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旱丰产优质“旱稻277”(论文文献综述)
翟楠鑫[1](2020)在《山栏稻抗旱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过程耗水量较大。面对当今水资源短缺和人口膨胀之间的矛盾,培育节水抗旱的水稻品种,既适合农业生产当前的迫切需要,又符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山栏稻作为海南省特有的地方旱稻品种,其遗传多样性高,具有丰富的抗旱基因,是培育抗旱水稻的重要种质资源。目前对山栏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栽培和生理层面,对山栏稻抗旱的分子机理还少有研究。为研究山栏稻抗旱相关基因,本研究前期初步鉴定了20个山栏稻品种的抗旱性,筛选出白沙糯(BSN)和东方满坡香(MPX)两个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在此基础上,我们使用20%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两品种干旱胁迫后转录组水平的变化。分析两个品种中抗旱相关的转录组数据,明晰山栏稻在干旱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因水平分析:东方满坡香干旱胁迫后有829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未注释基因332个;白沙糯干旱胁迫后有2,791个基因差异表达,未注释基因1,192个。抗旱性更强的东方满坡香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比白沙糯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少。2.差异基因中的转录因子分析:东方满坡香中共发现有58个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白沙糯中有184个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其中Znf家族转录因子在两个品种干旱胁迫后上调的数量均是最多的。3.差异表达基因的时空表达:筛选出两个品种共有的基因Os10g0505900(未知功能)和基因Os07g0251900,经过时空表达分析,发现基因Os10g0505900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0 h、24 h、48 h和72 h),表达逐渐上升。基因Os07g0251900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下降。4.两个品种的抗旱性分析:两个山栏稻品种不仅耐旱性存在差异,抗旱机制也存在不同,东方满坡香主要通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提高光合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和提高抗氧化性来抵御干旱;而白沙糯是通过植物激素、角质阻力增大和渗透压调节来提高抗旱性。5.基因Os09g0346500(叶绿素a/b结合蛋白1R)在东方满坡香干旱胁迫后上调表达,上调倍数达160,所属的GO team以及KEGG途径均达到显着富集。东方满坡香通过此类基因在干旱胁迫下通过旺盛的光合代谢通路来抵御干旱胁迫。本试验在前期对山栏稻抗旱表型鉴定的基础上,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山栏稻抗旱相关基因进行转录组表达分析。筛选山栏稻的抗旱基因,解析山栏稻抗旱机制,为培育耐旱水稻品种提供参考。
黄敏[2](2018)在《旱稻及其突变体抗旱性与水稻杂种优势遗传聚合效应初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本研究室培育和创制的系列旱稻品种(系)及其突变体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不育系(三系、两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旱稻突变体idrl-1和297-28与其野生型IAPAR9、旱稻297的抗旱性变异,探测了系列旱稻及矮秆突变体idrl-1与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间杂种F1的育性、农艺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效应和抗旱相关生理机理;分析了idrl-l分别与两系不育系H14S、三系保持系天丰B及恢复系93-11间杂交后代有关性状的遗传规律,评价了经旱稻及idrl-1改良的后代矮秆抗旱株系与恢复系配置的杂种的抗旱性和产量潜力,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形态发育、农艺性状及水分与光合等生理性状的综合对比观测表明,idrl-1是高秆旱稻品种IAPAR9的抗旱显着增强型矮秆突变体,而297-28属于抗旱优良品种HD297的对干旱高度敏感型突变体,其部分性状的抗旱性甚至弱于典型水稻沈农265。2.在水作环境下,旱稻与三系的保持系杂种F1在各个农艺性状上均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其父、母本效应及父、母组合之间互作效应均达到显着水平以上,且广义遗传率较高,而狭义遗传率以茎基粗较高。矮秆的旱稻品系LB-66F5-10和idrl-1以及水稻保持系中九B、K17B、珍汕97B等亲本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旱稻与恢复系间杂种F1除育性外所有性状存在中亲杂种优势,其中单株谷重普遍高达中亲值的近2倍。除抽穗期和分蘖之外,各性状旱稻、水稻亲本的加性效应极显着,而其组合间显性效应多不显着。加性效应值较大的母本是idrl-1、IRAT109,父本是93-11、光辉207,其相互组合的显性效应值也相对较大。3.在旱作环境下,旱稻与两系不育系杂种F1基因型效应因不同父本或母本差异极显着,在抗旱相关性状等有明显优势。多数性状以GCA方差为主且遗传率较大。旱稻父本idrl-l、IRAT109和水稻不育系母本深08S、H14S具有较大的GCA和SCA。在水作环境下,各性状基因型效应达到极显着水平,多数以广义遗传率为主,母本培矮64-2S、H14S和父本idrl-1、IRAT109、旱稻180等亲本GCA和SCA相对效应较大。单株谷重与各性状显着相关,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也较为紧密,单株地上部干重、抽穗期、分蘖和结实率对单株谷重的影响依次减小。40个杂种F1可划分为4个类型,父本为idrl-1、IRAT109,母本为培矮64-2S、H14S、广占63S等的组合表现突出。4.两个杂种F1抗旱性高于双亲,机理在于其拥有较高的POD、SOD活性,能及时清理有害物质,细胞内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大量合成,维持着植物体内水分环境,叶片水势较高,细胞膜和叶绿素相对稳定,光合作用未受抑制,即使得杂种的生活力不会因干旱胁迫而受到抑制。5.各分离世代各农艺性表现多呈多峰分布,少数呈单峰或双峰分布。多数性状遗传模型为2对主基因加多基因的遗传模型,少数仅含有单基因或多基因效应。各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均较高,且一般主基因遗传率高于多基因遗传率;B1、B2和F2分离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大致相同。6.水稻三系不育系经旱稻及idr1-1转育的后代矮秆抗旱株系与恢复系测配F1的抗旱性得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改良,强于对照IRAT109、旱优3号、9311lidr1-1,略低于idr1-1,产量潜力均高于对照。表明idr1-1的强抗旱性能在其与水稻不育系的杂交后代中得到保留,并能与水稻杂种优势有效聚合甚至进一步提高。
柏秀芳,贾琳,胡超,李柱,周娟,符建法,贾先勇[3](2016)在《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发展前景与策略》文中认为节水抗旱稻以较强的耐旱性、丰产性,对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成为棉田改种和水资源不足稻田的高效种植选择。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培育的一系列节水抗旱稻品种,但湖南省内尚未有育成品种或栽培技术研究。为此,提出了选育和引进适应湖南省栽培的节水抗旱稻品种、研究推广配套的栽培技术规范,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即:加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引进筛选,加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选育,加强节水抗旱稻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
赵鹏珂,谢迪,王志祥,王化琪[4](2014)在《水旱稻不同回交世代渗入系抗旱性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索培育抗旱高产稻作品种新途径,以受体亲本超级稻沈农265和供体亲本传统旱稻毫格劳构建的回交渗入系BC3、BC4为材料,采用水田、轻度干旱、重度干旱3个处理,考察渗入系材料在水旱处理下产量和地上部形态的表现。结果表明:水田条件下回交渗入系群体BC3、BC4产量和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旱稻品种(旱稻297、旱稻502等)无显着差异、与水稻品种沈农265无显着差异,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培育的旱稻品种(旱稻175、旱稻268、旱稻306)产量显着低于沈农265。干旱胁迫条件下,BC4群体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旱稻品种平均产量显着高于水稻品种沈农265;BC3群体平均产量与水稻品种沈农265无显着差异。水田与干旱处理下各材料间农艺性状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干旱胁迫下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较水田大,遗传变异系数略有升高,广义遗传力普遍降低。通过旱稻遗传物质渗入高产水稻培育的回交渗入系,可以有效结合旱稻的抗旱性和水稻的高产性。
艾福中[5](2013)在《节水抗旱稻品种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保证着我国粮食安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水稻灌溉用水显得愈发难以保证。我国人口、耕地逆向发展,使得耕地承载能力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如何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耕地产出危机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热点。发展节水、抗旱稻作生产,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加大潜在的稻作生产土地资源如低洼易涝地、坡岗旱地等的开发利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收益确为解决困境的可行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筛选比较沪早3号等8个早稻品种在鄂中北地区的生产适应性及产量形成,研究在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不同栽种方式下的产量差异,旨在得到适应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旱稻品种,并探索与之相配套的低耗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沪旱3号品种在襄阳、荆门、公安等地的大面积生产示范,发现实际生产中的矛盾与难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与途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参试8个早稻品种在鄂中北地区均能靠自然降水完成生育进程,并取得较好的产量,全生育期可以不灌水或关键生育期灌水1-2次。沪旱3号等4个粳稻品种生育期达160多天,旱优113等4个籼稻品种生育期在110至130天。旱优113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亩产最高达714.6公斤。沪旱3号产量稳定,亩产保持在500公斤以上。WDR37产量相对较低,但稻米品质最优。2.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早优113等6个品种产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影响因子为:每亩有效穗数、穗粒数及结实率。沪旱3号、沪旱15号产量差异不显着。以常规淹水灌溉耗水量为对照,沪旱3号等四个粳稻品种,干旱处理模式节水38.8%。旱优113等4个籼稻品种,节水39.8%。干旱处理模式下,各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所提高。3.不同栽培模式下沪旱3号产量差异并不显着;糙米率、精米率差异不显着,但沪早3号在直播模式下整精米率显着降低。不同栽培方式亩综合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稻作生产过程中人工投入的高低。4.沪旱3号于襄阳等地的生产示范均有较高产量表现,且三地产量差异不显着,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产性。沪旱3号在襄阳地区生育期略为偏长,后茬麦作生产接茬略显紧张。荆门地区传统人工移栽模式栽种密度相对偏小。公安地区人工直播模式下播种全苗以及化学除草为关键技术。
白丽荣,郭晓丽,苏长青,时丽冉,高汝勇[6](2012)在《旱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简述了我国旱稻研究现状。指出旱稻种质在与高产有关的性状上具有极大的选择空间;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外缘高抗优良基因,加强对旱稻现有种质资源的保护,培育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旱稻新品种,是我国稻作发展的主要方向。
张利民,徐九文,王晓霞,李娟[7](2012)在《国审旱稻新品种焦旱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说明焦旱1号是河南省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常规粳型中熟旱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耐旱广适等优点,适合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黄淮稻区做麦茬旱直播稻栽培。
王广元,李广信,于晓慧,梅青[8](2011)在《耐旱水稻品种的选育与评价》文中指出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和外源DNA导入技术,采用水、旱作交叉选育法选育出一批优异耐旱水稻种质材料。并对栽培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筛选出05082,05072,04旱25和04旱26等4个材料为抗旱高产品种。同时,利用室内水分胁迫鉴定和田间自然多重胁迫条件下的苗期及抽穗开花期与对照对比进行鉴定,并结合水旱田种植对比分析进行综合抗旱力鉴定,三者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简便、直观、易掌握,便于育种者对品系进行初步筛选。
颜莹洁,刘延刚,马宗国[9](2011)在《旱稻新品种临旱1号的特征特性与直播栽培配套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临旱1号是由山东省临沂市水稻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国审旱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其优质高产栽培策略: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肥水调控与适时防治病虫草害,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稳定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结实率与提高千粒重,以期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0](2011)在《2010年国家审定品种(续前)》文中提出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0年9月审定通过了水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等5种农作物共113个新品种,本刊自2010年第11期陆续刊登。
二、抗旱丰产优质“旱稻277”(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旱丰产优质“旱稻277”(论文提纲范文)
(1)山栏稻抗旱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旱稻 |
1.1.1 旱稻种质资源 |
1.1.2 旱稻的抗旱性鉴定 |
1.1.3 旱稻的抗旱类型 |
1.1.4 旱稻的品种改良 |
1.2 山栏稻种质资源 |
1.2.1 山栏稻的种质类缘 |
1.2.2 山栏稻的品种多样性 |
1.2.3 山栏稻种质资源的利用 |
1.3 山栏稻的农艺特性与抗旱生理 |
1.3.1 农艺性状特性 |
1.3.2 抗旱生理特性 |
1.4 作物抗旱分子机制 |
1.5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2.1.3 数据分析软件 |
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2.1 抗旱山栏稻品种筛选 |
2.2.2 转录组测序品种培育 |
2.2.3 转录组测序样品采集和RNA提取 |
2.2.4 cDNA文库的构建、库检及测序 |
2.2.5 Illumina Hi Seq测序结果分析 |
2.2.6 差异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
2.2.7 qRT-PCR检测验证及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栏稻抗旱品种筛选与植株培育 |
3.1.1 山栏稻抗旱品种初筛选 |
3.1.2 两个品种山栏稻性状鉴定 |
3.1.3 两个山栏稻品种苗期抗旱鉴定 |
3.2 山栏稻cDNA文库的构建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
3.2.1 样品检测信息 |
3.2.2 构建cDNA文库 |
3.2.3 转录组拼接以及质量分析 |
3.2.4 Reads与参考序列比对结果 |
3.3 基因结构分析 |
3.3.1 新转录本分析 |
3.3.2 InDel/SNP分析 |
3.4 基因水平分析 |
3.4.1 RNA-Seq相关性检验 |
3.4.2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3.5 差异基因分析 |
3.5.1 基因表达对比 |
3.5.2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3.6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3.6.1 GO富集分析 |
3.6.2 差异基因GO富集DAG图 |
3.6.3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 |
3.6.4 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分析 |
3.7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
3.7.1 库中差异表达基因q RT-PCR验证 |
3.7.2 不同胁迫时段的差异基因表达检测 |
4 讨论 |
4.1 山栏稻表型分析 |
4.2 山栏稻转录组鉴定与分析 |
4.3 山栏稻干旱相关基因GO分析 |
4.4 山栏稻干旱相关基因KEGG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旱稻及其突变体抗旱性与水稻杂种优势遗传聚合效应初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粮食安全 |
1.2 水稻 |
1.3 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4 稻作抗旱定义 |
1.5 水稻干旱胁迫下形态学和产量响应 |
1.6 水稻干旱胁迫下生理学响应 |
1.6.1 光合作用性能 |
1.6.2 水分关系 |
1.7 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
1.7.1 物候学与抗旱性 |
1.7.2 根系统与抗旱性 |
1.7.3 氧化防御系统与抗旱性 |
1.7.4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抗旱性 |
1.7.5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旱性 |
1.7.6 硅与抗旱性 |
1.8 抗旱性评价 |
1.8.1 抗旱性评价方法 |
1.8.2 抗旱性评价指标 |
1.8.3 抗旱性分析方法 |
1.9 抗旱育种 |
1.9.1 传统抗旱育种 |
1.9.2 抗旱分子育种 |
1.10 杂种优势 |
1.10.1 杂种优势度量 |
1.10.2 作物杂种优势基础 |
1.10.3 杂种优势利用 |
1.11 作物数量遗传学研究进展 |
1.11.1 遗传交配设计 |
1.11.2 遗传率 |
1.11.3 配合力 |
1.11.4 混合线性(mixed linear model)模型 |
1.11.5 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
1.12 本研究简介 |
1.12.1 研究目标 |
1.12.2 研究内容 |
1.1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旱稻抗、敏旱突变体抗旱性综合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参试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干旱胁迫程度及效应 |
2.2.2 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 |
2.2.3 突变体光合作用、叶片水势生理分析 |
2.2.4 农艺、生理性状相关分析 |
2.2.5 育种应用意义 |
2.3 小结 |
第三章 旱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旱稻与三系保持系、两系不育系、恢复系初步杂交测配 |
3.1.2 旱稻与两系不育系重点杂交测配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旱稻与三系保持系、两系不育系、恢复系初步杂交测配 |
3.2.2 旱稻与两系不育系重点杂交测配 |
3.3 小结 |
第四章 idr1-1杂种抗旱优势生理机理初探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参试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农艺性状分析 |
4.2.2 生理指标分析 |
4.2.3 生理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idr1-1杂交组合群体早代性状遗传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六世代遗传分析群体构建与性状调查 |
5.1.2 四世代遗传分析群体构建与性状调查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idr1-1与H14S杂交后代育性(结实率)遗传研究 |
5.2.2 idr1-1 与H14S杂交后代其他性状遗传研究 |
5.2.3 idr1-1与天丰B组合四世代株高和分蘖性状遗传分析 |
5.2.4 idr1-1与93-11组合四世代性状联合遗传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改良株系配置杂种的抗旱性和产量优势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抗旱性分析(北京) |
6.2.2 丰产性分析(安徽) |
6.2.3 综合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抗旱性 |
7.1.1 突变体与抗旱性 |
7.1.2 形态学与抗旱性 |
7.1.3 光合、叶片水势生理与抗旱性 |
7.2 配合力 |
7.2.1 亲本GCA和亲本间SCA之间的关系 |
7.2.2 亲本的选择 |
7.2.3 亲本GCA和SCA的比例分配 |
7.2.4 亲本父母本间的GCA比例分配 |
7.3 杂种优势与抗旱性 |
7.3.1 旱稻杂种优势利用 |
7.3.2 旱稻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
7.3.3 idr1-1杂种优势的利用 |
7.3.4 idr1-1杂种株高和抽穗期性状遗传 |
7.3.5 idr1-1杂种抗旱生理机制 |
7.4 试验方法的改良与预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发展前景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省推广的意义 |
2 节水抗旱稻研究应用现状 |
3 节水抗旱稻研究应用策略 |
3.1 加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引进筛选 |
3.2 加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选育 |
3.2.1选育目标 |
3.2.2 选育技术路线 |
3.3 加强节水抗旱稻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 |
3.3.1 选准播期,确保一播全苗 |
3.3.2 精准用药,防除田间杂草 |
3.3.3 技术配套,力争丰产丰收 |
(4)水旱稻不同回交世代渗入系抗旱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 2 试验方法 |
1.2.1试验设计 |
1.2.2水分管理 |
1.2.3土壤含水率测定 |
1. 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试验期土壤水分含量及降水量情况 |
2. 2 水田条件下产量分析 |
2. 3 水旱条件下品系间产量比较 |
2. 4 水旱条件下农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3 结论与讨论 |
3. 1 结论 |
3. 2 讨论 |
(5)节水抗旱稻品种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旱稻产量形成及关键因子 |
1.2.2 早稻高产栽培技术 |
1.2.3 旱稻稻米品质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示范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2.1 适宜性品种筛选实验 |
2.2.2 旱稻水分管理模式试验 |
2.2.3 “沪旱3号”栽培模式试验 |
2.2.4 沪旱3号大面积生产示范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期调查 |
2.4.2 产量及产量结构考察 |
2.4.3 稻米品质测定 |
2.4.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旱稻品种特性比较 |
3.1.1 常规淹水灌溉模式下参试早稻品种生育进程 |
3.1.2 常规淹水灌溉模式下参试早稻品种产量构成 |
3.1.3 参试旱稻品种病虫害调查 |
3.2 旱稻水分管理模式比较 |
3.2.1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各品种生育期 |
3.2.2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参试品种产量构成 |
3.2.3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参试品种稻米品质 |
3.2.4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各品种水分利用效率 |
3.3 沪旱3号不同栽培模式比较 |
3.3.1 不同栽培模式下沪旱3号生育进程 |
3.3.2 不同栽培模式下沪旱3号产量构成 |
3.3.3 不同栽培模式下沪旱3号稻米品质 |
3.3.4 不同栽培模式下沪旱3号投入产出综合效益 |
3.4 沪旱3号大面积生产示范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本试验的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旱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旱稻的抗旱性鉴定研究 |
2 旱稻的遗传改良研究 |
2.1 旱稻遗传多样性研究 |
2.2 旱稻杂交育种研究 |
3 我国旱稻研究发展趋势 |
(7)国审旱稻新品种焦旱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程 |
2 产量表现 |
2.1 旱直播品系比较鉴定 |
2.2 国家旱稻区域试验 |
2.3 国家旱稻生产试验 |
3 特征特性 |
3.1 植物学特性 |
3.1.1 生育期 |
3.1.2 株型 |
3.1.3 穗粒性状 |
3.1.4 分蘖力 |
3.2 抗病性 |
3.3 抗旱性 |
3.4 品质分析 |
4 适宜种植区域 |
5 栽培技术要点 |
5.1 技术路线 |
5.2 栽培要点 |
5.2.1 适期早播 |
5.2.2 播前种子处理 |
5.2.3 水分管理 |
5.2.4 肥料管理 |
5.2.5 化学除草 |
5.2.6 病虫害防治 |
(8)耐旱水稻品种的选育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选育方法研究 |
2.1.1 育成的新品种 |
2.1.2 创制了一批新种质 |
2.2 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
2.2.1 田间自然耐旱性直接鉴定及长势观察 |
2.2.2 旱稻新品系的耐旱性评价 |
2.3 耐旱水稻新品系旱作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
2.4 耐旱水稻新品系的米质 |
3 结论与讨论 |
(9)旱稻新品种临旱1号的特征特性与直播栽培配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主要特征特性 |
2.1 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协调 |
2.2 高产稳产性好 |
2.3 综合抗性好 |
2.4 稻米品质优良 |
3 直播栽培配套技术 |
3.1 种子处理 |
3.2 精细整地 |
3.3 抢时早播 |
3.4 提高播种质量 |
3.5 科学施肥 |
3.6 水分管理 |
3.7 化学除草 |
3.7.1 播后苗前土壤封闭 |
3.7.2 茎叶处理 |
3.8 防除病虫害 |
4 适时收获 |
(10)2010年国家审定品种(续前)(论文提纲范文)
水稻 |
(下) |
四、抗旱丰产优质“旱稻277”(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栏稻抗旱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D]. 翟楠鑫. 海南大学, 2020(08)
- [2]旱稻及其突变体抗旱性与水稻杂种优势遗传聚合效应初析[D]. 黄敏.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3]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发展前景与策略[J]. 柏秀芳,贾琳,胡超,李柱,周娟,符建法,贾先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8)
- [4]水旱稻不同回交世代渗入系抗旱性鉴定[J]. 赵鹏珂,谢迪,王志祥,王化琪.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4)
- [5]节水抗旱稻品种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D]. 艾福中.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6]旱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白丽荣,郭晓丽,苏长青,时丽冉,高汝勇. 河南农业科学, 2012(05)
- [7]国审旱稻新品种焦旱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 张利民,徐九文,王晓霞,李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2(01)
- [8]耐旱水稻品种的选育与评价[J]. 王广元,李广信,于晓慧,梅青. 山西农业科学, 2011(07)
- [9]旱稻新品种临旱1号的特征特性与直播栽培配套技术[J]. 颜莹洁,刘延刚,马宗国.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7)
- [10]2010年国家审定品种(续前)[J].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业导刊,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