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12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12例治疗体会

一、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12例治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马金旺[1](2020)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对于普通外科医师或腹部外科医师而言,急性阑尾炎是最为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其终身发病率可达7%-9%。最早是在1894年由Mc Burney医师首先提出了阑尾切除术,且在随后的近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麦氏阑尾切除手术被认为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最佳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经成为大多数外科医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中,对阑尾残端的处理是整个手术的重点和难点。自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以来,阑尾残端的处理在不同的医疗单位中有着各异的处理方法,到底哪种处理方法更好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目的评价不同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优劣。方法通过到病案室检索、查阅病例资料的方法,收集自2017年07月01日—2018年06月30日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急诊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阑尾残端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阑尾残端用Hem-o-lok夹闭者为Hem-o-lok夹闭组,共30例;阑尾残端用丝线结扎加荷包缝合包埋者为丝线结扎包埋组,共6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腹腔引流管留置情况、切口感染率、阑尾残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和总住院时间等数据指标,采用SPSS统计软件19.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手术时间:Hem-o-lok夹闭组=73.83±22.15min;丝线结扎包埋组=108.54±34.97min,P=0.000;2.术中出血量:Hem-o-lok夹闭组=11.17±8.68ml;丝线结扎包埋组=12.92±6.43ml,P=0.272;3.切口感染:Hem-o-lok夹闭组无切口感染者27例有切口感染者3例;丝线结扎包埋组无切口感染者63例有切口感染者2例,P=0.160;4.阑尾残端瘘:Hem-o-lok夹闭组=无阑尾残端瘘29例有阑尾残端瘘1例;丝线结扎包埋组=无阑尾残端瘘65例有阑尾残端瘘0例,P=0.690;5.阑尾残株炎:Hem-o-lok夹闭组=无阑尾残株炎30例有阑尾残株炎0例;丝线结扎包埋组=无阑尾残株炎65例有阑尾残株炎0例,P值为常量;6.住院时间:Hem-o-lok夹闭组=7.93±2.98d;丝线结扎包埋组=6.38±2.45d,P=0.147;7.住院费用:Hem-o-lok夹闭组=10318.77±2596.09元;丝线结扎包埋组=8982.02±2172.76元,P=0.010。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过程中用Hem-o-lok夹闭阑尾残端比丝线结扎+荷包包埋手术时间缩短,但住院费用高;两种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阑尾残端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方面无明显优劣。

刘俊芝,阎仿[2](2017)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甲级切口愈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梗阻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胀、肠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陈德艺,韦良宏[3](2017)在《急性阑尾炎的微创治疗进展》文中提出急性阑尾炎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外科开腹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传统手段。近年来,微创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上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势得以快速发展,包括腹腔镜、经自然腔道阑尾切除术等。本文就急性阑尾炎的微创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雷跃华,杨玉辉,王邓超,李曦,陈文兴[4](2017)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腹膜后位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在腹膜后位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接受LA或OA的147例腹膜后位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LA和OA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未死亡、临床治愈。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A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物使用率、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短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腹腔镜手术禁忌的腹膜后位阑尾炎患者,LA较OA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张海云[5](2014)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阑尾炎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2例阑尾炎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传统手术的为对照组,行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的为研究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的比较上t=13.2116、3.7531、7.0488、6.0258、5.4612、9.4286,P均<0.05;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7.32%,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24.39%,两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之间的比较χ2=10.9775(P=0.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邵旷[6](2013)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阑尾炎患者40例,对其给予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特点,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55.5 min,术中出血量为39.9 mL,术后排气时间为26.5 h,随访中无阑尾残株炎、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显着,值得推广应用。

李志强,孙隆昌[7](2013)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效果对比》文中提出目的对比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运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2.3±10.9)min,术后下床时间(15.2±3.3)h,肛门排气时间(9.5±4.5)h,术后进食时间(23.2±7.6)h,平均住院时间(3.4±1.2)d,平均住院费用(1 523.0±234.0)元;对照组手术时间(50.3±11.2)min,术后下床时间(23.5±4.2)h,肛门排气时间(26.7±13.2)h,术后进食时间(45.4±14.5)h,平均住院时间(7.9±2.2)d,平均住院费用(3 224.0±265.0)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9、16.298、12.935、14.222、18.833、50.464,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0.91%,对照组为1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5,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比传统手术更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韩凯[8](2020)在《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较高。目前,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手段,通过手术将病变阑尾切除,以达治疗目的。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技术成熟,操作简单,但因手术切口较大、术中出血量多等因素,导致术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法彻底清除盆腔及肠内积液,易造成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影响肠功能恢复[1,2]。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治疗阑尾炎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阑尾炎治疗中具有创伤小、疼痛感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广大患者青睐[3,4]。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旨在探究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朱峰毅[9](2018)在《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阑尾急慢性炎症的诊治探讨》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阑尾急慢性炎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外科手术切除与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已延续两百多年。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是一项新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技术,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治化脓性胆管炎的启发,刘冰熔教授于2012年提出内镜下诊治阑尾炎的可行性,并在国内进行多中心研究,尝试推广。本文通过对我院接受ERAT术的阑尾炎患者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探讨ERAT对阑尾急慢性炎症的诊治价值。方法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ERAT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价值,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接受ERAT,对照组病人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腹痛缓解天数和最终的外科切除率。采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主要探讨ERAT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治价值,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诊慢性阑尾炎并行ERAT的42例患者资料,并进行随访研究,比较ERAT与CT、钡剂灌肠(barium enema,BE)对慢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并评估ERAT的最终疗效;第三部分主要探讨ERAT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价值,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住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9例,术前均经腹部超声或CT检查提示阑尾周围或右下腹包块、渗液。结肠镜检查后于阑尾开口处插管,或于回盲部黏膜最隆起处或波动明显、有脓性分泌处行开窗术,然后置入支架引流脓液。术后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复查CT并随访。结果1.试验组17例患者中有16例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ERAT治疗后2例因疾病复发行外科切除,切除率12.5%(2/16);对照组24例经保守治疗后有10例至外科切除,其中1例出现阑尾穿孔,切除率41.7%(10/24)。试验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和外科切除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889,P<0.05)。2.32例疑诊为慢性阑尾炎患者中,ERAT和CT对慢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100%vs.53.3%),(93.8%vs.88.9%)和(93.9%vs.50.0%)。其余10例疑似患者中,ERAT和BE对慢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100%vs.80%),(100%vs.100%)和(100%vs.80%)。ERAT治疗慢性阑尾炎的完全缓解为50.0%。3.结肠镜下发现1例为升结肠憩室粪石嵌顿并脓肿,其余8例患者内镜下均可见阑尾开口处明显充血肿胀,造影见阑尾腔周围造影剂浓集、不扩散,术后腹痛症状及腹部压痛均明显缓解,其中有6例患者术后复查白细胞降至正常水平,5例右下腹压痛较前减轻。术后随访7例患者于术后1月复查腹部CT可见脓肿基本消失,1例患者于术后2月急性阑尾炎复发,未出现阑尾脓肿。结论ERAT集诊断与治疗一体,直接对阑尾开口及阑尾腔进行观察与处理,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明显降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外科切除率,对急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与治疗价值。而对慢性阑尾炎则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刘宇[10](2018)在《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的比较研究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性阑尾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中的优势与不足。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共计523例,其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292例,应用开放手术治疗2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对比,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病例。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4.4±12.6分钟,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6.7± 10.2分钟,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6);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失血量为3.2± 1.3毫升,开放手术组平均失血量为3.0± 1.9毫升,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3);手术切口总长度腹腔镜手术组为2.1 ±0.2厘米,开放手术组为5.3± 1.6厘米,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2)。关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镜手术组为35.4±4.6小时,开放手术组为40.3±6.8小时,腹腔镜手术组短于开放手术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抗菌素应用时间为5.5±0.9天,开放手术组为7.9±1.8天,腹腔镜手术组短于开放手术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腹腔镜手术组292例病例中有14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而开放手术组231例病例有36例发生切口感染,腹腔镜手术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手术组292例病例中有4例术后并发术后腹腔脓肿,而开放手术组231例病例有11例术后发生腹腔脓肿,腹腔镜手术组腹腔脓肿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292例病例中有3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而开放手术组231例病例有4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两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在术后第一天至第七天的FLACC疼痛评分均低于开放手术组,比较均具体显着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1 ±0.4天,而开放手术组为8.6± 1.2天,腹腔镜手术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手术组平均住院花费为13654.3±496.2元,而开放手术组为11242±349.6元,腹腔镜手术组平均住院花费高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儿童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花费少等优点,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具有较大优势。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阑尾手术在儿童复杂阑尾炎中的应用评价目的:比较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的差别,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的可行性。方法:对2014年0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儿童复杂性阑尾炎病例75例,其中应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例,三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9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情况、手术副损伤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脐单部位手术组中有4例转三孔法腹腔镜手术,两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经脐单部位手术组中有27例需要增加引流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比率为27/75(36%)。经脐单部位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三孔法手术组(81.4±15.6分钟vs64.7±11.2分钟,P<0.01);两组平均失血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抗菌素应用时间、腹腔脓肿发生率、术后肠梗阻发生率、阑尾残株炎发生率等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经脐单部位手术组切口感染率为6/75(8%),高于三孔法手术组(1/91,1%),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部位手术组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疼痛评分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结果有显着统计学意义(7.3±0.4 vs 6.7±0.3,P<0.01;4.6±0.8 vs 4.2±0.3,P<0.0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组平均住院花费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14834.3±352.5元vs 13642.1±476.2,P<0.0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单部位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在切口美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术后切口疼痛控制等方面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技术比较尚存在差距。对于复杂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单部位腹腔镜技术不占优势,而且不是首选。三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既往对儿童阑尾周围脓肿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后择期手术的方法,腹腔镜手术的兴起为阑尾周围脓肿早期手术介入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针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阑尾脓肿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做出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穿孔性阑尾炎儿童病例共180例,其中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病例42例作为研究组,阑尾周围脓肿保守后腹腔镜手术的病例46组做对照一组,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病例92例作为对照二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中转开放手术概率、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死亡病例,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组42例中有2例转开放手术,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后手术组无中转开放病例,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组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中转开放概率无统计学意义;2.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保守组(63.5±14.2分钟vs 41.6±8.2分钟,P<0.01),与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63.5±14.2分钟vs60.3±18.2分钟,P>0.05);3.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长于阑尾周围脓肿保守组再次入院手术的病例(42.7±6.5小时vs 22.6±4.2小时;P<0.01),而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组与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42.7±6.5小时vs 41.2±5.5小时,P>0.05);4.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组的恢复饮食时间明显长于阑尾周围脓肿保守后手术组(2.8±0.3日vs 1.8±0.5日,P<0.01);与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2.8±0.3日vs 3.0±0.3日,P>0.05);5.应用抗菌素天数: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组应用天数明显短于阑尾周围脓肿保守后手术组(6.9±0.6日vs 14.7±2.3日,P<0.01),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组的应用抗菌素时间与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6.9±0.6日vs6.4±0.6日,P>0.05);6.腹腔脓肿复发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7.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8.术后肠粘连梗阻发生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9.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阑尾周围脓肿保守后手术组两次总住院时间(8.1±1.2日vs 18.7±3.3日,P<0.01);与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8.1±1.2日vs7.7±0.9,P>0.05);10.住院总费用比较情况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组少于阑尾周围脓肿保守后手术组(13453.4±976.3元vs 21243.4±1276.3元;P<0.01),与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13453.4±976.3元 vs 13207±476.3 元,P>0.05)。结论:对于儿童阑尾周围脓肿,早期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选择,单次住院即可解决局部感染及阑尾切除的问题,不但具有微创、美观的优点,还可以避免误诊,缩短病程,同时避免了阑尾脓肿保守治疗后的复发问题。

二、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12例治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12例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观察项目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1.2.2 研究组患者行综合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急性阑尾炎的微创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1 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2 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3 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3 内镜下手术治疗

(4)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腹膜后位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手术方法
        1.3.1 LA组
        1.3.2 OA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1.6 结果
2 讨论

(5)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手术方式
        1.3.2 研究组手术方式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
    2.2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6)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8)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2.2 炎性因子:
    2.3 并发症:
3 讨论

(9)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阑尾急慢性炎症的诊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ERAT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价值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ERAT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治价值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ERAT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治价值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ERAT诊治阑尾炎的历史、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10)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的比较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经挤单部位腹腔镜阑尾手术在儿童复杂阑尾炎中的应用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外文论文

四、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12例治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对比研究[D]. 马金旺.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2]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J]. 刘俊芝,阎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32)
  • [3]急性阑尾炎的微创治疗进展[J]. 陈德艺,韦良宏. 微创医学, 2017(05)
  • [4]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腹膜后位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 雷跃华,杨玉辉,王邓超,李曦,陈文兴.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7(06)
  • [5]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张海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14(31)
  • [6]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邵旷.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4)
  • [7]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效果对比[J]. 李志强,孙隆昌. 社区医学杂志, 2013(05)
  • [8]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探讨[J]. 韩凯.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23)
  • [9]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阑尾急慢性炎症的诊治探讨[D]. 朱峰毅.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2)
  • [10]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 刘宇. 山东大学, 2018(12)

标签:;  ;  ;  ;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12例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