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W 532nm波长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

VPW 532nm波长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

一、VPW532nm波长激光与平阳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血管瘤(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1](2021)在《局部应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性评估局部应用β受体阻断剂对于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使用主题词及自由词,在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进行在线检索,限定检索时间为2008年1月至2021年2月,无语言限定,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与β受体阻断剂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相关的文献。根据不同研究类型分别对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1软件对选取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估β受体阻断剂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30篇相关文献。对于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局部使用噻吗洛尔相比观察等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RR=4.34,95%CI(3.13,6.03),P<0.05],局部外用噻吗洛尔与口服普萘洛尔疗效相当[OR=1.55,95%CI(0.85.2.80),P>0.05];外用噻吗洛尔联合口服普萘洛尔疗效优于单独外用噻吗洛尔或单独口服普萘洛尔[OR=5.38,95%CI(1.58,18.35),P<0.05]、[OR=5.73,95%CI(2.07,15.88),P<0.05];局部外用噻吗洛尔疗效优于局部使用咪喹莫特[OR=2.63,95%CI(1.20,5.78),P<0.05];局部外用普萘洛尔与口服普萘洛尔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OR=0.50,95%CI(0.14,1.75),P>0.05];局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疗效优于局部使用噻吗洛尔[OR=0.40,95%CI(0.24,0.66),P<0.05],二者联合使用疗效与单独使用噻吗洛尔或单独使用激光无统计学差异[OR=3.58,95%CI(0.24,52.59),P>0.05]、[OR=1.00,95%CI(0.64,2.20),P>0.05]。局部使用噻吗洛尔与口服普萘洛尔相比,安全性更高[OR=0.25,95%CI(0.09,0.67),P<0.05],联合二者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使用噻吗洛尔或单独口服普萘洛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OR=3.24,95%CI(0.12,87.13),P>0.05]、[OR=0.28,95%CI(0.02,3.10),P>0.05];局部外用噻吗洛尔与局部外用咪喹莫特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0.12,95%Cl(0.01,1.48),P>0.05];普萘洛尔外用及口服,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0.27,95%CI(0.03,2.15),P>0.05];局部使用噻吗洛尔与局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OR=0.28,95%CI(0.06,1.37),P>0.05],二者联合与单独使用噻吗洛尔或单独激光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OR=0.92,95%CI(0.38,2.24),P>0.05]、[OR=0.53,95%CI(0.23,1.21),P>0.05]。结论:根据Meta分析,β受体阻断剂(噻吗洛尔、普萘洛尔)对于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疗效好,安全性高。局部使用噻吗洛尔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或局部使用噻吗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可作为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李雪丽[2](2020)在《Cynergy双波长激光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讨论分析单独应用585/1064nm双波长染料激光、单独口服普萘洛尔药物及两者联合运用这3种不同疗法医治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医治的138例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根据治疗原则及患儿监护人意愿,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激光治疗组(n=52)、口服药物治疗组(n=46)、联合治疗组(n=40)。3组患儿每月接受复诊,记录患儿性别、年龄、瘤体部位、瘤体大小、医治时间、医治结果和不良反应,同时通过拍照记录瘤体变化情况,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用Achauer等的评判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详细记录治疗过程每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应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研究共138例浅表性血管瘤患儿均遵医嘱完成医治,三组患儿一般基本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瘤体部位、瘤体大小等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实验发现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97.5%,39/40)与激光治疗组(96.2%,50/52)、口服药物治疗组(95.7%,44/46)相比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的优良率(92.5%,37/40)与激光治疗组(65.4%,34/52)、口服药物治疗组(78.3%,36/46)相比,联合治疗组中优良率显着升高,存在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达到IV级优的比率(62.5%,37/40)与激光组治疗组(30.8%,16/52)、口服药物治疗组(32.6%,15/46)相比,联合治疗组疗效为优的患儿超过本组治疗人数一半,存在显着差异,且所需的治疗时间为(4.72±1.03)月,时间明显短于激光治疗组(6.65±1.46)、口服药物治疗组(6.83±1.44),存在差异(P<0.05)。3组治疗过程中少数患儿会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皮肤水肿、水泡、腹泻、皮疹等,但均未出现一例危及生命等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585/1064nm双波长激光与口服普萘洛尔药物对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但两者联合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安全且效果更佳,治疗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

周智[3](2020)在《成人咽喉部血管瘤研究与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发生于成人咽喉部的血管瘤疾病,从血管瘤疾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效果等方面为成人咽喉部血管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06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诊治的成人咽喉部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血管瘤的好发部位、发病时间、治疗手段差异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共23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8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及咳血,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主要发病部位为舌根、会厌谷,杓会厌皱襞,梨状窝等,可单发,也可多发。发病部位包括:舌根4例、会厌谷2例、梨状窝2例、杓会厌皱襞1例、环后区4例、披裂4例、口咽及下咽后壁2例、声带2例、会厌3例、扁桃体2例等。其中累及1个解剖结构者17例,2个解剖结构者5例,3个解剖结构者者1例;瘤体最大约3.5 cm?3.5 cm,最小约0.5 cm?0.3 cm。MRI一般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可明显强化。15例患者采用了单纯药物注射治疗,6例采用了手术切除,2例采用了药物注射联合射频或者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随访时间2个月-1年,治愈21例,显效2例,所有患者无严重治疗并发症。结论:1、成人咽喉部血管瘤的诊断需借助内镜、CT、MRI等辅助检查,完善肿瘤范围及侵犯深度后才可行下一步治疗,MRI对复诊确定治疗效果同样重要。2、成人咽喉部血管瘤术后呼吸道管理需引起重视,部分患者术前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3、成人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尚未统一。硬化剂注射治疗成人咽喉血管瘤确实可行,但如何减少注射次数、确定注射周期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4、治疗成人部咽喉部血管瘤的新型手段效果明显,但仍需扩大临床手术量,验证有效性,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高华,徐广琪,霍然[4](2018)在《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曲安奈德血管瘤内注射疗法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聚桂醇、平阳霉素、曲安奈德血管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全身不同部位血管瘤患儿90例,采用以上3种药物联合行瘤体内注射治疗。年龄均小于7岁,已经完成治疗不超过3年,且接受注射治疗3次及以上者,性别不限,无其他基础疾病。资料获取采用家庭随访、电话通知复诊和住院患儿调查统计的方法。检查患儿的血常规、肝功能、肺功能、心率、身高、体质量,与正常同龄儿童标准值比较,了解有无异常变化。结果患儿各项检查指标与正常同龄儿童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曲安奈德、平阳霉素、聚桂醇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经近3年内观察,无明显毒副作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未发现不良影响。

张盛高,吴学均[5](2018)在《不同方案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单纯局部药物注射、单纯手术切除、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激光联合药物治疗等不同方案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血管瘤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参考患儿家长意愿基础上,将纳入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单纯手术组(n=34)、单纯药物组(n=49)、手术联合药物组(n=51)、激光联合药物组(n=66)。单纯手术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单纯药物组给予单纯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手术联合药物组先行局部药物注射再行手术治疗,激光联合药物组先行局部药物注射再行CO2激光治疗。检测单纯药物组、手术联合药物组、激光联合药物组间血管内皮细胞,评估4组临床疗效,对所有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激光联合药物组治疗30 d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显着低于单纯药物组与手术联合药物组(P<0.05)。手术联合药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着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9.4%(P<0.05)。激光联合药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显着高于单纯药物组的77.6%(P<0.05)。结论对小儿血管瘤先行局部药物注射,再行手术切除或CO2激光治疗,可有效控制瘤体,改善治疗效果。

许凯[6](2017)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婴幼儿血管瘤(I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一类发生于婴幼儿的血管疾病,主要发病阶段在新生儿期至1岁左右,总体发病率约8%12%,1岁时发病率可达10%-20%,发生情况较为常见。有近一半患儿在IH消退后留下皮肤萎缩、纤维-脂肪组织、瘢痕形成等后遗症,往往在影响患儿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容易使家庭处于精神压力与心理阴影中。所以,合理有效的治疗对于患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与该指标变化的关系,以期为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评估提供帮助。方法: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治疗婴幼儿单发血管瘤患儿78例,通过检测患儿治疗过程中血清SAA和CRP水平变化,分析二者水平变化与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并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结果:1.血清SAA和CRP水平变化与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疗效的相关性(1)对正常及不同时期血管瘤患儿血清SAA和CRP水平检测发现,增殖期血管瘤患儿血清SAA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儿童(P<0.05),而CRP水平与正常组儿童无显着性差异;消退期血管瘤患儿血清SAA与CRP水平均显着高于增殖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退完成期血管瘤患儿血清SAA与CRP与正常儿童水平无显着性差异。(2)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经平阳霉素瘤体注射治疗7d时,血清SAA与CRP水平显着增高,显着高于1d时水平(P<0.05);在注射14d时,SAA与CRP水平降低,并在28d时降低到注射前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平阳霉素瘤内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中,患儿SAA与CRP水平变化存在相关性。2.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1)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一个月总治愈率为70.51%,二次治疗治愈率可达91.30%。(2)平阳霉素瘤内局部注射治疗浅表型、深在型及混合型血管瘤治疗效果,深在型血管瘤总治愈率为57.89%,低于浅表型与混合型血管瘤的治愈率;二次局部注射治疗后总治愈率可达91.30%,其中浅表型血管瘤的治愈率达100%;深在型血管瘤治愈率为87.50%,低于浅表型血管瘤治愈率。(3)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中不良反应: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约为26.92%,多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变淡;血管瘤轻度溃烂症状,发生率约为14.10%,经抗炎处理后已恢复;治疗过程中出现中、低度发热症状发生率约为11.54%,短时间内均可以恢复,无需特殊处理;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生率约为8.97%。结论:1、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存在相关性,处于增殖期血管瘤尤为显着;SAA较CRP更为敏感,可作为疗效评估的标记物。2、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王婷[7](2016)在《小剂量90Sr-90Y敷贴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小剂量90Sr-90Y敷贴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3年9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血管瘤患儿。纳入标准:符合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诊断;年龄1-6个月;无其他方法(如激光、手术等)治疗史;排除标准:有心、肺、肝等各器官的疾病;在治疗中患儿出现了与治疗副作用无关的其他严重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了其他治疗方法;或。患儿随机采用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B、C、D组。A组为常规剂量90Sr-90Y敷贴治疗,总剂量为15-20Gy;B组为普萘洛尔治疗,治疗剂量为1.5mg/kg;C组为小剂量90Sr-90Y敷贴治疗,总剂量为5-10Gy;D组为小剂量90Sr-90Y敷贴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总剂量为5-10Gy;普萘洛尔治疗剂量为1.5mg/kg。血管瘤疗效评价标准为:治愈:血管瘤病变完全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或局部仅遗留少许痕迹;好转:血管瘤面积缩小,颜色变浅;无效:血管瘤无明显变化或有增长趋势【备注:(治愈+好转=有效)】。统计各组在治疗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统计各组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χ2检验。结果:四组患儿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血管瘤部位构成、血管瘤面积构成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治疗2个月观察:A组治愈率为69.7%、有效率为100%;B组治愈率为12.3%、有效率为83.6%;C组治愈率为48.1%、有效率为100%;D组治愈率为48.8%、有效率为100%;治疗4个月观察:A组治愈率为87.6%、有效率为100%;B组治愈率为23.3%、有效率为89.0%;C组治愈率为62.0%、有效率为100%;D组治愈率为67.1%、有效率为100%;治疗6个月观察:A组治愈率为93.3%、有效率为100%;B组治愈率为65.8%、有效率为90.4%;C组治愈率为75.9%、有效率为100%;D组治愈率为92.7%、有效率为100%。D组与A组在治疗2个月、4个月后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后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与B组在治疗各阶段的治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与C组在治疗2个月和4个月后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副反应发生率为20.2%;B组副反应发生率为9.6%;C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2.7%;D组副反应发生率为9.8%。D组与A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90Sr-90Y敷贴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疗效显着,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奋[8](2015)在《介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的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管畸形及血管瘤是多发病、常见病,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约占全身的60%,患者数量巨大。目前血管畸形的一些类型疾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次数多、而且常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血管畸形的药物治疗主要是硬化剂注射治疗,其中平阳霉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硬化剂,本文拟采用平阳霉素作为模型药物,以壳聚糖/甘油磷酸盐温敏原位凝胶作为药物载体,对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的新型平阳霉素传递系统进行了研究。本文制备了平阳霉素壳聚糖温敏原位凝胶,以胶凝时间、粘度及形态学为评价指标,考察制剂理化性质。通过体外释放研究,对制剂进行体外评价。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壳聚糖和甘油磷酸钠的浓度均能影响制剂的胶凝时间及粘度,而药物浓度对两者影响小。体外释药的研究表明,释放面积、震荡速度、温度、药物浓度、壳聚糖浓度及甘油磷酸盐浓度等因素均会影响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的体外释放行为。优化后处方能体外持续释放10天以上,累计释放量达到85%左右,表明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体外具有明显缓释效果。采用流变仪考察了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体系的流变学性质。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到37度左右时,原位凝胶溶液发生了从溶液向凝胶的相转变过程,表明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具有显着的温敏特性。以人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为细胞模型,对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进行了体外细胞学考察。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EA.hy926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对平阳霉素抑制EA.hy926细胞生长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发现此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造成细胞坏死两条途径实现的。以家兔为动物模型,进行了平阳霉素壳聚糖温敏原位凝胶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平阳霉素溶液剂,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可显着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明显减少平阳霉素突释,并使后期的释放保持一定速度,使药物释放时间延长。以家兔耳缘静脉系统为血管畸形模型,研究了应用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后耳缘静脉的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原位凝胶能有效地栓塞家兔的耳缘静脉并使之闭锁,疗效明显优于市售平阳霉素注射液。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是较为理想的介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的药物传递系统。

王岚[9](2015)在《360例皮肤血管异常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普萘洛尔及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皮肤科的皮肤血管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60例。包括婴幼儿血管瘤(IH)150例(其中草莓状血管瘤116例,混合型血管瘤19例,海绵状血管瘤15例),化脓性肉芽肿10例,鲜红斑痣85例,蜘蛛痣115例。男150例,女210例,男女比例1:1.4。发病年龄为出生时—24岁,中位年龄为3.9岁;就诊年龄1个月—50岁,中位年龄8.8岁。各类型血管异常共418个皮损,最常见为草莓状血管瘤,共154个,其他依次为蜘蛛痣121个、鲜红斑痣99个、混合型血管瘤19个、海绵状血管15个、化脓性肉芽肿10个;283个位于头面部,64个位于颈部及躯干,71个位于四肢及会阴;小型病变335个,中型病变35个,大型病变33个,巨大型病变15个。皮损单发者322例,多发者38例。150例婴幼儿血管瘤中,119例(79.3%)处于增殖期,31例(20.7%)处于消退期及消退完成期。出生时低体重儿为28例,占婴幼儿血管瘤18.7%。5例(1.4%)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型血管瘤采用口服普萘洛尔(剂量为2mg/kg/d)联合可调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草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蜘蛛痣及化脓性肉芽肿使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结果:蜘蛛痣的有效率最高,为100.0%,草莓状血管瘤有效率较高,为82.8%,其次为化脓性肉芽肿,有效率为80.0%,海绵状血管瘤有效率为73.4%。结论:1.混合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可调脉宽1064nmNd:YAG激光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好。2.草莓状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鲜红斑痣及蜘蛛痣可采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可降低瘢痕发生率,除鲜红斑痣外,有效率可达80%—100%。

易阳艳,王朝慧,戴江华,袁敬东,林涛[10](2014)在《复方平阳霉素联合长脉宽1064nm激光治疗静脉血管畸形》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复方平阳霉素联合长脉宽1 064 nm激光治疗皮肤静脉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 47例皮肤静脉血管畸形的患者先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明胶海绵和利多卡因的混合药液,待瘤体明显变薄(厚度约0.8 cm)后,再选用长脉宽1 064 nm Gentle YAG激光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完全治愈23例(48.94%),基本治愈15例(31.91%),显效6例(12.77%),好转3例(6.38%),无效0例(0%),总有效率93.62%。结论复方平阳霉素联合长脉宽1 064 nm激光治疗皮肤静脉血管畸形能有效避免单一治疗方法的不足,疗效高,复发率低。

二、VPW532nm波长激光与平阳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血管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PW532nm波长激光与平阳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血管瘤(论文提纲范文)

(1)局部应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婴幼儿血管痛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Cynergy双波长激光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治疗材料与方法
    1.4 治疗结果评定与随访
    1.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三组患儿一般情况对比
    2.2 三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2.3 三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对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1.婴幼儿血管瘤的定义
    2.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
    3.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及可能机制
    4.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成人咽喉部血管瘤研究与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疗效判定
3、结果
4、讨论
    4.1 血管瘤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4.2 血管瘤的病理特征分析
    4.3 血管瘤临床表现
    4.4 血管瘤临床检查
    4.5 血管瘤的鉴别诊断
    4.6 血管瘤治疗手段
    4.7 血管瘤的治疗效果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曲安奈德血管瘤内注射疗法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2.1 入选标准
    2.2 调查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对比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2.6 联合注射疗法
3 结果
4 讨论

(5)不同方案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单纯药物组、手术联合药物组、激光联合药物组间血管内皮细胞比较
    2.2 单纯手术组与手术联合药物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单纯药物组与激光联合药物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四组治疗后并发症与复发率比较
3 讨论

(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及全称和中文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一般资料
        2.1.2 筛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质量控制
    2.2 研究材料与器械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彩超测定瘤体方法
        2.3.2 平阳霉素注射方法
        2.3.3 疗效评定标准
        2.3.4 研究对象血清样本收集
        2.3.5 血清淀粉样蛋白A测定方法
        2.3.6 C-反应蛋白的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婴幼儿血管瘤不同时期患儿血清SAA与CRP水平比较
    3.2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前后患儿血清SAA与CRP水平变化
    3.3 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血清SAA与CRP相关性分析
    3.4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效果观察
    3.5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疗效比较
    3.6 平阳霉素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疗效比较
    3.7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不良反应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7)小剂量90Sr-90Y敷贴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激光治疗
    1.2 冷冻治疗
    1.3 手术治疗
    1.4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
    1.5 药物治疗
        1.5.1 抗肿瘤药物
        1.5.2 干扰素
        1.5.3 硬化药物
        1.5.4 糖皮质激素
        1.5.5 5%咪喹莫特
        1.5.6 普萘洛尔
        1.5.7 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
        1.5.8 阿替洛尔
        1.5.9 其他药物
    1.6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引言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资料
        3.1.1 诊断标准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临床资料
    3.2 研究方法
        3.2.1 治疗前准备
        3.2.2 治疗方法
        3.2.3 治疗分组
    3.3 疗效评价
    3.4 副作用评价
    3.5 随访
    3.6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四组患儿构成情况比较
    4.2 疗效比较
        4.2.1 A组患儿不同时间治疗效果
        4.2.2 B组患儿不同时间治疗效果
        4.2.3 C组患儿不同时间治疗效果
        4.2.4 D组患儿不同时间治疗效果
        4.2.5 各组患儿不同时间治愈率比较
    4.3 副作用比较
        4.3.1 放射性副作用
        4.3.2 普萘洛尔副作用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介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的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疾病简介
    2.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常见临床治疗方法
        2.1 激素治疗
        2.2 手术治疗
        2.3 激光治疗
        2.4 硬化治疗
        2.5 抗肿瘤药物注射治疗
        2.6 小结
    3. 介入治疗血管畸形的新型平阳霉素载药体系研究进展
        3.1 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及磁性微球
        3.2 平阳霉素Zein原位凝胶及Zein-SAIB原位凝胶
    4. 注射用可降解原位水凝胶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4.1 温度敏感型原位水凝胶
        4.1.1 聚乙二醇(PEG)类嵌段共聚物
        4.1.2 壳聚糖类水凝胶
        4.1.3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
        4.2 其他pH/温度敏感型水凝胶
        4.3 注射用可降解原位水凝胶的应用
        4.4 小结
    5. 本课题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5.1 课题研究目标
        5.2 课题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的制备
        2.2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理化性质测定及形态学观察
        2.2.1 平阳霉素原位凝胶胶凝时间的考察
        2.2.2 平阳霉素原位凝胶的粘度测定
        2.2.3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的形态学考察
        2.3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体外释放的测定
        2.3.1 释放面积对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外释放的影响
        2.3.2 温度对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外释放的影响
        2.3.3 壳聚糖浓度对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外释放的影响
        2.3.4 甘油磷酸钠浓度对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外释放的影响
        2.3.5 载药量对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外释放的影响
        2.3.6 摇床振荡速度对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外释放的影响
        2.3.7 酶对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外释放的影响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理化性质测定及形态学观察
        3.1.1 胶凝时间与粘度测定
        3.1.1.1 甘油磷酸钠浓度对胶凝时间及粘度的影响
        3.1.1.2 壳聚糖浓度对胶凝时间与粘度的影响
        3.1.1.3 平阳霉素药物浓度对胶凝时间与粘度的影响
        3.1.2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形态学考察
        3.2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体外释放考察结果
        3.2.1 释放面积对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
        3.2.2 温度对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
        3.2.3 壳聚糖浓度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3.2.4 甘油磷酸钠浓度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3.2.5 载药量对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
        3.2.6 摇床振荡速率对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
        3.2.7 酶对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
        3.2.8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与市售制剂体外释放的比较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的流变学评价及体外降解考察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流变学的基本理论
        2.1 高分子溶液的粘弹性特征
        2.2 高分子溶液流变性质及参数测定
        2.3 表征原位凝胶动态粘弹性的相关参数
    3. 实验方法
        3.1 样品的制备
        3.2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相转变过程的表征
        3.3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溶液流变性质的表征
        3.4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体外降解实验
        3.4.1 介质接触面积对体外降解的影响
        3.4.2 介质温度对体外降解的影响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平阳霉素原位凝胶溶液相转变过程的表征
        4.2 平阳霉素原位凝胶溶液流变性质的表征
        4.3 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外降解实验结果
        4.3.1 介质接触面积对体外降解的影响结果
        4.3.2 介质温度对体外降解的影响结果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的体外作用实验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细胞株
        1.4 实验用相关溶液
        1.4.1 磷酸盐缓冲液(PBS 0.01M,pH 7.4)的配制
        1.4.2 细胞完全培养液的配制
        1.4.3 消化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平阳霉素及其壳聚糖原位凝胶作用下细胞形态的观察
        2.2.1 正常EA.hy926细胞的复苏与传代
        2.2.2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诱导EA.hy926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2.2.2.1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2.2.2.2 荧光染色法
        2.3 MTT法测定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EA.hy92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3.1 MTT法测定细胞毒性实验原理
        2.3.2 不同药物浓度的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EA.hy92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3.3 不同作用时间的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EA.hy926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
        2.4 流式细胞仪测定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EA.hy92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2.4.1 EA.hy926细胞周期的测定
        2.4.2 EA.hy926细胞凋亡的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诱导EA.hy926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3.2 不同药物浓度的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EA.hy926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
        3.3 不同作用时间的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EA.hy926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
        3.4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EA.hy92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3.4.1 细胞周期实验结果
        3.4.2 细胞凋亡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关于EA.hy926细胞
        4.2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生长的效果
        4.3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EA.hy92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1. 试药和仪器
        1.1 试药
        1.2 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色谱条件
        2.2 体内样品预处理的方法
        2.2.1 空白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2.2.2 生物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2.3 血浆后处理样品的检测方法
        2.4 平阳霉素及内标物储备液的配制
        2.5 平阳霉素标准曲线的测定
        2.6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3.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
        3.1 体内实验动物
        3.2 分组给药方案和采集血样方法
    4. 药动学实验结果
        4.1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4.2 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
    5. 讨论
        5.1 血管畸形动物模型的选择
        5.2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的体内释放效果
    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对家兔耳缘静脉局部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与实验动物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给药方案
        2.3 宏观肉眼观察
        2.4 微观光镜观察
    3. 实验结果
        3.1 肉眼观察结果
        3.2 光镜观察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
应用前景展望
本文缺点及不足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附件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9)360例皮肤血管异常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皮肤血管瘤的发病机制
        2.1.1 基因学说
        2.1.2 胎盘学说
        2.1.3 缺氧
        2.1.4 血管发生学说与血管生成学说
        2.1.5 雌激素
        2.1.6 其他
    2.2 皮肤血管瘤的治疗
        2.2.1 药物治疗
        2.2.2 激光治疗
        2.2.3 放射性核素敷贴
        2.2.4 手术治疗
        2.2.5 冷冻治疗
        2.2.6 铜针疗法
        2.2.7 介入治疗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临床资料
        3.1.1 临床病例
        3.1.2 诊断及分型
    3.2 药品及仪器
        3.2.1 药品
        3.2.2 仪器
    3.3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
        3.3.1 治疗方法
        3.3.2 疗效判定标准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疗效
    4.2 不良反应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10)复方平阳霉素联合长脉宽1064nm激光治疗静脉血管畸形(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激光设备
    1.4 治疗方法
    1.5 疗效判断和标准
        1.5.1完全治愈
        1.5.2不良反应
2 结果
3 讨论
    3.1 海绵状血管瘤
    3.2 复方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畸形的原理
    3.3 长脉宽1 064 nm激光

四、VPW532nm波长激光与平阳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血管瘤(论文参考文献)

  • [1]局部应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张萌. 山东大学, 2021(12)
  • [2]Cynergy双波长激光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D]. 李雪丽. 青岛大学, 2020(01)
  • [3]成人咽喉部血管瘤研究与治疗进展[D]. 周智.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曲安奈德血管瘤内注射疗法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J]. 高华,徐广琪,霍然.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12)
  • [5]不同方案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效果观察[J]. 张盛高,吴学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07)
  • [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 许凯. 南昌大学, 2017(07)
  • [7]小剂量90Sr-90Y敷贴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婷. 吉林大学, 2016(09)
  • [8]介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的平阳霉素壳聚糖原位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D]. 陈奋. 沈阳药科大学, 2015(01)
  • [9]360例皮肤血管异常临床疗效分析[D]. 王岚. 吉林大学, 2015(09)
  • [10]复方平阳霉素联合长脉宽1064nm激光治疗静脉血管畸形[J]. 易阳艳,王朝慧,戴江华,袁敬东,林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06)

标签:;  ;  ;  ;  ;  

VPW 532nm波长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