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水稻杂交组合直链淀粉的遗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兵[1](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提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倪金龙[2](2021)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杂交水稻技术通过对杂种优势的利用,显着提高了水稻单产水平。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和基于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法是当前杂交水稻技术的主要类型,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稻米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三系法配组的不自由和两系法制种的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研创一种配组自由、制种风险较低的杂交水稻新技术,对于杂交水稻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雁农S(YnS)是一种低温雄性不育、高温可育的反向温敏核不育系(即与传统的光温敏不育系低温可育、高温不育的特性相反),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9-29.5℃,低于29℃表现为雄性不育。育种家们业已利用YnS选配出多个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生产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YnS低温敏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尚不甚清楚,不育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也未见报道。此前的研究还发现:用YnS型不育系与传统两系不育系农垦58S及其衍生不育系7001S等进行杂交,其F1在各种光温条件下均表现出稳定的雄性不育现象。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育成了不受光温影响的新型雄性不育系天丰HS。这就更需要对YnS基因型进行深度解析,通过对相关功能基因的标记、定位和克隆,进一步揭示其遗传规律,更好的为育种应用服务。本研究围绕上述目标,在系统分析YnS低温敏不育性状遗传表现的基础上,精细定位和克隆了相关不育基因,揭示了YnS低温敏不育基因介导的光温稳定型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和应用前景。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YnS分别与R608和L422杂交得到的F2分离群体,在第6和第10染色体上定位到2个控制低温敏核不育性状的主效位点,分别命名为rtms6和rtms10。通过进一步构建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分别将rtms6和rtms10精细定位在~87kb和~55kb的物理区间内。转录组测序和RT-PCR分析显示,~87kb区间内的Loc_Os06g08380转录本在22℃低温条件下特异下调表达。遗传互补试验初步证明Loc_Os06g08380即为rtms6。~55kb区间内也发现了rtms10的候选基因,克隆和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2)利用YnS作不育基因供体转育而成的两个新遗传背景的材料,一个为R608背景的rtms6、rtms10、rtms6rtms10近等基因系,另一个为L422背景的rtms10近等基因系(L422自身携带有rtms6),分别将它们与1892S杂交,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条件下观察不同F1植株的育性,发现仅rtms6rtms10型近等基因系与1892S杂交F1表现为光温稳定型不育,表明rtms6和rtms10共同作用导致了这种杂种光温稳定性雄性不育。(3)构建了YnS与1892F(轮回父本)低世代和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条件下观察,稳定不育单株与可育单株均表现1:1的分离比。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稳定雄性不育性状与rtms10位点共分离,而与rtms6无连锁关系,表明1892F中已携带有rtms6基因,这种光温稳定型不育单株的基因型是rtms6YnSrtms6YnSrtms10YnSrtms101892F。因此,我们将这种杂种光温稳定型雄性不育称为杂合雄性不育(heterozygous male sterility,HMS)。(4)通过分子育种策略构建了具有1892F背景的低(反)温敏雄性不育系1892RS。通过大田种植和人工气候箱处理,1892RS(rtms6YnSrtms10YnS)与1892F(rtms6YnSrtms101892F)杂交F1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即HMS。将1892RS(rtms6YnSrtms10YnS)与1892F(rtms6YnSrtms101892F)杂交F1株系称为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1892F则是1892HS的保持系,记作1892HB。(5)以1892HS为母本,分别与恢复系五山丝苗、粤禾丝苗及R9802进行了测配。通过对F1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考察,结果显示1892HS配制的组合在产量和品质性状上与对照不育系1892S测配的组合无显着差异,表明这种HMS新型不育系具有较好的育种应用潜力,同时保证了配组的自由性与制种的安全性相统一。
周军[3](2020)在《GN1607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糯质小麦作为特色的小麦种质资源,其淀粉具有独特的物理流变学特性,在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利用糯麦品系GN1607分别与非糯小麦品种贵农19号和贵农30号开展杂交与回交,构建不同世代的遗传群体,通过对不同世代遗传群体糯粒性状的调查统计,分析其糯粒性状的遗传特性。并以GN1607为遗传改良对象,对其杂交后代F2群体进行成株期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农艺性状调查;结合相关分子标记对后代群体检测籽粒糯性的基因型,并测定各基因型的直链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筛选农艺性状优良的糯性单株材料,以期为糯质小麦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糯小麦的产业化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糯麦品系GN1607分别与非糯粒小麦品种(贵农19号、贵农30号)进行正反交及回交。其正反交F1代籽粒与非糯亲本的籽粒均表现为非糯,正反交F2代中籽粒的糯性发生分离,其糯粒与非糯粒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63的理论分离比例;正反交F1与糯性亲本或非糯性亲本回交,后代群体中籽粒的糯性均发生分离,其糯粒与非糯粒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7。结果表明,糯麦品系GN1607的糯粒性状是受细胞核遗传物质控制,非细胞质效应,符合3对独立隐性基因的分离比例,糯粒性状表现为隐性。2.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19号构建的F2群体中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幅度为11.47%-38.39%,平均变异系数为20.51%。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农艺性状是穗粒重(38.39%);变异系数最小的农艺性状是小穗密度(11.47%)。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30号构建的F2群体中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幅度为14.06%-40.53%,平均变异系数为21.84%。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农艺性状是穗粒重(40.53%);变异系数最小的农艺性状是株高(14.06%)。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长与小穗数(相关系数为0.672)、穗粒数(0.617)、穗粒重(0.476)均呈极显着正相关。3.在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19号杂交F2群体中近免疫至中抗条锈病的单株分别占1.15%(4个)、23.78%(83个)、38.97%(136个);高抗、中抗白粉病的单株分别占12.03%(42个)、59.22%(61个);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单株有37个(占10.6%)。在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30号构建的F2群体中高抗和中抗条锈病的单株分别占6.27%(21个)、28.06%(94个)。利用相关分子标记对其F2群体进行检测,共检测出179个单株携带Yr5基因,242个单株含有Yr26基因。其中同时携带2个抗性基因(Yr26+Yr5、Pm21+Yr26和Pm21+Yr5)的单株分别为47、25和8个;同时含有3个抗性基因(Pm21+Yr26+Yr5)的单株4个。共获得Wx基因正常类型(A_B_D_)340株;单缺失类型(aa B_D_或A_bb D_或A_B_dd)229株;双缺失类型(A_bbdd或aa B_dd或aabb D_)108株;全缺失类型(aabbdd)7株。4.研究不同Wx基因类型对农艺性状、可溶性糖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和各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结果发现:(1)Wx基因缺失导致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下降;不同Wx基因类型的影响效应依次为:全缺失类型>双缺失类型>单缺失类型;单缺失类型中,Wx-B1a>Wx-D1a>Wx-A1a,说明Wx-B1a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最大,其次依次为Wx-D1a和Wx-A1a;(2)8种Wx基因类型的穗长、株高、小穗数等农艺性状差异不显着,表明Wx基因不会影响小麦的农艺性状;(3)全缺失类型的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正常类型,说明Wx基因对可溶性糖含量可能存在基因剂量递增效应。5.筛选出穗长、小穗数、穗粒数、株高等农艺性状优异的单株13个;抗条锈病的单株338个;抗白粉病的单株103个;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单株37个;农艺性状优良的糯性单株2个。
李馨[4](2019)在《4个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新选育的4个水稻两系不育系(望S、N111S、B621S和023S)和8个父本(KDML105、粤禾丝苗、粤晶丝苗、桂晶丝苗、黄莉丝苗、黄广华占、华航48号、象牙香占)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其在海南三亚和湖南望城2个地点种植的稻米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淀粉特性等,探讨两个不同地点种植的稻米品质和淀粉特性间的差异,分析稻米品质性状和淀粉特性的配合力,为优质稻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111S/粤禾丝苗、N111S/黄广华占、N111S/华航48号、N111S/粤晶丝苗,N111S/黄莉丝苗、望S/粤禾丝苗、023S/黄莉丝苗的稻米品质在两个地点都达到了部标二级或三级优质食用籼稻品种标准,说明这7个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优且受环境的影响较小。(2)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等碾米品质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主要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主要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且受不育系的影响更大;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胶稠度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3)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且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较大。(4)4个不育系中023S和N111S在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8个恢复系中粤晶丝苗在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容易配出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好的杂交组合。(5)不育系望S和恢复系华航48号在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容易配出食味品质优良的杂交稻组合。(6)品种、地点及品种与地点互作均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11个稻米品质性状有极显着影响,其中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5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7)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热浆粘度主要受品种和品种与地点互作间的影响;品种、地点及品种与地点间互作对RVA谱其他7个特征值均有显着影响,但RVA谱特征值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
李建武[5](2019)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块茎淀粉含量及植株熟性性状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文中认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贫困人群营养摄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块茎淀粉含量和植株熟性是马铃薯的两个重要农艺性状。淀粉占块茎干物质的80%左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马铃薯鲜食和加工品质的优劣。不同熟性的品种可以满足不同季节和地区的马铃薯种植和市场供给,亦是重要的品种特性。前人的研究表明,二者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然而受到马铃薯复杂遗传背景及四体遗传特性的影响,针对上述两个性状的遗传研究和分子育种进展缓慢。本研究为了探索上述两个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及二者的遗传关系,构建了以晚熟高淀粉品种‘陇薯8号’和早熟低淀粉品种‘早大白’为亲本的F1分离群体(含192个子代),绘制了四倍体遗传连锁图谱,同时基于6个环境下的表型数据对块茎淀粉含量和植株熟性进行了QTL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倍体F1分离群体的构建与表型鉴定构建了以‘陇薯8号’为母本、‘早大白’为父本的杂交F1分离群体LZ。陇薯8号(L8)的块茎淀粉含量较高,在本研究多个环境中的表型值为20.56%-23.00%,平均21.61%;熟性较晚,表型值为111 d-126 d,平均119 d。早大白(ZDB)的块茎淀粉含量较低,在多个环境下的表型值为11.21%-14.09%,平均12.94%;熟性较早,表型值为64 d–86 d,平均75 d。通过离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以及隔离网室蛭石栽培方式,生产了192个子代基因型及双亲的无病毒种薯,用于表型鉴定及后续分析。于2012年、2013年,在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定西市、天水市、张掖市各设1个试验点,进行了LZ分离群体及其亲本的表型鉴定。在2年3点共6个环境中,LZ群体块茎淀粉含量的表型数据均呈连续性变异,基因型频率呈近似正态分布,表明块茎淀粉含量受多基因控制遗传;虽然植株熟性的表型数据在6个环境中均呈连续性变异,但均呈偏态分布,表明植株熟性受少数主效基因及微效基因控制遗传。上述结果说明,LZ分离群体适合开展块茎淀粉含量和植株熟性的QTL定位遗传分析。2.块茎淀粉含量与植株熟性的相关性分析基于LZ分离群体在6个环境中的表型数据,估算出块茎淀粉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为0.82,而植株熟性的广义遗传力为0.93,两个性状均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说明块茎淀粉含量和植株熟性主要受到遗传位点控制,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植株熟性相对于块茎淀粉含量而言,受到非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小。经相关性分析,LZ分离群体块茎淀粉含量与植株熟性之间除张掖点两年均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外(2012年和2013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4和0.215),在其它两个试验点的相关性均不显着,说明块茎淀粉含量与植株熟性的相关性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上两个性状之间没有紧密的相关性,可能受不同的遗传位点调控。3.双亲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利用85对EcoR I/Mse I、Pst I/Mse I和Sac I/Mse I的AFLP引物组合、86对SSR引物扩增的817个标记,采用双拟测交策略,以四倍体分析软件TetraploidMap for Windows分别构建了LZ群体两个亲本的遗传连锁图谱。母本(L8)遗传图谱全长1245.64 cM,含多态性标记209个(其中58个SSR标记,151个AFLP标记,包括3个共显性标记、112个单显体标记、10个二显体标记、84个双单显体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5.96 cM。该图谱包含12个连锁群,其中10个连锁群均含有完整的4条同源染色体,连锁群LG3和LG9分别含2个和1个同源染色体。根据58个定位信息明确的SSR标记,确定了11个连锁群分别对应除第Ⅳ号以外的其余11条马铃薯染色体。父本(ZDB)遗传图谱全长1310.9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6.21 cM,含多态性标记211个(其中51个SSR标记,160个AFLP标记,包括4个共显性标记、6个单显体标记、24个二显体标记、107个双单显体标记)。该图谱含有13个连锁群,其中,9个连锁群均含有完整的4条同源染色体,其余的4个连锁群各含3条同源染色体。根据51个定位信息明确的SSR标记,将12个连锁群一一对应于马铃薯的12条染色体。双亲连锁图谱的质量能够满足本研究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的要求。4.标记与性状的相关分析通过方差分析(single-point ANOVA)和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确定对块茎淀粉含量具有显着效应且检测频次≥3的标记共有19个,其中8个标记对淀粉含量的提高具有正向遗传效应,11个标记具有负向遗传效应。以上19个标记中的16个分别位于母本(L8)的第Ⅰ、Ⅲ、Ⅵ、Ⅷ、Ⅹ号染色体和父本(ZDB)的Ⅳ、Ⅷ、Ⅹ、Ⅺ、Ⅻ号染色体上。对植株熟性具有显着效应且检测频次≥3的标记共有38个,其中,20个标记对植株熟性的延迟具有正向遗传效应,18个标记具有负向遗传效应(即有助于提早植株成熟),定位在图谱上的25个标记分别位于母本(L8)的第Ⅰ、Ⅴ、Ⅷ、Ⅺ号染色体和父本(ZDB)的第Ⅳ、Ⅴ、Ⅵ、Ⅶ、Ⅸ、Ⅺ、Ⅻ号染色体上,其中在母本(L8)和父本(ZDB)的第Ⅴ号染色体上就分别定位了7个和6个标记,说明第V号染色体可能存在控制植株熟性的重要遗传位点。5.块茎淀粉含量和植株熟性的QTL定位在构建的双亲连锁图谱基础上,采用6个环境下的块茎淀粉含量表型数据,通过区间作图(Interval Mapping)法检测到11个与块茎淀粉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母本(L8)的第Ⅰ、Ⅱ、Ⅵ、Ⅷ、Ⅹ、Ⅻ号染色体上和父本(ZDB)的第Ⅰ、Ⅱ、Ⅳ、Ⅷ和Ⅻ号染色体上,而至少在3个环境中可重复检测到的4个稳定QTL分别位于母本(L8)第Ⅰ、Ⅱ、Ⅷ号染色体上和父本(ZDB)的第Ⅷ号染色体上。其中QTL TSCL01、TSCL08和TSCZ08表现为正向效应,即这些QTL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块茎淀粉含量,对块茎淀粉含量变异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7.52%、10.96%和13.15%;而TSCL02表现为负向效应,该位点的存在降低了块茎淀粉含量,对块茎淀粉含量变异的平均贡献率为17.19%。本研究检测到6个与植株熟性相关的QTL,分别位于母本(L8)的第Ⅱ、Ⅴ、Ⅺ号染色体上和父本(ZDB)的第Ⅳ、Ⅴ、Ⅶ号染色体上,而可重复检测到的唯一的1个稳定的植株熟性QTL PMZ05位于父本(ZDB)的第Ⅴ号染色体上。PMZ05在5个环境中稳定存在,表现为正向遗传效应,即该位点的存在有利于延迟植株成熟,其1-LOD置信区间为45.2 cM-62.5 cM,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达到21.63%-26.60%,平均为24.93%。本研究构建了普通栽培种同源四倍体马铃薯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了控制块茎淀粉含量和植株熟性遗传的QTL。根据表型鉴定、QTL分布的染色体及其置信区间的结果分析,控制块茎淀粉含量和植株熟性遗传的QTL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二者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块茎淀粉含量受位于第Ⅰ、Ⅱ、Ⅷ号染色体上的多个遗传位点控制,而植株熟性主要受位于第Ⅴ号染色体上的1个遗传位点控制,没有检测到这两个性状QTL位点间的互作效应,说明块茎淀粉含量和植株熟性遗传是相互独立的,为选育早熟高淀粉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林[6](2017)在《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水稻优良不育系的选育是提高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航17S是通过空间诱变技术,将培矮64S干种子搭载2006年9月我国发射的“实践八号”农业卫星,经过地面种植和跟踪、定向筛选、不育起点温度加压选择,最终选育到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AC)、低不育起点温度的不育株系。本研究以培矮64S为对照,对航17S主要农艺性状、开花习性、生育特性、不育起点温度、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等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除剑叶宽以外,航17S主要农艺性状与原种培矮64S接近,株型集散适中,茎秆较粗,主茎总叶片数较少、出叶迅速,分蘖能力强,穗粒数适中,符合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的选育标准。2.航17S总体异交特性好,开花历期长,盛花期集中,午前花率高,在安排花期时选择空间大;另外其柱头外露率高,尤其是双边外露率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花粉,提高杂交制种的质量与产量。3.通过对航17S与原种培矮64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可知,原种在DNA水平上对空间环境不敏感,不容易造成基因位点的突变;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表明航17S的低AC值主要受主效基因Wx的影响,具体原因为Wx基因第一内含子5’端剪切处第一个碱基G→T突变与第一内含子剪切位点上游55bp处(CT)n重复数为18引起。4.航17S的不育起点温度经过加压选择之后,经测定在23℃以下,符合部颁标准;航17S播始历期变异系数最大,有效积温变异系数最小,有效积温稳定,说明航17S为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温敏型不育系,同时其育性稳定、可繁性好,是优良的两系不育系。5.航17S所配组合超亲、对照优势(包括对应条件下培矮64S所配组合)明显,主要表现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株高这4个性状上。6.航17S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株高、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其所配组合航17S/1H1124与航17S/航恢1179是综合性状理想的杂交组合。7.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不显着;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4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直接影响中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作用最为明显,千粒重对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间接影响很大。8.稻米品质分析表明航17S所配组合在碾米品质上表现优良,外观、蒸煮食味品质则由于垩白度偏高、AC值偏低导致整体上达不到国家优质米标准,这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米质方面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本研究表明:通过空间诱变选育的新型不育系航17S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不育起点温度低、直链淀粉含量低,其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配合力良好,产量高,在米质上也有巨大的应用提升空间。随着航17S在育种实践上的逐步应用,将为我省杂交水稻育种写下浓重的一笔,同时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新型不育系,将不断丰富不育系的遗传背景,为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指引明路。
刘红梅[7](2013)在《杂交稻米质与生理生化特性的遗传及相互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选用稻米RVA谱特征值差异显着的深95A、389A、中3A、T98A、五丰A、炳1A等6个籼型杂交稻不育系和R031、湘恢059、湘农恢076、优恢036、R342等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的30个杂交稻组合。以这些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和天优华占(对照)为A组材料,以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着的62个籼稻品种(组合)为B组材料。以A组材料研究了杂交稻RVA谱特征值及光合生理生化特性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和遗传特性及相互关系;以A、B两组材料研究了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与主要米质性状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杂交稻RVA谱特征值的峰值粘度存在超高亲优势,崩解值、消减值、回复值、最低粘度和最终粘度存在正向中亲优势;RVA谱特征值存在极显着的组合间遗传差异,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消减值,最小的是糊化开始温度;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杂交稻RVA谱特征值均存在极显着的影响,以亲本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糊化开始温度除外):不育系GCA方差远远大于父本GCA方差和组合SCA方差,表明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主要受不育系的影响;杂交稻RVA谱特征值的竞争优势与母本GCA呈极显着正相关,且决定系数较高,表明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高,其所配杂交稻组合的竞争优势也强。2.不同水稻品种(组合)的稻米RVA谱特征值与主要米质性状间的关系表明:精米的长/宽、精米长与峰值粘度、崩解值和糊化开始温度极显着负相关,与其它RVA谱特征值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透明度与峰值粘度和崩解值极显着正相关,与消减值、回复值和峰值时间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因此,优质籼型杂交稻品种(组合)选育,不宜过份追求长粒型特征,而应注重透明度的选择;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与RVA谱特征值关系密切,RVA谱特征值能反应米质的优劣。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其崩解值越小,消减值和回复值越大。RVA谱特征值能反映中低(15%≤AC<17%)及中等AC (17%≤AC≤22%)含量相似的水稻品种间的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3.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Fm、Fv/Fm、Y(NPQ)、NPQ、qN、qP和qL存在杂种优势;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极显着的组合间差异,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Fm、Y(Ⅱ)、Y(NPQ)和气孔导度受不育系的影响显着,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受恢复系的影响显着;净光合速率、Fv/Fm、Y(Ⅱ)和Y(NPQ)的竞争优势与母本G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表明不育系GCA高,其所配杂交稻组合的光合能力竞争优势也强。4. SOD、MDA及根系活力的杂种优势并不普遍存在;SOD、MDA及根系活力存在极显着的组合间差异,亲本的遗传力低于20%,广义遗传力高,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SOD、根系活力的竞争优势与母本GCA分别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表明杂交稻母本一般配合力高,其所配杂交稻组合的SOD和根系活力的竞争优势也强。5.稻米RVA谱特征值与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表现为:峰值粘度和崩解值与气孔导度分别呈极显着正相关,糊化开始温度与蒸腾速率呈显着正相关;RVA谱特征值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表现为:Y(Ⅱ)与峰值粘度、崩解值、糊化开始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其它RVA谱特征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Y(NPQ)和qN与峰值粘度和崩解值呈显着负相关,与消减值和回复值呈显着正相关。表明PS(Ⅱ)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越多,以热的形式耗散的光能越少,光能实际利用率高,其籽粒充实度好,蒸煮食味品质优良;Fv/Fm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分别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表明潜在光合效率高的杂交稻组合有气孔导度大、胞间CO2浓度高、叶绿素含量高的特点。
朱满山,王丰,符福鸿,黄慧君,肖昕,柳武革,刘振荣,廖亦龙,李金华,陈建伟,付崇允[8](2012)在《籼型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用3个不同米质类型的不育系粤丰A、Y华农A和珍汕97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分别与3个恢复系广恢998、广恢128和广恢96杂交构建27个正、反交F1,并以这些亲本与杂种F1为供试材料,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均对杂种F1的米粒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AC)有显着影响,且因质核互作效应的不同,存在组合的特异性;但对糙米率、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的影响不显着;低垩白米率和低垩白度对高垩白米率和高垩白度具有部分显性作用,利用低垩白米率和低垩白度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如广恢998)组配,可获得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较低的杂种F1。亲本的整精米率高低直接影响其所配杂种F1的整精米率;低AC与低AC的双亲杂交,其F1的AC与低值亲本相同,高AC与低AC亲本或高AC与中等AC的亲本杂交,其F1的AC往往偏向高值亲本;在胶稠度方面,只有软胶稠度与软胶稠度亲本杂交,才能组配出软胶稠度的杂交稻。
周卫营[9](2010)在《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认为发掘和利用新细胞质源是三系杂交稻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新细胞质源(CMS-FA)杂交稻是一个全新的遗传系统,其细胞质类型、保持系来源和恢保关系与野败型、印水型、红莲型等不同细胞质源的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稻不同,深入探讨该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是新质源杂交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新质源杂交稻(CMS-FA)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5×5)组配成一套包括亲本和杂种一代2个世代的遗传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22个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及遗传相关性,为有效利用新质源(CMS-FA)杂交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平均值分析结果表明,F1代单株产量、株高、穗长、穗颈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等7个性状的平均值均大于不育系和恢复系,其他性状居于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F1代单株产量、穗颈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剑叶长等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不育系和恢复系,而单株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大于不育系和恢复系。F1代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5个性状的平均值大于不育系和恢复系,其他性状均居中;糙米率和精米长的变异系数均大于不育系和恢复系,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精米宽等3个性状均小于不育系和恢复系,其他性状居中。2、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除单株产量和穗长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占表型总方差的比率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主要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单株产量、株高、穗长、穗颈长、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等6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单株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剑叶长和生育期等5个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率幅度为50.0%86.0%。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精米长、透明度、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7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占表型总方差的比率均达显着水平,主要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垩白粒率、垩白度、精米长、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5个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率幅度为56.0%83.9%,其他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3、新质源杂交水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除单株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剑叶长外,其他性状的群体平均优势达正向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穗颈长的群体平均优势最大,为42.5%,结实率最低,仅1.6%;除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外,其他性状的群体超亲优势达正向或负向显着水平;表现正向超亲优势的性状大小依次为穗颈长(25.8%)、单株产量(17.5%)、株高(7.8%)、穗总粒数(6.2%)、穗实粒数(4.6%)和穗长(4.5%),表现负向超亲优势的性状大小依次为千粒重(-14.9%)、单株有效穗(-14.3%)、剑叶长(-8.4)、结实率(-2.3%)和生育期(-1.7%)。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精米长和直链淀粉含量等5个性状均表现正向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的群体平均优势,垩白度的群体平均优势最大,达39.3%,精米长最小,仅1.5%;碱消值表现负向极显着水平的群体平均优势,为-23.4%;除了糙米率、精米率、精米宽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群体超亲优势不显着外,其余7个性状均表现负向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的群体超亲优势,其大小依次为碱消值(-70.4%)、透明度(-26.8%)、垩白度(-12.2%)、垩白粒率(-10.9%)、整精米率(-10.5%)、精米长(-6.8%)和精米长宽比(-4.9%)。4、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加性和显性相关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且相关方向一致的两两性状有单株产量与结实率,株高与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生育期,穗总粒数与穗实粒数和生育期,单株有效穗数与生育期,穗实粒数与结实率和生育期,千粒重与生育期;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均达显着水平,且相关方向不一致的两两性状有穗颈长与单株产量、株高、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与千粒重。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且相关方向一致的两两性状有垩白粒率与精米率、垩白度、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与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且相关方向不一致的两两性状有精米宽与整精米率、精米长、精米长宽比和透明度,精米长宽比与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单株产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精米率的加性和显性相关均达显着水平,与精米宽和透明度的加性相关达显着水平,与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碱消值的显性相关达显着水平。
朱旭东[10](2009)在《杂交水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SSR分子标记研究》文中提出了解杂交水稻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对提高强优组合的选配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探讨广泛应用的不育系K17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分子标记初步定位,对更好的利用该不育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首次同时采用6种细胞质类型10个不育系(保持系)即野败型(珍汕97A、福伊A、Y99A)、印尼水田谷型(Ⅱ-32A、优ⅠA、中9A)、冈型(冈46A)、D型(D62A)、K型(K17A)和矮败型(协青早A)等和10个恢复系即R005、R132、R471、R379、R388、R389、R478、密阳46、明恢63及恩恢58等,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00个组合为材料,对杂交水稻单株产量、7个农艺性状、12个品质性状及4个稻瘟病抗性指标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然后以5个不育系(保持系)即K17A、优ⅠA、D62A、冈46A和珍汕97A等和5个恢复系即R617、R612、明恢63、R654、R655等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25个组合为材料,对各组合的光合性能(叶绿素SPAD值、4个光合性状)、5种内源激素、9种矿质元素含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研究了K17A/R612和珍汕97A/明恢63及其亲本的光响应曲线。再以K17A(B)、明恢63、K优63(F1)及其F2为材料,应用SSR技术,探讨了K17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初步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关于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来看,供试100个组合主要性状中,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和千粒重的超亲优势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整精米率的对照优势较强;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超亲优势和穗颈瘟级别的超低亲优势及垩白粒率、穗颈瘟级别的对照优势较弱。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超亲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Ⅱ-32A/密阳46和Y99A/R132,穗颈瘟级别超低亲优势最弱的为K17A/R471,对照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D62A/R478、Y99AfR005和福伊A/恩恢58。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表现与供试100个组合基本一致。从生理指标来看,供试25个组合主要性状中,生理性状的超亲优势以乳熟期剑叶SPAD值和Pn、Zn含量较强;对照优势以剑叶SPAD值、Pn、GA1、分蘖高峰期和乳熟期的K与P含量、分蘖高峰期的Zn含量、乳熟期的Fe含量较强。SPAD值、Pn、内源激素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超亲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冈46A/R654、冈46A/R665、K17A/R612、冈46A/R665,对照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珍汕97A/R665、D62A/R612、冈46A/R612、冈46A/R665。2、关于杂交水稻的配合力,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来看,供试100个组合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所有性状均受GCA和SCA共同控制;供试100个组合的结实率、整精米率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结实率SCA的作用大于GCA,供试100个组合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穗颈瘟级别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恢复系的影响。从生理指标来看,供试25个组合中除PnSCA起主导作用外,其它生理性状都是GCA起主导作用;SPAD值、IAA、ABA、K和Zn含量恢复系GCA的影响大于不育系。3、不同性状GCA和SCA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供试100个组合亲本GCA都高所配组合,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SCA高的和低的分别占该类型组合的40.40%和41.41%,品质性状SCA低的占46.15%,穗颈瘟级别高的SCA占64.29%;亲本GCA都低的所配组合,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SCA高的和低分别占该类型组合的39.85%和42.86%,品质性状低的SCA占56.9%,穗颈瘟级别高的SCA占66.23%;亲本GCA中等的所配组合,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SCA高的分别占该类型组合的52.00%和42.86%。供试25个组合的亲本GCA都高所配组合,SPAD值SCA在该类型组合中高、中、低比例相同,均为33.33%,PnSCA中等的和低的均占该类型组合的40%,内源激素含量高的SCA占80.00%,矿质元素K和Cu含量的SCA高的分别占75.00%和46.70%,P SCA高的和低的均占37.5%。4、关于杂交水稻的遗传力,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来看,供试100个组合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穗颈瘟级别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都比较高,结实率、整精米率广义遗传力高,狭义遗传力低,单株有效穗、垩白度广义遗传力低,狭义遗传力高。从生理指标来看,供试25个组合的广义遗传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5、相关分析表明,供试100个组合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穗颈瘟级别与亲本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结实率与恢复系相关不显着,与不育系相关显着,主要受组合的SCA和双亲可恢性影响,与恢复系本身的结实率关系不大。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整精米率与亲本、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恢复系相关不显着。供试100个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整精米率与超亲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平均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垩白粒率、穗颈瘟级别与超低亲优势呈极显着正相关;所有性状与双亲GCA和组合的SCA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供试25个组合剑叶SPAD值、Pn、内源激素含量及K和Zn含量、分蘖高峰期的P和乳熟期的Fe含量与恢复系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剑叶SPAD值、始穗期和乳熟期的Pn、分蘖高峰期的K和Zn、Fe、Mg、P含量与不育系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剑叶SPAD、IAA含量及K、Fe和Mn含量、乳熟期的P含量与超亲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ABA与超低亲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主要的生理性状与与S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矿质元素K、Fe、Zn含量、分蘖高峰期的P含量与恢复系G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剑叶SPAD、始穗期和乳熟期的Pn、矿质元素K、Fe、Mn、P和Zn含量与不育系G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分蘖高峰期的Pn及矿质元素K、Mg、Mn、P含量,始穗期剑叶,乳熟期剑叶和倒2叶SPAD值、Pn、Tr及K、Fe、Cu、Mg、Mn和P含量,5种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乳熟期矿质元素Ca含量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6、不同组合光响应曲线不一致。杂交组合K17A/R612的Pn、Cs和Ci均高于双亲,Tr介于双亲之间;对照组合汕优63的Pn和Ci介于双亲之间,Cs和Tr低于双亲。K17A/R612的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低于恢复系高于不育系,光饱和点低于双亲;汕优63的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表现量子效率低于双亲,光饱和点介于双亲之间。汕优63的产量潜力略大于K17A/R612。7、K17A的育性恢复受1对基因控制,位于第10条染色体上,与SSR标记RM6100连锁。
二、两个水稻杂交组合直链淀粉的遗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个水稻杂交组合直链淀粉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
2.2.9 开花习性观察 |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
1.1 基于细胞质不育的三系杂交水稻系统 |
1.1.1 水稻细胞质不育系的发现与类型 |
1.1.2 CMS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 |
1.2 基于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杂交水稻系统 |
1.2.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类型 |
1.2.2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克隆 |
1.2.3 光温敏核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 |
2 水稻杂种不育 |
2.1 水稻杂种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其机理 |
2.2 水稻杂种雌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其机理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雁农S低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精细定位与克隆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F_2分离群体构建与种植 |
1.4.2 花粉I_2-KI染色镜检 |
1.4.3 水稻DNA提取 |
1.4.4 SSR标记PCR扩增 |
1.4.5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 |
1.4.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4.7 BSA法遗传连锁作图 |
1.4.8 近等基因系分离群体构建 |
1.4.9 目标基因精细定位 |
1.4.10 小穗总RNA提取与转录组测序 |
1.4.11 rtms6候选基因预测、克隆与互补载体构建 |
1.4.12 遗传互补验证 |
2 结果 |
2.1 YnS低温敏雄性不育性状的表型分析 |
2.2 YnS低温敏核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与初步定位 |
2.3 rtms6和rtms10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
2.4 rtms6的克隆与互补验证 |
2.5 rtms10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
2.6 低温敏不育性状的细胞学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低温敏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水稻杂合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材料种植 |
1.4.2 人工气候室处理试验 |
1.4.3 回交群体构建 |
1.4.4 DNA提取与PCR扩增 |
1.4.5 花粉离体萌发试验 |
1.4.6 花粉体内萌发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MS的表型观察与分析 |
2.2 HMS的遗传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水稻杂合雄性核不育系的分子选育及其配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1892F背景反温敏不育系1892RS(reverse TMS, RS)及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heterozygous male sterile line, HS)的构建 |
1.3.2 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的测配 |
1.3.3 材料种植 |
1.3.4 rtms10~(1892F)等位型连锁标记开发 |
1.3.5 DNA提取、PCR扩增及电泳分析 |
1.3.6 表型观察与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1.3.7 直链淀粉含量(AAC值)和胶稠度(GC值)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tms10~(1892F)等位型连锁标记开发 |
2.2 反温敏核不育系1892RS及杂合不育系1892HS的选育 |
2.3 1892HS的配组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GN1607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糯质小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糯质小麦的特性及鉴定方法 |
1.1.2 小麦Wx基因的结构特征与表达调控 |
1.1.3 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
1.1.4 相同遗传背景下的Wx基因的效应研究 |
1.2 我国西南麦区小麦病害 |
1.2.1 西南麦区的小麦病害及其抗病基因 |
1.2.2 小麦病害的防治 |
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类型 |
1.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糯质小麦育种中的价值与应用 |
1.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抗病聚合育种中的价值与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
2.2 方法 |
2.2.1 小麦籽粒糯粒性状的调查 |
2.2.2 小麦农艺及产量性状调查 |
2.2.3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 |
2.2.4 小麦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 |
2.2.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2.6 籽粒淀粉含量的测定 |
2.2.7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3 主要试剂及配置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
3.1.1 遗传群体籽粒糯性的表现 |
3.1.2 糯小麦品系GN1607与贵农30号杂交后代群体籽粒糯性的分析 |
3.1.3 糯小麦品系GN1607与贵农19号杂交后代群体籽粒糯性的分析 |
3.2 亲本中Wx基因及抗病基因的鉴定 |
3.2.1 亲本中Wx基因的鉴定 |
3.2.2 亲本中抗条锈基因的鉴定 |
3.2.3 亲本中抗白粉基因的鉴定 |
3.3 自交F_2代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3.3.1 株高的表型分析 |
3.3.2 穗长的表型分析 |
3.3.3 小穗数的表型分析 |
3.3.4 小穗密度的表型分析 |
3.3.5 穗粒数的表型分析 |
3.3.6 穗粒重的表型分析 |
3.3.7 千粒重的表型分析 |
3.3.8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 自交F_2代植株的田间抗性调查 |
3.4.1 F_2代植株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 |
3.4.2 F_2代植株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与评价 |
3.5 自交群体中的分子辅助选择 |
3.5.1 糯小麦杂交后代F_2代群体基因型的鉴定 |
3.5.2 糯小麦杂交后代F_2群体抗病基因检测 |
3.6 Wx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7 Wx基因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3.7.1 Wx基因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3.7.2 Wx基因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讨论 |
4.1 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
4.2 优良农艺性状后代的选择 |
4.3 抗病基因聚合是增强小麦抗性的有效手段 |
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提高小麦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 |
4.5 不同Wx基因类型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4.6 直链淀粉与可溶性糖的关系 |
4.7 遗传研究群体与品种选育群体的关系 |
5.结论 |
6.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4个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优质稻育种现状 |
1.2 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 |
1.2.1 稻米品质的遗传 |
1.2.2 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 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
1.4 稻米RVA谱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供试组合海南三亚种植的稻米品质及配合力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材料种植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总体表现 |
2.2.2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间的差异 |
2.2.3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2.2.4 供试组合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
2.3 小结 |
2.3.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2.3.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2.3.3 供试组合的稻米淀粉RVA谱特征 |
第3章 供试组合湖南望城种植的稻米品质及配合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
3.1.2 材料种植 |
3.1.3 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供试组合稻谷品质总体表现 |
3.2.2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间的差异 |
3.2.3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3.2.4 供试组合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3.3.2 亲本稻米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
3.3.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配合力分析 |
3.3.4 亲本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一般配合力 |
第4章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材料种植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海南三亚和湖南望城两点种植稻米品质性状联合方差分析 |
4.2.2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
4.2.3 海南三亚和湖南望城两点种植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联合方差分析 |
4.2.4 供试组合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稳定性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基因型和环境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4.3.2 基因型和环境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4.3.3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个人简历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块茎淀粉含量及植株熟性性状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研究进展 |
1.1 马铃薯是重要的农作物 |
1.2 马铃薯淀粉代谢的研究进展 |
1.2.1 马铃薯淀粉的特性 |
1.2.2 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降解途径 |
1.2.3 马铃薯淀粉遗传特点 |
1.2.4 马铃薯高淀粉育种进展 |
1.3 马铃薯熟性遗传研究进展 |
1.3.1 马铃薯熟性的遗传特点 |
1.3.2 马铃薯早熟育种进展 |
1.4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4.1 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分子标记 |
1.4.2 遗传图谱构建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2 分离群体的构建及表型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亲本选择 |
2.2.1.2 群体构建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种薯繁育 |
2.2.2.2 试验点 |
2.2.2.3 表型鉴定 |
2.2.3.4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LZ群体的块茎淀粉含量 |
2.3.2 LZ群体的植株熟性 |
2.3.3 LZ群体表型的广义遗传力及相关性 |
2.4 讨论 |
2.4.1 LZ群体块茎淀粉含量和熟性的遗传特点 |
2.4.2 块茎淀粉含量与植株熟性的相关性 |
3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块茎淀粉含量和植株熟性相关QTL定位 |
3.1 前言 |
3.1.1 马铃薯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1.2 马铃薯四体遗传 |
3.1.3 四倍体马铃薯遗传连锁图谱 |
3.1.4 块茎淀粉含量相关QTL定位 |
3.1.5 植株熟性相关QTL定位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2 SSR标记扩增 |
3.2.2.3 AFLP标记扩增 |
3.2.2.4 多态性产物检测 |
3.2.2.5 遗传图谱构建 |
3.2.3.6 单标记分析 |
3.2.3.7 QTL定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态性标记 |
3.3.2 双亲图谱构建 |
3.3.3 单标记分析 |
3.3.3.1 块茎淀粉含量相关单标记分析 |
3.3.3.2 植株熟性相关单标记分析 |
3.3.4 QTL定位 |
3.3.4.1 块茎淀粉含量相关QTL定位 |
3.3.5.2 植株熟性相关QTL定位 |
3.3.5.3 QTL等位位点遗传效应分析 |
3.4 讨论 |
3.4.1 四倍体马铃薯遗传连锁图谱 |
3.4.2 块茎淀粉含量QTL与前人报道位点的比较 |
3.4.2 植株熟性QTL与前人报道位点的比较 |
3.4.4 块茎淀粉含量与植株熟性的相关性 |
4 研究展望 |
4.1 遗传图谱加密 |
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附录A LZ群体块茎性状与淀粉含量、熟性性状数据 |
附录B SSR引物序列 |
附录C AFLP内切酶组合的接头及扩增引物序列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基础研究 |
1.2.1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与类型 |
1.2.2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研究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研究 |
1.3.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标准 |
1.3.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4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4.1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成就 |
1.4.2 SSR标记在水稻空间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
1.5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杂交水稻中的育种利用评价 |
1.5.1 杂种优势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
1.5.2 配合力研究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
1.5.3 直链淀粉含量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2.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
2.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2.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2.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2.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3.1.1 叶龄与分蘖动态 |
3.1.2 株高及穗部性状 |
3.1.3 主茎叶片数与播始历期 |
3.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
3.2.1 日开花动态 |
3.2.2 单穗开花历期 |
3.2.3 柱头外露率 |
3.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3.3.1 SSR多态性分析 |
3.3.2 航 17S的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 |
3.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3.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3.5.1 航 17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
3.5.2 配合力分析 |
3.5.3 组合间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5.4 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
3.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3.6.1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分析 |
3.6.2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创造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 |
4.1.2 航 17S育种利用综合评价 |
4.1.3 航 17S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前景 |
4.2 结论 |
4.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4.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
4.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4.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4.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4.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4.3 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本文所使用的的SSR引物 |
附录B:图版 |
(7)杂交稻米质与生理生化特性的遗传及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稻米品质评价鉴定与RVA谱特征值研究 |
2.1.1 稻米品质的评价鉴定 |
2.1.2 稻米RVA谱特征值与一般米质性状的关系 |
2.2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的遗传研究 |
2.3 杂交稻光合性状的遗传研究 |
2.3.1 杂交稻光合性状的遗传研究 |
2.3.2 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遗传研究 |
2.4 杂交稻SOD、MDA和根系活力的遗传研究 |
2.5 杂交稻光合特性、SOD、MDA、根系活力间的相关性研究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的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稻亲本及组合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1.1 杂交稻亲本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1.2 杂交稻组合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的杂种优势分析 |
2.3 杂交稻组合与亲本RVA谱特征值的关系 |
2.4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的配合力分析 |
2.4.1 不同杂交稻组合RVA谱特征值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2.4.2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2.4.3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的配合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
2.5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的基因型方差、群体配合力方差分析 |
3 讨论 |
3.1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的杂种优势 |
3.2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与双亲及中亲的RVA谱特征值的关系 |
3.3 优质杂交稻亲本及组合的RVA谱特征值的选配原则 |
第三章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与主要米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稻米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2 RVA谱特征值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水稻品种(组合)RVA谱特征值间的关系 |
2.2 不同水稻品种(组合)RVA谱特征值与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关系 |
2.3 不同水稻品种(组合)RVA谱特征值与蒸煮营养品质间的关系 |
2.4 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稻米的RVA谱特征值的差异及其与蒸煮品质间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稻米RVA谱特征值与外观品质的关系 |
3.2 稻米RVA谱特征值与蒸煮营养品质的关系 |
第四章 杂交稻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合特性分析 |
2.1.1 不同杂交稻亲本及其组合的光合特性分析 |
2.1.2 杂交稻组合光合特性的杂种优势分析 |
2.1.3 杂交稻组合与亲本光合特性的关系 |
2.1.4 杂交稻光合特性的配合力分析 |
2.1.5 杂交稻光合特性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的估算 |
2.1.6 杂交稻光合特性表型值的预测 |
2.2 杂交稻亲本及其组合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2.2.1 杂交稻亲本及其组合叶绿素荧光性状的差异 |
2.2.2 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杂种优势分析 |
2.2.3 杂交稻组合与亲本荧光特性的相关系数 |
2.2.4 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配合力分析 |
2.2.5 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估算 |
2.2.6 杂交稻组合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表型预测 |
3 讨论 |
3.1 杂交稻光合特性的杂种优势表现及高光效杂交稻亲本与组合的选择 |
3.2 杂交稻一般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遗传特点及其应用 |
第五章 杂交稻SOD、MDA和根系活力的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稻亲本及组合SOD、MDA和根系活力的差异 |
2.1.1 杂交稻亲本SOD、MDA和根系活力的差异 |
2.1.2 杂交稻组合SOD、MDA和根系活力的差异 |
2.2 杂交稻SOD、MDA和根系活力的杂种优势分析 |
2.3 杂交稻组合SOD、MDA和根系活力与亲本的相关性分析 |
2.4 杂交稻SOD、MDA和根系活力的的配合力分析 |
2.4.1 杂交稻SOD、MDA和根系活力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2.4.2 杂交稻SOD、MDA和根系活力的GCA和SCA效应 |
2.4.3 杂交稻亲本SOD、MDA和根系活力的表型值与GCA的关系 |
2.4.4 杂交稻SOD、MDA和根系活力的配合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
2.5 杂交稻SOD、MDA和根系活力的配合力方差及遗传参数估算 |
2.6 杂交稻SOD、MDA和根系活力的的预测 |
3 讨论 |
第六章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与光合生理生化性状的相互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与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 |
2.1.1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
2.1.2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 |
2.1.3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与SOD活性、MDA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关系 |
2.2 杂交稻光合特性与SOD活性、MDA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关系 |
2.2.1 杂交稻一般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 |
2.2.2 杂交稻一般光合特性与SOD活性、MDA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关系 |
2.3 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与SOD活性、MDA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杂交稻RVA谱特征值与生理生化性状间的关系 |
3.2 杂交稻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的关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籼型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 |
1.3 稻米品质性状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稻米加工品质的多重比较分析 |
2.2 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稻米外观品质的多重比较分析 |
2.3 亲本及其组合稻米蒸煮品质的多重比较分析 |
3 讨论 |
(9)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 |
1.2 新质源(FA)雄性不育研究 |
2 杂交水稻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
2.1 生育期 |
2.2 株型性状 |
2.3 产量性状 |
3 杂交水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3.1 外观品质 |
3.2 碾磨品质 |
3.3 蒸煮品质 |
3.4 营养品质 |
4 杂交稻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2.1.1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2.1.2 新质源杂交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2.2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2.2.1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2.2.2 新质源杂交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2.3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3.1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3.2 新质源杂交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4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2.4.1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2.4.2 新质源杂交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2.4.3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应用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分析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重要性 |
3.2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 |
3.3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
3.4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关联性 |
3.5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杂交水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SSR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产量及农艺性状 |
1.1.1 产量 |
1.1.2 有效穗数 |
1.1.3 每穗总粒数 |
1.1.4 每穗实粒数 |
1.1.5 结实率 |
1.1.6 千粒重 |
1.1.7 穗长 |
1.1.8 株高 |
1.2 稻米品质性状 |
1.2.1 稻米加工品质 |
1.2.1.1 糙米率 |
1.2.1.2 精米率 |
1.2.1.3 整精米率 |
1.2.2 稻米外观品质 |
1.2.2.1 精米长 |
1.2.2.2 精米长宽比 |
1.2.2.3 垩白粒率 |
1.2.2.4 垩白度 |
1.2.2.5 透明度 |
1.2.3 蒸煮品质 |
1.2.3.1 糊化温度 |
1.2.3.2 直链淀粉含量 |
1.2.3.3 胶稠度 |
1.2.4 蛋白质含量 |
1.3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 |
1.3.1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 |
1.3.2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杂种优势 |
1.3.3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配合力 |
1.3.4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与亲本的关系 |
1.3.5 稻瘟病抗性育种的成就 |
1.4 生理性状 |
1.4.1 叶绿素含量 |
1.4.2 光合特性 |
1.4.3 光响应曲线 |
1.4.4 内源激素 |
1.4.5 矿质元素 |
1.4.5.1 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
1.4.5.2 矿质元素的遗传控制 |
1.4.5.3 矿质元素的配合力研究 |
1.4.5.4 矿质元素的遗传力研究 |
1.4.5.5 矿质元素与亲本的相关 |
1.4.5.6 矿质元素的遗传相关 |
1.5 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1 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1.1 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 |
1.5.1.2 CMS-WA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1.5.1.3 讨论 |
1.5.2 BT型雄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分子标记定位 |
1.5.3 滇型不育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4 光温敏核不育恢复系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5 其它胞质类型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6 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2 目的与意义 |
2.1 目的 |
2.2 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杂交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1.1 超亲优势 |
3.1.2 对照优势 |
3.2 配合力分析 |
3.2.1 供试组合8个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 供试组合8个性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 |
3.2.3 供试组合8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 |
3.2.4 供试组合8个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
3.3 相关分析 |
3.3.1 供试组合8个性状平均值与亲本的相关 |
3.3.2 供试组合8个性状与其杂种优势的相关 |
3.3.3 供试组合8个性状与其配合力的相关 |
3.3.4 供试组合8个性状的表型、遗传、环境相关及相关遗传力 |
3.3.5 供试组合7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1.1 供试组合及亲本的4个主要品质性状表现 |
3.1.2 超亲优势 |
3.1.3 对照优势 |
3.2 配合力分析 |
3.2.1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 供试亲本12个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 |
3.2.3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 |
3.2.4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
3.3 相关分析 |
3.3.1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与亲本的相关 |
3.3.2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与其杂种优势的相关 |
3.3.3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与其配合力的相关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种植地点与种植方法 |
2.2.2 抗病性记载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1.1 超低亲优势 |
3.1.2 对照优势 |
3.2 配合力分析 |
3.2.1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 供试不育系、恢复系稻瘟病抗性的一般配合力(GCA) |
3.2.3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的特殊配合力(SCA) |
3.2.4 供试组合4个抗病指标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
3.3 相关分析 |
3.3.1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与亲本的相关 |
3.3.2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与其杂种优势的相关 |
3.3.3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与其配合力的相关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杂交水稻生理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叶绿素SPAD值 |
3.1.1 杂种优势分析 |
3.1.2 配合力分析 |
3.1.3 相关分析 |
3.2 光合特性 |
3.2.1 杂种优势分析 |
3.2.2 配合力分析 |
3.2.3 相关分析 |
3.3 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
3.3.1 组合与亲本光响应曲线比较 |
3.3.2 组合与亲本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比较 |
3.4 内源激素 |
3.4.1 杂种优势分析 |
3.4.2 配合力分析 |
3.4.3 相关分析 |
3.5 矿质元素 |
3.5.1 杂种优势分析 |
3.5.2 配合力分析 |
3.5.3 相关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水稻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引物 |
2.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田间试验与表型鉴定 |
2.2.2 水稻叶片DNA(微量)的提取 |
2.2.3 微卫星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K17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 |
3.2 K17A育性恢复系基因连锁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本研究的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有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表 |
附表1 供试100个组合8个性的状超亲优势 |
附表2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8个性状的超亲优势 |
附表3 供试100个组合8个性状的对照优势 |
附表4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8个性状的对照优势 |
附表5 供试100个组合8个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6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8个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7 供试100个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表现 |
附表8 供试100个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超亲优势 |
附表9 供试不细胞质类型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超亲优势 |
附表10 供试100个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对照优势 |
附表11 供试不细胞质类型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对照优势 |
附表12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13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14 供试100个组合稻瘟病抗性的超低亲优势 |
附表15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稻瘟病抗性的超低亲优势 |
附表16 供试100个组合稻瘟病抗性的对照优势 |
附表17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稻瘟病抗性的对照优势 |
附表18 供试100个组合稻瘟病抗性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19 供试不同细胞质型稻瘟病抗性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20 生理性状试验供试组合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两个水稻杂交组合直链淀粉的遗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D]. 倪金龙.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GN1607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D]. 周军. 贵州大学, 2020(02)
- [4]4个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D]. 李馨.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块茎淀粉含量及植株熟性性状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D]. 李建武.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6]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D]. 赵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杂交稻米质与生理生化特性的遗传及相互关系研究[D]. 刘红梅.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8]籼型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对比分析[J]. 朱满山,王丰,符福鸿,黄慧君,肖昕,柳武革,刘振荣,廖亦龙,李金华,陈建伟,付崇允.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3)
- [9]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研究[D]. 周卫营.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10]杂交水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SSR分子标记研究[D]. 朱旭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