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药物并用蟾蜍脱衣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袁泓明[1](2020)在《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制备CD163基因修饰猪及α-Gal/Neu5Gc/Sda缺失猪》文中认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每年都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综合症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其特征表现为母猪繁殖力低,并伴随着呼吸障碍、仔猪生长缓慢、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等。目前防控PRRSV的主要方式是疫苗免疫,但由于病毒存在免疫逃逸机制和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因而疫苗免疫的效果并不显着。研究表明,猪CD163是PRRSV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受体。CD163蛋白第五结构域(SRCR5)是介导PRRS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域。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SRCR5与病毒GP2a、GP4蛋白二聚体结合,从而介导PRRSV入侵宿主细胞。因此SRCR5也是制备抗PRRSV克隆猪的良好的基因操作靶点。猪与人有着高度同源的基因序列,并且与人体器官在大小、功能、解剖学特征、生理学功能等方面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猪被认为是解决人类器官短缺的最理想的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然而,在临床实验程中,猪到非人灵长动物的异种器官移植会发生严重的超级性免疫排斥反应,从而使供体器官短时间内丧失功能,造成移植失败。目前发现的可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猪源细胞表面抗原主要有α-Gal(α-1,3半乳糖)、Neu5Gc(N-羟乙酰神经氨酸)和血型抗原Sda。近年来快速发展的CRISPR/Cas技术以及碱基编辑技术已经成功地被应用于多种动物,包括小鼠、斑马鱼、兔、猪、羊等。该技术在动物抗病育种及异种器官移植等领域显示出其重大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通过CRISPR/Cas9技术制备抗PRRSV的CD163基因修饰猪,探究BE4-Gam系统在猪基因编辑中的适用性并利用BE4-Gam系统制备α-Gal/Neu5Gc/Sda缺失猪,为今后构建异种移植抗原缺失猪提供新思考。本研究共包含三方面的实验内容。第一部分实验研究中,我们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地用猪CD163SRCR3基因序列替换猪CD163 SRCR5基因序列,制备了CD163SRCR3猪;利用CRISPR/Cas9系统制备了CD163 SRCR5敲除的CD163E7D猪。后续实验结果表明,正常生理情况下,CD163SRCR3猪和CD163E7D猪两者血清中游离的Hp含量与野生型猪没有显着差异;并且CD163SRCR3猪、CD163E7D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来源的巨噬细胞(PMMs)都具备对Hb-Hp复合物的清除能力。最后,我们分离了CD163SRCR3猪、CD163E7D猪和野生型猪来源的肺泡巨噬细胞(PAMs)用于体外感染HP-PRRSV。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D163SRCR3猪、CD163E7D猪来源的PAMs都可以有效的在体外抑制HP-PRRSV的增殖;与CD163E7D猪相比,CD163SRCR3猪来源的PAMs对HP-PRRSV的抑制作用更显着。在第二部分实验中,我们针对猪α-Gal、Neu5Gc和Sda等抗原合成基因GGTA、CMAH和B4GalNT2分别设计了一条相应的sgRNA,用以探究BE4-Gam系统在猪细胞内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BE4-Gam系统在胎儿成纤维细胞(PFFs)和孤雌囊胚中GGTA1、B4GalNT2、CMAH基因目的位点分别可实现5.3%-10.1%和66.7%-71.4%的单基因编辑效率;在PFFs和孤雌囊胚GGTA1、B4GalNT2、CMAH基因目的位点分别可实现7.5%和18.1%的3基因编辑效率。同时,在实验过程中,BE4-Gam系统实现了单一的编辑产物,没有Indels现象发生。与BE4-Gam系统相比,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AncBE4max系统在孤雌囊胚及胎儿成纤维细胞目的基因位点可以提升近5倍的单基因编辑效率,在胚胎水平可实现71.4%的3基因编辑效率。在第三部分实验中,我们利用BE4-Gam系统、SCNT技术和IVF技术获得了GGTA1、B4GalNT2、CMAH基因突变的F0代克隆猪。对F0代克隆猪的脱靶检测结果显示,在潜在脱靶位点我们未发现脱靶突变。IFA抗原检测结果也表明,我们成功制备了α-Gal、Neu5Gc和Sda同时缺失的巴马香猪仔猪。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和BE4-Gam系统分别成功的制备了抗HP-PRRSV的CD163SRCR3猪、CD163E7D猪和α-Gal/Neu5Gc/Sda抗原缺失猪,为维护养猪业的稳定及生物医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也证实了BE4-Gam系统在猪细胞内的适用性,为今后构建异种器官移植猪、更精确的动物性状改良及人类疾病模型的构建提供高效的技术手段。
王淑妹[2](2020)在《TRABD2B在HIV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机体后造成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损害人类健康和引起人类死亡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常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虽然成功抑制了HIV的复制并控制了AIDS的进展,但其长期使用后引发的耐药性问题日益显着,因此寻找抑制HIV复制的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是当前艾滋病治疗领域的重要任务。HIV作为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其生命周期中大部分步骤依赖于宿主细胞,这些过程通常通过病毒和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实现。例如HIV整合酶招募宿主辅助因子LEDGF以优化子代病毒的产生。然而,宿主细胞内一组独特的细胞因子也在进化,以抵抗病毒病原体(如HIV)的复制。这些所谓的限制因子通过干扰病毒生命周期的特定步骤,构成宿主细胞对病毒复制的物理或功能性防御。病毒限制因子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2、发挥抗病毒功能的机制的多样性;3、多为宿主固有蛋白;4、多数由干扰素诱导产生,使其在病毒感染早期发挥作用。因此,除了经典的细胞和体液以及信号介导的固有免疫外,限制因子也被视为宿主的固有免疫反应。截至目前已发现的HIV-1的限制因子主要有:MX2、SAMHD1、APOBEC3G、TRIM5α、BST-2和MARCH8/2等。这些宿主限制因子与病毒组分之间进行相互作用,同时也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对于开发新的艾滋病治疗方法至关重要。TRAB结构域包含蛋白2B(TRAB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B,TRABD2B)是一种金属蛋白酶,与TRABD2A同属于金属蛋白酶家族。研究发现,TRABD2B和TRABD2A的主要生理功能为通过负向调节Wnt信号通路促进斑马鱼胚胎的脑部发育。使用TRABD的蛋白序列通过Neighbor-Joining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TRABD蛋白在脊椎动物物种中高度保守且其功能均与胚胎的脑部发育密切相关,这可能是物种进化过程中正向选择(positive selection)的结果,即因含有有利突变而提高个体适合度的等位基因固定下来的选择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TRABD2A在人静息CD4+T细胞中发挥抑制HIV-1复制的作用。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我们推测人及其他脊椎动物的TRABD2B可能也具有抗病毒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TRABD2B在HIV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并探讨不同种属脊椎动物的TRABD2B对HIV复制的影响是否具有保守性(正向选择),为抗病毒治疗新靶点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1.1本研究受试者均来自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招募健康献血者3例,年龄为23-30岁,男性1名,女性2名,每例采集全血100mL。入选标准:身体状况良好,近一个月来无细菌或病毒性感染,无肝肾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无自身免疫病,女性排除妊娠,且本研究已获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批。1.2研究TRABD2B抑制病毒复制及机制:采用人胚肾293T细胞系进行过表达实验。人宫颈癌细胞系TZM-bl稳定表达CD4、CXCR4和CCR5表面分子,并携带有荧光素酶和E.coli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报告细胞,TZM-bl细胞感染HIV后,荧光素酶基因被HI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和HIV辅助蛋白Tat转录激活,进而活化表达。人胚肾293T细胞系和人宫颈癌细胞系TZM-bl均采用含10%FBS和100U/mL青-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培养。1.3研究内源性TRABD2B抑制病毒复制:主要应用人胚肾293T细胞系、人T淋巴细胞株(Jurkat T)、人原代CD4+T细胞、CD14+单核细胞(monocyte)、人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MDM)和树突状细胞(MDDC)。2.实验方法2.1原代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聚蔗糖Ficoll分离健康人PBMCs,采用EasySep?Human CD14 Positive Selection Kit II和Human CD4+T Cell Enrichment Kit(Stemcell Technologie)分别分选CD14+单核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采用浓度为50U/mL的IL-2和25μL/106个细胞的人T细胞激活剂Dynabeads CD3/CD28激活CD4+T细胞。采用50ng/m L的GM-CSF诱导培养CD14+单核细胞7-9d,即为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MDM);采用含10ng/mL GM-CSF和50ng/mL IL-4的IMDM培养基培养5-7d,即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MDDC),单核细胞诱导过程中每2d更换新鲜培养液1次。2.2细胞系的培养:采用DMEM培养基培养人胚肾细胞系293T和人宫颈癌细胞系TZM-bl细胞,RPMI1640培养基培养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 T细胞,所有培养基均含10%FBS和100U/mL青-链霉素,并将细胞置于37℃、含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每2d更换新鲜培养液1次。2.3细胞转染:293T细胞质粒转染采用jet PRIME试剂,siRNA转染采用Lipofectamin 3000试剂,详细转染步骤以相应试剂说明书为准。2.4上清病毒载量检测:使用Roche COBAS AMPLICOR自动载量仪对上清病毒载量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范围为20-10,000,000 copies mL-1。2.5胞内Total RNA的提取及RT-qPCR:细胞中Total RNA的提取采用TRIzol试剂,NanoDrop?One/OneC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鉴定RNA样品的纯度并初步定量;采用PrimeScriptTMM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试剂盒去除样品中的DNA污染,进一步通过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TB GreenTM Premix Ex TaqTM II试剂盒通过实时定量PCR对目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2.6免疫印迹分析:收集细胞至EP管,采用RIPA Lysis and Extraction Buffer(Thermo Fisher)重悬细胞,超声波辅助破碎细胞。离心取上清至新EP管中,加入4×Protein SDS PAGE Loading Buffer(Takara)后煮沸使蛋白变性;SDS-PAGE凝胶配制试剂盒(凯基生物)制胶,80V电泳浓缩胶,120V电泳分离胶;冰上恒流0.3A(或恒压60V)转膜2h;PBST洗膜一次后采用2%BSA室温封闭1h;一抗室温孵育1h,PBST洗3次,每次5min;二抗室温孵育30min,PBST洗3次,每次5min;ECL发光液孵育1min后在凝胶成像分析仪上显影成像,以GAPDH蛋白为内参进行结果分析。2.7 HIV-1NL4-3(VSV-G)包装及感染:HIV-1NL4-3(VSV-G)包装采用293T细胞:采用jetPRIME转染试剂向5×106个细胞中转染pCMV-VSV-G质粒和pNL4-3质粒各3.3μg和6.7μg,转染后4-6h更换新鲜培养基,48h后收集上清并用0.45μm滤器过滤。采用试剂盒(Advanced BioScience Laboratories,ABL)通过ELISA法检测HIV-1p24抗原。按照低剂量10 ng p24和高剂量100ng p24的病毒感染293T细胞。2.8荧光素酶表达水平检测:依照荧光素酶表达水平检测说明书(美国Promega公司)检测细胞中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2.9 ELISA法检测HIV-1 p24抗原: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采用HIV-1 p24 Antigen Capture Assay试剂盒(Advanced BioScience Laboratories,ABL)检测HIV-1 p24抗原。按试剂说明书稀释标准品,并稀释样品至适宜浓度。反应板中各孔均加入裂解液25μL,于每孔中加入已稀释的标准品、样品、阳性和阴性对照各100μL,封板,37℃孵育1h;用wash buffer进行洗板,重复5次,最后1次拍净孔内残余的液体;除空白孔外,所有孔中均加入酶标二抗100μL,封板,37℃孵育30min;用wash buffer进行洗板,重复5次,最后1次拍干孔内残余的液体;所有孔中加入显色液A和显色液B各50μL,封板,37℃孵育30min;所有孔中加入50μL终止液,设置酶标仪波长为450nm进行检测。3.统计分析所有实验重复3次,采用SPSS20.0和Graphpad Prism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实验进行比较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RABD2B对HIV复制的影响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TRABD2B-GFP/Mock表达质粒和HIV-1病毒质粒pNL4-3,48h后收集各组上清感染TZM-bl报告细胞,结果显示:TRABD2B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低于Mock组(P<0.05),提示TRABD2B组HIV-1病毒颗粒产生减少或病毒侵染能力降低,即TRABD2B能够抑制HIV-1复制。同时检测TRABD2B对HIV-2及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TRABD2B能够抑制HIV-2和SIV的复制,提示TRABD2B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2.TRABD2B抑制HIV-1复制的机制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TRABD2B-GFP/Mock表达质粒和HIV-1病毒质粒pNL4-3,48h后收集上清和细胞,检测上清中病毒p24及RNA含量(即病毒载量),同时检测细胞中HIV-1 Gag RNA(即病毒转录水平)含量。结果显示:TRABD2B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p24及病毒载量均低于Mock组(所有P<0.05),提示TRABD2B组HIV-1子代病毒颗粒产生减少。而TRABD2B组HIV-1 Gag RNA水平与Mock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TRABD2B不影响HIV-1转录。HIV-1 Gag RNA表达不变,而其产物p24含量降低,且TRABD2B属于蛋白酶家族,提示TRABD2B可能通过降解病毒结构蛋白Gag抑制子代病毒颗粒产生进而抑制病毒的复制。为了进一步明确此设想,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TRABD2B-GFP/Mock表达质粒和3Flag-Gag表达质粒,48h后收集细胞检测Gag蛋白含量,结果显示TRABD2B组Gag含量低于Mock组,提示TRABD2B能够降解Gag蛋白。Uniprot网站显示TRABD2B主要分布于细胞膜,而HIV-1 Gag蛋白也是靶向到细胞膜上进行组装,因此,TRABD2B可能降解细胞膜上而不降解细胞质中的Gag蛋白。为了验证此假设,我们构建了缺失MA的Gag表达质粒(3Flag-Gag-ΔMA,不能靶向到细胞膜)并与TRABD2B-GFP/Mock表达质粒共转染,48h后收集细胞检测Gag-ΔMA蛋白含量,结果显示TRABD2B组Gag-ΔMA含量与Mock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TRABD2B不能作用于缺失MA的Gag蛋白质,因为MA是将Gag定向于细胞膜的“信号肽”,所以,TRABD2B只能作用于细胞膜上的Gag蛋白。以上结果提示:TRABD2B通过降解细胞膜上的Gag蛋白抑制HIV-1子代病毒颗粒的产生,进而抑制HIV-1的复制。3.内源性TRABD2B对HIV-1子代病毒产生的影响采用RT-qPCR法对多种细胞中TRABD2B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TRABD2B在静息及激活CD4+T细胞中均不表达,而在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MDM)及树突状细胞(MDDC)和293T细胞中均有较低含量表达;使用siTRABD2B下调293T细胞中内源性TRABD2B的表达水平并感染高(100ng)或低剂量(10ng)的HIVNL4-3(VSVG)病毒,48h后收集上清感染TZM-bl报告细胞,结果显示:敲减TRABD2B后,当感染低剂量HIV时,si TRABD2B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iCtrl),而感染高剂量HIV时,siTRABD2B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与siCtrl组无明显差别,提示在低感染剂量时内源性TRABD2B能够抑制HIV-1子代病毒的产生。4.不同种属TRABD2B对HIV-1子代病毒产生的影响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不同种属TRABD2B/Mock表达质粒和HIV-1病毒质粒pNL4-3,48h后收集上清感染TZM-bl报告细胞,结果显示:不同种属TRABD2B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均低于Mock组,提示不同种属TRABD2B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HIV-1子代病毒的产生,种属间TRABD2B的抗病毒功能较为保守。结论:TRABD2B通过降解靶向到细胞膜上的Gag蛋白,减少HIV-1子代病毒产生,抑制HIV-1复制,且不同种属TRABD2B的抗病毒功能具有保守性。
刘冬晴[3](2019)在《《西湖二集》复音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尝试从词汇角度着手,对《西湖二集》一书中的复音词进行分析研究,划分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对这两大类词进行详细的划分和归纳,总结分析《西湖二集》复音词的构词特点。根据语料特点,分析《西湖二集》中的特色词汇,探讨《西湖二集》词汇的语料价值。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包括《西湖二集》语料简介、研究现状、《西湖二集》复音词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划分标准。第二部分讨论《西湖二集》复音词的结构和特点;第三部分讨论《西湖二集》特色词汇;最后是《西湖二集》与辞书编纂,以《西湖二集》复音词为本,考察《汉语大词典》中是否存在词条失收、义项失收和书证滞后等情况并进行补充归纳。
邰丽媛[4](2019)在《《广济秘笈》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广济秘笈》“历验”“释音义”的研究,了解朝鲜民间医的用药特色,深入挖掘《广济秘笈》的临床价值及文献学价值,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民间朝医学及《广济秘笈》的重视。方法:查阅、整理有关李景华及《广济秘笈》的研究文献,以《广济秘笈》一书“历验”(李景华临证经验)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本草纲目》及《东医宝鉴》,查询李景华临床经验源头,将“历验”按出处逐条分类考证,整理李景华临证特色及道地药材的应用特色。以“释音义”为研究对象,从声训的角度分析《广济秘笈》在训诂学中的价值。结果:李景华《广济秘笈》中的“历验”,大多是对中国古医籍的继承,以明代居多,对《本草纲目》《东医宝鉴》的借鉴最为集中,为数不多的自拟方、发挥方,体现了朝鲜民间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释音义”是《广济秘笈》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保存了珍贵的声训资料,是研究朝鲜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依据。结论:《广济秘笈》是朝鲜民族医学的经典着作,“历验”是李景华50余年行医经验的精华。全书共记载“历验”87则,涉及急救、杂病、妇儿科,急救涉及病种44种,杂病卷涉及病种28种,妇科、儿科涉及病种15种。涉及用药181种,其中109为乡药,常用易得的乡药有24种,且多为药食同源。李景华的临证中保留有很多特色治疗方法,如外科常用的蜡矾丸,善用五子丸益肾气,四季君药各不相同,以滓探吐治疗小便不利等。“释音义”保留了32个与声训相关的字,为百姓准确用药提供保障,对研究朝鲜民族语言文化有重要意义。
陆雪秋[5](2017)在《中医古代传统制剂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古代传统制剂文献研究是研究中医传统制方方法及用药模式。中医古代制剂,是基于中医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用药观认知下的中医制方理念、方法及用药模式,病是本,方是治,制是体,剂型是方的表现载体。中医在生命认识的基本方法下产生了独特的疾病观,在独特疾病观念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治疗用药观念。即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下,将药物据疾病辨证论治组合成方,将方根据疾病、体质等特点制成一定的剂型,用于防病治病。现有的制剂研究文献,主要以现代制剂的比较应用研究为主,未见到有关中医古代传统制剂的整理研究。本论文将基于中医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用药观及制药观认知下,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医古代传统制剂形成的理论基础、制剂特色及主要内容,为中医制剂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渊薮及经验借鉴。本研究的对象资料主要依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进行确定。其内容主要包括先秦至明清时期有关本草古籍、临床古籍为主,旁参了部分出土文献、史书,约涉及古籍文献146余种。综合运用史学、文献学、目录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按时间顺序整理研究有关传统制剂文献。论文主要关注了传统制剂概念的内涵外延、制剂发展变化过程,并探讨分析了中医传统制剂与生命观、疾病观、用药观的内在关系,分析中医制剂的基本理论、临床使用特色及规律,本论文并对传统制剂下的制作器具、煎服方法等进行简要概述。论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即传统制剂概念、古代传统制剂理论、临病制剂、制剂技术、制剂器具及煎服方法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传统制剂进行概念及功用的简述。古代传统制剂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等。对这些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历代诸多医家临证实践后,认识渐趋于一致。如汤剂的概念,由“汤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到“去大病用之”,将汤剂的应用归于大病、暴病一类,比如伤寒、温病、痈疽等,都可以用汤剂治疗。有关散剂的概念,经历了由“去风寒湿气”到“去急病用之”的过程,散剂逐渐扩大应用范畴。丸剂使用,早期文献记载为“破沉冷,破积聚,消诸坚症”,为舒缓治疗之法,故多用于疾病后期或者慢病治疗,如高秉钧治疗“先后天俱不足,营亏血虚不充络,腿发流痰”,先用汤剂治疗,待“脾胃醒复,饮食加增,再商丸剂调治其本”。体现了丸剂舒缓治疗之功用。膏者谓“熬成稠膏也”,去久病用之。丹剂多由硫磺、水银等矿物质炼制而成,如白降丹、红升丹。现亦有丸剂以朱砂为衣,称为丹,如至宝丹、紫金丹等。酒剂即浸煮酒药也,多用于治疗痹症,以其行气血之功。梳理古代制剂治疗疾病范畴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历代医家随着对疾病与制剂认识的不断积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的概貌。第二部分,主要对中医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用药观与制剂关系进行梳理,发掘制剂与疾病内在之规律。中医生命观与制剂关系研究主要从气、精气神、脏腑功能、体质特点进行论述。气是人体之根本,据气多少、病盛衰、治缓急,定方大小。精气神是人体三宝,精气神对人体具有滋养作用,食气入胃生精,脾散精于肝、心、肺,作用于筋脉、皮毛。据精气神制剂,有补益精气、镇定安神等制剂思想。据脏腑功能制剂,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制剂体现在其藏、传方面,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据体质制剂,体质有东南、西北之异,用药亦有分两轻重之说,即因地制剂、因人制剂。中医疾病观与制剂关系分析,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分析与制剂内在关系。根据病因定制剂,陶弘景提出“察病之源,以制其剂”。张元素进一步阐发,提出六气主治用药。据病势定制剂,宋代赵佶提出“凡病始作,多以汤液,盖取其荡涤之功,甚于丸散,病久日深,乃以醪醴”。提出疾病初期,用汤液治疗,取“其荡涤邪气”。疾病日久或者经络血脉不通者,用醪醴治疗,“取其宣通闭滞”。根据病位定制剂,沈括提出“欲达五脏、四肢者莫如汤,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中医治疗观与制剂的关系分析,主要论述调理阴阳、调理虚实治疗观念下的制剂;根据五行进行制剂,基于和法治疗理念进行组方制剂,分析制、方、剂之间的内在规律。据阴阳制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临床有阳剂、阴剂之分;据虚实制剂,“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视其虚实,调其逆从,有补剂、泻剂之分;据五行制剂,根据五行相生相克法制剂,如清金制木法、抑木培土法等。“和”法是总的治疗大法,如调整阴阳,调整虚实,调整五行,调整体质,其本质皆为和其不和也。此外,中医治疗观,均指向据本制剂,即是治病必求于本。中医用药观与制剂关系分析,包括药性、毒性、升降浮沉、君臣佐使、七情配伍、七方十剂、古方八阵等原则,将百药和合成方,根据病情缓急,将方制成所需要的剂型,是中医理法方药的体现。第三部分,分析传统制剂与疾病的关系,选取代表性着作,如《伤寒论》《小儿药证直诀》《傅青主女科》《刘涓子鬼遗方》等,分析外感、儿科、妇科、外科等临病制剂特色。“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故治疗外感病多用汤剂。《圣济经》:“夫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于汤为宜。伤寒之治,多先于用汤者如此”。徐大椿曰:“凡病只服煎药而愈者,惟外感之症为然”。提出治疗外感伤寒以汤剂为主。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伤寒制剂,载方113首,其中汤剂99首。伤寒制剂包括桂枝汤剂、麻黄汤剂、柴胡汤剂、葛根汤剂、大黄汤剂、白虎汤剂、附子汤剂、茯苓汤剂、栀子汤剂、泻心汤剂、黄芩汤剂、甘草汤剂等,并由此衍生出诸多汤剂,为后代立治疗外感之规矩准绳。妇科如《傅青主女科》全书载方77首,其中,汤剂68首,散剂4首,丸剂1首,丹剂4首。傅青主治疗妇科疾病,重视肾病制剂、肝病制剂、调气制剂、调血制剂等法,讲究治法与制剂相结合的原则。儿科如《小儿药证直诀》下卷诸方120首。此书以五脏辨证为纲,寒热虚实为目,补泻为原则,全面论述了肝病、心病、脾病、肺病、肾病等制剂特点。外科以《刘涓子鬼遗方》为例,分析临病制方特点,全书方剂共147首,其中载散剂30首,汤剂46首,膏方63首,贴方6首,熏方1首,洗剂1首。刘氏治疗痈疽善用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以散剂和汤剂为主,外治法以膏为主,体现中医治疗外科疾病,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特点。综上所述,外感病以汤剂为主,妇科以汤剂为主,儿科以散剂、丸剂并用,外科先用散剂,再用汤剂调理,续用膏剂,内治法与外治法并用。第四部分,本节总结了制剂的具体制作技术。如汤剂,包括有咀药物煎煮、药物为末煎煮、为末水调服的饮剂等制作方法。丸剂的制作,包括有蜡丸、醋丸、面丸、糯米丸、糕糊丸、姜汁糊丸、滴丸、蜜丸、酒丸、黄瓜丸、猪肝丸、羊肝丸、蚯蚓丸、火炙丸、黄丹丸、朱砂丸、青黛丸等19种丸剂的制作方法。散剂,包括成霜法、烧灰法、烧烟法、判散法、锉末法、捣散法等。膏剂的制作包括蜜膏法、自然成膏法、煮膏法、猪脂熬膏、醋煮膏法等。丹剂包括火煅法、朱砂为衣、硫磺制丹、乳汁制丹等。酒剂有酿酒法及煮酒法等。第五部分,本节论述了制剂器具如铜器、铜刀的应用,及铜器的禁忌;铁器、铁刀的应用,及铁器禁忌;银器、银刀的应用;瓦器的应用等。制剂器具有宜有忌,器具功用,如清代张仲岩《修事指南》炮制论项下:“银器制者取锻炼而去其毒;砂锅制者取煎熬而味真……铁器制者犯虔修而失炮规”。根据药物性质,而选取适当的制剂器具,对制剂的作用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如制备不当,反而药味全失,甚则产生毒副作用。如铁器禁忌,“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男损荣,女损卫也”。从煎服用水、用火、煎药的各种方法、服药次序、服药禁忌及体质等方面,论述了中医制剂与煎服方法的关系,为制剂发挥疗效的必要保障。从煎服用水而言,有井华水、雪水、泉水、长流水、甘澜水等区别,根据病情需要,用不同的水予以煎服。煎药用火,是药效发挥的重要因素,煎太过,或不及,都对中药充分发挥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炮炙大法》:“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煎药各法,举例了汤剂如主药先煎、后下、子仁、芳香、角类、有毒中药等煎药法。丸剂有煮丸药法、酒服丸、米饮服丸、枣汤服丸等;散剂有酒服散、顿服、白汤调服等法。介绍了处方剂量分析、服药与病位、体质关系,冷服、热服等法,以及服药禁忌、饮食宜忌等。本文创新点见如下:1.选题创新。目前医学界对制剂的研究,主要为现代制剂的临床比较应用上,而基于中医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下的中医古代传统制剂研究甚少,为此促成了本选题的开展。论文研究主要着眼于中医古代传统制剂形成及发展的理论与思想基础上,研究传统制剂的精髓与内容,并对传统制剂的技术、器具以及煎服方法进行阐述。本论文初步概括中医古代传统制剂的理论及内容框架。2.史料、方法的创新。所用史料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涉及的本草古籍、临床综合性古籍为基础,旁及出土文献、其他历史书籍、考古文物等近146本古籍文献。本文采用史学、文献学、目录学、统计学等方法进行研究,梳理中医古代传统制剂文献,按照历史朝代的演进,初步勾勒出传统制剂理论发展的框架及历史脉络,揭示其内在规律,构架古代中医制剂的发展历程,为现代研究中医制剂起铺垫作用。3.结论创新。通过本研究发现,深入发掘中医古代传统制剂与疾病、药性、体质等内在关系。本论文总结了中医传统制剂内涵,即病是本,制是体,方是用,剂为表型形式。在临病制剂方面,深入研究外感、妇科、儿科、外科等疾病与制剂的关系,突出古人运用汤、丸、散、膏等制剂与所治疗疾病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了炮制器具如铜器、铁器、银器、瓦器的应用及禁忌,系统总结煎药方法与疾病、体质的关系。对当今的研究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所以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徐笑一[6](2017)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圣愚形象研究》文中认为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僧传文学和佛教小说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高僧大德的形象,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圣愚这一另类的人物形象。圣愚是印度佛教信仰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乃至民间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众生平等”的人文观。可以说,圣愚形象折射出了中国人既超凡脱俗,又心系苍生的人生追求,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了佛教慈悲度人思想所具有的普世意义。本论文以圣愚形象为切入点,以主题学、形象学理论为基础,将两汉以后僧传文学、笔记小说、通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进行系统的归类研究,将圣愚形象划分为六个母题,并对每一个母题所涵盖的圣愚形象进行列举、分析、归纳,从而概括出中国古代小说中圣愚形象所具有的外表鄙陋、颠狂不羁、内心纯洁、颇有神通等特点,阐释其叛逆的外表和疯颠行为所蕴涵的信仰执着、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彰显了圣愚形象的审美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追根溯源,探究佛经文学、古印度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并阐释圣愚形象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元素及其美学意义。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主题学这一理论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简史,分析了主题学理论与本课题研究的密切关系,并对本课题研究的圣愚形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特点,并将圣愚形象放在佛教发展的大背景下,具体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圣愚形象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愚大多为印度和西域僧人,他们以神通法术自神其教,争取在中土立足;隋唐时期的圣愚是古典型圣愚形象,他们精于禅修,擅长神通,张扬个性,济世度人;宋元时期的圣愚是游走于民间的草根化圣愚,他们将禅宗的叛逆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明清时期的圣愚是流落社会底层的世俗化圣愚,甚至与乞丐为伍,成为佛教衰微时期圣愚形象的绝唱。第三章具体运用了主题学的研究理论,对两汉到明清时期的历代僧传文学、笔记小说、通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进行了细致筛选和梳理,将圣愚形象按照六个母题进行分类研究:济世度人型圣愚;圣徒转世型圣愚;戒杀护生型圣愚;不守戒律型圣愚;预测吉凶型圣愚;分身现形型圣愚。第四章主要探究圣愚形象在世俗小说中的泛化。圣愚形象不仅活跃于佛教文学中,明清以后,随着佛教势力的逐渐衰微,圣愚形象也逐渐由佛教文学走向民间文学,圣愚形象所体现的不役于物,颠狂不羁,任性自由,济世救人的精神在世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上也得到了延续。第五章主要阐述圣愚形象所体现的六个母题与佛教以及古印度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揭示佛教文学和古印度文学对圣愚形象的深刻影响。本章对圣愚形象的塑造进行追根溯源的考察,揭示佛经文学中的“六神通”、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众生平等、顿悟成佛等佛教思想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第六章对圣愚形象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因素及美学意义进行了探讨。圣愚虽然是受佛教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文学形象,但其毕竟诞生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上,必然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章主要从佛教世俗化、禅宗思想、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对圣愚形象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圣愚形象进行了文化阐释;从圣愚形象所体现的不役于物的处世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普度众生的慈悲观三个方面论述了圣愚形象所具有的美学意义。结语部分对圣愚形象的特点以及圣愚在文学史、文化史中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圣愚将颠狂与谦卑、愚痴和智慧、疯狂与清醒、神圣与粗俗、伟大与渺小融为一体,以超凡脱俗、震撼人心的形象践行着佛教超度苍生、济世度人、呵护生命的宗旨。圣愚“愚痴”、“颠狂”的外表蕴含的正是自然界得以生生不息的大智慧。
李常生[7](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认为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郭洪义[8](2016)在《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所谓佛教石刻是指与佛教有关的造像、造塔、造寺、造经,做其他各种功德、举办斋会、法事等各种宗教活动所留下的题记、功德铭、经幢、摩崖,以及僧侣亡化後记载其生平事迹的塔铭、碑志等所有石刻铭文的总称。佛教石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取狭义,特指刻有铭文的佛教石刻部分。本研究暂以佛教造像记、佛教造像碑、僧侣塔铭、僧侣碑志爲主对佛教石刻进行考察,兼顾使用部分寺院碑、“刻经”材料,佛教经幢、石经等暂不在研究范围之列,留待日後继续考察研究。晋唐之间,是中国佛教传播发展最爲迅猛、最爲兴盛乃至发展至顶峰的时期,佛教石刻的诸类别在该时期全部出现并日趋完善。佛教造像记、佛教造像碑、僧侣塔铭、碑志在该时期大量出现,且最爲繁盛。本研究选择晋唐间佛教石刻作爲考察研究的对象,在对其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搜集和科学整理的基础上,进而展开文字、词语的专题研究。目前学界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尚不多见,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清理和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旨在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文字、词语进行系统清理和较爲深入的考证,重点关注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部分特色词语和较爲特殊的文字使用现象,并尝试揭示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使用的一些主要特征和使用面貌,从而为该时期汉字发展史、汉语词汇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全文共分“绪论”、“晋唐间佛教石刻文献整理研究”、“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研究”、“晋唐间佛教石刻词语研究”和“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是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材料进行概述,重点介绍该时期佛教造像记、佛教造像碑、塔铭各自产生发展的历史,指出佛教造像记与佛教造像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试图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後介绍了学界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材料来源、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章晋唐间佛教石刻文献整理研究。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献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搜集和科学整理。重点考察了以下内容:佛教石刻拓本缀合、佛教石刻拓本辨僞、佛教石刻拓本断代、佛教石刻拓本去重以及佛教石刻释文校补例释。第三章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研究。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的使用状况进行专题研究,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古文字、异体字、同形字、假借字进行了重点考察,并对40个疑难字进行了较爲深入的考辨。“佛教石刻古文字研究”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遗存的部分小篆和隶古定字形进行了文字形体结构分析和形体来源考察;“佛教石刻异体字研究”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异体字进行了系统研究,按照简省、增繁、)混、变异、类化、改换、位移、记号化、造字思路和方法不同而成异体、符号转写而成异体、合文等十一种类型对其进行了较爲细致地描写分析和规律总结;“佛教石刻同形字个案研究”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部分同形字进行了个案研究,其先以“惚”和“楞”的同形字爲例进行例释,对二字诸异体的)变过程及造成同形字的原因进行了较爲详细的描写分析和深入探讨,接着对佛教石刻中出现的其他同形字进行了描写分析和类型归纳:共分爲“因简省而同形”、“因增繁而同形”、“因)变而同形”、“因)混而同形”、“因类化而同形”、“因位移而同形”六种情况,对其进行了举例分析及相关探讨;“佛教石刻假借字研究”部分,根据语料自身及文字使用的实际情况,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的“音同假借”和“音近假借”现象进行了重点考察,并指出了碑刻文献假借字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纠正前人研究相关误识;“佛教石刻疑难字考辨”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40疑难字进行专门考辨,其多爲前人未识或误释之字,以例释的形式对佛教石刻疑难字进行较爲深入的考证,为疑难字考释及文字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第四章晋唐间佛教石刻词语研究。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部分特色词语进行了专题研究。按照主题义类的方式,重点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称谓词语”、“社团词语”、“僧官词语”、“宗教词语”、“造像发愿词语”、“疑难词语”进行了详细考察,每个义类下又主要对以下几类词语进行了重点研究:大型辞书未收的词语、大型辞书释义不够准确的词语、大型辞书漏收义项的词语、前人研究存在一定误识或争议的词语、前人考证不够全面值得深入考证的词语。通过对上述几类词语的专题研究,从而为今後大型辞书编纂及该时期佛教石刻词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资料。第五章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语料自身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进行总结归纳及相关探讨。对该时期佛教石刻的文字学、词汇学和辞书学研究价值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主要特征和使用面貌进行了初步总结和规律揭示。
刘春怡[9](2016)在《汉魏六朝小说中神仙形象的原型研究》文中提出汉魏六朝是道教发展的初始时期,也是小说发展的萌芽阶段。因此,此时关于神仙形象的小说大量出现。这些语言质朴,情节简单的作品,无论在宗教史,还是在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很有价值。这一时期,关于神仙的作品虽然繁多,但神仙形象总体上却呈现出几条规律性特征。再逐条分析这些特征,从中探索出每一特征与原始宗教、祭祀、信仰之间的关系。从原型的视角寻找神仙形象的文化渊源。论文结构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汉魏六朝小说中神仙形象特征述略。文章的第二、三、四章,分别就第一章所总结出的神仙形象的三个特征对其文化原型进行分析。第一章,简述汉魏小说中的神仙形象。搜集汉魏六朝时期仙传小说,或志怪小说中关于神仙描写、记叙的篇章,综合整理,从中分析出这一时期神仙形象书写的三个要素:一是长生不死,二是白日飞升,三是济世救人。第二章为神仙长生不死形象的原型探索。将神仙的不死形象分为不死之民、不死之乡和不死之法三个层次,分别探讨。汉魏小说中神仙不死形象的书写方式与上古神话中的不死民有相似之处,而神仙所在的洞天福地以及神仙修炼长生的方法都可以在上古神话中找到文化渊源。第三章是神仙飞升形象的原型研究。分别探讨神仙三种飞升方式,即变形飞升,乘物飞升和腾空飞升,各自的文化原型。探究变形飞升与羽人神话之间的关系,乘物飞升的文化内涵,以及腾空飞升所汲取的原始信仰。第四章是神仙救人形象的原型研究。上古巫医本不分,《山海经》中常用“巫”来指代“医”,上古巫医一般通过药物为人治疗,又通过仪式为人带来祥瑞。这样的原始宗教传统成为一种集体记忆流传下来。汉魏六朝小说中常出现神仙通过药物和术法救人的现象,即是以此为原型。
冯雪冬[10](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指出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两种药物并用蟾蜍脱衣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药物并用蟾蜍脱衣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制备CD163基因修饰猪及α-Gal/Neu5Gc/Sda缺失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
1.1 CRISPR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 CRISPR/Cas9 系统的改进及应用 |
1.3 单碱基编辑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2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
2.1 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 |
2.2 波形蛋白(vimentin) |
2.3 唾液酸黏附素(Sn) |
2.4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 |
2.5 CD151 |
2.6 CD163 |
第3章 抑制PRRSV增殖相关研究进展 |
3.1 相关化合物对PRRSV增殖的影响 |
3.2 小分子RNA对 PRRSV增殖的影响 |
3.3 抗PRRSV克隆猪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4章 异种移植主要抗原分子相关研究进展 |
4.1 α-Gal |
4.2 Sda |
4.3 Neu5Gc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利用CRISPR/Cas9 技术制备CD163 基因修饰猪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BE4-Gam系统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效率验证 |
2.1 实验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利用BE4-Gam系统制备α-Gal、Neu5Gc和 Sda缺失猪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2)TRABD2B在HIV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研究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人TRABD对 HIV-1NL4-3、HIV-2st和 SIVmac239复制的影响 |
3.2 TRABD2B抑制HIV复制的机制 |
3.3 内源性TRABD2B对 HIV-1 子代病毒产生的影响 |
3.4 不同种属TRABD2B对 HIV-1 子代病毒产生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西湖二集》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西湖二集》语料简介 |
第二节 《西湖二集》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明代拟话本复音词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西湖二集》复音词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西湖二集》复音词划分标准 |
第一章 《西湖二集》复音词的结构 |
第一节 复音单纯词 |
第二节 《西湖二集》复音合成词 |
第三节 《西湖二集》复音词结构特点 |
第四节 《西湖二集》复音词整体使用特征 |
第二章 《西湖二集》的方俗语词 |
第一节 方俗语词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方俗语词的界定 |
第三节 《西湖二集》方俗语词例释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西湖二集》对辞书编纂的作用 |
第一节 补充词条 |
第二节 补充义项 |
第三节 提前书证 |
第四节 补充书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广济秘笈》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文献检索 |
1.1 文献来源 |
1.1.1 外文数据库 |
1.1.2 中文数据库 |
1.2 检索方法 |
2 研究进展 |
2.1 朝鲜医学概况 |
2.2 李景华人物辨析及《广济秘笈》“单方治验卷”研究 |
1 李景华其人其书 |
1.1 李景华其人 |
1.2 《广济秘笈》其书 |
1.2.1 成书背景 |
1.2.2 版本 |
1.2.3 主要内容 |
2 引用书籍研究 |
2.1 引用书籍年代分类 |
2.2 引用书籍频次研究 |
3 李景华临床经验研究 |
3.1 广济秘笈卷之一救急 |
3.1.1 诸中 |
3.1.2 五绝 |
3.1.3 七窍 |
3.1.4 痈疽 |
3.1.5 诸伤 |
3.1.6 咽喉 |
3.2 广济秘笈卷之二杂病 |
3.2.1 杂病 |
3.3 广济秘笈卷之三妇人小儿门 |
3.3.1 妇人门 |
3.3.2 产后诸病 |
3.3.3 杂病 |
3.3.4 小儿门 |
3.3.5 痘疹 |
3.4 李景华用药研究 |
4 释音义研究 |
4.1 释音 |
4.1.1 约,结同 |
4.1.2 秘,澁同 |
4.1.3 滤,漉同 |
4.1.4 运,晕同 |
4.1.5 酢,醋同、酽亦同 |
4.1.6 奶,乳同 |
4.1.7 蝥,?同 |
4.1.8 箩,笼同 |
4.1.9 蛊,鼓同 |
4.1.10 搽,涂同 |
4.1.11 夫,麸同 |
4.1.12 蘸,付、傅同 |
4.1.13 召,枣同 |
4.1.14 匕,匙同 |
4.1.15 豭,牡同 |
4.1.16 干,姜通 |
4.1.17 干,乾通 |
4.1.18 消,硝通 |
4.1.19 盖,盖通 |
4.1.20 内,纳通 |
4.1.21 曲,麯通 |
4.1.22 立,粒通 |
4.1.23 冲,冲通 |
4.2 释义 |
4.2.1 药物相关名词 |
4.2.2 药物炮制相关名词 |
4.2.3 服药相关名词 |
4.2.4 证候相关名词 |
4.2.5 治疗方法相关名词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中医古代传统制剂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中医古代传统制剂研究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论文框架及内容梗概 |
2 古代制剂发展概念演变 |
2.1 古代制剂概念发展演变 |
2.2 传统剂型概念发展演变 |
2.2.1 汤剂概念演变 |
2.2.2 散剂概念演变 |
2.2.3 丸剂概念演变 |
2.2.4 膏剂概念演变 |
2.2.5 丹剂概念演变 |
2.2.6 酒剂概念演变 |
2.2.7 小结 |
3 中医古代制剂理论 |
3.1 中医生命观与制剂关系分析 |
3.1.1 据气之盛衰制剂 |
3.1.2 据精气神制剂 |
3.1.3 据脏腑功能制剂 |
3.1.4 据体质异同制剂 |
3.1.5 小结 |
3.2 中医疾病观与制剂关系分析 |
3.2.1 据病因制剂 |
3.2.2 据病势病位制剂 |
3.3 中医治疗观与制剂关系分析 |
3.3.1 据阴阳制剂 |
3.3.2 据虚实制剂 |
3.3.3 据五行制剂 |
3.3.4 据正治反治制剂 |
3.3.5 小结 |
3.4 中医用药观与制剂关系分析 |
3.4.1 以药性之偏,调疾病之偏用药观 |
3.4.2 制约药物毒性用药观 |
3.4.3 升降浮沉用药观 |
3.4.4 药类法象用药观 |
3.4.5 君臣佐使用药观 |
3.4.6 七情配伍用药观 |
3.4.7 七方用药观 |
3.4.8 十剂用药观 |
3.4.9 古方八阵与新方八阵用药观 |
3.4.10 小结 |
4 临病制剂 |
4.1 《伤寒论》 |
4.1.1 汤剂 |
4.1.2 丸剂 |
4.1.3 散剂 |
4.1.4 膏剂 |
4.1.5 小结 |
4.2 《傅青主女科》 |
4.3 《小儿药证直诀》 |
4.4 《刘涓子鬼遗方》 |
4.5 小结 |
5 制剂技术 |
5.1 汤剂 |
5.2 丸剂 |
5.2.1 丸剂制作总述 |
5.2.2 丸剂制作方法 |
5.3 散剂 |
5.3.1 散剂制作总述 |
5.3.2 散剂制作方法 |
5.4 膏剂 |
5.4.1 膏剂制作总述 |
5.4.2 膏剂制作方法 |
5.5 丹剂 |
5.6 酒剂 |
5.7 不宜入汤酒药物 |
5.8 小结 |
6 制剂器具 |
6.1 铜器 |
6.1.1 铜器应用 |
6.1.2 铜刀应用 |
6.1.3 铜器禁忌 |
6.2 铁器 |
6.2.1 铁器应用 |
6.2.2 铁刀应用 |
6.2.3 铁器禁忌 |
6.3 银器 |
6.3.1 银器应用 |
6.3.2 银刀应用 |
6.4 瓦器 |
6.5 小结 |
7 煎服方法 |
7.1 煎药用水火 |
7.1.1 煎药用水 |
7.1.2 煎药用火 |
7.2 煎药各法 |
7.2.1 汤剂煎服法 |
7.2.2 丸剂煎服法 |
7.2.3 散剂煎服法 |
7.2.4 酒剂煎服法 |
7.3 服药注意事项 |
7.3.1 服药与疾病关系分析 |
7.3.2 服药与体质关系分析 |
7.3.3 服药禁忌及饮食宜忌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6)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圣愚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 |
五、圣愚形象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主题学理论及圣愚形象概述 |
第一节 主题学理论概述 |
一、主题与母题 |
二、主题学发展简史及国内主题学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圣愚形象概述 |
第二章 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及圣愚形象的特点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及圣愚形象特点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佛教及圣愚形象特点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佛教及圣愚形象特点 |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佛教及圣愚形象特点 |
第三章 圣愚形象的母题分类研究 |
第一节 济世度人型圣愚形象 |
一、圣愚以慈悲之心济世度人 |
二、圣愚以神通法术济世度人 |
三、圣愚以神奇医术治病救人 |
四、圣愚以咒术祈雨救灾 |
五、圣愚以神通法力降妖惩恶 |
第二节 圣徒转世型圣愚形象 |
一、圣愚为罗汉、菩萨转世 |
二、圣愚为高僧转世 |
第三节 戒杀护生型圣愚形象 |
一、圣愚吐食复活 |
二、圣愚施展咒术使动植物复活 |
第四节 不守戒律型圣愚形象 |
第五节 预测吉凶型圣愚形象 |
一、圣愚以谶言预测吉凶 |
二、圣愚以动作暗示吉凶 |
第六节 分身现形型圣愚形象 |
第四章 世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 |
第一节 乞丐小说中的圣愚形象 |
第二节 轶事小说中的圣愚形象 |
第五章 圣愚形象的宗教与民俗渊源 |
第一节 济世度人型圣愚的佛教渊源 |
一、佛教六神通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 |
二、佛教咒术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三、佛经中神异故事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 |
第二节 圣徒转世型圣愚的佛教渊源 |
一、佛教中的轮回因缘说 |
二、佛经中的转世故事 |
第三节 戒杀护生型圣愚的佛教与民俗渊源 |
一、佛经中爱护动植物的故事 |
二、佛经中口吐活人的故事 |
三、中国古籍中爱护动植物的故事 |
第四节 不守戒律型圣愚的佛教与民俗渊源 |
一、酒虫介入说 |
二、饮酒无罪说 |
第五节 预测吉凶型圣愚的佛教与巫术渊源 |
一、佛教神异叙事渊源 |
二、古代巫术渊源 |
第六节 分身现形型圣愚的佛教渊源 |
第六章 圣愚形象的文化阐释及美学意义 |
第一节 圣愚形象的文化阐释 |
一、佛教世俗化的影响 |
二、禅宗思想的影响 |
三、中国古典文学人物形象的影响 |
第二节 圣愚形象的美学意义 |
一、不役于物的处世观 |
二、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
三、普度众生的慈悲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册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
第一章 苏轼源乡 |
第二章 眉山 |
第三章 苏轼族系 |
第三篇 眉山苏轼 |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
第五篇 母丧回乡 |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
第三章 总结 |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
第六章 结论 |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五章 本篇小结 |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
第一章 宋代杭州 |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下册 |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
第二十七篇 结论 |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
附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佛教石刻概述 |
一、佛教造像记产生发展的历史概述 |
二、佛教造像碑产生发展的历史概述 |
三、僧侣塔铭产生发展的历史概述 |
第二节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选题的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的材料、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材料及相关说明 |
二、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文献整理研究 |
第一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整理研究 |
一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缀合 |
(一)晋唐间佛教造像记拓本缀合 |
(二)晋唐间僧侣塔铭拓本缀合 |
二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辨僞 |
(一)佛教造像记拓本辨僞 |
(二)佛教僧侣塔铭拓本辨僞 |
三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断代 |
四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去重 |
第二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释文校补例释 |
一、文字正误 |
二、缺文补释 |
三、未识字考辨 |
四、文字脱漏 |
五、标点正误 |
第三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研究 |
第一节 佛教石刻古文字研究 |
一、佛教石刻古文字形体结构分析 |
二、佛教石刻隶古字形体来源分析 |
第二节 佛教石刻异体字研究 |
一、简省 |
二、增繁 |
三、讹混 |
四、变异 |
五、类化 |
六、改换 |
七、位移 |
八、记号化 |
九、造字思路和方法不同而成异体 |
十、符号转写而成异体 |
十一、合文 |
第三节 佛教石刻同形字个案研究 |
一、“惚”的同形字及各异体关系的历时考察 |
二、“楞”的同形字及异体关系的)变考察 |
三、其他同形字散释 |
第四节 佛教石刻假借字研究 |
一、佛教石刻假借字研究 |
二、碑刻假借字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五节 佛教石刻疑难字考辨 |
第四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词语研究 |
第一节 佛教石刻称谓词语研究 |
一、佛教僧侣称谓词语 |
二、亲属称谓词语 |
三、世俗社会称谓词语 |
第二节 佛教石刻社团词语研究 |
第三节 佛教石刻僧官词语研究 |
一、高层僧官 |
二、基层僧官 |
第四节 佛教石刻宗教词语研究 |
一、描述佛教的词语 |
二、佛教描绘世俗社会的词语 |
三、佛教描绘世俗衆生的词语 |
四、佛教描绘佛界的词语 |
第五节 佛教石刻造像发愿词语研究 |
一、与施舍相关的词语 |
二、与施舍物相关的词语 |
三、与佛像相关的词语 |
四、与发愿相关的词语 |
五、与现实处境相关的词语 |
第六节 佛教石刻疑难词语考辨 |
第五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的文字学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
第三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的辞书学研究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録 |
1.附録一《西晋至南北朝佛教石刻目録》(部分,前50页) |
2.附録二《西晋至南北朝佛教石刻异体字表》(部分,前116页) |
後记 |
(9)汉魏六朝小说中神仙形象的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研究现状 |
(一)道教文学研究 |
(二)道教与古小说研究 |
(三)神仙形象研究 |
(四)文化学视角下的道教研究 |
三 研究目标 |
第一章 汉魏小说中神仙形象述略 |
第一节 长生不死 |
一 神仙长生不死特征的道教理论依据 |
二 汉魏六朝小说中神仙的长生不死形象 |
(一)长生不死是修道者修行的目标 |
(二)小说所叙“长生不死”的模式 |
(三)神仙“长生不死”形象的演变 |
三 神仙长生不死的修炼方法 |
(一)食草木果葩 |
(二)食岩石美玉 |
(三)合丹服药 |
(五)练气 |
第二节 白日飞升 |
一 变形飞升 |
(一)仙传小说中的变形飞升故事 |
(二)志怪小说中的变形飞升故事 |
二 乘物飞升 |
三 腾空飞升 |
第三节 济世救人 |
一 丹药救人 |
二 术法救人 |
第二章 神仙“长生不死”的原型 |
第一节 不死之民——“仙”的非神圣书写原型 |
一“不死民”与“轩辕国民”的非神圣性 |
二“仙”的非神圣书写 |
第二节 不死之乡——道教“洞天”原型 |
一 道教文献中的“洞天”理论 |
二“洞天”原型之一——昆仑山 |
三“洞天”原型之二——丹丘 |
四 环形山丘的文化含义 |
第三节 不死之法——道教“辟谷食饵”的原型 |
一 不食不死的原型——“无口,不可杀也” |
二 食饵原型——不死民食甘木 |
三 服药原型——巫医与不死药 |
第三章 神仙飞升原型 |
第一节 羽化飞升原型 |
一 羽化飞升原型之一——鸟图腾崇拜 |
(一)少皞部的鸟官文化 |
(二)荆楚地区的凤鸟崇拜。 |
(三)巴蜀地区的鸟图腾崇拜。 |
(四)鸟图腾崇拜的文化内涵。 |
二 羽化飞升原型之二——羽人神话 |
(一)《山海经》中的羽民国 |
(二)《楚辞》中的丹丘羽人 |
(三)汉画像石中的羽人 |
第二节 腾空飞升原型——魂归于天 |
一 道教“形神”理论 |
二 中国先民的原始灵魂观 |
三 华夏祖先民的“魂归于天”观念 |
第三节 乘物飞升的原型 |
一 乘龙飞升原型 |
(一)《山海经》中“乘龙”的记载 |
(二)龙的飞翔性 |
二 骑白鹿、驾白鹤原型 |
第四章 神仙“救人”形象的原型 |
第一节“巫”与医药相关的职能 |
一 事鬼神 |
(一)殷商时期 |
(二)两周时期 |
二 占梦 |
(一)殷商时期 |
(二)两周时期 |
三 医疗疾病 |
(一)殷商时期 |
(二)两周时期 |
第二节 术法救人原型——巫术 |
一 商代的“告”与“御” |
二 周代的“祝”与“咒” |
第三节 丹药救人原型——医药 |
一 上古时期的巫医传统 |
二 《山海经》中的巫医与不死药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1.古代文献 |
2.今人着作 |
3.期刊论文 |
4.硕博士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
一、工商业的繁荣 |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
一、人群概貌 |
二、物产工艺 |
三、衣食住行 |
四、婚丧嫁娶 |
五、人际信仰 |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
一、方言词 |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
一、佛教专用词汇 |
二、道教专用词汇 |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
四、同源成语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
一、惯用语考 |
二、谚语考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
二、文人隐语 |
三、民间隐语 |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父母称 |
二、舅姑称 |
三、兄姊称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
二、头脑和腿脚 |
三、臀和肩臂 |
四、皮和肚 |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
一、因声求义 |
二、求证方言 |
三、钩沉古注 |
四、认字辨音 |
五、追求语词源流 |
六、探究理据 |
七、古今对比 |
八、二重证据 |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
一、不明词义者 |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
一、补《大词典》词条 |
二、补《大词典》义项 |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
结语 |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四、两种药物并用蟾蜍脱衣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制备CD163基因修饰猪及α-Gal/Neu5Gc/Sda缺失猪[D]. 袁泓明. 吉林大学, 2020(01)
- [2]TRABD2B在HIV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淑妹.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3]《西湖二集》复音词研究[D]. 刘冬晴. 广州大学, 2019(01)
- [4]《广济秘笈》文献研究[D]. 邰丽媛.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中医古代传统制剂文献研究[D]. 陆雪秋.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12)
- [6]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圣愚形象研究[D]. 徐笑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7]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D]. 郭洪义. 西南大学, 2016(07)
- [9]汉魏六朝小说中神仙形象的原型研究[D]. 刘春怡.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10]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标签:佛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