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观察马氏体浮雕及马氏体相变晶格变形特征分析

AFM观察马氏体浮雕及马氏体相变晶格变形特征分析

一、马氏体浮凸AFM观察与马氏体相变点阵变形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栋[1](2020)在《电-热-力复合场对42CrMo/T250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先进高强度钢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成型性能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在汽车制造、军工以及航天等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纵观第一代到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发展历程,以“复相、多尺度”为基础的调控理论研制具有“亚稳相、超细晶基体”等特点的超级钢逐渐受到青睐。现今,在轻量化和智能制造等一些列工业背景下,如何更快速高效且低能耗地开发更轻质、高性能的钢材也成为了材料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高能瞬时电脉冲处理,自电致塑性效应被发现以来,就备受材料研究人员的关注。近些年来,伴随着对非平衡固态相变机理、多物理场作用下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相应伴生现象的深入研究,电致强化这一概念也逐渐受到重视,电脉冲处理在钢铁材料的强韧化等方面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工程化应用。此外,基于电子风冲击、电迁移效应对快速相变以及再结晶的影响,采用脉冲电流对钢材进行细化及强韧化处理完全符合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开发宗旨和组织性能要求特点。但以往的工作多集中在对电脉冲处理诱发的组织细化以及强塑性同时提升等方面的浅层研究,而缺乏对位错组态、界面迁移、晶体取向以及析出行为等方向的实质性深入探索。因此,研究脉冲电流作用下钢材的亚结构演化及强韧化机理,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钢的非平衡相变理论以及开发新型的强韧化工艺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高能瞬时电脉冲处理对两种强化类型完全不同的钢材(42CrMo钢及T250钢)进行了增强、增韧处理。同时,结合相应的传统热处理,规律性地研究了脉冲电流对不同钢材显微组织及亚结构的影响、定量地分析了脉冲电流作用下钢材的强韧化机理、归纳概括了不同处理方式对钢材具体作用机制的差异。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电脉冲处理高效地实现了钢材的晶粒细化,明确了脉冲电流诱导晶粒细化的具体机理。瞬时的高能量输入显着降低了奥氏体相变能障,极大地提高了奥氏体的形核率,短时间的作用以及随后快速的水冷处理抑制了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电脉冲处理后,淬火态42CrMo钢的晶粒细化了56.3%,固溶态T250钢的晶粒尺寸下降了74.6%。(2)揭示出电脉冲处理提高钢材中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具体机制:i)若处理前钢材中的合金元素是不均匀分布的,则电脉冲处理的瞬时性也就决定了处理后的元素无法充分均匀化,奥氏体稳定化元素浓度高的区域将为残余奥氏体的形成提供足够的化学驱动力;ii)晶粒的细化以及电脉冲处理过程中界面处大量晶体缺陷的形成,使马氏体与奥氏体的界面能得到提高,这将使马氏体的生长提前停滞,同时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也会显着下降;iii)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是一个体积膨胀的过程,电脉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热压应力可有效地抑制马氏体转变。(3)脉冲电流特定的物理场分布及物理效应可明显改变亚结构及第二相的形态和分布。受热压应力的影响,原本在高层错能钢材中难以形成的堆垛层错在电脉冲处理中得以形成,而堆垛层错的形成又为回火态42CrMo钢中超细珠光体类组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合金元素贫瘠区与富集区之间的应力可促进孪晶或残余奥氏体的形成;电子风强烈冲击界面形成大量的晶体缺陷,可使第二相主动地浸润晶界,而若使界面处的缺陷得到回复,第二相则被动浸润其他界面;多个物理场的重叠可使亚结构的分布具有方向性,如42CrMo钢中沿电流方向分布的位错、T250钢中沿电流方向分布的Ni3(Ti,Al)团簇;电迁移效应可促进位错形成具有小角度取向差的亚晶界。(4)研究发现脉冲电流对最优滑移系上原子或位错运动的促进,可使沿电流方向的特定取向强度增强,形成了沿电流方向(ED)的织构。如固溶态T250钢中{112}//ED织构、TS+EPA态T250钢中残余奥氏体{111}//ED及EPS+EPA态T250钢中小角度{110}//ED织构的形成。(5)电脉冲处理有促进钢材中复相组织形成的趋势。对于传统调质态的42CrMo钢,其组织仅包含索氏体,而受板条/孪晶马氏体短时间处理回火抗性的差异以及残余奥氏体稳定性提高的影响,电脉冲处理后的42CrMo钢中包含回火马氏体、索氏体及残余奥氏体这三种组织;对于传统时效态T250钢,其内部只存在η-Ni3(Ti,Mo)相,而受电流对非均匀形核的影响,电脉冲处理后的T250钢中包含Ni3(Ti,Al)团簇、Ni2.67Ti1.33相以及大尺度NiTi金属间化合物这三种析出物。(6)通过电脉冲处理,成功地在短时间内,同时且大幅提升了42CrMo钢与T250钢的强度与塑性,定量分析了高能脉冲电流作用下不同类型钢材的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i)采用脉冲电流进行淬火或固溶处理可提高晶界强化以及位错强化的强度贡献,而若进行回火或时效处理则可更显着地提高析出强化对强度的贡献;ii)电脉冲处理能增大必要几何位错的滑移距离,提高有利晶体取向的含量以及高施密特因子的比例,使钢材具有更大的塑性变形量;iii)利用电脉冲处理形成的复相组织在性能上的耦合及变形上的协调,钢材的强韧性也能得到有效改善。综上所述,经电脉冲处理后具有最优性能的42CrMo钢与T250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分别比传统处理态的钢材提高了22.82%和117.26%,增强、增韧效果十分明显。同时,也揭示出电脉冲处理过程中异于常态处理的组织、亚结构变化及力学行为,为丰富极端非平衡相变理论、更高效地开发具有更高力学性能的先进高强钢提供了充足的实验依据和技术参考。

徐文胜[2](2019)在《高锰钢中魏氏渗碳体相变晶体学的电镜研究》文中指出绝大多数金属结构材料中含复相组织,其力学性能受各相的数量、形貌、分布、取向、大小等的影响。随着表征技术的进步,研究组织中细小沉淀相的晶体学形貌才成为可能,然而对大多数材料而言,目前相关知识都不完善。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高锰钢中先共析魏氏渗碳体的形貌、相变晶体学、界面迁移模式、表面浮凸效应,力图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提高对化合物沉淀相形貌和相变晶体学的深入认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渗碳体的形貌、晶体学和界面结构,发现实验钢中的魏氏渗碳体以片状和板条状形貌为主,其中片状渗碳体与奥氏体保持精确的Pitsch位向关系,板条状渗碳体所对应的位向关系分散在F-E位向关系附近。片状渗碳体的宽面主要是惯习面,并含特定的高度生长台阶,惯习面本身含周期性分布的携带二次位错的结构台阶。定量表征了两类台阶的几何结构和所携带位错的柏氏矢量,揭示了片状渗碳体宽面的迁移是通过生长台阶的移动实现,并且宽面延伸的尖端会向奥氏体基体释放位错。板条状渗碳体的较宽界面上存在不规则分布的台阶以及取向基本平行的位错,定量表征了位错的线方向及柏氏矢量,经长期等温处理后宽面上的刻面会稳定在(0 0 1)C。此外,还发现了一个前人未曾报道的位向关系,相关惯习面上含三组位错,定量表征了其中两组位错的几何和柏氏矢量。基于择优界面结构奇异性的法则,建立了一个分析择优位向关系和择优界面的集成几何分析方法,包括在倒易空间根据g和?g列分布考查潜在的择优位向关系,在正空间进行GMS团簇分布的图像分析、应用CSL/DSCL模型和O点阵理论计算错配应变场、不变线和二次位错结构,获得了对位向关系、择优界面取向、宽界面上台阶和位错结构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与解释,特别是解开关于板条状渗碳体不确定惯习面的疑团。结合聚焦离子束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魏氏渗碳体的表面浮凸现象,测量了伴随片状渗碳体形成的表面浮凸角,同时根据界面结构模型,估算界面迁移伴随的长程应变场,解释了实验结果。根据界面迁移伴随的长程应变场,通过计算Schmid因子,解释了尖端迁移过程释放位错的柏氏矢量及滑移系。

王林[3](2014)在《MnFeCu合金中马氏体相变的原位表征和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氏体相变是材料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相变之一,也是很多功能材料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以高锰合金Mn-15Fe-5Cu(wt.%)为研究对象,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来分析MnFeCu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实验方面,首次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高温金相原位观察MnFeCu合金中逆马氏体相变产生的母相表面浮凸,分析浮凸形貌及其变化,提出去孪晶切变为母相浮凸的形成机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位测量升降温过程中MnFeCu合金中的点阵常数变化,分析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特征;利用热机械动态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升降温过程中MnFeCu合金中的内耗、模量、热量的变化,并从界面运动的角度来阐述内耗的微观机制。理论方面,将微元形变近似理论(ID)应用到MnFeCu合金中的FCC-FCT马氏体相变过程,计算出马氏体相变过程的晶体学参数,并与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表象理论(PTMC)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根据基本模型,结合ID近似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样品表面方向,首次计算出MnFeCu合金中结构相变产生的浮凸角和切变角,证明了FCC-FCT马氏体相变的切变特征。

张昕[4](2013)在《Fe-Mn-Si-Al合金的微现组织与交叉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TRIP/TWIP钢是一种兼具高强度、高延伸率的新型钢材,其优越的性能主要来源于马氏体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以及孪晶诱发塑性(TWIP效应)。将TRIP/TWIP钢用作汽车钢板可减轻车重、降低油耗,并有较强的能量吸收能力,能够显着提高汽车的安全等级。近年来,这种钢已成为汽车用钢的研究热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TRIP/TWIP钢中,HCP (ε)马氏体和FCC (γ)形变孪晶的形成都与Shockley不全位错的移动以及随后插入的层错有关,Shockley不全位错在每隔一层{111}密排面上的移动形成前者,而在每层{111}密排面上的移动形成后者。普遍认为加工硬化是影响TRIP/TWIP钢机械性能的关键因素,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揭示ε马氏体相变和形变孪晶对加工硬化的影响。但是,迄今为止对于TRIP/TWIP钢的理解仍不够深入,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研究了Fe-30Mn-4Si-2Al TRIP/TWIP钢和Fe-30Mn-3Si-3Al TWIP钢在小变形量下的组织演变规律及变形机制。系统研究了Fe-30Mn-4Si-2Al钢中ε马氏体板条交叉机制,分析了晶体取向和变形温度对ε马氏体交叉组织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Fe-30Mn-3Si-3Al两形变孪晶交叉处的显微组织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拉伸变形过程中,三种变形产物(平面位错带、ε马氏体和形变孪晶)都沿{111}惯习面形成,并呈现板条形态。因此,本研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以及透射电镜(TEM)三种检测技术,探讨实验钢在小变形量下的显微组织及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小变形量下Fe-30Mn-4Si-2Al钢的主要变形机制是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并伴有层错产生;在塑性变形初期,Fe-30Mn-3Si-3A1钢的主要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随着拉伸变形量增大到10%,孪晶变形将逐渐成为主要变形机制。(2)利用EBSD及TEM技术,研究了Fe-30Mn-4Si-2Al钢中两不同{111}惯习面上ε马氏体板条交叉现象。通过晶体学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在两ε马氏体交叉处形成了新γ相,即交叉γ相。该交叉γ相与基体呈90°旋转关系,不是通过真实的点阵旋转产生,而是由两共轭{111}面上的半孪晶切变相结合得到。交叉γ相的晶体取向趋近于<0 0 1>,在这一取向滑移变形占主导地位,不利于γ→ε马氏体相变。因此,交叉丫相并没有在进一步拉伸应变下发生γ-→ε马氏体相变,而是连续“长大”。此外,由于ε薄片层或者层错的碰撞,会在初始£马氏体板条内部形成{1012}马氏体孪晶。在两ε马氏体板条交叉处会形成三种点阵缺陷:交叉Y相和初始ε板条间的点阵失配,交叉丫相{111)面上的滑移,交叉丫相和ε马氏体孪晶之间的点阵过渡区域。(3)研究了晶体取向对ε马氏体交叉反应和ε马氏体变体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Schmid定律可以很好的预测塑性变形初始阶段ε马氏体变体的取向依赖性;在晶体取向趋于[001]-[101]边界的晶粒中,两8马氏体板条很可能相互交叉而形成交叉γ相和{1 012}马氏体孪晶;而在晶体取向趋于[001]-[111]边界的晶粒中,两ε马氏体板条相交叉更易形成形貌复杂的组织。(4)研究了变形温度对ε马氏体交叉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在交叉处部分交叉γ相被新8相取代(即交叉ε相),这是由于随着温度的降低,ε相的热力学稳定性升高,部分交叉γ相形成后将随即发生γ→ε马氏体相变。(5)通过系统的研究Fe-30Mn-4Si-2Al钢中两8马氏体交叉现象,分析可知:实验中观测到的多种交叉产物(交叉γ相,交叉ε相,8马氏体孪晶)都可以通过ε相的热力学稳定性,奥氏体晶体取向以及切变量的大小来解释。(6)观察了Fe-30Mn-3Si-3Al钢中两形变孪晶的交叉组织,结果表明:两形变孪晶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应力集中,当这个应力集中足够大时,会在障碍孪晶内部形成二次孪晶。本研究清楚的阐明了Fe-30Mn-4Si-2Al与Fe-30Mn-3Si-3Al钢在小变形量下的变形机制以及ε马氏体板条交叉机制,并观测了两形变孪晶交叉组织,进一步丰富了Fe-Mn-Si-Al TRIP/TWIP钢的理论研究内容。同时将板条交叉反应与加工硬化联系起来,旨在为汽车用TRIP/TWIP钢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戎咏华[5](2012)在《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文中提出刘宗昌等学者近几年相继在国内杂志发表了有关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的论文,并将这些论文作为他们2012年出版的《马氏体相变》一书中的主要创新内容予以强调。他们否定已被国际公认的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主要依据有两条:1)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缺乏实验基础,即缺乏现代实验技术,如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实验证明;2)根据他们的计算,马氏体切变能太大,相变驱动力无法克服切变能。本文作者首先结合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PTMC)给出论证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TEM和AFM实验;随后介绍徐祖耀提出的计算马氏体相变切变能的方法;最后评论刘宗昌等的论断和切变能的计算方法。

吴静[6](2011)在《Fe-20Ni-5.4Mn(wt%)合金中板条马氏体微结构和相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板条马氏体的深入认识是许多高强度钢组织控制、设计钢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的重要理论基础。马氏体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这是理解马氏体形貌和相关性能的核心。本论文应用透射电镜(TEM)对Fe-20Ni-5.4Mn(wt%)合金中板条马氏体两相位向关系、惯习面、内部位错组态和界面结构开展系统地研究。采用菊池花样定量分析得到同一板条内两相位向关系不存在本征变化,平均位向关系为(111)f偏离(011)b1.3°,[10-1]f偏离[11-1]b1.6°。板条马氏体两侧界面一侧平直,另一侧不规则,这可能是由于相变过程中板条朝着不规则一侧界面移动导致的结果。通过双直立法和(或)迹线+直立法确定平直一侧界面平均取向为(0.380.390.34)f|(-0.010.470.43)b。通过不同衍射矢量的中心暗场像确定板条马氏体内部存在4套<111>b/2(近)螺位错,奥氏体内部观察到[011]f/2和[10-1]f/2两组(近)螺位错或具有较大螺位错分量的混合位错。界面上观察到一组间距为615nm的[10-1]f/2|[11-1]b/2混合位错。应用热台原位TEM观察到马氏体逆相变过程中界面在550C以台阶方式在板条一侧时断时续运动,最高速率达到0.79μm s-1。本工作还对板条马氏体表面浮凸进行系统地定量表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结合背散射衍射(EBSD)观察到该合金中板条马氏体浮凸呈帐篷型。借鉴双面金相位移合成法合成单面样品浮凸的平均位移矢量为[0.370.43-0.82]f,最大切变角为29.8。应用AFM观察到最大浮凸角为22.4,小于合成得到的最大切变角,这可能由于惯习面不垂直于自由表面所致。马氏体表象理论被用于解释板条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当输入(-110)[110]b切变系统时计算得到的结果与本文实验观察到的两相位向关系、惯习面取向和浮凸位移矢量方向和大小较为吻合。(-110)[110]b可以等效为bcc中两个常见滑移系(-110)b[111]b和(-110)b[11-1]b组合而成。本工作还基于二维倒空间O线性质和正空间位移分析,推导了界面含有一组平行矢量的不变线系统中各晶体学参量的解析表达式,可以用于解释前人在马氏体相变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郑会[7](2008)在《马氏体相变切变角和点阵常数测定的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材料表征是材料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变化的材料表征新方法和新技术越来越成为揭示材料性能和本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原子力显微镜(AFM)为手段,利用其超高的分辨率对马氏体相变表面浮凸进行了表征,观察了浮凸的二维形貌并精确测定了预抛光的Fe-25Mn-6Si-5Cr(wt%)形状记忆合金中的应力诱发马氏体和Fe-23Ni-0.55C(wt%)合金中的热诱发马氏体的浮凸角。测得的Fe-25Mn-6Si-5Cr合金中3个马氏体变体浮凸角为3.058°、2.424°和2.835°,Fe-23Ni-0.55C合金中4个马氏体变体浮凸角为3.6°、6.3°、4.9°和5.3°。总结了石玮等和杨志刚等对浮凸角进行修正计算马氏体相变切变角的方法并指出了其中对于切变方向的错误假定,分析了其方法的局限性。对上述两种合金的实例计算也证明了用他们的方法计算的切变角与理论值有很大的差距,达几度到几十度。结合Bergeon等关于浮凸角正确的晶体学模型建立了用尝试-校核法和四面体模型法求解样品自由表面晶体学指数的标准流程,改进了马氏体相变切变角的计算方法,并编写了相关的MATLAB计算程序来解决其中繁杂的计算问题。对上述两种合金实例计算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达到了很高的精度,计算值与理论值误差很小,分别只有1.33°、0.20°、0.26°和0.13°、1.42°、0.12°、1.22°,说明了改进方法的普遍有效性。对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的高阶劳厄带(HOLZ)线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建立了fcc、bcc和hcp三种结构[113]带轴的标准HOLZ线图,并以纯Al和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残余奥氏体为例研究了加速电压和点阵常数对HOLZ线位置的影响。提出了通过HOLZ线精确测量点阵常数,以表征TRIP钢残余奥氏体微区碳浓度分布,进而研究其稳定性的方法,并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林晓娉,董允,王晓东,马晓丽,谷南驹[8](2006)在《{225}f片状马氏体宏观点阵变形特征的AFM观察与定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Fe-8Cr-1C合金{225}f马氏体的宏观形状应变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25}f片状马氏体宏观形状应变特征表现出与{3 10 15}f全孪晶马氏体不同的特征.{3 10 15}f全孪晶马氏体表面浮凸呈规则的“N”或“”型;而{225}f片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呈不规则“N”型,其“浮凸群”既有均匀切变的特征,又有沿基面堆垛长大的痕迹,其浮凸高度、浮凸角远低于{3 10 15}f马氏体.

丁坤英[9](2006)在《Fe-Mn-Si-Cr-Ni-N合金马氏体相变特征及其形状记忆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试验设备研究了Fe-25.27Mn-5.54Si-6.89Cr-5.06Ni-0.16N合金的马氏体相变类型、相组成、形态、宏观点阵变形特征及形状记忆效应,揭示了形状记忆性能与合金微观组织、宏观点阵变形特征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影响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形态学及晶体学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类型、形态及含量随预变形量的增加而变化。预变形1%时,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薄片占马氏体呈平行态分布,其含量为20.0%;预变形4%时,ε马氏体呈矛头状或菱形自协作组态生长,含量为50.4%;预变形6%时,ε马氏体出现交叉生长模式并诱发非热弹性α′马氏体,此时ε马氏体含量为43.8%,α′马氏体含量为18.9%;预变形9%时,ε马氏体含量下降为22.0%,α′马氏体含量增加到54.3%。 试验合金的形状回复率随预变形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预变形量为1%、4%、6%、9%时,试验合金的形状回复率分别为56.3%、50.2%、42.5%、35.7%。热循环训练工艺可以改善试验合金的记忆性能,经1%、4%、6%、9%预变形、训练2次后,合金的形状回复率分别为63.5%、59.3%、57.2%、43.2%。ε马氏体的交叉及非热弹性α′马氏体的生成是试验合金形状记忆效应下降的主要原因,适当次数的训练可以使ε马氏体重新形核并排列,减少交叉几率,提高了ε马氏体的逆转变率。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及逆相变过程中的宏观点阵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表面浮凸为单倾“N”型,呈平行态和交叉态两种形态分布。平行态表面浮凸的高度、分布密度随变形量增加而增加,在逆相变过程中呈现良好的热恢复性能;密集排列的平行态表面浮凸引起程度较大的晶格畸变,预变形量大于6%时,诱发非稳态8H结构的“次浮凸”,在拉应力作用下“次浮凸”可向2H结构的稳态浮凸转变。预变形量大于6%时,诱发高度、宽度较小的交叉态表面浮凸。交叉态表面浮凸热恢复性能很差,减小了马氏体相变点阵变形的可逆性,使ε→γ逆相变受阻。 应力诱发ε马氏体的形态和相变过程中的点阵变形特征影响着合金的形状回复率。当预变形量较小时,应力诱发的ε马氏体及相变点阵变形形成的表面浮凸都呈平行态分布,逆相变过程中已改变的晶体排列方式可按原路径返回,此时合金可获得较高的形状回复率;当预变形量较大时,ε马氏体呈交叉态生长且诱发非热弹性的α′马氏体,表面浮凸也出现交叉分布形态,晶格点阵排列发生紊乱,相变可逆性下降,形状回复率受到影响。

董允,林晓娉,王晓东,马晓丽,谷南驹[10](2005)在《板条马氏体的宏观点阵变形特征及其相变晶体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并配合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板条马氏体的宏观点阵变形特征及其相变晶体学。结果表明:板条马氏体的同位向束的表面浮凸即“浮凸束”,是由若干个平行排列的“切变基元”堆垛而成,“切变基元”浮凸为不规则“N”型;单变体板条马氏体即马氏体板条的表面浮凸呈不规则“篷帐”型;马氏体板条的浮凸高度远低于{31015}f孪晶马氏体。建立了板条马氏体切变基元的形成模型。

二、马氏体浮凸AFM观察与马氏体相变点阵变形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氏体浮凸AFM观察与马氏体相变点阵变形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电-热-力复合场对42CrMo/T250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钢铁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42 CrMo钢简介
        1.3.1 42 CrMo钢的国内外发展背景
        1.3.2 42 CrMo钢的组织及性能特点
        1.3.3 42 CrMo钢的国内研究现状
        1.3.4 42 CrMo钢的国外研究现状
    1.4 马氏体时效钢简介
        1.4.1 马氏体时效钢的国内外发展背景
        1.4.2 T-250 马氏体时效钢的由来
        1.4.3 马氏体时效钢的性能特征
        1.4.4 马氏体时效钢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1.4.5 马氏体时效钢的国内研究现状
        1.4.6 马氏体时效钢的国外研究现状
    1.5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研究背景
        1.5.1 几大主要强化机制
        1.5.2 新强韧化机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3 金属材料的组织细化方法
        1.5.3.1 铸态组织的细化
        1.5.3.2 形变、热处理以及形变+热处理
        1.5.3.3 冶金
        1.5.3.4 特种处理
        1.5.4 钢铁材料传统晶粒细化工艺存在的问题
    1.6 高能瞬时电脉冲处理简介
        1.6.1 电脉冲处理的物理效应
        1.6.2 脉冲电流物理效应的实质体现
        1.6.2.1 电致塑性
        1.6.2.2 脉冲电流诱发再结晶
        1.6.2.3 位错组态的改变
        1.6.2.4 脉冲电流诱导析出与回溶
        1.6.2.5 PLC效应的改变
        1.6.2.6 快速固态相变
        1.6.2.7 电流对钢材奥氏体化机制的影响
        1.6.2.8 特殊性能的改善
        1.6.3 电脉冲处理的应用概述
        1.6.3.1 电脉冲处理的工业化背景
        1.6.3.2 电脉冲处理的数学模型
    1.7 应用电脉冲技术进行钢材强韧化的可行性探讨
    1.8 本文应用电脉冲技术拟解决的问题
    1.9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42 CrMo钢的制备
        2.1.2 T250 钢的制备
        2.1.3 初始态显微组织
    2.2 实验工艺及方案
        2.2.1 42 CrMo钢的实验流程
        2.2.2 T250 钢的实验流程
    2.3 电脉冲处理装置
    2.4 实验设备
        2.4.1 硬件
        2.4.2 软件
    2.5 试样制备
        2.5.1 显微组织观察、表征及硬度测试
        2.5.2 TEM样品制备
        2.5.3 原奥氏体晶界观察
        2.5.4 EBSD样品制备
        2.5.5 AFM样品制备
        2.5.6 APT样品制备
        2.5.7 拉伸测试样品制备
        2.5.8 XPS样品制备
        2.5.9 DSC样品制备
        2.5.10 断口分析
        2.5.11 试样尺寸
    2.6 技术路线
第3章 电脉冲处理过程中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多物理场耦合的理论基础
        3.2.1 经典热力学理论与基本方程
        3.2.2 耦合场方程
    3.3 电脉冲处理T250 钢的有限元模拟
        3.3.1 模拟预设置
        3.3.2 几何定义及网格划分
        3.3.3 材料属性定义
        3.3.4 边界条件设定与载荷施加
    3.4 电脉冲处理模拟结果及后处理
        3.4.1 温度场分布
        3.4.2 电流密度分布
        3.4.3 应力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脉冲淬火处理对42CrMo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不同时长脉冲电流作用下淬火态42CrMo钢的组织与性能
        4.2.1 显微组织演变
        4.2.2 硬度变化
    4.3 脉冲电流作用下42CrMo钢的组织演变机理
        4.3.1 晶粒细化
        4.3.2 亚结构变化
        4.3.3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提高
        4.3.4 马氏体的转变机制
    4.4 脉冲电流作用下42CrMo钢的强韧化
        4.4.1 拉伸性能
        4.4.2 强化机理
        4.4.3 韧化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脉冲回火处理对42CrMo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TQ态42CrMo钢的回火处理
        5.2.1 不同时长EPT处理对TQ态42CrMo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2.2 不同温度TT处理对TQ态42CrMo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3 EPQ态42CrMo钢的回火处理
        5.3.1 不同时长EPT处理对EPQ态42CrMo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3.2 不同温度TT处理对EPQ态42CrMo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4 42 CrMo钢回火过程的机理分析
        5.4.1 组织演变机制
        5.4.2 组织-性能关系以及力学行为
    5.5 层片碳化物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强韧性的影响
        5.5.1 形成机制
        5.5.2 层状碳化物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脉冲固溶处理对T250 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T250 钢的EPS处理的工艺优化
        6.2.1 显微组织
        6.2.2 拉伸性能及断口分析
    6.3 固溶态T250 钢组织演变及强韧化机理分析
        6.3.1 显微组织及亚结构转变机制
        6.3.2 强化机制
        6.3.3 韧化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电脉冲时效处理对TS态 T250 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7.1 引言
    7.2 时效态TS试样的时效硬化曲线及拉伸性能
    7.3 时效态TS试样的显微组织
        7.3.1 马氏体的回复及逆变奥氏体的形成
        7.3.2 析出行为
    7.4 TS+EPA(280 ms)试样中NixTiy相的形成及演化机理
    7.5 时效态TS试样的强韧化机理
        7.5.1 强化机制
        7.5.2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NixTiy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7.5.3 韧化机理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电脉冲时效处理对EPS态 T250 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8.1 引言
    8.2 时效态EPS试样的时效硬化曲线
    8.3 时效态EPS试样的显微组织
    8.4 纳米逆变奥氏体的形成机理
    8.5 时效态EPS试样的强韧化机理
        8.5.1 强化机制
        8.5.2 韧化机制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高锰钢中魏氏渗碳体相变晶体学的电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变晶体学模型
        1.2.2 原位相界面迁移研究
        1.2.3 表面浮凸的研究
        1.2.4 渗碳体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样品制备及实验方法
    2.1 合金的冶炼与选择
    2.2 热处理方法
    2.3 样品制备
    2.4 表征测试方法
        2.4.1 原位TEM动态观察渗碳体界面迁移
        2.4.2 LCSM观察表面渗碳体析出
        2.4.3 魏氏渗碳体表面浮凸信息测量
        2.4.4 表面渗碳体和奥氏体晶体学信息测量
        2.4.5 魏氏渗碳体形貌与形核位置的观察
    2.5 TEM晶体学信息测量及计算方法
        2.5.1 选区电子衍射斑标定
        2.5.2 会聚束衍射菊池图像标定
        2.5.3 两相间位向关系的确定
        2.5.4 迹线法测量位错线方向
        2.5.5 沉淀相惯习面测量
        2.5.6 位错柏氏矢量的标定
    2.6 主要仪器设备与软件
第3章 片状魏氏渗碳体形貌及晶体学精细表征与分析
    3.1 本章引言
    3.2 片状魏氏渗碳体形貌与形核位置
        3.2.1 渗碳体三维形貌
        3.2.2 渗碳体形核位置
    3.3 片状魏氏渗碳体晶体学特征的精细表征
        3.3.1 位向关系及惯习面
        3.3.2 界面位错结构
        3.3.3 界面台阶结构
    3.4 片状魏氏渗碳体晶体学特征的分析与解释
        3.4.1 位向关系及惯习面
        3.4.2 双重界面台阶结构分析
        3.4.3 界面位错分析
    3.5 片状魏氏渗碳体界面迁移过程的表征
        3.5.1 宽界面的迁移过程
        3.5.2 生长尖端的迁移过程
        3.5.3 渗碳体形貌熔化及奥氏体的离异共析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板条状魏氏渗碳体形貌及晶体学精细表征与分析
    4.1 本章引言
    4.2 板条状魏氏渗碳体形貌及形核位置
        4.2.1 渗碳体形貌
        4.2.2 渗碳体形核位置
    4.3 板条状魏氏渗碳体位向关系及界面结构的表征
        4.3.1 F-E位向关系的离散性
        4.3.2 板条渗碳体惯习面及择优刻面的取向
        4.3.3 板条状渗碳体界面位错线方向及位错间距
        4.3.4 板条状渗碳体界面位错柏氏矢量
        4.3.5 板条状渗碳体界面的高分辨观察
    4.4 板条状魏氏渗碳体位向关系及界面结构的分析与解释
        4.4.1 不变线及位错线方向
        4.4.2 位向关系及刻面取向
        4.4.3 界面位错的柏氏矢量
        4.4.4 不同刻面上位错间距
    4.5 板条状渗碳体内部奥氏体分解
    4.6 本章总结
第5章 新位向关系下魏氏渗碳体晶体学精细表征与分析
    5.1 本章引言
    5.2 新位向关系下魏氏渗碳体界面结构的精细表征
        5.2.1 位向关系及惯习面测量
        5.2.2 界面位错结构
    5.3 新位向关系下魏氏渗碳体界面结构的分析与解释
        5.3.1 新位向关系的解释
        5.3.2 界面位错结构分析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片状魏氏渗碳体表面浮凸的表征与分析
    6.1 本章引言
    6.2 片状魏氏渗碳体表面浮凸效应的表征
        6.2.1 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表面浮凸形成过程
        6.2.2 结合聚焦离子束切割和ESBD/SEM测量表面浮凸信息
        6.2.3 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和EBSD测量表面浮凸信息
    6.3 片状魏氏渗碳体表面浮凸效应分析与解释
        6.3.1 Pitsch位向关系渗碳体表面浮凸解释
        6.3.2 近Pitsch位向关系渗碳体表面浮凸解释
    6.4 Schmid因子计算解释片状魏氏渗碳体尖端位错释放
    6.5 本章总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本文结论及创新点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二次系统界面位错柏氏矢量的测量
附录B 二次系统界面位错柏氏矢量注意问题
附录C Δg平行法则计算铁素体与渗碳体间惯习面取向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MnFeCu合金中马氏体相变的原位表征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
        1.1.1 表面浮凸与形状改变
        1.1.2 不变平面应变特征
        1.1.3 新旧相之间保持一定的位向关系
        1.1.4 马氏体内往往具有亚结构
        1.1.5 相变的可逆性
        1.1.6 形核和长大
        1.1.7 一级相变特征
    1.2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
        1.2.1 Bain 应变理论
        1.2.2 W-L-R 和 B-M 理论
        1.2.3 ID 近似理论
    1.3 Mn 基合金马氏体相变内耗
        1.3.1 马氏体相变产生内耗
        1.3.2 孪晶界面运动产生内耗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2.1 材料制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2.2.2 X 射线衍射分析
        2.2.3 热机械动态分析
        2.2.4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2.2.5 高温金相观察
    参考文献
第三章 MNFECU 合金中马氏体相变内耗特征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相变阶段的确定
        3.2.2 频率对内耗和模量的影响
        3.2.3 内耗的微观机制讨论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MNFECU 合金中马氏体相变的原位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原位 XRD 测量
        4.2.2 原位 AFM 观察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计算 MNFECU 合金 FCC-FCT 马氏体相变浮凸角和切变角
    5.1 引言
    5.2 ID 近似分析方法
        5.2.1 ID 近似分析基本理论
        5.2.2 ID 近似分析 MnFeCu 合金中的 FCC-FCT 马氏体相变
    5.3 计算 FCC-FCT 马氏体相变浮凸角和切变角
        5.3.1 马氏体相变浮凸角和切变角基本模型
        5.3.2 计算 MnFeCu 合金中的浮凸角和切变角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Fe-Mn-Si-Al合金的微现组织与交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奥氏体高锰钢的发展现状
    1.3 TWIP效应概述
        1.3.1 TWIP效应
        1.3.2 TWIP钢的发展
    1.4 TRIP效应概述
        1.4.1 TRIP效应
        1.4.2 TRIP钢的组织特点
        1.4.3 ε-TRIP
    1.5 奥氏体高锰钢的塑性变形机制
        1.5.1 晶体缺陷及层错
        1.5.2 孪晶变形
        1.5.3 马氏体相变
    1.6 奥氏体高锰钢的加工硬化机制
        1.6.1 位错硬化
        1.6.2 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硬化
        1.6.3 应力诱发孪晶硬化
        1.6.4 板条-板条相互交叉
        1.6.5 动态应变时效
        1.6.6 Fe-Mn-C原子团硬化
        1.6.7 综合作用硬化
    1.7 奥氏体高锰钢变形机制的影响因素
        1.7.1 变形温度
        1.7.2 合金成分
        1.7.3 层错能
        1.7.4 晶体取向
    1.8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1.8.1 研究背景
        1.8.2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拉伸实验
    2.3 显微组织观察及结构分析
        2.3.1 EBSD测量
        2.3.2 AFM分析
        2.3.3 OM观察
        2.3.4 TEM观察
第3章 小变形量下Fe-Mn-Si-Al合金的微观组织
    3.1 引言
    3.2 微观组织表征
        3.2.1 变形前组织形貌观察
        3.2.2 变形后组织形貌观察
    3.3 讨论
    3.4 本章结论
第4章 Fe-30Mn-4Si-2Al钢中£马氏体板条交叉研究
    4.1 引言
    4.2 交叉组织的观察
        4.2.1 交叉产物的主要特征
        4.2.2 交叉产物的TEM观察
    4.3 讨论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Fe-30Mn-4Si-2Al钢中马氏体板条交叉反应的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晶体取向对马氏体交叉组织的影响
        5.2.1 马氏体变体的取向依赖性
        5.2.2 不同晶体取向下的组织观察
        5.2.3 讨论
        5.2.4 小结
    5.3 变形温度对马氏体交叉组织的影响
        5.3.1 不同变形温度下的组织观察
        5.3.2 讨论
        5.3.3 小结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Fe-30Mn-3Si-3Al钢中形变孪晶交叉研究
    6.1 引言
    6.2 孪晶交叉组织观察
    6.3 讨论
        6.3.1 孪晶交叉的位错理论
        6.3.2 孪晶交叉对宏观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结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5)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切变机制的透射电镜论证
2 切变机制的原子力显微镜证明
    2.1 马氏体相变浮凸角研究的开创性工作
    2.2 马氏体相变切变角计算方法的改进
        2.2.1 FCC-HCP型马氏体相变切变角计算
        2.2.2 浮凸角在区分不同马氏体相变中的应用
3 切变能的正确计算方法
4 对刘宗昌等的论断和切变能计算方法的评论
    4.1 关于“切变机制缺乏现代实验证明”的评论
    4.2 关于“切变能”计算方法的分析
5 结束语

(6)Fe-20Ni-5.4Mn(wt%)合金中板条马氏体微结构和相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变晶体学模型
        1.2.2 表面浮凸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模型发展
        1.2.3 板条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与论文研究目标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各章内容安排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本章引言
    2.2 合金成分的选择和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2.3 实验设备及试样准备
        2.3.1 显微组织观察
        2.3.2 X 射线衍射分析
        2.3.3 透射电镜试样准备及分析设备
        2.3.4 表面浮凸试样准备及分析设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用 TEM 对板条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研究
    3.1 本章引言
    3.2 残余奥氏体/板条马氏体的位向关系
        3.2.1 位向关系的求解方法
        3.2.3 位向关系测量结果及讨论
    3.3 相邻板条取向关系的测量结果及讨论
    3.4 惯习面的求解和测量结果及讨论
    3.5 位错结构
        3.5.1 位错结构的判定方法
        3.5.2 板条马氏体内部位错结构
        3.5.3 奥氏体内部位错结构
        3.5.4 讨论
    3.6 界面结构
        3.6.1 界面基本特征
        3.6.2 界面位错柏氏矢量的确定
        3.6.3 界面位错线方向的确定
        3.6.4 界面真实位错间距的确定
        3.6.5 界面原子结构
        3.6.6 讨论
    3.7 界面运动
        3.7.1 界面原位观察
        3.7.2 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板条马氏体表面浮凸的研究
    4.1 本章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板条马氏体表面浮凸的分布特征
        4.3.2 表面浮凸类型
        4.3.3 表面浮凸位移矢量的求解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理论研究
    5.1 本章引言
    5.2 求解不变线应变系统中相变晶体学参量的二维解析方法
        5.2.1 OR 的确定
        5.2.2 惯习面取向的确定
        5.2.3 xin和位错结构的计算
        5.2.4 fcc/bcc 系统中的应用
        5.2.5 讨论
    5.3 对本课题实验结果的理论探索
        5.3.1 O 线模型的尝试
        5.3.2 PTMC 的尝试
        5.3.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旋转角变体关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马氏体相变切变角和点阵常数测定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形状记忆效应和形状记忆材料
        1.1.1 形状记忆效应概述
        1.1.2 晶体中的形状记忆效应
    1.2 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1.2.1 马氏体相变的定义
        1.2.2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
    1.3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表象理论
    1.4 原子力显微镜简述及其在马氏体相变研究中的应用
        1.4.1 AFM 的工作原理
        1.4.2 AFM 的优点和应用
    1.5 TRIP 效应和TRIP 钢
        1.5.1 TRIP 钢微观组织及其形成机理
        1.5.2 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
    1.6 分析电子显微学与会聚束电子衍射
        1.6.1 电子衍射基本原理
        1.6.2 分析电子显微学
        1.6.3 会聚束电子衍射
    1.7 本文研究背景及内容
第二章 马氏体相变浮凸的AFM 表征
    2.1 材料和样品的制备
        2.1.1 Fe-25Mn-6Si-5Cr(wt%)合金试样的制备
        2.1.2 Fe-23Ni-0.55C(wt%)合金试样的制备
    2.2 马氏体相变浮凸的AFM 表征
        2.2.1 测量原理
        2.2.2 应力诱发马氏体和热诱发马氏体浮凸的AFM 表征
第三章 马氏体相变切变角计算的改进
    3.1 马氏体相变切变角计算原理
        3.1.1 马氏体相变切变角
        3.1.2 实测浮凸角与理论切变角的差异及浮凸角的修正
    3.2 对杨志刚和石玮计算方法的评论
        3.2.1 对杨志刚方法的评论
        3.2.2 对石玮方法的评论
    3.3 马氏体相变切变角计算的改进
        3.3.1 浮凸角与相变切变角正确的晶体学关系
        3.3.2 运用四面体模型计算相变切变角
        3.3.3 运用尝试-校核法计算相变切变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计算机模拟CBED-HOLZ 线及其在成分表征中的应用结论
    4.1 CBED 与HOLZ 线
        4.1.1 CBED 花样的获得
        4.1.2 HOLZ 线的获得
        4.1.3 HOLZ 线的形成
    4.2 HOLZ 线计算机模拟的算法
        4.2.1 求HOLZ 线的偏离角α
        4.2.2 绘制HOLZ 线花样
    4.3 HOLZ 线模拟实例
        4.3.1 三种结构的标准HOLZ 线
        4.3.2 加速电压的影响
        4.3.3 点阵常数的影响和TRIP 钢残余奥氏体成分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相变切变角计算程序
附录二:HOLZ 线模拟程序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225}f片状马氏体宏观点阵变形特征的AFM观察与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马氏体形态、亚结构分析
    2.2 马氏体表面浮凸的AFM观察及定量分析
3 对{225}马氏体相变的新认识
4 结 论

(9)Fe-Mn-Si-Cr-Ni-N合金马氏体相变特征及其形状记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FCC→HCP马氏体相变
    §1.3 马氏体相变的表面浮凸
    §1.4 影响Fe-Mn-S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因素
        1.4.1 合金化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1.4.2 母相强化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1.4.3 热机械循环训练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1.5 本文选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文选题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合金成份设计及熔炼
        2.1.1 合金成分设计
        2.1.2 合金的熔炼
    §2.2 合金微观组织结构观察及分析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2.2.2 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分析
        2.2.3 透射电镜显微组织分析
        2.2.4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与定量分析
    §2.3 相变临界点的测量
    §2.4 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测定
        2.4.1 弯曲试样形状记忆效应的测定
        2.4.2 拉伸试样形状记忆效应的测定
第三章 Fe-Mn-Si-Cr-Ni-N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3.1 Fe-Mn-Si-Cr-Ni-N合金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的相分析
        3.1.1 应力诱发ε马氏体和α′马氏体相变
        3.1.2 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中各相的定量分析
    §3.2 预变形量对Fe-Mn-Si-Cr-Ni-N合金马氏体形态的影响
    §3.3 本章结论
第四章 Fe-Mn-Si-Cr-Ni-N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
    §4.1 预变形条件对Fe-Mn-Si-Cr-Ni-N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4.2 “训练”工艺对Fe-Mn-Si-Cr-Ni-N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4.3 本章结论
第五章 Fe-Mn-Si-Cr-Ni-N合金马氏体相变宏观点阵变形特征
    §5.1 应力诱发γ→ε(α′)马氏体相变表面浮凸形貌及定量分析
        5.1.1 合金试样母相表面形貌及定量分析
        5.1.2 不同预应变量条件下γ→ε(α′)马氏体相变表面浮凸形貌及定量分析
        5.1.3 交叉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形貌与定量分析
    §5.2 ε(α′)→γ马氏体逆相变表面浮凸形貌及定量分析
        5.2.1 平形态表面浮凸在逆相变过程中的变化
        5.2.2 交叉态表面浮凸在逆相变过程中的变化
    §5.3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与形状记忆效应
    §6.1 Fe-Mn-Si-Cr-Ni-N合金中ε马氏体形核机制
    §6.2 应力诱发ε马氏体的自协作
    §6.3 马氏体形态、宏观点阵变形特征与形状记忆效应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10)板条马氏体的宏观点阵变形特征及其相变晶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板条马氏体形态及晶体结构分析
    2.2 板条马氏体表面浮凸形貌观察与定量分析
    2.3 {557}f惯习面的形成机制
3 结论

四、马氏体浮凸AFM观察与马氏体相变点阵变形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热-力复合场对42CrMo/T250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 潘栋. 吉林大学, 2020(08)
  • [2]高锰钢中魏氏渗碳体相变晶体学的电镜研究[D]. 徐文胜. 清华大学, 2019(02)
  • [3]MnFeCu合金中马氏体相变的原位表征和特征[D]. 王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6)
  • [4]Fe-Mn-Si-Al合金的微现组织与交叉机制研究[D]. 张昕. 东北大学, 2013(03)
  • [5]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J]. 戎咏华. 热处理, 2012(05)
  • [6]Fe-20Ni-5.4Mn(wt%)合金中板条马氏体微结构和相变的研究[D]. 吴静. 清华大学, 2011(11)
  • [7]马氏体相变切变角和点阵常数测定的新方法[D]. 郑会.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8]{225}f片状马氏体宏观点阵变形特征的AFM观察与定量分析[J]. 林晓娉,董允,王晓东,马晓丽,谷南驹.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6(01)
  • [9]Fe-Mn-Si-Cr-Ni-N合金马氏体相变特征及其形状记忆效应[D]. 丁坤英.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8)
  • [10]板条马氏体的宏观点阵变形特征及其相变晶体学研究[J]. 董允,林晓娉,王晓东,马晓丽,谷南驹.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5(04)

标签:;  ;  ;  ;  ;  

AFM观察马氏体浮雕及马氏体相变晶格变形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