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文献检索课模拟仿真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姝[1](2021)在《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种利益诉求增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研究已经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指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可见,近年来国家安全思想已上升到重要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各种事故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巨灾风险的防范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社会安全类风险,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重大突发事件产生的诸多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背景下,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立足于系统理论及5W1H方法,融合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展开研究,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在对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进行实证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1)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基于系统理论及5W1H分析方法定义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内涵,突破传统从单一维度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局限,从系统观角度出发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要素、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行为要素(Who)、事件舆情信息要素(What)、事件事理要素(Why)、事件时间要素(When)、事件环境要素(Where)。系统性地从Who(谁推动、促进了事件演变)、What(事件演变的内容是什么)、Why(事件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等多维度视角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最终基于事件的演变机理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2)从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维度(Who)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演变过程,明确博弈主体是由政府为代表的决策方、以网民为代表的参与方、以媒体为代表的推动方三部分组成,对其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最后对所构建的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模拟了事件发展热度、事件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政府奖惩机制介入情景下三方主体行为的演变,得出的结论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主体的管理策略提供现实参考依据。(3)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维度(What)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内容问题。基于知识图谱理论,提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构建框架模型及技术架构,进而构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利用舆情知识图谱挖掘舆情知识三元组、网络传播的路径结构等内容。基于数据驱动思想,通过舆情知识的进一步提取分析得到事件舆情的话题演变、舆情知识网络结构演变等过程。所得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分析结论有益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舆情治理。(4)从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维度(Why)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原因问题。基于事理图谱理论,采用事理图谱构建的相关方法,通过本体构建、事件抽取、事件关系抽取等步骤构建了面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理图谱及其抽象事理图谱。基于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过程中的事理逻辑知识,深入分析事件之间的演变规律和模式,弥补以往未能详尽阐述重大突发事件在微观层面的演变机理和运行过程的短板。基于知识驱动视角,通过事件逻辑知识演变分析、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等角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逻辑与规律,进而把握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脉络,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5)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依据事件的演变机理得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阐述了在突发事件情景下应如何应对的问题。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研究内容,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1)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主体管理策略;(2)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舆情信息治理对策;(3)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三个维度的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问题。理论层面上,立足于系统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5W1H等多种理论方法,从事件的主体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以及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挖掘等多维视角入手,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通过博弈论、知识图谱、事理图谱等方法剖析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阐述事件演变的本质,发现事件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应对策略。基于数据驱动思想,多维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基于知识驱动思想,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逻辑,促进了传统研究范式转型,科学地认识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可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分析研判和预警,提高事件的总体态势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层面上,通过爬取微博、中国新闻网、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等平台上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构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和事理图谱,基于真实数据对理论推演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服务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研究逻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为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依据,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和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黄潇婷,杨威,王志慧[2](2021)在《实验研究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应用的系统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文章通过文献检索与回顾梳理实验研究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自1972年出现第一篇应用实验研究方法的旅游研究论文以来,旅游实验研究经历了实验研究引入旅游应用阶段(1972—2010年)、旅游实验研究范式形成阶段(2011—2017年)和旅游研究实验化转向阶段(2018年—)3个阶段。文章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主要实验类型、研究主题与因变量、样本与容量、分组设计等方法应用层面的问题,以期描绘出旅游实验研究演进的过程,应用于哪些旅游问题及如何应用的基本情况。文章最后提出未来旅游实验研究有望在范式建构、理论建构、混合方法和因果预测4个方向取得新的进展。
方嘉奇[3](2021)在《震后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世界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我国地震灾害在近二十年呈现出活跃的态势,频率和规模都大于往常。地震发生之后,应急物资特别是应急医药是保障地震灾区伤病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物资。如果不能精准、快速地将应急医药配送至灾区,则有可能影响伤病患者的救治。本文研究的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医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影响因素,预测灾区医药物资需求并动态地进行高效配置,即解决应急医药“配多少、何时配、如何配”的问题以实现供需匹配。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实际决策过程变得尤为艰难。在地震发生初期,灾区应急医药需求信息混乱且不完备,增加了需求预测的难度;而灾后应急医药的需求及配置又迫在眉睫,需要依照时间窗序列快速地进行医药物流的供需适配决策;同时,随着应急救援工作不断推进,灾情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原来的应急医药适配决策出现不能适应需求的快速变化,需实时调整刷新适配决策以应对地震现场信息的更新。关于上述应急医药物流供需的复杂性适配决策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学者对医药应急物流决策问题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还缺乏医药物流动态配置的综合、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对此,本文提出的应急医药动态供需适配决策不仅符合地震的实际救援情况,同时能更加快速、精确地进行医药物资配置,最终达到供需适配。针对应急医药物流中需求信息完备性、配置时间紧迫性和灾情演化动态性这三大关键性问题,本文以适量、适时、适运为目的,分析了医药应急物流供需适配相关问题,综合考虑了震后应急医药的实际供需情况和供需适配特征,对适配场景进行了分析,将适配模式选定为基于全局考虑的多目标多阶段协同适配模式以构建供需适配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构建基于地震疾病谱的多源数据融合需求预测模型以解决信息完备性问题;随后通过建立基于时间窗序列约束下供需适配决策模型,在实现供需适配的同时,以解决时间紧迫性问题;最后建立滚动时间窗序列,并应用贝叶斯决策理论,综合应用历史信息、现场样本信息和预测信息,建立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模型以解决灾情演化动态性问题。通过三大模型的构建,能够有效实现应急医药的供需适配。同时,本文还以汶川地震数据为背景分别对需求预测模型、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决策模型以及供需动态适配决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医药应急物流需求预测问题,并得出科学合理的医药应急物流动态适配决策方案。该决策方案确保适配效用损失最小,提高适配效率。另外,通过滚动时间窗序列、贝叶斯决策理论及群组刷新技术等使得适配过程更加贴合地震实际情况,实时更新以达到决策最优,使有限的救援医药物资发挥最大效用。由此可见,本文研究震后应急医药的供需动态适配决策能够为地震救援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图53幅,表44个,参考文献186篇。
王瑞倩[4](2021)在《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理及其排列方式优化》文中认为太赫兹波谱技术由于其安全性、透视性与指纹谱性等特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展现出诱人的前景。然而,太赫兹波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较弱,使太赫兹波谱技术的检测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受到限制。通过利用超材料激发表面等离激元从而增强太赫兹波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提升获取信号的能力。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快速电子转移特性,且产生的等离子体损耗小、可调谐。因此,基于碳纳米管制备的超材料在太赫兹传感应用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本文以葡萄糖与甲基毒死蜱为检测对象,基于太赫兹时域波谱技术,采用两步法分别制备无序与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Terahertz Metamaterial,THz-MM)开展检测研究。探索并建立了利用碳纳米管THz-MM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方法,为解决太赫兹传感中的共性问题提供了新方案,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探索了一种采用两步法制备得到无序碳纳米管THz-MM的方法,并用于葡萄糖与甲基毒死蜱的检测。使用实验测试和模拟计算确定了THz-MM在太赫兹反射模式下的谐振频率为0.4 THz。在此基础上,以THz-MM为载体,实现了对最低浓度为30ng/m L葡萄糖和10 ng/m L甲基毒死蜱样品的快速测定,并通过模拟电场分布对检测机理进行了分析。(2)采用慢速抽滤法制备了高取向性、高填充度的有序碳纳米管膜,并探究了制备有序碳纳米管THz-MM时短棒条带结构的方向与碳纳米管排列取向之间的关系。分别沿碳纳米管排列取向的不同方向雕刻短棒条带结构制备了THz-MM,并通过分析发现平行型THz-MM的透射率变化范围近乎0-1,由此确定了平行于碳纳米管的排列取向是制备THz-MM的最佳方向。(3)提出采用层层叠加法获取多层有序碳纳米管膜,探索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平行型有序THz-MM进行葡萄糖与甲基毒死蜱检测的方法。通过实验测试掌握了THz-MM的透射特性与太赫兹波入射方向的关系,以及在太赫兹透射模式下THz-MM的谐振峰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滴样干燥法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与甲基毒死蜱样品进行了透射测试,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0 ng/m L与10 ng/m L,相较于无序THz-MM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 ng/m L,并对检测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4)探究并比较了无序与有序碳纳米管膜的吸附性能的差异,从而阐述了吸附作用对THz-MM检测灵敏度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吸附截留、分子动力学仿真与接触角实验,测试并模拟了无序与有序碳纳米管膜对待测物质的吸附能力,发现有序碳纳米管膜的吸附性能为无序碳纳米管膜的2倍,因而更有利于实现对待测物质分子的捕捉与富集,从而实现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
刘洋[5](2021)在《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文中指出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了理性思维就是要逻辑清晰,强调了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价值[1]。STEM教育是运用综合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STEM教育主要培养的就是问题的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核心思维方式。因此,在STEM教育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STEM教育的发展所趋,STEM教育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整体思维能力的契机。本研究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完整阐述了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具体过程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综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其中概念包含STEM教育的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的概念;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项目式学习法、5E教学模式。第三章,教学模式的构建。从可行性分析、理论依据、构建要素出发,对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具体设计。把逻辑思维能力的内涵融合到STEM课程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STEM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第四章,教学实践与分析。首先确定教学实践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对象和教学场所;然后将构建的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用到《Arduino开源硬件》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最后运用课堂观察逻辑思维能力指标、学习过程逻辑思维能力表现型评价和作品评价体系指标、以及对师生访谈来验证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STEM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本章针对做总结,分析本文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展望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能变得更加成熟规范。本文是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和实践,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课程目标,构建了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针对Arduino开源硬件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初步证实了在STEM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对STEM教育的教学效果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是有效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动手能力以及自我表达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陈茫[6](2021)在《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创新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科研创新过程变得更具复杂性和时效性,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所需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强烈,而从图书馆获取所需的科研知识资源和专业的科研服务支持,是实现科研创新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智能服务的需求和情境正成形成,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目前国内外一些着名的高校图书馆正开展智能服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然而,在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却存在着服务联系松散、服务推进缓慢、服务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那么,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具体是什么,是什么推动着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有序推进?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能否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仿真?这些研究问题亟待深入的展开研究。本文围绕图书馆智能服务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对于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提升图书馆智能服务效果,促进高校科研创新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首先,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从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揭示了图书馆智能服务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过程中有其核心的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并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其中,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各要素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和规律性,且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该服务的有序进行。其次,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并揭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因素构成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通过深度访谈分析共获得27个概念范畴,并汇总形成了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服务科研效果等主范畴;其中,智能服务感知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新变量。该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运用结构方程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上文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揭示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等,对服务科研效果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服务应用动机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重要的中介变量。该模型的实证分析为揭示关键影响因素的复杂作用关系提供了证据支持。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刻画和揭示了该服务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运行趋势与反馈回路等。研究发现:该服务系统有其特有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建模目的、模型边界和因果反馈回路等;在服务开展初期,服务主体位于较高的知识位势,利用智能服务技术支持提升服务科研效果;而服务主体的知识存量、科研人员的知识存量、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等是系统运行的关键变量。本论文探究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新课题。揭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揭示并验证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中知识交互,为图书馆智能服务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
王亚鹏[7](2020)在《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优化配置与仿真评估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流行病疫情等突发事件频发不断,应急医学救援作为一项济人民群众生命之危、保人民群众生命之安的基础性和兜底性工作,其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危化品事故剧增且大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深入开展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研究成为一种发展所需和大势所趋,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作为实施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工具载体和物质支撑,是研究的关键内容与重点问题之一。针对当前国内外危化品事故救援与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两者结合性研究比较缺乏甚至缺失而两者融合研究又非常必要和急迫的矛盾与现实,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与军队重点科研项目,以危化品事故为前提,以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为对象,重点围绕装备需求分析、体系构建、模块化编配、效能仿真评估等问题开展系统融合研究,以期解决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装备需求有哪些?”“装备体系是什么?”“装备应如何编配?”“装备效能怎么样、如何评?”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为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及装备建设、发展与运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领域应急医学救援装备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基础理论分析了危化品事故发生机理,明确了危化品发生泄漏和未发生泄漏两种模式下事故演变链条,每个模式分别有五个演变链条,得出了火灾、爆炸和中毒是危化品事故“头三号公敌”的结论,并把此三个事故类型确定为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以往危化品事故伤情分析,总结了危化品事故伤情分布规律;在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一般流程基础上,分析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八项基本原则,总结提炼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五大环节和四个关键步骤。(2)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从两个方面分析界定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内涵,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特性,明确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研究边界;创新性地引入应用场景分析法,从环境、用户需求和方法手段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3)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化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梳理构建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库;采用德尔菲法对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库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和34个三级模块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面向危化品火灾、爆炸和中毒三类事故救援任务的装备模块体系。(4)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及编配研究在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体系框架下,综合运用市场调研法、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细化构建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共包括215类装备(模块);在对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人员进行单元编组设计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研究设计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在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中的编配方案:指挥、侦检洗消、分类后送、急救处置、手术、重症监护、病房、特诊、药房和勤务保障等10个装备单元,215类装备(模块),共计1456件(台/套)装备。补充模块包括危化品火灾、爆炸和中毒三个事故类型救援模块,共计350件(台/套)装备。(5)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研究在分析界定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内涵基础上,确定了采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评估的基本理念,运用集对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对比择优”和“基于对比定位”的两类仿真评估模型;通过分析影响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的两大因素,构建了侦检装备、洗消装备、防护装备、急救装备、后送装备等五类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典型装备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结合防护服效能评估和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示例说明了评估模型的应用。
刘冬东[8](2020)在《新兴交叉主题识别与引文扩散影响研究 ——以计算生物学领域为例》文中认为由于现实科学问题复杂性的凸显和传统基础学科领域之间交叉趋势的发展,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交叉科学。如何把握交叉科学的发展方向并评价其发展对其他学科领域的影响,对于相关科技管理机制和政策制定、教育与科技资源合理优化以及国家科技发展整体布局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不同科学领域知识融合和技术会聚的过程中,新兴交叉主题研究也不断涌现。如何识别特定学科领域的新兴交叉主题,并探究其引文扩散规律成为了解特定学科领域发展方向和评价对其他学科领域影响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文献不同章节的学科交叉度、参考文献的重要程度和同一参考文献的多次引用等因素的文献加权学科交叉测度模型和高学科交叉文献识别方法。在高学科交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学科交叉特征和新兴性特征构建了新兴交叉主题识别模型,并以计算生物学领域为例进行了新兴交叉主题识别和引文扩散特征研究。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针对目前从文献全部参考文献视角测度学科交叉方法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基于文献的章节参考文献视角,利用熵值法计算不同章节参考文献的重要程度,提出了综合文献不同章节的学科交叉度、参考文献的重要程度和同一参考文献的多次引用等因素的加权学科交叉测度方法,最后综合文献全部参考文献和章节参考文献两个视角下的学科交叉度识别出计算生物学领域的高学科交叉文献。第二,对识别出的高学科交叉文献进行主题词的提取和清洗,并进一步构建主题词共现矩阵,通过主题词之间的关联强度进行主题可视化聚类分析,最终构建了新兴交叉主题测度模型,并对计算生物学领域的新兴交叉主题进行识别。第三,针对获取到的计算生物学新兴交叉主题,从引文扩散的学科分布特征和时间特征两个方面探究其影响情况。研究发现:综合文献全部参考文献和章节参考文献两个视角下的学科交叉度能够有效识别核心章节具有高学科交叉的文献。通过新兴交叉主题的识别研究,共识别得到计算生物学领域的13个新兴交叉主题,主要涉及基因结构功能关系、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体免疫反应,疾病的发生机理与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从引文扩散的学科分布特征来看,这些新兴交叉主题的引文扩散范围较广,涉及学科数量较多,但是分布却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基因与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8个学科;除此之外,每个主题的引文都会各自向一些与自身内容高度相关的特定学科领域扩散。从引文扩散的时间特征来看,新兴交叉主题研究的引文扩散学科领域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引文扩散范围和程度逐渐加深,但不同新兴交叉主题对同一学科的引文影响存在差异,同一新兴交叉主题对不同学科的引文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本研究通过文献全部参考文献和章节参考文献两个视角下的学科交叉度识别高学科交叉文献的方法,弥补了单一基于文献全部参考文献视角下不能综合考虑文献不同章节的学科交叉度、参考文献的重要程度和同一参考文献的多次引用等因素测度文献学科交叉的不足,为学科交叉文献的识别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其次,通过综合主题学科交叉性和新兴性两个特征,建立相关识别模型对新兴交叉主题进行识别,丰富了新兴交叉主题识别研究理论,有助于完善主题识别研究体系;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探明了目前计算生物学领域的新兴交叉主题和其引文扩散的学科分布特征和时间特征,为该学科的发展建设和对其他学科的影响评价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李泽树[9](2019)在《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的近远期效果,一直是该领域临床研究的关键问题,其中就静脉血管桥的吻合方式和血流动力学结果的相关研究尚有许多未知结论。并且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方式,大多数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来选择搭桥方式、吻合口部位和桥血管材料等等。具体哪种吻合方式更优,还没有明确结论。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流动与血管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了血流动力学与手术效果之间存在联系,血流动力学研究在手术前后的各个阶段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冠脉几何构型与血流场的各项参数等,均可以从病患处直接测量而来,从而可以进行接近真实生理条件的仿真计算。但是,由于医学伦理和测量技术等的局限性,给相关参数的直接测量和仿真计算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计算机辅助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数值模拟在血流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是一种可以耦合多个物理场的仿真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并有效的解决计算机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中的刚性壁的限制。方法:首先,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在中国期刊CNKI(知网)、万方数据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om 进行综合的文献检索。纳入标准如下:①在数据库和网络上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②文章进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桥血管单支和序贯两种吻合术式生存率或不良结局等指标的比较。两个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其次,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计算。采用真实人体血管模型进行仿真建模,可以获得准确的生理解剖结构,可以为仿真实验提供准确的流场几何结构从而保证仿真结果的精确性,尽可能的减少模型简化因素造成的误差。采用虚拟手术方式,对此模型进行大隐静脉虚拟旁路移植手术,构建单支吻合、平行序贯吻合和垂直序贯吻合(便于形象的理解,将桥血管和冠状动脉呈九十度夹角的菱形吻合定义为垂直序贯吻合)三种不同手术模型,分别为:模型1-单支方式;模型2-平行吻合口的序贯;模型3-垂直吻合口的序贯移植旁路。对单支搭桥、平行吻合和垂直吻合的序贯桥的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提取分析。从三个重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两个重要的固体结构力学参数入手,分析移植桥血管和吻合口区域的血流量、壁面切应力、振荡剪切指数、血管形变、血管应力分布等参数。结果:1、通过检索静脉桥相关文献查到562篇文献,筛查41篇文献全文,最终剩余16篇。静脉桥血管序贯吻合的闭塞率低于单支吻合阻塞率(P<0.00001),序贯吻合相比于单支吻合的闭塞风险为OR=0.57,95%CI:0.50 0.65,静脉桥序贯吻合闭塞的风险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静脉桥序贯和单支吻合的住院死亡率(P=0.51)和脑卒中发生率(P=0.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贯吻合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单支吻合(P=0.0009)。2、通过对三种不同手术方式仿真计算,桥血管总流量模型 1 为0.000921kg/s,模型2为0.000711kg/s,模型3为0.000682kg/s,单支吻合桥血管的流量大于序贯吻合,而两种序贯吻合无明显差异;3、模型1,2,3桥血管平均壁面切应力(WSS)分别为0.35Pa,1.45Pa,1.26Pa。SVG桥血管低壁WSS占比分别为82.23%,40.1%,46.23%。单独搭桥的壁面切应力最低并且低切范围是最高的,而两种序贯桥的WSS相似,相对来说垂直吻合口的序贯桥具有更大的低切范围;4、模型1,2,3桥血管平均形变分别为9.8mm,10.4mm,12.6mm。三种手术方案的主动脉的形变分布类似,比较大的型变量出现在端口上部,同时单支桥血管整体形变更加均匀。而两种序贯桥搭桥的方式在整体形变量上要比单独搭桥的方式略高。这两种方案吻合口周围血管的形变量相比于其他地方小。5、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振荡剪切指数不同。单支桥血管整个振荡剪切指数很小,而两种序贯桥搭桥方式都有明显的高振荡剪切指数区域。平行吻合口的序贯桥上振荡剪切指数高的区域集中在桥血连续弯曲的位置,而垂直吻合口的序贯桥上的振荡剪切指数高的区域集中在桥血管的吻合口区域。6、模型1,2,3桥血管平均范式应力为5020Pa,6020Pa,4900 Pa,三种搭桥方式的桥血管范式等效应力很低,三者的范式等效应力没有显着的区别,说明移植桥血管上没有过高的应力载荷,多数的应力载荷分布在主动脉上。结论:1、本研究利用荟萃分析,分析了已经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成果。从总体来看,序贯桥血管的效果要优于单支桥血管。不管是围手术期死亡率、桥血管的闭塞率以及心肌梗死发生率序贯桥均有明显的优势,而脑卒中发生率在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序贯桥血管并没有发生人们所担心的,因为近端堵塞造成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增加。2、序贯桥血管两种不同吻合方式的仿真力学分析显示,平行吻合的桥血管,吻合口局部具有更优的力学结果。理论上发生内膜增生、造成吻合口狭窄的可能性更小。尽管平行吻合时震荡剪切指数较高,但是这不是在吻合口处,而是在桥血管的转折处。因此,平行吻合时需要桥血管更加合理的走形,调整合适的转弯弧度,就能进一步优化力学结果。这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难度或者需要更长的桥血管材料。3、在合理手术方案设计下,不同的大隐静脉桥短期手术效果类似,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由于血流动力环境与结构力学的差别,却可能有明显不同的中长期有效性的差异。
张帆[10](2019)在《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仿真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趋势。我国的老年人口不仅比例高、数量大,而且呈现未富先老、区域差异较大等显着特征,大量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养老方式一般分为大部分人选择的家庭养老和少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选择的机构养老。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及代际关系逐渐简单化,导致老年人可以从家庭中获取的养老支持越来越少,单纯依靠家庭养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成为目前最有效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办法。针对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多重视养老服务的配置和供给,却忽略了社区环境也是促进社区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城市社区环境是如何影响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基于“生活质量评估—城市社区环境因素识别—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影响效果仿真—优化方案与策略设定”的思路,通过对城市社区环境的优化来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而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首先,本研究分析了目前的现实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对社区和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和人居环境、人与环境匹配、老年生态学等理论的梳理,清晰的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城市社区环境和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比目前全球范围内三种最为主流的生活质量评估方法的特点与差异,选择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WHOQOL-BREF量表作为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估的基础,并结合居家老人的具体特点,对量表的指标设计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更适合于居家老人使用。(2)其次,研究通过系统综述法,遵从“文献建设策略设定—文献筛选标准设定—文献质量评估—频次统计”的思路,从既有文献中严谨且系统的梳理并识别出了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社区环境因素,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质性分析法,两次的因素识别结果进行对比与整理,形成影响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列表。在对所有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注意到服务设施的可及性因素目前并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与度量方法。考虑到居家老人的出行行为的特殊之处,本研究将出行行为作为重要因素加入到2SFCA法中,提出TBG2SFCA法来测度特殊群体到特定设施的可及性,显着提高可及性的计算精度,并以南京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为例,计算居家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可及性及其空间分异程度,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然后,研究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剖析了所有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之间的内部关系与结构,并结合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通过调查问卷采集的样本数据,从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中进一步识别出了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具有显着影响作用的核心因素,假设并验证了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模型,即居家老人的“NE-QoL”模型。(4)进而,研究使用BP神经网络,分别通过城市社区环境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因素的样本训练,形成了拟合度最优且误差最小的影响效果仿真模型。通过情景模拟法,建立未来城市社区内极有可能会发生的单一情景和组合情景,模拟了在这些情景下城市社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并构建了各情景下的城市社区核心因素的概率模型。使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改进的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分别进行了模拟抽样,获得了多个情景下各2000个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的模拟样本,并最终获得了居家老人生活质量预测值的分布状态。(5)最后,研究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将“老年生态学模型”的思想应用到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的具体方案设计中,分析了个体能力不同的居家老人在不同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适应性行为,提出了城市社区环境的适老优化建议。通过SWOT-AHP方法分析了城市社区适老优化建议的实施中存在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挑战,并对结果进行层级排序的定量分析,进而制定出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的具体实施策略。本文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本研究创新地将特定人群的出行行为作为改进因素加入了G2SFCA法,提出了TB-G2SFCA法,不仅可以用来测度居家老人对服务设施的可及性,还为其他特殊人群对特定设施的可及性测度提供新的计算方法。(2)本研究以系统综述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且严谨的识别出了影响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进一步使用ISM、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其中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存在显着影响作用的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最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并验证了“NE-QoL”影响机制模型。(3)本研究提出了一套“情景模拟—改进蒙特卡罗模拟—BP神经网络”的影响效果仿真方法,从多个视角下确定未来城市社区可能会处于的八个不同情景,对不同情景下的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进行改进蒙特卡罗模拟,获取大规模的模拟样本,采用经过训练的BP神经网络预测不同情景下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分布状态,从而获取不同情境下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4)结合“老年生态学模型”,分别制定了针对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与非核心因素的适老优化建议,继而采用SWOT-AHP方法,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排序提出了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的实施策略。
二、医学文献检索课模拟仿真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文献检索课模拟仿真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外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基于事理图谱的事件演变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图谱理论 |
2.2 事理图谱理论 |
2.3 5W理论 |
2.4 演化博弈理论 |
2.5 自然语言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基本内容 |
3.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与分类 |
3.1.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 |
3.1.2 重大突发事件分类 |
3.1.3 重大突发事件特征 |
3.2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3.2.1 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 |
3.2.2 事件构成要素的关联关系 |
3.3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 |
3.3.1 演变机理内涵 |
3.3.2 演变机理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主体行为演变 |
4.1 问题描述 |
4.2 事件主体的演化博弈分析 |
4.2.1 博弈主体分析 |
4.2.2 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假设与模型构建 |
4.3.1 模型假设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均衡点与稳定性分析 |
4.4 模拟仿真分析 |
4.4.1 重大突发事件热度影响下的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
4.4.2 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
4.4.3 政府介入采取奖惩机制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演变 |
5.1 舆情信息演变概述 |
5.1.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 |
5.1.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 |
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理论模型构建 |
5.2.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构建框架模型 |
5.2.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技术架构 |
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
5.3.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本体构建 |
5.3.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
5.4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数据层构建 |
5.4.1 数据源选取及采集 |
5.4.2 数据预处理 |
5.5 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舆情演变分析 |
5.5.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时序演变分析 |
5.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传播路径结构解析 |
5.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内容分析 |
5.5.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评论话题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 |
6.1 重大突发事件的事理图谱研究范式 |
6.1.1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内涵 |
6.1.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的逻辑模型 |
6.1.3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的事理挖掘流程 |
6.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 |
6.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6.2.2 事理图谱构建流程 |
6.3 重大突发事件抽象事理图谱构建 |
6.3.1 事件泛化 |
6.3.2 公共卫生事件抽象事理图谱 |
6.3.3 事件知识存储 |
6.4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分析 |
6.4.1 因果事件提取 |
6.4.2 事件的因果逻辑知识分析 |
6.4.3 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 |
6.4.4 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 |
6.5 重大突发事件的动态演变 |
6.5.1 事件演变的动力学流图构建 |
6.5.2 仿真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
7.1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概述 |
7.1.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时代背景 |
7.1.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目标 |
7.1.3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特征 |
7.2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及过程 |
7.2.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 |
7.2.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 |
7.3 重大突发事件主体管理策略 |
7.3.1 重大突发事件的参与用户管理 |
7.3.2 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平台管理 |
7.3.3 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 |
7.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治理研究 |
7.4.1 事件舆情信息治理问题的提出 |
7.4.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治理对策 |
7.5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构建 |
7.5.1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的重大意义 |
7.5.2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面临的挑战 |
7.5.3 重大突发事件的管控模型 |
7.5.4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功能 |
7.6 本章小节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实验研究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应用的系统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检索方法 |
1.2 筛选方法 |
1.3 统计概况 |
2 旅游实验研究的阶段分期 |
2.1 实验研究引入旅游应用阶段(1972—2010年) |
2.2 旅游实验研究范式形成阶段(2011—2017年) |
2.3 旅游研究实验化转向阶段(2018年—) |
3 旅游研究中实验方法的研究设计 |
3.1 旅游实验研究的主题与因变量 |
3.1.1 研究主题编码和分类 |
3.1.2 因变量编码和分类 |
3.2 旅游实验研究中采用的实验类型 |
3.2.1 真实验(true experimental)和准实验(quasi-experimental) |
(1)真实验 |
(2)准实验 |
3.2.2 实验室实验和田野实验 |
(1)实验室实验 |
(2)田野实验 |
3.3 旅游实验研究的样本、容量与分组 |
3.3.1 旅游实验研究的“参与者” |
3.3.2 旅游实验研究的样本容量 |
3.3.3 旅游实验研究的控制与分组 |
(1)组间设计 |
(2)组内设计 |
(3)混合设计 |
4 旅游实验研究未来展望 |
4.1 从模仿应用到范式建构 |
4.2 从理论证伪到理论建构 |
4.3 从单一实验到混合方法 |
4.4 从模拟仿真到因果预测 |
(3)震后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回顾性分析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文献统计分析 |
2.1.3 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
2.2 医药应急物流内涵 |
2.2.1 医药应急物流 |
2.2.2 医药应急物资 |
2.2.3 医药应急物资的特征 |
2.3 应急物流需求预测研究 |
2.3.1 应急物资需求特性 |
2.3.2 应急物资需求影响因素 |
2.3.3 考虑需求特性的预测方法 |
2.4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研究 |
2.4.1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概念 |
2.4.2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特点 |
2.4.3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模式 |
2.5 应急物流供需适配决策研究 |
2.5.1 供需适配决策研究 |
2.5.2 带时间窗约束的决策研究 |
2.5.3 基于动态信息更新的决策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应急物流供需适配问题分析 |
3.1 应急物流供需适配概念与特征 |
3.1.1 供需适配概念 |
3.1.2 供需适配特征 |
3.1.3 供需适配原则 |
3.2 供需适配结构及效用分析 |
3.2.1 供需适配场景分析 |
3.2.2 供需适配结构 |
3.2.3 供需适配效用分析 |
3.3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分析 |
3.3.1 供需适配系统目标 |
3.3.2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过程 |
3.3.3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模式 |
3.3.4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完备需求信息下医药物资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模型 |
4.1 需求信息完备性问题 |
4.1.1 考虑信息完备的重要性 |
4.1.2 需求信息完备性分析 |
4.1.3 需求信息完备性优化方法 |
4.2 地震疾病谱变化规律分析 |
4.2.1 地震医学救援阶段划分 |
4.2.2 震后疾病谱变化表现 |
4.2.3 地震疾病谱变化影响因素 |
4.2.4 震后医药物资需求及其变化规律 |
4.2.5 地震疾病谱数据分析 |
4.3 不完备信息下地震疾病谱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模型 |
4.3.1 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技术 |
4.3.2 需求预测模型假设 |
4.3.3 多源数据融合过程 |
4.3.4 基于地震疾病谱的多源数据融合预测 |
4.3.5 对比分析 |
4.4 多源数据融合需求预测模型仿真分析 |
4.4.1 预测模型仿真背景 |
4.4.2 预测模型仿真过程与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紧迫状态下医药应急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决策模型 |
5.1 配置时间紧迫性问题 |
5.1.1 考虑时间紧迫的重要性 |
5.1.2 配置时间紧迫性分析 |
5.1.3 配置时间紧迫性优化方法 |
5.2 紧迫状态下时间窗序列供需适配分析 |
5.2.1 时间窗序列的概念 |
5.2.2 时间窗序列的生成 |
5.2.3 时间窗序列下的医药适配方式 |
5.3 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决策模型 |
5.3.1 符号与假设 |
5.3.2 时间窗序列的协同适配决策 |
5.3.3 单时间窗口的综合适配决策 |
5.3.4 求解方法 |
5.3.5 对比分析 |
5.4 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模型仿真分析 |
5.4.1 时间窗序列适配模型仿真背景 |
5.4.2 时间窗序列适配模型仿真过程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灾情演化下医药应急供需动态适配决策模型 |
6.1 灾情演化动态性问题 |
6.1.1 考虑灾情动态演化的重要性 |
6.1.2 灾情演化动态性分析 |
6.1.3 灾情演化动态性优化方案 |
6.2 灾情演化下滚动时间窗序列供需适配分析 |
6.2.1 滚动时间窗序列的概念 |
6.2.2 滚动时间窗序列的生成 |
6.2.3 滚动时间窗序列下的医药适配方式 |
6.3 供需动态演化适配决策模型 |
6.3.1 符号与假设 |
6.3.2 动态适配决策概念界定 |
6.3.3 动态适配决策 |
6.3.4 求解过程 |
6.4 供需动态适配模型仿真分析 |
6.4.1 动态适配模型仿真背景 |
6.4.2 动态适配模型仿真过程与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医药相关数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理及其排列方式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赫兹波 |
1.1.1 太赫兹波谱简介 |
1.1.2 太赫兹时域波谱技术 |
1.1.3 表面等离激元 |
1.2 基于太赫兹超材料检测的研究进展 |
1.2.1 超材料及检测原理 |
1.2.2 基于超材料的化学分子检测研究进展 |
1.2.3 基于超材料的生物大分子检测与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
1.2.4 基于超材料的溶液检测研究进展 |
1.3 基于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碳纳米管概述 |
1.3.2 碳纳米管在太赫兹波段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选题依据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无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构建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太赫兹波谱信号采集 |
2.2.5 太赫兹波谱信号处理 |
2.2.6 无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模拟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无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表征 |
2.3.2 无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波谱特性研究 |
2.3.3 基于无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物质检测研究 |
2.3.4 无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检测灵敏度增强的原因分析 |
2.3.5 无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可重复使用性测试 |
2.3.6 基底对无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究超材料条带结构方向与有序碳纳米管取向之间的关系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太赫兹波谱信号采集 |
3.2.5 太赫兹波谱信号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有序碳纳米管膜的表征 |
3.3.2 有序碳纳米管膜的各向异性 |
3.3.3 垂直型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 |
3.3.4 30°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 |
3.3.5 60°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 |
3.3.6 平行型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行型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构建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太赫兹波谱信号采集与处理 |
4.2.5 平行型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结构单元的模拟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层有序碳纳米管制备 |
4.3.2 平行型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波谱特性研究 |
4.3.3 基于平行型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物质检测研究 |
4.3.4 平行型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电场分布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序与有序碳纳米管的吸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无序与有序碳纳米管膜的制备 |
5.2.4 微流通道的制作与吸附测试实验 |
5.2.5 碳纳米管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5.2.6 碳纳米管膜的吸附模拟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无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吸附研究 |
5.3.2 有序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的吸附研究 |
5.3.3 碳纳米管膜对甲基橙吸附截留性能的研究 |
5.3.4 碳纳米管膜对氯化钠的吸附截留性能的研究 |
5.3.5 碳纳米管膜的表面亲疏水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
1.1.2 STEM教育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契机 |
1.1.3 Arduino开源硬件课程在STEM教育中开展的流行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TEM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逻辑思维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STEM教育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文献研究 |
1.4.2 STEM课程的资源构建 |
1.4.3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实践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STEM教育 |
2.1.2 逻辑思维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2.3 5E教学模式 |
2.2.4 项目式学习法 |
3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 |
3.1 教学模式 |
3.1.1 传统教学模式和STEM教学模式的区别 |
3.2 STEM课程常用教学模式分析 |
3.3 构建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 |
3.3.1 在教学目标上应注重培养思维 |
3.3.2 在STEM课程中应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3.4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构成要素 |
3.4.1 理论依据 |
3.4.2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
3.4.2.1 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
3.4.2.2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
3.5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 |
3.5.1 设计内容 |
3.5.2 实践条件分析 |
4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分析 |
4.1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 |
4.1.1 STEM校本教材 |
4.1.2 STEM课程目标 |
4.1.3 课程内容 |
4.2 教学实践 |
4.2.1 实践对象 |
4.2.2 教学场所 |
4.2.3 教学器材 |
4.3 教学实践过程 |
4.3.1 基础模块——《点亮未来》 |
4.3.2 探究模块——《智能交通红绿灯》 |
4.3.3 进阶模块——《智能路灯》 |
4.3.4 综合模块——《能说会听的小萌娃》 |
4.4 实践效果总体分析 |
4.4.1 教学评价分析 |
4.4.2 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分析 |
4.4.3 校内访谈结果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研究价值 |
5.1.2 研究创新点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6)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2 高校科研创新的研究综述 |
1.3.3 图书馆智能服务的研究综述 |
1.3.4 面向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知识服务理论 |
2.1.2 复杂系统理论 |
2.1.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 高校科研创新概念及内涵 |
2.3 智能服务情境概念及内涵 |
2.4 图书馆智能服务概念及内涵 |
2.5 本文研究的整体逻辑与框架 |
2.5.1 研究的整体框架 |
2.5.2 研究的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及机理分析 |
3.1 智能服务过程的分析框架 |
3.2 智能服务的过程阶段分析 |
3.2.1 智能服务创建阶段 |
3.2.2 智能服务实施阶段 |
3.2.3 智能服务收尾阶段 |
3.2.4 智能服务归档阶段 |
3.3 智能服务过程机理的多案例研究 |
3.3.1 机理分析步骤 |
3.3.2 案例研究设计 |
3.3.3 案例简要介绍 |
3.3.4 过程机理分析 |
3.3.5 案例研究结论 |
3.4 管理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因素识别 |
4.1 扎根理论方法及流程 |
4.1.1 扎根理论方法 |
4.1.2 具体操作流程 |
4.2 访谈设计与资料收集 |
4.2.1 样本对象的选择 |
4.2.2 研究问题的设计 |
4.2.3 访谈资料的处理 |
4.3 扎根编码与范畴提炼 |
4.3.1 编码有效性 |
4.3.2 开放式编码 |
4.3.3 主轴编码 |
4.3.4 选择性编码 |
4.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模型阐释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影响因素实证 |
5.1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
5.1.1 知识服务资源的影响 |
5.1.2 科研服务参与的影响 |
5.1.3 智能服务感知的影响 |
5.1.4 科研服务需求的影响 |
5.1.5 服务应用动机的影响 |
5.1.6 智能技术体验的影响 |
5.1.7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5.2 调查问卷与实证方法 |
5.2.1 调研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3 调查问卷的变量测量 |
5.2.4 结构方程模型及流程 |
5.3 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量表的信度 |
5.3.3 量表的效度 |
5.4 假设验证与模型拟合 |
5.4.1 研究假设检验验证 |
5.4.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
5.4.3 研究结果实证分析 |
5.5 管理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
6.1.1 模型应用原理 |
6.1.2 模型构建步骤 |
6.1.3 模型应用意义 |
6.2 系统分析 |
6.2.1 系统分析与构成 |
6.2.2 系统建模的目的 |
6.2.3 系统模型的边界 |
6.3 系统建模 |
6.3.1 系统边界的限定 |
6.3.2 因果关系与反馈 |
6.3.3 模型的系统流图 |
6.3.4 系统动力学方程 |
6.3.5 初始参数的设置 |
6.3.6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4 系统模型仿真与结果应用讨论 |
6.4.1 运行趋势及应用 |
6.4.2 关键变量及应用 |
6.4.3 主导回路及应用 |
6.5 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优化配置与仿真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基本概念约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研究现状 |
1.4.2 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相关理论分析 |
2.1 危化品事故发生机理及伤情分析 |
2.1.1 危化品事故发生机理分析 |
2.1.2 危化品事故响应等级分析 |
2.1.3 危化品事故伤情分析 |
2.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特点分析 |
2.2.1 事发突然难预测,应急响应时效强 |
2.2.2 伤病员量大集中,现场急救任务重 |
2.2.3 致伤因素较复杂,专业救治要求高 |
2.2.4 工作环境较险恶,紧急救援效率低 |
2.2.5 特殊药材需求急,药材筹措难度大 |
2.2.6 参与救援部门多,力量协同困难多 |
2.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流程分析 |
2.3.1 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勤务一般流程 |
2.3.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基本原则 |
2.3.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关键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及模块化研究 |
3.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内涵与特性 |
3.1.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内涵 |
3.1.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特性 |
3.2 基于应用场景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2.1 应用场景分析基本结构 |
3.2.2 基于条件/环境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2.3 基于用户需求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2.4 基于方法手段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优化设计 |
3.3.1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库初步设计 |
3.3.2 基于德尔菲法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确定 |
3.3.3 面向任务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及编配研究 |
4.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原则 |
4.1.1 依法构建 |
4.1.2 立足现有 |
4.1.3 突出应急 |
4.1.4 规模适度 |
4.1.5 系统配套 |
4.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方法与流程 |
4.2.1 市场调研法 |
4.2.2 文献分析法 |
4.2.3 专家咨询法 |
4.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及编配方案 |
4.3.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框架 |
4.3.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编组分析 |
4.3.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化编配方案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研究 |
5.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理论基础 |
5.1.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内涵 |
5.1.2 仿真评估理论 |
5.1.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模型 |
5.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典型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
5.2.4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
5.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5.3.1 侦检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2 洗消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3 化学防护服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4 集体防护方舱/帐篷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5 化学急救箱/盒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6 化学急救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7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4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模型应用示例 |
5.4.1 防护服效能评估示例 |
5.4.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化编配专家咨询表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8)新兴交叉主题识别与引文扩散影响研究 ——以计算生物学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4.1 新兴交叉主题的概念和特征 |
1.4.2 新兴交叉主题识别研究进展 |
1.4.3 新兴交叉主题的引文扩散影响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点 |
2 高学科交叉文献识别研究 |
2.1 学科交叉测度方法和指标选取 |
2.1.1 学科交叉测度方法 |
2.1.2 True Diversity学科交叉测度指标 |
2.2 加权学科交叉度测度研究 |
2.2.1 加权学科交叉测度模型提出 |
2.2.2 全文本数据与章节划分 |
2.2.3 加权学科交叉测度模型构建 |
2.3 高学科交叉文献识别 |
2.4 实证研究:计算生物学 |
2.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4.2 高学科交叉文献识别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兴交叉主题识别研究 |
3.1 主题词的获取清洗与聚类方法研究 |
3.1.1 “主题词簇”清洗方法 |
3.1.2 主题词聚类算法 |
3.2 主题的学科交叉与新兴性测度模型 |
3.2.1 主题的学科交叉测度模型 |
3.2.2 主题的新兴性测度模型 |
3.3 实证研究 |
3.3.1 主题词获取与处理 |
3.3.2 主题的可视化聚类结果分析 |
3.3.3 新兴交叉主题的识别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兴交叉主题的引文扩散影响研究 |
4.1 引文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 新兴交叉主题引文扩散的学科分布特征研究 |
4.2.1 整体引文扩散的学科分布特征分析 |
4.2.2 不同主题引文扩散的学科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4.3 新兴交叉主题引文扩散的时间特征研究 |
4.3.1 整体引文扩散的时间特征分析 |
4.3.2 不同主题引文扩散的时间特征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与局限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研究的背景 |
第一部分 静脉桥血管的荟萃分析 |
一、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静脉桥血管的血流动力学仿真计算 |
一、ANSYS-CFX与Structure简介 |
(一) ANSYS-CFX概述 |
(二) ANSYS-Static Structure概述 |
(三) 小结 |
二、单向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构建与计算 |
(一) 个性化模型建模 |
(二) 网格 |
(三) CFX仿真计算方法 |
(四) Static Structure仿真计算 |
(五) 后处理 |
(六) 小结 |
三、不同冠脉搭桥方式的单向FSI仿真结果 |
(一) 不同方式搭桥血流动力学仿真结果 |
(二) 不同方式搭桥固体结构力学仿真结果 |
(三) 不同方式搭桥血流动力学差异 |
(四)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社会的快速到来 |
1.1.2 我国大力推行居家养老模式 |
1.1.3 城市社区老年人对社区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
1.1.4 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与落后的城市社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 |
1.2.2 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
1.2.3 居住环境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理论 |
2.1.2 人与环境匹配理论 |
2.1.3 老年生态学理论 |
2.2 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
2.2.1 城市居民养老的发展历程 |
2.2.2 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
2.3 社区环境的概念界定 |
2.3.1 社区的概念界定 |
2.3.2 社区环境的概念界定 |
第三章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研究 |
3.1 生活质量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
3.1.1 生活质量的概念解析 |
3.1.2 生活质量的内容界定 |
3.2 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对比 |
3.2.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WHOQOL)评估 |
3.2.2 美世(Mercer’s)生活质量调查 |
3.2.3 经济学人智库(EIU)生活质量指数 |
3.2.4 三种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 |
3.3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设计 |
3.3.1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 |
3.3.2 WHOQOL-BREF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 |
3.3.3 基于WHOQOL-BREF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设计 |
3.4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计算方法设计 |
3.4.1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计算方法的设计原则 |
3.4.2 WHOQOL-BREF的生活质量评估计算方法 |
3.4.3 基于WHOQOL-BREF的生活质量评估方法修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社区环境因素识别 |
4.1 基于系统综述法的影响因素初步识别 |
4.1.1 文献检索策略设定 |
4.1.2 文献筛选标准设定 |
4.1.3 文献质量评估 |
4.1.4 描述性统计与因素提取 |
4.1.5 基于频次统计的社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
4.2 基于质性分析的影响因素二次识别 |
4.2.1 扎根理论概述 |
4.2.2 数据收集 |
4.2.3 基于NVivo平台的质性编码分析 |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3 社区环境因素识别的对比与归纳 |
4.3.1 两次社区环境因素识别结果对比 |
4.3.2 社区环境关键因素的归纳 |
4.4 社区环境关键因素—可及性的测度方法改进 |
4.4.1 可及性的内涵界定 |
4.4.2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的可及性测度方法 |
4.4.3 基于居家老人出行行为的G2SFCA改进方法—TB-G2SFCA法 |
4.5 案例分析—南京居家老人对社区养老设施的可及性空间分异分析 |
4.5.1 数据收集 |
4.5.2 基于GIS平台的可及性空间分异计算方法 |
4.5.3 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布 |
4.5.4 单一出行方式下可及性的空间分异 |
4.5.5 老年人出行行为下可及性的空间分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机理模型 |
5.1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社区环境关键因素间的结构关系分析 |
5.1.1 解释结构模型概述 |
5.1.2 数据收集 |
5.1.3 社区环境关键因素的矩阵运算 |
5.1.4 社区环境关键因素的ISM模型构建 |
5.2 基于MICMAC分析的社区环境关键因素分类 |
5.2.1 MICMAC分析 |
5.2.2 社区环境因素分类及讨论 |
5.3 社区环境因素与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关系分析 |
5.3.1 问卷设计 |
5.3.2 数据收集 |
5.3.3 可靠性分析 |
5.3.4 有效性分析 |
5.3.5 多元回归分析 |
5.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NE-QoL”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
5.4.1 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效应 |
5.4.2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4.3 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构建 |
5.4.4 数据收集 |
5.4.5 “NE-QoL”影响机理模型检验 |
5.5 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机理分析 |
5.5.1 社区物理环境 |
5.5.2 社区自然环境 |
5.5.3 社区社会环境 |
5.5.4 社区服务设施 |
5.5.5 社区安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仿真 |
6.1 影响效果仿真思路与流程 |
6.1.1 影响效果的仿真思路 |
6.1.2 影响效果的仿真流程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影响效果仿真模型构建 |
6.2.1 BP神经网络概述 |
6.2.2 影响效果的BP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6.2.3 影响效果的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6.2.4 模型I&模型II的训练与检测 |
6.3 基于情景模拟的仿真情景设置 |
6.3.1 情景模拟概述 |
6.3.2 情景模拟的思路与步骤 |
6.3.3 单一情景设置 |
6.3.4 组合情景设置 |
6.4 基于改进蒙特卡罗模拟的多情景下社区环境模拟 |
6.4.1 蒙特卡罗模拟概述 |
6.4.2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改进蒙特卡洛模拟 |
6.4.3 基准概率模型构建 |
6.4.4 基于情景模拟的概率模型构建 |
6.4.5 多情景下的社区环境核心因素模拟 |
6.5 基于MATLAB平台的影响效果仿真结果分布 |
6.5.1 单一情景下的影响效果仿真结果分布 |
6.5.2 组合情景下的影响效果仿真结果分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活质量导向下的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与实施策略 |
7.1 基于老年生态学模型的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 |
7.1.1 社区环境的适老优化建议设计思路 |
7.1.2 老年人对社区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分析 |
7.1.3 社区环境的适老优化建议设计 |
7.2 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实施的SWOT分析 |
7.2.1 内部优势(S) |
7.2.2 内部劣势(W) |
7.2.3 外部机遇(O) |
7.2.4 外部威胁(T) |
7.3 基于SWOT-AHP的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的实施策略 |
7.3.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7.3.2 判断矩阵确定 |
7.3.3 一致性检验及层次排序 |
7.3.4 SWOT策略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面向居家老人的社区环境因素二次识别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2 面向专家的社区环境因素内部影响关系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3 面向居家老人的社区环境及其生活质量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术成果清单 |
四、医学文献检索课模拟仿真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D]. 刘雅姝.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实验研究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应用的系统回顾与展望[J]. 黄潇婷,杨威,王志慧. 旅游科学, 2021(04)
- [3]震后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研究[D]. 方嘉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碳纳米管太赫兹超材料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理及其排列方式优化[D]. 王瑞倩. 浙江大学, 2021(01)
- [5]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D]. 刘洋.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D]. 陈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7]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优化配置与仿真评估研究[D]. 王亚鹏. 军事科学院, 2020
- [8]新兴交叉主题识别与引文扩散影响研究 ——以计算生物学领域为例[D]. 刘冬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9]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分析[D]. 李泽树.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仿真研究[D]. 张帆. 东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