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识数学教学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茹茜[1](2021)在《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将概率与统计作为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四条主线之一。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概率与统计将成为公民的必备知识。对新旧高中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了解我国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变化及其原因,对教师体会与理解课程改革、促进概率与统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问题为: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有何异同点?进一步延伸至三个问题:两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在内容编排上有何异同?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有何异同?在例题与习题难度上有何异同?为研究上述问题,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确立研究框架与编码方式。其次,选取人教版新旧两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概率与统计”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框架,运用比较研究法从内容编排、教科书难度两大维度对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编码处理。最后,对编码数据施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最终编码结果。对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编码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研究结论:(1)从内容编排上看,新版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所占必修内容的比重更大、知识结构逻辑性也更强。旧版教科书更重视模型的操作应用,而新版教科书则更重视对统计、概率的理论体系构建。(2)从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看,新版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广度略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新版教科书的内容深度也更大,有更多的知识点利用类比归纳、演绎的方式进行呈现。(3)从例题与习题难度上看,在统计内容方面,两版教科书在例题各难度水平上均无显着性差异,新版教科书的例题难度略高于旧版教科书;两版教科书在习题各难度水平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新版教科书的习题难度高于旧版教科书。在概率内容方面,两版教科书在例题的要求、知识点数量水平上均无显着性差异,在背景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新版教科书的例题难度略高于旧版教科书;两版教科书在习题的要求水平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在背景、知识点数量水平上均无显着性差异,新版教科书的习题难度要高于旧版教科书。基于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注重知识理论的体系构建,体会数学的逻辑特色;(2)丰富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呈现,加强数学的本质剖析;(3)重视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4)选取适应时代的问题背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崔亚澜[2](2021)在《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与比较 ——以2020年贵州三市试卷为例》文中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多次强调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性,中考是同时兼具水平性和选拔性的测试,也是教育测评的重要方式,指引着中学教学发展的总趋势。目前对中考的研究涉猎命题发展方向、与课标符合程度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对中考试卷质量的分析是提升考试质量的关键,通过测试结果进行深入、科学、全面地研究,不仅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检测出不足与问题所在,为学生提供修正学习的方向,为教师提供调整和改善教学的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作为试题和试卷的编制依据。本文选取2020年贵州省贵阳、遵义和毕节三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作为测评卷,在大理州选择部分中学的初三年级共210名学生进行测试,运用经典教育测量理论和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对数学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以及知识的覆盖度进行分析与比较,从主、客观两视角重点研究难度部分,探讨了教育测量理论和综合难度系数模型下试题难度的一致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和中考数学命题建议。研究得到三地区的试卷质量情况如下:(1)三套中考数学试卷的成绩均接近正态分布;(2)从不同题型和总体上得出各卷的信度、效度均较好,其中遵义卷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更高,数值分别为0.835和0.843;(3)贵阳、遵义和毕节卷的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各卷的难度值分别是0.6794、0.6173、0.6943,难度排序为遵义卷>贵阳卷>毕节卷,且都具有良好的区分学生实际水平的能力,其中遵义卷整体的鉴别能力较强;(4)运用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得出三卷的综合难度系数依次为9.28、9.51、9.16,这与教育测量理论下的结果是一致的,还发现各卷难度因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运算水平、知识含量和认知水平上,但三套试卷均缺乏考查具有科学背景的试题。而综合难度因素与数学核心素养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如遵义卷突出对数学运算素养的考查,对应的运算水平因素的难度系数较高;(5)通过三卷的双向细目表得到各卷的知识覆盖度和认知水平等各方面均符合课标的要求,在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上各有侧重,贵阳卷着重考查用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遵义卷则对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更为重视,而毕节卷不仅注重数学运算,还显露出对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的不可偏废,但总体上三卷均突出对直观想象的考查。
洪梦[3](2021)在《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习题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北师大版为例》文中指出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数学教科书建设的地位上升到制度层面,习题被视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载体。教科书习题比较研究旨在了解各版本教科书的优势与特色,对于教科书编写和习题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多从习题的表层结构来构建习题比较分析框架,并且表明习题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研究从倡导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出发,构建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习题比较的分析框架,对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新版教科书进行比较,试图分析两版教科书习题设计的异同,以在提升我国数学教科书习题编写质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出贡献。确定了三个研究问题:(1)如何构建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习题比较的分析框架?(2)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习题的异同是什么?(3)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习题的特色是什么?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评估法,构建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习题比较的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编码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信度检验,从编排体系和编码数据两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比较。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1)从数量、题型、开放性、综合难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构建习题比较分析框架。(2)两版教科书习题在数量、开放性上大致相同,在题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上差异显着:每课时的习题数量约为12道;开放型习题占比不足10%;不同主题的题型占比不同;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类型上,北师大版体现数学运算素养的习题占比更高,人教A版体现数据分析素养的习题占比更高;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上,水平一与水平二的习题占比约为3:2,水平三的习题占比极低。(3)两版教科书习题在综合难度上各具特色。在性质上,都以迁移与应用的习题为主,北师大版模仿层级的习题占比更高,人教A版探索层级的习题占比更高。在背景上,两版教科书不存在显着差异,科学背景的习题占比不足5%。在知识点含量上,都以解题时需要2~3个知识点的习题为主,北师大版1个知识点的习题占比更高,人教A版4个及以上知识点的习题占比更高。总的来说,人教A版习题的综合难度大于北师大版,并且人教A版侧重于综合运用的研究性习题,北师大版侧重于巩固练习的迁移性习题。基于研究结论,对我国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习题的编写与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丰富数学教科书习题背景,适度扩展习题的开放空间。(2)平衡六大素养的习题比重,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发展。(3)合理选择不同层次的习题,提升数学习题教学的效果。
杨净灵[4](2021)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平面向量”部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教材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有力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强调“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导向下,教育工作者如何解读数学教材,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数学教材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平面向量”部分为研究对象,对人教社先后于2004年和2019年出版的两套A版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深入解读对应课标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内容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新旧教材的章节设计特征、章节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定性比较,以对平面向量部分有整体的把握,达成对教材内容结构和编排方式的总体认识,再深入比较两版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例习题配置、教材难度特征及数学文化特征,以更透彻地领悟平面向量内容,更全面地挖掘新教材的特点及价值,由此得出了以下结论:新教材展现了“以生为本”的“学材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新教材重视整体与层次的关系,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群的整体理解;新教材注重展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新教材突出向量内容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凸显了数学建模过程。在对新教材特点做出思考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平面向量内容教与学的策略和建议,首先应从物理、代数、几何等多个角度理解向量内容,充分展现向量的“形”与“数”融合的特点,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其次应重视挖掘向量运算的本质,注重通过类比的方式探析向量运算与数的运算的异同,以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最后应让学生经历各项内容的形成发展过程,以感悟数学研究方法。
闫佳伟[5](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指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张磊[6](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说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付婉迪[7](2021)在《中美数学高考试卷比较及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管理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教育评价标准是教育评价活动的核心内容,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出迥异的评价结果。考试内容是评价标准的直接反映,高考作为教育评价活动之一,高考试题是高考评价活动的核心,起着“指挥棒”的指导作用,引领着教育管理者适时适宜地调整教学管理活动。2016年,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布对我国数学高考试卷提出了新要求,高考数学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无疑是给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在以“核心素养”为主题词的全球教育改革背景下,美国于2002年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技能”,其“核心素养”教育改革先行一步,美国高考SAT历经改革并于2016年3月全新推出。美国是世界强国,科技力量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美国高考考试内容评价标准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其变化和发展趋势值得研究。中美高考数学评价标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高考数学试卷上尤为显着,中美数学高考试卷的比较研究,能够更深刻地呈现“核心素养”高考考试内容评价标准的关键所在及其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对高中数学教学管理具有导向作用,这能为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管理提供新视角与新思路。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定性比较中美高考数学考查要求、考查内容和数学试卷特点基础上,运用SOLO理论和综合难度模型的评价工具,对2017年至2020年中美数学高考试卷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中美高考数学试题思维层次评价和难度水平评价上的异同点,进一步得出“核心素养”高考数学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给出高中数学教学管理改进的建议,探究考试内容作为评价标准的量化分析方法,探究数学高考试卷作为教学管理评价工具的使用方式,丰富数学考试内容评价标准的量化分析结果对高中数学教学管理导向作用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呈现了中美数学高考试卷作为评价工具所进行试题思维层次评价和难度水平评价上的异同之处及“核心素养”数学高考试卷的发展趋势,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中美高考数学考试内容在评价目标上存在巨大差异;中美数学高考试卷的评价指标权重有所不同;我国高考数学试卷兼具合格评价和选拔评价的功能;“核心素养”数学高考试卷的问题情境呈强化趋势。高中数学教学管理要根据数学高考试卷的变化进行调整,本研究的启示从数学教学课前管理、课堂管理和课后管理这三个维度展开:⑴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课前管理的启示:引导教师协调数学应试与发展核心素养间的关系;完善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分层教学策略的教学质量管理;培训教师掌握数学作图软件和数学建模的技能。⑵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管理的启示:创设课堂氛围的环境管理;以鼓励学生为主的激励管理。⑶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课后管理的启示:作业管理和针对性辅导;多元化评价管理。
周丽威[8](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指出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常红梅[9](2020)在《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说明算术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数学的初级形态,专门研究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算术在科学、数学、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在清末民国时期,算术作为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和初中均设置,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62年才取消初中算术。初中算术作为小学算术的承接,是算术学科更高阶段的学习,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强调运算原理的学习与研究。初中算术同样与初中代数、几何相结合,在教科书中设置简单的代数、几何知识等。本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1902—1949)初中算术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四个时期,即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中期(1923—1936)、民国后期(1937—1949),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探究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形式、内容体系、编写特点等;总结影响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整体特点;挖掘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者所持的数学教育观;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典型经验。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6个部分。1.清末时期,学习日本学校制度建设经验,建立中国近代新学制与新型数学课程制度。教科书编写群体主要以留日人员为主,以翻译、编译日本教科书为主。在近代教科书审定制度初定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出版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教科书的本土化探索奠定了基础。代表性教科书在编写理念、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新颖性、生活化的特点。2.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民国政府建立新型的民主共和体制,制订、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在模仿日本等国外教科书的基础上,教科书编写逐渐本土化。教科书内容体系注重小学算术与初中算术的衔接性,凸显了初中算术实用性与生活化的特点。代表性教科书编辑者展现了先进的数学教育观,为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民国中期,中国学制系统取法欧美,1922年建立“六三三”学制。初中实行混合数学,算术与代数、几何、三角相融合编排设置。1929年转为混合与分科制并行。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坚持混合与单科并行策略,教科书呈现多元化趋势,编写出版达到了民国时期的高峰。混合数学教科书呈现各科知识巧妙融合及融入数学史内容丰富的特点,单科初中算术教科书注重算术内部各科知识的衔接性。4.民国后期,基本沿用“六三三”学制,数学课程标准在1936年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商务印书馆和正中书局、开明书店为代表的出版机构在资源短缺、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坚守教科书的出版,推动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辑、出版保持平稳前进。《实验初中算术》、《国防算术》、《中级算术》的编写出版极具代表性。5.阐释1902至1949年间分数概念表述与分类表述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数概念表述经历了份数定义、商定义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的复杂演变过程。分数分类表述经历了不同时期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繁分数的表述演变。演变过程同样体现出分数如何使用及继承中国传统分数表述方法和接纳域外分数界的数学文化的演变。6.通过上述五部分的具体分析,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有: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及日本、欧美的影响。探析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特点,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有益经验。
王丽玲[10](2020)在《小学数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行“一标多本”的教材编制政策,对教材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教材的改进与完善。习题作为教材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教材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具有重要意义。“图形与几何”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国内不同版本教材的“图形与几何”习题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各版本教材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教材与习题编写的改进与发展。本文是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称“人教版”)、青岛教育出版社(统称“青岛版”)以及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统称“苏教版”)出版的小学数学四、五、六年级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习题为研究对象,从“数量、类型、素材、考察因素、难度水平”等几个维度分析和对比小学数学第二学段三个版本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习题的共性与差异,优势与不足,以此来探究设计与使用数学教材几何习题的思路与策略。其中对习题的“考察因素”的研究是结合当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数学核心素养、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五个方面对习题的考察因素展开分析对比。而对习题的难度研究则是依据鲍建生的“综合难度模型”,对习题的“探究、背景、推理、运算、知识含量”五个难度因素的不同难度水平分别进行赋值,通过加权平均得出习题难度水平的过程。通过对三个版本四、五、六年级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习题的比较分析,得出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三版教材的几何领域在数量、类型、素材、难度、考察因素等方面各有共性与差异。第二,三版教材几何领域习题设置各有特点。第三,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对小学数学教材习题设计的思考:(一)设置合理数量的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二)适当增加探究题与客观题。(三)习题素材多样化。(四)合理设置习题难度。(五)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第四,通过分析统计结果,提出关于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对小学数学教材习题使用的思考:(一)平衡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的数量。(二)改编习题,丰富习题类型,与时俱进。(三)丰富习题的背景素材。(四)增强借鉴其他教材的意识。
二、常识数学教学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识数学教学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新版数学教科书编写改进的需要 |
1.1.3 概率与统计教学改革的需要 |
1.1.4 高中数学教科书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数学教科书 |
1.2.2 概率与统计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重难点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概率与统计的发展 |
2.1.2 数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
2.1.3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
2.1.4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韦伯模式 |
2.2.2 认知弹性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分析法 |
3.1.2 内容分析法 |
3.1.3 比较研究法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比较框架 |
3.4.2 数据处理 |
3.4.3 编码说明 |
3.5 研究思路 |
第四章 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统计”内容比较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比较 |
4.1.1 内容分布的比较 |
4.1.2 内容设置的比较 |
4.1.3 体例栏目的比较 |
4.2 教科书例习题设置的比较 |
4.2.1 例习题数量的比较 |
4.2.2 例习题类型的比较 |
4.3 教科书内容难度的比较 |
4.3.1 内容广度的比较 |
4.3.2 内容深度的比较 |
4.4 教科书例习题难度的比较 |
4.4.1 例题难度的比较 |
4.4.2 习题难度的比较 |
4.5 教科书整体难度的比较 |
第五章 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内容比较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比较 |
5.1.1 内容分布的比较 |
5.1.2 内容设置的比较 |
5.1.3 体例栏目的比较 |
5.2 教科书例习题设置的比较 |
5.2.1 例习题数量的比较 |
5.2.2 例习题类型的比较 |
5.3 教科书内容广度与内容深度的比较 |
5.3.1 内容广度的比较 |
5.3.2 内容深度的比较 |
5.4 教科书例题与习题难度的比较 |
5.4.1 例题难度的比较 |
5.4.2 习题难度的比较 |
5.5 教科书整体难度的比较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1.1 关于新旧两版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体系结构的讨论 |
6.1.2 关于新旧两版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例习题设置的讨论 |
6.1.3 关于新旧两版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广度与内容深度的讨论 |
6.1.4 关于新旧两版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例习题难度的讨论 |
6.2 结论 |
6.3 建议 |
6.3.1 注重知识理论的体系构建,体会数学的逻辑特色 |
6.3.2 丰富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呈现,加强数学的本质剖析 |
6.3.3 重视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 |
6.3.4 选取适应时代的问题背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6.4 研究的创新点 |
6.5 不足与展望 |
6.5.1 研究不足 |
6.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07 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统计”编码 |
附录二 2007 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编码 |
附录三 2019 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统计”编码 |
附录四 2019 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编码 |
致谢 |
(2)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与比较 ——以2020年贵州三市试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度 |
2.1.2 效度 |
2.1.3 难度 |
2.1.4 区分度 |
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经典测量理论 |
3.2 综合难度系数 |
4 经典测量理论下的试卷质量分析与比较 |
4.1 研究对象 |
4.2 三套试卷的结构 |
4.3 测试成绩分析 |
4.4 三套试卷质量指标比较 |
4.4.1 信度比较 |
4.4.2 效度比较 |
4.4.3 难度比较 |
4.4.4 区分度比较 |
5 综合难度系数模型下的试题难度分析与比较 |
5.1 综合难度系数模型 |
5.2 各因素赋值示例 |
5.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3.1 不同难度因素的对比分析 |
5.3.2 试题综合难度系数的比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及启示 |
6.1.1 结论 |
6.1.2 启示与思考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习题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北师大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习题研究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
1.1.2 习题比较是各版高中数学教材编写的需要 |
1.1.3 习题设计是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需要 |
1.2 问题提出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科书 |
1.3.2 习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专家评估法 |
1.6.3 内容分析法 |
1.6.4 比较研究法 |
1.7 研究重、难点 |
1.7.1 研究的重点 |
1.7.2 研究的难点 |
1.8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数学习题的研究现状 |
2.1.2 数学习题的功能与教学 |
2.1.3 数学教科书习题的比较研究 |
2.1.4 数学教科书习题设计与原则 |
2.1.5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波利亚数学教育理论 |
2.2.2 认知负荷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习题比较的教材版本 |
3.1.2 习题比较的具体内容 |
3.2 研究工具 |
3.2.1 数量 |
3.2.2 题型 |
3.2.3 开放性 |
3.2.4 综合难度 |
3.2.5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3.3 编码说明 |
3.3.1 位置检索码 |
3.3.2 维度标记码 |
3.3.3 编码示例 |
3.3.4 编码信度 |
3.4 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四章 各主题的习题比较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函数主题的比较 |
4.1.1 编排体系的定性结果 |
4.1.2 编码数据的定量结果 |
4.1.3 小结 |
4.2 几何与代数主题的比较 |
4.2.1 编排体系的定性结果 |
4.2.2 编码数据的定量结果 |
4.2.3 小结 |
4.3 概率与统计主题的比较 |
4.3.1 编排体系的定性结果 |
4.3.2 编码数据的定量结果 |
4.3.3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各维度的习题比较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习题数量的比较 |
5.1.1 统计结果 |
5.1.2 小结 |
5.2 习题题型的比较 |
5.2.1 统计结果 |
5.2.2 小结 |
5.3 习题开放性的比较 |
5.3.1 统计结果 |
5.3.2 小结 |
5.4 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5.4.1 统计结果 |
5.4.2 小结 |
5.5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 |
5.5.1 统计结果 |
5.5.2 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1.1 关于研究对象的讨论 |
6.1.2 关于研究工具的讨论 |
6.1.3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
6.1.4 研究的创新点 |
6.2 结论 |
6.2.1 从数量、题型、开放性、综合难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构建习题比较分析框架 |
6.2.2 在数量、开放性维度上大致相同,在题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上差异显着 |
6.2.3 在综合难度上各具特色 |
6.3 建议 |
6.3.1 丰富数学教科书习题背景,适度扩展习题的开放空间 |
6.3.2 平衡六大素养的习题比重,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发展 |
6.3.3 合理选择不同层次的习题,提升数学习题教学的效果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划分 |
附录2:人教A版、北师大版必修教科书习题编码数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平面向量”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材变革 |
(二)平面向量内容在新教材中的调整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的理论认识 |
一、理论基础 |
(一)教材评价 |
(二)教材难度模型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
(二)国内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
(三)关于平面向量教材比较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统计分析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章 课程标准中平面向量内容的比较 |
一、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比较 |
二、课标中平面向量内容要求的比较 |
第五章 新旧教材平面向量部分的比较 |
一、章节设计特征的比较 |
(一)版面设计的比较 |
(二)体例结构的比较 |
二、章节内容编排的比较 |
三、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
(一)概念呈现方式的比较 |
(二)原理呈现方式的比较 |
四、例习题配置的比较 |
(一)例习题数量的比较 |
(二)例习题类型的比较 |
五、教材难度比较 |
(一)教材难度模型 |
(二)知识团广度的比较 |
(三)知识团深度的比较 |
(四)知识团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五)课时安排的比较 |
(六)教材难度的比较 |
六、数学文化的比较 |
(一)数学文化栏目分布的比较 |
(二)数学文化内容分布的比较 |
(三)数学文化运用方式的比较 |
第六章 比较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比较研究的结论 |
(一)平面向量部分课标要求的比较结论 |
(二)平面向量部分整体信息的比较结论 |
(三)平面向量部分深层特征的比较结论 |
二、对新教材编写特点的思考 |
第七章 比较思考下的教与学的建议 |
一、教与学的策略及建议 |
(一)多角度理解向量内容,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
(二)重视挖掘向量运算本质,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
(三)经历向量内容的形成发展过程,感悟数学研究方法 |
二、对数学课例的分析 |
(一)课例展示 |
(二)对课例的分析与思考 |
第八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旧教材“平面向量”部分知识团深度赋值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美数学高考试卷比较及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管理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发挥考试内容“指挥棒”的导向功能 |
(二)“核心素养”数学考试内容标准需要调整数学教学管理 |
(三)美国核心素养考试内容逐渐完善值得比较借鉴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评价 |
(二)高考 |
1.中国高考 |
2.美国高考 |
(三)数学高考试卷 |
1.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I |
2.SATI数学试卷 |
(四)数学教学管理 |
三、文献综述 |
(一)理论模型 |
1.SOLO分类理论 |
2.综合难度模型 |
3.理论模型的关系 |
(二)高考作为教育评价工具相关研究 |
(三)中美数学高考试卷相关研究 |
1.基于SOLO理论的中美数学高考试卷分析 |
2.基于综合系数难度模型的中美数学高考试卷分析 |
(四)数学教育管理研究 |
(五)文献评述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3.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中美高考数学内容及试卷 |
一、中美高考数学考查要求及考查内容 |
(一)中国高考数学考查要求及考查内容 |
(二)美国高考数学考查要求及考查内容 |
(三)中美高考数学考查要求及考查内容比较分析 |
二、中美高考数学试卷特点 |
(一)中国高考数学试卷特点 |
(二)美国高考数学试卷特点 |
(三)中美高考数学试卷特点比较分析 |
第三章 基于SOLO理论的中美数学高考试卷分析 |
一、试题思维层次评价标准及范例分析 |
(一)试题思维层次的评价标准 |
(二)试题思维层次的范例分析 |
二、试题思维层次评价的比较分析 |
(一)我国高考数学试题思维层次评价 |
(二)美国高考数学试题思维层次评价 |
(三)中美高考数学试题思维层次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综合难度模型的中美数学高考试卷分析 |
一、综合难度模型的评价标准及其范例分析 |
(一)综合难度模型的评价标准 |
(二)综合难度模型的范例分析 |
二、中美高考数学难度水平评价的比较分析 |
(一)背景因素 |
(二)数学认知因素 |
(三)运算因素 |
(四)推理因素 |
(五)知识综合因素 |
(六)综合难度系数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一)中美高考数学考试内容在评价目标上存在巨大差异 |
(二)中美数学高考试卷的评价指标权重有所不同 |
(三)我国数学高考试卷兼具合格评价和选拔评价的功能 |
(四)“核心素养”数学高考试卷的问题情境呈强化趋势 |
二、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管理的启示 |
(一)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课前管理的启示 |
(二)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管理的启示 |
(三)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课后管理的启示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7—2020年我国高考数学难度水平评价分析 |
附录二 2017—2020年美国高考数学难度水平评价分析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1902—1911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2.1 清末时期历史背景 |
2.2 数学教育制度 |
2.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2.2.2 初中(高等小学)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2.4 高等小学用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以《高等小学用最新笔算教科书》为例 |
2.4.1 编译者简介 |
2.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2.4.3 内容简介 |
2.4.4 名词术语 |
2.4.5 具体例析 |
2.4.6 特点分析 |
2.5 初中算术教科书译作个案分析——《中学算术新教科书》 |
2.5.1 编译者简介 |
2.5.2 编写理念与主要内容 |
2.5.3 具体例析 |
2.6 小结 |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3.1 民国初期历史背景 |
3.2 数学教育制度 |
3.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3.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3.4 个案分析——以《中学校用共和国教科书算术》为例 |
3.4.1 编者简介 |
3.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3.4.3 内容简介 |
3.4.4 名词术语介绍 |
3.4.5 具体例析 |
3.4.6 特点分析 |
3.5 数学家寿孝天的数学教育观 |
3.5.1 寿孝天与杜亚泉、蔡元培 |
3.5.2 寿孝天对我国近代数学教育的贡献 |
3.5.3 数学教科书及教授法编写中体现的数学教育观 |
3.6 小结 |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4.1 民国中期历史背景 |
4.2 混合时期(1923—1928)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4.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4.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4.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4.2.4 个案分析(一)——混合数学中的算术 |
4.2.5 个案分析(二)——以《现代初中教科书算术》为例 |
4.3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4.3.1 课程标准的演进 |
4.3.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4.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4.3.4 个案分析——以《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算术》为例 |
4.4 小结 |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5.1 民国后期历史背景 |
5.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5.2.1 数学教育制度 |
5.2.2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5.3 个案分析(一)——以《实验初中算术》为例 |
5.3.1 编写理念 |
5.3.2 主要内容、具体例析 |
5.4 个案分析(二)——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算术》为例 |
5.4.1 编者及教科书简介 |
5.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5.4.3 内容简介 |
5.4.4 具体例析 |
5.4.5 特点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1902—1949年初中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分数概念表述及分类表述之演变 |
6.1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6.1.1 分数由来及其认识 |
6.1.2 清末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概念表述之演变 |
6.1.3 民国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6.2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分类表述之演变 |
6.2.1 编译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
6.2.2 自编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
7.1.1 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本身的影响 |
7.1.2 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
7.1.3 日本的影响 |
7.1.4 欧美的影响 |
7.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
7.2.1 宏观特点 |
7.2.2 微观特点 |
7.3 启示与借鉴 |
7.3.1 教科书的编辑与出版传递一种文化担当 |
7.3.2 探寻教科书编写的实用性 |
7.3.3 学习教科书编着者的智慧与甘于奉献的精神 |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小学数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数学习题领域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总结 |
第四章 三版本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编排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三版本教材“图形与几何”习题表层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三版本教材“图形与几何”习题数量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三版本教材“图形与几何”习题类型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三版本教材“图形与几何”习题素材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三版本教材“图形与几何”习题深层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三版本教材“图形与几何”习题难度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分析三版本教材“图形与几何”习题考察因素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习题设计与使用的思考 |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常识数学教学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比较研究[D]. 李茹茜.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与比较 ——以2020年贵州三市试卷为例[D]. 崔亚澜. 大理大学, 2021(08)
- [3]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习题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北师大版为例[D]. 洪梦.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平面向量”部分为例[D]. 杨净灵.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中美数学高考试卷比较及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管理的启示[D]. 付婉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9]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常红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小学数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D]. 王丽玲. 青岛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