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话·跨文化哲学

多元·对话·跨文化哲学

一、多元论·对话·文化间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周琳娜,戴劲[1](2018)在《文化认同与制度式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性看待世界,处理不同民族、国家间关系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实践,得到了诸多国家的认可。这种认可从表面上看是发展成果的共享,其实质是深层次的文化认同的折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实现跨文化认同的内在理据性。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带来了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分歧的式微。

余纪元,N.布宁[2](2017)在《拯救现象: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比较哲学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里士多德认为,现象并不是纯粹非真理的意见,其中也包含了部分的真理。采取亚里士多德的"拯救现象法",可以让我们辩驳"在西方之外的哲学传统并非严肃哲学"的偏见。如果把非西方传统中所说的东西考虑成现象的话,我们的方法是把这些现象放在与西方现象平等的地位上。同时,拯救现象的方法不同于零碎的哲学研究方法,它要求我们不要全盘接受西方学者通行的中西比较研究之中的标准性阐释。

森文[3](2017)在《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设计是一种既古老又年青的文化,把设计追溯到人类历史的“童年”,可以看到设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推动、技术进化的角色,把设计学科定义在现代化阶段,可以发现设计对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同时设计学和设计教育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处在“文化自觉”与“转型”的成长阶段,使设计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旧与新、本土设计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文化生态命题。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要求设计必须为文化生态问题的解决做出实际的贡献。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切入,对设计的文化属性、文化责任、文化功能进行思考,对设计文化系统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文化生态理论的构建与本土设计的研究,提出设计创新与设计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案例研究与验证,探讨本土设计为地域性文化生态服务的方法与设计生态系统建设的可能性。文化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对设计的文化本质和系统关系研究具有启示性,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分析,提炼出“文化生态观”作为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经过对文化生态观的研究视野、批评理论、结构与功能理论的探讨,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村”等实践行动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有益的经验与方法,揭示文化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和建设重点,同时树立基于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观点和立场,拓宽了设计文化研究的视野。作为文化生态理论向设计学理论的转化,本文提出设计文化生态学概念,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构建,既是把生态学的方法引入设计学的理论创新,也是把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运用于设计研究的学科创新,有助于对设计文化的系统性和生态性理解,对设计学较多集中于本体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技术论倾向具有补充的作用,有利于设计学研究视野的扩大和理论的丰富。设计文化系统结构、生态位特征及生态规律的研究表明,设计的文化生态属性使其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为“创造生活”服务,而且更加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文化使命,同时设计文化的自觉与自律,给设计提出了文化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体现为设计向文化生态观的转向。设计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本土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生态的重视,是文化系统论和生态观的体现,把本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结合,既是设计知识创新的目标,也是社会服务作用的发挥。设计服务与消费是一个交互关系系统,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构成一种基于文化交互的生态关系结构,二者的交汇点是地方性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同构,因此,本土设计不应停留在对文化元素与符号的视觉表现层面,而应是通过文化场域体验获取综合性知识,对文化信息与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可以发挥更多层面的文化生态作用,本土设计的本质是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基于这一思想的本土设计,将是一种来源于文化又符合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服务行为,使设计在地域环境中具有存在的价值,具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对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播的价值。由此,本文通过对本土设计方法和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文化生态研究和“场域体验”的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设计文化系统和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功能,发展出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与框架模型,作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设计生态系统构建体现为把设计文化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是一种系统策略,其作用是以设计的文化生态效应为地域文化发展服务,其特征是本土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双向转换,及地区资源与设计资源的双向利用,通过对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寻找设计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策略的选择是基于地域生态的,在尊重本土文化价值的情况下与地区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对社会的服务是指向地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包括为文化、经济、社会、自然各个子系统的服务,而且要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发展与生态责任等方面的关系。根据这一思想,作者运用设计生态系统方法,把“政产学研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构成协同创新设计系统,搭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与服务平台,组织设计实践与研究团队,把设计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开展了多个地区的设计合作实践活动,探索本土设计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的方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再把实践案例作为理论的实证,验证设计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模式,讨论其作用和价值。设计实验和综合应用实践的研究表明,设计与地区的合作是系统性的服务,由本土设计体系构建的设计生态系统是设计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转化,通过系统效应与生态效应发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其特征有三,一是需求的多层级性,即兼顾从政府到企业、民众各个层面的需求,使设计作用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行动的规模性与广泛性,通过多学科团队构成设计系统,从环境、产品、传播等方面进行较大规模的设计创新,统一于社会创新发展目标;三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兼容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既为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服务,也通过设计创新与传播建立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设计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和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地区需求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由此而建构的理论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野、新方法,既是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和丰富,也是设计学科理论的一项补充,把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进行研究,吸收了跨领域、交叉性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二是以文化生态观为立场和基础的设计研究,发展了本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文化生态属性的深入理解,对中国设计的转型发展和自身系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三是本土设计运用于地域性文化生态建设得到了方法论指导,贯穿在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大规模的长期行动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并且可以持续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应;四是验证了一种可实践、可推广的本土设计创新模式,包括设计与地区合作的系统模式、设计创新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文化保护模式,也包含着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云南模式”,体现了一种本土设计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相统一的设计文化走向。

庞静[4](2015)在《论中国当代宗教哲学研究的全球化转向》文中指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种理论研究都被打上了"全球化"的标签,宗教哲学的研究也不例外。在宗教哲学领域,全球化已不再简单的只是一个历史发展趋势或者现存的社会状态,而是宗教哲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即"全球意识"。"全球意识"的觉醒,使中国宗教哲学的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宗教哲学的研究内容得以扩展,二是宗教哲学的研究方法发生了转变。前者不但表现为国内学者们冲破基督教话语体系的框架,开始真正将儒教、印度宗教等纳入到宗教哲学研究的范畴中,而且表现在国内学者们对新近的宗教对话问题也进行了全球化式的研究,从而扩大了宗教哲学的研究内容。后者表现为借鉴西方宗教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宗教哲学的研究方法从传统的实在论转为后现代的非实在论的方法,从比较的方法转为对话的方法。至此,彰显了中国当代宗教哲学研究的全球化转向。本文试图从"全球化"的视域出发,探寻中国当代宗教哲学研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转向,以此为读者理解中国当代宗教哲学的理论发展如何适应全球化提供一条明晰的理论思路和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构想。

何玲梅[5](2014)在《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文中研究表明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是一种新教育模式的探讨与构想。语言是人类表达自己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使用和表达语言来传递人的存在信息,不过,除非人们的意识形态与素质不断提升,否则很少会有人用心去捕捉。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在透视某一特定群体或个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质量以及重构某一与众迥异的人生形态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语言折射人文智慧,也可让人重新认识自我,还能帮助找出自身的偏离之处。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可以给人带来与不同情感、智慧牵手的体验,这种魅力对于当代英语专业教育来说是不可抗拒的,她引领着不同文化群体或文化冲突的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对英语专业教育寄托的美好希望,其教育价值理念就蕴含其中。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意在将文化理解的精神贯穿于英语专业教育全过程。因此,文章在导论之后的第二章就对“文化理解”的“本原”进行了概念澄清、对其发生以及哲学意蕴进行了解读。文化理解是理解主体对文化意义的内化,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一种观念性、情感性和意愿性的实践活动;它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极端”倾向,尽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一种自由的思想交流与沟通。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人类文明的源头,文化理解就是祖先们的生活方式,它将自由与秩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文化理解是人类个体的心理始动力;另外,文化理解也是社会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条件。文化理解的活力在于其能弃绝对立与隔绝紧张关系的源头,开辟一个多元并存、开放、互动的新局面。“理解”已成为当代哲学的关键词。无论是巴赫金的超语言学,还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还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以及布伯、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亦或哈贝马斯理想的语言环境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文化理解进行了哲学意蕴的阐释,这些理论必将在教育尤其是英语专业教育领域引起强烈的反思与回应。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是以社会生活为背景进行的构想。论文第三章解析了文化理解的时代背景,阐释了当代英语专业教育的困境以及文化理解与社会大背景的休戚相关。现代化使人类置于与自然界和他人心灵隔离的危机之中,使人类面临多元文化的相遇与碰撞。在这种时代背景中的一元论以及二元论都无法适应形势的要求,人们渐渐意识到文化理解是实现超越与秩序、应对人类危机以及谋求共同发展的最佳选择。论文第四章是关于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之可能性界说。可能性界说主要立足于“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是可能的”和“英语专业教育与文化理解相契合”的两个前提假设,对于这两个前提的论说实际上是对语言教育观和英语专业教育观的重新揭示与澄明。首先,语言学在二十世纪初开历史先河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密切关注思维、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此,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研究语言还是文化都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认识其本质。其次,语境论的出现直接导致了语言教育领域从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知性教育向通过语言学习来理解不同核心价值观念为主的文化理解教育的转变。另外,存在主义教育对“我—你”教育关系的阐释、边界教育学对师生关系边界跨越的处理、以及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对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共同解放的追求等等也是对“文化理解与英语专业教育相契合”的多维证明。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的哲学基础在于人性的理解。论文第五章是对语言符号研究以及英语专业语言符号教育现象的检视,通过分析语言符号教育的逻辑和原理,认为在语言学习的较高阶段,即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阶段大幅度增加人文性知识内涵、减少语言符号教育与技能训练的比重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英语专业学习主体在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上的提升而且还有利于母语文化的国际传播。学者们逐渐发现理性认识能力都是在语言结构中发生的,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整个人类存在的基本载体。近代哲学倡导的主客思维模式逐渐被意义辨析、语言表达分析和言语行为分析所替代,因而西方哲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语言学阶段。语言学转向的三条基本路向包括: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句法—语义学分析模式;以乔姆斯基(Noam Avram Chomsky)为代表的理想语法构造模式;以及以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为代表的语用学分析模式。前两种理论模式由于过分注重语言规则本身的考察,而忽略了语言的交往、沟通功能。而语用学的研究将交往职能引入语言分析,把言说者和听者之间相互理解的前提条件作为主要任务,语用学角度的语言分析强调合理挖掘交往的合理性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理解。论文第六章是针对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作为一种自由的教化实践的全面叙述。这种教育是一个贯穿文化理解精神的开放—生成的英语专业教育模式。在其整个教育过程中,英语专业教育将重温促进学习主体自由成长的本体承诺,重新找回英语专业教育的本真力量。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坚信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关系将取代制度性关系,整个教育过程将充满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师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将得到共同发展。

吴倩[6](2010)在《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 ——以罗光、牟宗三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罗光和牟宗三分别是二十世纪港台地区“新士林”和“新儒家”两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各自建构了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本文以罗、牟两人对儒家超越问题的思考作为典型个案,通过比较两者的生命超越论来探析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诠释问题。本文分析和比较了罗光、牟宗三生命超越论的基本观点、形上基础和理论来源,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两者对于儒家超越问题之探讨的优长与疏失,展现出儒家超越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罗、牟二人的理论探索在此问题上所能提供的启发与借鉴。第一章梳理了“超越”一词的概念起源和中西方哲学探讨超越问题的理论传统,分别考察了罗光、牟宗三研究超越问题的学思历程。“超越”一词源自西方,对超越问题的探讨在西方哲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然而超越问题并不局限于西方语境,而是人类哲学思考的根本问题,透过西方哲学的特殊性关联于“哲学之为哲学”的普遍性。中国传统哲学尽管并未使用“超越”这一语词,但却一直注重对生命超越问题的探讨,把人之安身立命问题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进行思考,这种问题意识与西方哲学十分接近。在此意义上中西方哲学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和会通进一步深化对超越问题本身的思考,罗光与牟宗三对超越问题的探讨就是现代中国哲学中进行这种理论尝试的两个典型个案。第二章分析了罗光“形上生命哲学”之生命超越论的形上基础、理论内涵和最终目标。“形上生命哲学”的生命本体论坚持由“生命之在”来研究“本体之有”的实在论理路。罗氏的天人关系论认为人这一超越主体的本质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生命”,而上天作为生命超越之终极目标实质就是天主教信仰的造物主上帝,因此天人之间的相互和谐一方面要求人自觉地发展自身作为“生命”的本性,另一方面需要上帝在人自身努力的基础上进行启示和救赎。在此基础上,罗氏的生命超越论认为生命超越的基本理路是人通过自觉的修养实现自己作为“生命”的本质意涵,以一种培护现实的“生命之在”的实在论理路进行超越,同时这种超越之路的最终目标是归向上帝的天国,只有上帝的救赎才能使人达至超出生命本性的“超性界”。第三章分析了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之生命超越论的形上基础、理论内涵和最高境界。“道德的形上学”的本体论认为天地万物的创生本体是“心之理”,同时继承了传统儒家的实践智慧,阐明这一本体基于道德实践而有“具体的普遍性”。牟氏的天人关系论认为上天不是一个超越的神明,而是与人心具有内在贯通性的“创生实体”,“人之为人”的本质就在于“道德本心”对于天理本体的呈现,因此天人之间的合一就是人不断显发自己的“心中之理”、契接天道创生本体的历程。在此基础上,牟氏的生命超越论注重于本体作为一种应然之法则的观念论义涵,主张通过自觉的道德实践不断确证“心之理”本体的绝对普遍性,是一种自立自足、无待于外的生命超越论。第四章就罗光、牟宗三生命超越论的基本观点、思想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并分析两人的理论得失,在此基础上揭示他们的思考对于儒家超越问题之现代探讨的理论意义,并由此展望进一步探索儒家超越之路的可能方向。在思想来源方面,罗光的生命超越论借鉴了儒家气学传统与西方士林哲学的思想成果,牟宗三的生命超越论则借鉴了儒家心学传统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智慧。两人的共同之处在于肯定超越主体是一个“生命”本体,具有自觉、自动的生生之动能;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在气中”、“结合现象探讨本体”、“不离于实然探讨应然”的实在论立场与“理气二分”、“现象与本体二分”、“应然与实然二分”的观念论立场的差异,二是“归向上帝”的基督教超越观与自立自足、无待于外的人文宗教的超越观的差异。就超越问题本身而言,罗光由于其统合天主教信仰与儒学传统的理论期待而产生了理论系统内部不自洽的问题;牟宗三过分偏重于应然的本体之理与实然的现实世界二分的理论立场,最终导致生命超越在根本的动力源泉上面临着“本心之理如何发动现实的感性生命”的“符合问题”。尽管如此,两人对于儒学传统之现代转化的理论任务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由此而建构了自己的现代哲学体系和在此基础上的生命超越论,他们的思考展现出儒家超越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拓宽了进一步探索儒家超越之路的理论空间。从两人的理论尝试中我们看到,对儒家超越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应当注重形上基础的探讨、充分发掘“气学”传统的理论智慧、立足于传统儒学的实际来思考生命超越的最终目标。

王桂彩(思竹)[7](2004)在《多元论·对话·文化间哲学 ——雷蒙·潘尼卡对时代挑战的解释与回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为背景,介绍和阐释当代思想家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r)的相关思想。 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全球时代”或“全球化时代”,甚至“第二轴心时代”或者“新轴心时代”。这些名称意味着这个时代有着在根本上区别于以往时代(“现代时代”或者“第一轴心时代”)的特征,尽管人们对于其具体特征是什么及有着什么样的具体蕴涵仍在争论之中,它已对我们全人类构成新的挑战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学科专门化的今天,潘尼卡是为数不多的对时代挑战作出整体回应的人之一。对时代挑战作出回应,对潘尼卡来说远不是仅仅作一些纯粹理论性的探讨,对他来说,这毋宁说是一个重大的生存论要务。我们在论文中(第一章)首先回顾了潘尼卡八十多年的人生旅程,总结了他作为修士和作为学者的多方面灵性成果和思想成果,从中可看到潘尼卡首先在他的个人生命中对时代作出了生存论上的回应。 在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到第四章),我们以一个“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重构了潘尼卡对时代挑战的回应: 第一,多元论是潘尼卡对时代困境的解释。他把当前人类的生存困境理解为一种多元论困境:孤立和隔离已不再可能,而且任何一种统一都不令人信服,换言之,一和多的张力达到了极致,达到了不可和解、无法妥协的地步。在发达的现代技术特别是交通、通讯手段的支持下,世界上各个传统的人的频频相遇在今天已成了日常之事,并由此引发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生存论难题:这些来自不同传统的人如何相处?他们该如何对待彼此不同的哲学体系、生活方式等?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看法,但有一点是无疑的:没有哪一个传统可以超越于其他传统之上,也没有一个人为捏造的所谓“统一方案”可以凌驾于所有传统之上。另外,来自经济、政治、生态、军事等方面的危机更是一道加剧了这一困境。 潘尼卡一方面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揭示这一困境的实质(一和多的极度张力,构成多元论困境)、根源和挑战,另一方面指出,这一困境恰恰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解决方式,需要以一种非二元论的或者说多元论的方式来回应。就这一点而言,多元论不但是对时代困境的解释,也同时提供了一种回应它的选择方案。我们分别从宇宙性信心、由冲突到张力和走向他者等几个方面展示了潘尼卡所主张的多元论态度的实际蕴涵。最后,我们还介绍了潘尼卡在与多元论密切相关的身份问题上的看法。 第二,对话是潘尼卡回应时代挑战的实践方式。从对时代挑战的性质的理解(多元论)出发,潘尼卡提出把对话作为贯彻多元论精神的行动方式。潘尼卡特别强调对话与多元论之间的关联,注重从多元论的理解引出对话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使对话能够通向人与人之间以及不同传统之间的真正相遇。对对话方法的反思,使他提出“对话的对话”,区别于他所称的“辩证的对话”。辩证的对话是完全按照对实在的辩证理解展开的对话,对话者努力作为理性的存在物介入与对话伙伴的会谈,以达成一种唯一正确的和合乎理性的理解为目标。潘尼卡认为,辩证的对话是需要的,然而是不够的,而且由于它常常对实在坚持一种完全辩证的、出自单一文化的理解,在不同文化的相遇中根本不合适。因此潘尼卡主张以“对话的对话”来限制、补充和超越“辩证的对话”。在潘尼卡的理解中,对话的对话是一种更为整全的、深层的相遇方法,介入其中的不只是理性的人,而是作为整体的人,不只是历史的人,而是兼具历史维度和超历史维度的人。由于对话的对话的整全性和深层性,它被潘尼卡视为真正的跨文化相遇的方法。 第三,“文化间哲学”是潘尼卡提出的回应时代挑战的方法论,是在各个文化内部以及它们的关系之中实践多元论和对话的方式。潘尼卡把文化间哲学视为对文化间挑战的一种多元论方式的回应,是单一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之外的一条中道,即,既不主张单一文化一统天下(不论以多么宽容的方式对待其他文化),也不主张各个文化的简单共存,不论是相互隔离的共存还是相互兼容的共存。根据潘尼卡的理解,文化间哲学不是与特定文化的特定哲学相并列的一种哲学,它本身没有具体的内涵,它只是一个形式性的概念,它相对于那些特定哲学有一种超越性。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哲学概念,以理解特定哲学之间的统一性,同时也是为了特定哲学之间的相互丰富。反过来说,文化间哲学又是建立在对诸文化的特定哲学的内部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的,潘尼卡已在方法上提出走向文化间哲学的第一步:形式相似的等价物。他认为可以通过寻找形式相似的等价物而以一种内部的方式理解另一文化传统,而最终可以在整合不同传统的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既内在又超越的跨文化哲学观念(扩展开来可以包括跨文化的宗教哲学、跨文化的人类学等等)。但潘尼卡始终强调,文化间哲学既作为永远的应许之地为我们所追求,又作为永远的无人之地不能为我们所占据,我们要始终注意不能以我们的特定哲学观念去代替它,无论我们相信自己的哲学观念具有多大的包容性。文化间哲学始终与多元论保持一致,始终依赖于对话,而且是没有止境的对话。 在论文的最后部分(

二、多元论·对话·文化间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元论·对话·文化间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认同与制度式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应然
        1.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
        2. 中国的文化自觉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实然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认同的内在理据与实践
    (一) 内在理据性
        1. 尊重异族文化与文明
        2. 消解现代化带来的精神危机
        3. 打造新的文化交流范式
    (二) “一带一路”倡议的当代实践
三、制度分歧的式微:从两大阵营、三个世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实践的探索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二) 理论的成熟与文化的认同

(2)拯救现象: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比较哲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象与不同的传统
二、建立可比较的现象
三、阐明差异
四、拯救可比较现象中的真理

(3)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问题意识
        1.1.3 从文化生态学入手的研究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设计文化生态学对文化学科的丰富
        1.2.2 对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1.2.3 设计生态系统与地域文化发展的研究
        1.2.4 案例分析与理论总结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化生态学理论
        1.3.2 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观点
        1.3.3 设计与协同创新资源
        1.3.4 文献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3 研究路线与论文架构
    1.5 研究难点
    1.6 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概念约定
第2章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辨析与方法论
    2.1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演进与学术价值
        2.1.1 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观
        2.1.2 文化生态研究的演进与扩展
    2.2 文化生态观的思想特征与学术价值
        2.2.1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全观”
        2.2.2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远观”
        2.2.3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功能观”
        2.2.4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批评观”
    2.3 文化生态观的方法论
        2.3.1 系统结构论
        2.3.2 生态功能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设计生态理论构架
    3.1 设计的生态系统
        3.1.1 设计的领域与范畴
        3.1.2 设计与文化生态
        3.1.3 设计文化系统
    3.2 设计的文化系统论
        3.2.1 基于传统文化哲理的设计文化系统
        3.2.2 基于“需求理论”的设计文化系统
        3.2.3 设计文化系统批评理论
    3.3 设计的文化“生态位”
        3.3.1 文化生态位的意义
        3.3.2 设计生态位
        3.3.3 设计生态位的历史演进
    3.4 设计生态位的回归与成熟
        3.4.1 回归真实
        3.4.2 回归人文
        3.4.3 回归生态
        3.4.4 回归历史
        3.4.5 回归大地
    3.5 设计生态位法则与策略
        3.5.1 竞争增值策略
        3.5.2 跨域拓展策略
        3.5.3 上位“争权”策略
    3.6 小结:设计的文化生态责任
第4章 本土设计模式与设计生态系统构建
    4.1 本土设计模式与方法的比较研究
        4.1.1 本土设计方法的研究
        4.1.2 本土设计模式的研究
        4.1.3 比较与借鉴:本土设计的价值取向
        4.1.4 启示与思考:本土设计模式的文化生态性
    4.2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模式
        4.2.1 文化生态观对本土设计的定义
        4.2.2 本土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共同目标
        4.2.3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框架
    4.3 设计生态系统的可借鉴案例: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行动
        4.3.1 生态博物馆实践
        4.3.2 文化生态保护区案例
        4.3.3 民族文化生态村案例
        4.3.4 实践案例的启示——保护与开发的双轨思路
    4.4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建
        4.4.1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成模型
        4.4.2 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目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生态系统实践与案例研究
    5.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创新方法实践
        5.1.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本土设计实验
        5.1.2 跨专业的综合设计实践:傣族传统乡村的文化振兴项目
        5.1.3 实验研究小结
    5.2 地域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研究
        5.2.1 地区项目研究过程概述
        5.2.2 地区案例的工作方法分析
        5.2.3 个案分析:产业转型城市的设计生态系统实践模式
        5.2.4 综合性实践项目分析
        5.2.5 案例思考
    5.3 小结:案例的学术意义与实际价值
        5.3.1 对地方文化生态建设的意义
        5.3.2 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5.3.3 本土设计生态的建设意义
        5.3.4 设计文化生态的建设模式启发
结论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并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4)论中国当代宗教哲学研究的全球化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何谓"全球化"
    1.2 宗教哲学的全球化阐释
        1.2.1 对"宗教哲学"的界定
        1.2.2 中国宗教哲学的来源
        1.2.3 中国当代宗教哲学研究的"全球化表现"
2 研究内容上的全球化表现之一:对旧理论的重新阐释
    2.1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再阐释
    2.2 儒学问题的研究
        2.2.1 儒学是否宗教论争
        2.2.2 儒学的宗教性问题研究
3 研究内容上的全球化表现之二:研究对象的扩大化
    3.1 "上帝观"的全球化探寻
        3.1.1 "上帝"范畴的扩大
        3.1.2 对"上帝观"的讨论
    3.2 "神正论"的全球化表现
        3.2.1 印度教传统中的"吠陀神正论"
        3.2.2 中国佛教神正论阐述
4 研究内容上的全球化表现之三:宗教对话问题研究
    4.1 宗教对语的理论探究
    4.2 宗教对话的实践研究
    4.3 构建宗教对话的"东方模式"
5 研究方法上的全球化转变
    5.1 从实在论方法转为非实在论方法
    5.2 从比较的方法转为对话的方法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历史依据
        二、现实依据
        三、形成依据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现状的反思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思路与问题
        二、内容和框架
        三、目的与方法
        四、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文化理解的发生与解释学中的理解
    第一节 文化理解的发生
        一、本原的析出
        二、起源的探寻
        三、外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第二节 解释学中的理解
        一、理解的世俗化转向
        二、理解即对话
        三、交往的言语环境
第三章 文化理解提出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文化理解的遮蔽
        一、英语通用语与新殖民化
        二、现代语境中的困惑
        三、文化理解的缺失
    第二节 多元相遇与理解的凸显
        一、多元文化的来源
        二、相遇的历史事实
        三、文化理解方案的胜出
第四章 可能性的界说
    第一节 经验性分析
        一、文化理解教育的历程
        二、语言、文化与理解
    第二节 可能性证明
        一、实践证明
        二、实证分析
第五章 语言符号研究与英语的知性教育
    第一节 语言符号研究
        一、语言符号研究的轨迹
        二、对语言符号研究的思考
    第二节 英语的知性教育
        一、英语教育的层级知性目标
        二、知性教育在英语教学法中的体现
        三、英语专业教育中的知性检视
        四、对英语专业知性教育的反思
第六章 英语专业教育的愿景与教化实践
    第一节 英语专业教育的愿景
        一、实践中的隔离
        二、愿景中的重合
    第二节 自由的教化实践
        一、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二、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理解
        三、反思与感悟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问卷
附录二 一至五级分级目标描述
附录三 七至九级分级目标描述
附录四 英语专业二至八级分级目标描述
附录五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附录六 ZJ师范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附录七 Love Without Limitations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 ——以罗光、牟宗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
第一章 超越问题:儒学现代发展的重要向度
    第一节 超越问题解义
        一、西方哲学之"超越"问题
        二、中国哲学之"超越"问题
    第二节 两种典型超越路向
        一、罗光的学思历程与生命超越问题
        二、牟宗三的学思历程与生命超越问题
第二章 "形上生命哲学"——罗光的超越路向
    第一节 "形上生命哲学"之天人理境
        一、"形上生命哲学"之本体理路
        二、"形上生命哲学"之天人关系论
    第二节 "形上生命哲学"之超越路向
        一、生命超越的理论根据
        二、生命超越论的基本特征
        三、生命超越的工夫实践
    第三节 超越目标与境界研判
第三章 "道德的形上学"——牟宗三的超越路向
    第一节 "道德的形上学"之天人理境
        一、"道德的形上学"之本体理路
        二、"道德的形上学"之天人关系论
    第二节 "道德的形上学"之超越路向
        一、超越精神的厘定——内在超越论
        二、"内在超越论"的哲学内涵分析
    第三节 超越目标与境界研判
        一、儒、释、道三家"圆境"的高下判释
        二、儒家"圆教"——牟宗三生命超越论的最高境界
第四章 两种典型路向与儒家超越问题
    第一节 牟宗三、罗光生命超越论之比较
        一、"生命"本体之肯定
        二、"心之理"的超越与"生命之在"的超越
        三、"当体圆满"与"归向上帝"的超越之路
    第二节 两种超越路向的理论根据
        一、心学传统与气学传统
        二、德国古典哲学与中世纪士林哲学
    第三节 从牟、罗哲学展望儒家超越探讨的可能方向
        一、牟、罗超越之路的分析与总结
        二、牟、罗理路之得失与儒家超越之路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多元论·对话·文化间哲学 ——雷蒙·潘尼卡对时代挑战的解释与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雷蒙.潘尼卡的精神奥德赛:一名时代之子的传略
    第一节 西班牙天主教徒和印度印度教徒之子
    第二节 作为修士:穿越多个传统的人生朝圣
    第三节 作为学者:综合东西古今的理智重负
第二章 解释:多元论
    第一节 多元论作为问题:巴别塔的倒塌
        一、 问题之性质
        二、 问题之根源
        三、 问题之挑战
    第二节 多元论作为选择方案: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之外
        一、 宇宙性信心
        二、 由冲突到张力
        三、 走向他者
    第三节 身份问题:谁的独一性?
        一、 多元论与身份危机
        二、 谁是基督徒?
        三、 多宗教归属的可能性
第三章 回应之实践进路:对话
    第一节 真正的相遇:从多元论到对话
        一、 对话之必要:自足性的危机
        二、 对话之可能:他者的发现
    第二节 方法的反思:对话的对话
        一、 超越辩证法的对话
        二、 人相遇的方法
        三、 跨文化的相遇
    第三节 如何展开?:对话的七个步骤
第四章 回应之方法论:文化间哲学
    第一节 文化间哲学的缘起:文化间的挑战
        一、 诱惑:单一文化主义
        二、 诱惑:多元文化主义
        三、 文化间的挑战:走向文化间哲学
    第二节 形式相似的等价物:走向文化间性的第一步
        一、 从翻译和比较研究的问题开始
        二、 形式相似的等价物
        三、 一个个例:印度“哲学”
    第三节 文化简化:面向永远的应许之地和无人主地
        一、 方法:从多学科、交叉学科、跨学科到文化间
        二、 新的纯真:有逻各斯,还有迷索斯
        三、 文化间化:自我更新与相互关联
第五章 批评与挑战
    第一节 保罗.尼特:信心,还是行动?
        一、 批评:神秘主义的限制和危险
        二、 一个可能的选择方案:以生态-人的福祉为核心的解放性实践
    第二节 乔治.林贝克:经验,还是规则?
        一、 批评:经验-表现论方法的缺陷
        二、 一个替换方案:规则的协调
    第三节 唐.库比特:骆驼,还是狮子?
        一、 批评:反文化态度的必然失败
        二、 一个挑战性的选择方案:以生活为圭臬
结语
参考文献
雷蒙.潘尼卡着作目录
雷蒙.潘尼卡论文目录
雷蒙.潘尼卡研究作品目录

四、多元论·对话·文化间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认同与制度式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J]. 周琳娜,戴劲. 学术探索, 2018(08)
  • [2]拯救现象: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比较哲学方法[J]. 余纪元,N.布宁. 世界哲学, 2017(06)
  • [3]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 湖南大学, 2017(06)
  • [4]论中国当代宗教哲学研究的全球化转向[D]. 庞静. 浙江大学, 2015(07)
  • [5]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D]. 何玲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6]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 ——以罗光、牟宗三为中心[D]. 吴倩. 南开大学, 2010(08)
  • [7]多元论·对话·文化间哲学 ——雷蒙·潘尼卡对时代挑战的解释与回应[D]. 王桂彩(思竹). 浙江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多元·对话·跨文化哲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