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货车新型中梁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司洪涛[1](2021)在《BHPB大轴重矿石车中梁结构制造工艺》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介绍了BHPB大轴重矿石车组焊式箱型中梁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中梁组装过程、焊接过程中遇到的工艺难点进行分析,制定了中梁生产的工艺流程,确定了合理的组装及焊接工艺控制措施,利用必要的工艺装备,保证中梁结构制造质量的同时提供可靠的工艺方案。
钱兆毅[2](2020)在《货车基础制动装置铆接位置空间定位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关键过程中,这也使得铁道车辆企业对车辆装配工艺质量检测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货运列车车辆拉铆钉装配工艺中,最常见的方法还是依靠人工目测的方式来完成对铆接数量、位置及质量的检测。这种方法几乎完全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技术,因此不仅作业效率低下,也不能保证每个铆钉都达到铆接合格的标准,会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如何保证在铆接时不仅可以检测铆接质量是否合格,以及识别出所铆接铆钉的位置是十分关键的问题。这对铆接质量管理,防止漏铆的情况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以此可以建立车辆制造过程中各铆接点位置信息相关的质量检查数据库,为产品质量回溯提供查询依据,为车辆的行车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本文从车辆生产制造中紧固件的应用出发,介绍了国内外铆钉铆接位置识别技术现状,总结国内外UWB定位技术应用与设备现状。以影响行车安全的C80货车车体底架上制动系统杠杆系统铆接工艺质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具有空间定位功能的智能检测铆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描述了智能检测铆接系统各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定位精度作为空间定位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详细分析了3种基于TDOA的定位算法的数学原理,使用MATLAB软件搭建了定位系统模型,对3种定位算法取得的定位数据进行了模拟仿真,比较了这3种定位算法的计算精度,依据仿真结果选取了仿真结果最优的Chan算法作为智能检测铆接系统的定位算法。本文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编写了系统软件,实现了检测质量检测判断和空间定位分析,提出了基于UDP的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案、三维模型调用与显示方案、基于Access的数据库功能方案以及其他功能方案,并设计了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该界面具有铆枪枪型选择等功能。最后,在某车辆厂总装车间制动系统装配工位进行了空间定位模块的现场试验。完成了包括UWB定位设备的现场测试和基于UWB定位技术的智能检测铆接系统测试等。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智能检测铆接系统能够在检测铆接质量是否合格的同时识别出所铆接铆钉的位置。该系统的开发研制为工厂实现智能制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谷云龙[3](2019)在《一种用于非洲的改进型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结构设计及其分析》文中认为铁路运输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环保节能等许多优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各国运输货物的首选方式。作为铁路货物的最主要运输工具,铁路货车车辆近些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其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在非洲等拥有巨大农业发展潜力的地区需求量更大。但目前非洲地区经济较为落后,非洲铁路货物运输尤其是散粒粮食类货物铁路运输存在铁路建设标准繁杂、运输车辆型式落后、载重少、容积小、车辆结构性能不强、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铁路货物运输成本高、效率较低,严重制约着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研发设计一种适用于非洲的散粒粮食运输车非常必要。本文根据非洲散粒粮食货物铁路运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非洲散粒粮食货物运输车辆技术需求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车辆结构情况,研发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非洲的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并对该型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的尺寸参数、主要结构和工作性能等进行了优化和改进;随后通过Pro/E三维绘图软件,对该型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的各零部件进行了三维设计,并通过三维组装完成了整体建模工作。本文进行了车辆曲线通过计算、制动距离校核计算、货物卸货速度和卸载时间计算等计算分析,校核、验证了所设计的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结构均符合国家铁路车辆相关标准规定,且能够适用于按中国标准修建的非洲铁路线路工况,同时满足非洲地区的使用需求。本文根据国家相关铁路建设标准规定,结合该型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的车体结构和承载特点,建立了车体简化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对该漏斗车钢结构进行了静强度仿真计算和理论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型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在标准规定的载荷工况下,车体各部位的应力大小均没有超过车体制造材料强度允许的极限值,静强度性能水平能够满足车辆正常的使用要求。本文研发设计的改进型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可以有效改善非洲地区散粒粮食货物运输现状,显着降低铁路运输成本,有效提高铁路运输经济效益,从而促进非洲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该研发设计也会为国内类似货车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曹军[4](2018)在《铁路货车检修现场物料配送过程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生产制造活动都无法离开物料配送系统的支撑,特别是对于部分基础性产业,如铁路货车检修等。随着铁路货车检修数量的不断增加及铁路运输部门对车辆检修效率提出的新要求,负责铁路货车检修的车辆段迫切需要更新物料管理模式适应新形势。本文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昆明北车辆段货车检修现场物料配送系统研发全过程项目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单位物资采购、消耗、核算、配送等管理环节与现场车辆检修作业过程结合不充分,严重影响铁路货车检修质量、效率和成本管控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全过程项目管理方法快速高效设计铁路货车检修现场物料配送系统的思路和方法,探索怎样研发物料配送的信息化管理体统,及时高效满足检修流水线物料配送需求,从过去被动配送模式向着主动配送模式转变,实现成本、质量和进度高效控制的目标。论文主要以昆明北车辆段物料配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该车辆段物料配送需求、现行配送模式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特别是查找其现行物料管理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其次以如何运用全过程项目管理思路快速搭建铁路货车检修现场物料配送系统重点,针对现场生产实际,在考虑项目策划、准备、实施、竣工各环节的基础上,研究了车辆段日常生产过程中大量零星与特殊物料的供给,提高物料配送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最后,结合铁路货车检修配送系统的需求和设计原则,运用全过程项目管理方法设计并开发了面向铁路货车检修现场的系统,该物料配送系统具有可行性,并在实际案例中检验其应用意义。
江明星[5](2018)在《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运输频繁且客货车交叉运行,造成了运输能力紧张是我国铁路运输的现状。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客货车将进行分线运输,提高货车运输能力,同时将开行更多的货车,满足运输需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也对铁路货运装备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当今铁路运输主要向快捷和重载方向发展,经过最近几年产品研发人员的努力,重载货车在技术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快捷货车技术稍有欠缺。随着我国GDP稳步提升,运输需求向着货物价值高、时效性强、商品个性化方向发展,是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借鉴国外快捷货运经验,研制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为分析对象,参考国内、外快捷棚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了发展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研究:首先研究了国内外快捷铁路货物运输装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分析我国发展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的制约因素,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机车、动车组、行包(邮)车和货车技术参数和基本特点,得出研制速度160 km/h快速货车相关技术积累已达到要求,可以在我国发展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的结论;其次以开行铁路快运棚车,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间为出发点,详细对比了各种零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使用情况,阐述了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技术参数选取的主要过程。基于国内快捷货车货物运输的实际情况,结合考虑国内外快捷货车发展的基本现状,对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的总体思路及设计目标提出了最终的技术方案,根据TB/T1335-1996标准对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刚度、强度的考核工况,并且依据AAR M-1001-2011标准提出了疲劳考核工况,并且通过有限元分析对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静强度分析和疲劳分析。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样车试制完成后基于TB/T1335-1996标准对其进行了刚度和强度试验验证,从而完成了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的所有研发工作。文章最后对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与既有行包快运棚车进行技术经济详细的比较,得出采用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能降低用户的运输成本,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加速车辆周转,提高机车车辆利用效率,实现扩大铁路运输能力的结论。文章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发展快捷铁路货物运输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今后进一步研发快捷铁路货物运输装备。
王映清[6](2016)在《铁路货车修车专用移动式铆切机的研制》文中提出短尾拉铆钉及拉铆销作为先进的连接方式,在70t级铁路货车造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铁路货车段修规程》,对货车段修中不符合铆接技术要求以及作用失效、磨耗损坏的拉铆钉、拉铆销要进行重新铆装。因短尾拉铆钉、拉铆销投入装车运用时间短、使用性能好,在车辆段修中折损、失效、丢失需更换的不是很多,故车辆段基本未配置其铆切设备。但随着短尾拉铆钉、拉铆销在铁路货车上的大量使用和运用时间的逐步增长,在车辆复杂运行工况下铆钉松动、折损,套环失效、丢失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同时因铆接质量不合格需破切套环重新铆装的问题也时有出现。研制铁路货车修车专用移动式短尾拉铆钉、拉铆销铆切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铁路货车车辆专用短尾拉铆钉、拉铆销铆接切除技术及其工艺要求,在参考原有长尾拉铆钉铆接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其优缺点以及使用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短尾拉铆钉、拉铆销铆接作业中不需要拉断分离槽、重新铆接中需要破切套环等特点,提出了移动式铆切机整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参数及技术特点。通过对铆切机设计方案的论证、比较,最后确定出了符合货车车辆段修车库现场使用要求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案进行具体的整体设计、机械装置设计、液压系统设计以及电器控制系统设计。然后采用零部件自制、委外及购置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样机的试制,对样机反复进行短尾拉铆钉及拉铆销的铆接、切除试验,修正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完全满足货车专用短尾拉铆钉、拉铆销铆接及套环破切技术工艺要求,到达研制目的,完成移动式铆切机的研制。
高健[7](2016)在《长大平车车体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冶金、电力、石化及军事装备等事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体积庞大、外形复杂的工业产品选择铁路运输。长大货物车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能够满足这些特殊货物的运输要求,长大平车即属于其中的一种。本文研究的长大平车用来运输重型轮式运输车,受车辆轴重的限制和节约运输成本的考虑,要求在满足强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车辆自重,因此该长大平车车体的轻量化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对长大平车车体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首先,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长大平车车体的有限元模型,根据相关规范和车体的实际运用情况对模型施加载荷和计算工况,应用Radioss软件进行静强度分析。其次,采用BS标准并参考美国AAR机务规程中提供的载荷谱,对该车车体的危险部位进行疲劳强度分析。然后,分析车体结构板材对关键部位的位移和应力指标的灵敏度,并基于灵敏度信息确定主要板材结构的拓扑优化模型,利用OptiStruct求解器进行拓扑优化。基于拓扑优化结果,给出车体结构的新设计并校核其静强度及疲劳强度。最后,针对拓扑优化后结构,分析主要板材对关键部位的位移和应力指标的灵敏度,筛选合适的设计变量,提出合理的尺寸优化模型,利用OptiStruct求解器进行尺寸优化,并对优化后结构的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了校核。通过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长大平车车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车体强度的同时,使车体重量降低3.9t,较好地实现了车体轻量化的目的。
郎芳[8](2016)在《SC公司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受国家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需求快速增长的态势将不再持续,全社会货物运输需求增速将明显趋缓。“十三五”期间,以敞车为主的采购模式成为过去时,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将会进入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专用货车采购的时代,多品种、小批量将成市场需求的趋势。因此,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将会把发展的重心放在新车型的研制项目上,项目必定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如果不对风险加以有效管理,就会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然而企业缺乏这方面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各种风险因素的识别不够全面。因此,研究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研制项目的风险管理意义重大。SC公司的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该项目是一个国家级项目,这对研制开发的SC公司来说存在着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本论文在认真研究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的背景、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该项目的风险特征;对风险进行了识别和分析;利用概率影响矩阵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每一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分别制定了风险应对策略和具体防范措施,并提出了适合该项目的风险监控方法;根据SC公司的企业特点从风险意识、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制度建立四个方面制定了保障措施。
贾国平[9](2015)在《冷弯型钢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一、冷弯型钢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1.铁路货车用冷弯型钢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冶金部门推广铜磷系耐大气腐蚀钢起,冷弯型钢的研发生产就开始了。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协会对协调组织生产和推广使用做出很大的贡献。耐大气腐蚀钢和冷弯型钢逐渐被各钢铁用户所接受并迅速发展起来。对铁路部门来讲,当时铁路车辆用钢的问题是,一是腐蚀严重,造成车辆段修和厂修频繁,成本增大,车辆寿命短;二是热轧钢材笨重,造成车辆自重大,减低运输效率。例如,货车最主要承载件底架中梁,是用热轧槽钢或工字钢加焊上下盖板
席友梅[10](2014)在《货车制造生产线工艺布局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铁路货车造修企业陆续开始了搬迁、改造,就需要对生产线进行设施布局规划。而设施布局规划的好坏,除直接影响到资金投入外,还对以后的生产运营成本及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生产线布局时,如何寻找到一个既快又好的设施布局规划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沈车公司受场区条件限制,原有货车制造平面布局虽经过了多次改造,仍存在很多缺陷;按沈阳市整体规划要求,沈车公司需异地搬迁,本文分析了沈车公司原有生产线的缺点,并利用设施规划和精益设计的思想规划出一个满足生产需求、布局相对合理、内部物流相对顺畅的货车制造生产线,希望给各铁路造修企业搬迁改造提供一个样例。本文介绍了设施布局规划的理论和发展、精益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为生产线的精益布局提供支持。在对新的生产线进行布局之前,首先分析了原有生产线的优缺点,发现原有生产布局存在作业区分散、厂房布局不合理、物料搬运迂回、工艺装备落后等缺陷。本文首先设计了新生产线的工艺流程,采用U型布局原则对新生产线的作业厂房进行了规划,配置了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工艺装备。在对生产线平面布局规划时,应用精益布局理念、结合物料搬运系统和搬运方式,使得整个生产线搬运距离最短,搬运方式最合理,最大程度缩短了生产周期。通过对新的生产线进行布局规划,找到了设施布局规划与精益设计的结合方式,将浪费消除在设施布局之前,为实现企业精益运营打下良好基础。
二、铁路货车新型中梁生产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货车新型中梁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BHPB大轴重矿石车中梁结构制造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梁结构特点及组焊工艺流程 |
1.1 中梁结构特点 |
1.2 中梁组焊工艺流程 |
2 工艺制造难点及分析 |
2.1 中梁整体变形控制 |
2.2 中梁腹板与下盖板坡口焊接质量控制 |
2.3 心盘座与中梁下盖板组装平面度控制 |
3 工艺挠度方向及加长量 |
4 主要制造工艺 |
4.1 中梁腹板、下盖板拼接 |
4.2 特殊焊缝全熔透控制 |
4.3 控制中梁挠度及变形措施 |
5 结束语 |
(2)货车基础制动装置铆接位置空间定位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铆接质量判断及位置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UWB定位技术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UWB技术定位设备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 |
第2章 智能检测铆接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智能检测铆接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智能检测铆接系统组成 |
2.2.1 铆接质量检测模块 |
2.2.2 UWB定位模块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ATLAB的定位算法仿真 |
3.1 标准TDOA算法原理 |
3.2 基于TDOA的 Chan算法 |
3.3 基于TDOA的 Fang算法 |
3.4 基于TDOA的 Taylor算法 |
3.5 三种TDOA衍生算法的MATLAB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开发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1.1 LabVIEW开发软件 |
4.1.2 软件功能需求 |
4.2 泵站PLC的控制方法 |
4.3 计算机与同步控制器的数据传输 |
4.3.1 计算机与同步控制器的通信 |
4.3.2 计算机对定位系统的设置 |
4.4 LabVIEW的三维模型显示 |
4.4.1 LabVIEW绘制三维建模文件 |
4.4.2 LabVIEW操作三维对象 |
4.5 数据库功能的实现 |
4.5.1 LabVIEW与数据库的连接 |
4.5.2 基于Access的数据库功能 |
4.5.3 数据库功能测试试验 |
4.6 操作界面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测试 |
5.1 试验目的和试验设备 |
5.2 端墙面随机放置3个电子定位标签 |
5.3 端墙面移动1个电子定位标签 |
5.4 端墙面模拟铆枪加工过程定位 |
5.5 底架下模拟模拟铆枪加工过程定位 |
5.6 试验结论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一种用于非洲的改进型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结构设计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铁路货车的发展 |
1.2 中国铁路在非洲发展情况 |
1.3 非洲散粒粮食类货物铁路运输情况 |
1.3.1 非洲铁路货车的现状 |
1.3.2 非洲散粒粮食货物铁路运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非洲散粒粮食货物运输车辆技术需求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漏斗车方案设计 |
2.1 车体总体结构型式的确定 |
2.2 主要结构及尺寸参数的确定 |
2.2.1 工艺结构的确定 |
2.2.2 承载结构的确定 |
2.2.3 侧墙的确定 |
2.2.4 车辆载重的确定 |
2.2.5 车体容积的确定 |
2.2.6 漏斗形式的确定 |
2.2.7 走行部、制动系统和车钩缓冲装置的确定 |
2.2.8 相关参数的确定 |
2.2.9 主要技术参数 |
3 漏斗车车辆结构设计 |
3.1 车体钢结构 |
3.2 底架组成 |
3.3 侧墙 |
3.4 端墙 |
3.5 车顶组装 |
3.6 装货口盖组装 |
3.7 漏斗装置 |
3.8 底门装置 |
4 相关校核计算 |
4.1 曲线通过计算 |
4.1.1 计算目的 |
4.1.2 水平曲线通过分析 |
4.1.3 竖曲线通过分析 |
4.1.4 曲线通过计算结论 |
4.2 制动距离计算 |
4.2.1 计算目的 |
4.2.2 计算依据 |
4.2.3 已知参数 |
4.2.4 制动距离计算 |
4.2.5 计算结果分析 |
4.3 卸货速度及卸货时间计算 |
4.3.1 计算目的 |
4.3.2 计算公式 |
4.3.3 卸货速度及卸货时间计算 |
4.3.4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车体静强度仿真分析计算 |
5.1 应用软件情况 |
5.2 仿真分析计算 |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载荷和工况 |
5.2.3 评价标准 |
5.2.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 仿真分析计算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铁路货车检修现场物料配送过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动态阐述 |
2.1 物料配送理论基础及研究动态 |
2.2 项目管理理论基础及研究动态 |
2.3 全过程项目管理理论基础及研究动态 |
2.4 EPC模式管理理论基础及研究动态 |
第三章 EPC模式下的昆明北车辆段物料配送项目过程管理研究 |
3.1 物料配送项目策划阶段管理 |
3.2 物料配送项目准备阶段管理 |
3.3 物料配送项目实施阶段管理 |
3.3.1 系统架构设计管理 |
3.3.2 采购管理相关要求 |
3.3.3 施工管理基本内容及要求 |
3.4 物料配送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管理 |
3.4.1 调试及试运行工作内容 |
3.4.2 竣工验收管理基本内容及要求 |
3.4.3 竣工档案资料管理要求和规范 |
3.4.4 竣工财务结算管理要求 |
第四章 昆明北车辆段物料配送项目案例分析应用 |
4.1 昆明北车辆段物料配送系统研发概况 |
4.2 昆明北车辆段物料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
4.2.1 昆明北车辆段物料配送管理内容 |
4.2.2 昆明北车辆段物料配送管理特点 |
4.3 昆明北车辆段物料配送管理存在的问题 |
4.4 项目面临的管理挑战 |
4.5 项目管理全过程策划内容 |
4.6 采用EPC模式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应用实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
1.1.2 我国铁路路网建设已经具有足够的快捷货车运输能力 |
1.1.3 运输组织灵活,运输产品形式多样化迫切需求快运装备 |
1.2 国内外铁路快运发展与车辆装备研究情况 |
1.2.1 国外铁路快运及车辆装备概况 |
1.2.2 运输组织 |
1.3 我国铁路快运车辆 |
1.3.1 铁路快运车辆 |
1.3.2 我国铁路快运装备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快捷货物运输的可行性研究 |
2.1 机车 |
2.2 动车组 |
2.2.1 CRH380A型动车组 |
2.2.2 CRH6A型城际动车组 |
2.2.3 中国标准动车组 |
2.3 行包(邮)车 |
2.4 货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要结构的选型及设计 |
3.1 总体技术要求 |
3.1.1 车辆设计原则 |
3.1.2 运用条件 |
3.1.3 基本性能参数 |
3.1.4 载货空间 |
3.1.5 考核标准 |
3.2 结构选型 |
3.2.1 棚车车体结构型式与快运棚车性能需求的符合性分析 |
3.2.2 国内外活动侧墙棚车对比分析 |
3.2.3 活动侧墙棚车与传统2门棚车运用效果比较 |
3.2.4 快运棚车结构型式的确定 |
3.3 主要技术参数和材料的确定 |
3.3.1 载重 |
3.3.2 容积 |
3.3.3 底架长度、宽度及车辆长度 |
3.3.4 车体材料的确定 |
3.3.5 电气及供电系统 |
3.3.6 车辆外观设计、涂装与标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_(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技术方案 |
4.1 总体思路及目标 |
4.1.1 总体思路 |
4.1.2 研制目标 |
4.2 主要技术特点 |
4.3 方案介绍 |
4.3.1 性能参数与基本尺寸 |
4.3.2 主要结构 |
4.3.3 油漆及标记 |
4.4 生产工艺方案 |
4.4.1 冲压工艺 |
4.4.2 焊接工艺 |
4.4.3 组装工艺 |
4.4.4 涂装工艺 |
4.4.5 生产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体结构强度分析 |
5.1 车体强度与刚度分析 |
5.1.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5.1.2 载荷工况 |
5.1.3 评定标准 |
5.1.4 计算结果与评定 |
5.1.5 结构静强度与刚度计算结论 |
5.2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5.2.1 车体结构疲劳载荷 |
5.2.2 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5.2.3 疲劳寿命估算结果 |
5.2.4 结构疲劳强度计算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试验验证 |
6.1 试验验证方法 |
6.1.1 纵向载荷试验方法 |
6.1.2 垂向静载荷试验方法 |
6.1.3 扭转载荷试验方法 |
6.1.4 顶车载荷试验方法 |
6.1.5 承受叉车的载荷试验方法 |
6.2 试验验证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铁路货车修车专用移动式铆切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铁路货车发展历史回顾 |
1.2 我国铁路货车的发展方向 |
1.2.1 以提速重载为中心 |
1.2.2 零部件通用化生产 |
1.2.3 创新完善铁道车辆考核标准 |
1.3 拉铆钉在铁路货车上的使用 |
1.3.1 国外铁路货车铆接技术发展 |
1.3.2 我国铁路货车铆接技术发展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移动式铆切机设计方案 |
2.1 拉铆钉简介 |
2.1.1 拉断型长尾拉铆钉 |
2.1.2 短尾拉铆钉 |
2.1.3 短尾拉铆销 |
2.2 移动式铆切机设计任务书的确定 |
2.2.1 短尾拉铆钉铆接工艺流程 |
2.2.2 铆接工序及技术要求 |
2.2.3 不合格铆钉的破切及技术要求 |
2.3 移动式修车专用铆切机整体方案 |
2.3.1 液压枪总体设计 |
2.3.2 液压站设计方案 |
2.3.3 移动式铆切机各部尺寸的确定 |
2.4 移动式铆切机设计方案论证及整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式铆切机结构设计 |
3.1 结构设计 |
3.2 移动工具小车的设计 |
3.3 铆压部分设计 |
3.3.1 长尾拉铆钉铆接机设计原理 |
3.3.2 移动式铆切机拉铆枪设计 |
3.3.3 移动式铆切机破切枪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压及电气系统设计 |
4.1 液压系统的组成 |
4.1.1 动力元件 |
4.1.2 执行元件 |
4.1.3 控制调节元件 |
4.1.4 工作介质 |
4.1.5 辅助元件 |
4.2 制定液压系控制方案 |
4.2.1 制定调速方案 |
4.2.2 制定调压方案 |
4.2.3 制定方向控制方案 |
4.2.4 本液压系统控制方案 |
4.3 本液压系统参数选择 |
4.3.1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 |
4.3.2 系统流量的确定 |
4.3.3 液压泵的选择 |
4.3.4 驱动功率的选择 |
4.3.5 液压油的选择 |
4.3.6 液压系统油箱的设计 |
4.4 本设计液压系统的组成 |
4.5 本系统作用原理 |
4.5.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4.5.2 压力的调整 |
4.6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4.6.1 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 |
4.6.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4.6.3 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 |
4.6.4 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样机试验及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
5.1 样机试验 |
5.1.1 样机试验出现的问题 |
5.1.2 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
5.2 主要技术参数及指标 |
5.3 铆切机主要技术特点 |
5.3.1 符合工艺要求 |
5.3.2 劳动强度降低 |
5.3.3 作业过程不产生有害噪声 |
5.3.4 操作性能良好 |
5.4 经济效益分析 |
5.4.1 效率较高 |
5.4.2 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
5.4.3 适应性强 |
5.4.4 经济效益好 |
5.4.5 用户评价优 |
5.5 铆切机使用及维护 |
5.5.1 安全注意事项 |
5.5.2 操作及维护 |
5.5.3 常见故障及处理 |
5.5.4 易损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长大平车车体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铁路平车概述 |
1.3 结构优化技术在铁路车辆设计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有限元法 |
2.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2.1.2 有限元法的算法原理 |
2.2 车体疲劳寿命计算基本理论与方法 |
2.2.1 疲劳计算的载荷谱 |
2.2.2 基于BS标准的焊接结构疲劳评估方法 |
2.3 灵敏度分析基本原理 |
2.3.1 位移灵敏度 |
2.3.2 应力灵敏度 |
2.4 结构优化设计原理 |
2.4.1 结构拓扑优化 |
2.4.2 结构尺寸优化 |
2.5 OptiStruct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体静强度及疲劳寿命分析 |
3.1 车体结构简介 |
3.1.1 车体主要结构 |
3.1.2 主要性能参数 |
3.2 车体有限元模型 |
3.3 车体静强度分析 |
3.3.1 载荷处理 |
3.3.2 评定标准 |
3.3.3 计算工况 |
3.3.4 分析结果 |
3.4 车体疲劳寿命分析 |
3.4.1 计算载荷谱 |
3.4.2 计算工况 |
3.4.3 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体结构拓扑优化 |
4.1 灵敏度分析 |
4.2 优化设置及结果分析 |
4.2.1 端梁和横梁腹板的拓扑优化 |
4.2.2 中梁和侧梁腹板的拓扑优化 |
4.2.3 中梁和侧梁内筋板的拓扑优化 |
4.2.4 小横梁的拓扑优化 |
4.3 优化结构校核 |
4.3.1 静强度校核 |
4.3.2 疲劳强度校核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体结构尺寸优化 |
5.1 灵敏度分析 |
5.2 优化设置及结果分析 |
5.3 优化结构校核 |
5.3.1 静强度校核 |
5.3.2 疲劳强度校核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载荷谱 |
致谢 |
(8)SC公司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SC公司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概述 |
2.1 SC公司简介 |
2.2 SC公司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简介 |
2.2.1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的背景 |
2.2.2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的要求及特点 |
2.3 SC公司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的特点分析 |
2.3.1 项目不确定因素多 |
2.3.2 风险识别难度大 |
2.3.3 风险评估难度大 |
2.4 SC公司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管理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3.1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的识别 |
3.1.1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信息的收集 |
3.1.2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主要风险来源 |
3.1.3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
3.2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的评估 |
3.2.1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的确定 |
3.2.2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等级确定 |
3.2.3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等级分析及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与监控 |
4.1 规划风险应对 |
4.1.1 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
4.1.2 积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
4.2 风险监控 |
4.2.1 项目风险监控的依据 |
4.2.2 项目风险监控的工具和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
5.1 建立并提高风险意识 |
5.2 设置符合风险管理需要的组织结构 |
5.3 充分发挥资源对风险管理的保障作用 |
5.4 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保障制度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9)冷弯型钢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冷弯型钢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 |
1.铁路货车用冷弯型钢 |
2.铁路客车用冷弯型钢 |
3.地铁车辆用冷弯型钢 |
4.我国冷弯型钢品质 |
二、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前景 |
1.我国国铁干线的发展 |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
3.我国新时期的三大国家战略计划 |
三、 结语 |
(10)货车制造生产线工艺布局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设施规划 |
1.3.2 设施规划与精益生产 |
1.4 研究范围与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项目介绍 |
2.1 公司简介 |
2.2 项目背景 |
2.3 项目目标 |
2.4 生产内容 |
2.4.1 产品类型 |
2.4.2 基本参数 |
2.4.3 自制或外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 |
3.1 原有工艺流程分析 |
3.1.1 原有工艺流程 |
3.1.2 原有工艺流程不足 |
3.2 新生产线工艺流程设计 |
3.2.1 新生产线的改进思路 |
3.2.2 流程设计与精益物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生产线平面布局规划 |
4.1 原生产线平面布局的不足及分析 |
4.1.1 不能实现有效的流水作业 |
4.1.2 工艺装备落后、能力不足 |
4.1.3 作业面积紧张 |
4.1.4 库存分散,无中间贮存 |
4.2 新生产线布局的改进思路 |
4.2.1 优化货车新造工艺平面布局,实现流水化作业 |
4.2.2 配备先进的工艺装备,提高货车制造水平 |
4.2.3 规划足够的作业面积 |
4.2.4 建立中间库和立体库 |
4.3 新生产线平面布局规划 |
4.3.1 厂房规划 |
4.3.2 工艺装备配置 |
4.4 生产线平面布局 |
4.4.1 面积需求分析 |
4.4.2 平面布置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铁路货车新型中梁生产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BHPB大轴重矿石车中梁结构制造工艺[J]. 司洪涛. 机车车辆工艺, 2021(04)
- [2]货车基础制动装置铆接位置空间定位应用研究[D]. 钱兆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一种用于非洲的改进型散粒粮食运输漏斗车结构设计及其分析[D]. 谷云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4]铁路货车检修现场物料配送过程管理研究[D]. 曹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5]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研究[D]. 江明星.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6]铁路货车修车专用移动式铆切机的研制[D]. 王映清.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5)
- [7]长大平车车体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D]. 高健. 大连交通大学, 2016(01)
- [8]SC公司特种铁路货车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郎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9]冷弯型钢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J]. 贾国平. 冶金管理, 2015(11)
- [10]货车制造生产线工艺布局设计[D]. 席友梅. 大连交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