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扬帆,黄心怡,陈传本[1](2021)在《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鼻咽癌作为头颈癌中的重要成员,其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广泛分布于东非和亚洲,在中国南方地区尤为常见。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2018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约12.9万例,死亡病例约7.3万例。由于鼻咽癌早期诊断特异性不强,多数鼻咽癌患者首诊时已处于癌症中晚期。因此研究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是当务之急,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随着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环状RNA逐渐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部分环状RNA可竞争性结合miRNA,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在癌症的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环状RNA相对于线性RNA更为稳定,使其具有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该文总结了鼻咽癌中环状RNA的研究现状,探讨环状RNA对鼻咽癌增殖、转移和侵袭等的影响,为鼻咽癌的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龙向淑[2](2021)在《HOXC6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及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非感染性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AS)是ASCVD的主要病理基础。在多种导致AS的不良因素作用下,位于中膜层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至内膜及内膜下层并异常增殖,而内膜层的血管内皮细胞(VECs)凋亡增多,是AS发生发展的主要细胞病理学基础。然而,血管壁细胞异质性生物学行为异常及其介导AS发生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同源框(HOX)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并影响脊索动物形态发生的同源域转录因子。HOX基因家族包含39个同源基因。近期研究表明,HOXA4、HOXA5、HOXA6、HOXB1及HOXB9等多个HOX基因在猪主动脉壁的表达受剪切应力影响,但这些基因对血管生物学功能和AS的影响未知。同源框C6(HOXC6)属HOX基因家族C簇成员。研究显示,HOXC6在多器官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并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此外,HOXC6可调节血管壁多能干细胞分化为VSMCs、以及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血管壁间充质细胞。但是,HOXC6对VSMCs和VECs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是否有影响迄今未见文献报道。研究目的了解Hoxc6等39个Hox基因在AS大鼠主动脉壁和正常主动脉壁的差异表达,然后进一步探讨HOXC6对VSMCs增殖及迁移和VECs凋亡的影响及其部分机制,为明确HOXC6能否成为ASCVD分子治疗新靶点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采用苏木素和伊红(H&E)染色法对大鼠主动脉染色验证AS大鼠建模是否成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oxc6、Bcl-2和Bax蛋白在大鼠主动脉的原位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VSMCs和CD31在VECs中的表达。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39个Hox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磷脂酶C beta(PLCβ)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TAFR)mRNAs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主动脉或心脏组织中和大鼠VSMCs(RVSMCs)中Hoxc6、p53及PCNA蛋白表达,检测VECs中HOXC6、BCL-2、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9、PTAFR、PLCβ及IL-18蛋白表达,以及检测VECs中蛋白激酶C zeta(PKCζ)、NF-κBp65磷酸化和PKCζ膜转位水平变化。应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 U)实验检测VSMCs增殖。用细胞划痕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VSMCs迁移。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VECs凋亡。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并分析GEO数据库中冠心病相关基因表达及其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OXC6与PTAFR启动子DNA序列结合。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 IP)结合qPCR(Ch IP-qPCR)验证HOXC6与PTAFR启动子DNA结合的特定靶序列。结果1.在AS大鼠主动脉壁异常表达的Hox基因H&E染色结果显示,AS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比值较正常主动脉明显增加(P<0.01)。采用qRT-PCR对39个Hox基因mRNA检测结果显示,AS大鼠主动脉壁较正常大鼠主动脉壁表达上调或下调(表达增加或减少倍数的均数绝对值≥2)的Hox基因为17个,其中Hoxa1、Hoxa3、Hoxa9、Hoxb7、Hoxc5、Hoxc6、Hoxc8、Hoxc9及Hoxc10共9个基因表达上调(均P<0.01),而Hoxa2、Hoxa4、Hoxa5、Hoxa6、Hoxb2、Hoxb3、Hoxb4及Hoxb6共8个基因下调(均P<0.01)。在上调的9个Hox基因中,其中Hoxc6表达升高了10余倍,较之升高倍数更大的Hoxc9或Hoxc10,Hoxc6在大鼠主动脉壁的基础表达丰度最高,而且重复性最好,因此首选Hoxc6作进一步验证。2.Hoxc6和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在AS大鼠主动脉壁异常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oxc6 mRNA和蛋白在AS大鼠主动脉壁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伴随p53 mRNA和蛋白在AS大鼠主动脉壁的表达显着减少,而PCNA表达显着增多(均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AS大鼠主动脉壁的粥样斑块病变和迁移至内膜的VSMCs中,Hoxc6蛋白的表达较正常主动脉显着增多(P<0.01),伴随抑凋亡分子Bcl-2蛋白在AS大鼠主动脉壁增厚的内膜组织和粥样斑块病变中的表达较正常主动脉明显减少,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着增多(均P<0.01)。3.敲低Hoxc6表达抑制RVSMCs增殖与迁移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显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的RVSMCs用α-SMA抗体染色后,阳性细胞/细胞总数的比率较正常RVSMCs下降(P<0.05)。Ed U、CCK-8、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ox-LDL作用于细胞后,RVSMCs增殖明显增多,细胞迁移能力显着增强(均P<0.01),伴随p53蛋白表达减少,PCNA表达增多(均P<0.01)。然而,下调ox-LDL处理或正常培养的RVSMCs中Hoxc6表达后,RVSMCs增殖显着减少,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均P<0.01),伴p53蛋白表达显着增多,而PCNA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此外,先后敲低RVSMCs中Hoxc6和p53表达后,RV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较单独敲低Hoxc6组增强(均P<0.05),但比正常对照组减弱(均P<0.05)。4.下调HOXC6表达抑制VECs凋亡TUNEL、流式细胞技术、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x-LDL作用于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s)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着升高(均P<0.05),伴随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着减少(均P<0.01),而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及其活化片段Cleaved 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增多(均P<0.05)。然而,下调ox-LDL处理或正常培养的RAECs或HUVECs中HOXC6表达后,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或单独ox-LDL处理组下降(均P<0.05),伴随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着增多(均P<0.01),而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及其活化片段Cleaved 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减少(均P<0.05)。此外,在HUVECs中过表达HOXC6之后,HUVECs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变化的趋势与抑制HOXC6表达时相反(均P<0.05)。5.HOXC6靶向PTAFR经PLCβ/PKCζ/NF-κBp65/IL-18途径影响HUVECs凋亡GEO数据库中冠心病有关的三个数据集gse20681、gse40231和gse46560取交集结果显示,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TAFR)等68个基因存在交集。KEGG pathway分析显示,PTAFR可通过PLC/PKC途径影响细胞凋亡,进一步在JASPAR数据库预测结果显示,HOXC6与PTAFR启动子存在特异结合位点。鉴于HOXC6影响RAECs和HUVECs凋亡的一致性,选择HUVECs为靶细胞,探讨HOXC6影响VECs凋亡的机制。q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x-LDL处理HUVECs或促进HOXC6表达后,PTAFR表达增多(均P<0.05),伴随下游信号分子PLCβ表达增多(均P<0.05),PKCζ磷酸化和膜转位水平升高(均P<0.05),NF-κBp65磷酸化和IL-18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然而,在ox-LDL处理或正常培养的HUVECs中敲低HOXC6表达之后,上述观察指标的变化趋势与促进HOXC6表达时相反(均P<0.05)。此外,分别用PTAFR激动剂血小板活化因子和PKCζ激动剂溶血磷脂酰胆碱作用于HUVECs,均可逆转下调HOXC6表达所致的抑制HUVECs凋亡及PLCβ/PKCζ/NF-κBp65/IL-18信号通路活性的效应(均P<0.05)。而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HUVECs中过表达HOXC6之后,HOXC6与PTAFR启动子结合的活性显着增高(P<0.01)。Ch IP-qPCR实验结果显示,HOXC6可与PTAFR启动子特定位点AGAGGAATAGATTAAA和(或)GAAGCAATCAACCAAG序列结合(P<0.01)。结论1.39个Hox基因中的17个在AS大鼠主动脉壁与正常大鼠主动脉壁之间差异表达,其中Hoxc6表达显着升高,伴随p53和Bcl-2与Hoxc6呈负向性、而PCNA和Bax与Hoxc6呈正向性表达异常。2.HOXC6一方面可负调控p53表达而促进VSMCs增殖与迁移,另一方面靶向PTAFR经PLCβ/PKCζ/NF-κBp65/IL-18途径促进VECs凋亡。由此提示HOXC6影响VSMCs增殖、迁移和VECs凋亡的异质性。
杨小进[3](2020)在《长链非编码RNA-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第三种肿瘤类型,也是全球癌症相关致死的第四大因素。结直肠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普遍认为是环境因素和基因遗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KRAS等多种肿瘤致病基因的突变、P53等抑癌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修饰、信号通路调节异常、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多层面调控等多种因素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非编码RNA的主要类型,是一种至少包含200个核苷酸且不编码蛋白的RNA,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在结直肠癌的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ncRNA-DANCR被证明在多种肿瘤中扮演原癌基因的作用,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机理不清楚。方法:我们依托所在医院收集了 20对结直肠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以及84个包含病人5年生存期的结直肠癌组织,然后利用RNA-FISH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ANCR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DANCR的表达情况对DANCR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我们利用定量PCR对正常人结直肠上皮细胞和多株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中DANCR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利用RNA-FISH对DANCR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为研究DANCR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我们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特异性的敲除SW480和HCT15细胞中DANCR的表达,然后在细胞水平利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凋亡检测和Hoechst染色对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和凋亡情况进行了检测。在动物水平的研究中,我们利用稳定敲除DANCR的SW480和HCT15细胞分别建立了皮下移植瘤模型,然后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统计肿瘤重量。在明确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利用western blotting对稳定敲除DANCR的SW480和 HCT15 细胞中 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p53、cyto C、Bcl-2 和 Bcl-xL 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对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 3、p53和cyto C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1)DANC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病人预后负相关:在对20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RNA-FISH染色结果表明DANC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显着高表达;DANCR在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且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中;进一步的生存期分析表明DANCR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病人常伴随更差的5年生存期。2)敲除DANCR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发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DANCR稳定感染SW480和HCT15细胞能显着抑制SW480和HCT15细胞中DANCR的表达;稳定敲除DANCR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能显着抑制结直肠癌增殖和克隆形成,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发生;稳定敲除DANCR的表达在动物水平能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3)敲除DANCR促进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敲除DANCR促进 SW480 和 HCT15 细胞中 Caspase 3、Caspase 8 和 Caspase 9 蛋白的表达,DANCR敲除的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有更多Caspase 3阳性的细胞;敲除DANCR促进SW480和HCT15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DANCR敲除的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有更多p53阳性的细胞;敲除DANCR促进SW480和HCT15细胞中Cyto C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DANCR敲除的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有更多Cyto C 阳性的细胞。结论:DANC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病人的良好预后呈显着负相关。DANCR主要定位于结直肠癌细胞的胞浆中,敲除DANCR的表达能通过促进线粒体相关凋亡的发生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以上研究表明DANCR是一个结直肠癌治疗和预后的潜在靶点。
田文泽[4](2020)在《lncRNA DLX6-AS1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8年世界本地区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等研究统计显示,其发病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的第7位、死亡率排名第6位。而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中国食管癌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而死亡率排名第4位,已成为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的疾病之一。食管癌最主要的两种病理类型分别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aoma,EAC),其它少见的有腺鳞癌、小细胞癌或印戒细胞癌等。而在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确诊的食管癌患者中有超过90%的患者病理类型为鳞癌。近几十年来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食管鳞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也不断发展和提升,但食管鳞癌的死亡率仍然很高。据大量流行病统计分析,由于早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造成多数食管癌患者就诊时伴随着进食困难、胸痛等已处于中晚期,因此治疗的预后往往较差,5年生存率不超过20%。因此,食管鳞癌的治疗已达瓶颈。目前临床医生越来越意识到针对食管鳞癌治疗应做好早期预防与早期治疗;而另一重要方面是人们在基因和分子水平上对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机制认识不充分。因此,探索、明确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是当前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而通过食管癌肿瘤发病机制的明确继而去寻找诊断、治疗以及预测预后的新型分子靶点将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理论意义。人类基因组中具有可编码蛋白功能的基因核酸序列比例远低于2%,绝大数基因转录为不能编码蛋白功能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众多类型的非编码RNA中,长度200-100000nt之间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发现lncRNA通过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机制调控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因此,lncRNA可能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或癌基因调控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通过与内源性RNA竞争来调控肿瘤的进展。因此,我们运用生物芯片分析食管鳞癌与癌旁组织中存在明显差异的LncRNA,进一步行筛选及功能验证,从而研究lncRNA DLX6-AS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食管鳞癌中的调控机制,能够更全面的理解食管鳞癌的发生机理,寻找食管鳞癌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本研究中,我们发现lncRNA DLX6-AS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与在癌旁组织中相比较往往呈现明显高表达,且与预后呈负相关,随后我们揭示了lncRNADLX6-AS1能够明显地促进肿瘤细胞的增值、侵袭及转移并抑制凋亡。通过TCGA数据库中食管鳞癌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以及进一步的细胞实验验证,我们发现lncRNA DLX6-AS1特异性结合miR-100-5p发挥海绵样作用抑制miR-100-5p的功能,从而反向调控miR-100-5p靶向及致癌基因mTOR;此外在体内移植瘤实验中,我们也发现:在裸鼠皮下肿瘤中移植敲除lncRNADLX6-AS1的食管鳞癌细胞会同时抑制肿瘤的体内生长。综上所述,我们在食管鳞癌中提出并验证了 lncRNA DLX6-AS1/miR-100-5p/mTOR轴调控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等功能,为未来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生物学干预或治疗靶点提供了新思路。目的1.通过生物芯片分析,寻找有差异表达lncRNA并验证。2.评估食管鳞癌组织中lncRNA DLX6-AS1异常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3.研究lncRNADLX6-AS1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功能。4.进一步探索lncRNADLX6-AS1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方法1.利用TCGA下载的96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和13例正常组食管组织标本的RNA测序数据,识别差异表达lncRNAs;收集了 44例食管鳞癌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运用qRT-PCR检测差异表达的lncRNAs。2.利用免疫组化、CCK-8、流式细胞周期分析、蛋白免疫印迹法、构建lncRNA DLX6-AS1低表达质粒、迁移及侵袭法、裸鼠肿瘤异体移植模型等方法学检测lncRNADLX6-AS1在体外及体内对食管鳞癌的影响。3.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qRT-PCR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等实验,检测lncRNA DLX6-AS1/miR-100-5p/mTOR 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结果1.通过TCGA数据库及临床样本的分析验证,筛选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lncRNADLX6-AS1。2.进一步实验发现,下调DLX6-AS1能抑制ESCC细胞的生长。在体外,沉默DLX6-AS1可以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加速细胞凋亡。随后发现,下调DLX6-AS1抑制了细胞迁移。当DLX6-AS1下调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侵袭相关蛋白MMP-2也随之下调。裸鼠移植瘤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下调DLX6-AS1抑制了移植瘤的生长。3.双荧光素酶实验确定了 lncRNADLX6-AS1与miR-100-5p的靶向结合作用。通过细胞功能实验从而检测到lncRNADLX6-AS1竞争性抑制miR-100-5p调节候选靶基因mTOR,促进食管鳞癌的生长及迁移功能。结论lncRNADLX6-AS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癌的潜在标志物。同时,lncRNADLX6-AS1可显着的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值能力、迁移及侵袭能力。此外,lncRNADLX6-AS1竞争性抑制miR-100-5p调节候选靶基因mTOR,促进食管鳞癌的生长及迁移功能,从而为临床食管鳞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李时孟[5](2020)在《ATP5B调控EGFR-PI3K-AKT通路抑制结肠癌的进程》文中指出癌细胞在致癌转化过程要经历新陈代谢方面的改变,从而满足细胞对代谢和生物合成的更高需求。正常细胞在有氧环境中主要依靠氧化磷酸化途径提供能量,但癌细胞在氧气存在下利用糖酵解代谢方式供能,导致一些肿瘤中出现氧化磷酸化活性降低。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电子传输链复合物将电子转移给氧分子,产生质子梯度,由H+-ATP合酶介导ATP合成。H+-ATP合酶F1结构域β亚基(H+transporting F1 complex beta subunit of mitochondrial ATP synthase,ATP5B)是H+-ATP合酶的催化亚基,参与调控线粒体的生物能和死亡信号转导功能。有研究表明PI3K-AKT通路参与癌细胞代谢,该通路在肿瘤中通常呈现过度激活状态。细胞膜上的PI3K可被多种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进而启动信号传导,调控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凋亡。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展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以往的研究中ATP5B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存在争议,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充分阐明。本研究通过人群、组织、细胞三个水平验证ATP5B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meta分析研究ATP5B在肿瘤中的差异表达和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研究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TP5B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的关联性;研究ATP5B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功能的影响,以及EGFR-PI3K-AKT信号通路对这些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1.利用Oncomine和Timer数据库分析ATP5B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和Cytoscape分析ATP5B在结直肠癌中的共表达基因和相关通路;利用PrognoScan数据库分析ATP5B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2.在线数据库检索ATP5B表达水平与实体瘤患者预后总生存期相关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ATP5B表达水平与实体瘤患者预后的关联性。纳入的研究结合PrognoScan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生存信息,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ATP5B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联性。3.RT-qPCR法检测10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TP5B的基因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对人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TP5B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ATP5B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ATP5B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4.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在结肠癌SW1116和Lovo细胞系中构建ATP5B过表达和敲低表达细胞系,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过表达细胞转染效率,利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转染效果。利用CCK8法检测ATP5B的表达与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ATP5B的表达与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细胞经Hoechst33258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判断凋亡情况,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例。5.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TP5B过表达和敲低表达细胞系中凋亡相关蛋白 Bcl2 和 Bax 以及 EGFR-PI3K-AKT 信号通路中 EGFR、pEGFR、PI3K、pPI3K、AKT、pAKT和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Oncomine和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ATP5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较正常组织下调表达。GO和KEGG功能分析结果表明ATP5B主要与外源化合物的转运、一元羧酸的转运和磷脂的易位等功能相关联。PrognoScan数据库分析结果发现ATP5B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关联性,但是ATP5B高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无病生存期更长。2.ATP5B表达水平与实体瘤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中纳入1,458名患者,合并meta分析结果提示ATP5B表达水平与实体瘤患者预后总生存期无显着关联性(HR=1.85,95%CI:0.85-4.02)。在对结直肠癌患者完全缓解无病生存期的meta分析中发现ATP5B高表达是预后的保护因素(HR=0.42,95%CI:0.22-0.82),但是ATP5B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无显着关联性(HR=0.80,95%CI:0.54-1.19)。3.RT-qPCR结果表明ATP5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下调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TP5B主要在胞浆中表达,ATP5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癌旁组织。在对ATP5B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研究中我们发现ATP5B的下调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水平无显着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ATP5B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总生存期更长,但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TP5B不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4.通过脂质体转染成功构建瞬时转染ATP5B过表达和敲低表达的SW1116细胞系和Lovo细胞系。CCK8法检测发现过表达ATP5B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ATP5B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Hoechst33258染色结果发现过表达ATP5B的细胞出现了明显核碎裂浓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和凋亡细胞数量,实验结果提示过表达ATP5B促进ROS生成和细胞凋亡。在过表达ATP5B组加入PI3K激活剂740Y-P可逆转ATP5B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然而,敲低表达ATP5B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细胞内ROS生成和凋亡。5.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ATP5B过表达组细胞内Bc12/Bax的比值较对照组显着降低,但是加入PI3K激活剂740Y-P后Bc12/Bax的比值较过表达组升高。EGFR-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ATP5B过表达抑制pEGFR、pPI3K、pAKT的表达并且促进PTEN的表达,但对EGFR、PI3K和AKT的蛋白表达无显着影响,加入740Y-P后可逆转ATP5B对pPI3K、pAKT和PTEN表达的调控。然而,敲低表达ATP5B的细胞内Bc12/Bax的比值较对照组升高。同时,细胞内pEGFR、p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升高,PTEN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1.ATP5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下调表达,其下调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联。2.ATP5B下调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ATP5B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3.ATP5B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内ROS的生成和细胞凋亡。4.EGFR-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ATP5B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
田雨桐[6](2020)在《miR-20b-5p靶向AEN调控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明确mi R-20b-5p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mi R-20b-5p靶向AEN调控鼻咽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 RT-PCR检测mi R-20b-5p在鼻咽癌患者血清,鼻咽癌细胞株CNE1、HNE2、HONE1以及永生化的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的表达情况;以鼻咽癌细胞CNE1、HONE1为研究对象,分别转染NC对照、mi R-20b-5p mimics和mi R-20b-5p inhibitor上调或下调mi R-20b-5p的表达,并采用q RT-PCR检测进行验证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CCK8法、裸鼠成瘤实验从体内外分别分析mi R-20b-5p表达改变对细胞集落形成、细胞增殖、裸鼠成瘤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 R-20b-5p mimics和mi R-20b-5p inhibitor转染48 h后细胞凋亡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 R-20b-5p下游靶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mi R-20b-5p表达改变对细胞AEN、Caspase3、Parp、Bax、Bcl-2、Bcl-xl等凋亡蛋白的表达影响。此外,分析转染mi R-20b-5p mimics同时过表达AEN,或者转染mi R-20b-5p inhibitor同时与敲低AEN表达,分别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上述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情况,以及AEN、Caspase3、Parp、Bax、Bcl-2、Bcl-xl等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在鼻咽癌细胞中mi R-20b-5p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P<0.001),而且mi R-20b-5p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01),临临意义分析显示,mi R-20b-5p高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大肿块和较晚的临临分期明显正相关(P<0.01)。用mi R-20b-5pmimics转染可明显上调鼻咽癌细胞mi R-20b-5p的表达,而转染mi R-20b-5p inhibitor可明显下调mi R-20b-5p的表达(P<0.001)。转染mi R-20b-5p inhibitor下调mi R-20b-5p后,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明显,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缓慢;而当转染mi R-20b-5p mimics上调mi R-20b-5p后,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显着减少,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明显增快。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AEN是mi R-20b-5p下游靶基因,并且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mi R-20b-5p确实可以靶向抑制AEN的转录活性。同时我们研究发现,过表AEN可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而沉默AEN的表达显着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当转染mi R-20b-5p mimics同时过表达AEN,可明显削弱mi R-20b-5p对鼻咽癌细细胞增殖以及抗凋亡作用的促进,而转染mi R-20b-5p inhibitor同时与敲低AEN表达,可明显抵抗mi R-20b-5p敲低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mi R-20b-5p inhibitor可明显上调AEN、Caspase3、Parp、Bax等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Bcl-xl蛋白的表达P<0.05);mi R-20b-5p mimics则明显下调AEN、Caspase3、Parp、Bax等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Bcl-xl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1.mi R-20b-5p在鼻咽癌中高表达,并与鼻咽癌患者的临临分期正相关,可能是鼻咽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2.mi R-20b-5p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靶向下调AEN表达抑制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
李艳[7](2020)在《FOXM1/lncRNA-PVT1/miR-497-5p信号轴在矽尘诱导肺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矽肺病(Silic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属于尘肺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职业病。预计在未来的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尘肺病(尤其是矽肺病)仍将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矽肺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证实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细胞、多个阶段和大量的细胞因子,且国内外研究仍未找到该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与特效治疗药物。因此,深入探讨矽肺病的发病机制可以为其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矽肺病的发展进程主要包含早期的炎症反应与晚期的纤维化形成两个阶段,肌成纤维细胞是纤维化阶段的关键参与者。活化的成纤维细胞是肌成纤维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进程以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为特征,是肺纤维化发生的重要事件。本课题围绕TGF-β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活化这一重要事件,深入研究肺纤维化进程中潜在的调控分子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如非编码RNA(nc RNA))。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nc RNA。它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进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Lnc RNA的分子功能与其在细胞中的定位密切相关,定位于细胞质的lnc RNA可以与micro RNA(mi RNA)相互作用,进而影响mi RNA的靶基因的表达。尽管已有研究发现一些lnc RNAs与纤维化有关,但在矽尘诱导的肺纤维化中,是否也有相关的lnc RNAs参与调控TGF-β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活化,进而影响矽肺纤维化的进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为了探寻哪些关键非编码RNA参与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我们分别对TGF-β1处理与未处理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进行了lnc RNA测序研究。结果共发现28条差异显着的lnc RNAs,其中24条lnc RNAs在TGF-β1处理后表达升高,4条lnc RNAs表达下降。随后在细胞模型中对这些候选lnc RNAs进一步验证,发现8条lnc RNAs的表达水平与测序结果一致,包括lnc RNA-PVT1、NEAT1、DNM3OS等。结合文献检索,我们发现lnc RNA-PVT1在疾病中的调控潜力巨大,但其在肺纤维化中的研究仍然空白,因此本课题选其进行深入的研究。Lnc RNA-PVT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浆细胞瘤剪切体1)是一条长度为1957个核苷酸的长链非编码RNA。现有研究表明lnc RNA-PVT1通过驱动多种生物学效应发挥巨大的调控作用,并且在肿瘤中具有作为诊断、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标的潜能。目前lnc RNA-PVT1在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仍然较少,仅有的几篇报道提示lnc RNA-PVT1可以参与器官纤维化进程,但它对矽尘诱导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具体调控机制仍然未知。我们对lnc RNA-PVT1进行细胞内定位研究,发现其在胞质内表达丰富,提示lnc RNA-PVT1可以通过竞争吸附mi RNA的方式发挥作用。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文献检索与课题组前期小鼠矽肺模型mi RNA芯片数据,我们筛选了lnc RNA-PVT1可能结合的mi R-497-5p进行进一步的研究。Lnc RNA可能受一些转录因子调控。研究报道在胃癌细胞中,lnc RNA-PVT1受FOXM1(Forkhead box M1)的正向调节。FOXM1是叉头盒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它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并可以驱动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促进肺纤维化进展。我们也发现在体内矽肺模型与体外肺成纤维细胞活化模型中,FOXM1表达升高,且降低FOXM1的表达会影响lnc RNA-PVT1与mi R-497-5p的水平。因此,本课题将研究lnc RNA-PVT1在矽尘诱导的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探求其上游是否受FOXM1调控,下游是否竞争结合mi RNA-497-5p,从而揭示FOXM1、lnc RNA-PVT1、mi R-497-5p参与调控肺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具体分子机制,以期为矽尘诱导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目的通过lnc RNA测序筛检与细胞功能研究,明确lnc RNA-PVT1在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在细胞水平上,通过探索lnc RNA-PVT1上游可调控其表达的转录因子及下游可竞争结合的mi RNA,揭示lnc RNA-PVT1上下游信号轴参与调控肺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在动物实验中,观察lnc RNA-PVT1结合的mi RNA对矽尘诱导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从而为矽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使用TGF-β1处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构建体外肺成纤维细胞活化模型。通过在小鼠气管内滴注粉尘悬浊液构建体内矽尘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mi R-497-5p agomir构建矽肺干预模型。(2)通过高通量lnc RNA测序研究筛选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关键lnc RNA-PVT1。(3)通过核质分离与FISH实验观察lnc RNA-PVT1在MRC-5细胞中的定位。(4)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与RNA Pull-down实验验证lnc RNA-PVT1与mi RNA、mi RNA与靶基因、FOXM1与lnc RNA-PVT1间的结合;(5)通过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与纤维化评分、羟脯氨酸含量检测评价动物模型中肺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与分布范围。(6)通过CCK8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检测蛋白表达水平,q RT-PCR检测RNA表达水平。结果1.Lnc RNA-PVT1参与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活化建立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活化模型,用高通量lnc RNA测序技术筛检差异表达的lnc RNAs。依据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或在1.5-2倍之间且表达值(Count)>50的原则,筛选出了28条差异表达显着的lnc RNAs(P<0.05),通过q RT-PCR验证出包含lnc RNA-PVT1在内的8条lnc RNAs的表达水平与测序结果一致。结合文献报道,lnc RNA-PVT1在疾病中的调控潜力巨大,但在肺纤维化中的研究仍然空白。因此,本课题首先选择了lnc RNA-PVT1进行深入的研究。在TGF-β1激活的MRC-5细胞中,采用特异性si RNA敲低lnc RNA-PVT1的表达,结果显示纤维化标志蛋白(CollagenⅠ、Fibronectin与α-SMA)的表达水平降低、α-SMA荧光强度减弱、细胞迁移速率减缓,这些均证实lnc RNA-PVT1参与了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活化。2.细胞质中表达丰富的lnc RNA-PVT1竞争性结合mi R-497-5p通过核质分离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探索lnc RNA-PVT1在MRC-5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发现它在胞质中表达丰富,提示lnc RNA-PVT1可能通过ce RNA(竞争性内源性RNA)的形式吸附mi RNA。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lnc RNA-PVT1可能结合的mi RNA,并结合文献检索与课题组前期小鼠矽肺模型mi RNA芯片结果,而后运用RNA Pull-dow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lnc RNA-PVT1与mi R-497-5p存在结合。3.mi R-497-5p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为观察mi R-497-5p对肺成纤维细胞的调控作用,首先检测了其在活化MRC-5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发现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中mi R-497-5p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升高mi R-497-5p的表达导致纤维化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α-SMA荧光强度减弱,细胞迁移减缓,即mi R-497-5p抑制了MRC-5的活化。在小鼠肺成纤维细胞NIH-3T3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这些均证实了mi R-497-5p可以在体外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4.mi R-497-5p能够减轻矽尘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通过气管滴注粉尘悬浊液构建矽尘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而后在矽肺模型中观察mi R-497-5p的作用,结果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矽肺模型小鼠肺组织内mi R-497-5p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高表达mi R-497-5p的干预组小鼠肺组织内mi R-497-5p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纤维化评分、羟脯氨酸含量与纤维化标志蛋白的表达均显着降低,表明mi R-497-5p在体内能够减轻矽尘诱导的肺纤维化。5.mi R-497-5p通过靶向Smad3和Bcl2减弱肺成纤维细胞活化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 R-497-5p可能结合的靶基因,并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了mi R-497-5p与Smad3与Bcl2存在直接结合。在活化肺成纤维细胞模型和小鼠矽肺模型与中,升高mi R-497-5p的表达,可观察到其靶基因Smad3与Bcl2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在细胞水平上,分别利用si RNAs和过表达质粒降低或升高Smad3和Bcl2的表达,证实其在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降低Smad3与Bcl2的表达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在TGF-β1处理的MRC-5细胞中单独或联合使用mi R-497-5p mimic与靶基因Smad3和Bcl2过表达质粒进行回复实验,发现过表达的靶基因可以逆转mi R-497-5p对纤维化标志蛋白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均表明在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中,mi R-497-5p是通过调控靶基因Smad3与Bcl2发挥作用的。6.Lnc RNA-PVT1通过mi R-497-5p调控Smad3和Bcl2参与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为进一步证实lnc RNA-PVT1与mi R-497-5p及靶基因间的调控关系,本课题开展了联合抑制和功能挽救实验。在活化的肺成纤维细胞中,利用si RNA降低lnc RNA-PVT1的表达,可导致mi R-497-5p的靶基因Smad3与Bcl2的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随之下调。在TGF-β1处理的MRC-5细胞中单独或联合转染lnc RNA-PVT1 si RNA和mi R-497-5p mimic,结果发现单独降低lnc RNA-PVT1或单独升高mi R-497-5p的水平均能显着抑制TGF-β1诱导的纤维化标志蛋白与P-Smad3和Bcl2的表达,并且在联合转染时这些指标的表达水平下调更为显着,提示lnc RNA-PVT1si RNA与mi R-497-5p mimic对细胞活化具有联合抑制作用。在活化MRC-5细胞中单独或联合转染lnc RNA-PVT1 si RNA和mi R-497-5p inhibitor,结果与mimic作用相反,联合转染时mi R-497-5p inhibitor可以回复lnc RNA-PVT1 si RNA对纤维化标志蛋白与P-Smad3和Bcl2表达的抑制作用。在正常MRC-5细胞中使用质粒升高lnc RNA-PVT1的水平后,纤维化标志蛋白与P-Smad3和Bcl2的表达也随之上调,提示lnc RNA-PVT1起到类似TGF-β1的作用,可以活化肺成纤维细胞。而在过表达lnc RNA-PVT1的同时转染mi R-497-5p mimic后,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回降,表明mi R-497-5p作为lnc RNA-PVT1的下游可以逆转lnc RNA-PVT1对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证实了lnc RNA-PVT1通过mi R-497-5p调控Smad3和Bcl2影响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7.FOXM1通过上调lnc RNA-PVT1促进纤维化进展研究表明lnc RNA-PVT1受FOXM1的转录调节,本研究首先在小鼠模型中检测了Foxm1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矽肺模型中Foxm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在mi R-497-5p agomir干预模型中,Foxm1的水平则相应降低,提示Foxm1参与了矽肺的发生发展。在活化的MRC-5细胞中FOXM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降低FOXM1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与α-SMA荧光强度均被减弱。表明FOXM1是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中的正向调控因子。通过启动子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了FOXM1能直接结合到lnc RNA-PVT1启动子区促进其转录。进一步使用si RNA降低FOXM1的表达后,lnc RNA-PVT1的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但mi R-497-5p的水平却显着升高,表明FOXM1转录调控lnc RNA-PVT1的表达,进而影响lnc RNA-PVT1下游的信号转导。在MRC-5细胞中联合转染FOXM1 si RNA与lnc RNA-PVT1过表达质粒,观察到FOXM1 si RNA处理回复了lnc RNA-PVT1过表达质粒对纤维化标志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从而抑制了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这些结果证实了FOXM1通过促进lnc RNA-PVT1的转录调控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进而影响矽肺纤维化的进展。结论本研究发现lnc RNA-PVT1在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转录因子FOXM1可以促进lnc RNA-PVT1的转录,从而加强lnc RNA-PVT1对mi R-497-5p的竞争结合作用,解除mi R-497-5p对靶基因Smad3与Bcl2的抑制,进而促进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最终加速矽尘诱导肺纤维化的发展。本研究明确了FOXM1/lnc RNA-PVT1/mi R-497-5p信号轴在矽尘诱导肺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为矽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生物学靶标。
任莉莉[8](2020)在《miR-519对HER-2阴性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乳腺癌(Breast cancr,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HER-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人表皮生因子受体-2)阴性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但是目前对于此类乳腺癌的早期基因表达变化、分子机制和靶向药物选择等方面仍不明确。而且该类亚型的部分患者虽然经过早期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但其较高的复发及转移率仍对患者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因此,深入研究HER-2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分子机制,能够为此类乳腺癌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改善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Micro RNA(miRNA)能够调控基因表达并可以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靶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miRNA在乳腺恶性肿瘤中存在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中miR-519作为目前已知的miRNA基因簇区域拥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调控作用。但是miR-519在HER-2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生物学影响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因此,为了研究miR-519在HER-2阴性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本文首先检测了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miR-51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了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然后从细胞水平研究了miR-519对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miR-519的下游靶基因,探讨了miR-519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本文为阐明miR-519对HER-2阴性乳腺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第一部分miR-519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目的:本部分研究旨在研究miR-519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miR-519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40例HER-2阴性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miR-519a-3p,miR-519b-3p和miR-519c-3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miR-519a-3p、miR-519b-3p和miR-519c-3p m RNA表达分别降低至30%、40%和50%,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miR-519a-3p,miR-519b-3p和miR-519c-3p的表达水平同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同年龄、组织学分级以及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无关(P>0.05)。结论:miR-519a-3p,miR-519b-3p和miR-519c-3p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且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转移明显相关,提示miR-519可能参与了乳腺癌发病过程。第二部分miR-519对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目的:本部分研究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讨miR-519对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1.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转染miR-519 mimics或miR-519inhibitors,利用real-time PCR检测MCF-7和MDA-MB-231细胞中miR-519水平;2.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1.转染miR-519 mimics的MCF-7和MDA-MB-231细胞中miR-519a-3p,miR-519b-3p和miR-519c-3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3-7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转染miR-519inhibitors的MCF-7和MDA-MB-231细胞中miR-519a-3p,miR-519b-3p和miR-519c-3p表达水平均降低至20-50%,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上调miR-519水平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4.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下调miR-519水平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结论:miR-519能够调节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第三部分探讨miR-519下游靶基因目的:探索miR-519调节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下游靶基因,为探明miR-519调节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miR-519的下游靶基因;2.通过luciferase activity assay验证miR-519能够与下游靶基因结合;3.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转染miR-519 mimics,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游HUR、BCL-2和BAX蛋白水平;4.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转染miR-519 inhibitors,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游基因HUR、BCL-2和BAX蛋白水平;5.检测人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HUR、BCL-2和BAX蛋白水平。结果:1.经生物信息学分析HUR(Human antigen R RNA,结合蛋白人类抗原R)是miR-519的下游靶基因;2.luciferase activity assay结果显示miR-519能够直接结合在HUR m RNA 3’-UTR上;3.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过表达miR-519下调HUR和BCL-2蛋白水平,上调BAX蛋白水平;4.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中低表达miR-519上调HUR和BCL-2蛋白水平,下调BAX蛋白水平;5.人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HUR和BCL-2蛋白水平升高,BAX蛋白水平降低。结论:HUR是miR-519的下游靶基因。第四部分miR-519/HUR对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目的:本部分研究旨在探讨miR-519通过HUR影响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为开展HER-2阴性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转染si-HUR抑制HUR蛋白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水平;2.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共转染si-HUR和miR-519inhibitor,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UR、BCL-2和BAX蛋白水平;利用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1.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转染si-HUR,HUR及BCL-2蛋白水平降低,BAX蛋白水平升高;2.沉默HUR能够逆转miR-519 inhibitors促进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miR-519通过HUR调节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龚海波[9](2020)在《卡波西肉瘤病毒编码的miR-K12-3p生物学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目前认为,卡波西肉瘤相关病毒(KSHV)是导致卡波西肉瘤等肿瘤发生的关键病原体。KSHV在卡波西肉瘤等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我们发现,各个类型的卡波西肉瘤患者发病情况都是男性远远多于女性,其背后的机制不明。由于对于卡波西肉瘤来讲,目前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细胞株可供研究,卡波西肉瘤目前认为是内皮细胞来源的肿瘤,研究KSHV致瘤作用可以用的模型是感染KSHV的内皮细胞。KSHV基因组编码25个成熟miRNA,这些miRNA的具体作用不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以下几个问题:(1)在感染KSHV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偏好,即男性相较于女性在感染KSHV方面是否是个危险因素(2)内皮细胞感染KSHV后,会产生哪些差异表达基因(3)kshv-miR-k12-12-3p有多少可能的靶基因。(4)kshv-miR-k12-12-3p会对内皮细胞有什么样的生物学作用。(5)kshv-miR-k12-12-3p改变生物学表型背后的分子机制是什么。方法:(1)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并纳入全世界所有KSHV血清流行病学的文献,时间跨度从1994年1月到2019年11月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男性和女性在发病中的合并优势比(ORs)和95%置信区间(95%CI)。(2)从GEO数据库下载相关数据集,采用在线的工具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富集分析,关键基因模块分析。(3)采用2个在线的分析软件Target Scan Human Custom、miRDB预测kshv-miR-k12-12-3p靶基因,并对结果进行取交集获取共同的靶基因,并进一步对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关键基因模块的获取。(4)采用细胞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将kshv-miR-k12-12-3p转染进入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其对内皮细胞的生物学作用。(5)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稳定转染kshv-miR-k12-12-3p的内皮细胞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改变。结果:(1)对全人群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女性的KSHV阳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男vs.女,OR=1.07,95%CI:0.99-1.17,P=0.10);对纳入的成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发病情况较女性高(男vs.女,OR=1.11,95%CI:1.03-1.19,P=0.004);纳入的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儿童相较于女性儿童没有统计学差异(男vs.女,OR=0.87,95%CI:0.77-0.99,P=0.03)。(2)生物信息学分析共得到11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1个最关键基因。(3)生物信息学预测共得到kshvmiR-k12-12-3p的78个靶基因,其中有4个最关键基因。(4)划痕实验和血管生成实验可以观察到kshv-miR-k12-12-3p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5)RT-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可以检测到关键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改变。结论:(1)在KSHV感染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偏好,但尚不足以解释卡波西肉瘤发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的现象。(2)KSHV感染可以使内皮细胞产生差异表达的基因。(3)生物信息学预测可得到kshv-miR-k12-12-3p最可能的靶基因。(4)kshv-miR-k12-12-3p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5)kshv-miR-k12-12-3p可以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对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改变。
王枫[10](2019)在《VEGF-C增加鼻咽癌细胞CNE-2的辐射抗性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被认为是促进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亚型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效应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受体介导完成的。VEGF-C是VEGF的亚型之一,VEGF-C能够促进淋巴管生长,肿瘤细胞分泌VEGF-C与细胞受体VEGFR-3相互作用,组成了自分泌信号轴,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可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鼻咽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目前鼻咽癌治疗是以放疗为主综合治疗。本研究选择VEGF的亚型VEGF-C作为研究对象,首次探讨VEGF-C对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凋亡、DNA损伤和辐射敏感性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为鼻咽癌放射治疗联合抗VEGF-C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基础,也为鼻咽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个有效的靶点。目的:阐明VEGF-C增加鼻咽癌细胞CNE-2的辐射抗性作用及其机制,并为在临床上放射治疗联合抗VEGF-C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照射条件为:Synergy VMAT(Elekta,瑞典),细胞单次受照剂量8Gy X-射线,剂量率300cGy/min;(2)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3)采用基因工程,分别构建阴性对照组和siRNA-VEGF-C干扰组;(4)实时定量PCR法检测VEGF-C mRNA表达量;(5)集落形成实验检测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6)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C、cyclinD1、GADD45β、p65NF-κB、p-p65、IκB、p-IκB、Bax、Bcl-2、caspase3、C-caspase3、Bim and caspase-9蛋白表达量;(7)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NE-2细胞凋亡水平;(8)采用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情况;(9)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VEGF-C与p-p65共表达情况;(10)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p65与ATM启动子结合情况;(11)动物模型建立与分组:建立免疫缺陷裸鼠皮下荷瘤动物模型,将荷瘤鼠分为:瘤体组,阴性对照组,干扰组,照射组,阴性对照组+照射组,照射组+干扰组共6组。观察瘤体大小变化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12)统计方法:分析数据采用Student’st-test,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ImageJ软件做蛋白电泳条带灰度分析。结果:1、VEGF表达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Meta分析表明:鼻咽癌患者组织中VEGF低表达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优于VEGF高表达患者,两者风险比(Hazard rate HR)2.07,95%可信区间:1.32-3.25,I2=79.1%,显着相关性。鼻咽癌患者组织中VEGF低表达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优于VEGF高表达患者,两者间风险比HR 5.99,95%可信区间:2.66-13.48,I2=50.2%,具有显着相关性。鼻咽癌患者血清中VEGF低表达总生存与VEGF高表达患者短期总生存显着相关(HR 2.47,95%可信区间1.16-5.28,I2=45.2%)。鼻咽癌患者中VEGF表达与预后有关。2、干扰VEGF-C表达提高CNE-2的辐射敏感性我们比较不同头颈部细胞株VEGF-C蛋白表达,结果发现鼻咽癌CNE-2细胞株中VEGF-C高表达(P<0.05);我们检测2、4、6、8、16Gy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24小时后VEGF-C表达,发现8Gy X-射线照射24小时后VEGF-C表达明显升高(P<0.05);给予8Gy X-射线照射后0h、6h、12h、24h、48h不同时间,检测VEGF-C表达,发现24小时后VEGF-C明显升高(P<0.05),因此我们选择鼻咽癌细胞CNE-2,8Gy X-射线照射24小时后,行后续实验。采用基因工程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中VEGF-C,构建阴性对照组和siRNA-VEGF-C组,干扰48h之后,相对于阴性对照组细胞和正常组细胞,干扰组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成功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中VEGF-C的表达。干扰VEGF-C48小时后,siVEGF-C细胞增殖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细胞和正常组细胞(P<0.05);siVEGF-C+照射组细胞增殖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照射组细胞和正常照射组细胞(P<0.01),说明干扰VEGF-C表达抑制细胞增殖。siVEGF-C组细胞克隆半径显着低于阴性对照和正常组细胞(P<0.05);siVEGF-C+照射组细胞克隆数目和克隆半径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照射组细胞和正常+照射组细胞(P<0.01),说明干扰VEGF-C提高细胞辐射敏感性。siVEGF-C+照射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照射组细胞和正常+照射细胞组(P<0.01),说明干扰VEGF-C表达提高辐射引起凋亡。siVEGF-C组细胞DNA损伤程度高于阴性对照组细胞和正常细胞组(P<0.01);与阴性对照+照射组细胞和正常+照射组细胞相比,siVEGF-C+照射组细胞彗星拖尾现象明显,DNA损伤程度较重,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干扰VEGF-C表达增加DNA损伤。上述实验说明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中VEGF-C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和DNA损伤,进而降低辐射抗性。3、NF-κB在VEGF-C介导的辐射抗性中的作用及机制上述实验说明干扰VEGF-C可增加CNE-2辐射敏感性,通过哪些信号通路,是我们在机制中需要解决问题。我们把siVEGF-C、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照射组、siVEGF-C+照射组四组建库,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全基因转录情况。我们通过差异基因、GO分析和KEGG分析,选取高表达差异基因,进行PCRarry检测,发现VEGF-C可能通过NF-κB与ATM互相调控作用,发生了caspase3依赖性凋亡;NF-κB的IκB影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增殖,因此我们选择其中NF-κB信号通路,作为研究VEGF-C对辐射敏感性影响的下游信号通路。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相对于阴性对照组细胞和正常组细胞,siVEGF-C细胞p-p6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5)。与照射组相比,siVEGF-C+照射组p-p65(S536)、p-IκB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发现VEGF-C与p-p65在细胞核中共表达,辐射使鼻咽癌细胞CNE-2中p-p65表达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干扰VEGF-C可提高辐射激活p-p65的蛋白表达。我们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p65与ATM启动子相结合,进而影响ATM转录。BAY11-7082是NF-κB抑制剂,与照射组相比,我们检测siVEGF-C+照射组下游影响凋亡基因发现C-caspase3、Bim、Bax、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Bcl-2下降(P<0.05),Bcl-2/Bax比值降低(P<0.05);而BAY11-7082+照射组细胞+siVEGF-C细胞与照射组相比上述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检测凋亡水平变化发现在正常组、照射组、siVEGF-C细胞+照射组、siVEGF-C细胞+照射组+BAY11-7082四组细胞中,siVEGF-C细胞+照射组凋亡率最高(P<0.01),说明干扰VEGF-C增加辐射敏感性,而加入BAY11-7082凋亡率下降(P<0.01),则证实siVEGF-C细胞辐射增敏作用是通过上调NF-κB实现的。上述实验表明,与照射组相比,照射+siVEGF-C组通过NF-κB信号通路影响ATM转录,ATM下调使Bax表达升高、Bcl-2表达下降,同时检测NF-κB下游与凋亡有关基因变化,发现C-caspase3、Bim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升高,而Bcl-2/Bax比值降低,上述蛋白变化导致CNE-2细胞凋亡增加,增加辐射敏感性。我们检测GADD45β发现:干扰VEGF-C后,GADD45β升高(P<0.05);与照射组相比,siVEGF-C细胞+照射组中GADD45β升高(P<0.05),GADD45β升高导致DNA损伤加重。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发现p65与ATM启动子相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照射组相比,siVEGF-C+照射组ATM降低,ATM降低导致DNA修复下降。采用彗星实验发现,siVEGF-C+照射组与照射组相比DNA损伤最严重(P<0.05),说明干扰VEGF-C增加辐射敏感性,加入BAY11-7082DNA损伤下降(P<0.01)。实验结果表明干扰VEGF-C可通过GADD45β升高,DNA损伤加重;ATM下调使DNA修复减弱,这些原因导致DNA损伤加重,增加辐射敏感性。我们检测cyclin D1发现:干扰VEGF-C后,cyclin D1降低(P<0.05);与照射组相比,siVEGF-C细胞+照射组中cyclin D1降低(P<0.05),cyclin D1降低导致细胞增殖受阻。我们集落形成实验表明:与照射组相比,siVEGF-C细胞+照射组克隆数目和克隆半径明显降低(P<0.05),说明干扰VEGF-C增加辐射敏感性;加入BAY11-7082克隆数目和克隆半径增加(P<0.05)。实验结果表明,干扰VEGF-C可使cyclin D1下降,导致细胞周期受阻,ATM下调也使细胞周期发生阻滞,细胞周期阻滞导致细胞增殖受阻,增加辐射敏感性。4、体内动物实验发现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中VEGF-C表达提高辐射敏感性我们向裸鼠腋下皮下注射鼻咽癌细胞CNE-2,每日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待瘤体直径达到0.7cm左右,将裸鼠随机分为六组,每组4只:第一组为瘤体组;第二组为阴性对照组,瘤体内注射试剂siRNA-NC,每天注射浓度为50nM的siRNA-NC注射液50μl,连续注射4天;第三组为注射试剂siRNA-VEGF-C-1,每天注射浓度为50nM siVEGF-C-1注射液50μl,连续注射4天;第四组为照射组,我们前期细胞实验表明8Gy照射,VEGF-C表达最高,因此本次动物实验我们采用瘤体每日进行2Gy X射线照射,连续照射4天;第五组为siRNA-NC+照射组,瘤体内皮下注射试剂siRNA-NC,连续注射4日,瘤体每日照射2Gy,连续照射4天;第六组为siVEGF-C-1注射+照射组,瘤体内皮下注射试剂si-VEGF-C-1,连续注射4日,瘤体每日照射2Gy,连续照射4天。照射后继续饲养裸鼠15天,每天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每三天用游标卡尺对肿瘤体积测量一次,V=a2×b/2(a为瘤体长径、b为瘤体短径)。15天后处死裸鼠进行瘤体取材,比较肿瘤大小。结果发现,干扰VEGF-C组肿瘤小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组;干扰组+照射组肿瘤小于照射组和阴性对照组+照射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干扰VEGF-C后,VEGF-C、ATM降低和p65升高,与照射组相比,干扰组+照射组VEGF-C、ATM降低。动物实验发现干预VEGF-C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增加放射敏感性,与体外结果相一致。结论:(1)VEGF-C影响鼻咽癌细胞CNE-2的辐射敏感性: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中VEGF-C表达增加辐射引起细胞增殖抑制、DNA损伤和细胞凋亡,进而增加辐射敏感性。(2)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中VEGF-C,可通过提高辐射激活NF-κB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下游ATM转录,ATM通过对凋亡基因的影响,引起CNE-2细胞凋亡增加,进而增加辐射敏感性。(3)干扰VEGF-C,使可使cyclin D1、ATM下调,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增殖受阻,导致辐射敏感性增加。(4)干扰VEGF-C通过GADD45β上调,ATM降低,导致DNA损伤加重,影响辐射敏感性。(5)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干扰VEGF-C后,移植瘤生长速度降低,辐射敏感性增加。
二、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ircRNA概述 |
1.1 CircRNA的形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 |
1.2 CircRNA的生物学功能 |
2 CircRNA与鼻咽癌 |
2.1 CircHIPK3 |
2.2 CircRNA_000543 |
2.3 CircMAN1A2 |
2.4 Circ_0008450 |
2.5 CircRNA CDR1as |
2.6 Hsa_circ_0028007 |
2.7 CircCRIM1 |
2.8 CircCTDP1 |
2.9 CircRNA ZNF609 |
2.10 CircSERPINA3 |
2.11 Hsa_circRNA_001387 |
2.12 Hsa_circ_0066755 |
2.13 Hsa_circ_0002375 |
2.14 CircRPMS1 |
2.15 Hsa_circRNA_006660 |
2.16 CircCALN1 |
2.17 CircRNA-ITCH |
2.18 CircRNA BCRC-3 |
2.19 CircFIP1L1 |
3 讨论 |
(2)HOXC6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同源框C6影响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1.HOXC6与细胞生长相关分子和(或)信号通路 |
2.HOXC6与细胞凋亡相关分子和(或)信号通路 |
3.HOXC6与非编码RNA |
4.HOXC6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其它机制 |
5.HOXC6在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
6.总结及展望 |
7.本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意义 |
8.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粥样硬化主动脉异常表达的同源框基因及Hoxc6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组织、细胞和主要实验试剂 |
2.1.3 siRNA和引物序列信息 |
2.2 实验方法 |
2.2.1 建AS大鼠模型和采集组织标本 |
2.2.2 大鼠主动脉组织苏木素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H&E)染色 |
2.2.3 大鼠主动脉组织免疫化学染色 |
2.2.4 细胞实验分组与细胞培养及鉴定 |
2.2.5 siRNA转染细胞 |
2.2.6 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 |
2.2.7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2.8 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 |
2.2.9 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 EdU)细胞增殖检测方法 |
2.2.10 细胞划痕实验 |
2.2.11 Transwell实验 |
2.2.12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大鼠主动脉组织H&E染色结果 |
3.2 AS大鼠主动脉壁异常表达的Hox基因 |
3.3 Hoxc6 mRNA和蛋白在正常大鼠主动脉和心脏的差异表达 |
3.4 Hoxc6、p53及PCNA在 AS大鼠主动脉壁的异常表达 |
3.4.1 Hoxc6、p53及PCNA mRNAs在AS大鼠主动脉壁的异常表达 |
3.4.2 Hoxc6、p53及PCNA蛋白在AS大鼠主动脉壁的异常表达 |
3.5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
3.6 Hoxc6 siRNAs抑制RVSMCs中 Hoxc6表达的效率 |
3.7 下调Hoxc6表达抑制RVSMCs增殖 |
3.8 下调Hoxc6表达抑制RVSMCs迁移 |
3.9 下调Hoxc6表达对RVSMCs中p53和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
3.10 p53 siRNA抑制RVSMCs中p53的表达 |
3.11 下调p53 表达部分逆转Hoxc6 siRNA抑制RVSMCs增殖的作用 |
3.12 下调p53 表达部分逆转Hoxc6 siRNA抑制RVSMCs迁移的作用 |
3.13 Hoxc6与p53 siRNAs对 Hoxc6、p53和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
4.讨论 |
4.1 39个Hox基因中的17个在AS大鼠主动脉壁异常表达 |
4.2 Hoxc6在AS大鼠主动脉壁高表达可能与VSMCs增殖活性增高有关 |
4.3 Hoxc6可能与ox-LDL协同促进RVSMCs增殖及迁移 |
4.4 Hoxc6促进RVSMCs增殖、迁移的效应可能与Hoxc6负调控p53表达有关 |
5.小结 |
第三章 HOXC6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细胞及主要实验试剂 |
2.1.3 siRNA和引物序列信息 |
2.2 实验方法 |
2.2.1 H&E染色 |
2.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2.3 总RNA提取和qRT-PCR |
2.2.4 Western blot |
2.2.5 细胞实验分组和细胞培养、鉴定及细胞转染 |
2.2.6 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d 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
2.2.7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
2.2.8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H&E染色验证AS大鼠建模成功 |
3.2 Hoxc6、Bcl-2和Bax蛋白在大鼠主动脉壁的原位表达 |
3.3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鉴定 |
3.4 鼠Hoxc6 siRNAs对 RAECs中 Hoxc6表达的抑制作用 |
3.5 下调Hoxc6 表达抑制RAECs凋亡 |
3.6 下调RAECs中 Hoxc6表达影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3.7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鉴定 |
3.8 人HOXC6 siRNAs对HUVECs中HOXC6表达的抑制作用 |
3.9 下调HOXC6表达抑制HUVECs凋亡 |
3.10 下调HOXC6表达影响HUVECs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3.11 过表达HOXC6促进HUVECs凋亡 |
3.12 过表达 HOXC6影响HUVECs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4.讨论 |
4.1 Hoxc6在AS大鼠主动脉壁表达升高可能与VECs异常凋亡有关 |
4.2 HOXC6可促进体外培养的VECs凋亡 |
5.小结 |
第四章 HOXC6 经 PLCβ/PKCζ/NFκ-Bp65/IL-18途径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qPCR引物序列信息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分组和细胞培养及细胞转染 |
2.2.2 总RNA提取和qRT-PCR |
2.2.3 总蛋白提取和细胞膜蛋白及胞浆蛋白提取 |
2.2.4 Western blot |
2.2.5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
2.2.6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
2.2.7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下调HOXC6表达抑制PLCβ/PKCζ/NF-κBp65/IL-18通路活性 |
3.1.1 下调HOXC6表达抑制PLCβmRNA表达 |
3.1.2 下调HOXC6表达抑制PLCβ/PKCζ/NF-κBp65/IL-18通路活性 |
3.2 过表达HOXC6促进PLCβ/PKCζ/NF-κBp65/IL-18通路活性 |
3.2.1 过表达 HOXC6促进PLCβmRNA表达 |
3.2.2 过表达HOXC6激活PLCβ/PKCζ/NF-κBp65/IL-18通路 |
3.3 溶血磷脂酰胆碱逆转下调HOXC6表达而抑制 PKCζ/NF-κBp65/IL-18通路活性的效应 |
3.4 LPC逆转下调HOXC6表达而抑制HUVECs凋亡的效应 |
3.5 LPC逆转下调HOXC6表达所致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 |
4.讨论 |
4.1 VECs异常凋亡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 |
4.2 HOXC6经PLCβ/PKCζ/NF-κBp65/IL-18途径促进HUVECs凋亡 |
5.小结 |
第五章 HOXC6靶向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经PLCβ/PKCζ/NFκ-Bp65/IL-18途径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qPCR引物序列信息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分组和细胞培养及细胞转染 |
2.2.2 总RNA提取和qRT-PCR |
2.2.3 总蛋白提取和BCA测蛋白浓度 |
2.2.4 Western blot |
2.2.5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
2.2.6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
2.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8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2.9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 |
2.2.10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对3个CHD相关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 |
3.2 敲低HOXC6基因抑制PTAFR表达 |
3.3 过表达HOXC6促进PTAFR表达 |
3.4 血小板活化因子逆转下调HOXC6表达而抑制HUVECs凋亡的效应 |
3.5 PAF逆转敲低HOXC6而抑制PTAFR表达及PLCβ/PKCζ/NF-κBp65/IL-18通路活性的效应 |
3.6 过表达HOXC6促进HOXC6与PTAFR启动子结合 |
3.7 ChIP-qPCR验证HOXC6蛋白与PTAFR启动子特定位点序列结合 |
3.7.1 10%total Input染色质DNA样品片段化效果的验证 |
3.7.2 ChIP-qPCR标准曲线 |
3.7.3 ChIP-q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及片段大小的验证 |
3.7.4 HOXC6 蛋白与PTAFR启动子特定位点结合 |
3.7.5 过表达HOXC6促进HOXC6蛋白与PTAFR-promoter扩增位点结合 |
4.讨论 |
4.1 HOXC6可能靶向PTAFR经 PLCβ/PKCζ/NF-κBp65/IL-18信号通路促进VECs凋亡 |
4.2 HOXC6与PTAFR启动子特定位点序列结合而促进PTAFR/PLCβ/PKCζ/NF-κBp65/IL-18轴活性 |
5.小结 |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展望 |
4.研究不足之处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发表论文 |
附录 Ⅱ:参加科研项目 |
(3)长链非编码RNA-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及冻存 |
2.3.2 慢病毒制备及感染细胞 |
2.3.3 RNA提取 |
2.3.4 RNA的质量检测 |
2.3.5 定量PCR实验 |
2.3.6 蛋白提取 |
2.3.7 BCA蛋白定量 |
2.3.8 Western blotting |
2.3.9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
2.3.10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2.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3.12 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
2.3.13 皮下移植瘤实验 |
2.3.14 TUNEL实验 |
2.3.15 免疫组化实验 |
2.3.16 FISH染色(细胞爬片) |
2.3.17 FISH染色(结直肠癌组织) |
2.3.18 siRNA瞬时转染 |
2.3.19 质粒瞬时转染 |
2.3.20 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lncRNA-DANCR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 |
lncRNA-DANCR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进展相关 |
lncRNA-DANCR在结直肠癌细胞中高表达,定位于胞浆中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发生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生长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中细胞凋亡发生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中Caspase凋亡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凋亡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中p53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抑制调控结直肠癌细胞中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调控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表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结直肠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主要缩略词表 |
致谢 |
(4)lncRNA DLX6-AS1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lnCRNA DLX6-AS1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异常表达 |
1.1 前言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LncRNA DLX6-AS1对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IncRNA DLX6-AS1通过负性调控miR-100-5p靶向mTOR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论 |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 DLX6-AS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1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5)ATP5B调控EGFR-PI3K-AKT通路抑制结肠癌的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结直肠癌概述 |
2.1.1 饮食对结直肠癌的影响 |
2.1.2 结直肠癌的诊断 |
2.1.3 结直肠癌的治疗 |
2.2 EGFR-PI3K-AKT信号通路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2.1 EGFR-PI3K-AKT信号通路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 |
2.2.2 EGFR-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 |
2.2.3 EGFR-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2.2.4 EGFR-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的新陈代谢 |
2.2.5 EGFR-PI3K-AKT信号通路与恶性肿瘤的治疗 |
2.3 ATP5B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3.1 ATP5B的结构与功能 |
2.3.2 ATP5B在肿瘤中的差异表达 |
2.3.3 ATP5B在肿瘤中的异位表达 |
2.3.4 ATP5B与肿瘤的治疗 |
第3章 ATP5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ATP5B的表达水平与实体瘤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2 预后meta分析 |
3.3 结果 |
3.3.1 ATP5B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 |
3.3.2 ATP5B的共表达分析和功能分析 |
3.3.3 PrognoScan分析ATP5B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3.3.4 ATP5B的表达水平与实体瘤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ATP5B差异表达验证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的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ATP5B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4.3.2 ATP5B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ATP5B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 |
5.3.1 ATP5B过表达和敲低表达细胞系的建立 |
5.3.2 ATP5B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5.3.3 ATP5B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5.3.4 ATP5B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5.3.5 ATP5B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细胞内ROS生成的影响 |
5.3.6 ATP5B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EGFR-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ATP5B对结肠癌细胞的调控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 |
6.3.1 ATP5B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6.3.2 ATP5B对EGFR-PI3K-AKT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6)miR-20b-5p靶向AEN调控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器材 |
2.1.4 主要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建立瞬时及稳定转染细胞株 |
2.2.3 细胞计数 |
2.2.4 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
2.2.5 qRT-PCR |
2.2.6 原位杂交实验(ISH) |
2.2.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2.2.8 Transwell侵袭实验 |
2.2.9 CCK8细胞毒性检测试验 |
2.2.1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
2.2.11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2.12 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的建立 |
2.3 统计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miR-20b-5p在鼻咽癌细胞及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且与患者分期正相关 |
3.2 miR-20b-5p在体外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3.3 miR-20b-5p在体内可以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 |
3.4 生物信息学预测AEN为 miR-20b-5p的靶基因 |
3.5 AEN在鼻咽癌细胞及患者组织中低表达 |
3.6 AEN在体外促进鼻咽癌细胞凋亡 |
3.7 miR-20b-5p可以下调AEN并促进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3.8 miR-20b-5p通过靶向AEN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凋亡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References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FOXM1/lncRNA-PVT1/miR-497-5p信号轴在矽尘诱导肺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主要仪器 |
2.小鼠来源与饲养 |
3.细胞来源与培养 |
4.主要试剂与配制 |
5.实验方法与检测指标 |
结果 |
1.LncRNA-PVT1 参与TGF-β1 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活化 |
2.细胞质中表达丰富的LncRNA-PVT1 竞争性结合miR-497-5p |
3.miR-497-5p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 |
4.miR-497-5p能够减轻矽尘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 |
5.miR-497-5p通过靶向Smad3和Bcl2 减弱肺成纤维细胞活化 |
6.Lnc RNA-PVT1 通过miR-497-5p调控Smad3和Bcl2 参与肺成纤维细胞活化 |
7.FOXM1 通过上调lncRNA-PVT1 促进肺纤维化进展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PVT1 基因座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miR-519对HER-2阴性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miR-519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iR-519对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探讨miR-519下游靶基因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miR-519/HUR对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micro 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卡波西肉瘤病毒编码的miR-K12-3p生物学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卡波西肉瘤病毒(KSHV)血清阳性率与性别因素的meta分析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纳入研究的筛选过程和基本情况 |
2.2 Meta分析的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KSHV感染内皮细胞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1.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1.4 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和关键基因网络的获取 |
1.5 关键基因的注释和数据库信息挖掘 |
2.结果 |
2.1 KSHV感染内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3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和关键基因的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kshv-miR-k12-12-3p靶基因预测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部分 kshv-miR-k12-12-3p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 |
1.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提取与鉴定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五部分 kshv-miR-k12-12-3p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探索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内容与方法 |
1.2 质量控制 |
1.3 统计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VEGF-C增加鼻咽癌细胞CNE-2的辐射抗性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肿瘤的的辐射敏感性 |
1.1.1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
1.1.2 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
1.2 血管内皮生长抑素(VEGF) |
1.3 VEGF与电离辐射 |
1.4 VEGF与鼻咽癌的关系 |
1.5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1.1 试剂 |
2.1.2 耗材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实验材料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 |
2.3.3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 |
2.3.4 照射条件 |
2.3.5 VEGF-C siRNA干扰 |
2.3.6 细胞增殖检测 |
2.3.7 细胞凋亡检测 |
2.3.8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
2.3.9 彗星实验 |
2.3.10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 |
2.3.11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3.12 裸鼠移植瘤实验 |
2.3.1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VEGF-C与鼻咽癌细胞CNE-2 辐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
3.1.1 鼻咽癌患者VEGF表达影响预后 |
3.1.2 VEGF-C在头颈部不同细胞株中表达 |
3.1.3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鼻咽癌细胞CNE-2后VEGF-C表达情况 |
3.1.4 鼻咽癌细胞CNE-2 受到8Gy 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VEGF-C表达情况 |
3.2 干扰VEGF-C增加鼻咽癌细胞CNE-2 的辐射敏感性 |
3.2.1 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 VEGF-C表达序列的筛选 |
3.2.2 干扰VEGF-C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 体外增殖 |
3.2.3 干扰VEGF-C表达增加辐射引起的鼻咽癌细胞CNE-2 DNA损伤 |
3.2.4 干扰VEGF-C表达抑制辐射引起鼻咽癌细胞CNE-2 集落形成 |
3.2.5 干扰VEGF-C表达增强辐射引起鼻咽癌细胞CNE-2 的凋亡 |
3.3 干扰VEGF-C增加辐射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3.3.1 信号通路筛选 |
3.3.2 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 VEGF-C表达对NF-κB信号通路影响 |
3.3.3 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中VEGF-C通过NF-κB信号通路影响辐射敏感性 |
3.4 动物实验 |
3.4.1 动物实验检测干扰VEGF-C对裸鼠移植瘤辐射敏感性影响 |
3.4.2 免疫组化实验检测抑制VEGF-C对裸鼠VEGF-C、p-65、ATM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干扰VEGF-C表达对鼻咽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
4.2 VEGF-C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增强CNE-2 辐射抗性 |
4.3 体内实验发现VEGF-C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增强CNE-2细胞辐射抗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J]. 张扬帆,黄心怡,陈传本.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1(05)
- [2]HOXC6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D]. 龙向淑. 贵州大学, 2021(01)
- [3]长链非编码RNA-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小进. 苏州大学, 2020(06)
- [4]lncRNA DLX6-AS1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田文泽. 苏州大学, 2020(06)
- [5]ATP5B调控EGFR-PI3K-AKT通路抑制结肠癌的进程[D]. 李时孟. 吉林大学, 2020(08)
- [6]miR-20b-5p靶向AEN调控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田雨桐. 南华大学, 2020(01)
- [7]FOXM1/lncRNA-PVT1/miR-497-5p信号轴在矽尘诱导肺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D]. 李艳.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8]miR-519对HER-2阴性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D]. 任莉莉.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9]卡波西肉瘤病毒编码的miR-K12-3p生物学作用和机制研究[D]. 龚海波.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VEGF-C增加鼻咽癌细胞CNE-2的辐射抗性作用及其机制[D]. 王枫.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