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文化精要丛书》新年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姝[1](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段瑶[2](2020)在《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是中成药制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重要时期,在中成药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中药堂作为中成药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数量众多,其中的佼佼者凭借代表性中成药脱颖而出,成为整个中成药业的代表和缩影。彼时传统的中药堂仍以前店后场为主要制售模式,一方面传承传统中成药的组方配伍、炮制技术以及制药方法,另一方面一些着名的中药堂吸纳西方先进技术创制新的剂型,或是尝试引入简单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力、提升效率,这些均是现代中成药制药的萌芽。民国时期留下的中药堂药目、档案、报刊、广告、仿单、以及药包材等内容十分丰富,它们不仅有文物的价值,更是民国时期中药堂及其代表性成药相关文献的重要载体,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中药堂、中成药,乃至整个中成药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目前关于民国时期中药堂及其代表性成药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中药堂经营之道,如经营理念、营销策略等,但对其生存下来的核心竞争力——代表性中成药研究不足;一些研究虽涉及药堂的代表性中成药,但多数未系统探讨其源流、传承等,有待深入。本研究拟通过对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相关史料、档案等进行系统整理,以文献为线索,纵横比较分析,并结合古代医籍厘清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形成和发展的源流;在民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大背景视野下,深入探讨民国时期中药堂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前中成药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传统文献学、文献计量学、口述史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同时参考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梳理着名中药堂发展历程,探求其代表性中成药的源流,同时探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民国时期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七地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的相关文献。文献搜集包括网络与实地调研。网络资料收集以民国、中成药业、国药业、中药堂名称(根据不同中药堂名称)、中成药名(根据不同中成药名称)为关键词,查询相关文献网站、数据库、档案网站以及相关报刊网站。实地调研则前往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等地图书馆及档案馆,调研民国时期中成药业、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相关文献及档案资料。走访以上七地着名药堂祖铺及其博物馆,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中药堂药目、档案、报刊、广告、仿单、以及药包材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借助以上诸种文献资料,梳理着名中药堂民国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代表性中成药源流。在全面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形成体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现代中成药发展的借鉴。论文正文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对研究时间、地域范围进行界定,对“成药”及“中药”、“国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历代成药发展概述”,梳理成药起源及民国以前历代成药发展概况,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成药发展的特点及中医药学术进步对成药发展的影响。第三至第八部分选择有地域代表性和覆盖性且经济繁荣、成药业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七座城市着名中药堂如同仁堂、长春堂、永安堂、延龄堂皮赞公老药铺、达仁堂、隆顺榕成记药庄、雷允上诵芬堂、胡庆余堂、姜衍泽堂、童涵春堂、蔡同德堂、陈李济杏和堂、潘高寿药行、梁仲弘蜡丸馆、冯了性药铺、流泽堂源吉林号、梁家园药号等共计16家,及其代表性成药“凉开三宝”、乌鸡白凤丸、避瘟散、阿魏化痞膏、灵宝如意丹、虎骨酒、全鹿丸、药露、沉香舒郁九宝丹、加味藿香正气丸、六神丸、鳖甲煎丸、宝珍膏、人参再造丸、光明水眼药、虎骨木瓜酒、追风苏和丸、陈皮、川贝枇杷露、抱龙丸、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梁家园少林膏药等共计20余种。每一地区首先总述该地中成药业发展状况,然后遴选当地最着名中药堂2~3家,从其创办与发展、经营特色与理念、规模入手加以论述,从各药堂辗转流传至今的第一手药目文献出发,分析各药堂成药的品种数量、功效主治和治疗疾病的分布,并与其他药堂药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不同药堂的成药特色,或将同一药堂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选择各药堂不同剂型代表性成药若干种,重点介绍其组成用量、功效主治、剂型特色、源流考证、后世发展及临床应用情况。第九部分为讨论,分析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发达地区代表性中药堂特点与中成药特色、中药堂与代表性中成药的关系、影响中药堂发展的因素以及对现代中成药业的借鉴等内容。具体而言,民国时期中药堂数量较之清代有所增长,规模也有所扩大,中成药加工生产分工更加细化,开始出现机械化代替纯手工生产,产品也开始大量行销外省及海外各地;成药则种类数量繁多,涵盖丸、散、膏药、膏滋、丹、胶、露、油、酒等多种剂型,主治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伤等科,覆盖常见病疾病谱,满足临床使用。且着名中药堂代表性成药具有时代地域特色,如同仁堂作为御药供奉,强调品质,成药以温和调养的补益之品如乌鸡白凤丸和应对急症的急救药品凉开三宝为代表;民国时期传染病多发,江南多湿热,故而治疗时邪疠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的六神丸应时而生;此外还有各种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滋补壮阳的内服药酒,以及外用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膏药和南方特有清热败火的凉茶,都是各中药堂的特色中成药。中药堂凭借优质的中成药提升影响力、获得利益,而中成药又借助中药堂的影响力得以广泛传播。之所以中药堂和成药在民国时期呈现以上发展态势,和民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理念的激烈碰撞,以及西方医药业的冲击。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战争的影响,民国时期国内战事频发,各行各业都受到极大冲击,虽然许多老字号、大品牌在战争的间歇期都曾有过短暂的快速扩充,飞速发展,但是到了民国末期多因为内战影响而几近凋敝。建国后,许多老字号保存了其原有的品牌和特色产品,在今天仍然换发着活力,但也有不少一度辉煌的老字号和其代表性中成药湮没于时代的洪流中。通过上述九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民国时期的中成药业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既有积极的,亦有负面的。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相较于清代,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中成药业整体呈现发展趋势。无论药堂数量还是规模均较之前有所增加,一些着名药堂制售的成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提升了其影响力。二、尽管受到西医药的巨大冲击,种类繁多、剂型丰富、基本覆盖了常见病疾病谱的中成药与中药汤剂共同承担着祛除疾病、保障健康的重任,在维护民众身体健康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三、民国是传统中成药制药向现代中成药制药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中成药既传承与发展了传统成药的组方配伍、炮制技术、制药方法等内容的精华,同时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亦吸纳西方先进技术,尝试着自我革新,为新中国成立后现代中成药制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中成药发展体现的守正融合创新态势是其在激烈生存环境及竞争下焕发活力且延续至今的关键所在,为中成药在当今如何借力时代发展的东风提供思路线索。民国时期着名的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是整个中成药业的缩影,在民国这一连接古代与现代的特殊历史时期,它传承了历代积淀下来的成药精华,同时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当今现代医药科技迅猛发展,中成药依然广泛运用于临床,在中医药领域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如何解决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令人深思,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及其成药的深入探寻研究可为之提供有力借鉴。
田语[3](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侯春艳[4](2020)在《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赋话作为一种重要的赋学批评形态,直至清乾隆年间李调元《雨村赋话》与浦铣《历代赋话》《复小斋赋话》出现之后,才逐渐开始繁兴。清代赋话作品的相继出现,将古代赋学批评的发展推向了高峰。道光年间林联桂的《见星庐赋话》首次在赋话专书里集中地评析当朝馆阁律赋,具有重要价值。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清代赋学的兴盛之况,尤其是此时律赋作品和论律赋着作的创作蔚为大观,而此时出现的《见星庐赋话》在文献收集和史料记载方面均有其独特的价值。第二章从“赋源”问题入手,林联桂积极探索辞赋与“诗骚”“六义”乃至“经义”之间的关系,在其表现赋的渊源流变的论述背后可见林氏的经学意识和尊体意识。第三章介绍了林联桂对辞赋体类的见解,他将赋分为前朝赋和时赋两类,其中前朝赋又分文体赋、骚体赋和骈体赋,时赋即为馆阁律赋,论述过程中表现了林联桂对待辞赋的融通意识和通达观念。第四章从赋题、起手、用韵、对偶等四个方面展现了林联桂对馆阁律赋创作技巧的探究,这些探究为时人馆阁赋的创作提供了指引与帮助。从林联桂对赋的源流追寻和体式分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林联桂能够较为科学地认识赋体起源,善于把握当朝馆阁赋的创作趋势和特色,其消弭古律之隔、汲取百家之长的融通意识和率先发现按创作技巧划分赋类的创新精神为展现律赋时代特征、繁荣赋类体式提供了重要帮助;从林联桂对赋的技法品评以及结合具体赋家赋篇进行评析当中,我们又可以看出清代馆阁律赋创作上避熟趋新、生新见巧,格律严整、对偶精工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新探索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因此,《见星庐赋话》在中国赋话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其对清代律赋发展及律赋学批评体系的建立所起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继续挖掘。
胡慧娥[5](2019)在《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文中提出魏源是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一位坐标式人物,生平跨越乾嘉道咸四个朝代。其毕生倡导以经术为治术,注重通经致用。他着述宏富,大都涉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分析与现实考察。魏源政治文化观的形成背景可从两方面考察:嘉道政治概况与嘉道士人群体政治文化生态是其政治文化观形成的客观历史因素。魏源所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阅读史及与师友们的交往,则是考察其思想观念产生的主观历史因素。魏源的政治文化观主要包括天道观、德治观、法治观、民本思想与人才观等。他尊崇天道,认为以“天道”来参照人事,彰显“神道设教”的基调,于政治统治大有裨益;同时也重视人之主观能动作用,呼吁“造命”、“立命”君子,倡导常怀忧惧之心,以达天人合一之境。魏源主张德治,提出王道纯出乎道德,主张为政者需以仁德为本,又倡言“孝道”,认为“孝”是为学之本,亦是立身之本,治道之本;同时力主学古求变,以学古为名,求革新之实。也重视法治,明确倡导“法令是治之具”,后世循法而治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但他强调人法兼备,才能成就善政。他还进一步弘扬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平等,重视民之参政议政力、民之自治力以及民之合力等;还明确倡导开源兴利、本末皆富的富民思想。魏源还提出系统的人才观,以应对日益严重的“人才虚患”问题,主张不仅在位者要重视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懂得识人用人,还呼吁士大夫群体关注经世之学,弘扬经世学风,使人有所学,学能致用等等。这些体现了他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关注与认知,其中有传承与肯定,亦有反思与超越。魏源政治文化观既涉及深刻的论理思考,亦有对现实社会改革的思考。随着时势的发展和人生经历的变化,他对政治文化的思考重心亦有所不同。其早期饱读诗书,深受传统经典微言大义的影响,即已感知国家整体由盛而衰的态势,故从整体上倡导“王道”政治观,希望以传统理想治道为现实纠偏。这集中体现在《黙觚》一书中。道光五年魏源开始编纂《皇朝经世文编》后,他转向对现实时政的经世思考,针对“人心寐患”之积弊,以及河工、漕运、盐政等急务中涌现出的流弊,提出时势变革观,主张局部改革,认为政“熟”方能求治。鸦片战争后,他倡导全面改革,以应对内忧外患的现实政治危机,着重强调大一统思想,提出新的地理世界观、外交观以及“师夷”说等。这些是魏源改革现实社会的系列主张。与同时代人相比,魏源政治文化观具有明显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贵人重民;高扬事功,理性建言;实践品格,经世情怀;近代启蒙,与时俱进。魏源不仅关注民生,提倡重民、富民,且意识到人的普遍意义与价值。他强调人各有才,人尽其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人本精神的实质内涵。他将王道与事功连为一体,积极探讨富民强国之道,凸显出可贵的理性精神。魏源的很多思想观念源于对传统政治文化的认知,又注重关照当下实际政治社会,有些观念则直接从实践生活中产生,亦能反作用于现实政治当中,使其思想观念呈现明显的实践品格与经世情怀。魏源对时势发展有敏锐体察,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与时俱进,对近代思想启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照,如科学启蒙、民主启蒙、地理世界观与外交观的启蒙等。魏源政治文化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历史影响。一是他的很多着作在当时即已流行甚广,其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时人的关注和认可;二是其人本思想、新的地理世界观、外交观与“师夷”说等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效应,不仅直接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且对维新思想家们亦有很多启发,特别是“师夷”说成为近代一百多年来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滥觞。
许晓晓[6](2019)在《《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文中研究指明《觉社丛书》是上海觉社在1918年创办时发行的佛教杂志,应读者的需求,它在第五期出版后由季刊改为旬刊《海潮音》,并延办至今,成为中国近代唯一创刊以来未曾中断的佛学期刊。20世纪上半叶,《觉书》是太虚弘扬“人间佛教”理论的媒介平台,它承续着觉社阐明佛理、宣扬佛法的宗旨,担负着改革和复兴佛教的使命,也成为了佛教与近代新式科学、思想之间一决高下的阵地。因此,围绕这一佛学期刊的文学性,发掘它的文学价值,批判分析其中的思想资源,考量它在特定时代的文化、思想建设中的作用,并服务当今的社会文明建设,具有超越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的意义。本文以《觉书》中的雅言、杂文和诗歌分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它在近代佛教复兴和佛学传播中的地位,窥探它在文学发展中的独特功能,观察其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中的整体存在形态。此外,本文以《觉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和深刻意义为例,力求发掘这一佛学杂志之于当代社会文明的价值。
程璐[7](2019)在《北新文学广告研究》文中认为北新书局是新文学出版肇始阶段的主力军。在激烈的现代文学出版环境中,北新书局通过多样的广告手段和精妙广告策略奠定了其“新文艺书店的老大哥”的地位,成为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绪论部分,对北新书局孕育、萌芽、产生、成立、发展、鼎盛、转型直至衰落消亡的三十年风雨历程进行总体论述,并对“北新文学广告”进行概念界定。第一章,对北新文学广告的刊载媒介、宣传对象和宣传策略进行梳理研究。北新文学广告的载体类型多种多样,主要集中于报纸、自家期刊杂志、本版图书三类,新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文学丛书是北新文学广告的四大对象,宣传手段和策略灵活多变、引人入胜。第二章,对北新文学广告与新文学的传播接受活动进行探究。北新书局不仅对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冰心等文学名家大力宣传,使书局迅速崛起;同时,也注重培养提拔新进作家,以保障其持续发展的活力。北新书局在不断的文学广告实践中,实现并巩固了其新文艺优势。第三章,对北新文学广告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进行探究。文学广告本身即是一种文学“副文本”,具有文学的审美艺术特征,可以为读者提供顺利进入文本阅读的“前阅读”环境,为作家作品经典化提供助力。同时,北新文学广告在无形中记录了大量文坛事迹、保留了重要文学史信息,是珍贵的现代文学史料,也是作家佚文的重要来源。
叶灵毅[8](2019)在《《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考注及与萨迦派相关文本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藏传佛教萨迦派主要佛教哲学思想之一的《离四贪恋》修心法要,在历代萨迦派诸多祖师大德们的注释及增补下,至今在各祖师所着作的藏文文集中,即留存有许多关于《离四贪恋》的释论文本。在这些篇幅及风格体裁不尽相同的释论文本中,当属萨迦派着名的论师——果然巴·索南桑格所造《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此一释论最具代表性。果然巴·索南桑格不仅是萨迦派中极为重要的祖师,亦是一位伟大的藏传佛教哲学思想家,更是藏传佛教史上公认的一位在治学、见地及辩才上,能与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齐名及相提并论的伟大学者。本论文主要以果然巴·索南桑格所造《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此一藏文本的释论做为研究对象。然而在对此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之前,从研究方法的角度上,思及在汉语语境中研究传统藏文古代佛教文献的方法,是否仅止于版本校勘、翻译以及直译后对其内容作直接的解读?是而笔者于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即尝试另从解构(deconstruction)的拆解,以及紧接做结构(construction)的建立,来对藏文古文献进行不同角度的深层研究。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三大篇幅,于“第一篇缘起根本之建立”中,首先对藏传佛教萨迦派主要核心思想之一的修心法要《离四贪恋》四句根本颂偈进行介绍,随后并对此四句根本颂偈的内容再加进行藏汉对译。其次,对所有与《离四贪恋》相关之藏文注释文本进行罗列性之搜集,此外特别对汉语学界与海外学界之藏学研究领域中,凡与《离四贪恋》相关文本的研究情况及出版物进行介绍与比较。是而进一步对与本释论《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相关的各种藏文文献版本进行挖掘整理,以及对此等相关的藏、汉、英文版本进行异同之比对,并将之加以进行校勘、取舍,以确立所欲研究对象的藏文文献版本。至后,再对本释论文本的佛教哲学思想理论基础——萨迦派对道与果之建立与佛教哲学思想根源,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确立。此处的立论基础主要依据公元十二世纪时萨迦二祖——洛奔·索南孜摩所造的藏文本《续部总建立》论典第一品<总建立>的部分主张作为立论基础。由于藏传佛教萨迦派最主要的佛教哲学思想、见地,皆与印度大成就者毕瓦巴(昆卢巴)所传之《道果》法教有着传承性的延续作用,甚至在宗义等系统性的佛教哲学思想体系建立上,后世历代的萨迦派祖师亦皆不离此等根源性的思想脉络,故在论述萨迦派的果然巴·索南桑格大师所造的《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此一释论之前,极有必要对于萨迦派所共同遵循的“基、道、果”(或称作:因、道、果)的定义与建立,作一系统性的论述与了解。对于“第二篇训诂考据与校勘”的内容,可视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即对于主要的研究对象——藏文文本《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释论进行译解、考注与校勘。于确立此一藏文文献的版本之后,首先于第一章即从中国传统训诂学的研究方法与角度出发,并采建构的方式为本释论建立起传统汉语文学语境中的传统科判目录,以助再次对本释论之内容与架构进行更加清楚明了的理解。而于此篇第二章中,更对于其所涉的佛教哲学思想、藏传佛教共通与不共的理论,以及本释论所提出之独到见解进行详细之整理、比较与理论之对勘。亦即对于主要的研究对象——藏文文本《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释论进行逐段、逐句甚至逐字的详细翻译、解释、考证、注释解义与校勘,藉此对本释论的内容与理论架构进行剖析性的理解与掌握。故藉由对此文本内容的理解,即探知了其与萨迦派重要的修心法要《离四贪恋》学说对佛教哲学的深度探讨。在结构上,于本释论文本的“甲一”及“甲二”,为造论者于本释论中对于波罗蜜多乘的经论与口诀等二种讲述形式作例举。于“甲一、经论所解说主要最胜之实修”中,造论者果然巴·索南桑格大师例举了:弥勒、龙树、圣天、寂天、阿底峡、月称等六位印度论师对于波罗蜜多乘修道次第上的主张。而于“甲二、口诀要点实修之总义解说”中,则例举了“金洲上师赐予阿底峡尊者”及“怙主妙吉祥文殊菩萨赐予上师萨迦巴”等二种波罗蜜多乘修道次第的口诀实修次第。而在修心法要《离四贪恋》与本释论内容的对应上,“甲三至甲六”等四个主要核心部分,则分别为造论者果然巴·索南桑格对修心法要《离四贪恋》四句根本颂偈的个别解释与延伸阐述。最后并附“篇末题记”,是为记述人、事、地等叙事体裁,以及最后所附之印藏传统吉祥语。后于“第三篇相关文本之比较”之中,既己由前一篇章中的研究而对本释论的架构、理论、要点以及主张与创建等分别进行了细微之探究,在此篇中即以此等研究成果来对与《离四贪恋》修心法要相关之释论及文献加以进行比对,以及在所阐释主张之要点上加以比较。本篇中例举了数种注解《离四贪恋》修心法要的藏文释论文本以及愿文,来与《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释论进行结构及诠释角度上的比较。关于本文的创新之处,即在于首次以果然巴·索南桑格所造《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释论之藏文文本进行深入的译解考注,并首次以此文献之考注结果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以及藉由此等比较所获之结果呈现萨迦派主要核心哲学思想之脉络。是故本论文的特色为:其一、主要首先在汉语学界中对于此藏文文献在汉语语境的重译以及首次深度考注的研究成果上,对此文献《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释论的研究起到了再次向前推进的作用。其二、本论文为首次藉此藏文文献的研究,将其与萨迦派在佛教哲学思想、宗义的建立,以及见地上的主张与思维等方面的其他相关藏文文献进行比对。其三、本论文于佛教宗义建立相关之组织架构的论述过程中,适时佐以各种图表,以助读者对论述内容的理解与印象之加深。
彭盼[9](2019)在《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民族使我国的民俗文化事象纷繁复杂、瑰丽多姿,民俗的脉络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我们才能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文景观和精神风貌。但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很多民俗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断层,并慢慢走向消亡,这不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建设。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例证法和量化统计法对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系统而较深入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后,国家针对民俗文化面临的窘境,积极采取行动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2003年,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长达十余年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让各国掀起了“非遗热”,我国的优秀民俗文化相继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予以重点保护。于是,沉寂多年的民俗学得以日渐回温,民俗文化出版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3年以来,我国的部分濒危民俗文化先后获得抢救性出版,大批民俗文化图书问世后填补了出版空白,“非遗”类着作成为出版的热门选题,民俗文化图书不断被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但是,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如作者资源稀缺、图书制作成本过高、消费者市场不旺等问题阻碍着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持续发展与繁荣。在找出这些问题后,试图从国家和出版社的角度提出适当的对策,具体措施主要有:运用媒介手段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培养民俗文化专业作者和编辑队伍、争取政府财政资助、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要、提升民俗文化图书附加值、优化民俗文化图书营销。
周恬羽[10](2019)在《苏州清代竹枝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刘禹锡始创文人竹枝词以来,文人们对于竹枝词的创作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江南作为竹枝词创作的重镇,在现编纂的《中华竹枝词全编》中就有近3万余首,约占全书作品总量的50%。学术界对于竹枝词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很多研究的论述中都离不开对江南竹枝词的间接引用,尤其以苏州为中心的竹枝词。但是,于此同时,学术界对于苏州竹枝词直接而全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巴蜀之音是竹枝词的起源,在传播到苏州地区与当地吴音相结合相交融的过程中也给了竹枝词以新的生命力。关于研究综述与选题意义,本文从清代苏州地域范围的界定、清代苏州竹枝词研究现状及课题研究意义和方法等三方面展开。清初,苏州隶属于江南布政使,照明代建制,苏州府领一州七县,仍以吴县为首县。通过对竹枝词研究的文献整理,了解到当下竹枝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将苏州竹枝词研究融合进其他学科,在多学科交叉中更好的认识竹枝词的发展情况。就研究清代苏州竹枝词的创作背景而言,从清代苏州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学术成就和文学创作等均为竹枝词的繁荣提供了条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是全国的富庶之地,而苏州最为繁华,这里是南北货物集散地,全国中心市场,无论农业、商业、手工业、运输业、印刷业,还是科举、文学、美术、音乐、戏曲、美食、服饰,都是引领全国的,作为江南的中心城市,苏州的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竹枝词自然进入到了创作的繁荣时期。关于清代苏州竹枝词作者主要分为本地作家、寓苏诗人、无名市民和女性作者等四个部分。苏州清代竹枝词代表着苏州古代竹枝词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个最高成就一方面指数量上的巨大优势,另一方面则是指创作者的群体分布广泛。本章根据《江苏竹枝词集》和《姑苏竹枝词》,从诗作的序跋中考证有具体创作时间的竹枝词。就研究清代苏州竹枝词的创作历程而言,清代苏州竹枝词创作情况十分繁荣,清初、清中叶和清末皆有大量作品问世,清初多着名诗人从事之,清中叶以后,大量民间诗人加入进来。各类作者积极创作的结果带来了大量作品存世,占现有的江苏竹枝词三之一。就苏州竹枝词的地域特征而言,清代竹枝词的“吴文化”特征十分明显,诗句中有大量的吴地方言,反映的风物民俗也具有浓厚的吴地特征,且与吴地其他艺术形式,如山歌、宝卷、昆曲等相互结合,是研究吴文化的重要史料。广为记事,以诗存史,是竹枝词的又一重要特性。苏州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注定了晚清近代苏州竹枝词不自觉地承担了纪事和书史的功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领域,可以从中弥补史志之不足,从而进一步研究苏州“近代化”时期的风土民情、山川形胜、社会百业、时尚风俗等。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清代苏州竹枝词的编集、整理与流传等略作探讨,并论述了清代苏州竹枝词的文学影响和艺术表现。
二、《中华文化精要丛书》新年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文化精要丛书》新年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
一、宫廷女性 |
二、仕宦女性 |
三、平民女性 |
四、青楼女性 |
五、其它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
一、娱乐需求 |
二、交际需求 |
三、服装展示 |
四、追星动机 |
五、其它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
一、看楼 |
二、看台、女台、子台 |
三、看棚 |
四、花场 |
五、女厂 |
六、女亭 |
七、其它 |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
二、照顾与限制 |
三、牟取经济利益 |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
第一节 定戏习俗 |
第二节 点戏习俗 |
一、点戏人的选择 |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
三、点戏物件类型 |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
第三节 看戏习俗 |
一、男女分观习俗 |
二、男女落座方位 |
第四节 赏赐习俗 |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
三、从赏赐品类看 |
第五节 禁忌习俗 |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
一、婚恋爱情剧 |
二、全本情节戏 |
三、家庭伦理戏 |
四、喜庆戏 |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
一、反对的方式 |
二、反对的人群 |
三、禁限效果评估 |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成药”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2 “中药”、“国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资料搜集方法 |
1.3.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历代成药发展概述 |
3 北京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3.1 北京中成药业概况 |
3.2 同仁堂 |
3.2.1 创办与发展 |
3.2.2 同仁堂药目 |
3.2.3 同仁堂代表性中成药 |
3.3 长春堂 |
3.3.1 创办与发展 |
3.3.2 长春堂代表性中成药 |
3.4 其他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3.4.1 永安堂与化痞膏 |
3.4.2 延龄堂皮赞公与灵宝如意丹 |
3.5 小结 |
4 天津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4.1 天津中成药业概况 |
4.2 达仁堂 |
4.2.1 创办与发展 |
4.2.2 达仁堂药目 |
4.2.3 达仁堂代表性中成药 |
4.3 隆顺榕成记药庄 |
4.3.1 创办与发展 |
4.3.2 隆顺榕参茸庄药目 |
4.3.3 隆顺榕成记药庄代表性中成药 |
4.4 小结 |
5 苏杭地区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5.1 苏杭地区中成药业概况 |
5.2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 |
5.2.1 创办与发展 |
5.2.2 雷允上诵芬堂药目 |
5.2.3 雷允上诵芬堂代表性中成药 |
5.3 杭州胡庆余堂 |
5.3.1 创办与发展 |
5.3.2 胡庆余堂药目 |
5.3.3 胡庆余堂代表性中成药 |
5.4 小结 |
6 上海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6.1 上海中成药业概况 |
6.2 姜衍泽堂 |
6.2.1 创办与发展 |
6.2.2 姜衍泽堂药目 |
6.2.3 姜衍泽堂代表性中成药 |
6.3 童涵春堂 |
6.3.1 创办与发展 |
6.3.2 童涵春堂代表性中成药 |
6.4 蔡同德堂 |
6.4.1 创办与发展 |
6.4.2 蔡同德堂药目 |
6.4.3 蔡同德堂代表性中成药 |
6.5 小结 |
7 广州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7.1 广州中成药业概况 |
7.2 陈李济杏和堂 |
7.2.1 创办与发展 |
7.2.2 陈李济代表性中成药 |
7.3 潘高寿药行 |
7.3.1 创办与发展 |
7.3.2 潘高寿药行代表性中成药 |
7.4 小结 |
8 佛山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8.1 佛山中成药业概况 |
8.2 梁仲弘蜡丸馆 |
8.2.1 创办与发展 |
8.2.2 梁仲弘蜡丸馆代表性中成药 |
8.3 冯了性药铺 |
8.3.1 创办与发展 |
8.3.2 仿单中的冯了性药酒 |
8.4 流泽堂源吉林 |
8.4.1 创办与发展 |
8.4.2 凉茶发展沿革 |
8.4.3 流泽堂源吉林甘和茶 |
8.5 梁家园药号 |
8.5.1 创办与发展 |
8.5.2 梁家园少林膏药 |
8.6 小结 |
9 讨论 |
9.1 民国时期中药堂特点 |
9.2 民国时期中成药特点 |
9.3 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与其代表性中成药相互促进发展 |
9.4 民国时期影响中药堂发展的因素 |
9.5 反思 |
10 结论 |
11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
1.3.1 汉学与中国学 |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
1.3.3 中古中国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
2.6.3 卜弼德的影响 |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
4.1 成书背景 |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
4.2.1 主要内容 |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
4.4 勘误 |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
5.5 订正 |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清代赋话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见星庐赋话》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赋学中兴”与《见星庐赋话》的出现 |
第一节 清代赋学兴盛的现象 |
第二节 清代律赋创作情况及论律赋着述的出现 |
第三节 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的内容及价值 |
第二章 《见星庐赋话》之辞赋本源论 |
第一节 “诗骚”与辞赋 |
第二节 “六义”与辞赋 |
第三节 “经义”与辞赋 |
第三章 《见星庐赋话》之辞赋体类论 |
第一节 《见星庐赋话》对《历朝赋格》的承与变 |
第二节 馆阁律赋对古、律赋的革新与融汇 |
第三节 其他分类 |
第四章 《见星庐赋话》对律赋技法的品评 |
第一节 论赋题 |
第二节 论起手 |
第三节 论用韵 |
第四节 论对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见星庐赋话》所涉清代赋家赋作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1.1.1 缘起 |
1.1.2 题旨 |
1.1.3 选题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魏源政治思想研究概述 |
1.2.2 魏源文化思想研究概述 |
1.2.3 魏源历史定位问题研究概述 |
1.2.4 史学界有关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综述 |
1.2.5 近十余年来魏源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
1.3 本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魏源生平及其政治文化观形成的背景 |
2.1 魏源生平 |
2.1.1 魏源的政治人生 |
2.1.2 魏源的学术人生 |
2.2 魏源政治文化观形成的背景 |
2.2.1 嘉道政治统治简论 |
2.2.2 嘉道时期士人群体的政治文化生态 |
2.2.3 家庭成长背景及所受教育 |
2.2.4 阅读史及主要师友交往 |
第3章 魏源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反思 |
3.1 尊崇天道,常怀忧惧 |
3.1.1 天命观 |
3.1.2 幽明观 |
3.1.3 忧患观 |
3.2 崇尚德性,学古求变 |
3.2.1 王道纯出乎道德 |
3.2.2 王道是学古变易之道 |
3.3 重视法治,人法兼备 |
3.3.1 法之功用 |
3.3.2 法之实行 |
3.4 民本思想 |
3.4.1 重民思想 |
3.4.2 富民思想 |
3.5 人才观 |
3.5.1 人才缺失之缘由 |
3.5.2 人主应重视人才 |
3.5.3 如何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
第4章 魏源对现实社会改革的政治文化思考 |
4.1 重申王道,彰显事功——早期“王道”政治观 |
4.1.1 《默觚》概述 |
4.1.2 早期“王道”政治观的内涵 |
4.1.3 如何成就“王道” |
4.2 政“熟”求治,因势而变——中后期时势变革观的确立与发展 |
4.2.1 批判“人心之寐患” |
4.2.2 变革观的确立 |
4.2.3 变革观的发展 |
4.3 全面改革,师夷长技——鸦片战争后的政治文化思考 |
4.3.1 《圣武记》、《海国图志》概述 |
4.3.2 大一统观念 |
4.3.3 地理世界观 |
4.3.4 外交观 |
4.3.5 “师夷”说 |
第5章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特点和影响 |
5.1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特点 |
5.1.1 以人为本,贵人重民 |
5.1.2 高扬事功,理性建言 |
5.1.3 实践品格,经世情怀 |
5.1.4 近代启蒙,与时俱进 |
5.2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影响 |
5.2.1 声名渐显,受时人关注 |
5.2.2 启迪后世,影响深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默觚》与《皇朝经世文编》学体、治体部分文章内容之比较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觉社与《觉社丛书》 |
第一节 “人间佛教”建设下的觉社与《觉社丛书》 |
第二节 《觉社丛书》发行之目的 |
第二章 雅言分部:包罗万象的雅正之言 |
第一节 若即若离的佛教与儒学 |
第二节 一以贯之的思辨传统 |
第三节 类比使用与语言气势 |
第四节 个体行为指导与精神关照 |
第五节 现实社会的摄入与反思 |
第三章 杂文分部:佛学的回真向俗与济学利生 |
第一节 佛教实践与机构建设 |
第二节 “济天下”与“善其身” |
第三节 佛学与西学思想批判 |
第四节 文学开放与诗禅互证 |
第四章 诗歌分部:一方情采允集的禅土 |
第一节 悠扬缱绻的酬和赠答诗 |
第二节 罕譬而喻的发愿参禅诗 |
第三节 以实为重的记事诗词 |
第四节 山水流韵的游景诗 |
第五节 旨远情深的咏物诗 |
第六节 缠绵蕴藉送友怀友诗 |
第七节 长歌薤露的悼亡诗 |
第五章 《觉社丛书》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觉社丛书》的影响力与《海潮音》的出世 |
第二节 觉社及《觉社丛书》的弊端刍议 |
第三节 《觉社丛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北新文学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北新书局的风雨三十年 |
第二节 北新书局的文学书刊广告 |
第一章 北新文学广告的构成 |
第一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刊发媒介 |
第二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宣传对象 |
第三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宣传策略 |
第二章 北新文学广告与新文学的传播接受 |
第一节 对名家名作的重点推介 |
第二节 对新进及普通作家作品的打造与支持 |
第三节 对北新新文艺作品的维护和助力 |
第三章 北新文学广告的价值向度 |
第一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文学价值 |
第二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史料价值 |
第三节 作为作家佚文的北新文学广告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北新文学广告选辑录 |
附录二: 北新文学广告图例选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考注及与萨迦派相关文本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本文之主要研究方法 |
三、本文之创新处 |
四、本文之内容架构 |
第一篇 缘起根本之建立 |
第一章 修心法要《离四贪恋》之根本颂偈 |
第一节 萨迦派的主要佛教哲学思想之一——《离四贪恋》 |
第二节 修心法要《离四贪恋》四句根本颂偈之内容 |
第二章 本文所采用主要文献之相关研究 |
第一节 与《离四贪恋》相关之各种注释文本与版本 |
第二节 汉语学界与海外学界对《离四贪恋》相关文本之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离四贪恋》各种相关注释文本之比照 |
第四节 本文主要依据释论本文《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的内容初探 |
第三章 萨迦派对道与果之建立与佛教哲学思想根源 |
第一节 萨迦派对道与果之建立 |
第二节 道之建立 |
第三节 波罗蜜多乘道之建立 |
第四章 《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所述之波罗蜜多乘 |
第一节 波罗蜜多乘之经论所解说主要最胜之实修 |
第二节 波罗蜜多乘之口诀要点实修总义 |
第二篇 训诂考据与校勘 |
第一章 《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释论之传统科判 |
第二章 藏文本《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释论之译解考注与校勘 |
甲〇、赞颂礼敬及编着立誓 |
甲一、经论所解说主要最胜之实修 |
甲二、口诀要点实修之总义解说 |
甲三、第一法要: [以舍离贪恋此生,而能将心入于法] |
甲四、第二法要: [以舍离贪恋轮回,而能入于法道] |
甲五、第三法要: [以舍离贪恋己利,而能将道上之迷乱消除] |
甲六、第四法要: [以舍离贪恋四边,而能使迷乱现起智慧] |
甲七、总集要点之颂偈 |
篇末题记 |
第三篇 相关文本之比较 |
第一章 与《杰尊·扎巴坚赞所造:离四贪恋之教诫》释论之比较 |
第一节 《杰尊·扎巴坚赞所造:离四贪恋之教诫》释论之科判结构 |
第二节 《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与《杰尊·扎巴坚赞所造: 离四贪恋之教诫》释论之比较 |
第二章 与《萨班所造:离四贪恋之教诫》释论之比较 |
第一节 《萨班所造:离四贪恋之教诫》释论之译解考注 |
第二节 《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与《萨班所造:离四贪恋之教诫》释论之比较 |
第三章 与蒋扬钦哲旺播所造《修心离四贪恋之道歌·心要甘露》释论之比较 |
第一节 《修心离四贪恋之道歌·心要甘露》释论之译解考注 |
第二节 《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与《修心离四贪恋之道歌·心要甘露》释论之比较 |
第四章 《离四贪恋》实修口诀颂偈与《离四贪恋之传承上师祈请文》等愿文所提炼之修心次第精粹 |
第一节 《离四贪恋》实修口诀颂偈之译解考注 |
第二节 《离四贪恋之传承上师祈请文》之译解考注 |
第三节 《离四贪恋之传承上师祈请文》修持口诀与《离四贪恋》实修口诀颂偈之对应关系 |
第四节 《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与《离四贪恋之传承上师祈请文》之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与本释论相关之其他释论文本科判 |
附录一、《奴巴·利锦札所造:离四贪恋之教诫》释论之科判 |
附录二、哦千·贡噶桑布所开示《离四贪恋之讲义——杰喇嘛·阿南达拔札之开示》释论之科判 |
附录三、《强森·贡嘎雷仁所造:修心离四贪恋之讲说·澄水摩尼珠之项链》释论之科判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民俗文化的含义、分类 |
一、民俗文化的含义 |
二、民俗文化的分类 |
第一章 民俗文化图书的特点、类型及其出版价值 |
第一节 民俗文化图书的特点 |
一、图书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
二、在选题、读者选择上有明显的地域针对性 |
四、具备较强的文化服务性 |
第二节 民俗文化图书的类型 |
一、按民俗类别分类 |
二、非常注重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三、按实际用途分类 |
四、按语言文字分类 |
第三节 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价值 |
一、记录与保存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 |
二、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繁荣的得力推手 |
三、满足读者的生产生活与休闲娱乐需要 |
四、依靠产品的系列化开发提升出版效益 |
第二章 2003 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取得的成就 |
第一节 出版融入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
一、大批民俗文化图书问世,填补出版空白 |
二、出版民俗文化图书的主要单位及其抢救的民俗类型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民俗类图书出版升温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紧密联动 |
二、“非遗热”助推民俗文化图书出版 |
第三节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涌现大批民俗类图书 |
一、优秀民俗文化图书出版日益受到重视 |
二、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特点分析 |
第四节 民俗文化题材成为少儿图书市场新热点 |
第三章 2003 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民俗文化出版的动力与内容问题 |
一、多因素致使民俗文化出版动力不足 |
二、内容存在失真现象且尺度把握不当 |
第二节 民俗文化出版的资源与市场问题 |
一、民俗资源的消失让出版成了“无米之炊” |
二、民俗文化专业人才稀缺使出版举步维艰 |
三、民俗文化出版的高成本令出版社望而止步 |
四、民俗文化出版市场没有形成明显优势 |
第四章 推动民俗文化图书出版持续发展繁荣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需加大对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扶持力度 |
一、运用媒介手段保护民俗资源,为选题奠基 |
二、加强对出版业的经济援助,鼓励民间投资 |
三、设立传承人机构,培养专业作者与编辑队伍 |
第二节 出版社应更好地打造民俗文化图书产品 |
一、重新审视出版功能,树立文化本位意识 |
二、争取政府财政资助,寻求企业合力出版 |
三、合理配置选题资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
四、坚持读者需求原则,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要 |
五、提高大众读物质量,增强小众读物趣味 |
第三节 出版社在开拓民俗文化图书市场上应具前瞻性 |
一、辅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图书产品附加值 |
二、跨界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三、解锁更多的宣传模式,优化营销“小王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2003-2018 年出版的代表性中国民俗文化图书书目 |
致谢 |
(10)苏州清代竹枝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选题意义 |
第一节 清代苏州区域范围的界定 |
第二节 清代苏州竹枝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代苏州竹枝词创作背景 |
第一节 清代苏州的政治和经济 |
第二节 清代苏州的学术文化 |
第三节 清代苏州的诗歌创作成就 |
第三章 清代苏州竹枝词的作者 |
第一节 本地名家 |
一、尤侗 |
二、汪琬 |
三、沈德潜 |
四、叶燮 |
第二节 寓苏文人 |
一、王士镇 |
二、舒位 |
三、朱彝尊 |
四、钱泳 |
第三节 无名市民 |
一、松陵岂匏子 |
二、疁溪梅花庵主人 |
三、平江散人 |
四、邓尉花农 |
五、山阴蓬莱旧樵 |
六、雪樵居士 |
七、蚾叟 |
第四节 女性作者 |
一、姜素英 |
二、葛蕙生 |
三、赵承光 |
四、朱宗淑 |
附录 清代苏州竹枝词创作年表 |
第四章 清代苏州竹枝词的创作历程 |
第一节 针砭颓风:清前期苏州竹枝词创作 |
第二节 亲近自然:清中期苏州竹枝词创作 |
第三节 世风渐变:清晚期苏州竹枝词创作 |
第五章 清代苏州竹枝词中的吴文化 |
第一节 清代苏州竹枝词中的“吴地” |
一、用苏州及别称命名 |
二、用苏州着名景点命名 |
第二节 清代苏州竹枝词中的“吴语” |
第三节 清代苏州竹枝词中的“吴物” |
一、服饰 |
二、美食 |
三、园林 |
四、戏曲 |
五、教育 |
第四节 清代苏州竹枝词中的“吴俗” |
一、吴地结婚礼俗 |
二、吴地殡丧习俗 |
三、吴地的节令习俗 |
第六章 清代苏州竹枝词与苏州“近代化” |
第一节 社会渐变 |
第二节 近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四、《中华文化精要丛书》新年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D]. 段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4]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研究[D]. 侯春艳. 烟台大学, 2020(06)
- [5]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D]. 胡慧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6]《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D]. 许晓晓. 暨南大学, 2019(02)
- [7]北新文学广告研究[D]. 程璐. 广西大学, 2019(01)
- [8]《修心离四贪恋之讲义·甚深要义之钥》考注及与萨迦派相关文本比较[D]. 叶灵毅.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9]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研究[D]. 彭盼.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苏州清代竹枝词研究[D]. 周恬羽. 苏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