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血液恶性肿瘤药物浓度测定和远期疗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晓媛[1](2021)在《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收治的7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每组3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1年、2年、3年后的生存率和中位存活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血小板降低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2年后生存率和治疗3年后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时间和血小板减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00%(35/35)和100%(35/35),高于对照组[31.43%(11/35)和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能够提高患者近3年生存率,提高临床疗效,但要对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给予早期积极的预防和干预。
丁洁[2](2021)在《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及预后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深入探索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治疗中的价值,分析比较IDA与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联合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在成人初治AML患者中的治疗反应及预后,为临床医生优化AML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长海医院血液科668例初治AML(非M3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患者诱导化疗方案不同分为IA(IDA+Ara-C)组(n=303例)和DA(DNR+Ara-C)组(n=365例)。IA组用药方法:IDA 10-12mg/m2/d,静脉滴注,第1~3天,Ara-C 100 mg/m2/d,分2次持续静脉滴注3-5h,第1~7天;DA组用药方法:DNR 45-60mg/m2/d,静脉滴注,第1~3天,Ara-C 100mg/m2/d,分2次持续静脉滴注3-5h,第1~7天。治疗一疗程后如果获得部分缓解或原始细胞比例下降≧60%,重复原方案一疗程,如果第二个疗程仍未取得完全缓解,则视为治疗无效,换用其他化疗方案。1个疗程获得CR患者继续采用原方案再巩固1个疗程,缓解后治疗均采用大剂量Ara-C 3~4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经化疗骨髓完全缓解后部分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完成36个月随访。对218例患者(IA组92例,DA组126例)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检测MRD,MFC对MRD的监测通常基于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eukemia-related immunophenotypes,LAIPs)进行分析。当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后,抽取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流式细胞学数据采集。对于定期巩固化疗的患者,每1-3个月监测MRD水平。当检测MRD水平≥0.001,则定义为MRD阳性,否则MRD为阴性。100例患者在骨髓CR后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据供者来源分为同胞全相合供者、亲缘单倍体供者和无关供者,移植前应用BUCY方案或FBA方案进行预处理,若供体为同胞全相合不加ATG(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有位点不合都要加ATG预防GVHD。研究分析比较两种化疗方案(IA、DA)在AML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ORR)、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total survival,OS)、不良反应等的差异;通过检测两组患者骨髓中的MRD研究两组患者MRD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分析比较移植后两组患者的PFS、OS。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结果:(1)IA组诱导治疗后CR率为70.63%、PR率为9.24%,ORR率为79.87%,DA组诱导治疗后CR率为56.99%、PR率为13.15%,ORR率为70.14%,IA组患者的CR及ORR均高于DA组。(2)按细胞遗传学危险度分组,三组间CR率按低、中、高危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综合预后危险度分组,IA组患者预后良好组的CR及ORR高于DA组,两组患者预后中等、不良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患者年龄,以60岁为界限,IA患者<60岁患者261例,DA组<60岁患者340例,<60岁患者的CR率IA组明显高于DA组(P<0.05);IA组和DA组≥60岁OR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依据FAB分型比较M1M2亚型与M4M5亚型的疗效,IA组M1+M2亚型患者有107例,M4+M5亚型患者有181例;DA组M1+M2亚型患者有142例,M4+M5亚型患者有207例。M1+M2亚型患者经诱导治疗后IA组CR率、ORR均高于DA组(P<0.05);而M4+M5亚型患者IA组CR率高于DA组(P<0.05),IA组和DA组OR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患者治疗疗程数,以第1疗程为界限,进行分层比较,IA组第1疗程后的CR率高于D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后IA组和DA组的CR率、OR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在诱导缓解治疗期间,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真菌感染,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组患者后续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生率低于DA组(P<0.05)。(7)IA组患者中位OS为26.30个月,DA组患者中位OS为15.6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IA组患者中位PFS为19.16个月,DA组患者中位PFS为13.82个月,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8)由于两组第一个疗程CR的患者无病生存较多,数据中删失比例较高,导致无法估算中位生存时间。第二个疗程达CR的IA组患者中位OS为25.50个月,DA组患者中位OS为16.3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9);IA组患者中位PFS为17.27个月,DA组患者中位PFS为10.7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8)。(9)DA组经诱导缓解达CR的患者有126例,IA组经诱导缓解后达CR的患者有92例。两组患者经1-2疗程的诱导化疗后骨髓达CR后进行MRD检测,DA组患者经诱导缓解达CR后平均MRD阳性细胞水平为1.35%(0-3.78%),MRD阳性者80例(63.49%),MRD阴性者46例(36.51%)。IA组患者经诱导缓解CR后平均MRD阳性细胞水平为0.93%(0-3.76%),MRD阳性者49例(53.26%),MRD阴性者43例(46.74%);两组患者经诱导化疗达CR后进行2个疗程巩固治疗后检测MRD,DA组患者巩固治疗后平均MRD阳性细胞水平为0.62%(0-3.69%),MRD阳性者59例(46.83%),MRD阴性者67例(53.17%)。IA组患者巩固治疗后平均MRD阳性细胞水平为0.31%(0-3.65%),MRD阳性者36例(39.13%),MRD阴性者56例(60.87%)。DA检测患者中有43例确诊骨髓复发,IA检测患者中有21例确诊骨髓复发。(10)两组治疗方案患者中,不论性别、年龄以及疗效,MRD<0.001组复发例数均少于MRD≥0.001组,但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与性别、年龄以及是否难治均无关(P>0.05)。(11)IA组患者中共有21例复发,其中6个月内无复发患者,7-12个月内有10例复发,超过12个月复发的有11例。IA方案组MRD<0.001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22.5月,而MRD≥0.001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14.0月,MRD阴性的患者PFS明显长于MRD阳性患者(P<0.001);DA组患者中共有43例复发,其中6个月内复发患者有2例,7-12个月内有20例复发,超过12个月复发的患者有21例。DA方案组MRD<0.001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16.5月,而MRD≥0.001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6.3月,MRD阴性的患者PFS也显着长于MRD阳性患者(P<0.001)。(12)两组患者中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性别、年龄、供体类型、预处理方案、MRD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通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供者类型、性别都不是影响患者移植后预后的因素,只有MRD是影响患者移植后OS的因素(P=0.042)。(14)移植后两组患者中MRD<1%的亚组共71例患者,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未发生死亡或复发事件,故无法估算IA组和D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且无法进行组间生存曲线的比较。而MRD≥1%的亚组中,IA组患者中位OS为13个月,DA组患者中位OS为1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IA组患者中位PFS为10个月,DA组患者中位PFS为8个月,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1)与DA方案比较,IA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发AML具有更高的缓解率,而且不增加治疗相关毒副反应。(2)IA方案可延长AML患者的OS和PFS,减少后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细胞的浸润。(3)治疗后MRD的水平与患者的骨髓复发存在高度相关性,对于行allo-HSCT患者,为了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应尽量在预处理前使患者的MRD<0.01。(4)采用IA方案诱导治疗的AML患者获益将延续至allo-HSCT后的OS和PFS。
韦润红[3](2021)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辅助柔红霉素静注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辅助柔红霉素静注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中医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AM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阿糖胞苷使用剂量不同分为高等剂量组(n=24)、中等剂量组(n=28)、低等剂量组(n=32)。统计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总缓解率(ORR)、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3年总生存率(OS)。结果中等剂量组、高等剂量组ORR高于低等剂量组(P<0.05);治疗3个疗程后3组bFGF、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等剂量组、高等剂量组bFGF、VEGF水平低于低等剂量组(P<0.05);低等剂量组、中等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高等剂量组(P<0.05);中等剂量组、高等剂量组3年OS高于低等剂量组(P<0.05)。结论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辅助柔红霉素静注治疗儿童AML临床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延长患儿生存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田月月,吴明远[4](2020)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 onset sepsis,EOS)一般是指出生72小时内发生的败血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出生后1周内发生的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也纳入早发型感染的范畴[1]。新生儿EOS的总体发病率约为1/1000活产儿[2],目前仍是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3-4]。EOS发病风险主要与围生期的母婴因素相关。由于新生儿EOS的
邓之奎[5](2020)在《miR-155-5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文中认为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原始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并侵犯骨髓、血液及其他组织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病,其异质性强,分子与细胞遗传学表现多样,目前在经典“3+7”标准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多种新药组成的治疗方案能使AML的总生存率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化疗耐药。本研究以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C)以及AML细胞系为研究对象,探讨miR-155-5p对AM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而为临床克服AML患者化疗耐药、提高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55-5p、Bcl-2在AML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与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2.收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43例AML(依据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确立诊断,诊断标准参照WHO急性白血病临床分型(2016))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标本,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期。3.采用q 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43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155-5p及Bcl-2表达水平,同时进一步验证miR-155-5p、Bcl-2表达水平与AML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4.在AML细胞中转染miR-155-5p抑制剂与类似物,并应用Bcl-2抑制剂与化疗药物阿糖胞苷处理AML细胞,并检测其细胞活性、凋亡及NF-κB、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155-5p、Bcl-2在AML患者中表达增高,且与预后差相关。2.AML患者BMMC较对照组相比miR-155-5p(t=4.688,P=0.002)和Bcl-2(t=4.066,P=0.013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155-5p类似物的AML细胞经阿糖胞苷处理后细胞活性增高,凋亡减少;相反,转染miR-155-5p抑制剂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增多(P均<0.05)。4.q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155-5p抑制剂组细胞NF-κB、Bcl-2表达水平降低,流式检测结果表明Bcl-2抑制剂增强AML细胞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P均<0.01)。结论1.miR-155-5p和Bcl-2与AML患者预后相关。2.miR-155-5p抑制AML细胞凋亡,Bcl-2抑制剂能够增强AML细胞对化疗药物阿糖胞苷的敏感性。miR-155-5p高表达伴随NF-κB和Bcl-2表达上调可能是抑制AML细胞凋亡的机制。
宋艺凡,李娟[6](2020)在《动脉导管未闭对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脏器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脉导管是主动脉降部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维持胎儿期特殊血液循环的正常通道,新生儿出生后随着胎盘剥离和呼吸建立而逐渐闭合。新生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开放持续72小时以上即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PDA是早产儿常见的心脏异常,发生率随胎龄和出生体质量降低而
陶善东[7](202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疗效分析与耐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临床特征、分子及细胞遗传学改变、治疗方案、近期及远期疗效等,综合评估AML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对策。同时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2,TRAF2)在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表达水平变化在AML中的意义;进一步研究抑制TRAF2对AML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索AML可能耐药机制,以期解决AML临床耐药问题,提高复发或难治(Relapsed and refractory,R/R)AML的疗效。方法1.AML患者临床研究:1.1 R/R AML: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49例R/R AML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染色体核型、危险分层、疾病状态等),分析评估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比较不同挽救性治疗组之间差异,评价疗效。1.2 FLT3-ITD突变AML:分析103例成人AML患者(包括23例FLT3-ITD突变)的临床数据;比较FLT3-ITD基因突变组与非突变组、单纯FLT3-ITD基因突变组与合并其他分子学异常组、正常核型与异常核型组患者治疗反应率、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OS;并评估索拉菲尼在FLT3-ITD突变AML患者中的疗效。2.AML临床标本与细胞系实验:2.1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3例化疗敏感和3例R/R 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标本用于蛋白质组学实验,经液相质谱分析、构建蛋白质数据库、鉴定蛋白质、注释蛋白质功能及筛选差异蛋白质等数据分析流程,并通过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是系统分析基因产物和化合物在细胞中代谢途径及基因产物功能的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质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TRAF2在R/R AML中表达上调)。2.2临床标本验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ML患者BMMC标本中TRAF2蛋白质表达水平,评价TRAF2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2.3设计与合成TRAF2 si RNA:根据目标基因TRAF2的靶序列,设计3对针对TRAF2的si RNA与阴性对照si RNA。2.4 TRAF2功能实验:在AML细胞系HL-60细胞中,敲降TRAF2,实验分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转染TRAF2 si RNA组,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2.5 TRAF2在AML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RAF2及耐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TRAF2、PI3K、AKT、NFκB、Bcl-x L、C-IAP1、Caspase-3等相关分子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1 49例R/R AML患者经挽救性治疗后,15例患者获得CR,34例未缓解(No remission,NR),CR率为30.61%(15/49),16例患者目前处于生存状态;多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分层、CD7表达、染色体核型及FLT3基因突变是影响AML诱导缓解率和OS的重要预后因素;生存分析表明新药化疗组中位OS为20个月,较传统药物化疗组(中位OS 11.5个月)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91)。1.2 FLT3-ITD合并预后良好分子生物学表型较单纯FLT3-ITD突变患者的中位OS明显延长(12个月vs 3个月,p=0.036)、中位RFS亦明显延长(12个月vs 4个月,p=0.043)。与单纯化疗相比,索拉菲尼联合化疗可以改善FLT3-ITD突变AML患者的CR率与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但不能改善患者的OS与RFS。2.AML蛋白质组学与临床样本实验结果:蛋白质组学筛选出TRAF2在R/R AML患者中表达上调(12.33倍),临床样本验证发现化疗敏感AML患者较R/R AML患者的TRAF2表达水平低,生存分析提示TRAF2高表达患者的OS较短。3.AML细胞系实验结果:3.1空白组、阴性对照组、TRAF2 si RNA转染组凋亡率分别为:(7.1333±0.1785)%、(13.0333±0.4522)%、(30.8000±0.6978)%,阴性对照组与TRAF2si RNA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提示TRAF2 si RNA可以促进HL-60细胞凋亡;3.2比较不同时间(12、24、36、48、60、72h)各组的细胞活力,转染TRAF2 si RNA组细胞活力较阴性对照组降低((0.7400±0.0396)%vs(0.8717±0.0224)%,p=0.010);3.3在转染TRAF2 si RNA的HL-60细胞中,TRAF2与MDR1 m RNA表达下调;TRAF2、PI3K、AKT、NFκB、P-gp、Bcl-x L、C-IAP1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结论1.CD7高表达、染色体核型复杂异常及FLT3-ITD基因突变是影响AML疗效与预后的关键因素;2.预后良好分子表型可部分克服FLT3-ITD突变高危风险,而FLT3-ITD突变合并其他预后不良分子或细胞遗传学异常的AML患者预后更差;3.新型靶向药物如索拉菲尼联合化疗可提高R/R AML的缓解率,患者的RFS、OS较单纯化疗无明显差异。4.TRAF2在R/R AML患者中表达增高,TRAF2高表达AML患者的预后差。5.TRAF2 si RNA可以促进AML细胞系HL-60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6.TRAF2致AML耐药的可能机制是通过作用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上调PI3K、AKT、NFκB、P-gp、Bcl-x L、C-IAP1,下调Caspase-3。
李晓侨,巩纯秀[8](2020)在《胱氨酸贮积症诊疗进展》文中认为胱氨酸贮积症(cystinosi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在某些文献中也被称为Lignac-Fanconi综合征[1]。胱氨酸贮积症导致溶酶体储存障碍,使得胱氨酸在细胞的溶酶体中蓄积。胱氨酸结晶作为其病理标志物,累积于全身细胞和组织中。根据影响CTNS基因变异的严重程度及发病年龄,胱氨酸贮积症可分为三种类型:婴儿肾病型、青少年肾病型及非肾性眼病型。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胱氨酸贮积症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及未来前景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归纳的总结[1-2],而我国对于该病的相关报道较少,尤其在治疗方面。现对胱氨酸贮积症的临床症状谱,诊断和治疗方案作一
张丽娜[9](2019)在《不同剂量阿糖胞苷对白血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糖胞苷对白血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4例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前经临床确诊后均接受传统的化疗诱导联合柔红霉素静脉注射治疗,经连续14 d治疗后,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18例。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阿糖胞苷辅助治疗,分别为0.5 g·m-2·d-1、1 g·m-2·d(-1)、2 g·m-2·d(-1),连续治疗7 d为1周期,间隔1周后给予第2周期治疗。比较不同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后白血病患儿血常规、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在中性粒细胞缺失时间方面,C组患者诱导治疗阶段、巩固治疗阶段、治疗1 a后均显着高于A组和B组(P均<0. 05);在中性淋巴细胞绝对值方面,B组患者在巩固治疗阶段及治疗1 a后均显着高于A组和C组(P均<0. 05); A组、B组及C组之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 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A组和C组(P均<0. 05)。结论采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辅助治疗白血病患儿效果显着且安全性好,具有重要临床推广意义。
赵青[10](2019)在《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及诱导细胞株MV411增殖凋亡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汉防己甲素(Tet)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估,及汉防己甲素(Tet)诱导细胞株MV411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抗白血病作用机制,展现出Tet治疗难治性、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减低的优势,为汉防己甲素应用于AML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均来自于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病科与山西大医院血液科,随机分为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的治疗组和单用化疗治疗的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着差异,因而具有可比性。给予对照组化疗(强化维持HA方案、诱导缓解DA方案)和对症支持治疗:例如升白细胞、抗感染、输血等治疗。治疗组在化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汉防己甲素(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公司)治疗,40mg/次,一日3次,长期服用。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30天,观察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及动态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骨髓细胞原始细胞的比例;观察化疗后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及骨髓象、血象(WBC、Ret、HGB、PLT)的变化。在阶段化疗结束后,针对有效病例进行回访。2.实验研究:(1)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MTT)测定,在24h、48h、72h的不同浓度的Tet对MV41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情况,并测算出IC50值;(2)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4h、48h、72h的MV411细胞凋亡率。结果:临床观察发现:(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组在减轻临床症状及缓解化疗毒副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着性差异。(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象水平比较中,化疗后,治疗组造血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呈现非常显着的差异。(3)治疗组临床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例,总有效率93.34%,对照组临床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3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且治疗组疗效高。实验研究发现:(1)MTT检测结果示:随着用Tet的时间和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Tet对MV41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选择48小时为Tet的IC50,值为15.91nmol/L。(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在48小时时间点,测定0、20、40nmol/L Tet的平均早期凋亡率分别对应为(3.24±0.20)%、(17.10±0.36)%、(35.67±0.61)%;而72小时时间点的0、20、40nmol/L Tet的平均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31±0.32)%、(49.33±0.40)%、(68.92±0.11)%。结果发现随着Tet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增加,MV411细胞凋亡率也随之增加。结论:1.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显着提高患者的CR、PR,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不良反应有优势,有助于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患者造血功能的恢复。临床观察中尚未发生较严重的其它不良反应,进一步说明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2.Tet对MV411细胞存在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Tet可以诱导MV411细胞的凋亡。
二、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血液恶性肿瘤药物浓度测定和远期疗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血液恶性肿瘤药物浓度测定和远期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近3年无病生存情况比较: |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及预后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AML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二)去甲氧柔红霉素在初诊AML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一)研究对象 |
(二)危险程度、综合预后的分级标准 |
二、方法 |
(一)DA组、IA组诱导及巩固治疗方法 |
(二)MRD检测与分析 |
(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一)疗效率评价 |
(二)MRD检测与分析 |
(三)移植患者的疗效评价 |
(四)毒副反应发生率 |
(五)治疗后随访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一、两组疗效比较 |
二、两组按细胞遗传学危险度分组和综合预后危险度分组缓解率比较 |
三、两组患者不同年龄治疗效果比较 |
四、两组FAB分型疗效比较 |
五、两组患者不同诱导缓解疗程后的治疗效果比较 |
六、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 |
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
(一)两组患者OS及PFS比较 |
(二)两组第一疗程 CR和第二疗程 CR患者OS及 PFS比较 |
八、两组患者MRD检测及预后 |
(一)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MRD阳性病例数和临床复发病例数 |
(二)两组患者复发与MRD的关系 |
(三)两组患者复发时间与MRD的关系 |
九、两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预后比较 |
(一)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二)影响移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
(三)移植后两组患者OS及PFS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一、IA、DA化疗方案在成人AML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
二、IA、DA化疗方案在AML患者中的毒副反应及预后分析 |
三、AML患者诱导治疗CR后微小残留白血病对预后的影响 |
四、allo-HSCT前 MRD的水平对移植后预后的影响 |
第五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及干细胞治疗预后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辅助柔红霉素静注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取标准 |
1.3 方法 |
1.4 疗效评估标准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ORR |
2.2 bFGF、VEGF水平 |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 1年、3年OS |
3 讨 论 |
(4)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危因素 |
1.1 绒毛膜羊膜炎或羊膜腔感染、产时发热 |
1.2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和破膜时间延长[17] |
1.3 GBS定植 |
1.4 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 |
2 预防 |
2.1 产前GBS筛查 |
2.2 IAP |
2.3 产后新生儿预防 |
(5)miR-155-5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及研究现状 |
1.2 MICRO-RNA与白血病耐药 |
1.3 MIR-155、NF-ΚB与 BCL-2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中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设计方案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1.4.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MIR-155-5P在 AML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器材 |
2.1.2 试剂 |
2.1.3 标本收集与处理 |
2.1.4 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 |
2.1.5 总RNA样品浓度测定 |
2.1.6 逆转录PCR |
2.1.7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1.8 蛋白提取 |
2.1.9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2.1.10 Western blot |
2.1.11 细胞转染 |
2.1.12 CCK-8 测定细胞活性 |
2.1.1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1.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15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高表达miR-155-5p、Bc l-2的AML患者预后差 |
2.2.2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
2.2.3 高表达miR-155-5p、Bcl-2的AML患者预后差 |
2.2.4 miR-155-5p增强AML细胞活性、抑制凋亡 |
2.2.5 抑制miR-155-5p表达后NF-κB与 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 |
2.3 讨论 |
2.4 结论 |
2.5 展望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1.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定义与治疗现状 |
2.化疗药物治疗 |
3.单克隆抗体治疗 |
4.嵌合抗原受体治疗 |
5.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 |
6.基于表观遗传学治疗 |
7.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6)动脉导管未闭对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脏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PDA结构特征 |
2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PDA的血流动力学 |
3 PDA对ELBWIs脏器功能的影响 |
3.1 肺 |
3.2 脑 |
3.3 心脏 |
3.4 肾脏 |
3.5 胃肠道 |
3.6 眼 |
(7)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疗效分析与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FLT3-ITD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分析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TRAF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文献综述 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写中英文全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胱氨酸贮积症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学 |
3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
3.1 肾脏症状 |
3.2 肾外症状 |
3.2.1 眼睛 |
3.2.2 内分泌腺体 |
3.2.3 神经肌肉系统 |
3.2.4 其他 |
4 诊断方法 |
5 鉴别诊断 |
6 治疗措施 |
6.1 对症治疗 |
6.2 针对胱氨酸的特异治疗——清除治疗 |
6.3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
7 预后 |
(9)不同剂量阿糖胞苷对白血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3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细胞指标变化比较 |
2.2 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3 不同方案下3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
3 讨论 |
(10)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及诱导细胞株MV411增殖凋亡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不足与展望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4.研究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 汉防己甲素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血液恶性肿瘤药物浓度测定和远期疗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效果[J]. 林晓媛. 临床医学, 2021(10)
- [2]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及预后因素研究[D]. 丁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3]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辅助柔红霉素静注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J]. 韦润红. 医药论坛杂志, 2021(07)
- [4]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J]. 田月月,吴明远.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4)
- [5]miR-155-5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D]. 邓之奎. 江苏大学, 2020(02)
- [6]动脉导管未闭对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脏器功能的影响[J]. 宋艺凡,李娟.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3)
- [7]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疗效分析与耐药机制研究[D]. 陶善东.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8]胱氨酸贮积症诊疗进展[J]. 李晓侨,巩纯秀.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2)
- [9]不同剂量阿糖胞苷对白血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 张丽娜.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05)
- [10]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及诱导细胞株MV411增殖凋亡的实验研究[D]. 赵青.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阿糖胞苷论文; 急性髓性白血病论文;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论文; m3白血病论文; 化疗药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