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良饲料灌木——柠条(论文文献综述)
蒋质斌[1](2021)在《饲用型柽柳无性系选择及其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开发利用柽柳的饲用价值,本试验从20个中华柽柳无性系中选出4个叶量高产无性系,并对其进行饲料质量指标测定和综合评价。用凯氏定氮法测粗蛋白含量,用索氏脂肪浸提法测粗脂肪含量,用比色法测全磷含量,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钙含量,用高温灼烧法测粗灰分含量,用酸碱处理法测粗纤维含量。针对中选无性系进行繁殖潜力以及不同管理方式的调查研究,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提高叶产量和穗条产量为主的优化技术组合。结果如下:1.选出金屋壮、短3斜、短3直和短4无性系为叶量高产组群,该组群产叶量是对照(中华柽柳)的4倍多。2.该组群有如下特点:(1)嫩枝叶粗蛋白含量丰富:粗蛋白含量在停止生长前平均为15.54%,速生期平均为17.58%,达优等水平(≥15%)。(2)粗脂肪含量高:停止生长前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65%,速生期平均为2.03%,达优等水平(≥2.0%)。(3)粗纤维含量适中:停止生长前含量平均为14.67%,速生期平均为14.33%,达优等水平(≤30%)。(4)钙、磷含量水平较高且比值较为合理:停止生长前钙含量平均为3.39%,磷含量平均为0.70%,处于较高水平;速生期钙含量平均为2.96%,磷含量平均为1.22%,二者比值为2.43,属合理范畴。(5)粗灰分含量偏高:停止生长前的粗灰分含量平均为19.52%,速生期平均为17.54%。3.金屋壮无性系在三地均表现出穗条高产、繁殖潜力大的特点,短3直、短3斜繁殖潜力处于中等水平,短4的繁殖潜力较低。在速生性方面,金屋壮在三地均表现良好,短3直、短3斜表现一般,短4表现一般或较差。在观赏性方面,金屋壮、短3直、短3斜枝叶繁密,观赏性好;短4表现一般。4.连年平茬模式是提高年均产穗量的有效手段。提高嫩枝叶产量优化技术组合为:扦插密度10cm×10cm+插条长度20cm+三次采收模式;提高穗条产量、茎叶重的优化技术组合为:插条长度100cm+插条粗度1.5cm~2.5cm+埋深至露出插条5cm;促进基径生长优化技术组合为:插条长度100cm+插条粗度2.5cm以上+埋深至露出插条顶端5cm;促进株高的优化技术组合为:插条长度100cm+插条粗度1.5cm~2.5cm+埋深至露出插条顶端5cm。
杨磊[2](2020)在《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背景下,温带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及其变化机制,本文借助于遥感技术的区域性优势,融合生态水文学、恢复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气象、植被、社会经济等资料,以草地类型丰富的阿勒泰地区为研究区,选择覆盖度、产草量及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为量化指标,分析了草地退化的趋势、规律和空间差异性,评估了草地退化的ESV损失量,明晰了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影响强度,提出了草地退化区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为遏制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不断加剧的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程度不断加重。空间上,全区50%以上草地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持续增大,多样性和均匀性不断减小;覆盖度较高的草地(覆盖度>0.6)面积减少明显,并不断向覆盖度较低的草地(覆盖度<0.4)转移,草地产草量降低,阿尔泰山山区及山前植被覆盖较高的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退化明显。(2)利用时间累积归一化植被指数(Time-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TI-NDVI)作为ESV的当量修正系数,通过增强ESV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表达,首次计算了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计算得到:2000~2017年的18年内阿勒泰地区草地ESV损失5.10%。(3)自然方面,研究了草地的发展与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关系,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分布区内,92%以上区域气候变暖变湿,干旱的平原区内大面积草地在供水条件改善条件下发生改善,然而相对寒冷的山区,大面积草地在自然条件改善情况下发生了退化。(4)人为方面,阿勒泰地区草地超载比例高达52%,春秋牧场超载更是达到了69%。48.47%草地植被变化由人为因素所主导,46.82%由气候因素所主导,4.71%由两者共同主导。同时退化草地中的94.00%由人为因素主导,改善草地中的93.13%由气候因素主导。从而第一次比较清晰地区分了草地变化与气候、人为的关系,指出了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今后草地的保护、草场条件改善所要采取的有针对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5)根据其生态退化现状与原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A.打草适宜时间应该在7月26日至8月9日期间,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利于草地尽快恢复。B.开展草地修复和保护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围栏封育、人工补种和毒害草、鼠虫防治等工程措施。C.采取发展畜牧产业园、种植饲料灌木林,合理控制放牧强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非工程措施。坚持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以推动当地农牧业向现代化进程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工程和措施为依托,推进生态补偿和政策奖惩机制以保障生态修复措施的顺利推行,逐步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地恢复及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
胡廷花,于应文,徐震,毛文娅,穆靖轩[3](2019)在《云贵地区饲用灌木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物质》文中指出饲用灌木具高蛋白、低纤维、高矿质及适口性好等特点,是畜禽主要植物蛋白饲料,在草地畜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云贵地区常见饲用灌木的种类、营养价值及几种饲用灌木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用价值,评述了该区域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且已有系统研究的饲用灌木。分析得知,该区域粗蛋白含量大于20%,属优良蛋白饲料的豆科灌木有槐兰属(Indigofera)、合欢属(Albizia)、苦参属(Sophora)和紫穗槐属(Amorpha)及桑科构属(Broussonetia)小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粗蛋白与粗纤维比小于1,适口性较好的灌木为桑科蒙桑(Morus mongolica)、鸡桑(M. australis)等;属优良矿质饲料的灌木有豆科山蚂蝗属(Desmodium)、羊蹄甲属(Bauhinia)和槐兰属,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和栒子属(Cotoneaster)及桑科桑属(Morus);属优良氨基酸饲料的灌木有豆科槐属(Sophora);富含黄酮类、鞣质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及抗菌、抗氧化等药用价值的灌木有马钱科醉鱼草属(Buddleja),蔷薇科悬钩子属、蔷薇属(Rosa)和火棘属(Pyracantha)及藤黄科金丝桃属(Hypericum)。由此,提出饲用灌木未来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降低饲用灌木体内抗营养因子效应,加强野生饲用灌木引种驯化,研制灌木饲料的科学生产技术,明晰主要科属灌木的生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为云贵地区饲用灌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实践指导。
于瑞鑫,王磊,蒋齐,杨新国,陈林,刘凯,陈娟[4](2019)在《不同平茬年限人工柠条林光合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响应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平茬是荒漠草原老化人工柠条林营林抚育的重要措施,为系统认识柠条平茬后连续的生理与生态响应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该研究设置对比观测样地,以未平茬柠条(WPC)为对照,以平茬后连续生长1~5年(PC1~PC5)的柠条为处理,对各样地柠条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影响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平茬处理对柠条生理特性的影响因平茬年限的增加而异,其中PC1和PC2柠条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较WPC略有提高,PC1柠条处于补偿生长的活跃期,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平茬处理,PC2柠条的水分利用效率开始下降;PC3和PC4的柠条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着上升,且PC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相应水分利用效率也逐步回升;PC5的柠条几乎不存在补偿性生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开始回落,逐渐接近WPC;平茬措施对PC1与PC5柠条胞间CO2浓度大小的影响较大。(2)PC1的土壤水分含量在0~100cm土层因受冠层截留大幅减小的影响而低于其他年限平茬处理;PC2的土壤水分略有改善,PC3、PC4的土壤含水量显着提高,PC5的土壤水分状况则逐渐接近于WPC。(3)随平茬年限的增加,柠条光合特性与土壤含水量间存在一定的动态互馈关系,其中PC1的土壤水分略有下降,柠条生长减缓;PC2土壤含水量逐步恢复;PC3土壤含水量增长幅度开始下降,柠条的各项生理指标上升;PC4柠条的光合生理指标、土壤含水量都达到了最高值;PC5柠条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研究发现,PC4处理是柠条光合生理和土壤水分响应变化的拐点,可参考作为平茬柠条优化管理的一个时间节点。
王建红,温学飞,冒秀凤,胡凤巧[5](2018)在《柠条草粉常规贮存过程中营养物质衰减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了了解掌握利于柠条饲料的保存和饲用技术,对柠条草粉饲料在常规贮存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方法】将柠条枝条粉碎后均匀地混合,搁置1、15、30、60、90、120 d后分别进行常规营养物质和氨基酸成分检测,分析不同时间段柠条草粉饲料在常规贮存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衰减的规律。【结果】柠条营养物质中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在120 d有所损失,梁地粗蛋白含量为13.57%,沙地粗蛋白含量为11.61%,其他主要营养物质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变异在5%以内)。氨基酸总体含量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梁地17种氨基酸总量为7.112%,沙地17种氨基酸总量为4.529%;5种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1/5~1/4。【结论】基于柠条常规营养物质、氨基酸含量分析表明,在4个月内柠条草粉营养物质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不会产生营养损失的现象。
田娟[6](2018)在《柠条饲料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根据柠条的生理特点,结合项目区对柠条的实际处理方式,详细论述了柠条的饲料加工工艺,即:柠条切断、压扁,柠条打击、揉搓,柠条加工成粉,加工成纯柠条颗粒、全日粮柠条颗粒饲料。
闫琛玮[7](2017)在《库布齐沙地柠条和沙柳合理平茬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 Kom.)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是库布齐沙地最主要的两种防风固沙和生态恢复植物,近年来随着对沙漠治理及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库布齐沙地人工种植的柠条和沙柳面积逐年扩大,这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过去只重视柠条和沙柳的种植,忽视了两种灌木的更新复壮,更缺乏对两种灌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平茬是一种灌木更新复壮的措施,通常每年冬春季节将生长多年的柠条和沙柳地上部分割去,刈割后的枝条作为废弃物被丢弃在原地甚至焚烧,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污染了当地环境。本项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平茬期,使平茬后的两种灌木既有一定的生长量或生长高度以发挥防风固沙的效能,又能使平茬后的枝条具有较高的饲用品质或能源利用价值,以充分利用沙区灌木资源。通过选择库布齐沙地人工种植的柠条和沙柳样地,从2016年4月到8月底,每个月分别对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柠条和4年生沙柳进行平茬,观测了各次平茬后的生长量,测试分析了平茬后灌木枝条的饲用价值品质及能值,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比较了各次平茬后的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柠条的萌发数和株高生长,4月底平茬的新枝萌发数最多,株高也最高。至8月底三个生长年限的萌发枝条数分别达到67、67和65个;平均株高分别达到143、120和157cm。相比5月底平茬后的柠条,新枝萌发数分别增加了 23、25、37个,株高增加了 20、60、70cm。(2)对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柠条平茬后枝条的粗蛋白(CP)含量分析表明,2年生柠条5月底平茬的CP含量最高,达到15.02%。相比3年生和4年生的柠条,CP含量比其分别多3.52%、3.56%。3年生和4年生柠条的CP含量6月底平茬的最高,分别达到12.68、12.61%。但2年生的柠条在6月底平茬后CP含量为14.79%,分别比3年生和4年生高2.11%、2.18%。(3)通过对柠条木质素含量的分析表明,6月底平茬2年生的柠条木质素含量达到最低,为11.0%,其含量分别比3年生和4年生的柠条低2.0%、5.9%。3年生和4年生5月底平茬后的柠条木质素含量达到最低,分别为10.5%和10.3%,分别比2年生的柠条低0.8%、1.0%。(4)通过对柠条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数据分析表明,2年生和3年生6月底平茬后柠条的NDF最低,分别达到53.34%、52.89%,相比于4年生的柠条,含量比其分别低3.38%、3.83%。4年生于5月底平茬后柠条NDF最低,为52.67%,比2年生和3年生低1.59%和5.10%。2年生和4年生5月底平茬后的柠条ADF最低,分别为39.28%和38.92%。而2年6月底平茬后柠条ADF为39.55%,和5月底平茬的结果相差较小。3年生6月底平茬后柠条的ADF最低,为37.65%。(5)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柠条的地径变粗,柠条CP含量与地径呈负相关关系,而NDF和ADF与地径呈正相关关系。(6)柠条的生物量会随着平茬时间的推延而增加。(7)留茬高度为10cm、20cm和30cm进行平茬后的沙柳在4月底平茬后萌发数和株高生长情况最佳,至8月底萌发数分别达到76、34和62个,相比于5月份平茬后的沙柳,其新枝萌发数增加了 1、5、27个,而相比于6月份平茬后的沙柳,其新枝萌发数增加了 54、15和36个,可以看出4月底平茬沙柳的萌发数和5月底平茬后沙柳的萌发数相差较小,而这两个月份平茬后沙柳的萌发数远高于6月底平茬后沙柳的萌发数。4月底平茬株高分别为223、220和207cm,相比5月平茬株高份增加了 86、113、70cm。(8)随着平茬时间的推延,沙柳的木质素含量稳定降低,4月底平茬后沙柳的木质素含量最高,达到29.1%;从4月底开始沙柳木质素以稳定的速度下降,降至7月底达到21.1%,然后开始上升。(9)不同时间对沙柳进行平茬对沙柳热值的影响较小。5月底平茬后的沙柳热值相比于其他月份较低,为19243J/kg。4月底、6月底、7月底和8月底热值相差较小。
陈超,朱欣,陈光燕,郝俊[8](2014)在《贵州饲用灌木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文中指出贵州饲用灌木资源丰富,天然草地饲用灌木植物约有32科、164属、406种。为合理开发利用贵州丰富的灌木资源和贵州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针对贵州主要饲用灌木资源状况,分析其营养成分、饲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表明,贵州主要优质饲用灌木有豆科、桑科、蔷薇科,且大多数适口性好、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具有较高的利用潜力。同时分析了贵州优质饲用灌木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奥小平,黄革新[9](2012)在《论山西生态脆弱地区灌木发展战略》文中研究指明论述了灌木树种的基本特点与价值,分析了山西灌木林资源的现状,探讨了山西省主要灌木种类及功能,提出了区域灌木发展战略。
郭九峰,孙国琴,乔慧蕾[10](2012)在《水分胁迫柠条锦鸡儿叶片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柠条是包括内蒙古在内干旱荒漠草原上的优势建群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寒)力,为了研究其抗逆机理,挖掘和利用其抗旱基因,用Trizol法从经过干旱处理的柠条当年新生幼嫩枝叶中提取总RNA,分离纯化mRNA,采用SMART技术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DSN技术进行均一化,构建了柠条全长cDNA文库。经检验,文库的滴度为1.5×106 cfu/mL,重组率为93.75%,90%以上插入片段的长度为1.0~2.0 kb。从文库中随机挑取3200个克隆进行5’测序,得到3020个有效EST,合成2429个unigenes,其中,singlets 2229条,占总有效序列的91.76%,经与数据库比对,发现了脱水素、抗旱相关转录因子等多个抗旱相关基因。
二、优良饲料灌木——柠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良饲料灌木——柠条(论文提纲范文)
(1)饲用型柽柳无性系选择及其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柽柳基本情况概述 |
1.2.1 柽柳的形态及特性 |
1.2.2 柽柳的价值 |
1.3 柽柳栽培管理研究现状 |
1.3.1 柽柳育苗繁殖技术 |
1.3.2 柽柳抗性研究现状 |
1.3.3 柽柳栽培管理技术 |
1.3.4 柽柳成分研究 |
1.4 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饲用型柽柳优良无性系选育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无性系间产叶量的差异性比较 |
2.2.2 不同无性系饲料质量指标的测定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速生期无性系间产叶量的差异性比较 |
2.4.2 停止生长前无性系间产叶量的差异性比较 |
2.4.3 不同时期无性系间产叶量差异性联合评价 |
2.4.4 不同无性系饲料质量指标的测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 柽柳无性系繁殖潜力的研究与利用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试区间、无性系间繁殖潜力差异性比较 |
3.3.2 不同柽柳无性系在唐山市唐海试区的表现 |
3.3.3 不同柽柳无性系在秦皇岛市棉花坨试区的表现 |
3.3.4 不同柽柳无性系在秦皇岛市大滩车间北试区的表现 |
3.3.5 柽柳无性系繁殖潜力区域化综合评价 |
3.3.6 管理方式及地点因素对无性系繁殖潜力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提高产叶量及插干造林效果的技术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探究叶量高产优化技术组合 |
4.2.2 探究影响穗条产量等生长指标的插干造林技术组合 |
4.3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提高枝叶产量的优化技术组合结果 |
4.4.2 影响插干造林穗条产量等指标的技术组合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研究 |
1.2.2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条件 |
2.3 土壤类型 |
2.4 生物资源 |
2.4.1 草地资源 |
2.4.2 森林资源 |
2.4.3 动物资源 |
2.5 水文水资源 |
2.6 经济社会概况 |
第三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特征 |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研究方法 |
3.2 草地类型组成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
3.2.1 草地类型 |
3.2.2 不同草地类型的物种组成 |
3.2.3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
3.3 当地居民对草原生态退化的感知 |
3.3.1 问卷基本情况 |
3.3.2 居民对草地生态退化的认知 |
3.3.3 居民认为草地生态退化的原因 |
3.4 草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 |
3.5 草地覆盖度等级的面积变化特点 |
3.6 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3.6.1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总体特征 |
3.6.2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空间特征 |
3.6.3 草地覆盖度趋势性预测 |
3.7 草地产草量的变化特点 |
3.7.1 草地产草量反演 |
3.7.2 草地产草量变化总体特征 |
3.7.3 草地产草量变化的空间特征 |
3.7.4 草地产草量趋势性预测 |
3.8 小结 |
第四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受损评估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不同时段TI-NDVI的空间特征 |
4.2.1 TI-NDVI(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2 TI-NDVI(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3 TI-NDVI(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3 TI-NDVI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3.1 TI-NDVI(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2 TI-NDVI(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3 TI-NDVI(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4 不同时段ESV的空间特征 |
4.4.1 ESV(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2 ESV(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3 ESV(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5 ESV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5.1 ESV(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2 ESV(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3 ESV(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 |
5.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2 研究方法 |
5.2 自然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2.1 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
5.2.2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 |
5.2.3 土壤干旱指数时空变化 |
5.2.4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TVDI相关性 |
5.3 人为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3.1 草地超载放牧 |
5.3.2 其它人为因素 |
5.4 草地生态退化的驱动机制 |
5.4.1 物候变化 |
5.4.2 草地与水分的关系 |
5.4.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退化影响的厘定 |
5.5 小结 |
第六章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与保障机制 |
6.1 野外采样与研究方法 |
6.1.1 野外采样 |
6.1.2 研究方法 |
6.2 草地围栏对草地影响 |
6.2.1 围栏对生物量的影响 |
6.2.2 围栏对草地植被盖度、高度的影响 |
6.2.3 围栏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4 围栏对草地产生影响的原因探讨 |
6.3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 |
6.3.1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
6.3.2 草地生态修复非工程措施 |
6.4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修复保障机制 |
6.4.1 生态补偿 |
6.4.2 政策奖惩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不同草地类型物种组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不同平茬年限人工柠条林光合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响应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区域概况 |
1.2 样地选择及平茬处理 |
1.3 测量指标与方法 |
1.3.1 光合作用参数 |
1.3.2 生长特征及土壤水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柠条立地主要气候因子日变化特征 |
2.2 平茬年限对柠条生长的影响 |
2.3 平茬年限对柠条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1 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
2.3.2 气孔导度 |
2.3.3 胞间CO2浓度 |
2.3.4 水分利用效率 |
2.4 平茬年限对柠条土壤水分空间及时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2.5 不同平茬年限柠条光合作用与其土壤含水量的互馈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5)柠条草粉常规贮存过程中营养物质衰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 |
1.2 试验设计 |
1.3 常规营养物质测定 |
1.4 氨基酸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
2.1.1 梁地柠条营养物质变化 |
2.1.2 沙地柠条营养物质变化 |
2.1.3 两种柠条样营养物质变化对比 |
2.2 氨基酸变化规律 |
2.2.1 梁地柠条氨基酸含量变化 |
2.2.2 沙地柠条氨基酸含量变化 |
2.2.3 两种立地类型柠条样氨基酸含量变化对比 |
3 讨论 |
3.1 常规营养成分变化 |
3.2 氨基酸含量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6)柠条饲料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柠条饲草加工工艺 |
1.1 柠条切断、压扁工艺 |
1.2 柠条打击、揉搓工艺 |
1.3 柠条粉碎成草粉加工工艺 |
2 柠条颗粒加工工艺 |
2.1 纯柠条颗粒加工工艺 |
2.2 20%柠条草颗粒饲料加工工艺 |
2.3 10%柠条全日粮颗粒加工工艺 |
3 结论 |
(7)库布齐沙地柠条和沙柳合理平茬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库布齐沙地概况 |
1.2.2 沙生灌木及特性 |
1.3 灌木的平茬 |
1.3.1 平茬的意义 |
1.3.2 沙生灌木平茬技术 |
1.3.3 沙生灌木的平茬现状 |
1.4 柠条的平茬研究 |
1.4.1 柠条的生物学特性 |
1.4.2 柠条在沙地恢复中的作用 |
1.4.3 柠条的饲用性能研究 |
1.4.4 平茬对柠条生长的影响 |
1.5 沙柳的平茬研究 |
1.5.1 沙柳的生物学特性 |
1.5.2 沙柳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
1.5.3 沙柳的利用价值 |
1.5.4 平茬对沙柳生长的影响 |
1.6 研究的目标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样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技术路线 |
2.4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2.4.1 生长指标 |
2.4.2 产量指标 |
2.4.3 柠条的饲用指标 |
2.4.4 沙柳的燃烧指标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柠条平茬结果与分析 |
3.1.1 平茬前柠条生长情况 |
3.1.2 不同时期平茬对柠条萌发数的影响 |
3.1.3 不同时期平茬对柠条生长高度的影响 |
3.1.4 不同时期平茬对柠条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3.1.5 不同时期平茬对柠条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
3.1.6 不同时期平茬对柠条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
3.1.7 不同时期平茬对柠条相对饲喂价值的影响 |
3.1.8 不同时期平茬对柠条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影响 |
3.1.9 柠条的地径和粗蛋白的相关性 |
3.1.10 柠条的地径和中(酸)性洗涤纤维的相关性 |
3.1.11 不同时期平茬对柠条生物量的影响 |
3.2 小结与讨论 |
3.3 沙柳平茬结果与分析 |
3.3.1 沙柳平茬前生长指标分析 |
3.3.2 不同时期平茬对沙柳萌发数的影响 |
3.3.3 不同时期平茬对沙柳株高的影响 |
3.3.4 不同时期平茬对沙柳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3.5 不同时期平茬对沙柳热值的影响 |
3.3.6 沙柳地径和热值的相关性 |
3.3.7 不同时期平茬对沙柳生物量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4.1 平茬对柠条生长和营养指标的影响 |
4.2 平茬对沙柳生长和燃烧指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贵州饲用灌木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贵州饲用灌木资源概况 |
2 饲用灌木的价值 |
2.1 营养价值 |
2.2 饲用价值 |
2.3 药用价值 |
3 饲用灌木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解决对策 |
4 小结 |
(9)论山西生态脆弱地区灌木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 灌木的基本特点与价值 |
1.1 灌木树种特点 |
1.2 灌木价值 |
2 山西灌木林资源现状 |
2.1 山西灌木林资源概况 |
2.2 特灌林资源及分类 |
2.3 灌木林发展概况 |
3 山西省主要灌木种类及功能 |
4 山西灌木林区域发展战略 |
4.1 全省灌木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省灌木林发展基本思想 |
4.3 全省灌木林发展区域布局 |
4.4 全省灌木林发展对策 |
(10)水分胁迫柠条锦鸡儿叶片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所用试剂 |
1.3 总RNA提取和 mRNA的分离 |
1.4 全长cDNA 的合成 |
1.5 cDNA的纯化回收 |
1.6 全长cDNA的均一化 |
1.7 均一化后的cDNA扩增 |
1.8 均一化cDNA文库的构建 |
1.8.1 cDNA准备 |
1.8.2 与载体的连接及大肠杆菌转化 |
1.9 文库质量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的提取 |
2.2 cDNA的合成 |
2.3 cDNA的均一化效果分析 |
2.4 文库质量检测 |
2.4.1 滴度 (库容量) 分析 |
2.4.2 插入片段长度分析 |
2.5 EST分析 |
2.6 ES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讨论 |
四、优良饲料灌木——柠条(论文参考文献)
- [1]饲用型柽柳无性系选择及其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蒋质斌.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D]. 杨磊. 新疆大学, 2020(06)
- [3]云贵地区饲用灌木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物质[J]. 胡廷花,于应文,徐震,毛文娅,穆靖轩. 草业科学, 2019(09)
- [4]不同平茬年限人工柠条林光合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响应变化[J]. 于瑞鑫,王磊,蒋齐,杨新国,陈林,刘凯,陈娟. 西北植物学报, 2019(03)
- [5]柠条草粉常规贮存过程中营养物质衰减规律研究[J]. 王建红,温学飞,冒秀凤,胡凤巧. 宁夏农林科技, 2018(10)
- [6]柠条饲料加工工艺研究[J]. 田娟. 农业机械, 2018(04)
- [7]库布齐沙地柠条和沙柳合理平茬期试验研究[D]. 闫琛玮.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贵州饲用灌木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现状[J]. 陈超,朱欣,陈光燕,郝俊.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9)
- [9]论山西生态脆弱地区灌木发展战略[J]. 奥小平,黄革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22)
- [10]水分胁迫柠条锦鸡儿叶片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J]. 郭九峰,孙国琴,乔慧蕾. 华北农学报,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