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实用主义哲学的内容简介
- 答:《实用主义哲学》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其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所发表的论文集结而成,内容涵盖了作者对实用主义的源起和发展历程、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实用主义与神学以及实用主义与存在哲学和真理理论的关系等的详尽考察。全书不但全面展现了罗蒂自身的哲学立场的形成和发展,揭示了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哲学观与美国经典实用主义哲学之间的思想关联,彰显了实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传统之生生不息,同时也贯穿了作者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一贯关切。
问:如何看待实用主义
- 答:实用主义最著名的观点就是“如果哲学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那么它就毫无价值。”
实用主义以真理的“实用性”作为检验其是否成立的标准。它是一种受物质生活影响相当严重的哲学,偏向注重处理现实的实际问题。
问:实用主义哲学对我国的影响
- 答:1919年初,当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夫人,利用学术休假到日本访学时,其间的几周,他只是计划到中国观光。
出乎意料,在其著名的中国学生的邀请和努力下,杜威戏剧般地在中国住了两年多的时间,见证并参与到声势浩大的 “五四” 运动,发表200多场演讲,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席卷了中国学界;他获得崇高地位,孙中山先生登门拜访,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称他为“西方的孔子”。
在杜威访华百年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仍受到追捧,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了38卷的《杜威全集》和《杜威在华学谱》,北京大学出版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等。但20世纪初,在美国教育的多种哲学理念中,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只是其中一个,而且一直有相当争议。
今天,在杜威提出并发展实用主义的两所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看上去不那么实用的经典人文教育是其大学本科的核心课程。
100年间,中美两国学界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评价大相径庭,而同时代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却极少在中国学界被提及和讨论。为什么?
胡适是杜威在中国最著名的学生。20世纪上半叶,东南大学梅光迪教授和以他为代表的“学衡派”,曾针锋相对批评胡适所倡导的文学革命和实用主义理论,但败下阵来,并被尘封和遗忘。如胡适所言:
“今年(1922)南京出了一种《学衡》杂志,登出几个留学生的反对论,也只能谩骂一场,说不出什么理由来。如梅光迪说的:‘彼等非思想家,乃诡辩家也……’这种议论真是无的放矢。……《学衡》的议论,大概是反对文学革命的尾声了。我可以大胆说,文学革命已过了议论的时期,反对党已破产了。”
今天,在中国学术界倡导通才教育、反省功利教育问题之时,我从胡适与《新青年》、梅光迪与《学衡》两条线索出发,追寻并反思杜威实用主义理论对百年中国教育的影响。 - 答:实用主义认为,现实生活是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哲学研究的中心是人,哲学应关注人生,指导人生事务。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是一种无利害关系、不行动的认识的主体,而是具有各种欲望、需要和利益的行动主体。但现实是一个动荡不定的,充满危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对一切都没有绝对的把握,人只能通过竞争,适者生存,所以为了生存,必须强调行动,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解决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现人生的需要。“智慧与知识不同,智慧是应用已知的去明智地指导人生事务之能力[1]”。詹姆士在《实用主义》和《彻底的经验主义》等著作中,把“人的活动”生活、经验、实践的观点引入哲学,并作为他学说的出发点和基础。詹姆士说:“我觉得自己情愿把这宇宙看作是真正危险和富余冒险性的,我决不退缩,决不认输[2]”。杜威从人是一个高级有机体的角度说明人是积极改造环境领导行动的人。在他的《哲学的改造》中,杜威十分强调人是行动的主体,他说:“有生命的地方就有行为,有活动,为要维持生命,活动就要延续,并与其环境相适应,而且这个适应的调节不是全然被动的,不单是有机体受着环境的塑造,……生活的形式愈高,对环境的主动的改造就愈重要[3]”。由此可以看出,实用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行动,哲学不从行动出发,就会陷入抽象的形而上学。实用主义哲学用独立自主的行动主体,取代了传说哲学中无利害关系的纯认识主体,显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抹煞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把人的创造性仅仅看作个人在狭隘的圈子里的追求个人利益的创造,从而不可能认识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但我们必须承认,世界还存在这段偶然性,由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同时作用,事物的发展从可能性向现实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