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望券业2004(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舟[1](2021)在《券商研究能力对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以天风证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本土券商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发布了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举措,其背后是国家做强直接融资的决心,这意味着券商将迎来空前的业务增量。伴随而来的,还有外资券商的抢食。与内资券商相比,生根于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境外投行,有着数倍于内资券商的经营时间,在管理理念、运营经验、激励机制、创新能力、业务能力上都有其独到之处。若是未来出现越来越多的外资券商,并在国内逐渐扩大影响力与业务规模,现有的市场竞争局面将被打破,外资券商凭借其境外母公司强大的资本实力,可能对国内同行开展收购兼并,挤压本土券商的生存空间。面对机遇与挑战,本土券商该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从天风证券战略性重点投入研究业务的案例出发,以时间纵向与同行业横向两个角度比较,发现天风证券在2016年至2017年大幅提高研究能力后,市场地位、盈利能力都有了显着提升,天风证券提升研究能力的举措对竞争力有积极影响。为进一步验证该结论,本文创造性地从券商研报数量、券商研究公司数量、券商活跃分析师数量、券商推荐评级超额收益五个维度,使用因子分析法从41万余封研报中归集构建了60家券商2010年至2019年的研究能力指标,运用面板数据建立实证模型。最终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案例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券商的研究能力对以盈利能力表征的竞争力有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对以证券业协会分类监管评级A以下表征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小券商更加显着。
王旭罡[2](2021)在《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融资融券业务作为一项创新型业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证券公司的一项重要创收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提高市场活跃度,不但增加了证券公司的代理买卖佣金收入,同时也给证券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息收入。对于投资者而言,它为具有资金需求且符合融资条件的客户提供了合法的证券融资平台,为其进行证券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融资融券业务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它不能得到有效的管控,会给证券公司和投资者都带来巨大的风险。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主要面临的风险种类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信息系统及操作风险、业务规模风险、强制平仓带来的法律风险。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对于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对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经营情况以及风险控制的组织架构、遵循的原则、采取的方法,分析了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整个流程中风险控制的具体情况,找出其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融投教和风险揭示过于形式化、适当性持续管理未能跟进等。本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C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面临的各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识别,随后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整体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属于中等水平,需要采取优化措施来提高其风险管控水平的结论。之后,本论文针对C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的六项主要风险,给出了具体优化建议,比如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提出了加强客户适当性管理、加强客户信用状况持续跟踪等优化措施,在防范市场风险方面,提出了提升研究团队实力和建立风险事件数据库的优化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优化融资融券业务办理流程、开展合规检查的保障措施,为C证券公司提升自身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水平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进行了识别,并给出了优化建议和保障措施,有助于该公司完善和发展两融风控机制,提高两融业务风险规避能力,推动两融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并为我国证券公司完善融资融券业务风控体系、提高整个金融市场风险控制能力提出参考。
张剑[3](2021)在《A证券公司QFII客户参与两融业务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后自九十年代以来经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证券市场机构化水平逐年提高,外资专业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正常态化进入中国A股市场投资。值此国内资本市场新的历史时期,各类市场参与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正处于业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最新的深化改革措施包括了沪深交易所分别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交易制度新规方面提出了建设性修改,这使得原有的两融业务(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业务)正面临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itutional Investor)等境外机构投资者更好更多参与的新发展机遇。本论文以A证券公司为例,通过运用基本竞争战略框架理论系统性地分析了A证券公司的两融业务发展现状以及核心竞争要素,并重点运用竞争战略理论的价值链分析工具,和资源基础观RBV(Resource Based View)理论中VRIO(Value,Rarity,Imitability,Organization)模型分析识别A证券公司在新的政策环境下竞争优势业务及发展机遇所在;依托该公司传统优势的QFII客户领域,梳理如何进一步推进两融业务的具体方向,探索归纳在现有制度下QFII参与两融业务的场景及主要运营风险,最终构建完善、有效的QFII客户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方案体系。切实可行的证券公司QFII客户两融业务方案,将有助于提升证券公司对QFII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将降低包括证券借贷业务在内的杠杆类业务的运行风险,也将切实保障QFII等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权益,从而促进证券行业健康、稳步发展,并将为本行业服务境外机构客户的标准提供实践参考,同时还检验了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何震[4](2020)在《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历史,金融结构的变迁与包括金融监管制度在内的金融制度密切相关;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和优化受到一定时期金融发展水平即金融结构的影响和制约。金融结构不同,金融市场所引致的金融风险也不同。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就是防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的优化历程体现着金融结构的演化。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从结构角度看,金融结构决定金融监管的制度和结构。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都是动态发展的,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紧密配合与协调发展的关系。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复杂的关系,属于耦合理论研究范畴。运用耦合理论研究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可行性与创新性。本文力图通过对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的耦合关系进行理论、机理、实证与应用研究,以期对中国金融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通过理论分析表明,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金融结构决定金融监管的制度与结构;金融监管优化影响和制约着金融结构演化。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耦合关系。在机理研究方面,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可以看作是一个超循环系统,系统内部包括所有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主体;系统外部受经济、社会、法律、文化、意识形态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的演进是受到正在演进过程中金融结构演化子系统、金融监管优化子系统以及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系统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超循环。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发行总额、股票市值以及基金规模是金融结构演化对金融监管优化产生约束的主要因素。金融监管优化中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市场的股票交易额和通货膨胀率是金融监管优化制约金融结构演化的主要因素。2002年至2017年中国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度的时序变动表现出明显“W”形态,说明二者耦合具有的阶段性与波动性特征。且二者耦合度总体呈现出下降态势,说明二者存在不良耦合。同时,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构建金融结构演化约束条件下的金融监管优化变迁动态模型,分析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系统的适应性,发现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的自相关系数均较高,说明二者均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黎璐[5](2020)在《中国证券业逆周期监管研究 ——2015年股灾后逆周期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危机的发生会造成各方面的冲击尤其是引发的经济持续下行趋势需要金融监管机构采取相应的逆周期监管措施。股灾发生后,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都在加强金融逆周期监管,用于缓解因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效应而可能逐渐积累的系统性风险。这对金融业的平稳增长,维护行业的稳定局面以及有效避免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金融行业三大支柱之一,证券业不同于银行业、保险业,它作为一个资本投资市场,顺周期效应更加明显以及对投资者的冲击更大。因此对证券行业的逆周期监管研究是值得去探究且要足够重视的。本文首先以概念和理论为基础对周期包括经济周期、股市周期、顺周期效应逆周期监管进行阐述,并分析证券业的顺周期效应形成因素;其次整理我国证券业的逆周期历程及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2016年证监会修订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对股灾后的证券市场下行行情所产生的逆周期监管作用从而得出证券业逆周期监管下风险控制指标变化趋势即逆周期监管作用机制;之后实证分析逆周期监管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对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再验证证券业逆周期监管作用机制有利于提升证券业逆周期监管的有效性并得出逆周期监管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理想状态;最后结合本文的实证分析对我国证券业实行逆周期监管提出建议。为应对股灾后证券业的萧条行情,逆周期监管政策相应而出,证监会通过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降低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下调净资本扣减比例以及提升优质资产计算比例等措施促进证券业扩大业务规模,改善证券市场环境,走出萧条行情。然而虽有证监会明确表示对净资本计算标准、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动态风险控制指标监管和“资本补足机制”。但是,这些实施逆周期监管的调整依据以及具体计算方式却未有提及,并且目前无论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国证监会还是中国证券业协会都尚未有完全符合这一要求的逆周期监管制度。经过阅读文献资料以及实证分析,本文经分析得出证监会颁布的新版风险监控体系对当时的证券市场下行行情的逆周期监管体现在释放净资本规模、风险资本准备标准下降、以及增加优质资产规模还有流动性监管标准降低等措施都是促进证券业扩大业务规模;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资本杠杆率以及流动性覆盖率对证券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有显着正向关系。此外还与GDP增长率、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显着相关,然而证券业的风险覆盖率以及净稳定资金率对证券业的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并不显着。然后再用因子模型对31家上市证券公司的风险监控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券商进行分类对比分析逆周期监管正常水平并得出应加强对评分在-0.35以下的券商逆周期监管。本文的创新体现在补充证券业逆周期监管中对风险控制指标“动态调整”的调整依据并建立逆周期监管传导机制引导证券业提升逆周期监管有效程度;分析2016年修订的现行证券业监管体系中逆周期监管的内容;以及实证分析2015年股灾以后证券业逆周期监管对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得出的逆周期传导机制通过因子模型分析确定逆周期监管标准水平并验证有利于提升逆周期监管的有效性。
李丽婷[6](2020)在《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融资融券是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一种制度性、机制性的安排,再加上融资融券业务将做空机制引入到了股票市场,这将会对股票市场交易行为、股票市场定价机制产生直接的影响。文中以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等作为理论指导,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管理问题。X证券公司作为证券行业内的中小型证券企业,在行业内虽然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及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立了风险管理体制、体系,但是,从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方面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的客户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等风险管控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对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目标的实现乃至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不利影响。研究结果显示,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风险识别水平不高、风险评估与监控不合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单一等问题,这与该公司员工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未能够建立动态化全过程的融资融券业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有关。实践中,X证券公司应重点从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科学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加大风险控制与监管等方面采取措施,这对促进该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一乔[7](2019)在《金融集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产业结构反映了各类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比例关系,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直观的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离不开金融产业的支持与协调发展。金融是我国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如何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充分发挥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便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紧紧围绕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这一主题,从经典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出发,分别归纳总结了二者的内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在理论上提出了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而以我国2007-2016年间31个省级行政单位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我国金融集聚的发展历程、地区差异以及金融细分行业的集聚现状,同时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维度剖析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现状。从我国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情况出发,运用相关性分析、面板回归模型、面板VAR模型、门限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深入探索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机制,从而为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分析了我国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现状。通过构建金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使用熵值法测量了我国在2007-2016年间金融集聚的总体发展水平、东中西分布差异以及各金融细分行业的集聚情况;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维度刻画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区域发展差异。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整体金融集聚平均水平波动上升,除2008年有小幅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7.89%。三大地区金融集聚除个别年份波动外,整体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东部地区金融集聚水平最高,分别达到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03倍和3.48倍,空间上呈现出由东至西依次递减的状态。同时发现,三类细分金融行业除证券业集聚水平有小幅波动外,银行业与保险业集聚水平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产业结构升级方面,2007-2016年间我国产业结构的两个维度均有所改善,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幅度远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升幅度。地区产业结构方面,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均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要快于东部地区。第二,分析了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结合金融自身的功能属性以及产业集聚的集聚特性,本文认为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包括产业集聚效应和金融功能效应两个方面。其一,金融集聚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了金融产品的价格,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进而缓解了产业部门的融资约束;通过知识溢出提高了地区知识总量并强化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二,金融集聚增强了金融的各项功能:通过动员储蓄功能集聚储蓄并利用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金并带动生产要素(劳动力、技术等)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风险管理功能缓解了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约束,鼓励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缩小投资者风险敞口,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本文进一步从金融细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集聚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自身功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三,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作用。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我国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地促进作用。一方面,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次之,而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弱,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强度与地区金融集聚水平成反比;另一方面,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还具有行业异质性,银行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保险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次之,而证券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弱,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保险资金的运用同样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以证券业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有限。第四,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门限特征。通过在面板回归模型中引入解释变量的二次项,发现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说明金融集聚存在一个最优的集聚水平,超过最优集聚水平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的面板门限回归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减的特征,即样本期内我国的金融集聚尚未达到最优集聚水平,继续提高金融集聚水平仍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分区域的门限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集聚具有相类似的门限特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均表现为边际递减,而西部地区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过低的金融集聚水平不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当跨过特定门限值后,其对产业结构升级表现出显着地促进作用。第五,探究了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检验了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在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均显着,且同为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对比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占比发现,二者的中介效应在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具体来说,金融集聚更多的通过影响资本形成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宋诗吟[8](2019)在《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以Z券商为例》文中指出自2012年放开监管以来,银行、信托、基金公司和私募机构等持牌机构纷纷参与到资产管理业务中来,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持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伴随着产品类型、交易结构、底层资产的不断创新,资产管理行业迈入了大资管时代。虽然放松管制为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各金融机构和财富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由于监管分离,资产管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隐患,资管产品交易结构层层嵌套、资金空转、底层资产无法穿透核查等问题逐渐显现。2017年以来,证监会、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各监管机构从不同业务条线出发,分别或联合出台了一系列降杠杆、去通道等规范性文件,旨在逐渐释放各类资管业务中积累的风险,引导资产管理业务主体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源,打破刚性兑付,使金融业务切实服务于实体企业,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监管机构由“轻管制”转为“强监管”,资产管理行业逐渐进入强监管时代。在新形势下,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应如何顺应监管,依循政策导向发展资管业务,关系到券商的转型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产品规模、业绩表现和利润创收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强监管背景下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Z券商为例,阐述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策略。第一章是对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理论基础阐述,主要包含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义以及企业战略管理基础理论。第二章主要是描述我国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阶段及整体情况,然后进行现状分析,发现券商资管业务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主要是对Z券商的个案分析,介绍Z券商资产管理部的基本情况,从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情况指出相关问题。第四章利用SWOT分析方法,将Z券商在资产管理发展方面的优劣势、机遇与威胁分条列出,构建SWOT矩阵,再将其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组合分析,为Z券商制定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发展策略,即回归主动管理,通过产品创新、团队建设和大数据分析,提升资产管理业务盈利水平。不论监管政策如何变化,渠道营销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投资管理能力仍然是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本文通过对Z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进行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旨在向Z券商提出可行的策略建议,未来可以通过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服务,在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博得属于自己的业务栖息地,对与Z券商同类型的其他证券公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于锦文[9](2019)在《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监管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分析师作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桥梁,收集并处理来自公司内外部的信息,运用其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解读,从而给予投资者证券交易的建议并对证券进行评级。作为证券市场上的“声誉中介机构”之一,发挥着市场“守门人”的角色。然而,在经济根源和法律根源的共同作用下,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在实践中很难保持。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的涌现可能会引发市场操纵、内幕交易或泄露内幕信息、虚假陈述或信息误导等行为,同时在利益冲突的压力下分析师存在较为明显的乐观动机,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声誉机制理论及利益平衡理论探究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的监管思路,聚焦分析师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义关系及分析师应当担负的信义义务,认识到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的解决需要市场、法律与自律规则的共同发力。纵观我国监管现状并找寻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美国对分析师利益冲突的隔离、信息披露及分析师民事责任承担的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全流程监管建议。在事前监管阶段应当补充利益冲突隔离的现行规则,重新界定分析师利益冲突信息披露的场合及披露内容。在事后监管阶段应当填补我国分析师利益冲突民事责任承担上的空白,改进分析师行政责任的承担。
刘汉东[10](2019)在《华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证券市场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近些年来,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在我国证券市场资金流动性,资产定价合理性以及资本配置有效性方面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促使我国证券市场向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融资融券的繁荣发展,不仅为各家证券公司带来数百亿元的利润的,同时有效增加了市场活跃度,提高了投资者的参与度与参与热情。虽然融资融券对证券公司和投资者都带来了极大的裨益,但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却可能给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造成巨大的威胁。最好的例子就是2015年的“杠杆牛”。因此,应该怎样评估融资融券交易所存在的一系列风险以及该如何管理这些风险依旧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历史命题。本文首先对融资融券业务特点以及其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介绍了相关的风险管理理论;其次,以本人所工作的华泰证券公司为例,介绍了该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是如何进行业务展开与风险管控的,并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融资融券业务对华泰证券发展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再次,通过分析现有风险理论,笔者运用专家技术评估法,风险坐标图法以及工作流程图逐一对华泰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存在的一系列风险展开了评估与分析,并从诸多风险中找出影响较为显着的风险,在识别出相关风险的基础上,笔者又结合当下华泰证券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更深层次的分析了优化华泰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应从那几个角度入手;最后,提出华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展望券业200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望券业2004(论文提纲范文)
(1)券商研究能力对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以天风证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券商研究能力 |
2.1.1 券商分析师 |
2.1.2 券商研究机构 |
2.2 竞争力的定义与评价 |
2.3 券商竞争力 |
2.4 文献述评 |
3 案例研究 |
3.1 天风证券简介 |
3.2 天风证券研究能力总览 |
3.3 研究能力带动市场地位快速提升 |
3.4 研究能力助力基金分仓佣金收入跃升第一梯队 |
3.5 研究能力加速业务协同 |
3.6 盈利能力变化分析 |
3.6.1 规模较小 |
3.6.2 管理费用较高 |
3.6.3 杠杆率较低 |
3.7 案例小结 |
4 券商研究能力对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 券商研究能力维度分析 |
4.1.1 券商研究能力概述 |
4.1.2 分析师数量 |
4.1.3 分析师质量 |
4.1.4 研究报告数量 |
4.1.5 研究评级影响力 |
4.2 券商研究能力对竞争力作用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
4.2.1 中国证券行业背景分析 |
4.2.2 券商竞争力的概述 |
4.2.3 券商的业务模式 |
4.2.4 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制度 |
4.2.5 研究能力与其他业务板块关系分析 |
4.2.6 研究假设 |
4.3 本章小结 |
5 券商研究能力对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券商研究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
5.1.1 样本选择及数据获取 |
5.1.2 数据预处理 |
5.1.3 分析过程 |
5.1.4 分析结论 |
5.2 券商研究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5.2.2 模型设定与选择 |
5.2.3 回归结果 |
5.2.4 进一步研究 |
5.2.5 稳健性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土券商的发展建议 |
6.2.1 提升研究能力、重视梯队建设 |
6.2.2 加强金融科技投入 |
6.2.3 增强资本实力,寻找并购良机 |
6.2.4 差异化经营,保持核心竞争力 |
6.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6.3.1 完善券商绩效评价 |
6.3.2 进一步分析研究能力对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 |
6.3.3 以更完善的数据开展研究 |
6.3.4 研究研报盈余预测准确性对研究能力的影响 |
6.3.5 构建更全面的研究能力评价指标 |
参考文献 |
(2)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2 融资融券交易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融资融券交易概述 |
2.1.1 融资融券交易的概念和功能特征 |
2.1.2 融资融券交易与普通证券交易的区别 |
2.2 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的风险类型 |
2.3 风险控制理论 |
2.3.1 风险管理的定义 |
2.3.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3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现状 |
3.1 C证券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组织架构 |
3.1.3 融资融券业务开展现状 |
3.2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控制概况 |
3.2.1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控制组织架构 |
3.2.2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
3.2.3 C证券公司风险控制采取的方法 |
3.3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工作流程中的风险控制 |
3.3.1 开户阶段的风险控制 |
3.3.2 客户交易阶段的风险控制 |
3.3.3 清偿阶段风险控制措施 |
3.4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风控问题 |
3.4.1 两融投教和风险揭示环节过于形式化 |
3.4.2 客户适当性持续管理未能跟进 |
3.4.3 在客户后续交易中的风险监控存在问题 |
3.4.4 日常业务中存在的操作风险问题 |
4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识别 |
4.1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流程各环节潜在风险识别 |
4.2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类型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样本描述 |
4.2.3 问卷调查结果 |
4.3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类型识别分析 |
4.3.1 信用风险识别 |
4.3.2 市场风险识别 |
4.3.3 信息系统及操作风险识别 |
4.3.4 业务规模风险识别 |
4.3.5 流动性风险识别 |
4.3.6 强制平仓带来的法律风险识别 |
5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综合评价 |
5.1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 |
5.2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
5.3 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5.3.1 建立层次模型 |
5.3.2 构造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
5.3.3 计算指标权重 |
5.3.4 一致性检验 |
5.4 综合评价 |
5.4.1 评语集的建立 |
5.4.2 建立模糊评价关系矩阵 |
5.5 结论分析 |
6 完善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优化建议 |
6.1 防范信用风险的优化建议 |
6.1.1 加强客户适当性管理 |
6.1.2 加强信用状况持续跟踪 |
6.1.3 加强强制平仓及日常通知管理工作 |
6.2 防范市场风险的优化建议 |
6.2.1 提升研究团队实力,增强投顾服务水平 |
6.2.2 建立风险事件数据库 |
6.3 防范信息系统及操作风险的优化建议 |
6.3.1 增强员工风控意识和能力 |
6.3.2 业务流程系统化 |
6.3.3 加强信息系统的稳定 |
6.4 防范业务规模风险的优化建议 |
6.4.1 对投资者账户进行集中度管理 |
6.4.2 合理控制业务发展规模 |
6.5 防范流动性风险的优化建议 |
6.6 防范强制平仓带来的法律风险的优化建议 |
7 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的保障措施 |
7.1 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7.2 进一步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
7.3 优化公司内部融资融券业务办理流程 |
7.4 开展合规检查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融资融券风险控制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A证券公司QFII客户参与两融业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本文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A证券公司宏观环境及业务现状概况 |
2.1 A证券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模型 |
2.1.1 政治环境因素 |
2.1.2 经济环境因素 |
2.1.3 社会环境因素 |
2.1.4 科技环境因素 |
2.1.5 PEST分析结论 |
2.2 A证券公司概况 |
2.2.1 公司简介 |
2.2.2 公司组织结构 |
2.2.3 公司主营业务 |
2.3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现状 |
2.3.1 证券两融业务最新趋势 |
2.3.2 公司两融业务情况简介 |
第3章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竞争情况及问题分析 |
3.1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资源情况分析——价值链和VRIO分析模型 |
3.1.1 波特价值链模型简介 |
3.1.2 A证券公司业务价值链分析 |
3.1.3 资源基础观VRIO模型简介 |
3.1.4 公司两融业务资源VRIO分析 |
3.2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竞争情况分析 |
3.2.1 主要竞争对手北京Z公司 |
3.2.2 其它外资背景的证券公司 |
3.2.3 A公司两融业务分析小结 |
3.3 公司两融业务发展三个问题 |
3.3.1 两融业务客户存量增量均有限 |
3.3.2 两融业务信用资金可用总量低 |
3.3.3 两融业务人才及知识储备缓慢 |
3.4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两融业务之前一直未允许QFII参与 |
3.4.2 两融业务资金外资券商投入谨慎 |
3.4.3 两融人才在外企文化中整合困难 |
第4章 A证券公司QFII客户融资融券及转融通方案制定 |
4.1 选择QFII特定客户群体发展业务 |
4.1.1 两融交易需求采集 |
4.1.2 客户需求动态匹配 |
4.2 增资以提升信用资金的总量上限 |
4.2.1 把握时机推动实施全资控股 |
4.2.2 循序渐进增加两融业务资金 |
4.3 促进QFII业务与两融业务人才融合 |
4.3.1 存量QFII业务人才的知识储备 |
4.3.2 增量两融业务人才的融合发展 |
4.4 整体参考方案架构 |
4.4.1 客户账户配置方案 |
4.4.2 前台交易业务流程 |
4.4.3 中后台支持结算业务 |
4.4.4 两融业务风控要点 |
第5章 A证券公司QFII客户融资融券及转融通方案实施 |
5.1 A证券公司方案实施步骤 |
5.1.1 项目组织动员 |
5.1.2 制定流程分工 |
5.1.3 系统开发测试 |
5.1.4 客户推介上线 |
5.2 A证券公司方案实施保障 |
5.2.1 人力资源保障 |
5.2.2 资金预算保障 |
5.2.3 政策制度保障 |
5.2.4 方案可操作性检验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4)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2.1 金融结构理论 |
1.2.2 金融监管理论 |
1.2.3 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关系研究 |
1.2.4 耦合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
1.2.5 现有文献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耦合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金融结构演化 |
2.1.2 金融监管优化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演化经济学理论 |
2.2.2 最优化理论 |
2.2.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2.4 自组织理论 |
2.3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的动因 |
2.3.1 促进经济发展 |
2.3.2 防范金融风险 |
2.3.3 金融结构演化决定金融监管优化 |
2.3.4 金融监管优化主动适应金融结构演化 |
2.4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关系的判定 |
2.5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系统的自组织特征 |
2.5.1 动态开放性 |
2.5.2 远离平衡态 |
2.5.3 非线性效应 |
2.5.4 系统涨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现象及机理 |
3.1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的表现形式 |
3.1.1 结构耦合形式 |
3.1.2 功能耦合形式 |
3.1.3 时空耦合形式 |
3.2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的一般规律 |
3.2.1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的“互动共生” |
3.2.2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的“集散” |
3.2.3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的“协同” |
3.3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要素 |
3.3.1 耦合主体要素 |
3.3.2 耦合资源要素 |
3.3.3 耦合环境要素 |
3.4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的演化模型 |
3.4.1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子系统自催化 |
3.4.2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子系统交叉催化 |
3.4.3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系统超循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历史变迁与现状 |
4.1 中国金融结构演化的发展历程 |
4.1.1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金融结构 |
4.1.2 1927-1948年中国金融结构 |
4.1.3 1949-1978年中国的金融结构 |
4.1.4 1979年以来中国的金融结构 |
4.1.5 中国金融结构演化的评价 |
4.2 中国金融监管优化的发展历程 |
4.2.1 金融监管制度萌芽阶段(1905年-1948年) |
4.2.2 高度计划经济下的金融管理阶段(1948年-1984年) |
4.2.3 分业监管模式的探索阶段(1984年-1992年) |
4.2.4 分业监管模式的建立阶段(1992年-2003年) |
4.2.5 分业监管模式的完善阶段(2003年-2017年) |
4.2.6 分业监管模式的改革阶段(2017年至今) |
4.2.7 中国金融监管优化的评价 |
4.3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特征分析 |
4.3.1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 |
4.3.2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 |
4.3.3 中国金融工具结构 |
4.4 中国金融监管现状特征分析 |
4.4.1 中央银行的监管 |
4.4.2 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的监管 |
4.4.3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 |
4.5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过程中存在问题 |
4.5.1 金融市场化水平偏低 |
4.5.2 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偏高 |
4.5.3 路径依赖问题明显 |
4.5.4 社会信用水平尚显不足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度分析 |
5.1 金融结构演化的指标的构建与测度 |
5.1.1 金融结构的界定 |
5.1.2 金融相关比率(FIR) |
5.1.3 中国金融相关比率的测度 |
5.1.4 中国金融结构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5 中国金融结构演化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
5.2 中国金融监管优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 |
5.2.1 宏观审慎监管的量化研究 |
5.2.2 中国金融监管优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3 中国金融监管优化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
5.3 耦合度的定义与标准 |
5.3.1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的耦合度定义 |
5.3.2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的耦合标准 |
5.4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度模型的构建 |
5.4.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5.4.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耦合模型 |
5.4.3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度计算方法 |
5.5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的实证分析 |
5.5.1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度测算及分析 |
5.5.2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度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适应性分析 |
6.1 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理论 |
6.1.1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6.1.2 制度变迁理论 |
6.1.3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 |
6.2 金融结构演化约束条件下金融监管优化的适应性分析 |
6.2.1 适应性分析模型设定的基本思路 |
6.2.2 金融结构演化约束下的金融监管优化适应性分析动态模型 |
6.3 适应性分析动态模型的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6.3.1 脉冲响应方程 |
6.3.2 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MLE) |
6.3.3 适应性分析动态模型的结果分析及相关意见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的政策建议 |
7.1 发挥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主体协同效应 |
7.2 有效整合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资源 |
7.3 持续优化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环境 |
7.4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发挥耦合示范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索引目录 |
附录B 表索引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证券业逆周期监管研究 ——2015年股灾后逆周期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实施逆周期监管的原因 |
二、逆周期监管的措施和效果 |
三、逆周期监管相关研究与不足之处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周期 |
一、经济周期 |
二、股市周期 |
三、顺周期 |
四、周期理论 |
第二节 逆周期监管 |
一、逆周期监管概念 |
二、逆周期监管理论基础 |
三、逆周期监管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我国证券业逆周期监管的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证券业逆周期监管历程 |
一、逆周期监管初试阶段(2006-2015年) |
二、证券业逆周期强监管时代(2016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证券业风险现状 |
一、我国证券业内部风险现状分析 |
二、我国证券业外部风险现状分析 |
三、证券业逆周期监管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我国证券业逆周期监管现状 |
一、2016年修订的《证券公司风险监控指标管理办法》 |
二、2020年修订的《证券公司风险监控指标管理办法》 |
三、我国证券业逆周期监管方向 |
四、我国证券业逆周期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逆周期监管作用机制 |
一、逆周期监管作用机制分析原则 |
二、逆周期监管主要风险控制变量选取 |
第四章 我国证券业逆周期监管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证券业逆周期监管对证券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选取说明 |
三、变量说明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二节 证券公司逆周期监管水平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说明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问题及建议 |
一、问题 |
二、建议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实证结论 |
二、创新性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种类方面的研究 |
1.2.2 关于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
1.2.3 关于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文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融资融券业务概述及理论介绍 |
2.1 融资融券业务概念界定 |
2.2 融资融券业务的特点及面临的风险 |
2.2.1 融资融券业务的特点 |
2.2.2 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的风险 |
2.3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3.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3.2 风险的识别方法 |
2.3.3 风险的评估方法 |
2.3.4 风险管理的具体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基本情况 |
3.1.1 业务介绍 |
3.1.2 风险控制体系 |
3.1.3 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标准线设定 |
3.2 X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3.2.1 风险识别水平不高 |
3.2.2 风险评估与监控不合理 |
3.2.3 风险管理措施比较单一 |
3.3 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3.1 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
3.3.2 未能够动态化、全过程的融资融券业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
3.3.3 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识别 |
4.1 问卷设计 |
4.2 市场风险识别 |
4.2.1 股票价格风险 |
4.2.2 流动性风险 |
4.2.3 业务规模过度扩张风险 |
4.2.4 客户信用风险 |
4.3 强制平仓风险识别 |
4.3.1 强制平仓引起的法律纠纷风险 |
4.3.2 信息系统及业务操作风险 |
4.4 市场监管风险识别 |
4.4.1 融资融券交易监管不力风险 |
4.4.2 市场监管流程不规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评估 |
5.1 风险评估方法阐述 |
5.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5.1.2 层次分析法运算步骤 |
5.2 融资融券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2.1 风险评价模型及指标选择 |
5.2.2 风险评价模型指标权重赋值 |
5.3 构建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评价模型 |
5.3.1 矩阵构建 |
5.3.2 指标权重确定 |
5.3.3 评价结果 |
5.4 结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控制建议 |
6.1 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1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
6.1.2 完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 |
6.2 风险管理措施的对策建议 |
6.2.1 防范业务规模过度扩张风险 |
6.2.2 防范客户信用风险 |
6.2.3 防范流动性风险 |
6.2.4 防范强制平仓引起的法律纠纷风险 |
6.2.5 防范信息系统风险 |
6.2.6 防范股票价格风险 |
6.3 风险控制与监管建议 |
6.3.1 加强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环节控制力度 |
6.3.2 实施融资融券业务全过程监督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士论文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金融集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金融集聚综述 |
2.1.1 金融集聚的内涵 |
2.1.2 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 |
2.1.3 金融集聚的动因 |
2.1.4 金融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2.2 产业结构升级综述 |
2.2.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 |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2.2.4 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方法 |
2.3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综述 |
2.3.1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因素 |
2.3.2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集聚效应视角下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3.1.1 金融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1.2 金融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2 金融功能视角下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3.2.1 金融集聚的动员储蓄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2.2 金融集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2.3 金融集聚的风险管理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3 金融细分行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3.3.1 金融细分行业集聚与金融整体行业集聚的关系 |
3.3.2 金融细分行业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金融集聚水平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
4.1.1 金融集聚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
4.1.2 测度方法与实施步骤 |
4.1.3 我国金融集聚水平的现状分析 |
4.2 我国产业结构水平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
4.2.1 产业结构水平的测度方法 |
4.2.2 我国产业结构水平的现状分析 |
4.3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检验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
5.1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说明 |
5.1.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地区与行业差异分析 |
5.2.1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地区差异分析 |
5.2.2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行业差异分析 |
5.3 基于面板VAR模型的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影响分析 |
5.3.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3.2 平稳性检验 |
5.3.3 滞后阶数的选择 |
5.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门限特征 |
6.1 金融集聚的门限特征与研究方法 |
6.1.1 金融集聚门限特征的理论分析 |
6.1.2 门限模型研究方法 |
6.2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门限特征检验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3 面板数据模型的结果及分析 |
6.2.4 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及分析 |
6.3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门限特征的地区差异分析 |
6.3.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3.2 分地区门限效应检验 |
6.3.3 分地区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分析 |
7.1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 |
7.1.1 资本形成的传导路径 |
7.1.2 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 |
7.2 中介效应模型及其检验方法 |
7.2.1 中介效应模型介绍 |
7.2.2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7.3 金融集聚通过资本形成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
7.3.1 模型构建 |
7.3.2 变量说明 |
7.3.3 资本形成的中介效应检验 |
7.4 金融集聚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
7.4.1 模型构建 |
7.4.2 变量说明 |
7.4.3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以Z券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论文的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研究 |
第一章 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资产管理业务概述 |
一、资产管理概念 |
二、资产管理业务概述 |
第二节 公司战略相关理论 |
一、公司战略管理的基本定义 |
二、公司战略管理的层次 |
三、SWOT分析 |
第二章 我国券商资管业务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阶段概述 |
一、第一阶段:以公募基金为主导 |
二、第二阶段:信托业快速发展 |
三、第三阶段:大资管时代到来 |
四、第四阶段:统一监管来临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券商资管业务的整体情况 |
一、券商资管业务管理规模及收入情况 |
二、资管产品类型逐渐丰富 |
第三节 当前我国券商资管业务存在的问题 |
一、欠缺主动管理 |
二、零售能力有待提高 |
三、风险控制能力薄弱 |
第三章 Z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Z券商介绍 |
一、Z券商基本情况 |
二、Z券商资产管理部简介 |
第二节 Z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情况 |
一、受托资产管理规模逆势增长 |
二、业务销售渠道多样化发展 |
三、资产证券化产品全面发展 |
第三节 Z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面临的不足 |
一、定向资产管理规模锐减 |
二、产品创新力不足 |
三、营销能力薄弱 |
四、业务创收能力偏低 |
第四章 Z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构建Z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SWOT矩阵 |
一、Z券商的优势分析 |
二、Z券商的劣势分析 |
三、Z券商的机会分析 |
四、Z券商的威胁分析 |
第二节 Z券商的SWOT的策略分析 |
一、策略组合 |
二、Z券商的四种策略 |
第三节 Z券商资管业务的发展策略 |
一、回归主动管理 |
二、加强创新产品 |
三、加强员工培养和团队建设 |
四、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 |
结论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
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监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的提出与产生的根源 |
第一节 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的提出 |
一、证券分析师的定义与角色 |
二、我国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的涌现与危害 |
第二节 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根源 |
一、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经济根源 |
二、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法律根源 |
第二章 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监管思路 |
第二节 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监管的理论依据 |
一、声誉机制理论 |
二、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节 证券分析师的义务承担 |
一、证券分析师与投资者的信义关系 |
二、证券分析师的信义义务 |
第三章 我国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监管制度现状与完善建议 |
第一节 分析师利益冲突隔离机制的监管现状与完善建议 |
一、分析师利益冲突隔离机制的监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二、分析师利益冲突隔离机制的完善建议 |
第二节 分析师利益冲突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现状与完善建议 |
一、分析师利益冲突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二、分析师利益冲突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三节 分析师法律责任承担的监管现状与完善建议 |
一、分析师法律责任承担的监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二、分析师法律责任承担的完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华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融资融券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融资融券相关理论概述 |
2.2.1 融资融券的涵义及特点 |
2.2.2 融资融券交易的功能 |
2.2.3 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的实践 |
2.3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3.1 风险管理的内涵 |
2.3.2 风险管理的内容 |
2.3.3 风险管理的程序 |
第三章 华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及风险管理现状 |
3.1 华泰证券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华泰证券公司的发展概况 |
3.1.2 华泰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情况 |
3.2 华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 |
3.2.1 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
3.2.2 融资融券业务工作流程 |
3.2.3 融资融券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的内容 |
3.3 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华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优化设计 |
4.1 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优化设计的原则 |
4.2 针对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优化 |
4.3 针对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化 |
4.4 针对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化 |
4.5 针对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化 |
4.6 针对业务规模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化 |
4.7 针对法律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化 |
第五章 华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建立动态保证金制度及业务风险预警系统 |
5.2 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 |
5.3 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和完善激励制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存在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展望券业2004(论文参考文献)
- [1]券商研究能力对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以天风证券为例[D]. 黄海舟. 浙江大学, 2021(09)
- [2]C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研究[D]. 王旭罡.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3]A证券公司QFII客户参与两融业务方案研究[D]. 张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4]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研究[D]. 何震. 新疆大学, 2020(06)
- [5]中国证券业逆周期监管研究 ——2015年股灾后逆周期监管研究[D]. 黎璐.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6]X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李丽婷. 华侨大学, 2020(01)
- [7]金融集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一乔.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以Z券商为例[D]. 宋诗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9]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监管制度研究[D]. 于锦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华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 刘汉东. 苏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