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狭小区域内白血病聚集(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1)在《BRD4天然抑制剂3’,4’,7, 8-Tetrahydroxyflavone的发现及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与蛋白结构解析技术的不断提高,针对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大量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发病过程中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行为运用单纯的中心法则已经无法解释清楚,而表观遗传学的发展使得对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刻。表观遗传(epigenetic inheritance)是指在不改变遗传物质DNA序列的情况下改变遗传性状的可遗传变化。目前表观遗传主要是通过对组蛋白翻译后修饰、DNA修饰和非编码RNA的调控等方式进行。近年来随着对癌症发展过程中关键表观事件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表观遗传学关键靶点不断被发现,设计研发针对这些靶点的新一代药物是表观靶向治疗学的主要策略和方向。溴结构域识别蛋白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是溴结构域超末端蛋白(Bromodomain and extra terminal protein,BET)众家族成员中研究最为广泛的一员,它可以通过两个结构域(BD1和BD2)识别并结合组蛋白氮端尾部的乙酰化赖氨酸残基,参与表观遗传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乙酰化信号的传递,调控下游基因转录。当BD1和/或BD2被抑制时会导致不同的表型,说明两个结构域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目前为止,虽然已有部分BRD4抑制剂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但相似的结构骨架可能为该类靶向抑制剂将来的临床应用带来潜在的耐药性风险,因此发现全新结构骨架的BRD4抑制剂仍具有重大意义。而天然化合物作为大自然进化产生的“天然分子库”,具有多样的化学骨架、广泛的生物活性、丰富的资源等优点,长期以来都是人类药物的重要来源。因此,本文基于BRD4蛋白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带来的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天然化合物自身优势,从筛选结构新颖的天然抑制剂、探索苗头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等角度着手,进行BRD4天然抑制剂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AlpHaScreen assay从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筛选了 一个全新结构骨架的BRD4天然抑制剂-3’,4’,7,8-Tetrahydroxyflavone(以下简写 3478),并结合 Counter assay 分析3478分别对BD1及BD2的亲和作用。结果表明3478对BRD4具有较好亲和活性,而其他结构相似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衍生物无明显活性,这说明3478自身特异的结构骨架对BRD4的亲和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亲和作用并非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的性能。同时,3478对BD2的亲和活性(IC50=204nM)约是对BD1(IC50=17.9μM)的100倍,具有BRD4-BD2选择性;2.选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MV4-11作为研究对象,观察3478在体外对MV4-11细胞增殖、凋亡、原癌基因c-Myc及BRD4表达等的影响,探索3478的生物活性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结果显示3478可以抑制MV4-11细胞增殖、促进MV4-11细胞凋亡,同时可以下调原癌基因c-Myc mRNA水平以及c-Myc表达;3.构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小鼠模型,研究3478在体内对干预白血病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生长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为天然化合物3478可能干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结果发现3478在不影响小鼠体重及脏器指数的情况下可以减缓皮下移植瘤组织体积及重量的增长,同时也可以下调原癌基因c-Myc mRNA水平,降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c-Myc的表达;4.利用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手段,通过解析3478分别与BD1及BD2的复合物结构、分析他们在结合模式、结合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解释3478对BRD4亲和活性及潜在选择性背后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中解析了 3478分别与BD1和BD2 1.3 A和1.73 A的高分辨率复合物晶体结构,发现3478与BD1和BD2的结合方式非常相似,与BD1 N140及BD2的N433均形成氢键,且通过水分子与BD1 Y97位及BD2的Y390均形成氢键,同时化合物的7-羟基与BD1 P82及BD2 P375均形成氢键,这3个氢键分别将化合物骨架环紧紧固定在 BD1 及 BD2 口袋内。另外,BD1 的 V87、1146、194 及 BD2 的 V380、V439、L387 与3478均形成较强的疏水相互作用。这些结合特点从分子水平阐明了 3478对BD1及BD2均具有亲和活性的机理。此外,在BD1-3478复合物晶体中,化合物的苯基电子密度较弱,表明该苯基与BD1相互作用较弱,相比之下,其密度在BD2中明显较好,表明3478在BD2中具有更稳定的构象且相互作用更强。并且BD2 N433附近的水分子与3478形成一个额外的氢键,同时H437的NH指向化合物苯环上的两个碳原子,可能会形成疏水作用,而在BD1中的对应位置为D144,其侧链距离化合物太远,无法建立有效的相互作用。近来研究也发现BD2 H437是设计BD2选择性抑制剂的重要氨基酸位点,这些结构特点揭示了 3478对BRD4-BD2的活性明显高于BRD4-BD1的分子机理。3478的化学骨架及其与BRD4溴域的结合模式,与迄今为止报道过的BRD4抑制剂截然不同。鉴于3478对BRD4不同结构域均具有较好的亲和活性,化学骨架及与BRD4活性口袋的的结合模式均较新颖,对BD2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且分子量也较小(MW:286.24),还有较大的结构改造和结构优化的空间等优点,该化合物值得作为BRD4先导化合物进行进一步探索,以启发癌症及其他BRD4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
徐奡澍[2](2021)在《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及其生物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尽管现有的抗肿瘤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于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的标准抗肿瘤疗法仍存在潜在的副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极低频、低强度的磁场对正常的细胞无害,甚至可能是有益的,而这类磁场会对某些恶性肿瘤产生一定影响。极低频磁场(<300Hz)已被证实能够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周期分布、凋亡、自噬、分化、系统免疫等过程,且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生成和转移,并且具有副作用小、成本低、应用广泛、无创等优势。此外,在与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中,极低频磁场不仅能通过刺激肿瘤细胞表面产生小孔而促进药物的吸收,还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增强化疗药物的作用、降低化疗药物剂量。然而,尽管关于极低频磁场对肿瘤细胞生物效应的研究众多,但应用的磁场类型、磁场参数、测试的肿瘤细胞类型差异较大,因此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一致性、重复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探究极低频磁场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开展了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及其生物效应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制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为了探究极低频交变磁场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既要满足基本的细胞培养条件,又要在足以覆盖细胞培养器皿的空间内产生均匀的磁场照射环境。提出基于现有商业型细胞培养箱的磁场内置型细胞培养系统,将改进型亥姆霍兹线圈内置于细胞培养箱,采用基于H桥的串联谐振电路驱动线圈产生强度、频率可控的极低频交变磁场;为了将磁场照射方向纳入实验设计,提出将大尺寸三维亥姆霍兹线圈外置于细胞培养箱的磁场外置型细胞培养系统,选用亚克力作为细胞培养箱的制作材料以避免常规金属材质细胞培养箱对磁场分布的影响,结合线圈产生的均匀区大小定制了细胞培养箱内嵌于三维亥姆霍兹线圈中,以实现细胞培养的同时施加强度、频率、方向可控的极低频交变磁场。(2)针对磁场类型、强度、频率、处理时长以及检测样品等实验设置的差异引起的极低频磁场对肿瘤细胞效应重复性、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本文从磁场照射方向、磁场强度、频率、细胞种类四个方面分析了极低频交变磁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磁场外置型细胞培养系统设计了细胞存活率检测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垂直于细胞培养平面照射的磁场比平行照射的磁场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更显着;采用磁场内置型细胞培养系统验证了极低频交变磁场强度、频率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存活率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频率磁场对不同种类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极低频交变磁场对普通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有限。(3)针对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生物效应机制尚不明确的现状,采用TMT标记蛋白质组学法与质谱法对未照射/照射磁场(200Hz,1m T)环境中生长24小时的乳腺癌细胞MCF-7进行了图谱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了差异表达蛋白,利用基因本体数据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注释、定位、通路富集以探索其涉及的机制,结合免疫印迹法与流式细胞术进行初步的实验验证,为后续基于蛋白质组的极低频交变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机制研究提供指引。(4)为了探究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从机理上解释极低频交变磁场如何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设计免疫印迹法、流式细胞术、荧光检测法等实验,研究了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的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的机制。结果表明细胞周期阻滞与凋亡现象随着照射时长的增加而增强,G2-M期细胞数量的增多与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下调有关,而细胞凋亡的发生与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的活性氧生成、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GSK-3β激活相关,通过加入GSK-3β抑制剂进行重复性实验证实了GSK-3β在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细胞凋亡中的关键作用,为极低频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现象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针对极低频交变磁场生物效应研究中的装置研发及机理研究问题,研制了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极低频交变磁场照射方向、磁场强度、频率对不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设计细胞存活率检测对照实验,得出垂直照射的磁场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且细胞响应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强、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对频率的响应差异较大、磁场的照射对普通上皮细胞增殖无显着影响的结论。(2)针对极低频磁场引起的生物效应机制尚不明确的研究现状,对极低频交变磁场照射后的乳腺癌细胞进行了TMT标记蛋白组学分析。采用质谱法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比经极低频交变磁场照射24小时的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系与未经处理的MCF-7细胞系的谱图,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定位、注释与富集分析,揭示了极低频交变磁场对乳腺癌细胞生物效应的潜在机制,为深入研究极低频磁场引起的肿瘤细胞生物效应提供思路。(3)研究了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调控细胞周期分布的机制,设计免疫印迹法、流式细胞术、荧光检测法、活性氧检测等实验,探究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的机制。提出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主要与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降低相关,而细胞凋亡与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的活性氧生成、GSK-3β激活有关,为特定频率极低频磁场抑制细胞增殖的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何绮珊[3](2021)在《二元社会下的家具产业结构转型 ——以顺德乐从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界逐渐探索适合本国民族发展实情的理论研究,创建中国学派。在过去十年内,企业人类学的“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理论被提出、应用和发展。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伞式”支持与民间自发的自下而上“蜂窝式”力量合称为“二元社会”,二元社会理论作为新的研究范式,它首先在企业人类学中提出,后又解答了中国许多相关领域、不同历史阶段的难题。本文以“经济行为浸没在社会行为”为理论起点,应用“二元社会”理论,赋予“乐从故事”人类学民族学的新解释,实质是探寻经济行为规律背后的社会运行机制。乐从镇以“一镇一业”打响了顺德区“两家一花”的名声,本研究以家具产业作为“乐从故事”的主题,回顾和探析了从古至今乐从家具产业的奠基、起步、形成和升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四大产业历史阶段之间环环相扣,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提供了经验积累;第二,二元社会贯穿于乐从家具发展,企业和产业在二元社会中得以实现资源配置。“官”“民”两大主体的社会经济行为在社会结构的转型下,互相联系、合作、影响和交融,在转型阶段衔接过程中,构筑出连续谱的真实世界。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朋友式支持”“亲戚式支持”“父爱式支持”三大类型的伞式结构,以及民间主体形成了家庭型“蜂窝”、价值链式“蜂窝”、会馆型“蜂窝”、就业型“蜂窝”、产业集群型“蜂窝”和产城型“蜂窝”等蜂窝式结构。这两股力量强弱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有所差异,对此提炼发展规律,各自呈现出波动型的发展趋势;二元社会分别以不同的速率推进家具产业结构转型,共同促进了乐从家具产业前行。最后本研究秉持批判性思考,对二元社会的适用性进行反思,同时对乐从家具产业健康发展进行讨论。
邓晓瑞[4](2020)在《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对人体呼吸微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有限空间,尤其是人们居住的室内空间中,空气环境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患病人体通过呼吸活动释放的代谢产物中常含有某些致病物质,健康人体通过呼吸活动吸入这些致病物质而受感染。所以人体的呼吸活动和呼吸微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本课题以人体呼吸微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工作包括:(1)对比分析大气稳定性、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和瑞利-伯纳德不稳定性,并讨论各项判据,即理查森数(iR数)、cG数以及瑞利数(aR数)的物理意义。在大气环境中,iR数表示温差与紊流附加切应力项的比值,但iR数的定义中温差项使用的位温概念不合适或者不方便用于有限空间内,于是cG数被提出,且cG数分母项为Navier-Stokes方程中竖向惯性力项,不同于理查森数的分母项。在有限空间内,另一个与浮力驱动对流相关的无量纲数是aR数。瑞利-伯纳德不稳定性与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都是研究在有限空间内由于上下表面温度差导致空间内部流体流动的物理现象。瑞利-伯纳德不稳定针对的是有限空间内对流发生临界点,而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针对的是有限空间内温度梯度对质点竖向惯性力的影响。(2)通过对有限空间内多重浮力作用的理论分析,在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基础上提出新的温差射流轨迹公式,从而得到多重浮力影响下的温差射流轨迹方程。通过计算发现影响射流轨迹的因素主要有:射流温度0T、周围环境温度eT、初始速度u0、有限空间内温度梯度d T dy、rA数、cG数以及流体域几何大小。当rA>0时射流向上弯曲,相反rA<0时气流向下弯曲。当cG>0时射流沿主流方向传播,cG<0时射流易在主流共轭方向扩散。通过量纲分析或因次分析给出了射流在x轴方向运动距离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结果给出了无量纲系数C1,C2计算步骤。我们发现,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中系数C1一致,充分说明了温度背景效应对射流运动的共轭作用。(3)通过全尺寸真人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深入研究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在常重力与微重力情况下对人体呼吸微环境中污染物传播的作用机理及对其空气质量的影响。通过把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与不同通风方式结合,研究人体呼吸微环境中污染物的对流扩散规律,建立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与通风方式对人体呼吸微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稳定型可有效去除呼吸微环境中的污染物。在单人呼吸阶段和双人呼吸实验衰减阶段,不稳定型中CO2浓度约比稳定型中小100-150 ppm。结合真人实测数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单人呼吸及双人交互呼吸过程的数值模拟模型,使用雷诺平均方法对对人员呼吸微环境及其周围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并利用实验测量数据验证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和结果。经比较,实验与模拟之间的最大误差稳定型中为7.61%,中性型中为4.79%。不稳定型中为4.27%。通过对室内温度分布、流场速度分布以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的研究,建立不同稳定性条件下呼气污染物的传播及分布规律(4)分析在通风房间(全面通风)中不同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条件下,单人呼吸微环境与双人交互呼吸微环境中的污染物暴露情况,进而评估室内人员污染物暴露风险,并找到人体暴露水平与通风方式及有限空气稳定性的关系。在呼吸气流的初始释放阶段,个人暴露水平主要取决于呼吸活动,随着污染物离污染源距离越远,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与通风对呼吸微环境中的人员暴露情况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在稳定型中,呼吸微环境严重污染,人体局部暴露水平较高,而不稳定型可以大大降低室内人员对呼吸微环境中污染物的局部暴露情况。暴露强度取决于室内人员暴露于被污染环境中的时间与人员数量。本研究中稳定型的暴露强度是不稳定型的暴露强度的两倍。不稳定型中暴露强度远低于稳定型中的暴露强度。本研究中获得的有空间空气稳定性对人体呼吸微环境中污染物传播的作用机理,可成为判断污染物传播、控制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在控制污染物的传播,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保证人体健康方面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研究所提出的新温差射流模型将为温差射流或浓差射流的运动轨迹提供新的预测方法。本研究提出的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概念将为各类型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和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手段。可以据此选择最有效的通风空调方式,设计更合理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杨细虎[5](2020)在《代谢组学评价口腔鳞状细胞癌外科安全切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一次性完全彻底切除肿瘤即获得外科安全切缘是控制口腔鳞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关键环节。根据NCCN指南及英国皇家病理协会《OSCC病理指南》:口腔鳞癌粘膜切缘的安全距离为手术后石蜡组织HE切片光镜下肿瘤浸润前沿与外科切缘的距离≥5mm。目前对口腔鳞癌外科安全切缘状态的评估仍以术中快速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即依据显微镜下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及异常增生的细胞做出诊断,对外科安全切缘距离的研究鲜有报道。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即使病理学诊断为“阴性切缘”的口腔鳞癌患者仍有10-30%的术后复发率,提示仅仅依据术中快速冰冻方法镜下观察切缘组织细胞形态学上的改变而做出的切缘状态诊断存在明显的缺陷或不足。随着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基因、蛋白及代谢物的异常改变会早于细胞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因此提示我们可以利用相关技术对切缘组织中已经发生的癌性相关的基因分子或代谢分子水平的改变结合组织病理学方法判断来检测评估口腔鳞癌的外科切缘。为此,本研究利用传统的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非靶向、UHPLC-MS/MS(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和DESI-MSI(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原位质谱成像方法分别从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两个方面评估口腔鳞癌的粘膜外科安全切缘,揭示肿瘤及不同外科切缘距离(不同切缘状态)中代谢产物的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导。一、GC-MS非靶向筛选口腔鳞癌及切缘组织内氨基酸代谢标志物的研究【目的】研究口腔鳞癌浸润前沿不同距离粘膜切缘组织(不同切缘状态)中可能存在的氨基酸代谢分子差异。【方法】利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高通量筛选实验组中32个配对的口腔鳞癌肿瘤和不同距离粘膜切缘组织样本(共8个病例,每个病例包括4个样本)的普通代谢谱特征。每个病例的收集标准为:包含部分肿瘤组织和至少15mm长的连续粘膜切缘组织,随即将每个病例分割成4部分:Tumor(紧邻肿瘤边界的癌组织)、Margin-1(0-5mm粘膜切缘,非典型性异常增生切缘)、Margin-2(5-10mm粘膜切缘,阴性切缘组织)、Margin-3(10-15mm粘膜切缘,正常粘膜组织)。将所有样本分成4组:Tumor(T)、Margin-1(M1)、Margin-2(M2)、Margin-3(M3),每组8个样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s检验,对四组之间的代谢物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使用student’s 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GC-MS非靶向分析总共得到208个已知名称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类、核苷酸类、糖类等物质。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s检验,对Tumor(T)、Margin-1(M1)、Margin-2(M2)、Margin-3(M3)四组之间的代谢物进行整体分析,根据四组之间任意两组进行比较至少有一组满足p<0.05且fold change>1.5 or<0.667的标准,总共筛选出16个差异代谢物,其中8个为氨基酸。8个差异氨基酸的热图分析能明显区分T、M1、M2、M3四组,且T、M1聚类在一起,M2、M3聚类在一起,表明肿瘤边界的癌组织(T)和非典型性异常增生切缘组织(M1)在代谢产物上具有相似性,同样,阴性切缘组织(M2)和正常粘膜组织(M3)的代谢产物一致。为了确定各个切缘状态的氨基酸标志物,我们进行两组之间比较分析。使用student’s t检验方法对肿瘤边界的癌组织(T)和阴性切缘组织(M2)进行比较,初步筛选出16个差异氨基酸(t test,p<0.05),进一步使用ROC曲线检测这16个氨基酸对T vs M2两组的鉴别能力,最终确定10个氨基酸(赖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缬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作为阴性切缘候选标志物(p<0.05,AUC>0.90)。同样的方法,通过对非典型性异常增生切缘组织(M1)和阴性切缘组织(M2)进行比较,最终确定9个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天冬酰胺,鸟氨酸)作为非典型性异常增生切缘的候选标志物(p<0.05,AUC>0.90)。【结论】使用GC-MS非靶向高通量代谢组初步确定10个氨基酸(赖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缬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9个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天冬酰胺,鸟氨酸)作为阴性切缘和非典型性异常增生切缘候选代谢标志物。二、UHPLC-MS/MS靶向定量检测口腔鳞癌和切缘组织内氨基酸代谢标志物【目的】利用UHPLC-MS/MS对实验组GC-MS非靶向分析确定的切缘组织候选氨基酸标志物进行靶向定量分析,最终确定口腔鳞癌阴性切缘和非典型性异常增生切缘的氨基酸标志物,并初步分析特定的异常增生切缘氨基酸代谢标志物对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使用另外80个配对的口腔鳞癌肿瘤和不同距离粘膜切缘组织样本作为验证组(共20个病例,每个病例同样包含4个样本即Tumor、Margin-1、Margin-2、Margin-3,收集方法同第一部分),对第一部分确定的候选氨基酸进行UHPLC-MS/MS靶向定量分析。使用student’s 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特定的氨基酸代谢关键酶在60例口腔鳞癌异常增生切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代谢关键酶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实验组阴性切缘的10个候选标志物经过UHPLC-MS/MS靶向定量分析后有9个氨基酸被再次检测到并且有统计学差异(t test,p<0.05),其中有4个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缬氨酸)ROC曲线分析可以较好的区分T vs M2(AUC>0.90),使用此4个氨基酸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T vs M2的区分能力达到最佳组合(AUC=0.98)。同理,对实验组非典型性异常增生切缘的9个候选标志物经过UHPLC-MS/MS靶向定量分析有6个氨基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被再次检测到并且有统计学差异(t test,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此6个氨基酸单个对M1vs M2的区分能力并不是很高(AUC:0.65-0.75),但当把6个氨基酸作为组合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显着提高对M1vs M2的区分能力(AUC=0.81)。同时,我们进一步挑选与肿瘤发生相关的非典型性异常增生切缘标志物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进行验证,在验证组中发现此两个氨基酸的含量从正常组织到肿瘤组织逐渐递增(M3-M2-M1-T)。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也发现口腔鳞癌肿瘤组织中存在活跃的天冬氨酸代谢通路,其代谢关键酶天冬酰胺合成酶(ASNS)能催化天冬氨酸合成天冬酰胺。为此,我们进一步检测了ASNS在60例口腔鳞癌异常增生切缘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异常增生切缘组织中ASNS蛋白的表达随着异常增生程度的恶化而增加,并与口腔鳞癌的局部复发相关,其高表达提示不良预后。【结论】验证组UHPLC-MS/MS靶向定量分析最终确定4个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作为阴性切缘标志物,6个氨基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酸、组氨酸、丝氨酸)作为异常增生切缘标志物。异常增生切缘标志物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其代谢关键酶天冬酰胺合成酶(ASNS)与口腔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能参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三、DESI-MSI可视化原位检测口腔鳞癌切缘组织内脂质代谢标志物的研究【目的】本部分我们利用DESI-MSI原位质谱成像技术在脂质组学水平精准确定口腔鳞癌粘膜安全切缘距离,并在冰冻切片上原位确定口腔鳞癌阳性切缘、阴性切缘的脂质分子标志物。【方法】利用DESI-MSI原位质谱成像技术分析22例包含肿瘤和粘膜切缘的口腔鳞癌新鲜组织的冰冻切片。每个病例在冰冻切片上分为5区:肿瘤组织(Tumor,T)、阳性切缘(0-2 mm,M1)、临界切缘(2-10 mm,M2)、阴性切缘(>10 mm,M3)、正常上皮组织(>15 mm)。分别在像素水平和平均质谱图水平提取每个区的质谱分析数据。使用lasso机器学习方法,从提取的众多像素离子(脂质代谢物离子)中筛选出可以区分口腔鳞癌肿瘤和正常组织的特征分子。并进一步优化这些特征分子,最终确定一组(panel)递减的癌性代谢物作为切缘状态诊断和切缘距离评估的可视化分子诊断模型。同时,利用student’s t检验方法,从提取的平均质谱图中确定口腔鳞癌阳性切缘和阴性切缘的脂质分子标志物。【结果】经过Lasso模型分析,从22955个像素代谢物离子中筛选出179个可以区分口腔鳞癌肿瘤和正常组织的特征分子。进一步优化这些特征分子,确定从肿瘤组织到正常组织递减的14个m/z(303.23m/z、305.24 m/z、307.26m/z、309.27m/z、327.22m/z、329.24m/z、331.26m/z、333.27m/z、337.31m/z、359.29m/z、365.34m/z、393.37m/z、565.51m/z、684.60 m/z)作为切缘状态诊断和粘膜切缘距离评估的分子诊断模型。利用构建的分子诊断模型进行口腔鳞癌粘膜安全切缘评估,结果表明利用14个m/z的离子质谱成像能够可视化区分肿瘤组织和周围粘膜切缘组织,并可直接在冰冻切片上清晰勾勒出安全切缘距离、预测不同切缘状态。分析发现DESI-MSI分子诊断模型对肿瘤区域、阳性切缘、阴性切缘等不同切缘状态预测的准确度分别达到100%、88.89%和88.89%,而对于临界切缘仅有33.33%,反映出临界切缘界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用构建的DESI-MSI分子诊断模型直接在冰冻切片上确定口腔鳞癌的粘膜安全切缘距离,结果表明大多数病例的切缘距离位于临界切缘区(2-10mm),仅有2例位于阴性切缘区(>10mm)。对DESI-MSI预测的粘膜切缘安全边界,进行病理学评估验证,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达到94.44%(17/18)。进一步从T、M1、M2、M3、N五个区域中总共提取出647个m/z平均质谱图,使用student’s t检验方法对T vs M3两组进行分析,确定9个离子(365.33m/z、836.53 m/z、524.29 m/z、331.26 m/z、359.29 m/z、337.31m/z、393.37 m/z、834.51 m/z、573.48 m/z)作为阴性切缘标志物(p<0.05),同理,对M1 vs M3进行两组比较分析,确定331.26 m/z离子作为口腔鳞癌阳性切缘的脂质标志物(p<0.05)。【结论】成功构建出由14个递减的癌性脂质分子组成的诊断模型,该诊断模型的离子质谱成像能够可视化区分肿瘤组织和不同距离粘膜切缘组织,并可直接在冰冻切片上清晰勾勒出粘膜切缘安全距离、预测不同切缘状态。同时,初步确定9个脂质分子作为口腔鳞癌阴性切缘标志物,1个脂质分子作为阳性切缘标志物。【全文结论】本论文利用质谱技术分别从氨基酸代谢组和脂质代谢组两个方面进行口腔鳞癌粘膜切缘代谢分子标志物的研究。首先,利用传统的非原位质谱技术(GC-MS、UHPLC-MS/MS)分别确定了4个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作为阴性切缘标志物,6个氨基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酸、组氨酸、丝氨酸)作为异常增生切缘标志物。并初步证实天冬氨酸代谢关键酶即天冬酰胺合成酶(ASNS)在异常增生切缘组织中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提示天冬氨酸代谢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紧接着,利用DESI-MSI原位质谱技术可视化检测口腔鳞癌切缘组织内脂质分子标志物。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成功构建出由14个癌性脂质分子组成的诊断模型,利用该诊断模型可视化区分肿瘤组织和不同状态的切缘组织,并可直接在冰冻切片上勾勒出粘膜切缘安全距离。同时,在新鲜组织冰冻切片上初步确定9个脂质分子作为口腔鳞癌阴性切缘标志物,1个脂质分子作为口腔鳞癌阳性切缘标志物。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口腔鳞癌安全切缘的诊断,改善患者的预后。
王海伦[6](2020)在《空间视域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78-2000)》文中提出工业题材小说着眼于工业生产的宏大题材,在反映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工人的现代性发展的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社会和人进行着重构,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晴雨表。作为记录我国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工业社会的文学文本,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通过对工业、工厂和工人的书写,再现着我国阶段时间内工业生产样貌及其相关方面的变化。其作为一种文学生产方式,建构出我国新时期特定的工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个人空间。在空间视域下对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进行重新审视,需要以空间批评的方法为核心,将文学生产与空间建构、文化表征、时代语境结合起来,从生产、生活和个人三个空间维度来分析。首先,新时期的工业题材创作面临整体社会景观和具体的工厂生活的变化,基于空间理论和其在文学中的表征作用,从工厂空间和工业生产两个方面入手,梳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下工厂环境和国有经济体制的衰落历程,从空间的身体性角度分析工业生产对人的规训以及工人的反抗和对生产秩序的重建,呈现出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生产空间的基本样貌和整体变化。其次,在空间的视域下去分析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中的生活空间,通过工人生活的私有空间的逼仄和公有空间的扩张,反映空间权力对工人生活的理性规划和对个人心理的扭曲压迫,并从爱情、婚姻、家庭和日常等不同侧面来探究生活空间中的情感变迁和生活体验。最后,对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中个人空间的研究从工人形象和工人身份两方面展开,挖掘工人群体在困顿中求生,在平凡生活中共赴时艰、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并通过空间与人的关系,在对工人身份认同和主体意识的研究中,探究工人群体由集体人向个体人的转变过程和其对自我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重新确认。
姜交来[7](2020)在《基于银基底与含铀物质粘合体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铀(U)材料的腐蚀导致其结构和性质的转变,严重影响其使用安全性。同时铀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核废料,一旦管控失效流入环境中,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推进铀腐蚀初期表面产物的快速甄别和核应急检测工作,以便采取措施减缓后果。目前常见的检测技术难以兼顾快速、准确和高灵敏等功能。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和提供指纹图谱的优点,通过SERS基底结构的优化,可显着提升现场分析的灵敏度。现有关于铀化合物SERS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备强电磁增强效应的SERS基底以提升溶液中铀酰离子(UO22+)的检测灵敏度,但对UO22+的SERS谱图中出现多峰使谱峰变宽和其v1对称伸缩振动频率偏移的原因缺乏统一的认识,这为UO22+特征峰的准确识别增加了难度。利用已有的刚性基底难以直接检测固体介质表面的铀化合物。此外,也未见SERS识别铀腐蚀产物的报道。本论文针对SERS技术分析含铀物质时存在的不足,制备了柔性胶带收集-氧化铝包裹的银纳米棒、银纳米棒阵列柔性基底、银纳米粒子溶胶三种基底,提出了用胶带收集以及柔性基底原位研究的技术方法,将银基底与含铀物质组成粘合体,系统展开了对固体表面沾污的铀酰化合物和溶液中UO2+的SERS研究,考察了这三种基底对铀酰化合物的痕量检测能力,分析了 UO22+特征峰偏移和多峰的原因,并探讨了 SERS技术快速识别铀氧化物的可行性。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了惰性氧化铝包裹的银纳米棒(AgNRs@Al2O3)SERS基底,并提出以柔性胶带作为固相表面收集器,建立了胶带收集、SERS检测的技术(Tape wrapped SERS,简写为T-SERS):首先用胶带通过“粘贴&剥离”步骤快速收集表面沾污物质,再粘合到SERS基底表面,组合成胶带收集-AgNRs@Al2O3粘合体(简写为T-SERS)基底;然后采用T-SERS基底进行了固体表面沾污铀酰化合物的SERS研究。铀酰化合物与基底之间的电荷转移作用致使其SERS特征峰位向低波数偏移。利用T-SERS技术可以检测出不锈钢圆盘表面9 μg/cm2铀酰化合物的特征谱峰。结合粗糙化的银、金和Ag2O基底对铀酰化合物的SERS研究,探讨了UO22+在银上的吸附增强机理。Ag-O-UO22+的吸附作用增强了 UO22+的SERS信号,同时导致电荷通过氧桥从银转移至铀酰基团,使其特征峰向低波数偏移。2、通过“粘贴&剥离”的方法将银纳米棒(AgNRs)活性结构从刚性的硅片衬底表面转移至柔性透明的胶带表面,制备了 AgNRs SERS胶带柔性基底。将AgNRs SERS胶带粘至被测物表面或放置溶液中,采用背入式的测量方式,建立了原位检测的技术,并对铀酰化合物进行了 SERS研究。原位研究的方法避免了 UO22+水解对其峰位的干扰。研究表明,不同种态的铀酰络合物在AgNRs上吸附时存在配体释放的过程,铀酰化合物的SERS总峰变宽来自于铀酰基团与多种氧化态银物种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利用AgNRs SERS胶带能原位识别不锈钢圆盘表面沾污的0.9 μg/cm2铀酰化合物,也可检测到溶液中100 nmol·L-1 UO22+的SERS信号,具有较好的SERS检测能力。3、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柠檬酸根稳定的银纳米粒子(AgNPs)溶胶。利用UO22+与柠檬酸根和银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将UO22+捕获至AgNPs的“热点”附近,提高了 SERS对UO22+的灵敏度。以柠檬酸根作为内标物归一化UO22+的峰强,实现了对UO22+的定量检测,检出限低至60 nmol·L-1。利用SERS技术首次进行了 AgNPs溶胶增强铀氧化腐蚀产物拉曼光谱的研究。在AgNPs的作用下,U-0.79wt.%Ti合金氧化产物UO2的SERS信号显着被增强,SERS峰位为758 cm-1,表观增强因子达到103量级。SERS技术能识别铀钛合金盐雾腐蚀中的不同腐蚀产物,在铀腐蚀机理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腐蚀初期过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根据现有SERS技术对铀化合物研究的不足之处,制备了三种银基底,研究了UO22+的v1对称伸缩振动频率偏移和出现多峰的原因,建立了可适用于铀表面腐蚀产物和核应急响应不同场景的铀化合物快速分析的T-SERS、原位SERS和SERS定量检测技术。相关研究成果有望用于实际环境中含铀物质及其它分子的快速检测应用,同时这些通用方法的建立将会为SERS技术的实用化提供有力支撑。
龚宇[8](2019)在《SCF/cKit信号通路在人胚眼早期发育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不同于身体其他器官,视觉器官需要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精细的尺寸调控,以便光线得以聚焦在视网膜黄斑区,形成清晰的图像。视杯(optic cup,OC)是胚眼早期发育中形成的重要组织结构,视杯的形态发生中的任何异常都会导致严重的眼病,如无眼畸形、小眼球综合征和眼先天性缺损。神经视网膜(neural retina,NR)的内陷(invagination)是视杯形态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它包括三个连续的局部过程即:神经视网膜的松弛、睫状缘细胞顶端收缩和神经视网膜组织的扩张。组织生物力学的改变是组织形变的根本原因,其中细胞增殖提供的组织张力和细胞局部收缩提供的收缩力是组织生物力学的核心。视杯形态形成的三个局部过程均发生在视泡原始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与原始神经视网膜交界区,即所谓的睫状缘区(ciliary marginal zone)。关于睫状缘区细胞是否参与视杯的形态形成及其参与生物力学调控的细胞及分子机制并不清楚。cKit表面抗原,也称为SCFR或CD117,作为介导胞外信号的细胞膜受体,在胚眼早期发育起始,就已经在视网膜有一定水平的表达。体外条件下,视网膜睫状上皮(ciliary epithelium,CE)神经干细胞中cKit表达上调,提示cKit介导的信号转导可能是神经视网膜干细胞行为的调控机制之一。但是,cKit在胚眼发育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具体功能与调控机制并不清楚。研究目标:1.认识cKit及其配体SCF在hESC来源3D视杯发育中的表达与分布,尤其是其与睫状缘的关系;2.研究SCF/cKit信号通路在hESC来源3D视杯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机制;3.研究SCF/cKit信号通路在眼发育性疾病病理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机制。研究假设:SCF/cKit信号通路在hESC来源3D视杯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SCF/cKit信号通过调节hESC来源3D视杯睫状缘区视网膜干/祖细胞的细胞增殖周期,改变睫状缘组织生物力学,促进视杯形态形成。在病理环境压力下,SCF/cKit信号通路的激活能够保护神经视网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维持神经视网膜正常发育。研究方案:1、利用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诱导体外3D视杯,模拟人胚眼早期发育过程,研究cKit及其配体SCF在hESCs来源3D视杯的表达特征;2、药理学调控SCF/cKit信号通路,研究SCF/cKit信号通路在hESCs来源3D视杯的形态形成和神经发生中的功能和机制;3、利用乙醇和hESCs来源3D视杯建立酒精胚胎综合征眼发育畸形疾病模型,研究SCF/cKit信号通路的调控在胚胎酒精综合征眼发育畸形疾病病理过程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意义:阐述SCF/cKit信号通路在胚眼发育的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功能与机制,完善胚眼早期发育中形态形成和神经发生的调控机制,为眼发育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方法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本部分实验拟首先利用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诱导体外3D视杯的自发形成。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胚眼早期发育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双光子显微镜活体钙成像技术考察睫状缘区组织形态、细胞多样性和干细胞相关的特征性钙离子发放频谱,验证hESCs来源3D视杯模拟人胚眼早期发育的可靠性,考察hESCs来源3D视杯中睫状缘的组织与细胞特性。第二部分:本部分实验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研究cKit及其配体SCF在hESCs来源3D视杯多个发育时间点的空间表达特征,重点其在睫状缘区域的表达特点。通过cKit激活型配体SCF和特异性抑制剂isck03药理学调控SCF/cKit信号通路,利用形态测量、BrdU标记示踪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研究SCF/cKit信号通路在hESCs来源3D视杯的形态形成和神经发生中的功能和机制。第三部分:本部分实验利用乙醇和hESCs来源3D视杯建立酒精胚胎综合征眼发育畸形疾病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双光子显微镜活体钙成像技术研究该疾病模型的病理过程,并结合药理学干预研究SCF/cKit信号通路的调控在胚胎酒精综合征眼发育畸形疾病病理过程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结果:根据不同的研究实验,本课题研究结果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hESCs来源3D视杯具有典型的神经视网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视杯样结构,且表达视网膜发育特异性基因如Rax、Chx10、Pax6和MITF等,可以很好模拟人胚眼早期发育。同时,hESCs来源3D视杯能发育出具有典型的长楔形形态的睫状缘结构,并阳性表达人睫状缘特异性分子标志SSEA1。hESCs来源3D视杯的睫状缘区视网膜干/祖细胞可以进一步划分为Chx10+Sox2-细胞和Chx10+Sox2+细胞两个细胞亚群。另外,hESCs来源3D视杯的睫状缘区视网膜干/祖细胞的钙离子发放主要呈全细胞一过性高幅值钙波和细胞局部的低幅值高频率钙波。之前的研究称这两种特征性钙波分别与神经发生中的往返运动性细胞核迁移(interkinetic nuclear migration,INM)和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第二部分:在hESCs来源3D视杯诱导第24天,cKit特异性表达分布于hESCs来源3D视杯神经视网膜,并在睫状缘中高表达,至诱导第30天其表达逐渐局限于睫状缘区,并至诱导第45天失去表达。SCF的表达主要分布于神经视网膜内层底端和视网膜色素上皮。SCF/cKit信号通路的激活能够提高hESCs来源3D视杯睫状缘区视网膜干细胞/祖细胞的BrdU摄取率和稀释率,增加细胞增殖速率,促进睫状缘视网膜干/祖细胞的细胞周期进展,从而增强细胞增殖提供的切线张力,加速神经视网膜内凹折叠形成视杯形态。SCF/cKit信号通路的激活能够增强hESCs来源3D视杯睫状缘区顶端pMLC活性,产生细胞顶端张力以产生朝向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拉力;同时SCF/cKit信号通路的激活还能促进细胞骨架F-actin解聚,降低组织刚性以利于神经视网膜发生形变,促进视杯形态形成。SCF/cKit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了hESCs来源3D视杯中央部神经视网膜幼稚神经节细胞的迁移和成熟,减少了发育中的细胞凋亡。SCF/cKit信号通路的紊乱还能促使视网膜终末细胞提前分化,影响了视网膜祖细胞的命运选择及定向分化。第三部分:1%乙醇浓度导致hESCs来源3D视杯神经视网膜的厚度明显变薄,降低了3D视杯组织生长速率;显着增加了hESCs来源3D视杯神经视网膜细胞凋亡,减少了Ki67+增殖细胞数量;阻碍了幼稚神经节细胞的迁移和成熟,导致神经上皮底端神经节细胞Tuj1信号完全缺失;减弱了细胞增殖相关的一过性全细胞钙波,增加了细胞凋亡相关的细胞局部钙波,有效模拟了胚胎酒精综合征的眼发育畸形病理发生。SCF/cKi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减少酒精胚胎综合征眼发育畸形病理模型中的细胞凋亡,逆转神经节细胞迁移障碍,促进幼稚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视网膜内层的正常分布,维持hESCs来源3D视杯神经视网膜的正常组织发育。研究结论:1、本研究首次揭示了:hESCs来源3D视杯中的睫状缘细胞通过SCF/cKit信号通路的调控参与了视杯的形态形成。创新性利用慢病毒Lenti-CMV-GCaMP5G构建了表达遗传编码的钙指示剂GCaMP5G的人胚胎干细胞系H1-GCaMP5G,由此发现hESCs来源3D视杯中睫状缘区视网膜干/祖细胞具备一定的细胞多样性,具有与神经干细胞相关的钙离子发放频谱。2、本研究明确了:hESCs来源3D视杯诱导第30天,cKit的高表达局限于其睫状缘区,并随着发育进行其表达逐渐消失。因此,hESCs来源3D视杯诱导第30天时,其cKit+细胞可以按照cKit表达强度可以分为两类:位于周边部神经视网膜的cKit+strong睫状缘区视网膜干/祖细胞,和位于中央部神经视网膜内层的cKit+dim视网膜祖细胞。3、本研究首次阐述了:SCF/cKit信号通路在hESCs来源3D视杯发育中,能够调控睫状缘干/祖细胞的周期进展,调节睫状缘区细胞顶端张力,改变局部细胞系统动力学,促进神经视网膜内陷和形变,加速视杯的形态形成。另外,SCF/cKit信号还能调控hESCs来源3D视杯神经视网膜中幼稚的神经节细胞迁移,调控神经视网膜细胞凋亡,影响视网膜祖细胞命运,调控视网膜神经发生。4、本课题率先报道了:在胚眼发育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比如孕期饮酒导致的胚胎酒精综合征眼发育畸形,hESCs来源3D视杯SCF/cKi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减少神经视网膜细胞凋亡,逆转幼稚神经节细胞的迁移障碍,帮助胚胎视网膜组织应对病理因素的压力,维持神经视网膜正常的组织生长和神经发生。为胚胎酒精综合征眼发育畸形的诊治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宋佳蕾[9](2019)在《天然产物flavaglines对红白血病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Fli-1是ETS转录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调节癌症的起始和进程,包括:无限增殖、造血作用、基因组不稳定性、抑制凋亡和阻滞分化,其不正常表达或易位能诱导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生。尤为重要是,已有研究证据表明Fli-1调控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分化,高表达Fli-1的免疫细胞其微环境有助于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扩增。因此,本研究课题基于Fli-1作为一个抗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从天然产物提取物来源的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Fli-1抑制作用的小分子先导化合物,并采用红白血病细胞和F-MuLV诱导的红白血病小鼠模型对其进行抗红白血病活性的初步评价。经过筛选,本研究获得一组在体内外均具有显着抗红白血病活性的flavagline类化合物4′-demethoxy-3′,4′-methylenedioxy rocaglaol(A1544)和rocaglaol(A1545);进一步从诱发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分化等方面阐明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红白血病的抑制作用,并解释其中可能参与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A1544和A1545抑制肿瘤活性上的表现:A1544和A1545抑制了高表达Fli-1细胞株CB7、HEL、Daudi、MM1.S和RPMI8226的增殖作用。我们发现A1544和A1545阻滞小鼠和人红白血病细胞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的转化。在红白血病小鼠模型中,A1544和A1545延缓了红白血病小鼠的发病进程。(2)Fli-1敲减的HEL、Daudi、MM1.S和RPMI8226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Fli-1沉默HEL细胞株出现凋亡现象。A1544和A1545在转录后水平抑制Fli-1的表达,A1544和A1545能通过下调Fli-1表达抑制红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增殖。(3)A1544和A1545降低了红白血病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红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A1544和A1545导致细胞凋亡可能的一条路径是化合物作用于红白血病细胞后,促凋亡蛋白bax上调和抑凋亡蛋白BCL2下调,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进一步caspase 9活化形成cleaved caspase 9,然后召集并激活形成cleaved caspase 3并作用于PARP1,激活细胞内部线粒体凋亡途径。A1544和A1545也下调caspase8从死亡受体路径诱导红白血病细胞凋亡,同时下调两条凋亡路径的连接蛋白bid。(4)分析A1544和A1545在红白血病细胞红系分化上的表现:这两个小分子先导化合物上调了红系分化相关因子EKLF、β-globin、GATA1、SHIP1、p27KIP1、NFE2基因的表达,但不影响巨核系分化相关基因p21CIP1和PF4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方法分析A1544和A1545处理的HEL细胞,红系分化表面抗原CD71的表达增加,巨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抗原CD41的表达几乎没有变化。类似的结果也在红白血病小鼠体内实验出现,A1544和A1545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小鼠脾细胞中CD71或TER119的表达。(5)对信号通路方面的影响:A1544和A1545作用于c-Raf-MEK1/2-ERK1/2通路,下调了MNK1介导的eIF4E磷酸化。A1544和A1545下调survivin的表达与eIF4E的失活有关。综上所述,本课题基于治疗靶点Fli-1,筛选鉴定出可用于潜在治疗白血病的小分子flavagline类化合物4′-demethoxy-3′,4′-methylenedioxy rocaglaol(A1544)和rocaglaol(A1545),并进一步研究其抗红白血病活性的分子机制,为红白血病的治疗药物研发提供研究基础和临床前指导。同时,本课题也初步验证了Fli-1作为红白血病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发现Fli-1参与了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flavagline类化合物或其他Fli-1抑制剂有望应用于高表达Fli-1的多种类型肿瘤的治疗。
苏岩[10](2019)在《Brpf1单倍剂量效应与神经环路可塑性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文中认为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ID)属于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认知能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功能缺陷。研究表明,智力障碍的病因复杂,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研究报道BRPF1(bromodomain and PHD finger-containing protein 1)与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形成复合体,调控组蛋白的乙酰化,在表观遗传转录调控中至关重要。临床研究表明,BRPF1剂量不足的患者多表现出智力障碍,提示Brpf1的单倍剂量效应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但目前其具体的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并不清晰。在本课题中,我们通过Emx1-cre小鼠与Brpf1fl/fl小鼠交配后获得Brpf1杂合敲除小鼠,用于模拟BRPF1基因突变的病人。我们发现,Brpf1杂合缺失导致神经元树突复杂性下降,在海马颗粒细胞以及皮层锥体神经元中均观察到此现象。同时我们也发现Brpf1杂合敲除导致神经元树突棘密度下降,形态受损,以及突触形态明显改变受损。电生理的结果显示Brpf1单倍剂量导致神经环路中mEPSCs的频率和幅度都明显下调,小鼠表现出行为上的异常,包括焦虑水平降低,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受损。我们的结果提示Brpf1基因的单倍剂量效应在神经元树突分枝、树突棘形态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进一步解析BRPF1基因相关的智力障碍疾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新的线索。
二、狭小区域内白血病聚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狭小区域内白血病聚集(论文提纲范文)
(1)BRD4天然抑制剂3’,4’,7, 8-Tetrahydroxyflavone的发现及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观遗传概述 |
1.3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 |
1.3.1 组蛋白乙酰化 |
1.3.2 组蛋白磷酸化 |
1.3.3 组蛋白甲基化 |
1.4 Bromodomains家族蛋白概述 |
1.5 研究BET亚家族及BRD4的意义 |
1.6 BET亚家族蛋白抑制剂研究进展 |
1.7 天然化合物的优势及开发 |
1.8 台湾相思及其活性成分3',4',7,8-Tetrahydroxyflavone的相关研究 |
1.9 急性髓系白血病在表观遗传方面的进展 |
1.10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BRD4天然抑制剂3478的发现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AlphaScreen Assay |
2.3.2 AlphaScreen Counter Assay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筛选出对BRD4-BD1具有较好活性的天然化合物3478 |
2.4.2 3478对BRD4-BD2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
2.4.3 AlphaScreen Counter Assay验证筛选结果是可信的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3478体外对MV4-11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药物及细胞株 |
3.2.2 实验耗材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的培养 |
3.3.2 细胞增殖试验 |
3.3.3 细胞凋亡试验 |
3.3.4 Western blot检测MV4-11细胞中BRD4以及c-Myc的表达水平 |
3.3.5 数据处理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BRD4在MV4-11细胞中显着高表达 |
3.4.2 3478对MV4-11细胞生长的影响 |
3.4.3 3478对MV4-11细胞生长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3478体内抑制MV4-11皮下移植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药物 |
4.2.2 实验细胞 |
4.2.3 实验动物 |
4.2.4 实验耗材、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的培养 |
4.3.2 人髓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MV4-11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4.3.3 各实验组给药处理 |
4.3.4 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BRD4蛋白以及肿瘤因子c-Myc的水平 |
4.3.5 免疫荧光检测瘤组织中c-Myc的表达 |
4.3.6 qRT-PCR检测瘤组织中c-Myc的mRNA水平 |
4.3.7 数据处理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各组小鼠生长状况观察 |
4.4.2 各组小鼠瘤组织生长状况观察 |
4.4.3 瘤组织取材及观察 |
4.4.4 3478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4.4.5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478对瘤组织中c-Myc mRNA的影响 |
4.4.6 免疫荧光法检测3478对瘤组织中肿瘤标志物c-Myc的影响 |
4.4.7 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BRD4、c-Myc蛋白表达水平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3478与BRD4蛋白共晶结构的解析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质粒及菌株 |
5.2.2 化学试剂及耗材 |
5.2.3 试剂盒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常用溶液及配制方法 |
5.3 实验方法 |
5.3.1 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
5.3.2 质粒转化 |
5.3.3 蛋白表达 |
5.3.4 蛋白纯化及检测 |
5.3.5 蛋白质结晶 |
5.3.6 数据收集及结构解析与建模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蛋白质纯化结果 |
5.4.2 3478与BRD4-BD1及BD2复合物晶体 |
5.4.3 X-射线衍射复合物晶体结果 |
5.5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附: 综述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AML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治疗原则 |
1.3 辨证论治 |
2 中医药治疗AML |
2.1 自拟方治疗 |
2.2 中成药治疗 |
2.3 协定处方治疗 |
3 中医药治疗AML的机制研究 |
3.1 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
3.2 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 |
3.3 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
3.4 提高机体免疫力、增效减毒 |
3.5 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及其生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常用磁场装置 |
1.2.2 磁场对肿瘤细胞的非热生物学效应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研制 |
2.1 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1 系统功能与指标 |
2.1.2 总体设计方案 |
2.1.3 线圈的选型 |
2.2 磁场内置型细胞培养系统设计 |
2.2.1 改进型亥姆霍兹线圈设计 |
2.2.2 线圈驱动单元设计 |
2.2.3 磁场采集单元设计 |
2.3 磁场外置型细胞培养系统设计 |
2.3.1 三维亥姆霍兹线圈设计 |
2.3.2 细胞培养环境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性能测试及其生物效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性能测试 |
3.2.1 改进型亥姆霍兹线圈测试 |
3.2.2 三维亥姆霍兹线圈测试 |
3.3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3.1 细胞培养 |
3.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3.3 MTT细胞存活率检测法 |
3.3.4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3.4 极低频交变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照射方向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2 磁场强度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3 磁场频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极低频交变磁场对乳腺癌细胞生物效应的蛋白组学分析 |
4.1 蛋白组学技术 |
4.1.1 蛋白质、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 |
4.1.2 基于质谱法的蛋白质组学 |
4.1.3 定量蛋白组学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4.2.2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4.2.3 免疫印迹法 |
4.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与细胞周期 |
4.3 磁场照射对乳腺癌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
4.3.1 基于质谱法的蛋白样品鉴定总览 |
4.3.2 差异表达蛋白(DEPs)的筛选 |
4.3.3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类 |
4.3.4 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富集分析 |
4.3.5 差异表达蛋白的免疫印迹及实验验证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5.1 细胞凋亡 |
5.1.1 凋亡的主要信号通路 |
5.1.2 凋亡的负调控因子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细胞培养 |
5.2.3 DAPI细胞核染色 |
5.2.4 细胞内活性氧(ROS)测定 |
5.2.5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
5.3.2 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乳腺癌细胞G2-M期周期阻滞 |
5.3.3 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细胞凋亡与活性氧的关系 |
5.3.4 GSK-3β在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二元社会下的家具产业结构转型 ——以顺德乐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经济与社会的研究 |
(二)社会与企业的研究 |
(三)珠三角行业经济的研究 |
(四)乐从家具产业的研究 |
三、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乐从家具产业的基础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以前) |
第一节 奠基期:明清至建国初期 |
一、广府地区的行会组织 |
二、从家庭作坊到搭棚会馆 |
第二节 过渡期:共和国集体化时期——20 世纪80 年代初 |
一、建国初期——20 世纪70 年代初期 |
二、20 世纪70 年代初——80 年代初 |
小结 |
第二章 乐从家具产业的起步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初——90 年代中) |
第一节 伞式社会与地方企业 |
一、乡镇集体企业 |
二、私营企业 |
第二节 蜂窝式社会与家具制造业 |
一、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
二、价值链网络:家具产销模式确立 |
三、家具工厂的聚合与裂变 |
第三节 反思:家具厂“野蛮生长” |
小结 |
第三章 乐从家具产业的形成阶段(20 世纪90 年代末—2011 年) |
第一节 伞式社会与地方产业 |
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二、搭建行业高端平台 |
第二节 蜂窝式社会与产业集群 |
一、跨越式变迁:从简易棚户到高级家私城 |
二、高潮:家具会展经济 |
三、行业群体:乐从家具协会 |
四、成熟:家具产业链的形成 |
第三节 反思:行业群体的依附性 |
小结 |
第四章 乐从家具产业的升级阶段(2012 年——至今) |
第一节 伞式社会与地方产业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特色小镇的布局规划 |
第二节 蜂窝式社会与产城融合 |
一、融合:产学研旅型 |
二、深耕:产业链优化 |
第三节 反思:强伞下的中小企业何去何从? |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家具产业四大阶段间的衔接发展 |
二、连续谱:家具产业结构“传统—现代”转型 |
三、“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的强弱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和附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对人体呼吸微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 |
1.1.2 呼吸系统疾病与人体呼吸微环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通风方式与室内环境 |
1.2.2 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 |
1.2.3 人体暴露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基本理论 |
2.1 大气稳定性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大气稳定性判据 |
2.2 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 |
2.2.1 基本概念 |
2.2.2 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判据 |
2.3 瑞利-伯纳德不稳定性 |
2.3.1 基本概念 |
2.3.2 瑞利-伯纳德不稳定性与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的联系与区别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重浮力效应温差射流运动规律 |
3.1 自由射流 |
3.2 温差射流 |
3.3 多重浮力效应基本公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工况真人呼吸实验研究 |
4.1 实验室与实验设备 |
4.1.1 测试房间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与实验设置 |
4.2.1 实验方法 |
4.2.2 不同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设置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单人工况呼吸实验结果 |
4.3.2 双人工况交互呼吸实验结果 |
4.3.3 呼吸高度CO_2浓度变化规律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工况人体交互呼吸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5.1 人体交互呼吸过程数值模拟方法 |
5.1.1 CFD控制方程组 |
5.1.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5.1.3 用户自定义函数 |
5.2 人体交互呼吸过程模型建立 |
5.2.1 模型尺寸 |
5.2.2 网格划分 |
5.2.3 湍流模型选择 |
5.2.4 边界条件 |
5.2.5 求解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速度场与温度场分布 |
5.3.2 浓度场分布 |
5.3.3 模拟验证 |
5.4 小结 |
第6章 有限空间稳定性在太空舱呼吸微环境应用研究 |
6.1 概述 |
6.2 模型建立 |
6.2.1 模型尺寸 |
6.2.2 网格划分 |
6.2.3 控制方程 |
6.2.4 边界条件 |
6.2.5 工况设置 |
6.2.6 求解计算 |
6.3 结果讨论 |
6.3.1 垂直温度梯度分布 |
6.3.2 温度与速度分布云图 |
6.3.3 呼吸微环境与太空舱大环境中的CO_2浓度分布 |
6.3.4 通风换气次数对微重力环境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工况人体暴露分析 |
7.1 暴露参数 |
7.2 常重力单人工况呼吸实验暴露分析 |
7.3 常重力双人工况交互呼吸实验暴露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研究 |
(5)代谢组学评价口腔鳞状细胞癌外科安全切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 GC-MS非靶向筛选口腔鳞癌及切缘组织内氨基酸代谢标志物的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UHPLC-MS/MS靶向定量检测口腔鳞癌和切缘组织氨基酸代谢标志物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DESI-MSI可视化原位检测口腔鳞癌切缘组织内脂质代谢标志物的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博士期间主要奖励 |
博士期间学术交流情况 |
(6)空间视域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工业题材小说中生产空间的裂变 |
2.1 工厂的解构和重组 |
2.2 工业的生产和规训 |
3 工业题材小说中生活空间的书写 |
3.1 物理空间的变迁 |
3.2 情感空间的敞开 |
4 工业题材小说中个人空间的聚焦 |
4.1 工人形象的塑造 |
4.2 工人身份的重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银基底与含铀物质粘合体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铀化合物分析方法简介 |
1.1.1 铀酰离子分析方法 |
1.1.2 铀氧化物及其分析方法 |
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1.2.1 光散射理论及拉曼光谱学分支简介 |
1.2.2 SERS增强机制 |
1.2.3 SERS基底的种类 |
1.2.4 SERS的应用简介 |
1.3 SERS技术用于铀化合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
1.3.1 基于纳米薄膜结构的SERS分析方法 |
1.3.2 基于纳米溶胶的SERS分析方法 |
1.3.3 小结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柔性胶带收集-AgNRs@ Al_2O_3 (T-SERS)基底用于铀酰化合物的SERS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
2.2.2 T-SERS基底的制备 |
2.2.3 银、金基底和氧化银聚集体的制备 |
2.2.4 仪器设备与测量方法 |
2.3 T-SERS基底的表征与SERS性能 |
2.3.1 AgNRs@Al_2O_3基底的形貌 |
2.3.2 柔性胶带对T-SERS基底SERS性能的影响 |
2.3.3 T-SERS基底的SERS检测性能 |
2.4 T-SERS基底用于铀酰化合物的SERS研究 |
2.4.1 氧化铝层对硝酸铀酰的SERS峰强峰位的影响 |
2.4.2 T-SERS基底对胶带表面硝酸铀酰的SERS研究 |
2.4.3 T-SERS基底对不锈钢和岩石表面沾污硝酸铀酰的SERS研究 |
2.5 铀酰离子在基底表面的吸附增强机制研究 |
2.5.1 银、金SERS基底和氧化银聚集体的结构形貌分析 |
2.5.2 银、金SERS基底和氧化银聚集体对铀酰离子的SERS研究 |
2.5.3 铀酰离子在银基底上的吸附增强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纳米棒柔性基底用于铀酰化合物的原位SERS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
3.2.2 AgNRs SERS胶带的制备 |
3.2.3 仪器设备与测量方法 |
3.3 AgNRs SERS胶带的表征与SERS性能 |
3.3.1 AgNRs SERS胶带的形貌和粘性分析 |
3.3.2 AgNRs SERS胶带SERS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3 AgNRs SERS胶带的原位SERS检测性能 |
3.4 AgNRs SERS胶带用于铀酰化合物的原位SERS研究 |
3.4.1 AgNRs SERS胶带对铀酰化合物粉末的原位SERS研究 |
3.4.2 AgNRs SERS胶带对不锈钢和岩石表面沾污硝酸铀酰的原位SERS研究 |
3.4.3 AgNRs SERS胶带对硝酸铀酰溶液的原位SERS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gNPs溶胶用于铀酰离子和铀氧化物的SERS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试剂和材料 |
4.2.2 柠檬酸根稳定的AgNPs溶胶的制备 |
4.2.3 仪器设备与测量方法 |
4.3 AgNPs溶胶用于溶液中铀酰离子的SERS研究 |
4.3.1 AgNPs的形貌表征 |
4.3.2 AgNPs溶胶对铀酰离子的SERS定量分析研究 |
4.4 AgNPs溶胶用于铀氧化物的SERS研究 |
4.4.1 AgNPs对二氧化铀的SERS研究 |
4.4.2 AgNPs对铀-0.79wt.%钛合金盐雾腐蚀氧化产物的SERS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8)SCF/cKit信号通路在人胚眼早期发育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hESC来源的3D视杯模拟人胚眼早期发育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3 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SCF/cKit信号通路在hESCs来源3D视杯发育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3 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SCF/cKit信号通路对胚胎酒精综合征眼发育病理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3 方法 |
4.4 结果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胚眼早期形态形成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天然产物flavaglines对红白血病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产物在肿瘤治疗上的地位 |
1.2.2 Flavagline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
1.2.3 Fli-1 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本论文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筛选出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活性的flavagline类化合物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萤光素酶筛选检测 |
2.3.3 蛋白免疫印迹 |
2.3.4 PCR |
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6 细胞活性测定 |
2.3.7 PI法测定细胞周期 |
2.3.8 红白血病小鼠体内实验 |
2.3.9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Fli-1 在多种血液肿瘤细胞中的表达 |
2.4.2 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Fli-1 反式激活作用的影响 |
2.4.3 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Fli-1 表达的影响 |
2.4.4 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多种血液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 |
2.4.5 Flavagline类化合物抑制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2.4.6 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红白血病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
2.4.7 Flavagline类化合物在红白血病小鼠上的治疗效果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Flavagline类化合物诱导红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促凋亡途径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FITC Annexin V/PI法测定细胞凋亡 |
3.3.2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3.3.3 蛋白免疫印迹 |
3.3.4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Flavagline类化合物诱导红白血病细胞的凋亡 |
3.4.2 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线粒体凋亡路径的影响 |
3.4.3 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死亡受体凋亡路径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红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红白血病细胞分化 |
4.3.2 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小鼠脾细胞分化 |
4.3.3 PCR |
4.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5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Flavagline类化合物增加了红白血病细胞红系分化标志的表达 |
4.4.2 Flavagline类化合物增加了红白血病小鼠脾细胞红系分化标志的表达 |
4.4.3 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Flavagline类化合物失活ERK-eIF4E通路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蛋白免疫印迹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Flavagline类化合物作用于ERK-eIF4E通路 |
5.4.2 Flavagline类化合物对eIF4E活性的影响 |
5.4.3 Flavagline类化合物下调survivin的表达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Fli-1 参与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构建稳定沉默Fli-1 的细胞株 |
6.3.2 蛋白免疫印迹 |
6.3.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6.3.4 稳定沉默Fli-1 细胞株细胞凋亡的测定 |
6.3.5 数据统计分析 |
6.4 实验结果 |
6.4.1 Fli-1 敲减抑制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6.4.2 Fli-1 对红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
6.4.3 Fli-1 下调减弱flavagline类化合物的红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Flavagline类化合物下调Fli-1 表达的作用途径 |
7.1 前言 |
7.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7.3 实验方法 |
7.3.1 蛋白免疫印迹 |
7.3.2 mi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7.3.3 数据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MiR-145在flavagline类化合物抑制Fli-1 表达中的作用 |
7.4.2 蛋白合成途径在flavagline类化合物抑制Fli-1 表达中的作用 |
7.4.3 蛋白酶体途径在flavagline类化合物抑制Fli-1 表达中的作用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Brpf1单倍剂量效应与神经环路可塑性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英文缩写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大脑兴奋性神经元的树突形成及突触联系的建立 |
1.1.1 树突的发育 |
1.1.2 树突棘的发育 |
1.1.3 突触联系的建立 |
1.1.4 树突分枝发育的调控机制 |
1.1.5 介导树突棘动态发育的分子机制 |
1.1.6 神经元突触传递 |
1.1.7 树突发育异常与多种神经发育疾病 |
第二节表观遗传调控因子Brpf1 |
1.2.1 Brpf1的生物学特性 |
1.2.2 Brpf1的时空表达模式 |
1.2.3 Brpf1的功能研究 |
1.2.4 与Brpf1突变相关的神经发育疾病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 |
2.1.3 溶液配制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基因型鉴定 |
2.2.2 小鼠组织收取及冰冻切片的制备 |
2.2.3 免疫荧光染色 |
2.2.4 总RNA的提取和总c DNA的制备 |
2.2.5 荧光实时定量PCR |
2.2.6 原代神经元培养 |
2.2.7 高尔基染色及树突的复杂性分析 |
2.2.8 透射电镜实验 |
2.2.9 小鼠行为学实验 |
2.2.10 电生理实验 |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Brpf1杂合缺失小鼠的获得和鉴定 |
第二节 Brpf1单倍剂量引起焦虑相关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异常 |
3.2.1 Brpf1杂合缺失小鼠自发运动能力无明显障碍 |
3.2.2 Brpf1单倍剂量导致成年焦虑行为缺陷 |
3.2.3 Brpf1杂合缺失小鼠抑郁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无明显异常 |
3.2.4 Brpf1单倍剂量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等认知功能受损 |
第三节 杂合敲除Brpf1导致海马区域兴奋性突触传递明显减少 |
3.3.1 Brpf1 杂合缺失小鼠表现出海马CA1 区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减少 |
3.3.2 Brpf1 单倍剂量导致小鼠海马CA1 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
第四节 Brpf1杂合缺失对小鼠大脑整体形态的影响 |
3.4.1 Brpf1杂合敲除导致胼胝体略微变薄 |
3.4.2 Brpf1杂合敲除后皮层神经元数量无明显异常 |
3.4.3 Brpf1杂合敲除后海马颗粒细胞数量及颗粒细胞层的面积无明显改变 |
第五节 Brpf1剂量依赖性的调控神经元树突分枝和树突棘形态 |
3.5.1 Brpf1单倍剂量导致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树突分枝复杂性降低 |
3.5.2 Brpf1单倍剂量导致小鼠皮层锥体细胞的树突分枝复杂性降低 |
3.5.3 Brpf1单倍剂量导致树突棘密度明显下调 |
3.5.4 Brpf1单倍剂量导致树突棘形态受损 |
3.5.5 体外环境下,Brpf1单倍剂量导致神经元树突分枝复杂性降低 |
3.5.6 体外环境下,Brpf1单倍剂量导致神经元的轴突生长受损 |
第六节 Brpf1剂量依赖性的调控突触的形态发生的进程 |
3.6.1 Brpf1单倍剂量导致突触数目明显减少 |
3.6.2 Brpf1单倍剂量导致突触形态异常 |
3.6.3 Brpf1杂合敲除小鼠突触囊泡总数无明显改变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第一节 Brpf1杂合子小鼠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类智力障碍 |
第二节 Brpf1剂量依赖性的调控神经元树突的分枝和树突棘的形成 |
第三节 Brpf1剂量依赖性的调控突触的形态发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狭小区域内白血病聚集(论文参考文献)
- [1]BRD4天然抑制剂3’,4’,7, 8-Tetrahydroxyflavone的发现及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制研究[D]. 李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及其生物效应研究[D]. 徐奡澍.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二元社会下的家具产业结构转型 ——以顺德乐从为例[D]. 何绮珊.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4]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对人体呼吸微环境的影响研究[D]. 邓晓瑞. 湖南大学, 2020(02)
- [5]代谢组学评价口腔鳞状细胞癌外科安全切缘的研究[D]. 杨细虎. 南京大学, 2020(09)
- [6]空间视域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78-2000)[D]. 王海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7]基于银基底与含铀物质粘合体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研究[D]. 姜交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
- [8]SCF/cKit信号通路在人胚眼早期发育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龚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 [9]天然产物flavaglines对红白血病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宋佳蕾. 重庆大学, 2019(01)
- [10]Brpf1单倍剂量效应与神经环路可塑性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 苏岩. 东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