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城市区域环境与交通道路污染规律研究

长春市城市区域环境与交通道路污染规律研究

一、长春市城市区域环境与交通道路污染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思含[1](2021)在《城市微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以长春市全安小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我国城市更新建设已经由传统“大拆大建”的更新方式转变为“微小介入”的微更新方式,2020年,国家政策提出将不再重建老旧城区,以更新的方式实现城市治理。城市微更新应运而生,以微小介入的方式投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许多城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存在空间环境质量差,小区活力减退,人文氛围缺失,历史文脉断裂等问题。针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特性,基于现代城市发展转型,传统更新方式将不再适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改造,因此,为了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求,使用微更新设计手法。微更新是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空间环境质量,挖潜小区文化的有效更新方式,也是提升城市整体风貌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城市微更新为切入点,结合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归纳总结、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城市微更新和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归纳,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策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内旧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微观层面的更新正在增多,但是,现阶段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缺乏具体解决办法,缺少增进居民交往、提升小区活力的公共空间设计。(2)通过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其存在诸多共性问题,如交通道路拥挤、公共设施老化、植被绿化单一,空间使用功能不足、缺乏人文氛围和历史气息等问题。目前来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环境质量较差,缺少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3)针对微更新可行性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策略形成以微更新为介入手段,进而对物质空间环境质量进行提升,对人文空间进行有机延续,并以此作为全安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实践的依据,通过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微更新设计,打造适宜沟通、交往的活动空间,展现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活力,逐步提升小区居民归属感。本文以设计实践作为学习经验,总结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具有可借鉴性,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更新需求,为日后城市微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提供基础研究,对长春市全安小区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设计,打造符合“小规模、渐进式”特点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保留现有资源,提升并优化空间形态,形成具有活力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

卞吉玮[2](2021)在《上海市交通道路路边站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公众和政府都高度关注的问题,随着霾污染和臭氧污染治理的深入,固定源的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的降低,移动源污染的贡献越来越得到重视。交通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道路环境空气污染的首要来源,并对城市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和影响。本文结合2013至2020年间上海市的典型交通道路路边站和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研究了交通道路环境污染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采用ADMS模型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环境空气污染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本市道路交通环境空气污染的影响因子主要是NOx和PM10;2014年至2020年,国控站和交通路边站点PM2.5,PM10,CO和NOx这四种空气污染物的年均浓度都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月均浓度值变化总体上呈均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U字型特征;国控站和交通站所有污染物浓度低值均在凌晨出现;国控站点CO,NOx,PM10,PM2.5的小时均值浓度只在早上8点出现一个峰值;交通站点CO,NOx,PM10,PM2.5呈现非常明显的双驼峰形态,于早上7,8点和晚上5,6点出现;交通站的BC的峰值比其他污染物提前出现于早上6点;国控站与交通站之间PM2.5和PM10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89及以上,显示出颗粒物污染物之间较强的相关性;而CO,NOx等相关系数在0.61至0.95,显示气态污染物因各站点自身因素而导致相关性强弱不一致;为了降低柴油车尾气排放的BC、NO和颗粒物,近几年柴油车都被要求设有DOC(氧化催化器)和DPF(颗粒物捕集器),通过DOC和DPF装置大大降低柴油车在行驶过程中尾气排放BC和NO,由于催化氧化的温度非常高,NO被间接转化为NO2,从交通站NO2/NOx的比率与BC浓度对应关系来看,当NO2/NOx比率较高时对应BC浓度则较低,反之BC浓度较高,显示当交通站点周边没有固定排放源的情况下,柴油车对交通站周边NOx、颗粒物污染有较大影响;而交通站和国控站各污染物与气象参数无相关性;经过对上海市NOx污染相关情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NOx浓度在上午6-8和下午17-18点时段出现两个高值,与观测数值高度一致。通过空间模拟分析,NOx浓度在上海市区域分布就有空间差异性,在相同的扩散条件下,交通量大且严重拥堵区域同时也是NOx浓度较高的区域。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模拟结果,本文为交通道路监测站点布局、监测因子、监测频率等提出优化建议,并从改善城市环境、治理交通拥堵、优化车辆构成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政策讨论。

薛梦楚[3](2020)在《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的自然栖息地因无序的开发建设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割裂、破坏,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与其说人类破坏了大部分自然环境,不如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已将自然从生活中剔除了。本文基于对不断缺失的生物友好空间的关注,思考如何化解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间的矛盾,深入探讨城市设计与生物友好环境的关系,提出对生物友好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生物友好型城市”将生物自然栖息地放在设计、规划和管理的首要位置,认识到人与自然相接触这一天性要求,也认识到自然系统的诸多环境和经济价值。文章引入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及亲生物城市等理念,探索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将生物友好城市建设总结为整体的绿色网络构建辅以空间的生境细化设计。通过对城市绿色网络、生物友好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国内外研究情况的梳理,基于理论指导归纳并提出了建设绿色网络的原则与步骤,以涵盖“区域-中心-组团”由上至下的模式进行多尺度综合构建。通过分析大山水环境,梳理和恢复重点生物栖息空间、生物走廊,构建区域绿色网络;对中心城区进行以研究生物栖息空间为主导的生物安全格局分析,结合既有蓝绿空间,创造城区绿色脉络;再对城市组团内部生境点细化研究,通过分析组团网络连接度、环闭度以及建成空间现状情况,塑造生物友好的绿色网络。将绿色网络分析下的总体城市设计分解为“点、线、面”三个类别分别进行城市建设策略引导。最后以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为例,运用多尺度网络构建模式,并针对该城市局部特色的点线面空间提出相应的设计引导。生物友好设计强调了与自然环境日常接触的重要性,从城市设计上引导即使是小的绿地也期望带来更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积极健康的结果。研究通过创造生物友好城市和亲近自然的公共空间来营造城市活力。文章最后对绿色网络构建策略的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对生物友好型城市切实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城市决策者和规划师优先进入创建生物友好空间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李政蕾[4](2020)在《基于典型暴露情景PM2.5及其金属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文中指出环境空气颗粒物是导致人群过早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组分可随颗粒物进入人体,某些金属因其持久性和可蓄积性对人体产生致畸和致癌作用,从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基于固定监测数据,忽略不同暴露情景污染特征以及不同人群在不同暴露情景下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的差异,使评价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同暴露情景下颗粒物及其金属组分的污染特征是人群金属环境暴露水平的决定因素,也是暴露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关键部分。因此,本文以保定市为研究现场,在识别典型暴露情景、开展环境暴露行为模式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暴露情景下颗粒物及其金属的污染特征,分析了不同人群在典型暴露情景下颗粒物中金属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开展了精细化的暴露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估,不仅为国家采取有针对性的空气污染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大众制定合理的健康出行计划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基于环境暴露行为模式调查,确定居住区、商业区、公园、交通道路、车站、学校、医院和市场等8种暴露情景,采集并测定保定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2.5的质量浓度;其次,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保定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环境空气PM2.5中金属质量浓度;在了解环境空气颗粒物金属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对环境空气PM2.5中金属进行来源解析,同时评估其在不同暴露情景下的污染水平;最后,基于调查人群暴露行为模式调查的暴露参数,探讨不同人群暴露于颗粒物中金属的暴露水平和健康风险,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保定市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空气相关暴露行为模式及暴露参数存在差异。保定市室外空气污染的高暴露人群主要为学生、交警、快递员、司机、农民、摊贩,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的体重、长期呼吸量、室外活动时间、室内活动时间和交通出行时间不同。(2)保定市环境空气PM2.5及其金属污染呈现非采暖期明显低于采暖期。保定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2.5质量浓度分别为168.72μg/m3和83.55μg/m3;采暖期PM2.5中Cd、Pb、As和Cr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22±0.035μg/m3、0.143±0.081μg/m3、0.037±0.041μg/m3和0.048±0.060μg/m3,非采暖期PM2.5中Cd、Pb、As和Cr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03±0.006μg/m3、0.007±0.020μg/m3、0.033±0.020μg/m3和0.044±0.008μg/m3。(3)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2.5及其金属污染水平不同。采暖期车站的PM2.5污染水平最高为216.36μg/m3,医院最低为145.43μg/m3;非采暖期商业区的PM2.5污染水平最高为91.37μg/m3,公园最低为60.78μg/m3;采暖期车站PM2.5中4种金属浓度最高为0.028μg/m30.100μg/m3,医院最低为0.012μg/m30.121μg/m3;非采暖期交通道路PM2.5中4种金属的浓度最高为0.002μg/m30.044μg/m3,公园金属的浓度最低为0.004μg/m30.036μg/m3。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2.5中金属的主要来源基本一致,为自然源、燃煤源、工业源和机动车排放。(4)保定市环境空气PM2.5中金属对人群可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且风险存在性别差异、职业差异及暴露情景差异。保定市环境空气PM2.5中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分别为0.0031.99和2.09×10-61.57×10-3;采暖期PM2.5中金属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高于非采暖期;男性高于女性;小学生的健康风险最高,而农民的健康风险最低;车站和市场的健康风险较高,医院和公园的健康风险较低。综上所述,保定市环境空气PM2.5及其金属处于较高污染水平且采暖期污染尤为严重,车站、交通道路和市场PM2.5及其金属污染较为严重,而医院和公园污染相对较轻;保定市PM2.5中金属对人群可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其中车站和市场的健康风险较高,医院和公园的健康风险较低。因此,应提倡利用不同暴露情景污染物监测技术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可以增加健康风险评价的精确性和真实性。

冯悍[5](2020)在《基于师生出行行为的寒地高校交通网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园是承载着学生希望与理想的青春花园,也是教师们肩负责任与使命的奋斗港湾,学生与教师是高校校园中主要的使用群体,在校园中学习、生活、办公都需要在校园交通网络这一载体中完成,随着城市快节奏的发展与科技飞速的进步,校园的发展进程也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而加快节奏,连年的扩招的同时教师的机动车保有率也指数型增长,这使得师生对于校园交通的使用频率远超过了预期规划。我国寒地高校的发展受地域性、气候性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校园交通网络的出行距离、出行时间都具有更加敏感的特点,校园交通网络的设计缺失将对师生的出行影响也将更大,因此对于寒地高校交通网络的优化策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论文理论联系实际,从寒地高校的校园发展现况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寒地高校,对校园的发展现状及校园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理清寒地高校校园交通网络的发展思路,挖掘寒地高校交通发展的共性特征。同时对寒地校园师生的出行行为进行调研分析,归纳师生校园出行中的行为共性以及出行规律,并结合寒地校园的交通现状提出高校交通发展的普遍矛盾。其次进行实践探究,对校园交通的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同时展开研究,针对东北林业大学师生在校园中的步行行为、车行行为、停车行为三种出行方式进行系统研究,步行行为研究中通过手机软件获取学生出行的时空数据,通过电脑叠加轨迹进行可视化分析;车行出行研究中调研道路横断面数据,并通过实地观测获取人车冲突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停车行为研究中基于停车特性构建高校的停车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停车数据对校园实际停车需求进行预测。最后,结合校园动态交通、静态交通中的出行数据,结合寒地高校师生校园出行的共性规律,从东北林业大学交通优化设计出发,提出寒地高校校园交通的优化策略及优化建议。

菅向楠[6](2020)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慢行系统提升策略研究 ——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认为“人本主义”的回归和可持续交通理论的发展,反映了当今社会提倡健康、绿色的慢行交通,对于慢行系统的开展已经是城市交通发展的热门话题。这一类全新的低碳出行形式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慢行系统发展速度飞快。在环境心理学的视角下对城市公园慢行系统进行研究,使慢行系统不再局限于城市交通的研究方向,对于探究城市公园慢行系统的环境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具备参考价值;并对城市公园关于慢行系统方面的研究有着促进与指导作用。作者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视角,通过慢行设计,物理坏境,游人行为三个层面对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各个构成要素进行游客使用后评价,阐述公园慢行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所产生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得出结果并进行相对应的提升策略研究提出优化方法。最后对南溪湿地公园进行生态保护效益评价,经济产业效益评价,社会文化效益评价的分析。本文对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研究得出结论如下:慢行设计层面:游人对于道路的功能性更为重视,游人对于公园内更加容易辨别的设施的需求,游人对休闲场所的需求,慢行空间直接安全设施的需要,服务管理维护良好;物理环境层面:游人对于优美自然环境的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公园慢行空间尺度较适宜,慢行系统具有半开阔性的空间;游人行为层面:游人在慢行空间中的行为是没有秩序的,是不确定的,慢行系统的道路网络中的游人流动行为更具方向性,但游人流动行为会相互冲突。南溪湿地公园是集防洪减灾、生态保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教育展示于一体的开放性综合城市湿地公园,对于其慢行系统的研究,能改善公园整体生态环境,提升公园整体景观品质,增加游人对于城市公园的美好游览感受,提升长春市文化名城的知名度。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王方彪[8](2020)在《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区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逐渐成为公众不可忽略的问题。在当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声环境的建设与保护,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以及具体的措施和内容也逐渐成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各种有效与合理的降声减噪措施来对居民的实际生活环境进行改善,也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在声环境的改善过程中,噪声预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噪声预测的传统方法中,首先需要对预测区域进行噪声的预测和分析,并通过相关数据,对该区域进行噪声地图的绘制,随后逐步扩展。噪声预测和相关噪声地图的绘制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多年,而我国则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研究了大量的关于交通噪声方面的文献,对于城市中心老城区和新小区交通噪声污染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包括测量现场噪声情况,并分析现场噪声情况。对于义和路交通噪声污染采用功能区评价标准法、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噪声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多级评判方法等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当前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并且提出了有效性的措施。对吉林大路附近居民区的噪声问题研究,基于义和路研究方法之上又增加了CADNA/A软件模拟,通过对研究地域的地图形式进行截取,并对此区域内部的地形和实际环境进行合理的数学建模,并在软件的辅助性作用下来对预定的区域实现噪声地图的有效绘制。将绘制的结果与实际内容和模式进行比较,并预测了减少主要噪声源的情况下噪声污染情况,并重点对噪声的环境以及具体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归纳。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入手,加强在现实生活中城市道路交通情况与问题的具体应用和分析,以此来相应的得出噪声的预测与实际测量的结果。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城市声环境的细化分析和总结,并在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基本环境问题的改善,这对于城市的综合性布局和现有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郭咏嘉[9](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孙璐[10](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海湾型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基础设施的相对滞后等诸多城市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之一,是城市居民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匹配错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规模、长时间序列的人群移动定位数据、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数据更易获取,为人群移动行为及其影响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别从多源数据预处理与融合、居民出行时空规律、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影响机制、以及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优化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的关系,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机制模型。分别从城市交通需求研究进展、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的影响、两者间互动关系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并根据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的互动机制模型。此外,选取海湾型城市——青岛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结构和道路特征进行概述,发现在发展过程中交通需求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的问题。第二,融合海量多源异构的居民活动数据,提取居民出行需求。主要包括:公共交通出行数据的清洗和存储;对出租车GPS轨迹数据,先采用拓扑结构与几何信息相结合的匹配算法,将轨迹点更精准地匹配在地图上,依据时间戳字段对载客状态进行时间索引,提取居民出租车出行的出行链;公交车刷卡数据和GPS轨迹数据融合,采用基于时间阈值的算法提高匹配度,获取居民公交车出行需求;针对地铁出行需求分析,根据进出地铁站的刷卡数据提取居民出行链。第三,基于公共交通出行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构建综合不同交通方式的可达性模型。首先,为提高出行特征分析的时间精度,将数据的时间类型划分为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并统计分析三种公共交通方式在不同时间类型的早、晚高峰的出行规律。其次,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借助ArcGIS 10.2平台挖掘人群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识别出行热点区域。最后,在考虑机会价值的基础上,综合不同交通方式构建可达性模型。研究结论为居民错峰、有效出行提供决策依据,并为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出针对性建议。第四,采用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的影响机制。鉴于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具有时空分异性,遵循地理学第一定律,构建不同出行方式及多方式融合的出行需求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选取社会经济属性、交通属性以及土地利用属性的十小类要素作为研究的指标体系;对城市研究区域进行栅格划分,分别探索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的出行需求影响机制,比较分析变量对不同出行方式、出行时间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同一变量对不同出行方式、出行时间的敏感性不同,结论可以帮助规划部门、交通运营部门评估城市潜在的运行机理,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效率。第五,构建城市交通需求与空间结构关系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依据结论提出优化策略。由出行时空特征、出行可达性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交通需求与城市空间结构存在错配问题,采用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居民出行重心的时空演变特征;综合考虑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因素,构建基于信息熵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论为新老城区建设规划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网络规划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策略。本文的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为海湾型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提供借鉴与参考。聚焦城市地理区位与空间结构特征,总结并提炼海湾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策略建议,对“带形+放射+组团”型的路网结构研究具有适用性。

二、长春市城市区域环境与交通道路污染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春市城市区域环境与交通道路污染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微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以长春市全安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更新方式存在弊端
        1.1.2 国家对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重视
        1.1.3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微更新概念与内涵
        2.1.2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概念与内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城市微更新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案例分析
        2.3.1 德国柏林公主花园
        2.3.2 日本花田小区
        2.3.3 上海宁和小区
        2.3.4 上海白云庭院
        2.3.5 浙江荷花小区
        2.3.6 长春市长春公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春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调查分析
    3.1 长春市老旧小区概况
    3.2 长春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现状调查分析
        3.2.1 全安小区
        3.2.2 清华小区
        3.2.3 平通小区
    3.3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共性问题
        3.3.1 物质环境
        3.3.2 人文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策略
    4.1 城市微更新方式引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的可行性
        4.1.1 符合发展需求
        4.1.2 更新方式契合
    4.2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影响因素
        4.2.1 居民参与度
        4.2.2 资金流转问题
        4.2.3 与周边城市发展相适应
    4.3 物质环境质量提升
        4.3.1 优化交通道路空间
        4.3.2 改善公共基础设施
        4.3.3 营造绿色植物景观
        4.3.4 丰富空间使用功能
    4.4 人文环境有机延续
        4.4.1 生活记忆可视化表达
        4.4.2 老旧物品利用与重塑
        4.4.3 文化特色元素的融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春市全安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实践
    5.1 基本概况
        5.1.1 区位分析
        5.1.2 周边环境
        5.1.3 历史文化背景
    5.2 现状调研分析
        5.2.1 居民分析
        5.2.2 居民意愿调查
        5.2.3 全安小区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
    5.3 设计构思
        5.3.1 设计目标
        5.3.2 设计原则
        5.3.3 设计方法
    5.4 设计内容
        5.4.1 总体设计
        5.4.2 微更新设计
        5.4.3 专项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展板
作者简介
致谢

(2)上海市交通道路路边站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交通道路污染与主要污染物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 国内外环境空气监测网络
        2.3.1 美国环境空气监测网络
        2.3.2 欧盟的环境空气监测网络
        2.3.3 中国香港环境空气监测网络
        2.3.4 上海市环境空气监测网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道路交通污染的观测点
    3.3 研究的方法
        3.3.1 回归分析
        3.3.2 “机动车实时排放空气污染预警系统”介绍
    3.4 观测仪器与分析方法
    3.5 技术路线
第4章 交通道路附近环境污染特征
    4.1 机动车与交通现状
        4.1.1 机动车保有量与结构
        4.1.2 道路行驶特征
    4.2 上海市交通道路网络现状
    4.3 国控站和交通站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总体比较
        4.3.1 年均浓度比较
        4.3.2 月均浓度比较
        4.3.3 小时均值比较
    4.4 不同交通站污染物的污染特征比较
        4.4.1 NO_x
        4.4.2 CO
        4.4.3 PM_(2.5)
        4.4.4 BC
        4.4.5 国控站与交通站的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海典型交通道路污染影响因素
    5.1 典型交通道路污染物影响因素研究
        5.1.1 污染物的相互关系
        5.1.2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5.1.3 影响因素的检验
    5.2 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上海典型区域空气污染物分布的模拟研究
    6.1 上海地区典型区域道路机动车排放特征研究
        6.1.1 典型区域机动车行驶规律
        6.1.2 不同类型车辆小时排放分担率
        6.1.3 各车型日排放分担率
    6.2 ADMS-Urban交通影响预测
        6.2.1 ADMS-Urban模型的介绍
        6.2.2 ADMS-Urban模型特点
        6.2.3 移动源扩散数学模式
        6.2.4 模型运行所需参数
        6.2.5 模型输出结果
        6.2.6 ADMS-Urban模型计算案例
    6.3 上海典型区域NO_x污染物模拟及分布规律研究
        6.3.1 NOx污染模拟时间分布规律
        6.3.2 NOx污染模拟空间分布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导向:自然生态议题重返城市规划视野
        1.1.2 理论导向:生物友好理念助力城市健康发展
        1.1.3 需求导向:不合理开发破坏生物栖息地环境
        1.1.4 发展导向:从人造景观到生物友好型的城市设计
    1.2 研究综述
        1.2.1 生物友好研究综述
        1.2.2 关于绿色网络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范围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生物友好相关概念
        2.1.2 绿色网络及其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都市主义
        2.2.3 亲生物城市理论
    2.3 案例分析
        2.3.1 加拿大埃尔蒙顿市绿色网络规划
        2.3.2 西班牙维多利亚-加斯泰兹:紧凑城市中的自然
        2.3.3 德国柏林:以生境为导向的城市规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绿色网络构建过程
    3.1 绿色网络构建原则
        3.1.1 生物优先引导原则
        3.1.2 绿色网络整体性原则
        3.1.3 功能复合与多元化原则
        3.1.4 生态系统的多尺度原则
        3.1.5 尊重场地地域性原则
        3.1.6 重视自然空间的可达性原则
    3.2 绿色网络规划目标及尺度解析
        3.2.1 规划目标
        3.2.2 尺度解析
    3.3 多尺度绿色网络方案生成的基本方法概述
        3.3.1 区域尺度构建步骤
        3.3.2 中心城区尺度构建步骤
        3.3.3 组团单元尺度构建步骤
        3.3.4 城市绿色网络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策略引导
    4.1 城市整体网络结构引导
    4.2 点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4.2.1 植物群落营造
        4.2.2 生物友好建筑引导
        4.2.3 生物友好设施
        4.2.4 水环境营造
        4.2.5 街景元素设计
        4.2.6 街头花园
    4.3 线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4.3.1 不同尺度的生物通道
        4.3.2 河道生物多样性规划
        4.3.3 交通廊道
    4.4 面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4.4.1 公园
        4.4.2 校园
        4.4.3 棕地更新
        4.4.4 都市农业区
        4.4.5 城市密集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春市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策略应用
    5.1 长春市概况
        5.1.1 规划背景
        5.1.2 区位及范围
        5.1.3 既有规划中自然目标
    5.2 现状基础条件
        5.2.1 气候条件
        5.2.2 地形地貌
        5.2.3 水文地质条件
        5.2.4 生物多样性概况
    5.3 自然本底条件
    5.4 生物在城市生存主要问题
    5.5 长春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目标与思路
    5.6 长春总体城市绿色网络构建
        5.6.1 宏观——城市自然山水格局
        5.6.2 中观——中心城区绿色网络构建
        5.6.3 微观——组团单元结构控制
    5.7 城市生物友好设计策略引导
        5.7.1 生物友好设计要素
        5.7.2 总体城市设计策略与原则
        5.7.3 栖息地营造目标
        5.7.4 重点地区生物友好设计示例
        5.7.5 保障与实施
    5.8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论文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4)基于典型暴露情景PM2.5及其金属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空气颗粒物中金属污染现状
        1.2.1 空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1.2.2 空气颗粒物中金属的研究进展
    1.3 不同暴露情景空气颗粒物污染物暴露水平
    1.4 暴露参数调查研究现状
    1.5 空气颗粒物中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环境暴露行为模式调查和典型暴露情景识别
    2.1 调查方法
        2.1.1 暴露行为模式调查方法
        2.1.2 问卷调查的质量控制
        2.1.3 调查问卷录入
        2.1.4 典型暴露情景筛选
        2.1.5 长期呼吸量计算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典型暴露场景筛选结果
        2.2.2 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2.2.3 调查人群空气相关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的污染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的污染特征
        3.2.2 暴露情景和国控点监测结果比较
        3.2.3 气象因素对PM_(2.5)质量浓度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4.1.4 富集因子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4.2.2 非采暖期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4.2.3 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4.2.4 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来源解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暴露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
    5.1 研究方法
        5.1.1 暴露评价
        5.1.2 健康风险评估
    5.2 结果与讨论
        5.2.1 PM_(2.5)中金属的暴露评估
        5.2.2 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保定市调查人群暴露行为模式参数
        6.1.2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的污染特征
        6.1.3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6.1.4 保定市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暴露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价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师生出行行为的寒地高校交通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3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相关概念的限定与解释
        1.4.1 寒地高校
        1.4.2 校园交通系统
        1.4.3 出行行为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5.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2 寒地高校校园概述
    2.1 校园发展规模及区位特征
        2.1.1 寒地高校分布情况
        2.1.2 寒地城市的高校区位布置分析
        2.1.3 寒地城市的高校发展情况
    2.2 校园发展分类解析
        2.2.1 寒地高校发展时间脉络
        2.2.2 寒地校园规模及使用效能分析
        2.2.3 寒地高校师生比及教学资源情况分析
    2.3 寒地高校校园布局模式分析
        2.3.1 中心式布局方式
        2.3.2 轴线式布局方式
        2.3.3 节点网格式局模式
        2.3.4 多组团混合式布局模式
        2.3.5 不同布局模式对于校园出行的影响
    2.4 寒地校园布局模式的地域性思考
        2.4.1 建设年代与校园布局模式的关联
        2.4.2 校园交通网络布局模式的相似性
        2.4.3 高校校园发展更新模式分析
        2.4.4 寒地校园交通更新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3 寒地高校师生出行特征
    3.1 使用者出行行为基础研究
        3.1.1 师生个体特性概述
        3.1.2 高校师生行为需求
        3.1.3 师生出行行为分类
    3.2 寒地校园动态交通下的出行行为特征
        3.2.1 寒地校园动态交通中出行特征
        3.2.2 寒地校园步行交通系统
        3.2.3 寒地校园机动交通系统
    3.3 静态交通特征及停车需求分析
        3.3.1 校园静态交通系统构成
        3.3.2 停车行为特性及需求分析
    3.4 静态交通停车行为特性及需求分析
        3.4.1 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3.4.2 PLS模型
        3.4.3 基于PLS改进的校园停车需求模型
    3.5 师生出行行为与校园交通网络建设的现存矛盾
        3.5.1 校园空间布局与出行效率的不适应
        3.5.2 校园交通模式与出行轨迹的不适应
        3.5.3 校园道路横断面与出行方式的不适应
        3.5.4 校园交通路权归属与出行安全的不适应
    3.6 本章小结
4 寒地高校交通网络使用分析—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4.1 校园交通网络建设概况
        4.1.1 校园概况
        4.1.2 校园空间布局
        4.1.3 校园动态交通空间
        4.1.4 校园静态交通空间
    4.2 师生校园出行行为研究
        4.2.1 数据获取
        4.2.2 数据处理
    4.3 步行行为特征可视化分析
        4.3.1 出行轨迹分析
        4.3.2 出行特征与建筑功能布局
        4.3.3 出行特征与交通网络模式
        4.3.4 个体出行特征分析
    4.4 人车矛盾路段交通特征
        4.4.1 车行流量调研汇总
        4.4.2 人车混行路段交通特点
        4.4.3 机动出行交通冲突分析
    4.5 停车特征及停车需求研究
        4.5.1 校园停车位布置
        4.5.2 停车需求现状分析
        4.5.3 停车需求现状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出行行为影响下的寒地高校交通网络优化策略
    5.1 师生出行视角下的寒地高校交通网络优化原则
        5.1.1 校园布局的前瞻性
        5.1.2 动态交通系统的高效出行
        5.1.3 静态交通空间的平衡分布
    5.2 寒地高校动态交通空间优化
        5.2.1 功能区布局优化
        5.2.2 低效率场地的功能置换
        5.2.3 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
        5.2.4 校内公交系统优化
    5.3 寒地高校静态交通空间优化
        5.3.1 停车需求下的静态交通优化
        5.3.2 静态交通管理机制优化
        5.3.3 立体式、集约式停车理念的引进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慢行系统提升策略研究 ——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慢生活,当今社会发展的风潮
        1.1.2 慢运动,引领新时尚健身潮流
        1.1.3 慢休闲,人们生活的态度取向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界定
        1.3.1 城市公园
        1.3.2 慢行系统
        1.3.3 环境心理学
        1.3.4 使用后评价(POE)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城市公园慢行系统研究现状
        1.4.2 国外城市公园慢行系统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系统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城市滨水公园的概念
        2.1.2 慢行系统概念、特征及构成
    2.2 慢行系统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规范
        2.2.1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系统的设计原则
        2.2.2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系统的设计规范
    2.3 慢行主体的心理行为需求
        2.3.1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主体的心理需求
        2.3.2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主体的行为特征
    2.4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空间的构成要素
        2.4.1 城市滨水空间慢行路网
        2.4.2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景观
        2.4.3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设施
第3章 长春市南溪公园慢行系统使用后评价
    3.1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概况
        3.1.1 选址规模及其特点
        3.1.2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景观特点
    3.2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概况分析
        3.2.1 公园慢行系统交通组织分析
        3.2.2 公园的卫生与服务设施分析
        3.2.3 公园道路两侧植物景观分析
        3.2.4 公园慢行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3.3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调查结果及分析
        3.3.1 慢行系统设计层面调查结果
        3.3.1.1 慢行品质
        3.3.1.2 配套设施
        3.3.1.3 景点布置
        3.3.1.4 安全
        3.3.1.5 服务管理
        3.3.1.6 小结
        3.3.2 物理环境层面调查结果
        3.3.2.1 游人视觉
        3.3.2.2 心理感受
        3.3.2.3 听觉
        3.3.2.4 触觉
        3.3.2.5 嗅觉
        3.3.2.6 小结
        3.3.3 游人行为层面调查结果
        3.3.3.1 人流分析
        3.3.3.2 行为分析
        3.3.3.3 小结
        3.3.4 结论
        3.3.4.1 慢行系统设计
        3.3.4.2 物理环境
        3.3.4.3 游人行为
第4章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提升策略
    4.1 组织合理高效的慢行网络
        4.1.1 维护及更新现行道路铺装
        4.1.2 自行车道可识别性的提高
        4.1.3 组织合理的慢行交通线路
        4.1.4 打造独具特色的慢行节点
    4.2 实用健全慢行设施的构建
        4.2.1 完善的标识标志系统构建
        4.2.2 服务设施数量种类的增加
        4.2.3 增加干道上遮阳遮雨设施
        4.2.4 合理分配夜间照明的亮度
    4.3 打造舒适宜人的慢行景观
        4.3.1 增种遮阳性好的速生乔木
        4.3.2 增种有驱蚊虫效果的植被
第5章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效益评价
    5.1 生态保护效益分析
        5.1.1 涵养水源效益
        5.1.2 保育土壤效益
        5.1.3 固碳供养效益
        5.1.4 净化环境效益
        5.1.5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
    5.2 经济产业效益分析
        5.2.1 旅游业效益
        5.2.2 提供新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5.2.3 带动周边其他产业发展
        5.2.4 休闲产业经营效益
    5.3 社会文化效益分析
        5.3.1 丰富长春市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5.3.2 为科学研究教育提供良好教育基地
        5.3.3 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5.3.4 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区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预期目标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
    2.2 城市交通噪声评价方法
        2.2.1 城市交通噪声评价量
        2.2.2 噪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3 权向量的确定
    2.4 小结
第三章 传统分析法(案例一)
    3.1 义和路附近居民区现状采样分析
        3.1.1 监测点的选取及设备的选用
        3.1.2 噪声及交通量监测时间
        3.1.3 噪声及交通量监测条件
        3.1.4 噪声及交通量监测注意事项
    3.2 监测数据整理分析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评判
        3.3.2 对居民区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分析法和CADNA/A预测模型联合分析(案例二)
    4.1 高格蓝湾小区现状采样分析
        4.1.1 监测点的选取及设备的选用
        4.1.2 噪声及交通量监测时间
        4.1.3 噪声及交通量监测条件
        4.1.4 噪声及交通量监测注意事项
    4.2 吉林大路监测数据整理分析
    4.3 案例模拟预测分析
        4.3.1 CADNA/A噪声模拟软件原理
        4.3.2 CADNA/A模型的建立和参数设置
        4.3.3 CADNA/A模型有效性验证
        4.3.4 基于实测与模拟数据的复合性分析
        4.3.5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区环境影响分析
    4.4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区环境影响分析的大胆假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致谢

(9)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旅游
        二、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地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第一节 基本概况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分析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选择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二、关键概念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三、网络构建
        四、异议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二、优化路径选择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基于多源数据的海湾型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城市交通需求与空间结构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城市交通与空间结构的关系分析
    2.2 城市交通需求与空间结构互动机制分析
    2.3 典型研究区选择及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分析
    3.1 问题的描述
    3.2 出租车出行需求分析
    3.3 公交车出行需求分析
    3.4 地铁出行需求分析
    3.5 其他数据
    3.6 本章小结
4 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时空特征及可达性研究
    4.1 问题的描述
    4.2 研究方法
    4.3 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分析
    4.4 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空间分析
    4.5 居民公共交通可达性测度
    4.6 本章小结
5 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影响机制研究
    5.1 问题的描述
    5.2 研究方法及变量说明
    5.3 居民出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机制分析
    5.4 居民公交车出行需求的影响机制分析
    5.5 居民地铁出行需求的影响机制分析
    5.6 融合多方式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影响机制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优化研究
    6.1 问题的描述
    6.2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时空格局演变
    6.3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研究
    6.4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的匹配优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长春市城市区域环境与交通道路污染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微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以长春市全安小区为例[D]. 卢思含.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上海市交通道路路边站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D]. 卞吉玮.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薛梦楚.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基于典型暴露情景PM2.5及其金属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D]. 李政蕾. 兰州大学, 2020(01)
  • [5]基于师生出行行为的寒地高校交通网络优化研究[D]. 冯悍.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慢行系统提升策略研究 ——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为例[D]. 菅向楠.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区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D]. 王方彪. 吉林大学, 2020(08)
  • [9]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基于多源数据的海湾型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与空间结构关系研究[D]. 孙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  

长春市城市区域环境与交通道路污染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