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S结构的企业MIS方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贺晓燕[1](2015)在《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室作为高等院校基础设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育国家级科研基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实验室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它所积累的历史数据也越来越多,并且在逻辑上相当的复杂。而实验室传统的管理模式仍停留在纸张作业阶段,因此设计开发一套新型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充分的结合起来,以保证实验室的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从而尽可能的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本文以实验室目前所面临的管理不足为研究背景,开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介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实验室的需求分析。通过比较C/S与B/S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6个部分:系统功能模块、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实验规划模块、查询管理模块、信息发布模块,并对这些模块的功能进行了介绍。选取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按照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对本系统中的数据表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在分析了各种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基础上,采用ADO接口对数据进行存储与查询,并对数据表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数据访问效率。研究了基于BP算法的实验器件预测网络模型,在VC和MATLAB中分别搭建了与此模型相对应的框架,两者的预测结果基本相同,解决了实验室采购年度预算的问题,为实验室采购器件需求信息预测提供了一种预测方法。完成了不同功能模块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介绍了每个功能模块所包含的参数,并对各个模块进行了测试,保证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龚彬[2](2015)在《建筑类施工企业ERP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研究》文中指出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传统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市场份额增长的同时面临着利润下降,风险扩大,竞争加剧,相对优势缩小等突出问题,降低工程运作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已成为众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共识,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一条值得关注的途径。建筑业信息化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实现对项目部的实时管理、动作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工程的施工损耗,实现对项目管理的实时控制,最终实现企业的成本的降低。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ee Planning)系统,即ERP系统的应用则是加快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基于此,在广泛的文献阅读和企业调查的基础上,对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针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建筑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误区以及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选用的系统等。进而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接着利用战略决策工具SWOT分析,价值链分析,为企业确定了运用信息化工具,对项目管理进行全面控制,从而解决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战略。其次,通过分析建筑企业的信息流,以及信息的特点,对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方案进行了规划。详细解释了建筑企业规划图的架构,以及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基本原则。再次,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ERP系统建设应有的123模式,即:一条主线、两类数据库、三大功能系统。同时确定了系统平台、数据库系统的具体选型,并详细产阐述了各个子系统的具体功能。最后通过建筑企业应用ERP系统实例分析了ERP的应用效果。本文对于在建筑施工企业推广ERP系统的应用,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速度,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风险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指导作用。
王振辉[3](2012)在《一种安全登录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企业信息系统登录方式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传统登录子系统解决方案中存在穷举攻击和SQL注入等诸多安全漏洞。借鉴B/S与C/S中登录安全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加密、验证和漏洞检测的改进方案。详细描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总体架构及具体实现方案,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性高、成本低的登录系统解决方案。
张伟伟[4](2010)在《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本系统设计根据电厂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特定需求,建立满足电厂要求的、规范化的信息管理模型。即依据电厂的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采用面向对象、平台化、组件化等先进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进行总体数据规划和设计,开发相关的应用系统,并提供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优化各种信息资源。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资产管理为核心、以辅助报价决策为目标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本系统采用Microsoft .NET多层架构作为整个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体系架构,采用中间件技术和工作流技术,支持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式。主体程序采用多层纯B/S架构体系,部分系统管理程序采用C/S架构,整个系统划分为展示层、数据传输层、控制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存储层,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系统数据安全采用多级控制,对用户数据库进行必要的加密,数据库不能通过其它软件导出。系统允许用户在数据库层通过SQL结构式查询语言对数据库进行访问。通过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MIS系统采用的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并通过KKS编码、物资编码和其他基础编码服务为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硬件平台架构可以实现良好的可扩展性,一方面不必为将来的需要,提前大量购置硬件,可以减少项目初期的硬件投资,另一方面现在的硬件更新换代很快,可以将当前最新的硬件无缝地集成到现有的系统中。本系统以发电生产为中心,以发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MIS系统为电厂构建统一的应用平台,该应用平台集中全厂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各种信息并进行计算处理,通过功能软件实现全厂生产管理、资产管理、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并为各级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功能。系统模块化程度高,并提供与第三方应用软件的接口,使系统易于与第三方应用软件相互交换信息。从而实现高效、经济、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满足以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提高经济效益和适应电力市场迅速发展的要求。
黄锋涛[5](2010)在《浅谈对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文中认为在现代化企业中,信息化工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供电企业信息化工作,主要指对供电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加工和传递等工作。把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升到信息流管理,以此来控制企业运作,及时地为决策层提供实时信息。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使企业实现对日常信息全面、准确的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供电企业(MIS)建设中对(MIS)的认识问题,阐述了网络建设、系统操作、数据选择原则,并进行了应用评价,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吴涛[6](2009)在《基于B/S模式的中小企业PDM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用来管理现代产品设计环境中所产生的大量信息,以满足快速开发复杂产品的需求。文章首先对PDM系统的发展历史、定义及主要功能进行概述;然后分析网络程序开发过程中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相对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优越性,确定采用B/S模式开发PDM系统;然后,结合中小企业的需求特点,确定拟开发的PDM系统包括:用户及权限管理、文档管理、系统管理、产品结构管理、项目管理等功能。并对本PDM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功能模块及数据库设计。并详细介绍课题开发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关键技术。在上述基础上,以Sql Server 2005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微软的visual stidio2005软件开发工具,应用ASP.NET 2.0和AJAX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B/S模式的、面向中小企业的PDM软件。通过编程,实现了上述所有功能。
傅伟[7](2009)在《浅谈企业MIS系统》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革命,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从传统的B/S结构模式演变为C/S结构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的方式,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从整个网络上的获取信息和资料。Web技术的发展使MIS系统的结构设计、开发环境和应用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信息时代产生了知识经济,跟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应该建造企业MIS。
员志超,吴婷婷[8](2009)在《面向中小企业MIS开发模式的策略分析》文中提出企业MIS开发已大量应用Web Server新技术,但不能将此新模式完全替代传统模式,或者与传统模式完全对立,应发挥各自长处,找到最佳结合方法。
王玉[9](2008)在《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更加深入和电力市场发展的不断完善,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和安全生产需要的全局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供电企业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实践证明,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手工管理手段,与现今供电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发展很不适应,对现今的生产和服务,供电企业必须实施网络化控制与管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打破信息传递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对信息资源进行实时利用、综合利用,进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课题首先描述了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的历史和现状;其次,概括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与要求;第三,分析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部分业务流程;最后,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本课题结合新余市渝水区供电公司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通过对其平台技术进行剖析,分析了渝水区供电公司中的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渝水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系统设计方面,采用了结构化的方法;系统平台方面,运用了C/S和B/S相结合的方法,以克服C/S和B/S各自的缺点;应用程序设计方面,采用一种服务器、跨平台、HTML嵌入式的脚本语言PHP;数据库的选择方面,采用了具有安全性好、快速、可靠、易于使用、数据类型丰富、连接性好等特性,并与PHP有着“黄金组合”之称的MySQL数据库。
卡家喜[10](2008)在《基于WEB的混合模式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旨在结合我从事招生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的实际问题和学科专业知识,对高校普高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思考、研究,以期解决我校和其它高校在招生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和困难。论文通过研究Web环境下的B/S、C/S系统的优点和招生工作的实效性,把现有的相对独立且分散的软件体系结构有机集成于B/S和C/S的混合体系结构中,以用于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在此混合体系结构模式下,构建了基于Web技术的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思想;在研究和设计过程中,深入探讨了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URMIS)的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方法、数据库建模理论和技术应用,并应用面向对象和组件技术,设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模块:结合信息系统中的实际问题,找出了安全登录、全文搜索、工作流技术等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了JSP、ASP.NET、Delphi技术,选择使用ASP.NET技术实现B/S模式动态网页的信息发布,对办公管理方面采用Delphi技术进行C/S模式研究开发设计。目前,该系统的大部分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准备以此论文的研究成果作为开发依据对现有的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整合开发。
二、B/S结构的企业MIS方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S结构的企业MIS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结构研究现状 |
1.3.2 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3 基于BP算法预测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
2.2.1 C/S结构 |
2.2.2 B/S结构 |
2.2.3 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方案设计 |
2.3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3.1 系统管理模块 |
2.3.2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
2.3.3 设备管理模块 |
2.3.4 实验规划模块 |
2.3.5 查询管理模块 |
2.3.6 信息发布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库管理设计 |
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3.2 数据库访问技术的选择 |
3.3 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
3.4 数据库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P算法的实验器件需求信息预测的研究 |
4.1 BP神经网络 |
4.1.1 基于BP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模型 |
4.1.2 BP学习算法 |
4.1.3 标准BP算法的改进 |
4.2 实验器件需求信息预测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界面设计与系统测试 |
5.1 界面设计 |
5.1.1 设备出库模块 |
5.1.2 设备查询模块 |
5.1.3 元器件需求信息预测模块 |
5.1.4 实验预约模块 |
5.2 系统测试 |
5.2.1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
5.2.2 测试实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建筑类施工企业ERP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1.1.1 建筑行业的格局及研究背景 |
1.1.2 建筑业信息化状况 |
1.1.3 建筑业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现实意义 |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范围、特色与创新 |
1.5 小结 |
第二章 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及研究 |
2.1 SWOT分析 |
2.1.1 SWOT分析简介 |
2.1.2 建筑施工企业SWOT分析 |
2.2 企业价值链分析 |
2.2.1 价值链原理 |
2.2.2 建筑施工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
2.2.3 企业的主要成本消耗及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链活动 |
2.2.4 企业进行价值链改造的发起点 |
2.2.5 价值链理论与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的结合 |
2.3 总体需求分析 |
2.4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战略决策 |
2.4.1 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决策 |
2.4.2 企业的信息化机遇 |
2.5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方法 |
2.5.1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 |
2.5.2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实施步骤 |
2.6 ERP系统 |
2.6.1 ERP的概念、发展历程 |
2.6.2 ERP的管理思想 |
2.7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规划 |
3.1 生产经营中的信息流分析 |
3.1.1 物流供给方向信息流 |
3.1.2 资金流动方向的信息流 |
3.1.3 建筑企业信息的特征 |
3.2 企业信息数据的分类 |
3.2.1 按业务属性划分 |
3.2.2 按数据类型划分 |
3.2.3 根据数据环境的特点划分 |
3.3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战略目标及建设目标 |
3.3.1 管理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
3.3.2 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目标 |
3.4 建筑企业信息化应用规划图 |
3.4.1 企业信息化应用规划方法 |
3.4.2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规划图 |
3.5 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基本原则 |
3.5.1 系统建设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系统规划以数据共享为核心 |
3.5.2 数据平台的搭建 |
3.5.3 合理划分系统,减少网络瓶颈 |
3.5.4 循序渐进,协同实施 |
3.6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企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 |
4.1 建筑企业ERP系统建设模式 |
4.1.1 企业实施ERP的总体步骤 |
4.1.2 ERP应用123模式 |
4.2 系统平台的选型 |
4.2.1 系统平台需求 |
4.2.2 网络系统整体结构 |
4.3 实时数据库系统的选型 |
4.3.1 实时数据库系统选型要考虑的因素 |
4.3.2 系统的选型 |
4.3.3 数据逻辑图 |
4.4 实时数据库功能特征 |
4.4.1 实时数据的集成 |
4.4.2 历史数据的存储和压缩 |
4.4.3 分布式数据采集和开放的系统结构 |
4.4.4 丰富的客户端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 |
4.4.5 通用的C/S、B/S访问方式 |
4.5 建筑企业MIS主要子系统功能 |
4.6 工艺技术支持平台系统 |
4.6.1 工艺技术支持平台 |
4.6.2 工艺技术支持平台系统的结构 |
4.6.3 工艺技术支持系统与企业定额系统的关系 |
4.6.4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学习曲线 |
4.7 企业定额及投标报价子系统 |
4.7.1 企业定额系统 |
4.7.2 企业定额系统的结构 |
4.7.3 投标报价子系统 |
4.7.4 投标报价子系统的结构 |
4.7.5 项目部成本核算 |
4.7.6 分部分项工程及材料的编号管理 |
第5章 建筑施工企业ERP解决方案实例 |
5.1 工程项目简介 |
5.2 ERP多模块的应用 |
5.2.1 成本管理模块 |
5.2.2 物资管理模块 |
5.2.3 进度管理模块 |
5.3 应用效果 |
第6章 结论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一种安全登录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原理 |
1.1 传统的MIS软件体系结构 |
1.2 传统的MIS登录方式 |
1.3 安全登录子系统的设计思想 |
2 登录子系统设计 |
3 登录子系统实现 |
3.1 用户注册功能实现 |
3.2 密码找回功能实现 |
3.3 用户验证功能实现 |
4 关键技术 |
4.1 MAC和IP地址的绑定 |
4.2 口令加密 |
4.3 SQL注入攻击 |
4.4 防穷举攻击 |
4.5 邮件发送 |
4.6 限时访问 |
5 应用实例 |
6 结束语 |
(4)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发电企业MIS 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发电企业MIS 系统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电企业MIS 系统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发电企业MIS 系统发展趋势 |
1.3 系统建设目标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理解 |
2.1 行业特征与业务流程分析 |
2.2 功能需求 |
2.3 性能需求 |
2.3.1 精度需求 |
2.3.2 时间需求 |
2.3.3 灵活性需求 |
2.3.4 数据管理需求 |
2.4 设计原则及设计思想 |
2.4.1 开放性 |
2.4.2 先进性 |
2.4.3 实用性 |
2.4.4 伸缩性 |
2.4.5 集成性 |
2.4.6 安全性 |
2.4.7 易维护性 |
2.4.8 容错性 |
2.4.9 自定义报表 |
第三章 系统开发平台与技术 |
3.1 开发运行环境 |
3.1.1 软件环境 |
3.1.2 硬件环境 |
3.1.3 开发和管理工具 |
3.2 开发平台 |
3.3 后台数据库 |
3.3.1 SQL Server 2000 简介 |
3.3.2 SQL Serve12000 数据库体系结构 |
3.4 开发技术 |
3.4.1 引用组件 |
2.4.2 引用数据库 |
3.4.3 数据库开发 |
3.4.4 引用COM 对象 |
第四章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4.2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资产管理系统 |
4.3.2 生产管理系统 |
4.3.3 经营管理系统 |
4.3.4 行政管理系统 |
4.3.5 系统维护管理 |
4.1 接口的设计 |
4.4.1 通用接口 |
4.4.2 与SIS 系统集成 |
4.4.3 与财务系统接口 |
4.4.4 与集团MIS 接口 |
4.4.5 网调报价上网系统接口 |
4.4.6 与INTERNET 系统接口 |
第五章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
5.1 创建开发环境 |
5.1.1 创建一个开发域 |
5.1.2 VSS 服务器 |
5.1.3 构架服务器 |
5.1.4 开发工作台 |
5.1.5 备份服务器 |
5.1.6 SQL 服务器 |
5.1.7 Web 服务器 |
5.1.8 操作系统 |
5.2 数据库的实现 |
5.2.1 SQL Server 的设置 |
5.2.2 创建数据库 |
5.2.3 数据库表结构的实现 |
5.2.4 创建ODBC |
5.3 数据库的连接、操作SQL |
5.4 部分源代码 |
5.5 程序配置 |
5.6 部分表单的编制 |
5.6.1 编制说明 |
5.6.2 表单说明 |
5.7 系统性能控制 |
5.7.1 目标 |
5.7.2 本系统性能要求 |
5.7.3 优化的内容与范围 |
5.7.4 压力测试 |
5.7.5 测量参数 |
5.8 软件测试 |
5.8.1 测试的阶段与目的 |
5.8.2 软件测试的对象、基准与开发阶段的关系 |
第六章 项目总结 |
6.1 开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6.2 目标明确避免盲目投资 |
6.3 统一规划平衡投资比重 |
6.4 分步实施有效利用资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浅谈对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正确认识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
2 建设完善的MIS网络是前提 |
2.1 MIS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 |
2.2 MIS网络建设的管理模式 |
3 MIS系统平台的选择 |
3.1 B/S模式 |
3.2 C/S模式 |
3.3 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 |
4 数据库建设方案的选择 |
5 结论 |
(6)基于B/S模式的中小企业PDM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简介 |
1.2 PDM系统产生和发展 |
1.3 PDM系统主要功能分析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B/S模式的中小企业PDM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及体系结构选择 |
2.3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2.4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
2.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2.6 小结 |
第三章 实现系统的部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1 PDM开发中对图片对象的处理 |
3.2 ASP.NET 2.0应用程序服务的集成 |
3.3 系统安全性设计 |
3.4 批注技术及其实现 |
3.5 AJAX技术的使用 |
3.6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 |
4.1 用户及权限管理模块 |
4.2 项目管理模块 |
4.3 文档管理模块 |
4.4 系统管理模块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部署 |
5.1 PDM系统的测试 |
5.2 PDM系统的编译和部署技术 |
5.3 试运行情况和后期维护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8)面向中小企业MIS开发模式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C/S的优势与缺陷 |
1、开发成本较高。 |
2、移植困难。 |
3、维护复杂,升级麻烦。 |
4、信息内容和形式单一。 |
三、B/S的先进与不足 |
1、它是有计算技术以来最稳定的技术平台。 |
2、它本质上是一种客户机技术,这对于大中型企业特别合适。 |
3、它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 |
四、C/S与B/S将长期共存 |
五、C/S与B/S的结合策略 |
六、结语 |
(9)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MIS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供电企业生产 MIS的研究 |
2.1 生产 MIS在供电企业中的运用 |
2.1.1 传统信息管理方式的缺陷 |
2.1.2 生产MIS运用的效益分析 |
2.2 生产MIS功能结构与要求 |
2.2.1 生产计划管理功能结构与要求 |
2.2.2 输电线路管理功能结构与要求 |
2.2.3 变电设备管理功能结构与要求 |
2.2.4 配电设备管理功能结构与要求 |
2.2.5 设备检修管理功能结构与要求 |
2.2.6 设备试验管理功能结构与要求 |
2.2.7 安全监察管理功能结构与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产MIS部分业务流程分析 |
3.1 生产计划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3.2 输电设备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3.2.1 输电设备台账管理流程 |
3.2.2 线路工作票管理流程 |
3.2.3 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流程 |
3.2.4 输电线路设备变更管理流程 |
3.3 变电设备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3.3.1 变电设备台账管理流程 |
3.3.2 变电设备变更管理流程 |
3.3.3 变电设备运行管理流程 |
3.3.4 变电设备评级管理 |
3.4 配电设备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3.4.1 配电设备运行管理流程 |
3.4.2 配电线路缺陷管理流程 |
3.4.3 配电线路检修管理流程 |
3.5 设备检修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3.6 设备试验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3.7 安全监察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3.7.1 安全档案管理流程 |
3.7.2 事故调查统计分析流程 |
3.7.3 安全活动记录流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供电企业生产MIS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方法 |
4.2 系统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
4.2.1 C/S结构与B/S结构 |
4.2.2 系统平台总体结构 |
4.3 数据库平台的分析和设计 |
4.3.1 数据库平台分析 |
4.3.2 数据库的选择 |
4.3.3 生产MIS数据管理 |
4.4 系统安全体系的分析和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供电企业生产MIS的实现 |
5.1 系统登录界面 |
5.2 系统的主操作界面 |
5.3 生产信息管理各子系统的实现 |
5.3.1 生产计划管理模块 |
5.3.2 输电线路管理 |
5.3.3 变电设备管理 |
5.3.4 配电设备管理 |
5.3.5 设备检修管理 |
5.3.6 设备试验管理 |
5.3.7 安全监察管理 |
5.4 角色与权限管理 |
5.5 业务流程设计 |
5.6 代码设置 |
5.7 管理部门设置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WEB的混合模式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系统设计研究现状分析 |
1.3 系统研究开发的意义 |
1.4 小结 |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MIS)综述 |
2.1 MIS系统概述 |
2.2 MIS系统结构 |
2.2.1 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
2.2.2 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
2.3 MIS开发流程 |
2.4 MIS开发方法及模式 |
2.4.1 瀑布模型 |
2.4.2 螺旋模型 |
2.4.3 变换模型 |
2.5 MIS开发的关键因素 |
第3章 C/S与B/S模式的分析 |
3.1 C/S与B/S结构模式分析 |
3.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背景 |
3.1.2 客户/服务器(C/S)结构 |
3.1.3 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 |
3.2 C/S与B/S结构的优缺点 |
3.2.1 C/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
3.2.2 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
3.3 C/S结构与B/S结构分析比较 |
3.4 B/S、C/S结构软件在MSI中的运用 |
3.5 C/S与B/S混合结构模式及共存原因 |
3.5.1 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开发模式 |
3.5.2 C/S和B/S混合结构的共存原因 |
3.6 C/S与B/S的结合方式研究 |
3.7 小结 |
第4章 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模块的需求分析 |
4.1 用户需要分析 |
4.1.1 公共信息的维护与管理 |
4.1.2 招生录取信息的管理 |
4.1.3 部门之间数据的上报及审批管理 |
4.2 功能模块的划分及其相应结构模式 |
4.2.1 功能模块的划分 |
4.2.2 网络服务主要采用B/S结构模式 |
4.2.3 办公管理主要采用C/S结构模式 |
4.3 系统结构设计目标 |
4.4 系统的设计原则 |
4.5 系统的应用测试 |
4.6 系统的软硬件的选择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及分析 |
5.1 系统安全性问题 |
5.1.1 安全策略 |
5.1.2 系统安全性设计 |
5.2 访问及查询 |
5.3 系统的软件平台选择 |
5.4 数据库连接解决方案 |
5.4.1 SQL Server数据库的链接 |
5.4.2 实现数据库链接后的结果查询 |
5.5 系统框架设计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导出数据格式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B/S结构的企业MIS方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贺晓燕.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2]建筑类施工企业ERP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研究[D]. 龚彬.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8)
- [3]一种安全登录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王振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22)
- [4]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伟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5]浅谈对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J]. 黄锋涛. 科技传播, 2010(16)
- [6]基于B/S模式的中小企业PDM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 吴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S1)
- [7]浅谈企业MIS系统[J]. 傅伟. 科技风, 2009(21)
- [8]面向中小企业MIS开发模式的策略分析[J]. 员志超,吴婷婷.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3)
- [9]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玉. 南昌大学, 2008(04)
- [10]基于WEB的混合模式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D]. 卡家喜. 云南师范大学, 2008(S1)
标签:mis论文;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数据库系统论文; 企业架构论文; 生产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