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锡校园集体烟盒舞(论文文献综述)
黄守良[1](2016)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关于生态位和品牌等理论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评述了生态位宽度、共生、特化、重叠等理论及旅游生态位理论选择策略的理论意义和不足,并对这些理论进行拓展,用于分析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生态位现状。具体讲,首先,从红河州大量旅游景区景点中抽象出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的DNA、关键因子,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其次运用品牌理论分析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形势、产业前景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的思路和方向;最后,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分析工具,全面分析红河州旅游产业6个基本要素。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提出红河州旅游产业以“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母品牌发展为统领,多子品牌共同发展模式,实施“核心子品牌示范带动、子品牌多元特化”的发展策略,不断强化各子品牌生态位共生功能。(2)提出了品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品牌提升发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生态位架构,即一核、一心、四带、五片区的子品牌生态位布局。(3)揭示了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的7个重要载体,即:旅游餐饮、住宿、旅行社、旅游娱乐、旅游购物、景区景点和旅游交通。并依据品牌提升选择策略方法,得出了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的五大路径,即: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融合发展步伐、提高消费者消费认知体验和加大旅游营销力度五条路径,并对实施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林偲[2](2016)在《花腰彝“德培好”仪式展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腰彝作为彝族尼苏支系中的一部分,集中聚居在石屏县北部的龙武、龙朋、哨冲三个乡镇。其中,哨冲镇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民风淳朴,2009年被列为云南省花腰彝传统文化保护区,并分别在1996年和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基于长期生活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习俗——“德培好”祭竜仪式。时至今日,文化变迁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文化复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的背景下,花腰彝“德培好”仪式经历了复兴、组合、重构,传统祭祀习俗的各种要素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会发展变迁的框架内,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结合而演变成现代化展演仪式的趋势。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村的花腰彝“德培好”仪式为例,呈现在社会发展变迁和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过程中,彝族尼苏人对“德培好”传统仪式如何实现拆解、重组、复兴的文化建构过程。全文由六部分组成,从政府和民众的互动看传统民族节日文化在非物质文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传承发展路径。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描述了学界对花腰彝“德培好”仪式不同角度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田野点概况及彝族尼苏支系传统文化表征内容进行呈现和描述;第三部分则介绍了当地政府和民众打造花腰彝符号,描述了重建后两届仪式概况以及详细描述了2014年“德培好”仪式的具体过程;第四部分是核心部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出发,探讨了在政府强力推动、文化精英组织和当地民众参与下,传统“德培好”仪式发展成为了现代化展演节日庆典;第五部分则是对花腰彝“德培好”仪式演变展演仪式现状的反思性讨论和总结。本文力图全面呈现花腰彝传统民族习俗“德培好”祭竜仪式,阐述在社会变迁和非遗背景下,“德培好”重建、复兴、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趋势。当社会整体环境发生变动,国家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习俗的不断重视,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推出,使得政府和民众多方面的交流和互动,传统仪式得到新的实践,向现代化展演的方向发展。
贾佳[3](2015)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困境与探析 ——以云南民族中学为个案》文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开端,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普遍方法。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不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的,还承担着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本文主要内容是阐述了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群体的现状,并通过对云南民族中学这个典型个案开展实地调研,对其艺术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思考,最终形成文章。文章的主体分为六大部分: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起、相关的研究综述、选题目的及意义、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以及所开展的调研情况。其次进入主题,第一章走向城市的少数民族,主要从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的人口情况来介绍了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的现状,并从从理论上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原因。第二章艺术教育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主要论述了学校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相互作用。第三章城市中学中民族艺术教育发展现状的个案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民族中学的概况以及阐述选点理由;其次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特色;再次,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分别阐述了该校艺术课堂和课外艺术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最后,介绍了针对该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情况并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对个案的总结与思考,本章首先总结了云南民族中学在艺术教育方面好的经验,其次又指出了该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该校的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文章最后为结语。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各地中小学基本上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显着的发展和提高,但相对发展更为迅猛的经济社会,艺术教育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尤其是经济相对滞后的边疆民族地区,拥有着极其丰富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无论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还是弘扬民族文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但实际上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这样的现状不得不令人深思。本文正是以城市化为前提,以少数民族在城市里的生活现状为出发点,以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学校的艺术教育情况为现实依据,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进行论述。
耿毅[4](2011)在《白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 ——以云南元江安定村为例》文中提出本文是从社区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安定村文化变迁的问题。安定村是一个一千多人的白族聚居村。虽然地处滇中,位于相对闭塞的哀牢山区,但小村自古处于交通要道,相对发达的交通条件为小村创造了发展的外部条件。在小村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代代村民和外界进行着交流,不断调整生计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经济生活模式。经济生活的变迁带来了白族民俗以及婚姻丧葬习俗的变迁。在小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村民们进行着与商业社会交融而生的各种调适。在传承传统白族文化的基础上,安定白族形成了既与因远其他白族村寨文化不同,也与大理地区白族主体文化不同的“安定白族文化”。本文主要包括导论、正文(共五章)、结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包括:论文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以及相关概念界定等内容。正文部分共五章,主要是以民族志方式叙述社区的形成和变迁,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讨。第一章,介绍社区概况,包括滇中玉溪白族、元江白族的历史溯源、因远镇概况和安定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人口概况。第二章,以时间为纵轴,辅以口述史的形式,对近百年来安定村民经济生活的变迁进行全方面的阐述。从单一的农耕经济、“走坝子”经济、商业集镇经济、“国道”个体经济到如今多种副业相辅的农商经济,通过对不同时期村民经济生活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现出他们应对不同时期变化生计方式的适应和调整。第三章,详细介绍因远白族民俗变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宗教信仰、传统节日、语言和洞经音乐等方面的变迁情况。由于因远镇九个白族村寨民俗的“普同性”,在对这一地区民俗变迁做集中描述的同时,对安定村所特有的民俗做文化“深描”。当地白族民俗的变化是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是在白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本民族的文化习俗。第四章,通过分析安定白族的婚姻和丧葬习俗变迁,来进一步了解民族道德体系、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村民通婚圈不断扩大,婚姻习俗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酸汤还没喝完就分家”的观念造成了当地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的家庭模式,也折射出村民们对于婚姻、家庭不一样的观念。在丧葬活动中,宗族的观念被进一步强化,传统道德观念也被加强。第五章,在论述村民经济生活、白族传统文化民俗以及婚姻丧葬习俗变迁的基础上来看安定人以及安定白族文化的不同之处。具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的安定村民在注重发展小村经济的同时,重视教育,重视自我和家庭发展以及重视社区生态环境保持等因素,使得安定村体现出不同的村民特点和村寨氛围。结论:在安定村发展的各个时期,生存的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村民们的生计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一样的经济生活。不同时期经济生活变迁不仅让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对当地白族传统文化民俗以及婚姻丧葬习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村一直延续着传统白族社会中的道德观念以及各种习俗。村民们对自己民族主体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白族文化的传承。在传承传统白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安定白族文化”。安定白族文化的变迁是一种文化形式上的变迁,其内涵是一种调适性的传承。经济生活所带来的外部力量的压力和对于白族主体文化地区的追赶,在安定白族内部产生一种奋起之力,这种内启的力量,正是安定白族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动适应能力。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更多地表现为主体性的文化适应和选择。
李志萍[5](2000)在《云锡校园集体烟盒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于景春[6](2000)在《论云南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与构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和构想:1、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2、舞 蹈教育与美育教育;3、舞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4、舞蹈教育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强 省建设;5、云南中小学舞蹈教育体系建立的原则与构想。
杨国忠[7](2000)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素质教育中能起到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 育中又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更显突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 音乐教育如何加强,以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本文就云南教育简况,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一些 中小学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 小学音乐教育应走一条以本地民族音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路子。
二、云锡校园集体烟盒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锡校园集体烟盒舞(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路线 |
第三节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生态位理论 |
一、生态位的概念 |
二、生态位理论的演化 |
第二节 旅游生态位理论 |
一、旅游生态位概念 |
二、旅游生态位分类 |
三、旅游生态位特性 |
四、旅游生态位选择策略 |
第三节 品牌理论 |
一、品牌的含义、定位、开发、管理及提升 |
二、区域品牌的含义 |
三、品牌生态位理论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生态位探究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情况 |
一、红河州情概况 |
二、红河州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红河州旅游产业环境分析 |
一、发展基础及现状 |
二、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
第三节 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现状分析 |
一、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发展历程 |
二、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控制因子 |
三、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控制因子分析 |
第四节 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生态位分析 |
一、生态位共生分析 |
二、生态位特化分析 |
三、生态位分离分析 |
四、生态位重叠分析 |
第四章 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探究 |
第一节 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思路 |
一、提升方向 |
二、提升原则 |
第二节 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生态位构架 |
一、一核 |
二、一心 |
三、四带 |
四、五片区 |
第三节 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载体 |
一、旅游餐饮 |
二、旅游住宿 |
三、旅行社 |
四、旅游娱乐 |
五、旅游购物 |
六、景区景点 |
七、旅游交通 |
第四节 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路径 |
一、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
二、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三、加快旅游融合发展步伐 |
四、提高消费者消费认知体验 |
五、加大旅游营销力度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花腰彝“德培好”仪式展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培好”的生成环境 |
一、花腰彝历史考察 |
二、生态环境 |
三、特定文化空间下的习俗 |
第二章 重建文化符号——“德培好” |
一、“德培好”的起源 |
二、复兴时期的“德培好”仪式 |
三、当下的彝族尼苏“德培好” |
第三章 现代化背景下的变迁 |
一、从传统祭祀到现代节庆 |
二、从民间生活到社会展演 |
三、从神圣到世俗:仪式功能多元化 |
第四章 “德培好”变迁的思考 |
一、文化自觉下的认知与实践 |
二、非遗框架下的传承和保护 |
三、公权力推动下的复兴与发展 |
四、保护传统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困境与探析 ——以云南民族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相关的研究综述 |
三、 选题意义 |
四、 论文结构 |
五、 研究方法 |
六、 论文研究中所开展的调研情况介绍 |
第一章 走向城市的少数民族 |
一、 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的现状 |
二、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 |
(一)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外部原因 |
(二)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内部原因 |
第二章 艺术教育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
一、 学校艺术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 |
二、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 |
第三章 城市中学中民族艺术教育发展现状的个案分析 |
一、 关于调研对象的概述 |
(一) 本研究选择云南民族中学作为个案的理由 |
(二) 云南民族中学简介 |
(三) 学校的教学特色 |
二、 云南民族中学的艺术教育情况介绍 |
(一) 艺术课堂的教学情况 |
(二) 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情况 |
三、 对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一) 问卷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 问卷的具体分析 |
第四章 对个案的总结与思考 |
一、 云南民族中学艺术教育的经验总结 |
二、 云南民族中学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 |
三、 解决城市中学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困境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4)白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 ——以云南元江安定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研究与文献述评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一章 社区概况 |
第一节 历史溯源 |
第二节 元江白族概况 |
第三节 因远镇概况 |
一、因远的传说 |
二、历史沿革 |
第四节 安定概况 |
一、自然环境 |
二、人文环境 |
三、人口概况 |
第二章 经济生活变迁 |
第一节 传统农业经济 |
第二节 "走坝子"经济 |
一、"走坝子" |
二、"打雨水" |
三、影响 |
第四节 安定商业小集镇 |
一、"背阴山路" |
二、安定邮政代办所 |
三、安定集市 |
第五节 "国道经济"时期 |
一、国道线上的"不夜城" |
二、辉煌后的"阵痛" |
三、烤烟种植 |
第六节 元江镍矿 |
一、"大烟囱"的由来 |
二、"梅开二度" |
三、发展的困惑 |
第三章 安定白族民俗变迁 |
第一节 物质文化习俗 |
一、民居建筑 |
二、服饰 |
三、饮食 |
第二节 精神文化习俗 |
一、宗教信仰 |
二、传统节日 |
三、语言&洞经音乐 |
第四章 婚姻丧葬习俗变迁 |
第一节 婚姻习俗 |
一、婚姻的缔结 |
二、婚姻程序 |
三、离异 |
四、分家方式 |
五、生育观念 |
第二节 丧葬习俗 |
一、丧葬仪式 |
二、"白事客" |
第五章 安定人和安定白族文化 |
第一节 重视教育 |
第二节 吃苦耐劳、勤俭持家 |
第三节 文明村 |
结语 |
附录 |
调查点部分照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云锡校园集体烟盒舞(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红河州旅游产业品牌提升研究[D]. 黄守良.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5)
- [2]花腰彝“德培好”仪式展演研究[D]. 林偲. 云南大学, 2016(02)
- [3]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困境与探析 ——以云南民族中学为个案[D]. 贾佳. 云南艺术学院, 2015(07)
- [4]白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 ——以云南元江安定村为例[D]. 耿毅.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5]云锡校园集体烟盒舞[J]. 李志萍. 民族艺术研究, 2000(S1)
- [6]论云南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与构想[J]. 于景春. 民族艺术研究, 2000(S1)
- [7]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思考[J]. 杨国忠. 民族艺术研究,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