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桑枝屑栽培花菇(论文文献综述)
沈皓明[1](2021)在《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香菇(Lentinusedodes)营养丰富、口感适宜,药食同源,营养价值极高,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的特点,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作物;属木腐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以及少量矿物盐类和维生素,大多数树木均可用于种植香菇。我国香菇栽培约有千年历史,自古以来是闽浙山区的特产,山区优良的气候环境和大量的菇木资源为香菇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姜堰区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河网区,菇木资源短缺,市场上的香菇主要来自福建、浙江等地区,价格高,供需矛盾突出。1995年,姜堰区引进、吸收转化闽浙山区香菇栽培经验,成功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胡桑枝条栽培香菇,在此基础上,持续选育香菇新品种、完善栽培技术、建设成品深加工生产线、主动提升管理水平,以点带面,助推泰州市形成了特色食用菌产业。2018年,泰州市菇业总产量达25880吨,其中姜堰区菇业产量达3350吨,产值达4856万元,鲜香菇1930吨、干香菇1420吨。桥头镇是姜堰区菇业主产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菇种植面积达1300亩,建立有千亩香菇产业园,以及江苏省最大的香菇生产与交易基地。探究桥头镇香菇产业发展模式,对提升区域性香菇生产水平、加快高效农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农民纯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季节和生产场所,香菇栽培细分为层架栽培模式、林下栽培模式、覆土栽培模式、半覆土栽培模式等,栽培技术经历了砍花法栽培、段木栽培和木屑栽培3个阶段。香菇栽培需要选择优质菌种,配置培养基料时注意碳氢比,灭菌要及时、充分。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需要温差刺激才能结实,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风顺畅,无杂菌感染和鼠害、虫害。香菇采摘后及时出售,干制时合理控制好烘干温度和时间。姜堰区桥头镇香菇产业发展呈现园区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特点,园区内龙头企业为菇农统一购置菌种和原料,统一市场销售,订单生产面积达1100亩,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菌棒制作流水线及冷藏保鲜库,可实现年制作菌棒800万袋。创立了“苏福”品牌,主持修订了泰州市无公害香菇标准化生产规程,每年培训菇农1500人次。改善了菇农年龄结构,45周岁及以下青壮年占比达30%,经济效益明显,种植香菇亩均纯收益23950元,远超传统稻麦种植收益1155元,科技含量增强,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和周年栽培技术分别获得省、市农业推广奖项,获得各项专利、认证20多项。桥头香菇在取得上述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产业粗放程度高、产品价值链条短、营销方式不完善、服务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香菇生产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小,无延伸产业链,销售渠道较为传统,易造成产品滞压,市场竞争力不强,基层从事香菇专业人才断档等,影响了桥头香菇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桥头镇香菇产业优化发展策略为:优化提升香菇生产技术,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反季节香菇栽培比例,推广香菇—芋头轮作的栽培模式,拓展香菇精深加工业务,提高香菇干制储藏技术,实现废弃菌棒的综合利用,强化行政服务保障工作,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等。
周伟,凌亮,郭尚[2](2020)在《香菇栽培的不同培养料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该文介绍了农田秸秆、果木枝条及其他农业废弃物为培养料在香菇栽培中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了新型培养料栽培香菇的问题,对其今后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原料部分或全部取代传统香菇培养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辛向东[3](2020)在《桑枝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传统的栽桑养蚕大国,桑树资源丰富,桑枝是蚕业生产过程中产量最大的资源。据统计,每年早春和夏季伐条产生的桑枝条占桑园年产干物量的65%左右。目前,每年产生的桑枝,除少部分被用于中药材和食用菌的培养基外,绝大部分都会被废弃,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开发利用环境友好型桑枝资源,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据研究报道,桑枝中含有51.88%的纤维素,是开发纤维素的重要原料来源。本研究以桑园中废弃的桑枝为原料,分别用氯化胆碱-1,4-丁二醇法、硝酸-乙醇法和氢氧化钠-亚氯酸钠法从桑枝中提取纤维素,采用Van Soest法测定纤维素的含量,探讨提取桑枝纤维素的最佳方法;利用硫酸酸解桑枝纤维素制备桑枝纳米纤维素(NCC),比较桑枝纤维素和纳米纤维素微观形貌、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等差异;利用桑枝纳米纤维素使石墨烯(RGO)均匀分散,然后添加到聚乙烯醇(PVA)中,通过流延法制备NCC-RGO/PVA复合膜,研究NCC-RGO的添加对复合膜性质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一、桑枝纤维素的分离以桑枝为原料,采用氯化胆碱-1,4-丁二醇、氢氧化钠-亚氯酸钠和硝酸-乙醇法对纤维素进行了分离提取,通过正交试验结果的直接观察,得到三种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和最高纤维素含量,分别为:氯化胆碱-1,4-丁二醇法,温度90℃、时间5 h、固液比1:25(g/m L),纤维素含量为43.74%;氢氧化钠-亚氯酸钠法,温度90℃、时间3 h、固液比1:20(g/m L),纤维素含量为70.16%;硝酸-乙醇法,温度90℃、时间1.5 h、固液比1:20(g/m L),纤维素含量为86.59%。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桑枝粉经三种方法处理后,表观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大部分木质素和纤维素被去除。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分析表明,经三种方法处理后样品中的纤维素含量提高,其中,硝酸-乙醇法提高最多,为56.58%;氢氧化钠-亚氯酸钠法提高了40.15%;而氯化胆碱-1,4-丁二醇法提高的量相对较少,为13.73%。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提取分离出的纤维素的晶型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与未处理样品相比,结晶度都显着提高,其中,硝酸-乙醇法提取纤维素的结晶度相比未处理样品提高39.08%。综合而言,硝酸-乙醇法为桑枝纤维素的最佳提取方法。二、桑枝纳米纤维素的制备以桑枝纤维素为原料,利用酸解法制备桑枝纳米纤维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酸解的最佳条件为:时间为50 min,温度为45℃,固液比为1:20(g/m L)。所制备的桑枝纳米纤维素能够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经FT-IR分析,其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其在水中的分散性主要得益于其纳米尺寸。XRD结果显示,桑枝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比桑枝纤维素提高4.35%。另外,TG分析表明,相比与桑枝纤维素,桑枝纳米纤维素的热稳定性显着提高,当两者质量损失均为10%时,纳米纤维素的热解温度比纤维素提高了56.18℃。因此,桑枝纳米纤维素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分散剂和包装膜等领域中。三、桑枝纳米纤维素/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为了研究桑枝纳米纤维素的应用,通过平板流延法制备NCC-RGO/PVA复合膜。一定比例的桑枝纳米纤维素能够使石墨烯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基于此试验结果,并考虑到经济效益,我们选择5:1 NCC-RGO为添加剂,PVA为基体,制备0.5%、1.0%和2.0%NCC-RGO/PVA复合膜,研究了NCC-RGO对复合膜性质的影响。XR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NCC-RGO的复合膜结晶度有所提高,但提高并不是很显着。同时,拉伸测试和TG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一定比例的NCC-RGO能够改善PV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拉伸膜量和热稳定性能。另外,通过吸水率测试发现,0.5%和1.0%的NCC-RGO可以有效降低PVA复合膜的吸水率,但当添加量增加到2.0%时,吸水率会增大。总而言之,NCC-RGO的添加可以改善PVA膜的一些性能,但添加量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试验。
王朦[4](2019)在《竹屑添加对香菇生育的影响及其生产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香菇栽培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阔叶材资源,开发新型栽培基质对缓解菌林矛盾、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毛竹林资源为发展竹屑栽培香菇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作为栽培香菇的新型基质有利于缓解我国木材供应严重不足,对促进生态化建设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试验以香菇‘L808’、‘0912’、‘庆科212’为供试菌种,设置3种竹木屑配比(2:3、1:1和3:2)、3种麦麸不同添加量(17%、20%和23%),设计正交试验并进行正交分析,研究分析竹屑部分替代木屑对香菇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菌丝生长方面,不同菌种对菌丝平均生长速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竹木屑不同配比对菌丝生长有极显着影响(p<0.001),各处理间菌丝生长速度表现为1:1>2:3>3:2,香菇菌丝在竹木屑配比1:1的基质中生长速度最快。其中,竹木屑配比3:2处理的菌丝生长速度比1:1处理低14.22%,且差异极显着(p<0.001);麦麸不同添加量对菌丝生长有显着影响(p<0.05),总体上表现为香菇菌丝在麦麸添加量23%的基质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在香菇产量方面,‘0912’和‘庆科212’菌种的总产量无显着差异,都极显着高于‘L808’(p<0.001);竹木屑配比2:3和1:1处理均可获得良好的产量效果,以竹木屑配比1:1处理的香菇总产量(580.679g·棒-1)最高,与2:3处理的香菇总产量(557.800g·棒-1)无显着差异(p=0.204),都极显着高于3:2处理(p<0.001);较低的麦麸添加量会降低香菇总产量,其中,麦麸添加量17%处理极显着低于20%处理和23%处理,降幅分别达到10.38%和8.65%。(3)在子实体形态特征方面,‘L808’子实体商品性状表现最好。其中,‘L808’子实体的单菇重和菌盖直径极显着高于‘0912’和‘庆科212’(p<0.001),‘L808’和‘庆科212’子实体的菌盖厚度极显着高于‘0912’(p<0.001);竹屑添加量较多会降低香菇子实体的菌盖厚度。其中,竹木屑配比3:2处理产出的子实体菌盖厚度比2:3处理和1:1处理低12.04%和12.59%,且差异极显着(p<0.001);较低的麦麸量能增加单菇重和菌盖直径,麦麸添加量17%处理的子实体单菇重和菌盖直径都极显着高于20%处理和23%处理(p<0.001)。(4)在子实体营养成分方面,菌种、竹木屑配比和麦麸添加量均对香菇多糖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0912’子实体的粗蛋白含量最高,比‘庆科212’高77.78%,且差异显着(p<0.05),与‘L808’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竹屑添加量较多会降低香菇子实体的粗蛋白含量。竹木屑配比2:3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1:1处理和3:2处理高85.71%,52.94%,且差异显着(p<0.05)。竹木屑配比1:1处理和3:2处理差异不显着(p>0.05);麦麸添加量对粗蛋白有极显着影响(p<0.01),其中,麦麸添加量(20%)处理的子实体粗蛋白显着高于17%处理和23%处理(p<0.05)。菌种和麦麸添加量对灰分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竹木屑配比对灰分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竹木屑配比2:3和1:1均能显着提升‘L808’和‘庆科212’子实体的灰分含量(p<0.05)。
贺望兴,江新凤,谢小群,李琛,张贱根,曹挥华[5](2018)在《茶枝栽培食用菌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茶枝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利用的意义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茶枝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季泽洋[6](2018)在《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文中指出香菇是世界上极负盛名的食药用菌,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素有“食用菌皇后”之美称。香菇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医用价值及药用价值,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日常膳食中所需要的各种必要营养成分,例如碳水化合物、各种蛋白质及人体必须氨基酸等,还能提供其他日常食品所不能提供的稀缺营养成分,如多种维生素、酶类物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同时也能够预防、治疗各种疾病。但目前生产上存在着传统栽培方式资源消耗大、国内新型栽培方式国内研究进程缓慢等问题。为探索香菇栽培更优、更快、更高产、更营养的出路,必须要在香菇的栽培上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本试验探究了不同种类培养料栽培香菇时,对香菇菌丝生长、香菇子实体产量与营养成分的影响,测量了菌丝生长速度与生长情况、子实体的干重、培养基的失重率、呼吸消耗、绝对生物学效率的百分比、子实体的水分、有机质和氮磷元素含量,旨在筛选出香菇生产的最优配方。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不同培养料栽培下将香菇931、速生69香菇菌种菌丝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香菇均能够正常生长至满袋,进行脱袋发菌和出菇管理之后,两种香菇均能够正常发菌和出菇,各培养料组别菌丝满袋天数均介于4060天之间;满袋之后再进行58天的出菇管理,各培养料组别均能正常出菇。说明试验所用的各种培养料均能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2.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桑枝屑、玉米芯、棉籽壳对两种菌丝生长速度、生长长势、产量和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都有所影响,结果表明,各培养料组别的菌丝生长速度约为4.836.22mm/d;各培养料组别子实体重量约为1330g;各培养料组别水分含量约为88%89%;各培养料组别有机质趋于3442%;各培养料组别含氮量保持在3138g/Kg之间;各培养料组别含磷量约为2.504.00g/Kg。各组别子实体的水分、有机质、氮磷元素含量都够达到常规水平,且各组别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桑枝屑、玉米芯和棉籽壳都可以作为香菇栽培的主料并提供香菇生长所需足够的营养成分。3.在加入适量的木屑、营养成分以及pH值调控物质(蔗糖和石灰)的情况下,就菌丝生长而言,对照各组别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长势,结果表明,桑枝屑和棉籽壳等比混合的培养料组别生长速度最快,为6.12mm/d,菌丝相对较密集,各培养料组别的菌丝颜色均呈现洁白且各组别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较显着,所以如果以香菇菌丝生长情况为衡量指标,棉籽壳作为培养料要优于桑枝屑(木屑)和玉米芯。4.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料对香菇子实体干重、培养基失重率、呼吸消耗及绝对生物学效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桑枝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混用时香菇931子实体干重为27.7g/袋,速生69香菇子实体干重为29.8g/袋,都属最高产量,且各组别的香菇产量存在显着性差异。所以若以香菇产量为衡量指标,桑枝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是作为香菇栽培料的较优选择。5.试验调查了不同培养料栽培香菇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对比各组别子实体水分、有机质、氮磷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各培养料组别香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存在显着性,桑枝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混用时,香菇931含水量为89.45%、速生69香菇含水量为89.97%,相对较高;有机质含量为38.64%、38.55%,均处中间值;香菇931含氮量为37.98g/Kg、速生69香菇含氮量为33.02g/Kg,相对较高;香菇931含磷量为3.76g/Kg、速生69香菇含磷量为3.69g/Kg,属各组别最高含磷量。所以若以香菇营养成分为衡量指标,桑枝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混用仍是作为香菇栽培料的较优选择。6.本试验在所设置的不同香菇培养料组别的栽培情况下,综合两种香菇菌丝生长情况、香菇子实体产量情况与营养成分含量情况考虑,经方差分析表明,桑枝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混用是香菇栽培料的综合较优选择。
康超,王芳,刘盈盈,邓春英,杨珍,向准,张林[7](2016)在《我国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原料问题成为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其培养料的筛选和开发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林废弃物因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是食用菌生产的良好基质,利用农副产品生产食用菌,一方面可解决食用菌生产的原料问题,另一方面减轻农林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我国近5年来,不同农林副产品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袁卫东,陶雪,王伟科,陆娜,余建明,王世恒,冯凤琴,周祖法,王素彬,闫静,宋吉玲[8](2011)在《不同基质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以桑枝屑、梨枝屑、杂木屑为主要基质栽培的黑木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1-DNJ)、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检测,探讨不同基质栽培的黑木耳的营养成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桑枝屑黑木耳中的总糖、粗纤维、碳水化合物、黄酮、微量元素钙和磷含量较高,梨枝屑黑木耳中氨基酸总量、铁、锌、维生素B1和B2的含量较高,表明桑、梨枝屑可以作为黑木耳栽培的基质加以利用。
许莹,王林[9](2009)在《规模化栽培桑枝香菇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文中认为延长蚕业产业链,增加蚕农收入,发展高效生态规模蚕业是蚕桑发展方向。本文从环境条件适宜,生产原料充足;劳力资源充沛,规模优势明显;设施利用充分,蚕作比较安全;经济价值可观,社会意义深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睢宁县规模化栽培桑枝香菇是可行的,对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延长蚕业产业链,促进蚕桑业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并简要介绍了桑枝栽培香菇的技术要点。
袁卫东[10](2009)在《桑枝裁培黑木耳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菌株筛选、培养料配方比较、木霉防治及营养成分分析,对桑枝屑栽培黑木耳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有:1、对从各地引进的8个黑木耳菌株,通过PDA培养基培养、桑枝屑培养基质的栽培试验和污染率调查等,结果表明916和138两个菌株在桑枝为主要培养基质的袋料上表现最好,单包产量上达到59.6g和56.7g,抗污染率高。新科菌株产量低,但抗污染能力高、干耳的商品性较好。因此认为在蚕桑产区适于推广的黑木耳菌株为916、138和新科。2、以916菌株为试验对象,根据其在不同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不同配方的木屑培养基质菌丝生长情况、抗杂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筛选出2个桑木屑黑木耳生产最佳配方:(1)桑枝85%、麸皮12%、石膏1%、石灰1%、糖1%、含水量55%;(2)桑枝82%、麸皮12%、蚕粪3%、石膏1%、石灰1%、糖1%、含水量55%。上述两个配方的营养生长期分别为49d和46d,子实体产量分别为57.23g和54.31g。3、以916菌株为试验对象,对其在不同处理的栽培基质(发酵与否)中的抗霉性进行研究,发现对栽培基质进行堆置发酵可以预防和减少绿霉等霉菌的感染。进一步用不同杀菌药剂对绿霉感染进行防治试验,发现当绿霉少量发生时,用3%石灰水和0.1%霉斑净注射被感染绿霉的耳袋效果较好;当大面积发生绿霉时,用3%石灰水和0.1%霉斑净喷施,结合阳光暴晒,可降低污染程度。4、比较桑枝屑黑木耳与杂木屑黑木耳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发现,桑枝屑黑木耳的总黄酮含量比杂木屑黑木耳高46mg/100g、碳水化合物要高2.3%,吸水性好、口感柔软,商品性佳。5、桑枝作为黑木耳的培养基质,可以降低菌棒的生产成本约12%,产量可以增加10%-20%,每个菌棒可以多收入约0.3元以上,蚕农从桑枝的销售中每亩可以受益75元,农民的收入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明显。6、通过制订技术标准、集中的技术培训、生产技术辅导和示范点建设,使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农民的欢迎,08年分别在杭州、嘉兴等地共推广生产黑木耳606.98余万袋,可新增产值2185.13万元,农民增收1261.65万元(不含劳动力收入)。
二、利用桑枝屑栽培花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桑枝屑栽培花菇(论文提纲范文)
(1)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香菇的营养价值 |
1.3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 |
1.4 我国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
1.5 典型省份香菇产业特征 |
1.5.1 浙江省香菇产业 |
1.5.2 甘肃省香菇产业 |
1.5.3 河北省香菇产业 |
1.5.4 辽宁省香菇产业 |
1.5.5 湖北省香菇产业 |
1.5.6 其他地区香菇产业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香菇的栽培技术 |
2.1 菌种选育与栽培管理 |
2.1.1 菌种选育 |
2.1.2 栽培基料 |
2.1.3 装袋、接种 |
2.1.4 发菌管理 |
2.1.5 转色管理 |
2.1.6 出菇管理 |
2.1.7 栽培模式 |
2.1.8 栽培环境控制与过程管理 |
2.2 香菇保鲜与加工 |
2.2.1 保鲜与加工 |
2.2.2 干香菇的分级标准 |
2.3 栽培技术规程 |
2.4 小结 |
第3章 泰州市农业基本情况 |
3.1 泰州市概况 |
3.2 泰州市农业发展现状 |
3.3 泰州市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
3.4 姜堰区桥头镇概况 |
3.4.1 桥头镇概况 |
3.4.2 桥头镇农业基本现状 |
3.4.3 桥头镇特色农业 |
第4章 桥头镇香菇产业特征 |
4.1 桥头镇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
4.1.1 香菇发展园区化 |
4.1.2 香菇发展产业化 |
4.1.3 香菇发展标准化 |
4.1.4 香菇发展品牌化 |
4.2 桥头镇香菇发展成效 |
4.2.1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
4.2.2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
4.2.3 科技含量不断增强 |
4.3 桥头镇香菇产业的现实挑战 |
4.3.1 产业粗放程度高 |
4.3.2 产品价值链条短 |
4.3.3 营销方式不完善 |
4.3.4 专业技术人才少 |
4.4 小结 |
第5章 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
5.1 优化出菇过程管理 |
5.2 推广无公害生产集成技术 |
5.3 提高反季节香菇栽培比例 |
5.4 推广香菇—芋头轮作的栽培模式 |
5.5 拓展香菇精深加工业务 |
5.6 提高香菇干制储藏技术 |
5.7 实现废弃菌棒的综合利用 |
5.8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
5.9 拓宽香菇销售渠道 |
5.10 小结 |
第6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香菇栽培的不同培养料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农田秸秆 |
2 果木枝条 |
3 其他农业废弃物 |
4 问题及展望 |
(3)桑枝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桑枝简介 |
1.1.1 桑枝的分类地位 |
1.1.2 桑枝的应用 |
1.2 植物纤维素提取方法的研究 |
1.2.1 碱液分离法 |
1.2.2 无机酸处理法 |
1.2.3 有机溶剂法 |
1.2.4 离子液体法 |
1.3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1.3.1 机械法 |
1.3.2 酶解法 |
1.3.3 酸解法 |
1.3.4 生物合成法 |
1.4 纳米纤维素的改性及应用 |
1.4.1 纳米纤维素的酯化改性 |
1.4.2 纳米纤维素的接枝共聚改性 |
1.4.3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桑枝纤维素的分离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桑枝的预处理 |
2.3.2 桑枝纤维素的提取 |
2.3.3 正交试验及纤维素含量测定 |
2.3.4 纤维素表征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纤维素的得率和时间比较 |
2.4.2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纤维素含量比较 |
2.4.3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纤维素外观性状比较 |
2.4.4 桑枝纤维素的SEM分析 |
2.4.5 桑枝纤维素的FT-IR分析 |
2.4.6 桑枝纤维素的XRD分析 |
2.4.7 桑枝纤维素的TG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桑枝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酸解法制备桑枝纳米纤维素 |
3.3.2 桑枝纳米纤维素得率的计算 |
3.3.3 单因素试验 |
3.3.4 桑枝纳米纤维素粒径的测试 |
3.3.5 桑枝纳米纤维素的表征分析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酸解温度对桑枝NCC得率的影响 |
3.4.2 酸解时间对桑枝NCC得率的影响 |
3.4.3 酸解固液比对桑枝NCC得率的影响 |
3.4.4 不同酸解时间桑枝NCC粒径的测试 |
3.4.5 桑枝纤维素和桑枝NCC水中分散性的比较研究 |
3.4.6 桑枝NCC的透射电镜分析 |
3.4.7 桑枝NCC的 FT-IR分析 |
3.4.8 桑枝NCC的 XRD分析 |
3.4.9 桑枝NCC的TG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桑枝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仪器及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桑枝NCC-RGO/PVA复合膜的制备 |
4.3.2 分析与测试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桑枝NCC对石墨烯的分散性 |
4.4.2 桑枝 NCC-RGO 复合物的透射电镜分析 |
4.4.3 桑枝NCC-RGO/PVA复合膜的光学图片 |
4.4.4 PVA复合膜的XRD分析 |
4.4.5 PVA复合膜的吸水率测试 |
4.4.6 PVA复合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
4.4.7 PVA复合膜的TG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竹屑添加对香菇生育的影响及其生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香菇及香菇产业简介 |
1.1.1 香菇简介 |
1.1.2 香菇产业简介 |
1.2 香菇栽培基质 |
1.2.1 香菇传统栽培基质 |
1.2.2 香菇新型栽培基质 |
1.3 竹屑栽培香菇 |
1.3.1 竹屑栽培香菇的现状 |
1.3.2 竹屑栽培香菇的影响因素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供试培养基及栽培基质 |
2.1.3 栽培种和栽培袋的制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观测指标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前期生长速度的影响 |
2.4.2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中期生长速度的影响 |
2.4.3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后期生长速度的影响 |
2.4.4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3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第一潮产量的影响 |
3.4.2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第二潮产量的影响 |
3.4.3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第三潮产量的影响 |
3.4.4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第四潮产量的影响 |
3.4.5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总产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子实体商品性状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单菇重的影响 |
4.4.2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菌盖厚度的影响 |
4.4.3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菌盖直径的影响 |
4.4.4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菌柄长度的影响 |
4.4.5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菌柄直径的影响 |
4.5 小结 |
5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香菇子实体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
5.2.2 香菇子实体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5.2.3 香菇子实体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
5.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栽培基质对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
5.4.2 不同栽培基质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5.4.3 不同栽培基质对灰分含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茶枝栽培食用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菌栽培基质研究现状 |
2 茶枝栽培食用菌研究现状 |
2.1 栽培茶薪菇 |
2.2 栽培灵芝 |
2.3 栽培黑木耳 |
2.4 栽培其他食用菌 |
3 茶叶副产物代料栽培食用菌的意义 |
3.1 提高茶叶副产物利用率 |
3.2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
4 存在的问题 |
4.1 新型栽培基质的研究还不够系统 |
4.2 相应的标准化栽培配套技术尚待建立 |
4.3 食用菌科研开发相对滞后 |
4.4 食用菌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较少 |
5 展望 |
(6)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文献综述 |
2.1 香菇 |
2.1.1 香菇的分类与地位 |
2.1.2 香菇中的生物学特征 |
2.1.3 香菇中的营养价值 |
2.1.4 临床报道与食疗 |
2.1.5 香菇的栽培历史 |
2.1.6 香菇生长营养条件条件 |
2.2 香菇的栽培基质 |
2.2.1 香菇的栽培基质种类 |
2.2.2 香菇的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 香菇栽培的发展趋势 |
2.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5 研究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栽培材料及器材 |
3.2 试验方法 |
3.2.1 配置PDA培养基 |
3.2.2 菌种活化 |
3.2.3 不同培养料配方处理 |
3.2.4 发菌和出菇的管理 |
3.2.5 产量统记 |
3.2.6 子实体营养成分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3.3.1 菌丝生长情况数据处理 |
3.3.2 子实体产量数据处理 |
3.3.3 子实体营养成分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 |
4.1.1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情况影响 |
4.1.2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931香菇菌丝生长速率影响 |
4.1.3 不同培养料对速生69香菇菌丝生长速率影响 |
4.2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4.2.1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931香菇产量影响 |
4.2.2 不同培养料对速生69香菇产量影响 |
4.3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
4.3.1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水分含量影响 |
4.3.2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有机质影响 |
4.3.3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氮含量影响 |
4.3.4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磷含量影响 |
5 讨论和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 |
5.1.2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5.1.3 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7)我国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栽培食用菌的农林废弃物 |
1.1茶副产品 |
1.2果皮果渣 |
1.3板栗苞壳 |
1.4木薯秆、棉秆和苎麻副产品 |
1.4.1木薯秆 |
1.4.2棉秆 |
1.4.3苎麻副产品 |
1.5新型秸秆 |
1.6桑枝 |
1.7桉树木屑 |
1.8竹副产品 |
1.9其他农林副产物 |
2存在问题 |
3展望 |
(8)不同基质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栽培基质 |
1.3 供试配方 |
1.4 栽培方法 |
1.5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1.6 其它成分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2.2 氨基酸的含量与组分分析 |
2.3 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比较 |
3 小结 |
(9)规模化栽培桑枝香菇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睢宁县规模化栽培桑枝香菇的可行性 |
1.1 环境条件适宜, 生产原料充足 |
1.2 劳力资源充沛, 规模优势明显 |
1.3 设施利用充分, 蚕作比较安全 |
1.4 经济价值可观, 社会意义深远 |
2 生产技术要点 |
2.1 香菇品种要对路, 栽培日期要恰当 |
2.2 培养基配制要科学, 技术程序要规范 |
2.3 产品档次要提高 |
2.4 发展模式要适宜 |
3 体会与设想 |
3.1 加大推广力度, 扩张规模优势 |
3.2 实施品牌战略, 增强竞争力 |
3.3 加快引进香菇保鲜技术, 及成品加工技术 |
3.4 开展桑枝蚕沙栽培香菇的研究 |
(10)桑枝裁培黑木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黑木耳的栽培历史 |
1.2 黑木耳的营养价值与药用功能 |
1.3 桑枝栽培黑木耳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进展 |
2.1 桑枝栽培黑木耳研究 |
2.2 黑木耳优良菌株的筛选 |
2.3 黑木耳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
2.4 桑枝黑木耳营养成分分析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适宜桑枝栽培的黑木耳优良菌株的筛选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桑枝栽培黑木耳适宜配方的筛选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桑枝黑木耳主要病害绿霉的防治 |
3.3.1 材料 |
3.3.2 方法 |
3.4 不同培养基质对黑木耳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
3.4.1 材料 |
3.4.2 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桑枝栽培黑木耳优良菌株的筛选 |
4.1.1 参试菌株菌丝生长状况比较 |
4.1.2 不同菌株在桑枝培养基上的生物学效率比较 |
4.1.3 参试菌株子实体形态特征及抗杂菌能力比较 |
4.2 桑枝栽培黑木耳适宜配方筛选 |
4.2.1 黑木耳916菌株在母种培养基上的比较试验 |
4.2.2 不同桑枝配方对黑木耳916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及污染率 |
4.2.3 不同桑枝配方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 |
4.3 桑枝黑木耳主要病害绿霉的防治效果 |
4.3.1 不同培养料处理对杂菌污染的效果 |
4.3.2 不同药剂处理对主要病害绿霉的防治效果 |
4.4 不同培养基质栽培的黑木耳营养成分比较 |
4.4.1 常规成分比较 |
4.4.2 氨基酸的含量与组份分析 |
4.4.3 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总黄酮含量比较 |
第五章 桑枝黑木耳的关键技术和应用 |
5.1 桑枝黑木耳栽培的关键技术 |
5.1.1 栽培季节与菌种的选择 |
5.1.2 桑枝处理与合理配方 |
5.1.3 培菌管理与催耳的方法 |
5.1.4 耳场建设与田间管理 |
5.1.5 耳片的采收与杂菌防治 |
5.2 桑枝黑木耳技术的推广应用 |
5.2.1 解决桑枝粉碎难题,提高桑枝的利用率 |
5.2.2 举办培训班,大力推广桑枝栽培黑木耳技术 |
5.2.3 精选组织示范,加速成果推广 |
5.2.4 制订标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适于桑枝栽培的黑木耳优良菌株 |
6.2 适于黑木耳栽培的母种培养基、适宜栽培配方 |
6.3 主要病害-绿霉的防治技术 |
6.4 桑枝黑木耳营养成分特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发表论文 |
四、利用桑枝屑栽培花菇(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D]. 沈皓明. 扬州大学, 2021(05)
- [2]香菇栽培的不同培养料研究与应用[J]. 周伟,凌亮,郭尚. 安徽农学通报, 2020(21)
- [3]桑枝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辛向东.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4]竹屑添加对香菇生育的影响及其生产应用研究[D]. 王朦.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茶枝栽培食用菌研究进展[J]. 贺望兴,江新凤,谢小群,李琛,张贱根,曹挥华. 蚕桑茶叶通讯, 2018(04)
- [6]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D]. 季泽洋.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7]我国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J]. 康超,王芳,刘盈盈,邓春英,杨珍,向准,张林.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1)
- [8]不同基质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分析[J]. 袁卫东,陶雪,王伟科,陆娜,余建明,王世恒,冯凤琴,周祖法,王素彬,闫静,宋吉玲. 食用菌学报, 2011(02)
- [9]规模化栽培桑枝香菇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J]. 许莹,王林. 四川蚕业, 2009(04)
- [10]桑枝裁培黑木耳技术研究[D]. 袁卫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