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内部通讯网(论文文献综述)
陈启明[1](2021)在《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累计运行15年的万福110kV变电站所采用的生产控制系统及相关一、二次设备已经逐渐出现了抗干扰性差、稳定性弱的问题,无法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电力系统对于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且无法适应电力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以工业计算机、电力系统通信、数据库为平台逐步融合形成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丰富多样、结构规范化、可塑性强、人机对话画面友好等明显优势而备受广大从事电力生产运行检修技术人员欢迎。管理人员研究决定对万福110kV变电站站内相关一、二次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相关生产辅助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造,从而提高变电站电力生产的运行检修管理水平。在对万福变电站进行现场实地勘查并结合万福变电站历年生产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严格论证后,提出了本次改造方案中需要遵守的主要设计技术原则。以此次全面改造的预期目标和相关投运要求谨慎制定了符合万福变电站实际情况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智能生产辅助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备的选型方案。为了解决该站地理位置偏远,运维效率低下,设备老化严重等问题,在改造中新增了故障录波装置、线路备自投装置、综合应用服务器、火灾报警装置、电子围栏装置、北斗GPS双源时钟同步装置等性能优越的设备以期提高现有老旧变电站内设备性能,从源头上消除由于设备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万福110kV变电站将三条11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主保护全部更换为光纤差动保护以获得更迅速更稳定的切除故障能力,以及将变电站控制室内监控后台机电源更换为更加可靠的不停电电源供应,以保证事故情况下调度远方值班人员对变电站现场情况的及时掌握。在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制定了万福110kV变电站改造工程的现场施工调试方案。在施工中结合该变电站的现场实际情况,对设备改造的内容、安全技术措施、质量及工艺要求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改造中遇到的如控制室新旧屏位替换、搭设临时后台过渡、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配合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优化并给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妥善处理方案,为万福变电站改造施工顺利推进带来了便利。改造后的万福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全站一、二次设备进行了高度地功能组合,使其后台操作及监视实现远程实时传送、数据传输稳定、生产运行管理规范化,全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灵活性和可伸展性大大提升。实践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有效可行,改造后全站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结果良好,适于解决万福110kV变电站综自改造问题。
周平[2](2020)在《南京路220kV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靠持续的电能供应是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防误装置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不断成熟,功能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发电厂、变电站建设和改造中不可或缺的设备。根据统计数据证实,随着防误装置的推广应用,电气误操作事故大大减少,为电力系统电能可靠供应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现有的主流防误操作装置、微机五防系统,存在防误闭锁不完善等问题。如:无法实时传输遥控操作的设备状态,无法采集敞开式设备的间隔网门、接地线状态等设备状态,防误闭锁的实时性不能保证,无法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防误闭锁等;离线型防误系统不能实时检测设备状态,采用电脑钥匙开锁,影响操作时间;在线型防误装置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改造成本高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保证可靠的防止误操作的发生。本文在总结国内防误操作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问题与不足,设计开发了一套实时在线五防系统。本系统采用多层次防误闭锁体系结构,具备电气操作全过程实时防误闭锁功能。它能实时获取变电站电气设备的位置状态信息,整个操作过程完全自动完成,不用使用电脑钥匙,避免了“走空程”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设备位置“双确认”技术,设备操作后位置状态确认由系统自动完成,不仅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大大缩短了运维人员倒闸操作时间。在线式五防系统防误闭锁更加全面,逻辑更加严密,判据更加可靠,从电网安全运行的角度来看,在线式五防系统的应用会使运维人员因电气误操作而生伤亡的概率、电网发生大面积停运的概率和设备损坏的概率均大大降低。本文基于在线式五防技术的深入研究,结合南京路220kV变电站的现状,按照智能电网飞速发展的要求,设计并应用了一种新型的可实现实时监控的五防系统。通过对南京路220kV变电站五防系统现有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系统改造的需求,对在线式五防系统进行总体设计。该系统采用IEC61850国际通信标准,实现了各层设备间五防闭锁信息传递,变电站现场配套引入新型的智能接地桩、专用锁具和智能终端等设备,使设备状态实时反馈至本系统。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对南京路220kV变电站进行五防系统的实施,文中总结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应用在线式五防系统后,通过对比系统功能、稳定性和操作时间等,分析了本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祥杰[3](2020)在《科右前旗索伦66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设计》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标志着在信息化基础上新的电气化时代。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理念不断推广,电能已成为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转换利用的有效载体,并通过特高压电力走廊将其输送到能源重需求地区。在电力系统发、输、变、配四元素中,每个部分都对电力系统可靠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电网中输电线路是连接各个变电站的银线,变电站就是电网中那一个个的连接节点。它实现着能量的转换与分配工作,既连接着电网,也连接着电力用户,在电网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变电站设计建设阶段,设计是前提,建设是根本,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建设的好坏,也决定了在后期运行中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所以好的方案设计是最根本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根据电网发展水平和最先进行科技成果不断改进优化设计,及时更新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更好地优化负荷分布、增强供电可靠性、服务电力用户。索伦66kV变电站位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在索伦地区只有这一座变电站,负责索伦地区农牧业、工业生产、生活的电力供应。在本文中,通过对索伦66kV变这样一座运行长达数年的老旧变电站进行现状分析以及索伦地区近年来的负荷增长情况实际调研,找出现行设备的不稳定因素和负荷增长下的危急隐患,给以最优解决方案。论述在现有基础上最大化利用现有一次设备、对小容量变电压器进行增容更换、提升供电能力、解决供电可靠性低、最大化提高电压合格率等方面对索伦地区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论述本设计所依据的相关规定规范、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分析判断索伦地区的电力供应需求,多大容量的变压器才能满足实际需要以实现最经济运行等问题。根据电力系统理论以及兴安电网供电方式的改变重新计算索伦66kV变电站各电压等级的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对不满足要求的一次设备进行重新选型。同时利用本次改造的机会,对电网补偿设备重新梳理,配备满足要求的无功补偿装置。最后根据变电站选型的一次设备情况配置与其对应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依据相关二次设备配置方案设计规范,给出继电保护、自动化、电能计量等二次设备配置方案,最终形成增容改造设计整体方案。
王佳庆[4](2020)在《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文中提出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化石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地球环境也在逐渐恶化,故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找到新型清洁、安全并且可靠的可再生或可持续能源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丰硕的太阳能源辐射就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无污染,用之不竭可再生的低成本清洁能源。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发电系统,该发电系统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直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进行传输。光伏发电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也不会排放任何污染,具有可持续供给、清洁、安全、无噪声的优点,对地球环境保护和解决一次性资源短缺的危机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光伏发电的目的与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与发展现状。然后以通榆边昭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66kV光伏发电站的电气部分设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以及二次系统等的设计,分析了光伏发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原理,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的研究,选用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组、光伏并网控制器、光伏逆变器、直流汇流箱以及交流配电柜等相关电气设备,设计了发电站二次系统方案,以及此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接地的相关方案。最后,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设计出一个完整可靠的光伏发电系统,建立了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66kV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稳定,利用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有效地解决了能源供应问题,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此外,该发电项目应用范围广,并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有效地解决了长距离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电能损失的问题。光伏发电站还具有建设周期短,资源成本低,组建方便快捷的优点,能有效解决光伏变电站对电网负载的持续可靠供电问题,有效地改善了通榆县地区电网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电压低的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郭文凯[5](2019)在《220kV元宝山变电站综合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企业和人民也对电能质量和电力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利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和信号处理技术,对变电站的一次、二次设备通过系统组合配置设计,实现对全站主要设备及输、配电线路进行动态监视、数据测量、自动控制和保护,同时具备与调度通信系统的同步数据传输及远端自动化操作。自动化系统不仅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电能质量和优质服务,同时降低电网损耗和人工运行维护成本。220kV变电站是我国目前主要应用的电压等级变电站,是大部分地区的枢纽变电站,因此老旧220kV变电站的综合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与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代表性。老旧220kV变电站的综合改造工程项目一般现场情况复杂、投资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前期设计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结合变电站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变电站改造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等可行性研究过程。本文从国内外自动化系统发展情况进行叙述,介绍220kV元宝山变电站基本情况,通过对变电站高型布置形式、一次设备问题、二次设备问题、基础设施问题的描述,重点对变电站目前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两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分别从安全、效能、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三个方面,比选变电站综合改造的技术方案,进而确定最佳改造方案。通过对变电站综合改造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工程施工安排、工程造价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进一步验证项目工程改造的可行性,从而最终确定220kV元宝山变电站综合改造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
于洋[6](2019)在《牵引供电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测试软件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高铁的不断发展,为提高高铁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作为新技术的数字化牵引变电站正在逐步推进。近年来,国内学者提出的基于数字化变电站的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对牵引网的供电可靠性与选择性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了确保牵引供电系统可靠运行,在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投运前,对其进行运行状态检测和功能性测试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牵引供电综合自动化系统基于模拟信号的测试相比,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的测试是基于网络通信方式对系统各单元进行测试的。目前的测试方案大多是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围绕单装置进行测试的。这些测试方案无法针对远距配合的广域保护进行测试。本文从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物理结构与通讯模式出发,分析了该系统的测试特点与测试需求。为实现该系统广域保护测控的完整性测试,进行了测试方案的相关研究。对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的保护与自愈的启动条件、时间判定、动作逻辑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该系统一次设备故障故障后的开关状态与自愈动作后的开关状态。这些开关状态为系统功能性测试提供了正确依据。在此基础上,使用RTDS系统仿真不同状态的牵引网电气量。使用仿真电气量来模拟故障SMV,进而通过检测GOOSE报文实现了系统测距、保护、自愈的功能性测试。最终通过研究,得到了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测试方案。为了验证测试方案,基于测试方案在Visual Studio 2017平台上研发了测试软件。同时采用模拟断路器与保护测控装置搭建了广域保护测控系统,依次对系统功能性测试与运行状态测试一一验证。本文所研发的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测试软件,经验证可以对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测距、保护、自愈进行有效测试。证明了该测试软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孙俊亚[7](2018)在《基于自动化新技术的坎乡110KV变电站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犁电网由伊犁供电公司运营管理,察县已建有2座公用110kV变电站,分别为察县110kV变和金泉110kV变。金泉变主要为察县西部供电,察县变主要为察县中部县城供电,察县东部仅有35kV变电站串联供电,35kV线路较长,供电距离较远,导线截面较小,供电质量差,限制了察县东部地区的发展,为此,提出在察县东部地区新增基于自动化技术的坎乡110kV变电站为察县东部供电,填补供电缺口,提高察县东部电网供电可靠性。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针对伊犁电网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伊犁电网中存在电力短缺,并针对察县东部供电质量不高、串供严重显现提出了新建坎乡变电站和增加输电线路的建议与设计思路;其次,针对坎乡建设110kV变电站,进行了变电站选址、短路电流计算、电容电流计算等前期工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该变电站一次系统;最后,提出基于自动化系统的变电站二次部分设计,包括了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系统自动装置配置、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选型、调度与通信设计和基于智能管理的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等内容,达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现代化水平。本文所设计的变电站目前已在伊犁电网投入运行,满足了察县电网负荷增长的需求,论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同类变电站设计提供参考和思路。
俞晓锋[8](2018)在《泰州地区高可靠性配电网示范区规划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主要对泰州中医药城配电网规划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配电网现状进行了评估分析,接着研究了精细化负荷预测,对配电网规划思路和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最后研究了基于自愈的自动化配置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详细介绍了泰州地区中医药城概况以及社会发展概况,并对规划区域的功能特点做了分析;2)深入研究了规划地区内配电网系统建设现状,对电力设备以及线路运行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分析了其优缺点;3)研究了精细化空间负荷预测方法,提出有关预测新思路;同时对不同的性质区域空间进行分类,确立了新的指标,根据用电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泰州规划区域远期及各阶段年负荷现状进行了负荷评估,是后续电网规划时可以参照的重要依据。4)研究了配电网规划思路和方案,根据现状评估结果对规划范围内近期、远期配电网进行了由远及近的规划,对区域高中压配电网系统规划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用户新能源接入形成了初步计划,作为区域配电网的建设的重要依据;5)分析了配电网自动化配置有关方式,首先介绍了配用电通信现状,主要指地区通信系统网络现状和系统网络管理现状;其次对于配电管理其余系统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然后总结并明确了自动化配置建设目标,对自动化配置建设方案做了具体分析研究。
张立新[9](2017)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组态软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无论是电网的继电保护,还是配电网络的故障分析及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计算机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系统需求,本文在分析和研究组态技术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基础上,对苔山110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和需求进行具体的分析,制定了总体设计方案。本文设计了系统的结构、硬件配置、软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通讯系统、故障报警和保护系统,采用紫金桥组态软件完成了系统的监控,建立了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模型。通过系统模拟设计,在模拟系统中完成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实现对设备的信号监测、测试等操作。在此过程中实时监控,信息分析,数据收集一并完成,通过分析采集数据来计算相应的输出值,并进行实时调节,以实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功能。本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其中包含一次构造剖析、二次保护设备、后台程序的结构设计、设备装置等,完成了变电站整体智能化。主要包括:(1)按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需求,对系统进行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设置;(2)实现了对变电站的各类数据的精确测试和各类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测,而且对变电站中的各个可控电器设施实行远程调试和控制,实现了对变电站的有效检测和管理。
李萍[10](2015)在《淮安智能化110kV渔沟变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几年,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及定型越来越快。从近些年对现代网络系统的应用和实践来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用给变电站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基于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本课题结合国内外智能化变电站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结构类型,尤其是基于对象设计、面向间隔的分层分布智能化结构模式,提出淮安智能化110kV渔沟镇变电站综合智能自动化系统应用技术革新的可行性改进措施。围绕淮安智能化110kV渔沟变综合智能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本课题开展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国内变电站综合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外的先进科技技术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技术革新的设计方案。(2)本课题选择变电枢纽重镇淮阴区渔沟镇为实验段,首先概述渔沟镇的电网结构,分析渔沟镇电网结构升级的需求和渔沟变电建设目标,简述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特点,分析建设智能化110kV渔沟枢纽变电为当地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3)分析淮安智能化110kV渔沟变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包括变电站的主要设计原则,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和主要功能要求。并根据可行性研究提出淮安智能化110kV渔沟变的设计方案、系统结构、设备组成、安全措施布置和网络信息结构。(4)分析淮安智能化110kV渔沟变综合自动化设备选型与功能实现。创立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程序结构,保证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监控信息传送的可靠性。智能自动化变电站的后方监控系统的创立也需要软硬件结合作用完成,确保提供出人机交互运营环境畅通的现代化智能化变电站监控系统。通过从结构形式、主要功能、应用效果等方面对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从设备选型、保护测控装置和五防系统等方面对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施。本文设计的110kV渔沟变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变电站控制高精度性能、响应速度快、数据传输可靠的基本要求,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易用易维护的特点。在整个智能变电站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渔沟镇的电网结构现状和近期发展。前期对渔沟镇变电网系统实地考察,结合电网现状进行前景分析。本设计基于原有变电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做好与已有电网结构充分融合的基础上,预留了220kV变电站自动化升级及技术改造的空间。另外,为适应当前电网发展趋势的要求,还充分考虑了智能变电站系统建成投产后对分布式能源的吸纳能力。
二、浅谈高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内部通讯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内部通讯网(论文提纲范文)
(1)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万福变电站现状及改造方案 |
2.1 万福变电站运行现状 |
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
2.3.1 集中式系统结构 |
2.3.2 分布式系统结构 |
2.3.3 分层分布式结构 |
2.4 变电站综自通信系统 |
2.4.1 通信任务 |
2.4.2 通信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福110kV变电站优化设计 |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
3.2 调度自动化 |
3.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3.4 电源系统 |
3.5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
3.6 全站时钟同步系统 |
3.7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施工及调试 |
4.1 改造优化内容 |
4.1.1 电气一次部分 |
4.1.2 电气二次部分 |
4.2 改造质量及工艺要求 |
4.2.1 工程总体要求 |
4.2.2 室内外屏柜安装 |
4.2.3 电缆架设及线芯连接 |
4.3 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
4.3.1 施工安全措施优化 |
4.3.2 施工技术措施优化 |
4.4 若干关键问题的解决 |
4.4.1 保护屏屏顶小母线处理 |
4.4.2 试验报告无线打印 |
4.4.3 改造工程中与对侧变电站的配合 |
4.4.4 保护测控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
4.4.5 后台监控机的不间断电源 |
4.4.6 变电站控制室屏位安排 |
4.4.7 后台改造平稳过渡 |
4.4.8 时钟同步系统 |
4.5 调试试验 |
4.5.1 监控画面对点试验 |
4.5.2 主要设备试验 |
4.5.3 生产运行指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南京路220kV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在线式五防系统的技术基础 |
2.1 在线式五防系统基本功能 |
2.2 在线式五防系统原理及特征 |
2.3 在线式五防系统的通信 |
2.4 在线式五防系统的关键技术 |
2.5 在线式五防系统故障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路220kV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设计 |
3.1 南京路220kV变电站概述 |
3.2 南京路220kV变电站五防系统问题及功能需求分析 |
3.3 南京路220kV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路220kV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应用分析 |
4.1 在线式五防系统站控层应用分析 |
4.2 在线式五防系统间隔层应用分析 |
4.3 在线式五防系统过程层应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线式五防系统在南京路220kV变电站的实施 |
5.1 在线式五防系统实施步骤 |
5.2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
5.3 在线式五防系统在南京路220kV变电站的实施效果 |
5.4 在线式五防系统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
5.5 在线式五防系统取得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科右前旗索伦66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
第2章 现状调研分析 |
2.1 电网现状 |
2.1.1 兴安盟电网现状 |
2.1.2 科右前旗电网现状 |
2.2 索伦66kV变电站现状 |
2.2.1 一次设备现状 |
2.2.2 二次设备现状 |
2.3 电力负荷预测 |
2.3.1 负荷现状 |
2.3.2 索伦地区近期新增负荷 |
2.3.3 负荷发展预测 |
2.3.4 近期电网建设项目 |
2.4 工程建设必要性 |
2.4.1 索伦地区电网及变电站存在的问题 |
2.4.2 工程建设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 |
3.1 主要设计依据 |
3.2 接入系统方案 |
3.3 电气主接线 |
3.4 主变压器的选择 |
3.4.1 主变容量的确定 |
3.4.2 调压计算 |
3.5 电气计算分析 |
3.5.1 潮流计算 |
3.5.2 短路电流计算 |
3.6 无功补偿 |
3.6.1 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
3.6.2 无功补偿的计算及设备选择 |
3.7 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
3.7.1 66kV中性点接地方式 |
3.7.2 10kV中性点接地方式 |
3.8 电气设备的选择 |
3.8.1 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 |
3.8.2 导体的选择 |
3.8.3 其他重要设备的选择 |
3.9 电气设备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
3.10 防雷、接地 |
3.11 站用电系统及站区照明 |
3.11.1 站用电系统 |
3.11.2 照明 |
3.12 施工过渡方案 |
3.1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电站二次部分设计 |
4.1 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
4.1.1 二次系统现状 |
4.1.2 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方案及规模 |
4.2 调度自动化系统 |
4.2.1 调度自动化现状 |
4.2.2 远动系统 |
4.2.3 调度数据网 |
4.2.4 电能量计量系统 |
4.3 变电站的自动化设计 |
4.3.1 监测、监控功能 |
4.3.2 配置方案 |
4.3.3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
4.3.4 其他二次系统 |
4.4 二次设备接地、防雷、抗干扰 |
4.4.1 接地 |
4.4.2 防雷 |
4.4.3 抗干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分布式光伏发电优缺点 |
1.3 光伏发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篇章结构 |
第2章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
2.1 系统组成与原理 |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2.2.1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
2.2.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2.2.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系统电气部分设计 |
3.1 站区总布置 |
3.2 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 |
3.2.1 太阳能电池原理 |
3.2.2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相关计算 |
3.2.3 太阳能电池组件方位角和倾斜角的设计 |
3.2.4 安装方式以及位置场所 |
3.3 逆变器的选型 |
3.4 直流汇流箱的设计 |
3.5 控制器的设计 |
3.6 交流配电柜设计 |
3.7 DC/DC变换器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次系统设计方案 |
4.1 系统继电保护方案 |
4.1.1 系统概况 |
4.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4.1.3 系统技术要求 |
4.1.4 系统调度自动化 |
4.2 计算机监控系统 |
4.2.1 计算机监控系统任务 |
4.2.2 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 |
4.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4.3.1 光伏电站继电保护 |
4.3.2 各元件保护配置 |
4.3.3 安全自动装置 |
4.4 二次接线 |
4.4.1 光伏电站电气测量 |
4.4.2 防误操作闭锁系统 |
4.4.3 互感器配置 |
4.5 变电站控制系统 |
4.6 电气二次设备配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
5.1 设计工程概况 |
5.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
5.1.2 技术原则 |
5.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
5.2.1 短路电流计算 |
5.2.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5.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
5.3.1 过电压保护措施 |
5.3.2 避雷器选型 |
5.4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
5.4.1 雷击的简介 |
5.4.2 无外部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
5.4.3 有外部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
5.4.4 防雷接地设计总结 |
5.5 消防措施 |
5.6 劳动安全卫生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220kV元宝山变电站综合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变电站改造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及应用状况 |
1.2.2 国内研究及应用状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工作 |
第2章 220KV元宝山变电站综合改造项目必要性 |
2.1 变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1 高型布置形式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
2.1.2 电气一次设备问题 |
2.1.3 电气二次设备问题 |
2.1.4 屋外配电装置构支架及基础的问题 |
2.1.5 地上电缆沟 |
2.2 安全性分析 |
2.3 效能与成本分析 |
2.4 政策适应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220KV元宝山变电站综合改造项目设计方案 |
3.1 项目可选技术方案 |
3.1.1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
3.1.2 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
3.1.3 电力系统通信部分 |
3.1.4 可行性方案简述 |
3.2 技术方案比选 |
3.2.1 安全方面比较 |
3.2.2 效能方面比较 |
3.2.3 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比较 |
3.3 技术方案选择 |
3.4 技术方案详细内容 |
3.4.1 电气一次部分 |
3.4.2 电气二次部分 |
3.4.3 系统通信 |
3.4.4 土建部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220KV元宝山变电站综合改造项目可行性 |
4.1 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 |
4.1.1 概述 |
4.1.2 编制原则和依据 |
4.1.3 投资估算 |
4.1.4 财务评价 |
4.2 工程实施安排 |
4.2.1 外部环境落实条件 |
4.2.2 施工过渡措施 |
4.2.3 工程实施计划安排 |
4.2.4 工程实施计划安排 |
4.3 工程造价分析 |
4.3.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及与通用造价比较 |
4.3.2 采取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牵引供电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测试软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现状 |
1.2.2 数字化牵引供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测试方案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结构与网络 |
2.1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分层结构 |
2.2 GOOSE/SMV报文传输 |
2.2.1 GOOSE/SMV报文格式 |
2.2.2 GOOSE/SMV报文传输 |
2.3 过程层的智能化一次设备与智能组件 |
2.3.1 合并单元 |
2.3.2 智能单元 |
2.3.3 合并智能单元 |
2.3.4 所内过程层设备结构 |
2.4 间隔层设备架构 |
2.4.1 馈线保护测控装置 |
2.4.2 站域保护测控装置 |
2.4.3 故障测距装置 |
2.5 广域保护通道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保护自愈下的开关状态 |
3.1 供电臂短路故障下的保护自愈动作逻辑 |
3.1.1 供电臂保护与供电臂自愈 |
3.1.2 供电臂保护与供电臂自愈下的供电臂短路故障 |
3.2 供电臂短路故障且牵引所馈线断路器失灵 |
3.2.1 断路器失灵保护与馈线自愈 |
3.2.2 馈线自愈下的牵引所馈线断路器失灵故障 |
3.3 母线短路故障 |
3.3.1 母线保护 |
3.3.2 母线保护下的母线短路故障 |
3.4 牵引供电系统在不同故障下的开关状态 |
3.4.1 供电臂瞬时性短路故障下的开关状态 |
3.4.2 供电臂永久性短路故障下的开关状态 |
3.4.3 供电臂瞬时短路且牵引所馈断失灵下的开关状态 |
3.4.4 供电臂永久短路且馈断失灵下的开关状态 |
3.4.5 母线短路故障下的开关状态 |
3.4.6 不同故障下的停电区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站间同步测试方案设计 |
4.1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测试方案研究 |
4.1.1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测试需求 |
4.1.2 测试思路与流程模块设计 |
4.2 测试装置站间同步收发报文可行性研究 |
4.3 正常与故障下的电气量收集 |
4.4 系统运行状态检测方案 |
4.4.1 光纤通讯运行状态检测方案 |
4.4.2 设备运行状态检测方案 |
4.4.3 系统运行状态检测流程总方案 |
4.5 系统功能性测试方案 |
4.5.1 不同故障状态SMV发送方案 |
4.5.2 不同故障状态GOOSE接收预期 |
4.5.3 故障测距功能准确性测试方案 |
4.5.4 保护自愈功能正确性测试方案 |
4.5.5 系统功能性测试流程总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测试软件设计与验证 |
5.1 站间同步测试方案验证 |
5.2 测试软件技术难点 |
5.2.1 开发平台的选择 |
5.2.2 单帧SMV报文模拟发送 |
5.2.3 单帧GOOSE报文模拟接收 |
5.3 模拟测试平台搭建 |
5.4 启动界面 |
5.4.1 启动选择 |
5.4.2 读取SCD文件 |
5.5 运行状态检测 |
5.6 功能性测试 |
5.6.1 供电臂瞬时短路测试举例 |
5.6.2 供电臂永久短路测试举例 |
5.6.3 供电臂瞬时短路且牵引所馈断失灵测试举例 |
5.6.4 母线故障测试举例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7)基于自动化新技术的坎乡110KV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伊犁电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2.1 伊犁地区电网现状 |
2.2 伊犁电网存在问题 |
2.3 解决方案及变电站选址 |
2.4 变电站方案设计 |
2.4.1 接入系统方案 |
2.4.2 主变规模及参数 |
2.4.3 出线规模及主接线 |
2.4.4 无功补偿装置 |
2.4.5 短路电流计算 |
2.4.6 中性点接地方式 |
3 坎乡110kV变电站电气主系统设计 |
3.1 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布置 |
3.2 变电站电容电流计算 |
3.2.1 电流计算 |
3.2.2 污秽等级 |
3.2.3 地震烈度 |
3.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3.1 主变压器 |
3.3.2 110kV配电装置 |
3.3.3 35kV配电装置 |
3.3.4 10kV配电装置 |
3.3.5 10kV并联电容器组 |
3.3.6 导体选择 |
3.4 绝缘配合和过电压保护 |
3.4.1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措施 |
3.4.2 电气设备的外绝缘要求及绝缘子串的选择 |
3.5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
3.5.1 电气总平面布置 |
3.5.2 配电装置型式 |
3.6 站用电及动力照明 |
3.6.1 站用电源 |
3.6.2 站内动力 |
3.6.3 全站照明 |
3.7 防雷接地 |
3.7.1 直击雷保护方式 |
3.7.2 接地设计 |
3.8 电缆及光缆设施 |
3.8.1 电缆及光缆选型 |
3.8.2 电缆敷设及二次回路抗干扰要求 |
3.8.3 光缆的防护 |
3.9 一次设备智能化 |
3.9.1 互感器 |
3.9.2 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配置 |
3.9.3 坎乡110kV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配置 |
4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
4.1 系统继电保护 |
4.1.1 系统概况 |
4.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及要求 |
4.2 系统自动装置配置原则及要求 |
4.3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
4.3.1 110kV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
4.3.2 距离保护 |
4.4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
4.4.1 110kV主变压器保护 |
4.4.2 35 (10)kV线路保护 |
4.4.3 10kV电容器保护 |
4.4.4 变压器保护 |
4.4.5 自动装置 |
4.4.6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方案 |
4.5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参数选择 |
4.5.1 电流互感器二次参数选择原则 |
4.5.2 电压互感器二次参数选择原则 |
4.5.3 二次设备的接地、防雷、抗干扰 |
4.6 关口电能计量系统 |
4.6.1 电能量计量系统配置方案 |
4.6.2 电能量信息传输 |
4.7 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
4.7.1 调度数据网接入原则 |
4.7.2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
4.7.3 系统调度自动化配置方案 |
4.8 变电站站内通信设计 |
4.9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 |
4.9.1 主要设计原则 |
4.9.2 监控范围 |
4.9.3 系统网络 |
4.9.4 系统软件 |
4.9.5 系统功能 |
4.9.6 设备配置 |
4.9.7 与其他设备接口 |
4.9.8 配置方案 |
4.9.9 过程层设备 |
4.9.10 网络交换机配置 |
4.10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
4.10.1 系统组成 |
4.10.2 直流电源部分 |
4.10.3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 |
4.10.4 直流交换电源装置 |
4.10.5 交流一体化电源计算 |
4.10.6 UPS电源计算 |
4.10.7 直流负荷计算 |
4.10.8 蓄电池数量及充电模块计算 |
4.11 其他二次系统及系统总体二次设备布置 |
4.12 高级应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泰州地区高可靠性配电网示范区规划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配电网建设现状评估 |
2.1 概述 |
2.2 高压电网现状分析与评估 |
2.3 中压配电网现状分析与评估 |
2.4 低压电网现状分析与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精细化空间负荷预测研究 |
3.1 负荷预测思路 |
3.2 负荷预测方法 |
3.3 空间负荷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电网规划思路与建设方案 |
4.1 规划思路与原则 |
4.2 高压电网建设与改造规划 |
4.3 中压配电网建设与发展规划 |
4.4 新能源接入规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自愈的自动化配置研究 |
5.1 配用电通信现状 |
5.2 自动化配置建设目标 |
5.3 自动化配置建设规划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组态软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组态软件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章 苔山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
2.1 苔山 110kV变电站简介 |
2.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及特点 |
2.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需求分析 |
2.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硬件设计 |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作用 |
3.1.1 变电站数据采集系统 |
3.1.2 变电站控制保护系统 |
3.1.3 网络通信系统 |
3.2 系统结构设计 |
3.2.1 系统的构建场合采用光缆 |
3.2.2 通讯系统方案 |
3.3 系统的特点 |
3.4 系统功能 |
3.4.1 数据采集 |
3.4.2 故障和事件报警 |
3.4.3 间隔层与变电站站控层之间的串行通信系统 |
3.5 保护与通信系统的设计 |
3.6 系统硬件组成 |
3.6.1 间隔层硬件设备 |
3.6.2 网络层硬件设备 |
3.6.3 网络层硬件设备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于紫金桥应用系统的组态软件设计 |
4.1 紫金桥组态软件组成及功能 |
4.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组态软件功能及接口 |
4.2.1 组态软件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
4.2.2 组态软件与智能传感器的连接 |
4.2.3 组态软件与数字量采集卡的连接 |
4.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软件结构及功能设计 |
4.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软件的设计 |
4.4.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软件概述 |
4.4.2 人机界面设计 |
4.4.3 电压柱状图 |
4.4.4 报警和事件记录 |
4.4.5 历史及实时运行数据曲线形式显示 |
4.4.6 命令语言设计 |
4.4.7 实时数据报表 |
4.4.8 设备运行状态报警 |
4.4.9 逻辑判断的设计 |
4.4.10 系统运行结果 |
4.5 IEC61850标准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及测试 |
5.1 间隔层设备的调试方法 |
5.1.1 微机保护装置的调试 |
5.1.2 其它智能装置的调试 |
5.1.3 回路调试 |
5.2 变电站站控层设备的调试 |
5.2.1 交流采样遥测精度的测试 |
5.2.2 主站及当地监控系统的调试 |
5.3 系统联调 |
5.3.1 联调目的 |
5.3.2 联调准备与要求 |
5.3.3 遥测功能联调 |
5.3.4 遥控功能联调 |
5.3.5 遥信功能联调 |
5.4 其它功能检查与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附录A: 设备主要配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淮安智能化110kV渔沟变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本课题主旨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渔沟镇电网结构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 |
2.1 渔沟镇电网结构概况 |
2.2 电网结构升级需求与变电站建设目标 |
2.2.1 需求分析 |
2.2.2 建设目标 |
2.3 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2.3.1 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
2.3.2 智能化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区别 |
2.3.3 智能化变电站的体系结构与通讯网络 |
2.4 智能110KV变电站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2.4.1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经济效益 |
2.4.2 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社会效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110KV渔沟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与功能要求 |
3.1 智能110KV渔沟变电站一次装置的主要参数设计 |
3.1.1 主接线以及其他主要部分的一次装置 |
3.1.2 电路结构 |
3.1.3 保护设备 |
3.1.4 其它辅助装置 |
3.2 110KV渔沟镇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
3.2.1 集中式结构 |
3.2.2 分布式结构 |
3.2.3 分层分布式结构 |
3.3 智能110KV渔沟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及要求 |
3.3.1 采集系统中数据信息的功能 |
3.3.2 代理模块间的通信功能 |
3.3.3 设备控制及闭锁功能 |
3.3.4 微机保护功能 |
3.3.5 事故监测及发出警报的功能 |
3.3.6 数据整理及制表的存盘和打印的功能 |
3.3.7 各项数据的更新功能 |
3.3.8 系统自诊断功能 |
3.3.9 在线编辑功能 |
3.3.10 远程操作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110KV渔沟变综合自动化设备选型与功能实现 |
4.1 智能110KV渔沟变自动化设备选型应遵循的原则 |
4.2 智能110KV渔沟变PS-6000综合自动化系统 |
4.2.1 系统总体架构 |
4.2.2 网络设计 |
4.3 智能110KV渔沟变自动化系统保护测控装置 |
4.3.1 110KV侧保护测控装置 |
4.3.2 主变压器的保护测控装置 |
4.3.3 主变后备保护原理简介 |
4.3.4 10KV侧保护测控装置配置 |
4.4 智能110KV渔沟变自动化系统代理功能设计 |
4.5 智能110KV渔沟变自动化系统微机五防系统 |
4.5.1 五防基本原则 |
4.5.2 五防系统的功能 |
4.5.3 110KV渔沟变微机五防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工作方向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学习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浅谈高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内部通讯网(论文参考文献)
- [1]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优化设计[D]. 陈启明.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南京路220kV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的设计与实施[D]. 周平. 山东大学, 2020(04)
- [3]科右前旗索伦66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设计[D]. 李祥杰.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D]. 王佳庆.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5]220kV元宝山变电站综合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与研究[D]. 郭文凯.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9)
- [6]牵引供电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测试软件研制[D]. 于洋.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基于自动化新技术的坎乡110KV变电站设计[D]. 孙俊亚.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8]泰州地区高可靠性配电网示范区规划关键技术研究[D]. 俞晓锋. 东南大学, 2018(05)
- [9]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组态软件应用研究[D]. 张立新. 河北科技大学, 2017(02)
- [10]淮安智能化110kV渔沟变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D]. 李萍. 东南大学, 2015(02)
标签:变电站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二次设备论文; 继电保护装置论文; 二次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