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脑膜脑炎

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脑膜脑炎

一、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脑膜脑炎(论文文献综述)

加倩[1](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蒋暑雨[2](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曾春燕[3](2020)在《不同病原菌所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致病菌分布情况、临床表现特征、重点实验室检查特点、影像学特点等来探讨发生化脓性脑膜炎及并发症的相关预测因素,旨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能够早期诊断并识别高危患儿,并为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日至2019年10月12日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84例患儿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行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以首次脑脊液检查出的致病菌为分组依据,共分为1)大肠埃希菌组、2)无乳链球菌组、3)其他病原菌组、4)病原菌不明组。并通过病历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特点、主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特点进行比较分析。2.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致病菌分布情况,不同病原菌所致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临床特征性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1.184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培养共检出病原菌79株,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42.9%;脑脊液培养共检出病原菌40株,以大肠埃希菌和无乳链球菌为主。2.无乳链球菌在足月儿化脓性脑膜炎中占比更高(P<0.05),肺炎克雷伯杆菌在早产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占比更高(P<0.05)。3.四组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在出生胎龄、apgar1分钟评分、发病日龄、性别、出生方式等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4.四组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脑脊液总细胞计数,脑脊液糖水平,脑脊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乳链球菌组患儿临床表现为呼吸促及呼吸暂停比例高于其他三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组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抽搐、黄疸、腹胀比例高于其他三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并发的合并症中,大肠埃希菌组败血症、脑积水、硬膜下脓肿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大肠埃希菌组脑积水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乳链球菌组脑白质损伤、脑膜强化损伤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菌组脑组织异常信号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导致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构成有差异,为早期经验性治疗时使用抗生素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2.不同病原菌所致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提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存在个体性差异,为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提供个体化诊断思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3.应结合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等综合判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以降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死率。

江清华,张惠林,任玲龙[4](2019)在《脑脊液Cystatin C在脑膜脑炎诊断中的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脑脊液胱抑素C在诊断脑膜脑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膜脑炎患者54例,设立对照组15例,共69例研究对象入院时均行腰椎穿刺,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及脑脊液胱抑素C检查,根据检验结果,胱抑素C低于正常范围则标记为阴性,高于正常范围则标记为阳性。对比不同类型脑膜脑炎脑脊液胱抑素C阳性率及其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脑脊液胱抑素C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化脓性脑膜脑炎阳性率为82.35%,病毒性脑膜脑炎阳性率为4.55%,阴性率13.64%,真菌性脑膜脑炎阳性率为86.67%。对比对照组与各组间脑脊液胱抑素C浓度,化脓性脑膜脑炎组与真菌性脑膜脑炎组脑脊液胱抑素C浓度高于对照组,病毒性脑膜脑炎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对比,病毒性脑膜脑炎组脑脊液胱抑素C浓度均低于化脓性脑膜脑炎组、真菌性脑膜脑炎组,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脓性脑膜脑炎组稍高于真菌性脑膜脑炎组,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脓性脑膜脑炎、真菌脑膜脑炎脑脊液胱抑素C升高,且阳性率高,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胱抑素C降低,可使用脑脊液胱抑素C作为鉴别化脓性脑膜脑炎与病毒性脑膜脑炎的指标。

邢小微[5](2019)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2.分析不同的Unique reads条数在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3.分析不同检测时间对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检测结果的影响;4.分析感染累及不同部位时,选择不同样本进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11月~2019年2月共计20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包括70例病毒性脑(膜)炎、39例结核性脑膜炎、38例化脓性脑膜炎、24例真菌性脑膜炎和30例对照组。在常规诊治操作中留取脑脊液或血液标本,进行DNA提取和文库构建。将质控合格的文库进行BGISEQ-500/50测序,经过生物信息分析后生成测序数据,根据患者临床信息判读致病体。根据患者临床信息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形成最终诊断。计算高通量测序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比较在不同的Unique reads条数标准下,高通量测序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1.在确诊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中,当Unique reads≥ 2时,高通量测序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0.651)最大,NGS诊断的阳性一致百分比,阴性一致百分比和总一致百分比分别为40.8%,89.3%和76.1%。当感染仅累及脑(脊)膜时,脑脊液组高通量测序阳性率(100%)高于血液组(60%),脑脊液组Unique reads、基因覆盖度均高于血液组,p<0.05。当感染累及脑实质时,脑组织NGS的Unique reads、基因覆盖度均高于脑脊液标本。2.在确诊和很可能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当种水平序列数≥1时,ROC曲线下面积(0.610)最大,NGS诊断的阳性一致百分比、阴性一致百分比和总一致百分比分别为25.6%,96.3%和82.6%。在金标准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NG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96.3%、33.3%和98.7%。将高通量测序与常规检测方法结合时,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阳性率为61.54%(24/39)。3.在金标准确诊的化脓性脑炎中,当Unique reads条数≥ 5时,ROC曲线下面积(0.892)最大,NGS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5.1%,阳性预测值为55.6%,阴性预测值为98.7%。4.当Uniquereads条数≥2时,NGS诊断隐球菌性脑炎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99.47%,阳性预测值为90%,阴性预测值为98.43%。结论:1.(1)建议将Uniquereads≥2作为NGS检测病毒感染的阳性标准;(2)推荐在病毒性脑(膜)炎发病早期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3)当感染累及脑膜时,选择脑脊液进行NGS诊断价值优于血液。2.(1)当NGS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时,建议至少一条以上序列可匹配到种或属时,可作为阳性结果;(2)NGS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能力尚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并可作为排他性诊断方法之一。3.(1)建议将Unique reads数≥5定义为NGS检测化脓性脑膜炎的阳性标准;(2)化脓性脑膜炎的NGS结果较为纷繁复杂,对病原菌和背景污染菌的鉴别是目前的难题。4.(1)NGS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能力低于常规检测方法;(2)NGS可鉴别隐球菌菌种,有助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管理;(3)建议早期联合墨汁染色、真菌培养、荚膜抗原检测及高通量测序多种方法,以期早期、精准诊断,为抗感染治疗方案及疗程的选择提供依据。5.(1)尽管NGS对病毒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能力一般,但在目前临床诊断的困境中,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检测手段。(2)NGS对化脓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能力较好;(3)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各方面证据结合高通量测序结果综合判定病原体。

周煜川[6](2019)在《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性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性肝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了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149名患者,其中61名出现肝功能损伤,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共纳入149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其中61名出现继发性肝损伤,发生率为40.9%,其中男性占42.6%(26名),平均年龄41岁(28-48岁);(2)头痛(55例,90.1%),发热(49例,80.3%),恶心呕吐(39例,59.2%)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起病至正规抗痨治疗平均时间为10天(720天)。(3)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性肝功能受损平均出现在第10天(136天),经保肝治疗后,大多数患者(73.7%)预后较好。(4)本研究中患者年龄(4050岁)可能是肝功能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5)本研究中结核性脑膜炎继发肝功能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起病至抗结核治疗时间,低GCS评分,肢体无力,继发性肝损伤在保肝治疗后不影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结论:我国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继发性肝损害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可能是肝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该试验中,起病至抗结核治疗的时间、低GCS评分、肢体无力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继发性肝损伤在保肝治疗后不影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刘青蕊,黄宝晨,孙吉林[7](2018)在《实用临床电生理学》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使读者系统学习有关电生理学知识。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登由刘青蕊、黄宝晨和孙吉林三位教授主编的,由10个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有关专家教授参与编着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临床电生理学》的全部内容,供读者们学习参考。

许邦礼[8](2016)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分层诊治要素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脑炎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特点,以及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差异,并总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脑炎与脑膜炎分层诊断及治疗的要素,为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2013年10月2015年6月共确诊285例化脓性脑膜炎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其共同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反应异常、吮乳差、呕吐、哭声低弱、面色灰暗、凝视、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等,同时脑脊液示WBC计数>20×106/L,多核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升高,糖含量降低,脑脊液涂片或培养可见细菌,依据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分为脑膜炎组及脑膜脑炎组,脑膜脑炎组除以上表现外,临床还出现如下严重情形:昏睡或昏迷严重意识障碍、前囟饱满、颈强直、反复惊厥发作,严重发绀需要机械通气,且颅脑CT和(或)MRI确诊存在脑实质受损,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异常等,此部分患儿脑实质受到细菌性炎性侵袭,即病变不仅仅局限在脑膜层面;其余轻症患儿分至化脓性脑膜炎组。收集两组患儿所有病史资料,包括围产期感染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颅脑CT和MRI、aEEG等;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的因素,而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aEEG异常程度、睡眠觉醒周期(Sleep wake cycle,SWC)与患儿预后相关性。结果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研究期间共收治4220例患儿,确诊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共285例,约占住院患儿的6.75%,脑膜炎组206例、脑膜脑炎组79例;脑膜脑炎组男48例,女31例,早发型23例,晚发型56例,平均出生体重(3290±806)g,平均日龄11.2天,以合并肺炎、败血症及脐炎最常见,两组患儿一般基本情况均无显着性差异。2.脑膜脑炎组患儿在惊厥发作、严重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需机械通气、呕吐、拒乳、颈强直、颅脑影像异常、并发硬膜下积液及脑积水、听力损害、住院时间方面与脑膜炎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较化脓性脑膜炎组严重,均P<0.05。3.脑膜脑炎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4或>10×109/L、CRP与脑膜炎组存在显着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825、-3.893,均P<0.05。4.脑膜脑炎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500×106/L、糖化物<1.1mmol/L、蛋白≥3000mg/L与脑膜炎组存在显着性差异,脑膜脑炎组患儿脑脊液多严重异常,均P<0.05。5.经单因素分析,将脑膜炎组与脑膜脑炎两组发现存在显着差异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意识障碍、惊厥、颅压增高、颈强直、脑脊液糖化物<1.1mmol/L、蛋白≥3000mg/L、白细胞≥500×106/L,颅脑MRI和CT异常、aEEG重度异常均为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高危因素,均P<0.05。6.两组aEEG重度异常比较有显着差异,脑膜脑炎患儿aEEG重度异常率显着高于脑膜炎组,但其敏感性并不高,而其特异性可达98.5%,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77.2%;两组aEEG正常与异常比较有显着差异,脑膜脑炎患儿aEEG异常率显着高于脑膜炎组;两组患儿aEEG轻、重异常比较存在显着差异,脑膜脑炎患儿aEEG重度异常显着高于脑膜炎组,P<0.01。7.脑膜脑炎组患儿预后不良显着高于脑膜炎组患儿,χ2=64.037,死亡率也显着高于脑膜炎组患儿,χ2=38.748,均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示脑膜炎、脑膜脑炎与临床预后相关系数为r=0.447,P<0.01。8.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示aEEG异常程度、SWC与临床预后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84、r=0.583,均P<0.001。结论1.新生儿呕吐、意识障碍、惊厥、拒乳、颅压增高、颈强直、机械通气、血CRP、血白细胞<4或>10×109/L、脑脊液白细胞≥500×106/L、糖化物<1.1mmol/L、蛋白≥3000mg/L、颅脑MRI和(或)CT示脑实质异常、aEEG重度异常均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高危因素,可作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脑炎与脑膜炎分层诊断及治疗的要素,为其提供精准的诊疗依据,并对患儿临床预后有预测价值,前者的不良预后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后者。2.aEEG在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中的异常率和异常程度均存在显着差异,脑膜脑炎组aEEG异常率高于脑膜炎组,且重度异常率更高,aEEG重度异常患儿的预后较差。aEEG可用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功能监测,不仅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而且可为其分层诊治提供依据。

康涛[9](2013)在《449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因子的变化》文中指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nfection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ICNS)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最常见的有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脑炎,此外,近年来隐球菌性脑膜炎罹患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以上各类疾病可遗留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在病程中存在过强的免疫病理反应造成的免疫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预后。为了降低以上各种疾病致死率及致残率,其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而后按照不同疾病选择特异性的治疗方案。此外,还有必要针对感染中的免疫病理损伤恰当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治疗以促进并改善疾病的转归。目的:本实验通过通过比较结核性脑膜脑炎、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与病毒性脑膜脑炎四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腰穿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以及预后的特点,探讨归纳四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点,从而能够及早判断及时进行针对性检查及治疗。此外,还通过对以上4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检测,了解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程中脑膜局部免疫病理状态及特点,为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过程中免疫病理机制的的判断及应用免疫调节治疗的时机及早做出预后评估寻找一种有效手段。方法:本实验首先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检索449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包括89例结核性脑膜炎、27例化脓性脑膜炎及以及1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315例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预后等。而后归纳统计,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同时,运用Luminex液相芯片系统检测7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27例结核性脑膜炎、1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9例化脓性脑膜炎、22例病毒性脑膜炎)及15例非中枢神经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GM-CSF、IFN-γ、IL-1β、IL-4、IL-6、IL-8、IL-10、IL-12、IL-13、IL-15、MCP-1、TNF-α的浓度,再按其临床资料行分组。所得数据用采用GraphPad Prism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结核性脑膜脑炎与隐球菌脑膜脑炎组患者均大多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基础疾病多为结核(包括肺部及其他部位)与肝炎,其临床症状以发热表现相对较突出,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多合并的基础疾病的有肝炎、结核、自身免疫疾病、淋巴瘤、HIV感染以及需要长期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疾病,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头痛,脑脊液压力增高明显,而发热表现不甚突出。2.改良抗酸染色及脑脊液单核细胞内ESAT-6检测对于结核性脑膜脑炎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MGG染色/墨汁染色阳性是隐球菌脑膜脑炎诊断金标准。对拟诊断化脓性脑膜脑炎者应尽量在使用抗生素前行血培养提高其细菌学检查阳性率。3.整体来讲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预后较差,治疗预后不佳多系未及时早期诊断所致,隐球菌脑膜脑炎所共患基础疾病是影响隐脑预后的重要因素。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脑炎预后整体相对较理想,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系早期出现脑干损伤症状造成生命体征不能维持以及难以控制的癫痫持续状态所致。4.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IFN-γ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升高,而隐球菌脑膜脑炎组中脑脊液IL-4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升高;5.在结核性脑膜脑炎、隐球菌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组患者中脑脊液中IFN-γ及TNF-α浓度在重症组中明显高于轻症组,脑脊液中IL-8、IL-10在隐球菌脑膜脑炎及化脓性脑膜脑炎重症组浓度明显高于轻症组;6.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中GM-CSF、IFN-γ、IL-10、IL-13、TNF-α浓度水平在预后良好、预后较差及死亡组依次增高,并且随着有效的治疗其脑脊液中浓度亦明显下降。7.众多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并且能够被很多因素所调节。有些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程反应中不仅能够保护宿主,而且有加重宿主损伤的作用。结论: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细胞学、生化及病原学方面)及头颅影像学综合做出早期诊断。将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菌素抗原检测和脑脊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4含量测定联合会大大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及隐球菌脑膜脑炎临床诊断的敏感性。脑脊液中IFN-γ、TNF-α、IL-8及IL-10水平的监测对于病情轻重判断具有一定的客观评估价值。联合检测脑脊液中GM-CSF、IFN-γ、IL-10、IL-13、TNF-α等多重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病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而动态检测脑脊液中IL-10、TNF-α水平动态变化不仅可对治疗效果的判读提供一定的客观指标,而且对于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治疗的切入时机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赵文杰[10](2008)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及脑脊液特点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各项指标变化等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价我院近3年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197例,详尽分析各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脑脊液各项指标的变化特点,详细总结临床诊断为病毒感染、结核感染、细菌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脑脊液压力、蛋白、细胞数、葡萄糖、氯化物的变化范围。结果:脑脊液检测简便易行,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特异性差。结论:1、CSF检查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最为重要的诊断手段。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需要在脑脊液检查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严密观察临床经过,并结合影像及脑电图等全身检查综合分析确定诊断。3、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技术进行病原学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在目前还是薄弱点,有待全面开展。

二、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脑膜脑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脑膜脑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2)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二十四节气简介
        1 节气的由来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具体步骤
    3 结果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3.5 结果总评价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3.9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简历

(3)不同病原菌所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不同病原菌所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不同病原菌所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像学特点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4)脑脊液Cystatin C在脑膜脑炎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间脑脊液胱抑素C异常例数比较
    2.2 各组间脑脊液胱抑素C浓度比较
3 讨论

(5)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性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结核性脑膜脑炎的少见表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实用临床电生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脑电图学
    第一节脑电图
        一、癫痫的诊断要点
        (一) 棘波
        (二) 尖波
        (三) 棘慢波或尖慢波综合
        (四) 高度失律
        (五) 发作性节律波 (包括阵发性或暴发性节律波)
        (六) 各型癫痫的EEG表现
        1. 癫痫大发作
        2. 癫痫小发作
        3. 局限性癫痫
        4. 精神运动性癫痫
        5. 植物神经发作
        6. 反射性癫痫
        7. 发热性惊厥
        8. 小儿良性局灶癫痫
        9. 枕叶阵发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
        (七) 癫痫的脑电图与癔病、晕厥等的鉴别诊断要点
        1. 癔病
        2. 晕厥
        3. 其他
        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
        (一) 脑肿瘤的脑电图
        1. 大脑半球肿瘤的脑电图
        (1) 生理波的改变
        (2) 异常波的出现
        2. 大脑半球不同部位肿瘤的脑电图
        3. 大脑深部及幕下肿瘤的脑电图
        4. 桥小脑角肿瘤的脑电图
        5. 脑干脑瘤的脑电图
        6. 脑电图改变与肿瘤性质的关系
        (二) 脑脓肿脑电图
        (三) 颅内血肿脑电图
        (四) 脑寄生虫病脑电图
        三、良性颅内压增高脑电图
        四、脑血管疾病的脑电图
        (一) 脑出血的脑电图
        (二) 脑梗死的脑电图
        (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电图
        (四) 高血压病的脑电图
        (五) 脑动脉硬化的脑电图
        五、偏头痛的脑电图
        六、颅内炎症和脑病的脑电图
        (一) 颅内炎症的脑电图
        1. 脑膜炎的脑电图
        2. 脑炎的脑电图
        3. 特殊脑炎
        (三) 脑病的脑电图
        1. 中毒性脑病的脑电图
        2. 缺氧性脑病的脑电图
        3. 放射性脑病的脑电图
        4. 代谢性脑病的脑电图
        5. 尿毒症性脑病的脑电图
        6. 透析性脑病的脑电图
        7. 肺性脑病的脑电图
        8. 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的脑电图
        七、颅脑损伤的脑电图
        (一)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脑电图
        1. 轻型颅脑损伤
        2. 中型颅脑损伤
        3. 重型颅脑损伤
        (二)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脑电图
        (三) 脑外伤后综合征和后遗症的脑电图
        (四) 颅脑外伤的鉴定
        八、电击伤的脑电图
        九、变性与脱髓鞘性疾病的脑电图
        (一) 多发性硬化的脑电图脑电图改变:
        (二) 弥散性硬化的脑电图
        (三) 震颤麻痹的脑电图
        (四)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电图
        (五) 结节性硬化的脑电图
        (六)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脑电图
        十、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脑电图
        (一) 甲状腺疾病的脑电图
        1. 甲状腺机能亢进
        2. 甲状腺机能减退
        (二) 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的脑电图
        (三) 肾上腺皮质机能障碍的脑电图
        1.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2. 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
        (四) 下丘脑-垂体性疾病的脑电图
        1. 尿崩症
        2. 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症
        3. 产后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综合征 (席汉综合征) 多为弥漫性慢活动或广泛性高波幅慢波。
        (五) 性腺分泌异常的脑电图
        1. 月经及月经周期异常
        2. 绝经期综合征
        3. 妊娠中毒
        (六) 糖尿病的脑电图
        十一、智能障碍的脑电图
        (一) 精神发育不全的脑电图
        1. 苯丙酮尿症
        2. 家族性黑蠓性白痴
        3. 先天愚型
        4. 先天性脑积水
        5. 小头畸形
        6. 内因性精神发育不全
        (二) 痴呆的脑电图
        1.老年性痴呆
        2.脑动脉硬化性痴呆
        3.Alzheimer病
        4.Pick's病
        (三) 正常颅压脑积水
        (四) Huntington's舞蹈病
        十二、精神病的脑电图
        (一) 神经症即神经官能症的脑电图
        1.神经衰弱
        2.癔病
        3.强迫性神经症
        (二) 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
        (三) 躁狂抑郁症的脑电图
        (四) 轻微脑机能障碍的脑电图
        十三、意识障碍及脑死亡的脑电图
        (一) 慢波型的意识障碍
        (二) α波型的意识障碍
        (三) β波型的意识障碍
        (四) 纺锤波型的意识障碍
        (五) 无皮层状态
        (六) 脑死亡的判断
        十四、其他疾病的脑电图
        (一) 脑膜白血病的脑电图
        (二) 脑性瘫痪的脑电图
        (三)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脑电图
        (四) 重症肌无力的脑电图
        (五) 三叉神经痛的脑电图
        (六) 发作性睡病的脑电图

(8)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分层诊治要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语表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9)449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因子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各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病史资料
        2.2 临床症状体征资料
        2.3 辅助检查
        2.4 预后表现
    3. 讨论与分析
第二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特点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实验分组
    2 主要试剂及来源
    3 主要仪器及设备
    4 实验方法
        4.1 标本的收集
        4.2 Luminex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
        4.3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
        5.1 .CNS 感染患者中不同疾病组治疗前首次脑脊液中的 GM-GSF、IFN-γ、IL-1β、IL-4、IL-6、IL-8、IL-10、IL-12、IL-13、IL-15、MCP-1、TNF-α水平比较
        5.2 轻症患者组和重症患者组的 GM-GSF、IFN-γ、IL-1β、IL-4、IL-6、IL-8、IL-10、IL-12、IL-13、IL-15、MCP-1、TNF-α水平比较
    6 讨论和分析
第三部分 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同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实验分组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TBM 组中预后良好、预后较差及死亡组组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2.2 TBM 组治疗前后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2.3 TBM 组脑脊液中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5. 存在问题及不足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及脑脊液特点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四、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脑膜脑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不同病原菌所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分析[D]. 曾春燕. 苏州大学, 2020(02)
  • [4]脑脊液Cystatin C在脑膜脑炎诊断中的意义[J]. 江清华,张惠林,任玲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9(24)
  • [5]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D]. 邢小微.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6]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性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D]. 周煜川.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7]实用临床电生理学[J]. 刘青蕊,黄宝晨,孙吉林.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8(01)
  • [8]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分层诊治要素的初步研究[D]. 许邦礼. 郑州大学, 2016(03)
  • [9]449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因子的变化[D]. 康涛.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4)
  • [1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及脑脊液特点回顾性分析[D]. 赵文杰. 吉林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脑膜脑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