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缢蛏网围养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姣[1](2021)在《宁波市水产养殖现状及绿色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魏伟[2](2016)在《环境胁迫对文蛤摄食和代谢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海水双壳贝类在近海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文蛤(Meretrix meretrix)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价格适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给文蛤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改变。本文以文蛤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温度、干露和盐度突变条件下滤水率及呼吸代谢的变化,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文蛤的人工养殖以及文蛤的长途运输提供指导和参考。1、温度胁迫对文蛤滤水率及代谢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暂养于水温25°C、盐度21的玻璃缸中。实验设立20°C、25°C、30°C、35°C四个温度实验组,其中25°C组为温度实验对照组。测定文蛤放回水后6个时间点(3 h、12 h、24 h、48 h、72 h和96 h)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文蛤滤水率、耗氧率及排氨率具有显着影响。在刚放入水中3 h时滤水率随着温度升高呈峰值变化,在25°C达到最大值;耗氧率随着温度升高呈峰值变化,在30°C达到最大值;高温会引起排氨率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20°C组文蛤滤水率和排氨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24 h时达到最小值,到实验结束时仍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耗氧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30°C组文蛤滤水率先升高后下降,在12 h达到最大值;耗氧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排氨率呈持续下降趋势。35°C组文蛤滤水率和耗氧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且到72 h时滤水率为0;仅在3 h时表现出排氨率。在实验中温度达到35°C时,文蛤出现死亡,且在放回水后48 h死亡率即超过50%。结果表明:温度胁迫对文蛤生理代谢具有显着影响,且胁迫时间越长、程度越大影响越显着。2、盐度胁迫对文蛤滤水率和代谢的影响利用静水法以文蛤成贝为实验材料,实验设置盐度21、15、10、5四个实验盐度组,其中盐度组21为实验对照组,研究了不同盐度条件下文蛤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结果显示:低盐度胁迫对文蛤耗氧率具有显着影响,在盐度胁迫前2个小时内,各实验组文蛤耗氧率明显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盐度15和盐度10组文蛤耗氧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盐度5组文蛤在72 h内均较低,在96 h时显着高于对照组。盐度胁迫后,盐度15组排氨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在48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盐度10组文蛤排氨率先升高后下降并在72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盐度5组文蛤排氨率在前48h一直较低,在72h升高至对照组水平后又降低。实验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对文蛤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具有显着影响,且具有时间效应,盐度越低则恢复到对照组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当胁迫程度很大时,则很难恢复。3、干露胁迫对文蛤摄食和代谢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干露6d内文蛤失水率变化和死亡率变化,且分别测定干露0h、24h、48h、72h后文蛤放回水中96h内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在6个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显示:24h内文蛤失水率为2.95%,72h失水率为10.30%;文蛤在26°c条件下干露24h开始出现死亡,72h死亡率超过30%。干露胁迫对文蛤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都有显着影响(p<0.05)。干露72h组文蛤放回水中24h后贝壳打开,随时间增加滤水率上升至对照组水平;耗氧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4h后排氨率呈上升趋势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干露48h组文蛤放入水中12h后开始滤水,滤水率先升高后下降;耗氧率逐渐降至对照组水平;排氨率呈升高趋势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干露24h组文蛤滤水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12h滤水率达到最大值,24h后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干露胁迫显着影响文蛤的摄食与代谢活动,且表现出时间效应性,干露时间越长,影响越显着。4、干露胁迫对文蛤能量代谢相关酶的影响以文蛤为实验材料,干露不同时间后解剖文蛤取其肝胰腺和鳃,测定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和na+k+-atp酶(nka)活力来研究干露胁迫对文蛤能量代谢酶的影响。实验显示:干露不同时间后文蛤肝胰腺和鳃内pk、ldh和nka变化不同。干露24h组文蛤肝胰腺pk活力在放回水后3h内升高,ldh活力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24h时达到最大值,nka活力呈峰值变化,在48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鳃中pk活力在12h达到最大值并显着高于对照组,ldh活力在3h、24h高于对照组,nka活力在72h时显着高于对照组。干露48h组文蛤肝胰腺中pk活力相较于对照组无显着变化,ldh活力先升高后下降,在24h达到最大值并显着高于对照组,nka活力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12h为最大值,且显着高于对照组;鳃中pk活力在48h和72h显着高于对照组,ldh活力在12h活力达到最大值,其他时间点与对照组并无显着差异,nka活力在12h和96h显着高于对照组。干露72h组文蛤肝胰腺中pk活力12h和24h显着高于对照组,ldh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12h达到最大值,24h后均低于对照组,nka先升高后下降,在12h达到最大值;鳃中pk活力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ldh在12h高于对照组,nka在12h内高于对照组,在24h至48h内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别,72 h后显着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干露时间对文蛤代谢酶活力有显着影响,且不同酶在不同部位活力受环境改变而不同。
戚原野[3](2016)在《江苏沿岸四种经济贝类铅和镉的含量特征及其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沿海地区工业的迅猛发展,重金属对近岸海域环境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重金属可在贝类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成为贝类食用安全的潜在风险。本文于2015年6~10月选取江苏沿岸(赣榆、弶港、洋口港)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居民的性别、年龄和体重,综合考虑居民对贝类品种的喜好、食用频率和食用量等因素进行问卷的设计,开展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调查。同时采集江苏沿岸12个站位4种经济贝类样品,分析了重金属铅和镉含量特征,进行了暴露评估和风险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调查地区贝类消费的主要人群是成年人,体重多在50~65 kg之间,每周消费3~5次,每次消费量在10~50 g范围内。江苏沿岸居民对贝类的偏好品种依次为文蛤、杂色蛤、四角蛤蜊、青蛤,多数居民倾向于在水产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购买贝类,贝类的新鲜度和价格是居民购买的主要影响因素。2.2012~2015年度于江苏沿岸茅家港、洋口港、长沙港等12个站位采集文蛤、青蛤、杂色蛤和四角蛤蜊4种经济贝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铅和镉含量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贝类样品铅含量范围在0.02~0.77 mg.kg-1,均值为0.25 mg.kg-1’合格率为100%。2012~2014年4种贝类样品铅含量平均值表现为四角蛤蜊>文蛤>杂色蛤>青蛤,2015年表现为文蛤>四角蛤蜊>杂色蛤>青蛤。贝类样品镉含量范围在0.05~0.83mg.kg-1,均值为0.30mg.kg-1,合格率为100%。2012~2013年茅家港站位4种贝类样品镉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文蛤>杂色蛤>四角蛤蜊>青蛤,2014年表现为杂色蛤>文蛤>四角蛤蜊>青蛤,2015年表现为文蛤>杂色蛤>四角蛤蜊>青蛤。4种贝类样品不同器官铅、镉含量的分布规律为内脏团含量最高,鳃和外套膜次之,贝壳含量最低。3.比较了 2015年3月11个站位4种贝类铅、镉含量。结果表明,各站位数据存在差异,铅的最高值位于陈家港站位(0.44 mg.kg-1),最低值位于洋口港站位(0.21 mg·kg-1);镉的最高值位于陈家港站位(0.37 mg.kg-1),最低值位于东沙站位(0.09 mg·kg-1)。数据偏高的站位多位于沿岸化工厂企业分布较多的区域。4.2012年9月~2013年8月的4种贝类月度数据显示,不同季节贝类体内铅和镉的含量存在差异,茅家港站位文蛤、青蛤、杂色蛤和四角蛤蜊铅含量最高值(0.77、0.12、0.23 和 0.61 mg.kg-1)均出现在夏季,镉含量最高值(0.83、0.20、0.27和.0.24 mg·kg-1)均出现在秋季。4种贝类铅含量最低值(0.13、0.02、0.08和0.20 mg·kg-1)出现在不同的月份,镉含量最低值(0.31、0.08、0.16和0.12 mg.kg-1)也出现在不同的月份。5.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4种贝类样品铅和镉的食用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贝类生物质量均符合我国无公害食品标准限量,可供消费者安全食用。青蛤的铅、镉Pi平均值均为最低,说明青蛤受铅和镉因子的污染程度最低。陈家港、洋口港等站位个别月份文蛤、杂色蛤和四角蛤蜊受到铅和镉因子的轻度污染。但总体而言,所有样品均具有良好的食用安全性。6.应用点评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4种经济贝类样品铅和镉进行了暴露评估。结果发现,4种贝类样品铅和镉周暴露量均低于PTWI值,所有样品铅和镉的THQ值均远低于阈值。表明江苏沿岸居民在正常消费水平下,4种贝类重金属铅和镉对人体造成的风险较低。应用Crystal Ball软件对江苏沿岸居民通过贝类摄入的重金属铅和镉进行暴露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江苏沿岸居民通过贝类摄入的重金属铅和镉的暴露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风险。
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委,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委[4](2014)在《中国现有养殖标准目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嵩[5](2014)在《生态因子对青蛤、文蛤的潜沙及其苗种生长与存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青蛤、文蛤是我国沿海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贝类,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的日渐衰竭,青蛤、文蛤增养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在青蛤、文蛤养殖产业中,底播增殖占居主导产业,然而有关育苗苗种的质量问题、增殖放流过程中苗种规格、海区选择等问题的不确定,导致在增殖生产过程中频繁地发生大规模死亡灾害和丰欠不定等重大生产问题。本试验通过对青蛤、文蛤早期发育过程中密度、饵料对苗种质量的影响,不同环境因子对幼贝潜沙行为影响的研究,探究提高苗种质量的方法、确定适宜苗种的规格、寻找合适的底播海域环境,为提高青蛤、文蛤的人工增养殖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不同密度对幼苗发育影响试验中,青蛤、文蛤受精卵适宜的培育密度均为20cell/mL,密度过高会降低受精卵的变态率,同时增加受精卵的畸形率。2.不同饵料对D型幼虫生长和存活实验中,青蛤、文蛤D型幼虫的开口饵料以金藻为宜,后期使用混合饵料效果显着,可以促进D型幼虫的生长和发育。3.温度对幼贝潜沙行为影响实验中,温度对于青蛤、文蛤幼贝潜沙行为具有显着影响,青蛤幼贝适宜潜沙温度为17-25℃,文蛤幼贝适宜潜沙温度为13-25℃,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对幼贝的潜沙行为产生阻碍作用。4.在盐度对幼贝潜沙行为影响实验中,青蛤和文蛤幼贝的适宜潜沙盐度均为23-28,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幼贝潜沙行为产生显着地阻碍作用。5.在不同底质对幼贝潜沙行为影响中,不同底质只对幼贝的潜沙率和潜沙深度具有影响,其中青蛤幼贝适宜的底播底质为含有少量沙的泥质底,文蛤幼贝适宜的底播底质为含有少量泥的沙质底。6.综合生态因子对幼贝潜沙行为影响的结果显示,青蛤幼贝底播的适宜规格为1.5cm以上,文蛤幼贝适宜选择3cm左右的个体作为底播苗种。
刘婧[6](2012)在《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2009年4月-2010年3月、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分别逐月于长江口碎波带、北支潮间带和潮下带水域进行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的取样调查。从三处不同水域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类、栖息密度与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初步阐述长江河口该类型底质水域在不同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的不同特点,同时探讨主要的几种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可能的影响,从而为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为当地渔业发展、珍稀动物保护和河口功能区工程的规划开发提供有价值的背景参考。1.在2009年4月-2010年3月碎波带潮间带水域,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41种,环节动物中多毛类5种,寡毛类4种;软体动物中腹足类有9种,瓣鳃纲8种;甲壳动物5种,昆虫纲种类有6种,其他种类仅有4种;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长江口北支潮间带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86种,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种类数目均为32种,鱼类种类数为17种,包括环节动物在内的其他种类共有5种;2010年8月、9月,于长江口潮下带部分水域大型底栖动物样本共采集鉴定4大类群68种:软体动物23种,甲壳动物24种,鱼类18种,环节动物等其他类群3种。2.碎波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全年优势种类共有8种,优势度最高的种类为日本旋卷蜾臝蜚Corophium volutator。长江口北支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全年优势种为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strisis。长江口潮下带水域优势种类以白虾属Exopalaemon sp.种类最多,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是优势度最高的种类。3.长江口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的站位均值是1.87ind./㎡,北支高于南支。长江口碎波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各个站位的栖息密度平均值为83.29ind./㎡,夏季底栖动物栖息密度最高,春季低,周年平均值是83.29ind./㎡。长江口北支水域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年平均值为7.32ind./㎡,近口门段略低于崇明中段,春末至夏季为北支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密度增长并到达高峰的时期。4.长江口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各站位生物量平均值为0.55g/㎡,北支高于南支,鱼类生物量最高。长江口北支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变化趋势与栖息密度基本保持一致性,各样点均值是3.04g/㎡,周年平均值为1.27g/㎡,夏季生物量最高。长江口碎波带所有采样站点中,S2的生物量远超其他站位生物量数值,所有样点生物量平均值为5.64g/㎡。碎波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量年平均值为5.65g/㎡,变化范围是1.19g/㎡(9月份)-12.86g/㎡(6月份)。5.长江口碎波带底栖动物群落3个生物多样性站位平均值分别为1.8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31(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以及0.65(Pielou均匀度指数)。长江口潮下带各个样点的三个生物多样性指数在所有样点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是1.90;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样点平均值为5.03;Pielou均匀度指数各站点平均值为0.71。长江口北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的高峰值在样点S3,样点S1则是最低值所在。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范围在0.48至0.62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数值是2.52,最低为1.92。6.经过群落聚类分析,长江口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可根据底质、盐度、水体功能类型的差异分为6组,各组种类构成差异较大。碎波带则可按照人类活动扰动强度、水域与口门的相对位置等分为5组,离口门愈远的站位排序距离越短。北支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按照盐度、沉积特征等不同可分为3组,受调研总面积影响,3个小组的群落类型虽然有一定差距但并不明显。
张立斌[7](2010)在《几种典型海域生境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论文针对当前我国浅海生境和生物资源衰退的现象,基于刺参等海珍品增养殖专用设施与装备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从池塘、浅海近岸、离岸岛屿等典型海域生境的特点及养殖生物的生态习性出发,研制了适宜于池塘刺参增养殖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适宜于浅海近岸刺参增养殖的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适宜于离岸岛屿刺参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以及适用于海藻、扇贝、刺参、海胆等多物种搭配混养的海龙Ⅰ型底播海水养殖设施,并对设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受损养殖海域的生境和生物资源修复以及海珍品增养殖专用设施在沿海地区的应用推广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浅海增养殖工程设施的研制与应用进展。分析了应用于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底播养殖、池塘养殖等领域的设施、装备及其应用现状、发展方向和前景;分析了人工鱼礁的设计、水动力学特征、选址、布局、评价等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构建海洋牧场和生境与生物资源修复中的应用。2.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池塘刺参增养殖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通过装配有不同颜色、间距、放置方式的聚乙烯波纹板的海珍礁实验来优化和评估该养殖设施。装配有黑色波纹板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显着高于装配有蓝色、绿色、透明和混合(上5层透明与下6层黑色)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倾斜放置波纹板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显着高于平行和波纹放置波纹板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相邻波纹板间距为2cm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显着高于3cm、4cm和5cm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而除装配有透明和混合波纹板的海珍礁之外,以上其他组合的海珍礁的上层聚集刺参的数量显着高于下层。实验证明了倾斜放置有间距为2cm的黑色聚乙烯波纹板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更适合池塘的刺参增养殖。3.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浅海近岸海域刺参增养殖的牡蛎壳海珍礁。该设施在胶州湾红岛附近海域刺参养殖实验显示,自2009年3月6日至11月26日,刺参平均湿重从(49.57±1.16)g ind-1增加至(79.87±1.46)g ind-1;6月16日和11月26日等刺参活跃期礁区范围内刺参密度较高,分别为(21.5±1.0)ind m-2和(20.5±0.6)ind m-2,且各取样日期礁区内的刺参密度均显着大于礁区外的刺参密度;6月16日、11月26日和4月18日刺参距离礁区的平均最远距离较远,且仅为(86.3±4.6)cm、(85.7±2.8)cm和(78.2±3.5)cm;牡蛎壳上附着的硅藻群落和刺参胃含物所含的硅藻群落均含有大量的波状石丝藻、斜纹藻和舟形藻,且均以波状石丝藻为群落的优势种,其对整个群落的贡献率分别占到了41.05%和63.00%,二者硅藻群落的相似度较高。牡蛎壳海珍礁为刺参提供了遮蔽空间和摄食场所,对刺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4.研制了一种牡蛎壳海珍礁的配套制作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减轻劳动强度,并可极大的提高牡蛎壳海珍礁的生产效率。5.研制了一种适用于离岸岛屿海域刺参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经过在日照前三岛海域一年多的熟化期,春季礁体上附着藻类优势种为石花菜和孔石莼,夏季优势种为孔石莼和叉开网翼藻,秋季礁体上附着藻类显着减少,只有孔石莼和石花菜两种,且生物量也不大;投放水深对礁体上附着藻类种类及生物量的影响较大,浅水礁体倾向于附着更多种类和生物量的藻类,礁体应尽量选择水深10米以内的区域投放;礁体邻近区域底播30g ind-1左右的刺参苗种,经过1年半的生长,礁区平均每个礁体上栖息刺参5 ind,礁体周围5m范围内活动的刺参分布密度约为1.2 ind m-2,刺参平均湿重为90g ind-1,增殖效果显着。6.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海藻、扇贝、刺参、海胆等多物种搭配混养的海龙Ⅰ型底播海水养殖设施。在大连獐子岛海域应用实验显示,不同密度(10 ind m-2、30 ind m-2、50 ind m-2)对虾夷扇贝壳高特定生长率SGR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不同底质条件(沙底、泥沙底、泥底)对扇贝壳高SGR的影响差异极显着,底质与密度的互作对虾夷扇贝壳高SGR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不同密度、底质条件以及二者的互作对刺参聚集数量的影响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沙底条件下的刺参的聚集数量显着高于泥沙底和泥底;不同密度和底质条件对海胆聚集数量的影响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而二者的互作对海胆聚集数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不同底质条件下海胆的聚集数量关系为:泥底>泥沙底>沙底;沙底条件下海龙Ⅰ型底播海水养殖设施上可形成了明显的局部海藻床。
刘勇克[8](2009)在《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潜伏行为、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沙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潜伏频率的影响研究了体重为(28.0±2.8)g的三疣梭子蟹在不同粒径的沙底质中潜伏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体重为(28.0±2.8)g的三疣梭子蟹在沙粒径范围0.250~0.500mm的底质中,潜沙频率最高,达到了77.92%,然后随沙粒径的增大或者减小潜沙频率逐渐降低;研究了体重为(4.20±0.85)g三疣梭子蟹在沙底质中的日潜伏节律变化,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在6:00到16:00潜沙率最高;20:00到4:00潜沙率最低。根据日周期潜伏时间比例对比分析得出,表明三疣梭子蟹的日潜伏时间与其栖息的底质沙粒径有关,在沙粒径范围0.250~0.500mm的底质潜伏时间最长。2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及应用效益分析研究了玻璃钢瓦、聚乙烯网和以上二者组合的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铺设玻璃钢瓦隐蔽物、聚乙烯网片隐蔽物以及上述2种隐蔽物的组合都对蟹的成活率有显着影响(p<0.05),分别为:13.00%、12.50%、12.50%,但对生长的影响不显着,其中铺设玻璃钢瓦隐蔽物能显着提高三疣梭子蟹养殖效益。3隐蔽物结构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研究了隐蔽物之间构成30°、60°、90°、120°角,隐蔽物与池底构成30°、60°、90°夹角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隐蔽物垂直于池底并且隐蔽物之间构成30°、60°、90°角能显着提高三疣梭子蟹养殖的成活率(p<0.05),分别为:12.67%、12.83%、14、50%。但对生长规格的影响不显着,隐蔽物之间无夹角或夹角过大对三疣梭子蟹养殖的成活率无显着影响(p﹥0.05)。4隐蔽物在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的应用实验研究了在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玻璃钢瓦、聚乙烯网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铺设玻璃钢瓦隐蔽物、聚乙烯网隐蔽物能提高三疣梭子蟹的养成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成活率分别为21.6%、24.8%。
李成华[9](2004)在《泥蚶分子系统分化及缢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泥蚶(Tegillarca granosa Linnaeus)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经济意义十分重大。当前对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生物学特性、增养殖、苗种生产、核型、多倍体育种和组织学等几个方面,对其 DNA 水平上的种质资源分化现状的调查至今为止还未有深入的报道;而其他海洋生物的 DNA 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开展物种种质资源调查对物种复壮工作提供有益指导和帮助作用。考虑到我国在泥蚶育苗和养殖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和其在我国四大海域的广泛分布的特点,以及不同海域环境条件的较大差异等原因都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其种质资源的分化和亚群的形成的事实,促使我们开展本次研究工作。而且,在本次研究工作对不同地理群体的泥蚶遗传分化状况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分析上述分化可能的产生机制,会极大的促进泥蚶管理举措的完善及优良品系的筛选和原种库建立等工作,最终进一步推进泥蚶养殖业的持续、高效和健康发展。 本研究采用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 DNA 技术(RAPD)对分布在我国沿 海的山东荣成(R)、浙江奉化(F)、浙江温岭(W)、福建福鼎(D)、广东湛江(Z)、广东汕头(S)和韩国釜山(K)共 7 个地理群体的泥蚶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其中 K、R、F、W 和 D 群体合称北方类群,Z 和 S 群体合称南方类群);同时为进一步证实 RAPD 分析结果,作者选取浙江温岭(W)、韩国釜山(K)、广东湛江(Z)和广东汕头(S)四个群体,并以与该种同属的结蚶(Tegillarcanodifera Martens)作为外群分析了进化速率快、适于群体间进化分析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序列 2 序列(简称 ITS2),进一步确立了当前我国泥蚶的分化程度。 RAPD 分析中,选取的 20 个随机引物,除 S-80 在任何群体中均无扩增外,其他引物在上述所有群体均获得清晰、可辨、适宜于群体分析的 RAPD 标记。20 个随机引物中共检测到 154 个扩增片段,长度在 300bp-2300bp 之间,每个个体扩增条带在 1-11 条不等。利用 Popgen3.2 计算各群体各位点的基因频率和每个群体内 20 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PHILIP3.5 统计软件分析群体间的各遗传参数,从而确定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状况。结果表明:(1)7 群体泥蚶无论是在多态位点比例还是在平均遗传杂合度上都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泥蚶当前种质资源状况良好,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泥蚶养殖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I<WP=7>(2)代表北方类群的 5 泥蚶群体间分化较小,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250-0.0901 之间不等,甚至小于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近交系数(Fst)在 0.05 以下。而南北两大类群泥蚶间却发生了重要的遗传分化。广东两群体与北方类群间的遗传距离在 0.3261-0.4511 之间不等,而两者内的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却仅为 0.0612 和 0.0692;Fst 和有效繁殖亲本数(Nem)两遗传参数的统计结果同样表现出两大类群间的分化远大于类群内。(3)与韩国野生群体相比,其他群体泥蚶在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平均杂合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人为等因素已开始影响到泥蚶的种质资源状况。在对同为二龄的我国温岭养殖和韩国野生泥蚶群体数量性状测定上,前者壳长和壳宽分别为 24.45±1.84mm和 19.50±1.74mm,而后者则依次为 30.80±2.80mm 与 23.30±2.06mm,且两两差异明显(p〈0.01)。说明养殖环境已开始威胁到泥蚶的资源状况,加强其资源保护势在必行。(4)聚类分析是群体亲缘关系远近的反映,首先聚在一起的群体遗传分化最小,亲缘关系最近。对南北两大类群泥蚶不论用 NJ 还是UPGMA 聚类,总是南方类群的两群体先聚在一起,然后再与北方类群聚在一 起,表明两者间较显着的遗传分化。 ITS2 测序结果证实了我们群体分析时结论——南北两大类群间分化明显,而两大类群内分化较小。在韩国群体和浙江温岭群体比较仅发现韩国 351bp处发生了缺失,354bp 处发生了一个碱基的颠换(G → T ),两群体序列相似性高达 99.60%;汕头群体与湛江群体也仅为 347 处一个碱基的缺失和 412 位置一个碱基的颠换(G →T);而两大类群间的比较则发生了多处的缺失、替换和颠换,两两群体间的序列相似性在 92.47%-93.08%之间,小于结蚶与两者间的相应值 93.27%-96.82%。聚类分析结果也证实了两大类群间的分化程度大于它们与结蚶间的分化,结蚶或是先与南方类群聚类,然后与北方类群聚类(UPGMA),或者首先与北方类群聚在一起(NJ),提示我们泥蚶两大类群可能已分化到种以上程度。 产生上述分化的可能机制,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泥蚶养殖管理规范的缺乏,造成养殖者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盲目引进苗种和亲本。同时由于操作的偏好性和一些特定的原因,使得引种范围极少发生在两大类群间,一般多存在于两大类群内部。这样做的长期结果会使得这些地区间有广泛的基因交 II<WP=8>流,这些基因流可以在这些地区得到扩散,而不能在南北两大类群间发生,最终产生上述结果。另一方面为生殖隔离的原因,北方泥
周纯明,陈乃武,陈建华[10](2003)在《实施龙头带动 提升主导产业——做强水产四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缢蛏网围养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缢蛏网围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环境胁迫对文蛤摄食和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海水贝类摄食与代谢 |
1.1.1 海水贝类摄食研究 |
1.1.2 海水贝类代谢研究 |
1.2 贝类滤水率研究进展 |
1.2.1 贝类摄食机制 |
1.2.2 温度 |
1.2.3 盐度 |
1.2.4 pH |
1.2.5 饵料和体重 |
1.3 贝类呼吸代谢研究进展 |
1.3.1 温度 |
1.3.2 盐度 |
1.3.3 pH |
1.3.4 贝类自身因素 |
1.4 文蛤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文蛤的生活史 |
1.4.2 文蛤的养殖现状 |
1.4.3 文蛤养殖存在问题 |
1.4.4 文蛤的应用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温度胁迫对文蛤滤水率及代谢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分组 |
2.1.3 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文蛤死亡情况 |
2.2.2 温度胁迫对文蛤滤水率的影响 |
2.2.3 温度胁迫对文蛤耗氧率的影响 |
2.2.4 温度胁迫对文蛤排氨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温度胁迫对文蛤滤水率的影响 |
2.3.2 温度胁迫对文蛤呼吸代谢的影响 |
第三章 盐度胁迫对文蛤滤水率和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分组 |
3.1.3 测定方法 |
3.1.4 计算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急性盐度胁迫对文蛤滤水率的影响 |
3.2.2 急性盐度胁迫对文蛤耗氧率的影响 |
3.2.3 急性盐度胁迫对文蛤排氨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急性盐度胁迫对文蛤滤水率的影响 |
3.3.2 急性盐度胁迫对文蛤耗氧率的影响 |
3.3.3 急性盐度胁迫对文蛤排氨率的影响 |
第四章 干露胁迫对文蛤滤水率和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分组 |
4.1.3 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干露胁迫文蛤失水率及死亡率 |
4.2.2 干露胁迫对文蛤滤水率的影响 |
4.2.3 干露胁迫对文蛤耗氧率的影响 |
4.2.4 干露胁迫对文蛤排氨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干露胁迫对文蛤存活的影响 |
4.3.2 干露胁迫对文蛤滤水率的影响 |
4.3.3 干露胁迫对文蛤呼吸代谢的影响 |
第五章 干露胁迫对文蛤能量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5.1.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分组 |
5.1.3 测定方法 |
5.1.3.1 丙酮酸激酶(PK) |
5.1.3.2 乳酸脱氢酶(LDH) |
5.1.3.3 Na~+K~+ -ATP酶(NKA) |
5.1.3.4 蛋白质测定 |
5.1.4 数据处理 |
5.2.结果与分析 |
5.2.1 干露对文蛤肝胰腺和鳃丙酮酸激酶活性影响 |
5.2.2 干露对文蛤肝胰腺和鳃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5.2.3 干露对文蛤肝胰腺和鳃Na~+K~+ -ATP酶活性的影响 |
5.3.讨论 |
5.3.1 干露对文蛤肝胰腺和鳃丙酮酸激酶活性影响 |
5.3.2 干露对文蛤肝胰腺和鳃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5.3.3 干露对文蛤肝胰腺和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江苏沿岸四种经济贝类铅和镉的含量特征及其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江苏沿岸主要经济贝类 |
1.2.1 4种主要经济贝类概述 |
1.2.2 江苏沿岸贝类养殖现状 |
1.2.3 4种贝类的功效和价值 |
1.3 重金属铅、镉的概述 |
1.3.1 贝类体内铅的来源及其危害 |
1.3.2 贝类体内镉的来源及其危害 |
1.4 国内外贝类中铅、镉的限量标准 |
1.5 贝类中铅、镉含量的检测方法 |
1.5.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1.5.2 检测方法 |
1.6 贝类铅和镉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
1.6.1 贝类中铅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6.2 贝类中镉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7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章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调查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内容 |
2.3 调查方法 |
2.4 调查工具 |
2.5 质量控制 |
2.6 资料录入 |
2.7 结果与分析 |
2.7.1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
2.7.2 江苏沿岸居民对贝类品种的选择情况 |
2.7.3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的来源 |
2.7.4 影响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的基本因素 |
2.8 小结 |
第三章 江苏沿岸4种经济贝类铅的风险评估 |
3.1 样品采集 |
3.1.1 样品种类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实验试剂 |
3.1.4 仪器与设备 |
3.1.5 质量控制 |
3.1.6 样品的消解 |
3.1.7 仪器条件 |
3.1.8 绘制铅的标准曲线 |
3.1.9 试样测定 |
3.1.10 基体改进剂的使用 |
3.1.11 分析结果的统计 |
3.1.12 数据统计 |
3.2 贝类中重金属铅的风险评估方法 |
3.2.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3.2.2 点评估法 |
3.2.3 目标危害系数法 |
3.2.4 月暴露量法 |
3.2.5 应用风险商值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江苏沿岸贝类样品铅的含量水平 |
3.3.2 江苏沿岸贝类样品铅的风险评估 |
3.3.3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摄入铅的暴露评估 |
3.3.4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摄入铅的风险评估 |
3.4 讨论 |
3.4.1 江苏沿岸贝类体内铅含量的比较和风险分析 |
3.4.2 不同贝类体内重金属铅含量的特征分析 |
3.4.3 不同站位的贝类体内重金属铅含量的特征分析 |
3.4.4 不同季节的贝类体内重金属铅含量的特征分析 |
3.4.5 贝类体内重金属铅的食用安全风险分析 |
3.4.6 贝壳中重金属铅的食用安全风险分析 |
3.4.7 贝类体内重金属铅暴露的对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沿岸4种经济贝类镉的风险评估 |
4.1 样品采集 |
4.1.1 样品种类 |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3 实验试剂 |
4.1.4 仪器与设备 |
4.1.5 质量控制 |
4.1.6 样品的消解 |
4.1.7 仪器条件 |
4.1.8 绘制镉的标准曲线 |
4.1.9 试样测定 |
4.1.10 基体改进剂的使用 |
4.1.11 分析结果的统计 |
4.1.12 数据统计 |
4.2 贝类重金属镉的风险评估方法 |
4.2.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4.2.2 点评估法 |
4.2.3 目标危害系数法 |
4.2.4 月暴露量法 |
4.2.5 应用风险商值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江苏沿岸贝类样品镉的含量水平 |
4.3.2 江苏沿岸贝类样品镉的风险评估 |
4.3.3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摄入镉的暴露评估 |
4.3.4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摄入镉的风险评估 |
4.4 讨论 |
4.4.1 江苏沿岸贝类体内铅含量的比较和风险分析 |
4.4.2 不同贝类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特征分析 |
4.4.3 不同站位的贝类体内重金属镉含量的特征分析 |
4.4.4 不同季节的贝类体内重金属镉含量的特征分析 |
4.4.5 贝类体内重金属镉的风险分析 |
4.4.6 贝类中重金属镉暴露的不确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生态因子对青蛤、文蛤的潜沙及其苗种生长与存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贝类养殖概述 |
1.1 国外贝类增养殖的发展现状 |
1.2 国内贝类增养殖的发展现状 |
1.3 贝类增养殖存在的问题 |
1.3.1 贝类苗种的生产混乱 |
1.3.2 海洋环境的污染 |
1.3.3 养殖环境的选择 |
1.3.4 法律法规的问题 |
1.3.5 贝类增养殖研究的意义 |
1.4 青蛤、文蛤的研究现状 |
1.4.1 青蛤 |
1.4.2 文蛤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青蛤、文蛤的育苗实验 |
2.1 种贝的选取和暂养 |
2.2 性腺的分期 |
2.3 种贝的催产 |
2.4 青蛤、文蛤的个体发育 |
第三章 青蛤、文蛤幼苗实验 |
3.1 不同密度对幼苗发育的影响 |
3.1.1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仪器 |
3.1.4 试验方法 |
3.1.5 实验结果 |
3.1.6 讨论 |
3.2 不同饵料对 D 型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 |
3.2.5 讨论 |
第四章 温度对青蛤、文蛤幼贝潜沙行为的影响 |
4.1 青蛤、文蛤的潜沙行为观察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不同温度下不同规格青蛤幼贝的潜沙准备时间 |
4.3.2 不同温度下不同规格文蛤幼贝的潜沙准备时间 |
4.3.3 不同温度下不同规格青蛤幼贝的潜沙率 |
4.3.4 不同温度下不同规格文蛤幼贝的潜沙率 |
4.3.5 不同温度下不同规格青蛤幼贝潜沙时间 |
4.3.6 不同温度下不同规格文蛤幼贝潜沙时间 |
4.3.7 不同温度对青蛤幼贝潜沙深度的影响 |
4.3.8 不同温度对文蛤幼贝潜沙深度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盐度对青蛤、文蛤幼贝潜沙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不同盐度下不同规格青蛤幼贝的潜沙准备时间 |
5.2.2 不同盐度下不同规格文蛤幼贝的潜沙准备时间 |
5.2.3 不同盐度下不同规格青蛤幼贝的潜沙率 |
5.2.4 不同盐度下不同规格文蛤幼贝的潜沙率 |
5.2.5 不同盐度下不同规格青蛤幼贝潜沙深度 |
5.2.6 不同盐度下不同规格文蛤幼贝潜沙深度 |
5.3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底质对青蛤、文蛤幼贝潜沙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实验结果 |
6.2.1 不同底质下不同规格青蛤、文蛤幼贝的潜沙准备时间 |
6.2.2 不同底质下不同规格文蛤幼贝的潜沙准备时间 |
6.2.3 不同底质下不同规格青蛤、文蛤幼贝的潜沙率 |
6.2.4 不同底质下不同规格文蛤幼贝的潜沙率 |
6.2.5 不同底质不同规格青蛤幼贝潜沙时间 |
6.2.6 不同底质不同规格文蛤幼贝的潜沙时间 |
6.2.7 不同底质不同规格青蛤幼贝的相对潜沙深度 |
6.2.8 不同底质不同规文蛤的相对潜沙深度 |
6.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大型底栖动物概述 |
2 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概述 |
3 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近况 |
4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内容 |
4.2 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长江口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特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设计 |
2.2 样本处理 |
2.3 水质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 |
3.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 |
3.3 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分布 |
3.4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分布 |
3.5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
3.6 群落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与优势种 |
4.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 |
4.3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
4.4 群落聚类 |
第三章 长江口碎波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生态学特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设计 |
2.2 样本处理 |
2.3 水质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环境因子 |
3.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组成 |
3.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优势种 |
3.4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密度分布 |
3.5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分布 |
3.6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
3.7 群落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 |
4.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
4.3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
4.4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聚类与环境相关性 |
第四章 长江河口北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特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设计 |
2.2 样本处理 |
2.3 水质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环境因子 |
3.2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 |
3.3 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 |
3.4 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分布 |
3.5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分布 |
3.6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
3.7 群落环境关系分析 |
4 讨论 |
第五章 小结 |
1 种类组成 |
2 优势种 |
3 丰度 |
4 生物量 |
5 生物多样性 |
6 群落聚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几种典型海域生境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浅海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研究进展 |
1.1 前言 |
1.2 海洋经济物种的主要增养殖模式及设施应用 |
1.2.1 筏式养殖 |
1.2.2 海水网箱养殖 |
1.2.3 海水底播增养殖 |
1.2.4 池塘增养殖 |
1.3 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 |
1.3.1 人工鱼礁 |
1.3.2 海洋牧场 |
1.4 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4.1 浅海增养殖设施的规划设计 |
1.4.2 浅海增养殖设施的科学监测与评价体系 |
1.4.3 浅海增养殖设施的技术规程 |
1.5 计划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预期成果和创新性 |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思路 |
1.5.3 预期成果 |
1.5.4 创新性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水池塘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研制与应用 |
2.1 刺参养殖池塘环境变化 |
2.1.1 前言 |
2.1.2 调查方法 |
2.1.3 水质评价标准 |
2.1.4 结果与讨论 |
2.1.5 结论 |
2.2 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的研制与应用 |
2.2.1 前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2.5 结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浅海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研制与应用 |
3.1 实验海区环境调查 |
3.1.1 前言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结果 |
3.1.4 结论 |
3.2 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
3.2.1 前言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岸岛屿多层组合式海珍礁研制与应用 |
4.1 前三岛平岛海域的环境调查 |
4.1.1 前言 |
4.1.2 调查方法 |
4.1.3 调查结果及结论 |
4.2 多层组合式海珍礁的研制与应用 |
4.2.1 前言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结果 |
4.2.4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底播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 |
5.1 獐子岛海域的环境调查 |
5.1.1 前言 |
5.1.2 调查方法 |
5.1.3 调查结果 |
5.1.4 结论 |
5.2 海龙I型底播式海水养殖设施的研制与应用 |
5.2.1 前言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 |
5.2.4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撰写、发表文章与申请专利 |
致谢 |
(8)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 |
2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现状 |
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蜕壳间隔和潜伏频率的影响 |
第一节 沙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潜伏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沙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影响及应用效益分析 |
第一节 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及应用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隐蔽物结构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
1 实验设计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隐蔽物在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的应用实验 |
1 实验设计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泥蚶分子系统分化及缢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分子系统学研究概述 |
1.1 分子系统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
1.2 分子系统学基本原理 |
1.3 系统分化产生机制 |
1.4 群体作为系统分化研究对象的优点和研究方法 |
1.5 群体研究基础之上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2 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意义以及其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研究综述 |
2.1 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2.2 国内外利用遗传多样性在资源评估中的研究现状 |
2.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在揭示物种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状况的研究现状 |
2.4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小结 |
2.5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
2.5.1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
2.5.2 mtDNA(Mitochomdral DNA,线粒体 DNA) |
2.5.3 RFLP(Restrictive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
2.5.4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
2.5.5 微卫星 DNA(Mcroatellite DNA) |
2.5.6 SSCP(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
2.5.7 DGGE(Denatured Grand Gel Electrophoresis) |
2.5.8 DNA 测序技术(DNA Sequencing Technique) |
3 核糖体 RNA 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子系统学研究综述 |
3.1 rDNA 的定义及在其系统进化研究中的优点 |
3.2 ITS2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泥蚶分子系统分化的 RAPD 和 ITS2 研究 |
第一节 泥蚶研究现状、养殖前景及开展本次研究的依据分析 |
1 泥蚶的经济价值及研究现状 |
1.1 泥蚶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食性. |
1.2 泥蚶的苗种生产技术 |
1.3 泥蚶养殖 |
1.4 其他研究工作 |
2 研究中还未解决的问题 |
3 小结 |
第二节 我国和韩国沿海泥蚶遗传分化的 RAPD 分析 |
1 材料和试剂 |
2 方法 |
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检测和定量 |
2.2 随机引物 |
2.3 PCR 反应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质量... |
3.2 DNA浓度的定量结果 |
3.3 7 群体的 RAPD 扩增统计分析结果 |
3.3.1 7 群体的部分扩增电泳图谱 |
3.3.2 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数量性状的差异 |
3.3.3 7 群体遗传参数统计结果 |
3.3.4 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统计结果 |
3.3.5 聚类分析结果 |
3.3.6 南北泥蚶的 RAPD 标记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和韩国沿海泥蚶系统分化的 ITS2 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方法 |
1.3 引物 |
1.4 PCR 扩增 |
1.5 扩增产物的纯化、克隆和测序 |
1.6 序列分析 |
2 结果 |
2.1 ITS2 扩增电泳图谱 |
2.2 ITS2 序列比对结果 |
2.3 遗传距离和序列相似系数计算结果 |
2.4 聚类分析结果 |
2.5 与其他物种 ITS2 序列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讨 论 |
1 RAPD 分析选取样本数量代表性问题 |
2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3 建立泥蚶分子标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 泥蚶的资源现状分析 |
5 与同期同工酶结果的比较分析 |
6 泥蚶遗传分化的证据及可能机制分析 |
6.1 南北两大类群内群体间分化不明显的原因所在 |
6.2 南北两大类群间的遗传分化产生机制 |
6.2.1 南北泥蚶遗传分化的形态学证据 |
6.2.2 南北泥蚶分化的可能机制 |
7 泥蚶种质资源提纯、复壮的展望 |
8 泥蚶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三章 RAPD技术在缢蛏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缢蛏自然种群和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检测及定量 |
1.3 随机引物 |
1.4 PCR 反应和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群体间数量性状测定结果 |
2.2 部分扩增电泳图谱 |
2.3 RAPD标记统计结果 |
2.4 本研究与其他经济水产动物比较结果 |
3 讨论 |
3.1 自然种群与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
3.2 缢蛏养殖前景分析 |
第二节 4个缢蛏群体间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
1 材料、试剂及方法 |
2 结果 |
2.1 RAPD图谱 |
2.2 4 群体 RAPD 标记统计结果 |
3 讨论 |
3.1 缢蛏种质资源现状及原因分析 |
3.2 聚类分析结果分析 |
3.3 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横向比较分析 |
3.4 与 RAPD 技术在其他海洋生物研究的纵向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四、缢蛏网围养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宁波市水产养殖现状及绿色发展对策研究[D]. 王美姣.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环境胁迫对文蛤摄食和代谢的影响研究[D]. 魏伟.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3]江苏沿岸四种经济贝类铅和镉的含量特征及其风险分析[D]. 戚原野.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4]中国现有养殖标准目录[J]. 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委,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委.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03)
- [5]生态因子对青蛤、文蛤的潜沙及其苗种生长与存活的影响[D]. 张嵩. 大连海洋大学, 2014(08)
- [6]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D]. 刘婧.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
- [7]几种典型海域生境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D]. 张立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10)
- [8]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D]. 刘勇克.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9]泥蚶分子系统分化及缢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李成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04)
- [10]实施龙头带动 提升主导产业——做强水产四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 周纯明,陈乃武,陈建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