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张兆友[1](2021)在《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文化产业品质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揭示了“文化产业朝阳论”真相。进入新世纪,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数字文化产业一跃占据产业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竞争制高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需要不断提升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来推动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力提速。通过对数字文化产业和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概念界定,并引入钻石模型和层次模型,奠定理论基础;从产业政策、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三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介绍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遵循指标选取原则的前提下,设计并确定了一套相对科学的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产业年鉴、地方年鉴、行业报告等官方渠道搜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具体指标数据,运用SPSS 25.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中排名第七位,处于第一方阵下游位置,远远落后于领头羊集团的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五地,尤其在产业规模度和产业扩张力方面竞争力差距较大,而以文化资源为代表的基础竞争力优势十分明显。与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进行对比,发现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在政策、企业、人才和生态四个维度存在问题。结合描述性分析内容,认为提升山东省数字文化竞争力的主要策略应包括:深化改革,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数字文化产业政策供给;培育主体,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培用力度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互联网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借助创意阶层的崛起和中小企业的孵化大力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内容,基于IP思维打造新文创计划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既是国家战略下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现实性与必要性的回应,也是山东省寻找提升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抓手的答解。
汪琬琦[2](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江爱华[3](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提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何智玉[4](2020)在《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文中研究说明红色题材的舞蹈是红色文化的艺术写照,“红舞”是中国舞蹈事业的一个分支。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事业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江西特有的艺术文化,映照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文艺舞蹈作品延伸发展的一个分支,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时期江西出现了优秀的文化艺术,这片红色田野萌生了激昂卓越的文化艺术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姿态闻名于世,形成了标志性的“苏区文化”。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艺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西“红舞”的分量不仅仅来自当下的政治倡导,更来自于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摇篮的这片富有革命色彩的红色土地,以及当前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江西“红舞”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江西“红舞”的发展情况,从江西“红舞”的历史嬗变、阶段特点、思想内容三个方面,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五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江西“红舞”分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我们要探索有关江西“红舞”艺术的历史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相关地点、艺术思潮、典型作品等等,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江西“红舞”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中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变迁中去探寻它的发展动因和历史地位。可以说江西“红舞”就好比一股起于江西赣南地区田野大地的强劲的艺术之风。或者说江西“红舞”云涌凸显于历史天空时,本质却扎根在江西这片红色大地之上,中国革命历史之中。本篇论文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这七十年的江西“红舞”的历史脉络,关注那些对江西“红舞”史变革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辩证的对艺术成就给予一定观照。
窦蓉[5](2020)在《新世纪央视自然纪录片创作衍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人类出现以来,对于大自然的探索从来没有停下脚步。作为公众窥探和了解自然的重要窗口之一,自然纪录片以野生动植物的历史与现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大自然的原始风貌为主要表现题材,表达出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深切关注,展现了人类对于社会发展与大自然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索与思考,弥补了其他题材纪录片只关注人类生产活动的题材缺失。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自然纪录片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类型体系,有着表达人文关怀、传递生态理念的共同主题。新世纪以来,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官方媒体的代表,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纪录片拍摄队伍,同时拥有先进的设备等硬件优势,在创作理念上、创作内容上以及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大量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且因其在我国媒体中的特殊地位,央视自然纪录片的传播对于向世界展现中国优美的生态环境、分享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以及传播传统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两山论”等中国特色生态环保理念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自然纪录片在发挥保护生态环境、传播生态理念等功能上的优势日益突出。在我国,自然纪录片一直处于市场的劣势地位,想要更好的发展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因此,对于自然纪录片创作的研究也必然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使其更加的专业化、理论化、系统化。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电影学理论、传播学、叙事学理论为基础,以新世纪以来央视自然纪录片作品为研究文本,系统研究央视自然纪录片的创作衍变轨迹。本研究共分为五章,从央视自然纪录片的理念、内容、表现三个创作维度研究央视自然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策略思考。本文由绪论、四个章节的正文以及结语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创新;第二部分,从自然纪录片的概念界定入手,对自然纪录片的概念、新世纪央视自然纪录片的范围、央视自然纪录片创作历程进行阐述说明;第三部分为文章重点,主要以央视自然纪录片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案例分析为依托,探析央视自然纪录片的创作价值,总结归纳央视自然纪录片在创作理念、创作内容、表现形式方面的创作规律及衍变;第四部分,从目前出现的问题入手,指出央视自然纪录片创作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科学性以及宣传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以此对国内自然纪录片的发展提出对策与思考。
臧亚萍[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文中提出论文运用出版系统论、把关人理论、媒介讯息论等相关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川古籍出版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作了研究。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组织机构及产品策划进行了考察,总结发展规律与特点,属于当代四川古籍出版专门史研究。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改革开放后四川古籍出版活动,数据样本范围以巴蜀书社、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家社为主。文章通过采用参与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计量学多种研究方法,力图剖析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该时期四川古籍出版的发展概况问题;二是古籍出版机构自外至内的组织构建问题;三是编印发系统下的古籍出版产品策划问题。并希望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能为繁荣四川古籍出版,提供一些理论、实践意义的参考资料。正文分为三个研究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通过分析5家出版机构的书目数据,归纳古籍出版数量变化、出版内容类别分布规律,并对古籍出版成就、发展成因,以及复苏期、探索期、转型期三个发展阶段特点进行论述,最后概括出四川古籍出版的三个不足:即重复选题、整理方式不平衡、图书宣传渠道利用不足。第二部分研究四川古籍出版组织系统。研究发现,外部组织由U型结构到M型结构进行设置转变,具有组织人员权威、组织结构一体化的显着特点。以巴蜀书社为例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部门组建上趋于柔性化和灵活性,早期人员构成虽以人才调聘、计划培养为主,但出版队伍始终保持专业性和稳定性。第三部分研究古籍出版产品策划特点,分别从内容、形式、宣传、营销四个子系统要素分析入手。研究发现,由于古籍出版同其他出版类型不同,内容策划上,策划作者多具有权威性高、专业性强的特点,策划选题表现为延续性、地域性、差异性和时代性四个鲜明特征。古籍图书的开本设计强调与内容风格统一,封面设计注重体现艺术审美性和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对装帧设计获奖图书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出古籍图书在形式策划上注重设计整体性的特点。宣传、营销策划方面,四川古籍图书宣传方式多样,在传播技术变迁影响下,虽经历传统、网络到媒介融合宣传的三个过渡阶段,但书讯书评、活动推广和媒体宣传仍为现阶段古籍图书的三种主要宣传方式。以巴蜀书社为代表,四川古籍出版产品注重精准营销和海外营销,但在对其进行品牌认知度问卷调查时也发现,巴蜀书社存在品牌认知度不高的问题。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提出四川古籍出版的初步对策,指出论文本身的不足,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窦金启[7](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指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陈越[8](2019)在《商洛花鼓戏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2006年5月20日,商洛花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商洛花鼓戏才走出商山洛水,从寂寂无名完成扬名四海的蜕变。国内对于商洛花鼓戏的研究相对也多了起来,但与其他地方小剧种来说不算多,研究的面也相对的单一,集中在花鼓戏的不同侧面,比如具体单一到商洛花鼓戏的某一作品,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作品的某一方面,或者是相对宏观的不够深入的研究商洛花鼓戏的文化意义、价值承载、审美特性、保护抢救等,所以本文拟将对商洛花鼓戏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入研究,将全景式扫描商洛花鼓戏的发展脉络、文化源流,为商洛花鼓戏提供一个发展图谱,为后来者研究提供史料。探源商洛花鼓的流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点对商洛花鼓戏做一个梳理:(一)追溯商洛花鼓戏发展的概况,包括商洛花鼓戏的孕育萌芽,商洛花鼓戏的早期型态,商洛花鼓戏的正式形成,即商洛花鼓戏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包括花鼓与民俗的关系,花鼓与民间歌舞的关系以及其他;(二)商洛花鼓戏的流布和班社艺人,花鼓艺人集散地,鼓各县班社情况,(三)商洛花鼓戏的舞台艺术,包括花鼓戏的音乐唱腔,花鼓戏的表演体制等;(四)商洛花鼓戏的现存剧目概况,包括经典旧剧目,现代新剧;(五)商洛花鼓戏现状、发展和出路,包括商洛花鼓戏的生存现状、商洛花鼓戏的发展、商洛花鼓戏的出路、商洛花鼓戏的多元思考等;最后,探讨商洛花鼓戏当下的发展动向,以及其所具备的历史文化、民间娱乐、认知教育、精神审美等多元价值,在前人的研究上完备资料,丰富和完善有关商洛花鼓戏的地域文化、区域文化、民俗文化研究。
侯文靖[9](2019)在《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常常呈现为多种力量的彼此冲撞、相互交融,而对舞剧创作主体的研究正是彰显了对编舞家身处历史之中,作为创作行为者主体动力的确认。回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舞剧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舒巧、门文元在舞剧创作实践方面逐渐树立起两座令人瞩目的高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二十年中,舒巧逐渐消解了文学文本在舞剧改编过程中的制导地位,构建起以编导个体表达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在对人本精神的追求下形成了舒巧舞剧的创作风格:即从“人”的立场出发,着眼于“日常”生活的“非常”叙述,强调对人物情感细致深入地表达,独特的叙事结构所呈现的叙事能力,以及不离不弃的女性主题。这些特征又共同成就了舒巧由心理型人物观支撑起来的“心理舞剧”建构。而门文元的舞剧创作风格则呈现出另一种追求:即通过对区域性民间舞戏剧化的运用,对英雄人物崇高精神的塑造,在追求舞台视觉震撼力的同时强调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最终实现对时代主旋律的弘扬、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其凸显了以行动型人物观推动的“戏剧舞剧”铺排。应该说舒巧与门文元同为中国当代重要的舞剧编导,但二者在创作风格与创作立足点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探究其中差异的具体内涵,造成这种差异的各方面原因,以及他们各自对中国舞剧创作的影响,还未引起舞蹈学者的足够关注。因此这既成为本论文着意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研究创新点。本论文以“比较”作为方法论基础,借助生态学的研究视角,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观察外部环境对艺术生产的引导及限定。在两位编舞家互为“镜像”的研究过程中,深化对二者舞剧创作风格的认识。其中同质性的研究有利于挖掘中国舞剧编舞家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探寻舞剧创作规律,是重要的可比性之一。然而,本论文着重强调在比较中发现研究对象的异质性。通过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来发现新价值与新关系,努力为艺术创作带来新视角与新观念,丰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并深化对舞剧艺术创作规律的认识,构建和而不同的艺术世界。在中国舞剧创作当前的发展状态下,对不同舞剧创作主体差异性的研究与倡导显得尤为重要。
孔放[10](2017)在《我国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奖励作为一种治国理政、维护社会稳定的方式,自古有之。封建社会时期,"奖惩"一直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的两大权柄,现代社会奖励更是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发展与创新,以及形成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手段。奖励制度作为界定、规范奖励行为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建立系统、完善的奖励制度是发挥奖励作用与价值的重要举措。授奖环节产生的文件、实物,从获奖客体角度而言,是真实记录获奖成果的荣誉档案,是获奖者、获奖机构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对奖励及奖励制度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综合研究我国宏观奖励活动、奖励分类体系及奖励制度的理论和成果较少,针对荣誉档案的研究也较为宽泛。论文基于以往具体领域的奖励理论研究成果,将奖励、奖励制度与荣誉档案三者相联系,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具体奖项及奖励分类体系,从纵向角度提出以授奖主体为分类标准的奖励分类体系,并基于此分类体系分析我国荣誉档案的管理工作。论文共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出发,提出选题的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管理的文献研究现状,并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进行了说明,最后提出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概括论文研究的三大主要对象——奖励、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一方面从奖励含义入手,重点介绍奖励的社会历史性、目的明确性和行为流程化的特点,以及奖励活动的四大阶段及其各阶段形成文件档案材料,随后分析了奖励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并分析奖励分类体系对奖励制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提出荣誉档案的概念,介绍其特征和重要价值,并分析荣誉档案与奖励类档案的关系,为第四章和第五章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古代法家和儒家的奖励思想出发,回顾了奖励制度、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历史,划分两者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先秦时期、封建时期和近现代时期,通过列举每一历史阶段典型的奖励制度、荣誉档案种类以及最常见的荣誉档案管理方式,为第四章奖励分类体系和第五章荣誉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背景信息和史料参考。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论文研究的重点,第四章主要介绍奖励分类体系,此体系是在现有奖励分类的基础上,以授奖主体为分类标准而形成的,并列举了每一类奖励的典型奖项,加深对该类型奖励的了解。此外,利用"中国智库索引(CTTI)"数据库中数千条"荣誉"、"奖励"的数据,分析了具体奖项分布的特点。第五章将第四章的奖励分类体系和我国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提出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的对象既包括机构以整体名义获奖而形成的荣誉档案,又包括重要的个人荣誉档案;在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下,重视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的成套性、开放性和效益性原则;结合奖励分类体系,界定荣誉档案的收集范围和分类,综合利用多种方法鉴定荣誉档案的真伪和价值,并对荣誉档案保管和利用工作提出些许建议。第六章结语回顾全文,总结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和主要观点,并概括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并为未来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二、湖北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
1.2.2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数字文化产业 |
2.1.2 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钻石模型 |
2.2.2 层次模型 |
第3章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1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政策分析 |
3.1.1 “数字山东”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 |
3.1.2 数字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及其评价 |
3.2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重点行业分析 |
3.2.1 智慧文旅: 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 |
3.2.2 数字出版: 基地建设与产业联动 |
3.2.3 网络视听: 生态布局与智慧广电 |
3.3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
3.3.1 广电新媒体: 海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3.2 “互联网+出版”: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
3.3.3 数字影视制作: 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3.3.4 数字印刷电商: 世纪开元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 |
第4章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修正 |
4.1.3 指标解释 |
4.2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2 评价过程 |
4.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4.3.1 政策维度: 缺乏前瞻性与执行力 |
4.3.2 企业维度: 缺乏平台型与带动性 |
4.3.3 人才维度: 缺乏吸引力与归属感 |
4.3.4 生态维度: 缺乏活跃度与消费闭环 |
第5章 提升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5.1 深化改革: 基于顶层设计完善数字文化产业政策供给 |
5.1.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5.1.2 优化数字文化产业政策供给 |
5.1.3 推动数字文化产业走出去 |
5.2 主体培育: 基于资源整合打造互联网龙头企业 |
5.2.1 研发应用关键核心技术 |
5.2.2 重视数字人才引培用 |
5.2.3 保障数字文化企业扶持资金 |
5.3 集聚发展: 基于创意阶层壮大数字文化产业园区 |
5.3.1 加速创意阶层的崛起 |
5.3.2 重视中小企业聚集与孵化 |
5.3.3 大力建设数字产业园区 |
5.4 新文创2.0: 基于IP思维联动产业生态 |
5.4.1 加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
5.4.2 多渠道寻求文化破圈 |
5.4.3 创新数字文化消费场景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困难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文学组织 |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
一、刊物形式混乱 |
二、稿件质量堪忧 |
三、改革之路 |
第三节 文学活动 |
一、会议例行公事 |
二、比赛意义重大 |
三、采风流于形式 |
四、培训资源匮乏 |
五、其他文学活动 |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
第一节 生产 |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
第二节 流通 |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
第三节 评介 |
一、评论的困境 |
二、奖项的失衡 |
第四节 接受 |
一、读者的缺席 |
二、与市场博弈 |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
一、体制迷梦 |
二、文学工人 |
三、外部认同 |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
一、作协体制探析 |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
一、扩大经费来源 |
二、细化会员管理 |
三、开放资源系统 |
四、强化服务职能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3)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
1.本文的章节设置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
一、旧“皖剧”的式微 |
二、新“皖剧”的确立 |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
一、传统戏剧目 |
二、移植剧目 |
三、改编历史剧 |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
五、现代戏剧目 |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
致谢 |
(4)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江西“红舞”是江西红色文艺、江西红色文化家族的的重要成员 |
1.1.2 在江西舞蹈史研究中,江西“红舞”史体系性研究较为薄弱 |
1.2 选题意义 |
1.2.1 推进江西“红舞”史研究,并弥补江西“红舞”史研究的不足 |
1.2.2 拓宽“红舞”史研究的学术新视角 |
1.2.3 为“红舞”创作提供新方向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1949--1966年)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2.1.1 满目疮痍的江西舞蹈事业 |
2.1.2 敲开江西文艺大门的一五六师宣传队 |
2.1.3 一九四九年江西的三支文艺力量 |
2.1.4 八一革命大学的成立是江西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文艺的时代特征 |
2.2.1 艺术科目发展不平衡,舞蹈事业发展滞后 |
2.2.2 江西“红舞”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 |
2.3 逐步专业化的江西“红舞” |
2.3.1 舞蹈教育专业化起步 |
2.3.2 专业演出团体的建立 |
2.4 江西“红舞”的基本特征 |
2.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舞蹈的延伸 |
2.4.2 舞蹈演员及舞蹈作品专业度不够 |
2.4.3 作品题材的阶段性固化 |
2.5 早期阻碍与推动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
2.5.1 江西省舞蹈家协会筹建较晚体现着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滞后性 |
2.5.2 土地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题材阶段性固化 |
2.5.3 江西省文艺学校和江西省歌舞团的创立 |
2.5.4 “大跃进”下的江西“红舞”的辩证思考 |
2.6 早期经典作品分析 |
2.6.1 歌剧《血泪仇》 |
2.6.2 采茶戏《志愿军的未婚妻》 |
2.6.3 舞剧《红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革时期的江西“红舞”(1966-1976年) |
3.1 文革时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3.1.1 专业演出团队的解散与建立 |
3.1.2 专业舞蹈教育的打击 |
3.2 文革时期江西“红舞”风云 |
3.2.1 江西“红舞”创作表演能力下降 |
3.2.2 江西“红舞”创作能力无法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 |
3.3 革命样板戏的空前普及遏制了江西“红舞”多元化发展 |
3.3.1 《红色娘子军》的命运 |
3.3.2 《白毛女》的十年遭遇 |
3.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3.4.1 “红舞”受众阶级性断层 |
3.4.2 风格题材单一化 |
3.4.3 “阶级斗争”统领“红舞”创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的江西“红舞”(1977-1999年) |
4.1 新时期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4.1.1 走向繁荣的江西“红舞” |
4.1.2 现代舞思潮下江西“红舞”创作手法的创新 |
4.1.3 江西“红舞”创作题材紧跟时代步伐 |
4.2 江西“红舞”的解冻与复苏(1976-1977年) |
4.2.1 江西“红舞”经典复兴 |
4.2.2 创作意识的苏醒和创作能力的恢复 |
4.3 江西“红舞”的发展与繁荣(1978-2000年) |
4.3.1 江西“红舞”在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
4.3.2 各大比赛的参与及筹建推动了江西“红舞”大力发展 |
4.3.3 江西“红舞”市场化的萌芽 |
4.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4.4.1 江西“红舞”专业性显着提高 |
4.4.2 江西“红舞”创作审美的提高 |
4.5 “红舞”作品分析 |
4.5.1 《圈圈、框框、橡皮筋》 |
4.5.2 《弓弦声声》 |
4.5.3 《路》 |
4.5.4 《长长的红背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世纪的江西“红舞”(2000-2012年) |
5.1 新世纪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5.1.1 时代变革中江西“红舞”的蓬勃发展 |
5.1.2 江西“红舞”的多层次、多元化、全面性发展 |
5.2 江西“红舞”的全面发展 |
5.2.1 江西“红舞”的全速发展 |
5.2.2 江西“红舞”教育的全面发展 |
5.2.3 江西“红舞”大力开展基层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 |
5.3 经典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5.3.1 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 |
5.3.2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 |
5.3.3 大型情景歌舞诗画《安源颂》 |
5.3.4 大型歌舞诗剧《安源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江西“红舞”(2013-2019年) |
6.1 新时代江西“红舞”发展概况 |
6.1.1 江西“红舞”变革前行 |
6.1.2 江西“红舞”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逐渐繁荣 |
6.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6.2.1 人民艺术审美增长与江西“红舞”创新之间不平衡发展 |
6.2.2 江西“红舞”唤醒具有人们内心荒漠的职能 |
6.3 江西“红舞”的冲击与发展 |
6.3.1 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遭受重创 |
6.3.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发展主体的转移 |
6.3.3 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刺激着江西“红舞”的发展 |
6.4 新时代重要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6.4.1 舞剧《红草鞋》 |
6.4.2 歌剧《回家》 |
6.4.3 采茶戏《杜鹃花开的地方》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江西舞蹈活动大事记(1949-2019年) |
江西“红舞”作品年表(1949-2019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新世纪央视自然纪录片创作衍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自然纪录片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自然纪录片 |
第二节 新世纪央视自然纪录片创作发展历程 |
一、探索转变初期:2000年至2010年 |
二、转型变化显着期:2011年至2019年 |
第二章 新世纪央视自然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 |
第一节 自然纪录片的戏剧化倾向 |
一、关于戏剧化的解读 |
二、自然纪录片与戏剧化 |
第二节 自然纪录片的电影化审美倾向 |
一、关于电影化审美的解读 |
二、自然纪录片与电影化审美 |
第三节 自然纪录片的诗意表达 |
一、关于诗意表达的解读 |
二、自然纪录片与诗意表达 |
第四节 自然纪录片的人文情怀表达 |
一、不断聚焦微观个体 |
二、自然纪录片与人文情怀的表达 |
第三章 新世纪央视自然纪录片选题内容的变化 |
第一节 央视自然纪录片的选题原则 |
一、从动植物知识介绍到自然生态保护 |
二、从常识普及到科学普及 |
第二节 央视自然纪录片的内容建构 |
一、微观层面的内容建构 |
二、中观层面的内容建构 |
三、宏观层面的内容建构 |
第三节 央视自然纪录片的主题提炼 |
一、以创作者为主体的思考 |
二、探讨人与自然相处的途径 |
第四章 新世纪央视自然纪录片表现手法的变化 |
第一节 画面与解说词的配合 |
一、补充画面信息,传递科学知识 |
二、帮助画面起承转合 |
三、情感表达和意蕴升华 |
第二节 多集、系列式的连续播放形式 |
一、多集播放有利于形成相对统一的叙述风格 |
二、系列式播放强化收视效果 |
第三节 数字技术手段的运用 |
第五章 央视自然纪录片提升自身价值与影响的策略 |
第一节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形式和内容的同质化倾向 |
二、科学性体现不足 |
三、宣传推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二节 提升策略和建议 |
一、拓展题材,讲好中国故事 |
二、加强科学含量,平衡科学性与故事性 |
三、加强宣发,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
一、概念厘定 |
二、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总结四川古籍出版的地域特色和规律 |
二、丰富古籍出版史研究的内容 |
三、为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提供借鉴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成果述略 |
二、研究专着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 |
第一节 图书出版概况 |
一、出版数量变化 |
二、出版内容主要类别分布特点 |
三、图书获奖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古籍出版成就与发展成因探析 |
一、古籍出版成就与特色 |
二、发展成因探析 |
第三节 古籍出版的阶段性特点 |
一、复苏期(1981-1991) |
二、探索期(1992-2002) |
三、转型期(2003年以后) |
第四节 四川古籍出版的不足 |
一、存在重复选题现象 |
二、整理方式具有不平衡性 |
三、图书宣传渠道利用不足 |
第三章 古籍出版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四川古籍出版组织机构类型及表现特点 |
一、设置类型分析 |
二、表现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内部组织结构分析——以巴蜀书社为例 |
一、部门设置特点 |
二、人员组建方式及构成特点 |
第四章 古籍出版产品的内容、形式策划 |
第一节 内容策划 |
一、策划思想的把关分析 |
二、策划作者分析 |
三、策划整理形式 |
四、策划内容的选题特点 |
第二节 形式策划 |
一、开本设计分析 |
二、封面设计分析 |
三、个案分析:“中国最美的书”——《藏区民间珍藏藏文典籍丛刊》 |
第五章 古籍出版产品的宣传、营销策划 |
第一节 宣传策划 |
一、宣传方式多样 |
二、三种主要方式 |
第二节 营销策划 |
一、营销渠道特点 |
二、营销品牌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巴蜀书社为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巴蜀书社历年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4-2017) |
附录2 四川大学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6-2017) |
附录3 四川人民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1-2017) |
附录4 西南交大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92-2017) |
附录5 四川民族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汉、彝、藏文) |
附录6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获奖书目、获奖项目 |
附录7 巴蜀书社:社长访谈录、小传 |
附录8 巴蜀书社品牌认知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商洛花鼓戏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商洛花鼓戏发展探源 |
第一节 商洛花鼓戏的孕育与萌芽 |
一、历史、移民、花鼓与民俗 |
二、区位、经济、文化与传统 |
第二节 商洛花鼓戏的早期形成 |
一、花鼓与当地方言 |
二、花鼓与民间歌舞 |
三、花鼓与其他 |
第三节 商洛花鼓的正式形成 |
一、清代的三小戏 |
二、清代以后完善 |
第二章 商洛花鼓戏的流布和班社艺人 |
第一节 各县花鼓班社 |
一、历史班社概况 |
二、现代剧团简介 |
第二节 花鼓艺人流布 |
一、知名艺人 |
二、各县艺人 |
第三章 商洛花鼓戏的舞台艺术 |
第一节 商洛花鼓戏的音乐唱腔 |
一、音乐唱腔 |
二、动作念白 |
三、伴奏乐器 |
第二节 花鼓戏的表演体制 |
一、表演场所 |
二、表演行当 |
三、服装道具 |
第四章 商洛花鼓戏的剧目剧本 |
第一节 剧目考略 |
一、传统剧目 |
二、新编剧目 |
第二节 剧目剧本 |
一、剧目来源 |
二、剧目主题 |
第五章 商洛花鼓戏现状、发展和出路 |
第一节 当下现状 |
第二节 出路发展 |
第三节 多元思考 |
余论 商洛花鼓戏戏剧史价值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既往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其范围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舒巧、门文元的成长背景阐释 |
第一节 革命战火中锻造的精神底色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文艺工作 |
一、新中国第一个舞蹈学习班的学员——舒巧 |
(一)崔承喜艺术观的影响 |
(二)第一个小型舞蹈作品《剑舞》 |
(三)在《小刀会》《鱼美人》之争中开启舞剧探索之路 |
二、部队中艰苦奋斗的“蜡头”精神——门文元 |
(一)部队基层生活的滋养 |
(二)自觉响应“向传统和民间舞蹈学习”的号召 |
(三)被舞蹈界所瞩目的《金山战鼓》 |
三、探索舞剧民族形式的时代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创作环境探究 |
第一节 上海、沈阳相异的舞蹈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八十年代香港的舞剧创作环境 |
一、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制的管理运营机制 |
二、由“票房”“舞评”形成的监督机制 |
三、在港期间舒巧独立自主的创作状态 |
四、因爱舞蹈而舞蹈的“兴趣说” |
第三节 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中国(内地)的舞剧创作环境 |
一、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创作指向 |
二、从“动态建构”到“精神寻根”的主题嬗变 |
三、门文元成就“小团造大戏”的创作神话 |
小结 |
第三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作品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舞剧创作题材选择的比较 |
一、关于舞剧创作题材的选择 |
(一)舒巧在多种题材中实现对“人”的深沉注视 |
(二)门文元在选材中完成“救国”主题的书写 |
二、关于舞剧台本的改编体裁 |
(一)舒巧从小说文本着手重构舞剧 |
(二)门文元重塑影视经典的舞剧创作 |
小结 |
第二节 舞剧形象塑造的比较 |
一、舒巧舞剧作品的形象塑造 |
(一)心理型人物观带来揭示性情节的构成 |
(二)开放性的人物结构 |
(三)写意风格的追求与直描手法的运用 |
(四)在限制中完成人物独特的形象塑造 |
(五)对女性情感话题的关注与转变 |
二、门文元舞剧作品的形象塑造 |
(一)行动型人物观派生出解决性情节的构架 |
(二)锁闭性的人物结构 |
(三)蕴藏着戏剧冲突的人物关系设置 |
(四)战争背景与悲情氛围成为塑造英雄的语境 |
(五)英雄主义精神的共同指向 |
小结 |
第三节 舞剧创作语言特性的比较 |
一、舒巧舞剧创作语言的特性 |
(一)“因情立体”的语言生成 |
(二)结构铺排中蕴含的言语效能 |
(三)以群舞来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
(四)“双人舞”成为舞剧叙述的关键元素 |
(五)对动作语汇的大胆创新 |
二、门文元舞剧创作语言的特性 |
(一)以推动情节发展为目的的结构骨架 |
(二)强调本体形式美的语言铺排 |
(三)把握传统的稳定性与流变性 |
(四)建构视觉符号的话语系统 |
(五)利用舞台综合技术来营造舞剧视觉效果 |
小结 |
第四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创作理念比较 |
第一节 为何创作——“开创”与“守望” |
一、舒巧的开创探索 |
二、门文元的守望担当 |
小结 |
第二节 怎样创作——(一)传统舞蹈表演形式的接续与发展 |
一、以开放的态度运用传统舞蹈动作素材库 |
二、以发展的眼光接续传统舞蹈表演程式 |
小结 |
第三节 怎样创作——(二)音乐和舞蹈是舞剧形象塑造的左、右手 |
一、尊重音乐自身的创作规律 |
二、突破“音乐长度表”的常规模式 |
三、从《鱼美人》《黄土地》中获得的启示 |
小结 |
第四节 为谁创作——寻求舞剧创作的人民性 |
一、舒巧强调沉浸于社会来了解人们关心的问题 |
二、门文元在舞剧创作上“抓住观众”的努力 |
三、吴晓邦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中国舞剧创作个案对比研究的意义与启迪 |
附录一 :舒巧重要作品创作年表 |
附录二 :门文元重要作品创作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致谢 |
(10)我国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总体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奖励、奖励制度及荣誉档案概述 |
2.1 奖励及其制度 |
2.1.1 奖励概念 |
2.1.2 奖励的特点 |
2.1.3 奖励流程和奖励类档案 |
2.1.4 奖励制度 |
2.2 荣誉档案 |
2.2.1 概念 |
2.2.2 特征及其价值 |
2.2.3 荣誉档案与奖励类档案的关系 |
2.3 奖励、奖励制度与荣誉档案的联系 |
3 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的历史沿革 |
3.1 古代典型的奖励思想 |
3.1.1 先秦法家的"信赏必罚"、"重刑厚赏"思想 |
3.1.2 先秦儒家的"明德慎罚"、"赏罚必信"思想 |
3.1.3 封建社会儒家的"阳赏阴刑"、"赏不逾时"思想 |
3.2 奖励制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
3.2.1 先秦萌芽时期 |
3.2.2 封建发展成熟时期 |
3.2.3 民国重构时期 |
3.2.4 新中国新发展时期 |
3.3 荣誉档案及其管理工作的历史沿革 |
3.3.1 先秦时期 |
3.3.2 封建社会时期 |
3.3.3 民国成立后至今 |
4 奖励分类体系研究 |
4.1 奖励分类的含义、标准与原则 |
4.2 我国奖励的具体分类 |
4.2.1 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奖励种类 |
4.2.2 奖励分类体系——按照授奖主体标准划分 |
4.2.3 具体奖项分布特点 |
5 荣誉档案管理工作——以奖励分类体系为基础 |
5.1 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的对象与原则 |
5.1.1 对象 |
5.1.2 原则 |
5.2 荣誉档案的收集 |
5.3 荣誉档案的分类 |
5.3.1 奖励分类体系标准 |
5.3.2 载体形态标准 |
5.4 荣誉档案的鉴定方法 |
5.4.1 真伪鉴定 |
5.4.2 价值鉴定 |
5.5 荣誉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表 |
附录2 基于奖项分类体系的具体奖项分布表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简介 |
致谢 |
四、湖北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 张兆友. 山东大学, 2021
-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3]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D]. 何智玉. 南昌大学, 2020(01)
- [5]新世纪央视自然纪录片创作衍变研究[D]. 窦蓉. 扬州大学, 2020(04)
- [6]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D]. 臧亚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商洛花鼓戏的调查与研究[D]. 陈越.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9]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D]. 侯文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我国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管理研究[D]. 孔放. 南京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