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业保障制度在反失业中的双重效应及其构建方略(论文文献综述)
齐艳华[1](2013)在《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1950-2012年) ——基于主体认知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的调整过程,在动态的时间维度内,人类的认知过程形成了制度的变迁轨迹。基于诺思的共享心智模型,以主体的认知为视角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完善进行了研究,遵循了“现实→信念→制度→改变了的现实→改变了的信念→制度变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从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期存在所有制、身份、城乡的界限到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突破了所有制界限再到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突破了城乡的界限,是一个主体认知不断调整、试错的、渐进的过程,相应地,失业保险制度变迁也是一个不断地调整、试错的、渐进的过程。失业保险制度从1986年建立到2012年,仅仅二十四年的时间,却颁布了4个法律性的文件。这说明了,认知与制度变迁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认知的变化会推动制度变迁的发生,而制度变迁又会使个体的认知与偏好发生改变。文中运用了实证的分析方法,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模型通过历史的史实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分析。运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使用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制度绩效。历史分析的方法把失业保险制度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立期、发展期和进一步发展期,还运用了法学的方法对失业保险的法律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制度变迁过程根源于现实中不断的变化,这现实上的变化又导致认知发生改变,反过来导致个体修改心智结构,再反过来修改现实,一直不断的持续进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是一个主体的认知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二者共同推进了制度变迁,而变迁的基础却是主体的认知,主体认知是推动制度变迁的能动力。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失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创新与不足的内容。第二部分是认知、信念与制度变迁的理论,先介绍了认知和信念,然后讲述了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理论,其中包括了哈耶克、诺思、青木昌彦、斯密德和鲍尔斯的认知理论,最后阐述了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作用。第三部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期,首先对失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制度背景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产生失业保险制度的主体认知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制度的创新的体制基础和深层原因进行了论述,最后讲述了制度的形成,即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86年《国营企业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四部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先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背景进行了讲述,接着对主体的认知调整进行了分析,然后讲述了制度调整期的制度绩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制度进行了调整—1993年《国营企业待业保险规定》。再接着又讲述了制度发展的背景,对制度发展的主体认知进行了分析,这包括对过渡性制度安排的认知分析和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认知分析,然后阐述了制度的发展期,包括了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内容和产生的原因分析,失业保险制度的绩效分析和存在的问题,制度的发展—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第五部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先分析了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背景,接着对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体认知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先讲述了制度的并轨、制度的功能转化趋势,随后阐述了制度的绩效、存在的问题,最后是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社会保险法》。第六部分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想,从继续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创新失业保险的基金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待遇制度、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叙述。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张瑞锋[2](2013)在《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供求失衡矛盾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失业问题是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一直困扰着现代国家的政治、经济体系,如何解决失业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矢志不渝的政治、经济目标。我国失业问题在计划经济将市场经济成功转换后日益凸显出来,解决失业问题,保证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以及再就业为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服务社会的执政理念。失业保险基金是保障失业保险制度正常运转,保证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基本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使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得以维持,从而为失业者再就业提供缓冲期,使失业者尽快就业,同时还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岗人员和和大学生失业者数量不断增大,对失业保险基金的需求也在逐年攀升。一方面是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量快速增加,但另一方面是大量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处于贫困状态。《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1-2010年期间,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量每年平均递增169.3亿元,2010年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已达1749.8亿元,基金结余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基金收入与支出的增长速度。巨额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量与目前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现状是否相匹配?基金使用的合理性是否可以找到正确的解释?应如何对失业保险基金进行调整以更好的发挥失业保险基金的效用?如何化解失业保险基金供求失衡矛盾?本文将基于以上的思考,通过对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深入分析探讨,得出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供求失衡矛盾的症结所在就是有效需求方面受到抑制,有效供给制度方面缺乏灵活性。同时对国外失业保险基金制度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在借鉴国外失业保险基金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制度供求两方面存在的具体不足,提出解决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供求失衡矛盾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费率弹性征缴模式、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个人名义账户制度、调整失业保险基金的给付待遇水平及给付条件以及多渠道发挥失业保险再就业促进功能等措施可以化解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供求失衡矛盾。
文杰[3](2013)在《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的博弈分析 ——以长春市餐饮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私营企业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巨大成果,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如:国企改制遗留的大批下岗工人;卷入全球化浪潮后的产业竞争直接导致的大量失业;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应届大学生涌入劳动力市场等。这些问题不仅挑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同样影响私营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私营企业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针对失业这一社会问题,作为劳动力大军的主要吸收者,私营企业的参与尤为关键。因此,本文选定私营企业的失业保险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范围进一步界定于私营企业里的小型企业,同时以长春市的餐饮行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以如何改善私营小企业的失业保险参与状况为研究目的,逻辑思路是现状——问题——原因——答案。首先从私营小企业参与失业保险的现状入手,结合长春市餐饮业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存在问题;然后运用博弈法对失业保险制度各参与主体进行博弈分析,找出影响结果的关键要素;最后结合存在的问题以及博弈分析结果找出改善途径。在文章结构设置上,第一张综合介绍研究背景和前人研究结果;第二章介绍本文理论基础——博弈论;第三章对长春市餐饮业中的私营小企业参与失业保险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提取数据作分析,总结出私营小企业参与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将失业保险制度各参与主体置于博弈模型中,寻找影响博弈均衡的关键因素;第五章是在以上几章研究结论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改革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秦雨馨[4](2010)在《失业保险制度中被保险人欺诈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公共政策。自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失业保险条例》以来,我国的失业保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失业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失业保险欺诈问题。哪些因素导致了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产生、它们存在何种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为如何提高失业保险反欺诈能力提供一些启示。因此从被保险人的角度研究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在计划行为理论原有的三个影响因素(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人口特征因素、经济特征因素、政府政策因素和行为目标因素,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对影响失业保险制度中被保险人欺诈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影响失业保险被保险人欺诈行为的几个关键因素,同时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知觉行为控制因素、供养人口数因素、行为目标因素、文化程度因素、经济状况因素和年龄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的失业保险反欺诈工作给出了一些建议。主要从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和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监管等层面进行了探讨。
陆晨信[5](2007)在《山西省失业保险运行状况分析》文中指出失业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分离的状态下,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无法发挥,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最大可能地缓解失业状况、降低失业率便成为各国极力实现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失业保险是指对那些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给予物质补偿的制度。它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这些中断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物质帮助以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保障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双重功能1。本文重点分析了山西省失业保险的运行状况,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对选题背景与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为山西省失业保险现状考察,目的是在对失业保险状况进行运行分析之前,先将失业保险制度及山西省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存在问题作一介绍,为下面的分析作铺垫。第三部分为山西省失业保险运行状况分析(一),从参保及就业人员、覆盖范围、特殊群体和城镇登记失业状况入手,主要是对失业保险涉及人员的分析,并结合就业形式的变化指出为了失业保险的持续发展应扩大其保障对象。第四部分为山西省失业保险运行状况分析(二),主要是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研究,以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支出、发放为线索,同时还介绍了失业保险金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等问题,提出加大就业促进方面的投入,变被动的保障为积极的保障。第五部分为山西省失业保险对策的创新研究,通过对失业保险运行分析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具备的可行性条件,提出一些创新的对策。最后是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失业保险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多数国家作为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和化解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制度安排,实践也证明了它在这些方面发挥了显着的作用。通过对山西省失业保险的运行分析,可以得出同样的观点。但研究的目的不应局限于此,眼界要更宽广一些,同样是在运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发现实际操作中显现出的一些弊端,而研究的重点则应该向如何避免问题发生以及如何优化制度设计等方向转移。本文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在运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策略。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的功能,需要将失业保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研究、管理,还要做好与社会保险其他项目统筹兼顾,衔接配合的工作,各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失业保险的良好运作,保证制度的持续发展。
吕洪渠,郎国放,陈鹏[6](2007)在《转型期失业保障制度的博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保障的问题历来是倍受争议的问题,存在着很多重大分歧。有一些博弈论专家曾经用博弈模型来讨论社会福利的问题,着名的社会福利博弈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研究原始的社会福利博弈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一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越高会导致失业水平越高。在西方“福利型”社会中这已是一个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对此国内也有很多学者持相同意见。然而我国毕竟还不属于“福利型”社会,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够完善;另外,我国的失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属“非自愿失业”。这些种种原因决定了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不能不加取舍得引用西方社会的理论来构建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我们只有修正原始的社会福利博弈模型,使其适用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社会。
郎国放,吕洪渠[7](2007)在《关于完善失业保障制度的博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失业保障制度是反失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者再就业。失业保障制度本身又是在政府与失业者工人之间的博弈中产生的,因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力求通过分析博弈的策略均衡找出影响劳动者再就业的若干因素,从而对如何改善失业保障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赵科[8](2006)在《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镇的失业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过程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大量的城市“新移民”,以及随之而来的我国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日益严峻的就业与失业形势。目前,我国的失业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新移民中没有实现就业的,成为我国的“新失业群体”,与城镇原有的国企冗员下岗失业等旧的失业群体一并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问题。并且他们的失业在现行制度下几乎得不到任何保障,失业后的再就业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更无从谈起,对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障制度形成了巨大挑战。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工”并未包括新出现的社会群体,在保障水平上偏低,很难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制度的定位以及设计上对促进就业着力不够;而且制度的在立法层次低、法律法规不完善,没有与时俱进,资金实力不足,筹集渠道单一,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缺位,流失严重。这些都加剧了失业者的生活以及再就业的困难。因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解决现阶段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保障问题,保障其基本生活和促进其再就业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城市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失业人口的构成的分析,在大量搜集失业人口和失业保险的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速城市化的今天的失业特点,并通过借鉴国外失业保障制度设计和运行中的成功经验,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制度定位、目标模式选择,到立法、覆盖范围以及资金筹集和管理等多层次探讨了失业保障制度的现状,提出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失业保障制度法,完善失业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拓宽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确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需要的保障标准,扩展失业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及筹集模式,规范和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与操作制度以及加强和改进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等政策建议,以完善现阶段失业保障制度,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张妍[9](2006)在《中国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19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失业问题十分突出,呈现出诸多特点,如失业人口增加迅速、失业类型多样化、失业人员构成复杂等。一定量的失业,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而大规模失业对个人、社会和国家有着极大的危害。 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从一般意义上看,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这是失业产生的基本原因;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特殊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增长、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我国失业人口膨胀,失业问题严重。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必须多角度着眼,从扩大就业需求、健全劳动力市场、疏通就业渠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元化转移几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总结出解决我国现阶段失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第一部分是关于失业及就业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失业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部分探讨了我国失业及再就业问题的对策选择,并对国际上其他国家失业治理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赵兴武[10](2005)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资源趋于萎缩、原有资源型主导产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幅滑坡、骨干企业破产后,资源型城市就会面临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的问题。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对于全面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系统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接替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评价与动态监控等问题。研究表明: ⑴在界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由原来的某种稳定的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稳定的、更高级的经济结构转变,主导产业向具有带动力的另一个产业转变。另一种稳定的、更高级的经济结构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基于该城市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特色经济型(优势资源带动型的特色经济模式),并指出只有实现由一种稳定的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稳定的、高级化的经济(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变,才表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⑵资源型城市在确定经济转型目标模式时应该遵循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原则、特色经济原则、阶段性原则、原始资本积累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及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原则,以确定出适合城市具体市情的经济转型目标模式。⑶接替主导产业的选择无疑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论文从可操作的角度研究了接替主导产业的识别、提出了接替主导产
二、失业保障制度在反失业中的双重效应及其构建方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失业保障制度在反失业中的双重效应及其构建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1950-2012年) ——基于主体认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
1.2.2 历史分析的方法 |
1.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 |
1.2.4 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
1.3 失业保险的理论基础 |
1.3.1 经济学理论基础 |
1.3.2 政治学理论基础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文献综述 |
1.4.2 国外文献综述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 |
1.5.2 不足 |
第2章 认知、信念与制度变迁 |
2.1 认知 |
2.1.1 认知的概念 |
2.1.2 认知与行为 |
2.1.3 认知与意识形态 |
2.1.4 认知图式 |
2.1.5 认知模式 |
2.2 信念 |
2.2.1 信念的概念 |
2.2.2 信念与制度 |
2.3 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理论 |
2.3.1 哈耶克基于心智和文化演化的自生自发社会秩序 |
2.3.2 诺思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制度变迁理论 |
2.3.3 青木昌彦基于主观博弈模型的制度变迁理论 |
2.3.4 斯密德基于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的制度变迁理论 |
2.3.5 鲍尔斯基于行为与制度的共同演化理论 |
2.3.6 评述 |
2.4 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作用 |
第3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期:所有制、身份、城乡界限(1950-1986 年) |
3.1 制度产生的背景分析 |
3.1.1 “大跃进”运动 |
3.1.2 “上山下乡”运动 |
3.1.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3.2 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认知分析 |
3.2.1 失业保险的认知缺失 |
3.2.2 失业保险的认知转变 |
3.3 制度的建立(1986 年) |
3.3.1 制度建立的体制基础:经济体制改革 |
3.3.2 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深层原因分析 |
3.3.3 制度的形成:1986 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
3.4 小结 |
第4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突破所有制界限(1987-1999 年) |
4.1 制度调整的背景分析:企业经营机制转换(1987-1993 年) |
4.2 制度调整的认知分析 |
4.2.1 个人信念 |
4.2.2 集体共有信念 |
4.3 制度的调整期:1987-1993 年 |
4.3.1 制度绩效分析 |
4.3.2 制度存在的问题 |
4.3.3 制度的调整:1993 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
4.4 制度发展的背景分析:现代企业制度(1993-1999 年) |
4.5 制度发展的认知分析 |
4.5.1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制度产生的认知分析 |
4.5.2 失业保险发展的认知分析 |
4.6 制度的发展期:双轨制(1993-1999 年) |
4.6.1 过渡性制度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工程(1993-1999年) |
4.6.2 制度绩效分析 |
4.6.3 制度存在的问题 |
4.6.4 制度的发展:1999 年《失业保险条例》 |
4.7 小结 |
第5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突破城乡界限(2000 年后) |
5.1 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背景分析 |
5.1.1 2000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5.1.2 2007 年的金融危机 |
5.2 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认知分析 |
5.2.1 并轨的认知分析 |
5.2.2 失业保险进一步发展的认知分析 |
5.3 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2000-2009 年 |
5.3.1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制度的并轨:2000-2005 年 |
5.3.2 制度的功能转化趋势:从注重生活保障转变为促进就业 |
5.3.3 制度绩效分析:2000-2009 年 |
5.3.4 制度存在的问题 |
5.3.5 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10 年《社会保险法》 |
5.4 小结 |
第6章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想 |
6.1 继续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
6.2 创新失业保险的基金制度 |
6.2.1 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并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 |
6.2.2 创新失业保险的费率机制 |
6.2.3 创新失业保险的征收方式 |
6.2.4 合理分配基金支出的比例 |
6.3 强化失业保险的待遇制度 |
6.3.1 明确受益人的资格条件 |
6.3.2 优化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和缩短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 |
6.3.3 重新确立失业保险金待遇的计算标准 |
6.4 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制度 |
6.4.1 完善失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并建立隐性就业者的信息鉴别机制 |
6.4.2 加强失业保险的外部监管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供求失衡矛盾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供求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失业、失业率与失业保险 |
2.1.2 失业保险基金的供给与需求 |
2.1.3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 |
2.1.4 失业保险基金的覆盖范围 |
2.1.5 领取失业保险基金的资格条件 |
2.1.6 失业保险基金的给付标准、等待期 |
2.2 失业保险的理论资源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2 有效需求理论 |
2.2.3 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 |
第3章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制度供求的现状分析 |
3.1 失业保险基金的供给现状 |
3.2 失业保险基金的需求现状 |
3.3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失业保险基金管理落后 |
3.3.2 失业保险基金收缴随意性大 |
3.3.3 失业保险基金供求失衡 |
第4章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供求失衡矛盾的原因分析 |
4.1 有效供给方面存在的不足 |
4.1.1 参保人群与失业人群的错位 |
4.1.2 制度内缴费率偏高 |
4.1.3 基金征缴环节激励机制不健全 |
4.1.4 基金统筹层次较低 |
4.2 有效需求方面存在的不足 |
4.2.1 失业保险基金需求门槛偏高 |
4.2.2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缺乏弹性 |
4.2.3 失业保险基金覆盖范围狭窄 |
4.2.4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 |
4.2.5 失业率统计数据不准确 |
4.2.6 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基金的积极性不足 |
第5章 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基金制度模式与对我国的启示 |
5.1 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基金制度模式 |
5.1.1 美国失业保险基金制度模式 |
5.1.2 德国失业保险基金制度模式 |
5.1.3 瑞典失业保险基金制度模式 |
5.1.4 日本失业保险基金制度模式 |
5.2 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基金制度改革趋向 |
5.2.1 提高失业保险基金享受条件的准入门槛 |
5.2.2 将失业保险基金给付与求职积极性相挂钩 |
5.3 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基金制度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3.1 依法治理失业 |
5.3.2 制度灵活 |
5.3.3 权力与义务相匹配 |
5.3.4 积极保障就业 |
第6章 化解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供求矛盾的对策与建议 |
6.1 有效供给方面的政策建议 |
6.1.1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
6.1.2 建立失业保险费率弹性征缴模式 |
6.1.3 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 |
6.1.4 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个人名义账户制度 |
6.2 有效需求方面的政策建议 |
6.2.1 调整失业保险基金待遇给付水平及给付条件 |
6.2.2 完善失业保险基金领取期限 |
6.2.3 明确失业保险基金领取的等待期 |
6.2.4 多渠道发挥失业保险再就业促进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的博弈分析 ——以长春市餐饮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私营小企业 |
1.2.2 失业保险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的研究 |
1.3.2 关于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1.5 本文逻辑框架 |
2 本文的理论基础 |
2.1 博弈理论概述 |
2.2 博弈要素 |
2.3 博弈的分类与均衡 |
2.3.1 四类博弈 |
2.3.2 四个均衡 |
3 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状况调查分析 |
3.1 调查对象选择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3.4 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3.4.1 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参保率低 |
3.4.2 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参保意愿低 |
3.4.3 私营小企业就业灵活,劳动关系不规范 |
3.4.4 政府监管缺位 |
3.4.5 现存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弱 |
4 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制度的三方博弈分析 |
4.1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 |
4.1.1 博弈参与人个体理性分析 |
4.1.2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构建 |
4.2 政府与劳动者的博弈 |
4.2.1 博弈参与人个体理性分析 |
4.2.2 政府与劳动者的博弈模型构建 |
4.3 企业与劳动者的博弈 |
4.3.1 博弈参与人个体理性分析 |
4.3.2 企业与劳动者的博弈模型构建 |
5 建立在三方博弈基础上完善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 |
5.1 建立符合国情的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障制度 |
5.2 健全针对私营小企业的失业保险法律规章体系 |
5.3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 |
5.4 合理确定失业保险待遇水平 |
5.5 加强失业保险费征缴 |
5.6 加强对私营企业失业保险工作的管理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4)失业保险制度中被保险人欺诈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失业保险欺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失业保险欺诈的基本内容 |
2.1.1 几个重要概念 |
2.1.2 失业保险欺诈的危害 |
2.2 影响因素分析的相关理论 |
2.2.1 计划行为理论的概念 |
2.2.2 计划行为理论在欺诈研究中的应用 |
2.3 影响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因素 |
2.3.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因素分析 |
2.3.2 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
第3章 失业保险欺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性分析 |
3.1.1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
3.1.2 Logistic回归模型在欺诈研究中的应用 |
3.2 研究假设 |
3.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4 变量设置 |
3.4.1 变量的选择 |
3.4.2 变量的量化 |
3.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6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
3.6.1 自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
3.6.2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
3.6.3 结论与例证 |
第4章 基于因素分析的失业保险反欺诈对策建议 |
4.1 我国失业保险反欺诈现状分析 |
4.1.1 我国失业保险反欺诈基本模式介绍 |
4.1.2 失业保险反欺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3 小结 |
4.2 相关对策建议 |
4.2.1 加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 |
4.2.2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设计 |
4.2.3 促进失业保险再就业功能的实施 |
4.2.4 提高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监管的有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我国失业保险被保险人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访谈内容提纲 |
(5)山西省失业保险运行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现状考察 |
一、失业保险制度概述 |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三、山西省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
四、山西省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运行状况分析(一) |
一、失业保险参保情况分析 |
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分析 |
三、失业保险中特殊群体分析 |
四、城镇登记失业状况分析 |
五、其他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运行状况分析(二) |
一、失业保险金给付情况分析 |
二、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情况分析 |
三、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情况分析 |
四、失业保险金调整的分析 |
第五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对策的创新研究 |
一、扩充失业保障内容,建立多层次体系的失业保障体系 |
二、将就业保障作为失业保障的发展取向 |
三、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失业保险扩大覆盖范围 |
四、完善失业统计制度,建立失业保险统计体系 |
五、建立健全劳动法制,完善失业保险运行的外部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
(6)转型期失业保障制度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社会福利博弈模型 |
1.1 模型假设 |
1.2 博弈的支付矩阵 |
1.3 博弈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
2 对模型的解释与质疑 |
2.1 对模型的解释 |
2.2 对模型的质疑 |
3 对社会福利博弈模型的修正 |
3.1 对模型的修正 |
3.2 对新模型的解释 |
4 结论与启示 |
(7)关于完善失业保障制度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政府与失业者的博弈 |
三、模型的建立 |
1.模型假设。 |
(1) 参与人: |
(2) 政府的策略: |
(3) 失业工人的策略: |
2.支付矩阵。 |
3.对支付矩阵的解释。 |
四、对模型混合策略均衡的分析 |
1.模型的混合策略均衡。 |
2.对均衡解的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1.确立适当的失业保障金数额。 |
2.努力提高失业者的素质。 |
3.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
(8)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镇的失业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框架 |
2 我国失业保障制度变迁 |
2.1 失业的一般概述 |
2.1.1 失业的界定及理论综述 |
2.1.2 我国关于失业问题的理论争论 |
2.2 失业保险的一般概述 |
2.2.1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
2.2.2 失业保险的概念与特点 |
2.2.3 失业保险的地位与功能 |
2.3 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2.3.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构建和发展沿革 |
2.3.2 目前我国失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 |
2.4 小结 |
3 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背景以及失业状况概述 |
3.1 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
3.1.1 城市化的科学含义 |
3.1.2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
3.2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新移民” |
3.2.1 我国劳动力流动政策的演变 |
3.2.2 城市化中劳动力流动呈快速增长趋势 |
3.3 “城市新移民”失业问题 |
4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业压力对现行保障制度的挑战 |
4.1 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三碰头” |
4.1.1 农民工就业难及其失业保障问题 |
4.1.2 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大 |
4.1.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缺乏失业保障 |
4.2 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
4.2.1 覆盖面窄,受保障对象范围狭小 |
4.2.2 失业保障待遇水平偏低 |
4.2.3 管理层次不高 |
4.2.4 制度目标定位不高 |
4.3 小结 |
5 国外失业保障制度经验比较与借鉴 |
5.1 北欧国家模式及其启示 |
5.2 德国模式及其启示 |
5.3 美国模式及其启示 |
5.4 日本模式及其启示 |
5.5 小结 |
6 城市化进程中失业保障与再就业政策措施建议 |
6.1 我国失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基本思路 |
6.1.1 我国保障制度的目标模式选择 |
6.1.2 我国失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6.2 我国失业保障制度改进及优化 |
6.2.1 完善失业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 |
6.2.2 拓宽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
6.2.3 确定适当的保障标准 |
6.2.4 提升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层次 |
6.2.5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改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就业与失业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 |
(一) 理论分析 |
(二) 文献综述 |
二、中国失业问题的必然性分析 |
(一) 中国目前失业状况描述 |
(二) 失业具体原因分析 |
(三) 失业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
三、我国失业及再就业问题的对策选择 |
(一) 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需求 |
(二) 健全劳动力市场,疏通就业渠道 |
(三)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
(四) 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障体系,调动劳动者的再就业积极性 |
(五)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元化转移,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
(六) 协调个人、高校、社会三方,解决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言 |
1.1 中国资源型城市概况 |
1.1.1 中国资源型城市分布 |
1.1.2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
1.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地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与实践综述 |
1.3.1 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与实践 |
1.3.2 国内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与实践 |
1.3.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评价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目标模式研究 |
2.1 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2.1.1 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形成 |
2.1.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形成机制 |
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及演进过程中的问题 |
2.2.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共性特征 |
2.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2.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目标模式 |
2.3.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目标模式 |
2.3.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目标模式的确定原则 |
2.4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 |
2.5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施模式 |
2.5.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施模式 |
2.5.2 战略与模式选择需要注意的几个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接替产业选择 |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间的关系分析 |
3.2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识别 |
3.3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
3.4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方法 |
3.5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分析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 |
4.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评价准则 |
4.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
4.2.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动规律 |
4.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分析 |
4.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分析 |
4.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
4.4.1 拓宽原资源开发领域,拉长原资源型产业链条 |
4.4.2 发展新兴替代产业 |
4.4.3 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
4.5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5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相关支持研究 |
5.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就业 |
5.1.1 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
5.1.2 资源型城市的人口特征 |
5.1.3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结构 |
5.1.4 资源型城市就业和再就业面临的矛盾 |
5.1.5 资源型城市就业和再就业的途径 |
5.2 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社会保障 |
5.2.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
5.2.2 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
5.2.3 社会保障体系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
5.2.4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 |
5.2.5 支持资源型城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6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调整 |
6.1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选择 |
6.1.1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备选空间 |
6.1.2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综合分析评价模型 |
6.1.3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1.4 指标权重的分析计算与主导产业选择 |
6.2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 |
6.2.1 阜新市产业结构的基本评价 |
6.2.2 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6.3 本章小结 |
7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监控与协调研究 |
7.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评价方法 |
7.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评估 |
7.4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动态控制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论文查新 |
四、失业保障制度在反失业中的双重效应及其构建方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1950-2012年) ——基于主体认知的视角[D]. 齐艳华. 辽宁大学, 2013(05)
- [2]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供求失衡矛盾的探析[D]. 张瑞锋.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3]私营小企业失业保险的博弈分析 ——以长春市餐饮业为例[D]. 文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4]失业保险制度中被保险人欺诈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秦雨馨. 湖南大学, 2010(03)
- [5]山西省失业保险运行状况分析[D]. 陆晨信. 山西财经大学, 2007(09)
- [6]转型期失业保障制度的博弈分析[J]. 吕洪渠,郎国放,陈鹏. 价值工程, 2007(04)
- [7]关于完善失业保障制度的博弈分析[J]. 郎国放,吕洪渠. 山东经济, 2007(02)
- [8]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镇的失业保障制度研究[D]. 赵科. 北京交通大学, 2006(03)
- [9]中国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问题研究[D]. 张妍. 兰州大学, 2006(09)
- [10]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 赵兴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