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覆盖层上高堆石坝振动台试验与动力数值分析验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鸿宇[1](2021)在《地震波类型及入射方向对高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迄今,我国高土石坝的建设规模已达到多项世界之最,其抗震安全性举世瞩目。我国大部分高土石坝建设在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中、强震活动频繁,大坝一旦因地震而发生溃决,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因此,高土石坝的抗震安全是大坝设计的重中之重。在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中,地震动输入方法对能否准确模拟高土石坝动力反应有很大影响。目前,对于岩性地基上的高土石坝,依然普遍采用振动分析方法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即将坝基底部边界固定并在计算模型各节点上直接施加地震惯性力。该方法将开放系统的波动问题简化为封闭系统的振动问题,忽略行波效应和河谷地形导致的地震动输入的差异性,同时忽略地基辐射阻尼的影响,无法反映高土石坝-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将可能导致大坝地震反应失真。随着大坝建设规模的大幅提高,其尺度、重量和坝体底部模量增长显着,在地震过程中坝-基交界面可透射的能量增多,行波效应的作用增强;此外,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地壳结构的复杂性,会导致地震波传播到坝体结构时的入射波类型及角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高土石坝-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不容忽略,应采用波动分析方法开展坝体动力反应研究。本文联合粘弹性人工边界和等效节点荷载的波动分析方法,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消除由结构导致的外行散射波,模拟地基的无限域特性,同时可以模拟地震波动的传播过程和不同河谷地形诱发的地震动特性,继而系统地研究了高面板堆石坝-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及地震波类型与入射方向的影响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参考国内部分已建、在建的高面板堆石坝工程的几何参数,针对250m级高面板堆石坝,创建了不同河谷宽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能量开放的波动分析方法和能量封闭的振动分析方法,计算了坝体的地震反应,验证了波动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对比了两种分析方法下坝体加速度和面板动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兼顾了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和地基模量对坝-基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2)针对250m级高面板堆石坝,探讨了SH波、SV波和P波以不同角度和方向入射时坝体动位移、加速度和面板动应力极值及分布规律,发现不同地震波类型入射角度和方向对坝体动力反应影响明显,因此,考虑不同地震波类型入射角度和方向对全面、准确评价高面板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极为必要。
邹德高,刘京茂,汪玉冰,李俊超,李多,陈涛,王锋[2](2021)在《西部某水电站覆盖层地基离心机动力试验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地震荷载作用下深厚覆盖层地基模量和强度会因孔隙水压力上升发生弱化,其会导致地基发生较大的变形进而影响高土石坝的坝基-坝体防渗体系稳定和安全,甚至会引发大坝溃决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应用大连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岩土工程高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GEODYNA和静动统一实用化弹塑性本构模型,对西部某水电站覆盖层地基离心机试验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有效应力数值分析,研究了地震条件下覆盖层地基加速度响应及孔压发展情况,并与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和实测加速度幅值大小变化规律吻合较好;计算孔隙水压力随地震时间变化的幅值大小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研究成果验证了开发的本构模型和软件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为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地震安全评价提供有效的数值分析工具。
温立峰,李炎隆,柴军瑞[3](2021)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基防渗墙塑性损伤数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坝体填筑和水库蓄水作用下,防渗墙工作和受力条件复杂,可能产生塑性应变和墙体开裂。本文结合实测资料和数值分析,研究面板堆石坝深覆盖层地基防渗墙的应力变形和损伤特性。在基于实测资料分析防渗墙应力变形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防渗墙应力变形及损伤特性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数值模型考虑坝体和地基渗流-应力耦合效应及墙体与覆盖层的接触效应,真实模拟坝体填筑和水库蓄水过程。在采用实测资料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实测和数值结果深入分析了面板堆石坝防渗墙的受力机制及其应力变形和损伤开裂特性,讨论了防渗墙位置、材料、坝体和地基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对墙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面板堆石坝防渗墙建设和结构安全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马春辉[4](2020)在《基于离散元的堆石料宏细观参数智能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工程建筑材料,堆石料是具有高压实性、强透水性、高抗剪强度等工程特性的散粒堆积体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坝工、堤防、道路、机场、港口以及海洋等工程中。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水资源开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四高一深”(高寒、高海拔、高陡边坡、高地震烈度、深厚覆盖层)的全新挑战。作为水利工程中堆石坝、堆石边坡等堆石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迫切需要更进一步掌握堆石料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堆石工程安全性态。因此,本文建立了堆石料多个尺度变量间的强非线性关系,通过改进、串联和优化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使反分析计算确定的堆石料力学参数更符合工程实际,并将其应用于堆石料细观变形机理研究与堆石工程实际问题解决中。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自适应反分析模型,应用和声搜索与多输出混合核相关向量机等算法,快速、精确地实现了对不同工程、不同监测项目的自适应反分析,进一步提高了材料参数反分析的计算精度与适用性。此外,提出了基于相关向量机与随机有限元的不确定性反分析模型,以量化堆石坝在设计、施工、建设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模型综合考虑了结构数值仿真计算以及算法模型输入-输出间的不确定性,能够对堆石料参数的变异系数进行不确定性反分析计算,使反分析后的随机有限元正算值与沉降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930。(2)建立了精细化的堆石料离散元三轴试验模型,以准确反映堆石料的材料特性,并深入分析了离散元细观参数对堆石料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通过总结堆石料细观接触模拟研究进展,构建了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量子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解决以往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中影响因素多、耗时严重的问题。此外,提出了基于宏观本构模型参数的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模型,使标定后的多围压应力应变曲线误差均小于0.21MPa,进一步拓展了细观参数标定模型的适用性,据此定性、定量地分析了三轴试验中堆石料的细观变形演化过程。(3)提出了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根据堆石坝运行期的实测变形值对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促使堆石料细观参数值更符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随后,为进一步发挥离散元数值仿真方法在堆石工程结构模拟中的明显理论优势,尝试采用离散元对堆石坝进行数值仿真,并对比分析了堆石坝离散元与有限元仿真的变形、应力计算结果。最后,开发了堆石料宏细观参数反分析平台,将上述多个参数反分析模型集成于平台中,实现堆石料不同尺度参数间的快速、准确转换。(4)在应用上述堆石料参数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尺度的堆石边坡离散元模型,以模拟施工、运行、滚石、地震和防护措施等工况下的堆石边坡失稳演变过程,从而解决了堆石边坡的挡墙高度确定问题。其中,为解决地震波在人工边界处发生反射、叠加等问题,建立了离散元的粘性边界,并对比了不同边界下离散元模型的响应情况,后将其应用于堆石边坡地震工况分析中。通过多个工况的分析明确了堆石边坡的失稳过程及影响范围,并建议该堆石边坡的混凝土挡墙加高到11m,为类似堆石工程的防护措施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
闫林[5](2020)在《堤坝高聚物防渗墙地震荷载下墙体动应力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高聚物防渗墙作为一种新型轻质防渗墙,其防渗加固性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防渗墙,高聚物防渗墙具有环保、重量轻、膨胀率高、强度提升快、防渗能力强、耐久性好、力学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高聚物防渗墙的施工注浆工艺,材料性能和防渗效果等方面,关于其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限制了高聚物防渗墙在震区的推广应用。因此,开展堤坝高聚物防渗墙地震动力响应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墙体动应力是衡量防渗墙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运用常规有限元方法计算动应力时需要对位移求微分,造成计算精度的降低,不利于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评价。本文对动应力计算的最小余能法进行理论推导和编程、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数值计算,并利用动力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评估,结合以上三种方法开展高聚物防渗墙地震动力响应规律和动应力精确计算方法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提出运用最小余能法同有限元相结合的二次分析方法计算防渗墙结构的动应力,推导了空间二十结点等参单元的最小余能法动应力计算过程,并根据推导过程利用Mathematica软件编制动应力计算程序。(2)建立高聚物防渗墙土石坝和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土石坝的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进行对比性研究,归纳总结4种工况下两类防渗墙沿墙高的动力响应规律。发现由于高聚物防渗墙自重较轻,弹模较小,变形协调性好,同工况下其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远小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且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不易出现拉压破坏;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自重较大,抗拉强度低,中下部承受动应力过大,容易出现拉压破坏。整体分析表明高聚物防渗墙的地震动力响应优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3)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采用基于最小余能原理的二次分析方法计算防渗墙的动应力,并与动应力的常规有限元解进行了对比。发现动应力的最小余能解同常规有限元解的动应力时程响应规律基本一致,且最大动应力的最小余能解普遍大于常规有限元解,动应力增幅在30%以内。验证了动应力计算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表明最小余能法同常规有限元法的动应力计算精度存在差异。(4)开展两类防渗墙土石坝的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动应力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最小余能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发现模型试验的最大动应力沿墙高的分布规律同数值分析规律基本一致;两类防渗墙最大动应力的最小余能解均同试验结果更加接近;试验后拆模发现高聚物防渗墙完整性良好,而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中下部出现明显贯穿性裂缝。试验结果证明了数值分析结果的正确性,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对于提高堤坝高聚物防渗墙动应力计算精度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赵剑明,刘小生,杨玉生,杨正权[6](2018)在《土工抗震60年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本文论述了土工抗震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创新历程,并对汶川地震后土工抗震研究的新进展和主要成果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土工抗震学科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自汪闻韶院士1958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创立我国第一个土动力学试验室、开创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学科以来,土工抗震学科在土体动力特性测试技术、土的液化机理及判别方法、土工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土体真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土石坝及地基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室内外试验联合确定土体动力特性参数、土石坝及地基抗震设计理论(思想)和原则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和开创性的进展,奠定了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领先地位。2008年汶川地震后,围绕高土石坝抗震的新需求,在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方法、高土石坝地震破坏模式、高土石坝抗震减灾工程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逐步建立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原型震害-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相结合、变形分析和稳定分析相结合、整体稳定分析和局部稳定分析相结合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体系。未来迫切需要开展复杂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抗震关键技术,特高土石坝地震灾变行为与安全控制,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及灾害控制,水库大坝抗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研究。
杨超[7](2018)在《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影响的量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自1985年至今,在峡谷地区已经建成了数十座高面板堆石坝,积累了丰富的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筑坝经验,但由于面板堆石坝工程的复杂性,相关的设计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工程实际应用。加强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的设计理论研究、变形特性研究和工程改善应对措施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由于堆石料的岩性、堆石的颗粒级配、堆石的碾压参数和河谷的形状等众多因素同时对坝体的受力变形产生影响,导致峡谷地形对大坝受力变形的影响很难从直接测量的结果中分离出来。有限元法具有分离量化显示河谷形状这一单一因素对大坝受力变形影响的优势,采用有限元法研究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具有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结合相关的面板堆石坝设计与有限元计算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系统介绍了我国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的工程实践进展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河谷宽高比在描述河谷宽窄时存在的不足,从河谷宽度、河谷边坡、河谷的对称性三个影响河谷形态的要素出发,给出了新的河谷形状参数来量化描述河谷的形态。采用河谷宽度系数来量化描述河谷的宽窄,采用河谷边坡陡缓系数来量化描述河谷边坡的陡缓,采用河谷非对称系数来量化描述河谷边坡的非对称性。并从河谷地形中面板堆石坝的受力变形特性出发,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区分河谷宽窄、河谷边坡陡缓、河谷对称与否的判别标准。基于新提出的河谷形状参数量化研究了河谷地形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揭示了峡谷地区堆石坝坝体、面板发生特殊破坏与变形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基于河谷地形影响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分类方法,给出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影响程度的分级标准和河谷形状影响系数G,以量化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程度,为是否采取工程改善措施消除河谷地形的不利影响提供依据。利用河谷形状参数及面板堆石坝工程分类方法对国内外数十座已建成的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工程分类,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研究了狭窄河谷中面板堆石坝坝体底部应力拱效应的形成机理,堆石体与两岸山体间的不均匀沉降和狭窄的河谷地形是狭窄河谷中形成应力拱效应的两个条件,坝体竖向应力与轴向应力在应力拱的作用下发生的应力重分布是坝体底部产生应力拱效应的内在力学机理。提出了一种可以确定坝体底部应力拱的合理拱轴线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研究了河谷宽度与河谷岸坡对应力拱的影响,为采用工程措施减弱拱效应的不利影响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陡峭河谷岸坡是导致面板堆石坝面板轴向拉应力增大的主要原因,采用拱形面板堆石坝来减弱峡谷地区面板受到的轴向拉应力,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效果良好。根据计算结果,拟推荐拱型面板堆石坝在设计时,其曲率值可以在K(28)7.5?10-41?10-3之间选取,坝体向着上游方向上的拱起高度初步定为h?(0.024-0.032)L。研究了倾斜坝基地形下面板堆石坝的静力变形特性与动力反应特性。倾斜坝基地形对面板堆石坝静力的变形特性影响不大,但对面板堆石坝在顺河方向上的最大动位移和最大残余变形的分布规律影响较大。研究了倾斜坝基地形下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破坏模式,大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50g-0.58g。
温立峰[8](2018)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力学特性规律统计及数值模拟》文中指出由于具有造价低,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并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等优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一种坝型。当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建设常面临狭窄河谷、严寒、高震以及深厚覆盖层地基等复杂地质条件的挑战。其中深厚覆盖层是一种典型的复杂地质条件,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河流中。坝体的变形控制是面板堆石坝建设最重要的一项考虑因素。面板的结构性开裂和挤压破坏、接缝的张拉变形以及大坝的安全稳定均与坝体变形特性具有密切联系。如何有效合理评价和控制面板堆石坝变形,是决定面板堆石坝进一步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等手段,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防渗墙的应力变形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统计的角度研究了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及渗漏特性,并揭示其统计规律,定量化研究了面板堆石坝变形特性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基于已有大量文献资料,收集了过去50年已建的87个面板堆石坝变形特性和详细建设信息。对坝顶沉降、坝体内部沉降、面板挠度以及大坝长期渗漏量进行了深入规律统计分析,获得面板堆石坝力学特性的统计规律以及估计大坝变形和渗漏特性的经验关系。从经验的角度定量化研究了大坝变形特性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并确定了面板堆石坝变形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面板堆石坝3个变形特性(包括坝顶沉降、坝内沉降、面板挠度)与其6个控制变量(包括坝高、孔隙率、地基条件、堆石强度、河谷形状、运行测量时间)之间的经验预测模型,并深入评价了每个控制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将获得的经验模型与已有经验方法进行了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3)建立了考虑堆石和地基流变及水力耦合效应的面板堆石坝参数反演分析模型,揭示了覆盖层地基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机制。基于数值计算和实测资料,深入研究了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和基岩上面板堆石坝力学特性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4)从统计的角度研究了面板堆石坝地基混凝土防渗墙应力变形及损伤开裂特性,揭示了地基混凝土防渗墙受力机理以及力学特性统计规律。收集了过去50年43个地基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实例的建设信息和监测记录。对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防渗墙的水平位移、顶部沉降、开裂特性以及应力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规律统计分析。基于统计分析,揭示了不同位置防渗墙(上游防渗墙及中部防渗墙)的受力机理以及力学特性差异,并深入分析了力学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5)建立了考虑防渗墙与相邻土体接触效应以及地基水力耦合效应的混凝土防渗墙塑性损伤分析模型。基于数值计算和实测结果,系统研究了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防渗墙的受力机理、应力变形特性以及损伤特性,并与心墙坝防渗墙的力学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数值计算,分析了防渗墙材料特性、地基水力耦合效应以及地基变形特性对防渗墙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韩彰,苏怀智,李慧[9](2018)在《考虑渗流体力的某大坝地震响应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某水库大坝混凝土连接坝段、均质壤土挡水坝段静动力计算中须考虑渗透体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静动力计算中渗流体力的施加方法,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通过Fortran语言自编用户子程序,对该坝地震响应过程开展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设计地震作用下,坝体的水平绝对加速度反应极值为5.0 m/s2,最大放大系数为7.70;竖向地震永久变形最大值主要集中在最大断面坝顶附近,地震沉陷量约为坝高的0.06%;最大地震动加速度、动位移反应位于坝顶局部位置;坝顶存在明显的鞭鞘效应,需要在坝顶进行适当的抗震加固;各分区的设计与填筑标准、坝体分层填筑方案合理,坝体抗震安全性较好。
王建新[10](2017)在《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文中认为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重力坝和面板堆石坝是常用的两种坝型。混凝土重力坝依靠自身重力维持稳定、可靠性好,但混凝土坝体积大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并且坝踵处容易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从而引起坝体底部的开裂破坏。混凝土面板坝中的防渗面板比较单薄,堆石体的不均匀沉降容易造成防渗面板的开裂,从而造成防渗体的渗漏破坏。对此,在总结混凝土重力坝和面板堆石坝等坝型优缺点的基础上,刘汉龙提出了混凝土-堆石组合坝(concrete rock-fill combination dam—CRCD),混凝土-堆石组合坝作为混凝土坝与堆石坝的结合体,其结构主要由:上游混凝土墙、下游俯斜式堆石体、防渗体系(止水结构和防渗墙)以及上下游压重等组成。CRCD通过止水结构等与坝基非固结连接而不同于混凝土重力坝,CRCD中的混凝土墙不但作为防渗体类似于面板而且作为结构体与下游堆石体共同承受水压力。混凝土墙作为CRCD的防渗结构,相比重力坝减小了坝体断面面积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用量;下游俯斜式堆石体作为CRCD的支撑体,相比面板堆石坝大大缩减了土石体方量。混凝土-堆石组合坝作为一种新型坝体结构,目前对其动力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而振动台试验是研究土石坝动力特性、破坏机理及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已开展诸多大型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相关研究,振动台试验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对此,针对基岩和覆盖层坝基的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开展了大型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主要研究对比不同坝基CRCD的动力加速度、位移、动土压力、破坏模式等内容,目的在于揭示CRCD的动力响应特性和变形破坏模式,从而为CRCD的抗震设计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还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E-B静力模型和沈珠江等效粘弹性动力模型,分别对基岩和覆盖层坝基的振动台试验展开了数值分析,分析了不同坝基CRCD加速度响应特性和永久变形分布,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由此建立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CRCD的数值模型,分析探究了实际工程中CRCD坝体动力加速度、动应力、动土压力及永久变形的分布规律。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揭示了地震动作用下混凝土-堆石组合坝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坝高约3/5处以上部位加速度放大倍数增长迅速,表现出坝顶明显的“鞭梢效应”,试验结果符合一般土石坝的地震响应规律。(2)蓄水对CRCD的加速度响应有明显的削弱作用;加速度放大倍数基本上随着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大而呈现降低的趋势;不同地震波引起加速度反应不同的原因在于地震波频谱特性的差异,随着地震波幅值增大,土体的刚度降低、阻尼增强,对地震波高频产生滤波、低频产生放大的作用;覆盖层坝基加速度响应大于同工况的基岩坝基结果,其原因在于基岩坝基刚度大变形小,而覆盖层砂砾石坝基在地震动作用下土体颗粒发生重分布更容易产生形变,从而引起上部结构的剧烈反应。(3)通过不同坝基的对比试验,分析了堆石体永久变形分布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基岩和覆盖层坝基堆石体顶部永久位移都相对较小,其中覆盖层坝基堆石体顶部水平永久位移和竖向永久位移累计值达到3.475mm和-6.709mm,分别占模型坝高的0.35%和0.67%,均大于基岩坝基对应的试验结果。模型坝堆石体的破坏首先从靠近坝顶部位开始,破坏模式表现为堆石体颗粒松动、滚落、逐步出现局部小范围的浅层滑动,在堆石体坝坡顶部1/5倍坝高范围内位移响应最明显,在该区域可采取适当加固措施。(4)混凝土-堆石组合坝与坝基依靠止水结构等形成防渗体系,因此混凝土墙对整个坝体的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基于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监测的墙体位移及墙背动土压力结果,提出了混凝土-堆石组合坝中混凝土墙体的动态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墙体底部的位移稳定性及抗倾覆稳定性指标。(5)基于E-B静力模型和沈珠江等效粘弹性动力模型,建立了混凝土-堆石组合坝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型,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由此,建立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混凝土-堆石组合坝的数值模型,进一步探究了该坝型的动力加速度、动应力、动土压力及永久变形的分布规律,计算表明:混凝土墙与堆石体之间的接触面是抗震设计的关键部位,实际工程可考虑坝体加筋等加固措施。
二、深覆盖层上高堆石坝振动台试验与动力数值分析验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覆盖层上高堆石坝振动台试验与动力数值分析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波类型及入射方向对高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 地震波倾斜入射对结构动力反应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波动分析方法 |
2.1 粘-弹性人工边界 |
2.1.1 法向人工边界条件 |
2.1.2 切向人工边界条件 |
2.2 等效节点荷载 |
2.3 软件平台-GEODYNA |
2.4 算例验证 |
3 高面板堆石坝-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及工况 |
3.3 坝-基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
3.3.1 坝体加速度极值分布 |
3.3.2 面板动应力极值分布 |
3.4 地震动强度的影响 |
3.5 岩性地基模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地震波入射角度对高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的影响 |
4.1 引言 |
4.1.1 SV波倾斜入射波场示意 |
4.1.2 P波倾斜入射波场示意 |
4.2 计算工况设计 |
4.2.1 有限元模型 |
4.2.2 计算工况 |
4.3 SH波自左岸横河向倾斜入射 |
4.3.1 坝体动位移和加速度极值分布 |
4.3.2 面板动应力极值分布 |
4.4 SV波自上游顺河向倾斜入射 |
4.4.1 坝体动位移和加速度极值分布 |
4.4.2 面板动应力极值分布 |
4.5 P波自上游顺河向倾斜入射 |
4.5.1 坝体动位移和加速度极值分布 |
4.5.2 面板动应力极值分布 |
4.6 本章小结 |
5 地震波入射方向对高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SH波自左右岸倾斜入射 |
5.2.1 有限元模型 |
5.2.2 坝体动位移和加速度极值分布 |
5.2.3 面板动应力极值分布 |
5.3 SV波自上下游倾斜入射 |
5.3.1 有限元模型 |
5.3.2 坝体动位移和加速度极值分布 |
5.3.3 面板动应力极值分布 |
5.4 P波自上下游倾斜入射 |
5.4.1 有限元模型 |
5.4.2 坝体动位移和加速度极值分布 |
5.4.3 面板动应力极值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西部某水电站覆盖层地基离心机动力试验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 |
1.1 模型简介 |
1.2 计算模型简介 |
2 数值模拟方法与理论 |
2.1 动力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简介 |
2.2 地基土材料本构简介 |
3 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1 地震加速度 |
3.2 孔隙水压力 |
4 结论 |
(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基防渗墙塑性损伤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工程实例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地基条件 |
2.3 防渗墙和监测系统布置 |
3 防渗墙力学性状实测结果分析 |
3.1 水平位移和顶部沉降 |
3.2 垂直应力 |
4 数值模型 |
4.1 混凝土防渗墙塑性损伤模型 |
4.2 堆石和覆盖层材料的弹塑性模型 |
4.3 接触面模型 |
4.4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方法 |
4.5 有限元模型 |
5 结果分析 |
5.1 防渗墙受力分析 |
5.2 防渗墙变形特性分析 |
5.3 防渗墙应力分析 |
5.4 防渗墙损伤和开裂分析 |
6 结论 |
(4)基于离散元的堆石料宏细观参数智能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程中反分析问题及其适定性研究进展 |
1.2.2 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反分析研究进展 |
1.2.3 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研究进展 |
1.2.4 工程尺度的离散元方法应用研究进展 |
1.2.5 人工智能算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反分析 |
2.1 堆石料材料特性 |
2.2 堆石料材料的多尺度描述 |
2.3 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自适应反分析 |
2.3.1 堆石料本构模型 |
2.3.2 HS-MMRVM算法基本原理 |
2.3.3 堆石料宏观参数自适应反分析模型构建 |
2.3.4 堆石料宏观参数自适应反分析模型应用实例 |
2.4 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反分析 |
2.4.1 蒙特卡洛随机有限元基本原理 |
2.4.2 基于RVM和随机有限元的不确定性反分析模型构建 |
2.4.3 不确定性反分析模型应用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室内三轴试验数据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
3.1 堆石料离散元模拟 |
3.1.1 离散元模拟的关键技术 |
3.1.2 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 |
3.1.3 堆石料离散元三轴试样生成 |
3.2 堆石料细观参数对其变形特性影响分析 |
3.2.1 堆石料变形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2 堆石料细观参数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3 堆石料变形特性曲线关联分析 |
3.3 单围压下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
3.3.1 QGA-SVM算法基本原理 |
3.3.2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构建 |
3.3.3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实例 |
3.4 多围压下基于宏观本构模型参数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
3.4.1 基于宏观参数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构建 |
3.4.2 基于宏观参数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实例 |
3.5 堆石料三轴试验细观机理分析 |
3.5.1 堆石料破裂特性分析 |
3.5.2 堆石料细观组构特性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
4.1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 |
4.1.1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标定模型可行性 |
4.1.2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标定模型目标函数 |
4.1.3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标定模型构造 |
4.2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实例 |
4.2.1 堆石料宏细观数值模型构建 |
4.2.2 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结果分析 |
4.3 基于细观参数标定的堆石坝离散元数值仿真研究初探 |
4.3.1 堆石坝离散元模拟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4.3.2 堆石坝离散元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4.4 堆石料宏细观参数反分析软件开发 |
4.4.1 反分析软件结构设计 |
4.4.2 反分析软件功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细观参数标定结果的堆石边坡失稳演变过程离散元分析 |
5.1 堆石边坡工程案例背景 |
5.2 堆石边坡细观接触模型及其参数标定 |
5.3 堆石边坡施工工况分析 |
5.3.1 施工工况离散元模型构建 |
5.3.2 施工工况失稳演变过程分析 |
5.4 堆石边坡运行工况分析 |
5.4.1 运行工况离散元模型构建 |
5.4.2 运行工况失稳演变过程分析 |
5.5 堆石边坡滚石工况分析 |
5.5.1 滚石工况离散元模型构建 |
5.5.2 滚石工况运动分析 |
5.6 堆石边坡地震工况分析 |
5.6.1 离散元粘性边界基本原理及其构建 |
5.6.2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离散元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
5.6.3 堆石边坡工程地震时程分析 |
5.7 堆石边坡工程措施实施效果分析 |
5.7.1 工程措施的离散元模型构建 |
5.7.2 不同混凝土挡墙高度下运行工况分析 |
5.7.3 不同混凝土挡墙高度下滚石工况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堤坝高聚物防渗墙地震荷载下墙体动应力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堤坝高聚物防渗墙研究现状 |
1.2.2 堤坝防渗墙抗震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
1.2.3 结构动应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技术的发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基于二次分析方法求解结构动应力的理论和方法 |
2.1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和应用 |
2.2 动力反应分析的时程分析法 |
2.3 最小余能法求解结构动应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2.4 最小余能法求解动应力理论推导 |
2.5 最小余能法计算程序 |
2.6 空间薄板计算实例验证 |
3 堤坝高聚物防渗墙和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抗震数值模拟 |
3.1 工程背景 |
3.2 堤坝防渗墙数值模型创建 |
3.2.1 本构模型参数 |
3.2.2 瑞利阻尼系数 |
3.2.3 分析步 |
3.2.4 接触面定义 |
3.2.5 载荷和边界条件 |
3.2.6 网格划分 |
3.3 防渗墙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3.1 地震加速度工况 |
3.3.2 两类防渗墙加速度时程结果对比 |
3.3.3 两类防渗墙动应力时程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最小余能法的防渗墙动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4.1 高聚物防渗墙最小余能法动应力计算结果 |
4.1.1 0.05g工况下高聚物防渗墙动应力对比 |
4.1.2 0.2g工况下高聚物防渗墙动应力对比 |
4.2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最小余能法动应力计算结果 |
4.2.1 0.05g工况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动应力对比 |
4.2.2 0.2g工况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动应力对比 |
4.3 最小余能法与常规有限元法动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土石坝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 |
5.1 试验设备 |
5.1.1 土工离心机 |
5.1.2 液压伺服振动台 |
5.1.3 刚性模型箱 |
5.1.4 测量传感器 |
5.2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设计 |
5.2.1 基本原理 |
5.2.2 模型尺寸设计 |
5.2.3 材料参数 |
5.2.4 传感器布设 |
5.2.5 静力加载过程 |
5.2.6 振动台地震波输入 |
5.3 动应力试验结果分析 |
5.3.1 高聚物防渗墙动应力试验结果分析 |
5.3.2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动应力试验结果分析 |
5.3.3 试验拆模结果分析 |
5.4 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土工抗震60年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土工抗震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创新 |
2.1 土体动力特性测试技术 |
2.2 土体地震液化机理及判别方法研究 |
2.3 深厚覆盖层动力特性研究 |
2.4 土石坝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
2.5 真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及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方法 |
2.6 土石坝及地基抗震设计理论 (思想) 和原则 |
3 汶川地震后土工抗震研究的新进展 |
3.1 紫坪铺大坝“5·12”震害对真非线性分析方法和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的验证 |
3.2 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方法 |
3.3 高土石坝地震破坏模式 |
3.4 覆盖层土体地震液化 |
3.5 高土石坝及地基抗震安全评价体系建立及发展 |
4 研究展望 |
(7)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影响的量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实践进展及筑坝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实践进展 |
1.2.2 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研究现状 |
1.3 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静、动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1 静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动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合理描述河谷形状的参数研究 |
2.1 引言 |
2.2 河谷形状参数的提出 |
2.3 河谷形状参数的定义 |
2.3.1 河谷宽度系数的定义 |
2.3.2 描述河谷边坡陡缓的参数研究 |
2.3.3 描述河谷非对称的参数研究 |
2.4 河谷形状参数的工程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3 河谷形状的判别标准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案与计算模型 |
3.2.1 研究方案 |
3.2.2 有限元计算模型与参数 |
3.3 河谷宽窄的判别标准研究 |
3.4 河谷边坡陡缓的判别标准研究 |
3.5 河谷对称与否的判别标准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影响的量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河谷宽度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3.1 河谷宽度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 |
4.3.2 河谷宽度对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 |
4.4 河谷边坡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4.1 河谷边坡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 |
4.4.2 河谷边坡对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 |
4.5 河谷非对称对面板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5.1 河谷非对称对坝体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5.2 河谷非对称对面板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6 基于河谷地形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分类方法及评价标准 |
4.6.1 河谷形状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4.6.2 基于河谷形状参数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分类研究 |
4.6.3 基于河谷地形参数的面板堆石坝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狭窄河谷中面板堆石坝应力拱效应形成机理及影响研究 |
5.1 岩土工程中应力拱效应的研究现状 |
5.2 峡谷地区面板坝坝体内部应力拱效应形成机理研究 |
5.2.1 应力拱效应形成条件 |
5.2.2 应力拱效应的形成机理研究 |
5.2.3 应力拱效应合理拱轴线的确定方法 |
5.3 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拱效应的影响研究 |
5.3.1 河谷宽度对应力拱效应的影响 |
5.3.2 河谷边坡对应力拱效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改善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坝肩处拉应力的设计措施研究 |
6.1 拱形面板堆石坝的提出 |
6.2 拱形面板堆石坝的施工可行性 |
6.3 拱型面板堆石坝与直线型面板堆石坝的有限元对比分析 |
6.3.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6.3.2 计算模型参数 |
6.3.3 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6.4 面板堆石坝拱起高度的初步推荐 |
6.5 本章小结 |
7 特殊倾斜坝基地形下面板堆石坝的静、动力变形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工程概况 |
7.2.1 工程概况及大坝布置 |
7.2.2 坝基地形地质条件 |
7.3 倾斜坝基地形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7.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7.3.2 结果分析 |
7.4 倾斜坝基地形对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的影响 |
7.4.1 动力本构模型及参数 |
7.4.2 倾斜坝基下坝体的动力反应特性 |
7.4.3 倾斜坝基对大坝的地震破环模式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复杂地质条件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力学特性规律统计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面板堆石坝变形特性规律统计分析 |
2.1 概述 |
2.2 面板堆石坝当前实践和实例数据库 |
2.3 坝顶沉降统计分析 |
2.4 坝体内部沉降统计分析 |
2.5 面板力学特性统计分析 |
2.6 面板堆石坝渗漏统计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面板堆石坝变形特性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
3.1 概述 |
3.2 面板堆石坝变形特性数据库分析 |
3.3 面板堆石坝典型变形特性和控制变量 |
3.4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
3.5 变形特性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建立 |
3.6 与现有预测方法的比较 |
3.7 实例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考虑流变及水力耦合效应的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参数反演分析 |
4.1 概述 |
4.2 工程实例 |
4.3 实测结果分析 |
4.4 考虑流变及水力耦合效应的参数反演分析模型 |
4.5 数值结果分析 |
4.6 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变形特性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5 覆盖层地基上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防渗墙力学特性规律统计分析 |
5.1 概述 |
5.2 混凝土防渗墙当前实践和实例数据库 |
5.3 混凝土防渗墙水平位移统计分析 |
5.4 混凝土防渗墙顶部沉降统计分析 |
5.5 混凝土防渗墙应力分析 |
5.6 混凝土防渗墙开裂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考虑地基水力耦合效应的面板堆石坝防渗墙塑性损伤分析 |
6.1 概述 |
6.2 实例概况 |
6.3 实测结果分析 |
6.4 考虑地基水力耦合效应的混凝土防渗墙损伤分析数值模型 |
6.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考虑渗流体力的某大坝地震响应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数值模拟方法 |
2.1 动力计算本构模型 |
2.2 坝体结构网格、边界条件与荷载 |
2.3 动力计算参数 |
2.4 坝体动力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步骤 |
2.5 地震加速度的输入 |
3 三维非线性动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3.1 设计地震反应 |
3.2 上下游接触面及端头接触面典型结点动位移 |
3.3 端头接触面典型单元法向动应力 |
4 结论 |
(10)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评述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动力特性物理模拟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备及内容 |
2.3 模型设计及传感器布置 |
2.4 相似关系及试验材料 |
2.5 传感器及采集系统 |
2.6 输入地震动及加载工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坝基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加速度响应规律 |
3.1 引言 |
3.2 基岩坝基加速度响应 |
3.3 加速度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
3.4 覆盖层坝基加速度分布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堆石组合坝的墙体动态稳定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岩坝基结果分析 |
4.3 覆盖层坝基结果对比 |
4.4 动态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凝土-堆石组合的堆石体永久变形及破坏模式 |
5.1 引言 |
5.2 位移监测点布置 |
5.3 基岩坝基堆石体顶部永久位移 |
5.4 基岩坝基坝坡向永久位移 |
5.5 基岩坝基堆石体破坏模式和机理分析 |
5.6 覆盖层坝基结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混凝土-堆石组合坝振动台试验的数值分析 |
6.1 引言 |
6.2 计算原理与方法 |
6.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6.4 模型试验数值验证与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工程算例分析 |
7.1 引言 |
7.2 工程背景 |
7.3 数值的模型的建立 |
7.4 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动力特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深覆盖层上高堆石坝振动台试验与动力数值分析验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波类型及入射方向对高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的影响研究[D]. 刘鸿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西部某水电站覆盖层地基离心机动力试验数值模拟[J]. 邹德高,刘京茂,汪玉冰,李俊超,李多,陈涛,王锋.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1(01)
- [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基防渗墙塑性损伤数值分析[J]. 温立峰,李炎隆,柴军瑞. 水利学报, 2021(06)
- [4]基于离散元的堆石料宏细观参数智能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马春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5]堤坝高聚物防渗墙地震荷载下墙体动应力计算方法研究[D]. 闫林. 郑州大学, 2020(02)
- [6]土工抗震60年研究进展与展望[J]. 赵剑明,刘小生,杨玉生,杨正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8(05)
- [7]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影响的量化方法研究[D]. 杨超.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8]复杂地质条件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力学特性规律统计及数值模拟[D]. 温立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9]考虑渗流体力的某大坝地震响应仿真分析[J]. 韩彰,苏怀智,李慧.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8(02)
- [10]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D]. 王建新.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标签:防渗墙论文; 土石坝论文;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论文; 应力应变曲线论文; 数值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