的遗传组成,本试验进行了表型和顺序GISH-FISH分析,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别利用基因组DNA标记的探针与pAs1(红)和pSc119.2(绿)探针对小黑麦CT775/81(母本)和小冰麦PSR3628(父本)染色体进行了顺序GISH-FISH分析,建立了它们的FISH核型。小黑麦CT775/81含有42条染色体,其中14条黑麦染色体,染色体组成为AABBRR,是一个稳定遗传的六倍体小黑麦材料。pSc119.2探针在小麦B组和黑麦R组染色体有丰富的杂交信号,尤其是R组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最为清楚;而探针pAs1在小麦A组染色体上有较多的杂交信号,能将小黑麦CT775/81的染色体一一辨别。小冰麦PSR3628是源于普通小麦与冰草远缘杂交,含有56条染色体,为八倍体小冰麦,其中具有9对来自冰草的整条染色体。将小黑麦CT775/81和小冰麦PSR3628的FISH信号与中国春小麦等对比发现,它们染色体上的pAs1和pSc119.2信号都有所差别,可能是由于外源染色体的渗入,从而导致小麦A、B、D组等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小黑麦CT775/81×小冰麦PSR3628的BC1F3和BC1F4株系进行顺序GISH-FISH分析,从而准确地识别衍生系(A1群体)的染色体组成,分析外源黑麦和冰麦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及传递特点,将A1衍生系分为4种类型,分别命名为衍生系I、II、III和IV。衍生系I包括42份含有一条或一对2RS/2AgL易位染色体的易位系种质,如A1-25、A1-41等株系,其染色体组成为2n=42=AB+1213IR+12I2RS/2AgL。衍生系II包括22份分别含有3D、5D、6D、7D染色体的异代换系或异附加系种质,如A1-34株系(5D二体异附加系)。衍生系III包括9份分别为冰草1Ag、3Ag、4Ag染色体的异附加系种质,如A1-45株系(3Ag单体异附加系)。衍生系IV包括9份含有D组染色体和冰草染色体的多重异附加系种质,如A1-14株系(II7D+I1Ag多重异附加系)。通过表型性状调查,明确了小黑麦×小冰麦的BC1F3和BC1F4株系的主要表型性状和分离特点。结果显示,A1-7、A1-13、A1-62等株系的穗粒数有超亲优势。A1衍生系均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为免疫,对小麦的叶/条锈病都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对赤霉病免疫的株系有A1-4、A1-40、A1-67,其余株系多表现为高抗,只有3个株系表现为感病。在两世代中稳定抗穗发芽的株系有A1-4、A1-13、A1-14、A1-17、A1-40、A1-47、A1-62、A1-67、A1-75、A1-81、A1-92等。BC1F3和BC1F4株系株高在91.17 cm181.1 cm,绝大部分株系的株高在两亲本株高之间(110cm140 cm),变异系数为13.46%。通过秩和比统计方法对BC1F3和BC1F4株系的主要表型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表现较好的是A1-1、A-16、A-17、A-41、A-71和A-72株系。综上所述,本试验初步分析了小黑麦×小冰麦的BC1F3和BC1F4株系的染色体遗传组成,了解了它们的主要表型特点,有利于拓宽小麦遗传背景,为小麦遗传学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种质。
葸玮[3](2019)在《抗条锈病小麦—黑麦5R(5B)代换系创制及黑麦5R染色体区段特异分子标记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黑麦5R染色体带有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具有育种价值。本研究利用SLAF-sequence测序技术和小麦-黑麦MA1RKu-MA7RKu单体附加系开发黑麦5RKu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利用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技术鉴定小麦-黑麦5RKu(5B)代换系及黑麦5RKu缺失系,并考察它们的条锈病抗性;利用5RKu缺失系对5RKu特异标记和条锈病抗性基因进行染色体区段定位;另外,对获得的5RKu(5B)二体代换系的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对其自交后代进行了ND-FISH鉴定,结果如下:1.开发了114对5RKu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2.使用小麦-黑麦二体附加系DA1RI-7RI、DA1RKi-7RKi和单体附加系MA1RPI613196-7RPI613196及其黑麦亲本对5RKu特异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验证,其中100个标记具有多态性;3.鉴定出了5RKu(5B)二体代换系、5RLKu(5B)双端体代换系、5RSKu(5B)单端体代换系、5RSKu.5BL易位系以及4种5RKu缺失系。根据探针Oligo-pSc119.2-1、Oligo-pSc200和Oligo-pSc250的信号位点以及缺失系的断裂位点,将5RKu染色体分为S1、S2.1、S2.2、L1.1、L1.2、L2.1、L2.2、L3.1和L3.2九个区段。4种5RKu缺失系分别缺失了S1-S2.1、L1.2-L3.2、L2.2-L3.2和L3.2区段。因此将这4种缺失系分别命名为DEL5RSS1-S2.1、DEL5RLL1.2-L3.2、DEL5RLL2.2-L3.2和DEL5RLL3.2。利用这些缺失系,将5RKu特异分子标记分别定位到S1-S2.1、S2.2、L1.1、L1.2-L2.1、L2.2-L3.1和L3.2六个区段;4.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了条锈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RKu单体附加系、5RKu(5B)二体代换系、5RLKu(5B)双端体代换系、DEL5RSS1-S2.1缺失系、DEL5RLL2.2-L3.2和DEL5RLL3.2中抗条锈病,5RSKu.5BL易位系、5RSKu(5B)单端体代换系和DEL5RLL1.2-L3.2缺失系都高感条锈病,因此将抗条锈病基因初步定位到L1.2-L2.1区段;5.5RKu(5B)二体代换系的减数分裂中期I有5RKu单价体的出现,后期I和末期I都能观察到落后小麦染色体;在其自交后代中,发现了1A/1B、5A/5D、1B/1D、4B/7D、4B/4D等小麦染色体间的易位及5R/6A易位染色体,小麦染色体间的易位频率为5.94%,小麦与黑麦染色体的易位频率为0.50%。以上结果表明该代换系可以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重组。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抗源,开发的分子标记以及鉴定出的5RKu(5B)二体代换系和5RKu缺失系为进一步利用5RLKu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刘佳莹,刘晓强,曲云峰,姜博,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李集临,张延明[4](2018)在《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文中认为为创制有利用价值的小麦-黑麦易位系,选育小麦遗传改良的新种质,本研究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小麦-黑麦代换系6R/6A×克珍杂种后代中选育的11个品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1个品系形态表现为大穗多花、多小穗、抗倒伏、籽粒饱满度好等优良性状。其中有4个品系2-13、2-18、2-20、2-21穗长超过14 cm。品系2-18、2-21,分蘖数为7个,2-17千粒重为35.24 g,品系2-19主穗粒数为54,均超过亲本。另有8个品系结实率也优于亲本。亲本克珍为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带有7R和3R染色体遗传成分,分子标记和原位杂交显示,11个品系均带有R组染色体成分,分别有10个、6个和3个品系带有黑麦6R、7R和3R染色体遗传成分。有9个品系可确定为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易位类型为端部易位和中间易位。本研究成果对小麦育种及种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戴毅[5](2017)在《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种质创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小麦育种研究正处在一个“瓶颈”阶段,育成品种综合抗性普遍较差,已制约小麦遗传改良水平的提高,其原因与种质资源单一、遗传基础狭窄、资源深度挖掘不够、重产量轻品质的育种现状有关。种质资源创制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而小麦野生近缘植物中蕴含许多对小麦遗传改良的有益基因,如抗生物胁迫和抗非生物胁迫基因,但目前栽培小麦仅利用了其野生近缘种基因库中10%~15%的基因资源。通过利用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野生近缘物种,创制一批超高产、抗病虫害(尤其是抗赤霉病)、抗逆性强等新种质,对拓宽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减少骨干品种反复使用和丰富抗源单一化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突破小麦育种的“瓶颈”,培育出综合抗性优良的小麦高产新品种。小黑麦(Triticale)是人工创造的新物种,结合了小麦和黑麦籽粒产量与品质两方面的优良特性,具有抗寒、抗病、抗逆性强等优势,但与小麦一样对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的抗性并非十分出色。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是重要的小麦野生近缘种,具有生长繁茂、多花多实、高光效、抗病、耐盐碱、耐干旱等优良特性,在抗小麦赤霉病方面尤为突出,是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优异外源基因供体。本研究利用六倍体小黑麦(AABBRR)与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双二倍体(AABBEE)杂交,通过胚拯救技术获得杂种并在其自交后代中选择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的SLAF-seq技术,开发大量黑麦、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并将细胞遗传学、原位杂交与染色体特异标记结合,鉴定三属杂种材料的染色体组成;对获得的三属杂种稳定株系进行抗赤霉病、叶锈病和秆锈病(Ug99)鉴定,为小麦抗病育种创制抗病性强的新种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包含不同属的双二倍体间杂交和胚拯救技术获得三属杂种的效率最高。六倍体小黑麦(AABBRR)与六倍体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双二倍体(AABBEE)杂交经胚拯救获得F1植株,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组原位杂交证实F1植株含有全套A、B组染色体,并附加7条黑麦R组染色体和7条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对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F4和F5代材料进行染色体数目及农艺性状调查,发现杂种后代染色体持续分离,重组类型多,表型变异丰富。14株F2植株中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且都大于2n=40;在F4和F5代中染色体数目分布范围为2n=28-56之间,2n=40-44之间出现频率最高,其中染色体数目为2n=42的植株最多。F4代后的部分植株表型上偏向长穗偃麦草特征,而部分植株和小黑麦类似,这与细胞中长穗偃麦草和黑麦染色体的多少密切相关。本研究将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抗病性鉴定相结合,比较系统的、快速的、准确的鉴定出杂交后代中外源染色体的组成,并筛选出具有抗性的三属杂种种质。2、基于SLAF-seq(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获得大量黑麦、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特异的DNA片段序列,并以此序列设计引物获得黑麦和长穗偃麦草各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在黑麦中共设计350对引物,通过PCR获得253对黑麦特异标记,成功率为72.29%(253/350),其中44对是基因组特异性标记,33对为多条染色体特异标记,176对为各单条染色体特异标记,这些单条染色体标记及基因组标记开发效率为62.86%(220/350)。在长穗偃麦草中共设计525对引物用于开发特异性分子标记,通过PCR获得280个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成功效率为53.33%(280/525),其中,49对为基因组特异标记,151对为单条染色体特异标记,其开发效率为38.10%(200/525)。本研究开发的这些标记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和可靠的稳定性,可以用来检测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中黑麦和长穗偃麦草的各染色体,提高了三属杂种中染色体组成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在小麦抗性育种中利用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资源,鉴定其外源染色体(染色体片段)提供可靠的特异分子标记。3、在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与小麦间的远缘杂交后代中,鉴定外源染色体以及染色体组成变化是十分必需的。本研究根据结实率以及染色体数目调查结果筛选了8个染色体数目大于40的株系,利用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和GISH对这些株系进行染色体组成鉴定。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和GISH鉴定染色体组成的结果完全一致。4个株系(RE24-1,RE26-1,RE26-2和RE33-3)含有所有黑麦染色体,没有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株系RE36-1含有除了2R染色体之外的12条黑麦染色体,没有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株系RE33-2具有所有黑麦染色体,并含有1条1R/1E易位染色体;RE62-1具有12条黑麦染色体,并含有2条5R/5E易位染色体;株系RE24-4仍然不稳定,在F6代此株系染色体组成包含硬粒小麦A、B组所有染色体和12条黑麦R染色体(缺7R),1条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以及1条7R/7E易位染色体(2n=7ⅡA+7Ⅱb+6ⅡR+11Ⅰ7E+1Ⅰ7R/7E=42)。同时,发现黑麦染色体在三属杂种后代中较多,表明黑麦染色体比长穗偃麦草染色体与小麦近缘关系更近、亲和性更好,更容易在小麦背景中存在而传递给后代。在自然的三属杂种中,小麦染色体组表现完整,外源种质组成的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是由不同种质的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组成,相同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不能同时存在。染色体的易位发生在同一部分同源群内染色体之间。4、运用GISH、ND-FISH以及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鉴定2个株系RE21和RE62染色体组成。结果发现2个株系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且染色体组成稳定。株系RE21中,小麦A、B组染色体完整,外源染色体包括长穗偃麦草IE、2E、3E和5E染色体以及黑麦4R、6R和7R染色体;株系RE62中,小麦A、B组染色体完整,外源染色体为1R-4R、6R-7R完整染色体,以及5R/5E易位染色体。对2个株系进行赤霉病、叶锈病和秆锈病(Ug99)抗性鉴定,株系RE21对赤霉病、叶锈病和秆锈病(Ug99)都具有抗性,尤其表现高抗赤霉病;株系RE62对赤霉病易感,但对叶锈病和Ug99表现抗性。2个稳定株系的抗病性表明,三属杂种中外源染色体存在抗病基因,如将该外源染色体转移到小麦背景中,并利用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将有利于培育新的抗病小麦品种。
温生娟[6](2017)在《八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染色体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粮食危机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长期以来备受全球各国高度关注。作为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供给了世界上2/5的人口,籽粒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处于谷类作物首位。然而遗传多样性低,遗传基础狭窄,未来品种抗性丧失等问题,严重制约小麦育种工作的进展。小麦的近缘种属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通过远缘杂交等手段将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获得更多新型育种材料,是解决小麦育种遗传基础单一的有效途径。本实验材料:秦岭黑麦(QL)与绵阳26(MY26)杂交,F1经人工加倍后获得双二倍体材料(MQ),双二倍体材料与MY26杂交后代(F2)的37个单株以及从这中随机选择7株,对其套袋自交得到F3代材料82株,对这119个单株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F2代中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为2n=40至2n=56,主要集中在43-44条之间,2n=44的占被检测株数37.8%,其次是2n=43占21.6%。到自交F3代,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集中在2n=42-43之间,其中2n=42占78%。2.F2代中不同程度的附加了黑麦染色体,其中6R,7R的存在频率最高,4R最低。到自交F3代,黑麦染色体快速发生丢失和断裂,在植株检测到大量黑麦染色体断片。3.以Oligo-pSc119.2-1(绿色),Oligo-pTa535-1(红色),Oligo-1162(红色)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表明,八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植株中观察到小麦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包括1B、6B、7B。在个别单株中检测到小麦1B染色体短臂末端的Oligo-pSc119.2-1信号消失,而小麦6B染色体短臂末端又出现新的Oligo-pSc]19.2-1的绿色信号。6B染色体分别在长臂和短臂亚端部的不同位置发生断裂丢失,形成不同类型的变异。7B染色体长臂亚端部出现新插入的强烈Oligo-pScl19.2信号,占被检测单株的11%。上述变异发生在不同单株,同一单株不同细胞,甚至统一细胞同源染色体的不同成员上,表明这些变异可能是独立发生的。4.在F2代中检测到4BS/4BS和5RL/5RL两个等臂染色体,小麦-黑麦间易位4BS/2RL.2RS和3RS/6BL。这些易位染色体,在自交传递过程中丢失,未能传递到F3代。在F3代中只检测到1RS/1AL一个易位染色体。这些结果表明变异染色体传递到子代比较困难,需要仔细选择才能保存。
曹新有,陈雪燕,陈朝辉,王灿国,吉万全,刘建军[7](2014)在《黑麦属优异基因在小麦改良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黑麦属(Secale cereale,2n=14,染色体组R)作为小麦的三级基因源,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黑麦属优异基因在普通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及分子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将报道的黑麦相关基因及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整合到其物理图谱,发现在1R染色体上分布的优异基因最多,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解释了1RS/1BL易位系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并对黑麦属优异基因的进一步利用进行展望。
白杨[8](2014)在《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后代(10-1至10-20)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主要是选育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6R/6A杂交后代中含有5R、6R小片段的易位系,其表现为大穗、抗病等黑麦的优良性状,可为培育高产抗病的新型小麦提供基础材料。通过形态学、细胞学、分子标记和GISH检测对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6R/6A杂种后代的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10-17、10-18、10-19、10-20,20个品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0个品系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1II;黑麦特异引物pSC119.1检测,确定20个品系均含有黑麦染色质成分,6对SSR特异引物SCM138、SCM120、SCM268、CGG18、SCM180和CGG19在20个品系中分别扩增出5R或6R不同大小的特异片段;GISH结果显示,10-1、10-2、10-3、10-4、10-5、10-6、10-7、10-9、10-12、10-20株系有的染色体端部出现黑麦的黄绿色信号。以上结果证实上述材料均为小麦-黑麦易位系,形态检测表现有黑麦的某些优良性状,如大穗、多小穗、抗旱、抗叶锈病,白粉病等,可作为小麦育种的基础材料,对小麦遗传改良和抗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费云滟[9](2013)在《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细胞遗传学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其栽培历史已有8000多年。由于长期的人工定向选择,使得小麦的遗传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的不足。其重要的影响就是小麦的抗逆性降低,尤其是对条锈病、白粉病的抗性丧失。小麦的近缘属是小麦育种改良的重要的基因库,富有众多的优良性状基因。黑麦中含有丰富的遗传资源,是小麦育种改良中应用最广的小麦近缘种。育种中,将黑麦中有利基因导入小麦,是小麦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所以充分利用黑麦的多样化,培育新的抗病材料是现在小麦育种中的关键。本实验主要用黑麦自交系Kustro与高感条锈病、白粉病的材料绵阳11(MY11)杂交,F1经人工加倍后获得双二倍体,对双二倍体自交后代共101个单株进行了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同时对部分后代进行抗病性调查,结果如下:(1)获得了在细胞学上快速稳定的八倍体小黑麦。(2)部分小麦黑麦异源多倍体自交后代染色体丢失,发现了不同株系中,优先丢失的小麦或黑麦染色体不同。在部分材料中检测到双着丝粒染色体,且双着丝粒染色体表现出了不均等分离。这些材料为小麦-黑麦异源多倍体中染色体变异以及着丝粒功能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材料。(3)鉴定出了12份对白粉病和条锈病具有优异抗性的小麦黑麦异源多倍体,这丰富了小麦抗病育种的材料
黄琛[10](2013)在《普通小麦—冰草6P染色体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与遗传效应分析》文中认为冰草不仅是优质牧草,而且具有许多可用于小麦改良的优异基因。根据本实验室前人的研究,冰草6P染色体上存在控制多小花、多穗粒数的基因。因此,研究小麦-冰草小片段易位系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开发6P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分析冰草染色质在小麦背景下的遗传效应,对于挖掘冰草优异基因,并有目的地导入并改良栽培小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小麦-冰草二体代换系4844-8、二体附加系4844-12与普通小麦杂交后辐照产生的易位系为材料,根据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确定易位系的易位类型,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筛选能快速检测冰草6P染色质的EST-STS分子标记,并对各个易位材料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分析,揭示冰草不同易位片段的遗传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44个小麦-冰草6P染色体异源易位株系进行鉴定,结果将其划分为12种不同的易位类型。其中包括3个不同的冰草小片段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WATP6-29-7-11-2、WATP6-29-18-11-1、WATP6-32-1-2-10-1,1个冰草小片段纯合端部易位系WATP6-32-1-2-1-5,取样编号依次为:WAT29-1、WAT29-19、WAT32-104和WAT32-151。2、利用冰草与小麦的转录组测序、比对,设计了99对EST-STS引物,作为细胞遗传学的辅助方法,加速异源染色质的检测进程。利用冰草Z559、小麦-冰草二体附加系4844-12、8个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对分子标记进行筛选。其中,12对分子标记对冰草6P染色体具有特异扩增。进一步用本实验室创制的小麦-冰草整臂易位系、缺失系对分子标记进行物理定位。结果显示,6P长、短臂特异分子标记分别为6对。在长臂的0.00-0.32区域分布1对,0.32-0.69区域分布3对,0.69-1.00区域分布2对。这12对分子标记可以作为检测冰草6P染色质的有效工具。分别筛选出可以检测3个小片段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WAT29-1, WAT29-19, WAT32-104)和1个小片段纯合端部易位系(WAT32-151)中冰草6P染色体的EST-STS特异分子标记。3、在试验田对不同易位系进行2011、2012连续2年的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WAT32-104高抗小麦白粉病、高千粒重;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WAT29-19具有较高的穗粒数和较高的千粒重。纯合端部易位系WAT32-151具有较高的小穗数、小穗粒数。本研究证实小片段易位系的补偿效应较好,携带不利基因的可能性小,因此是创制易位的理想目标材料。同时,本研究获得的以上2个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可以作为抗病性、千粒重、穗粒数改良的遗传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利用价值。本研究获得了2个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小麦-冰草6P染色体小片段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对于冰草染色体的基因挖掘具有重要意义;筛选出12对冰草6P染色体特异的EST分子标记,并分别定位在6P染色体的不同区段上,为冰草染色质的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具。
二、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创新材料的选育及抗病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创新材料的选育及抗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远缘杂交概述 |
1.1.1 远缘杂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1.2 三属杂种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1.3 小麦近缘物种抗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
1.2 小麦染色体工程概述 |
1.2.1 小麦-近缘物种中间材料的创制 |
1.2.2 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 |
1.3 远缘杂交后代的鉴定 |
1.3.1 形态学标记鉴定 |
1.3.2 细胞学标记识别 |
1.3.3 原位杂交识别 |
1.3.4 分子标记检测 |
1.4 中间偃麦草应用价值 |
1.4.1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4.2 茸毛偃麦草研究进展 |
1.4.3 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的挖掘 |
1.5 色素相关基因应用价值 |
1.5.1 花青素重要功能 |
1.5.2 小麦近缘物种色素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6 论文设计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黑麦-茸毛偃麦草三属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株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E1508 的细胞学分析 |
2.3.2 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的细胞学分析 |
2.3.3 外源染色体在三属杂种自交后代的传递率 |
2.4 讨论 |
2.4.1 三属杂种后代外源染色体传递行为 |
2.4.2 偃麦草Js-2 染色体与小麦4B染色体亲缘关系的推测 |
2.4.3 多寡聚核苷酸探针在原位杂交分析中的重要性 |
2.4.4 小麦三属杂种应用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代换系4J(4B)和4J~s(4B)的鉴定及抗性评估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株材料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细胞学鉴定 |
3.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分子标记分析 |
3.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抗病性分析 |
3.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农艺性状调查 |
3.4 讨论 |
3.4.1 茸毛偃麦草染色体4J与4J~s的应用价值 |
3.4.2 4J~s染色体对小麦品种改良的优势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附加系2J~s和3J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株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细胞学鉴定 |
4.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分子标记分析 |
4.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抗病性分析 |
4.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农艺性状调查 |
4.4 讨论 |
4.4.1 茸毛偃麦草2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
4.4.2 茸毛偃麦草3J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异源易位系的鉴定及优异基因挖掘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株材料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的鉴定 |
5.3.2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易位系的鉴定 |
5.4 讨论 |
5.4.1 ThMYB4J转录因子的研究价值 |
5.4.2 茸毛偃麦草5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偃麦草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定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株材料 |
6.2.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7J(7A)代换系的细胞学鉴定 |
6.3.2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细胞学鉴定 |
6.3.3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的分子标记分析 |
6.3.4 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定位 |
6.3.5 7J染色体特定区段分子标记开发 |
6.4 讨论 |
6.4.1 胚芽鞘色素基因研究价值 |
6.4.2 胚芽鞘色素基因与籽粒色素基因之间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小黑麦与小冰麦衍生新种质染色体的FISH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对小麦改良的意义 |
1.1.1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基因源 |
1.1.2 小麦-黑麦属间杂交概况 |
1.1.3 小麦-冰草属间杂交概况 |
1.2 小麦三属杂种的创建及研究现状 |
1.2.1 小麦三属杂种异附加系 |
1.2.2 小麦三属杂种异代换系 |
1.2.3 小麦三属杂种易位系 |
1.2.4 小麦三属杂种的研究现状 |
1.3 小麦背景下外源染色体的检测 |
1.3.1 形态学检测 |
1.3.2 细胞学检测 |
1.3.3 生化标记检测 |
1.3.4 分子标记检测 |
1.4 小麦近缘属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目的 |
1.5.2 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常用溶液与试剂 |
2.2 方法 |
2.2.1 染色体制片 |
2.2.2 荧光原位杂交 |
2.2.3 基因组原位杂交 |
2.2.4 主要表型性状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亲本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
3.1.1 母本CT775/81小黑麦的顺序GISH-FISH鉴定 |
3.1.2 父本PSR3628小冰麦的顺序GISH-FISH鉴定 |
3.2 BC_1F_3和BC_1F_4株系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1 衍生系Ⅰ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2 衍生系Ⅱ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3 衍生系Ⅲ染色体的序GISH-FISH分析 |
3.2.4 衍生系Ⅳ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5 BC_1F_3和BC_1F_4株系染色体组成分析 |
3.2.6 BC_1F_3和BC_1F_4株系染色体组成分类 |
3.2.7 BC_1F_3和BC_1F_4株系染色体数目分析 |
3.3 BC_1F_3和BC_1F_4株系的表型分析 |
3.3.1 亲本的表型分析 |
3.3.2 BC_1F_3和BC_1F_4株系的表型分析 |
3.3.3 BC_1F_3和BC_1F_4株系表型综合评价 |
3.3.4 BC_1F_3和BC_1F_4株系表型变异系数分析 |
3.3.5 BC_1F_3和BC_1F_4株系的抗性鉴定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衍生系染色体组成的鉴定 |
4.2 黑麦、冰草染色体在小黑麦与小冰麦回交后代中的分布 |
4.3 三属杂种的应用价值 |
4.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参加科研项目 |
(3)抗条锈病小麦—黑麦5R(5B)代换系创制及黑麦5R染色体区段特异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黑麦及其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1.1 小麦-黑麦附加系的创制 |
1.1.2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创制 |
1.1.3 小麦-黑麦代换系的创制 |
1.2 在小麦背景中检测黑麦染色质的方法 |
1.2.1 形态学标记 |
1.2.2 细胞学标记 |
1.2.3 分子标记技术 |
1.3 SLAF-sequence测序技术 |
1.4 黑麦5R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
1.5 染色体特异区段分子标记的开发与报道 |
1.6 本实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SLAF-sequence测序,设计引物 |
2.2.2 ND-FISH分析 |
2.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4 PCR扩增体系和产物检测 |
2.2.5 引物筛选以及染色体区段定位 |
2.2.6 条锈病抗性的田间鉴定 |
2.2.7 小麦-黑麦5R~(Ku)(5B)二体代换系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
3 实验结果 |
3.1 黑麦5R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
3.1.1 黑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
3.1.2 黑麦5R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
3.2 5R特异分子标记多态性验证 |
3.3 5RKu(5B)代换系、易位系以及缺失系的鉴定 |
3.4 黑麦5R~(Ku)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染色体区段定位 |
3.5 黑麦5R染色体条锈病基因具体区段的初步确定 |
3.6 抗条锈病小麦-黑麦5R~(Ku)(5B)二体代换系的研究 |
3.6.1 小麦-黑麦5R~(Ku)(5B)二体代换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
3.6.2 利用ND-FISH分析小麦-黑麦5R~(Ku)(5B)二体代换系自交后代染色体结构变化 |
4 讨论 |
4.1 小麦条锈病 |
4.2 黑麦5R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区段定位 |
4.3 小麦-黑麦5R~(Ku)(5B)代换系 |
4.4 Ph1基因突变体 |
5 全文总结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形态学观察 |
1.2 细胞学检测 |
1.3 分子标记分析 |
1.4 基因组原位杂交检测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田间性状调查 |
3.3 根尖染色体检测 |
3.4 花粉母细胞检测 |
3.5 分子标记分析 |
3.6 GISH检测 |
(5)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种质创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小麦族概况 |
1.1 小麦属的分类 |
1.2 小麦的近缘种属 |
2 小黑麦概况 |
2.1 人工创造小黑麦新物种 |
2.2 小黑麦的类型 |
2.3 小黑麦的特性 |
2.4 小黑麦育种进展 |
3 小麦近缘野生物种在远缘杂交中的应用 |
3.1 属间杂交与外源基因转移 |
3.2 胚拯救技术在远缘杂交中的应用 |
3.3 小麦多属杂种研究概况 |
3.4 多属杂种的创造途径 |
3.5 多属杂种的利用价值 |
4 长穗偃麦草特性及其在远缘杂交中的应用 |
4.1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构成 |
4.2 长穗偃麦草的抗病性 |
4.3 长穗偃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5 小麦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
5.1 形态学 |
5.2 细胞学 |
5.3 原位杂交 |
5.4 分子标记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6.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的选育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胚拯救技术获得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F_1杂种 |
3.2 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F_1杂种细胞学鉴定 |
3.3 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F_1杂种农艺特征 |
3.4 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后代染色体数目分离 |
3.5 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自交后代农艺性状 |
4 讨论 |
4.1 小麦远缘杂交中的胚拯救技术 |
4.2 三属杂种染色体组成 |
第三章 基于SLAF-seq技术发展黑麦和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LAF-seq序列的获得及筛选 |
3.2 发展黑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 |
3.3 发展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 |
4 讨论 |
4.1 SLAF-seq技术在分子标记开发上的优势 |
4.2 SLAF-seq技术发展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应用 |
第四章 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染色体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子标记鉴定染色体组成 |
3.2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染色体组成 |
3.4 农艺性状 |
4 讨论 |
4.1 染色体组成鉴定的准确性 |
4.2 黑麦、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在三属杂种中的分布 |
4.3 三属杂种的应用价值 |
第五章 优异三属杂种的染色体组成及抗病性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原位杂交鉴定三属杂种RE21和RE62的染色体组成 |
3.2 染色体标记鉴定三属杂种RE21和RE62的染色体组成 |
3.3 赤霉病抗性鉴定 |
3.4 叶锈病和Ug99抗性鉴定 |
3.6 农艺性状特征 |
4 讨论 |
4.1 多重技术相结合的选育方法 |
4.2 抗性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分析 |
4.3 三属杂种的价值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1.1 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的获得及染色体分离 |
1.2 黑麦、长穗偃麦草各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 |
1.3 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的染色体组成 |
1.4 获得两个抗病性不同的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材料 |
2 主要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4 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 |
(6)八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染色体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及其近缘种属 |
1.2 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概况 |
1.3 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3.1 黑麦属植物 |
1.3.2 黑麦的优良基因及应用 |
1.3.3 小麦-黑麦双二倍体的应用 |
1.4 小麦遗传背景中外源物质的鉴定 |
1.4.1 形态学鉴定 |
1.4.2 细胞学鉴定 |
1.4.3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
1.5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 |
2 实验目的及意义 |
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发根及预处理 |
3.2.2 染色体制片 |
3.2.3 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荧光原位杂交鉴定MY_(26)和黑麦染色体 |
4.2 材料F_2代的FISH鉴定结果 |
4.3 材料F_3代的FISH鉴定结果 |
4.3.1 材料F_3-3的原位杂交结果 |
4.3.2 材料F_3-5的原位杂交结果 |
4.3.3 材料F_3-6的原位杂交结果 |
4.3.4 材料F_3-Y的原位杂交结果 |
4.3.5 材料F_3-11的原位杂交结果 |
5 讨论 |
5.1 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后代中染色体数目变异 |
5.2 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后代中小麦染色体变异 |
5.3 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后代中黑麦染色体变异 |
5.4 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后代中的易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黑麦属优异基因在小麦改良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黑麦属优良基因在小麦改良中的研究与应用 |
1.1 小麦-黑麦双二倍体的创制与应用 |
1.2 小麦-黑麦异附加系的创制与应用 |
1.3 小麦-黑麦异代换系的创制与应用 |
1.4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创制与应用 |
2 黑麦属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2.1 黑麦DNA重复序列的发掘 |
2.2 黑麦连锁图谱的构建 |
2.3 黑麦优异基因分子定位研究 |
3 黑麦属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
(8)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后代(10-1至10-20)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小麦与黑麦遗传资源应用现状 |
1.1.1 小麦的遗传改良 |
1.1.2 黑麦的优良生物学特性 |
1.1.3 黑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 小麦-黑麦易位系鉴定 |
1.2.1 形态学检测 |
1.2.2 细胞学鉴定 |
1.2.3 原位杂交 |
1.2.4 分子标记检测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 |
1.3.1 实验内容 |
1.3.2 目的意义 |
第2章 形态学检测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果 |
2.3.2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细胞学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仪器和设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结果 |
3.4.2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子标记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植物总体 DNA 提取 |
4.3.2 DNA 浓度的测量 |
4.3.3 PCR 检测 |
4.3.4 SSR 检测 |
4.4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实验材料 DNA 检测 |
4.5.2 PCR 检测结果 |
4.5.3 SSR 检测结果 |
4.5.4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植物总 DNA 提取 |
5.3.2 标记探针 |
5.3.3 原位杂交流程 |
5.4 实验设备及仪器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实验结果 |
5.5.2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细胞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2 小麦的基因源 |
1.3 外源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3.1 山羊草属 |
1.3.2 簇毛麦属(Haynaldia) |
1.3.3 赖草属(Leymus) |
1.3.4 偃麦草属(Elytrigia) |
1.3.5 冰草属(Agropyron) |
1.3.6 黑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4 异源易位系的创制 |
1.4.1 PH系列基因的调节作用 |
1.4.2 使染色体断裂与重融的技术 |
1.5 小麦背景下外源染色质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观测 |
1.5.2 细胞学方法鉴定 |
1.5.3 生化标记法鉴定 |
1.5.4 分子标记法 |
2 立题依据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种子的萌发与取根 |
3.2.2 制片 |
3.2.3 染色体检测 |
3.3 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各材料的细胞遗传学鉴定结果 |
4.1.1 用FISH原位杂交鉴定小麦和黑麦染色体 |
4.1.2 材料MA4-2-5-7-1后代的原位杂交结果 |
4.1.3 材料MA4-2-5-7-7后代的原位杂交结果 |
4.1.4 材料MK19-4-4-13-4的原位杂交结果 |
4.1.5 材料MK19-4-4-13-5的原位杂交结果 |
4.1.6 材料MK25-3-2-4-13-1的原位杂交结果 |
4.1.7 材料MK25-3-2-4-13-3的原位杂交结果 |
4.1.8 材料MK25-3-2-4-13-7的原位杂交结果 |
4.1.9 实验结果 |
4.2 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
5 讨论 |
5.1 实验材料的抗病性来源 |
5.2 小麦-黑麦黑麦异源多倍化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 |
5.3 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有丝分裂中的不均等分裂现象 |
5.4 对实验材料的利用 |
5.5 远缘杂交亲和性讨论 |
5.6 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普通小麦—冰草6P染色体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与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世界小麦生产概况及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对小麦改良的意义 |
1.1.1 小麦生产概况 |
1.1.2 普通小麦的基因组 |
1.1.3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基因源 |
1.1.4 小麦野生基因资源对小麦改良的贡献 |
1.1.5 小麦-冰草属间杂交概况 |
1.2 异源易位系的创制和检测方法 |
1.2.1 人工诱导创制易位系的方法 |
1.2.2 小麦-异源染色体易位系的检测方法 |
1.3 分子标记在异源易位系中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1.3.2 分子标记在异源易位系检测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冰草易位系的 GISH 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全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2.2 小麦根尖预处理 |
2.2.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冰草易位系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 |
2.3.1.1 易位类型鉴定结果总结 |
2.3.1.2 小麦-冰草端部纯合易位系 |
2.3.1.3 小麦-冰草 6P 端部纯合易位系 |
2.3.1.4 小麦-冰草 6P 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 |
2.3.1.5 小麦-冰草 6P 杂合、纯合中间插入易位+单 P,2P |
2.3.1.6 小麦-冰草 6P 纯合、杂合相互易位 |
2.3.1.7 小麦-冰草 6P 二体代换系、附加系 |
2.4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冰草 6P 易位系的分子标记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全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3.2.2 微卫星(SSR)与 EST-STS 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1B/1R 易位系的分子标记分析 |
3.3.1.1 小麦 1BS 的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分析 |
3.3.1.2 黑麦 1RS 特异分子标记分析 |
3.3.1.3 1BL/1RS 易位系端部与冰草同源区域的 EST-STS 分子标记筛选 |
3.3.2 纯合端部易位系 151 的引物筛选 |
3.3.3 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 104-3、19-2 的引物筛选 |
3.3.4 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 1-1 的引物筛选 |
3.3.5 冰草 6P 染色体特异 EST-STS 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在 6P 染色体的定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冰草易位系农艺性状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及抗白粉病田间鉴定 |
4.2.2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纯合端部(1B/1R)易位系(WAT P6-33-1-1)的农艺性状分析 |
4.3.2 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104、19)的农艺性状分析 |
4.3.3 其他易位系的农艺性状分析总结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创新材料的选育及抗病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D]. 李建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2]小黑麦与小冰麦衍生新种质染色体的FISH分析[D]. 杨婷. 贵州大学, 2019(09)
- [3]抗条锈病小麦—黑麦5R(5B)代换系创制及黑麦5R染色体区段特异分子标记开发[D]. 葸玮.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J]. 刘佳莹,刘晓强,曲云峰,姜博,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李集临,张延明.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7)
- [5]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种质创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戴毅. 扬州大学, 2017(12)
- [6]八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染色体动态变化研究[D]. 温生娟.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7]黑麦属优异基因在小麦改良中的研究与应用[J]. 曹新有,陈雪燕,陈朝辉,王灿国,吉万全,刘建军.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08)
- [8]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后代(10-1至10-20)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D]. 白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01)
- [9]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细胞遗传学鉴定[D]. 费云滟.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10]普通小麦—冰草6P染色体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与遗传效应分析[D]. 黄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