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馅饼是怎样掉下来的──记黑龙江省第一个“BOT”水利工程的诞生(论文文献综述)
江涛[1](2015)在《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化(1949-2014) ——以伍村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自发走向自觉,既是一部和大自然的生存斗争史,也可说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人类自我教化史。乡村是社会的细胞,乡村之文明、富庶、和谐,既为历代开明统治者所倡导,亦同时反映着广大乡村居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如何开展乡村教化,时代不同,差异巨大,但对乡村教化之重视确是共同的。乡村教化的主旨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承继我国古代社会教化传统,总结当代乡村教化经验,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本研究认为,在城乡壁垒依然存在,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当下,农村社会各种矛盾依然十分尖锐,离农弃农现象普遍,留守农民亦不像祖辈一样坚守对土地和家园的忠诚。由此,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立场,开展乡村教化,重塑乡村质朴民风,培养有德行有文化的现代农民,则已凸显为时代的重大课题。本文选择地处东北腹地的伍村作为田野调查点,基于“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向上看”相结合的研究立场,借鉴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历史文献梳理、访谈、观察、叙事等多种研究方法,再现建国以来,伍村六十多年社会教化嬗演的历史图景。以此为个案,总结当下乡村教化之不足,为进一步有效开展乡村教化提出应然思考。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对伍村的经济、文化、历史等进行全景式扫描,为伍村教化图景的勾勒建立一个兹以参照的坐标体系。第三部分(第二、三、四、五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分田到户政策实施以后、农村税费制改革以后四个历史阶段的乡村教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研究。在此过程中,笔者以我国传统社会教化体系为参照,对古代社会的教化方式、教化载体予以现代性的解读和顺延,重点从乡村行政组织/乡村干部、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乡村标杆人物、民间信仰、通俗文学艺术等维度对当代的伍村社会教化图景予以勾要提玄,尽力全面地揭示伍村社会教化的嬗演轨迹。第四部分(第六章),通过前文对伍村教化史的梳理,总结国家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乡村教化的影响,归纳不同时期、不同维度教化方式的“得”与“失”,发掘当前乡村教化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问题追以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具有本土特色、蕴含时代个性的乡村教化体系的原则和理路。本研究要旨:国家的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乡村社会中的“小传统”文化,对乡村教化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分田到户政策实施后,乡村教化呈现出了日渐式微的状态,其式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化主体的“率性无为”、教化内容的“相对滞后”、教化方式的“运用不当”以及受教个体的“心不使焉”。而建构当下的乡村教化体系,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人本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和地域性原则,并通过明确乡村教化的承载主体,重塑乡村教化的价值取向,统整乡村教化的内容体系,开展“较强参与性”活动等路径来展开。
王东[2](2010)在《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对当时的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地位与作用和具体措施等问题花费了大量笔墨来加以研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知识分子是个历史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知识分子内容的着作中,他们从唯物主义的视角,以生活来源、经济地位这把尺子作为划分阶级属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划分阶级的依据,只能是人们的经济地位,即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剥削关系,这是唯一合乎科学的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用这种阶级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是非常符合实际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知识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科学技术知识是生产力,而生产力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是依靠和发展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因此说,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是巨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问题提出以后,更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应用,指出在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和未来共和国的建设中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队伍。坚决克服排斥知识分子的倾向,坚决反对把他们拒之门外。而要对他们进行客观的实际的分析,不看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是否复杂,更看重自己的现实表现。对转过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要采取团结教育政策加“盐酸”溶化他们。万不得已情况下,采取收买旧社会知识分子身份和威慑办法来为我方服务。这些方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是符合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对于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及作用方面,列宁更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留给后世的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知识分子的作用。他认为,没有进步的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就不会产生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也就不能组成先进的政党,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也就不能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科学与技术,劳动者只有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承担者,才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上,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是形成初步体系的,是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的。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列宁的知识分子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混淆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问题,把他们确定为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给他们以不应有的政治待遇,伤害了一部分参加革命知识分子的心。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然后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再然后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认识变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很重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也经历了曲折和失误,留下了深刻教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来没说过的话。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普遍风气。江泽民全面贯彻邓小平的知识分子理论,提出了“四个尊重”。并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胡锦涛提出创新型人才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做好当代的知识分子工作,推动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促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聪明和才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已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严墨[3](2007)在《碎片化到重构 ——以鄂伦春文化变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变迁是人类学关注的一个课题。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中国从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都在剧烈变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变迁是文化的常态现象。文化的稳定和均衡是相对的,变化发展则是绝对的。学科诞生以来,各个学派都讲文化变迁,先后提出进化、传播、涵化、重新解释等许多理论。笔者以为文化在其发展中总会被人们参照现实结构放弃一部分,保留一部分,并补充进一部分,因而是一个不断的碎片重构过程。本文的文化“碎片化”(fragmentization)应作如此理解:文化既然是人参与创造的产物,所以文化,必是人化。文化由人在实践中创造。实践具有机遇性,所以文化虽然有整体性,但多数人只能各遵循其一部分,每个人又在自己的这部分中吸收进新的元素。文化呈碎片化。这种碎片化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自觉形态,寄生于学术中,是为精英高悬于社会的文化目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大有距离。另一种是不自觉的潜形态,渗透在寻常的礼仪、规则、心态乃至行为模式的深层,但已不具原功能,只以约定俗成发挥影响,是一种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但它还是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判断。再一种就是被人们不断组合的新形态(新旧杂陈)。它在原文化碎片化的状态下结集,甚至也许尚未被更多文化实践者或部分精英们完全接受或涵化,可以被看成是多以碎片形式存在的新文化形态。重构(Refactoring),原是用于计算机软件术语,表示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做出修改,以改进程序的内部结构。重构是一种有纪律的、经过训练的、有条不紊的程序整理方法,可以将整理过程中不小心引入错误的机率降到最低。Refactoring的第一要素就是语义保持,在不改变程序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改进内在结构。所以,虽然同样被译为“重构”,但相对于其他英文的重构:“Reconstruction”、“Re-organize”、“Re-structure”、“Re-engineer”、“Re-design”等,Refactoring是一个更加保守、更加谨慎的过程。经过重构,收获的是一个个新的“生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是一个易于“碎片化”的时代。同时,现代社会因其快速的经济与相对滞后的文化进程出现差拍,呈现出了一个把“碎片化”不断重构的状态。鄂伦春文化碎片化,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生态、国家话语等综合影响下的产生的。鄂伦春人在其原文化呈现碎片化之后,在焦虑不安和对新文化的适应中,由国家的民族政策指导,自治旗政府打造,又在鄂伦春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重构。我在同他们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感受到书上读到的鄂伦春和在当地博物馆里看到的鄂伦春,与实际状况相差甚远,几乎已经没有书本的鄂伦春表征。我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变迁案例。它是这个案例是本文论证文化变迁的基础。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现将论文框架稍作介绍。第一章叙述选题原因和意义。梳理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理论假设。第二章鄂伦春民族的建构。先从介绍鄂伦春民族和鄂伦春自治旗入手,为阐述鄂伦春文化边缘化作铺垫。同时探讨认同是怎样在建构前后变化的,并对历史的解读做出反思。第三章反映建构过程中的案例,包括“形下”的土地、“形上”的语言和介于两者之间的节日和仪式来说明鄂伦春文化的变迁的必然性,同时解说从碎片化到重构的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第四章解读和诠释。一个“他者”解读鄂伦春人的记忆,展示鄂伦春传统文化与其现实生活的联系。狩猎是鄂伦春人的文化“符号”,因而也是民族认同的核心。萨满教是人的精神家园,餐桌是文化的又一个落脚点。笔者以此揭示鄂伦春人的主体能动性。第五章总结和讨论。以实证研究的“第三者”立场,对鄂伦春文化变迁原因和经历做出旁注,联系前文假说做出结语。论文通过对鄂伦春人文化变迁的近距离考察,为主流社会理解少小民族的文化处境和需求提供了多维角度。
唐平[4](2001)在《馅饼是怎样掉下来的──记黑龙江省第一个“BOT”水利工程的诞生》文中研究指明
穆静[5](1997)在《从华西到宁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第一章富有,在华西梦成真中国农民几千年来都被"穷"字捆得紧紧的。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为中国人民开拓了富裕之路,于是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千百年来的梦想成真,海市蜃楼变成永不消失的立体现实。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一个1500人的小村庄,199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亿零9千万元,实现利税两亿元。据说今年将达到30亿!这个数字,有的边远县都望尘莫及。于是,我带着采访任务,更带着好奇,前往。当华西村来接我的小车驶出无锡市区,在田野飞驰的时候,一路风光令我惊叹不已。瞧,独具苏南特色的白墙黑瓦小楼,一幢幢或散落在田间,或从树丛探出半个身子,似乎在夸耀自己。小镇街道宽阔,两旁高楼林立。合资企
二、馅饼是怎样掉下来的──记黑龙江省第一个“BOT”水利工程的诞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馅饼是怎样掉下来的──记黑龙江省第一个“BOT”水利工程的诞生(论文提纲范文)
(1)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化(1949-2014) ——以伍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社会整体迈进之需 |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群体发展之求 |
(三)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呼唤 |
(四)一个“离农”者的“为农”情怀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乡村教化及其相关的概念的研究 |
(二)对“教化”方式及载体的研究 |
(三)对“教化”发展脉络及其阶段划分的研究 |
(四)对乡村教育历史人类学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三、研究主题与核心概念 |
(一)研究主题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相关概念的辨析 |
四、研究设计 |
(一)田野地点的选择:缘何是伍村 |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三)调查过程 |
(四)研究伦理及策略 |
(五)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立体呈现:一个地处东北腹地的村庄 |
一、L县的自然和社会概况 |
(一)L县的地理环境 |
(二)L县的历史沿革 |
(三)L县的“四张名片” |
二、地处L县的伍村 |
(一)村名和村史 |
(二)姓氏与宗族 |
(三)地图上的伍村 |
(四)致富之路 |
(五)风土人情 |
(六)空间布局 |
第二章 勃兴:建国初期的伍村社会教化(1949-1965) |
一、村小的建立 |
(一)“全村最有文化的地方”:学校教师的构成 |
(二)“伍村有希望了”:多维主体的受益 |
二、迟来的“扫盲” |
(一)“学校唱主角”:作为教化主体的教师 |
(二)“真有用”和“凑热闹”:受教对象的两种心理 |
三、村内的“精英” |
(一)“肚里有墨”:村干部的榜样教化 |
(二)“脑袋好使”:技术员的榜样教化 |
(三)“活儿好能干”:“打头的”榜样教化 |
四、民俗文学的教化:标语和年画 |
(一)“说的都是理”:对联之蕴 |
(二)“舒坦好几年”:年画之趣 |
五、个性化的“宗教” |
(一)“宗教”与“个性”之辨 |
(二)“因果报应”:民间信仰的正效应 |
(三)“鬼神主宰”:民间信仰的负能量 |
六、小结 |
第三章 偏颇:“文革”期间的伍村社会教化(1966-1976) |
一、扭曲性的批判 |
(一)火烧家谱:破除封建宗法制度 |
(二)划清界限:颠覆传统家庭关系 |
(三)拆毁庙宇:抑制民间社会信仰 |
二、强制性的灌输 |
(一)学习毛主席语录 |
(二)观看革命样板戏 |
三、知青带来的教化“新风尚” |
(一)“新奇”: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教化 |
(二)“意外收获”:知青家长的慰问演出 |
四、村小里的两难之择 |
(一)学生:“念”还是“不念” |
(二)老师:“做老师”还是“当干部” |
五、小结 |
第四章 复苏到式微:分田到户后的伍村社会教化(1982-2003) |
一、群众性活动中的教化 |
(一)村内组织的各类活动 |
(二)“上头”安排的节目 |
二、大众传媒的教化 |
(一)电视里的“喜乐人生” |
(二)VCD里传出的“负能量” |
三、村小的“教化参与”和“教化退出” |
(一)“能出人、能出地”:乡村学校的教化参与 |
(二)“教好书、种好地”:乡村教师的教化退出 |
四、新兴的榜样 |
(一)“产粮大户”:农业生产领域人物的教化 |
(二)“大学生”:教育阶层流动功能的教化 |
(三)“家训”:榜样谱系关系背后的玄机 |
五、回归的信仰 |
(一)回归:难断的文化情结 |
(二)索取:民间信仰的旨归 |
六、小结 |
第五章 平静到萌动:税费改革后的伍村社会教化(2004-2014) |
一、无奈与无为:乡村治理模式改变后的教化 |
(一)无奈:乡村干部教化权力的虚置 |
(二)无为:乡村干部教化意识的缺失 |
二、“儒”、“商”争锋的标杆:两种价值观念的碰撞 |
(一)“有个稳定的班上”:“儒”标杆的教化价值观 |
(二)“上班哪如当老板”:“商”标杆的教化价值观 |
三、两个教化阵地的“失控” |
(一)“好人谁去那”:公共空间的教化荒芜 |
(二)“没啥可看的”:大众传媒的教化偏差 |
四、“孤岛化”且“终被撤并”的村小 |
(一)“孤岛化”:乡村学校教化的没落 |
(二)“被撤并”:“局内人”眼中的学校布局调整 |
五、教化视角下的信仰复兴 |
(一)“没啥坏处”:民间信仰的教化价值 |
(二)“有点事干”:民间信仰的一种功能 |
六、“内发型”的乡村教化 |
(一)秧歌队:传统公共活动的探索 |
(二)广场舞:新的乡村教化生长点 |
(三)两个婚礼引起的舆论:仪式化活动的教化 |
七、小结 |
第六章 反思与回应 |
一、反思:乡村教化嬗演的理性之思 |
(一)政治、经济、文化之于乡村教化的影响 |
(二)不同维度教化的“得”与“失” |
(三)分田到户后乡村教化的式微归因 |
二、回应:乡村教化体系的勾玄要廓 |
(一)乡村教化的应然价值取向 |
(二)乡村教化体系的建构原则 |
(三)乡村教化实施的具体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 |
二、选择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内容框架,方法与创新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知识分子理论 |
一、知识分子的本质特性及其阶级属性 |
(一) 马克思所理解知识分子定义及本质特性 |
(二) 大部分脑力劳动者是雇佣劳动者 |
二、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及地位 |
(一) 科学是生产力,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
(二)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需要大量知识与知识分子 |
三、恩格斯对夺取政权后关于知识分子政策的设想 |
(一) 知识分子要克服身上的弱点,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
(二) 夺权过程前后建立一支脑力劳动无产阶级队伍 |
四、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知识分子理论的评价的问题 |
第三章 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 |
一、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与地位 |
(一) 无产阶级政党是由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和先进工人建立起来的 |
(二) 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科学技术 |
(三) 不利用资产阶级知识和知识分子是建不成社会主义 |
二、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知识分子采取了具体的措施 |
(一) 在政治思想上引导、争取、利用、教育、改造知识分子 |
(二) 在工作上重视、信任知识分子 |
(三) 在生活上关心爱护知识分子 |
三、十月革命时期,部分知识分子反对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原因 |
(一) 政治上的分歧把我们分开了 |
(二) 苏维埃政权行为粗暴 |
(三) 苏维埃政权使知识分子处境恶化 |
(四) 《布列斯特条约》的签订成为直接导火索 |
(五) 苏俄民众的反文化倾向把知识分子推到革命的对立面 |
四、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一) 阶级属性的认识由雇佣劳动者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二) 用思想观点及世界观作为划分阶级属性的标准 |
五、关于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的评价问题 |
(一)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知识分子理论 |
(二) 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的历史局限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 |
一、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工人阶级 |
(一)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二)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二、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与地位 |
(一) 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
(二) 没有知识分子参加,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更是不可能的 |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采取的具体措施 |
(一) 在政治思想上争取、吸收、团结、教育、改造、依靠知识分子 |
(二) 在工作中信任,大胆使用,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知识分子 |
(三) 在社会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的评价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碎片化到重构 ——以鄂伦春文化变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ATALOGUE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导出理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状况 |
第三节 论文框架说明 |
第二章 我的田野工作地 |
第一节 高高的兴安岭 |
第二节 书里的鄂伦春 |
第三节 熟悉的陌生人 |
第三章 集体记忆 |
第一节 加、松两地 |
第二节 鄂伦春语言的变迁 |
第三节 不熄的篝火 |
第四章 记忆的碎片 |
第一节 走进博物馆 |
第二节 和神的交流 |
第三节 桌上的政治 |
第五章 碎片到重构 |
第一节 话语与叙事 |
第二节 主体与权利 |
第三节 结论与尾声 |
参考文献 |
1. 中文参考文献 |
2. 鄂伦春研究作品 |
3. 鄂伦春题材的电影 |
4. 西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馅饼是怎样掉下来的──记黑龙江省第一个“BOT”水利工程的诞生(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化(1949-2014) ——以伍村为个案[D]. 江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2)
- [2]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 王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07)
- [3]碎片化到重构 ——以鄂伦春文化变迁为例[D]. 严墨.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
- [4]馅饼是怎样掉下来的──记黑龙江省第一个“BOT”水利工程的诞生[J]. 唐平. 水利天地, 2001(01)
- [5]从华西到宁夏[J]. 穆静. 民族文学, 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