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岭读书山城——重庆大学地图展示

爬山岭读书山城——重庆大学地图展示

一、爬坡上坎 求学山城——重庆高校地图展示(论文文献综述)

赵悦彤[1](2021)在《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及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寻路(wayfinding),被定义为在环境中编码和转换空间关系以定向和导航的技能。由成人对于日常物理环境的空间布局的记忆表征,可提炼出两种寻路策略(wayfinding strategy)——路线策略(route strategy)和定向策略(survey strategy)。路线策略,主要依赖于地标和指示牌,参考自身的朝向来完成寻路导航,属于自我中心化的策略;定向策略,主要依赖于主体方位和地理空间线索(例如太阳的方位),属于去自我中心化的策略。空间导航(spatial navigation),指的就是个体能够在环境中识别当前位置并导航到另一个看不到的目的地的能力(Golledge,1999)。本研究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在测量工具、实验范式和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以及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包含4个子研究,在预研究部分对本研究用到的测量工具进行修订并检验测量等值性;研究一,采用问卷法考察寻路策略与自我报告的空间导航能力的关系——以自评的方向感和空间焦虑分别作为空间导航能力和过程中情绪情感体验的指标,同时探究寻路策略对方向感和空间焦虑上存在的性别差异的调节作用;研究二,采用实验法考察寻路策略对虚拟导航任务中导航表现的影响,主要以个体在路线学习与重走任务中的导航效率、在走捷径任务中能否走捷径作为评估导航表现的指标,同时收集不同寻路策略个体在虚拟导航过程中对3种空间信息(地标知识,路线知识,定向知识)的获取特点,为空间信息获取的“并行论”提供证据;通过研究一和研究二确立了寻路策略中的定向策略与较高自评空间导航能力和较低消极导航情绪感受的关联,验证定向策略在方向感和空间焦虑性别差异上的缓冲角色,以及定向策略在虚拟导航环境下相对于路线策略可能表现出来的诸多优势,研究进入到另一个研究主题,即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三则要重点考察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首先通过一项预研究确定寻路策略地域刻板印象存在与否,进而在研究三A和研究三B中,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分层抽样,通过问卷法收集数据,描述不同性别、地域等方面存在的寻路策略差异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别考察哪些社会人口学因素和成长中的环境因素能够预测寻路策略类型和两种寻路策略得分;研究三C重点关注童年空间活动经验和童年寻路经验对定向策略的预测和影响,一方面将童年空间活动经验和童年寻路经验纳入到回归模型中考察对定向策略的预测作用,另一方面探究童年空间活动经验和童年寻路经验在定向策略上存在的性别差异的中介效应。又使用访谈法对那些定向策略水平较高的个体进行访谈,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继续探究可能对定向策略造成影响的环境输入因素和个体成长经验。本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研究结果:(1)修订的寻路策略量表、方向感量表、空间焦虑量表和空间活动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有关空间能力变量测量的有效工具;且修订后的寻路策略量表具有跨性别和跨省份测量等值性;(2)定向策略个体比路线策略个体的自评方向感更好、空间焦虑水平更低,定向策略在方向感和空间焦虑的性别差异上的起调节与缓冲作用;(3)在相对复杂的虚拟环境中,定向策略个体比路线策略个体的虚拟导航效率更高,且在能够独立正确完成预设路线学习与行进的前提下,定向策略个体更有可能走捷径;(4)应用定向策略和路线策略的个体在虚拟导航过程中对3种空间信息的获取方式都是并行的;(5)基于全国调查结果,为全国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并确定了寻路策略类型;寻路策略的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较为明显,表现为男性比女性、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偏好定向策略;(6)诸多社会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和成长地域(南方/北方)对于定向策略有着稳健的预测作用;环境输入的视角下,童年空间活动经验和童年寻路经验能够正向预测定向策略,且在性别造成的定向策略得分差异上起中介作用;重要他人语用习惯、所处环境地标命名和城市布局特点构成了对定向策略产生影响的环境输入因素,个体的寻路经验(尤其是主动探索经验)、游戏活动、关于视觉化空间操纵科目的学习构成了对定向策略产生影响的主体成长经验。本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偏好定向策略的个体,有着更高的自评空间导航能力;定向策略还能够调节和缓冲空间导航上存在的性别差异;(2)虚拟导航环境下,在相对复杂的路线学习与重走任务和走捷径任务中,偏好定向策略的个体均表现出更高的导航效率,表现为使用更少的学习次数就能进行路线重走,并且能够在路线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捷径到达目标;定向策略(而不是性别)是影响走捷径表现的首要因素;(3)不同寻路策略个体在导航过程中偏好不同的空间信息,但是对空间信息的获取是并行的;(4)基于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数据,寻路策略存在地域差异(南/北方),南方人更偏好路线策略,北方人更偏好定向策略;(5)性别和成长地域(南方/北方)对寻路策略有着稳健的预测作用;除此之外,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成长环境(乡村)、童年空间活动经验、童年寻路经验等因素均能预测定向策略的发生与发展,且在性别造成的定向策略得分差异上起中介作用;环境输入和主体成长经验共同影响定向策略。

戴妍[2](2019)在《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以“车本位”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导致职住的不平衡,城市道路空间机动车的拥堵,城市步行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对城市步行功能空间规划的不重视是诱发城市道路空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鼓励步行行为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本次文章注重发掘步行活动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城市步行空间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对步行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更好的提高城市步行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有效的建议,从而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本次研究选取步行行为活动作为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的行为活动特征表现,归纳总结出通行与通勤步行活动、休闲健身游赏与公关交往步行活动、精神文化追求步行活动三大类。以此发掘每种类型的步行行为活动的需求特征,即对步行路径的便捷度需求、步行空间环境的适宜度需求、步行空间文化情感满意度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确立步行空间活动研究在路径便捷度、空间适宜度、情感满意度三个层面的研究方向目标。其次,作为承载步行行为活动发生的户外空间,如何判定步行空间是否适宜行为活动的发生。这里引入“绩效”的研究理念探究步行空间的活动效果,为城市步行空间规划研究思路提供依据。根据行为活动特征和需求,归纳总结出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的三个切入点,即路径便捷度绩效、空间适宜度绩效、情感满意度绩效。以重庆市沙坪坝和南岸板块为研究范围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前文的三个层面的影响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指标描述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采用GIS空间分析、皮尔森相关分析以及李克特量表满意度分析方法度量研究区域每个影响因素的指标特点。包括路径便捷度层面的道路网络规划、交通站点布置、功能兴趣点POI因素;空间适宜度层面的植物绿化、界面密度、街区尺度因素;情感满意度层面的宜读感、归属感、愉悦感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步行空间的活动绩效研究评定,通过计算和调研获取的数据,来衡量两个片区步行行为活动绩效的大小。其中路径便捷度绩效以步行最小抗阻的可达性指标来衡量,空间适宜度以人群活动的热力值密度指标结合步行活动的时间和种类特征来衡量,以及感知上的情感体验满意度指标来评定步行空间中步行活动的绩效。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制定步行空间规划策略,完善城市形态的研究途径和城市步行设计的研究方法,并且对上述分析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其不足和待完善之处,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为实际的步行空间规划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施玉洁[3](2018)在《环境行为视角的山地城市梯街空间优化研究 ——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梯街空间作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对于构建山地城市的步行网络,营造日常生活的公共场所,彰显山地城市的地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现状来看,山地城市梯街空间正面临着人性化尺度缺失、空间利用自发性、公共活动缺乏引导等问题。因此,旧城更新背景下,对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优化,不仅需要改善空间的整体品质,同时也需要考虑人们的生活、交往、文化等需求,以提升梯街空间的利用率和公共活力。本文关注梯街空间的物质环境和人们的行为活动。由于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因此,本文从环境行为的视角,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环境构成和行为特征。此外,针对梯街空间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力求改善梯街空间的物质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梯街空间的公共活力。一方面,为梯道空间的相关研究作理论补充;另一方面,为梯街空间的优化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对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研究主要包含基础性研究、解析性研究、现状与策略研究这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性研究,包含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梯街空间的背景和意义,界定了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阐述了目前在街道空间、梯道空间、环境行为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章引入了环境行为学理论,概括了环境行为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环境行为理论与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研究的契合点。第二部分是解析性研究,包含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环境的角度提出了梯街空间的构成要素(物质层面——立体路径、建筑边界、多层次节点、环境设施,非物质层面——生活情景),分析了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形成因素、总体特征、视觉图景和空间尺度。第四章在建兴坡、张家花园这两处典型案例的行为活动调研分析基础上,结合渝中半岛其它梯街空间的调研情况,从行为的角度分析了人们在山地城市梯街空间中的活动需求、行为类型和活动内容,提出了六种行为特性及其对应的活动介质(流动性与路径空间、间歇性与停驻空间、互动性与立体空间、依靠性与“边角”空间、复合性与弹性空间、趣味性与情景空间),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人们行为活动的因素,强调物质环境与行为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部分为现状问题和优化策略研究,包含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根据实地调研从空间环境层面和空间行为层面详细阐述了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现状问题。第六章针对梯街空间的现状问题,结合环境与行为的解析性研究,以及环境行为学的相关内容,提出了环境行为视角的梯街空间优化原则、策略和方法。其中,优化原则包含环境可意象性、活动可参与性、延续历史文化这三大原则,优化策略包含路径贯通、节点优化、边界协调、微环境营造、文化彰显和活动引导这六个方面的多种优化方法。总之,本从从环境行为的视角研究山地城市梯街空间,不仅研究了梯街空间的环境构成和行为活动,力求为梯道空间的理论研究作补充,而且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优化策略,力求为其建设实践提供借鉴。

程政博[4](2017)在《城市更新背景下街道空间的再地域化 ——以重庆洪崖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街道是城市的基本元素,是人们步行和体验城市的主要路径。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的地域化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人们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相对重视城市规划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鲜有人会在意城市的地域化或者传统化;人们在街道规划中过度看重交通量如何疏解,而牺牲了街道原本宜人的步行环境;人们过度重视工程技术手段对城市地形的改造,却忽视了独特地形却是城市空间个性表现的基础;人们在全球化浪潮中引进了西方的城市规划模式,却造成城市意象的混乱。研究城市地域文化,保护城市的文化个性,打造城市的文化意象,树立城市的文化精神,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文化“我者”与“他者”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中国梦”;有助于区分“地域化”与“中国化”或者“民族化”的不同,更好地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多样性的内涵;有助于增强城市的文化功能,提高城市的文化精神信仰;有助于提高城市街道活力,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寻找新的经济刺激点。重庆是山城,山地地形使得重庆的城市布局和街道空间拥有别样的魅力。与平原城市不同,山地中的重庆城在建设一开始就讲究环境的适应性和功能的实用性,体现出“依山就势,依水就形”的特征,其核心思想反映出一种人与自然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山地人文理念。如同道教中的“道法自然”一样,重庆的街道空间格局并没有追求过多的“格致”,而是遵循山水平衡之法,借助山川之势形成自由生长的空间构成关系。本论文选题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包含选题初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重庆传统街道空间的地域化之呈现特点;第三部分讲述了重庆街道空间地域化的消失的表现与原因;第四部分探讨重庆城市街道空间地域化再生之策略;第五部分,举例说明重庆洪崖洞街道空间地域化中新旧元素融合。

唐振雄[5](2017)在《“山城步道”的嬗变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重庆地区山城步行系统转型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步行一直是人们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而对于山地城市来说,步行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从传统山地城市中土生土长的步行系统——“山城步道”,在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有出现被忽视和边缘化的现象,其功能逐渐弱化、环境愈加恶化,甚至成为城市的消极空间;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山地城市步行系统作为体现山地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除了基本的交通、交往功能外,历史文化传承、城市景观展现、城市形象塑造以及健身娱乐、观光游览等新的价值也日益突显。重庆地区是我国山地城市相对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大大小小的山城都拥有历史悠久、形态丰富、特色鲜明的“山城步道”,面对上述挑战和机遇,都多少存在着“自身没落”和“不能满足新需求”两大主要问题。不论是对本地居民或外地游客,还是就城市整体的品质而言,这些“山城步道”都亟需通过优化更新实现转型。另一方面,城市设计是一种综合性规划设计,同时也是一种有效指导管理实施的途径;再加上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和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各地、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开展、切实做好城市设计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重庆地区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再规划设计,有必要在城市设计层面提出策略。关于策略的研究,以“转型”为前提,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解读来展开。文章主体以“起-承-转-合”的结构,组织起四个主要部分来进行思考、分析和阐述。第一部分“起”,即第一章,从本次研究的缘起开始对相关背景进行概述,抛出研究的核心议题:在重庆地区的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转型中,如何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而后对研究范围与内容进行界定,并阐述相关概念和综述相关研究,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与途径,从而搭建起论文框架。第二部分“承”,即第二章,解析研究主体——山地城市步行系统,从基本构成、主要特征、价值与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在城市步行系统一般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山地城市的特殊性,为后续研究做基础铺垫。第三部分“转”,即第三章,针对核心议题,从研究主体的发展变化入手,阐述了促使重庆地区山城步行系统之所以需要转型的主要问题和其表现层次,以及该转型可能的方向和转型更新的城市设计途径。同时,基于重庆渝中半岛步行系统转型更新的效果良好,具有较大的研究借鉴意义,以此为实际案例研究。第四部分“合”,即第四、五、六章,基于相关理论与经典案例的研究,搭建起重庆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转型的城市设计策略框架,主要包括了总体目标与原则、系统设计策略、重点设计策略、导则编制策略;进而通过奉节县总体城市设计中的步行系统专项设计这一实践来证实该框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将理论结合实践作为研究成果进行阐述与展示;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小结。

谭梦[6](2017)在《新时期以来国产电影中的重庆影像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城市不断成为中国电影言说的对象,相较于香港、北京与上海等地早先经历的现代化城市体验,地处内陆的山城重庆则稍显滞后。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让重庆一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新兴大都会。重庆,这座将独特地理环境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城市,吸引了众多电影创作者前来拍摄影视作品,催生了与传统北上广电影迥异的新兴电影类型。电影从不同角度记录了重庆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步伐,完成了新时期以来大陆电影中城市想象的流变。我们研析电影中有关重庆影像的符码,对建构和传播重庆地域文化,显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作为影像呈现的客体对象,还是作为电影文本的故事背景,“重庆”在城市电影格局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梳理重庆影像的历史流变,“城市”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彰显。从最初单纯作为故事背景,用以记录城市的形态结构,到现在将“城市”作为主要言说对象,重庆正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电影城市,城市影像建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时期以来的重庆影像呈现出三种看似独立实则绵延关联的书写形态:富有政治色彩的“红色重庆”、蕴含现代气质的“时尚之都”、极具生活气息的“市井重庆”。电影的叙事空间是电影文本的载体,重庆影像建构了异质空间、底层空间与欲望空间等多元叙事空间,推进了文本叙事的发展。声音景观的传播延展了城市的影像空间,勾勒了洋溢着现代生活氛围的城市形象。重庆影像通过对不同都市面孔的描摹,进一步触发普罗大众的情感共鸣。在城市语境下,空间、声音与人三者相互观照,绘就了丰富多元的重庆社会生活图景。重庆影像渗透出袍哥文化、码头文化与火锅文化等相互交织的浓厚巴渝文化底蕴,锻造了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质,包孕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书写者可以从强调影像个性描摹以丰富重庆银幕形象,挖掘城市影像特质以多元展现重庆空间,加深巴渝文化内涵以提升重庆城市形象等方面着手,来建构和丰富重庆影像。梳理重庆这座城市自新时期以来的影像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蕴,展现城市与人共同塑造的都市世俗神话,能够为我们认识重庆城市文化,读解城市与电影的互动关系,提供颇为独特的考察视角。

王力国[7](2016)在《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文中指出论文从对于快速城镇化时代下山地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山地城市发展的要求思考入手,以生态和谐的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理论构建为目标,以山地城市为特定研究对象,提出了关于生态和谐理念和城市空间格局的基本认识,借助哲学与系统科学的认识将二者统一起来,发展出基于生态和谐内涵下的四维一体规划理念,结合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的基本影响要素分析,提出了每一个规划维度下的相对应的规划策略与方法。论文以重庆市主城区这一典型山地城市空间为主要对象,展开了多个案例分析,旨在对规划策略和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验证,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论文在理论性研究方面,一是辨析了生态和谐与城市空间格局两个主要研究概念,从系统性特征入手,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生态和谐的城市空间格局规划这一新的规划理念。二是提出了生态和谐理念包含客观适应与主观协调两方面内涵的认识,以及城市空间格局的二重性认识和层级性认识,明确了生态和谐作为定性描述,山地城市空间格局则是系统对象。三是构建了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是四维一体的规划理论,并且指出该空间格局规划是一种系统优化规划,是有限目标下的规划。四是指出了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是客观要素适应与主观要素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客观要素适应对应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主观要素协调对应于文化性要素和社会性要素,并且详细分析了山地城市特定条件下它们各自涵盖的子要素内容。论文在规划方法研究方面,基于生态和谐的四维一体规划理念,提出了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体系框架。在城市层级和片区层级两个空间尺度层级下,结合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影响要素的分析基础,分别从适应自然环境,适应人工环境,基于文化性的引导,基于社会性的引导四个规划维度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内容与规划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尝试性的提出了一套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体系。论文基于现有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以山地城市空间格局为对象重新进行了梳理、组织,借助生态和谐概念下客观适应与主观协调的视角,以四维一体的规划理念形式运用于山地城市空间格局本体及其载体相关内容的规划优化中,构建出一种不同视角下的山地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体系。论文对于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这一规划体系的搭建,以及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内容与规划方法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论文所形成的一些学术观点,有助于推动山地城市空间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指导山地城市规划发展,进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

余梅[8](2016)在《重庆主城区“60-80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如今瞬息万变、日益剧增的城市组织体系中,“更新”越来越成为保证一个城市持续、有机、稳步前进的发展方式,老旧住区作为“大城市”中的“小社会”,在复杂而庞大的城市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承上启下的角色。重庆,在20世纪60-80年代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工业积淀的城市,于大量工厂南迁的时代背景下,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于厂区周边兴建了一大批单位制住区,这些住区在城市结构的演变下逐步被纳入重庆主城的范围内,并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及住房建设的调整逐渐由兴旺走向衰落,由衰落走向转型。如今,这类住区正面临着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生活、文化等多层面的压力,并与城市的革新建设、社会的体制提升、乃至于环境的持续发展都形成了诸多鲜明且日益剧增的矛盾。虽承载着山城辉煌的工业文化轨迹,记录着山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记忆,但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飞速发展的步伐。本文以重庆主城区内建于20世纪60-80年代的大型工矿企业单位制老旧住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城市的整个老旧住区体系中极具跨时代性和地域性。试图站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视角,以关注住区自身的环境动态演变和住区居民的行为活动需求为切入点,审视并分析了该类住区外环境各大组成要素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参考并权衡了住区实际使用人群对其外环境的评价及建议,借助相关住区更新理论研究作为更新设计指导,以期为山地城市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提供更多样更广泛的技术支持。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对主城范围内的该类老旧住区进行整体数量统计,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住区分别进行物质环境的实地调研和居民构成的问卷调查,前者从住区的整体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绿化环境、服务设施及文化主题七大方面入手,总结各自的现状特征,作为住区外环境更新的现状基础。后者通过数据统计得出住区居民结构的年龄衰老化、家庭小型化、职业多元化及收入低廉化四大特征,并采用定点观察记录住区居民行为在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交往性、归属性及参与性六大使用需求下所呈现的问题,以此作为住区外环境更新的实践依据。第二,综合住区外环境的物质现状和人群需求,予以特征及问题的总结,以山地住区特有的地形、气候、景观环境为依托,在权衡各领域就该类住区所构建的更新目标之下,以“有机更新”、“人居环境”、“需求层次”、“外部空间”、“生态住区”、“文化景观”六大理论作为住区外环境更新重构的指导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空间共享、文脉复兴、生态节约六项住区更新设计原则。第三,就住区外环境的布局、建筑、交通、空间、绿化、设施及文化七大构成要素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及改造措施。优化住区功能布局,居住为主商业辅助;依照年限梳理住宅,延长基地使用寿命;强化房屋建筑立面,提倡节能材料使用;实行开放道路体系,构建立体交通系统;丰富空间活动项目,凸显山城空间特质;挖掘环境绿化潜能,完善环境设施配置;同时,注重住区文化主题的营造,刺激住区人文精神的复苏。第四,通过上述就重庆“60-80建”大型工矿企业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的现状调研、问题分析及更新对策的梳理,总结出以下结论,即已改造住区侧重公建配备,交通设施基本完善,空间及绿化尚有不足;住区环境特征显着、矛盾突出,文化底蕴历程长远,邻里情怀积淀深厚,居民需求不餍人望,更新重构迫在眉睫;更新策略注重现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空间营造的交往与共享;更新措施侧重行为活动的关怀与满足,新旧载体的融合与创新。并对住区未来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提出展望及建议。

刘阳[9](2016)在《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为应对内城衰退和去工业化进行了大量都市更新实践,文化就被作为“引诱资本之物”。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的竞争“软实力化”,文化成为地区和城市间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文化资本”的概念被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后,得到经济学、城市学等不同领域的关注。2014年,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涵式发展、从增量建设逐渐转向增存平等。以“土地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路径难以为继,将文化资本与现代生活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文化经营”成为新课题。“城市即人”,人是城市的主体,社区是市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基本单元。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不可避免地出现物质性、功能性和结构性衰退,社区更新成为存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社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了类型丰富的文化资产,但其内涵和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与重视,常常在“资产腾空”式的社区更新中遭到破坏。这种腾笼换鸟的更新模式价值观念错位、实施方式单一,缺乏对地域特色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尊重,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社区资产和社会网络,还导致社区文化特色和城市活力的丧失,不利于社区情感和城市文脉的延续。本文将“文化资本”概念引入社区更新领域。借用“资产为本”(Asset-based)的社区发展理念,将文化资本作为社区更新的“触媒”,以城市规划学科的物质空间规划手段为基础,综合运用建筑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尝试从价值观念和行动方式上展开社区更新的地方化路径探索。研究主要聚焦两个问题:1)如何认识文化资本的内涵与价值?2)如何在社区尺度上利用文化资产进行空间、产业、社会等多个维度的文化复兴?渝中区是重庆市唯一完全城市化地区。本文以渝中区为实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其文化资产进行清理和识别,并对近年来渝中区的社区更新实践进行调研和梳理,归纳出六条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更新策略——活化历史文化遗产、营造特色文化空间、改善社区文化设施、引入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社区文化旅游和塑造社区文化形象。同时,也探讨了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后,社区价值的再认识和规划师角色的转变等问题。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厘清研究背景,包括问题由来、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内容;第二部分建构理论框架,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和国内外社区更新案例的分析,提出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理念;第三部分是渝中区实证研究,选择试点社区,介绍其更新策略、实践历程,并提出相关建议;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延伸,讨论了存量规划时代下的社区发展与规划转型等问题。

刘晶晶[10](2015)在《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重庆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环境造就了吊脚楼这种独特的山地建筑的产生、运用与发展,它作为一种典型的重庆民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重庆山多地少,吊脚楼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局部架空建造,显示出极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当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吊脚楼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然而,人们对这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的建筑形式的研究还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因此,对重庆吊脚楼所彰显的地域特征及其建筑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的合理性及潜在发展的可能性,思考其未来的走向,并使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地方建筑文化基因延续下来,在目前山地生态环境日趋被破坏、地域建筑文化逐渐消失的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主要对近代以来重庆城区和部分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进行研究,以其历史发展为脉络,将其生成环境和形成原因作为切入点,对重庆吊脚楼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空间形态及群组特征展开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扩展到环境景观探讨。另外,针对其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其建筑理念、核心价值以及发展潜能入手,对其建筑文化的现代重构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理念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途径,为其现代传承和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对重庆吊脚楼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理念价值及面临现状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力求使其与当代建设相结合而进行时代传承和延续,内容主要包括:1、对重庆吊脚楼生成环境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它的气候、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背景。结合重庆城区及部分场镇发展的历史,对重庆吊脚楼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详尽梳理,将传统重庆吊脚楼的演变过程概括提炼为“起源—发展—高潮—式微”几个阶段,并对重大历史事件对其影响进行耙梳与阐明,提出它的出现、发展,以及式微都是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历史选择的结果。2、按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对重庆吊脚楼进行剖析,通过对干栏与吊脚楼的梳理,对重庆吊脚楼这一重要类型的分布范围进行探讨。将我国吊脚楼地区与民族分布通过文化分区的方式展现,并提出不同吊脚楼之间是否有文化渊源,是否有共同的文化中心等议题。继而诠释吊脚楼类型特点,引入建筑类型学对重庆吊脚楼进行类型诠释,并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呈现其建筑类型特征。3、对重庆吊脚楼空间形态及群组环境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其不拘一格、自由多变、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技术易于掌握等方面的阐释,对其单体平面形制、空间利用、建筑营构及形态特征逐步讨论。紧承上文在群体空间方面,重点对城区吊脚楼群组形成的“多维簇群”空间形态及场镇吊脚楼形成的沿河线型群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并阐明其群组空间构成;最后进一步对其与所处场地环境的关系,以及连绵延续、重屋累居、俯仰和谐的景观形象展开讨论。4、依次总结吊脚这一山地建筑策略的生态性、经济性及山地适应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详细阐述正说明了其核心价值、空间本质及发展潜能。从当下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趋于消逝的现状出发,思考其建筑文化重构,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延伸至类型、地型和建造三方面的探讨。理论层面提出其类型学传承的新吊脚楼构筑模式及现存吊脚楼保护模式,实践层面则总结传承延续的不同层次及多种可能性,特别是针对吊脚楼以小尺度的方式将建筑与地形加以结合、适应力极强的特点,思考如何将吊脚理念落实于现代建筑创作,并提出技术材料、社会管理等方面革新。

二、爬坡上坎 求学山城——重庆高校地图展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爬坡上坎 求学山城——重庆高校地图展示(论文提纲范文)

(1)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及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寻路策略
        1.1.1 寻路策略的概念
        1.1.2 寻路策略的理论基础
        1.1.3 寻路策略的个体差异
        1.1.4 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
    1.2 空间导航
        1.2.1 空间导航的定义
        1.2.2 空间导航的测量与范式
    1.3 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
        1.3.1 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理论基础
        1.3.2 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1.1 测量工具的修订与等值性检验
        2.1.2 寻路策略与方向感和空间焦虑的关系
        2.1.3 寻路策略对虚拟导航任务表现的影响
        2.1.4 寻路策略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创新
3 预研究测量工具的修订与等值性检验
    3.1 预研究A寻路策略量表的修订与跨性别和省份的等值性检验
        3.1.1 目的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1.5 结论
    3.2 预研究B方向感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3.2.1 目的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结论
    3.3 预研究C空间焦虑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3.3.1 目的
        3.3.2 方法
        3.3.3 结果
        3.3.4 讨论
        3.3.5 结论
    3.4 预研究D空间活动问卷的修订
        3.4.1 目的
        3.4.2 方法
        3.4.3 结果
        3.4.4 讨论
        3.4.5 结论
4 研究一寻路策略与方向感和空间焦虑的关系
    4.1 目的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材料
        4.2.3 研究程序与数据分析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寻路策略个体的方向感和空间焦虑的差异
        4.3.2 寻路策略与方向感、空间焦虑的关系
        4.3.3 定向策略对方向感与空间焦虑上性别差异的调节作用
    4.4 讨论
    4.5 结论
5 研究二寻路策略对虚拟导航任务表现的影响
    5.1 预研究虚拟导航环境的构建和地标区分度的确定
        5.1.1 目的
        5.1.2 方法
        5.1.3 结果与讨论
        5.1.4 结论
    5.2 研究二A不同寻路策略个体在路线学习与重走任务中的表现
        5.2.1 目的
        5.2.2 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2.5 结论
    5.3 研究二B寻路策略对虚拟导航任务中走捷径的影响
        5.3.1 目的
        5.3.2 方法
        5.3.3 结果
        5.3.4 讨论
        5.3.5 结论
6 研究三寻路策略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6.1 预研究寻路策略的地域刻板印象
        6.1.1 目的
        6.1.2 方法
        6.1.3 结果
        6.1.4 讨论
        6.1.5 结论
    6.2 研究三A寻路策略的个体差异——基于全国样本的调查
        6.2.1 目的
        6.2.2 方法
        6.2.3 结果
        6.2.4 讨论
        6.2.5 结论
    6.3 研究三B什么样的人空间能力更强?——社会人口学因素对寻路策略的预测
        6.3.1 目的
        6.3.2 方法
        6.3.3 结果
        6.3.4 讨论
        6.3.5 结论
    6.4 研究三C成长中的环境因素对定向策略的影响
        6.4.1 目的
        6.4.2 方法
        6.4.3 结果
        6.4.4 讨论
        6.4.5 结论
7 总讨论
    7.1 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
        7.1.1 定向策略相较于路线策略的优势
        7.1.2 路线策略的角色和作用
    7.2 能够预测寻路策略的社会人口学因素
        7.2.1 探究寻路策略地域差异的前提和意义
        7.2.2 社会人口学变量对寻路策略预测的差异
        7.2.3 社会人口学因素对寻路策略变异的解释程度
    7.3 成长经验对定向策略的预测和影响
    7.4 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创新
        7.4.1 虚拟导航任务中的创新与突破
        7.4.2 关注可改变的变量,构建可以缓冲性别差异的模型
    7.5 研究不足与展望
        7.5.1 面向大学生开展回溯式研究
        7.5.2 样本代表性的局限
        7.5.3 研究展望
8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目标导向”层面——步行空间发展的新机遇
        1.1.2 地区“问题导向”层面——城市步行空间存在的严峻问题
        1.1.3 专业“需求导向”层面——步行空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步行空间的概念内涵
        1.2.2 步行行为活动解析
        1.2.3 步行活动的绩效解释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相关理论研究
        1.3.2 相关实践研究
        1.3.3 研究启示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步行行为活动视角研究
    2.1 步行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2.1.1 步行活动的出行目的
        2.1.2 步行活动的出行距离
        2.1.3 步行活动的出行时间
        2.1.4 步行活动的出行频率
    2.2 步行行为活动需求分析
        2.2.1 对出行路径的便捷性需求
        2.2.2 对出行环境的舒适性需求
        2.2.3 对出行场所的情感性需求
    2.3 步行行为活动发展目标
        2.3.1 路径便捷性层面:适宜公交导向与慢行
        2.3.2 空间适宜性层面:容纳多种活动与功能
        2.3.3 情感满意度层面:营造各自情感与个性
    2.4 小结
3 步行空间绩效研究的影响因素
    3.1 绩效理论的来源
    3.2 影响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因素
        3.2.1 路径便捷度绩效
        3.2.2 空间适宜度绩效
        3.2.3 情感满意度绩效
    3.3 研究步行空间绩效研究的总思路
    3.4 本章小结
4 影响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要素度量
    4.1 研究现状概况
        4.1.1 重庆市主城区风貌特色
        4.1.2 研究区域概况
        4.1.3 研究区域步行空间特征
    4.2 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
        4.2.1 研究依据
        4.2.2 数据分析方法
        4.2.3 数据来源和处理技术
    4.3 通行与通勤路径便捷度绩效
        4.3.1 空间便捷性
        4.3.2 目的地可达性
        4.3.3 研究结论
    4.4 休闲健身游赏与公共活动空间适宜度绩效
        4.4.1 可步行性
        4.4.2 功用性
        4.4.3 研究结论
    4.5 精神文化追求的场所情感满意度绩效
        4.5.1 宜读感
        4.5.2 归属感
        4.5.3 愉悦感
        4.5.4 研究结论
    4.6 城市步行空间对步行活动的影响要素总结
5 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评价
    5.1 基于步行效率的路径便捷度绩效
        5.1.1 路径便捷度的评价
        5.1.2 步行网络指标与步行空间可达绩效相关性
        5.1.3 步行环境影响的空间可达分析总结
    5.2 基于步行活动的空间适宜度绩效
        5.2.1 空间适宜度的评价
        5.2.2 街道品质因素与步行场所体验绩效相关性
        5.2.3 步行环境影响的场所体验分析总结
    5.3 基于步行情感感知的情感满意度绩效
        5.3.1 情感满意度的评价
        5.3.2 情感需求指标与步行情感感知绩效相关性
        5.3.3 步行环境影响的情感感知分析总结
    5.4 小结
6 城市步行环境优化提升策略
    6.1 便捷可达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6.1.1 提倡以人本主义为引导的路网密度
        6.1.2 强调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功能混合
        6.1.3 规划以日常服务为主导的功能设施
    6.2 空间适宜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6.2.1 提供丰富多样景观绿地,塑造高品质空间环境
        6.2.2 打造连续开放街道界面,提升街区活力
        6.2.3 设计合理街道空间尺度,创造宜人街区
    6.3 情感满足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6.3.1 增强步行空间“文化”感
        6.3.2 提升步行空间“归属”感
        6.3.3 营造步行空间“意象”感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C 问卷1——步行行为活动的总体特征研究
    D 问卷2——步行空间要素的重要性评价
    E 问卷3——重庆市步行空间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致谢

(3)环境行为视角的山地城市梯街空间优化研究 ——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山城步道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使用现状
        1.1.2 山地城市梯道空间与梯街空间的异同
        1.1.3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价值
        1.1.4 相关研究的主要方面和欠缺方面
    1.2 研究对象范围及相关概念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相关研究的总结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研究的环境行为理论基础
    2.1 环境行为学与梯街空间研究的相关性
    2.2 环境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2.1 环境、人、行为的关系
        2.2.2 环境
        2.2.3 行为
    2.3 环境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3.1 观察法
        2.3.2 访谈法
        2.3.3 问卷调查法
    2.4 环境行为理论与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研究的契合点
        2.4.1 研究对象的相关性
        2.4.2 研究目的的一致性
        2.4.3 研究方法的借鉴性
    2.5 本章小结
3 环境行为视角的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环境解析
    3.1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形成因素
        3.1.1 自然地形
        3.1.2 历史文化
        3.1.3 经济技术
    3.2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总体特征
        3.2.1 立体与联结
        3.2.2 连续与多变
        3.2.3 开放与融合
    3.3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构成要素
        3.3.1 立体路径
        3.3.2 建筑边界
        3.3.3 多层次节点
        3.3.4 环境设施
        3.3.5 生活情景
    3.4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视觉图景
        3.4.1 视角与视距
        3.4.2 视点与视线
    3.5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尺度分析
        3.5.1 整体尺度
        3.5.2 近人尺度
    3.6 本章小结
4 环境行为视角的山地城市梯街空间行为解析
    4.1 梯街空间行为活动的重点调研案例分析
        4.1.1 建兴坡的行为活动分析
        4.1.2 张家花园的行为活动分析
        4.1.3 梯街空间行为活动的调研总结
    4.2 梯街空间中人们的公共活动需求
        4.2.1 安全与便捷性
        4.2.2 生活与交往性
        4.2.3 文化与归属性
    4.3 梯街空间中人们的行为类型与活动内容
        4.3.1 显性行为
        4.3.2 隐性行为
    4.4 梯街空间中的行为特性与活动介质
        4.4.1 流动性与路径空间
        4.4.2 间歇性与停驻空间
        4.4.3 互动性与立体空间
        4.4.4 依靠性与“边角”空间
        4.4.5 复合性与弹性空间
        4.4.6 趣味性与情景空间
    4.5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中行为活动的影响因素
        4.5.1 路径结构的清晰度
        4.5.2 空间环境的舒适度
        4.5.3 功能业态的复合度
        4.5.4 微气候的适应性
        4.5.5 使用者的差异性
    4.6 本章小结
5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现状问题
    5.1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现状问题——空间环境层面
        5.1.1 路径的零散性和碎片化
        5.1.2 节点空间的吸引力不足
        5.1.3 建筑边界的协调性较差
        5.1.4 微环境的整体品质较低
        5.1.5 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不足
    5.2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现状问题——空间行为层面
        5.2.1 空间利用的自发性
        5.2.2 公共活动缺乏引导
        5.2.3 参与人员综合度低
    5.3 本章小结
6 环境行为视角的山地城市梯街空间优化原则与策略
    6.1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优化原则
        6.1.1 环境可意象性
        6.1.2 活动可参与性
        6.1.3 延续历史文化
    6.2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路径贯通策略
        6.2.1 加强梯道路径与横街的转换
        6.2.2 加强主次路径的贯通互补
        6.2.3 加强梯道路径与建筑的共生
    6.3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节点优化策略
        6.3.1 提取和优化多层次节点空间
        6.3.2 保留和延续社会性节点网络
        6.3.3 营造不同视点的视觉图景
    6.4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边界协调策略
        6.4.1 增强建筑边界的连续性
        6.4.2 调整建筑界面的轮廓线
        6.4.3 打造开放渗透的柔性边界
        6.4.4 增加复合开放的建筑界面
    6.5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微环境营造策略
        6.5.1 营造行为特性的活动介质
        6.5.2 布置人性化的环境设施
        6.5.3 改善活动场所的微气候
        6.5.4 增强老年人的知觉体验
    6.6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文化彰显策略
        6.6.1 创造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
        6.6.2 展现人文内涵的生活情景
    6.7 山地城市梯街空间的活动引导策略
        6.7.1 搭建沟通平台,创建多方协作的认同小组
        6.7.2 建立自治组织,创办公众参与的趣味活动
    6.8 本章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渝中半岛梯街空间区位及概况(重点调研)
    C 梯街空间的环境要素统计
    D 梯街空间的行为活动统计
    E 梯街空间的活动注记
    F 梯街空间的实地调研记录
    G 渝中半岛梯街空间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H 渝中半岛梯街空间使用人群的访谈提纲

(4)城市更新背景下街道空间的再地域化 ——以重庆洪崖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全球化浪潮中城市空间地域化之唤醒
        1.1.2 空间趋同背景下地域化呈现之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相关概念
    1.3 研究状况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化的相关重要理论
        1.4.1 城市意象论
        1.4.2 场所与场所精神
        1.4.3 城市活力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2 重庆传统街道空间的地域化之呈现特点
    2.1 重庆传统街道空间地域化的表现特点
        2.1.1 顺山应水
        2.1.2 自由生长
        2.1.3 多维变化
        2.1.4 复合多义
    2.2 重庆城市空间地域化的文脉回顾
        2.2.1 巴渝精神与“自由生长”的街道空间
        2.2.2 抗战陪都与重庆街道的现代化进程
        2.2.3 码头兴盛与滨水空间的相互联系
        2.2.4 夜市繁荣与“字水宵灯”的夜景形成
    2.3 小结
3 重庆街道空间地域化消失的表现与原因
    3.1 重庆街道空间地域化消失的表现
        3.1.1 街道空间的山地特质逐渐消失
        3.1.2 街道空间的步行环境逐渐恶化
        3.1.3 街道空间的原有肌理碎片化
    3.2 重庆街道空间地域化消失的原因
        3.2.1 “以车为本”的规划思想使得步行环境逐渐恶化
        3.2.2 大体量建筑的快速发展导致山水城相互隔绝
        3.2.3 工程技术的广泛运用致使街道空间的可识别性消失
        3.2.4 商业化的开发模式导致街道空间的无序发展
    3.3 小结
4 重庆城市街道空间地域化再生之策略
    4.1 实现山、水、街之间的联系与融合
        4.1.1 强化街道与山地地形的联系
        4.1.2 强化街道与滨水区域的关联
    4.2 维护并整合新旧街区肌理
        4.2.1 保护原有街道格局
        4.2.2 保留街道原有尺度
        4.2.3 保护街道节点
        4.2.4 整合城镇碎片空间
    4.3 加强街道空间的集约与活力
        4.3.1 加强街道的功能混合
        4.3.2 实现空间的集约使用
    4.4 对地域文化的继承
        4.4.1 保留原有街道空间记忆载体的特殊节点与街名
        4.4.2 强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促进作用
    4.5 小结
5 重庆洪崖洞街道空间地域化中新旧元素融合
    5.1 洪崖洞街区情况介绍
    5.2 洪崖洞街区更新的成功之处
        5.2.1 强化自然因素在街道空间中的主要作用
        5.2.2 对传统城市精神的继承
        5.2.3 街道地域独特空间塑造
        5.2.4 场所活力
    5.3 洪崖洞街区更新的不足之处
        5.3.1 街道文化符号的误用
        5.3.2 “竖街”空间的消失
        5.3.3 空间尺度上让步
    5.4 小结
6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山城步道”的嬗变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重庆地区山城步行系统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挑战与机遇
        1.1.2 转型需求与政策背景
    1.2 研究内容
        1.2.1 范围界定
        1.2.2 内容界定
        1.2.3 相关概念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对城市步行系统的研究
        1.3.2 国内对城市步行系统的研究
        1.3.3 国内对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解析
    2.1 基本构成
        2.1.1 功能片区构成
        2.1.2 空间环境构成
        2.1.3 系统构建影响因素
    2.2 山城步行系统的特征
        2.2.1 环境契合性
        2.2.2 适度便捷性
        2.2.3 出行二元性
        2.2.4 功能复合性
        2.2.5 空间立体性
        2.2.6 景观丰富性
    2.3 山城步行系统的价值
        2.3.1 生态价值
        2.3.2 社会文化价值
        2.3.3 经济价值
    2.4 小结
3 重庆山城步行系统转型研究
    3.1 发展沿革概述
        3.1.1 起源萌芽时期
        3.1.2 发展成熟时期
        3.1.3 完善全盛时期
        3.1.4 职能分化时期
        3.1.5 衰败没落时期
        3.1.6 亟待转型时期
    3.2 多样功能需求
        3.2.1 顺应步行理念回归
        3.2.2 促进休闲旅游发展
        3.2.3 满足康体健身活动
        3.2.4 符合文化审美转变
        3.2.5 适应老龄化趋势
        3.2.6 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3.3 现状问题解析
        3.3.1 城市总体层面问题
        3.3.2 步行系统层面问题
        3.3.3 步行区段层面问题
    3.4 转型方向探讨
        3.4.1 城市文化步道
        3.4.2 休闲健身步道
        3.4.3 特色游览步道
        3.4.4 历史风貌步道
    3.5 转型设计途径
        3.5.1 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
        3.5.2 城市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3.5.3 城市设计的主要方法
        3.5.4 城市设计导则
    3.6 渝中半岛步行系统转型研究
        3.6.1 转型更新概况
        3.6.2 系统功能延续
        3.6.3 系统功能丰富
        3.6.4 典型区段分析
        3.6.5 政策法规支持
        3.6.6 评价与总结
    3.7 小结
4 转型设计策略构建
    4.1 设计大纲
    4.2 总体设计目标与原则
        4.2.1 总体目标
        4.2.2 总体原则
    4.3 系统设计策略
        4.3.1 网络系统策略
        4.3.2 因地制宜策略
        4.3.3 步道分区策略
        4.3.4 线路主题策略
    4.4 重点设计策略
        4.4.1 特色性重点地段概述
        4.4.2 复合性空间设计导控
        4.4.3 人性化设施设计导控
    4.5 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策略
        4.5.1 编制原则
        4.5.2 导控内容
        4.5.3 导则形式
5 设计策略实践运用
    5.1 设计背景及现状
        5.1.1 项目背景
        5.1.2 现状问题与必要性
    5.2 城市总体设计导控
        5.2.1 导控目标
        5.2.2 导控原则
    5.3 步行系统设计导控
        5.3.1 构建因地制宜系统网络
        5.3.2 实现各个系统融合协调
        5.3.3 完成步行系统分区分类
    5.4 重点区段设计引导
        5.4.1 步云梯概况
        5.4.2 总体结构
        5.4.3 公共开敞空间布局
        5.4.4 景观形象与风貌
        5.4.5 建筑形象与风貌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相关杂志期刊研究情况统计表(2003-2016)
    C 相关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情况统计表(2003-2016)
    D 渝中区步行系统“五横十二纵一环”详细信息表

(6)新时期以来国产电影中的重庆影像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渝城映像:“城市意识”觉醒下的影像书写
    第一节 影像沿革:电影中重庆“城市”形象建构的历史
        一、城市单纯作为故事背景: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初
        二、城市作为重要叙事元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
        三、城市成为主要言说对象:21世纪初至今
    第二节 城市彰显:重庆影像的书写形态
        一、红色重庆:政治话语的影像图解
        二、时尚之都:新兴都市的影像呈现
        三、市井重庆:老旧城区的影像表达
第二章 渝城记忆:重庆影像的多元叙事
    第一节 城市电影中的空间叙事
        一、异质空间:山水雾都的城市想象
        二、底层空间:新旧城区的二元对立
        三、欲望空间:都市男女的情感折射
    第二节 城市语境中的声音传播
        一、都市声音:公共领域空间的延展
        二、方言俚语:日常世俗生活的表征
    第三节 城市影像里的人物建构
        一、上流权贵:社会精英阶层
        二、平民大众:都市普通市民
        三、底层贫民:社会边缘群体
第三章 渝城意蕴:重庆影像中城市文化的多重显影
    第一节 袍哥文化:重情尚义的城市性格
        一、袍哥文化传承的江湖信义
        二、袍哥文化呈显的粗痞匪气
    第二节 码头文化:兼容并包的城市精神
        一、老城码头延续的包容精神
        二、现代码头催生的开拓意识
    第三节 火锅文化:自成一派的城市气质
        一、食之道:火锅文化营造的闲适生活
        二、人之道:火锅文化建立的温情交流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国产电影中重庆影像书写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对重庆影像书写的理性审思
        一、物质景观的同质化
        二、影像描摹的刻板化
        三、文化内涵的粗浅化
    第二节 重庆影像书写带来的启示
        一、挖掘城市影像特质 多元展现重庆空间
        二、强调影像个性描摹 丰富重庆银幕形象
        三、加深巴渝文化内涵 提升重庆城市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7)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时代下山地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
        1.1.2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山地城市空间发展
        1.1.3 重庆构建科学合理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的诉求
    1.2 概念解析
        1.2.1 和谐与生态和谐
        1.2.2 城市空间与城市空间格局
        1.2.3 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生态和谐”城市空间规划的相关研究
        1.3.2 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的相关研究
        1.3.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理论构建
    2.1 认识基础:山地城市空间格局与生态和谐理念的基本特征
        2.1.1 山地城市空间格局的二重性
        2.1.2 山地城市空间格局的层级性
        2.1.3 山地城市空间格局的系统性
        2.1.4 生态和谐理念的系统性
    2.2 理论联系:生态和谐与山地城市空间格局的系统性统一
        2.2.1 统一的基础——生态和谐与山地城市空间格局的系统性关联
        2.2.2 统一的结果——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
    2.3 理解内涵: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释义与内涵
        2.3.1 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释义
        2.3.2 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客观适应内涵
        2.3.3 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主观协调内涵
    2.4 理论构建: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四维一体理念
        2.4.1 适应自然环境的客观适应维度
        2.4.2 适应人工环境的客观适应维度
        2.4.3 基于文化性引导的主观协调维度
        2.4.4 基于社会性引导的主观协调维度
        2.4.5 四维一体理念的规划理论框架
    2.5 理论认知: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系统优化理念
        2.5.1 系统优化理念
        2.5.2 规划的有限目标认识
    2.6 确定原则: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原则
        2.6.1 以人为本原则
        2.6.2 整体协调原则
        2.6.3 环境共生原则
        2.6.4 动态发展原则
    2.7 小结
3 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影响要素
    3.1 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的客观影响要素
        3.1.1 自然环境要素
        3.1.2 人工环境要素
    3.2 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的主观影响要素
        3.2.1 文化性要素
        3.2.2 社会性要素
    3.3 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影响要素的空间层级性表现
    3.4 小结
4 适应自然环境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
    4.1 城市层级适应自然环境的规划
        4.1.1 被动适应——城市自然山水格局的维系
        4.1.2 主动适应——城市非建设用地系统规划
        4.1.3 案例研究——重庆主城区自然山水保护与利用规划
    4.2 片区层级适应自然环境的规划
        4.2.1 适应城市环境气候,优化空间形态组织
        4.2.2 适应山地地形条件,引导物质空间布局
        4.2.3 适应自然山水环境,保证山城空间特色
        4.2.4 案例研究——重庆渝中区适应自然山水的相关规划策略
    4.3 小结
5 适应人工环境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
    5.1 城市层级适应人工环境的规划
        5.1.1 适应城市空间结构,选择适宜发展模式
        5.1.2 城市功能布局优化与城市空间格局协同
        5.1.3 交通系统规划优化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
        5.1.4 案例研究——重庆主城区空间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的协同
    5.2 片区层级适应人工环境的规划
        5.2.1 适应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引导
        5.2.2 适应用地功能布局的优化调整
        5.2.3 适应历史文化遗存的优化引导
        5.2.4 案例研究——重庆渝中区适应人工环境的相关规划优化
    5.3 小结
6 基于文化性引导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
    6.1 城市层级基于文化性引导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
        6.1.1 规划基础——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的体系认识
        6.1.2 规划策略——城市层级基于文化性引导的主要规划内容
        6.1.3 规划案例——重庆主城区空间文化规划引导
    6.2 片区层级基于文化性引导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
        6.2.1 规划基础——文化导向的空间规划营造认识
        6.2.2 规划策略——片区层级基于文化性引导的主要规划内容
        6.2.3 案例研究——重庆渝中区空间文化规划引导
    6.3 小结
7 基于社会性引导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
    7.1 基于社会公平的协调引导——空间公平规划引导
        7.1.1 城市层级的山地城市空间公平规划引导
        7.1.2 片区层级的山地城市空间公平规划引导
    7.2 基于社会交往的协调引导——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7.2.1 城市层级的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7.2.2 片区层级的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引导
    7.3 基于安全适灾的协调引导——城市空间适灾规划
        7.3.1 城市层级的山地城市空间适灾规划引导
        7.3.2 片区层级的山地城市空间适灾规划引导
    7.4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2 本文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重庆主城区“60-80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地域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单位制住区
        1.3.2 重庆“60-80建”单位制老旧住区
        1.3.3 住区外环境
        1.3.4 住区更新设计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住区更新历程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住区更新历程研究
        2.1.1 国外住区更新
        2.1.1.1 发展历程
        2.1.1.2 案例分析——德国WISMAR OST住区环境景观更新
        2.1.1.3 更新模式
        2.1.2 国内住区更新
        2.1.2.1 发展历程
        2.1.2.2 案例分析——沈阳铁西工人住区更新改造
        2.1.2.3 更新模式
        2.1.3 重庆住区更新
        2.1.3.1 发展历程及更新方式
    2.2 相关领域更新研究
        2.2.1 工业遗产更新
        2.2.2 历史街区更新
        2.2.3 高校环境更新
    2.3 住区更新理论研究
        2.3.1 有机更新理论
        2.3.2 人居环境理论
        2.3.3 需求层次理论
        2.3.4 外部空间理论
        2.3.5 生态住区理论
        2.3.6 文化景观理论
    2.4 小结
3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环境现状调研
    3.1 总体概况
        3.1.1 区位分布
        3.1.2 改造现状
    3.2 住区布局
        3.2.1 行列式
        3.2.2 点状式
    3.3 建筑形式
    3.4 道路交通
        3.4.1 住区入口
        3.4.2 步行交通
        3.4.3 车行交通
        3.4.4 静态交通
    3.5 公共空间
        3.5.1 宅间空间
        3.5.2 宅旁空间
        3.5.3 庭院空间
        3.5.4 游园空间
    3.6 绿化环境
        3.6.1 宅间宅旁绿化
        3.6.2 道路绿化
        3.6.3 游园绿化
    3.7 环境设施
        3.7.1 无障碍设施
        3.7.2 休憩设施
        3.7.3 活动设施
        3.7.4 环卫及照明设施
    3.8 文化主题
        3.8.1 传统文化元素
        3.8.2 现代文化元素
    3.9 小结
4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的居民特征调查
    4.1 住区居民结构
        4.1.1 年龄衰老化
        4.1.2 家庭小型化
        4.1.3 职业多元化
        4.1.4 收入低廉化
    4.2 住区居民行为
        4.2.1 行为人群
        4.2.2 行为类型
    4.3 住区居民需求
        4.3.1 安全性需求
        4.3.2 便利性需求
        4.3.3 舒适性需求
        4.3.4 交往性需求
        4.3.5 归属性需求
        4.3.6 参与性需求
    4.4 小结
5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现状总结及分析
    5.1 环境特征现状总结
        5.1.1 住区布局
        5.1.2 建筑形式
        5.1.3 道路交通
        5.1.4 公共空间
        5.1.5 绿化环境
        5.1.6 环境设施
        5.1.7 文化主题
    5.2 住区外环境更新特性分析
        5.2.1 地形
        5.2.2 气候
        5.2.3 景观
    5.3 住区外环境更新目标分析
        5.3.1 社会层面——构建城市社区完整体系,促进均衡发展
        5.3.2 经济层面——保证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削弱贫富矛盾
        5.3.3 环境层面——保护地域特征不受破坏,强调协调持续
        5.3.4 生活层面——营造便利舒适住区空间,提升居住质量
        5.3.5 文化层面——提倡新旧元素有机融合,激活场所精神
    5.4 住区外环境更新原则分析
        5.4.1 有机更新理论——因地制宜原则
        5.4.2 人居环境理论——统筹兼顾原则
        5.4.3 需求层次理论——以人为本原则
        5.4.4 外部空间理论——空间共享原则
        5.4.5 文化景观理论——文脉复兴原则
        5.4.6 生态住区理论——生态节约原则
    5.5 小结
6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策略——以大渡口区跃进村住区为例
    6.1 跃进住区整体概况
    6.2 调整住区布局
        6.2.1 更新策略
        6.2.2 改造措施
    6.3 美化建筑立面
        6.3.1 更新策略
        6.3.2 改造措施
    6.4 梳理道路交通
        6.4.1 更新策略
        6.4.2 改造措施
    6.5 重构公共空间
        6.5.1 更新策略
        6.5.2 改造措施
    6.6 提升绿化环境
        6.6.1 更新策略
        6.6.2 改造措施
    6.7 修复环境设施
        6.7.1 更新策略
        6.7.2 改造措施
    6.8 凝练文化主题
        6.8.1 更新策略
        6.8.2 改造措施
7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与不足
    7.3 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居民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9)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由来
    1.2 研究背景
        1.2.1 社区更新面临“资产腾空”
        1.2.2 城市文化面临特色危机
        1.2.3“人”的主体性缺乏重视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理论探索: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文化资本
        2.1.1 文化资本
        2.1.2 城市文化资本
        2.1.3 境外研究进展
        2.1.4 国内研究进展
    2.2 社区更新
        2.2.1 社区与社区更新
        2.2.2 西方社区更新历程
        2.2.3 西方社区更新相关理论
        2.2.4 我国社区更新历程
        2.2.5 我国社区更新研究进展
    2.3 社区发展规划
        2.3.1 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2.3.2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2.3.3 我国社区规划研究进展
        2.3.4 我国社区规划实践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案例研究:国内外社区更新实践
    3.1 国外案例
        3.1.1 长浜:黑壁公司
        3.1.2 里尔:文化休闲之家
        3.1.3 纽约:高线公园
    3.2 国内案例
        3.2.1 台湾:宝藏岩历史聚落的死与生
        3.2.2 扬州:文化里社区行动计划
        3.2.3 厦门:沙坡尾社区更新行动规划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理论
    4.1 文化资本的再认识
        4.1.1 文化资本的定义
        4.1.2 文化资本的价值
        4.1.3 文化资本的分级
        4.1.4 文化资本的分类
    4.2 文化资本与社区发展过程
        4.2.1 从社区文化存在到社区文化资本
        4.2.2 文化资本与经济、人力资本的转换
        4.2.3 社区物质文化资本与精神文化资本的关系
    4.3 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
        4.3.1 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目标
        4.3.2 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原则
        4.3.3 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程序
    4.4 本章小结
5. 社区文化资产调查:以渝中区为例
    5.1 社区文化资产普查
        5.1.1 调查内容
        5.1.2 调查方法
        5.1.3 社区文化资产地图
    5.2 社区文化资产价值评估
        5.2.1 文化资产单元
        5.2.2 社区文化资产价值适度量化
    5.3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资产调查
        5.3.1 渝中区社区发展概况
        5.3.2 渝中区文化资产概况
        5.3.3 渝中区文化资产与社区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社区更新策略:渝中区社区更新实践
    6.1 活化历史文化遗产
        6.1.1 策略研究
        6.1.2 曾家岩社区更新实践
    6.2 营造特色文化空间
        6.2.1 策略研究
        6.2.2 棉花街社区更新实践
    6.3 改善社区文化设施
        6.3.1 策略研究
        6.3.2 民乐村社区更新实践
    6.4 引入社区文化产业
        6.4.1 策略研究
        6.4.2 李子坝社区更新实践
    6.5 发展社区文化旅游
        6.5.1 策略研究
        6.5.2 嘉西村社区更新实践
    6.6 塑造社区文化形象
        6.6.1 策略研究
        6.6.2 凉亭子社区更新实践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总结
        7.1.1 社区价值的新认识
        7.1.2 社区尺度的文化复兴
        7.1.3 基于存量的城市社区更新机制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7.4.1 社区资产动力机制
        7.4.2 社区规划师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问卷调查表

(10)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城市化语境下的建筑地域性危机
        1.1.2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山地利用及山地生态环境
        1.1.3 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3.1 民居建筑研究
        1.3.2 山地建筑研究
        1.3.3 吊脚楼建筑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特色
2 重庆吊脚楼的生成背景及历史流变
    2.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
        2.1.1 山地及河流众多的地理环境
        2.1.2 冬暖夏热、潮湿风缓的气候条件
        2.1.3 竹木、粘土等本土建材来源
    2.2 兼容并蓄的移民社会
        2.2.1 历史上的移民活动
        2.2.2 明末清初大移民
        2.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移民
    2.3 繁荣兴盛的商贸经济
        2.3.1 川江航运及码头发展
        2.3.2 商贸发达
        2.3.3 开埠及陪都经济
    2.4 劲劲勇朴直的乡风民俗
        2.4.1 劲勇开拓
        2.4.2 世俗包容
        2.4.3 朴实协作
    2.5 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
        2.5.1 起源(史前时期)
        2.5.2 发展(秦汉—鸦片战争前)
        2.5.3 高潮(近代)
        2.5.4 式微(现代)
    2.6 本章小结
3 重庆吊脚楼的地域分布与类型特点
    3.1 干栏与吊脚楼
        3.1.1 由穴居、巢居到干栏
        3.1.2 干栏的传播与发展
        3.1.3 吊脚楼与山地环境
        3.1.4 关联环境的差异表现
    3.2 重庆吊脚楼分布
        3.2.1 重庆吊脚楼文化区
        3.2.2 重庆吊脚楼分布特点
    3.3 重庆吊脚楼类型
        3.3.1 吊脚楼类型学考量
        3.3.2 从使用功能分:住居、店居、其它
        3.3.3 从竖向处理及与地形关系分:上爬式、下落式、跨越式、分台式
        3.3.4 从地理位置及所处环境分:城区、场镇、坡地、滨水、其它
        3.3.5 从建筑材料及构筑方式分:竹木、砖石、捆绑、穿斗、其它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吊脚楼的建筑空间与形态特征
    4.1 因地制宜的平面形式
        4.1.1 自由式
        4.1.2 一字式
    4.2 不拘成法的空间利用
        4.2.1 室内空间高度适应性
        4.2.2 室外空间灵活多样性
    4.3 轻轻巧简便的建筑营构
        4.3.1 构架:捆绑、穿斗及其他
        4.3.2 墙体、屋面、楼地板等
        4.3.3 建造过程
    4.4 因势修造的建筑形态
        4.4.1 悬虚构屋—吊脚(灵活结合悬挑、分台和附崖等手法)
        4.4.2 进退有致—水平(适应山形变化)
        4.4.3 依势跌落—竖向(险、奇、巧)
        4.4.4 乡土朴素—材料、装饰(形态质朴的竹木构层楼)
    4.5 本章小结
5 重庆吊脚楼的群组空间与环境景观
    5.1 群组空间形态
        5.1.1 城区多维簇群
        5.1.2 场镇沿河线型
        5.1.3 群组空间构成
    5.2 环境组织体系
        5.2.1 与山水的关系
        5.2.2 与街道的关系
        5.2.3 与其他建筑的关系
        5.2.4 与环境绿化及设施的关系
    5.3 景观艺术形象
        5.3.1 绵延连续
        5.3.2 重屋累居
        5.3.3 俯仰和谐
    5.4 本章小结
6 重庆吊脚楼的核心价值及面临问题
    6.1 吊脚是一种优秀的山地建筑策略
        6.1.1 生态环保性
        6.1.2 经济实用性
        6.1.3 山地适应性
    6.2 吊脚楼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2.1 重庆历史的组成部分
        6.2.2 浓缩的重庆山地文化
        6.2.3 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
    6.3 吊吊脚楼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面临的问题
        6.3.1 城区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消逝
        6.3.2 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困境
        6.3.3 现代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传承乏力
    6.4 本章小结
7 重庆吊脚楼建筑的现代重构
    7.1 建构经验借鉴
        7.1.1 相关案例分析
        7.1.2 优秀案例解读
    7.2 建构思想及对策
        7.2.1 建构意义
        7.2.2 建构原则
        7.2.3 建构措施
    7.3 建构实践与启示
        7.3.1 重庆建构实践
        7.3.2 建构启示与展望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文中所涉及重庆吊脚楼案例列表
    B. 重庆吊脚楼与其他地区及民族吊脚楼对比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爬坡上坎 求学山城——重庆高校地图展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及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D]. 赵悦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戴妍. 重庆大学, 2019(01)
  • [3]环境行为视角的山地城市梯街空间优化研究 ——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D]. 施玉洁. 重庆大学, 2018(04)
  • [4]城市更新背景下街道空间的再地域化 ——以重庆洪崖洞为例[D]. 程政博.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山城步道”的嬗变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重庆地区山城步行系统转型策略研究[D]. 唐振雄. 重庆大学, 2017(06)
  • [6]新时期以来国产电影中的重庆影像书写[D]. 谭梦.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7]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D]. 王力国. 重庆大学, 2016(09)
  • [8]重庆主城区“60-80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研究[D]. 余梅. 西南大学, 2016(02)
  • [9]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D]. 刘阳. 重庆大学, 2016(03)
  • [10]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D]. 刘晶晶. 重庆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爬山岭读书山城——重庆大学地图展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