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彦浩特空气质量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茜[1](2020)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沙化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荒漠和绿洲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连接地带,其稳定性对绿洲内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具有重大影响。地处沙漠边缘的过渡带极易发生土地沙化,这将导致当地生物和经济生产力的损失,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造成植被种类和数量的减少以及地表裸露土壤持续增加。进行土地沙化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确定其影响因素,是防治土地沙化的关键。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手段,可以了解土地沙化的空间分布变化、成因,提高监测、预警和缓解的效率,从而更快地确定土地沙化的影响程度,以期应对和适应土地沙化有关的未来风险。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交错带为研究区,利用1986、1991、1996、2001、2006、2011、2018年7期遥感影像,建立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模型,勾绘1986、1996、2006及2018年共4期遥感影像中的沙漠边界,监测分析自1986年以来,33年间研究区土地沙化动态变化,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土地沙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探讨这些因子在土地沙化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DDI(荒漠化差值指数)模型对于研究区土地沙化程度分级,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对DDI模型分类后的图像进行精度验证,Kappa系数位于0.7680.796之间,说明荒漠化差值指数分类一致性处于显着状态,即利用DDI模型对土地沙化程度分级是可行的方法。自1986年以来,研究区土地沙化程度由西到东逐步减轻。重度、中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即通古勒格淖尔苏木、木仁高勒苏木西北部和巴润别立镇西北部;轻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即木仁高勒苏木中部、巴彦浩特镇西部及巴润别立镇东南部;未沙化土地分布在即木仁高勒苏木东部、巴彦浩特镇东部和巴润别立镇东部;林地与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贺兰山地区。1986年-2018年研究区土地沙化过程呈逆沙漠化发展,但在1996年-2001年沙漠化扩张。1986年-1991年重度与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为396.67 km2和211.09 km2,1991年-1996年沙化土地占比为91.32%,土地沙化呈逆转趋势;1996年-2006年中度、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增加,沙化程度加重;2006年-2011年未沙化土地动态度最大,为8.79%,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为1067.91 km2,2011年-2018年沙化土地占总面积的85.97%,逆沙漠化现象好转。1986年-2018年各类土地相互转移,整体表现为沙化土地向非沙化土地转移。1986年-1991年间中度和重度的沙化土地互相转移,且两者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1991年-1996年中度与重度主要转出为轻度和未沙化土地,沙化状况得到改善;1996年-2001年沙化土地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沙化面积增加;2001年-2006年沙化土地转入面积较少,但中度和重度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仍存在沙化风险;2006年-2018年中度与重度相互转移,非轻度沙化土地转入面积最多,沙化程度减轻。1986年-2018年沙漠边界随时间变化移动明显,且研究区南端(巴润别立镇)尤为明显。其中,1986年-1996年和2006年-2018年边界向西,即靠近沙漠一侧移动,平均移动速率分别为57.15 m/a和78.50m/a;1996年-2006年向东,即靠近绿洲一侧移动,移动速率最快,为179.38 m/a。气象因子对研究区土地沙化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其中年蒸发量、年大风日数及年沙尘暴日数与沙化土地面积增加相关性显着。
解云虎[2](2020)在《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文中认为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荒漠和绿洲两种自然景观转化最为剧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介于荒漠和绿洲之间的特殊生态脆弱带。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常年受西风环流控制,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风大沙多,多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该区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失调,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不仅严重制约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也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所面临严峻的土地沙化形势,亟需开展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化土地治理工作。本研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为研究区,分析近30年格林滩土地沙化现状及演化趋势,确定风蚀发生敏感区位置,既荒漠-绿洲过渡带范围,分析土地沙化气候因素响应,并以此为依据,在格林滩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善的绿洲防护体系,通过野外观测其风沙流特征、地表蚀积状况、沙尘沉降规律等评价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格林滩沙化土地类型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中度沙化土地、轻度沙化土地及未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5.23km2、23.98km2、26.69km2、13.64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1%、36.39%、40.50%和17.15%。轻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南部及农田区的北部及东部,中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农田外围与荒漠的过渡地区,重度沙化土地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中度沙化土地为研究区沙化土地中转化最为频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分布区是潜在的土地沙化发生区,以此确定该区域为荒漠-绿洲过渡带。(2)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整防护体系,防护体系组成西北~东南向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组成,其中农田防护林网主林带以两行一带为主,副林带主要以一行一带为主。灌草防风阻沙带位于农田防护林网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过渡区,以天然灌木为主,覆盖度在10%~25%之间,带宽约500m。机械沙障固沙带位于灌草防风阻沙带外围裸沙丘,东北~西南向长度2.5km,宽290m,沙障材料为麦草,规格为1m×1m,防护体系划分为三个防护段面,分别为BF断面(包含裸沙丘和农田防护林网)、BSSF断面(包含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和BSF断面(包含裸沙丘、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3)防护体系近地层0~30cm风速变化明显,随着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值降低,6.67m/s测风条件下,靠近地表植被影响显着层防风效能值最高可达87.46。不同防护带内随高度的变化风速廓线整体呈J型分布,且符合对数函数分布规律,研究区风沙输送主要发生在4月、5月和10月,农田防护林网的输沙量: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防护体系对阻滞风沙输移效果显着,平均相对湿度与月总输沙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月平均风速和沙尘暴日数的增加是月总输沙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4)研究区蚀积状态主要以侵蚀为主,BSSF断面在不同月份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侵蚀厚度逐渐降低,到农田防护林网略有堆积,不同风速梯度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加大,平均侵蚀厚度增加,BSSF断面农田防护林网主要以堆积为主,相比其他两个防护断面,堆积厚度相对增加,侵蚀厚度减少。蚀积强度的变化与蚀积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BSSF断面在阻滞风沙、降低侵蚀强度相对比其他两个防护段面效果更明显。(5)沙障固沙带表土平均粒径1.79Φ,相对比裸沙丘细化,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沉积物颗粒峰度值分别为1.0212和1.0020,均大于裸沙丘,土壤颗粒粒度分布相比裸沙丘分散。沉积物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均呈单峰型,沙障固沙带和灌草防风阻沙带颗粒分布相对比裸沙丘峰值降低且提前出现,颗粒分布范围变宽,研究区内细沙和中沙颗粒容易受到风沙活动的影响,极细沙和细沙为主要的风蚀颗粒,是影响防护体系内沉积物颗粒相对粗细的关键组分。(6)防护体系降尘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由裸沙丘-农田防护林方向降尘量逐渐减少,不同防护断面间相同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BSSF断面裸沙丘和沙障固沙带沙尘沉降速率和风速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风速的增加,各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逐渐增加,沙尘沉降颗粒物主要以局地物质为主,远源物质含量较低。
司洋[3](2019)在《阿拉善地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从以往“大尺度、高速度”的发展模式进入“主优化、重品质”的新常态,由此,如何实现城市空间布局与政治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改善以及国土规划之间相互匹配并协同发展成为重点。阿拉善地处内蒙古高原最西端,自然环境独特,地域文化鲜明,西汉至今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许多基于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历史遗产与环境特征,是极具典型性的荒漠草原绿洲型少数民族聚居区。然而,现阶段城市建设中“拿来主义”的思想盛行导致空间规划缺少地域性研究,“贪多求快”的拆旧建新又让空间形态面临被同一化的严峻挑战,“唯经济主义”的错误观念还造成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空间发展面临危机。在助力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从追溯历史角度出发,通过文献查阅、对比分析、实地考察、定性研究等方法结合城市学对空间形态研究的理论知识,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找到影响空间形态变化的诸多因素,并摸清地域性的空间形态演变规律,从而更客观的认识阿拉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为未来空间形态塑造与品质提升出谋划策。综上,本文以阿拉善各历史阶段中心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阐明区位、自然、经济、社会等相关背景后,分五个阶段梳理空间形态发展历程,研究演变特征并找到主要影响因素24项,同时提炼传统风貌印象19项。进而分型分类归纳催生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结构要素的演变过程,总结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包括:阶段演替律、环境约束律、资源趋近律、自组织演进律、空间延续律。并结合城市空间现有问题,提出基于用地结构合理化,助力生态改善,保护历史环境,可持续和服务旅游的空间优化策略,与树立标志,控制界面、营造眺望系统,传递文化信息等基于传统空间形态保护的风貌营建策略。
梁宇舒[4](2019)在《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文中提出针对全球化语境下游牧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全国范围内乡土建造范式的转型和传统的失语等当代乡土景观及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视线聚焦于内蒙古自治区,在梳理了蒙古族聚落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阿拉善作为独特性的案例研究。论文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乡村牧区的田野调查,在追溯阿拉善蒙古游牧社会变迁历史语境的基础上,结合样本和史料考证,梳理了阿拉善住宅空间形式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而明确了变迁动因及阐释了形式变迁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关系。本研究亦旨在通过解析“过去”而服务于“当代”。本文对当代牧民家庭生活空间进行了类型学的分析及观察,并对急速变革下的乡土住宅困境进行反思,试图为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建议。论文主体围绕“样本-语境-传承-演变-困境-启示”的线索展开,第2章通过对阿拉善盟境内20个苏木镇中150个乡土住宅样本的考察,其中包括对一个牧业型嘎查和一个半农半牧型聚落100%的取样,以及对24个典型样本的详细测绘,进行了一手资料的详实整理;第3章以语境为主题,历时性追溯了阿拉善游牧社会的变迁过程,提出三个历史节点,明确变迁动因;第4章以空间传承为主题,三个历史节点为对应,阐释了农牧区乡土住宅的空间形式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过程,并基于150个大样本绘制了住宅空间形式演变图;第5章以空间演变为主题,以建筑学的类型分析方法对当代牧民乡土住宅进行处理,并从牧民家庭空间的微妙变迁洞察牧民生活及身份的变迁;第6章以当代困境为主题,探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阿拉善当代乡土建筑所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对2014-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政策过程中乡土住宅实践过程及居民反馈的记录,对农牧区实践过程所面临的文化能源双重困境进行反思;最后,本文在传统话语的当代视野下,提出关于内蒙古乡土住宅未来发展的几点启示。
冯震,李兴华[5](2018)在《WRF-CMAQ模式在内蒙古本地化应用》文中认为WRF-CAMQ模式2016年7月已在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刀片服务器上实现业务试运行,每天运行一次,主要输出产品包括日均、分时段、逐小时AQI、大气污染物浓度,以及高空和地面气象场等。针对内蒙古污染物特点,对颗粒物浓度的监测数据与预报数据选取有代表的6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RF-CAMQ模式输出的污染物浓度存在系统性偏高,但浓度变化趋势与监测存在显着相关性,可以为霾天气、AQI预报业务提供一定借鉴,为下一步盟市以及旗县开展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业务指导。
沈梦兰,李静,韩龙,金镜,陈成贺日[6](2018)在《基于模糊综合法的巴彦浩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以SO2、NO2、PM10为评价指标,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确定评价标准集,采用超标倍数赋权法确定污染物权重,对巴彦浩特镇2015-2017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2017年巴彦浩特首要污染物都为PM10;2015年大气环境质量为Ⅱ级(良好),2016年和2017年为Ⅰ级(清洁),大气环境质量逐渐好转。
卢艳丽,张笑宇[7](2016)在《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文中认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3年12个地级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全区及各城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3项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的达标情况及变化趋势,得出了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年间,内蒙古自治区总体的空气质量有所好转,SO2、PM10的年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污染明显减轻;NO2的年均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也均无超标情况。12个城市各年度的空气质量达标率在33.391.7%之间,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较差,需进一步改善,其它城市的空气质量均有所好转。
王晓雪[8](2016)在《巴彦浩特镇近5年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环境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在了解巴彦浩特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环境管理采取措施的基础上,以巴彦浩特镇近5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巴彦浩特镇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的推进,巴彦浩特镇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日均值、年平均日均值均呈下降趋势。1月、2月、3月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平均日均值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且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日均含量比值从2.18下降到了1.45。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巴彦浩特镇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最大日均值呈上升趋势。而2014年对各类黄标车、老旧车辆的淘汰使得2014年二氧化氮年均日平均含量在汽车保有量增加的情况下有所下降。近年来阿拉善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沙(山)育林工作对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最小日均值、年平均日均值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受气候因素影响更大。并且由于巴彦浩特镇3-6月气温上升快,土地解冻,土壤松动。加之风速大,湿度小,且无降水补充。使得3-6月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大幅度增加并有发生API超过500的现象。总体来看,影响巴彦浩特镇空气的主要污染因素为可吸入颗粒物。且巴彦浩特镇正处于由煤烟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的过渡阶段。本文提出了可以进一步改善改善巴彦浩特镇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邰继承,张铁,张玉旭,赵宏霞,王菁,范欣[9](2016)在《内蒙古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内蒙古经济不断发展,各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也备受瞩目.为了解和掌握内蒙古各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对2012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基础上,对内蒙古各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0.299(乌兰浩特)-0.994(乌海),表现为呼伦贝尔、巴彦浩特、乌兰浩特、满洲里、二连浩特等为清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通辽、锡林浩特等为较清洁;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等为轻微污染.内蒙古主要城市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部分城市二氧化硫也有超标现象,污染物排放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王晓雪[10](2016)在《巴彦浩特镇近5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环境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在了解巴彦浩特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环境管理采取措施的基础上,以巴彦浩特镇近5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巴彦浩特镇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二、巴彦浩特空气质量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彦浩特空气质量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沙化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 |
1.2.2 沙化土地监测指标及分级 |
1.2.3 沙化监测方法 |
1.2.4 土地沙化成因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与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土壤分布 |
2.6 植被类型 |
2.7 社会经济状况 |
3 数据及方法 |
3.1 遥感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1.1 遥感数据来源 |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2 荒漠化差值指数模型构建 |
3.3 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
3.4 沙漠边界解译 |
3.5 相关性分析法 |
4 荒漠化差值指数模型分析 |
4.1 Albedo-NDVI特征空间分析 |
4.2 荒漠化差值指数模型分析 |
4.3 模型精度评价 |
5 土地沙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5.1 空间分布变化分析 |
5.2 面积变化分析 |
5.3 土地沙化程度转移分析 |
5.4 沙漠边界移动分析 |
6 土地沙化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
6.1 沙漠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6.2 年蒸发量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
6.3 年大风日数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
6.4 年沙尘暴日数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
(2)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沙化及驱动机制 |
1.2.2 近地表风沙过程 |
1.2.3 绿洲防护体系配置模式 |
1.2.4 绿洲防护体系气流活动及蚀积状况 |
1.2.5 绿洲防护体系降尘特征 |
1.2.6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土壤和植被 |
2.6 社会经济状况 |
2.7 防护林建设状况 |
3 材料和方法 |
3.1 防护体系地表风沙流监测 |
3.2 防护体系地表蚀积监测 |
3.3 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监测 |
3.4 防护体系地表沙物质样品采集及测试 |
3.5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3.5.1 影像数据来源 |
3.5.2 影像数据处理 |
3.5.3 荒漠化差值指数构建 |
3.5.4 分类精度评价 |
3.5.5 沙化土地动态分析 |
3.6 风速统计分析 |
3.7 防风效能 |
3.8 输沙通量模型拟合 |
3.9 降尘量的计算 |
3.10 沙尘沉降尘源分析 |
3.11 地表蚀积量测算 |
3.12 土壤粒度参数计算 |
3.13 沉积物颗粒累积频率分布间平均距离计算 |
3.14 沉积物颗粒敏感粒度组分提取 |
4 格林滩绿洲沙化动态演变及气候因子分析 |
4.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分类结果 |
4.1.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现状 |
4.1.2 沙化土地分类结果评价 |
4.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
4.2.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时间动态变化 |
4.2.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空间动态变化 |
4.2.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程度变化 |
4.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的气候响应 |
4.3.1 气候变化的线性趋势检验 |
4.3.2 沙化土地面积与气候突变相关性 |
4.4 小结 |
5 绿洲防护体系构建 |
5.1 绿洲防护体系组成 |
5.2 沙障固沙带的设置 |
5.3 防护断面的设置 |
5.4 小结 |
6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特征 |
6.1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层气流水平分布 |
6.2 绿洲防护体系防风效能 |
6.2.1 绿洲防护体系对防风效能值的影响 |
6.2.2 绿洲防护体系风速廓线特征 |
6.2.3 绿洲防护体系下垫面粗糙度特征 |
6.3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月际变化 |
6.3.1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月际变化 |
6.3.2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变化的气候因素响应 |
6.3.3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随高度的分布 |
6.4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结构 |
6.4.1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变化特征 |
6.4.2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随高度变化特征 |
6.5 小结 |
7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蚀积特征 |
7.1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月际变化 |
7.1.1 绿洲各防护体系蚀积形态特征 |
7.1.2 绿洲防护体系地表蚀积量变化 |
7.1.3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强度变化 |
7.2 绿洲防护体系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特征 |
7.2.1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形态特征 |
7.2.2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量变化 |
7.2.3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强度变化 |
7.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
7.3.1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组成 |
7.3.2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参数 |
7.3.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频率分布特征 |
7.3.4 防护体系对风蚀颗粒物范围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特征 |
8.1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量月际变化规律 |
8.2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气候响应 |
8.2.1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量的响应 |
8.2.2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的相对贡献率 |
8.3 不同风速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速率变化特征 |
8.4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分析 |
8.4.1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粒度组成 |
8.4.2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判断 |
8.5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阿拉善地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4.1 城市空间形态 |
1.4.2 传统风貌印象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阿拉善地区城市空间发展背景 |
2.1 区位条件 |
2.2 自然地理条件 |
2.2.1 地理气候 |
2.2.2 水文地质 |
2.2.3 资源条件 |
2.3 经济社会综合条件 |
2.3.1 经济与产业 |
2.3.2 人口与城镇化 |
2.3.3 民族与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拉善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历程 |
3.1 屯垦戍边时期(公元前102 年-公元755 年)-散点聚核 |
3.1.1 城市发展历程 |
3.1.2 空间演变特征 |
3.1.3 主导影响因素 |
3.1.4 传统风貌印象 |
3.2 丝路贸易时期(公元1036 年-1372 年)-单核扩张 |
3.2.1 城市发展历程 |
3.2.2 空间演变特征 |
3.2.3 主导影响因素 |
3.2.4 传统风貌印象 |
3.3 定远营建设时期(公元1726 年-1831 年)-中心东移,扇形增长 |
3.3.1 城市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变特征 |
3.3.3 主导影响因素 |
3.3.4 传统风貌印象 |
3.4 “跨越式”发展时期(公元1869年-1980 年)-单核蜕变,飞地形成 |
3.4.1 城市发展历程 |
3.4.2 空间演变特征 |
3.4.3 主导影响因素 |
3.4.4 传统风貌印象 |
3.5 逐步完善时期(公元1981 年-2019 年)-双核双组团内合外张 |
3.5.1 城市发展历程 |
3.5.2 空间演变特征 |
3.5.3 主导影响因素 |
3.5.4 传统风貌印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拉善地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规律 |
4.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
4.1.1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外部约束力 |
4.1.2 政治局势与政策影响-外部决策力 |
4.1.3 经济贸易与产业发展-内部驱动力 |
4.1.4 社会结构与地域文化-内部牵引力 |
4.1.5 区位关系与对外交通-外部离心力 |
4.1.6 动力机制的作用关系 |
4.2 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的演变 |
4.2.1 “核”的演变 |
4.2.2 “轴”的演变 |
4.2.3 “架”的演变 |
4.2.4 “边缘”的演变 |
4.2.5 “空间组织”的演变 |
4.2.6 “界面”的演变 |
4.3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
4.3.1 阶段演替律 |
4.3.2 环境约束律 |
4.3.3 资源趋近律 |
4.3.4 自组织演进律 |
4.3.5 空间延续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拉善地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
5.1 现阶段城市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
5.2.1 基于用地结构合理化的空间发展策略 |
5.2.2 基于助力区域生态稳步改善的空间发展策略 |
5.2.3 基于保护历史环境的空间发展策略 |
5.2.4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空间发展策略 |
5.2.5 基于服务旅游的空间发展策略 |
5.3 城市空间风貌提升策略 |
5.3.1 树立标志 |
5.3.2 控制界面 |
5.3.3 营造眺望系统 |
5.3.4 传递文化信息 |
5.4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4)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语境 |
1.2.1 全球化语境下游牧社会的剧烈变迁 |
1.2.2 我国乡土住宅建造范式的转变和传统的失语 |
1.2.3 内蒙古在上述语境下的双重身份 |
1.3 研究选题与概念 |
1.3.1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居所的一般性特点及现状 |
1.3.2 阿拉善盟作为特殊性案例 |
1.3.3 研究范围界定 |
1.3.4 乡土建筑与“传统” |
1.3.5 传承与演变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5.1 西方乡土建筑的研究:强调问题而非类别 |
1.5.2 我国乡土建筑的研究:从外部视角到当代变迁 |
1.5.3 地方性文本:蒙古学、阿拉善蒙古及蒙古族聚落研究 |
1.6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6.1 理论路径:“传统”的认识论 |
1.6.2 实证方法:空间的“观察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阿拉善地区乡土住宅的取样与阅读 |
2.1 阿拉善盟概况 |
2.2 调研及取样过程 |
2.2.1 调研过程 |
2.2.2 取样过程 |
2.2.3 取样特点 |
2.2.4 150个大样本及24个典型样本 |
2.3 重点取样地区概况 |
2.3.1 巴丹吉林嘎查:依沙傍“海”的散居聚落 |
2.3.2 贡呼都格嘎查:由移入汉族构成的半农半牧聚落 |
2.3.3 鄂门高勒嘎查:没落的“圣地” |
2.4 典型样本阅读 |
2.4.1 样本001:未建完的家(蒙古族) |
2.4.2 样本002:布仁巴图的家(蒙古族) |
2.4.3 样本003:两兄弟的家(蒙古族) |
2.4.4 样本004:巴书记的家(蒙古族) |
2.4.5 样本005:有圆形土房的家(蒙古族) |
2.4.6 样本006:玩猫的小孩家(蒙古族) |
2.4.7 样本007:江老三的家(蒙古族) |
2.4.8 样本008:敖包湖畔的家(汉族) |
2.4.9 样本009:巴雅尔的家(蒙古族) |
2.4.10 样本010:三个人的家(蒙古族) |
2.4.11 样本011:范老板的家(汉族) |
2.4.12 样本012:银德尔图湖畔的家(蒙古族) |
2.4.13 样本013:嘎查长的家(蒙古族) |
2.4.14 样本014:守护庙的哈斯家(蒙古族) |
2.4.15 样本015:老刘家的老房子(汉族) |
2.4.16 样本016:玛希的家(蒙古族) |
2.4.17 样本017:喇嘛住宅改造的家(蒙古族) |
2.4.18 样本018:独居的老阿玛家(蒙古族) |
2.4.19 样本019:戈壁上的家(蒙古族) |
2.4.20 样本020:半农半牧聚落——老郭家(汉族) |
2.4.21 样本021:半农半牧聚落——高师傅家(汉族) |
2.4.22 样本022:半农半牧聚落——面向耕地的家(汉族) |
2.4.23 样本023:半农半牧聚落——叶文家(汉族) |
2.4.24 样本024:半农半牧聚落——大砖瓦房的家(汉族) |
第3章 阿拉善地区游牧社会变迁的历史语境(1700s-1900s) |
3.1 地理形成与部落源起(-1697) |
3.2 满族的统治(1697-1912) |
3.2.1 盟旗制度:阿拉善旗和定远营的设立 |
3.2.2 联姻政策:阿拉善王府的再建 |
3.2.3 宗教政策:寺庙的林立及喇嘛的定居 |
3.2.4 互市贸易:买卖空间的叠加 |
3.3 困难时期大量汉族的移入(1902-1961) |
3.3.1 困难时期大量汉族的移入 |
3.3.2 汉族由依附到本土化的过程 |
3.4 社会主义“集体化”到牧场“私有化”(1949-1990) |
3.4.1 集体化与农牧合作社 |
3.4.2 私有化与畜牧业承包责任制 |
3.5 本章小结:三个历史节点 |
第4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形式传承及其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 |
4.1 游牧社会的初始期:从各族“轮替争占”到蒙古族“大规模驻牧” |
4.2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偏离期:从“庐帐万余”的蒙古包到蒙古贵族的三合院 |
4.2.1 案例一:定远营城内的民居院落 |
4.2.2 案例二:昭化寺周边的喇嘛住宅 |
4.2.3 小结:自上而下的空间变迁及游牧身份的偏离 |
4.3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质变期:从蒙古包到土坯房 |
4.3.1 蒙古族住宅的吸收式演化 |
4.3.2 受满清官式住宅的影响 |
4.3.3 汉族住宅的适应性转变 |
4.3.4 植入式住宅受蒙地的影响 |
4.3.5 小结:自下而上的空间变迁及游牧身份的质变 |
4.4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定型期:从聚落到家庭式牧场 |
4.4.1 农牧业聚落的形成及功能的分化 |
4.4.2 家庭式牧场和围栏的出现 |
4.4.3 小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空间实践及定居身份的形成 |
4.5 本章小结:空间形式和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 |
第5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与家庭空间变迁 |
5.1 阿拉善地区晚期定居聚落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 |
5.1.1 聚落空间类型分析 |
5.1.2 主体建筑结构类型分析 |
5.1.3 主体建筑平面类型分析 |
5.1.4 附属建筑关系类型分析 |
5.1.4.1 替换型 |
5.1.4.2 共生型 |
5.1.4.3 扩张型 |
5.2 日常定居空间中的“游牧性”(身份的保留) |
5.2.1 家的范围、圈层与边界 |
5.2.2 功能布局:一些隐藏的空间规则 |
5.2.3 现代住宅外壳包裹下的空间与身份追忆 |
5.3 “游牧性”空间的当代转向(身份的重构) |
5.3.1 住宅形式由独立、散落、开敞向围合式的转变 |
5.3.2 日常生活高度的上升及仪式空间的萎缩 |
5.3.3 蒙古包:由早期居住到当代旅游的功能替换 |
5.4 本章小结:蒙古族牧业家庭关系的变迁 |
第6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当代困境(2002-2017) |
6.1 阿拉善生态移民举措及农牧区住宅现状(2002-2012) |
6.2 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概况(2014-2017) |
6.3 阿拉善地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乡土住宅改造记录 |
6.3.1 入场:新村的示范建设 |
6.3.2 正式:危旧建筑的大量改造 |
6.3.3 高潮:土坯房的地毯式拆除 |
6.3.4 补救:十个全域旅游示范点的开发 |
6.3.5 反馈:居民的采访及各方的立场 |
6.4 本章小结:批判与反思 |
第7章 结语:传统视野下内蒙古乡土住宅的启示 |
7.1 从浪漫走向现实 |
7.2 从象征走向细部 |
7.3 从固有走向变化 |
7.4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大样本信息表(150 处) |
附录B 阿拉善盟左旗政府加快实施农牧区危旧房改造若干政策(2016) |
附录C 基于文化传承的阿拉善乡土住宅绿色实践探索 |
附录D 阿拉善地区农牧区危旧建筑改造及新建研究报告(201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WRF-CMAQ模式在内蒙古本地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式介绍 |
2 WRF-CMAQ模拟方案 |
3 WRF-CMAQ模式产品 |
4 模式预报结果检验 |
4.1 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 |
4.2 空气质量分指数以及指数的计算方法 |
4.3 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 |
4.3.1 颗粒物浓度监测日变化。 |
4.3.2 颗粒物浓度监测月变化。 |
4.3.3 颗粒物浓度监测季节变化。 |
4.4 模式预报数据分析 |
4.4.1 颗粒物浓度预报日变化。 |
4.4.2 颗粒物浓度预报月变化。 |
4.4.3 颗粒物浓度预报季节变化。 |
5 误差对比分析 |
6 总结 |
(6)基于模糊综合法的巴彦浩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步骤 |
1.1 基本原理 |
1.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1.2.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
1.2.2 确定评价对象的评语集 |
1.2.3 单因素评价, 建立模糊矩阵R |
1.2.4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 |
1.2.5 多因素综合评价 |
2 巴彦浩特镇空气质量分析 |
3 巴彦浩特空气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
3.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
3.2 确定评价对象的评语集 |
3.3 确定隶属度函数, 建立单因素模糊矩阵R |
3.4 确定各污染物的权重 |
3.5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矩阵B |
4 比较AQI指数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 |
5 结论 |
(7)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监测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 |
2.1.1 二氧化硫浓度(SO2)变化 |
2.1.2 二氧化氮(NO2)浓度的变化 |
2.1.3 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变化 |
2.2 全区及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级别及达标情况 |
2.2.1 全区及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级别 |
2.2.2 各年度所测城市空气质量的达标情况 |
3 结论与讨论 |
3.2 建议 |
(8)巴彦浩特镇近5年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与研究区概况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巴彦浩特镇简介 |
第二章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变化动态 |
3.1 近5年来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变化动态 |
3.2 近5年来空气中二氧化氮含量变化动态 |
3.3 近5年来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变化动态 |
3.4 近5年来巴彦浩特镇环境空气整体情况 |
第四章 近5年巴彦浩特镇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 |
4.1 影响因素 |
4.2 改善巴彦浩特镇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内蒙古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来源与方法 |
1.1数据来源 |
1.2数据统计 |
1.3 评价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内蒙古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年日均值比较 |
2.2内蒙古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季节变化 |
2.3空气质量状况的月均值变化 |
2.4环境空气质量分析及评价 |
3结论 |
(10)巴彦浩特镇近5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与巴彦浩特镇概况 |
1.1 前言 |
1.2 巴彦浩特镇简介[1] |
1.2.1 气候 |
1.2.2 日照与辐射 |
1.2.3 气温 |
1.2.4 降水与蒸发 |
1.2.5 风向、风速与大风 |
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3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变化动态 |
3.1 近5年来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变化动态 |
3.1.1 年际变化 |
3.1.2 年内变化 |
3.2 近5年来空气中二氧化氮含量变化动态 |
3.2.1 年际变化 |
3.2.2 年内变化 |
3.3 近5年来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变化动态 |
3.3.1 年际变化 |
3.3.2 年内变化 |
3.4 近5年来巴彦浩特镇环境空气整体情况 |
3.4.1 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看环境空气整体情况 |
3.4.2 从API看环境空气整体情况 |
4 近5年巴彦浩特镇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 |
4.1 影响因素 |
4.1.1 二氧化硫含量影响因素 |
4.1.2 二氧化氮含量影响因素 |
4.1.3 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影响因素 |
4.1.4 空气污染类型出现转变 |
4.2 改善巴彦浩特镇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措施 |
5 结论 |
四、巴彦浩特空气质量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沙化动态变化研究[D]. 刘晓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D]. 解云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3]阿拉善地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司洋.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4]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D]. 梁宇舒. 清华大学, 2019(02)
- [5]WRF-CMAQ模式在内蒙古本地化应用[J]. 冯震,李兴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23)
- [6]基于模糊综合法的巴彦浩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J]. 沈梦兰,李静,韩龙,金镜,陈成贺日. 环境与发展, 2018(06)
- [7]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J]. 卢艳丽,张笑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8]巴彦浩特镇近5年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王晓雪.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9]内蒙古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与评价[J]. 邰继承,张铁,张玉旭,赵宏霞,王菁,范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10]巴彦浩特镇近5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晓雪. 环境与发展,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