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用“80/20法则”(论文文献综述)
周洋[1](2021)在《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胃痛诊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脾胃病多具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在我国本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谢晶日教授从医四十余年,致力于脾胃病的研究。本研究即对谢晶日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临床诊疗经验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整理,并对其治疗胃痛的诊疗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旨在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并能够为脾胃病的辨证治疗提供借鉴经验,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第一部分学术思想渊源。通过访谈、调研等方式,探寻对谢晶日教授学术思想形成影响较深的古籍,结合对其主要学术思想内容的分析,追溯谢晶日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临证诊疗经验。研读能够反映谢晶日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的着作、论文、典型病例,结合随诊、访谈等方式,整理归纳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第三部分谢晶日教授诊治胃痛规律研究。收集、整理、筛选谢晶日教授诊治的胃痛病案,录入病案信息,建立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中的一般资料、症状资料进行频次统计、症状规律及症状聚类分析,得出胃痛发病规律及特点;对治疗药物进行频次统计、药量规律分析、组方规律分析、新方分析,得出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组方用药规律;对胃痛各证型进行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分析、新方分析,得出各证型的辨治规律。第四部分中医药诊治胃痛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基于谢晶日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胃痛的诊疗经验进行分析。结果: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谢晶日教授学术思想渊源。《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显示出诸多中医思维,谢晶日教授受其中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中和思维及取象思维影响较深,临证不离宗旨,为其学术思想的基石。《金匮要略》、《临证指南医案》中“瘀阻致病,久病血瘀”的思维方法为谢晶日教授临证善用化瘀通络之法奠定了基础。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特色即为肝脾同治理论,此理论受李东垣脾胃学说影响较深,但又与之不同。对肝脾同治理论探寻解析,发现来源于肝脾相关理论,即五脏中肝脾尤重;肝脾生理相关、病理相及以及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肝脾关系。第二部分总结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谢晶日教授临证从整体出发,善用象思维,灵活辨证,以达“中和”。提倡肝脾同治思想,调畅气机、善治湿邪、身心同治为其具体体现。另病久善用活血通络、注重调护脾胃、临证谨察胃气存亡、善用合方论治均是其学术思想。总结谢晶日教授诊治餐后不适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经验,突出其诊疗特色,并附以典型病案举隅。第三部分谢晶日教授诊治胃痛的规律分析。一、一般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胃痛患者年龄多分布在40-69岁,女性发病率为64.10%,多于男性。由慢性胃炎导致的胃痛较多,有609例,占比71.14%;慢性胃炎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98例,占比48.93%。伴发疾病第一的为慢性胆囊炎。二、症状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胃胀痛、胃隐痛、胃灼痛累计百分比达8 4.4 3%,为胃痛的主要痛型。脘痞、纳呆、烧心、反酸、呃逆为排名前五的脾胃系伴随症状。暗红舌、齿痕舌(累计占48.24%)、黄腻苔、白腻苔或夹腻苔(累计占46.64%)、弦脉或伴弦脉者(累计占59.98%),为胃痛常见舌脉象。症状聚类结果与谢晶日教授对胃痛的辨证标准基本一致。三、组方用药资料统计分析结果:频次排名前十的药物依次为陈皮、炒白芍、炒白术、焦神曲、柴胡、香附、厚朴、枳实、煅海螵蛸、茯苓;温性、苦辛甘味、入脾胃经的药物占比较高;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白芍;柴胡、白芍;厚朴,枳实;神曲,陈皮等。核心药物有柴胡、香附、白术、炙黄芪、焦神曲等,以上均为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的显性组方用药规律。进一步分析得到18个核心药物组合、9首新处方,可体现出谢晶日教授所治胃痛的隐性组方用药规律。四、胃痛常见证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居于前8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肝胃郁热证、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寒证、寒湿中阻证、饮食停滞证、气阴两虚证。分别得出治疗此8类证型胃痛的核心药物及新处方。第四部分总结了诸位医家对胃痛病因病机的理论认识及实验研究,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名医经验角度探索了中医药治疗胃痛的经验,提出临床从肝脾论治胃痛者较少,迫切需要广泛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以深化研究的问题。结论:本文清晰梳理了谢晶日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渊源,完成了导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谢晶日教授擅从肝脾立论、重视养护脾胃等学术特点。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出谢晶日教授对胃痛的认识,饮食、情志为主因;脾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肝郁脾虚为关键病机;夜间痛甚、常伴寐差且易发于中老年女性等为胃痛发病特点。探索出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的显性及隐性用药规律,发现了其治疗胃痛常用药的类别、性味归经、常用治法、核心药物及组合规律。谢晶日教授采用复合辨证法,提倡“以症辨证,以证立法,以法定方,以方加减”的辨治思路,擅于合用经典方剂辨证处方。胃痛数据分析结果切合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符合其组方用药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客观依据。
蔡佳丽[2](2021)在《基于《内经》理论的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对《内经》中的瘟疫与五运六气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继而,对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进行研究,在前两者研究基础之上,构建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预警机制,以探索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与其它灾害的相关性,以期为瘟疫的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1.理论研究: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对《内经》及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献中的瘟疫研进行深入挖掘。1.1系统梳理基于《内经》理论的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1.2系统梳理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文献中瘟疫病名和类别,病因,治则治法,预防和愈后的研究。2.数据分析:以统计学方法为主2.1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关于我国古代瘟疫的记载,建立我国古代瘟疫资料数据库,收集《中国灾害通史》中关于我国古代自然灾害的记载,《中国古代战争年表》中关于我国历代战争信息,建立灾害数据库。2.2将瘟疫发生年同期、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发生的灾害包括:旱灾、水灾、风灾、雹灾、寒、霜灾、雪灾、雷电、沙尘、雾、地震,山崩、虫灾、饥荒,战争等,纳入建立的灾害数据库。2.3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瘟疫和灾害数据特征、分布规律及变量之间的关系。随机森林可以用来分析瘟疫的发生与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量化瘟疫发生的风险,为预警瘟疫的发生提供指导与支持。3.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关系的预警机制构建:以《内经》理论研究及数据分析结果为主。结果:1.基于“人与天地相参”对《内经》中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1《内经》中指出瘟疫病因病机与五运六气时段变化有关。1.2《内经》中指出瘟疫的治则与气味用药原则与五运六气时段变化有关。1.3《内经》中指出瘟疫的预防措施与五运六气变化有关。2.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献中的瘟疫研究结果如下:2.1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自然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战争因素,动物的传播等。预防瘟疫的方法包括中药,健身功法,饮食起居,祭祀求神等。2.2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五运六气变化,外感六淫,正气不足,脏腑经络气血虚弱,饮食不洁等。瘟疫的治疗包括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选取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分析其治疗瘟疫的用药特色结果发现,应用补虚药最高,其次是解表药;应用温性的药物最多,其次是寒性的药物,应用甘味的药物最多,其次是辛未和苦味的药物,药物归经以肺胃经为主。瘟疫的预防包括中药,饮食起居,健身功法等。2.3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五运六气变化,自然气候变化,天行时行之气,人体虚弱感受外邪,地域性气候特点等。瘟疫的治疗包括针刺和中药治疗。选取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分析其治疗瘟疫的用药特色结果发现,《肘后备急方》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温里药最高,其次是解表药。应用温性的药物最多,其次是寒性的药物,应用辛未的药物最多,其次是苦味和甘味的药物,归脾胃经比较高。《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补虚药最高,其次是温里药。应用温性药最高,其次是寒性药。应用甘味药最高,其次是苦味及辛未药,归脾胃经较多。瘟疫的预防包括中药,饮食起居等。2.4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五运六气变化,非其时有其气,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选取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分析其治疗瘟疫的用药特色结果发现,《伤寒总病论》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温里药最高,其次是解表药。应用寒性药物最高,其次是温性药物。应用辛未药物最高,其实是苦味及甘味药物,归肺胃经较多。《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补虚药最高,其次是清热药。应用寒性药物最高,其次温性药物,应用辛未药物最高,其次是苦味及甘味,归脾肺经较高。瘟疫的预防包括中药,饮食起居,健身功法等。2.5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五运六气变化,非其时有其气,疠气杂气,疠气的强弱程度,时行疫疠间杂其它因素等。选取《瘟疫论》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补虚药最高,其次是清热药。应用寒性药物最高,其实是温性药物。应用苦味药最高,其次是辛味及甘味药物,归脾肺经较高。瘟疫的预防包括中药,饮食起居等。3.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如下:3.1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年频次与岁运时段变化关系统计结果是瘟疫发生年频次在岁木之年和岁金之年高于瘟疫发生岁运时段的平均值。3.2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年频次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关系统计结果是瘟疫发生年频次在土运不及之岁,木运太过之岁,金运太过之岁,木运不及之岁,火运不及之岁瘟疫发生年频次大于十天干年中瘟疫发生年频次的平均值。3.3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年频次与司天性质变化关系统计结果是在阳明燥金司天、太阴湿土司天时段,瘟疫发生年频次高于司天瘟疫发生年频次的平均值。3.4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年频次与在泉性质变化关系统计结果是在少阴君火在泉、太阳寒水在泉时段,瘟疫发生年频次高于在泉瘟疫发生年频次的平均值。3.5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同年水灾,旱灾,虫灾,霜灾,风灾,饥荒,雪灾,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灾害发生有相关性,且与这些灾害的发生均呈强相关。3.6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一年发生水灾,旱灾,虫灾,雹灾,霜灾,沙尘,风灾,饥荒,雷,雪灾,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灾害的发生有相关性,且与水灾,旱灾,虫灾,雹灾,霜灾,风灾,饥荒,雷,雪灾,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灾害的发生呈强相关。3.7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两年水灾,旱灾,虫灾,雹灾,霜灾,沙尘,风灾,饥荒,雷,雪,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灾害的发生有相关性,且与这些灾害的发生均呈强相关。3.8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三年发生水灾,旱灾,虫灾,雹灾,霜灾,沙尘,风灾,饥荒,雷,雪,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旱灾的发生有相关性,且与这些灾害的发生均呈强相关。结论:1.基于“人与天地相参”对《内经》中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1瘟疫的发生与五运六气时段变化有关。1.2《内经》治疗瘟疫用四气五味制方选药。1.3预防瘟疫以药物,针刺,导引等措施为主。2.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献中的瘟疫研究结论如下:2.1瘟疫发生的因素主要是五运六气异常气候变化及自然气候环境变化等。2.2瘟疫具有强烈流行性传染性,死亡率高的特点,种类繁多,症状不一,因而名称各异。随着医学的逐步发展医家经验积累总结,对于瘟疫症状表现的研究不断进步,逐步完善。2.3治疗瘟疫用药思路与医家所处大司天背景有关。2.4预防瘟疫以针刺,药物,保健功法,饮食起居等措施为主。3.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论如下:3.1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时段变化有关。3.2我国古代瘟疫的发生与同年、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灾害均有相关性。要重视三年化疫。3.3基于我国古代瘟疫的发生建立的瘟疫发生的瘟疫预警模型对瘟疫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周环[3](2020)在《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政责任是行政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既包含制度维度,也包含伦理维度。传统公共行政主要强调对制度性客观责任负责,对伦理责任的关注相对较弱。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科学化、技术化、法制化主导的工具理性弊端显现,行政发展范式从统治行政、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行政责任的伦理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行政责任履行过程中存在行政责任公共性与行政主体自利性冲突、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冲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等伦理问题,引导我们对行政责任伦理困境进行研究。该论文以行政责任伦理困境为问题域,从行政伦理层面探讨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内涵、实质、表现、根源及出路。就内容而言,论文的写作特色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行政责任”的内涵进行解读。行政责任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基于职业和角色身份,履行相应义务及承担相应后果的道德与法律要求。行政责任既包括应然性的“尽责”层面,也包括实然性的“问责”层面。从这一概念出发,以责任伦理为基本理论框架,分析行政人员的责任冲突困境,行政组织的责任归因困境,行政责任制度的“问责”困境以及我国行政责任的特殊伦理困境,揭示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本质为行政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即行政主体的自利性与行政责任公共性冲突。第二,从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实质及表现追溯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根源,主要分析行政人员自利性带来的行政人员主观道德风险,行政组织的伦理异化问题以及行政责任制度的有限性问题。第三,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走出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可行性路径,首先,重塑行政责任公共性价值。其次,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达成责任共识。最后,审慎的伦理妥协。在此基础上,从行政人员的个体责任、负责任的行政组织、行政责任制度伦理三个层面分析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出路。通过强调行政人员“为他”的责任意识,为行政人员走出自利性困境找到方向,又从责任能力、责任行为角度阐释行政人员个体责任路径。行政组织层面提出整合组织内、外部控制因素,通过组织制度等保证组织中行政人员的伦理自主性。行政责任制度伦理层面,主要是确保制度的伦理化设计和制度的伦理化运行。这些路径对于消解行政主体自利性,构建公共性行政责任,促进行政责任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描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行政伦理学的视角揭示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本质,拓宽行政责任研究视野,克服以往研究中片面强调对制度性客观责任负责的问题,倾力于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行政责任的动态发展性出发,在行政人员、行政组织、行政责任制度的互动关系中把握行政责任伦理困境,尽量避免既有研究中以静态分析的方式孤立的研究行政人员、行政组织、行政责任制度的局限。试图以行政伦理学的视角进行理论分析,从整体上、宏观上阐释行政责任伦理困境,从而为走出行政责任伦理困境提出有益的探索。
王毓芳[4](2020)在《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中医药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经断前后诸证(PMS)的相关文献越来越多,本研究通过对近30年针刺治疗PMS相关文献与研究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为往后开展针刺治疗PMS的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电子及手工检索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的数据库,收集由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经筛选后提取资料并导入电子表格进行分析:?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根据Jadad评分表进一步对所纳入的RCTs进行质量评价,提取高质量(评分≥4分)的研究数据,利用Rev Man做进一步偏倚风险分析以及荟萃分析;进行异质性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根据不同关注项目进行亚组分析,针对纳入篇数≥10的结局指标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数据挖掘技术: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modeler及SPSS statistics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根据病证症的分布、经络分布、腧穴特点等加以分类及分析处理,并运用中医理论及针灸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资料收集:运用相关检索词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及国外数据库进行资料收集,初步检索出文献1124篇,通过Note Express排除重复文献534篇,并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450篇,初步纳入文献140篇,同时根据改良版Jadad评分表,排除低质量(评分1-3分)文献98篇,最后纳入42篇高质量(评分4-7分)文献,总计参与者共3886名,包括针刺治疗组共1902名,以及对照组共1984名。2.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纳入42篇高质量(Jadad评分4-7分)文献做进一步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2.1.总有效率:针刺组在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以及安慰针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更年期相关症状方面:针刺组在改善Kupperman(KI)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针刺组与中药对照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的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各维度分析发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提示针刺组在改善心理维度、躯体维度、泌尿生殖维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针刺组在改善自拟中医证候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以≤4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4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生活质量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血清激素水平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血清E2值、FSH值及L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情绪障碍方面:针刺组在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以>6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6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6.睡眠方面:针刺组在改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7.血管舒缩症状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在烘热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偏倚风险分析结果:根据整体风险由最低依次分别为随机序列的产生(选择偏倚)、结果数据的完整性(失访偏倚)、选择性报告(报告偏倚)、其他偏倚、随机分配隐藏(选择偏倚)、评估者盲法(检测偏倚)、受试者与研究人员盲法(实施偏倚)。3.1.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分析模型的选择、数据集的选择等因素敏感性低,整体结果稳定性佳,证据可信度良好。3.2.发表性偏倚: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总有效率、KI评分、血清E值、血清FSH值、血清LH值、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的篇数均≥10篇,做漏斗图分析,其中总有效率以及FSH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性。4.频次分析结果: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1193次,共涉及穴位98个。4.1.穴位频次:根据穴位使用的总频次进行排序,从最高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根据辨治模式分析穴位的使用频次,辨病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关元、肾俞、百会、神门、足三里、内关、肝俞、天枢、子宫;辨证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太溪、神门、三阴交、太冲、肾俞、百会;辨症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足三里、百会。4.2.经络频次:PMS的针刺治疗涵盖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针刺经脉频次最高的经络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4.3.部位频次:选穴部位频次从最高依次为下肢部、腰背部、头面颈部、上肢部、胸腹部。4.4.特定穴频次:针刺治疗PMS有71穴为特定穴(72%),27穴为非特定穴(28%)。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类别,依次为交会穴、五输穴、原穴、背俞穴、募穴。而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Modeler的Apriori算法,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0%,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0%,提升度>1。5.1.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子宫-关元(94.44%),子宫-三阴交(94.44%),印堂-百会(94.44%)。5.2.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头面颈部-下肢部(96.94%),腰背部-下肢部(96.77%),胸腹部-腰背部(96.08%)。5.3.特定穴配伍: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其中有5组置信度达到100%,分别为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肝俞-肾俞(90.57%)、关元-三阴交(90.16%)、合谷-三阴交(90.00%)。6.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进行系统聚类,针对使用频次≥10次的腧穴进行分析,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与频次分析结果一致,为针刺治疗PMS的主要常用腧穴。另一类为配穴,包括辨证用穴、辨症用穴及经验用穴。辨证用穴如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辨症用穴如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经验用穴如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结论:1.对国内外1990-2019年针刺治疗PMS的RCT文献进行检索与文献评价,共纳入Jadad评分4-7分的高质量文献42篇做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组在改善总有效率、Kupperman(KI)评分、中医证候、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2.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的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针刺治疗PMS有72%为特定穴,使用频次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3.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包括子宫-关元,子宫-三阴交,印堂-百会等。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包括头面颈部-下肢部,腰背部-下肢部,胸腹部-腰背部等。特定穴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包括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包括肝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合谷-三阴交。4.聚类分析结果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配穴包括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等。
姜秀新[5](2020)在《孔伯华辨治热病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孔伯华先生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对“热病”诊疗尤为擅长,研究其辨治热病的经验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文献信息学、逻辑学、数据挖掘等方法,以珍贵孔先生医案手抄稿编撰而成之《孔伯华医案存真》热病病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孔先生专着、医论、中医经典理论及时代特点、自然物候等从时空、地域、医案三个维度,主要通过“孔伯华热病医案分析解析研究”、“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研究”及“伤寒经方传承与新用”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以探微索隐、揭示规律、彰显特色,从临证实录的角度探讨孔伯华先生辨证热病学术特点、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力求客观、深度挖掘孔伯华先生治疗热病临证思维、常用立法及用药特色,为当前热病研究和临床提供新的视角。研究结果1.孔伯华热病医案数据挖掘分析研究以《孔伯华医案存真》中医案为本底资料,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软件,主要运用数据挖掘与归纳推理的方法对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经验进行梳理。筛选孔伯华以发热为主症的热病医案144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65例,性别不详4例,共计352诊次,研究主要从发热与舌诊、脉象、伴随症状、证候分布、病位、治法、用药分析等几方面深入挖掘分析。在对信息的抓取与分析中,揭示孔先生治疗“热病”的潜在规律。研究提示医案所载发热为主症医案脉象频次由高到低主要是:数大、滑数大、滑数、弦滑数、左关盛、数、弦数、关盛、有力、弦滑数大等;单脉象及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数、大、关盛、弦、有力、洪、平、缓等,医案中脉象多为阳脉。舌苔频次由高到低前10位依次是白腻、未退净、厚腻、黄厚、苔退、白厚腻、垢厚、垢糙、垢腻、厚糙;舌质颜色频次最高的是白、其次是黄、赤;舌苔厚薄及频次是厚苔明显高于薄苔;舌质津液情况及频次糙大于润;舌苔净垢情况及频次是垢明显高于净。医案所载发热主要伴随症状及证候分析。伴随描述:便秘、便泻、口渴、神昏、呕吐、谵语、腹痛等症状,辨为阳证较多。证候分布由多到少排列:为湿热内蕴、气分热盛、热入营血、表热、表湿等,其中湿热内蕴证占60%比例居多。病位分布从高至低排列:以肺、胃、肝、脾、心包、肠胃,提示外感发热最易以肺和胃受累,所涉非一脏,往往多脏器受累,治病用药需兼顾其他脏腑。药物性味归经,性以寒、平为主,味以甘、苦、辛为主,归肺、胃、肝经的中药最多。中药以鲜苇根、地骨皮、生石膏、旋覆花、代赭石、薄荷、生石决明等为高频用药。同时,对症状、证候与中药关联分析提示了石膏、地骨皮、黄柏、代赭石及安宫牛黄丸的用药特点。研究亦得出了石膏、知母等31对常用药对。2.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和学术特点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临证实录角度进行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和学术特点研究,探讨孔伯华先生辨证热病学术特点、临床诊疗经验,深度挖掘孔伯华先生治疗热病临证思维、常用立法及用药特色。首先,从“病因”“发病”“辨证”“治则”“调护”等角度对孔先生辨治热病思维进行整体探析。其次,根据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揭示的病机、证候特点等提取出的“郁热”这一重要致病因素,阐述了孔先生从“郁热”论治热病的学术特点。提出“郁热”乃热病发病重要环节、辨治“郁热”重视从少阳宣郁泄热、郁热挟湿重视畅通三焦等。再次,总结出“通”“降”“和”三个主要治疗法则,整理了孔先生审因组方、审病位组方的特点与用药特点,归纳出“郁热轻”“郁热重”“邪为湿固”“在表在上”“在表在里”“邪退气阴亏”等方阵特点,及以“石膏”为代表的药物应有特色。最后,从“谨遵经旨,首辨阴阳”“凭脉辨势,四诊合参”“溯源循因,重视郁热”“顺天之道,调畅气机”“治病求本,顾护脾肾”“截断扭转,已病防传”6个特点对孔先生辨治热病学术特点进行了诠解。3.孔伯华传承伤寒经方和新用研究研究中发现孔先生对伤寒经方传承中多有创新,以“旋覆代赭汤”“小柴胡汤”“改良大承气汤”应用可见一斑。通过以经解经,应有对比、推理,对以上三方中蕴含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初步阐发、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认为“旋覆代赭汤”在药物组成、配比、适应症方面均有活用,如旋覆花与代赭石经典比例为3:1,孔先生应用比例为1:1,功效为“镇肝降逆,调和脾胃,化痰通腑,并降诸上逆之气”适应症扩大为呃逆,咳嗽,呕吐,头痛眩晕,大便不通等。孔先生和解少阳,不用小柴胡汤,而以自拟“薄荷龙胆汤”为主,更强调“辨素体阴阳”,突出“阴不足”的病机特点,脉象以“弦大或数”为主,治“胃”臣佐半夏、知母、藕;治“脾”酌加谷芽、稻芽;治“肝”酌配“地骨皮、石决明、桑寄生”等。孔先生“改良大承气汤”与伤寒“大承气汤”相较,方药组成为“酒大黄,瓜蒌,玄明粉或加枳实、大腹皮、厚朴花”,其中,酒军(1.2-4.5g,平均剂量3g)、瓜萎(9-30g,平均剂量24g)玄明粉(1.2-6g,平均剂量3g),煎煮方法中“川军(开水泡,兑)取之气,弃其味,玄明粉(冲)”用药时机为“胃实肠满,潮热,腹满,汗出”服用方法“得下,如仍有燥屎,可续服用”,传承中又多活用,特色鲜明。研究结论研究认为孔伯华对热病论治学术思想源于《内经》、《难经》。热病论治孔伯华重视“郁热”,提出“郁热”乃热病发病重要环节;辨治“郁热”重视从少阳宣郁泄热调畅气机;郁热挟湿以分消上下之势畅通三焦;“祛邪”之法重视通降并用,气血同调。辨“素体”阴阳盛衰以固本,护心、脾阳、滋阴以病防传。孔先生热病辨治“寒温融合,法效伤寒”,而用药之性,参悟《本经》擅用妙用石膏、喜用芳香之品鲜药、兼用中成药以补汤药之不及。总之,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经验丰富、特色鲜明。通过以上研究,亦可窥其对中医学术继承和发扬上的贡献。本论文立足于客观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对孔先生热病辨治经验与学术特点进行总结和阐发,对其辨治经验的梳理尤为着力,相信对当前中医药防治热病临证探索及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等或应有所助益。
刘方华[6](2020)在《毒品犯罪主观明知推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毒品问题日趋严峻,犯罪的集团化、职业化特征凸显,犯罪手段日趋隐秘化、多样化,打击毒品犯罪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在打击毒品犯罪中,行为人毒品犯罪主观明知证明问题关系到罪与非罪的认定。为了司法机关能够正确适用法律应对日趋日趋复杂、层出不穷的毒品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等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打击毒品犯罪的司法解释,以列举式的方法对毒品犯罪中行为人主观“明知”可能出现的情形做出了相应规定,为司法机关以及侦查机关具体认定行为人在相关毒品犯罪中是否具有主观上的“明知”提供了参考。但是,随着毒品品种的多元化,毒品犯罪的手段和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对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不可能列举完全,这些司法解释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加之各个司法解释中虽然有规定相应情形,但是并没有给出统一的标准,结合毒品犯罪的特殊性造成的证据即时、单一、易破坏等特性,该司法解释也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正因如此,司法实务中采用推定来探索解决毒品犯罪中主观“明知”的认定困难。通过论证适用推定的性质与正当性基础,在缺乏直接证据证明“明知”时,以推定的方式来认定“明知”是现阶段的现实最佳选择。但推定毕竟是一种迫于现实的无奈选择,其本身的盖然性决定了适用推定有造成冤假错案的可能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分析毒品犯罪主观明知适用推定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推定的基本原则、规则和方法,进一步总结打击毒品犯罪的经验,准确适用法律,做到罪刑法定,罪责相当,罚当其罪。本文一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毒品犯罪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而后对主观明知在毒品犯罪中的构成以及地位进行阐述,介绍本文最终问题形成的前提。第二部分围绕在毒品犯罪中认定主观明知的方法,即推定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以明晰推定的概念和性质,为下文如何在毒品犯罪中运用推定的方式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做铺垫。第三部分是对我国有关毒品犯罪中推定行为人主观明知的立法现状的梳理以及分析,通过Alpha法律数据库检索了我国有关行为人主观明知的毒品案件的检察文书以及裁判文书,利用大数据功能进行了初步整理,筛选出法院否定控方提出行为人主观明知的公诉意见而免于刑事处罚无罪的12份裁判文书,以及二审改判无罪案件的裁判文书,具体分析其中法院的认定观点;第四部分通过对文书的整理和分析,整理具体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论基础不完善、证据收集难,以及印证难、口供依赖性强、认定方法不统一这四方面,并分析相应的成因。第五部分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从推定原则、推定规则以及证据规则三方面完善推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张功[7](2020)在《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归纳总结温疫学派对温疫的认识、温疫辨证体系、治法、方药特色以及对当代传染病的防治启示,以期对现当今时代重大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与辨治有所启迪,促进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理、法、方、药、防”等方面梳理总结温疫学派学术特色,深入挖掘防疫治疫的主要方法以及主要特色,从而探究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研究结果:明清温疫学派有丰富的防疫治疫理论,对疫病发生、治疗、愈后有独特的认识,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内容,对当今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1.综合探讨温疫学派对温疫发病的认识是:疫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体现“天-地-人”三才发病观。2.归纳总结温疫学派辨证体系是融汇多种辨证方法于一体以适应疫病特殊性的结论。3.总结温疫学派治法特色为: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4.归纳温疫学派方药运用特色:用药精专,专方专药;辟秽化浊,宜施芳香;重视性味,注重配伍;药物法象,选药新法;用药宜忌,谨遵禁忌。5.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疫治疫的启示为:中医治疫别具特色,以因势利导予邪以出路为原则,重视五运六气在中医防疫治疫的应用,立足中医“治未病”学说,培护正气,避其邪气,集中体现在温疫学派护窍思想。同时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是精髓。防治疫病总的原则,在于随机而变圆机灵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6.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讨温疫学派学术思想的实践应用,以“天地人”三才发病观探究新冠肺炎的发病,立足“时-位”“和-解”等治法思想探究在此次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与不足,同时提出“大疫良方,专方专药”,治疫要“守正创新”的观点。研究结论:明清温疫学派医家丰富的防治疫病的经验,为当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中医药在当今时代防治疫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张婷婷[8](2020)在《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文献,以“病-症-证-治法-方药”为主线,挖掘秦汉至明清对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辨治要点以及方药运用规律,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提供文献参考资料。方法:将文献研究的方法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主要分为五步。第一步,获取数据。首先以“妊”、“娠”、“孕”、“胎”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妊娠病的全部内容,再通过人工阅读纳入论及妊娠腹痛的书目。然后,通过阅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和“中医女科十大名着”的电子版书籍,筛选出《中华医典》未收录的论有妊娠腹痛的书籍。通过以上两步确定书目后,利用现有电子文档,摘录古籍中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内容。最后,将所有妊娠腹痛的文献数据以书为单元命名,建立“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第二步,语义类型的确定和数据预处理。阅读并分析古籍文献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待标注的语义类型。同时将古代文献划分为数据单元,以避免因计算机排版错乱而导致上下文不完整和不衔接。第三步,构建结构化知识库。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导入标注系统,标注者对50%的数据进行实体和事件的标注,给实体和事件赋予语义类型的标签,构建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集,然后基于该数据集训练和测试条件随机场模型,让计算机完成剩余50%文献数据的标注,最后通过人工校对定稿,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第四步,数据标准化处理。“中药”数据量最大,由机器学习模型辅助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采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剩余的部分实体和事件由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第五步,数据分析和挖掘。根据成书年代将研究内容划分为四个时期:秦汉时期、魏晋至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这四个时期为背景,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利用Python软件绘制实体和事件的年代分布散点图,对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病名、症状、证素、治法、方药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和挖掘。结果:本研究在1200余本中医古籍中筛选出179本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古籍,涉及156位着家,共计124900文字,由人工拆分为1330条数据单元。本研究共完成19个语义类型的标注,分别是“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病位证素”、“病性证素”、“治则”、“治法”、“方剂”、“中药”、“中药炮制”、“煎药溶媒”、“服药辅剂”、“药物剂量”、“服药剂量”、“妊娠时月”、“中医文献”、“医学人物”、“慎治或禁忌”、“脉象”,并对其中7个语义类型的标注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分别为“症状”、“病性证素”、“病位证素”、“治法”、“方剂”、“中药”、“妊娠时月”。结果显示,机器标注的准确率均值为87%,“中药”的机器标准化的准确率为33.6%,提示用条件随机场的机器学习模型抽取中医古籍的实体或事件效果良好,相比之下,利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对“中药”进行标准化处理的结果欠佳,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基于此进行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如下。1.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文献分析(1)病名: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文献中共有47种与妊娠腹痛相关的病名,最常用的有“胎动不安”、“胎动”、“胎痛”、“妊娠腹痛”等,此外还包括“妊娠腹痛”的变写以及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胞阻”在古籍中的含义包括妊娠腹痛、妊娠下血、妊娠腹痛并下血三种,其中“胞阻”意指妊娠腹痛是清代部分医家的观点。(2)症状:腹痛主症描述涉及912条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共包含16种疼痛性质,37种疼痛部位,3类疼痛频率,2类疼痛程度,以及2种痛势。其中疼痛性质以“胀痛”、“冷痛”最多见;疼痛的部位除了见于小腹、脐腹或少腹,还波及到整个躯干部的腹侧面和腰部,包括胁、胸、腰、心、胯、脘、腰等位置;疼痛的频率“不时作痛”、“时时作痛”、“痛不止”三种;疼痛的程度主要分为轻重两类;痛势主要涉及缓急两类。掌握疼痛症状五个方面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治和判断疾病走势。(3)证素:妊娠腹痛的病性证素有22种,共2437频次,包括“虚”、“风”、“寒”、“毒”、“瘀”、“气”、“火”、“湿”八个方面;病位证素有20种,共504频次,涉及到脏腑、经络、水血分、胞胎四类,其中脏腑以肝、脾、肾三脏与妊娠腹痛关系最密切,经络则以冲任、胞络、肝经、肾经在妊娠腹痛的文献中出现最多,胞胎是妊娠病特有的病位,水分和血分的病位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治法:古籍中妊娠腹痛的治法共14种。秦汉时期以温补冲任、调和肝脾为主;魏晋至隋唐时期以补血清热为主,初现补肾之法;宋朝重视理气养血的治法,金元时期主从肝脾肾论治,重视健脾除湿、养血清热的安胎之法;明清时期百家争鸣,善用活血法,重视补肾以安胎。概言之,历代医家对妊娠腹痛的治疗尤重扶补正气,以补益阴血和调补后天脾胃为主,其次是理气、温里、清热等治法。不同治法相配可以适应妊娠腹痛的各种病机。(5)方药:治疗妊娠腹痛的方剂共1095频次,其中有方名的有857频次,包含方剂名共293种;中药共有7258频次,包含217种药物,其中现代临床常用中药有165种。古代医家治疗妊娠腹痛以补虚和理气的方药为主,补虚主以补气、补血、补阳。妊娠腹痛用药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味最多,归经以脾、肝、肾、胃经为主。妊娠禁忌药被用于下胎和去病安胎,使用时应权衡力度,注重配伍,有故无殒。2.妊娠腹痛的方药与证素、治法的关联分析(1)方药与15种病性证素和7种病位证素产生了关联,其中当归、人参、白术、甘草与多个病性证素有较强关联,可见补益气血是治疗妊娠腹痛的重要思路;白术、人参、当归、甘草和病位证素“肝脾”、“脾”和“肝”都有较强关联,可见肝脾同病或单脏主病均重视补益脾胃;若病位在肾,以补肾阳最常见;若病位在胞宫或胞胎则应以扶补正气为主。(2)方药与8种治法产生了关联,其中,补益法主以补气和补血,兼以理气行血;理气法以行气血与补气血并用;活血法主以理气活血,常用当归、川芎;和解之法以当归芍药散的组方为核心;解表法以扶正与解表药共用;祛痰法以健脾燥湿化痰为治,与四君子汤和二陈汤的主药关联度较高。结论1.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疾病的源流和关联分析高效可行。本研究采用“人工+机器”的半自动化方法构建本体化的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提高了知识库构建的效率。基于此知识库进行疾病的理法方药的源流和关联分析是可行的、便捷的。2.古籍中妊娠腹痛的辨治内容丰富,对现代中医的理论和临证有参考意义。妊娠腹痛历经秦汉的理论起源、魏晋至隋唐的经验积累、宋金元的总结发展、明清的百家争鸣四个时期。研究发现,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症状描述以疼痛症状为主,掌握疼痛的性质、部位、频率、程度和痛势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证论治和判断疾病走势;辨证着眼于气血是否充盛而调畅、脾胃是否健运、肝脾是否调达、肾阴阳是否充足而和调;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主,攻补兼施,理气与补益相配,使不耗伤气血,补而不滞,所用方药多平和、少峻猛,特殊情况下可去病安胎,有故无殒,甚至下胎益母。概言之,中医古籍中有丰富的关于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和诊疗知识,对现代中医临床辨治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心愿[9](2020)在《从《伤寒论》治疗禁忌谈张仲景治疗思想》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希望通过对《伤寒论》中治禁条文的分析,探求张仲景治疗外感病思想,避免临证出现“虚虚实实”之误。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选取《伤寒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治禁条文,探讨其所反映的张仲景治疗思想。研究结果:仲景的治禁及所含治疗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三阳经病以祛邪为主,正盛邪实为基本矛盾;三阴经病以扶正为主,正虚邪恋为基本矛盾。2.重视药物煎煮法及药后调护。3.仲景通过火逆证等禁例,揭示了温热病的生理特性、发病原因、传变途径及治则治法。4.明确了体质对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六经病治禁内容的整理、归纳和分析,从禁忌角度揭示张仲景治疗外感疾病思想,对《伤寒论》治禁内容做了更充分的阐释,从新的视角进一步探析张仲景对外感疾病的治疗思想。
秦洁[10](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二、慎用“80/20法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慎用“80/20法则”(论文提纲范文)
(1)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胃痛诊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渊源 |
一、谢晶日教授简介 |
二、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渊源 |
(一)孜孜不倦,古籍溯源 |
(二)五脏相关,肝脾尤重 |
(三)肝脾荣损,理论基源 |
1.肝脾相关,相助为理 |
2.肝脾相关,相及为病 |
(四)与时俱进,中西相参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总结 |
一、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 |
(一)勤研基础,融汇中医思维 |
1.整体思维为主线 |
2.结合动态辩证思维 |
3.贯穿中和思维 |
4.善用取象思维 |
(二)衷中参西,博采众长 |
(三)四诊皆要,尤重舌脉 |
(四)提倡肝脾同治 |
1.善理气机,以调代补 |
2.肝脾合病,善治湿邪 |
3.病肝脾者,身心制宜 |
(五)病久入络,化瘀解毒 |
(六)固护胃气,善辨其存亡 |
(七)巧用诸方,从权而立 |
(八)趋利避害,养护脾胃 |
1.饮食有节,固护脾胃 |
2.劳逸适当,健运脾胃 |
3.少思慎怒,保护脾胃 |
4.顺四时之变,起居有常 |
二、谢晶日教授脾胃病临床诊治经验总结 |
(一)诊治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经验 |
1.详辨病因,究其本源 |
2.衷中参西,精准诊断 |
3.临证辨治,善从肝脾出发 |
4.临床验案举隅 |
(二)诊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 |
1.详辨病因,究其本源 |
2.衷中参西,精准诊断 |
3.临证治疗经验 |
4.临证验案举隅 |
(三)诊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
1.详辨病因,究其本源 |
2.衷中参西,精准诊断 |
3.治疗特色 |
4.临床验案举隅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谢晶日教授诊治胃痛规律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一、病案资料 |
(一)病案来源与筛选 |
(二)诊断标准 |
1.诊断标准 |
2.纳入标准 |
3.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技术路线 |
(二)数据准备 |
1.数据预处理 |
2.录入信息及建立数据库 |
(三)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 |
1.频次统计分析 |
2.数据挖掘分析 |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1.胃痛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2.胃痛相关西医疾病及伴发疾病分布情况 |
二、症状资料分析 |
1.胃痛症状频次分析 |
2.症状规律分析 |
3.症状聚类分析 |
三、组方用药资料分析 |
1.胃痛用药频次分析 |
2.药物性味归经频次分析 |
3.关键药物用量规律分析 |
4.基于关联规则的胃痛组方规律分析 |
5.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
四、胃痛证型资料分析 |
1.胃痛常见证型频次统计 |
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胃痛各证型组方规律分析 |
3.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 |
讨论 |
一、谢晶日教授对胃痛的认识 |
1.病因及发病特点 |
2.胃痛的病机 |
3.病位在胃,涉及多脏腑 |
4.胃痛的预后 |
二、组方用药特色 |
(一)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显性用药规律 |
1.药物频次统计结果分析 |
2.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频次统计结果分析 |
3.药物组合分析 |
4.组方规律分析 |
(二)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的隐性用药规律 |
1.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分析 |
2.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 |
三、谢晶日教授灵活辨证施治 |
1.肝郁脾虚证(脏腑辨证) |
2.湿热中阻证(脏腑辨证) |
3.肝胃郁热证(脏腑辨证) |
4.肝胃气滞证(脏腑辨证) |
5.脾胃虚寒证(脏腑辨证) |
6.寒湿中阻证(脏腑辨证) |
7.饮食停滞证(病性辨证) |
8.气阴两虚证(病性辨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医药诊治胃痛的研究进展综述 |
一、胃痛的病因病机 |
(一)理论研究 |
(二)实验研究 |
二、胃痛的治疗 |
(一)辨证论治 |
(二)专方专药 |
(三)名医经验传承与研究 |
1.辨治特色 |
2.从不同角度立论 |
3.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整理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2)基于《内经》理论的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近二十年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研究综述 |
1 我国古代瘟疫概念及类别研究概述 |
1.1 我国古代瘟疫概念研究概述 |
1.2 我国古代瘟疫类别研究概述 |
2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传播途径研究概述 |
2.1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变化关系研究概述 |
2.2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疠气关系研究概述 |
2.3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其它因素关系研究概述 |
2.4 我国古代瘟疫传播途径研究概述 |
3 我国古代瘟疫治疗方药及预防研究概述 |
3.1 治则治法研究概述 |
3.2 治疗方药研究概述 |
3.3 中药预防研究概述 |
3.4 人群隔离预防研究概述 |
3.5 环境卫生预防研究概述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章 《内经》瘟疫因机治防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
1 《内经》瘟疫因机与五运六气关系研究 |
1.1 《内经》瘟疫因机与岁运不及关系研究 |
1.2 《内经》瘟疫因机与六气关系研究 |
1.3 《内经》瘟疫因机与三虚相合致疫关系研究 |
1.4 《内经》瘟疫因机与三年化疫关系研究 |
1.5 《内经》瘟疫因机与运气同化关系研究 |
2 《内经》瘟疫治则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
2.1 五运郁发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
2.3 地域方位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
2.4 正反逆从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
2.5 寒热季节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
2.6 标本中气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
3 《内经》瘟疫气味用药原则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
3.1 岁运气味用药原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
3.2 六气气味用药原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
4 《内经》瘟疫预防措施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
4.1 针刺穴位预防瘟疫与五运六气 |
4.2 中药预防瘟疫与五运六气 |
4.3 意念引导阳气预防瘟疫与五运六气 |
第二章 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对瘟疫的认识 |
1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
1.1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名研究 |
1.2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
1.3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
1.4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
1.5 小结 |
2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
2.1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类别及病名研究 |
2.2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
2.3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
2.4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治疗研究 |
2.5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
2.6 小结 |
3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
3.1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类别及病名研究 |
3.2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
3.3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
3.4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治疗研究 |
3.5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
3.6 小结 |
4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
4.1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类别及病名研究 |
4.2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
4.3 宋金元朝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
4.4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治疗研究 |
4.5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
4.6 小结 |
5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
5.1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类别及病名研究 |
5.2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
5.3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
5.4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治疗研究 |
5.5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
5.6 小结 |
第三部分 数据分析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
1 我国古代瘟疫数据库的建立 |
1.1 资料收集 |
1.2 资料整理 |
1.3 纳入排除标准 |
1.4 数据库的建立 |
2 我国古代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
2.1 我国古代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
2.2 我国历代战争数据库的建立 |
3 五运六气时段划分 |
3.1 岁运 |
3.2 司天在泉 |
3.3 大司天 |
4 统计学方法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Spearman相关分析法 |
4.3 随机森林 |
5 我国古代各时期瘟疫发生频次统计 |
5.1 我国古代各时期瘟疫发生年频次统计 |
5.2 我国古代各时期连年瘟疫发生年频次统计 |
5.3 我国古代各时期连年瘟疫连续时长统计 |
6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岁运时段变化关系 |
7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关系 |
8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大司天性质变化关系 |
9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司天性质变化关系 |
10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在泉性质变化关系 |
11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同年灾害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
12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一年灾害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
13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两年灾害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
14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三年灾害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
第四部分 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 |
第一章 基于《内经》理论的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 |
1 瘟疫发生五运时段的预警 |
1.1 岁运时段 |
1.2 岁运太过时段 |
1.3 岁运不及时段 |
2 瘟疫发生六气时段的预警 |
2.1 客气刚柔失守时段预警 |
2.2 客气司天不迁正预警 |
2.3 客气司天不退位预警 |
2.4 客气左间气升失常预警 |
2.5 客气右间气降失常预警 |
2.6 客主加临时段预警 |
3 瘟疫发生与三虚相合关系的预警 |
3.1 五脏本虚复感天之邪气加之正气不足预警 |
3.2 情志失常复感天之邪气加之正气不足预警 |
3.3 饮食劳倦复感天之邪气加之正气不足预警 |
3.4 久居湿地复感天之邪气加之正气不足预警 |
4 瘟疫发生与运气同化关系的预警 |
第二章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预警机制的构建研究 |
1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岁运时段的预警 |
2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岁运太过不及时段的预警 |
3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司天时段的性质 |
4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在泉时段的性质 |
5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灾害相关性的预警 |
6 构建瘟疫发生风险的随机森林模型预警 |
6.1 数据清洗 |
6.2 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 |
6.3 分析结果 |
讨论 |
1 我国古代瘟疫病因病机分析 |
1.1 瘟疫的发生与五运六气变化有关 |
1.2 瘟疫的发生与气候环境异常变化有关 |
1.3 瘟疫的发生与疠气有关 |
1.4 瘟疫的发生与三虚相合有关 |
2 我国古代瘟疫用药规律分析 |
3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3.1 我国古代瘟疫的发生与司天性质变化有关 |
3.2 我国古代瘟疫的发生与灾害的发生有关 |
4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瘟疫预警分析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行政责任及其伦理困境界说 |
2.1 行政责任界定 |
2.1.1 行政责任概念、特点及内容 |
2.1.2 行政责任的伦理基础 |
2.1.3 行政责任的本质规定性 |
2.2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内涵与实质 |
2.2.1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内涵 |
2.2.2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实质 |
第3章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表现 |
3.1 行政人员的责任冲突困境 |
3.1.1 行政人员角色冲突 |
3.1.2 行政人员利益冲突 |
3.1.3 行政人员权力冲突 |
3.2 行政组织的责任归因困境 |
3.2.1 责任与服从的两难 |
3.2.2 集体责任与个体责任困境 |
3.2.3 组织责任遮蔽下个体责任的消解 |
3.3 行政责任制度的“问责”困境 |
3.3.1 “情理”与“法理”冲突 |
3.3.2 客观责任与主观责任冲突 |
3.3.3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二分 |
3.4 我国行政责任的特殊伦理困境 |
3.4.1 宏观公共行政环境困境 |
3.4.2 微观组织亚文化困境 |
第4章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根源 |
4.1 行政人员个体的有限理性 |
4.1.1 自然人角色与主观道德风险 |
4.1.2 职业角色与自由裁量权风险 |
4.1.3 行政领导角色与行政自主权风险 |
4.2 行政组织的伦理异化 |
4.2.1 行政组织“去道德”倾向 |
4.2.2 行政组织结构限制个体伦理选择 |
4.2.3 行政人员对组织权威的盲从 |
4.3 行政责任制度的限度 |
4.3.1 工具理性的制度缺陷 |
4.3.2 行政责任制度的内在有限性 |
4.3.3 规则至上的形式化问题 |
第5章 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的出路 |
5.1 优化行政责任伦理原则 |
5.1.1 重塑公共性价值 |
5.1.2 达成责任共识 |
5.1.3 慎用伦理妥协 |
5.2 行政人员责任伦理路径 |
5.2.1 “为他”的责任思维 |
5.2.2 主体性的责任能力 |
5.2.3 实践性的责任行为 |
5.3 负责任的行政组织路径 |
5.3.1 整合组织内外部控制因素 |
5.3.2 鼓励负责任行为的组织制度 |
5.3.3 保持组织中的伦理自主性 |
5.4 行政责任制度伦理路径 |
5.4.1 制度的伦理化设计 |
5.4.2 制度的伦理化运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定义与诊断 |
一、定义 |
二、流行病学 |
三、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临床表现 |
一、月经紊乱 |
二、血管舒缩症状 |
三、失眠症 |
四、情绪障碍 |
五、骨关节和肌肉痛 |
六、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
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八、其他 |
第三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病因机理 |
一、中医病因病机 |
二、西医病因病理 |
第四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治疗 |
一、中医治疗 |
二、西医治疗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针灸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临床研究进展 |
一、华人地区 |
二、国外地区 |
第二节 机制研究进展 |
一、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二、调整神经递质含量 |
三、抗氧化作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检索策略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资料的规范化 |
六、资料提取 |
七、质量评价 |
八、统计处理 |
九、偏倚风险评估 |
十、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筛选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四、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
五、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一、临床研究的方法学 |
二、临床研究的标准化 |
三、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价值性 |
四、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限制性 |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证治规律研究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检索策略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资料的规范化 |
六、资料提取 |
七、统计处理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筛选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四、频次分析 |
五、关联规则分析 |
六、聚类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一、辨治模式 |
二、三阴交为治疗要穴 |
三、重用足太阳膀胱经 |
四、重用特定穴 |
五、局部取穴直击病所 |
六、穴位相配阴阳皆调 |
七、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孔伯华辨治热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孔伯华生平及其生活时代背景分析 |
1.1 孔伯华生平概述 |
1.2 孔伯华医疗活动期间的气候、物候等特点分析 |
1.3 孔伯华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及人民生存现状调查 |
2 孔伯华先生从医之路及学术渊源 |
2.1 孔伯华从医之路 |
2.2 孔伯华先生学术渊源 |
3 孔伯华学术经验研究进展 |
3.1 外感病研究 |
3.2 内伤病研究 |
3.3 药物特点研究 |
3.4 治学及成就研究 |
4 小结 |
第一部分 孔伯华热病医案数据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处方来源与筛选 |
1.2 分析软件 |
1.3 处方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数据预处理 |
1.5 处方录入与核对 |
1.6 数据处理 |
2 孔伯华热病数据挖掘结果与医案分析 |
2.1 以发热为主症医案脉象及频次 |
2.2 舌象及频次 |
2.3 临床伴随症状表现统计 |
2.4 证候分布 |
2.5 病位分析 |
2.6 治法分析 |
2.7 中药频次及计量分析 |
2.8 症状与中药相关性分析 |
2.9 证候与中药分析 |
2.10 中药关联频次分析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 |
1 孔伯华热病医案辨治思维 |
1.1 热病病因 |
1.2 热病发病 |
1.3 热病辨证 |
1.4 热病病传 |
1.5 热病治则 |
1.6 热病调护 |
2 孔伯华从“郁热”论治热病 |
2.1 提出“郁热”乃热病发病重要环节 |
2.2 辨治“郁热”重视少阳与肝 |
2.3 “郁热挟湿”重视畅通三焦 |
2.4 热病“祛邪”重视通与降 |
2.5 辨“素体”阴阳盛衰以固本 |
2.6 安未受邪之“心主”以守神 |
3 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之治法 |
3.1 “通”之治法 |
3.2 “降”之治法 |
3.3 “和”之治法 |
3.4 热病治法医案举隅 |
4 孔伯华辨治热病之组方特点 |
4.1 郁热及挟湿组方特点 |
4.2 以病位施治组方特点 |
5 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用药特点 |
5.1 善用鲜药 |
5.2 善用中成药 |
5.3 喜用化湿药 |
5.4 喜用介类咸寒药 |
5.5 擅用降逆下行药 |
5.6 相须为用药配伍 |
6 孔伯华辨治热病学术特点 |
6.1 谨遵经旨,首辨阴阳 |
6.2 凭脉辨势,四诊合参 |
6.3 溯源循因,重视郁热 |
6.4 顺天之道,调畅气机 |
6.5 治病求本,顾护脾肾 |
6.6 截断扭转,已病防传 |
7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孔伯华诊治热病应用石膏研究 |
1.1 运用石膏注重时空变化和体质差异 |
1.2 运用石膏的常见症状 |
1.3 运用石膏的常用剂量为1两 |
1.4 石膏药物配伍特点分析 |
1.5 石膏医案 |
1.6 小结 |
2 旋覆花代赭汤之活用 |
2.1 旋覆代赭汤之用 |
2.2 代赭石重用之解 |
2.3 化裁组方降诸逆 |
2.4 气逆临床体悟 |
2.5 经方与时方对比 |
2.6 小结 |
3 和解少阳,不用柴胡 |
3.1 三阳合病,从少阳和解 |
3.2 和解少阳,不用小柴胡汤 |
3.3 扶正祛邪,滋阴或补中 |
3.4 三阳合病医案 |
3.5 和解少阳经方与时方比较 |
3.6 临证体悟 |
3.7 小结 |
4 发热便秘,慎用攻伐 |
4.1 注重通下,能润不攻 |
4.2 胃家实证,慎用攻伐 |
4.3 大承气汤新用 |
4.4 大承气汤辨用医案 |
4.5 大承气汤与改良大承气对比 |
4.6 小结 |
5 孔伯华热病“先安未受邪之地”之临床应用 |
5.1 孔伯华“先安未受邪之地”指导理论 |
5.2 孔伯华“先安未受邪之地”临床应用 |
5.3 小结 |
第四部分 总结 |
思考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6)毒品犯罪主观明知推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毒品犯罪主观明知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毒品犯罪概念与构成 |
一、毒品犯罪的概念 |
二、毒品犯罪的构成 |
第二节 主观明知的理论分析 |
一、不同犯罪构成学说中的主观明知的内容 |
二、毒品犯罪中主观明知的内容 |
三、主观明知在毒品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
第二章 毒品犯罪主观明知的推定理论 |
第一节 推定的概念 |
一、刑事推定概念的学说界定 |
二、刑事推定概念的学说评析 |
第二节 推定的性质 |
一、推定与推论、推断、推理的关系 |
二、推定与法律拟制的关系 |
第三节 适用推定的正当性基础 |
一、从反映刑法本质的法理基础出发 |
二、从犯罪构成要件角度出发 |
三、从证据运用规则角度出发 |
四、从司法现实角度出发 |
五、从案件裁判结果走向出发 |
第三章 毒品犯罪主观“明知”推定的司法解释及司法案例 |
第一节 我国关于毒品犯罪主观明知推定的司法解释 |
一、《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三、《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
四、《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
第二节 我国关于毒品犯罪主观明知推定的司法案例 |
一、我国涉及主观明知毒品案件概览 |
二、我国涉及主观明知毒品案件检察文书情况 |
三、我国涉及主观明知毒品案件裁判文书情况 |
四、我国涉及主观明知毒品案件具体分析 |
第三节 国外及港台地区毒品犯罪主观明知推定司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大陆法系典型国家 |
二、英美法系典型国家 |
三、我国港台地区 |
四、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毒品犯罪中推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理论基础不完善 |
二、认定方法不统一 |
三、证据收集难、印证难 |
四、口供依赖性强 |
第二节 毒品犯罪主观“明知”认定困难的成因 |
一、主观因素的复杂性 |
二、毒品犯罪的特殊性 |
三、明知认定缺乏统一的规范 |
四、犯罪自身特点使“明知”证据难以获取 |
五、证明标准的差别使“明知”难以证明 |
六、立法局限性导致实际操作存在偏差 |
第五章 对毒品犯罪中主观明知推定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确立推定原则 |
一、有法必依原则 |
二、基础事实必真原则 |
三、—次推定原则 |
四、允许反驳原则 |
五、穷尽原则 |
第二节 规范推定规则 |
一、明确推定规则的适用要件 |
二、健全推定的排除性规则 |
第三节 完善证据规则 |
一、强化证据规则在口供运用中的地位 |
二、慎用证人证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温疫探赜 |
1.温疫概念 |
1.1 疫的内涵 |
1.2 温与瘟辨 |
2.疫病探索 |
第二部分 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探究 |
1.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概述 |
1.1 创立戾气学说,启温疫学派 |
1.2 别诸家立医林,治疫家荟萃 |
2.温疫学派“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
2.1 天运时气异常,特异因素发病 |
2.2 人烟稠密酿疫,正气损而发病 |
2.3 地理方位特异,环境恶浊发病 |
3.温疫学派辨证体系研究 |
3.1 伤寒温病,首辨阴阳 |
3.2 疫邪见症,不出表里 |
3.3 虚实之辨,尤为重要 |
3.4 洞悉寒热,务须辨明 |
3.5 疫病辨证,在乎气血 |
3.6 温疫六经,殊与伤寒 |
3.7 卫气营血,温疫可参 |
3.8 温疫发展,三焦辨证 |
4.温疫学派治法研究 |
4.1 “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 |
4.2 “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 |
4.3 “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 |
4.4 “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 |
4.5 “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 |
4.6 “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 |
4.7 “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 |
5.温疫学派方药特色探究 |
5.1 用药精专,专方专药 |
5.2 辟秽化浊,宜施芳香 |
5.3 重视性味,注重配伍 |
5.4 药物法象,选药新法 |
5.5 用药宜忌,谨守禁忌 |
第三部分 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治疫病理念的启示 |
1.“治未病”,培护正气 |
1.1 未病先防,培护正气 |
1.2 早期干预,重视隔离 |
1.3 善后调理,引起重视 |
2.避其疫毒气,护窍思想 |
2.1 邪从口鼻入,护口鼻 |
2.2 周身血脉和,护毛窍 |
2.3 肠通而腑畅,重下窍 |
3.防疫新方案,五运六气 |
4.重辨证施治,随宜变通 |
4.1 注重体质,三因制宜 |
4.2 因发知受,辨证论治 |
4.3 知要守一,随宜变通 |
5.对中医防治新冠肺炎全过程的思考 |
5.1 “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
5.2 温疫学派治疫思想应用 |
5.3 大疫良方,专方专药 |
5.4 中医治疫,守正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8)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文献研究 |
1 研究背景 |
1.1 中医古籍数据量浩大,是中医宝贵的知识库 |
1.2 传统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方法和局限 |
1.3 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技术是未来中医古籍研究的重要工具 |
1.4 基于本体构建数据集是智能化古籍数据挖掘的必要途径 |
1.4.1 本体的概念 |
1.4.2 基于中医领域本体构建结构化知识库的重要作用 |
1.5 对妊娠腹痛的古籍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的意义 |
1.5.1 临床实际意义 |
1.5.2 文献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确定书目 |
2.2 研究内容筛选标准 |
2.3 构建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 |
2.4 数据预处理 |
2.5 语义类型的确定及定义 |
2.6 标注流程 |
2.6.1 选择标注系统 |
2.6.2 数据导入 |
2.6.3 标注方法 |
2.6.4 机器标注结果评价参数及计算方法 |
2.6.5 质量控制 |
2.7 数据处理和标准化 |
2.7.1 计算机去重 |
2.7.2 人工标准化 |
2.7.3 机器标准化 |
2.7.4 人工校正核对定稿 |
2.8 技术路线 |
3 机器标注及标准化结果与分析 |
3.1 评价机器标注结果的参数值 |
3.2 原始数据及标准化数据计量结果 |
3.3 评价机器标准化处理结果的参数 |
4 数据挖掘结果与分析 |
4.1 妊娠腹痛病名的沿革 |
4.1.1 妊娠腹痛病名的朝代分布 |
4.1.2 妊娠腹痛病名的演变 |
4.1.2.1 妊娠腹痛的定义 |
4.1.2.2 妊娠腹痛的病名源流 |
4.1.2.3 “妊娠腹痛”的变写 |
4.1.2.4 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 |
4.1.2.5 妊娠腹痛病名与妊娠月份的关系 |
4.1.3 “胞阻”的源流 |
4.2 妊娠腹痛的主症分析 |
4.2.1 疼痛的性质 |
4.2.2 疼痛的部位 |
4.2.3 疼痛的频率 |
4.2.4 疼痛的程度 |
4.2.5 痛势 |
4.3 证素分析 |
4.3.1 证素选择依据 |
4.3.2 病性证素的历史演化 |
4.3.3 病位证素的历史演化 |
4.3.3.1 脾胃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
4.3.3.2 肝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
4.3.3.3 肾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
4.3.3.4 经脉病机以奇经最关键 |
4.3.3.5 水血分病位之说有待后世进一步研究 |
4.3.3.6 病在胞胎是妊娠病的特有病机 |
4.4 治法分析 |
4.5 方药分析 |
4.5.1 妊娠腹痛代表方剂的考证和源流分析 |
4.5.1.1 附子汤 |
4.5.1.2 当归芍药散 |
4.5.1.3 胶艾汤 |
4.5.2 妊娠腹痛方药历史演化分析 |
4.5.2.1 先秦两汉时期 |
4.5.2.2 魏晋至隋唐时期 |
4.5.2.3 宋金元时期 |
4.5.2.4 明清时期 |
4.5.3 妊娠腹痛用药历史演化分析 |
4.5.3.1 妊娠腹痛用药概况 |
4.5.3.2 药物之性 |
4.5.3.3 药物的五味 |
4.5.3.4 药物的归经 |
4.5.3.5 药物的功效分类 |
4.5.3.6 妊娠禁忌药 |
4.6 方药与证素、治法的相关性分析 |
4.6.1 关联规则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
4.6.2 方药与病性证素的关联结果 |
4.6.3 方药与病位证素的关联结果 |
4.6.4 方药与治法的关联规则 |
讨论 |
1 中医对妊娠生理的认识 |
1.1 妊娠的生理基础 |
1.2 妊娠生理性失衡 |
2 中医对妊娠病的认识 |
3 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认识 |
4 对妊娠腹痛的弦脉的探讨 |
5 妊娠腹痛的安胎法则 |
5.1 预防以安胎的思想 |
5.2 祛邪和扶正的安胎原则 |
5.3 重视养胎调护 |
6 对“抑阳助阴”安胎思想的探讨 |
6.1 “抑阳助阴”的含义 |
6.2 “抑阳助阴”的方剂配伍思路 |
6.3 古代医家对理气安胎的认识和用药特点 |
7 对“白术黄芩是安胎之圣药”的探讨 |
7.1 源于仲景方,始由丹溪提出 |
7.2 白术黄芩的安胎机理和临证配伍特点 |
7.3 “白术黄芩乃安胎圣药”之说不可拘泥 |
8 对治妊娠腹痛方中用酒的探讨 |
8.1 行药势,助药力 |
8.2 畅通血脉 |
8.3 减少寒凉或滋腻药物的不良反应 |
9 古代和现代中医治疗妊娠腹痛的异同 |
9.1 现代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诊疗概况 |
9.2 古代与现代中医辨治妊娠腹痛的异同 |
10 妊娠腹痛与内科腹痛的诊疗差异 |
11 本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12 将本体的方法用于古籍数据挖掘的机遇和挑战 |
12.1 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运用是中医古籍知识发现的机遇 |
12.2 中医古籍本体语言的完善和标准化是古籍知识发现的挑战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中医古籍的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从《伤寒论》治疗禁忌谈张仲景治疗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历史源流 |
1 秦汉时期禁忌思想开始萌芽 |
2 《黄帝内经》时期奠定禁忌理论基础 |
3 《伤寒论》将禁忌理论用于临床实际 |
4 隋唐时期疾病治疗禁忌开始发展 |
5 宋金元时期各科禁忌开始发展 |
6 明清时期禁忌内容趋于完善 |
7 现代中医学禁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伤寒论》治疗禁忌理论解析 |
1 太阳病治禁 |
1.1 禁汗 |
1.2 禁吐 |
1.3 禁下 |
1.4 火逆 |
2 阳明病治禁 |
2.1 禁下 |
2.2 禁利小便 |
2.3 禁火 |
3 少阳病治禁 |
3.1 禁发汗 |
3.2 禁吐下 |
3.3 中虚湿郁,禁用和解法 |
4 太阴病治禁 |
4.1 禁下 |
5 少阴病治禁 |
5.1 禁汗 |
5.2 禁下 |
5.3 寒饮者禁吐 |
6 厥阴病治禁 |
6.1 禁清下 |
6.2 禁汗 |
6.3 内有痈脓禁吐 |
第三章 张仲景治疗思想探讨 |
1 六经病治疗特点 |
1.1 太阳病治疗特点 |
1.2 阳明病治疗特点 |
1.3 少阳病治疗特点 |
1.4 太阴病治疗特点 |
1.5 少阴病治疗特点 |
1.6 厥阴病治疗特点 |
2 仲景对温热病的论述 |
2.1 风温外感,宜辛凉解表 |
2.2 阳明气分热证,宜清热生津 |
2.3 热入营血,宜凉血为要 |
2.4 热伤肝肾,宜滋阴清热 |
3 鉴别诊断思想 |
3.1 脉象鉴别 |
3.2 症状对比鉴别 |
3.3 根据误治变证鉴别 |
3.4 试探性鉴别 |
4 治禁中的体质治疗思想 |
4.1 不同体质,误治后传变不同 |
4.2 不同体质,治法不同 |
4.3 体质不同,治疗禁忌不同 |
4.4 体质不同,所用药量不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
一、虞氏易例概述 |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
一、生平与易着 |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
二、六艺与易教 |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
余论 |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慎用“80/20法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胃痛诊治规律研究[D]. 周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内经》理论的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D]. 蔡佳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研究[D]. 周环. 辽宁大学, 2020(07)
- [4]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D]. 王毓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孔伯华辨治热病经验研究[D]. 姜秀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毒品犯罪主观明知推定问题研究[D]. 刘方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D]. 张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D]. 张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从《伤寒论》治疗禁忌谈张仲景治疗思想[D]. 李心愿.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10]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