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生物公司合并浪潮真会涌现?(论文文献综述)
兰卉[1](2021)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和作用路径 ——基于中美多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转型离不开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动态能力理论为不确定条件下保持企业竞争力与创新力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但在战略视角下,碍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与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外部环境对于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和路径的影响没有得到清晰解构。因此本研究经梳理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成果,提炼尚未深入研究的问题并结合前期调研,确定了研究主题为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及动态能力到组织绩效的作用路径。为解答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是什么?外部环境是否会影响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动态能力,该影响是否有规律可循?以及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绩效的路径是什么?本研究在Teece的动态能力理论架构之上,通过中美两国对10家案例企业的研究,收集了充分的一手及二手数据,形成了初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编码,使动态能力的一级和二级维度得以呈现;针对中美两国多行业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了不同环境要素下的动态能力微观基础三级维度,并探索文化差异性及环境动荡性对动态能力微观基础的影响,以及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组织绩效的路径差异。经过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由一级、二级、三级维度构成,其中一级和二级维度是稳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2)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的三级维度受关系文化、市场变动性和行业技术变动性的影响;(3)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绩效的作用路径受市场变动性和技术变动性的影响存在多样性,不一定会经历商业模式的更迭。本文对多国、多行业的中小企业案例实例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并通过多案例进行了反复验证,形成了最终命题,研究结论一方面为全景构建动态能力理论提供了中小企业的证据,另一方面直接支持了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量表开发以及转型经济体的相关后续研究,为中小企业应对复杂、动态的外部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辛昊霖[2](2019)在《LVMH集团的连续并购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并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奢侈品行业,并购更是直接获取品牌的手段。2018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已达到1.2万亿欧元,其中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达320亿欧元,且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占比为所有国家和地区最高。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参与到国际奢侈品品牌的并购中,但至今尚无成功的参考案例可寻,已有的相关案例有待时间的检验。而LVMH集团自1987年通过合并成立以来,连续并购了超过130个品牌,逐渐成长为奢侈品行业最大的企业,是奢侈品行业中的典型代表,其连续并购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借鉴。论文首先介绍了并购的相关原理,对LVMH集团和奢侈品行业的现状进行介绍,整理了LVMH集团连续并购的历程,在其并购过程中选取部分案例进行简单介绍。其次运用PEST分析并购的外部环境,结合案例对比,分析其并购动因并且在其中总结LVMH集团发起多次恶意并购的原因有:(1)通过恶意收购增加收购可能。(2)干扰目标公司正常运营。(3)企图以较低成本获取目标公司控制权等。随后分析了LVMH集团对于并购目标的选择,并购的支付方式和并购时机的选择。然后从文化、人事、资源和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LVMH集团的并购整合。最后对其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判断连续并购的绩效,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财务绩效进行打分,判断LVMH集团的连续并购总体上为LVMH集团带来了积极的财务表现。分析LVMH集团的连续并购得到如下启示:(1)运用合理的并购策略为公司带来成长。(2)从LVMH集团的并购目标选择上,学习对产品进行分级。(3)企业更应该聚焦并购后的整合发展。(4)合理运用恶意并购,并做好防范恶意并购的准备。通过对LVMH集团连续并购行为的研究,为中国奢侈品品牌的并购提供一定的参考。
符颖[3](2017)在《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知识产权救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可见,经营者集中和知识产权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无论是经营者集中还是知识产权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都是双面性的。经营者集中一方面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也可能排除、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当今各国对于引起竞争疑虑的经营者集中往往不是简单的禁止或许可,而是通过救济制度修正经营者集中交易的结果,消除经营者集中带来的竞争损害,在实现经营者集中利益的同时,维持有效市场竞争,从而取得比简单的禁止或允许集中更好的经济效果。知识产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在本质上对创新和市场竞争具有促进作用。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在行使中也会产生与促进创新和维持市场竞争追求不一致的偏离,甚至扭曲市场竞争,这也导致了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尽管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在功能上互补,但二者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别,反垄断法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时仍然不能避免冲突,特别是在具体执行层面。经营者集中救济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若在经营者集中控制中涉及引起竞争疑虑的知识产权以及知识产权救济则是一个更为敏感和复杂的问题。经营者集中救济及其研究在中西方都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因为在美国国会通过《哈特-斯科特-罗迪诺反托拉斯改进法(Hart-Scott-Rodino Antitrust Improvements Act(1976)》之前,并不存在经营者集中的事前申报制度。该法颁布之后,事前申报制度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肯定及效仿。在实践的推动下,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日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到目前,对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知识产权救济的研究仍然非常稀少。欧美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国际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对知识产权救济往往只是廖廖数字的原则性表述。西方学术界在研究中则很少使用知识产权救济一词,对知识产权与经营者集中问题的研究常散落在创新竞争的研究中,未有系统性的研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更晚,最早涉及经营者集中救济的系统性专着《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出版于2011年。但该专着和随后的研究对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知识产权救济的论述都相当原则,对于知识产权救济适用的理论依据及许多重要的具体问题都未涉及。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对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知识产权救济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我国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立法与执法的完善提供指引。基于这一整体研究目标,本论文运用了比较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经济分析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经营者集中控制中的知识产权救济的理论依据,知识产权相关市场界定和市场力量测量,知识产权救济的类型和具体救济措施,实施知识产权救济的风险及保障机制,完善我国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知识产权救济的立法和执法建议。首先,论文探讨了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的几个基本问题。界定相关概念,厘清我国立法当中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含义。并在梳理反垄断法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一般理论和西方创新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的理论依据。第二,论文探讨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的基本前提。首先探讨了对知识产权的反竞争效应的认定方法,随后讨论了可接受的抗辩理由,进一步完善了反垄断审查的基本分析框架。论文通过从反竞争效益的认定和抗辩两个角度的探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知识产权竞争效应的理解。第三,论文重点探讨了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知识产权救济。在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具体的知识产权救济,分析不同知识产权救济措施适用的情形,并尽量梳理相关典型案例,在具体案例背景下探讨选择救济措施的考量因素。第四,论文讨论了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面临的风险及保障机制。文章通过分析影响知识产权救济实施的因素,进而讨论知识产权救济的配套保障制度。并对美国和欧盟的实施保障制度的立法和执法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使我们对这种差异的形成历史和执行差异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并评价了我国经营者集中控制中的知识产权救济的立法和执法,提出完善建议。论文最后部分起草的《涉及知识产权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指南》是论文研究的成果之一,也期待它能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反垄断立法和执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群[4](2014)在《电光影里惊尘世:被遗忘的大师史东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早期电影的开创者,史东山始终以矛盾、复杂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当中,一方面他绵亘于二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初,像一个地标性的建筑见证了国家的战争与疮伤,民族的蒙昧与启迪,人性的沉沦与拯救,值得人们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阐释电影和历史之间的断裂与融合;另一方面,他“扁平”而非“丰满”的形象,让其在“强敌环伺”的代际划分中,始终默默无闻。从发轫时期的唯美倾向到观念嬗变后的国防电影,再到宏幅巨制的忧患史诗,以及最后歌颂人民战争的革命美学,他的作品始终带有强烈的民族感和时代性,然而囿于特定历史观念和电影观念的影响,主流价值却并未给予他应有的认可,因此,重读史东山及其电影作品成为了电影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论文共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从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电影作为社会机构以及电影作为技术体系来阐述史东山影片当中反映出来的美学追求,社会问题和技术发展。
肖磊[5](2014)在《产品创新:理论和应用研究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和熊彼特都是毕生关注资本主义命运的经济学家。他们关于“创新”的经济思想有融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尝试将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纳入马克思经济学的框架是本文理论探讨的主要目标。根据熊彼特关于经济学理论的划分,我们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基础上建立的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类似一个描述经济活动的一般均衡理论,而马克思关于机器大工业和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则类似于一个动态经济学理论,在熊彼特经济学中,前者称为“循环流转”,后者称为“经济发展”。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忽视“创新”,而是将创新视为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产物。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家在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创新的动力来自于整个体系,而不是源于个人动机或个性特征,提高生产力水平是资本主义内在规律的强制性结果。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断言:资本主义不到一百年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也以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为代价)。作为人格化的资本的代表,内在的利润动机和外在的市场竞争决定了资本家必须不断地改进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从而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相对剩余价值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创新”内在于资本积累的历史过程中,构成了资本主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扩大物质财富的经济动力。因此,马克思的“创新”概念主要是指在既定的产品结构和分工体系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创新,而熊彼特的“创新”概念的涵义,则更接近马克思所分析的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那种结构性转变。我们认为,马克思经济学不仅提供了工艺创新的理论,而且提供了产品创新的分析范式。在《资本论》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研究了“机器产品创新”引致的生产方式变革的具体机制,分析了既有的资本主义分工体系及相应的物质基础如何催生产品创新,以及机器产品创新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影响,敏锐地观察到英国棉纺织工业长达90余年的长期波动历史,阐释了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向更高阶段作上升运动的一般规律,构建了不同于新熊彼特学派和SSA学派长波理论的“动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1)从一定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和分工动态来分析产品创新的原因;(2)根据产品创新、分工扩展和内生的市场扩张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具体机制;(3)将“基础创新”特别是生产资料部类(资本品)的创新以及相应的固定资本投资作为经济分析的核心变量(自变量);(4)分析产品创新对于劳动组织方式、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具体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产品创新之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产品创新可以作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的中介概念。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思想体现为实践的、唯物的和辩证的观点。所谓实践的观点,就是要从人的能动的活动出发去理解现实,从人类生活的再生产的角度分析由一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总和所构成的经济结构;所谓唯物的观点,是指不是从人的观念、社会意识来解释社会现实和社会存在,而是从社会存在、从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来解释社会意识和社会事实;所谓辩证的观点,就是要从社会内在的动力去解释发展变化的逻辑,说明一个社会的内部联系以及由于内在矛盾而“自己运动”过程。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方面是其中的“关系本体论”和“时间哲学”。在马克思看来,一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最终都可归结为“关系”,即作为主体的“我”与“他者”(包括“我”自己以及其它作为主体的“我”)之间的联系。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社会存在是“主体间性”的,主体间的共在、我与他者之间的交往、对话,构成了社会存在基本要素。马克思关于“时间哲学”的基本观点是: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资源,每个人都经历着自己的自然时间,在生命的持续期间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而“社会时间”是由从事生产劳动的时间和从事其它活动的时间构成,前者马克思称之为“劳动时间”,后者马克思称之为“自由时间”。由于“自然时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所以马克思用自然时间这个外在的尺度来衡量“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多少及其比例。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劳动时间在不断减少,而自由时间在不断增加,因此,人类的自由程度在不断加大。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当劳动时间缩短到一定程度,劳动本身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而不再作为生存的强制性要求时,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劳动成为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审美和享受活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了“半天工作日”的可能性,这一观点为第四国际的曼德尔所继承,在《权力与货币》一书中,曼德尔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主张将工作日缩短为半天,即半天劳动,半天自由活动。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常规实践”和“创新实践”的划分。常规实践,是指重复性、依照既定的模式进行的活动。创新实践,指的是实践活动中出现了新的情况,产生了新事物,改变了原有的实践方式。创新实践是社会变化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源于人们的创新实践。作为科技创新物质形态的产品创新是生产劳动中的创新成果,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它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引入创新实践的概念,使实践的、辩证的、唯物的世界观具体化,而引入产品创新的概念,则进一步将“创新实践”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实证化,从而把世界观和方法论变成了具体科学的可操作性概念。产品创新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在一个社会中,由专业化所导致的分工深化以及由产品创新推动的分工扩展,是自发秩序的两个重要方面。产品创新导致市场的内生扩张,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原因。论文构建模型分析了产品创新推进分工扩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内在机制,论证了产品创新、自发秩序和经济均衡的关系。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是分工演进、市场秩序扩展和经济均衡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表现为经济运行过程的结构性变迁。第二,根据曼德尔提出的非对称的长波机制的原理,我们将产品创新看做推动平均利润率阶段性上升的主要力量,认为虽然马克思提出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一个长期作用的机制,但由于产品创新所导致的利润率上升,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呈现为波浪式的下降过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文分析了利润率的波动对于社会总资本积累速度的影响,引入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一般趋势的分析原理,论证了“产品创新-利润率-资本积累速度-就业和收入分配”这几个核心变量依次影响的具体机制,并针对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导致两极分化和排斥性增长的一般趋势的分析,提出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的负反馈机制。根据分工、利润率、资本积累和收入分配四个关键词所构成的宏观经济学,阐释了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第三,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产品创新对制度变迁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产品创新引起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在一定的所有制条件下,产品创新引起具有明显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变迁;(3)产品创新引起劳动过程和组织形式的变化。以上研究,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变量的一个关于经济发展内在机制的全面的理论框架,将马克思经济学与熊彼特经济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时代工业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凡是产品创新走在前列的国家就率先崛起并引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1760-1830年的英国、1865-1945年的美国、1871-1913和1946-1969年的德国、1955-1973年的日本都是通过产品创新而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从而主导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比照产品创新对于利润率和资本积累的影响,我们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创新“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外向型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随着市场化改革进入后期阶段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部需求造成的巨大冲击,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制度创新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会逐渐减弱,我国经济将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便在低成本要素投入的优势丧失前,实现技术模仿和技术引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如果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方式概括为“制度创新驱动的数量型扩张”,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式将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产品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认为抢抓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机遇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贡献:第一,在选题上,将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纳入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品创新对宏观经济和制度变迁的影响,与已有的研究相比,进一步扩充研究范围、探讨内部机制,原有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资本积累的矛盾导致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推动扩张性长波。第二,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研究产品创新的经济影响,突出了研究的方法论涵义,不再把经济周期理解为“循环”,而是把资本主义理解为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根据产品创新来区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唯物史观进行实证研究;第三,用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来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型,论证制度创新“红利”递减,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调整转变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稳增长促转型的意义和内涵。
孙煜[6](2013)在《《电影音乐,一段历史》—译介及其音乐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电影的历史不过百年多一点,而音乐自电影诞生的那天就陪伴着它。我国学术界对电影音乐的研究也是在近30年才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成果。然而,国外的同行们对于电影音乐相关问题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初,可以说起步较早并且硕果累累。本文以《电影音乐,一段历史》的译介作为出发点,对于该文献将电影音乐的转变放在整个电影工业的转变进行探讨的观点尤为肯定。该部着作的历史观视角是它的一大特点,其中几个部分的时间段也都反映出整个电影工业受到了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转变,从宏观的角度看待电影音乐美学的发展。此外,本文结合笔者所接触到一些有关电影音乐的英文文献,对电影音乐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归纳与阐述。
佟常兵[7](2010)在《企业并购交易过程的复杂性研究——秩序与不确定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资产在一国甚至全球的流动和重组——收购、兼并、剥离——是这个时代资本市场的主流。然而,企业在按照一定规则与程序进行并购交易时并不总是能够确保交易的必然成功,那么,是怎样的因素影响了企业并购交易的成败呢?尽管有众多的法律规则对并购交易进行规制,同时又有众多的并购交易程序、经验、案例可以借鉴,但并购交易的过程还是充满了太多出乎意料的事情。为什么看似按法律规则运作有序的并购交易会有如此多的出乎意料?现有的并购理论对此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但这些问题却能在复杂性科学中寻找到合理的解释。这正是笔者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研究企业并购交易的的根本原因。本文首先以复杂性科学的视角论述了并购交易双方及利益相关者以并购交易为目的自组织形成了并购交易复杂系统,该系统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规则稳定运行与演化的开放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多样性、多层次性、自适应性、非线性、演化的动力学特性、秩序性与不确定性等所有复杂系统的特征,目的、秩序以及不确定性是构成该复杂系统的核心。其次,企业并购交易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运行的,规则使企业并购交易形成了一定的秩序结构。除了国家为保障企业并购交易的有效运行而制定的法律法规等显规则外,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的、体现着一定目的和意图的隐规则。本文从企业并购交易的自组织性、共生性、协同性、组织性及作用机制等五个角度揭示了企业并购交易的这种隐秩序,并运用熵理论对企业并购交易系统的有序性进行了评价。通过例子实证了系统的协同关系越复杂、复杂性评价值越大,则协同性和复杂有序性越差的特征。接下来,从企业并购交易主体、交易环境和交易市场入手,详细地揭示了并购交易中谈判、支付方式、潜在第三方的介入、决策等行为主体的不确定性,以及地方政府、社区、舆论、市场、宗教等社会环境,反垄断监管、行业监管、政治性监管、司法裁决等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并购交易系统的不确定性结构图,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非线性相互作用与模棱两可是导致企业并购交易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运用熵理论对并购交易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论证了并购交易系统的功与不确定性成正比例关系,即功越大说明系统不确定性越严重;信息熵的减少,对减少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贡献将提高。最后,从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角度,论述了并购交易系统不确定性与秩序性的统一;分析了并购交易系统的分形特征,构建了并购交易系统的动力学演化模型;同时论述了通过有效运用专家知识系统、掌握并购交易的方法与技巧、加强保密意识、选择恰当的时机、增加必要的信息等多种方式来克服企业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并从并购的交易模式与融资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创新对并购交易的促进作用,以及创建新规则对隐规则向显规则的转化的作用机制。全文创新地提出了:(1)并购交易是一个自组织的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规则稳定运行与演化的复杂系统;(2)并购交易具有显秩序和隐秩序的特点,引入熵理论建立了并购交易系统有序性评价模型和评价系统关系图,使并购交易秩序的阐述得以更加完整、清晰、系统化;(3)运用复杂性科学系统地对企业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和综合评价;同时,论述了并购交易系统不确定性与秩序性的统一、演化和创新。
张军元[8](2010)在《日本汽车产业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是一国跻身于世界之林的不竭动力,对于一国的汽车产业也是如此。战后,日本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奇迹并在世界汽车市场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创新。本文以熊彼特等人的创新理论为研究依据,以日本汽车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吸取其经验和教训为研究目的,在回顾战后日本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汽车产业的合作创新和创新网络;强调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日本汽车产品的循环式创新生产;剖析了丰田公司的合作创新并对其经验进行了总结;联系到近半年来丰田“召回事件”的发生,重点分析了“召回事件”的影响、原因及应对措施,并通过这一事件对日本汽车产业创新进行了重新审视。最后,在借鉴日本汽车产业创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的发展建议。即在明确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思路与战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重视技术创新,强调规模经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等。
黄书亭[9](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田炜[10](2008)在《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国际集装箱化为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港口间争夺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枢纽港地位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国内外港口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评价集装箱港口的效用,使之成为航运企业所青睐的挂靠港与枢纽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将从航运企业选择港口通商的角度,研究如何在航运系统中发挥集装箱港口最大网络效应的问题,并进而探讨网络效应对港口间竞争与协作关系演化的影响,为新市场环境下港口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部分:1.分析了航运企业选择挂靠港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运用网络效应理论分析航运企业港口选择行为的思路。研究认为,在区域内具有基本枢纽港条件集装箱港口间的竞争中,影响航运企业对挂靠港选择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港口的通达性与临港服务业水平。同时,基于港口网络产品特性与网络效应现象的分析,认为其通达性水平与临港服务业水平对港口效用与竞争力的影响正是港口网络效应的具体表现。2.以马士基集团和全球25大航运公司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国际航运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分析了其具有的小世界效应与无标度分布特性。同时,通过港口直接网络效应的分析,认为航运网络所呈现出的分布状态也正是港口直接网络效应的表现,即通达性水平更高的港口将更具备成为区域内航运枢纽的可能性,而通达性水平较低的港口将很可能沦为区域内的二级港和补给港。3.将港口与临港服务业等效为产品网络中的主导产品与互补产品,分析了港口的间接网络效应,提出港口间接网络效应强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互补产品多样性的偏好程度。港口临港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展会对港口产生正反馈作用,更丰富、服务质量更高的临港服务业将增加用户的效用水平和港口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航运公司、发货人和货运代理选择其作为挂靠港、发货港以及服务港,促进港口的发展。4.从演化博弈理论出发,研究了各种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并在基于网络效应所形成的异质航运网络上分析了港口间竞争与协作关系的演化。通过国际航运网络上集装箱港口间合作涌现与收益分布的研究,认为集装箱港口间由完全竞争向协作竞争的转化过程受到了航运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
二、2002年:生物公司合并浪潮真会涌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生物公司合并浪潮真会涌现?(论文提纲范文)
(1)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和作用路径 ——基于中美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论文创新点 |
1.3.1 理论创新 |
1.3.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动态能力理论与研究分歧 |
2.1.1 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TPS与EM学派的研究分歧 |
2.1.3 中小企业的动态能力 |
2.2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动态能力 |
2.2.1 文化差异性与动态能力 |
2.2.2 环境动荡性与动态能力 |
2.3 动态能力的作用路径 |
2.3.1 商业模式 |
2.3.2 战略更新 |
2.3.3 竞争优势 |
2.3.4 动态能力到绩效:Teece的路径假设 |
2.4 研究评述 |
2.4.1 中小企业的动态能力研究 |
2.4.2 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研究 |
2.4.3 动态能力到绩效的路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步骤 |
3.3 研究主体 |
3.3.1 研究对象 |
3.3.2 案例选择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数据处理 |
3.5 信度与效度 |
第四章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 |
4.1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编码 |
4.1.1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感知 |
4.1.2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抓取 |
4.1.3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转换 |
4.2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的结构与内涵 |
4.3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维度 |
4.3.1 文化差异性 |
4.3.2 环境动荡性 |
第五章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绩效的路径 |
5.1 案例企业的战略更新与商业模式更迭 |
5.2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路径差异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的稳定结构 |
6.1.2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三级维度的变动规律 |
6.1.3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量表开发 |
6.1.4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绩效的路径 |
6.2 研究不足 |
6.3 对于未来研究的启示 |
6.3.1 对于动态能力理论发展的启示 |
6.3.2 对于转型经济体相关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案例基本情况 |
致谢 |
(2)LVMH集团的连续并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并购及理论基础 |
2.1 并购的概念 |
2.1.1 并购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2.1.2 什么是连续并购 |
2.1.3 并购的发展历程 |
2.2 并购的理论基础 |
2.3 并购的动因及经济后果 |
2.3.1 并购的动因 |
2.3.2 并购的经济后果 |
第三章 LVMH集团简介与奢侈品行业现状 |
3.1 LVMH集团简介 |
3.2 奢侈品行业现状 |
3.2.1 全球奢侈品行业市场规模仍在扩大 |
3.2.2 国际知名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
3.2.3 品类更细化、定制化,小众化品牌发展迅速 |
3.2.4 奢侈品消费年轻化趋势凸显 |
3.2.5 网络对于奢侈品行业越来越重要 |
3.2.6 奢侈品行业迎来新的挑战 |
3.2.7 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 |
第四章 LVMH集团的连续并购历程与案例 |
4.1 LVMH集团的连续并购的历程 |
4.2 并购案例 |
4.2.1 LVMH集团收购古驰 |
4.2.2 LVMH集团收购爱马仕 |
4.2.3 LVMH集团收购诺悠翩雅 |
4.2.4 LVMH集团收购文君酒 |
4.2.5 LVMH集团收购宝格丽 |
4.3 PEST分析 |
4.4 并购动因分析 |
4.4.1 获取高价值品牌,增强自身影响力 |
4.4.2 整合上游资源,把控原料,链接全产业链 |
4.4.3 弥补薄弱环节,摆脱对单一品牌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
4.4.4 扩大销售渠道 |
4.4.5 获取人才,提升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 |
4.4.6 同业竞争压力驱使 |
4.4.7 追随市场趋势 |
4.5 并购方案分析 |
4.5.1 选择符合集团战略的目标企业 |
4.5.2 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 |
4.5.3 并购以现金支付为主,方式灵活 |
4.5.4 善意并购与恶意并购 |
第五章 LVMH集团的并购整合与并购绩效 |
5.1 并购整合分析 |
5.1.1 人事整合 |
5.1.2 文化整合 |
5.1.3 资源与体系整合 |
5.2 并购后的总体财务指标分析 |
5.2.1 盈利能力分析 |
5.2.2 偿债能力分析 |
5.2.3 营运能力分析 |
5.2.4 成长能力分析 |
5.3 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财务数据 |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2.1 通过连续并购实现跨越成长 |
6.2.2 从LVMH集团的并购战略中学习品牌分级 |
6.2.3 聚焦并购品牌,更聚焦品牌并购后的整合发展 |
6.2.4 注重使用恶意并购和防范恶意并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知识产权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经营者集中救济与知识产权救济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界定 |
二.对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理解 |
三、经营者集中控制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救济 |
第二节 经营者集中控制中知识产权救济的理论依据 |
一、知识产权外部性理论 |
二、市场封锁理论 |
三、潜在竞争理论 |
四、未来市场理论与创新市场理论 |
五、相关理论的启示 |
第二章 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的前提条件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反竞争效应的认定 |
一、反竞争效应的认定方法 |
二、知识产权的相关市场界定 |
三、知识产权市场力量的测量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反竞争效应的抗辩 |
一、效率抗辩 |
二、技术进入的抗辩 |
三、反驳推定的抗辩 |
第三章 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的类型及适用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救济的分类 |
一、经营者集中救济的基本分类 |
二、知识产权救济与二分法 |
第二节 结构性的知识产权救济 |
一、结构性的知识产权救济措施 |
二、结构性的知识产权救济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行为性的知识产权救济 |
一、行为性的知识产权救济的适用条件 |
二、知识产权许可 |
三、行为性的知识产权救济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其他救济措施 |
一、开放救济 |
二、信息披露义务 |
三、维持研究与开发义务 |
第五节 涉及知识产权救济的实践选择 |
一、结构性救济与行为性救济的历史认识 |
二、对结构性救济与行为性救济的重新认识 |
三、知识产权救济在实践中的选择与思考 |
第四章 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实施的风险及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影响知识产权救济有效性的因素及对策 |
一、结构性救济中的影响因素 |
二、行为性救济中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保障知识产权救济的配套制度 |
一、先行修正与先期买家规则 |
二、受托人制度 |
第五章 我国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的立法思考 |
一、我国反垄断法适用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进展 |
二、对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知识产权救济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二节 完善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知识产权救济的执法思考 |
一、我国商务部在经营者集中案件中适用知识产权救济的梳理研究 |
二、商务部执法特点和成就 |
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4)电光影里惊尘世:被遗忘的大师史东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冰与火之歌:艺术观念的嬗变和聚焦形象的迁徙 |
一、融画入影:追求完美是底色 |
二、融情入景:翻越无言的山丘 |
三、忧患史诗:灵魂的现实主义 |
四、断弦之作:光焰夺目的片头 |
第二章 针砭时弊:走向现实主义的深巷 |
一、栉风沐雨:砥砺而行见证社会风云 |
二、复沓重写:欲说还休的女性问题 |
第三章 指路明灯:开麦拉身后的暗影 |
一、光影塑形 |
二、刘别谦与斯坦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产品创新:理论和应用研究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理论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2 论文的章节和逻辑结构图 |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研究对象和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
2.1.1 创新 |
2.1.2 科学创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技术发明)和制度创新 |
2.1.3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
2.1.4 “产品创新”概念的新界定和本文的研究对象 |
2.2 文献述评 |
2.2.1 基于新古典方法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创新与长期经济波动理论 |
2.2.3 演化经济学:创新演化思想 |
2.2.4 马克思创新理论研究述评 |
3. 概念、比较和分析框架 |
3.1 熊彼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 |
3.1.1 循环流转与“生产—流通—总过程”的体系结构 |
3.1.2 对“创新”的不同处理方式 |
3.2 马克思对“机器产品创新”的分析 |
3.2.1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分工是机器产品创新的基础 |
3.2.2 机器产品的集群创新 |
3.2.3 资本主义运用机器的前提 |
3.2.4 市场扩张的具体形式 |
3.2.5 机器的应用对于资本积累和利润率的影响 |
3.3 马克思主义创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3.4 研究展望及简要的政策涵义 |
4. 方法论探讨 |
4.1 实践的、唯物的、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4.1.1 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是理解对象和现实的出发点 |
4.1.2 黑格尔的辩证法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是这种发展是思辨的、神秘的、本末倒置的 |
4.1.3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本质是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内在综合,是实践的、唯物的、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4.2 关系本体论和时间哲学 |
4.2.1 关系本体论: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 |
4.2.2 时间哲学: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
4.3 常规实践和创新实践 |
4.4 产品创新与生产方式变革的逻辑 |
5. 产品创新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制度效应 |
5.1 产品创新与分工扩展 |
5.1.1 分工深化、分工扩展与劳动生产率的增进 |
5.1.2 分工演进、自发秩序与经济均衡 |
5.2 产品创新与利润率和资本积累速度 |
5.2.1 马克思的利润率理论 |
5.2.2 价值、价格与平均利润率:一个新的分析 |
5.2.3 产品创新对利润率的影响 |
5.2.4 利润率与资本积累速度 |
5.2.5 平均利润率与资本积累速度的理论模型 |
5.3 产品创新与就业和收入分配 |
5.3.1 资本积累影响就业和收入分配的机理:马克思的模型 |
5.3.2 产品创新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
5.3.3 资本主义的反向调节机制 |
5.4 产品创新与制度变迁 |
5.4.1 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 |
5.4.2 产品创新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
5.4.3 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制度 |
6. 产品创新与经济发展:工业史的考察 |
6.1 1760-1830年的英国 |
6.1.1 英国产业革命的起源 |
6.1.2 产业革命中的“发明”和“创新” |
6.1.3 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
6.2 1865-1945年的美国 |
6.2.1 钢铁和石化 |
6.2.2 电力和电器工业 |
6.2.3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
6.2.4 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应用 |
6.3 1871-1913、1946-1969年的德国 |
6.4 1955-1973 年的日本 |
7. 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解释和应用 |
7.1 概念和学术缘起 |
7.2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制度创新和结构变迁的视角 |
7.2.1 计划和管制领域的逐步放开:市场化的“制度创新”红利 |
7.2.2 FDI与加工贸易:外向型经济结构的形成对我国发展方式的影响 |
7.2.3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问题 |
7.3 产品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
7.3.1 产品创新是扩大内需的基点 |
7.3.2 产品创新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7.3.3 产品创新是推动结构变迁的动力 |
7.4 中国高铁:一个成功的产品创新案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电影音乐,一段历史》—译介及其音乐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 选题理由 |
(二) 研究现状 |
(三) 学术空间 |
一 詹姆斯·威尔兹比奇与他的《电影音乐:一段历史》 |
(一) 作者简介 |
(二) 《电影音乐:一段历史》 |
(三) 各章节概述 |
二 对本书电影音乐美学思想的综合评价 |
(一) 其他文献资料的研习 |
(二) 综合评价本书电影音乐美学观点 |
三 对我国电影音乐美学研究的前瞻 |
(一) 从上述材料看我国电影音乐研究现状与差异 |
(二) 方法的借鉴 |
四 尾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电影音乐,一段历史》翻译 |
前言 |
感谢 |
1. 介绍 |
第一部分 音乐与“无声”电影(1894-1927) |
2. 起源.1894-1905 |
3. 五分钱戏院 |
4. 故事片(长片)1915—1927 |
第二部分 音乐与早期“有声”电影(1894-1933) |
5. 声音漫长的出现,1894—1926 |
6. 维塔风和幕维通,1926-1928 |
7. 好莱坞早期有声电影,1928-1933 |
第三部分 “古典风格”好莱坞电影的音乐(1933-1960) |
8. 电影音乐的“黄金时期”,1933—1949 |
9. 战后的创新以及为生存而奋斗,1949—58 |
第四部分 后古典时期的电影音乐(1958-2008) |
10. 电影音乐的“新浪潮”1958-78 |
11. 折衷主义,1978-2001 |
12. 终曲,2001-2008 |
(7)企业并购交易过程的复杂性研究——秩序与不确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企业并购的定义与分类 |
1.3.1 并购的定义 |
1.3.2 并购的分类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整体结构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2. 企业并购交易过程的研究综述 |
2.1 关于并购的研究综述 |
2.2 关于并购交易过程的研究综述 |
2.3 企业并购交易的复杂性研究综述 |
3. 复杂性及企业并购交易复杂系统 |
3.1 复杂性与复杂系统 |
3.1.1 关于复杂性及复杂系统 |
3.1.2 对复杂性及复杂系统的认识 |
3.2 并购交易复杂系统 |
3.2.1 并购交易是一个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
3.2.2 并购交易系统是一个稳定运行与演化的系统 |
3.2.3 并购交易系统的秩序与不确定性 |
4. 并购交易系统的秩序 |
4.1 规则与秩序概述 |
4.1.1 规则 |
4.1.2 秩序 |
4.2 企业并购交易的显秩序 |
4.2.1 政府对并购交易的规制概述 |
4.2.2 行业规制 |
4.2.3 对并购交易的其它规制 |
4.3 企业并购交易的隐秩序 |
4.3.1 企业并购交易的自组织性 |
4.3.2 并购交易的共生性与组织性 |
4.3.3 并购交易的协同性 |
4.3.4 并购交易的作用机制 |
4.4 并购交易系统秩序的评价 |
4.4.1 熵的基本概念简述 |
4.4.2 复杂性的熵评价 |
4.4.3 并购交易系统复杂有序性的评价模型建立 |
4.4.4 并购交易系统复杂有序性评价案例分析 |
5. 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 |
5.1 企业并购交易行为主体的不确定性 |
5.1.1 谈判的不确定性 |
5.1.2 并购交易支付的不确定性 |
5.1.3 潜在第三方介入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 |
5.1.4 决策的不确定性 |
5.2 企业并购交易环境导致的不确定性 |
5.2.1 社会经济环境导致的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 |
5.2.2 监管环境导致的并购交易不确定性 |
5.3 企业并购交易不确定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分析 |
5.3.1 不确定性原因分析 |
5.3.2 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的不确定性 |
5.4 并购交易系统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价 |
5.4.1 信息力及熵的度量 |
5.4.2 并购交易系统不确定性的熵评价 |
6. 并购交易系统复杂性的演化与创新 |
6.1 企业并购交易秩序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
6.1.1 并购交易系统的分形特征 |
6.1.2 分形特征的度量方法 |
6.2 并购交易系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
6.2.1 密度函数Φ(x)的分布 |
6.2.2 密度函数Φ_(n+1)(x)与Φ_n(x)的关系 |
6.2.3 系统不确定性的演化 |
6.3 并购交易中不确定性的克服与运用 |
6.3.1 有效运用专家知识系统 |
6.3.2 掌握并购交易的方法与技巧 |
6.3.3 加强保密意识 |
6.3.4 选择恰当的时机 |
6.3.5 增加必要的信息 |
6.4 并购交易系统的创新 |
6.4.1 并购交易系统的创新性 |
6.4.2 创新在并购交易中的应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日本汽车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创新网络的研究 |
1.2.3 关于日本汽车产业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4.1 结构安排 |
1.4.2 主要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创新及其理论综述 |
2.1 创新的概念 |
2.1.1 熊彼特的创新定义 |
2.1.2 创新定义的争论与发展 |
2.1.3 本文对创新的界定 |
2.2 创新的几种主要类型 |
2.2.1 组织创新 |
2.2.2 市场创新 |
2.2.3 合作创新 |
2.3 创新的作用 |
2.4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4.1 企业家与创新利润、创新型国家 |
2.4.2 创新与经济周期 |
2.5 后熊彼特时代创新经济学的发展 |
2.5.1 技术创新经济学 |
2.5.2 制度创新经济学 |
第3章 日本汽车产业创新的发展历程 |
3.1 技术创新的引进及初步模仿阶段(20 世纪30 年代——40 年代初期) |
3.2 组织创新的初步形成阶段(20 世纪40 年代后期——50 年代末) |
3.3 技术模仿创新能力增强与组织创新的高速发展阶段(20 世纪60 年代—— 70 年代) |
3.4 技术自主创新与组织创新的成熟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
第4章 日本汽车产业的合作创新 |
4.1 合作创新总述 |
4.1.1 合作创新的历史必然性 |
4.1.2 日本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由合作而增强 |
4.1.3 日本汽车产业的创新网络 |
4.1.4 日本汽车产业的研发协作 |
4.2 两难悖论与创新合作 |
4.2.1 两难悖论的理论探讨 |
4.2.2 日本汽车产业在研发流程方面的效率优势 |
4.2.3 集团外技术来源的获得 |
4.2.4 企业内生产网络的合作 |
4.3 日本汽车产业的供应商体系 |
4.3.1 合作开放的供应商体系 |
4.3.2 供应商合作网络机制透视 |
4.3.3 供应商合作机制的绩效 |
第5章 日本汽车产业的创新网络 |
5.1 系列化的历史追溯 |
5.2 日本企业集团的系列创新合作 |
5.2.1 企业系列中资源的有效分配 |
5.2.2 系列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
5.3 供应商(子公司)的创新推动 |
5.3.1 对供应商的合作与竞争管理 |
5.3.2 与供应商的人员往来及合作 |
5.3.3 激发子公司的创造性 |
5.3.4 通过互补性解决创新两难 |
5.3.5 赢得速度上的优势 |
5.3.6 集团内系列化对创新的作用 |
5.4 政府——集团系列外部的重要创新来源 |
5.4.1 经费来源 |
5.4.2 组织和协调创新活动 |
第6章 循环经济下的日本汽车产业创新 |
6.1 “循环经济”概念提出之前的日本汽车产业 |
6.2 日本汽车产品的循环式创新生产 |
6.2.1 新材料 |
6.2.2 新能源 |
6.2.3 报废与回收 |
6.3 日本循环式汽车产业创新的经验 |
6.3.1 富有远见的国家战略及政府计划 |
6.3.2 完善的法律体系 |
6.3.3 严格的规章制度 |
6.3.4 高额的环保研发投入 |
6.4 日本汽车产业循环式创新的经济社会意义 |
6.4.1 物质循环 |
6.4.2 辐射效应 |
6.4.3 走出危机的新引擎 |
第7章 丰田公司的合作创新 |
7.1 丰田的技术外部来源 |
7.1.1 高等学校、研究所——基础性知识来源 |
7.1.2 海外设计与技术中心——最新动态知识来源 |
7.1.3 丰田的战略联盟——来自合作伙伴及竞争对手的创新来源 |
7.1.4 通产省——来自于政府的创新源 |
7.2 丰田的集团企业系统构成 |
7.3 丰田集团内的研发管理 |
7.3.1 研发机构设置 |
7.3.2 研发的组织与管理 |
7.4 无接缝生产——高效率的管理创新 |
7.4.1 具有权威的关键人物——首席工程师 |
7.4.2 新车型项目开发的组织与协调 |
7.5 雷克萨斯(LEXUS)开发案例——向高档车进军 |
7.5.1 目标定位与概念形成 |
7.5.2 严格的技术标准 |
7.5.3 专题攻关小组 |
7.5.4 旗舰质量委员会的组织与支持 |
7.5.5 向豪华车转型的里程碑 |
7.6 丰田汽车合作创新经验总结 |
7.6.1 外部合作关系网络 |
7.6.2 基于市场需求的内部创新网络 |
7.6.3 融为一体的研发与生产 |
第8章 透过丰田“召回事件”再审视日本汽车产业创新 |
8.1 丰田召回事件的过程回顾 |
8.2 丰田召回事件的影响 |
8.2.1 丰田的经济损失 |
8.2.2 对日本整体经济的影响 |
8.2.3 对日本制造的再思考 |
8.3 召回事件的原因分析 |
8.3.1 全球扩张战略 |
8.3.2 丰田的成本控制 |
8.3.3 丰田的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 |
8.3.4 丰田的危机应对能力 |
8.4 丰田的应对措施 |
8.4.1 丰田新生产方式的探索 |
8.4.2 丰田公司采取的措施 |
8.5 召回危机对于汽车产业创新的新思考 |
8.5.1 对全球化的再思考 |
8.5.2 对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再审视 |
第9章 对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的发展建议 |
9.1 明确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思路与战略 |
9.1.1 坚持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过渡 |
9.1.2 实现规模经济 |
9.1.3 发挥后发优势 |
9.2 政府支持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形成 |
9.2.1 对汽车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
9.2.2 汽车产业结构调整 |
9.2.3 引导汽车产业循环型发展 |
9.3 完善质量控制与汽车召回制度——对“召回事件”的反思 |
9.3.1 重视汽车质量测试环节 |
9.3.2 完善召回制度 |
9.3.3 加强相关部门的宣传与信息发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9)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
1.3 案例研究论考 |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
3.5 危机成因剖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
4.4.本章小结 |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
7.1 休闲与创新 |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若干建议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10)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口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2 网络效应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 |
1.4 小结 |
2 港口选择行为影响因素与港口网络效应分析 |
2.1 港口竞争理论与港口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1.1 公共产品与寡头垄断特性 |
2.1.2 港口竞争类型、内容与趋势 |
2.1.3 港口选择行为影响因素概述 |
2.1.4 区域内竞争环境下港口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2 区域内港口选择影响因素与港口网络效应的对比分析 |
2.2.1 网络效应的分类与界定 |
2.2.2 网络产品效用与网络效应对市场影响的分析 |
2.2.3 集装箱港口网络产品特性与网络效应分析 |
2.3 小结 |
3 基于通达性与临港服务业的港口网络效应分析 |
3.1 港口直接网络效应分析 |
3.1.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量 |
3.1.2 基本的网络模型 |
3.1.3 港口间航运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3.1.4 港口的直接网络效应分析 |
3.2 港口间接网络效应分析 |
3.2.1 临港产业与临港服务业 |
3.2.2 港航产品系统中的间接网络效应分析 |
3.3 小结 |
4 网络效应下集装箱港口间竞协关系演化分析 |
4.1 演化博弈理论 |
4.1.1 演化博弈理论的发展 |
4.1.2 演化稳定策略与复制子动态 |
4.2 港口间航运网络上的博弈 |
4.2.1 演化囚徒博弈模型 |
4.2.2 平均场近似理论的研究 |
4.2.3 复杂网络上的合作涌现与节点收益分析 |
4.2.4 国际航运网络上的合作涌现与港口收益分析 |
4.3 区域内集装箱港口竞协关系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四、2002年:生物公司合并浪潮真会涌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和作用路径 ——基于中美多案例研究[D]. 兰卉. 兰州大学, 2021(02)
- [2]LVMH集团的连续并购行为研究[D]. 辛昊霖.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3]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知识产权救济研究[D]. 符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4]电光影里惊尘世:被遗忘的大师史东山[D]. 李群. 西南大学, 2014(12)
- [5]产品创新:理论和应用研究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D]. 肖磊.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电影音乐,一段历史》—译介及其音乐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D]. 孙煜. 西安音乐学院, 2013(10)
- [7]企业并购交易过程的复杂性研究——秩序与不确定性[D]. 佟常兵.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2)
- [8]日本汽车产业创新研究[D]. 张军元. 吉林大学, 2010(08)
- [9]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10]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D]. 田炜.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