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骆津晶[1](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培养与争夺成为了焦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优秀人才。较之以往也更加迫切的需要国之栋梁。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当代高校学生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海量信息的冲击,能否在冲击中守住自身的道德价值底线是高校德育教育的研究重点。如何提升高校学生自身文化修养,提高对事物的思考与判断能力,着力解决高校学生缺乏传统文化常识,道德与价值取向西化等问题是高校德育教育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新课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立德树人”自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的教育核心,亦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文化教育内容与独特的道德价值体系,通过辩证的创新性转化实现其当代价值,有助于丰富新时代高校教学内容,培养有文化,明大德,担大任的新时代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是近些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总结现有研究文献成果,虽然在研究名称的赋予上存在诸多不同,但研究内容上相对集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两个方面。文献研究中也存在学科定位不清,内容局限性等问题。在国外并没有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的直接文献资料,但可以从国外的公民教育中得到相关启示,有关教育目标、传统文化、国家认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相关理念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之处。考虑到研究中可能涉及到的对比研究,选取国家要选有一个亚洲国家和一个欧美国家。亚洲国家主要选取日本,因为中日两国在文化脉络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独到的见解。欧美国家主要选取美国,近些年美国对外传播其文化与价值观,冲击着各个国家自身传统的价值观,研究美国文化与价值观传播,有助于借鉴其传播的优势,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启示。本论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历史发展视角,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并讨论出融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为核心研究思想,形成系统性与整体性的逻辑自治,最后切入问题研究本身得出预期研究成果。基于此,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论文研究包括绪论在内,一共六个部分。论文绪论部分旨在对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创新点进行阐述。论文第一部分对中国德育教育的历史进行梳理,明确中国德育教育发展的过程,总结中国德育教育的特点。论文第二部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讨论。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其当代价值,并指出在当今的意义之所在。论文第三部分,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第四部分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与解决对策,提出现在融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论文第五部分针对前文所述情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个预测,开放讨论性的总结回顾使论文能更加贴近论文主题及预期目标。
许馨元[2](2021)在《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发表重要论述,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教育目标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拓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写入教育目标,这代表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阶段教育系统面对的共同课题。2020年7月,为加快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为高校德育中劳动观教育指明了方向,劳动观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核心,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存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全社会劳动观的发展方向,树立大学生正确劳动观是现阶段高校德育刻不容缓的任务,以此为背景,此论文提出将习近平劳动观融入至高校德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年五一节讲话及其他重要讲话中阐述了自己对劳动的看法,尤其是对社会上存在的不重视劳动、不尊重劳动、劳动关系不够和谐等问题提出了具有新时代色彩的劳动观点。此篇论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讲话为研究内容,总结出习近平劳动观,同时以高校德育为研究内容,深刻分析高校德育的各个要素,并将习近平劳动观融入至高校德育中,以此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这既对高校德育进行了理论创新,也使高校德育更加具有时代性。此篇论文从习近平劳动观和高校德育两方面入手,以习近平劳动观为出发点,结合我国高校劳动观教育实际情况,指出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具有拓展高校德育实践性、提升高校德育针对性、增强高校德育吸引力等现实意义。在分析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现状的过程中,指出现阶段高校德育中习近平劳动观教育存在理论有待加强、内容不够全面、过程流于形式、模式缺少协作性等问题,其原因在于高校德育对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的重视不足、理解不深、理念陈旧、环境缺乏合力等。此篇论文的研究重点是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径,二者相融合应把握高校德育的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原则、创新性原则以及整体性原则,将习近平劳动观充分融入至高校德育目标、内容、课程、方法和环境之中,使其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肖鹏[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教育因其具有极度重要性而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的社会事业,它在抓牢意识形态教育领导权,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团结、培育社会认同、推动个人成才过程中的强大功用,一直都是党的重要政治任务。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人才培养的摇篮,尤其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人才竞争的角力场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都是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成为某些域外国家的强劲竞争者,他们为了扭转其在竞争中的颓势和比较优势的日渐丧失,进而对我国展开了长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渗透和攻击,而高校又是其重要对象。新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高等教育网络化的持续发展以及“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在高等教育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域外思想、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方便之门进入高校,加之国内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效开展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本选题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史实,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透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其所取得的成效和有益经验,考究其现实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尝试探求应对策略,以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胡杨[4](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认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王光[5](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吴乾勇[6](2021)在《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建设必不可少的人才储备资源,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重任,担负着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责任。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及其道德品行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碰撞、交流日益加剧,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亚文化形态。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高校亚文化,各种良莠不齐的高校亚文化在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的同时还充实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它们不仅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探索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既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实效性的需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全面深入探讨分析了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仅要正确认识与把握高校亚文化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还要加强对高校亚文化的引领,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而言之,高校必须要正视高校亚文化现象,不但要积极引导发展健康的高校亚文化,而且还要抵制消除不良的高校亚文化,利用高校亚文化的积极因素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明、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规避高校亚文化的消极负面影响,不断丰富高校校园主流文化的内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同时还要创新与完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切实引导当代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逐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毕玉婷[7](2020)在《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探讨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现状,并根据现状制定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的思政育人工作对策,提高民办高校的思政育人工作质量,是目前陕西民办教育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本研究以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实践中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十大育人体系中选取思政教育主渠道的“课程育人工作”、思政信息接收新手段的“网络育人工作”、思政教育人格基础的“心理育人工作”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作类型,对5所具有代表性的陕西民办高校进行广泛取样调研,并加以分析,寻找问题和进行原因探索,分析基本规律与特征,探索思政育人工作质量提升策略,为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本研究发现,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具有办学条件改善,奠定了思政育人的物质基础;校园文化提升,营造了思政育人良好氛围;专业特色突出,融合了思政育人着力点;管理体制灵活,助力思政育人品牌建设四方面优势,但也存在:课程育人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网络育人功能性有待充分利用、心理育人知晓率及重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政育人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自身因素存在多元化五个方面问题。针对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现状,提出五条工作对策:第一,进一步夯实课程育人工作,补齐短板,构建全面的思政课程体系;第二,进一步创新互联网+理念,优化拓展网络育人方法及手段,提升网络育人工作实效;第三,进一步开展宣传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深化心理育人工作体系;第四,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铺垫思政育人效果保障;第五,进一步贴近学生,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总之,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追求教育的立德树人,在课堂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方面取得了成绩,也存在些许问题,这提示,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从政策上、体系上、路径方法上进行进一步创新,提升工作质量。
党丽娜[8](2020)在《“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和文化的多元繁荣,各种文化形式纷至沓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时代变迁。其中“丧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影响不容小觑。而“丧文化”现象背后的大学生焦虑、悲观和颓丧的社会心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状况,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在深入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全面系统地研究大学生群体“丧文化”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丧文化”现象的相关理论,编制了关于“丧文化”的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并选取了河南省的一所综合类院校——Z大学的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丧文化”态度进行分析,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统计学基本方法对大学生“丧文化”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利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丧文化”态度及大学生思想状况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性别、户籍、年级、专业类别、学生身份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丧文化”态度和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了差异性分析;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大学生“丧文化”态度、大学生颓丧程度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丧文化”态度整体偏向积极、颓丧程度略高且思想状况消极程度整体中等偏上;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在对“丧文化”态度的不同维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不同年级、专业类别、学生身份、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不同维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大学生对“丧文化”态度、大学生颓丧程度以及大学生思想状况三者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大学生“丧文化”态度以及颓丧程度对大学生思想状况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出了“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消极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并且立足于影响的成因,从个人、学校以及社会三个层面上提出抵制“丧文化”消极影响的对策。
郭倩蓉[9](2020)在《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生态建设,致力于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网络舆论暴力、网络诈骗等不良现象充斥着整个网络。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其网络舆论空间的发展好坏更是事关青年学生的思想康健、人生道路发展。因此,如何净化高校网络舆论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迫在眉睫。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论的重要主体之一,其网络责任意识的培育对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以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如何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为出发点,借助案例分析、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法,阐明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所取得的发展成效、现存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着重以问题入手,分别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教育、制度建设、监督管理以及教育合力等诸方面提出可行性举措;并将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内容参照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的构成要素进行细致性划分,涵盖大学生网络主体责任认知、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大学生维护网络秩序的责任意识三个层面,为针对性开展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提供实践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更好地在这一生态环境中实现大学生责任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
赵宇婷[10](2020)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工具和武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不断通过各种媒介涌入中国,大量关于西方政治经济发展特点、发展现状、文化类型、中西政治比较、中西经济较量、中西文化差异的资讯和报道都通过互联网、传统纸媒、论文、学术讲座、会议等途径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对大学生关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方面的认同感都有所降低。在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公有制;在政治领域,极力鼓吹西方的民主政治,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领域宣传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原则。这些无不对我国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作为评判大学生人才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作为九省通衢的地方,地理位置优越,高校众多云集,相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具有相应的代表性。该论文选取了武汉四所高校作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基本结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如下:一是动摇了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二是冲击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三是挑战了大学生集体利益优先的道德原则;四是引发了大学生享乐主义的道德行为;五是导致了大学生个人倾向严重,道德关系恶化的结果。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辩证的分析结合调查问卷探究这种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从外因和内因一起着手,积极有效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二、试论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德育教育的历史与特点 |
一、中国德育教育的历史 |
(一) 开端: 中国古代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
(二) 变革: 中国近代新旧道德观念之争 |
(三) 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 |
二、中国德育教育的特点 |
(一) 德育思想具有历史延续性 |
(二) 以“人”的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 |
(三) 始终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
一、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一) 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
(二) 人文精神 |
(三) 以“德”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意义 |
(一) 增强文化自信 |
(二) 提高文化软实力 |
(三) 提升国际影响力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
(一) 时代需要 |
(二) 社会需要 |
(三) 个人需要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
(一) 核心教育理念相同 |
(二) 功能相同 |
(三) 内容相同 |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
(一) 高校校园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浓厚但文化内涵不足 |
(二)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形式多但无法形成关联 |
(三) 高校教师积极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但积淀不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
(一) 增强文化认同感,丰富高校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
(二) 加快课程改革,增强不同课程之间关联性 |
(三) 坚持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性工作,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 |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注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方向 |
二、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
三、注重综合育人的教学理念 |
四、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传播与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习近平劳动观及高校德育概述 |
2.1 习近平劳动观内涵 |
2.1.1 劳动主体观 |
2.1.2 劳动价值观 |
2.1.3 劳动教育观 |
2.1.4 劳动精神观 |
2.1.5 劳动关系观 |
2.1.6 劳动创新观 |
2.2 高校德育概述 |
2.2.1 高校德育的内涵 |
2.2.2 高校德育的功能 |
2.3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的意义 |
2.3.1 有利于拓展高校德育的实践性 |
2.3.2 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的针对性 |
2.3.3 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 |
第三章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的现状分析 |
3.1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的成绩 |
3.1.1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显性课程中取得的成绩 |
3.1.2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隐性课程中取得的成绩 |
3.2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
3.2.1 高校德育中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理论有待加强 |
3.2.2 高校德育中习近平劳动观教育内容不够全面 |
3.2.3 高校德育中习近平劳动观教育过程流于形式 |
3.2.4 高校德育中习近平劳动观教育模式缺少协作性 |
3.3 习近平劳动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高校德育对习近平劳动观教育重视稍显不足 |
3.3.2 高校德育对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理解略有欠缺 |
3.3.3 高校德育中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理念相对陈旧 |
3.3.4 高校德育中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环境缺乏合力 |
第四章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的原则及途径 |
4.1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的原则 |
4.1.1 把握高校德育方向性原则 |
4.1.2 把握高校德育主体性原则 |
4.1.3 把握高校德育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原则 |
4.1.4 把握高校德育创新性原则 |
4.1.5 把握高校德育整体性原则 |
4.2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的途径 |
4.2.1 确立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德育目标 |
4.2.2 促进高校德育内容的综合发展趋势 |
4.2.3 构建高校德育课程的实践育人模式 |
4.2.4 打造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形式 |
4.2.5 推进形成高校德育环境的合力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概念解读及其价值分析 |
一、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概述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涵义、载体和意义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思政课(公共政治课) |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新步入正轨阶段(1978 年—1984 年) |
(一)清除“文革”遗毒的消极影响 |
(二)重申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 |
(三)坚持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针 |
(四)改革教材内容及思政课程设置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规范阶段(1985 年—1997 年) |
(一)实践发展倒逼思政课改革 |
(二) “85”方案的内容及新特点 |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思发展阶段(1998 年—2004 年) |
(一) “98”方案关于思政课课程的设置 |
(二) “中特理论”思想的“三进”过程 |
(三)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
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支撑、前进阶段(2004 年—2011 年) |
(一) “05”方案对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发展 |
(二)教材编写管理的官方化、权威性 |
(三)马工程建设的学科支撑实践 |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提升、巩固阶段(2012 年至今) |
(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
(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
(二)教材体系不断发展 |
(三)教学方法逐渐丰富、教学载体多样发展 |
(四)教学环境持续改善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经验 |
(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以课程、教材建设为主要抓手 |
(三)政策保障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重要擎引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
(一)全球化、网络化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渠道 |
(二)部分思想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武器 |
二、国内社会思潮冲击 |
(一) “重理轻文”思想消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 |
(二)历史虚无主义曲解历史、消解认同 |
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冲击“五个认同” |
(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考验制度优越性 |
(二)其他具体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五个认同”资源的流失 |
四、网络化新媒体运用带来的困境 |
(一)互联网+教育的冲击 |
(二)新媒体教学带来的震荡 |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的不足 |
(一) “第一课堂”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作用逐渐弱化 |
(二)思政课教材体系内容设计仍未解决的“两个问题” |
(三) “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同向同行问题 |
(四)教育方式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协同不够 |
(五)学生意识与教育目标间的冲突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思考 |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
(二)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 |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措施 |
(一)建立健全反意识形态渗透常态机制 |
(二)加强社会思潮引领 |
(三)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意识 |
(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变能力 |
(五)夯实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地位 |
(六)重视学生工作,矫正学生观念,提高教育实效性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一、相关概念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一章 高校亚文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亚文化的概述 |
(一)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概念 |
(二)高校主流文化与高校亚文化 |
(三)高校主流文化与高校亚文化的关系 |
(四)高校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第二章 高校亚文化的基本特征与表现形式 |
一、高校亚文化的基本特征 |
(一)高校亚文化具有时代性 |
(二)高校亚文化具有自发性 |
(三)服饰文化 |
(四)高校亚文化具有多样性 |
(五)高校亚文化具有创造性 |
(六)高校亚文化具有可塑性 |
二、高校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
(一)社团文化 |
(二)宿舍文化 |
(三)偶像文化 |
(四)恶搞文化 |
(五)课桌文化 |
(六)厕所文化 |
(七)暴力文化 |
第三章 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一、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一)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二)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
(三)推动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
(四)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
二、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一)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二)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
(三)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 |
(四)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
三、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四、牢固树立主流文化的导向,引导高校亚文化健康发展 |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二)重视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
(三)加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教育 |
(四)外部层面的原因 |
(五)学校层面的原因 |
(六)学生层面的原因 |
第四章 有效应对高校亚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一、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二)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增强隐性育人意识 |
(三)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对亚文化的辨别能力 |
(一)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三)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选择与判断能力 |
三、建设和谐美丽校园,营造健康高校亚文化环境 |
(一)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
(二)丰富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
(三)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与特点 |
2.1.1 民办高校 |
2.1.2 思政育人 |
2.1.3 立德树人 |
2.2 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理论基础 |
2.2.1 传统文化德政、师法育人思想 |
2.2.2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3 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论述 |
2.3 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政策依据 |
第三章 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现状调研 |
3.1 思政育人工作现状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2 调研问卷设计与编制 |
3.2.1 问卷设计的理论支撑 |
3.2.2 问卷设计的内容 |
3.2.3 问卷数据统计方法 |
3.3 调研问卷结果 |
3.3.1 问卷发放及回收结果 |
3.3.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 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调研结果 |
3.4.1 课程育人状况分析 |
3.4.2 网络育人状况分析 |
3.4.3 心理育人状况分析 |
3.4.4 教师与学生同一问题不同状况分析 |
3.5 个案访谈内容及分析 |
3.5.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3.5.2 访谈问题介绍 |
3.5.3 访谈内容整理及分析 |
第四章 调研结果及存在优势和问题分析 |
4.1 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存在的优势 |
4.1.1 办学条件改善,奠定了思政育人工作物质基础 |
4.1.2 校园文化提升,营造了思政育人工作良好氛围 |
4.1.3 专业特色突出,融合了思政育人工作着力点 |
4.1.4 管理体制灵活,助力思政育人品牌建设 |
4.2 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
4.2.1 课程育人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
4.2.2 网络育人功能性有待充分利用 |
4.2.3 心理育人知晓率及重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4.2.4 思政育人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完善 |
4.2.5 学生自身因素存在多元化 |
4.3 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受学校生存与发展压力影响 |
4.3.2 受师资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影响 |
4.3.3 受学生生源质量差异影响 |
第五章 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建议与对策 |
5.1 进一步夯实课程育人工作,补足短板,构建全面的思政课程体系 |
5.1.1 以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促进教师教管能力的提升 |
5.1.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驱共力推进思政元素融合 |
5.1.3 以“地域性”立体互动平台的构建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
5.2 进一步创新互联网+理念,拓展网络育人方法及手段,提升工作实效 |
5.2.1 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育人环境 |
5.2.2 搭建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平台 |
5.2.3 探索实用高效的网络育人手段 |
5.3 进一步开展宣传教育,让理念深入人心,深化心理育人工作体系 |
5.3.1 开设和健全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
5.3.2 搭建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双轨平台 |
5.3.3 加强实时师生沟通交流 |
5.3.4 扎牢“校-院-班-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 |
5.4 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铺垫思政育人效果保障 |
5.4.1 关注教师品德,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
5.4.2 完善制度体系,积极引进优秀人才 |
5.4.3 强化培训业务,提升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 |
5.4.4 建立专业化、长效化、优质化辅导员队伍 |
5.5 进一步贴近学生,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
5.5.1 加强学生党建、团建工作 |
5.5.2 分类别、分层次开展“量体”教育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问卷 |
附录2 :教师问卷 |
附录3 :个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8)“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丧文化”现象的兴起缘由 |
(二)“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建设带来挑战 |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要求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综合分析法 |
七、创新点 |
第一章 “丧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设计 |
第一节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访谈提纲设计 |
第二节 试测问卷及检验 |
一、试测样本分析 |
二、试测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三、试测问卷的因子分析 |
第二章 “丧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实施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二节 大学生群体“丧文化”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丧文化”态度及其思想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丧文化”态度问卷各因子得分情况 |
二、大学生思想状况问卷各因子得分情况 |
第四节 大学生“丧文化”态度及其思想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
一、“丧文化”态度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二、大学生思想状况在不同人口学信息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五节 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性分析 |
一、相关分析 |
二、回归分析 |
第六节 结果分析 |
一、大学生“丧文化”的现状 |
二、大学生对“丧文化”的态度 |
三、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
四、大学生颓丧程度以及对“丧文化”态度与其思想状况的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三章 “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消极影响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消极影响 |
一、“丧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消极影响 |
二、“丧文化”对大学生世界观的消极影响 |
三、“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消极影响的成因分析 |
一、个人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社会层面 |
第四章 抵制“丧文化”消极影响的对策探讨 |
第一节 个人层面——提升自我意识 |
一、减少冗思保持正念 |
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
第二节 学校层面——发挥主渠道作用 |
一、强化认识,明确教育原则 |
二、深化研究,充实教学内容 |
三、拓宽阵地,优化疏导途径 |
四、多元引导,树立朋辈榜样 |
五、改善环境,丰富课余生活 |
第三节 社会层面——加强宏观引导 |
一、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
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三、针对“丧文化”制定筛查机制 |
四、从根源改善大学生生存状态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丧文化”调查问卷 |
附录 B:“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消极影响访谈提纲 |
本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高校网络舆论生态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理论概述 |
一、高校网络舆论生态概述 |
(一)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的内涵 |
(一)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的内容构成 |
(三)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的特点 |
二、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概述 |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概述 |
(二)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内容构成 |
(三)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特点 |
第二章 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依据与意义 |
一、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学说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责任意识培育的相关论述 |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青年责任意识培育的相关论述 |
(四)人的主体性对构建网络舆论生态重要性的相关论述 |
二、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实条件 |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为培养个体责任意识创造新平台 |
(二)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不断提高为责任意识培育提供新思路 |
(三)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实施为培育网民责任意识提出新要求 |
三、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锤炼品德修为,实现学生自我发展 |
(二)有利于净化舆论环境,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
(三)有利于延伸育人空间,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四)有利于健全人才培养,实现国家复兴发展 |
第三章 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现状 |
一、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现有成效 |
(一)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整体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
(二)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能动性日益增强 |
(三)培育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媒介平台不断扩展 |
(四)培育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
二、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现存问题 |
(一)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自我培养不足 |
(二)高校网络责任意识教育能力有待提升 |
(三)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
(四)网络监管模式发展水平不成熟 |
三、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外部原因: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
(二)直接原因:教育能力不足和网络自身潜在负面影响的存在 |
(三)内部原因:特定阶段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特征的影响 |
第四章 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路径选择 |
一、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基本原则 |
(一)主导性原则 |
(二)主体性原则 |
(三)渗透性原则 |
(四)实践性原则 |
二、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具体举措 |
(一)提升大学生自身网络媒介素养,明确价值引领方向 |
(二)健全高校网络责任意识教育体系,积极发挥教育者作用 |
(三)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网络责任意识教育合力 |
(四)加强网络社会交往共同体建设,完善网络监管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新自由主义概念界定 |
2.1.1 新自由主义相关概念厘清 |
2.1.2 国内和国外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定义 |
2.1.3 本文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界定 |
2.2 新自由主义思潮发展的历史轨迹 |
2.2.1 新自由主义的萌芽期 |
2.2.2 新自由主义的低迷与自我雕琢期 |
2.2.3 新自由主义的兴盛期 |
2.2.4 新自由主义的扩张期 |
2.2.5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期 |
2.3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 |
2.3.1 政治主张 |
2.3.2 经济主张 |
2.3.3 道德主张 |
2.4 研究新自由主义思潮相关理论依据 |
2.4.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4.2 教育学德育理论 |
2.4.3 传播教育学理论 |
3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方案设计 |
3.2 调查方案实施 |
3.3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总体分析 |
3.3.1 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认识程度和途径分析 |
3.3.2 大学生了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原因 |
3.4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 |
3.4.1 动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理想 |
3.4.2 冲击了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 |
3.4.3 挑战了大学生集体利益优先的道德原则 |
3.4.4 引发了大学生物质享乐主义的道德行为 |
3.4.5 导致了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道德关系恶化 |
4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归因分析 |
4.1 社会大环境影响 |
4.1.1 市场经济的发展 |
4.1.2 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 |
4.1.3 网络空间的文化传播 |
4.2 高校道德教育的不足 |
4.2.1 道德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
4.2.2 道德教育内容与实际脱钩 |
4.2.3 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单一 |
4.2.4 道德教育者自身不足 |
4.3 大学生自身修养的不足 |
4.3.1 大学生道德取向多样 |
4.3.2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批判能力不足 |
4.3.3 大学生获取知识碎片化趋势 |
5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对策 |
5.1 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
5.1.1 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
5.1.2 构建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
5.2 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
5.2.1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
5.2.2 创新德育内容 |
5.2.3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道德实践 |
5.2.4 推进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
5.3 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 |
5.3.1 提高大学生辨别能力 |
5.3.2 提升大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调查问卷 |
附录 Ⅱ: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四、试论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D]. 骆津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德育研究[D]. 许馨元. 延边大学, 2021(02)
- [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D]. 肖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5]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D]. 吴乾勇. 大理大学, 2021(09)
- [7]陕西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研究[D]. 毕玉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8]“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D]. 党丽娜. 郑州大学, 2020(02)
- [9]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 郭倩蓉. 兰州大学, 2020(11)
- [10]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D]. 赵宇婷. 武汉纺织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