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图像通信的图像编解码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瑞山[1](2020)在《一种数字高清视频接口的设计与验证》文中认为随着多媒体邻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清数字视频接口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有专门的设计标准和发展方向。目前DVI、HDMI和Display Port等新数字视频接口标准显得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根据DVI1.0的规格要求,设计了一款高清数字视频接口的发送端,并结合接收端进行了全方位的验证,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设计。论文根据协议要求,完成了系统编码和锁相环建模的设计工作,并从系统级和模块级分别对设计进行了分析,从模块级到系统级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结合性能分析和验证过程中的反馈对设计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实现了论文的最终目标——DVI视频接口发送端的设计(使其能正确的编码,最后以二值形式进行传输)。DVI发送端包括:输入输出端口、编码电路、锁相环电路和串并转换电路。输入输出端口负责采集和输出数据,主要由ESD电路和电源下拉电路与输入口组成的逻辑电路组成;编码电路主要由根据协议进行编码的数字逻辑电路组成;锁相环电路是整个系统时钟的解决电路;并串转换电路实现10 bit并行数据到10 bit串行数据的转换。针对此设计是数模混合的特点,并根据系统验证的需要,本文采用分层验证的思想。根据这个验证思想,本文对DVI发送端的验证采用分层次的验证技术。主要包括:模块级验证、子系统级验证和系统级验证,分别对编码模块、锁相环模块以及所有子模块组成的系统进行了验证。针对发送端和接收端信号一致性的特点,对系统进行验证时引入了接收端,大大简化了系统级验证。根据TMDS协议,完成了发送端的编码。按照整个发送端的要求,设计了时钟电路——锁相环,并根据此项目的特点,对锁相环各模块进行了优化。最终通过对验证结果进行文本分析,最终得到的结果表明此设计满足项目要求,可以正确的进行视频传输。本文完成了TMDS编码,实现了8 bit并行输入数据到10 bit并行数据的转换,然后通过并串转换电路实现了10 bit串行化数据的输出。通过对8 bit输入数据的遍历(256组数据),加上已经做好的接收端对整个编码的正确性做了验证,结果表明编码正确。在分析锁相环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锁相环。其中锁相环输出频率为250 MHz~1.65 GHz,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65 Gb/S,当输入时钟为25 MHz时噪声抖动峰-峰值为0.51%,输入时钟为1.65 GHz时噪声抖动峰-峰值为0.46%,满足系统要求输入噪声小于2.5%的指标。
赵亚娟[2](2020)在《大容量低时延信源信道联合编码视频传输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多媒体通信业务的蓬勃发展,近年来诸如虚拟现实体验、无人驾驶汽车、图像智能识别监控等一系列实时多媒体传输业务需求的涌现,使得超高清视频的实时可靠传输逐渐晋升为普遍需求,而这需要更高的传输速率以及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要求来予以支撑。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现有的高速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超高清视频海量数据所带来的处理复杂度提升、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升复杂信道环境下的传输可靠性、以及获得视频无线传输整体链路的低时延特性等。然而,传统信源与信道分离设计、独立编码的方式难以满足上述应用需求,而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即面向上述难点技术问题,对低时延超高清视频信源信道联合编码传输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超高清视频压缩编解码算法和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的理论基础;然后,针对复杂室内信道环境下低时延、高可靠超高清视频传输所面临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点是低时延超高清视频压缩编解码算法,以及面向MIMO-OFDM系统的JSCC视频码流加载与调制方法。(2)、研究具有低时延特征的超高清视频压缩编解码算法。针对现有的压缩编解码算法计算复杂度极高、编解码时延较高、以及视频画质损失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小波变换的超高清视频压缩编解码算法,该算法使用非对称小波变换来降低视频数据间的空间冗余和列变换引入的缓冲时延,且能根据人眼视觉特性来降低视觉冗余,并进一步采用轻量级的熵编码算法降低统计冗余。而在解码端,首先解析视频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进行熵解码得到变换系数,最后再进行反变换恢复视频序列。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新算法在保证视频图像恢复质量的同时,能显着减少超高清视频压缩的计算复杂度,并降低处理的环路时延。(3)、研究面向MIMO-OFDM系统的JSCC视频码流加载与调制方法。为了满足室内环境下视频高速可靠传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MIMO-OFDM系统的JSCC视频码流重要性加载与调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视频码流数据进行重要性划分;然后在信道调制和MIMO空间信道映射进行两级不等差错保护。最后,考虑了理想信道反馈下的OFDM子载波视频码流调制算法。仿真表明,该算法可实现对信源重要性数据的不等差错保护,相较于传统的固定调制算法,可以将视频图像的客观质量提升5-15d B。
郑帅[3](2020)在《基于压缩感知的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移动无线通信以及多媒体信号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智能终端以及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等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迅速普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媒体服务催生了编码端资源受限的新型多媒体应用场景。传统多媒体信号编解码标准复杂的编码端处理过程不利于以上行链路数据流为主的新场景下的多媒体服务。压缩感知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信号采样压缩技术为降低编码端的复杂度、提高编码效率提供了可能。当信号本身或在某个变换域内具有稀疏性时,压缩感知技术可以仅用少量的测量值完全表示该信号并重构出原始信号。压缩感知技术有效降低了信号的采样速率、达到了信号采样与压缩的同步实现,有效降低了信息采集与存储的成本。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及视频编解码系统研究对于推动新场景下多媒体通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及视频编解码系统在重构质量上相比于传统的方案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编码端的编码效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针对当下压缩感知多媒体通信系统存在的解码质量低、算法适用性差等问题,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多媒体信号的时空特性,并结合压缩感知的采样编码及解码重构过程,对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及视频重构算法以及面向终端到云视频通信场景下的压缩感知视频传输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残差转换的多级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针对图像重构可用信息匮乏,图像内容差异性大等导致的图像压缩感知重构算法适用性差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级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系统。新系统将图像重构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根据不同的重构阶段中图像自身在内容以及结构特征上的变化特性,利用约束项自适应的压缩感知重构模型对各阶段进行重构处理。针对不同阶段的图像特征,采用不同的正则化约束项以最大程度恢复图像原始特征信息,改善了压缩感知重构图像的客观和视觉质量,提高了算法的适用性。第二、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重构系统。针对当下视频压缩感知重构质量低,非关键帧重构质量波动起伏严重等问题,论文深入研究了关键帧与非关键帧的重构过程,分别给出了各自的改进重构方案。对于关键帧重构,设计了一种联合全差分重构与多假设重构的二次重构系统。新系统无需借助相邻的非关键帧提供边信息,有效避免了传统关键帧二次重构中存在的解码时延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关键帧的重构质量。对于非关键帧重构,首次在非关键帧重构中利用交叉重构的方式引入相邻的非关键帧作为辅助参考帧,有效抑制了图像组内侧非关键帧的重构质量下滑问题;并且通过自适应的选择多假设权重估计模型,既能够在低采样速率下确保边信息估计的精度,又可以避免高采样速率时计算复杂度的急剧增加。新提出的重构系统在维持计算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系统的重构性能。第三、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面向端到云上行链路的压缩感知视频编解码系统。结合压缩感知的技术特点,论文就视频上行传输场景中的视频编码,信道传输以及云端解码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与研究。在编码端,利用编码端重构的关键视频帧,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跳跃块的压缩感知残差编码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对于编码端视频帧间冗余图像块的计算开销。并且针对时变的信道状态,采用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的采样速率自适应选择方案,通过为不同的信道状态匹配相应的采样速率以调节编码端的传输速率,可以有效避免因信道质量低下而导致的链路拥塞或者传输中断问题。对于云端解码系统,结合云端服务器计算能力强、缓存空间丰富的特点,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参考帧局部二次重构的非关键帧重构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非关键帧的重构质量,抑制了图像组中非关键帧重构质量的波动问题。
于龙[4](2014)在《基于FPGA+DSP的H.264视频编解码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视频编码技术的不断革新和通信带宽的提升,视频通信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在整个通信控制回路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视频压缩编解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也成为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实际通信系统的应用需求为背景,完成了一套视频压缩编码和解码模块的设计。论文对目前广泛应用的H.26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进行了概要介绍,分析了基于H.264的视频编解码系统在设计时可用的实现方案。详细比较了基于专用芯片、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做工程实现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基于DSP+FPGA方案的优势。以此为依据,本文实现了一套基于DSP+FPGA架构的视频编码和解码系统,对系统中各部分的设计依据、功能定义、接口定义和控制流程等进行了详细描述。该系统已在实际通信系统中使用,完成了有效、可靠的视频通信任务。
向仁华[5](2011)在《视频编解码系统的动态可重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众多视频编码标准的推出和用户需求的提高,传统视频编码整体单片式的标准化设计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高度动态环境下的视频应用。MPEG可重构视频编码技术因其高度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而备受重视。它从编码工具的角度出发,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和具体的优化目的构建专有的编解码系统。通过编码工具的重组,RVC支持视频格式与视频内容的多样化,实现了各标准编码工具间的可重用性与可交换性,并能够迅速吸纳新的编码算法。本论文在简要归纳视频编码关键技术与传统视频编码标准应用缺陷的基础上,结合可重构视频编码的技术特点,围绕可重构框架下编解码系统的重构过程、新编码工具的引入机制展开研究和分析,并针对现有可重构视频编码框架的不完全自适应缺陷,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在可重构视频编码框架下通过组合AVS-P7和MPEG-4AVC中的编码工具重构了一个混合解码端实例,阐述了可重构编码技术的实现基础和可重构框架下实例解码端的重构过程。同时,为了提高编码工具的可重用度与可交换性,分析了编码工具的合理颗粒度划分问题。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与MPEG-4AVC的基本档次相比,重构的编解码系统在低码率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也保证了编码性能。而且,AVS P7编码工具的引入丰富了可重构编码工具库,使其能够配置适合更多应用场景的编解码系统,也证实了可重构框架为满足各种应用需求而重构解码端的强大灵活性。其次,为了实现可重构框架下视频内容自适应编码算法的动态重构,对现有的可重构框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内容的自适应重构编码方法(Context-Based Adaptive Reconfigurable Video Coding,CARVC),其解码端可以根据当前帧视频内容的时变特性和具体应用需求实时重构。动态置换MPEG-4AVC变换编码工具的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的编解码系统相比,CARVC可以获得更好的率失真性能,并为自适应编码算法在可重构技术中的灵活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陈煜,胡剑凌,王超[6](2009)在《基于DSP/BIOS的TI DSP应用程序框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基于DSP/BIOS实时内核的TIDSP应用程序参考框架RF5。另外,面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多处理器系统设计以及典型的GPP-DSP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SP应用程序框架ERF5以最大化地支持这种架构。ERF5主要从GPP-DSP有效通信、任务线程的高效执行与调度以及任务线程颗粒度的合理化三个方面对RF5进行了改进,并已成功应用于实际项目。
郎里刚[7](2008)在《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布式信源编解码技术是一种新的信源压缩技术,这项技术是基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Slepian-Wolf和Wyner-Ziv理论。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始有分布式信源编解码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提出。利用分布式信源编解码的特征,研究人员对分布式视频编解码进行研究,并且设计了一系列实际的分布式视频编解码器。分布式视频编解码代表了和传统视频编解码截然相反的思路。传统的视频编解码由一个高复杂度的编码器和一个低复杂度的解码器构成,而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把计算复杂度从编码端移到了解码端。从理论上而言这种转换不是以牺牲压缩性能为代价,同时还拥有了从本质上抗传输错误的能力。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技术非常适合于移动多媒体应用(例如:802.11,移动电话或者视频传感器网络)。在这些场合的应用存在着如下的要求:(1)由于电池供电能力的限制,需要较低的计算复杂;(2)由于无线带宽的限制,需要较高压缩效率的编码策略;(3)由于无线接入决定了对信道传输错误有较高的鲁棒性。本文综合分析并比较了几种典型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算法和理论,在对传统的视频编码混合框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并对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和应用进行探索。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结合DCT变化分析、LDPC和Wyner-Ziv的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方案。本文主要工作:1.深入研究了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技术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分布式信源编解码技术和信道编码的关系。2.阐述分析了用Turbo码和LDPC码实现分布式信源编解码技术。3.给出了分布式编码应用于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系统方案,总结分析了主要的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技术方案。4.提出了一套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系统方案,对每个组件进行分析,并通过仿真进行了性能分析。
孙琦超[8](2007)在《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理论和算法研究》文中提出分布式信源编解码技术是一种新的信源压缩技术,这项技术是基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Slepian-Wolf和Wyner-Ziv理论。虽然Slepian-Wolf和Wyner-Ziv理论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始有分布式信源编解码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提出。利用分布式信源编解码的特征,研究人员对分布式视频编解码进行研究,并且设计了一系列实际的分布式视频编解码器。分布式视频编解码代表了和传统视频编解码截然相反的思路。传统的视频编解码由一个高复杂度的编码器和一个低复杂度的解码器构成。而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把计算复杂度从编码端移到了解码端,从理论上限而言这种转换不是以牺牲压缩性能为代价,同时还拥有了从本质上抗传输错误的能力。但是就实际系统而言,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率失真性能虽然比传统的帧内编码优越,和基于运动补偿的帧间编码有较大性能差距。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技术非常适合于移动多媒体应用(例如802.11,移动电话或者视频传感器网络)。在这些场合的应用存在着如下的要求:(1)由于电池供电能力的限制,需要较低的计算复杂度;(2)由于无线带宽的限制,需要较高压缩效率的编码策略;(3)由无线接入决定了需要对信道传输错误的鲁棒性。本文介绍了分布式信源编解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同时介绍和研究了分布式信源编解码技术的实现与信道编码的密切关系。笔者归纳了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基本思路和最新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前人从信息论的角度对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技术和传统的预测编码技术的比较。基于上述研究基础,笔者设计了一套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系统,并对其中每个模块的设计原理和性能表现做了深入分析。
周璨虎[9](2007)在《低时延图像压缩、解压缩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本文首先概述了现阶段主流的视频压缩编码规范标准及其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应用目标并对各自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根据无线传输无人机视频图像的特点,选用主流视频压缩编码规范标准进行基于仿真的性能对比试验得出一些结论。根据以上结论并结合现实情况,选定三种系统方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软硬件原理试验,这三种方案是:基于DSP实现的MPEG-2系统方案、基于FPGA实现的H.263系统方案和基于M-JPEG核实现的系统方案。通过硬件原理试验得到了系统的关键指标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方案进行挖潜论证和深入分析对比后,结合现阶段的技术储备和水平,选定以基于DSP实现的MPEG-2系统方案作为基本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适应性改造和新技术移植以达到最终的性能指标要求。该系统应用在无人机机载的基于衡定速率无线视距链路的实时图像传输领域,图像信息进入对无人机飞行姿态进行闭环控制的回路,所以对图像的实时性要求高,对图像时延特别敏感。根据以上特点,在基本方案基础上从硬件结构、编解码帧结构、显示同步、差错控制、容错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和优化,尤其是在编解码帧结构方面有独特改进,较MPEG-2标准有较大的改变,通过巧妙的安排帧结构达到了显着缩短时延和提高图像质量的效果。针对在无线视距链路传输存在较高误码率的情况,将MPEG-4和H.264标准中的差错控制和容错机制应用于此系统,使得系统在较高的链路误码率条件下也能获得较好的视频图像质量。在该系统设计中对系统时延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但以前都没有一种精确测量系统时延的方案和相应的测试系统,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能够精确测量图像压缩编解码系统通过无线视距链路传输后整体时延的方案并研制了一套完整的测试系统。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低时延图像压缩、解压缩技术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丛海芳[10](2006)在《基于激光通信的图像压缩传输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数字图像通信是指在空间信道利用激光束进行图像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具有信息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保密性好的特点,因此,在军事、国防、民用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在研究空间信道激光图像通信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图像压缩编码的基本理论、大气信道大气吸收、散射及大气湍流和背景光对激光数字图像传输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传输码流的复用与解复用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MPEG-2标准和数据复用传输技术的硬件实现方案。论文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二、用于图像通信的图像编解码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图像通信的图像编解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数字高清视频接口的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视频接口发展研究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DVI视频传输接口相关的基础知识 |
2.1 视频显示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 |
2.1.1 像素和分辨率 |
2.1.2 三基色原理 |
2.2 DVI接口简介 |
2.3 DVI接口与常见视频接口比较 |
2.4 DVI接口的工作原理 |
2.5 TMDS传输协议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编码设计 |
3.1 编码流程 |
3.1.1 控制信号编码 |
3.1.2 图像信号编码 |
3.2 编码电路综合结果 |
3.3 并串转换模块设计 |
3.4 解码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锁相环电路设计 |
4.1 锁相环的基本概念 |
4.1.1 鉴相器 |
4.1.2 电荷泵 |
4.1.3 环路滤波器 |
4.1.4 压控振荡器 |
4.1.5 分频器 |
4.2 衡量锁相环的主要指标参数 |
4.3 锁相环建模 |
4.4 锁相环噪声分析 |
4.4.1 相位噪声 |
4.4.2 抖动 |
4.5 锁相环电路实现 |
4.5.1 鉴相器的设计 |
4.5.2 电荷泵设计 |
4.5.3 环路滤波器设计 |
4.5.4 压控振荡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仿真与分析 |
5.1 版图设计 |
5.2 锁相环电路整体仿真 |
5.3 发送端整体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大容量低时延信源信道联合编码视频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发展与演进 |
1.2.2 室内高速传输技术的发展 |
1.2.3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创新点及篇章结构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总结 |
1.3.2 本文篇章结构 |
第二章 超高清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理论基础 |
2.1 高清视频压缩理论基础 |
2.1.1 数字视频压缩基础理论 |
2.1.2 高清视频预测编码 |
2.1.3 高清视频变换编码 |
2.1.4 高清视频熵编码 |
2.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理论 |
2.2.1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基本原理 |
2.2.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基本框架 |
2.2.3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关键技术 |
2.3 面向MIMO-OFDM系统的JSCC超高清视频传输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时延超高清视频压缩编解码算法 |
3.1 经典的视频压缩编解码算法 |
3.1.1 H.264/i AVC算法 |
3.1.2 HEVC SCC算法 |
3.1.3 JPEG 2000 ULL算法 |
3.2 本文提出的基于非对称整数小波变换的压缩算法 |
3.2.1 非对称整数小波变换处理 |
3.2.2 码率控制与量化 |
3.2.3 熵编/解码 |
3.2.4 算法的处理时延和复杂度性能分析 |
3.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MIMO-OFDM系统的JSCC视频码流加载与调制 |
4.1 基于信源重要性的视频码流加载 |
4.1.1 基于信源重要性的天线空间映射 |
4.1.2 基于信源重要性的比特符号加载 |
4.2 基于信道反馈CSI的OFDM子载波调制 |
4.2.1 典型无线信道模型 |
4.2.2 OFDM子载波加载调制算法 |
4.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压缩感知的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压缩感知多媒体通信研究现状 |
1.2.1 压缩感知图像编解码系统 |
1.2.2 压缩感知视频编解码系统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贡献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压缩感知技术介绍 |
2.1 压缩感知基本理论 |
2.1.1 压缩感知采样 |
2.1.2 压缩感知重构 |
2.2 经典的压缩感知多媒体通信系统 |
2.2.1 DISCOS系统与分布式块编码 |
2.2.2 DCVS系统与多假设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多级残差重构的压缩感知图像编解码系统 |
3.1 压缩感知图像编解码系统 |
3.2 基于多级残差重构的CS图像重构算法 |
3.2.1 面向原始输入图像的初级重构 |
3.2.2 面向残差图像的初始残差重构 |
3.2.3 面向残差图像的二级残差重构 |
3.3 实验结果 |
3.3.1 各重构阶段重构性能对比 |
3.3.2 整体重构性能对比 |
3.3.3 时间复杂度对比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的重构系统的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系统 |
4.1 视频压缩感知重构 |
4.2 改进的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重构系统 |
4.2.1 联合全差分与多假设的关键帧二次重构系统 |
4.2.2 基于位置的多参考帧交叉重构 |
4.2.3 自适应多假设权重估计模型 |
4.3 实验结果 |
4.3.1 新迭代终止判决的全差分重构性能 |
4.3.2 基于位置交叉重构的非关键帧重构性能 |
4.3.3 整体系统性能对比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端到云视频编解码系统 |
5.1 面向终端到云的视频传输 |
5.2 端到云压缩感知视频编解码系统 |
5.2.1 基于跳跃块的压缩感知残差编码 |
5.2.2 基于信道状态的自适应采样速率调整 |
5.2.3 基于局部二次重构的非关键帧交叉重构 |
5.3 实验结果 |
5.3.1 自适应残差编码系统性能对比 |
5.3.2 非关键帧重构质量对比 |
5.3.3 系统整体性能对比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文章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FPGA+DSP的H.264视频编解码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视频压缩标准 |
2.1 H.264标准概述 |
2.1.1 H.264 的基本结构 |
2.1.2 H.264 技术概述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视频编解码系统设计 |
3.1 专用芯片方案 |
3.2 DSP方案 |
3.2.1 DSP芯片介绍 |
3.2.2 DSP架构 |
3.3 FPGA方案 |
3.3.1 FPGA芯片介绍 |
3.3.2 FPGA架构 |
3.4 FPGA+DSP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PGA+DSP编码系统实现 |
4.1 编码FPGA设计 |
4.1.1 SDRAM读写控制 |
4.1.2 VPIF口外同步模块 |
4.1.3 码流发送模块 |
4.2 编码DSP设计 |
4.2.1 H.264编码模块 |
4.2.2 EMIF口配置 |
4.3 系统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PGA+DSP解码系统实现 |
5.1 解码FPGA设计 |
5.1.1 内嵌同步处理模块 |
5.1.2 SRAM存储控制模块 |
5.1.3 dpram_ctrl控制模块 |
5.1.4 DVI显示 |
5.2 解码DSP设计 |
5.2.1 H.264解码模块 |
5.2.2 VPIF口配置 |
5.3 系统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5)视频编解码系统的动态可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现状 |
1.3.1 可重构视频编码技术 |
1.3.2 可完全配置视频编码技术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传统视频编码与可重构编码概论 |
2.1 引言 |
2.2 视频压缩编码的关键技术研究 |
2.2.1 帧内预测编码 |
2.2.2 帧间预测编码 |
2.2.3 基于块的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 |
2.2.4 变换编码 |
2.2.5 量化编码 |
2.2.6 熵编码 |
2.3 传统视频编码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
2.3.1 MPEG-4 标准 |
2.3.2 H.264/AVC 标准 |
2.3.3 AVS 标准 |
2.4 传统视频编码标准的共同缺陷 |
2.5 可重构视频编码研究 |
2.5.1 RVC 标准的基本概念 |
2.5.2 RVC 标准的规范表述 |
2.5.3 RVC 标准相关描述语言 |
2.5.4 RVC 重构解码端的共性分析 |
2.5.5 RVC 相关实现工具 |
2.6 可完全配置视频编码研究 |
2.7 小结 |
第3章 可重构编码框架下 AVS-P7 与 AVC 混合解码端重构实现 |
3.1 引言 |
3.2 可重构视频编码应用基础 |
3.3 AVS P7 |
3.4 RVC 框架下混合解码端的重构实现研究 |
3.4.1 重构解码端语法剖析器的获取 |
3.4.2 VTL 中编码工具的可重用性与可交换性 |
3.4.3 重构混合解码器与 AVC BP 解码器的结构比较 |
3.5 重构解码端的模拟实现 |
3.6 重构编解码系统的性能比较 |
3.7 小结 |
第4章 可重构框架下视频内容自适应编码算法的动态重构 |
4.1 引言 |
4.2 MEPG RVC 与 FCVC 的优劣比较 |
4.3 基于视频内容的自适应重构编码研究 |
4.3.1 编码端的运行机制分析 |
4.3.2 解码端的运行机制分析 |
4.4 CARVC 的实现 |
4.5 实例分析 |
4.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6)基于DSP/BIOS的TI DSP应用程序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RF5应用程序框架 |
3 改进的DSP应用程序框架ERF5 |
3.1 主从通信方式 |
3.2 任务实现模型 |
3.3 任务拆分与合并 |
4 性能分析 |
5 总结 |
(7)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数据压缩和视频编码技术 |
1.2.1 数据压缩技术 |
1.2.2 混合编码框架下视频编码技术发展 |
1.3 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进展 |
1.4 本论文的的主要工作 |
1.5 本文主要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分布式信源编码技术简介 |
2.1 Slepian-Wolf理论 |
2.2 Wyner-Ziv理论 |
2.3 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研究 |
2.4 使用Turbo和LDPC码分布式编码方法 |
2.4.1 Turbo码 |
2.4.2 LDPC码 |
第三章 Turbo码和LDPC码实现分布式信源编码技术 |
3.1 LDPC码实现基于辅助信息的信源压缩 |
3.1.1 编码 |
3.1.2 解码 |
3.2 基于TURBO码分布式信源编码技术 |
3.2.1 编码框图 |
3.2.2 RCPT的实现 |
3.2.3 基于Turbo码的分布式视频编码 |
第四章 分布式编码在视频编解码中的应用和几个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案分析 |
4.1 分布式编码在视频编解码中应用 |
4.1.1 传统的视频编解码 |
4.1.2 一种用于无线视频的新一代的编解码结构 |
4.1.3 在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视频编解码 |
4.1.4 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应用场合 |
4.2 分布式视频编解码主要编解码方案分析 |
4.2.1 空间域(像素域)WYNER-ZIV编解码系统 |
4.2.2 频率域WYNER-ZIV视频编解码系统 |
4.2.3 PRISM视频编解码系统 |
4.2.4 分级WYNER-ZIV视频编解码系统 |
第五章 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的实现 |
5.1 编码 |
5.1.1 变换 |
5.1.2 量化 |
5.1.3 二进制化 |
5.1.4 LDPC编码器 |
5.2 解码 |
5.2.1 LDPC译码器 |
5.2.2 重建 |
5.2.3 解码器边信息的生成 |
5.3 性能分析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缩略语及符号说明 |
致谢 |
(8)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理论和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第1章 引言 |
1.1 数据压缩与视频编码技术的进展 |
1.1.1 数据压缩的技术发展 |
1.1.2 混合编码框架下的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 |
1.2 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发展 |
1.3 本文的研究成果及文章结构 |
第2章 分布式信源编解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SLEPIAN-WOLF理论 |
2.2 WYNER-ZIV理论 |
2.3 DISCUS(DISTRIBUTED SOURCE CODING USING SYNDROME)编码方案 |
2.4 使用其他信道编码的分布式编码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LDPC码实现的分布式信源编解码技术 |
3.1 用LDPC码实现的基于伴随式和边信息的信源压缩 |
3.1.1 编码 |
3.1.2 解码 |
3.2 用于分布式信源编解码得码率可调的LDPC码[57] |
3.2.1 LDPC accumulate(LDPCA) |
3.2.2 码字构造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布式编码在视频编解码中的应用和理论分析 |
4.1 传统的视频编解码 |
4.2 一种用于无线视频的新一代的编解码结构 |
4.2.1 压缩性能 |
4.2.2 鲁棒性 |
4.2.3 复杂度的灵活分配 |
4.3 在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视频编解码 |
4.4 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应用场合 |
4.5 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理论 |
4.5.1 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分享复杂度 |
4.5.2 对于传输错误的鲁棒性 |
4.5.3 复杂度的折衷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系统的实现 |
5.1 编码 |
5.1.1 变换 |
5.1.2 量化 |
5.1.3 二进制化 |
5.1.4 LDPC编码器 |
5.2 解码 |
5.2.1 LDPC译码器 |
5.2.2 重建 |
5.2.3 解码器边信息的生成 |
5.3 性能分析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9)低时延图像压缩、解压缩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应用背景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
1.3 课题指标要求 |
1.4 本人在课题中承担的工作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视频图像压缩编码规范标准及其主要原理 |
2.1 视频压缩规范标准的主要技术和应用目标 |
2.2 JPEG和M-JPEG |
2.3 MPEG-1、MPEG-2和MPEG-4 |
2.3.1 MPEG-1 |
2.3.2 MPEG-2 |
2.3.3 MPEG-4 |
2.4 H.261、H.263、H.263+ |
2.4.1 H.261 |
2.4.2 H.263 |
2.4.3 H.263+、H.263++ |
2.4.4 H.26L |
2.5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技术 |
第三章 无人机视频图像及其无线视距数据链特点 |
3.1 无人机视频图像 |
3.1.1 无人机视频图像特征 |
3.1.2 结论 |
3.2 无线视距数据链的特点 |
3.2.1 无线视距数据链任务特点 |
3.2.2 无线视距数据链工作环境特点 |
3.3 结论 |
第四章 三种视频图像压缩编解码系统方案设计及其性能对比 |
4.1 视频图像压缩编码算法对比 |
4.1.1 M-JPEG和MPEG-1压缩编码算法的比较 |
4.1.2 容错编码测试 |
4.1.3 图像后置处理 |
4.1.4 码率冗余分析 |
4.2 基于DSP实现MPEG-2的视频图像压缩编解码系统方案 |
4.2.1 主要功能 |
4.2.1.1 机载压缩编码器 |
4.2.1.2 地面压缩解码器 |
4.2.2 主要性能指标 |
4.2.2.1 机载压缩编码器性能指标 |
4.2.2.2 地面压缩解码器性能指标 |
4.2.2.3 整体性能指标 |
4.2.3 硬件设计方案 |
4.2.3.1 硬件功能框图 |
4.2.3.1.1 机载压缩编码器功能框图 |
4.2.3.1.2 地面压缩解码器功能框图 |
4.2.3.2 编、解码器硬件设计方案 |
4.2.3.2.1 机载压缩编码器 |
4.2.3.2.2 地面压缩解码器 |
4.2.4 软件设计方案 |
4.2.4.1 压缩编码器的构成和工作过程 |
4.2.4.2 压缩解码器的构成和工作过程 |
4.2.4.3 压缩编码器软件设计 |
4.2.4.4 压缩解码器软件设计 |
4.2.4.5 压缩编、解码器的改进与优化 |
4.2.4.6 错误检测与纠正 |
4.2.4.6.1 容错编码 |
4.2.4.6.2 纠错编码 |
4.2.5 系统关键指标分析 |
4.2.5.1 视频图像帧率及码率分析 |
4.2.5.2 时延分析 |
4.2.5.3 工作温度 |
4.3 基于FPGA实现H.263的视频图像压缩系统 |
4.3.1 主要功能 |
4.3.1.1 机载压缩编码器 |
4.3.1.2 地面压缩解码器 |
4.3.2 主要性能指标 |
4.3.2.1 机载压缩编码器性能指标 |
4.3.2.2 地面压缩解码器性能指标 |
4.3.2.3 整体性能指标 |
4.3.3 硬件设计方案 |
4.3.3.1 硬件功能框图 |
4.3.3.1.1 机载压缩编码器功能框图 |
4.3.3.1.2 地面压缩解码器功能框图 |
4.3.3.2 编、解码器硬件设计方案 |
4.3.3.2.1 机载压缩编码器 |
4.3.3.2.2 地面压缩解码器 |
4.3.4 软件设计方案 |
4.3.5 系统关键指标分析 |
4.3.5.1 视频图像帧率及码率分析 |
4.3.5.2 延迟分析 |
4.3.5.3 温度分析 |
4.4 基于M-JPEG核的视频图像压缩编解码系统方案 |
第五章 优选方案的优化设计 |
5.1 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
5.1.1 机载压缩编码单元 |
5.1.1.1 单元组成 |
5.1.1.2 工作原理 |
5.1.2 地面压缩解码单元 |
5.1.2.1 单元组成 |
5.1.2.2 工作原理 |
5.2 视频图像压缩编码单元的改进 |
5.2.1 采集缓存由SDRAM改为FIFO |
5.2.2 改变视频图像压缩编码的帧结构 |
5.3 视频图像压缩解码单元的改进 |
5.4 系统时延测试 |
5.4.1 测试系统方案 |
5.4.2 测试数据分析 |
5.4.3 测试结论 |
5.5 实际使用中的出现问题及解决措施 |
5.5.1 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
5.5.2 解决措施 |
第六章 系统实物及实际使用视频图像截图 |
6.1 系统及其开发测试环境实物照片 |
6.2 系统实际使用中视频图像截图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本论文研究总结 |
7.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激光通信的图像压缩传输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图像压缩编码传输的基本理论 |
2.1 图像压缩编码的基本技术 |
2.2 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
第三章 空间激光图像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3.1 视频信号压缩编码 |
3.2 多路传输码流复用 |
3.3 激光发射机 |
3.4 激光接收机 |
3.5 大气信道对激光图像通信质量的影响 |
第四章 图像压缩编码及传输系统的硬件实现 |
4.1 MPEG-2视频压缩编解码系统的基本结构 |
4.2 MPEG-2视频压缩编码系统的实现 |
4.3 MPEG-2视频压缩解码系统的实现 |
4.4 多路数据复用系统的实现 |
第五章 实验结果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用于图像通信的图像编解码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数字高清视频接口的设计与验证[D]. 马瑞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大容量低时延信源信道联合编码视频传输技术研究[D]. 赵亚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基于压缩感知的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D]. 郑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4]基于FPGA+DSP的H.264视频编解码系统设计与实现[D]. 于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5]视频编解码系统的动态可重构研究[D]. 向仁华. 湖南大学, 2011(06)
- [6]基于DSP/BIOS的TI DSP应用程序框架设计[J]. 陈煜,胡剑凌,王超. 微计算机信息, 2009(14)
- [7]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技术研究[D]. 郎里刚.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3)
- [8]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理论和算法研究[D]. 孙琦超. 浙江大学, 2007(02)
- [9]低时延图像压缩、解压缩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D]. 周璨虎.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1)
- [10]基于激光通信的图像压缩传输技术的研究[D]. 丛海芳. 长春理工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