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国至清代《庄子》思想研究观点类编(论文文献综述)
周维[1](2019)在《《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门的文章选本在南宋集中大量涌现,现存47种南宋文章选本中,三苏选本就有8种,足以归为一种单独品类,《东莱标注三苏文集》是其中最为精善的一种。该书由吕祖谦选文五百余篇,经太学生吴炎校勘辑谬、取吴炎之注、分卷而成。取七成论、策以备科考,编排合宜成逻辑,在所有南宋三苏选本中,是唯一形成三级分类体系的本子,难能可贵。同时,此书作为三苏选本中唯一点、抹、批、注皆全的本子,十分注重文章的命题立意、纲目关键、起承转合,这与吕祖谦本人在《古文关键》中提出的文学观念暗合,也符合南宋人编选文章选本的实际需求。其批抹较其它选本而言,更为宏观,不至于落入对文章头、项、腹、尾方方面面研究技巧的窠臼,一定程度上对抗了当时南宋文章程式化的流弊,加之其增注重视写作渊源,是一本十分完备的科场指导用书。吕祖谦以合乎儒家规范的雅正观为出发点,重思想内容而轻作家情感,以重史轻经的做法表达自己的求实思想,所选诸文皆笔法较为平易自然,总体而论,较为重视苏洵。此书之流行,与南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变幻密不可分,亦赖其流传,推动了“三苏”经典化的形成。概之,此书是南宋三苏选本中的最佳。
鑫鑫[2](2019)在《《骈文类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末学者王先谦选编的《骈文类纂》是一部骈文总集,成书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首次对战国以迄清代的骈文创作进行系统总结的一部骈文总集,内容包括论说类、序跋类、表奏类、书启类、赠序类、诏令类、檄移类、碑志类、传状类、杂记类等骈文佳作共四十六卷,选文2177篇,在清代众多的骈文选本中堪称集大成之作。《骈文类纂》的编纂者王先谦,是清末湖湘宿儒,早年在朝为官,后退为岳麓书院山长。无论《骈文类纂》的成书年代,还是王先谦在当时社会的特殊地位,都对《骈文类纂》的成书有着至深影响。本论文以《骈文类纂》为研究对象,着重从骈文批评的角度,对该书进行整体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和分析。论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骈文类纂》及其编者王先谦;第二部分总结《骈文类纂》研究的现状和不足;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介绍《骈文类纂》的成书、版本及体类划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骈文类纂》的成书过程,重点介绍《骈文类纂》成书的文化学术背景;第二部分介绍《骈文类纂》的版本情况;第三部分介绍《骈文类纂》中关于骈文的体类划分,重点介绍其骈文文体类别划分及点评体例。第三章分析《骈文类纂》的批评方法及理论主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骈文类纂》的骈文批评方法及其不足;第二部分探讨《骈文类纂》中的骈文理论主张,重点探讨《骈文类纂》中的骈文成因论、骈文文体论、骈文创作论、骈散关系论;第三部分研究王先谦骈文理论主张的思想来源。第四章分析《骈文类纂》在文学批评上的继承与创新,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将《骈文类纂》与《文心雕龙》《古文辞类纂》《四六法海》《骈体文钞》四部着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骈文类纂》对四部作品的继承与创新、拓展。第五章分析《骈文类纂》在骈文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研究《骈文类纂》在骈文发展史与骈文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极其影响。
戴滢瀛[3](2018)在《桐城派散文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桐城派散文以言简意赅、详略有致、语雅体洁等特点被奉为清朝文章的正统,成为有清一代规模最大、绵延时间最长的散文流派;同时它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终结,也推动了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演进。桐城派散文是怎样由地域性的散文流派演变为一个影响全国的散文流派,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流派散文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特点,以及价值意义都是具有意义的学术课题。本文选题即由此生成。桐城派散文传播因其时间跨度长,流派人员多,文献资料广博,可供研究处颇多,故只能选取重点。文章总体框架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描述说明桐城派散文的师徒授受方式,这是桐城派散文传播最主要的方式。包括一对一形式的私人授徒、一对多形式的书院讲学,勾勒出桐城派的形成与桐城派散文的传播过程。第二章论述了方、姚、马三大家族的家学传承,更好地佐证桐城派散文在清代绵延了二百余年的史实,证实了以血缘宗法制为纽带的家族文学传承,使得桐城派散文能流传至今。第三章分析桐城派散文通过文集的编选刊刻与评点方式实施的传播。重点以姚鼐《古文辞类纂》与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为例,从选本的编纂、编者的选文宗旨及作品中传达的重要文学观点入手,分析选本在桐城派散文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成为桐城派散文传播的重要方式。第四章考察、归纳总结桐城派散文传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即桐城派散文始终以文论为传播介质、散文家的交往与文章革新助推传播,文脉坚守与传统改良帮助扩大影响这三方面的特点。文论为传播介质体现出桐城派文论在其散文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散文家活动推助传播则从姚氏弟子、曾门弟子及桐城后学的多种传播活动中体现出来,通过散文家坚守文脉与改良传统来扩大影响,则从马其昶、林纾的活动中透露出来。第五章归纳和揭示桐城派散文的传播价值。从散文理论方面来说,总结了中国古典文论,吸收了历代文论的精华并加以阐发;强化散文的实践精神,在文章内容的斟酌、材料的选取剪裁、文章风神的体会、雅洁文风的倡导等方面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方法;促进散文的现代转型,近代桐城派诸人的出洋考察与西学翻译工作为国人带来西洋文化,新文化运动爆发后,又成为革命派攻击文言推翻旧文学的标靶。
周艳[4](2016)在《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教育是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儿童、青少年接受影响、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家庭教育做好了,家道正了,整个国家也就安定了。我国古代传统家庭或家族内部进行家庭教育的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就是家训。它凝聚着先辈们数千年的教育经验,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而传统社会的文学教育思想不少体现在家训着作中。它不仅教导着子孙后代,也传递着文化韵味。无论是古代的家训还是发展繁荣的清代家训都与文学教育密不可分。家训显现于文学之中,文学也贯穿于家训之中,家训与文学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以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对文学教育的认识更多的则是关注文学的道德教育和致世功用。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古代家训文献中有许多篇目就涉及到文学教育,其中的文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传承了中国优秀的经典文化,服务当代的社会现实,教育子弟摆脱物质欲望,淡化名利追求,提升人生境界,全力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促进学术的发展与文学作品等的创作。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发展史上,清代家训发展到达鼎盛时期。清代家训的形式、内容和教化方式上发生显着变化。但清代家训的主题离不开关怀子弟的思想道德修养,绝大多数都是围绕“培养完善的人”这个中心来展开,与当今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十分契合。中国古代以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对文学教育的认识更多的则是关注文学的道德教育和致世功用。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古代家训文献中有诸多篇目中就涉及到文学教育内容,其中的文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传承了中国优秀的经典文化,服务当代的社会现实,教育子弟摆脱物质欲望,淡化名利追求,提升人生境界,全力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促进学术的发展与文学作品等的创作。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家庭文学教育,对当代的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会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应用价值。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利用文学教育提升人、塑造人、净化人的心灵。当代语文教学需从古代家训文学教育中汲取营养,改进当代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做到知识与育人相结合,使当代语文教育真正做到传承文化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统一。我们今天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就需要深入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研究中国优秀家训的文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涵养胸中浩然之气,塑造高尚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实现共有的中国梦。因此,笔者意图侧重从清代的家训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关系方面来作思考与探究。本文在阐述概述古代家训的主要内容及古代文学教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梳理、研究清代家训中的文学批评文献,探讨清代家训文学教育思想,着力于厘清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力图为我国当前语文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温瑜[5](2015)在《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学界对哀悼诗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悼亡诗词和挽歌,侧重于某家、某篇、某时段的研究,重复论述较多,理论建树较少,诗歌体式、风格、音韵和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尤为薄弱。哀悼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大类,揭示了世间最本质、最对立的矛盾——生死,含有人世间最真挚、最浓郁的情感和最深邃、最复杂的思想以及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意蕴,具有文学、文体、文化、心灵史、方法论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绪论、类型、内涵与文化、文体、艺术、作家、结论七个部分,力图从纵向与横向、内部与外部、共性与个性展现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整体风貌。绪论:对“哀悼”溯源,确定哀悼诗的定义,总结课题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编:类型编,首先用追根溯源的方法从纵向梳理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中每个小类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历程、内涵特点和艺术特色,明确在差序格局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哀悼对象的社会地位以及作家与哀悼对象之间的关系及感情深浅决定了其语言策略和表达效果。关系越近、感情越深的作品往往以表达哀情为主,反之,则以表达赞美之情为主、哀情为辅。悼夫诗多表达思念和忠贞之情,悼妻诗大多表达哀情,也有的是赞而哀,悼妾诗多赞貌、性、艺和思人兼而有之,除悼亡诗以外的其他亲属哀悼诗和应酬类哀悼诗大多表达赞哀之情。从表达效果看,诗人与死者感情深厚的作品往往写得文采飞扬、动人心扉,而悼君诗、悼皇后诗、悼王诗、悼太子、悼公主诗、悼夫人诗因其哀悼对象身份特殊,既要表达对他们的尊敬、赞扬、哀悼但又不能有过于亲密的表示,故大多出现类型化、模式化的倾向。第二编:内涵与文化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讨由死亡引发的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涵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首先引入美国耶鲁大学谢利·卡根(Shelly Kagan)教授的剥夺解释理论(The Deprivation Account),解释了死亡的本质特征是以剥夺性(Deprivation)为主兼有终结性(finality)、必然性(inevitability)、普遍性(universality)、差异性(variability)、不可预测性(unpredictability)、无所不在(ubiquitous)六个方面的特征。存者对死者往往含有悲伤痛苦、孤独思念、内疚悔恨、报恩补偿、怜悯顾惜等多种复杂的感情。有的哀悼诗作者在哀悼死者的同时含有自己乡关之思和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有的哀悼诗则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讽刺、对天命的抱怨、对世态人情的怨刺。其次探讨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诗中无论是生命价值观还是死亡观及丧葬观都带有很强的儒家伦理色彩,但其对维护封建君主专政却有着积极作用。道教以其修道成仙、长生不死淡化存者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以其清静无为、放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让人心境平和,佛教的五蕴聚合、十二因缘、业报轮回的思想缓解了死亡给存者带来的悲哀、痛苦以及超越死亡的希望,道教、佛教均给哀悼诗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和丰富的审美想象。第三编:文体编,引入现代语言风格学理论,用比较的方法从文体内部探寻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不同体式的表达规范、使用功能及审美效果。四言体较强的民歌口语向书面语演变的色彩,楚歌体哀怨的风格,五、七古体朴实平易的风格,律体庄重、严肃、典雅的风格,绝句含蓄蕴藉的风格,都在哀悼诗的语音、语汇、语法、章法、修辞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本文分析了其语言风格构成原理和主要原因。哀悼情感强烈的程度和哀悼对象的身份是决定诗人选择何种诗体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哀悼对象身份越尊贵,诗人的感情越内敛,越选用齐言、格律严谨的哀悼诗体。而五律体哀悼诗句式较短,节奏较少,又比四言体句式多了一个字,更富有表现力,而且因其较多使用二一二句式对称结构而越发显得整齐匀称、严谨端庄,因而多用于哀悼地位较为尊贵的死者,是先秦至唐五代所有哀悼诗中数量最多、最适合表达哀情的文体。第四编:艺术编,引入音韵学尤其是汉语发音原理、发音方法的有关理论,从本体探讨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含蓄、优美、庄重、文雅的语言风格构成原理,尤其以押阳声韵为主、押i、u、u收尾的阴声韵为辅的发音原理与唔唔哼哼、咿咿呜呜、吁吁嘘嘘的哭声和哀叹声的发声原理大致相同,能较好地抒发对死者的哀痛和感叹之情。其抒情模式是以间接抒情方式为主的颂哀式,包含先颂后哀、先哀后颂、哀颂交集、只颂不哀、只哀不颂、哀颂讽交集六种套式和借景抒情式、借物抒情式、借梦抒情式、比兴式、直接抒情式、综合式六种抒情方式。引入英国语言学家G.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和我国人类学家胡先晋(Hu,Hsien-Chin)的“面子/礼貌系统”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了含颂式抒情套式最多、纯哀式抒情套式最少而其中又以先颂后哀套式占主流的原因。结合美学、哲学、宗教、地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探讨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意象演变过程:以自然界动植物意象为主到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类意象为主,由单一意象到以1-3个主要意象为主到以密集意象为主,其连接方式也由以比兴为主演变到以对偶、对仗为主,其审美意境——“空”——具有萧条、偏僻、寂静、寒冷、孤独、虚无、荒谬、悲剧、妙悟等多重内涵,且能以空框效应、充满张力的语言和含蓄的韵味吸引审美主体。第五编:作家编,从个案研究的角度,选择先秦至唐五代10位代表诗人做个案研究,并提出影响一位作家在哀悼诗史地位的五大因素:作家的政治地位或文学地位较高,哀悼对象的地位较高,思想内涵崇高或具有真理性、普遍性,文体运用娴熟或有重大突破,艺术技巧高超和艺术成就巨大。其中杜甫和元稹则是其中的“双子星座”。结论:总结研究结论和明确哀悼诗在文学、文体、文化、心灵史、方法论上的研究价值。
卫颖涛[6](2013)在《清代注《庄》序跋中的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就《庄子》一书而言,从晋代郭象对其作注之后,历代为《庄子》作注的人很多,尤(?)到明清时期数量更是达到了顶峰。从注《庄》序跋中,我们不仅能读出不同时代对《庄子》的不同态度,了解到庄学发展的历程,还能反映出注《庄》者的思想和整个时代的学术风气,因为注《庄》者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在注《庄》过程中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往往会集中地体现于序跋中。今人对《庄子》思想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原文各篇,却很少有人从这些序跋中提炼出注《庄》者的思想倾向,故本文以注《庄》序跋为基础,挖掘出当中蕴含的注《庄》思想,以期可以弥补庄学研究的一小块空白,使其成为窥探清代庄学研究状况的一个侧面反映。本文分四章进行研究:第一章为序跋概论,第一节先简单介绍序和跋这两种文体的含义和特点;第二节主要对清代注《庄》序跋概况进行了一个统计,先从形式上以自序、他序、后跋三种进行分类,再从思想内容上以以儒解庄、以庄解庄、融入宗教进行分类,并分别举例说明。第二章为清代注《庄》序跋中的时代印记,这一章主要以时代划分,将注《庄》序跋中涉及到的时代特性、当中蕴含的时代情感总结出来,主要有三:清初的明遗民流露出的“衰世”情怀;康乾时期在乾嘉考据学风影响下行程的考据精神以及这个时期注《庄》序跋中明显呈现的儒学化倾向;最后是清末庄子学表露出的末世情怀和西学东渐下庄学研究的新局面。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即从注《庄》序跋中看清代学者的注《庄》思想,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以儒解庄、以庄解庄、融入宗教三部分进行描述。以儒解庄是清代人注《庄》的主要倾向,清人以儒解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庄子为孔门后学,他的内心是尊孔尊儒的,《庄子》实际上是在用另类的方法为孔子传道;一类则是以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来解《庄》,以此来证明庄子思想中的儒学成分。以庄解庄以王夫之《庄子解》、《庄子通》为代表,他虽然试图将解《庄》回归于《庄子》本身,但当中依然残留着儒学化痕迹。融入宗教阐释《庄子》是基于两者在谈及心性、修道上的相通之处,这样解《庄》的有陈寿昌的《南华真经正义》和杨文会《南华经发隐》。第四章主要是将注《庄》序跋中涉及到的几个庄学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有《庄子》与《老子》关系的问题、《庄子》外杂篇真伪问题、《庄子》内七篇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对《庄子》散文艺术特点的阐释以及注《庄》特点。最后是文章的结论:清代注《庄》序跋中都融入了注《庄》者的个人情感,而从思想层面上来说,清人解《庄》以儒学为主流,这与他们尊儒尊孔的传统想符合。但在主流下也出现了以庄解庄、以佛释庄的作品,甚至是一些以儒解庄的作品中也偶有掺杂其他思想的,这说明一个人受到的思想影响是复杂多变的,同一本书也许会出现不同的思想倾向,我们在阅读、研究的时候要格外注意。
孙淑娟[7](2012)在《古汉语三个心理动词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概念场理论为指导,选取“忧虑”、“猜度”、“思谋”三个心理概念场,从词汇系统及词义系统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汉语史士这三个概念场典型成员的变迁。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先从用法分析、义域广狭及频率比较几个方面考察不同时期这些典型成员的演变,而後又验诸方言,钩沉它们的历史痕迹。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概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心理动词及概念场研究现状、心理概念场词汇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及本文所选语料等。第二章至第四章,即“忧虑”、“猜度”、“思谋”三个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历史演变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概述概念场内典型成员相关语义的来源及其差别,并概要介绍其充当谓语时主客体论元的性质及其句法位置;二是细致勾勒各概念场主导词的更替过程,并总结其用法差异;三是扼要介绍各概念场内的非典型成员,并从语义上归纳其来源特点;四是考察各概念场词汇系统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以管窥其演变的历史层次。第五章探讨三个概念场主导词的王导义位演变及其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梳理三个概念场主导词的主导义位演变脉络,并归纳其演变类型;二是揭示王导义位与主导词的关系;三是探讨制约词在相关概念场中获得主导词资格的因素。第六章,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士,总结出三个概念词用法士的差异;归纳出三个概念场主导词更替的特点;并以考察使用者的籍贯及方言区为突破口,就“忧虑”与“猜度”两个概念场典型成员在《朱子语类》一书中的使用情况分析该书的方言层级;最後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1)三个概念埸主导词的更替过程一方面伴随着新旧成员义域的扩大与缩小及使用频率的增减,另一方面又伴随着新旧成员用法的完备与萎缩,因此主导词界定除了义域宽及频率高两项标准外,用法完备亦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2)三概念场主导词的主导义位演变有A-B-C-D…型、A-B-A型、A-B-A-B型以及A-A型四种类型。(3)主导义位与主导词关系密切,前者是後者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4)义位在义位系统中所处地位的高低、概念在概念场中所占系统份额的多少以及词形所承载语义负担的轻重是制约词在相关概念场中获得王导词资格的主要因素。
张维新[8](2011)在《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 ——以历代古籍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探究意图是以史学史的眼光对中国古代的法制史研究成果进行一番探究,主要是一番梳理,考证古人“学以致用”的学术观点及学术源流传承关系,并从中观察其异同之处,总结其规律,借以增强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本论文的研究,由导论与十章正文内容共同组成。首先,导论部分是关于论文的基本概况做一个必要的交代和介绍。接着,便是正文内容,第一至八章,按照历史朝代的发展顺序,以不同历史朝代的法制古籍关于中国古代法制史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而进行再研究;论文的第九章是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的发展阶段、典型史家及事件研究;第十章是笔者关于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几点断想。论文的主要研究范围是古人关于法制史上的重要问题的论述进行探究,例如法律的起源问题、法制原则与法制精神问题、立法制度史问题、司法制度史问题、法制改革史问题、重大法制史事件以及重大法制史论等问题,古人针对诸如这些问题的论述与不同见解,都是本论文要着重探究的内容。这里的法制古籍主要是指历代史书、历代刑法志、历代政书、历代政论性的着述,而关于这些书籍中的研究成果,笔者力求全面而系统地再研究,但也不是面面俱到,例如历代史书主要论述了《尚书》、《史记》、历代刑法志等着作,但历代刑法志也不是全面展开,除了概括性介绍外,另有重点探讨;历代政书也择要选取了《通典》、《文献通考》等;关于历代政论性法制古籍的探讨,则是历朝历代法制古籍论述对象的重点,而在这些着述中,同样是有详有略地论述和研究,具体要看其研究成果而定。如果该古籍对古代法制史论述的多,则笔者也相应地论述和研究得详细;相反,如果该古籍对古代法制史论述的少,则笔者也相应地论述和研究得简略。具体而言,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先秦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重点探讨《尚书?吕刑》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探讨先秦古籍包含先秦史书以及儒、墨、道、法家等经典论述法律起源问题的不同观点;探讨先秦古籍在论述《尚书》中的“象刑”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及其评价;探讨先秦古籍对复仇制度的研究,并对先秦古籍探讨复仇制度进行简要评价;探讨刑名法术理论之构建问题。第二章,秦汉至隋唐史学类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概述秦汉至隋唐的历代刑法志之研究;着重于《汉书·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探讨,吸纳先秦儒、法而论述“兵刑不分”的法律起源说,糅合先秦儒、法而论述“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考评周秦以来至汉代年间的法制演变历史,评点先秦以来重大法制事件或典型法制史论;同时也重点关注《晋书·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探讨,从立法制度演变史、司法制度演变史、法学研究历史等不同的层面凸显“法律儒家化”主题。另外也注重《通典·刑法》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探讨《通典·刑法》的法制史研究原则、法制史典型个案研究及其法制史价值。第三章,秦汉至隋唐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一)。探讨六部政论性古籍作品中所论述的法制史问题。这些古籍包括《新语》、《新书》、《淮南子》、《春秋繁露》、《论衡》、《潜夫论》等着述,重点探讨不同的法律起源说,考评先秦各家关于“德主刑辅”法制原则的新内涵的不同拓展,论述司法制度史上“法律儒家化”问题,考证《尚书》所载“赎赦”的司法制度史,纠正先秦古人的错误法制史论。第四章,秦汉至隋唐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二)。探讨三部政论性古籍作品中所论述的法制史问题。《昌黎先生集》探究法制的理论基础、法制起源以及法制核心精神;《柳河东集》强调法律起源于“势”,批判“天罚”论,反对“时令”说,探讨儒家“复仇”制度的本质问题;《白居易集》反驳先秦儒家“德主刑辅”法制原则,探究古代法制史上的“犯罪原因论”,拓展先秦儒家“宽猛相济”司法内涵。第五章,宋元明清史学类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主要论述宋代以后的历代刑法志之研究,概述《宋史·刑法志》、《辽史·刑法志》等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情况;揭示《辽律》“尊奉儒学,吸收汉法”的法制史传统;探究《金史·刑法志》第一次对“刑”与“法”两个概念进行明确地区分,是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部内容翔实的金代法制文献,再现金人勇于和善于学习汉人法律的历史;论述《元史·刑法志》吸收儒家法制精神,其立法史和司法史中贯穿儒家“仁义”精神,在记史和叙事方式上传承《唐律》的“法典”风格的历史;考证《明史·刑法志》所记载的《明律》“以《唐律》为本”的立法精神,《明律》“刑罚世轻世重”的立法历史、司法制度演变史,并探究明太祖、明宣宗等的法制史论;研讨《文献通考》对法制史问题之研究,阐明《文献通考》的法制史学说,并摘录一些典型的法制史论进行研究。第六章,宋元明清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一)。重点选取六种法制古籍进行研究。《范文正公集》提出赋予新内涵的“德力论”,提出赋予新内涵的“君主限权”论;《欧阳修全集》倡导“修其本”学说,解读上古时代的五刑制度,驳斥法制史上“纵囚”的谬论及危害;《直讲李先生文集》重新解读“法制”内涵,阐发《周礼》法制的“慎刑”特质,阐发《周礼》法制的“普适性”特征;《王临川集》阐述“三不足”变法理论,折衷评价古代的儒法之争,否定《周礼》的复仇制度;《晦庵集》与《朱子语类》创建“法制起源于自然天理”学说,剖析古代法制原则“德主刑辅”新变化,拓展《尚书》“明刑弼教”新内涵。第七章,宋元明清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二)。重点选取七种法制古籍进行研究。《诚意伯文集》反对“天罚论”法制起源学说,辩证吸收董仲舒和朱熹的“德刑关系”学说,首次质疑儒家法制史上的“七出”经义;《明夷待访录》批判“君权神授”的法律起源论,揭露古代封建法制的“一家之法”本质,批判古代的“有治人无治法”法制史学说;《日知录》、《亭林文集》批判历代的君权与法权之误解,考证西周“宗法制”及“乡亭法制”之价值;《读通鉴论》批驳古代的“正统法”论调,探究古代立法制度史、古代司法制度史问题,阐明自己的法制史学说;《龚自珍全集》独创“农宗”法律起源说,疾呼效仿王安石变法;《默觚》总结法制史上的法制改革规律,继承传统儒家“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继承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制史学说,主张法制建设可以兼采儒、法及黄老学说。第八章,历代律学类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以四种律学着作为例。重点选取四种法制古籍为对象进行研究。《唐律疏议》再现中国古代的立法历史与律学历史,揭示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演进历史。《大学衍义补》评点历代“象刑论”及法制起源学说,阐发“德主刑辅”法制原则的新内涵,探讨古代立法制度史问题,探讨古代司法制度史问题。《唐明律合编》、《读律存疑》,强调“礼主刑辅”法制原则,探寻中国古代立法史规律与司法史规律。第九章,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的发展阶段及典型史家、事件之研究。第一节探讨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的发展阶段,将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的演变阶段分为萌芽及产生期(先秦)、初步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快速发展期(隋唐)、繁荣及转型期(宋元)、成熟与完备期(明清)等几个重要阶段。第二节探讨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典型史家之研究特色,例举了班固、杜佑、马端临、薛允升等四个典型代表人物;第三节针对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典型事件进行个案研究,主要择取了五个大事件,探讨了古人对这五个事件的独特见解及不同学说。第十章,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几点断想。第一节探讨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与社会背景的关系,阐明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与社会政治兴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论述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与史学同源,探讨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长期迟滞原因;第二节探讨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阐明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与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学说史以及中国法学史的关系;第三节探讨中国古代法制史的影响及研究价值,探讨历代法制古籍的“致用与求真”问题,探讨历代法制古籍的“学术传承和学术创新”问题;第四节探讨中国古代法制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法的精神本质,考证古人对法律制度源流及其演变规律之研究得失,追问古人对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化特质的之不同诠释,比较研究历代古籍中的不同“史论”;第五节以沈家本研究中国古代法制史为例,介绍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参考范本;第六节介绍关于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资料导引,阐明面对中国法制古籍的困惑及其排解,介绍研究中国法制古籍的重点书目,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索引。
张利[9](2011)在《清代桐城派语文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对于桐城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理论方面,而对于桐城派的语文教育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从语文教育角度来对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戴钧衡、曾国藩、吴汝纶等人为代表的桐城派的语文教育活动及思想做系统的梳理和归纳,萃取其教育思想精华,丰富桐城派研究,为当今语文教育提供启示。本论文以桐城派的语文教育为研究对象,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桐城派的语文教育活动。本章分三节从桐城派的书院语文教育活动、桐城派的家族语文教育活动以及桐城派语文教育的演进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桐城派的语文教育活动概貌。书院语文教育活动论述了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戴钧衡等其他桐城派人士的语文教育活动;家族语文教育活动从家学与师学两个方面来阐述桐城派的家族语文教育;桐城派的语文教育演进总结了从传统语文教育走向近代语文教育的桐城派,表现为曾国藩与传统语文教育的突破、吴汝纶与近代语文教育的转型。第二章,桐城派的阅读教学。本章归纳了桐城派的语文教学内容、桐城派的阅读教材以及桐城派的语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有史传文学传统、唐宋八大家及归有光散文;阅读教材有方苞编纂的《古文约选》、姚鼐编有《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编有《经史百家杂钞》以及编印的一些八股读本;阅读教学方法主要为因声求气、圈点评注。第三章,桐城派的写作教学。本章论述了桐城派的写作教学观、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方法以及写作教学影响。桐城派的写作教学观为“义理、考据、辞章”;写作教学内容概括为古文写作和时文写作;主要采用模仿与创作、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力方法;同时作文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桐城本土人文郁起、在国内及海外都得以传承。第四章,桐城派的语文教育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借鉴作用。表现在桐城派语文教育中的文道观、桐城派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桐城派写作教学之“义理、考据、辞章”以及桐城派阅读教学的读书之多、精、熟。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作为第一篇系统研究桐城派语文教育的硕士论文,本文试图全面阐述桐城派语文教育活动及教育思想。研究桐城派语文教育,对丰富桐城派研究以及有益于当今语文教育都有重要意义。
邹文兵[10](2010)在《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盘长纹艺术符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盘长纹的概念出发,认为盘长纹源于绳艺,指出中国结是盘长纹在现代语境下的称谓;从盘长纹的形态、结构和类型入手,揭示了盘长纹的艺术符号能指功能;盘长纹的符号所指就是对生命的崇拜和对吉祥的祈盼,是世俗审美活动在器物装饰上的映射。盘长纹是中国传统纹样中能够独立存在的以绳结为载体的装饰纹样。盘长纹样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与兴盛,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便运用于各种器物、壁画装饰中,逐渐发展成重要的纹饰母体之一,在不同时空与文化的背景下,其丰富的内涵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意念相融合。在佛教中它象征着“回环贯彻”、“通明”、“智慧”;在民间更就其象征寓意、谐音等方式,寄托世人夫妻和美、传宗接代与获取功名等的美好意愿,并衍生出符合人们所祈冀的“吉祥图案”。就盘长纹纹饰造型而论,源自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孕育后又熔铸了外来文化,创造出方形盘长、圆形盘长与复合盘长纹样等典型的结构范式,而后迈向图像化、范式化,并不断展现于各种材质与艺术形式之中,影响至今。以盘长纹的文化内涵为视角进行分析,完整叙述盘长纹的源流及潜藏于佛教思想中的深刻意涵与民间对盘长吉祥观念的偏好;进而针对先秦至明清时期的风格脉络,透过历代发展交互分析,以理清之间所具有的文化传演与变异;再从盘长纹样的形式探讨,期待能将造型演化与组织结构加以归纳研究,整合盘长纹较为完整的资料体系;最后综合所论述的重点做整体总结,并肯定盘长纹具表现民族特色的价值,同时期望本研究分析结果能提供往后时人解读盘长纹的基础,作为日后设计者的理论思想参考。
二、战国至清代《庄子》思想研究观点类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国至清代《庄子》思想研究观点类编(论文提纲范文)
(1)《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一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成书与版本 |
第一节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成书 |
一、东莱选文考证 |
二、吴炎注取自郎晔考证 |
三、坊间“翻刻本”——《三苏先生文粹》 |
第二节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版本与流传 |
一、目录 |
二、标注 |
三、异文 |
四、字体与避讳 |
第二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编选与分类 |
第一节 专取论、策,以备科考 |
一、论、策十取之九 |
二、选文与南宋科举的关系 |
第二节 逻辑统一的三级分类体系 |
一、与《标题三苏文》 |
二、与《重广眉山三苏先生文集》 |
三、与《重广分门三苏先生文粹》 |
第三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标注体例 |
第一节 标注符号:点、抹、圈、框皆全 |
一、墨笔符号 |
二、朱笔符号 |
第二节 标注文字:批、注兼全 |
一、题评 |
二、眉批 |
三、题注 |
四、夹注 |
第四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选文思想 |
第一节 重视苏洵:“守正”期待视野 |
第二节 重史轻经的实学主义思想 |
一、大量选择论史篇目 |
二、只选经论,不选经义 |
第三节 强调立意结构,重视写作渊源 |
一、宏观批点,立意结构第一 |
二、重视文章写作渊源的科场选本 |
第五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流行与影响 |
第一节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选本的编选原因 |
一、从“元佑奸党”到“苏文忠公” |
二、以古文指导时文 |
三、理学与三苏蜀学 |
四、书院的兴起与印刷术的发展 |
第二节 推动“三苏”经典化的形成 |
一、《东莱标注三苏文集》所选苏洵文与后世选本 |
二、《东莱标注三苏文集》所选东坡文与后世选本 |
三、《东莱标注三苏文集》所选颖滨文与后世选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现存47 种南宋文章选本 |
附录2:现存13 种南宋诗文合选本 |
附录3:南宋三苏选本宋刻影印本书影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2)《骈文类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骈文类纂》及其编者王先谦 |
1.2 王先谦《骈文类纂》的研究现状 |
1.2.1 《骈文类纂》研究专着 |
1.2.2 《骈文类纂》研究学术论文 |
1.2.3 当前《骈文类纂》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3.1 深入探讨《骈文类纂》的骈文批评观 |
1.3.2 揭示《骈文类纂》的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 |
第2章 《骈文类纂》的成书、版本及体类划分 |
2.1 《骈文类纂》的成书过程 |
2.1.1 《骈文类纂》成书的文化学术背景 |
2.1.2 《骈文类纂》的成书过程 |
2.2 《骈文类纂》的版本情况 |
2.3 《骈文类纂》关于骈文的体类划分 |
2.3.1 《骈文类纂》繁简有度的体类划分 |
2.3.2 《骈文类纂》手法多样的评点体例 |
第3章 《骈文类纂》的批评方法及理论主张 |
3.1 《骈文类纂》中的骈文批评方法 |
3.1.1 广选兼收的纂辑方法 |
3.1.2 原始表末的史论方法 |
3.1.3 以选达旨的批评方法 |
3.1.4 《骈文类纂》批评方法的不足 |
3.2 《骈文类纂》中的骈文理论主张 |
3.2.1 《骈文类纂》中源于自然的骈文成因论 |
3.2.2 《骈文类纂》中部类分明的骈文文体论 |
3.2.3 《骈文类纂》中词气兼资的骈文创作论 |
3.2.4 《骈文类纂》中两体分明的骈散关系论 |
3.3 王先谦骈文理论主张的思想来源 |
3.3.1 会通汉宋,古今共辙 |
3.3.2 诸子并蓄,中西兼容 |
3.3.3 融合乾嘉学派与湖湘学派 |
第4章 《骈文类纂》在文学批评上的继承与创新 |
4.1 《骈文类纂》对《文心雕龙》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4.1.1 《骈文类纂》对《文心雕龙》文学思想的继承 |
4.1.2 《骈文类纂》在《文心雕龙》文学思想基础上的创新 |
4.2 《骈文类纂》对《古文辞类纂》分类方法的继承与拓展 |
4.2.1 《骈文类纂》对《古文辞类纂》分类方法的继承 |
4.2.2 《骈文类纂》在《古文辞类纂》分类方法基础上的拓展 |
4.3 《骈文类纂》对此前骈文总集选文方法的继承与拓展 |
4.3.1 《骈文类纂》对《四六法海》选文方法的继承与拓展 |
4.3.2 《骈文类纂》对《骈体文钞》选文方法的继承与拓展 |
第5章 《骈文类纂》在骈文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5.1 《骈文类纂》在骈文史上的地位 |
5.1.1 在骈文选本上的地位 |
5.1.2 在骈文批评史上的地位 |
5.2 《骈文类纂》在骈文史上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桐城派散文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桐城派散文的师徒授受 |
第一节 私人授徒 |
第二节 书院讲学 |
第二章 桐城派散文的家学传承 |
第一节 方氏家族文脉传承 |
第二节 姚氏家族文脉传承 |
第三节 马氏家族文脉传承 |
第三章 桐城派散文的选本刊刻与文集评点 |
第一节 《古文辞类纂》 |
一、成书缘起及编纂宗旨 |
二、刊刻及版本 |
三、《古文辞类纂》的圈点与评鉴 |
第二节 《经史百家杂钞》 |
一、编纂过程与成书意旨 |
二、内容范围与文体标准 |
三、文章与实践结合主张 |
第四章 桐城派散文的传播特征 |
第一节 文论担当传播介质 |
一、驳杂与专艺的文论倾向 |
二、文论的梳理与总结 |
第二节 散文家的交往与文章革新助推传播 |
一、姚门弟子的人际活动 |
二、曾门四弟子的散文革新 |
第三节 文脉坚守与传统改良扩大影响 |
一、马其昶的坚守 |
二、林纾的改良创造 |
第五章 桐城派散文传播的价值 |
第一节 总结了古典散文的理论 |
第二节 强化了散文的实践精神 |
第三节 促进了现代文学的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的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古代家训与文学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古代家训概述 |
一、家训的产生和发展 |
二、清代家训内容的变化 |
三、古代家训思想 |
第二节 古代文学教育 |
一、文学教育认识 |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育 |
第三节 家训与文学教育 |
第二章 清代家训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思想 |
第一节 文学作品篇目的选读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批评鉴赏 |
第四节 文学作品的功用 |
第五节 女子文学教育 |
第三章 清代家训文学教育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家训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中的经典阅读 |
第二节 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语文阅读鉴赏 |
第三节 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方法的开拓 |
一、关注阅读主体,调整阅读心态,享受阅读快感 |
二、引导阅读方法,注重诵读教学,加强文学修养 |
三、深挖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传承经典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哀悼诗”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编 类型编 |
第一章 悼亡诗 |
一、悼妻诗 |
二、悼妾诗(包括家妓、侍儿) |
三、悼夫诗 |
第二章 悼亲诗 |
一、悼宗亲诗 |
二、悼外亲、妻亲诗 |
第三章 悼友诗 |
一、悼官员朋友诗 |
二、悼平民朋友诗 |
三、悼佛友诗、悼道友诗 |
第四章 其他哀悼诗 |
一、悼国君诗、悼臣诗、悼王诗 |
二、悼后妃诗、悼夫人诗、悼他人父母、夫、妻、妾(包括家妓、侍儿)诗 |
三、悼太子诗和悼公主诗 |
四、悼妓诗 |
五、悼节妇诗 |
第二编 内涵与文化编 |
第五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情感内涵 |
一、对死亡本相的思索和情绪 |
二、对死者情感的不舍和思念 |
三、对作者身世的自伤和自怜 |
四、对现实世相的抨击和怨刺 |
第六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与儒家思想 |
一、生命价值观 |
二、死亡观 |
三、丧葬观 |
第七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与道教 |
一、道教对哀悼诗人的影响 |
二、道教生死观对哀悼诗的影响 |
三、道教语言对哀悼诗的影响 |
第八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与佛教 |
一、佛教对哀悼诗人的影响 |
二、佛教思想内涵对哀悼诗的影响 |
三、佛教给哀悼诗带来了新的生活内容 |
四、佛教比道教影响较小的原因 |
第三编 文体编 |
第九章 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 |
一、从词汇、语气看,多用叠音词,经历了从较多运用到少用甚至不用语气词、语调等手段来表情达意的转变 |
二、从句法看,四言体哀悼诗的句式由先秦较为松散的句式转变为汉至唐代整齐严谨的句式,由先秦的重复句式转变为汉至唐代的非重复句式,而且魏晋至唐代的四言体哀悼诗多化用《诗经》的语言句式 |
三、在章法上,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由先秦的较多的重章叠唱转变为汉代以后的单篇抒怀 |
四、在修辞上,从先秦时期四言体哀悼诗的多用比兴手法转向汉代以后的多用赋法或者不用赋比兴手法 |
第十章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 |
一、哀怨的心理内涵 |
二、哀怨的语言表现 |
第十一章 先秦至唐五代五、七言古体哀悼诗 |
一、用平实的词汇表现哀情 |
二、多用常式句和陈述句表现哀情 |
三、章法自然,随哀情而定 |
四、少用积极修辞中的形象描述类修辞手法 |
第十二章 先秦至唐五代律体哀悼诗 |
一、用高度凝炼精切的语汇、句式、修辞以表达哀情 |
二、用生死对照式和死后渲哀式的章法表达哀情 |
第十三章 先秦至唐五代绝句体哀悼诗 |
一、选取哀悼典型 |
二、含蓄的句法和修辞 |
三、强调哀情的词汇和章法 |
第四编 艺术编 |
第十四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语言风格 |
一、以押阳声韵为主、押i、u、ü收尾的阴声韵为辅 |
二、委婉的死亡表达 |
三、运用雅典 |
四、赞美性比喻 |
第十五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抒情模式和抒情方式 |
一、抒情模式 |
二、抒情方式 |
第十六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意象 |
一、先秦哀悼诗意象的特征 |
二、汉代哀悼诗的意象特征 |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哀悼诗的意象特征 |
四、唐代哀悼诗的意象特征 |
第十七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意境 |
一、“空”的情感内涵 |
二、“空”境的营造 |
三、“空”的审美效果 |
第五编 作家编 |
第十八章 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优秀作家论 |
一、刘彻 |
二、潘岳 |
三、杜甫 |
四、韦应物 |
五、孟郊 |
六、刘禹锡 |
七、元稹 |
八、白居易 |
九、李商隐 |
十、李煜 |
结论 |
一、结论 |
二、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清代注《庄》序跋中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序跋概论 |
第一节 序跋说略 |
第二节 清代注《庄》序跋概况 |
一、以自序、他序、跋三类对清代注《庄》序跋进行划分 |
二、以思想内容对清代注《庄》序跋进行划分 |
第二章 清代注《庄》序跋中的时代印记 |
第一节 明遗民的“衰世”情怀 |
第二节 康乾时期的考据精神和儒学化倾向 |
第三节 晚清庄了学的末世情怀和新局面 |
第三章 从清代注《庄》序跋看各家注《庄》思想的倾向性 |
第一节 以儒解庄 |
一、以以儒解庄为思想倾向的注《庄》序跋 |
二、对清人以儒解庄现象的分析 |
第二节 以庄解庄 |
第三节 融入宗教 |
一、陈寿昌的《南华真经正义》 |
二、杨文会《南华经发隐》 |
第四章 序跋中涉及的几个庄学问题 |
第一节 关于《庄子》与《老子》关系的问题 |
第二节 关于《庄子》外篇、杂篇真伪问题 |
第三节 关于《庄子》内七篇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
第四节 对《庄子》散文艺术特点的阐释 |
第五节 注《庄》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7)古汉语三个心理动词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3 心理概念场词汇研究的意义 |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1.6 本论文的语料选择 |
第2章 古汉语“忧虑”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历史演变 |
2.1 概述 |
2.2 “忧虑”概念场主导词历时替换考 |
2.3 “忧虑”概念场词汇系统非典型成员 |
2.4 “忧虑”概念场词汇系统成员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 |
第3章 古汉语“猜度”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历史演变 |
3.1 概述 |
3.2 “猜度”概念场主导词历时替换考 |
3.3 “猜度”概念场词汇系统非典型成员 |
3.4 “猜度”概念场词汇系统成具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 |
第4章 古汉语“思谋”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历史演变 |
4.1 概述 |
4.2 “思谋”概念场主导词历时替换考 |
4.3 “思谋”概念场词汇系统非典型成员 |
4.4 “思谋”概念场词汇系统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 |
第5章 三个概念场主导义位的演变及其相关问题 |
5.1 “忧虑”概念场主导词的主导义位演变 |
5.2 “猜度”概念场主导词的主导义位演变 |
5.3 “思谋”概念场主导词的主导义位演变 |
5.4 主导义位及主导词有关问题探讨 |
第6章 结语 |
6.1 有关“忧虑”、“猜度”、“思谋”三个概念场内部差异的认识 |
6.2 有关《朱子语类》一书方言层级的认识 |
6.3 有关概念场主导词判定标准的认识 |
6.4 有关底层词影响通语的存疑 |
主要引用书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论文所讨论的心理概念场词汇系统主导词更替情沉总表 |
附录二:论文所讨论的主导词的主导义位演变总表 |
附录三:论文所讨论的概念场非典型成页使用情沉总表 |
附录四:调查文献简称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 |
(8)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 ——以历代古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题释义及其论域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立论与分析路径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先秦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 |
第一节 《尚书?吕刑》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追述法律的起源及其沿革 |
二、诠释西周“明德慎罚”法制原则的新变化 |
三、拓展《周礼》“三典”制度的新内涵 |
四、《尚书·吕刑》的法制史料价值 |
第二节 先秦古籍对法律起源问题的研究 |
一、先秦史书关于法律起源问题的不同学说 |
二、儒家经典论法律起源 |
三、墨家经典论法律起源 |
四、道家经典论法律起源 |
五、法家经典论法律起源 |
第三节 先秦古籍对“象刑”制度的研究 |
一、“象刑”一词来源于《尚书》 |
二、先秦古籍关于“象刑”的不同论述及其评价 |
三、“象刑”的实质内涵 |
第四节 先秦古籍对复仇制度的研究 |
一、墨家及法家经典对复仇制度的探讨 |
二、儒家经典对复仇制度的探讨 |
三、对先秦古籍探讨复仇制度的简要评价 |
第五节 先秦古籍的“刑名”学说发展史研究 |
一、《竹刑》:民间刑名之学 |
二、《法经》:国家刑名之学 |
三、《申子》:君臣刑名之学 |
四、《商君书》:官方刑名之学 |
五、《韩非子》:先秦法家“法治”理论的集中表达 |
第二章 秦汉至隋唐史学类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 |
第一节 《史记》与《历代刑法志》概述 |
一、《史记》中的法制史问题概述 |
二、《历代刑法志》中的法制史问题概述 |
第二节 《汉书·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吸纳先秦儒、法而论述“兵刑不分”的法律起源说 |
二、糅合先秦儒、法而论述“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 |
三、考评周秦以来至汉代年间的法制演变历史 |
四、评点先秦以来重大法制事件或典型法制史论 |
第三节 《晋书·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从立法制度演变史层面凸显“法律儒家化”主题 |
二、从司法制度演变史层面凸显“法律儒家化”主题 |
三、从法学研究历史层面凸显“法律儒家化”主题 |
第四节 《通典·刑法》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强调法制史为现实政治服务 |
二、求真务实地考证法制史事件 |
三、客观公正地评论法制史人物 |
四、辩证地看待古人的法制史论 |
第三章 秦汉至隋唐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一) |
第一节 《新语》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阐释“圣人成之”的法律起源说 |
二、拓展“无为而治”的法政内涵 |
三、论述“文武并用、德刑兼施”的法制主张 |
第二节 《新书》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重新诠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法制内涵 |
二、继承“慎刑、慎杀”法制说而倡导礼法结合 |
第三节 《淮南子》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拓展先秦道家之“道”与“无为”概念的法制内涵 |
二、评判先秦儒家“圣人制刑”的法律起源学说 |
三、完善先秦法家“法、术、势”的“法治”理论 |
第四节 《春秋繁露》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编造“天人合一”、“灾异谴告”的法律起源理论 |
二、论述儒家“大一统”专制学说,创建“三纲五常”理论 |
三、拓展先秦儒家“德主刑辅”法制原则的新内涵 |
四、开辟司法制度史上“法律儒家化”新篇章 |
第五节 《论衡》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揭露汉代“天刑”论与“君权神授”法制学说的虚妄本质 |
二、批判先秦法家“任法”说,发展先秦儒家“德主刑辅”法制理论 |
三、斥责先秦儒家“溢美之词”,拓展先秦道家“无为而治”法政内涵 |
第六节 《潜夫论》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丰富先秦儒家“德主刑辅”法制内涵 |
二、探究先秦以来各家“任刑”法制学说 |
三、考证《尚书》所载“赎赦”的司法制度史 |
四、纠正先秦古人的错误法制史论 |
第四章 秦汉至隋唐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二) |
第一节 《昌黎先生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重续儒家法制史学说的历史系谱 |
二、解读儒家的法律起源说 |
三、改造儒家“德主刑辅”法制原则 |
第二节 《柳河东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强调法律起源于“势” |
二、批判“天罚”论,反对“时令”说 |
三、探讨儒家“复仇”制度的本质问题 |
第三节 《白居易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反驳先秦儒家“德主刑辅”法制原则 |
二、探究古代法制史上的“犯罪原因论” |
三、拓展先秦儒家“宽猛相济”司法内涵 |
第五章 宋元明清史学类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 |
第一节 《宋史·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第二节 《辽史·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阐发“刑起源兵而终于礼”的法律起源论 |
二、揭示《辽律》“尊奉儒学,吸收汉法”的法制史传统 |
三、论述《辽律》的制定情况及其沿革历史 |
四、概述《辽律》刑名与《辽律》治罪内容 |
五、考证《辽律》酷刑史之缺失 |
第三节 《金史·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第一次对“刑”与“法”两个概念进行明确地区分 |
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部内容翔实的金代法制文献 |
三、第一次采用“互见法”编纂历代法制历史 |
四、再现金人勇于和善于学习汉人法律的历史 |
第四节 《元史·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吸收儒家法制精神,强调“德刑互用,以刑辅治” |
二、论述立法史和司法史中的“仁义”精神 |
三、在记史和叙事方式上传承《唐律》的“法典”风格 |
第五节 《明史·刑法志》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论述《明律》“以《唐律》为本”的立法精神 |
二、论述《明律》“刑罚世轻世重”的立法历史 |
三、考证明代的司法制度演变史 |
四、探究明宣宗的法制史论 |
第六节 《文献通考》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强调“史学求真,发掘真相”的法制史论 |
二、强调“不偏执、不护己”的法制史论 |
三、强调“治国安民之道以民为本”的法制史论 |
第六章 宋元明清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一) |
第一节 《范文正公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提出赋予“德主刑辅”新内涵的“德力论” |
二、提出赋予“德治”新内涵的“君主限权”论 |
第二节 《欧阳修全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探求儒家法制史学说的发展路径 |
二、解读上古时代的五刑制度 |
三、驳斥“唐太宗纵囚”史录的谬论及危害 |
第三节 《直讲李先生文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以“礼”根本,重塑“法制” |
二、阐发《周礼》法制的“慎刑”特质 |
三、阐发《周礼》法制的“普适性”特征 |
第四节 《王临川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阐述“三不足”变法理论 |
二、折衷先秦“任德”“任刑”学说 |
三、否定《周礼》所载的复仇制度 |
第五节 《晦庵集》、《朱子语类》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创建“法制起源于自然天理”学说 |
二、剖析古代法制原则“德主刑辅”新变化 |
三、拓展《尚书》“明刑弼教”新内涵 |
第七章 宋元明清政论性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二) |
第一节 《诚意伯文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反对“天罚论”法律起源学说 |
二、辩证吸收董仲舒与朱熹的“德刑关系”学说 |
三、首次质疑儒家法制史上的“七出”经义 |
第二节 《明夷待访录》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批判“君权神授”的法律起源说 |
二、揭露古代封建法制的“一家之法”本质 |
三、批判古代“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制史学说 |
第三节 《日知录》、《亭林文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批判历代的君权与法权之谬说 |
二、考证西周“宗法制”及“乡亭法制”之价值 |
三、倡导“礼者,治人之大法”的理想法 |
第四节 《读通鉴论》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批驳古代的“正统法”论调 |
二、关于古代立法制度史之考察 |
三、关于古代司法制度史之考察 |
第五节 《龚自珍全集》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认可中国古典式的“法的概念” |
二、独创“农宗”法律起源说 |
三、传承先秦儒家“德主刑辅”法制原则 |
四、疾呼效仿王安石变法 |
第六节 《默觚》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总结古代法制史上的法制改革规律 |
二、因袭先秦儒家“德主刑辅”法制原则 |
三、继承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制史学说 |
四、主张法制建设可以兼采儒、法及黄老学说 |
第八章 历代律学类古籍中的法制史研究——以四种律学着作为例 |
第一节 《唐律疏议》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再现中国古代的立法历史 |
二、再现中国古代的律学历史 |
三、揭示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演进历史 |
第二节 《大学衍义补》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评点历代“象刑论”及法律起源学说 |
二、拓展“德主刑辅”法制原则的新内涵 |
三、探讨古代立法制度史问题 |
四、探讨古代司法制度史问题 |
第三节 《唐明律合编》、《读律存疑》对法制史问题的研究 |
一、强调“礼主刑辅”法制原则 |
二、探寻中国古代立法史规律 |
三、探寻中国古代司法史规律 |
第九章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发展阶段及典型史家、事件之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的发展阶段 |
一、萌芽及产生期——先秦 |
二、初步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
三、快速发展期——隋唐 |
四、繁荣及转型期——宋元 |
五、成熟与完备期——明清 |
第二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典型史家之研究特色 |
一、汉代班固首创“刑法志”之编目 |
二、唐代杜佑改革法制史之编纂体例 |
三、元代马端临“文”“献”“注”相结合的“会通”研究范式 |
四、清代薛允升首创“比较法研究”的方法论 |
第三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典型事件之个案研究 |
一、“孔老相会”:儒、道分野及其互补 |
二、“铸刑书”“铸刑鼎”:儒、法之争及其实质 |
三、汉代桓宽探讨“盐铁会议”事件之争点 |
四、宋代朱熹评述“王安石变法” |
五、明代丘濬评点历代“明君良吏”之司法美谈 |
第十章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几点断想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
一、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 |
三、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与史学同源 |
四、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长期迟滞原因之探讨 |
第二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一、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历史观” |
二、与中国法制史的关系 |
三、与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关系 |
四、与中国法学史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的影响及研究价值 |
一、探讨历代法制古籍的“致用与求真”问题 |
二、探讨历代法制古籍的“学术传承和学术创新”问题 |
第四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中心问题 |
一、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法的精神本质 |
二、考证古人对法律制度源流及其演变规律之研究得失 |
三、追问古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质之不同表达 |
四、比较研究历代古籍关于法制史问题的不同学说 |
第五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参考范本——以沈家本研究中国古代法制史为例 |
一、“纵横比较、点面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范式 |
二、论述法律概念及历代法制评判标准 |
三、考评中国历代律令制度之演变历史 |
四、考评中国历代刑罚制度之演变历史 |
五、澄清历代以来关于“阿云之狱”之大辩论 |
六、探究中国古代法学之盛衰历史 |
第六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的资料导引 |
一、面对中国法制古籍的困惑及其排解 |
二、研究中国法制古籍的重点书目举隅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清代桐城派语文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桐城派的语文教育活动 |
第一节 桐城派的书院语文教育活动 |
一、戴名世的语文教育活动 |
二、方苞的语文教育活动 |
三、刘大櫆的语文教育活动 |
四、姚鼐的书院语文教育活动 |
五、戴钧衡创建的桐乡书院语文教育活动 |
六、桐城派其他人士的书院语文讲学活动 |
第二节 桐城派家族语文教育 |
一、家学语文教育 |
二、师学语文教育 |
第三节 桐城派语文教育的演进 |
一、曾国藩与传统语文教育的突破 |
二、吴汝纶与现代语文教育的转型 |
第二章 桐城派的阅读教学 |
第一节 桐城派的阅读教学内容 |
一、史传文学 |
二、唐宋八大家及归有光的散文 |
第二节 桐城派阅读教材 |
一、方苞编纂的《古文约选》 |
二、姚鼐编纂的《古文辞类纂》 |
三、曾国藩编纂《经史百家杂钞》 |
四、编印八股文读本 |
第三节 桐城派阅读教学方法 |
一、因声求气 |
二、圈点评注 |
第三章 桐城派的作文教学 |
第一节 桐城派写作教学观 |
一、义理 |
二、考据 |
三、辞章 |
第二节 桐城派写作教学内容 |
一、古文写作 |
二、时文写作 |
第三节 桐城派写作教学方法 |
一、模仿与创作相结合 |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
第四节 桐城派写作教学影响 |
一、桐城本土人文郁起 |
二、在国内及海外的传承 |
第四章 桐城派语文教育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借鉴作用 |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观 |
第二节 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
第三节 写作教学的“义理考据辞章” |
第四节 阅读教学的读书之多、精、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盘长纹艺术符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 |
1.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研究方法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与进展 |
1.3 本文各部分的简要内容 |
第二章 盘长纹溯源 |
2.1 何谓盘长纹 |
2.2 盘长纹与吉祥文化的渊源 |
2.2.1 吉祥观念的产生 |
2.2.2 原始宗教的印记 |
2.2.3 盘长纹饰的缘起 |
2.3 盘长纹样与佛教的渊源 |
2.3.1 “八吉祥”与“八宝”的区别 |
2.3.2 盘长纹样与佛教的渊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历代盘长纹探讨 |
3.1 原始时期盘长纹造型 |
3.2 先秦时期盘长纹造型 |
3.3 秦汉时期盘长纹造型 |
3.4 魏晋南北朝时期盘长纹造型 |
3.5 隋唐时期盘长纹造型 |
3.6 宋元时期盘长纹造型 |
3.7 明清时期盘长纹造型 |
3.8 小结 |
第四章 盘长纹艺术符号能指与所指解析 |
4.1 盘长纹艺术符号的能指表现 |
4.1.1 盘长纹的造型 |
4.1.2 盘长纹的结构 |
4.1.3 盘长纹的类型 |
4.2 盘长纹艺术符号的所指意涵 |
4.2.1 民俗的意蕴 |
4.2.2 信仰的意蕴 |
4.2.3 思想的意蕴 |
4.3 小结 |
第五章 盘长纹艺术符号的形式美特征 |
5.1 盘长纹艺术符号的线条美 |
5.1.1 线的气韵之美 |
5.1.2 线的意象之美 |
5.1.3 线的韵律之美 |
5.1.4 线的曲折之美 |
5.2 盘长纹艺术符号的重复美 |
5.2.1 重复美的内容 |
5.2.2 重复美的秩序 |
5.3 盘长纹艺术符号的对称美 |
5.4 盘长纹艺术符号的和谐之美 |
5.5 小结 |
第六章 盘长纹艺术符号创作思维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 |
6.1 注重“形”的重构与衍生 |
6.2 注重“意”的沿用与延伸 |
6.3 注重“势”的把握与传承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附表 |
一、盘长纹造型风格发展表 |
二、盘长纹类型图 |
三、盘长结形态图 |
四、盘长纹在不同材质上运用类型图 |
五、盘长纹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⑴文献图书 |
⑵期刊论文 |
⑶论文集 |
⑷优秀硕士论文 |
⑸新闻报刊 |
附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⑴发表论文 |
⑵科研项目 |
⑶设计作品获奖 |
⑷设计作品发表 |
致谢 |
四、战国至清代《庄子》思想研究观点类编(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研究[D]. 周维. 暨南大学, 2019(02)
- [2]《骈文类纂》研究[D]. 鑫鑫. 辽宁大学, 2019(12)
- [3]桐城派散文传播研究[D]. 戴滢瀛. 沈阳师范大学, 2018(12)
- [4]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周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5]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研究[D]. 温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 [6]清代注《庄》序跋中的思想研究[D]. 卫颖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7]古汉语三个心理动词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历史演变研究[D]. 孙淑娟. 浙江大学, 2012(05)
- [8]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 ——以历代古籍为中心[D]. 张维新. 华东政法大学, 2011(06)
- [9]清代桐城派语文教育研究[D]. 张利. 扬州大学, 2011(04)
- [10]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盘长纹艺术符号研究[D]. 邹文兵. 湖南工业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