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旧住区环境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辉[1](2021)在《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退化问题日益严峻,品质提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更新模式以专项更新为主,逐步增加综合性更新内容。由于缺乏对既有住区综合品质的认识,国内已经开展的既有住区节能更新、绿色更新以及适老化更新的相关实践与评价研究都是以单一品质为目标,缺乏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等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的评价研究;同时由于住区更新实践多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参与度较低,更新前缺乏对居民实际需求的综合考虑,更新后缺乏对多品质提升效果的评价,在实践当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20世纪80-90年代大连市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多品质目标为出发点,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础,聚焦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效果,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对既有住区多品质提升效果进行等级评定,另一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为进一步的更新提供参考。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工作如下:1.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制定科学的研究框架,对国内外住宅更新及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评价体系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多品质”的综合更新目标。2.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的实地调研,初步制定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资料整理、现场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对老旧小区居民更新意愿以及更新项目满意度进行调研,对初步拟定的指标内容进行筛选、优化、调整并确立最终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3个层级构成,包括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3.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多种权重确定方法的适用性,为克服以往仅从专家角度确定指标权重的局限性,突出居民实际需求在更新中的重要地位,采取专家调查权重法和居民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科学的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4.选取更新后的20世纪80-90年代典型老旧小区进行多品质提升效果的实例评价。一方面对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指导试设计,实现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住区多品质提升。
李怡卓[2](2021)在《西安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发展提高,旧城更新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目标。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也让旧城更新建设提上日程,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让居民对住宅周边的公共空间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改造更新来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作为构成旧城的基本单位,老旧住区的公共空间品质普遍低下,与居民生活需求不匹配,亟需提升改造。笔者在工作室实习期间,跟随导师参与了西安曲江老旧住区的改造设计项目,在其中吸取了大量关于老旧住区改造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希望借此机会深入研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改造的价值。西安曲江地区老旧住区既属于住区改造项目,同时也是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改造研究的一片沃土。曲江作为西安国家级新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现代化、高品质的住宅。而一些现存的老旧住区与曲江地区的风貌形成强烈的冲突,其公共空间也无法满足居民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曲江老旧住区改造是目前西安城市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课题,也是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的必要方法。论文主要以西安曲江老旧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本文第一章对城区改造的相关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对国内外学者在城区改造方面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在本文的第二章,对老旧住区改造的理论和研究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关于更新理论的不同之处及优缺点,为论文展开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在第三章参考国内外住区更新的优秀案例,结合实际案例的调研对比分析,为未来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提供可借鉴成果。第四章选取西安曲江具有代表性的老旧住区进行调研,梳理住区公共服务空间、道路交通空间、广场及绿化空间的现状特征,再选取典型节点空间,对现状问题、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居民的问卷调查、人物访谈,总结出不同人群类型的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特征。第五章针对的提出更新原则,在更新原则的指导下,提出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最后在拟定更新原则及策略的基础上,对选取的西安曲江老旧住区的三类公共空间以及典型节点空间提出具体的改造策略与措施,以及可持续性保障策略,针对该地区老旧住区进行实证研究。论文以期凭借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系统研究,探索出适用于新时代居民需求的住区改造策略方法,提升老旧住区公共空间品质,使旧住区重新焕发活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期望为以后西安市老旧住区更新实践提供一定方法指导。
边雨[3](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王宇[4](2021)在《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研究 ——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旧城区,作为一个城市的时代印记和城市演变的见证者,曾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近些年我国快速城镇化历程中,旧城区在以地产导向为开发模式的背景下,逐渐透支着自己的文化价值而走向边缘化,大拆大建、城区活力丧失等问题层出不穷。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城市进入存量城市阶段,对城市建成区尤其是旧城区的提质与更新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微空间,作为旧城区一种既存已久而被长期忽视的空间资源,是构成旧城区公共空间和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大型公园、纪念性广场和城市绿地等大型公共空间曾经历过发展高潮,这种大规模建设行为不但忽视了市民最基本的行为活动需求,而且导致了城市空间尺度失衡、城市风貌同质化等问题。在如今倡导城市修补、小微渐进的城市更新模式背景下,充分挖掘微空间的利用价值、激活微空间的活力,成为提升旧城区公共空间品质与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的微空间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微空间的内涵、特性、成因和利用价值等进行了阐述,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街区空间特征以及微空间营造的条件进行了前期基础分析。其次,对街区内微空间的分布范围、形态类型、利用现状和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特征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微空间评价模型并进行样本试评价,归纳出街区微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前文的评价结果和反馈,以街区内的一处微空间为样本,提出了集宏观产业空间布局、中观功能组团植入、微观节点示范设计和后续实施维护机制于四位一体的微空间更新利用策略。
徐玉[5](2020)在《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海口老城边缘老旧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市已经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对老旧住区的更新与再开发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老旧住区广泛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但由于城市边缘区地处城乡过渡地带,具有土地利用矛盾和管理权责不清等现实问题,导致边缘区老旧住区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相应的更新实践也始终没能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海口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的空间环境特征,及其居民行为规律和空间需求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空间更新设计策略。运用理论分析结合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两类典型城市边缘老旧住区(老旧小区、城中村)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作为边缘区住区的特殊性和共性,同时比较其内部差异特征,为后续差异化的更新设计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本文共包含6个章节。第1章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明确了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并搭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既有研究做梳理,总结有关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问题和老旧住区更新问题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前沿,明确现有研究的指导意义和不足,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3章主要对城市边缘旧居住的空间问题做出剖析,探讨其问题特殊性,识别城市边缘老旧住区内部的类型分化,分析显隐性环境短板,并举出两例具有代表性的旧住区更新设计案例。第4、5章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探究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和居民特征,包括构成老旧住区的物质空间要素,及其居住主体的社会属性、行为规律和空间需求,为更新策略的提出做铺垫。第6章综合前文研究结果,提出基于先进理念的城市边缘老旧住区更新原则,对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提出差异化更新设计策略,同时以海口市两个具体的边缘区老旧住区为例,应用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并进行方案要点解读。文末阐明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不足,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展望。
刘子琪[6](2020)在《多元主体视角下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与规划应对 ——以西安碑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城市化已经由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明确了城市边界的划定,更加凸显出城市存量资源的作用与意义,城市更新将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成为规划面临的重要现实与挑战。城市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功能空间与组成部分,而其中的老旧住区在城市存量资源中占比最大。当前,深圳、广州和上海等一些发达沿海城市的更新实践走在全国最前沿,将存量用地划分为城市旧城区、旧工业区与旧村庄三类,同时编制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与程序,城市老旧住区在城市旧城区改造的框架下进行,改造方式分为拆除重建、功能置换以及综合整治等;内地城市的老旧住区的更新则是在棚户区改造的框架下进行推进,改造程序只能通过棚户区改造和危房改造,改造方式主要以拆除重建式为主。对比以上两种城市老旧住区更新体系,内地城市的老旧住区更新缺乏对城市存量用地的整体把握与科学评价。因此,我们应当改变内地城市单一的更新模式,研究出不同类型城市老旧住区的最佳改造模式,探索出一条更加可持续的更新路径。本文首先从当前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研究背景、基础理论以及文献综述出发,总结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国外城市历经近代大规模拆除重建的住区更新、现代“城市重建”、“城市复兴”和“城市再开发”的住区更新理念,再到当代住区更新的科学化与社会化并存三个时期,由单一不可持续逐渐走向合理可持续的多元更新模式。国内城市住区更新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10年后开始快速增长。目前,国内住区更新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与定性研究为主,重点关注城市老旧住区在更新中的困境与难点,研究方向包括老旧住区治理、老旧住区更新中的利益博弈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其次,从利益相关者与博弈理论出发,剖析城市老旧住区的更新机制,梳理出城市老旧住区更新实施应当满足的需求条件:一是住区居民对宜居和便捷生活的需求,这是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的根本动因;二是政府对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综合效益最大化需求——即公共利益最大化需求,具体包括空间调整、交通优化以及城市风貌提升等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方面的内容;三是市场对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经济性需求——即更新潜力需求,具体表现为开发潜力与建设成本两方面内容。通过梳理与细分居民、政府和市场三方利益主体在城市老旧住区更新中的利益需求,将指标量化并构建城市老旧住区筛选与评价模型。最后,以西安市碑林区作为研究区进行实例研究。通过网络爬虫等方法获取碑林区空间数据,导入构建的城市老旧小区筛选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与计算功能对筛选出的老旧小区进行更新需求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的规划应对和改造策略,从宏观到微观分别包括更新区(县级)分级、街道住区更新策略以及城市老旧小区类型划分及改造建议三个层次,以期为城市老旧住区的更新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为更新实施提供客观、科学和全面的依据。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碑林区老旧小区更新需求期望均值在3(更新需求一般)以下,更新需求整体较低。居民宜居需求评价结果显示,各老旧小区的内部动静态交通系统的承载力普遍较低,表现为小区车位不足、内部车行不畅等问题;居民便捷需求评价结果显示,老旧小区的步行生活圈内,文化和休闲设施需求较高,具体表现为社区读书室和绿地公园的配置较少;政府效益需求与市场潜力需求均较低,因此建议碑林区的老旧小区更新以整治推进展开。在中观层面,碑林区八个所属街道以张家村街道以其更新需求和更新规模被划分为碑林区的重点更新街道。在微观层面,32个老旧小区因其需求各异划分为6类,以整治需求为主的老旧小区占比最大,且部分老旧小区无需进行更新。因此,碑林区老旧小区更新应当从宏观部署再到微观因需而改的层次推进。(1)在区(县)层面,以街道作为基本更新单元,并且把握重点更新区域,统一安排部署老旧小区的主要推进方式与更新方向,以西部为重点,从东西同时向中推进更新改造工程,同时将城市住区更新大数据平台作为基本决策工具。(2)街道层面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上接区(县)安排,下启搜集各个老旧小区的更新需求的详实数据和对更新实施的落实,其主要职能是加快对老旧小区周边配套的核算并与其他街道协调制定具体的配建方案。(3)在微观层面,应对老旧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寻求各利益主体最真实的诉求,探索最合理的改造路径,向上传递最真实的数据,对不同类型的老旧小区采用不同的更新方案。对于市场更新需求较强的老旧小区(评价值超过4),建议以市场为开发主体、政府管控、居民参与,积极吸纳改造资金,推进更新项目实施,此类小区建议以拆除重建为主;对于居民需求或者政府需求较强(评价值超过4)的老旧小区,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参与,可采取居民筹资、吸引社会资金等方式推进更新,此类小区建议以整治为主。
许哲[7](2020)在《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要素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住宅领域成就巨大,当前住宅新建市场逐渐放缓,存量市场逐渐成为住宅市场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原始设计水平相对较低,各类要素也日趋劣化,逐渐无法满足居民日常使用需求。住区的管理权责不明确,户外环境无人管理的现象大量存在,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与日常维护。从十九大开始,国家提出将老旧住区的改造列入国家的住宅领域的重要内容,到2019年7月和2020年3月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均将老旧住区更新列入了国家重点民生项目,并在各地积极开展的试点项目。但是改造的具体方法和操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改造前评估手段也存在缺失。因此,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的要素评价作为既有住区更新前评判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既有住区改造科学性的保障。本文通过层级化的住区理论,对户外环境进行层级划分,将组团层级作为研究的范围。通过典型住区的选取,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组团,对住区户外环境进行实态调研,根据实地调研的相关现状,并结合航拍、要素标注对各要素的现状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较为全面的研究当前要素现状情况。结合当前国内外的住区评价体系,筛选出了适用于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的指标,结合当前住区改造所处的阶段,建立起一套针对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的三级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现状的研究,将组团按照开放度等级,划分为私密—节点—中心三个等级。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包含三个等级的组团户外环境的可视化要素评价模型,从而对建筑户外环境的要素现状进行改造前评价。最后,通过对典型住区组团的试评价,结合现状实态调研,总结出当前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的改造要点、难点,提出适合当前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的改造目标体系,进而提出改造策略,为评价和改造之间进行衔接,避免了评价与改造之间的脱节。通过改造前评价和提升策略的闭环研究,为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的全流程改造,进而形成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维护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和经验。
赵阳[8](2020)在《基于混合功能模式下的城市旧住宅区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已经从单一的增量开发向存量更新与增量开发并存转变,而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旧住宅区正成为当前的重点更新改造对象之一。受制于建成时间的增长,这些旧住宅区存在的功能弊病日渐明显,产生的矛盾日渐突出。与此同时,混合功能相关理论因其优势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与百姓生活需求,在如今的城市规划开发中受到的重视愈发增加,但其在旧住宅区更新领域中的专题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正是从这一背景出发,探讨基于混合功能模式对城市旧住宅区进行更新设计的可行策略。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界定了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明确了研究意义,总结和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混合功能与旧住宅区更新的相关理论、研究动态,确定了研究的方法与框架,阐明了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对住宅区混合功能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包括解读其功能构成、历史演变路径,并对其优劣势进行评析。第三部分主要解析了我国城市旧住宅区更新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背后成因,并论证了基于混合功能模式解决这些问题的适用性与必要性。第四部分研究了国内外基于混合功能模式对城市旧住宅区进行更新的两个典型案例,比较分析其存在的异同,总结其实践经验,为全文提供实证支撑。第五部分根据上文的理论研究、问题解析、案例研究,系统的归纳了基于混合功能模式对旧住宅区进行更新的四条宏观原则,再从功能组织、空间规划、设计风格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对具体的更新设计策略。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递进,初步构筑了基于混合功能模式对城市旧住宅区进行更新设计的策略体系框架,以期为解决我国旧住宅区更新这一时代命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葛云[9](2020)在《重庆市两路口旧城片区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过去三四十年来国内城市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开始逐渐提高,原有城市环境难以满足新的需求。城市户外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承担着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但现实条件与真实需求的脱节不再适应于发展需求,城市空间亟待更新优化。而在山地城市的旧城区中,既包含了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空间结构和体制转型所造成的城市结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包含了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所表现出的地域性,这使得一般公共空间更新方法用于山地城市旧城区户外活动空间不具有针对性。需要引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使用者与物质空间条件的关系。本文试图以生活圈的视角为切入,以重庆市渝中区旧城区生活圈中的户外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山地城市旧城区社会空间结构多样性和地形条件的特殊性,探索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提升的策略和方法,以期针对性的对户外活动空间品质提升,促进旧城区紧张的用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与公平共享。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利用了文献归纳法,分析了生活圈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与现状,梳理和归纳出山地城市生活圈的核心理论;利用GIS系统的网络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域内共享圈层户外活动空间的可达性问题;利用人均水平的区位熵法,分析了居民人均拥有空间面积的均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利用PSPL调研法,对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的物质空间情况与人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利用对比分析法,对调研数据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以发现问题。在数据获取方法上,结合了实地调研数据和互联网开放大数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4个部分。首先,依据山地城市生活圈理论划定了研究区域的基础生活圈范围与其内部11个社区生活圈共享圈层和20个社区生活圈自足圈层的范围,区分出各圈层的构成类型,并通过调研梳理出基础生活圈内包含的4个共享圈层空间和57个自足圈层空间,作为研究基础。其次,依据山地城市生活圈服务关系理论,从中观层次,计算了4个共享圈层空间的服务覆盖范围,和57个自足圈层空间在20个社区生活圈自足圈层分布下的各圈层人均拥有空间面积水平。再次,依据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的功能特征及空间构成要求,从微观层次,在三种自足圈层类型中各选取2个圈层共32个空间,对空间的物质构成、立界面与周边情况、全天使用人数与全天活动类型分别调研记录。最后,根据中微观层次的研究结果,提出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的目标及原则,分别从空间服务范围、空间人均面积和空间利用效率3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优化改造方法。研究结论包括3个方面:第一,空间在生活圈中的服务关系研究方面,基础生活圈内共享圈层空间服务覆盖圈层不完善,有7个社区生活圈自足圈层完全不在服务范围内;半数以上自足圈层人均面积达不到旧城改造要求的人均0.7㎡;各个自足圈层人均水平不均衡,较低水平圈层中甚至有3个圈层没有户外活动空间;八成以上围绕型自足圈层人均拥有面积水平较高,而半数以上的沿路型自足圈层的人均拥有面积水平较低。第二,空间中物质构成条件与人的活动需求关系研究方面,半数空间使用强度低,1/4空间活动单一,现有空间利用率不均衡;乔木密度、铺装设施与底界面品质、空间可达性主要影响了空间使用强度;部分空间设施错配,设施密度过高与设施丰富度较低影响空间复合利用;绿化率较低与宽高比D/H值较小是空间通病,但对使用影响较小。第三,针对中观和微观层次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从服务范围优化角度,提出了优化路网结构,改善步行条件、发掘替代空间,增加空间数量、变更用地属性,逐步拆危建绿的改造策略;从人均面积优化角度,提出了改造替代空间,完善服务设施、重释消防通道,赋予活动功能、利用人行街道,增添城市家具的改造策略;从利用效率优化角度,提出了提升物质条件,恢复原有功能、合理配置设施,建立服务层级、改善连接关系,提高通达程度、关注灰色界面,发挥立体优势、平衡乔木密度,增加人视绿地的改造策略。
聂愈人[10](2019)在《包容性理念下重庆市渝中区老旧住区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发展的阶段演变,旧城更新已经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点课题。2017年,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开始转变,逐渐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涵式发展,从增长式的开发建设转向存量治理的一种模式。渝中区作为重庆市唯一完全城市化地区,包含在城市中心区的老旧住区逐步衰败,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但过去几十年渝中区采用的增量拆迁更新手段并不适用于现存的老旧住区,一是现存的老旧住宅建筑虽环境设施陈旧,但主体结构安全、基本功能较齐全,按照现行建筑设计规范,预计仍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对其进行拆迁更新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二是住区存在大量没有能力负担新建住房高昂费用的中、低收入居民。对此渝中区已经开始探索新的更新方法,如2012年开始的街巷立面等外环境整治、2015年的社区综合整治等更新实践等,都对整个渝中老旧住区的生活环境提升有一定的效用。但受一些资金、技术、项目实施等条件限制,设施布局与空间设计上未精细的考虑人群使用需求,存在范式化设计现象,缺乏对住区地域空间特色的挖掘,导致住区居民交往活力的丧失。另外,更新时较少关注住区管理机制及更新后续维护,使得更新的最终效果达不到预期,且持续性弱。本文基于近期更新实践的5个老旧住区作为案例研究,归纳出公共开放空间、公共配套设施、社会人文环境、现行更新机制四大更新主要矛盾。究其更新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是当前城市更新深耕于功利性价值导向,更新中用对经济增长“好”的要求来规范城市更新的具体运作。在此基础上,引入“包容性”理念,从根本上改变其“功利性”增长主义,走向更加“包容性”的增长方式,思考如何在较少资金投入、存量土地建设的情况下,优先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并维系己形成的社区网络,促进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包容性更新理念,构建了包容性城市更新思路下的老旧住区更新框架,以多元包容的目标价值观为核心,以更新实施的落实性为根本,以居民为主的社会权利的参与性为手段,以政策机制的共享性为保障。并针对梳理出的渝中区老旧住区更新矛盾困境,提出四条具有代表性的住区更新路径——物质层面上“精细化”的开放空间与“人性化”的配套设施,社会层面上“参与性”的社会治理,政策层面上“示范性”的政策制度,以期对渝中区老旧住区更新有一定的启发。
二、城市旧住区环境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旧住区环境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多品质概念提出 |
2.1 国内外住区评价体系、标准及理论研究 |
2.1.1 国外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
2.1.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
2.1.3 国内外评价体系对比与启示 |
2.1.4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 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概念提出 |
3 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调研及对比分析 |
3.1 典型性老旧小区选取 |
3.1.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
3.1.2 调研对象概况及代表性体现 |
3.2 老旧小区调研分析 |
3.2.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2 调研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 老旧小区更新策略分析 |
3.3.1 普遍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
3.3.2 特殊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
3.4 实例调研小结 |
4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 |
4.1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方法及过程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 |
4.1.3 指标体系的初步制定 |
4.1.4 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 |
4.2 指标体系的指标说明 |
4.2.1 功能性品质 |
4.2.2 舒适性品质 |
4.2.3 场所性品质 |
4.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制定 |
4.3.1 评价方法确定 |
4.3.2 评价标准制定 |
5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及评分方法确定 |
5.1 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
5.1.1 主观赋权法 |
5.1.2 客观赋权法 |
5.2 权重初探之专家调查法 |
5.2.1 专家调查方法介绍 |
5.2.2 专家问卷数据收集 |
5.2.3 数据处理得到权重 |
5.3 权重赋值之居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
5.3.1 方法分析及选择依据 |
5.3.2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研究 |
5.3.3 模型构建及数据收集处理 |
5.3.4 利用Smart-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确定权重 |
5.4 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表达 |
6.多品质目标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评价体系实例应用 |
6.1 案例试评价 |
6.1.1 评价准备 |
6.1.2 评价流程 |
6.1.3 评价结果 |
6.2 基于评价结果的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
6.2.1 评价结果分析 |
6.2.2 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评价体系表格 |
附录B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意愿网络整理 |
附录C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专家问卷及数据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西安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更新的存量时代已经到来 |
1.1.2 旧住区公共空间品质与居民需求矛盾重重 |
1.1.3 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重要性的显现 |
1.1.4 “城市双修”指导意见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老旧住区 |
1.3.2 更新设计 |
1.3.3 住区更新 |
1.3.4 住区公共空间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研究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5.4 系统分析法 |
1.5.5 实践检验法 |
1.6 研究框架 |
2 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有机更新理论 |
2.1.4 交往与空间理论 |
2.2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研究现状 |
2.2.1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理论 |
2.2.2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相关实践 |
2.3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研究现状 |
2.3.1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理论 |
2.3.2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相关实践 |
2.4 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分析对比 |
2.4.1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对本文的启示 |
2.4.2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对本文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实例研究 |
3.1 实例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3.1.1 调研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2 广州解放中路旧城改造一期工程 |
3.2.1 解放中路旧城改造项目概况 |
3.2.2 解放中路旧城改造更新策略 |
3.2.3 案例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启发 |
3.3 广州六运小区改造项目 |
3.3.1 六运小区改造项目概况 |
3.3.2 六运小区改造更新策略 |
3.3.3 案例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启发 |
3.4 福州军门社区改造项目 |
3.4.1 军门社区改造项目概况 |
3.4.2 军门社区改造更新策略 |
3.4.3 案例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启发 |
3.5 英国普利茅斯格罗韦社区更新规划 |
3.5.1 普利茅斯格罗韦社区更新规划项目概况 |
3.5.2 普利茅斯格罗韦社区更新策略 |
3.5.3 案例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启发 |
3.6 国内外住区更新案例总结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西安曲江地区老旧住区现状调查研究 |
4.1 老旧住区调研概况 |
4.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4.1.2 调研内容及方法 |
4.2 太阳食品集团家属院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2.1 太阳食品集团家属院住区概况 |
4.2.2 道路交通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2.3 公共服务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2.4 广场及绿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2.5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2.6 居民公共空间活动行为调研分析 |
4.2.7 典型节点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
4.3 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家属院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3.1 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家属院住区概况 |
4.3.2 道路交通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3.3 公共服务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3.4 广场及绿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3.5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3.6 居民公共空间活动行为调研分析 |
4.3.7 典型节点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
4.4 八一小区居住组团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4.1 八一小区居住组团概况 |
4.4.2 道路交通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4.3 公共服务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4.4 广场及绿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4.5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4.6 居民公共空间活动行为调研分析 |
4.4.7 典型节点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
4.5 住区公共空间居民改造需求问卷调查 |
4.5.1 问卷调查设计 |
4.5.2 问卷调查概况 |
4.5.3 住区公共空间改造问卷调查分析 |
4.6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总结 |
4.6.1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横向对比 |
4.6.2 曲江老旧住区典型节点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横向对比 |
4.6.3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5 西安曲江老旧住区改造提升项目设计研究 |
5.1 项目背景 |
5.1.1 国家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背景 |
5.1.2 迎接十四运,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背景 |
5.1.3 曲江示范区的建设背景 |
5.2 西安曲江老旧住区更新基本原则 |
5.2.1 以人为本原则 |
5.2.2 适度性原则 |
5.2.3 居民参与原则 |
5.2.4 因地制宜原则 |
5.2.5 延续性原则 |
5.3 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设计策略 |
5.3.1 整合存量公共空间 |
5.3.2 完善道路交通空间 |
5.3.3 增补公共服务空间 |
5.3.4 优化广场绿地空间 |
5.4 老旧住区更新保障策略 |
5.4.1 完善住区改造相关规章制度 |
5.4.2 制定居民参与制度 |
5.4.3 完善公众监督工作 |
5.4.4 确保改造资金来源 |
5.5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实践 |
5.5.1 存量空间优化更新设计实践 |
5.5.2 道路交通空间更新设计实践 |
5.5.3 公共服务空间更新设计实践 |
5.5.4 广场绿地空间更新设计实践 |
5.6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典型节点更新设计实践 |
5.6.1 太阳食品集团家属院西门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
5.6.2 太阳食品集团家属院社区文化中心改造设计 |
5.6.3 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家属院绿地广场改造设计 |
5.6.4 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家属院宅前空间改造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小区公共空间活动与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问卷调研数据汇总 |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研究 ——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而美”的空间是城市温度的体现者 |
1.1.2 城市微更新理念的提出 |
1.1.3 存量城市下盘活闲置空间的呼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旧城区更新国内外研究 |
1.5.2 微空间国内外相关研究 |
2 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微空间的内涵及特性 |
2.1.1 微空间的内涵 |
2.1.2 微空间的特性 |
2.2 旧城区微空间的成因及利用价值 |
2.2.1 旧城区微空间的成因 |
2.2.2 旧城区微空间的利用价值 |
2.3 微空间平面形态及构成要素 |
2.3.1 微空间的平面形态 |
2.3.2 微空间的构成要素 |
2.4 微空间更新利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城市触媒理论 |
2.4.2 拼贴城市理论 |
2.4.3 简·雅各布斯与城市“微空间” |
2.4.4 有机更新理论 |
2.5 相关实践案例 |
2.5.1 巴塞罗那城市微空间“针灸式”改造 |
2.5.2 纽约珍珠街三角广场与佩雷公园项目 |
2.5.3 上海市“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实践 |
2.5.4 北京茶儿胡同“微杂院”项目 |
2.6 本章小结 |
3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基础调研 |
3.1 近代旅顺太阳沟历史沿革及规划 |
3.1.1 太阳沟街区的历史沿革 |
3.1.2 太阳沟街区的人口构成 |
3.1.3 太阳沟街区的规划格局 |
3.2 太阳沟空间整体认知可视化分析 |
3.2.1 空间整合度(TNT)分析 |
3.2.2 空间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分析 |
3.2.3 空间可视域(VGA)分析 |
3.2.4 模拟人流(ABM)分析 |
3.3 太阳沟微空间的统计范围及位置分布 |
3.3.1 太阳沟微空间的统计范围 |
3.3.2 太阳沟微空间的位置分布 |
3.4 太阳沟街区微空间的空间类型 |
3.4.1 街头转角空间 |
3.4.2 广场绿地空间 |
3.4.3 建筑边界空间 |
3.4.4 滨水休闲空间 |
3.5 太阳沟微空间的承载功能及辐射半径 |
3.5.1 微空间的承载功能 |
3.5.2 微空间的辐射半径 |
3.6 本章小结 |
4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研究及品质评价 |
4.1 微空间使用者行为活动研究 |
4.1.1 使用者基本情况 |
4.1.2 活动场所选择倾向 |
4.1.3 空间品质关注点 |
4.1.4 行为活动类型 |
4.1.5 户外活动时间 |
4.2 微空间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
4.2.1 微空间评价模型构建的目的及原理 |
4.2.2 微空间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3 微空间评价模型的结构层次构建 |
4.2.4 微空间各指标层权重确立 |
4.3 微空间案例评价应用 |
4.3.1 案例评价样本选择 |
4.3.2 案例评价过程 |
4.3.3 案例评价结果 |
4.4 空间品质层面——功能匮乏特色欠缺 |
4.4.1 微空间功能布局不合理 |
4.4.2 微空间环境品质欠佳 |
4.4.3 微空间缺乏文化特色 |
4.5 规划管理层面——利用不当权属不清 |
4.5.1 微空间资源荒置严重 |
4.5.2 微空间权属不清、营造混乱 |
4.6 本章小结 |
5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策略与实践 |
5.1 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原则 |
5.1.1 动态渐进原则 |
5.1.2 整体协调原则 |
5.1.3 文脉延续原则 |
5.1.4 公众参与原则 |
5.2 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策略 |
5.2.1 化零为整,组团化功能整合 |
5.2.2 强化节点,构建城市历史轴线微场景系统 |
5.2.3 微空间设施模块化设计 |
5.2.4 因地制宜,功能多元化 |
5.2.5 微介入下基面要素微改善 |
5.3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更新利用实践 |
5.3.1 街区总体发展定位与目标 |
5.3.2 宏观层面——产业空间布局 |
5.3.3 中观层面——功能组团植入 |
5.3.4 微观层面——微空间试设计 |
5.4 实施保障与管理维护 |
5.4.1 实施保障措施 |
5.4.2 管理维护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微空间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专家问卷 |
附录B Matlab权重计算程序代码 |
附录C 图片索引 |
附录D 表格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海口老城边缘老旧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以人为本”人居环境改善的共同理想 |
1.1.2 资源不平等配置下寻求空间正义的当代需要 |
1.1.3 存量规划倡导下老旧住区更新的现实需求 |
1.1.4 城市边缘区严峻的空间矛盾和长期失语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边缘区 |
1.3.2 老旧住区 |
1.3.3 住区空间环境 |
1.3.4 更新设计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2.1 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 |
2.1.1 中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回顾及比较 |
2.1.2 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问题研究 |
2.1.3 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研究评述及不足 |
2.2 居住空间更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中外住区更新经验回顾及比较 |
2.2.2 城市更新代表理论及指导意义 |
2.2.3 当前我国旧住区更新实践经验 |
2.3 既有研究借鉴意义与不足 |
3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社会空间问题剖析 |
3.1 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问题特殊性 |
3.1.1 居住区“边缘化”发展的驱动机制 |
3.1.2 城市边缘区的社会分化现象 |
3.1.3 由社会分化引发的居住空间分异 |
3.2 城市边缘区旧居住空间类型识别 |
3.2.1 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类型 |
3.2.2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类型——老旧小区和城中村 |
3.3 城市边缘区旧居住空间短板分析 |
3.3.1 显性环境短板 |
3.3.2 隐性环境短板 |
3.4 旧住区更新设计案例及经验总结 |
3.4.1 厦门沙坡尾社区空间改造——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
3.4.2 北京劲松北社区——社区空间回应居民需求 |
本章小结 |
4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特征调查 |
4.1 海口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分布特征 |
4.1.1 海口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分布特征 |
4.1.2 本文主要研究范围和对象 |
4.2 住区功能与布局 |
4.2.1 开放程度 |
4.2.2 空间布局 |
4.2.3 空间功能 |
4.3 建筑形式特征 |
4.4 道路交通系统特征 |
4.4.1 步行与车行交通 |
4.4.2 静态交通 |
4.5 公共空间特征 |
4.5.1 交往空间 |
4.5.2 绿化空间 |
4.6 生活设施供给特征 |
4.6.1 市政设施 |
4.6.2 便民服务设施 |
4.7 人文空间特征 |
4.7.1 日常民俗类空间 |
4.7.2 传统文化类空间 |
4.8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更新现状 |
4.8.1 老旧小区更新现状 |
4.8.2 城中村空更新现状 |
本章小结 |
5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居民行为规律及需求调查 |
5.1 居民社会结构特征调查 |
5.1.1 外来人口与原住民各占一席之地 |
5.1.2 中老龄化vs青年化 |
5.1.3 不完整家庭结构 |
5.1.4 非正规就业 |
5.1.5 居民结构对空间环境更新的影响 |
5.2 居民时空行为规律调查 |
5.2.1 阶段性聚集 |
5.2.2 泛公共空间化 |
5.2.3 基于年龄差别的行为差异 |
5.2.4 短暂的空间利用矛盾 |
5.2.5 非正规经济的持续活力 |
5.2.6 行为规律对空间环境更新的影响 |
5.3 住区空间环境需求调查 |
5.3.1 安全性需求 |
5.3.2 便利性需求 |
5.3.3 舒适性需求 |
5.3.4 交往性需求 |
5.3.5 归属及参与性需求 |
本章小结 |
6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 |
6.1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更新原则 |
6.1.1 公平共享原则 |
6.1.2 可持续性原则 |
6.1.3 因地制宜原则 |
6.1.4 合作治理原则 |
6.1.5 动态渐进原则 |
6.2 基于物质空间与人文特征的更新设计策略 |
6.2.1 老旧住区更新的目标导向 |
6.2.2 住区布局优化 |
6.2.3 建筑美观适用 |
6.2.4 交通系统梳理 |
6.2.5 公共空间激活 |
6.2.6 生活设施改善 |
6.2.7 人文环境营建 |
6.3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应用——以海虹化纤厂小区、迈瀛村为例 |
6.3.1 尊重住区格局,理顺交通系统 |
6.3.2 优化空间功能,挖掘空间潜力 |
6.3.3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住区品质 |
6.3.4 激活公共空间,彰显人文优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多元主体视角下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与规划应对 ——以西安碑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背景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1.5 技术路线 |
2 城市住区更新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
2.1 城市住区更新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相关利益者理论与博弈理论 |
2.1.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1.4 城市有机更新与“微更新”理论 |
2.1.5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理论 |
2.1.6 城市地租理论 |
2.2 国外居住区更新实践与研究进展 |
2.2.1 西方近代城市住区更新:大规模拆除重建 |
2.2.2 西方现代城市住区更新:从“重建”到“再开发” |
2.2.3 西方当代城市住区更新:科学化与社会化指向并存的城市住区更新 |
2.3 国内居住区更新实践与研究进展 |
2.3.1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研究进展 |
2.3.2 相关政策实践进展 |
3 多元主体视角下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框架的构建 |
3.1 相关概念 |
3.1.1 城市老旧住区 |
3.1.2 城市住区更新 |
3.1.3“更新需求” |
3.2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利益博弈与协调 |
3.2.1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相关利益主体 |
3.2.2 相关利益主体驱动机制 |
3.3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需求评价决策系统 |
3.3.1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需求评价模型 |
3.3.2 城市老旧住区辨别体系 |
3.3.3 城市老旧住区历史价值评判系统 |
3.3.4 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体系 |
3.4 多元利益主体视角下的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指标体系 |
3.4.1 内部宜居导向下的老旧住区更新需求指标与评价体系 |
3.4.2 外部便捷导向下的老旧住区更新需求指标与评价体系 |
3.4.3 政府需求导向下的老旧住区更新综合效益指标与评价体系 |
3.4.4 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潜力评价指标 |
4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以西安碑林区为例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建国以来西安市城市规划与更新过程 |
4.1.2 碑林区行政区划与居住小区分布概况 |
4.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2.1 碑林区小区数据来源 |
4.2.2 住区数据处理 |
4.3 碑林区老旧住区的识别与筛选 |
4.3.1 碑林区老旧住区的识别与分类 |
4.3.2 碑林区老旧住区历史价值评判 |
4.4 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需求评价 |
4.4.1 宜居导向的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内部需求评价 |
4.4.2 便捷导向的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外部需求评价 |
4.4.3 协调导向的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综合效益评价 |
4.4.4 经济导向的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市场潜力评价 |
5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规划应对:以碑林区为例 |
5.1 评价总体情况 |
5.2 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分区策略 |
5.2.1 各街道老旧小区概况 |
5.2.2 碑林区各街道老旧住区更新需求 |
5.2.3 碑林区重点更新区(县级)分级 |
5.2.4 各街道住区更新策略 |
5.3 碑林区老旧小区更新分类引导策略 |
5.3.1 老旧小区更新方式分类 |
5.3.2 碑林区各类老旧小区更新建议 |
5.4 碑林区典型老旧住区改造建议——边家村小区 |
5.4.1 边家村小区概况 |
5.4.2 边家村小区更新建议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理论层面 |
6.1.2 实践层面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大小数据相结合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7)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要素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户外环境对户外交往的重要性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住区(宅)评价的相关研究与发展 |
1.3.2 国内住区(宅)评价的相关研究与发展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空间类型化研究 |
2.1 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空间层级化 |
2.1.1 住区户外环境层级理论基础 |
2.1.2 既有住区外环境层级化特征 |
2.2 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的发展演变——以大连市为例 |
2.2.1 大连市住宅建设发展史 |
2.2.2 大连市既有住区空间分布情况 |
2.2.3 大连市既有住区户外环境特征 |
2.3 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空间类型化 |
2.3.1 户外环境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2.3.2 户外环境空间类型基本单元 |
2.3.3 户外环境组团空间类型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既有住区建筑组团户外环境功能要素现状采集及提取 |
3.1 既有住区建筑组团户外环境功能要素现场调研 |
3.1.1 户外环境实态调研对象 |
3.1.2 户外环境实态调研内容 |
3.1.3 户外环境实态调研方法 |
3.2 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功能评价标准要素分析 |
3.2.1 户外环境要素指标分类 |
3.2.2 户外环境要素指标筛选 |
3.2.3 户外功能指标体系构建 |
3.3 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居民使用调查问卷分析 |
3.3.1 户外环境要素现状评价 |
3.3.2 要素居民使用情况分析 |
3.3.3 户外环境改造需求分析 |
3.3.4 问卷调查要素分析总结 |
3.4 既有住区建筑组团户外环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户外环境常见现状问题 |
3.4.2 户外环境要素指标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4.既有住区建筑组团户外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
4.1 组团户外环境功能要素定性定量分析 |
4.1.1 组团的规划布局 |
4.1.2 道路交通通达性 |
4.1.3 活动场地活力度 |
4.1.4 绿化景观功能性 |
4.1.5 生活设施的管理 |
4.1.6 界面空间的处理 |
4.2 各个类型组团户外环境功能要素评价 |
4.2.1 组团等级分类依据 |
4.2.2 既有住区私密组团 |
4.2.3 既有住区节点组团 |
4.2.4 既有住区中心组团 |
4.3 组团户外环境要素分级评价模型构建 |
4.3.1 分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2 评价结果与改造提升 |
4.4 本章小结 |
5.既有住区建筑组团户外环境要素试评价及提升策略 |
5.1 既有住区建筑组团户外环境试评价 |
5.2 既有住区建筑组团户外环境提升体系构建 |
5.2.1 户外环境品质提升阶段性现状特点 |
5.2.2 户外环境品质提升阶段性目标体系 |
5.3 既有住区建筑组团户外环境提升菜单构建 |
5.3.1 建筑户外环境提升原则 |
5.3.2 基础层级提升策略菜单 |
5.3.3 提高层级提升策略菜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户外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 B 英国住宅性能评价系统部分指标 |
附录 C 调研小区基本信息表 |
附录 D 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功能要素评分要点 |
附录 E 组团户外环境要素调研表示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混合功能模式下的城市旧住宅区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混合功能相关研究现状 |
1.4.2 旧住宅区更新相关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住宅区混合功能模式的理论研究 |
2.1 住宅区混合功能模式的概念 |
2.2 住宅区混合功能模式的功能解读 |
2.2.1 功能构成 |
2.2.2 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 |
2.3 西方城市发展中混合功能与功能分区的螺旋式演变 |
2.3.1 前工业时代:居住功能与产业功能的自然混合 |
2.3.2 工业时代:从混合功能走向功能分区 |
2.3.3 后工业时代:混合功能的回归 |
2.4 住宅区混合功能模式的优劣评析 |
2.4.1 优势 |
2.4.2 劣势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城市旧住宅区更新面临的问题解析 |
3.1 城市旧住宅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功能单一 |
3.1.2 功能混乱 |
3.1.3 趋向封闭 |
3.1.4 尺度失衡 |
3.1.5 物质环境衰退 |
3.2 现有更新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1 大拆大建式更新 |
3.2.2 形象工程式更新 |
3.2.3 更新中居民参与度较低 |
3.2.4 更新较偏重物质性改善 |
3.3 基于混合功能模式解决旧住宅区更新问题的适用性与必要性 |
3.3.1 适用性 |
3.3.2 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混合功能模式下的城市旧住宅区更新案例研究 |
4.1 更新案例的选择依据 |
4.2 从功能单一向混合功能更新——英国公园山住宅区更新 |
4.2.1 更新的背景与过程 |
4.2.2 功能组织分析 |
4.2.3 空间规划分析 |
4.2.4 设计风格分析 |
4.2.5 经验总结 |
4.3 从功能混乱向混合功能更新——上海田子坊更新 |
4.3.1 更新的背景与过程 |
4.3.2 功能组织分析 |
4.3.3 空间规划分析 |
4.3.4 设计风格分析 |
4.3.5 经验总结 |
4.4 公园山住宅区更新与田子坊更新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混合功能模式下的城市旧住宅区更新设计策略 |
5.1 宏观原则 |
5.1.1 整体系统 |
5.1.2 兼容宜居 |
5.1.3 渐进微小 |
5.1.4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 |
5.2 功能组织更新策略 |
5.2.1 引导功能单一与功能混乱向混合功能转变 |
5.2.2 控制适宜的混合比 |
5.3 空间规划更新策略 |
5.3.1 营造多维度的功能空间混合 |
5.3.2 以混合功能为契机引导开放 |
5.3.3 注重内外交通的衔接 |
5.3.4 优化住宅区公共空间 |
5.3.5 恢复宜人的空间尺度 |
5.4 设计风格更新策略 |
5.4.1 延续原有的居住风貌 |
5.4.2 新旧风格的合理交织 |
5.4.3 设计风格与功能适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语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重庆市两路口旧城片区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双修背景下更新成为必然要求 |
1.1.2 生活圈规划建设目标使新实践成为可能 |
1.1.3 旧城区多样的社会空间结构亟待应对 |
1.1.4 山地城市地域特征带来典型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户外活动空间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生活圈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山地城市生活圈基础理论研究 |
2.1 生活圈理论在山地城市旧城区应用的意义 |
2.1.1 生活圈的概念 |
2.1.2 山地城市旧城区空间与活动特征 |
2.1.3 生活圈对山地城市旧城区户外活动空间的重要性 |
2.2 生活圈层级及关系 |
2.2.1 生活圈的层级构成 |
2.2.2 生活圈层级间关系 |
2.2.3 山地城市生活圈层级和关系 |
2.3 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的功能特征及空间构成 |
2.3.1 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的行为需求构成 |
2.3.2 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功能特征 |
2.3.3 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属性与物质构成 |
2.4 本章小结 |
3.两路口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服务关系研究 |
3.1 生活圈理论下的研究范围与类型 |
3.1.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3.1.2 研究区域基础生活圈边界的划定 |
3.1.3 研究区域社区生活圈边界的划定 |
3.1.4 社区生活圈类型划分 |
3.2 城区空间特征与户外活动空间构成 |
3.2.1 城区空间特征 |
3.2.2 户外活动空间分布情况 |
3.2.3 户外活动空间的层级 |
3.3 共享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服务关系研究 |
3.3.1 两路口生活圈共享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概况 |
3.3.2 山地条件下共享圈层服务范围计算方法 |
3.3.3 共享圈层服务范围评价计算 |
3.4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服务关系研究 |
3.4.1 两路口生活圈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概况 |
3.4.2 自足圈层服务水平评价计算方法 |
3.4.3 自足圈层人均服务面积评价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两路口生活圈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 |
4.1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准备工作 |
4.1.1 调研内容与方法 |
4.1.2 调研自足圈层对象的选取 |
4.2 围绕型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 |
4.2.1 户外活动空间物质构成 |
4.2.2 户外活动空间立界面与周边 |
4.2.3 户外活动空间使用人数 |
4.2.4 户外活动空间活动类型 |
4.3 等高线型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 |
4.3.1 户外活动空间物质构成 |
4.3.2 户外活动空间立界面与周边 |
4.3.3 户外活动空间使用人数 |
4.3.4 户外活动空间活动类型 |
4.4 沿路型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 |
4.4.1 户外活动空间物质构成 |
4.4.2 户外活动空间立界面与周边 |
4.4.3 户外活动空间使用人数 |
4.4.4 户外活动空间活动类型 |
4.5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结果分析 |
4.5.1 空间调研数据结果分析 |
4.5.2 活动调研数据结果分析 |
4.5.3 空间质量与人的活动对比分析 |
4.5.4 问题分析小结 |
5.两路口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研究 |
5.1 旧城区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目标及原则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2 共享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服务范围优化 |
5.2.1 服务范围优化策略 |
5.2.2 服务范围优化改造 |
5.3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人均面积优化 |
5.3.1 人均面积优化策略 |
5.3.2 人均面积优化改造 |
5.4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利用效率优化 |
5.4.1 利用效率优化策略 |
5.4.2 利用效率优化改造 |
6.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户外活动空间相关标准 |
B.杨·盖尔团队提出的公共空间立界面5级评价标准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包容性理念下重庆市渝中区老旧住区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概念与界定 |
1.2.1 包容性 |
1.2.2 老旧住区 |
1.2.3 老旧住区更新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西方发达国家住区更新理论与实践的演变 |
1.4.2 我国住区更新理论与实践的演变 |
1.4.3 包容性理念的发展 |
1.5 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渝中区老旧住区现状概况 |
2.1 近年渝中区住区更新演变历程 |
2.1.1 基于危旧房拆迁改造的住区更新(1997 年~2010 年) |
2.1.2 基于居住环境品质提升的住区更新(2010-2015 年) |
2.1.3 基于存量优化及风貌特色的住区更新(2016 年-至今) |
2.1.4 近年渝中区住区更新的转变特征 |
2.2 调研案例与调研内容 |
2.2.1 老旧住区典型案例选取 |
2.2.2 调研内容 |
2.3 渝中区老旧住区概况 |
2.3.1 渝中区老旧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2 渝中区老旧住区的环境特征 |
2.3.3 渝中区老旧住区的类型划分 |
2.3.4 渝中区老旧住区居民的主要特征 |
3 渝中老旧住区更新的矛盾研究 |
3.1 公共开放空间的的使用矛盾:低标准低品质配置,权责错位管制失效 |
3.1.1 低标准配置与范式化设计,无法满足现今活动需求 |
3.1.2 山地环境特色空间的关注度不够,空间破碎,连接不畅 |
3.1.3 产权不明、权责错位导致更新困难,缺乏后续维护 |
3.2 公共配套设施的使用矛盾:忽略居民基础服务需求,新增设施落实困难 |
3.2.1 基本生活配套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
3.2.2 低成本生活服务配套缺乏系统性设置 |
3.2.3 添置设施欠缺富余空间且后期运营管理落后 |
3.3 社区人文环境的问题:社区精神文化贫瘠,组织管理不足 |
3.3.1 网络社会下居民冷漠,社会关系淡泊 |
3.3.2 物业、业委会、居委会等管理组织效用不足 |
3.3.3 公众参与的深度广度不足,无法主导更新 |
3.4 现行更新机制的问题:稳定健全的更新机制缺失 |
3.4.1 缺乏统一的更新行动计划指引,政策环境多变 |
3.4.2 政策制度针对性弱,更新机制不全 |
3.5 小结 |
4 渝中区老旧住区包容性更新思路 |
4.1 解析:渝中区老旧住区更新的现状困境剖析 |
4.1.1 渝中区老旧住区更新现状困境的解读 |
4.1.2 困境的根源:更新价值观的公正性不足 |
4.2 探索:城市更新中包容性理念的指导意义 |
4.2.1 包容性增长的解析逻辑 |
4.2.2 中西方国家:包容性增长下的城市发展 |
4.3 建构:包容性城市更新的分析框架 |
4.3.1 包容性城市更新的概念 |
4.3.2 包容性城市更新框架构建 |
4.4 落实:渝中区老旧住区包容性更新的路径研究 |
4.4.1 “精细化”的开放空间:突出山地空间特色,提倡存量空间的精细化设计 |
4.4.2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优先弱势群体的基础生活需求 |
4.4.3 “参与性”的社会治理:提升住区更新公共参与度,加强居民自组织管理 |
4.4.4 “示范性”的政策制度:健全现有政策制度,探索可支撑落地的实施路径 |
5 渝中区老旧住区包容性更新策略 |
5.1 “精细化”的开放空间 |
5.1.1 适老化设计:安全舒适的公共空间 |
5.1.2 人性化设计:使用需求导向下的空间升级 |
5.1.3 毛细化交通:山地多层级空中步行系统 |
5.2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
5.2.1 优先基础生活服务:增补照明消防等基础设施 |
5.2.2 益贫性商业配套:统筹非正规商业,兼顾就业扶持 |
5.2.3 共享设施资源:创新合作的新型管理模式 |
5.3 “参与性”的社会治理 |
5.3.1 社会管理:多方利益主体兼容 |
5.3.2 自治管理:主人翁意识的担当 |
5.4 “示范性”的政策制度 |
5.4.1 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发挥重点项目带头作用 |
5.4.2 制度创新:试点先行,灵活处理现有规范标准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调查问卷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城市旧住区环境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继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西安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李怡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4]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研究 ——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例[D]. 王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海口老城边缘老旧住区为例[D]. 徐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0(06)
- [6]多元主体视角下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与规划应对 ——以西安碑林区为例[D]. 刘子琪. 西北大学, 2020(02)
- [7]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要素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许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混合功能模式下的城市旧住宅区更新设计研究[D]. 赵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重庆市两路口旧城片区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研究[D]. 葛云.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包容性理念下重庆市渝中区老旧住区更新策略研究[D]. 聂愈人.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