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自然环境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榕[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问题是阻碍喀斯特地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限制因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是稳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关键,对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同时稳固农村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协调发展、贫困恶性循环、乡村地域系统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量化、协同治理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要。在代表南方喀斯特整体环境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对240个贫困村通过统计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问卷调查,以村域为研究单元,从“区域-村-户”多尺度视角,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耦合度模型、A-F法、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围绕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特征,揭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机理与形成机制,集成创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体系并进行应用示范,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分析村域石漠化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是喀斯特地区村域石漠化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村域石漠化规模的驱动因子及作用过程因所在喀斯特地貌类型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13.49%,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23.22%,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38.38%。研究区整体的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1、0.14和0.12。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平均坡度的交互q值最大,为0.4。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域地表起伏度、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2、0.15、0.14和0.14,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的村域河网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15和0.12,河网密度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的村域平均坡度、水土流失率、平均海拔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1、0.3、0.28和0.23。村域坡度和海拔因子与村域石漠化规模均呈现显着正相关,村域水土流失率和人均耕地面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喀斯特地区村域贫困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村域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通广播电视率,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区的驱动因子不同。喀斯特高原槽谷区2015年村平均贫困发生率为27.97%,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16.10%,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29.24%。到2018年,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为2.08,高原山地区为4.69,高原峡谷区为9.52。从2015年村域贫困发生率影响因素看,研究区整体的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村通广播电视率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8、0.25、0.19和0.18,村人均纯收入与所属县域GDP的交互q值最大,为0.37。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主要受村人均纯收入、园地比例、距省道距离和耕地比例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6、0.18、0.12和0.1。喀斯特高原山地主要受村域平均坡度、耕地比例、村域内危房户占比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9、0.15、0.11和0.11。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主要受村域内公共服务点数量、村集体经济收入、饮水安全困难户占比、到县政府驻地距离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3、0.1、0.1和0.1。综上,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农村贫困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高原槽谷区主要受经济与资源条件限制,高原峡谷区主要受公共服务设施的限制。(3)喀斯特地区贫困村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相关性,随贫困程度的增加,石漠化规模越来越大。大部分村域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现较高水平耦合等级和高度耦合协调类型。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关系表现为低水平耦合、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三种类型,大部分村落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等级为高水平耦合,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与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协调性相似,与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等级差异较大,驱动因素也不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受坡度和降雨量等自然环境影响,且坡度、降雨量越大,耦合度越低。分地貌区看,经济发展维度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和峡谷区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影响不显着,但在高原槽谷区,仅受经济维度的显着影响,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且自然环境为负相关,资源禀赋中除村域人均耕地面积外,均为正相关。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受村域海拔和坡度的负向影响,受耕地比例和人均耕地面积的正向影响。村域是解决区域石漠化与贫困问题的有效战场和有力对象,开展村域尺度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研究成果,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区域实践。(4)基于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的耦合机理,研发了石漠化环境相对贫困识别技术、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和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并对取得成果进行示范验证。构建的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实现了相对贫困家庭和区域相对贫困程度的精准有效识别,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推广技术和诊断技术,能有有效促进治理模式在县域尺度的推广示范,以“成效评价—贫困诊断—诉求分析—路径谋划”为主线构建的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诊断的技术,能够较好的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成效评价、问题诊断、病因分析与路径谋划。未来应以建设生态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的产业化工程为目标,构建石漠化地区农户参与式生态产业经营模式,进而实现石漠化地区的乡村振兴。
颜翔琦[2](2021)在《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近几年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落实,有关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重塑乡村活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乡村旅游也成了中国偏远落后地区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地处中国西南内陆贵州省施秉县的黑冲社区,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缓冲区,其优美且独一无二的白云岩喀斯特和喀斯特峰林等自然景观,以及作为山地乡村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为该地区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景观基础。然而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的双重身份使得这里的乡村景观规划不同于一般的乡村。一方面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相关保护条例,作为遗产地缓冲区的黑冲社区相关景观建设活动受限;另一方面特殊的地表、地下二元三维侵蚀环境导致这里存在地表水土流失和地下漏失的问题,不仅影响黑冲社区的乡村环境和生态发展,同时也会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的保护和发展造成威胁。因此,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造成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破坏,并一定程度上实现水土流失—漏失问题的防治,是该地区乡村景观建设面临的的首要难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黑冲社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景观、世界自然遗产地及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漏失等内容的基础研究,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入手,以研究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景观和相关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为主要内容,探求研究区乡村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平衡关系,形成一条适合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旅游的设计规划与发展模式,具体如下:(1)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漏失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社区居民的农业活动、日常生活等行为对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漏失问题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区的乡村生产景观以农田景观、现代农业景观、林果景观为主,通过研究区的农田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设计,发展研究区的新型农业,减少社区居民对单一农田的依赖,从而缓解传统农业活动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问题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创意农业、文创农业等形式加快研究区的产业发展。(2)社区参与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的重要原则,社区发展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区的乡村生活景观以重塑社区公共空间为重点,通过建筑院落、公共绿地、街巷等空间的景观设计,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场所,从而增强社区居民对场地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研究区社区对乡村景观建设及遗产地保护管理的自主性,促进研究区乡村景观发展,更好地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阻控。(3)植物种植设计是研究区乡村生态景观的主要内容。根据世界自然遗产地相关保护原则,研究区树种筛选以乡土树种和先锋树种为主,并从乡村景观设计的角度在研究区内进行合理配置,以此加强研究区的生态恢复,进一步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的阻控。(4)随着研究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除社区居民之以外,游客的相关旅游活动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比重也会日益增加。在研究区乡村“三生”景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设计,主要以科普教育景观设施设计为主,通过相关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景观设计加强社区居民和游客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以及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的“防”、“治”相结合。
何飞平[3](2021)在《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世界遗产区“三江并流”腹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的藏族聚居空间为载体,对研究区内的聚居空间及其所处环境进行了详实的田野调查,搜集与环境相关的地形地貌、气候、水系等数据,与藏族聚居空间相关的人口、产业、收入、地理坐标等数据,利用相关软件将环境和聚居空间相关联,以大量图示化的语言和数据量化分析总结出研究区藏族聚居空间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处机制。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限制着藏族聚居空间的营建和藏民的生产生活,传统的环境适应机制使得聚居空间与环境相生相融,具有可持续发展典型性。历史上民族的迁徙和融合等原因导致藏族与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在三江并流地区形成镶嵌的空间分布格局;横断山脉的走势和区内羽状的水系导致藏族聚居点选址依山临水,快速的海拔上升决定了藏族聚居点的立体分布。各个海拔的坡度坡向等地形地貌以及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不同让藏民形成了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计模式,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聚居空间形态和人地空间格局。以西当村为实例,结合访谈数据,探索发现各空间要素在河谷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适应环境,藏族的环境观、空间认知体系等文化信仰是维系这种适应性达到稳定的重要因素。最后总结出藏族聚居空间的环境适应性机制,将研究结论用于指导聚居点选址、空间格局优化、空间形态发展、院落空间组合等规划设计问题。
呼斯乐[4](2021)在《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地理学科属性提出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应在理论上成为地理课程共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类型多样,目标鲜明,合理地优化“活动”系统能够有效落实课程标准;源于蒙古民族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从身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教学案例能让蒙授学生更好地了解身边的地理现象,真正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本文以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研究背景下,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蒙授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实施教学设计,提出实施策略,促进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初步形成并拓展学生学习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思路和提高学习能力。本文首先通过遴选适合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11个“活动”系统,结合蒙授学生学情选择贴近蒙古族生活环境和蒙古族文化习俗的案例进行人地协调观教育。第二,进行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了解蒙授初中生和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了解和教育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认识现状存在的问题: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基本内涵的了解不够深刻、对蒙古族文化中蕴含的人地协调思想了解不够全面、缺乏具体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实践活动;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缺少学习兴趣、学习途径较为单一、学习方式传统;蒙授初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对人地协调观的了解不够系统、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不合理、人地协调观评价方式单一。第三,通过分析16个培养人地协调观为主的典型教学案例,得出教学目标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具体化、教学过程突出人地协调观内涵、教学评价可测量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研读教材和课标是基础、分析学情是出发点和落脚点,6个案例分析启示,和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依据课标和蒙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制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蒙授初中生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相关的案例,教学评价设计要注重将内隐的人地协调观素养通过外显的行为动作或言语表现出来。最后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完善,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3个教学策略:观察民俗,举一反三激发思维火花策略、深学细悟,提升人地协调观认知策略、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强化实践操作策略。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四级认知水平,需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在教学案例中突出蒙古族文化习俗或居住环境,教学过程中模拟蒙古族文化习俗或居住环境,运用情境教学;突出人地问题,提供充分的人地协调信息,让学生主动去摸索和探究人地问题;设计开放式结论,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碰撞和思考的空间,避免结论单一、缺乏创新性,而且开放式的作业中,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蒙授初中生达到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目标。
孙文健[5](2021)在《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 ——以MAD建筑实践为例》文中指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近三十年中,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到现代社会的视野之中。在东方自然哲学观念和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理念的影响下,MAD建筑事务所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浪潮中致力于创造可持续并具未来感、东方意境的有机建筑,并希望通过作品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本文通过笔者在MAD建筑事务所的实习经历以及与马岩松本人的交流,以MAD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实践和设计手法为例,展开对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本文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出发,理性分析并认定了MAD建筑实践即是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中的个例,其中,自然意境为东方自然属性中的最强因子。由此展开该类型场所的构建与研究。针对自然意境如何作用、怎样表达,需回归到场所中。本文第三章从场所精神的建立、自然要素的演绎、形态与界面、空间秩序、材质与构造以及路径与节点六方面分别展开探讨,总结出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共同营造了场所中的自然意境,并且人们所感知的意境与诗词、山水画、古典园林等传统艺术形式上具有“境生于象外”的相似之处,它是对真实自然的精神提取,是对自然元素的抽象表达。第四章则基于以上对场所中构成要素的研究,并结合MAD建筑事务所的内在逻辑,从自然、想象、文脉、秩序、人文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场所设计策略,提出了可应用于建筑实践中的具体建议和手段。基于创作使命,本文还讨论了东方自然之美的核心,挖掘出其作品产生自然意境的内核所在,并将其归结于场所中对于留白空间的再现与表达。结合前文的分析以及对场所中留白空间的进一步探讨,总结出在MAD的建筑实践中,无论是其设计手法还是表现形式,都有意于激发体验者的联想与想象,留白空间给予了体验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是激发“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的关键所在,人们对于自然意境的感知也便在联想与想象中建立而成。最后全文希望构建一个由个体到普世的深入分析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并为我国未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提供新思路。
陈玥[6](2021)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和地貌学价值,IUCN明确提出重点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世界自然遗产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应该被保护起来,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威胁遗产地的生态安全。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实现遗产地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对维护遗产地自然景观完整性与人地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经济学、遗产保护学、人地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平衡、遗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理论,针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和保护管理等科学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省选择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与荔波-环江石灰岩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对遗产地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运用模型构建、层次分析、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生态压力、生态状态、生态响应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自然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因素与生态脆弱性的联系,构建适用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提出生态保护管理策略,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2010至2020年,施秉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整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由0.07减少到0.04;而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增大,由0.24增加到0.26,这主要由荔波-环江遗产地较高的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所致:2010至2020年,荔波-环江遗产地污染压力得分由0.06增加到0.08,旅游压力得分由0.10增加到0.13,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对生态脆弱性综合评分贡献度增大。遗产地周边居民使用的化肥农药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流向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导致植被死亡、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旅游开发活动加重遗产地生态环境负担,旅游设施的修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难以修复,旅游道路的地表硬化使得土壤透水透气能力减弱,雨水的下渗速率降低,容易在雨季导致低洼处积水,对植被的生长产生威胁。(2)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施秉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30减少到0.18,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18减少到0.05:植被、土地、气候是反映生态系统状况的直观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到整个地球圈。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气候状态、土地状态、植被状态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遗产地生态环境好转,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而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土壤状态得分变化趋势不明显,表明遗产地土壤状况较为稳定。(3)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均逐年减小,施秉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22减少到0.10,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12减少到0.06: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管理措施和植被恢复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管理机构对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有所加强和重视。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显现脆弱性特征,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若不加以人为保护措施的干预,生态环境可能会持续恶化。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内各景区的游客量不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遗产地管理机构应严格进行管理保护,定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实行轮流开放制度让生态环境脆弱程度高的景点进行生态恢复。(4)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均逐渐降低,施秉遗产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9减少到0.32,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5减少到0.37,生态脆弱程度均呈现中度-轻度-轻度的转变,表明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脆弱程度减弱,生态环境好转: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的内在属性,与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外界干扰有关,在一定压力下逐渐显现脆弱性特征。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因其先天脆弱性和外界干扰而呈现不同级别的脆弱性特征,在对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施秉模式、荔波模式和环江模式的生态保护管理策略。未来可借助3S技术手段研究遗产地内各功能分区的生态脆弱性,进一步优化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完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不同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策略制定。
丁继昭[7](2021)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文中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深化学科理解、响应学科大观念要求,通过对学科的深度研究来推进课程与教学,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过程。“物质能量传输”作为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个视点(焦点),可以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提供发展路向指引。系统构建并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把握丰富、庞杂且主线索常常内隐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相当于明确了一个能够使之结构化的大观念。然而,当前对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性并未充分关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思路,本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物质能量传输蕴含了什么样的地理学科视角?如何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有何指向性要求?致力于达成构建学科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探讨教学指向三大目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系统探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寻觅视点”“构建视角”和“确立视角”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找寻地理学科中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明晰其概念内涵及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第二,具体主要从地理学家普遍较为关注物质能量传输的“流”空间背景,物质能量传输中的具体过程序列,物质能量传输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状况和物质能量传输的整体功能表现等方面,沿着“空间背景→过程序列→重要特点→功能表现”的思路逐步递进、延展,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基本框架、维度构成和内容要点。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修正并确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主要包括: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和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等5个子视角,地理物质流视角、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和关注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相互表达等12个内容要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探讨教学指向性要求”两方面。第一,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结合课程组织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构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分析课程标准和分析具体课程内容等。首先,以“物质能量传输”为大观念,基于该组织中心派生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再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的综合响应”三个“大单元”,最终落脚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从“大观念”到“大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一条“明线”,和“阐明人地关系”课程内容组织“暗线”一同搭建起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其核心要素为:一个“大观念”、三个“大单元”、一条“暗线”、一条“明线”和一个“落脚点”。其次,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侧重点。再次,总体分析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大观念视野下围绕物质能量传输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基本交集状况。最后,基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的科学演进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结合知识、能力、思维(视角)和价值观念等课程组织要素,主要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视角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来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中的“逻辑链”,明晰地理学科能力解构中的“核心项”,捕捉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第二,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提出指向性要求,引导教学预期、体现学科本质,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既有教学案例,依据“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指向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第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2)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第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过程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基础,明确地理过程思维起点;(2)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作用主体,把握地理过程思维中项;(3)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输出结果,抵达地理过程思维终点。第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及早提示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做好教学铺垫;(2)着重关照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双过程,察觉教学盲区。第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地域差异时充分关注其地理过程本源;(2)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时注重比较其地域差异特点。第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以组合思维把握要素和地域,认识空间结构;(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统筹多地理过程,理解整体功能。
王思源[8](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焦林峰[9](2021)在《美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教科书研究的重心逐渐由教科书内容的研究转向教科书内容的生产、教科书背后隐含的政治、文化与社会脉络研究。各基础教育学科在此背景下都对其教科书展开了相关研究。教科书的国家形象研究是对教科书背后隐含的政治、文化脉络的重要研究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美国地理教科书通过哪些维度勾勒中国形象?美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样子的?使用这套教科书的美国学生对中国形成了什么样的认识?与教材塑造的中国形象是否存在差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以三本美国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从人文环境形象、自然环境形象、人地关系形象、领土形象、国民形象五个方面进行教科书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解构,回答了教科书从哪些维度勾勒中国形象的问题;利用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三维分析模型进行批评话语研究,回答了中国形象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利用手绘地图和词语自由联想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美国中学生脑海中的中国形象与教科书建构的中国形象的异同。研究发现三本美国地理教科书在人文环境形象方面描绘了:丰富多样、影响广泛的中国文化形象、儒家烙印下的中国社会形象、世界第一的人口形象、异端的政治形象以及因自由而兴的经济形象。在自然环境形象方面描绘了:复杂多样的中国气候、矿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壮美大气的自然景观以及损失惨重的自然灾害形象。在人地关系形象方面描绘了:不毛之地的中国西部形象与得天独厚的中国东部形象,以及和谐与对抗并存的人地关系形象。在领土形象方面描绘了东亚中心的领土形象和分裂残缺的中国疆域。在国民形象上描绘了多面的落后者与破坏者的国民形象与传统又现代的国民形象。将美国中学生形成的中国形象与教科书建构的国家形象相比,大部分形象与教科书表达的呈现着一致性,但在文化形象和国民形象的认知上,超越了教科书的范畴,反映了国家形象构建的流变性。总的来说,在教科书编撰意图上,美国地理教科书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对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构建的,在政治形象体现的最为明显;在教科书内容呈现上,作为东亚中心的中国得到了强调;在教科书内容编排上,正面和负面的中国同时出现,使得中国形象带有叠变性特征。在美国异国形象的构建路径上,美国地理教科书表层系统的多样化组合对国内地理教科书编写和建构异国形象有一定借鉴意义。由于研究的三本教科书出版时间较早,研究结论在时效性方面显得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整理同一出版社在不同年代出版的教科书进行国家形象历时性比较研究,或是对同一时期多个国家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比较研究。此外,对中国地理教科书中反映的本国和异国形象研究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孙婷婷[10](2021)在《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深,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并渴求在生态纪录片中找寻安全感。作为BBC灵魂人物的大卫·爱登堡,90余岁高龄依旧奋战在生态纪录片创作一线,其从业近70年来参与创作的生态纪录片,对英国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贡献都是巨大的。本文在生态美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生态观照和社会影响,运用生态美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导演大卫·爱登堡的生态纪录片进行了深层分析,进一步阐释了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对生态美学及生态学等相关理论的应用与推广。在绪论部分对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确立了研究的可行性。在主体部分立足于生态美学思想,从五个章节依次对大卫·爱登堡的生态纪录片展开研究。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要介绍了导演大卫·爱登堡及其作品,并对其作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大卫·爱登堡的生态纪录片中所呈现出的动植物、自然环境以及人类之间平等共生、相互竞争、协同进化等多样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对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所体现出的平等、和谐的理念及生态价值要素进行挖掘,探究其中的“生态整体论”思想对观众审美的影响;第四章,以“静观美学”和“参与美学”为理论基础,从创作者、参与者、观众的角度,分析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对审美体验的适度把握,探究其纪录片如何将“有人参与”和“无人参与”进行恰当运用,从而使作品达到审美上的整体和谐;第五章,立足当下世界生态环境现状,以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对环境保护的生态诉求为切入点,探究其生态纪录片中所暗含的对生态危机的揭示、对生态文明的维护以及对未来生态蓝图的勾勒。本文通过对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的分析,探究其纪录片如何在确保制作质量的同时,将平等和谐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在审美过程中领悟生态保护重要性、学习生态保护理念和策略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未来生态保护的良方,从而将理念付诸实践。也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下中国生态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世界自然环境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自然环境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生态与贫困 |
(二)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 |
(三)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和贫困特征 |
(一)贫困村石漠化环境特征 |
1 村域石漠化的地理格局 |
2 石漠化影响因子分析 |
3 不同地貌类型区石漠化影响因子比较 |
(二)石漠化环境的乡村贫困特征 |
1 乡村贫困的地理格局 |
2 喀斯特贫困乡村影响因子分析 |
3 不同地貌类型区贫困乡村影响因子比较 |
四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 |
(一)石漠化与贫困的地理相关性 |
1 石漠化与贫困相关性 |
2 石漠化与贫困空间组合 |
(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实证 |
1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结果 |
2 空间自相关与聚集效应 |
3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分析 |
五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现有技术措施 |
1 石漠化环境贫困识别技术 |
2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技术 |
3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成效评估技术 |
(二)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研发 |
1 相对贫困家庭识别技术 |
2 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
3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
4 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
(三)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石漠化与贫困现状评价及措施布局 |
4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措施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2)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乡村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乡村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家乡村景观建设相关政策解读 |
1.4.4 世界自然遗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5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漏失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景观结构及特点 |
2.3 研究区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 |
2.3.2 旅游发展与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
2.3.3 社区发展矛盾 |
2.4 研究区保护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依据 |
2.4.1 国际公约、指南及决议 |
2.4.2 国内相关法律 |
2.4.3 国内相关行政法规 |
2.4.4 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
2.5 研究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
3.1.1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
3.1.2 荷兰羊角村乡村景观 |
3.1.3 德国欧豪村乡村更新 |
3.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3.2.1 重庆武隆仙女山归原小镇乡村景观设计 |
3.2.2 德阳市高槐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
3.2.3 江苏三台山风景名胜区 |
3.3 小结 |
4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内容 |
4.1 乡村生产型景观 |
4.1.1 农田景观 |
4.1.2 农作物种植景观 |
4.1.3 林果景观 |
4.1.4 现代农业景观 |
4.2 乡村生活型景观 |
4.2.1 乡村聚落景观 |
4.2.2 传统建筑景观 |
4.2.3 现代建筑景观 |
4.2.4 公共空间景观 |
4.3 乡村生态型景观 |
4.3.1 河流 |
4.3.2 水塘 |
4.3.3 沟渠 |
4.4 乡村旅游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
4.4.1 交通设施 |
4.4.2 休憩设施 |
4.4.3 卫生设施 |
4.4.4 照明设施 |
4.4.5 标识信息系统设施 |
4.4.6 住宿设施 |
4.4.7 餐饮设施 |
4.4.8 公共设施 |
4.5 小结 |
5 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黑冲社区乡村景观设计 |
5.1 项目概括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区位分析 |
5.1.3 场地现状分析 |
5.2 现状问题分析 |
5.2.1 社区景观营造的缺失 |
5.2.2 植物种植景观单一 |
5.2.3 缺少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景观设计 |
5.2.4 社区营造相关水平较低 |
5.3 研究区乡村旅游规划SWOT分析 |
5.3.1 优势 |
5.3.2 劣势 |
5.3.3 机遇 |
5.3.4 威胁 |
5.4 总体规划 |
5.4.1 设计定位 |
5.4.2 规划策略 |
5.4.3 规划原则 |
5.5 功能分区 |
5.6 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内容 |
5.6.1 生产景观规划 |
5.6.2 生活景观规划 |
5.6.3 生态景观规划 |
5.7 相关旅游设施专项设计 |
5.7.1 交通规划 |
5.7.2 停车场 |
5.7.3 休憩设施 |
5.7.4 公共设施 |
5.7.5 照明设施 |
5.7.6 标识信息系统设施 |
5.7.7 住宿餐饮设施 |
5.7.8 科普教育设施 |
5.8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讨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极具独特性 |
1.1.2 梅里雪山范围内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相生相融 |
1.1.3 梅里雪山极具价值性和生态敏感性共存 |
1.1.4 快速城镇化、旅游业兴起等推力促使藏族聚居空间更新发展 |
1.1.5 藏族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发展的诉求 |
1.2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提纲及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环境适应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 |
2.1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 |
2.1.1 相关概念解析 |
2.1.2 相关研究综述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域的选择 |
2.3.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2.3.2 选择研究区域的原因 |
2.4 环境因子选取 |
2.5 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
2.5.1 地形地貌 |
2.5.2 多样的植被分布 |
2.5.3 种类繁多但耕地有限的土壤 |
2.5.4 澜沧江水系及其他水文分析 |
2.5.5 生态环境的垂直地带性 |
2.6 气候环境因子分析 |
2.6.1 年太阳辐射、最佳朝向(日轨分析) |
2.6.2 温度、湿度、气流、周围辐射(焓湿图分析) |
2.6.3 风频、风向、降水量(风分析) |
2.6.4 特有的立体气候环境特征 |
2.7 社会环境因子 |
2.7.1 宗教信仰影响下的生态观 |
2.7.2 藏族佛教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观念 |
2.7.3 梅里雪山特有的转山文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调查研究的藏族聚居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 历史演变与成形 |
3.1.1 唐宋时期民族迁徙下形成的迪庆藏族 |
3.1.2 元朝时期形成的贸易热潮 |
3.1.3 明朝木氏土司时期的民族融合 |
3.1.4 明清时期迁入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
3.1.5 解放后迪庆藏族的发展 |
3.2 藏族聚居点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3.2.1 藏族与其他民族在滇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2.2 藏族在迪庆州的分布 |
3.2.3 藏族样本聚居点在研究区的人口密度分布 |
3.3 地形地貌与藏族聚居空间的垂直分异关联分析 |
3.3.1 分异划分依据——海拔梯度 |
3.3.2 数据处理 |
3.3.3 藏族聚居点在海拔梯度上的选择 |
3.3.4 不同海拔梯度的聚居点在坡度上的选择 |
3.3.5 不同海拔梯度的聚居点在坡向上的选择 |
3.4 通道与藏族聚居空间的耦合关系 |
3.4.1 澜沧江水系与藏族聚居点的分布 |
3.4.2 山-水-村空间格局 |
3.4.3 道路交通与藏族聚居空间 |
3.5 资源垂直分布与聚居空间分异关联分析 |
3.5.1 农业资源的垂直分布 |
3.5.2 林牧业资源的垂直分布 |
3.5.3 藏民生产方式的分异 |
3.5.4 森林-山地—田坝/村落—水系的聚居空间格局分异 |
3.5.5 不同海拔的聚居空间人地关系分析 |
3.5.6 聚居空间中心与边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机制技术应用实证 |
4.1 实证研究——以西当村村域为例 |
4.1.1 典型村样本选取依据和自然环境情况 |
4.1.2 西当村概况 |
4.1.3 西当村形成历程 |
4.1.4 空间营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
4.1.5 文化信仰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
4.2 传统人居环境适应性系统解构 |
4.2.1 藏族聚居空间传统营建智慧 |
4.2.2 独特的社会结构 |
4.3 当代梅里雪山范围内藏族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 |
4.3.1 生计模式转型混乱 |
4.3.2 聚居空间重构的生态丧失 |
4.3.3 建筑的建设无序 |
4.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建议 |
4.4.1 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发展思路 |
4.4.2 划区分类发展以适应生计模式转型 |
4.4.3 生态环境基底合理保持和用地集约利用 |
4.4.4 聚居空间布局合理与配套体系完善 |
4.4.5 适应环境的道路系统规划 |
4.4.6 适应环境的建筑建造 |
4.4.7 充分发挥村民自组织的管理作用 |
第五章 结论 |
5.1 技术方法的应用范畴 |
5.2 对规划设计问题的指导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128 个典型样本聚居点基本信息统计表 |
附录 D:部分典型村访谈信息统计表 |
附录 E:澜沧江流域藏族聚落空间航拍图 |
(4)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
1.国内外“活动”系统研究背景 |
2.国内外人地协调观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外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研究现状 |
2.国内外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研究现状 |
3.国内外中学民族课程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活动 |
2.地理活动 |
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4.人地协调观 |
(二)理论基础 |
1.地理科学论 |
2.活动课程理论 |
3.建构主义理论 |
4.多元智能理论 |
二、初中地理教材“活动”中适宜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内容分析 |
(一)教材“活动”系统中蕴含人地协调观的内容统计 |
(二)教材“活动”系统中蕴含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内容分析 |
(三)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分析 |
三、蒙授初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调查 |
(一)基本情况 |
1.调查对象的选择 |
2.调查的主要内容 |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1.初中地理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认识 |
2.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人地协调观培养情况调查 |
3.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了解程度现状调查 |
4.蒙授初中生已有人地协调观水平分析 |
(三)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
1.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认识现状存在的问题 |
2.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
3.蒙授初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
四、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呈示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教学目标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具体化 |
2.教学过程突出人地协调观内涵 |
3.教学评价需可测量人地协调观 |
4.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 |
5.研读教材和课标是基础 |
6.分析学情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五、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利用活动系统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 |
1.教学案例选择 |
2.依据4F教学模式 |
3.教学案例设计 |
(二)《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实施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 |
3.实施启示 |
(三)《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实施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 |
3.实施启示 |
(四)利用“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实施策略 |
1.观察民俗,举一反三激发思维火花 |
2.深学细悟,提升人地协调观认知 |
3.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强化实践操作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遴选适合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活动”系统 |
2.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案例设计的一般程序 |
3.提出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汇总表 |
附录二: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报告 |
附录三:案例分析目录 |
附录四:其他教学案例分析 |
附录五:教学设计 |
致谢 |
(5)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 ——以MAD建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之始 |
1.1.2 独特的现代化模式 |
1.1.3 研究方法论解析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状 |
1.2.1 基本概念释义 |
1.2.2 相关文献检索概述 |
1.2.3 研究现状及评析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3 研究的方法 |
1.4.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MAD建筑中暗含的东方自然属性 |
2.1 东方自然体验的抽象认知 |
2.1.1 东方自然观 |
2.2 MAD建筑实践表征及其思想 |
2.2.1 马岩松建筑思想自述 |
2.2.2 MAD建筑实践概述 |
2.2.3 MAD建筑的特点 |
2.2.4 MAD建筑实践的内在逻辑 |
2.3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MAD建筑实践解析——即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解析 |
2.3.1 现代建筑现象学解析 |
2.3.2 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解析 |
2.3.3 山水城市与粒子建筑 |
2.4 MAD建筑中的知觉体验 |
2.4.1 宏观体验——精神自由 |
2.4.2 微观体验——诗意空间 |
2.4.3 联想体验——山水意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场所构成要素 |
3.1 场所精神的建立——主题概念 |
3.2 自然要素的演绎——自然的道具 |
3.2.1 自然要素的抽象表达 |
3.2.2 自然要素的特征 |
3.2.3 自然要素的图底关系 |
3.3 形态与界面——朦胧的场景 |
3.3.1 复杂的非线性 |
3.3.2 消隐的形态 |
3.3.3 模糊的空间 |
3.4 空间秩序——有效的线索 |
3.4.1 前奏 |
3.4.2 序曲 |
3.4.3 高潮 |
3.4.4 尾声 |
3.5 材质与构造——生动的细部 |
3.5.1 “轻” |
3.5.2 “无” |
3.5.3 “真” |
3.6 路径与节点——整体的编排 |
3.6.1 路径的叙事方式 |
3.6.2 节点的暗示与引导 |
3.6.3 路径与节点中的事件 |
3.7 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8 本章小结——可观可游可居的场所 |
第四章 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场所设计策略 |
4.1 自然情节的采集——自然 |
4.1.1 自然要素的模拟策略 |
4.1.2 自然要素的介入方式 |
4.2 形态与边界的自然化表达——想象 |
4.2.1 非线性形态设计策略 |
4.2.2 形态消隐化设计方法 |
4.2.3 空间模糊化设计方法 |
4.3 地域因子的回应——文脉 |
4.3.1 回应城市天际线 |
4.3.2 回应周边环境 |
4.3.3 回应地域文化 |
4.4 空间编排策略——秩序 |
4.4.1 空间序列 |
4.4.2 情感序列 |
4.5 感官与需求的介入——人文 |
4.5.1 创造预期之外的情感体验 |
4.5.2 人体尺度的空间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留白”——东方自然之美的核心 |
5.1 留白的传统哲学基础 |
5.1.1 整体性特点 |
5.1.2 感性的认知方式 |
5.1.3 留白的美学内涵 |
5.2 场所中的留白 |
5.2.1 留白空间的创作思想 |
5.2.2 留白空间的界定 |
5.2.3 留白空间的表现特征 |
5.2.4 留白与空间构成 |
5.2.5 留白与自然 |
5.3 精神境界的想象 |
5.3.1 静谧 |
5.3.2 幽玄 |
5.3.3 神性 |
5.3.4 自然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MAD建筑实践概览 |
附录B:MAD建筑模型 |
附录C:图片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二)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三)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环境特征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整体特征 |
2 施秉遗产地环境特征 |
3 荔波-环江遗产地环境特征 |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1 自然环境脆弱 |
2 人文环境脆弱 |
四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与模型 |
(一)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 评价指标说明 |
(二)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
1 指标数据来源 |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 |
五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
(一)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与等级划分 |
1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 |
2 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 |
(二)生态脆弱性对比分析 |
1 生态压力分析 |
2 生态状态分析 |
3 生态响应分析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析 |
六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保护管理机制与策略 |
(一)生态保护管理机制 |
1 环境预警机制 |
2 生态补偿机制 |
3 问责评估机制 |
(二)生态保护管理策略 |
1 建立监测与反馈体系,提高生态弹性 |
2 严控旅游面积开发,减少生态压力 |
3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健生态响应措施 |
4 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协调人地矛盾 |
(三)施秉模式 |
(四)荔波模式 |
(五)环江模式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学科本体研究 |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 |
三、关注物质能量传输具有地理学科大观念的意蕴 |
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一、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范围 |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综述 |
三、关于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高中课程与教学对物质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 |
一、课程理解时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
二、教学实施中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
第三章 地理大观念视野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初步构建 |
第一节 寻找具有课程与教学意义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 |
一、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上而下梳理学科组织体系 |
二、洞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物质能量传输内在视点 |
三、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
第二节 围绕学科视点初步构建地理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 |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 |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统一关系视角 |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 |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 |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的初步确立 |
第四章 基于专家认同度调查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确立 |
第一节 专家意见咨询问卷设计与改进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改进 |
第二节 专家意见咨询与调查结果分析 |
一、调查过程 |
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分析 |
第一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
一、搭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 |
二、把握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交集 |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具体分析 |
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逻辑链” |
二、明晰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项” |
三、关注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 |
四、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
第六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 |
第一节 大观念视野下从学科本体到教学指向性要求的逻辑进路 |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 |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试用版 |
附录二:专家咨询问卷正式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美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美国:中国是什么样子? |
1.1.2 教科书:基于社会学的教科书分析成为热点 |
1.1.3 地理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文献较少 |
1.2 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美国教科书研究 |
1.3.2 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问题 |
1.5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5.1 内容分析法 |
1.5.2 批判话语分析 |
1.5.3 三维话语分析的分析类目 |
1.6 概念界定 |
1.6.1 教科书 |
1.6.2 国家形象 |
第2章 美国地理教科书基本情况介绍 |
2.1 美国教科书的选用制度 |
2.2 美国地理教科书的简介与使用情况 |
2.3 三本教科书的区域选择与编排 |
2.4 三本教科书中有关“中国”的主题 |
2.5 三本教科书有关“中国”的内容特点 |
2.5.1 内容主题相似度较高 |
2.5.2 教材内容侧重点各有不同 |
2.5.3 强调中国人文地理的信息 |
第3章 国家形象研究编码体系的确立 |
3.1 扎根理论的运用 |
3.2 一级编码的确立 |
3.3 编码的检验 |
第4章 美国三本世界地理教科书的中国形象 |
4.1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人文环境形象 |
4.1.1 丰富多样、影响广泛的中国文化 |
4.1.2 儒家烙印下的中国社会 |
4.1.3 世界第一的中国人口 |
4.1.4“异端”的政治形象 |
4.1.5 因“自由”而兴的中国经济 |
4.1.6 快速变迁的城乡生活 |
4.2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自然环境形象 |
4.2.1 复杂多样的中国气候 |
4.2.2 矿藏丰富的自然资源 |
4.2.3 壮美大气的自然景观 |
4.2.4 损失惨重的自然灾害 |
4.3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人地关系形象 |
4.3.1“不毛之地”的中国西部形象与“得天独厚”的中国东部形象 |
4.3.2 和谐与对抗并存的人地关系形象 |
4.4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领土形象 |
4.4.1 东亚中心的领土形象 |
4.4.2“分裂残缺”的中国疆域 |
4.5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国民形象 |
4.5.1 落后与破坏者的国民形象 |
4.5.2 传统又现代的国民形象 |
第5章 美国中学生的中国国家形象实验研究 |
5.1 空间意象与国家形象的内在联系 |
5.2 基于手绘地图的美国中学生中国国家形象 |
5.2.1 手绘地图获取 |
5.2.2 调查对象介绍 |
5.2.3 调查结果分析 |
5.2.4 小结 |
5.3 基于词语自由联想法的美国中学生中国国家形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启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美国中学生手绘地图及自由联想任务单 |
附录B 中国某中学美国形象调查问卷 |
附录C 美国地理教科书国家形象维度专家咨询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导演作品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态纪录片的概念 |
二、生态美学的概念 |
第二节 大卫·爱登堡简介 |
第三节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概述 |
第二章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的多样关系呈现 |
第一节 对生态主体间关系的表现 |
一、动植物个体关系 |
二、动植物种群关系 |
三、动植物群落关系 |
第二节 对生态主体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展现 |
一、动植物与复杂自然环境的抗争 |
二、动植物对复杂自然环境的适应 |
三、动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
第三节 对人类与生态主体关系的映现 |
一、人类与动植物的领地争夺 |
二、人类对动植物的捕杀伤害 |
三、人类对濒危动植物的保护 |
第四节 对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体现 |
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
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
三、人类与自然环境共生 |
第三章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平等和谐的生态价值 |
第一节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对生态平等的宣扬 |
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 |
二、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反对 |
三、对生物平等权利的维护 |
第二节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对和谐之美的追求 |
一、视听元素的和谐呈现 |
二、内容形式的和谐运用 |
三、审美意蕴的和谐表达 |
第三节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对生态价值的表达 |
一、肯定自然本身的价值 |
二、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 |
三、引发观众的伦理哲思 |
第四章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对审美体验的准确把握 |
第一节 对静观之美的延续 |
一、对自然法则的遵从 |
二、对精彩瞬间的静待 |
三、生态化的审美传达 |
第二节 对参与之美的尝试 |
一、体验式讲解的运用 |
二、创作者到画面中来 |
三、强调观众审美参与 |
第三节 对静观与参与的双重把握 |
一、对拍摄对象的亲近与研究 |
二、对有人与无人的恰当选择 |
三、对观众审美意识的潜默影响 |
第五章 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中环境保护的生态诉求 |
第一节 对生态危机的揭示与反思 |
第二节 对生态文明的践行与维护 |
第三节 对生态蓝图的铺设与勾勒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世界自然环境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D]. 赵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D]. 颜翔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D]. 何飞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D]. 呼斯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 ——以MAD建筑实践为例[D]. 孙文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D]. 陈玥.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7]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D]. 丁继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美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焦林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10]大卫·爱登堡生态纪录片研究[D]. 孙婷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