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观音坝址岩体弹性波特征及应用

小观音坝址岩体弹性波特征及应用

一、小观音坝址区岩体弹性波特征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廖彬,聂德新[1](2021)在《高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回复研究》文中提出以雅砻江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的坝基作为研究载体,以弹性力学虎克定律和相关弹性常数间的理论关系为基础,建立岩体模量与岩体应力、体积变化率的理论公式,初步将其应用在官地水电站坝基大规模开挖、减载所引起的岩体模量的变化,和高混凝土重力坝建成后较大荷重、较高压应力下对开挖坝基松弛岩体的压密、变形模量的回复方面,获得了坝基岩体在较高压应力下变形模量回复的量值并有所提高的成果。

徐岗[2](2020)在《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会造成斜坡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也会造成坡体震裂损伤,使岩体变得松动,完整性被破坏,从而降低了坡体的稳定性。大量震裂损伤的坡体是震后次生灾害发生的主要源头,对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因此,合理的评价震裂斜坡的岩体质量,对坡体的安全治理尤为重要。本文以九寨沟地震震后130余个震裂斜坡为基础,分别对震裂斜坡的震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分类,总结震裂斜坡结构面的变化特征,以及震裂岩体的宏观变形特征。分析现有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方法RMR和SMR方法,参考CSMR法的修正方式,结合震裂斜坡的震后特征,提出了适合震裂斜坡的岩体质量评价ESMR法。对九寨沟震后典型的顺层、反倾以及斜向震裂斜坡调查分析,将震裂斜坡的裂缝特征划分为横坡型、贯穿型、顺坡型以及表面型四种类型,其主要分布于斜坡顶部、陡缓交界处以及山脊部位,震裂缝一般具有延伸性较长,张开度较大的特点。震后斜坡的渗透性增强,属于强透水段。震裂斜坡结构面张开程度普遍增大,结构面间为无填充或少量填充碎屑,随着高程的增加无填充型结构面的数量逐渐增加。分别对不同岩性的试样进行室内动单轴试验,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其强度折损逐渐增大,但不同岩性的试样,强度折损不同。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不同地层岩性坡体的位移以及加速度响应规律,得到了软岩的位移以及放大系数均大于硬岩坡体。设计地形地貌的中坡高、坡度、坡面形态以及临空面等因素的拟水平正交试验,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斜坡的位移以及放大效应特征,得到各因素对坡体变形量的影响从大到小分别为坡度>坡高>坡面形态>临空面。采用层次分析法,由坡体的高度、地形坡度、坡面形态、临空面、地震烈度、坡体结构以及地层岩性等因素,建立了斜坡震裂损伤评价体系ESSD,进而引入了震裂损伤修正系数α。由震裂斜坡的结构面特征,修正原有的结构面系数β。最后,在SMR法的基础上,由震裂损伤修正系数和结构面修正系数,提出了适合震后坡体岩体质量评价ESMR法,并采用九寨沟地震震后地灾调查样本进行校验,ESMR法的评价结果更接近边坡的真实状态。

廖彬[3](2017)在《岩体卸载、加载下模量变化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回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水电站所在高山峡谷区岩体,坚硬、地应力量值高、卸荷明显、风化深度大,较大规模的坝基、坝肩开挖深度,会导致开挖坝基岩体地应力释放、降低,岩体向临空面回弹、岩体变形模量降低,加上大规模强烈爆破,开挖坝基表浅部岩体碎化、松弛更为明显,成为重力坝修建中影响坝基岩体变形、稳定的重大工程问题或工程地质问题。鉴于此,通过对坚硬岩体的卸荷、加载来研究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和工程特性,研究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变形模量回复,坝基岩体质量好转,不仅是一项新的带有探索性的研究,而且具有大的工程意义和经济价值。通过对多座大型高混凝土重力坝水电站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和建基面选择研究,论文以雅砻江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作为研究载体,对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压密回复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从力学的观点、应力与应变、模量的关系来分析应力的降低或增大会引起介质模量的降低或增大,将其初步地应用在卸载或加载条件下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上。对官地水电站坝基大规模开挖、减载所引起的模量的变化,以及高混凝土重力坝较大荷重、较高压应力下对开挖坝基松弛岩体的压密、变形模量的回复进行研究,获得了坝基岩体在较高压应力下变形模量的回复。在以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碎屑超高压变形试验成果及公伯峡水电站坝址古风化埋藏花岗岩的现场检验中,并以金安桥水电站和官地水电站的实测资料验证了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区域地质结构为基础,以区域地应力测值为参照,通过大范围地应力反演,确认反演的地应力量值较可信后,再嵌入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反演出研究坝址的主应力量值及方位。(2)以官地坝址峡谷工程地质上卸荷分带的实际资料及有关玄武岩坝址岩体的卸荷分带资料,分析了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带的特征,以官地坝址VII剖面(坝轴线剖面)为基础,用数值分析研究了河谷斜坡应力的变化,研究了谷坡应力变化(降低、减载)与卸荷的对应性,从力学上去阐明岩体“真正卸荷”与当前工程地质上的卸荷的关系;(3)研究了官地、金安桥、溪洛渡三座电站坝址河谷横剖面岩体卸荷、风化程度、岩体质量与岩体应力变化的对应性,揭示了岩体应力状态变化对其的影响;(4)在室内开展了玄武岩石碎块的高压试验、研究了加载条件模量的变化及相关性,并以公伯峡水电站古全风花岗岩在盖层重力下的压密、模量回复性进行对照分析,证实自然条件压重对岩体模量的提高(或回复);(5)以官地坝基开挖前后应力状态的变化及高重力坝压重后的应力状态,研究了高重力坝基开挖模量的降低和压重后模量的回复,以金沙江金安桥电站的实际资料进行实证,较全面论证了高重力坝坝基岩体回复的这一重要成果,这对今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的分析和减少大量的固结灌浆工程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经济价值。

许芃[4](2016)在《鲁甸“8.03”地震王家坡不稳定斜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鲁甸地震后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震裂山体等,震后历经数个雨季,次生地质灾害的后效应逐渐显现。灾区的次生地质灾害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规模大、威胁程度高的地质灾害,而与水利枢纽直接有关的重点部位斜坡的稳定性问题对工程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所参加的“王家坡潜在不稳定斜坡等不良地质斜坡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及稳定性评价”课题为依托,作者研究了王家坡不稳定斜坡的结构面特征,调查分析了王家坡地层岩性、物质组成及分布规律,建立了合理的地质模型;在对王家坡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斜坡的成因机制,提出了两种斜坡潜在的破坏模式:(1)震裂塑流拉裂破坏;(2)震裂蠕滑拉裂破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可能构成斜坡不同规模(整体或局部)滑动破坏的边界及滑面组合。通过极限平衡法对王家坡不稳定斜坡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在三种工况下王家坡的稳定性问题,从而对王家坡的稳定性作出了合理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王家坡不稳定斜坡研究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重点分析了地质构造问题,特别是鲁甸地震发震断裂包谷垴小河断裂的类型、延伸、走向等问题,以进一步分析王家坡的变形破坏特征。(2)研究了王家坡不稳定斜坡的坡体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岩体结构面分级、岩体结构分类以及斜坡地层情况、组成物质,并根据斜坡物质的岩性、岩体质量级别,分别阐述了全强风化层、二叠系梁山组地层对王家坡变形破坏的边界控制意义,建立了斜坡地质模型。(3)根据目前揭露的斜坡变形破坏现象,依据变形破坏程度将王家坡不稳定斜坡分为4个区,分别为强变形区(Ⅰ区)、弱变形区(Ⅱ区)、H2滑坡区(Ⅲ区)及H3滑坡区(Ⅳ区)。结合王家坡的岩性组合及坡体结构特征,进行了变形破坏的机制和模式分析,提出了斜坡潜在的破坏模式,确定了可能构成斜坡不同规模(整体或局部)滑动破坏的边界及滑面组合。(4)根据潜在滑动面,运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在天然、暴雨、地震三种工况下对王家坡强变形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不同的剖面位置斜坡稳定性系数相差较大,说明在强震或暴雨作用下斜坡的不同部位受到的影响相异,从目前状况来看局部地区在极端工况下存在一定规模的潜在失稳风险。得出结论:王家坡不稳定斜坡发生整体快速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小,但不排除在暴雨、地震及水库蓄水等因素作用下,斜坡坡前缘出现一定规模的局部失稳破坏的可能。

徐松林,方春艳,周伟达,郑航,周李姜[5](2016)在《载荷作用下EPS混凝土中弹性波传播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应用EPS混凝土模拟含缺陷的岩石材料。对EPS粒径分别为1 mm、2 mm和3 mm的三种EPS混凝土试样进行了载荷作用下不同频率的弹性波传播实验研究。采用单一频率脉冲叠合的方法来精确确定材料的波速,结果表明:EPS混凝土试件的p波波速随载荷增加的初始压密实阶段有较明显的增大趋势,当试件相对密实,波速增加则不很明显;s波波速随载荷增加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幅度比p波波速增加得小得多;应用一种相对波速的方法,即将波速与当前载荷下材料的声波速度进行对比,可以较好地分析波速与载荷及频率的关系;最后对波速与载荷和频率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模拟分析。此研究对于应用弹性波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无损检测等技术方面有参考意义。

赵玉报[6](2015)在《高原高寒隧道围岩冻胀行为及施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已在冻土地区修建了较多隧道工程,但冻土地区隧道冻害理论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冻土隧道施工中普遍关心的气候特征、围岩温度场的监测以及隧道冻胀变形关注的较少,且大多研究均以多年冻土为背景,对季节性冻土的研究较少。同时我国现有的隧道设计规范中并未考虑震后松动岩体对隧道围岩压力和冻害的影响,对震后岩体工程特性也未提及,论文将这一问题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单独提了出来。本文以新建兰新铁路金瑶岭隧道、元山隧道和川西高原汶-马高速鹧鸪山隧道以及5.12地震灾区唐家山隧道为工程依托,结合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测试,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高原环境气候监测,得到了寒区气温年变化规律以及冻土冻结深度变化规律;通过微观结构扫描电镜分析,揭示了冻胀对岩石微观结构的劣化损伤;同时泥岩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表明,冻胀对岩体的力学性质有较大的影响。(2)基于长期的现场测试和有限差分软件探讨了不同季节的围岩温度变化规律,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围岩最大冻结深度;分析得出不同径向深度的围岩温度受环境变化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其温度变化趋势也并不协调一致。(3)通过归纳总结岩石及围岩-支护体系的冻胀变形机理,建立了寒区隧道冻胀变形的综合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得到了季节性冻土隧道围岩冻结锋面的扩展规律。在持续低温作用下,冻结锋面由洞壁向深处逐渐扩展,其发展规律与冻结时间和冻结温度密切相关,冻结时间越长、温度越低,锋面推进速率越快、最终推进深度也就越大,在-15℃环境气温下,冻结速率为5 cm/d。(4)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探讨了不同冻结条件下的围岩稳定性。冻结温度越低、寒季暴露时间越长,围岩冻胀变形就越大。此外冻胀变形还与该断面的初始开挖时间有关,开挖断面在寒季到来前存储的热能越大,围岩发生的冻胀变形也就越小。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尽量控制围岩暴露在低温环境中的时间,并尽量选择在暖季进行易受冻胀影响段的开挖工作。(5)基于波动理论和摩尔库伦破坏准则,推导了地震动力影响下,地表岩体破坏深度的解析公式,并根据该公式分析了5.12汶川地震中不同烈度区的岩体破坏深度。总结了震后松动岩体的工程特性,其主要表现为岩体结构松散、弹性波速低、渗透系数大,RQD普遍在30%以下,弹性纵波速波速普遍在3000m/s以下,岩体渗透系数最大达1.41E-02cm/s,最小为9.26E-05cm/s,其最小值尚比受地震影响较小的岩体最大渗透系数高出一个数量级。(6)考虑岩体弹性波速和密度,提出了松动岩体的判定和分级标准。将密度降低幅度a>7%,岩体纵波波速Vp<3000m/s,作为5.12地震震后岩体松动判定标准,同时以密度降幅每增加5%为一个等级,将松动岩体划分为三个等级,即:(1)轻微松动(2500m/s<Vp<3000m/s,7.4%<a<13%); (2)中等松动(2000m/s<Vp<2500m/s,13%<a<18%);(3)强烈松动(Vp<2000m/s, a>18%)。(7)提出了不同松动等级岩体深度的两种确定方法:一是,通过岩体波速测试,分析其纵波波速和密度所对应的区间范围来确定。二是,参照以往研究成果,根据不同松动等级岩体在深度上所占比例,结合5.2节所推导的地震力对岩体破坏深度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同时,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得出了汶川地震震后不同松动等级岩体的深度范围。(8)提出将强烈松动岩体自重全部以荷载的形式作用在隧道支护结构或上覆地层上的力学概念。只有当隧道埋深处于超浅埋与浅埋以及浅埋与深埋分界附近时,强烈松动体才对隧道围岩压力产生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强烈松动岩体的存在改变了原有隧道深浅埋分界界限,按等效埋深划分的分界值为:原分界深度+强烈松动区厚度。(9)震后松动岩体的存在对冻土隧道的冻害产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岩体松动,使得冻胀率增大;二是,节理裂隙的产生改变了地层原有的渗流特性,为水冰相变过程中的水分补给提供了便利的迁移通道,为隧道冻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邵明申,李黎,李最雄[7](2010)在《龙游石窟砂岩在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弹性波速与力学性能》文中认为为研究水环境变化对龙游石窟风化破坏的影响,进行不同含水状态下砂岩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波测试,分析在不同含水条件下砂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含水率对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质有显着影响,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应变软化特性弱化,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呈指数减少。弹性波速的测试结果表明,单轴抗压强度与波速具有线性关系;含水率为1.5%时,弹性波速出现反常,降低到一个很低的值,主要原因是砂岩中含有较多膨胀性的黏土矿物;各向异性受含水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干燥、稳定的环境有利于洞室的保护。

李建强[8](2009)在《玄武岩层内错动带发育特征及对岩体影响和作用》文中指出基于地球系统科学和地质环境动态演化原理,依据大量现场实测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分析了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玄武岩体内层内错动带的发育特征、结构性状和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LC成因机理和发育模式,研究了LC对坝址区岩体的影响和作用,为岩体力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对现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层岩性等进行详细调研,坝区层内错动带发育特征受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2)通过对坝区61个勘探平硐、钻孔、场地测量、现场试验和测试等对LC及其他软弱结构面的精测,并应用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分析LC的发育和岩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坝区结构面左岸较右岸发育,倾向以SE组最为发育且迹长较长;LC具有明显的物质分带性,起伏度较大,整体近似平行。(3)依据LC发育特征和岩体结构性状的研究,应用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理论,分析LC的发育模式。坝区LC发育主要有平行、共轭、羽状和扫帚状四种。(4)据发育模式和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及演化特征的研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探讨LC成因机理和发育过程。LC的发育主要受河流下切和构造运动作用的影响,河流不同下切阶段,对应LC的发育特征和发育模式也不相同。(5)运用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依据现场试验和测试数据,分析不同发育特征的LC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岩体强度与LC的剪切夹角和间距成正比,与迹长成反比,且LC及LC附近岩体的变形模量和波速较小。(6)运用块体理论和赤平极射投影原理,分析坝区范围内块体组合模式,并根据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对坝区斜坡、坝肩坡体和可能失稳块体进行评价。LC对岩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岩体稳定性的控制性作用,该坝区由LC及其它软弱结构面组成块体及坡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张志沛[9](2009)在《勉宁公路沿线边坡软岩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西省南部勉县-宁强地区沟谷纵横,广泛分布着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岩性主要以泥岩、粉砂质泥岩等为主,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山区公路软岩边坡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计划的实施,这就迫切地需要对山区公路软岩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结合陕南勉县-宁强高速公路山区沿线公路软岩边坡,分析公路软岩边坡岩体赋存地质条件,研究该地区山区公路软岩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边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通过对组成边坡的软岩流变试验,确定流变力学模型中的岩石材料参数,建立符合实际的边坡流变力学模型。从工程地质基础、软岩流变特征、软岩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等方面,系统地研究山区公路典型软岩边坡流变特征及其软岩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在充分研究软岩边坡工程地质环境的基础上,采用显微镜和浸水试验的方法,对软岩岩样宏观裂隙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岩石裂隙发育的主要因素和泥岩破坏面形成的微观原因。依据岩样室内试验研究,阐述了软岩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利用回弹仪,在野外对岩石进行了测试,提出岩石回弹值与岩石强度的相关方程,并根据岩石回弹值对勉宁高速公路沿线岩石强度进行了分级。(2)依据勉宁高速公路沿线软岩边坡特征,分别采用边坡岩体质量RMR方法和分形方法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个以岩体节理分布的分维数D为分级指标,并根据室内外波速测试的结果,对于不同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提出了相应的分形损伤参数。(3)分析沿线公路边坡的岩性特征、岩石风化程度及结构面的特性等,将研究区域的软岩边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归纳为5种。在47处软岩边坡中,滑移-压致拉裂变形模式1处,占边坡总数的2.12%;弯曲-拉裂变形模式32处,占边坡总数的68.1%;滑移-拉裂变形模式4处,占边坡总数的8.5%;蠕滑-拉裂变形模式6处,占边坡总数的12.8%;滑移-弯曲变形模式4处,占边坡总数的8.5%。软岩边坡以弯曲-拉裂变形模式为主,该类边坡破坏形式主要为倾倒、溃屈破坏、崩塌、滑塌等。(4)三轴压缩蠕变试验表明,Burgers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勉宁高速公路软岩受力后的力学特性,特别是其长期蠕变特征;利用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Burgers模型本构方程中各参数的数值。根据软岩试样难以制备的现状,分别设计方形和圆柱体试验试样,进行三轴流变压缩模拟计算,探讨不同形态试验试件对岩体蠕变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即:立方体试件的应变量数值整体小于圆柱体试验试件的应变量数值。在低围压状态下(1~5MPa),两者数值相差较小,约5~10%之间,在高围压状态下(10MPa),两者相差较大,约10~30%之间。(5)根据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选择典型软岩高边坡,分别进行软岩边坡三维流变数值模拟计算和分形岩体损伤特征的三维流变模拟计算,考虑地下水的作用,分析与研究了软岩边坡开挖过程和边坡形成后蠕变期在上述两种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塑性区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破坏形式等规律,并计算了不同状态下的安全系数。(6)针对软岩边坡破坏的不同形式,利用极限平衡法计算本区部分边坡的稳定系数,定量评价软岩边坡的稳定性。采用BP神经元评价方法,在影响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中,根据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最终确定20个BP神经元单因子评价指标,对相应的软岩边坡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于顺层软岩边坡,采用岩板模型,应用突变理论研究了岩层在水平地应力和垂直力共同作用下失稳的力学机理。根据所建立的四边简支岩板力学模型,推导出层状岩体系统的总势能函数表达式,建立该系统的尖点突变模型,给出在水平地应力和垂直力控制空间中使系统失稳的分叉集,分析作用力的渐变导致状态突变的过程。

刘小伟[10](2008)在《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工程地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洮工程是甘肃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属大型跨流域自流引水工程。工程区广泛分布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红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红层软岩隧洞大变形,围岩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在综合分析引洮工程数十年积累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依托引洮工程7#试验洞,采用现场勘探、原位剪切试验、现场变形试验、岩体声波测试、室内流变试验、粒度分析、粘土矿物X射线测试等方法和手段,系统研究了新近系和白垩系红层岩块与岩体的物理、力学、水理性质。为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设计、准确预测隧洞围岩变形量、合理选取开挖预留变形量提供了合理的工程地质参数。针对引洮工程7#、9#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了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引洮工程,为优化设计提供直接的地质支持,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同时该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红层工程地质理论。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引洮工程既有研究成果,以活动构造论和地质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对引洮工程的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地形地貌与新构造、地层岩性等基础地质条件开展了研究,查清了引洮工程区红层的分布规律。(2)充分利用引洮工程既有红层软岩勘察资料,采用现场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系统测试了新近系和白垩系红层岩块与岩体的物理、力学、水理参数,定量评价并客观划分了红层岩性与岩组,确定了新近系和白垩系红层隧洞围岩物理力学指标的取值范围。(3)通过室内流变试验,获得了红层软岩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曲线,分析了红层软岩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特征及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松弛特征。经过模型辨识研究,得出引洮工程区红层软岩流变特征符合伯格斯模型(Burgersmodel)。采用麦夸托(Marquardt)迭代法得到不同荷载水平及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参数。该参数远低于硬岩的同类指标,反映出新近系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具有显着的流变性。(4)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定量化的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概念模型,即红层软岩是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其结构疏松,力学特征“软弱”,具有变形量大和流变显着的特点,单轴饱和抗压强度<15MPa,弹性模量<10GPa,粘滞系数介于1.0×1012~1.0×1014pa·s。工程尺度上表现的特征为具有可塑性、膨胀性、崩解性、流变性、离子交换性等。对于软硬互层的岩体,只要互层岩体中的软岩或软岩夹层控制整个岩体的变形和强度特性,都应界定为红层软岩。(5)结合引洮工程7#试验洞围岩变形监测结果,利用现场测试,室内试验获取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理论计算和数值计算方法(分别采用Mohr-Coulomb准则、Drucker-Prager准则和Burgers mode模型),对不同埋深条件下红层软岩隧洞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预测了不同埋深条件下红层软岩隧洞围岩最大变形值。(6)综合工程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投资、技术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引洮工程7#、9#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与钻爆法施工的优缺点,以及采用TBM施工的可行性。在已有TBM施工工程地质问题和红层软岩隧洞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实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中最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为隧洞围岩大变形和突(涌)水问题。进而探讨了这些问题对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重点研究了TBM掘进预留变形量的问题,提出引洮工程7#红层软岩隧洞TBM掘进预留变形量建议值为9~13cm。为TBM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

二、小观音坝址区岩体弹性波特征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观音坝址区岩体弹性波特征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回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及地质简况
2 力学分析的基础及研究方式
    2.1 力学方程
    2.2 研究方式
3 坝基开挖爆破松弛带的确定
4 研究模型的建立
    4.1 分析模型
        4.1.1 河谷形态、高度的选取
        4.1.2 地层岩性模型
    4.2 初始构造应力方位、量值和岩体力学参数
        4.2.1 初始模型和基本岩级物理力学参数
        4.2.2 计算的基本模型及开挖、坝体模型
5 坝基岩体应力状态
    5.1 自然河谷应力状态
        5.1.1 最大主应力
        5.1.2 最小主应力
    5.2 坝基开挖后河床部位岩体应力状态及变化
    5.3 重力坝浇筑至坝基岩体应力的增加值分析
6 以力学方式研究官地水电站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的回复
    6.1 开挖前河床岩体模量分析
    6.2 坝基开挖后河床岩体变形模量分析
    6.3 混凝土重力坝修建到设计的高度时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回复
7 结 语

(2)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震裂岩体研究现状
        1.2.2 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典型震裂斜坡基本特征
    2.1 顺层斜坡震裂特征研究
        2.1.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2.1.2 岩体结构特征
        2.1.3 震裂斜坡变形特征
    2.2 反倾斜坡震裂特征研究
        2.2.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2.2.2 岩体结构特征
        2.2.3 震裂坡体变形特征
    2.3 斜向坡震裂特征研究
        2.3.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2.3.2 岩体结构特征
        2.3.3 震裂坡体变形特征
    2.4 震裂斜坡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2.4.1 震裂缝特征研究
        2.4.2 震裂岩体特征
    2.5 章节小结
第3章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岩石强度
        3.1.1 岩石动单轴力学强度试验
        3.1.2 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分析
    3.2 岩体结构
    3.3 地层岩性
        3.3.1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3.3.2 模拟结果分析
    3.4 地形地貌
        3.4.1 因素分析
        3.4.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3.4.3 模拟结果分析
    3.5 结构面特征
        3.5.1 结构面的张开
        3.5.2 结构面的填充
    3.6 地震作用
    3.7 地下水作用
    3.8 章节小结
第4章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
    4.1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体系简介
        4.1.1 RMR分级体系
        4.1.2 SMR分级体系
        4.1.3 CSMR分级体系
        4.1.4 分级体系适用性分析
    4.2 震裂岩体质量评价修正系数
        4.2.1 不连续结构面修正系数
        4.2.2 震裂损伤程度修正系数
    4.3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ESMR)
        4.3.1 分级体系指标分析
        4.3.2 ESMR体系的建立
    4.4 章节小结
第5章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
    5.1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分级对比分析
        5.1.1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分级
        5.1.2 分级结果评价
    5.2 工程实例的应用
        5.2.1 老虎嘴斜坡岩体质量分级
        5.2.2 熊猫海斜坡岩体质量分级
        5.2.3 树正斜坡岩体质量分级
    5.3 章节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岩体卸载、加载下模量变化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回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地应力研究现状
        1.2.2 岩体卸荷松弛和开挖松弛研究现状
        1.2.3 岩体风化研究现状
        1.2.4 岩体力学参数研究现状
        1.2.5 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2.6 岩体压密特征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工程概况、地质环境及地应力场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大地构造部位及区域地质概况
        2.2.2 地震及区域构造稳定性
    2.3 坝址区地质概况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4 区域及坝址构造应力场分析
        2.4.1 构造应力场特征
        2.4.2 区内地应力量值
        2.4.3 区域应力场反演及官地地带地应力量值的初步分析
        2.4.4 官地、锦屏、卡拉地区构造地应力场量值、方位的有限元分析
第3章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特征研究
    3.1 概述
    3.2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的表观特征
    3.3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分带及量化指标
        3.3.1 高深峡谷卸荷带划分方案
        3.3.2 官地电站岸坡卸荷的表观特征
        3.3.3 相似水电工程卸荷分带的对比
    3.4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与岩体应力降低(减载)的对应性分析
        3.4.1 模型建立
        3.4.2 平均应力及体应变变化特征
        3.4.3 纵向平均应力变化特征
        3.4.4 卸荷与应力对应性分析
第4章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程度与峡谷岩体质量、变形模量变化的对应性研究
    4.1 峡谷岩体质量分带及变化特征
        4.1.1 官地水电站岩体质量分带及变化特征
    4.2 峡谷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卸荷分带、风化分带的对应性
        4.2.1 玄武岩地区水电工程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卸荷分带、风化分带的对应性
        4.2.2 官地水电站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风化、卸荷分带的对应性
    4.3 峡谷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应力变化的对应性
        4.3.1 官地水电站坝址区斜坡应力场特征
        4.3.2 岩体质量分带与应力变化的对应性分析
    4.4 峡谷岩体变形参数与谷坡应力降低的对应性
第5章 岩体应力(加载或加荷)、与岩体变形模量变化的研究及地质实证资料分析
    5.1 天然条件下岩(土)体加载与岩体模量变化的研究
    5.2 岩(土)体加载与变形模量变化的室内试验成果分析
        5.2.1 玄武岩碎屑、碎块室内加载试验及成果分析
        5.2.2 图外有关砂粒压密的研究成果
    5.3 岩体加载模量变化研究的地质实证资料分析
        5.3.1 青海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坝址埋藏古全风化岩的地质特征
        5.3.2 古埋藏全风化花岗岩已有较高的纵波速度
        5.3.3 古埋藏全风化花岗岩有较高的变形模量
第6章 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压密、变形模量回复研究
    6.1 概述
    6.2 高重力坝坝基模量回复力学分析的基础及研究方式
        6.2.1 高重力坝坝基模量回复分析的力学方程
        6.2.2 高重力坝坝基模量回复分析的基本方式
    6.3 坝基开挖标准及爆破松弛带的确定
        6.3.1 坝基开挖标准
        6.3.2 爆破松弛带的确定
    6.4 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回复力学研究模型建立
        6.4.1 基本模型的建立
        6.4.2 岩体力学参数
        6.4.3 基本模型及开挖、坝体模型
    6.5 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变形模量回复力学研究坝基岩体应力状态
        6.5.1 官地自然河谷河床部位岩体应力状态
        6.5.2 官地坝基开挖后河床部位岩体应力状态及变化
        6.5.3 重力坝浇筑至1334m坝基岩体应力的增加值分析
    6.6 以力学方式研究官地水电站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的回复
        6.6.1 开挖前河床岩体模量分析
        6.6.2 坝基开挖后河床岩体变形模量分析
        6.6.3 混凝土重力坝修建到坝顶高程时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回复
        6.6.4 小结
    6.7 高重力坝坝基玄武岩压密模量增高的实证资料分析
    6.8 玄武岩重力坝坝基固结灌浆对不同岩级的效果分析
        6.8.1 官地坝基岩体固结灌浆改善程度分析
        6.8.2 金沙江金安桥电站坝基玄武岩岩体固结灌浆效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4)鲁甸“8.03”地震王家坡不稳定斜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震裂山体研究现状
        1.2.2 强震作用下斜坡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1.2.3 强震作用下斜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工程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地层岩性
        2.2.4 地质构造
        2.2.5 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
        2.2.6 岩溶与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王家坡不稳定斜坡坡体结构特征
    3.1 概述
    3.2 斜坡物质组成
        3.2.1 坡体地层情况及物质组成
        3.2.2 滑体物质组成
        3.2.3 镜下薄片分析
    3.3 斜坡结构分类
    3.4 斜坡岩体结构特征
        3.4.1 结构面分类
        3.4.2 结构面工程地质分级
        3.4.3 岩体结构类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4.1 无人机航测与解译
    4.2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4.2.1 强变形区(Ⅰ区)变形破坏特征
        4.2.2 弱变形区(Ⅱ区)变形破坏特征
        4.2.3 H_2滑坡(Ⅲ区)、H_3滑坡(Ⅳ区)变形破坏特征
    4.3 斜坡成因机制分析
    4.4 斜坡潜在破坏模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王家坡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
    5.1 斜坡物质物理力学特性
        5.1.1 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5.1.2 国标中岩级对应参数值
        5.1.3 王家坡潜在滑动面参数反算
        5.1.4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综合取值
    5.2 采用极限平衡法的斜坡强变形区稳定性分析
        5.2.1 计算方法概述
        5.2.2 计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载荷作用下EPS混凝土中弹性波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声波实验
    1.1 实验设备
    1.2 EPS混凝土试件及实验步骤
    1.3 实验波形及波速确定方法
2 实验结果
3 波速与载荷和频率关系的探讨
4 结论

(6)高原高寒隧道围岩冻胀行为及施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原冻土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1.2.2 寒区隧道围岩稳定性与耦合理论研究
        1.2.3 季节性冻土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1.2.4 震后松动岩体对隧道围岩压力和冻害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高原高寒隧道工程特性研究
    2.1 高原气候特征分析
        2.1.1 低压缺氧
        2.1.2 气温低、温差大
        2.1.3 冻土发展规律研究
    2.2 冻土区岩石物化性质研究
        2.2.1 围岩含水量试验分析
        2.2.2 冻胀对岩石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2.3 冻土抗压强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原季节性冻土隧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3.1 季节性冻土隧道冻结深度理论分析
    3.2 隧道现场实测温度分析
        3.2.1 测试方案
        3.2.2 测试结果分析
    3.3 季节性冻土隧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数值分析
        3.3.1 围岩导热控制微分方程
        3.3.2 温度场计算模型建立
        3.3.3 温度场分布规律计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季节性冻土隧道冻胀变形机理与规律研究
    4.1 季节性冻土隧道冻胀变形机理
    4.2 季节性冻土隧道冻胀变形理论分析体系
        4.2.1 岩石冻胀变形分析
        4.2.2 围岩-支护体系的变形分析
    4.3 冻土隧道水-热-力耦合理论
        4.3.1 冻土隧道水-热-力的相互作用机理
        4.3.2 水-热-力耦合方程
        4.3.3 耦合分析中的体积膨胀与水分迁移
    4.4 考虑水-冰相变的冻土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4.4.1 模型的建立
        4.4.2 隧道冻结锋面扩展规律研究
        4.4.3 冻结时间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4.4.4 冻结温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4.4.5 开挖季节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4.5 季节性冻土隧道变形监测分析
        4.5.1 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冻土隧道变形分析
        4.5.2 隧道衬砌冻胀力监测及信息反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松动岩体对冻土隧道围岩压力和冻害的影响研究
    5.1 震后松动岩体成因机制与破坏机理研究
        5.1.1 震后松动岩体成因机制探讨
        5.1.2 地震动力作用下的岩体松动机理与破坏深度
    5.2 震裂松动岩体工程特性
    5.3 震后岩体松动分级与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
        5.3.1 岩体松动判定与等级划分
        5.3.2 震后鹧鸪山隧道围岩竖向松动压力计算
    5.4 岩体松动对隧道冻害的影响研究
        5.4.1 岩体松动对冻土隧道围岩冻胀率的影响
        5.4.2 岩体松动对冻土隧道渗流场的影响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高原季节性冻土隧道通风及排水保温技术研究
    6.1 高原长大隧道通风优化与效果测试
        6.1.1 隧道通风设备配套优化
        6.1.2 高原长大隧道现场通风效果测试
    6.2 寒区隧道模筑混凝土施工与保温技术研究
        6.2.1 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
        6.2.2 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与保温技术研究
    6.3 季节性冻土隧道排水保温系统研究
        6.3.1 季节性冻土隧道排水技术研究
        6.3.2 季节性冻土隧道保温设计研究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个人获奖情况

(8)玄武岩层内错动带发育特征及对岩体影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面
        1.2.2 软弱结构面
        1.2.3 层内错动带
        1.2.4 结构面对岩体的影响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工程概况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新构造运动
        2.2.4 地震活动特征
    2.3 坝址区工程地质环境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3.3 地形地貌
        2.3.4 水文地质条件
3 层内错动带发育及分布特征
    3.1 产状
        3.1.1 右岸
        3.1.2 左岸
        3.1.3 两岸产状综合分析
    3.2 间距
        3.2.1 主要LC间距
        3.2.2 综合LC间距
    3.3 厚度
        3.3.1 主要LC厚度
        3.3.2 其它LC厚度
    3.4 延展长度
        3.4.1 第①类错动带长度及其分布特征
        3.4.2 第②类错动带长度
4 层内错动带空间展布特征
    4.1 LC空间展布模型及方程
        4.1.1 空间展布模型
        4.1.2 空间方程
    4.2 错动带空间展布特征的模拟
        4.2.1 结构面网络模拟原理
        4.2.2 结构面分组与几何参数概率模型的建立
        4.2.3 结构面网络模拟成果展示
5 层内错动带结构性状
    5.1 结构与物质组成
        5.1.1 泥带
        5.1.2 角砾化带
        5.1.3 影响带
    5.2 形态特征
    5.3 性状
        5.3.1 紧密程度与成岩程度
        5.3.2 泥化程度
        5.3.3 地下水状态
6 层间错动带、断层发育及分布特征
    6.1 层间错动带
        6.1.1 发育特征及结构性状
        6.1.2 分布特征
    6.2 断层
        6.2.1 发育特征及结构性状
        6.2.2 分布特征
7 层内错动带成因探讨
    7.1 LC发育过程
        7.1.1 初期发育阶段
        7.1.2 中期发育阶段
        7.1.3 整体规模形成阶段
        7.1.4 大规模发育阶段
    7.2 LC发育机理模拟
        7.2.1 宽谷期LC的发育
        7.2.2 峡谷期LC的发育
8 层内错动带对岩体的影响
    8.1 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8.2 对岩体变形模量的影响
        8.2.1 变形点ZBX11变形试验
        8.2.2 变形点ZBX10变形试验
    8.3 对岩体弹性波速的影响
        8.3.1 单孔波速试验
        8.3.2 跨孔声波穿透试验
9 层内错动带对岩体的作用
    9.1 对边坡块体稳定性的作用
        9.1.1 块体边界条件
        9.1.2 块体组合
        9.1.3 边坡块体稳定性计算
    9.2 对坝区斜坡和坝肩边坡的稳定性作用
        9.2.1 边坡滑面分析
        9.2.2 坝区斜坡稳定性分析
        9.2.3 坝肩坡体稳定性
10 结语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成果
    10.3 尚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勉宁公路沿线边坡软岩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2 勉宁公路软岩边坡的环境地质条件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1 区域环境地质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概况
    2.2 水文地质条件
        2.2.1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2.2.2 基岩裂隙水
    2.3 原生结构及其对岩体结构的控制
        2.3.1 岩石组合对岩体结构的控制
        2.3.2 原生结构面对岩体结构的控制
        2.3.3 原生结构对岩体结构类型的控制
    2.4 沿线边坡分区及其构造特征
    2.5 软岩软化的微观与宏观研究
        2.5.1 基本特征
        2.5.2 微观分析
        2.5.3 软岩岩样的浸水试验
    2.6 研究区软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2.6.1 岩样室内试验研究
        2.6.2 软岩岩块波速测试试验
        2.6.3 沿线边坡岩体点荷载回弹试验
3 勉宁高速公路边坡坡体结构与岩体质量评价
    3.1 研究区边坡岩体结构研究
        3.1.1 结构面的分级特征
        3.1.2 结构面状态
        3.1.3 影响结构面的因素
        3.1.4 岩体结构
    3.2 边坡岩体质量主要评价方法
        3.2.1 岩石质量指标(RQD)
        3.2.2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
        3.2.3 岩体质量指标(RMR)
        3.2.4 CSMR 和GSMR 边坡岩体分类
        3.2.5 岩体质量的分形评价方法
    3.3 研究区边坡岩体质量RMR 方法评价
    3.4 研究区边坡岩体质量分形方法评价
    3.5 研究区边坡岩体的分形损伤参数及确定方法
    3.6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估算
    3.7 本章小结
4 软岩边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特征研究
    4.1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4.1.1 岩石类型
        4.1.2 岩石风化程度
        4.1.3 强弱岩层交界面
        4.1.4 岩层产状与边坡的关系
        4.1.5 节理构造
        4.1.6 断层构造
        4.1.7 褶皱构造
        4.1.8 水文地质条件
        4.1.9 植被覆盖程度
        4.1.10 坡高与坡角
        4.1.11 人类工程因素
    4.2 边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分析与研究
        4.2.1 边坡变形与破坏的一般特征
        4.2.2 蠕滑-拉裂变形破坏模式
        4.2.3 滑移-压裂拉裂变形破坏模式
        4.2.4 滑移-拉裂变形破坏模式
        4.2.5 滑移-弯曲变形破坏模式
        4.2.6 弯曲-拉裂变形破坏模式
    4.3 勉宁高速公路软岩边坡的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分类
    4.4 本章小结
5 泥岩流变试验和流变试验数值模拟的研究
    5.1 概述
    5.2 粘弹性本构方程
        5.2.1 粘弹性Burgers 模型的本构方程
        5.2.2 蠕变常数的确定
    5.3 泥岩流变试验研究
        5.3.1 泥岩岩石的试样
        5.3.2 三轴压缩蠕变试验方法及条件
        5.3.3 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分析
    5.4 泥岩流变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5.4.1 FLAC~(3D) 基本原理
        5.4.2 模拟试件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5.4.3 三轴压缩试验(围压1MPa)模拟计算与计算参数确定
        5.4.4 不同围压状态下三轴压缩试验模拟计算研究
        5.4.5 三轴压缩试验不同形态试验试件的模拟计算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软岩边坡开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6.1 边坡开挖过程数值模拟的设计方案
        6.1.1 边坡工程地质模型的选取
        6.1.2 计算模型的建立
        6.1.3 计算参数
        6.1.4 计算过程
    6.2 边坡开挖过程中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6.2.1 位移场规律与特征分析
        6.2.2 应力场规律与特征分析
        6.2.3 速度场规律与特征分析
        6.2.4 塑性破坏规律与分析
    6.3 边坡蠕变阶段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研究
        6.3.1 位移场规律分析
        6.3.2 应力场规律与特征分析
        6.3.3 速度场规律与特征分析
        6.3.4 塑性破坏规律分析与研究
    6.4 基于边坡岩体分形损伤法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研究
        6.4.1 边坡开挖阶段数值模拟结果及其研究
        6.4.2 边坡蠕变阶段数值模拟结果及其研究
    6.5 边坡流-固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结果与研究
        6.5.1 无渗流(静水)模式下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6.5.2 渗流模式下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6.6 边坡安全系数分析与研究
    6.7 本章小结
7 勉宁高速公路软岩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7.1 极限平衡法评价方法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7.1.1 计算参数的选择和滑动面的确定
        7.1.2 计算方法的选择
        7.1.3 分析计算结果
    7.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法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7.2.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7.2.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选择及其过程
        7.2.3 模糊神经网络综合方法流程
        7.2.4 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7.2.5 与其它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7.3 顺层软岩边坡突变失稳机理分析与研究
        7.3.1 岩体突变理论
        7.3.2 顺层边坡岩体变形特性分析
    7.4 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红层的概念
        1.2.2 软岩与红层软岩
        1.2.3 红层软岩的工程地质特征
        1.2.4 红层软岩隧洞施工
    1.3 引洮工程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完成的工作量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2 引洮工程区域地质环境与红层分布特征
    2.1 区域地质环境
        2.1.1 大陆动力学环境
        2.1.2 地层岩性
        2.1.3 地质构造
        2.1.4 地形地貌
        2.1.5 水文地质
    2.2 红层形成的地质背景
    2.3 中国红层的分布
        2.3.1 中国的红层
        2.3.2 红层的类型
    2.4 甘肃的红层
    2.5 引洮工程总干渠红层的分布特征
3 引洮工程红层工程地质特征
    3.1 岩石的物质组成
        3.1.1 粒度成分
        3.1.2 矿物成分
        3.1.3 化学成分
    3.2 岩石的物理性质
        3.2.1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
        3.2.2 岩石的水理性质
    3.3 岩石的力学性质
        3.3.1 岩石的强度
        3.3.2 岩石的变形
    3.4 岩体结构面类型及特征
        3.4.1 红层结构面类型
        3.4.2 红层结构面特征
    3.5 岩体的力学性质
        3.5.1 岩体的变形
        3.5.2 引洮工程7~#试验洞围岩收敛监测
        3.5.3 岩体的强度
    3.6 岩体声波测试
    3.7 引洮工程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概念模型
4 红层软岩隧洞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 红层软岩大变形
    4.2 断层及其破碎带
    4.3 地下水问题
    4.4 掉块、塌方
5 引洮工程7~#红层软岩隧洞围岩变形问题研究
    5.1 工程地质类比法
    5.2 理论计算
        5.2.1 开挖后隧洞围岩应力分布
        5.2.2 临界深度
        5.2.3 围岩变形
    5.3 数值计算
        5.3.1 弹塑性分析
        5.3.2 流变分析
    5.4 引洮工程7~#红层软岩隧洞变形预测
6 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
    6.1 TBM施工方案论证
        6.1.1 TBM与钻爆法施工的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
        6.1.2 隧洞掘进方式的选择
    6.2 TBM施工中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影响
        6.2.1 软岩大变形及其影响
        6.2.2 突(涌)水
    6.3 TBM施工对策
        6.3.1 TBM施工中软岩大变形的防治措施
        6.3.2 TBM施工中突(涌)水的防治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读博期间教学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致谢

四、小观音坝址区岩体弹性波特征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回复研究[J]. 廖彬,聂德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徐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岩体卸载、加载下模量变化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回复研究[D]. 廖彬. 成都理工大学, 2017
  • [4]鲁甸“8.03”地震王家坡不稳定斜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研究[D]. 许芃.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5]载荷作用下EPS混凝土中弹性波传播特性研究[J]. 徐松林,方春艳,周伟达,郑航,周李姜. 振动与冲击, 2016(07)
  • [6]高原高寒隧道围岩冻胀行为及施工对策研究[D]. 赵玉报.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7]龙游石窟砂岩在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弹性波速与力学性能[J]. 邵明申,李黎,李最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S2)
  • [8]玄武岩层内错动带发育特征及对岩体影响和作用[D]. 李建强. 兰州大学, 2009(01)
  • [9]勉宁公路沿线边坡软岩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D]. 张志沛.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
  • [10]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工程地质研究[D]. 刘小伟. 兰州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小观音坝址岩体弹性波特征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