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法华侨先驱黄嘉略(论文文献综述)
宇璐[1](2019)在《法国汉语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在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国家,也是欧洲汉语传播的核心国家。在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法国的汉语传播,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在多个历史时期处于欧洲领先地位。法国汉语传播模式研究不仅对欧洲汉语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对中法语言互通和文化、经济交流与合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法国汉语传播体为研究对象,对汉语在法国的传播进行了整体的、系统的、多维度的梳理、探讨与分析。从宏观视角追溯法国汉语传播的历史,系统地研究了法国汉语教学发展历程,多维度地分析法国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相关因素在法国汉语传播中的作用;并采用深度访谈等田野调查的相关方法对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进行了调查,探讨了法国汉语传播的内在动因。最后,以汉语在法国传播的多维模式与发展态势为参照,对我国在欧洲的汉语传播策略提出参考性建议。本研究基于库柏(Cooper)的语言传播框架理论,引入了"历史知识论"和"知识考古"作为方法论的基础,对支撑/影响法国汉语传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作用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认识论断裂的维度,对现代法国汉语教学论的成熟度与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依据动机、态度和认同理论,对法国汉语习得动因进行了分析;采用态势分析法,引入SWOT矩阵对当前法国汉语传播发展态势和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实证法相结合、宏观系统分析法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现状和问题、目的及意义以及资料来源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概念。阐明了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依据的主要理论,并对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解释。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对法国汉语传播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将法国汉语传播分为四个时期:13世纪到15世纪为"前奏期"(第三章),16世纪到18世纪为"探索期"(第四章),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为"发展期"(第五章),20世纪60年代至今为"学科化时期"(第六章)。在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对法国汉语传播的历史进行了追溯与解析,分析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言文化、汉语研究及汉语教学在法国的发展状况、历史背景与特点。在第六章中,对法国汉语传播"学科化"发展所处的新时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的历史时期汉语在法国传播的新的历史背景和局面,重点分析法国汉语教学学科在法国国家发展建设情况的分析。在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分析中,基于库柏的语言传播研究框架,建立了法国汉语传播不同历史时期的框架模型。第七章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相关分析。界定了汉语传播层级和汉语习得者层级的概念,在针对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的基础上,对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汉语习得动机、态度和跨文化认同进行了剖析。通过与其他学者对其他层级汉语习得者调查结果的比较,提出文化牵引在法国汉语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这一层级的调查与分析结果也是汉语传播策略建议性意见提出的重要理据。第八章法国汉语传播模式分析及对欧洲汉语传播构建的启示。本研究从理论、政策、体系、机制和媒介等五个维度对法国汉语传播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SWOT矩阵中,通过对其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的分析,探讨了法国汉语传播在未来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与策略。最后,以法国为参照,对汉语在欧洲的传播多维度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设想。通过研究发现,法国汉语传播在历时上有着鲜明的"时期差异",在共时上与其他地域的汉语传播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与模式。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要素共同作用、影响下,法国汉语传播经历了从"想象中的汉语和中国"时期到传教士时期,再到学科化时期的发展与变革。通过对这种"达尔文式"的发展进程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认识论的发展在法国汉语传播中有着重要作用,促成法国汉语认识论断裂的条件是多元的,学科认识论的断裂是法国汉语教学学科确立的重要条件与标志;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法国汉语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法国国民基础教育中的汉语教育对汉语传播有着重要影响;国际化的评估机制和体系是汉语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要素在法国汉语传播中有着特殊地位与重要影响,对于法国汉语传播的历史上"唯政治论"和新时期的"唯经济论"是一种认识论上的障碍与刻板印象;法国汉语传播多维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是法国汉语传播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根据不同地区情况构建相应的多维汉语传播模式是汉语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多维汉语传播模式的构建要根据不同汉语传播层级进行规划设计。
谢依伦(CHIA JEE LUEN)[2](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陈恒新[3](2018)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下文简称法藏)汉籍主要由古恒专藏和伯希和A藏B藏专藏构成,本文以这两部分为主要研究对象。1902年,古恒(Maurice Courant)编纂法藏中文目录时,将法国傅尔蒙皇家文库、法国新基金会专藏、奥古斯丁专藏中的汉籍,结合四部分类法和西方图书分类法,重新加以编排,冠以“Chinois”为索书号,装订为9080册。伯希和A藏B藏专藏汉籍,法国国家图书馆索书号为伯希和A 1-329、伯希和B 1-1743,共2072个索书号,约4700余种古籍。这部分藏书是1908年前后,伯希和从中国西安、北京等地购买所得。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籍约两万余种,其中黄丕烈旧藏南宋本《南华真经》、明万历刻本《郭氏易解》、稿本《姓氏寻源》、稿本《姓氏辨误》、《皇清职贡图》等为海内外孤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第一章,考述了法藏汉籍的主要来源。法藏汉籍主要是由法国传教士和法国汉学家带回。马若瑟、钱德明、伯希和等汉学家,巴黎外方教会和法国耶稣会在汉籍搜集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法藏汉籍目录共六部,分别由黄嘉略、儒莲、古恒、王重民等人所撰写,借此可以窥见法藏汉籍的概况。通过王重民写给伯希和的书信,考述王重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学术贡献。第二章,总结古恒专藏汉籍的特色,从内容角度讲,以科举类文献和宗教类文献为主;从刊刻地域讲,以北京地区内府刻本和广东地区坊刻本为主;从版本角度讲,以明清善本为主。古恒专藏中还包括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地出版的汉籍。呈现伯希和A藏B藏所藏汉籍的整体情况。第三章,以法藏张澍稿本为研究对象,在王重民《阅张介候遗稿记》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版本对校和文献考据等方法,考察张澍着作从初稿到定稿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全面考述法藏易类文献整体概况,总结其特点,重点考述法藏孤本《郭氏易解》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明刻本《郭氏易解》,明郭子章着,《四库全书存目》有其提要,《四库存目丛书》未收此书,《四库存目标注》未见标注,海内外未见馆藏及着录。郭子章是明代后期心学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其易学以“心学”为其核心思想,兼重义理与象数,同时重视文字训诂。以法藏《易经讲义会编遵注大全》为中心,考述李廷机的易学成就和在明清科举考试中地位以及成就。第五章,考述法藏档案文献的整体概况。其中珍稀档案文献有明抄本《四夷馆来文》、清抄本《清道光二十六年广东地区告示》、清抄本《平定缅甸奏稿》、清顺治十五年刻本《缙绅便览》、清康熙十九年春季刻本《分省督抚缙绅备览》、清蓝格抄本《道光二十一年伙食总部》、清道光间刻本《广东全场闱墨》等等,版本价值较高,并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考述法藏《皇清职贡图》的版本价值,并论述其学术价值。法藏绘本四册,乾隆二十二年傅恒等进呈乾隆皇帝的御览本,是清乾隆四卷绘本的祖本。此绘本告成于乾隆二十二年,并于二十八年续绘,后来又几经补绘。在中国绘画史和版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六章,在郑振铎、刘修业等学者研究基础上,选取法藏稀见小说数种,考述其版本、论述其学术价值。法藏汉籍以明清善本为主,其中不乏版本价值较高的珍本稀见本,本文根据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的特点,选取了其中珍稀汉籍,主要从版本学的角度论述其价值,通过个案研究和群类研究等方式,呈现法藏汉籍概貌。
钱珺[4](2017)在《着名作家的侧面:“新闻人”林语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语堂是享誉世界文坛的着名作家,同时也是民国时期一位活跃在新闻界的“新闻人”。本文以林语堂的新闻实践和新闻与舆论思想为研究对象,考察他的新闻实践经历和风格,分析他的新闻与舆论思想的内涵及形成过程,探讨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意义与地位,从而展现着名作家的侧面:作为新闻人的林语堂的形象。本论文按照“总——分——总”加结语的逻辑思路展开,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论文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探寻作为新闻人的林语堂的成长背景。19世纪基督教传播活动的熏陶和影响、早年跟随父亲的传教经历、圣约翰大学时期的英语学习和编辑体验等,培养了林语堂成为一名新闻人的基本素养;时代环境、新闻业的发展变化和个人境遇等,为林语堂踏足新闻界创造了有利条件。林语堂以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进入新闻界,在时代环境、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自身个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开始了新闻实践之旅。论文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二、第三章。其中第二章系统梳理林语堂的新闻实践历程,侧重分析林语堂的新闻实践内容和风格。林语堂的新闻实践活动经历了“语丝”时期(1924-1932)、“论语”时期(1932-1936)、抗日时期(1936-1945)和“无所不谈”时期(1965-1967)四个阶段。“语丝”时期他以无所顾忌、任意而骂的评论文章批判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及其拥护者;“论语”时期在言论受压制的现实背景下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并撰写《中国新闻舆论史》讽刺批判国民党右派对新闻舆论的高压统制;抗日时期为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理解与支持而在西方舆论界积极奔走呐喊;“无所不谈”时期在中央社开辟“无所不谈”专栏。他的新闻实践具有鲜明的现实抗争性、大众立场和文学色彩,相比同时代其他知识分子,他既不像胡适那样执着于政治仕途,也没有追随鲁迅站到公开反对政府当局的左派阵营,而是选择了一条表面上“不左不右”而实际对共产党及革命新闻活动寄予同情的“中间派”新闻之路。第三章着重研究林语堂新闻与舆论思想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在新闻实践过程中,林语堂积极汲取和借鉴西方的新闻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进行思考和总结,围绕新闻的功能、文体、期刊编辑、经营四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同时,不满于当时言论受压制的现状,他对中国民意与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对舆论提出了自己的认识:首先,舆论产生于民间而非政府;其次,民众是制造和推动舆论发展的主体,精英阶层和官方势力只是参与者;第三,舆论可一时被压制,但并非可以一直压制;第四,民意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林语堂新闻与舆论思想的形成既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和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又借鉴和吸收了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等西方的新闻传媒理论,还与他兼济天下的“文人论政”情怀、独善其身的“中庸主义”传统、率真自我的“书生意气”有关。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在前三章研究和阐述的基础上对林语堂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影响与地位进行探讨和思考。林语堂对舆论进行的研究开创了我国舆论研究的先河,其研究成果为中国新闻史学向海外传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开创的通俗化报刊文体加快了“杂志年”的出现,推动了杂志文体的变革,并使幽默成为一时之流行风潮,在当时的新闻界产生较大影响;他以冷嘲热讽、调侃、幽默的笔调鞭笞控诉军阀政府和国民党的新闻统制政策,表现出一个正直的学者所具有的客观公正理性批判精神和对新闻自由坚定不移的追求;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用手中的笔和演讲的嘴在海外为中国的民族抗日战争呼吁,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对改变美国社会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固有成见以及争取中国的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由于时代和个体因素林语堂的新闻实践和新闻与舆论思想也具有局限性。第四部分是论文结语,侧重论述林语堂新闻人形象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林语堂并非传统学术界认为的消极的、只提倡“幽默”、“闲适”的文人,而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爱国心、大众立场和创新意识的新闻人,整体上应该是一个进步的新闻人形象一一当然也有其个性,并具有时代局限性。社会及学术视野中的林语堂主要是以作家(文化人)着名而不是“新闻人”,但他所撰写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是第一部在海外出版并以外国读者为主要受众的新闻舆论史专着,其新闻实践经历和新闻与舆论思想是中国新闻史上不应忽略的部分之一,对当时的新闻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力图以客观的历史视角还原林语堂作为“新闻人”这一侧面的真实面貌,并对其在民国新闻业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和历史地位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通过林语堂这一个体研究,我们希望以他为代表的“五四”时期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群体可以被更加完整、真实地呈现出来。
吴怀民[5](2015)在《明末清初福建留学生与中西文化交流》文中研究指明明末清初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入华传教后,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这些传教士,多是颇有学问的人文学者或自然科学家,他们在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传入中国的同时,也把中国古老的文明带回西方,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学也开始西传。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传教士为了培养中国的传教人员,同时也为了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西方,开始介绍一些年轻的中国人到欧洲留学,以便他们学
肖超[6](2014)在《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文中研究表明晚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翻译出版业成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西方学术着作的译介,使中国人摒弃了过去狭隘的观点,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商务印书馆是传播新文化的先行者。译介西学经典、出版学术着作等工作,使商务印书馆成为20世纪中最着名的出版社,并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科对于中国起着先行学科的作用。通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天下观念,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愿望,进而引发了一个多世纪的思想革命历程。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着作。其中,地理学译着是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出版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史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研究能够从侧面窥视商务印书馆西学翻译出版的历程,发现商务印书馆在翻译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引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和《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目录(1949-1990)》等书日,对商务印书馆建馆以来出版的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研究中,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理念,运用了西方社会学“共同体”理论,以及“副文本”研究的思路。在运用传统书目文献学方法的基础上,也运用了计量学的方法,对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书籍印刷数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书籍史的角度对地理学译着出版做微观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无论是在学科内容的选择,还是在着作山版国别的倾向上,这些地理学译着都强烈地打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因而,在整理1897-2012年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书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对地理学译着的统计分析,本文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划分成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这样,本文将地理学译着置于于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分析晚清以来国内地理学界对地理学译着的接受史和西方地理学思潮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进行研究。首先,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版本变迁、市场销售三个层面,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情况。本文借助版本学的知识,系统考察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源流,分析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论述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认为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是由商务印书馆、译者、译着学术影响三方面所引起的。接下来,笔者以49种地理学译着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印再版次数和销售比率两个指标评价了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在市场上销售状况很好,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此外,本文也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作了评估。在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丛书收录、引用及书评情况,认为影响力高的地理学译着通常具备重印再版率高,多种丛书收录,被引频次多、书评数量多等特点。最后,对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总结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特征。其次,在对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身份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译着着者、译者、编者、地理学者之间的交流的分析,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和地理学共同体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地理学译着出版中,商务印书馆是地理学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中心。地理学者通过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着作,或者合作编纂教材,在学术上得到交流。通过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者联系在一起,结合成紧密的交流网络,从而促进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再次,从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等方面对地理学译着进行计量分析,探讨产生结果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分析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理学译着反映了西方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地理学译着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地理学思想经由地理学翻译出版传入中国。西方地理学着作的译介,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岚[7](2011)在《被历史遗忘的记忆——记中法文化交流先驱黄嘉略》文中指出黄嘉略,一个被历史遗忘200多年的旅法华侨,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对于中法文化交流以及法国汉学研究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不应被历史遗忘。本文基于许明龙先生对于黄嘉略的研究,简要介绍了其生平及对中法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同时进一步分析其被历史遗忘的原因,从而提出在西方话语霸权之下,国人应注重抵抗西方话语霸权,在"西学东渐"的同时,应不忘"东学西渐"等。
张翠[8](2010)在《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文中指出歌德在《浮士德》结尾的诗句中说:“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也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要看这个国家对待女性的态度”。的确,通过一国女性的生存现状考察,便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文明程度。女性是一个神秘的性别,她时而被尊崇、时而被践踏;她时而被塑造成美、爱情、伟大、丰饶的象征,时而又被塑造成诱惑、罪恶、堕落、无能的象征。翻开人类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的百态风姿与千种哀愁……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女性如同男性一样,是人类的另一半,而且同男性一样举足轻重。没有女性的存在和女性的伟大功绩,人类将不复存在,何谈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正视女性存在的真正价值和应享有的地位,对于人类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唯有男女两性共同的进步才是全民族、全人类的真正进步。对女性的关注,特别是对女性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女性的关注,关注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政治地位与政治参与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地位、生育状况与健康状况,理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享有了同男性一样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但是,各种传统观念和固有习俗仍然禁锢人们的头脑,我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和权益保护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学术界予以关注和研究,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女性的进步与发展,实现其真正的解放。我国目前少数民族女性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也有一些研究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的专家学者,但是从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入手,进而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生存状况和权益保护问题的还不多见。女性人类学的尊重差异、强调多元的研究范式正是为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参政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视角。基于这种多元的视角,笔者将具有特定历史积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利益观念的少数民族女性群体的参政状况与我国汉族女性的参政状况区别研究,透过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因为“政治参与”状况和程度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其中一个“正向指标”),同时也是以研究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和社会参与状况为切入点,进而探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及其权益保护问题。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的考察,为我国少数民族女性最终走上真正解放的道路,尽力探寻现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本文运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对国外、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研究现状与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对相关基本概念(诸如:“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妇女参政”、“女性人类学”)进行了界定,以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女性人类学的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到多元的视角、性别视角下的人文视野以及对女性地位及其生存状况的考察,均为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参政与妇女解放的考察、女性主义对女性参政权的争取等女性参政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考察。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历程,包括近代中国女性参政意识的觉醒、现代中国女性争取参政权的进程和建国以来妇女参政的历史进步。第二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回顾,包括旧社会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地位、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运动的初起和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性飞跃。第四部分是对当代中国不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的考察,主要考察了少数民族女性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的情况,还对少数民族女干部、各行各业的女精英状况进行了统计。最后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是探寻了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的成因,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客观原因主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性别观念、宗教妇女观、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培养选拔机制不够健全和家庭的拖累与牵制等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有女性自身的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和嫉妒心理等。第六部分是对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主要从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发出少数民族参政女性的呼声为女性同胞谋福利、大力发展教育、借鉴国外提升女性参政水平的有益经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最后是笔者的思考,认为少数民族女性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做自己的主人,去“追随自己的心”,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是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同胞,也是全国女性同胞的共同愿景。第七部分是附录部分,主要是笔者关于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访谈,主要包括对话内蒙古、宁夏、新疆自治区的妇联主席,以及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的访谈。还有凸显妇女权益保障的当代国际公约、当代中国有关妇女权益保障和参政援助的法律、政策依据。作为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政治参与状况的研究,进而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权益保护问题,使本课题既具有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也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探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方面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
邓集田[9](2009)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以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学出版情况进行大致摸底,并以这些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现代文学出版情况进行扼要描述与分析,目的是为今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些基本数据和宏观视野上的参考,同时也试图揭示出文学出版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之间的深刻联系。考虑到目前学术界有不少人对文学出版研究的意义尚心存疑虑,本文第一章选取了四个事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全局的角度,对文学出版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比如在清末民初新小说的兴起过程中,学术界历来强调梁启超的理论倡导抑或他发动的“小说界革命”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如果没有现代出版业的兴起,梁氏的“小说界革命”极有可能就像此前傅兰雅的新小说竞赛一样欣然而起、黯然落幕。事实上,清末民初中国文学之所以会成功实现由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基本转型,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学出版模式在此出现了千年之变——从此结束了手工印刷的时代,进入了铅字排版机械化印刷文化时代。铅字排版机械化大大降低了文本制作与传播的成本,使文学出版资源由王公贵族手中转移到平民手中,中国文学亦从此真正结束了贵族文学时代,进入平民文学时代,整个文学活动机制也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大突出现象,即频频发生“意气之争”和文学社团林立,很大程度上就和中国现代作家对文学出版资源和生计资源的激烈争夺有关。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分布格局极不均衡,也主要是由现代文学出版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极不均衡所导致的。比如说,上海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其时我国70%以上的文学出版资源聚集在上海;在中国各省市作家中,江苏和浙江籍作家在人数和文学史地位上占绝对优势,一方面是因为江浙自古多文人,另一方面也和江浙籍人士在上海出版界占据绝对优势密切相关。1949年以后出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文学出版模式的转型——由市场经济出版模式向计划经济出版模式转型,其中,通过对出版体制的国有化改造,国家成功控制了文学出版资源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和传播途径,从而实现了对文学发展方向的强有力控制。本文第二章至第四章即主要对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学期刊、文学书籍出版情况和各主要出版机构的文学出版情况进行具体的统计和分析。其中,第二章讨论文学期刊出版情况,主要包括文学期刊出版的总体规模、发展阶段、平均存活时间、办刊形式和地域分布情况等等;第三、四章讨论文学书籍出版情况,其中第三章主要讨论文学书籍出版的总体规模、变化趋势和地域分布情况,第四章主要讨论从事文学书籍出版的出版机构数量和一些主要出版机构的文学书籍出版情况、现代作家人数和主要作家的出书数量和排名情况、以及翻译文学书籍的译源国分布情况等等。这三章的统计数据将会证明,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是一个向上海和江浙作家严重倾斜的平台。这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和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其一,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学出版格局中,上海确实占据着显赫地位。这样的文学出版资源分布格局,使得上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格局中占有显赫的地位,以至于一部上海现代文学史,几乎就相当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抗战爆发前就更是如此;同时,上海特有的城市文化性格,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特质的生成等等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二,从作家角度来说,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文学出版资源的占有上,江浙作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为在其时上海的出版业,由江浙籍人士创办和主持的约占75%以上,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出版机构,创办人和主要经营人基本上都是江浙人,具体到文学出版方面,据笔者统计,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出版100种以上文学书籍的18家出版机构中,有14家均由江浙人士创办或主持,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北新书局等等。其时我国文学出版业总体规模较小,且有鲜明的同人化特征,故人际关系在文学出版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那时候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活动中,地缘因素又是最重要的凝合因素之一。具体到文学刊物和出版机构的稿源选择上,圈内稿和推荐稿一般都占主要优势,这就使得在地域空间分布上本来就极不均匀的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平台,更加向以江浙籍人士为主的优势作家群倾斜。江浙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很大程度上就与此相关。比如据笔者对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两种现代文学史着作,即钱理群等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范伯群着《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统计,书中重点介绍的204位作家(二书合计)中,江浙籍作家共有92人,占总数的45%,若加上7位上海籍作家,则江、浙、沪籍作家约占现代作家人数50%,三地作家就占据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中国现代文学也因此带上了鲜明的江浙特色与海派风格。另据笔者对晚清民国时期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所拥有的文学出版资源量、以及上述两种文学史着作中204位作家籍贯的统计,发现这六大地区拥有的文学出版资源总量和重要作家人数刚好成正比,其排名情况和所占比重几乎完全一致。非但如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作者在描述现代文学创作情况时,对作家对象的选取及其对多数作家的叙述篇幅,也基本上和其时各作家所出的文学书籍种数成正比。这一现象,显然不应以纯粹的巧合来解释,而在很大程度上正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文学史书写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谁掌控了文学出版资源,谁就在现代文学活动中就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并在文学史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丛爱娟[10](2008)在《参加一战的华工与威海卫》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北洋政府派出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整个中国同西方文明对接的开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至一战爆发时,中国国内政局混乱、动荡,经济上积贫积弱到极点,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国际国内局势下,中国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要不要加入到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争斗中;中国参加一战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是充当炮灰,还是取得了一些实际利益,史学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充分利用从威海市档案局查到的大量原始档案,并吸取国外一些学者的观点,系统分析了中国北洋政府派出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方略,开启了中国接纳、融入西方文明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国内历史发展的进程。一战爆发后,当时中国北洋政府经历了由观望——宣布中立——宣战的渐进历程。一战初期,中国国内反对参战一派认为,德国实力强大,协约国不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另外,如果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即使协约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以中国当时在国际上所处的弱小地位,也不见得会从战争中获得实际利益,只会充当列强之间争夺利益的牺牲品。主张参战一派则认为,德国必败无疑。中国如果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则战后就可凭借战胜国的地位废除战败国德国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早在中国尚处于中立时期,北洋政府即有意为协约国一方助力,为了不损伤中国的中立国地位,北洋政府的有识之士想出了“以工代兵”方略。即不直接派出军队,而是利用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派出华工到欧洲战场上效力。法国政府积极支持,于是成立了陶履德招工团与中国的惠民公司联合招募华工。英国政府一开始对招募华工并不热心,但随着战局的发展,尤是索姆河战役让英军士兵伤亡惨重。英国政府也开始效仿法国政府在华北地区招募华工,并在英租殖民地威海卫设立招募机构和培训机构。据资料初步统计,英国政府在威海卫培训,并由此地坐船奔赴欧洲战场的华工达54000人。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达14万多人。华工在出洋过程中历尽艰辛,到达战场后主要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在后方工厂生产的工作,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吃苦耐劳的品德,获得了英法政府和军方人士的好评。第一次真正让西方人认识了中国人。中国的北洋政府对华工在国外的情况也比较关注,成立专门机构,并派出专门人员到战场上督导华工在国外的生活和工作。华工参加一战对协约国最终取得胜利功不可没。14万青壮华工尽管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他们的出现相当于为英法两国节省了14万劳动力,使14万英法青年可以走上战场。同时,华工参加一战使得中国获得了战胜国的地位,提高了民族自信心。战后,由于中国未从中获得战胜国应有之权益,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大量华工在西方熏染了西方文明,归国后对于启迪国人智慧,提高国民素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最大的历史意义就是,华工参战代表了中国在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化进程始于斯。一战华工在中国国际化方面的突出贡献首先在于他们为中国参加一战提供了机会,出色地扞卫了国家利益;华工在中国国际化方面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在于他们为中国战后参加巴黎和会及国际事务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尽管历经曲折,华工参加一战最终使中国凭借战胜国的地位废除了德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实际利益。
二、旅法华侨先驱黄嘉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法华侨先驱黄嘉略(论文提纲范文)
(1)法国汉语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与语言国际传播的重要角色 |
1.1.2 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
1.1.3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及国别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
1.1.4 法国汉语传播的研究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传播中的国别化研究综述 |
1.2.2 法国汉语传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相结合 |
1.5.2 宏观系统分析法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
1.5.3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
1.6 资料来源 |
1.6.1 文献资料 |
1.6.2 实证资料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 |
2.1 相关概念 |
2.1.1 语言传播与语言国际传播 |
2.1.2 语言的价值与语言传播价值 |
2.1.3 汉语国际传播与汉语的传播价值 |
2.1.4 教学法与教学论 |
2.1.5 汉学研究与汉语研究 |
2.2 相关理论 |
2.2.1 语言传播理论框架 |
2.2.2 历史观与认识论 |
2.2.3 语言传播中的语言态度、动机与跨文化认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汉语传播“前奏期”:13 世纪—15 世纪 |
3.1 历史背景 |
3.1.1 13世纪以前的“模糊想象” |
3.1.2 军事征伐的影响 |
3.1.3 政治与宗教交流 |
3.1.4 商业利益的根本驱动 |
3.2 汉语传播情况 |
3.2.1 柏朗嘉宾与《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
3.2.2 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行记》 |
3.2.3 卢布鲁克与《卢布鲁克东行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汉语传播“探索期”:16 世纪—18 世纪 |
4.1 间接时期:16 世纪—17 世纪中叶 |
4.1.1 历史背景 |
4.1.2 汉语传播情况 |
4.2 直接时期:17 世纪下半叶—18 世纪 |
4.2.1 历史背景 |
4.2.2 汉语传播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汉语传播“发展期”:19 世纪—20 世纪中叶 |
5.1 .历史背景 |
5.1.1 中法关系的动荡与变化 |
5.1.2 中国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
5.1.3 欧洲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
5.1.4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
5.2 汉语传播情况 |
5.2.1 复合型研究队伍的形成 |
5.2.2 汉语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
5.2.3 汉语教学的发展 |
5.2.4 刊物和协会的创办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法国汉语传播“学科化时期”(20 世纪60 年代至今) .. |
6.1 历史背景 |
6.1.1 新时期中法外交关系 |
6.1.2 中国形象和汉语传播价值 |
6.1.3 汉学和汉语研究的专业化发展 |
6.1.4 外语教育政策和欧盟多元语言政策 |
6.1.5 汉语圈与法国华人社团 |
6.1.6 媒体关注 |
6.2 汉语传播情况 |
6.2.1 汉语教学学科化发展 |
6.2.2 协会与学会规模扩大 |
6.2.3 孔子学院成立 |
6.2.4 中法语言文化合作交流加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访谈分析:动机、态度与认同. |
7.1 汉语国际传播层级论与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 |
7.1.1 汉语传播层级与汉语习得者层级 |
7.1.2 汉语国际传播层级 |
7.1.3 汉语传播层级与汉语习得者层级关系 |
7.1.4 法国汉语传播中的“精英层级” |
7.2 访谈设计 |
7.2.1 深度访谈法 |
7.2.2 本研究访谈设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访谈对象优选 |
7.3.2 态度分析 |
7.3.3 动机分析 |
7.3.4 跨文化认同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法国汉语传播模式分析及对欧洲汉语传播构建的启示 |
8.1 法国汉语传播的多维模式及动因分析 |
8.1.1 法国汉语传播多维模式分析 |
8.1.2 法国汉语传播动因分析 |
8.2 法国汉语传播所面临的八大问题与挑战 |
8.3 法国汉语传播态势(SWOT)分析:对策与展望 |
8.4 法国汉语传播对欧洲汉语传播构建启示 |
8.4.1 理论维度 |
8.4.2 政策维度 |
8.4.3 体系维度 |
8.4.4 机制维度 |
8.4.5 媒介维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主要研究结论与发现 |
9.2 主要研究创新与学术贡献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
第一节 影视传播 |
第二节 戏剧传播 |
第三节 音乐传播 |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的来源与目录编纂 |
第一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的来源 |
一、传教士带回法国 |
二、欧洲汉学家带回法国 |
三、法国军队的掠夺 |
第二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的目录编纂 |
一、黄嘉略目录 |
二、雷慕沙目录 |
三、儒莲目录 |
四、古恒目录 |
五、王重民《伯希和A藏B藏目录》 |
第三节 王重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工作考 |
第二章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概述 |
第一节 古恒专藏汉籍 |
一、古恒专藏汉籍的特色 |
二、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地出版的汉籍 |
第二节 伯希和A藏B藏汉籍 |
一、伯希和A藏B藏汉籍的基本构成 |
二、伯希和A藏B藏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举隅 |
第三章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稿抄本考论 |
第一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稿抄本概述 |
第二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张澍稿抄本 |
一、《续敦煌实录》 |
二、《姓氏辨误》 |
三、《姓氏寻源》 |
四、《辽金元三史姓氏录》附《西夏姓氏录》 |
五、附论《姓韵》 |
六、附论《三古人苑》 |
七、《凉州府志备考》 |
八、《诗小序翼》 |
九、《帝王世纪》 |
十、《续黔书》 |
第四章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周易》类汉籍考述 |
第一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周易》类稀见汉籍概述 |
第二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刻孤本《郭氏易解》考述 |
一、《郭氏易解》版本考述 |
二、郭氏易学特色 |
三、郭氏易学源流考 |
第三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易经讲义会编遵注大全》考论 |
第四节 法国汉学研究重视《易》学的传统 |
一、白晋的易学研究 |
二、雷孝思的易学研究 |
三、傅圣泽的易学研究 |
四、马若瑟的易学研究 |
五、孙璋的易学研究 |
六、钱德明的易学研究 |
第五章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历史文献和档案文献考述 |
第一节 清《缙绅录》考述 |
第二节 清抄本《清道光二十六年广东地区告示》 |
第三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皇清职贡图》考 |
一、乾隆四卷绘本《皇清职贡图》之祖本 |
二、清乾隆刻本与四库写本 |
三、《皇清职贡图》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
第六章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小说戏曲考述 |
第一节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稀见明清小说版本考略 |
第二节 中国通俗文学在法国的研究传统 |
结语 |
附录1 科举类文献 |
附录2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稿抄本目录 |
附录3 天主教板目(chinois7046)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着名作家的侧面:“新闻人”林语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以往研究成果及特点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林语堂成长为“新闻人”的背景 |
第一节 家庭熏陶与林语堂人生道路的选择 |
一、基督教家庭的影响与熏陶 |
二、在圣约翰大学的得与失 |
第二节 林语堂“成长”的时代背景 |
一、晚清到民国新闻业生态环境的变化 |
二、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知识分子的出路 |
第三节 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成长之路 |
一、文学革命的“洗礼” |
二、开始向杂志投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林语堂的新闻实践研究 |
第一节 林语堂新闻实践的主要历程 |
一、“语丝”时期(1924-1932) |
二、“论语”时期(1932-1936) |
三、抗日时期(1936-1945) |
四、“无所不谈”时期(1965-1967) |
第二节 林语堂新闻实践的主要内容 |
一、鞭笞北洋军阀专制及其拥护者 |
二、抨击国民党右派的高压统制 |
三、创建相对自由的公共舆论空间 |
四、宣传中国抗战 |
第三节 林语堂新闻实践的主要特点 |
一、以“幽默”、“中立”抗争恶政现实 |
二、从精英视角到大众立场 |
三、将文学风格引入新闻实践 |
四、具有关注当下的新闻意识 |
五、把个人情感升华为民族情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语堂的新闻与舆论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林语堂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新闻功能的思想 |
二、关于报刊文体的思想 |
三、关于报刊编辑的思想 |
四、关于报刊经营的思想 |
第二节 林语堂舆论思想的主要内涵 |
一、“民间的而非政府的”舆论思想 |
二、“政府可一时压制而非能一直压制”的舆论思想 |
三、“民众的而非精英的”舆论思想 |
四、“民意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舆论思想 |
第三节 林语堂新闻与舆论思想的渊源初探 |
一、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思想的熏陶 |
二、西方传媒理论的耳濡目染 |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性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闻人林语堂的学术地位与历史评价 |
第一节 舆论史研究开我国舆论研究先河 |
一、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
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 新闻人林语堂的历史贡献 |
一、报刊文体创新影响后人 |
二、对军阀和国民党专制的控诉应充分肯定 |
三、国外抗日宣传产生了重要影响 |
第三节 新闻人林语堂的局限性 |
一、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不全面 |
二、对国共两党的认识不客观 |
三、对高压统制的抗争不彻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林语堂的正义感 |
二、林语堂的爱国心 |
三、林语堂的大众立场 |
四、林语堂的创新意识 |
五、林语堂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明末清初福建留学生与中西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罗文藻是福建第一位留学生 |
二、黄嘉略是福建第二位留学生 |
三、福建留学欧洲的蔡文安、严亚谷、蔡若祥、严宽仁、严甘霖 |
(6)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传统 |
1.1.2 地理学译着出版的长远历史 |
1.1.3 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原因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及检索途径 |
1.3.1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 |
1.3.2 地理学译着的检索途径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副文本理论 |
1.6.2 共同体理论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数量分析 |
2.1.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1.3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1.4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兴起的原因 |
2.1.5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意义 |
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2.1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编辑部门 |
2.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2.3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2.4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副文本的特征和用意 |
2.2.5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兴盛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编辑部门 |
3.1.1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的沿革 |
3.1.2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人员构成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1 改革开放前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2 改革开放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社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特点 |
3.4.1 地理学译着多为内部发行 |
3.4.2 地理学译着以集体翻译为主 |
3.4.3 地理学译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与影响 |
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情况 |
4.1.1 商务印书馆丛书出版概况 |
4.1.2 《万有文库》中的地理学译着 |
4.1.3 《汉译世界名着》及《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4 地理学专业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5 其他综合性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变迁 |
4.2.1 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 |
4.2.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 |
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市场销售状况 |
4.3.1 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次数 |
4.3.2 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比率 |
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 |
4.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和丛书收录情况 |
4.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被引用情况 |
4.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书评情况 |
4.4.4 对商务印书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分析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 |
5.1 地理学译着的着者群体 |
5.1.1 晚清民国时期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2 地理学译着的译者群体 |
5.2.1 商务印书馆编者担任译者 |
5.2.2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学缘的译者 |
5.2.3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缘的译者 |
5.2.4 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学缘之外的译者 |
5.3 地理学译着的读者群体 |
5.4 着者与译者、编者、学者之间的交流 |
5.4.1 着者与译者的交流 |
5.4.2 译者与编者的交流 |
5.4.3 译者与学者的交流 |
5.5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1 地理学共同体 |
5.5.2 商务印书馆促成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3 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共同体的认同和交流 |
第六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学科特征 |
6.1.1 地理学分支学科译着数量概观 |
6.1.2 区域地理译着 |
6.1.3 人文地理译着 |
6.1.4 自然地理译着 |
6.1.5 经济地理译着 |
6.1.6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译着 |
6.1.7 游记类译着 |
6.1.8 地理学史译着 |
6.1.9 技术地理译着 |
6.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国别特征 |
6.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特征 |
6.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选题立足于学科发展需要 |
6.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呈现了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成果 |
6.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推进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 |
6.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间隔体现了中外地理学的交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贡献 |
7.1.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启示 |
7.2 研究贡献与展望 |
7.2.1 研究贡献 |
7.2.2 研究局限 |
7.2.3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表(1897-2012) |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被历史遗忘的记忆——记中法文化交流先驱黄嘉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嘉略的生平介绍及对中法文化交流的贡献 |
二、被遗忘的原因分析 |
三、结语 |
(8)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对"民族地区"的界定 |
二、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界定 |
三、对"妇女参政"的界定 |
四、对"女性人类学"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理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第一章 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 |
第一节 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 |
一、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到多元的视角 |
二、性别视角下的人文视野 |
三、对女性地位及其生存状况的考察 |
第二节 妇女参政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参政与妇女解放的考察 |
二、女性主义对女性参政权的争取 |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历程 |
一、近代中国妇女参政意识的觉醒 |
二、现代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进程 |
三、建国以来妇女参政的历史进步 |
第二节 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回顾 |
一、旧社会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地位 |
二、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运动的初起 |
三、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性飞跃 |
第三章 当代中国不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考察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考察 |
一、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情况 |
二、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情况 |
三、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情况 |
四、少数民族女干部配备情况 |
五、少数民族女领导、女精英在社会各行业中的情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存在的问题 |
一、大多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素质偏低、参政意识较为淡薄 |
二、少数民族女干部比例偏低,"三多三少"现象仍然存在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参政程度较低 |
四、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性干部过程中力不从心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的成因探寻 |
第一节 客观因素 |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
二、宗教妇女观的影响 |
三、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
四、培养选拔机制不够健全 |
五、家庭的拖累与牵制 |
第二节 主观因素 |
一、女性的自卑心理 |
二、女性的依赖心理 |
三、女性的嫉妒心理 |
第五章 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建议和思考 |
第一节 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具体建议 |
一、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良好环境 |
二、充分发挥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中的重要作用 |
三、切实发出少数民族参政女性的呼声,为女性同胞谋福利 |
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各方面的人才 |
五、借鉴国外提升妇女参政水平的有益经验 |
第二节 "认识自我","追随自己的心" #199——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思考 |
附录一关于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访谈 |
第一节 对话民族自治区妇联主席 |
一、对话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妇联主席 |
二、对话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妇联主席 |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主席访谈节录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访谈 |
一、对话"挂满荣誉勋章"的回族女纪检委书记 |
二、对话"从教育战线上脱颖而出"的回族女人大常委副主任 |
三、对话美丽温柔的满族女人大主任 |
四、对话和蔼可亲的蒙古族女编办主任 |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访谈节录 |
附录二凸显妇女权益保障的当代国际公约 |
附录三中国有关妇女权益保障和参政援助的法律、政策依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方法 |
一、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 |
二、当前主流现代文学史观的几点缺憾 |
三、研究现状、本文的意图与方法 |
附录: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和其文学创作书籍种数之关系情况表 |
第一章 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 |
一、文学出版与新小说的兴起 |
二、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作家的生计问题 |
三、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分布格局 |
四、文学出版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 |
第二章 文学期刊出版情况 |
一、数据来源 |
二、出版规模和变化趋势 |
三、存活时间 |
四、办刊形式 |
五、地域分布 |
第三章 文学书籍出版情况(上) |
一、数据来源 |
二、出版规模和变化趋势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章 文学书籍出版情况(下) |
一、出版机构统计 |
二、作家统计 |
三、翻译文学书籍:译源国统计 |
结语 |
附录 |
1、《晚清民国时期文学期刊出版情况表》 |
2、《晚清民国时期文学书籍出版情况表》 |
3、《晚清民国时期文学丛书出版情况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参加一战的华工与威海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北洋政府派华工参战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国内对派兵参战的意见纷争 |
第二节 梁士饴的“以工代兵”方略和英法的巧妙变通 |
第二章 法、英在华招工的经过及威海卫培训 |
第一节 法英政府最初与北洋政府接洽招募华工的经过 |
第二节 英国人选定威海卫的原因 |
第三节 英国人在威海卫招募华工的具体情形 |
第三章 华工出洋经过及其在一战战场上的表现 |
第一节 华工出洋充满艰辛危险之旅 |
第二节 华工在一战战场上的表现 |
第四章 华工参加一战的数字问题 |
第五章 华工参战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中国寻求国际化认同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中国参战的国际影响 |
第三节 中国参加一战在外交上的收获 |
第四节 中国参战对中国国内历史进程的改变 |
第五节 当代国际社会对一战华工贡献的肯定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旅法华侨先驱黄嘉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国汉语传播研究[D]. 宇璐. 吉林大学, 2019(10)
- [2]《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3]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研究[D]. 陈恒新. 山东大学, 2018(12)
- [4]着名作家的侧面:“新闻人”林语堂研究[D]. 钱珺.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明末清初福建留学生与中西文化交流[J]. 吴怀民. 福建史志, 2015(01)
- [6]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D]. 肖超. 南京大学, 2014(07)
- [7]被历史遗忘的记忆——记中法文化交流先驱黄嘉略[J]. 张岚. 青年文学家, 2011(02)
- [8]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D]. 张翠.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D]. 邓集田.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10]参加一战的华工与威海卫[D]. 丛爱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