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DSL2/2+关键技术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一希[1](2017)在《VDSL2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及MATLAB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愈发的迫切,同时也对网络接入的速率及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近十年来数字用户线(DSL)接入技术一直是应用最广泛、最受运营商及用户欢迎的接入方式。数字用户线(DSL)技术是以电话线为介质,使用相对于语音业务较高的频段加入数字调制方式和较为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提供高速率的固网接入。数字用户线(DSL)的核心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本文针对公司的产品研发需求,对ITU-TG.993.2协议进行分析并确定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路中关键算法的实现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对ITU-TG.993.2协议进行分析,确定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系统关键部分的实现方法和算法;2、在MATLAB软件中构建数据帧,对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路系统(VDSL2)关键技术(编码解码、时钟同步、帧头同步、频域均衡、时域均衡、信道估计)的主要算法在MATLAB软件中分模块进行了仿真,给出仿真结果;3、串联各个模块以仿真整个通信系统的收发,完成整套系统中编解码、调制、信道估计、时域频域均衡等环节,分析并确认各算法的有效性。通过MATLAB仿真,可以为芯片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具体的硬件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芯片设计工作。
朱志亮,邱绍峰[2](2008)在《基于ARM的ADSL2+测试仪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ARM9处理器与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通用型ADSL2+测试仪表解决方案。在分析仪表产品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主要设计思想,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圆满完成各种ADSL/ADSL2/2+接入网测试任务。
陈可[3](2007)在《ADSL2与ADSL2+:更快接入 即将登场》文中认为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无限可能:免费的Googleapps办公服务、高清晰度的压缩视频、效果如面对面的远程视频通话……只要你拥有足够快的网络接入速度,那么你就能够享受互联网所提供的上述便利。
李亚宁[4](2007)在《探析主流宽带接入技术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就目前市场主流宽带接入技术作了相关的探讨,针对几种宽带接入技术:ADSL技术、VDSL技术、光纤接入技术,做了分类的详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下一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项目组[5](2007)在《电信与广电的业务融合与产业竞争(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广电业与电信业的业务融合3.1传统业务的融合从第一和第二部分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业务没有融合。这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电信部门主流采用的窄带技术,不适合传送视频节目;(2)广电部门采用的同轴电缆网,无法提供数字节目和双向业务(如数据和语音服务)。
谢昊,陈昊,张心宇[6](2007)在《ADSL2+全面登场,换代实为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前言在宽带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依托随处可见的铜缆资源,DSL依旧是宽带接入的主流技术,并将在相当长时期里
王晓莉[7](2006)在《诺盛电信咨询:透析IPTV商用的四大关键因素》文中指出
黎雯霞[8](2006)在《一种新的宽带接入技术——ADSL2/2+》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第一代ADSL技术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覆盖距离较近、速率较低、缺乏线路测试手段等不足,提出了新型的基于ATM内核的ADSL2+接入网的改进模型,分析了这种模型的原理和合理性,研究并探讨了ADSL2/ADSL2+技术的特点,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刘启兵[9](2006)在《ADSL线路质量和传输性能改善研究》文中指出2002年我国ADSL总建设量在400万线左右,2003年总建设量在2000万线左右,2004年总建设量在4500万线左右,2005年则进一步迅猛发展,预计2005年全年ADSL总建设量超过7000万线。本文以多年的电信经验为基础,为当前高速增长的ADSL网络建设提供一个全面的、高效的、可运营的、可管理的、可盈利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本项目主要结合中国电信xDSL网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个问题:(1)用户掉线率高,由传输引起的达到15%;(2)用户带宽不高,大部分用户只有512Kbps;(3)出线率低,只有30%;(4)用户的满意度低。通过分析影响xDSL传输质量的各种因素,研究改善宽带接入网传输质量的方法。研究目前中国电信网络中主流DSL接入技术,包括ADSL、VDSL、HDSL/SHDSL、ISDN等。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各种线路条件对DSL传输质量的影响,包括线径、线路长度、不同线径混接、保安单元、桥接抽头、串扰、线路纵向平衡度、其他干扰和噪声等;调研中国电信各地铜线资源情况、各种xDSL技术的使用、调研各地的出线率、测试以及解决方式,调研各地的运维手段及运维流程。研究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各种线路条件对DSL传输质量的影响,包括线径、线路长度、不同线径混接、保安单元、桥接抽头、串扰、线路纵向平衡度、其他干扰和噪声等;研究ADSL运维的实际需求,规范运维支撑系统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设备间的接口。通过测试、调研、研究和分析,本项目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测试和分析各种线路条件对ADSL传输性能的影响;评估中国电信现有铜线资源;分析和研究ADSL线路开通速率和出线率;提出了改善ADSL传输性能措施;提出了ADSL线路敷设及运维要求;
高锦超,柯赓[10](2005)在《第二代VDSL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首先回顾了V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技术的发展,接着介绍了第二代VDSL的特点及其新技术,最后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二、ADSL2/2+关键技术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SL2/2+关键技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VDSL2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及MATLAB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ITU-T G.993.2协议算法需求分析 |
2.1 ITU-T G.993.2协议介绍 |
2.2 OFDM系统基本原理 |
2.3 算法需求分析 |
2.3.1 同步技术算法 |
2.3.1.1 时钟同步算法 |
2.3.1.2 帧头同步算法 |
2.3.2 均衡技术算法 |
2.3.2.1 时域均衡算法 |
2.3.2.2 频域均衡算法 |
2.3.3 信道估计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技术实现方法及仿真 |
3.1 编码及解码 |
3.1.1 网格编码调制 |
3.1.2 TCM解码 |
3.1.3 TCM编解码的MATLAB仿真 |
3.2 时钟同步技术 |
3.2.1 时钟偏移影响 |
3.2.2 时钟偏移仿真实现 |
3.2.3 时钟偏移的估计 |
3.2.4 导频数据的相位提取 |
3.2.5 时钟偏差补偿仿真 |
3.3 帧头同步技术 |
3.4 频域均衡(FEQ)技术 |
3.4.1 频域均衡原理及算法 |
3.4.2 频域均衡仿真结果 |
3.5 时域均衡(TEQ)技术 |
3.5.1 MSSNR TEQ算法原理 |
3.5.2 MSSNR TEQ算法仿真结果 |
3.5.2.1 信道时延小于保护间隔长度的情况 |
3.5.2.2 信道时延大于保护间隔长度的情况 |
3.6 信道估计技术 |
3.6.1 计算每个子载波的信噪比 |
3.6.2 系统可达速率计算 |
3.6.3 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串联仿真 |
4.1 信号生成 |
4.1.1 信号QAM调制 |
4.1.2 信号加扰 |
4.1.3 加入保护间隔 |
4.2 引入噪声及信道特性 |
4.3 关键算法串联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ADSL2+全面登场,换代实为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ADSL换代实为转型铺路 |
3 A D S L技术演化物—ADSL2+优点突出 |
4 结束语 |
(7)诺盛电信咨询:透析IPTV商用的四大关键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观点 |
标准篇 |
宽带篇 |
主导权篇 |
内容篇 |
准确定位用户: |
用户的节目偏好: |
总结篇 |
(8)一种新的宽带接入技术——ADSL2/2+(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ADSL2 /2+的主要接入模型 |
3 ADSL2/2+的技术特点 |
3.1 提高了传输带宽和延长了传输距离 |
3.2 拓展了应用范围 |
3.3 提高了线路诊断能力 |
3.4 ADSL2/2+系统优化了节能特性 |
4 ADSL2/2+技术的前景展望 |
(9)ADSL线路质量和传输性能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ADSL 的情况介绍 |
1.2 目前ADSL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成果 |
2 中国电信线路资源现状 |
2.1 中国电信市话线路资源现状 |
2.2 各地的线路运维现状 |
3 各种线路条件对ADSL 传输质量的影响 |
3.1 铜缆结构简介 |
3.2 线缆长度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3.3 线径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3.4 不同引入线的ADSL 传输性能分析 |
3.5 室内布线和安装不规范对DSL 传输性能的影响 |
3.6 桥接抽头对ADSL 传输性能的影响 |
3.7 串扰对ADSL 性能的影响 |
3.8 外部噪声对ADSL 的影响 |
3.9 保安单元 |
3.10 加感线圈对ADSL 的影响 |
3.11 总结 |
4 改善ADSL 传输性能的措施 |
4.1 规范和整治用户室内布线和分离器安装 |
4.2 整治和优化引入线 |
4.3 去除桥接抽头 |
4.4 线路(铜缆和交接箱、分线盒)的整治与优化 |
4.5 增大铜线的线径 |
4.6 长距离用户的解决方法 |
4.7 克服XDSL 串扰的方法 |
4.8 减少外部干扰的方法 |
4.9 采用ADSL2/2+等新技术 |
5 适应DSL 业务发展要求的线路敷设及运维要求 |
5.1 适应DSL 发展的市话线路敷设要求 |
5.2 DSL 线路运维要求 |
6 结论 |
6.1 对本论文的各项研究进行总结 |
6.2 对本论文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 |
6.3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ADSL2/2+关键技术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VDSL2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及MATLAB仿真[D]. 陈一希. 东南大学, 2017(11)
- [2]基于ARM的ADSL2+测试仪表设计[J]. 朱志亮,邱绍峰. 微计算机信息, 2008(11)
- [3]ADSL2与ADSL2+:更快接入 即将登场[J]. 陈可. 新电脑, 2007(11)
- [4]探析主流宽带接入技术发展[J]. 李亚宁. 中国有线电视, 2007(17)
- [5]电信与广电的业务融合与产业竞争(二)[J]. “下一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项目组. 广播电视信息(上半月刊), 2007(07)
- [6]ADSL2+全面登场,换代实为转型[J]. 谢昊,陈昊,张心宇. 电信技术, 2007(02)
- [7]诺盛电信咨询:透析IPTV商用的四大关键因素[J]. 王晓莉. 数据通信, 2006(Z1)
- [8]一种新的宽带接入技术——ADSL2/2+[J]. 黎雯霞.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 [9]ADSL线路质量和传输性能改善研究[D]. 刘启兵. 重庆大学, 2006(01)
- [10]第二代VDSL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高锦超,柯赓. 电视技术,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