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岛木本蔬菜产业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吴仁武[1](2021)在《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以其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被西方赞誉为“世界花园之母”。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华进行了长期和大规模的植物考察、采集和引种活动。中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广泛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竹类植物作为在华采集和引种的一类主要植物。对美国在华竹类植物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中国植物资源对世界的贡献,为今后植物引种史研究、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历史背景,调查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间阶段、采集地和属种等,对主要采集人员的采集活动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活动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原本让欧洲各国在华植物采集、引种工作受阻的屏障被打破,使其采集、引种活动迅速展开并且收获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间的采集引种活动趋于有序。欧洲各国在中国近代的植物采集、引种活动对美国来华植物采集活动有一定激励作用。在美国联邦政府鼓励、经济发展需求的促进、相关机构积极组织以及拥有一批热衷植物采集、引种专业人员的前提下,最终促成了美国来华开展植物采集、引种活动。(2)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时间跨度为1840~2010年。根据收集到的标本数据,美国在华共采集2 238份竹类植物标本。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5属(占中国现有竹类植物属的73.5%),120种(含变种、变型,占中国竹种的22.5%),采集最多的属为簕竹属、刚竹属和箭竹属,采集最多的种为托竹、桂竹以及青秆竹。采集地涉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65个市、自治州82个区(县以及县级市)。(3)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时间跨度为1898~2010年。经统计,美国农业部从中国引种了390份(其中306份直接引种);阿诺德树木园从中国引种了8种竹类植物;美国竹子协会从组织人员从中国引种了138种竹类植物,其中直接引种126种。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8属(占中国竹类植物属的82.3%),185种(占中国竹类植物种的34.6%),13变种,20变型以及25品种,引种最多的属为刚竹属、簕竹属和箭竹属。(4)经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标本信息,共计45个采集者和采集队,在众多采集者中,莫古礼采集的标本数量最多。对美国农业部植物引种清单和《威尔逊植物志》的整理和分析,共计314份竹类植物从中国直接引种到美国,其中312份包含引种人信息,莫古礼、梅耶和威尔逊的引种量最多。莫古礼在华工作期间,共采集727号1840份竹类植物标本,隶属于20属93种(含变种、变型);共引种255份竹类植物到美国,分属于18属81种(含变种和变型)。(5)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后大大增加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多样性;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也受到中国的影响,随着竹类植物的广泛应用,其竹类苗圃朝着精细化、品种化方向发展;莫古礼等人在华对竹子的研究,使得竹子分类学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在华期间莫古礼共发表3个属,55个竹类植物新类群和6个变种;竹类植物的引种成功,使得美国竹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华采集期间,采集者们也深受中国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竹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夏春华[2](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郭向阳[3](2020)在《海南岛文心兰产业园区病叶组织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真菌的致病性研究》文中提出海南岛夏季高温高湿诱发的真菌与细菌病害是制约热带兰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真菌与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并研究优势病原菌的致病性.对于有针对性的展开热带兰病害防控及治理极为关键。本研究从海南博大兰花科技有限公司的两个文心兰苗圃的三个大型塑料薄膜连栋式温室中广泛采集文心兰病叶样品。借助真菌DNA条形码片段ITs的序列、细菌16S序列,鉴定病原真菌与细菌种类,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可培养的病原真菌。在此基础上,采用回接法研究常见病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危害,对病原真菌的显微形态、培养物形态以及观赏植物感染病菌后的病害特征等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描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集样品258份,获得分离培养细菌菌株及标本265份,鉴定细菌共191种,具有较高多样性。其中以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13%,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13%,Curtobacterium短杆菌属 10%,Kosakonia 9%,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8%,泛菌属Pantoea 7%,克雷伯氏菌属Kiebsiella 5%属细菌为主,其次还有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Methylobacterium 甲基杆菌属、Paraburkholderia、Caballeronia、Luteibacter、Erwinia欧文氏菌属、Leclercia勒克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Bacillus芽孢杆菌属、Enterococcus肠球菌属、Lelliottia、Proteoberacteria变形杆菌、Saphylococus葡萄球菌属细菌等。分离到的上述细菌中.泛菌、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等常在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相关报道中出现,是常见的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本研究分离获得真菌培养物119株,鉴定病原真菌共39种。其中物种最丰富的是间作壳属Diaporthe 6种(Diasporthe sp.1.Diaporthe sp.2,Diaporthe encalyptorum,Diaporthemiriciae,Diaporthe sackstonii,Diaporthe churashimaensis)和弯孢属Curvularia 5种(Cnrvularia eragrostidis,Curvtlaria intermedia,Curvularia lunata,Curvularia sp.1,Curvudaria sp.2)。此外,镰刀属Fusarium 4 种(Fusarium solani,Fusarium fujtkuroi,Fusarium axysporum,Fusartum penzigii)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3种(Colletotrichum gla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coelogynes,Colletotrichum sp)。在真菌营养型方面,病原型(Pathotroph)真菌物种最丰富,共10 种(Bipolaris cactivora、Curvularia intermedia、Curvularia lunata、Curvularia sp.2、Dirkmeia churashimaensis、Exserohilum meginnisii、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Tremateia guiyangensis),其次是腐生型(Saprotroph)共9种(Apiotrichum mycotoxinivorans、Aspergillus fumigatus、Muyocopron alcornii、Choanephoraceae sp.1、Paraconiothyrium thysanolaenae、Penicillium oxalicum、Phaeosphaeria thysanolaenicola、Talaromyces sp、Talaromyces thailandensis)。还有一些真菌被报道不止一种营养型,如病原-共生兼性营养型(Pathotroph-Symbiotroph)共9种(Colletotrichum coelogynes、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sp、Diaporthe eucahptorum、Diaponhe mirciae、Diaporthe sackstonii、Diaporthe sp.1、Dkaporthe sp2、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病原-腐生-共生兼性营养型(Pathotroph-Saprotroph-Symbiotroph)共 5 种(Fmarium fujikuroi、Fusarmm oxysporum、Fusarium penzigii、Fusarium solani、Pvrenochaetopsis mdica)*腐生-共生兼性营养型(Saprotroph-Symbiotroph)有1种Xylaria feejeensis,另外还有5种真菌未能确定营养型。分离频度较高的前10种真菌依次是Muyocopron alcornii 26株、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12株、Diaporthe miriciae 6株、Paracaoniothyrium thysanolaenae 5 Curvularia eragrostidis 4株、Diaporthe sp.14 Fusarium solani 4株、Curvularia sp.13株、Curvularia sp.2 3株、Talammyces thailandensis 3株,将这10种真菌在健康的文心兰组培幼苗上进行回接并验证其致病性,回接菌株的幼苗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病症状,其中接种Muyocopron alcornii、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Diaporthe miriciae和Curvlaria sp.1的幼苗发病极快,接种后1-2天就会出现明显病状,致病性明显。本研究从文心兰染病叶片上检测到多样性真菌与细菌,这一结果证实海南岛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极易滋长真菌、细菌。常见的真菌极易侵染幼苗,可能是热带兰产业健康的潜在威胁,有必要深入研究病原细菌和真菌与文心兰之间的致病特性与机理。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常见病原真菌与细菌的致病机理,以及综合病害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
傅悦[4](2019)在《海南典型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文中提出本研究在海南省东方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选取了 4个典型矿区为研究区域,采集样品有矿区周边的土壤、矿区周边村庄的农产品以及居民的头发、尿液,分别对以上所有样品进行重金属As、Cd、Cu、Pb、Ni、Zn含量测定,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来研究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指数法三种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以及分布规律进行评价。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农产品分别通过经口摄入和经皮肤摄入两种暴露途径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对成人与儿童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对采集的人体尿液和头发做描述性分析,并比较成人与儿童以及成人中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区别。对土壤、头发与尿液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研究东方市和昌江县四个典型矿区周边土壤的污染程度,进一步了解周边环境对人体产生的健康危害,以期能够对典型矿区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由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可知,土壤As的含量平均值大小:抱板>不磨>红泉>石碌;Cd的含量平均值大小:红泉>不磨>石碌>抱板;Cu的含量平均值大小:石碌>不磨>抱板>红泉,其中重金属As、Cd超标情况较为严重,重金属Pb、Ni、Zn含量未超标。2.由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可知,红泉、抱板、不磨和石碌矿区第V级以上污染占比分别为16.22%、23.08%、34.09%和14.29%;由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可知,污染在强及其以上的程度,不磨占比31.82%,抱板与红泉占比分别为19.68%、13.52%。3.红泉矿区除Cu-As外,其余重金属之间皆存在显着相关性。抱板Cd、Pb和Zn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不磨、石碌矿区土壤中As、Pb和Cd之间存在相关性,Cu、Ni和Zn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4.四个矿区周边的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低,仅有Pb的含量超标,超标率为36.84%,农产品单因子污染程度较低。5.在成人与儿童中,导致非致癌与致癌风险过高的主要途径是土壤经口摄入途径。儿童所接受的非致癌与致癌风险分别为5.81和2.12× 10-4,均高于成人。6.所有居民中尿液Zn、Ni、Pb、As重金属含量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84.85%、39.39%、39.39%和18.18%,其中Cd、Cu未有检出浓度超标的现象,成人中的尿液含量普遍高于儿童。头发样品中,所有的重金属在儿童、成人体内含量均有超标,儿童各类金属超标率远远高于成人。
孙言博[5](2019)在《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外植体微生物群落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甘薯(Ipomoea batatas)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块根作物,菜用型甘薯产品近年来逐渐走向餐桌,其作为甘薯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南方地区稳定发展,然而甘薯病毒病严重制约甘薯产业的发展,每年因病毒病造成的减产高达40%。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地生产优质无毒的种苗是甘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甘薯组织培养中,由于次生代谢产物氧化而引起的褐变,以及微生物造成的污染是甘薯的组织培养的两大难题。植物微生物群落中的部分微生物会引起的组织或幼苗污染,尚有部分微生物对提高农林业产量和植物抗病能力有潜在利用价值。本研究以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心香、广薯87、川山紫、宁紫薯、薯绿一号、高系14和三角宁为原材料,首先从外植体的选择、不同消毒方案、培养基配方和防褐化剂筛选等环节入手,建立起一套适合热带地区主栽甘薯品种的脱毒快繁最优化再生体系;其次,将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全面揭示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以期确定甘薯外植体材料携带的病原及有益微生物的身份信息。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部位外植体比较的结果表明,侧芽增殖率与存活率最高;在不同的外植体消毒处理中,依次用75%酒精消毒60秒,2%次氯酸钠消毒15分钟,以及0.1%氯化汞消毒15分钟的污染率最低;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0.05mg/L NAA+0mg/L 6-BA+0.1 mg/L GA3;茎长生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mg/L6-BA+0.5mg/LGA3;茎加粗生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5 mg/L6-BA+0 mg/LGA3;鲜重、干重增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5 mg/L6-BA+0.5 mg/LGA3。在培养基中加入5-6g/L硫代硫酸钠和1.25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有效地抑制外植体的褐变。2.传统平板划线法从甘薯组培污染菌中分离得到6个不同种属的真菌,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镰孢属(Fusarium)和Edenia属为甘薯苗内携带的内生真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和间座壳属(Diaporthe)为污染杂菌。3.高通量测序的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核心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极高,检测到的真菌、细菌、古菌OTUs数分别为13423,733,和9463个。核心微生物群落中,优势的真菌包括 Fusarium、Alternaria、Cladosporium、Edenia 和 Acremonium 等,优势的细菌有Sphingomonas,Aureimonas和Curtobacterium 等,且优势真菌中 Fusarium、Cladosporium和Edenia可通过传统培养法分离甘薯组培污染杂菌得到。4.不同地区的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海口地区甘薯茎尖真菌群落中优势种为Fusarium(镰刀菌属)、Edenia属和Cladosporium(枝孢属)而桥头地区为Edenia。茎尖的细菌群落中,海口地区的优势种为Rhizobium(根瘤菌属)、Methylobacterium(甲基杆菌属)和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而海头和新洲地区为Pantoea。本研究创立了一套适合海南热带地区主栽甘薯品种的组培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揭示了甘薯茎尖核心微生物群落的物种身份信息,为进一步针对具体的病原微生物采取精准、有效的外植体消毒措施奠定基础;此外,本研究揭示的非病原微生物的详细物种组成,还将为甘薯后续栽培生产中有益共生微生物的高效筛选、以及科学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马杰[6](2019)在《北京市六环内城市森林结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为树木,对于促进城市生态保护,提高人与自然密切关系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随着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不断恶化,学者们展开了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如何才能对其全面了解并进行恰当估计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北京是我国特大核心城市,其城市生态建设有较高要求,对其城市森林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北京市六环外1 km范围内区域为研究范围,通过实地调查不同环路区间、不同类型城市森林分层随机抽样的771个样方、638 168.09 m样线,全面评估了该区域城市森林结构,并基于i-Tree ECO和Street两大模块,分别根据样方及样线数据估算了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根据森林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进一步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调查共记录北京市城市森林木本植物50科、106属、159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5.25。本地种120种,占总种数的75%。乔木平均胸径19.79 cm,平均冠幅5.38 m,平均树高9.37 m,乔木规格差异不大,重要值前20位的树种胸径均以15.2-30.5cm青年期植株占多数,缺乏幼年期、半成熟期树种。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是北京市应用数量最多的树种,其中,道路附属绿地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数量占该类型总数的27.2%。国槐属于长寿树种,具有较强的污染吸附能力,城市行道树选用此树种有助于形成稳定树冠覆盖,并减少因种植和移除而导致的污染物排放。(2)北京市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估计年度价值1 047.78亿元,平均42.49万元/hm2。包括节约能源248.16亿元/年;固碳1 477.61万t,价值107.88亿元/年,单位面积固碳59.93t/hm2/年,净固碳2 683.84万t/年;减少径流407 337 788.56 m3/年,价值25.19亿元/年,平均1 652.04 m3/年/hm2;去除污染100 376.56t,价值22.45亿元/年,平均每年0.41t/hm2;美学及其他效益644.09亿元/年。此外,研究区内乔、灌木共计释氧158 648.80t/年,单位面积0.64 t/hm2/年;排放挥发性有机物1 758.29 t/年;碳储量104 366 504 t,价值762.97亿元,平均每公顷碳储量423.28 t。(3)各项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总量最高的树种均为国槐。国槐年固碳4 571 940.6 t,占总固碳量的30.94%,价值334 017.83万元/年,年净固碳量8 017 994.9 t,单株固碳量最高的是加杨(Populus×canadensis Moench)(154.75 t/株/年);国槐碳储量共计3 100.07万t,占总碳储量的29.70%,价值226.20亿元,单株碳储量最高的是加杨(144.41 kg/株);国槐年减少地表径流量共计11 898.69万m3,价值73 601.04万元,单株减少径流量最高的是加杨(4.45 m3/株);国槐年度共清除各类污染共计26 094.34 t,占总量的25.70%,价值52 337.12万元,单株清除空气污染量最高的是核桃(Juglans regia Linn.),平均每株清除各类空气污染2.71 kg。(4)北京市城市森林沿城市化发展方向呈现了明显的梯度变化。由城内向城外,物种总数逐渐增多,但多样性却逐渐减少;树木的数量逐渐增多,规格逐渐减小,幼年、青年树的占比随环路向外逐渐增多,壮年、老年树的比例下降。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由城内向城外逐渐增多,5-6环外1 km年度生态服务效益总计835.16亿元,价值量最高,其次是4-5环,2-3环生态服务价值最低。(5)各类型城市森林从结构到生态服务功能都有较大差异。道路附属绿地作为分布最广的森林类型,拥有最多的植株数量,乔木平均规格最大,生态服务功能也最高,价值1 127.60亿元。公园拥有最大的斑块面积,其生态服务功能排第2位,价值73 654.76万元。学校与医院附属绿地树种数量最多,生态服务功能排第三位,价值5 164.37万元。居住区及单位附属绿地生物多样性最高,但生态服务功能贡献量最少。(6)树木胸径、树冠覆盖、叶面积、断面积与生态服务功能有较强的相关性。与碳储量、固碳释氧相关性最高的是断面积和胸径;与减少地表径流、降低空气污染相关性最高的是叶面积,其次是树冠覆盖,其中,叶面积与降低空气污染显示了极强的相关性。本研究是首次同时利用i-Tree模型ECO、Street两个模块,对国内大型城市完整的建成区与近郊区开展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工作,并将城市森林按类型、按不同城市发展梯度进行进一步的生态服务功能详细分析,是国内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的首例;对研究区域基于0.5 m分辨率的worldview-2卫星影像数据作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估算的基础数据,使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分析了森林结构与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相关性,建立了目标与对策之间的关系。
罗文雄[7](2019)在《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是黎族在长期开发、建设海南岛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门手工技艺。黎族没有文字,依靠织锦图案来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一幅黎锦便是一幅黎族的历史画卷。黎族传统织锦技艺及其文化在黎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黎锦在秦汉时期就已闻名于内地,成为敬献历代朝廷的贡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织锦技艺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宋末元初,着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崖州城(今海南省三亚市天崖区水南村),跟当地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学成后返回故乡松江府(今上海市)乌泥径,传播和推广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黎锦技艺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黎族传统的采棉、植棉、弹、纺、染、织、绣等技艺,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海南黎族地区受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传统的织锦技艺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恶化。随着织锦艺人的不断谢世,健在的织锦艺人中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织锦技艺濒临绝境。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黎族织锦工艺及其文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200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大保护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锦技艺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时世之变迁及囿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对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主要阐述海南岛与黎族概况、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等,阐明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二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与变迁,阐述黎族传统的织锦原料、织锦工艺流程,同时阐明随着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演变与发展;三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阐述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艺术特色、解读织锦纹样与文化蕴涵;四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状况,通过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织锦技艺传承状况、织锦原料的匮乏与危机、村民观念变迁、保护资金、专业人才、政府立法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在现代大工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五是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针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生存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从保护原则、法律与政策、保护措施、传承机制、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寻求切合实际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建议,力图使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
周广振,肖永,陈健妙[8](2018)在《木本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传统方法育种低效,且木本植物带菌系数高、体内含有较多易抑制培养物生长的酚类化合物等,使得木本植物再生体系建立困难,从而制约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遗传改良和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是植物获得单倍体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诱导培养能再生成纯合的二倍体植株,不仅加快木本植物遗传改良,也为木本植物的苗木繁育、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形态发生学等研究提供稳定的材料。本综述主要介绍当前木本植物小孢子培养的一些关键步骤及其影响成败的主要因素、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前景。
任伟涛[9](2018)在《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案例研究》文中指出水湿生植物已广泛地应用于水景园中,但目前关于水湿生植物的研究多集中于水湿生草本植物,而大大忽视水湿生木本植物的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事实上,水湿生木本植物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且极具特色,有利于地域景观的形成。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检索法、实地调查法与实测绘图法等方法,阐述水湿生木本植物的资源与特征,深入分析现有较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水湿生木本植物案例,总结并归纳出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的营造原则、特色,并提出5种景观类型与营造策略:(1)生产型:利用水湿生木本植物大面积种植以促进生态平衡或获取生物能源等,往往与林业、农业活动相关。(2)生态型:水湿生木本植物所存在的环境自然生态,是自然美的集合体,较多表现在天然湿地之中。(3)景观型:重在结合场地特色,选择多样的水湿生木本植物,构建地域条件下的复层群落,打造丰富的植物空间与季相景观。(4)文化型:利用水湿生木本植物创造表现场地生态文化或人类社会折射出的人文历史演变。(5)综合型:集生产、生态、景观与文化为一体的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营造活动,着重展示自然美、生态美与人文美。目前,湿地的保护、开发与恢复等工作都需要大量运用水湿生木本植物,以景观为目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应用前景广阔,需要在各个层面加强对水湿生木本植物的研究,为未来的实践提供参考。
张晨晨[10](2018)在《洞头海岛植被景观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洞头区海岛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运用3S技术,对2014年航拍影像进行植被类型的提取,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洞头区海岛植被景观的基本特征,讨论植被类型数量和海岛面积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植被景观在地形和人为干扰因素下的格局特征;此外,对1999、2007和2017年三期Landsat影像进行主要植被类型的提取,从景观格局指数和转移矩阵分析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讨论人类干扰对洞头景观变化的影响,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洞头海岛植被中面积最大的是阔叶林,接下来依次是草丛、草本栽培植被、灌丛、针叶林、竹林、沼生和水生植被和木本栽培植被。海岛植被景观类型与海岛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面积效应,总体上海岛植被景观类型数量随海岛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即面积越大的海岛拥有越丰富的植被景观类型。(2)将高程、坡度和坡向分级数据与植被类型提取数据相叠加,研究植被景观格局的地形影响。得出:针叶林的优势区间为高程50~350 m,坡度15°~60°、西北坡和北坡;阔叶林的优势区间为高程50~390 m、坡度15°~60°、北坡、东北坡、东坡和西北坡;灌丛的优势区间为高程50~200m,坡度15°~75°,东北坡和东坡。草丛的优势区间为高程50~390 m,坡度15~75°,东坡和西南坡。沼生和水生植被受植物自身的特性和生长环境的限制,生长在高程0m左右的岸边浅水地带;草本栽培植被和木本栽培植被的优势区间为高程0~50m、坡度0°~15°、东南坡和南坡;非植被区的优势区间为高程0~50 m和200~390 m、坡度0°~15°和45°~75°、平地和西坡。(3)由于有居民海岛上人工干预的影响,植被景观分布较为规整;无居民海岛上灌丛和草丛这两种植被类型高度地镶嵌而生,使得无居民海岛的景观碎片化程度高、斑块形状更为复杂、斑块之间的连接性较低、景观多样性低,有居民海岛与之相反。植被覆盖率反映人类对海岛开发利用程度,洞头区海岛的植被覆盖率为57.96%,其中对洞头岛、状元岙岛和灵昆岛的开发程度最大。(4)采用转移矩阵方法,分析洞头海岛在1999-2017年植被景观变化方式。在此期间,洞头海岛上的乔木、非植被呈增加趋势,灌丛和草丛呈减少趋势;乔木和非植被属于比较稳定的景观,保持率都是70%以上;灌丛是景观类型中保持率最低的,仅为4.29%,主要转化方向是乔木,其次是草丛,再次是非植被。(5)在1999-2017年,植被总面积没有持续下降,但是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结构指数和自然性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洞头海岛植被的绝对面积虽然没有继续减少,但并不能说明人类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干扰减少。
二、海南岛木本蔬菜产业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木本蔬菜产业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
1.1.2 欧洲国家来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3 美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4 竹类植物对美国的影响 |
1.2 相关概念 |
1.2.1 竹类植物 |
1.2.2 植物标本 |
1.2.3 植物引种 |
1.3 竹类植物分布概况 |
1.3.1 世界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3.2 中国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时间 |
1.6.2 数据来源 |
1.6.3 地名考证 |
1.6.4 学名核准 |
1.6.5 人名核实 |
1.7 技术路线 |
2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代背景 |
2.1 中国近现代社会背景 |
2.2 欧洲各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 |
2.2.1 欧洲国家对中国植物资源的初步认识 |
2.2.2 鸦片战争之前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2.3 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3 美国国内因素对植物采集、引种的推动 |
2.3.1 联邦政府对植物引种的鼓励 |
2.3.2 美国经济发展需求对植物引种的促进 |
2.3.3 相关机构对植物采集、引种工作的积极组织 |
2.3.4 热切追求和探索外来植物的采集者 |
2.4 美国在中国近代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史略 |
2.4.1 初始时期(19 世纪) |
2.4.2 高峰时期(20 世纪上半叶) |
2.4.3 有序时期(20 世纪下半叶) |
3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历史研究 |
3.1 采集时间 |
3.1.1 1840~1915:竹类植物标本采集包含在全面植物采集中 |
3.1.2 1916~1948:专门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并展开研究 |
3.1.3 1949~2010:中美联合考察和采集竹类植物标本 |
3.2 采集种类分析 |
3.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3.2.2 簕竹属 |
3.2.3 刚竹属 |
3.2.4 箭竹属 |
3.2.5 矢竹属 |
3.3 采集地分析 |
3.4 小结 |
3.4.1 促进了美国对中国竹类植物资源情况的了解 |
3.4.2 开启和加强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3.4.3 辅助了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 |
4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研究 |
4.1 引种时间 |
4.1.1 1898~1915:引种初始阶段 |
4.1.2 1916~1948:引种高峰阶段 |
4.1.3 1949~2010:引种有序阶段 |
4.2 引种种类分析 |
4.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4.2.2 刚竹属 |
4.2.3 簕竹属 |
4.2.4 箭竹属 |
4.3 引种地分析 |
4.4 竹类植物的运输 |
4.5 联邦植物引种园分析 |
4.5.1 联邦植物引种园总体介绍 |
4.5.2 种植竹类植物的植物引种园 |
4.5.3 乔治亚海岸植物园 |
5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人员分析 |
5.1 采集和引种人员总体概况 |
5.1.1 标本采集人员及采集数量 |
5.1.2 引种人员及引种数量 |
5.2 莫古礼(FLOYD ALONZO MCCLURE,1897~1970) |
5.2.1 生平简介 |
5.2.2 在华主要采集、引种和研究竹类植物活动 |
5.2.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统计 |
5.3 梅耶(FRANK NICHOLAS MEYER, 1875~1918) |
5.3.1 生平背景 |
5.3.2 为美国农业部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3.3 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4 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 |
5.4.1 生平背景 |
5.4.2 为阿诺德树木园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4.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5 与美国采集、引种相关的其他人员 |
5.5.1 费尔柴尔德(David Grandison Fairchild, 1869~1954) |
5.5.2 萨金特(Charles Sprague Sargent, 1841~1927) |
6 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 |
6.1 丰富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 |
6.2 加强了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
6.2.1 模拟自然,营造复层群落结构 |
6.2.2 仿生产性竹林,构建单层群落结构 |
6.2.3 人竹共生,竹与人居环境融合 |
6.2.4 供应竹苗,精细构建竹类苗圃 |
6.3 加快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6.4 促进了美国竹产业的发展 |
6.5 开启了对中国竹文化的认知和传播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 |
附表1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2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3 莫古礼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4 莫古礼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5 莫古礼在华研究期间发表的竹类植物新种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公园城市概述 |
1.4.1 公园城市定义 |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
1.5.2 生态绿网理论 |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
1.6 研究问题 |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
1.8.1 研究策略 |
1.8.2 研究方法 |
1.9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
2.1 湛江市概况 |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
2.5 本章小节 |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
3.4.1 适生植物 |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
4.2 Python语言特点 |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
4.3.1 原理 |
4.3.2 流程 |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
4.6 本章小结 |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5.9 本章小节 |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
6.4.3 系统功能构建 |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
6.5 本章小节 |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4.1 材料与方法 |
7.4.2 结果与分析 |
7.4.3 讨论与结论 |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5.1 材料与方法 |
7.5.2 结果与分析 |
7.5.3 讨论与结论 |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7.7 本章小节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与展望 |
8.2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海南岛文心兰产业园区病叶组织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真菌的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病原真菌、细菌对植物的危害 |
1.2. 兰科植物病害多样性 |
1.3. 热带兰科植物产业病害多样性检测的紧迫性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
2.2 病叶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培养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分离培养 |
2.3 染病叶片可培养真菌、细菌的分子鉴定及高通量测序 |
2.3.1 可培养真菌的分子鉴定 |
2.3.2 可培养细菌的分子鉴定 |
2.3.3 高通量测序 |
2.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4.1 主要试剂 |
2.4.2. 主要仪器 |
2.5 优势真菌回接验证 |
2.6 OTUs聚类分析 |
3 结果 |
3.1. 文心兰病叶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
3.2. 文心兰病叶真菌群落的谱系多样性 |
3.3. 文心兰病叶真菌功能多样性 |
3.4. 文心兰病叶优势毒菌的形态与致病性 |
3.5. 文心兰新旧基地文心兰病叶细菌与真菌群落差异 |
3.5.1. 新旧基地细菌群落组成差异 |
3.5.2. 新旧基地真菌群落组成差异 |
4 讨论 |
4.1. 文心兰感病叶片微生物多样性 |
4.2. 常见真菌的致病性 |
4.3. 文心兰新旧基地文心兰病叶细菌与真菌群落差异 |
5 结论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海南典型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采矿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 |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国内外进展 |
1.2.3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国内外进展 |
1.2.4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红泉矿区 |
2.1.2 抱板矿区 |
2.1.3 不磨矿区 |
2.1.4 石碌矿区 |
2.2 样品的采集 |
2.3 样品的制备 |
2.4 样品的分析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3.1 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
3.1.1 描述性分析 |
3.1.2 主成份分析 |
3.1.3 相关性分析 |
3.2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
3.3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
3.4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分析 |
4.1 农产品标准选择 |
4.2 农产品重金属描述性分析 |
4.3 农产品单因子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生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5.1 尿液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5.2 头发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5.3 土壤、农产品与生物样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1 土壤与头发之间的相关性 |
5.3.2 农产品与头发之间的相关性 |
5.3.3 农产品与尿液之间的相关性 |
5.3.4 重金属在土壤、农产品与生物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
5.4 本章小结 |
6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6.1. 剂量与效应评价 |
6.2 暴露模型及参数选择 |
6.2.1 暴露模型 |
6.2.2 参数的选择 |
6.3 健康风险表征 |
6.4 健康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
6.4.1 成人健康风险评价 |
6.4.2 儿童健康风险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外植体微生物群落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甘薯概况 |
1.1.1 甘薯生物学特性 |
1.1.2 甘薯营养价值 |
1.1.3 甘薯产业发展状况与主要问题 |
1.2 植物组培快繁关健技术 |
1.2.1 外植体的取材部位 |
1.2.2 培养基中激素种类与浓度 |
1.2.3 次生代谢产物与褐变 |
1.2.4 微生物污染与外植体消毒方式 |
1.3 植物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利用价值 |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甘薯品种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选用的基本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部位外植体组培生长对比实验 |
2.2.2 外植体的消毒方法优化实验 |
2.2.3 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实验 |
2.2.4 防褐化剂的筛选实验 |
2.2.5 甘薯组培过程中污染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6 高通量检测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 |
2.2.7 群落影响因子的比较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外植体的选取对组培的影响 |
3.2 消毒方案对存活率的影响 |
3.3 培养基配方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 |
3.4 不同防褐化剂的效果 |
3.5 平板划线法污染菌的分离鉴定 |
3.6 基于高通量检测的甘薯茎尖共生微生物多样性 |
3.6.1 物种累积曲线 |
3.6.2 真菌 |
3.6.3 细菌 |
3.6.4 古菌 |
3.7 群落影响因子 |
3.7.1 品种对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2 品种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3 地点对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4 地点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5 表面消毒对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6 表面消毒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再生体系的优化 |
4.2 微生物群落 |
4.3 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影响因子 |
5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北京市六环内城市森林结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森林的概念及特点 |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
1.1.2 城市森林的特点 |
1.2 城市森林的组成结构 |
1.2.1 城市森林的组成 |
1.2.2 城市森林的结构 |
1.3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
1.3.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 |
1.4 i-Tree概况 |
1.4.1 关于i-Tree |
1.4.2 i-Tree ECO概述 |
1.4.3 i-Tree Streets概述 |
1.5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建设情况 |
2.1.4 研究区内各类城市森林概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城市森林结构 |
2.2.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数据来源 |
2.3.2 i-Tree参数设置 |
2.3.3 分析方法 |
2.3.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北京城市森林结构总体特征分析 |
3.1 组成结构 |
3.1.1 科、属、种组成特征 |
3.1.2 重要值 |
3.1.3 物种来源 |
3.1.4 树种应用频度 |
3.1.5 植物多样性 |
3.2 空间结构 |
3.2.1 乔木平均规格 |
3.2.2 乔木胸径分级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公园绿地城市森林结构特征及其树冠覆盖变化 |
4.1 公园森林结构 |
4.1.1 物种组成特征 |
4.1.2 树种应用频度 |
4.1.3 物种多样性指数 |
4.1.4 乔木空间结构分析 |
4.2 公园UTC变化 |
4.2.1 公园UTC总体变化 |
4.2.2 公园树冠覆盖分级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森林结构特征 |
5.1 组成结构 |
5.1.1 科、属、种组成特征 |
5.1.2 重要值与替换值 |
5.1.3 物种来源 |
5.1.4 物种多样性 |
5.2 空间结构 |
5.2.1 乔木径级结构 |
5.2.2 冠幅结构 |
5.2.3 树高结构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北京市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
6.1 固碳 |
6.2 碳储量 |
6.2.1 各树种碳储量 |
6.2.2 各类型及区域碳储量 |
6.3 减少地表径流 |
6.3.1 各树种减少地表径流量 |
6.3.2 各类型及区域减少地表径流量 |
6.4 释氧 |
6.5 去除污染 |
6.5.1 各树种去除污染量 |
6.5.2 各类型及区域去除污染量 |
6.5.3 挥发性有机物 |
6.6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公园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
7.1 固碳 |
7.1.1 各树种年固碳量 |
7.1.2 各区域年固碳量 |
7.2 碳储量 |
7.2.1 各树种碳储量 |
7.2.2 各区域碳储量 |
7.3 减少地表径流 |
7.4 释氧 |
7.4.1 各树种释氧量 |
7.4.2 各区域释氧量 |
7.5 降低空气污染 |
7.5.1 每月去除污染量 |
7.5.2 各树种去除污染量 |
7.5.3 各区域去除污染量 |
7.5.4 挥发性有机物 |
7.6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居住区、事业单位附属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
8.1 固碳 |
8.1.1 各树种年固碳量 |
8.1.2 各区域年固碳量 |
8.2 碳储量 |
8.3 减少地表径流 |
8.3.1 各树种减少地表径流量 |
8.3.2 各区域减少地表径流量 |
8.4 释氧 |
8.5 降低空气污染 |
8.5.1 每月去除污染量 |
8.5.2 各树种去除污染量 |
8.5.3 各区域去除污染量 |
8.5.4 挥发性有机物 |
8.6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学校、医院附属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
9.1 固碳 |
9.1.1 各树种年固碳量 |
9.1.2 各区域年固碳量 |
9.2 碳储量 |
9.3 减少地表径流 |
9.3.1 各树种减少地表径流量 |
9.3.2 各区域减少地表径流量 |
9.4 释氧 |
9.5 降低空气污染 |
9.5.1 每月去除污染量 |
9.5.2 各树种去除污染量 |
9.5.3 各区域去除污染量 |
9.5.4 挥发性有机物 |
9.6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道路附属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
10.1 减少地表径流 |
10.2 节约能源 |
10.3 降低空气污染 |
10.4 固碳 |
10.5 碳储量 |
10.6 美学及其他 |
10.7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
11.1 森林结构与服务功能相关性 |
11.2 植物多样性 |
11.3 树龄结构 |
11.4 城市化梯度变化规律 |
11.5 与其他城市比较 |
11.6 i-Tree ECO和 Street计算差异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结论 |
12.1.1 城市森林结构 |
12.1.2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
12.1.3 城市梯度变化规律 |
12.1.4 不同类型城市森林差异 |
12.2 创新点 |
12.3 展望与建议 |
12.3.1 展望 |
12.3.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一)西周至清代黎族传统织锦文化史料记载与研究 |
(二)民国时期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五)成绩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研究创新 |
(一)对黎族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与内容拓展 |
(二)点面结合的多维度观察与阐释 |
六、相关问题说明 |
(一)主要概念 |
(二)调查点概况 第一章 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 |
一、海南岛自然环境 |
(一)位置与地貌 |
(二)气候 |
(三)自然资源 |
二、黎族概况 |
(一)族称与族源 |
(二)各支系分布概况 |
(三)文化习俗 |
(四)社会经济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 |
(一)新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 |
(二)秦代至民国时期的黎族纺织技术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 |
(一)织锦与妇女 |
(二)民族精神家园 |
(三)人定胜天的理念 |
(四)人纹艺术化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艺术价值 |
(四)科研价值 |
(五)社会价值 |
(六)精神价值 |
(七)教育价值 |
(八)文化交流价值 |
(九)经济价值 |
六、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 |
(一)黎锦织造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
(二)黎锦织造技艺推动江南棉纺织业发展 |
(三)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
(四)黎锦织造技艺弥补了我国棉织锦技艺的空白 第二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及其变迁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原料 |
(一)麻类纤维 |
(二)棉纤维 |
(三)动物纤维——蚕丝 |
(四)其他原料 |
二、织造工具及其功能 |
(一)腰织机构造及功能 |
(二)脚踏坐式织机构造及功能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流程 |
(一)麻类纤维加工 |
(二)棉类纤维加工 |
(三)纺纱 |
(四)导纱 |
(五)上浆 |
(六)染色(纱) |
(七)上机 |
(八)织造技艺 |
(九)刺绣技艺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变迁 |
(一)黎锦织造原料变迁 |
(二)黎锦织造技艺发展 |
(三)黎锦图案变迁 |
(四)黎锦功能变迁 |
(五)黎锦织造技艺传承方式变迁 第三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 |
(一)服饰 |
(二)锦被 |
二、黎锦的艺术文化特色 |
(一)黎锦图案艺术特点 |
(二)黎锦图案艺术风格 |
三、黎锦纹样与文化蕴涵 |
(一)纹样种类 |
(二)文化蕴涵 第四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的现实困境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实践 |
(一)传承所 |
(二)黎锦合作社(公司) |
二、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困境 |
(一)织锦艺人年事已高 |
(二)年轻传承主体流失 |
三、黎族传统织锦原材料危机 |
(一)纤维原料 |
(二)染色原料 |
四、黎族村民及传统织锦艺人的观念变迁 |
(一)55岁以上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二)30~55 岁人群(女性)的观念 |
(三)30岁以下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生存困境 |
(一)生存环境受到冲击、毁坏 |
(二)收藏机构保存条件差、设备落后 |
六、保护与传承的资金及人才的匮乏 |
(一)保护与传承资金的匮乏 |
(二)缺乏专业人才 |
七、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 第五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 |
一、传承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原真性保护 |
(二)整体性保护 |
(三)可持续性保护 |
(四)可解读性保护 |
二、传承性保护的法律保障 |
(一)立法保护 |
(二)依法保护 |
三、出台传承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
(一)加强调查研究 |
(二)保护黎锦织造技艺的生存环境 |
(三)保护传承主体 |
(四)数字化技术保护 |
(五)原材料基地建设 |
(六)保护物化的各类黎锦 |
(七)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
(八)加强人才培养 |
(九)加强黎锦织造技艺保护的宣传力度 |
四、构建传承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
(一)完善管理机构 |
(二)建立织锦培训基地 |
(三)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
(四)黎锦织造技艺普及教育 |
(五)传承性保护与开发利用 |
(六)博物馆保护与展示 |
(七)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
(八)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 |
(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B 田野调查提纲 |
(8)木本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木本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 |
1.1 小孢子的发育阶段 |
1.2 基因型 |
1.3 预处理方法 |
1.4 游离小孢子的分离 |
1.5 游离小孢子的纯化 |
1.6 培养基及其组成 |
1.7 培养方法 |
2 木本植物小孢子培养研究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
3 展望 |
(9)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水生植物 |
1.2.2 湿生植物 |
1.2.3 水湿生植物 |
1.2.4 水湿生木本植物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耐水湿研究方法 |
1.3.1.1 野外观察和调查法 |
1.3.1.2 生理指标测定法 |
1.3.1.3 人工控制水湿或水位法 |
1.3.2 耐水湿机理研究 |
1.3.2.1 形态适应 |
1.3.2.2 代谢适应 |
1.3.3 耐水湿评价标准 |
1.3.3.1 耐水湿分级 |
1.3.3.2 评价方法 |
1.3.4 水湿生植物景观 |
1.3.4.1 注重生态与演替 |
1.3.4.2 注重植物景观配置 |
1.3.4.3 注重园艺品种开发 |
1.4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检索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定性分析法 |
1.5.4 实测绘图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水湿生木本植物资源 |
2.1 资源分布 |
2.1.1 湿地分类与分区 |
2.1.2 资源分布 |
2.2 动态演变 |
2.2.1 沼泽湿地的形成 |
2.2.1.1 陆地沼泽化 |
2.2.1.2 水域沼泽化 |
2.2.2 沼泽湿地的演变 |
2.3 分布规律 |
2.3.1 圈状分布 |
2.3.2 带状分布 |
2.3.3 斑块状分布 |
2.4 植物类型与分布 |
2.5 典型种类分析 |
2.5.1 水杉属 |
2.5.1.1 种类与分布 |
2.5.1.2 景观特点与应用 |
2.5.2 落羽杉属 |
2.5.2.1 种类与分布 |
2.5.2.2 景观特点与应用 |
2.5.3 水松属 |
2.5.3.1 种类与分布 |
2.5.3.2 景观特点与应用 |
2.5.4 落叶松属 |
2.5.4.1 种类与分布 |
2.5.4.2 景观特点与应用 |
2.5.5 柳属 |
2.5.5.1 种类与分布 |
2.5.5.2 景观特点与应用 |
2.5.6 桦木属 |
2.5.6.1 种类与分布 |
2.5.6.2 景观特点与应用 |
2.5.7 桤木属 |
2.5.7.1 种类与分布 |
2.5.7.2 景观特点与应用 |
2.5.8 榕属 |
2.5.8.1 种类与分布 |
2.5.8.2 景观特点与应用 |
3 水湿生木本植物功能 |
3.1 生态功能 |
3.1.1 影响水文 |
3.1.2 转化有机物 |
3.1.3 形成小气候 |
3.1.4 维持生物多样性 |
3.2 景观功能 |
3.2.1 增加垂直空间变化 |
3.2.2 突出植物空间主题 |
3.2.3 丰富植物空间色彩 |
3.3 人文功能 |
3.3.1 增强人与植物的关系 |
3.3.2 增添文化内涵 |
3.3.3 深化意象感知 |
4 案例分析 |
4.1 天然湿地 |
4.1.1 塔里木河 |
4.1.1.1 基本概况 |
4.1.1.2 胡杨植物群落 |
4.1.1.3 问题与保护 |
4.1.2 大兴安岭 |
4.1.2.1 基本概况 |
4.1.2.2 兴安落叶松植物群落 |
4.1.2.3 问题与保护 |
4.1.3 九寨沟 |
4.1.3.1 基本概况 |
4.1.3.2 柳灌丛植物群落 |
4.1.3.3 问题与保护 |
4.1.4 望东垟高山湿地 |
4.1.4.1 基本概况 |
4.1.4.2 江南桤木植物群落 |
4.1.4.3 问题与保护 |
4.1.5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 |
4.1.5.1 基本概况 |
4.1.5.2 水上森林 |
4.1.5.3 问题与保护 |
4.2 湿地公园 |
4.2.1 西溪湿地 |
4.2.1.1 基本概况 |
4.2.1.2 景观特色 |
4.2.1.3 节点分析 |
4.2.1.4 小结 |
4.2.2 江洋畈生态公园 |
4.2.2.1 基本概况 |
4.2.2.2 景观特色 |
4.2.2.3 节点分析 |
4.2.2.4 小结 |
4.2.3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
4.2.3.1 基本概况 |
4.2.3.2 景观特色 |
4.2.3.3 节点分析 |
4.2.3.4 小结 |
4.3 植物园 |
4.3.1 杭州植物园 |
4.3.1.1 基本概况 |
4.3.1.2 景观特色 |
4.3.1.3 节点分析 |
4.3.1.4 小结 |
4.3.2 宁波植物园 |
4.3.2.1 基本概况 |
4.3.2.2 景观特色 |
4.3.2.3 节点分析 |
4.3.2.4 小结 |
4.4 其他案例 |
4.4.1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
4.4.2 珠海竹洲村 |
4.4.3 新会小鸟天堂 |
4.4.4 西溪南村 |
4.4.5 香港湿地公园 |
5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营造方法 |
5.1 影响因素 |
5.1.1 客观因素 |
5.1.2 主观因素 |
5.2 营造原则 |
5.2.1 生态性原则 |
5.2.2 艺术性原则 |
5.2.3 经济性原则 |
5.2.4 功能性原则 |
5.2.5 可持续性原则 |
5.3 营造特色 |
5.3.1 师法自然,景韵天成 |
5.3.2 立意为先,彰显特色 |
5.3.3 空间营造,疏密有致 |
5.3.4 生境多样,生态和谐 |
5.3.5 四季观景,寓情于景 |
5.4 景观类型与营造策略 |
5.4.1 生产型 |
5.4.2 生态型 |
5.4.3 景观型 |
5.4.4 文化型 |
5.4.5 综合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资源丰富,引种常绿 |
6.1.2 类型多样,特色鲜明 |
6.1.3 科学保护,地域营造 |
6.2 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中水湿生木本植物名录表 |
附录二:西溪湿地样点调查表 |
附录三:青山湖样点调查表 |
附录四:青山湖样点各项指标 |
附录五:宁波植物园水上森林平面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洞头海岛植被景观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海岛植被景观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质地貌 |
2.2.2 气候气象 |
2.2.3 自然灾害 |
2.2.4 海岛植被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3.1 口状况 |
2.3.2 产业经济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影像数据 |
3.1.2 野外调查 |
3.1.3 其他资料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3.2.1 拍影像植被景观信息提取 |
3.2.2 LandSat影像植被景观信息提取 |
3.2.3 精度验证 |
3.2.4 景观格局指数 |
3.2.5 地形地貌信息提取 |
3.2.6 海岛植被覆盖评价方法 |
第四章 洞头区海岛植被景观格局 |
4.1 洞头区海岛植被分布现状 |
4.2 植被类型级别格局特征分析 |
4.2.1 斑块密度 |
4.2.2 斑块面积 |
4.2.3 斑块形状 |
4.3 植被景观级别格局特征分析 |
4.3.1 观斑块特征 |
4.3.2 景观异质性 |
4.3.3 景观空间关系特征 |
4.4 洞头海岛植被景观的“面积效应” |
4.5 植被景观格局的地形影响 |
4.5.1 同植被景观在高程上的分布特征 |
4.5.2 不同植被景观在坡度上的分布特征 |
4.5.3 不同植被景观在坡向上的分布特征 |
4.6 植被景观格局的人类活动影响 |
第五章 洞头区植被变化分析 |
5.1 植被覆盖类型变化 |
5.2 洞头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 |
5.2.1 植被景观类型变化 |
5.2.2 植被景观格局变化 |
5.3 人类影响下洞头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海南岛木本蔬菜产业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吴仁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3]海南岛文心兰产业园区病叶组织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真菌的致病性研究[D]. 郭向阳. 海南大学, 2020(07)
- [4]海南典型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D]. 傅悦. 海南大学, 2019(06)
- [5]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外植体微生物群落特征[D]. 孙言博. 海南大学, 2019(07)
- [6]北京市六环内城市森林结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D]. 马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7]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D]. 罗文雄.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木本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J]. 周广振,肖永,陈健妙. 分子植物育种, 2018(21)
- [9]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案例研究[D]. 任伟涛.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10]洞头海岛植被景观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D]. 张晨晨. 南京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