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薛宝钗关系学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琦[1](2021)在《论李劼人“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区域的最本土的内容,蕴藏着人类生活的经验智慧,展现着地方文化特色。而文学作品中地域文化的书写既是文学地域性、真实性的审美建构,又具有探寻地方文化,进而分析现在、启迪未来的文化价值。作为四川社会土生土长的作家李劼人,其代表作“三部曲”以清末民初前后的四川为背景,艺术性、审美性地观照并构建了四川地域文化,呈现出重要的审美和文化价值。目前学界对于李劼人“三部曲”中地域文化的研究虽然有相当程度的研究和论述,但大多呈现碎片化分析,对“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将“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以实现对“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系统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的研究角度既有助于实现对“三部曲”扎实有力的深入阐释,同时又是了解巴蜀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具有烛照和启示当下和未来四川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在此基础上适当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理论方法,从对地域文化的书写、书写策略、原因、价值等四个方面,实现对“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全面深入阐释。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李劼人及其代表作“三部曲”的整体研究概况和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三部曲”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分析当下学界对于“三部曲”中地域文化研究的优势与不足,指出本文创新点,即将“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书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解读“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美学和文化价值。第一章对“三部曲”中地域文化的书写进行了分析。本部分作为全文的逻辑起点,重点分析了独具川味的地方事象、民情民性与生存经验、时代递嬗下的民间文化在“三部曲”中的具象化呈现,力图将民俗学、人类学理论,以及以巴蜀地区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着作与“三部曲”中地域文化的创作实践相结合,全面深入挖掘“三部曲”对于清末民初四川社会的地域文化系统和独特精神特质的建构与揭示。第二章对“三部曲”中地域文化的书写策略作了阐释。首先,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使“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叙述具有了宏观鸟瞰和微观透视相融合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其次,“在地”和“可观”的方志书写使“三部曲”将关注点落脚到具体的四川乡土世界,通过时代变迁下的全景深描、小中见大的细节描写和同中显异的迭用修辞,对清末民初四川乡土社会进行了深入的艺术阐释。其三,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使“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得到精确性、艺术性呈现,并满足了读者的认知和审美需求。第三章对“三部曲”中地域文化的书写原因进行了解读。分为三个角度:其一是从李劼人的地域经验出发进行探讨,深厚丰富的乡土经验为“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来源,而新文化运动、法国现代文化的思想启蒙则使李劼人对于四川社会的地域文化灌注了更加深邃理性的乡土思考。其二是对李劼人的创作理念和艺术个性进行分析,李劼人在巴蜀方志意识和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吸纳和融合中,形成了以文述史、求真务实、“理想主义的写实”等创作理念,使“三部曲”焕发出了蜀之真的艺术色彩;而自甘边缘的外省身份则使李劼人将巴蜀社会作为灵魂栖居地,以远离主流的艺术个性书写着巴蜀地域精神。其三是从李劼人的独特审美趣味进行研究,李劼人将中国古代俗文学样式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融汇贯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模式,为三部曲”中地域文化的书写提供了有益的艺术经验。第四章对“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价值意义进行了阐释。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指出“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书写是小说地域性、真实性的审美建构。其二是解读了“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文化价值,“三部曲”中地域文化的书写不仅保存了清末民初前后的巴蜀民间世相,提供了珍贵的巴蜀民间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研究价值,而且对“三部曲”地域文化书写中的巴蜀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核的反思和探析,有利于促进当下和未来四川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体概括与升华,进一步阐释“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独特意义和书写价值。同时指出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研究“三部曲”的不足和疏漏之处,期待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
张琼[2](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刘聪儿[3](2021)在《平儿形象阐释史研究》文中指出对二百多年以来关于平儿形象阐释的梳理与总结,是试图形成一个简明扼要的平儿形象阐释史研究的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个梳理与总结的过程表现在对旧红学时期平儿形象阐释、新红学时期平儿形象阐释、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平儿形象阐释、新时期以来平儿形象阐释的归纳与整理。其中旧红学时期平儿形象阐释主要表现为儒家正统价值观体系下对平儿的道德判断,主要包括脂评、评点派、题咏派和索隐派以各自的方式做出的内容阐释。擅长作出提示性评点的脂评、心细如发的评点派以及赞叹与欣赏并存的题咏派、津津于书中本事的索隐派,都为这一时期的平儿形象阐释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新红学时期平儿形象阐释的主要内容表现为“救亡图存”意识下的对平儿新思想的赋予与对传统评点的继承。这一时期主要包括考证派对平儿形象的阐释、评点派对平儿形象的阐释以及对平儿阐释的新的方法的摸索。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对平儿形象阐释的工作,则主要是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之下对平儿阶级的价值划分与批判。分别从1949-1965年、1966-1978年这两个时间段展开论述。新时期以来,在1979年至2000年间的平儿形象阐释则开始脱离“阶级论”的指导,以西方引进的“人性论”、美学、哲学思想体系为主要指导,对平儿进行了“人性”的剖析。2000年至今的平儿形象阐释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对平儿形象进行了多元且深入的阐释,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比较文学新视野的开拓以及“悲剧论”的阐释。在分析总结平儿阐释史的同时,对红学史的发展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梳理,并简单指出整部红学史的内在律动,意即每个时代的红学都带有它各自的时代特征,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此同时,对《红楼梦》的普及和红学的发展做出一定的展望。
张明明[4](2020)在《《红楼梦》高潮艺术论》文中研究指明《红楼梦》的叙事高潮概念是一个伴随着《红楼梦》创作、刊行、评点、传播与接受,而渐趋成熟与定型的概念。根据核心人物、主要矛盾、余波影响、事件转捩点、小说旨归等界定“高潮艺术”的关键词,可梳理出六大高潮事件,即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祭宗祠开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和贾府抄家。这六大高潮事件分别以贾元妃、贾宝玉、贾珍与贾母、王夫人与王熙凤、林黛玉与薛宝钗、贾政为核心人物,多次使用皴染、横云断山、特犯不犯、伏脉千里、一树千枝等艺术手法,围绕着贾府中兴、后继无人、祖恩耗尽、理想世界遭到现实世界侵袭、情的毁灭、家族败亡等重大问题,共同演绎着家族兴衰与宝黛情缘两条主线上的故事。其中,元妃省亲既是贾府衰落过程中政治中兴的高潮,也是小说由“风月宝鉴”主题向宝黛爱情与贾府兴衰主题的过渡,还为后续其他高潮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与土壤,尤其是大观园的修建,为宝黛情缘的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撑;宝玉挨打是宝玉人生路上“情悟”哲学的关键,也是世俗与脱俗冲突的高潮,更是小说“以人补天”失败的高潮;祭宗祠开夜宴是贾府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该高潮过后,小说的叙事主调由欢乐、融洽转向忧忿、哀怨,叙述的重点转向对各方矛盾斗争的书写;抄检大观园的爆发标志着贾府内部矛盾的炽热化,是贾府“自杀自灭”的高潮、是“世俗世界”对“理想世界”戕害的高潮、是贾府婢女遭遇悲剧的高潮,也是贾府抄家的凄惶预演;黛死钗嫁是整部小说“梦幻情缘线”的核心,宣告了“木石前盟”的失败,代表着爱情、诗心以及青春的结束;贾府抄家是家族衰败的制高点,是家族兴衰线与宝黛爱情线最后的交点,是对小说其他高潮的总照应。上述高潮事件既富于变化性,又合于统一性,在遵循生活与艺术规律的基础上,都有开端、有铺垫、有发展,“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矛盾冲突最激烈、核心人物形象最饱满、主旨表达最鲜明的情节,才会将故事推向高潮,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观者情绪。高潮事件之后,情节也不会戛然而止,而是放缓或加快后续影响,增强整部小书的厚重感,使情节富有节奏感。同时,还要不断加入新的情节链,转换枢纽,别开一境,从而牵引出后续高潮事件。无论家族兴亡线,还是宝黛情缘线,都在阐述幻灭与毁灭,这是《红楼梦》高潮艺术的统一性;因各高潮事件侧重点不同,幻灭的表现形式和幻灭的内容不同,这又是《红楼梦》高潮艺术的变化性。通过探究《红楼梦》高潮事件始末及其起承转合间的艺术特征,可以发现,小说的高潮事件应具备结构的匀称性、手法的反复多样性、情节的相似与差异的统一性、人物形象的定型性四方面特点,且这四方面应统一于小说主线、服务于小说主旨。这既是裁夺诸多事件是否为高潮事件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处理高潮事件时,技法高低的又一标准。
宋齐娜仁[5](2020)在《“钗黛之争”接受及作者意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钗黛之争”指红学史上对薛宝钗、林黛玉二者关系的争论,历来评《红楼梦》者,有左钗右黛、右钗左黛、护黛怜钗亦或是二美合一,各持观点,泾渭分明,两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以致好友之间“一言不合,几挥老拳”,“钗黛之争”一度成为红学史上不可调和的公案。“钗黛之争”这桩公案,两百年来随着读者不断的发展更新,可以说“钗黛之争”史就是一部简明的红学史,它反映着历代读者的审美轨迹。读者对“钗黛”形象的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从基本的钗黛人物形象分析、性格差异比较,到更深入的人物悲剧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人格透视、人物塑造与作者的审美心理关系、文化解读、美学阐释等等,“钗黛”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中的情敌关系,更是两个阶级、两种主义的代表人物,对于“钗黛”之间的争论也不仅仅是文学问题,而是上升到一个社会问题、时代问题,甚至于单纯喜欢宝钗还是黛玉也不够满足人们对“钗黛”之美及人物复杂性的把握。本文从“钗黛之争”这一文学现象入手,分析历代读者对于二者的态度,研究“钗黛之争”接受史的变革,将接受美学的方法运用于“钗黛之争”的研究中,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解释这一文学现象,将读者对“钗黛”的态度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概括,并就他们不同的“钗黛观”背后所隐含的价值标准做出分析研究。本文的出发点为“钗黛之争”这一现象,落脚点为作者创作这两个文学形象的原本意图,从《红楼梦》文本中发掘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杨诚[6](2020)在《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也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是《红楼梦》的一项伟大艺术成就;在红学研究中,人物形象研究一直是重头戏,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在相关翻译研究中却是薄弱环节,研究数量较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更少。本论文采用Langacker的认知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辖域、视角与突显四个维度对霍克思译本前80回中对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和王熙凤的相关描写在微观层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位女性人物各自在译本中的形象变化以及变化的共同特点,并且运用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中的哲学诠释学、操纵学派等翻译理论探讨了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分析霍克思译本中语言的偏离,论文发现译作中四位女性人物的形象均有较大变化。黛玉的悲剧性大为下降。原着中黛玉是典型的悲剧形象。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她与宝玉朦胧纯真的爱情最终未能如愿;贯穿全书的还泪神话以及围绕她设置的一系列悲剧意象更增添了浓重的悲剧氛围。霍译在外貌描写上突显的是其优美而非病弱,而她的言语行为均较原着激烈,使其柔弱的形象被削弱;在宝黛爱情描写中,霍译增加了大量解释,导致原文朦胧的爱情描写变得直接,她对宝玉的深情也被淡化;而且霍译忽略了还泪神话在全书的照应,又因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大量悲剧意象在霍译中无法再现,黛玉整体形象的悲剧性也随之降低。宝钗由“冷”变“热”。原着中,宝钗是淑女典范。她思想言行均循规蹈矩;待人接物中规中矩,态度温和但保持距离;同时书中围绕她有意设置了许多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共同构建了其“冷美人”形象。霍译中,她虽然思想更显得正统,行为却有了一份随意与率性;她待人的分寸掌握欠佳,有时更严厉有时又太亲热,未能再现她与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的冷冰冰的形象;加上一些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在译本中无法再现,其“冷美人”形象在霍译中被消解。探春更加敏感精明。原着中,探春因明敏精干而被赞为“敏”。她精明能干;虽然对生母赵姨娘也有尖刻的言辞,但本质上是大家闺秀,温和文雅,平时对赵姨娘也按礼尊重。霍译中,她作为管理者的精明威严被进一步突显;对赵姨娘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敏感尖刻;而她高雅、守礼的闺秀特质却被弱化,她由闺秀中的政治家蜕变为完完全全的精明管理者。熙凤更辣更鲜活。原着中,王熙凤性格中最为突显的特征便是“辣”。她当家理事周到老辣;在贾瑞、尤二姐事件表现得虚伪毒辣;尽管为人圆滑,也不敢越礼,其言行却有着贵族妇女少有的泼辣。霍译中,凤姐变得更精明强干;她对贾瑞、尤二姐更虚伪,因此更反衬出她的毒辣;她更能说会道,更圆滑,也更泼辣凶悍;同时,她说笑的方式也更丰富多彩。整体上,霍译中的凤姐个性更强烈,形象更鲜明。霍译中四位女性变化虽各不相同,但大的方向却基本一致,即均指向闺秀特征的弱化与个人能力与个性特质的强化。原着中,无论是标准淑女宝钗还是有点小性儿的黛玉,也无论是对生母比较尖刻的探春还是个性最张扬的“凤辣子”,本质上都是礼教熏陶出来的大家闺秀,而霍译中她们的守礼言行均有被忽略的趋向,而她们与当时闺秀要求不甚相符的一些特质,如黛玉的聪慧、探春的精明、熙凤的能干与泼辣等,在霍译中均被进一步突显。霍译中女性人物形象之所以会发生以上形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学文本的开放性为译者在译文中重塑人物形象提供了空间。《红楼梦》文本中空白与未定点特别多,模糊的语言表达与难以复制的文学意境客观上为多种诠释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中西文化差异使译者无法在译文中还原原着中的人物形象。而中英语言的差异使书中采用的一些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无法再现,文化的差异则造成了中国特有文化意象的流失,它们均导致了人物形变。再次,译者的思想观念有意无意地参与了译文中人物形象的改写和重塑。曹雪芹与霍克思时代不同的社会观念通过作者与译者分别影响了原着与译着。霍克思以平等的等级观改写中国传统家庭的森严等级观念,使四位女性人物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更多的平等倾向;他还以平等的女性观改造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顺从形象,霍译中女性都不自觉地染上了现代女性的影子。研究表明,从认知识解的角度察看翻译文本,能帮助我们见微知着,从细微的差别中品味出人物形象变化的趋向,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看出译者对作品人物的态度。经典文学作品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变化难以避免,我们既要坦然接受翻译中必然会发生的变形,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融合,从而缩小翻译中的变形。
范晓利[7](2019)在《张爱玲的美术修养与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为对象,从美术语言参与文本创作、绘画场景塑造人物性格、美术思维推动情节展开和文学构思统领美术思维4个方面分析张爱玲的美术修养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而管窥其美术修养与文学构思的互动。
马兰[8](2018)在《《红楼梦》“双性同体”书写现象研究》文中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在人物塑造、叙事艺术等方面为后世叙事文本的创作树立了典范。作者曹雪芹以其高超的人物描写艺术,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可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大多数人物形象普遍存在“双性同体”的特征。但学界对此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贾宝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身上,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其他人物,并且没有明确地将“双性同体”纳入到对《红楼梦》的整体研究中。《红楼梦》的“双性同体”特征还表现在叙事策略上,这包括叙事者本身的“双性同体”性,以及叙事视角的多重性、性别化的叙事干预策略、情感式叙事者权威的建立等方面。首先,叙事者“石头”的“双性同体”性在其产生的环境,和与贾宝玉身份的观照中体现出来,并分别在宝玉与黛玉、宝玉和宝钗的关系中承担着“双性同体”性的叙事功能。曹雪芹选择“双性同体”性的“石头”作为叙事者,一是由于他的“双性同体”性的思维方式,二是由于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与赞扬。其次,在叙述视角上,曹雪芹使用了男性化的全知、次知视角,和女性化的旁知视角相结合的策略。既有客观、理性、克制的男性气质的视角透视,也有主观、自我、感性的女性气质的视角透视。在叙述干预策略上,则使用了男性化的疏离型干预策略和女性化的吸引型干预策略。这两种具有性别意义的叙事策略的使用,使叙事者建立起既理性又感性的具有双性色彩的情感式的叙事权威。《红楼梦》的“双性同体”书写,有别于此前小说的单一性、模式化的书写,呈现出双重性与复杂性。同时,这也为现当代文学中“双性同体”的书写提供了一个合法的源头,树立了典范,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样性的、“双性同体”性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王志刚[9](2015)在《论《红楼梦》的“冷”“热”叙事》文中指出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红楼梦》在叙事中运用了两极共构的叙事手法,使得作品的叙事呈现出典范化的特征。在情节设置中,作者熟练运用"冷""热"叙事的对比手法,并结合贾府衰落的家族悲剧、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以及主要人物形象塑造这三个方面,表达其创作思想。透过这种独特的冷热对比叙事,我们可以更容易地领会出文本深刻的思想意蕴。
董娜[10](2014)在《《红楼梦》与《呼啸山庄》文化意蕴之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楼梦》和《呼啸山庄》作为中西两大经典着作,长期以来吸引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爱情主题,还是叙事技巧,专家学者们都做了犀利深刻的分析和精彩纷呈的评论。然而,把两部着作放在一起对其爱情主题进行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研究的却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意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大背景下,将《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两部经典作为个案,以爱情主题为契机,运用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理论,从叙述时空观、爱情悖论、拉康三角结构的超级能指三个方面,比较这两部巨着所呈现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意蕴。论文由绪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综述《红楼梦》与《呼啸山庄》比较研究概况,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正文分三章阐述:第一章,在中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下,从神话参与性叙述以及时空观两个方面,比较《红楼梦》与《呼啸山庄》叙述方式上的差异性。即《呼啸山庄》所代表的西方以空间主导的时空观所拥有的哥特式神秘色彩和《红楼梦》具有的轮回的神话色彩上的差异,以及《呼啸山庄》和《红楼梦》所代表的中国以时间主导的时空观之间的差异。最后得出《呼啸山庄》偏空间化的时空观带来的写实叙事风格的他者—哥特风格;《红楼梦》偏时间化的时空观带来的叙事风格他者为佛道轮回色彩。第二章以柏拉图《会饮篇》中的爱情观点为基础,从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爱情悖论性角度阐述中西方的爱情模式,并从他者—雌雄同体作者观角度分析两者爱情主题学悖论性的原因。爱是一种使世界和谐的能力,由爱自己的爱情和爱他人的爱情两种类型构成,在《呼啸山庄》中体现为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在《红楼梦》中体现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爱他人的爱情,在《呼啸山庄》中体现出凯瑟琳对埃德加的爱,在《红楼梦》中体现出贾宝玉对薛宝钗的爱。最后得出爱情悖论性他者的不同之处,即《呼啸山庄》爱情悖论的他者是女性的雌雄同体观,而《红楼梦》爱情悖论的他者是男性的雌雄同体观。第三章则是运用西方的拉康的三角结构理论与中国的五行观比较两部着作,以《呼啸山庄》代表的他者—荒原文化超级能指与《红楼梦》代表的他者—僧道文化超级能指,分析其爱情悲剧性。另外,本章将《红楼梦》所蕴含的阴阳五行观与拉康的三角结构做比对分析,获得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内涵意蕴。第三部分为结语,对全文做出总结,阐述两大着作所代表的中西文化在当下仍具有的意义。
二、薛宝钗关系学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薛宝钗关系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1)论李劼人“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三部曲”中地域文化的书写 |
第一节 独具川味的地方事象 |
第二节 民情民性与生存经验 |
第三节 时代递嬗下的民间文化 |
第二章 “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策略 |
第一节 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 |
第二节 “在地”与“可观”的方志书写 |
第三节 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 |
第三章 “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原因 |
第一节 地域经验与乡土思考 |
第二节 创作理念与艺术个性 |
第三节 融汇中西的审美情趣 |
第四章 “三部曲”中地域文化书写的价值 |
第一节 地域文化书写的审美价值 |
第二节 地域文化书写的文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平儿形象阐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红楼梦》人物形象阐释史研究综述 |
三、平儿形象阐释史研究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旧红学时期(1921年之前)平儿形象阐释研究 |
第一节 脂评对平儿形象的评点 |
第二节 清代评点派对平儿形象的评点 |
第三节 题咏派对平儿形象的咏叹 |
第四节 索隐派对平儿形象的阐释 |
小结 |
第二章 新红学时期(1921-1949)平儿形象阐释研究 |
第一节 考证派新红学对平儿的阐释 |
第二节 对平儿阐释传统学术方式的承袭 |
第三节 对平儿阐释新的观念与研究方法的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1949-1978)平儿形象阐释研究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5)对平儿形象的阐释 |
第二节 1966-1978年期间的平儿形象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1979至今)平儿形象阐释研究 |
第一节 1979年至1999年平儿形象的研究 |
第二节 2000年至今平儿形象阐释研究 |
小结 |
结语 |
一、平儿形象阐释及演变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
二、平儿形象阐释史是作为《红楼梦》阐释史的一部分而存在 |
三、回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各时期有关平儿阐释的统计 |
附录2:脂评对平儿的评点统计 |
附录3:清代评点派对平儿的评点统计 |
附录4:红楼梦题咏派有关平儿作品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红楼梦》高潮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二节 已有成果及现状 |
一、“高潮”的定义 |
二、《红楼梦》高潮艺术研究巡礼 |
第三节 《红楼梦》结构分析 |
一、八十回本《红楼梦》结构 |
二、一百二十本《红楼梦》结构 |
三、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高潮艺术的异同 |
第一章 家族势力振兴的高潮——元妃省亲 |
第一节 元妃省亲高潮艺术 |
一、省亲前层层铺叙 |
二、省亲中悲喜交集 |
三、省亲后牵引出更多“虚热闹” |
第二节 元妃省亲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内涵:以“势”补天的高潮 |
二、高潮拐点:由“风月宝鉴”向“红楼故事”过渡 |
三、高潮影响:成为后续高潮事件的必要条件 |
第二章 世俗与脱俗冲突的高潮——宝玉挨打 |
第一节 宝玉挨打高潮艺术 |
一、顿挫之笔,层层造势 |
二、痛怛之情,竭力渲染 |
三、柔情脉脉,自然收束 |
第二节 宝玉挨打在父子冲突关系中的高潮艺术 |
一、众父子关系爬梳 |
二、贾政与宝玉父子关系爬梳 |
三、宝玉挨打在父子关系中的高潮艺术 |
第三节 宝玉挨打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特征:宝玉对“意淫”的执念达到顶点 |
二、高潮内核:世俗与脱俗的冲突 |
三、高潮影响:关涉后续高潮事件的走向 |
第三章 由盛转衰的高潮——祭宗祠开夜宴 |
第一节 贾府现状 |
一、贾府权势达到巅峰 |
二、经济支撑力达到极限 |
三、人丁最兴旺、支派最繁盛 |
四、仪礼约束力最明显 |
第二节 祭宗祠开夜宴的高潮艺术 |
一、以陌生化手法渐次写出煊赫气势 |
二、以烘云托月之法写出欢乐与冷清 |
第三节 祭宗祠开夜宴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本质: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
二、高潮导向:叙事基调由欢乐转向哀怨 |
第四章 “自杀自灭”的高潮——抄检大观园 |
第一节 抄检大观园高潮艺术 |
一、抄检前不断蓄势 |
二、抄检中运笔“特犯不犯” |
三、抄检后“提按顿挫” |
第二节 抄检大观园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表征:“内囊”耗尽的顶点 |
二、高潮内涵:“自杀自灭”的高潮 |
三、高潮本质:“理想世界”被毁灭的高潮 |
四、高潮外延:贾府婢女悲剧的高潮 |
第五章 灵与肉毁灭的高潮——黛死钗嫁 |
第一节 宝黛爱情心路概况 |
一、爱的试探:砸玉剪穗鉴痴心 |
二、爱的发展:赠帕题诗表痴心 |
三、爱的成熟:情婢试玉乱痴心 |
四、爱的毁灭:焚稿成婚释痴心 |
第二节 黛死钗嫁高潮艺术 |
一、破败之事,连连爆发 |
二、一死一娶,悲惨难名 |
第三节 黛死钗嫁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内涵:爱情之情的毁灭 |
二、高潮本质:诗灵诗心的毁灭 |
第六章 贾府衰败的高潮——贾府抄家 |
第一节 抄家前的诸种预兆 |
一、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
二、内部“自杀自灭”愈演愈烈 |
第二节 贾府抄家高潮艺术 |
一、抄家前危机四伏 |
二、抄家中凄惶无比 |
三、抄家后“树倒猢狲散” |
第三节 贾府抄家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内涵:家族的衰败 |
二、高潮终结:对其他高潮的归结 |
第七章 《红楼梦》高潮艺术规律 |
第一节 六大高潮特点探究 |
一、结构层面:位置较为均匀 |
二、手法层面:反复多样 |
三、情节层面:关涉全局 |
四、人物层面:定型人物 |
第二节 高潮艺术的成因 |
一、“一回两事”的式微与“大旨谈情”的朦胧 |
二、作者的文化观念与现实遭际 |
三、悲剧精神的内在要求 |
主要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列)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钗黛之争”接受及作者意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论文的选题意义与基本内容 |
第一章 “钗黛之争”的接受史 |
第一节 清代:评点家说“钗黛”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脂评出现与审美新视角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叶:批俞运动到“钗黛”新评 |
第四节 八十年代至今:接受的多元化 |
第二章 “钗黛之争”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接受主体的多样 |
(一)读者的中心地位 |
(二)读者的审美经验 |
第二节 社会时代的变迁 |
(一)理解与误解 |
(二)共时性与历时性 |
第三节 作品创作的“空白” |
(一)作品的未定性 |
(二)作品的制约性 |
第三章 《红楼梦》作者意图研究 |
第一节 “钗黛对立”的矛盾作用 |
第二节 “钗黛合一”的审美理想 |
第三节 “怀金悼玉”的现实悲剧性 |
第四节 美的毁灭与虚无 |
余论:“钗黛之争”的启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译本选择与研究范围 |
1.2.2 人物选择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红楼梦》原着人物形象研究 |
2.2 《红楼梦》英译人物形象研究 |
2.2.1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红译研究 |
2.2.2 与“人物形象”相关的红译研究 |
2.3 认知识解理论: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
2.3.1 认知识解理论 |
2.3.2 认知识解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3.3 认知识解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
2.4 小结 |
第3章 林黛玉:悲剧形象淡化 |
3.1 柔弱形象弱化 |
3.1.1 娇弱变强壮 |
3.1.2 多愁善感减弱 |
3.2 宝黛爱情朦胧美消失 |
3.2.1 含混描写变明晰 |
3.2.2 深情变平淡 |
3.3 闺秀形象模糊化 |
3.3.1 聪慧形象加强 |
3.3.2 守礼形象削弱 |
3.4 悲剧性减弱 |
3.4.1 还泪神话隐没 |
3.4.2 悲剧意象消失 |
3.5 小结 |
第4章 薛宝钗:冷美人形象“热”化 |
4.1 思想行为发生裂变 |
4.1.1 思想正统化 |
4.1.2 行为随意化 |
4.2 与他人距离感缩小 |
4.2.1 对下人更随性 |
4.2.2 对同辈更热情 |
4.2.3 对尊长更率性 |
4.3 “冷美人”形象消融 |
4.3.1 “冷”的意象消失 |
4.3.2 “冷”的行为隐没 |
4.4 小结 |
第5章 探春:“敏”形象突显 |
5.1 威严形象强化 |
5.1.1 态度更严厉 |
5.1.2 处事更精明 |
5.2 敏感的个性加强 |
5.2.1 言行更显敏感 |
5.2.2 称谓更加尖刻 |
5.3 闺秀形象削弱 |
5.3.1 烘托高雅的意象消失 |
5.3.2 体现高雅的描写淡化 |
5.4 小结 |
第6章 王熙凤:“辣子”形象更鲜明 |
6.1 精干形象进一步强化 |
6.1.1 处事更能干 |
6.1.2 心机更深细 |
6.2 虚伪的表现增强 |
6.2.1 对贾瑞更热情 |
6.2.2 对尤二姐更友好 |
6.3 泼悍鄙俗的形象发生裂变 |
6.3.1 言行泼悍加剧 |
6.3.2 鄙俗言语减少 |
6.4 虚荣要强的个性加强 |
6.4.1 要强的形象强化 |
6.4.2 虚荣的形象裂变 |
6.5 守礼的形象削弱 |
6.5.1 恭顺变放肆 |
6.5.2 对长辈称呼失礼 |
6.6 鲜活的形象突显 |
6.6.1 言语更加圆滑 |
6.6.2 鲜活描写增多 |
6.7 小结 |
第7章 霍译中女性形象重塑的整体趋向与探因 |
7.1 霍译中女性形象变化的共同趋势 |
7.1.1 闺秀形象弱化 |
7.1.2 才能个性强化 |
7.2 霍译中女性人物形变探因 |
7.2.1 开放多解的文学文本 |
7.2.2 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 |
7.2.3 难以抑制的译者观念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张爱玲的美术修养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术语言参与文本创作 |
二、绘画场景塑造人物性格 |
三、美术思维推动情节展开 |
四、文学构思统领美术思维 |
(8)《红楼梦》“双性同体”书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双性同体”性 |
第一节 “双性同体”的起源与流变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社会性别期待 |
第三节 《红楼梦》男性形象的女性化 |
第四节 《红楼梦》女性形象的男性化 |
第二章 《红楼梦》人物性格心理的“双性同体”性 |
第一节 王熙凤性格心理的“双性同体”性 |
一、王熙凤的男性气质 |
二、王熙凤的女性气质 |
第二节 探春性格心理的“双性同体”性 |
一、探春的男性气质 |
二、探春的女性气质 |
第三节 林黛玉性格心理的“双性同体”性 |
一、林黛玉的男性气质 |
二、林黛玉的女性气质 |
第三章 《红楼梦》叙事者的“双性同体”性 |
第一节 作为叙事者“石头”的“双性同体”性 |
第二节 作者曹雪芹的“双性同体”性 |
一、曹雪芹“双性同体”性的思维方式 |
二、曹雪芹对女性价值的肯定与赞扬 |
第三节 “通灵宝玉”的“双性同体”性在《红楼梦》叙事中的作用 |
一、宝黛关系中“通灵宝玉”的“双性同体”性 |
二、“金玉良缘”关系中“通灵宝玉”的“双性同体”性 |
第四章 《红楼梦》叙事策略的“双性同体”性 |
第一节 两种性别特点的多重叙事视角的交错 |
一、男性化的全知视角叙事 |
二、男性化的客观的次知视角叙事 |
三、女性化的旁知视角叙事 |
第二节 两种性别特点的叙事干预类型的共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论《红楼梦》的“冷”“热”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冷热叙事透视贾府的家族悲剧 |
二、宝、黛爱情悲剧与宝、钗婚姻悲剧的冷热叙事 |
三、“冷热”叙事与人物形象塑造 |
(一) 宝玉——爱博而心劳 |
(二) 黛玉——孤高自许冷面下的火热情肠 |
(三) 宝钗——面热而心冷 |
(10)《红楼梦》与《呼啸山庄》文化意蕴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 《红楼梦》与《呼啸山庄》比较的可行性分析 |
1.1 相似的社会背景 |
1.2 相似的人物形象 |
1.3 相似的艺术手法 |
2 综述《红楼梦》与《呼啸山庄》比较研究的概况及本文的重点 |
2.1 《红楼梦》与《呼啸山庄》比较研究概况 |
2.2 本文研究的重点 |
一 叙述时空观之中西比较 |
1 “神秘性”叙述参与之比较 |
1.1 《呼啸山庄》之哥特神秘色彩 |
1.2 《红楼梦》之轮回神话色彩 |
2. 时空观叙述线索之比较 |
2.1 《呼啸山庄》时间映衬下的空间格局 |
2.2 《红楼梦》时间贯穿下的空间意识 |
二 爱情悖论观之中西比较 |
1 “爱自己还是爱他人”之爱情悖论 |
1.1 爱自己的爱情 |
1.2 爱他人的爱情 |
2 爱情悖论观之作家雌雄同体观比较 |
2.1 女性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超性别爱情观 |
2.2 男性作家曹雪芹的雌雄同体爱情观 |
三 超级能指三界结构之中西比较 |
1 拉康的三界理论(ISR) |
1.1 想象的异化 |
1.2 象征的建构 |
1.3 实在的虚幻 |
2 漂浮能指的移位 |
2.1 凯瑟琳爱情的漂浮能指 |
2.2 贾宝玉爱情的漂浮能指 |
3 拉康三角结构与中国阴阳五行观之比较 |
3.1 中国的阴阳五行观 |
3.2 拉康的三界理论与《红楼梦》中的五行观 |
3.3 五行相生相克中的三角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薛宝钗关系学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李劼人“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书写[D]. 刘美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3]平儿形象阐释史研究[D]. 刘聪儿.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红楼梦》高潮艺术论[D]. 张明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钗黛之争”接受及作者意图研究[D]. 宋齐娜仁.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D]. 杨诚. 湖南大学, 2020
- [7]张爱玲的美术修养与小说创作[J]. 范晓利. 上海文化, 2019(06)
- [8]《红楼梦》“双性同体”书写现象研究[D]. 马兰.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5)
- [9]论《红楼梦》的“冷”“热”叙事[J]. 王志刚. 天中学刊, 2015(05)
- [10]《红楼梦》与《呼啸山庄》文化意蕴之比较研究[D]. 董娜. 温州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