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刊2002年度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在本刊第七届全国年会上公布并颁奖

我刊2002年度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在本刊第七届全国年会上公布并颁奖

一、我刊2002年度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揭晓并在本刊第7届全国年会上颁奖(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芳[1](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认为

武兆雨[2](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吕晶[3](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朱彩梅[4](2014)在《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文中认为1976年以来的云南汉语新诗是以区域划分的一个诗歌群体,其成员在诗歌精神与探索意向上的多维实践,对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和诗学启示,但却一直没有得到诗学界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历史还原、文本细读、诗学追问、文化访谈、人类学考察等方法,来厘清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发展的进程,分析、阐释其艺术成就,使云南汉语诗歌从被遮蔽的状态中凸显出来。论文绪论部分包含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简要梳理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的发展进程。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云南诗歌从“民族与边地”浪漫书写直接进入后现AI写作作,90年代形成与全国诗人对话的格局,21世纪初诗坛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变化。第二章论述全球化语境下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及其写作意义。主要从云南地域文化中深入挖掘汉语新诗原生性、神秘性、包容性等元素生发的文化土壤,结合诗歌潮流、诗人群体及饶阶巴桑、哥布等具体诗人的文本特性,对始终贯穿于云南汉语新诗发展脉络中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之诗意表达进行分析、评述。第三章紧扣诗歌的“当代性”,结合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李森的“形而中”、“纯粹写作”等诗学,对云南诗人所具有的“当代意识”,其对“当代生活”的诗性表达,以及探索当代话语方式的语言自觉,进行宏观与微观阐释。第四章综合“本土性”与“当代性”特征,着重分析四位重要诗人的诗学理念、写作特色及其对中国当代新诗写作的价值与意义:于坚通过拒绝隐喻来复活隐喻,在写作中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使汉语回到有活力的“雅”;海男对云南地方史的个体性书写,打开了抒情诗又一个新的维度;雷平阳基于故乡大地“云南”、“昭通”的现代经验书写,为当代汉语诗歌的地域写作提供了别样的方法与路径;李森在“语言的隐喻和对隐喻的消解”中打通“形而上”与“形而下”,寻求“在”与“思”同时映照的“形而中”之路,在汉语中触摸诗性的大地,打开了当代诗歌书写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第五章针对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中普遍存在的囿于地域、自发写作倾向及技艺锤炼不足的现象,从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写作的自发与自觉、诗意与诗艺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批判,进而指出诗人应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难度,提高自我的语言意识,在持续性写作中锤炼技艺,激活现代汉语感受世界、表达人类普遍精神的能力。总之,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作为中国当代诗歌重要的一部分,于坚、海男、李森等诗人拒绝向单一的符号系统妥协,不断突破当代诗歌语言和想象方式的变革,拓展了诗歌语言和表现领域,其文本具有根植于云南大地、山川、河流与文化的异质性,推动了当代诗歌自由创造、多元并立的艺术创新局面的出现,给当代诗人提供了前行的经验和动力。他们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及基于实践提出的诗学命题,充实、丰富着中国当代汉语诗歌的探索,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刘永涛[5](2011)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设计理论、设计史和设计批评是构成设计学的三大主干。在当代中国,设计批评的发展对于设计艺术教育、实践、产业发展和设计师成长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设计学的内涵、范畴、理念以及设计产业发展、教育实践的融合、冲突、更新、发展与变革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集中和突出。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视野,对中国当代设计和设计批评现状、思潮以及重大批评事件进行了学理性的梳理,对其中体现的特征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指出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存在的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为促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方法和策略。本文在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对当代设计以及设计批评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第二章和第三章,本文立足中国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当代情境,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影响、制约设计和设计批评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中共十四大、高校大规模扩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对中国设计产生深刻影响的时间节点为标志,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界定,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分析了设计批评对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第四章和第五章,本文重点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归纳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一些重要思潮,如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以及“为中国而设计”等命题体现了设计批评的民族情怀;由奢侈包装、建筑设计、装帧设计等引发的设计批评,体现了对设计伦理和环境生态的深沉思考;快速发展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大展备受关注,设计师及其广告创意能力也引发了广泛批评;关于“工艺美术”论辩,对数字设计以及智能设计的关注,体现出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前瞻性课题的敏锐观察。其次,对关于北京西客站、国家大剧院、奥运“鸟巢”、奥运标志设计、央视新大楼、上海世博会的批评等中国当代重大设计批评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总结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在第六章和第七章,本文围绕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批评以及怎样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产品智能化等六个方面对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开展设计批评的原则,如矛盾分析原则、适宜性原则、民族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功能性原则、伦理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未来性原则等等。最后,对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提升设计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拓展设计批评的渠道和载体、加强设计批评教育和理论研究等渠道路径,从批评家、设计师、民众和主流媒体、互联网、展会、国际话语能力以及理论研究、教学改革等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尤其是根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理论,认为推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发展,更需要我们认清“自己深处”的价值,在时代语境中“放眼世界”,重塑设计批评的“正大气象”。

李春燕[6](2010)在《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专题研究。陕西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创作相对应的陕西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发出过响亮的声音,但关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研究却显得严重匮乏。虽然,关涉这一课题也有少量评论文章散见报刊,但与整个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突出成就相比,就显得零散琐碎、不成气候,尤其是就这一课题的整体研究,至今尚属空白。本文认为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史上作用很大,它不仅仅促进创作和理论的双向度发展,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区域文学批评作为某一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系统研究,对于这一区域文化与文学的发展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全国文学批评整体研究的组成部分,区域文学批评这一切片具备透析统观全国文学批评整体风貌的文化功能。基于以上认识,将区域文学批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也就具有了尝试的可能性。鉴于学术界存在一种空疏之风,本文尤其重视文学批评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陕西文艺》、《延河》和《小说评论》等杂志以及文学批评专着和散见于报刊的相关资料展开实证分析。因此,注重原始资料的归拢整理是本文的特色。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层次、内容、形式诸多方面的差异,但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本文主要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历史演变、格局建构以及精神内涵和文化心态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实现对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风貌的宏观把握和微观透视。第1章“绪论”阐释了选题的理由意义,介绍了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并对课题的对象和范围进行了界定。第2章“文学批评的历史考察”从历时角度观察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风貌。文革结束之后,陕西文学批评同中国文学批评一样在历史的重大转折中寻求突破的途径,70年代末期,文学批评以政治先锋姿态展开对文革的清算批判: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笔耕文学研究组”在理论上追根溯源恢复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在实践上通过对柳青、贾平凹等创作得失的研讨探索陕西小说创作提高与突破的途径。第3章“文学批评的格局构建”。随着批评意识的觉醒,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在古今、中外文化资源的比照中,对印象主义、心理精神分析、文化批评多种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形成了以现实主义理论和社会历史批评为核心,同时容纳其它批评理论与模式的多元新格局;而建构多元格局的理论基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第4章“文学批评的精神内涵”,时代性、人民性与西部文学批评意识共同构成其精神内涵。第5章借鉴布迪厄结构动力学中“生存心态”理论,阐述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家与乡土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透射“面子”文化与商业利益构筑的批评魔障,从而呼唤自由独立的批评精神。本文以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为个案,注重意识视角的审视,努力分析陕西以及中国批评的精神症候,剖析当代文学批评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期探寻文学批评突围的路径,从而对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健全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认为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持有丰富的经验,在诸多批评者的努力下,培育了享誉国内外的一批作家,但是目前陕西文学批评与创作一样面临滑坡,出现了断代现象与诸多非批评现象,结语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固然,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是文学批评趋向健康发展的客观要素,在当下消费主义时代批评要走出困境,批评者主体素质的提高当是重要的环节。对于批评者而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审美感觉和深邃的思想这些基本素养固然必不可少,但批评者葆有自由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以及独立的批判精神却尤为重要,只有批评主体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批评才可能有真正的希望。

罗执廷[7](2008)在《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在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当代性文学选刊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它们对当代小说发展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分析总结了其运作的经验与作用的方式,揭示了其运行的逻辑根据。此外,本论文还分析反思了选刊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重构出较为理想的当代文选机制及运作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当代文学选刊的产生与发展,选刊在当代文坛的角色和地位,提出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认为选刊兼具文学传播、文学评价、生产导引三重角色,是当代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一股重要的文学运作力量,对繁荣当代小说、促进其发展具有显着功绩。认为研究选刊可以对这种当代性文选(包括选刊、年选本、作品选等)的运作起到参考、指导作用。正文部分:第一章,考察了选刊在“扶植作家成长”、“推动创作潮流”、“文学导向”三个方面对当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认为选刊培植了一代中国作家的中坚,推动了“改革小说”、“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底层叙事”这些小说潮流,并引导了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第二章,归纳出了选刊作用于小说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发现模式、集结模式、倡导模式、炒作模式,认为选刊通过这些模式有效介入了当代小说的发展。第三章,分析了选刊运行及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根据——信任问题,分析了信任的生成(公信力)、转化(权威与权力)以及选刊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等问题。认为选刊运行和起作用的逻辑基础不是权力,而是信任及由此生成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信任主要产生于受众的需要和选刊自身品质、能力、表现的遇合,选刊应该从其内在品质入手维护和提升其公信力与权威性。余论:分析了选刊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及问题的根源,从“谁来办”、“为谁办”、“怎样办”等方面重构出了理想的当代文选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当代选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认为选刊的缺陷主要是文学性标准弱化、审美趣味单一,而这都是因选刊运作受制于政治场与经济场而缺乏文学自主性的结果;认为选刊应该加强其对严肃文学的身份认同,在功能定位上以选优为基础,适当注重发现、扶植、导向等功能。

王思琦[8](2005)在《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在中国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倍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状态中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样式,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特点,必然要受到该历史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因素互动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将流行音乐问题的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取得较为全面、可信的结论。 因此,本文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影响为主要研究视角,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针对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文化功能、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影响的关系展开分析与研究。

二、我刊2002年度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揭晓并在本刊第7届全国年会上颁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刊2002年度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揭晓并在本刊第7届全国年会上颁奖(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一、社办期刊
        二、书刊互动形式
        三、刊社共生意义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一、刊企合作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界定
    二 地域文学及云南汉语新诗研究综述
    三 本文的突破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发展概观
    第一节 云南文学发展及当代诗歌概况
    第二节 艺术突围:中国80年代新诗潮中的云南诗歌
    第三节 多元并存:九十年代诗歌状态
    第四节 深入探索:21世纪初新诗创作态势
第二章 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
    第一节 云南地域文化与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
    第二节 “民族特色”的诗意表达
    第三节 “地域特色”的诗意表达
第三章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第一节 诗歌的“当代性”
    第二节 语言自觉及诗艺探索
    第三节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第四章 在“本土性”中生发“当代性”的诗人创作论
    第一节 于坚:激活现代汉语表达世界的能力
    第二节 雷平阳:基于故土的质朴之真与失真
    第三节 海男:对云南的个性书写及抒情的节制
    第四节 李森:当代汉语诗歌书写的可能性
第五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审视
    第一节 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
    第二节 写作的自发与自觉
    第三节 诗意与诗艺
结语
附录一:诗人访谈(于坚、雷平阳、海男、李森、艾泥等)
附录二:云南诗歌纪要(1976.1—2013.12)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概念界定
        1.3.1 当代设计
        1.3.2 设计批评
第2章 中国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当代情境
    2.1 政治环境: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
    2.2 经济环境:经济发展与消费社会趋向
    2.3 文化环境:乡土式微与文化软实力命题
    2.4 生态环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进绿色设计
第3章 理想与现实的抵牾:从中国当代设计历程看设计批评的价值
    3.1 中国当代设计历程的梳理与反思
        3.1.1 1980——1992年的设计:回顾与思考
        3.1.2 1993——1999年的设计:共识背后的反思
        3.1.3 新世纪以来的设计:创造与自觉
    3.2 中国当代设计发展与设计批评
        3.2.1 当代设计发展和设计批评的关系
        3.2.2 设计批评对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及其特征规律
    4.1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发展概述
    4.2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
        4.2.1 "中国制造"和民族设计成为关键词
        4.2.1.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4.2.1.2 "为中国而设计"的民族情怀
        4.2.2 对设计伦理和环境生态的深沉思考
        4.2.2.1 由奢侈包装引发的批评
        4.2.2.2 由建筑设计引发的批评
        4.2.2.3 由装帧设计引发的批评
        4.2.3 快速发展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大展备受关注
        4.2.3.1 设计教育:跨越的逻辑与悖论
        4.2.3.2 关于设计大展乱象的批评
        4.2.4 对设计师及创意能力的广泛批评
        4.2.5 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前瞻性课题的敏锐观察
        4.2.5.1 "工艺美术"论辩——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史的浓墨重彩
        4.2.5.2 批评的敏感:从数字设计到智能设计
    4.3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中的重大事件
        4.3.1 关于北京西客站的批评
        4.3.2 关于国家大剧院的批评
        4.3.3 关于奥运"鸟巢"的批评
        4.3.4 关于北京奥运设计的批评
        4.3.5 关于央视新大楼的批评
        4.3.6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设计批评
    4.4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特征规律
        4.4.1 反映经济社会发展
        4.4.2 受重大设计项目驱动
        4.4.3 专业批评作用日益凸现
        4.4.4 公众批评的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4.4.5 文化自觉意识逐步树立
第5章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问题及反思
    5.1 批评无为
        5.1.1 缺位的批评
        5.1.2 逐利的批评
        5.1.3 精神贫血的批评
        5.1.4 理论旅行的批评
        5.1.5 缺乏理想的批评
    5.2 标准模糊
        5.2.1 标准缺失——设计批评何以可能
        5.2.2 生产环节预设标准的制约
        5.2.3 科技进步使分工越来越细
        5.2.4 人人都有评价权力的悖论
        5.2.5 设计批评学术规范的不确定
    5.3 渠道不畅
        5.3.1 集团批评背后的利益博弈
        5.3.2 主流渠道的匮乏和网络渠道的无序
    5.4 教育欠缺
        5.4.1 教育理念的问题
        5.4.2 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5.5 体制问题
        5.5.1 缺乏批评的表达和接受机制
        5.5.2 缺乏批评的监管和仲裁机制
        5.5.3 缺乏识别文化侵略的抵制机制
第6章 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批评
    6.1 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
        6.1.1 产品智能化
        6.1.2 分工精细化
        6.1.3 设计人性化
        6.1.4 发展多样化
        6.1.5 需求理性化
        6.1.6 设计民主化
    6.2 设计批评要发挥什么功能
        6.2.1 如何描述
        6.2.2 如何判断
        6.2.3 如何鉴赏
        6.2.4 如何批判
        6.2.5 如何预测
        6.2.6 如何引领
    6.3 开展设计批评的原则
        6.3.1 矛盾分析原则
        6.3.2 适宜性原则
        6.3.3 民族性原则
        6.3.4 时代性原则
        6.3.5 审美性原则
        6.3.6 科学性原则
        6.3.7 功能性原则
        6.3.8 伦理性原则
        6.3.9 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
        6.3.10 前瞻性原则
第7章 关于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的思考
    7.1 提升设计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
        7.1.1 增强批评家的批判性思维
        7.1.2 增强设计师的自律
        7.1.3 培育民众的审美和批评意识
    7.2 拓展设计批评的渠道和载体
        7.2.1 强化主流媒体平台
        7.2.2 重视互联网的日常政治学意义
        7.2.3 塑造基于国情的展会渠道
        7.2.4 增强国际话语能力
    7.3 加强设计批评教育和理论研究
        7.3.1 构建设计批评学
        7.3.2 加强理论研究
        7.3.3 深化教学改革
    7.4 促进设计批评的文化自觉
        7.4.1 各美其美:认清"自己深处"的价值
        7.4.2 美人之美:在时代语境中"放眼世界"
        7.4.3 美美与共:重塑设计批评的"正大气象"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6)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历史考察
    2.1 批评视野中的陕西文学创作
        2.1.1 苏醒中的陕西小说(1977-1985)
        2.1.2 走出陕西的文学创作(1985-至今)
    2.2 陕西文学批评的突围
        2.2.1 踟蹰中展开的文学批评
        2.2.2 陕西文学批评的反思
第3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格局建构
    3.1 多元批评格局建构的可能
        3.1.1 多元批评格局的文化背景
        3.1.2 多元批评格局的形成条件
    3.2 多元批评格局的建构
        3.2.1 印象主义批评
        3.2.2 心理分析批评
        3.2.3 历史美学批评
        3.2.4 神话原型、地域文化、女性主义文学等批评模式
        3.2.5 其它批评形式
    3.3 《讲话》视阈下的理论批评
        3.3.1 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石
        3.3.2 《讲话》视阈下的理论观照
第4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精神内涵
    4.1 时代奏鸣曲
        4.1.1 文学批评的人民性
        4.1.2 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
        4.1.3 文学批评的党性原则
    4.2 干预文学与干预生活的追求
        4.2.1 频繁展开的文学研讨会
        4.2.2 散见报刊杂志的批评意见
    4.3 西部精魂的发现与追问
        4.3.1 概念的缘起与界定
        4.3.2 西部文学批评精神
第5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文化心态
    5.1 批评家的乡土情结
        5.1.1 无法割舍的乡土情结
        5.1.2 繁复的"乡土"意蕴
    5.2 陕西文学批评的文化心态
        5.2.1 对乡土羁恋与疏离的文化心态
        5.2.2 动态演变中的文化心态
        5.2.3 批评心态的文化透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新时期三十年陕西文学批评年表
    附录二:陕西部分主要批评家资料
    附录三:陕西文学部分主要相关批评杂志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7)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学选刊的出现与繁荣
    第二节 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角色与地位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学选刊作用下的当代小说发展
    第一节 扶植:选刊与当代作家的成长
    第二节 助推:选刊与小说创作潮流
    第三节 导向:选刊与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
    小结
第二章 文学选刊的作用模式
    第一节 发现模式
    第二节 倡导模式
    第三节 集结模式
    第四节 炒作模式
    小结
第三章 选刊运行的文化逻辑
    第一节 信任的生成:公信力
    第二节 公信力的转化:权威与权力
    第三节 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
    小结
余论 反思与重构:当代选学
    一 反思:选刊的问题及其根源
    二 重构:理想的选刊运行机制
    三 “当代选学”:必要与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传入、回应、争论、初创:起步阶段的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5年)
    第一节 港台流行音乐的传人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
    第二节 “十五首抒情歌曲”的评选和“新星音乐会”的举办
    第三节 对李谷一、朱逢博、程琳的演唱及一些歌曲的争论
    第四节 广东音乐茶座的兴起与流行音乐在广州的初创
    第五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二章 认可、超越、亚文化、低俗:第一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86—1988年)
    第一节 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与“通俗唱法”在大型声乐比赛中的正式设置
    第二节 “西北风”的兴起及其生成环境
    第三节 亚文化群的突起及其在流行音乐中的参与和表现
    第四节 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的认同和支持
    第五节 俚俗歌曲的兴起与流行音乐步入低谷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 隐患、调整、批判与“卡拉0K”:步入调整期的流行音乐(1989—1992年)
    第一节 步入调整期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第二节 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卡拉 OK”的传人与歌舞厅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亚运歌曲、《渴望》插曲、“红太阳现象”
    第五节 对流行音乐的批判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四章 磨合、适应、调整、再发展:第二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93—1996年)
    第一节 流行音乐新运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港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发展以及文化管理上的调控
    第三节 专业音乐理论工作者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关注
    第四节 MTV、排行榜的出现以及大陆流行音乐与国际间的交流
    第五节 摇滚乐的继续发展及有关流行音乐研讨会的举办
    第六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严肃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高雅化
    第七节 问题与繁荣同现的流行音乐新一轮发展
    第八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 多样化、创新、新传媒、国际交流:流行音乐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
    第一节 流行音乐发展不稳定中的无序状态
    第二节 各种法规政策的出台以及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新民乐”、“新民歌”
    第四节 流行音乐高雅化的种种表现
    第五节 流行音乐的国际交流
    第六节 摇滚乐的新发展
    第七节 “韩流”在大陆的风靡
    第八节 互联网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第九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六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功能研究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第二节 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第三节 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个案调查--兼谈专业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的三个方面
    第三节 对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三方面的基本认识
结论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后记

四、我刊2002年度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揭晓并在本刊第7届全国年会上颁奖(论文参考文献)

  • [1]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2]《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4]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D]. 朱彩梅. 云南大学, 2014(11)
  • [5]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D]. 刘永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6]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D]. 李春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7]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D]. 罗执廷. 暨南大学, 2008(03)
  • [8]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 王思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我刊2002年度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在本刊第七届全国年会上公布并颁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