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对玉米生产将产生什么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叶兴庆[1](2020)在《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态势与战略性调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签署的双边或多边区域自贸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农业开放。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经受住了开放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已进入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阶段,农业缺乏比较优势的问题逐步显现,未来农业要继续经受住开放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应调整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重塑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应谋划和实施全球农业战略,提高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金鑫[2](2016)在《我国玉米产业安全评价与GTAP模拟》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4。虽然我国从2016年起开始调整种植业结构,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但是我国玉米的潜在需求仍然很大,由于国家政策限制,玉米乙醇等行业的发展规模十分有限,增长潜力巨大。与此同时,受进口玉米的冲击,我国玉米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中国曾是是玉米出口国,但因近年玉米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玉米增收速度,玉米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个别年份甚至还出现了玉米消费大于当年产量的情况,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进口玉米出现井喷并首次大规模进口玉米,至此中国玉米贸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由于农业贸易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伴随着玉米进口准入政策的进一步开放,世界玉米市场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影响将更加直接。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将我国玉米产业安全评价研究赋予新的视角,在对我国玉米产业安全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模拟国际市场及进口准入政策变化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影响,这对维护我国玉米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产业安全及产业系统安全的概念及特征等基本研究范畴准确界定基础上,以产业控制理论、产业保护理论、产业损害理论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本框架,构建了科学、全面、可量化的开放条件下我国玉米产业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及规律进行分析,并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延展。然后,运用层次分析及模糊评价法得出中国玉米产业安全度估算结果并对我国玉米产业系统安全进行综合评价与趋势分析。再次,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两种情境下,对我国玉米产业造成的冲击。最后提出了维护我国玉米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首先对产业安全的概念、特性以及产业与产业系统的概念、特征、构成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产业经济学角度阐述了本文分析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学、全面、可量化的开放条件下我国玉米产业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模型。(2)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数据预测与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为分析未来几年玉米产业安全形势,需要对指标值进行预测,同时也可以探究各指标值的规律性。但由于数据之间的波动性较强,不能进行回归模型分析。本文通过前期观察发现各指标数值随时间变化呈现某种规律性变化,所以首先利用本文已获取的2011-2014年的历史数据,对各指标历史值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得出了各评价指标2015-2019年的数据,并结合模型变化趋势,对每一个指标的规律性变化进行分析。(3)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对我国玉米产业安全进行动态评价与变化趋势分析。通过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发现进口投资控制因子排在因子排序的首位,分析结论表明影响玉米产业安全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产业进口依赖性以及产业控制指标;其次通过设置各指标的警限、指标值映射等步骤合成模糊评价模型,最终得出中国玉米产业系统安全度估算结果。结果总体显示国内玉米产业安全呈现阶段性特征。2001年-2008年我国玉米产业安全评级为安全,而2009年-2019年评级为不安全。原因是分析期的前半段(2001年-2008年),我国玉米消费增长幅度不快,玉米自给率较高,玉米进口依赖性不强。国际粮商在我国的布局控制加强,但我国玉米供大于求,库存充足,产业控制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影响有限;而到了分析期的后半段(2009年-2019年)玉米及其副产品进口量大幅增加,进口依赖性增强,国际资本对我国玉米产业股权控制加强。在国内玉米产量增速低于消费增速的情况下,国际玉米市场的波动及资本控制对我国玉米产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本部分还对组成指标体系的外资产业控制安全度评分、产业进口依赖指标安全度评分、产业国际竞争力安全度评分、产业自给率指标安全度评分、产业国内供给环境安全度评分分别进行分析。(4)设置模拟方法以及研究方案。首先介绍本文所应用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基本原理与结构;其次根据本文模拟需要给出在GTAP模型中添加关税配额模块的处理方法;最后出数据处理及分类方式并设计模拟方案,本论文主要模拟分析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模拟外部冲击的作用机理,分析国际玉米或美国玉米发生减产对我国玉米产业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二,分析国内进口准入政策进一步放开的影响,即根据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精神,我国如果降低配额外关税或扩大玉米进口配额,这将对我国玉米产业安全带来哪些变化。(5)模拟分析国际玉米市场波动对我国玉米产业系统的影响。通过设置基期方案及两个模拟方案,分别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世界玉米市场波动不仅对玉米价格影响产生显着影响而且对大米、小麦、大豆等相关作物的价格也会产生影响,这再次说明间接贸易是国际粮价输入的主要形式,模拟的结果初级显示产品的价格波动的程度及幅度要小于工业制成品。此外本文还对国际玉米市场波动对玉米及相关作物生产的影响、涉及玉米的各产业部门的影响、涉及玉米各部门劳动力就业及收入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6)模拟分析玉米进口准入政策进一步开放对我国玉米产业系统的影响。首先介绍我国玉米贸易市场准入政策及其调整过程,并分析其变化调整趋势;其次对配额外关税及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分别拟定模拟方案,分析玉米进口配额调整及配额外关税税率调整对我国玉米产业系统的影响。模拟主要结果显示:在中美现有的玉米补贴政策下,中美现有的玉米补贴政策下,中国不可能完全放开玉米进口准入,但可以适度增加玉米配额。所以,短期内我国还应继续实施玉米关税配额政策,国际粮食市场放将是大势所趋,我国可以适度扩充配额,一方面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一方面顺应国际趋势,逐步开放玉米市场,并在未来的贸易谈判中合理利用规则保障自身利益。(7)在开放条件下玉米产业系统安全的评价和模拟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保障我国玉米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对策建议包括:建立预警体系、动态监控等八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把系统分析的思想以及方法引入产业安全研究领域,以科学的系统观来研究玉米产业安全,更能体现产业的特性和深层次内涵。(2)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对指标数据进行动态推演与指标评价。现有的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研究多是采用静态评价,也有一些称为动态评价,但大都用近几年的数据直接评价,或用几年数据的平均变化率对数据进行推演分析,这种评价方法不能考虑经济及贸易周期性的影响,缺乏对指标值变化规律性的分析。本研究多年的历史数据,通过对指标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既能对数据进行预测延展,又能充分分析各指标变动的规律性因素。(3)应用CGE模型评估世界玉米市场波动及我国玉米进口准入政策的影响。国内对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大多数是从价格输入方面进行研究。没有进一步具体定量分析,价格波动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另外本文在标准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基础上,借鉴关税配额政策处理方法,模拟分析玉米进口准入政策调整的影响,此方法能够为其他产业分析进口政策调整分析提供借鉴。(4)本文通过研究得出,虽然国有资本仍然在玉米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但国际粮食企业加紧在我国渗透的步伐。(5)本文通过模拟发现,间接贸易是国际粮价输入的主要形式。世界玉米市场波动不仅对玉米价格影响产生显着影响而且对大米、小麦、大豆等相关作物的价格也会产生影响,这说明间接贸易是国际粮价输入的主要形式。(6)本文通过模拟发现,对玉米生产进行补贴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维护玉米产业安全的必要的措施,但是如果只依靠补贴来抵减过度开放的冲击,每年将支付高额的补贴,实施高补贴政策的还会影响其他粮食作物生产对其他产业也有损害,如果对其也进行补贴数额会更高。这不仅对我国的财政支出有一定压力,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粮食产量的不稳定,威胁粮食安全。
孔维升[3](2016)在《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到政府高度关注。2004年以粮食收购市场彻底放开为标志,我国除烟草之外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市场机制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运行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为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民收入稳定提高以及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农产品市场。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创新高,国内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国内城镇化和工业化深入发展,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结构性转变。为了应对农产品市场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促使调控政策更加科学有效,我国政府正积极尝试改进现有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特别是2014年以来,政府更是将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现有市场调控政策体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全面研究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及特征,并利用B-N分解和ARCH模型研究了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探究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其次,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演变及特征,以及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相关经验和启示;再次,以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总结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的得失,并利用VECM模型和脉冲分析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最后,基于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的相关建议。基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和特征的研究发现:2003年以后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有所缓和,但出现了波动周期缩短,价格结构性上涨等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存在显着差异。第二,通过对影响农产品价格主要因素的研究可知,宏观经济波动、货币供给量变化、库存变动、以及国际市场波动等诸多因素是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力。第三,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的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购统销期、改革开放初期、全面支持时期、深化改革期等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目前该体系主要以储备调节、贸易调控和农业补贴三大政策类型构成,在调控市场价格、引导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政策工具完备。但已有的政策体系也面临着诸如:关税防火墙失效,库存和进口双增;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空间受限,政策目标难以达到;农产品市场运行复杂,调控难度大、成本高;政策对市场的扭曲作用凸显,存在市场失衡隐患等诸多问题。第四,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调控政策研究发现,这些国家之间虽然在政策实施和目标设定上存在差异,但政策演变的总体趋势上存在共性规律。(1)总体而言,美国、欧盟和日本均在不断削减其“黄箱”政策,逐步增加“绿箱”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尽量避免政府调控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干预;(2)在调控理念上,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农产品市场调控均转向了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以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落脚点的方式来构建其市场调控政策体系,不断发展丰富其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等市场化风险对冲工具,特别是近几年都提高了对农户经营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意识,在完善本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构建方面予以了高度重视;(3)机制设计方面,这三个国家都越来越注重本国政策的国际影响力,试图在把握国际农产品价格话语权的同时,积极维护本国的国际形象;注重以构建稳定的多边和双边农产品贸易伙伴关系的方式,保障本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4)此外,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从制定、实施到事后评价,都有着十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法律依据作为支撑,最大限度避免了寻租和对政策的随意解释,有效提升了政策的科学性。第五,通过对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发现:从积极方面来看,此项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国内棉花价格,有利于纺织企业增加利润空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棉花种植者因为棉花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并起到收入支持的作用;此项改革所引入的市场竞争因素有助于形成倒逼机制,促进提高棉花质量;能够实现理顺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从消极方面来看,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在保证棉农收入的同时希望刺激产量,政策设计缺乏针对性;中央和地方统计口径不一,补贴金总额确定难度大;政策执行成本过高,地方政府工作压力大;容易超过WTO规定的“黄箱政策”上限;棉农补贴收入普遍低于预期。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首先,我国应坚持“价补分离”原则,逐步退出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构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网”保障。其次,应逐渐完善政府市场调控机制,避免相机抉择式的价格直接干预,加快形成稳定且明确的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规则。第三,应进一步削减“黄箱政策”支持,着重强化“绿箱政策”工具的运用。第四,建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强化农产品多边和双边贸易伙伴关系构建,促进形成国际间贸易政策的协调机制。第五,政府应谨慎推广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积极探索目标价格保险制度,增加中央财政对目标价格保险保费的补贴力度。最后,从长期而言,我国应当加速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法律基础和理论体系,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韩昕儒[4](2016)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的供求、贸易与预测》文中认为在全球化、气候变化、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世界和中国玉米的供求及贸易形势都有了新的变化。随着中国玉米进口量的增加,国际玉米市场对中国玉米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同时全球气候变化、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也将加大未来国际玉米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从全球化角度重新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生物能源发展和中国农业政策对世界玉米市场的影响。本研究的总目标是,通过构建世界玉米供求模型,模拟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气候变化、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中国的最新玉米政策对中国玉米供求的影响,分析2020和2030年中国玉米供求形势,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本研究在对局部均衡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理论框架;梳理了世界玉米和生物乙醇的发展脉络和现状,构建了世界玉米和生物乙醇供求平衡表;总结了中国玉米供求现存的主要问题以及现有研究对中国玉米供求的展望;构建了世界玉米供求模型,并对模型结构、求解算法、模型参数、模型的校准、复制、稳健性及精确度进行了说明;利用世界玉米供求模型对设定的三类模拟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对2020和2030年世界与中国玉米供求形势进行了展望。本研究主要贡献在于以全球化的视角构建了玉米供求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了气候变化和生物乙醇因素,同时对中国最新玉米政策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校准和复制过程表明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程序正确、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可以用于中长期的模拟预测。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当模型所有参数同时变化小于2.5%时,模型模拟结果的偏差小于10%,表明模型的稳健性较好。为了进一步检验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精确度,本研究将中位基本模拟方案得到的2013和2014年的主要变量模拟值和实际值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显示,在所有61个变量中,有34个变量的MAPE小于10,占全部变量的55.7%;有46个变量的MAPE小于20,占全部变量的75.4%;61个变量的Theil IC平均值为0.19。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的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模拟精度较好。因此,本研究构建的世界玉米供求模型能够较为稳健、准确地模拟未来世界和中国玉米供求形势的变化。世界玉米供求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未来世界和中国玉米价格将呈下降趋势;在大部分情况下,2020和2030年中国玉米仍将处于净进口状态,净进口量可能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和政府政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国玉米的供求形势。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位基本模拟方案的模拟结果显示,2020和2030年世界玉米价格将分别为2012年的40.78%和35.70%,中国玉米生产者价格分别为2012年的39.36%和33.40%;2020年中国玉米产量为2.04亿吨,2030年达到2.31亿吨;中国玉米需求量将从2012年的2.11亿吨增至2020年的2.16亿吨和2030年的2.52亿吨;中国玉米净进口量将从2012年的515.3万吨增至2020年的1204万吨和2030年的2045万吨。在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的中位基本模拟方案下,2020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比2015年减少801.9万公顷,明显高于中国政府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政策目标(333.3万公顷)。因此,中国的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可以满足政府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政策目标。第二,在中国政府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的前提下,去库存措施会进一步压低玉米价格,从而导致未来中国玉米的产量增幅小于需求增幅,以致净进口量不断增加;深加工限制政策的继续实施将可以充分抑制中国玉米需求,使国内产量可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甚至可以实现玉米的净出口,但会减少生产者剩余;综合政策的实施同样可以保证国内产量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同样也会减少生产者剩余。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世界玉米价格将可能进一步下降,造成国内价格远高于国外价格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且中国玉米的净进口量可能进一步增加。因此,一方面现有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应在统筹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充分论证不同价格制度对中国食物安全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应该转变战略思维,制定国内外资源战略,结合“一带一路”等政策目标适当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此外,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可能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玉米的供求形势。政府的政策制定应保持透明度、持续性和可行性,并且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不同政策组合的政策效果。
韩非非[5](2015)在《多哈农业谈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文中研究表明WTO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减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多边贸易体制。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谈判,包括GATT谈判,乌拉圭回合谈判,一直到现在的多哈回合谈判,各个国家的关税率比起多边贸易谈判前的关税率有了很大的下降,但是,为了实现多边贸易谈判最后的谈判目标仍然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尤其是对于现在正在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来说,自从2001年10月份启动以来,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仍然没有取得谈判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农业方面的谈判未取得一致的意见。阻碍力量在于农业出口国与农业进口国之间的矛盾或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谈判中并形成了利益联盟压制了谈判继续,导致了多边贸易谈判成为了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谈判,加剧了整个谈判的复杂性。多边贸易谈判在乌拉圭回合之前没有将农业问题纳入到谈判中,也是以前的谈判能够更快达成协议的原因之一。直到1986年才正式将农业问题纳入到谈判之中,并签署了乌拉圭农业协议,这是迄今多边贸易谈判在农业领域取得最具代表性的谈判成果。多哈农业谈判作为乌拉圭农业谈判的继续,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最后的解决。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重点是对多哈农业谈判中的市场准入条款和国内支持条款进行研究,并结合中国农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国在接下来的WTO谈判中所应该采取的立场、方法和策略,为我国农业在参与多边贸易谈判中,以及在更加开放的农产品国际市场中参与竞争做好应对准备。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及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分多哈回合前的谈判,多哈农业谈判进展两部分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模式草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1.介绍了农业谈判模式草案的市场准入条款,假设模式草案市场准入条款已经开始执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将会受到的影响,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在考虑灵活性条款的条件下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2.根据模式草案的具体内容以及我国的国内支持的承诺履行情况,对我国当前的国内支持政策进行分析,为我国建立完善国内支持政策体系给出了参考。同时,预测了2009年-2013年的国内支持政策使用空间,为我国继续参与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在国内支持谈判方面把握方向和立场起到引导作用。第三章,就多哈回合谈判未决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在特殊保障机制和热带产品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第四章,结合对多哈农业谈判市场准入政策和国内支持政策的分析结论,对我国农业发展给出建议。
温凤荣[6](2014)在《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34.87%,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高于稻谷0.23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2013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36.17%,高于稻谷2.4个百分点。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7124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加10190万吨,占粮食产量增加量的60%。近年来玉米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向产需缺口继续扩大,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此同时面临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硬约束和科技有效支撑不足、国际市场动荡的软约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研究玉米产业竞争力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主产省之一山东省为例,由表及里揭示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因素,以期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总体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在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又通过比较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察并设计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思路。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分析及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第三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探寻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现状;第四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价格和质量安全两方面分析;第五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主要对食用和饲用玉米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包括生产要素、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等基础要素和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水平等高级要素的分析;第七章对政府在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中所应发挥的主导作用进行分析;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增强竞争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和农业不同点进行分析,对适合发达国家工业的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政府主导的钻石模型。(2)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比较,发现虽然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自2004-2012年表现出逐年增强发展态势,但通过选用2012年相关指标发现山东省在七个玉米主产省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中排名第六位,显示出较弱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究竞争力较弱的根本原因。(3)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中着重分析价格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通过采用三项式模型对1982-2012年间七个玉米主产省实际平均出售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竞争力略强于四川省低于其它五省,不具有价格优势。经过比较变异指数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七省中排名第六,略好于河南省。接着对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测定,采用波动周期理论对其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具有波动频率高、强度大等特征;进一步由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对其波动机理进行建模,对1987年以来山东省玉米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价格波动中78.88%成分属于趋势分量,21.12%的成分属于波动分量;通过对波动分量进行自回归模型估计,发现内部传导机制对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只有11.55%,外部冲击因素达到88.45%。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外部因素中的政府政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小麦价格等供需两方面因素是影响玉米价格主要因素,其中政府政策影响系数最大。在对质量竞争力的分析中发现山东省排名第五,略好于河南和黑龙江两省。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良种选用、氮磷钾配比施用、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田间管理和农药施用等是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4)在需求方面的间接因素分析中,首先采用林德的正相关学说,通过“变量增量贡献F检验”发现国内需求对山东省玉米竞争力具有正相关作用,而国外需求具有负相关作用,得以确定研究重点为国内市场。通过对食用玉米、饲用玉米需求的分析,发现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生产;饲用玉米的大规模消耗推动玉米规模化种植;国内需求结构变化诱导生产者经营方式转变、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良种种植、较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总之国内玉米需求出现的新趋势对玉米产业竞争力提升将具有正向拉动作用。(5)基本要素分析中,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资本、劳动、土地贡献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玉米生产函数属于规模递增函数。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资本增加对总产量的增加起次要作用。而劳动力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主要是因为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所占比重降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农业劳动力年龄逐渐老化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等;在气象因素影响玉米单产分析中,发现降水量与玉米单产是同向关系,日照时间与玉米单产是反向关系;在分析自然灾害因素时,涝灾和旱灾是影响山东玉米产量的主要灾害因素,且涝灾影响程度大于旱灾;在基础设施分析方面,主要分析了山东省机械化水平、水利化程度等。小型拖拉机、农用机械排灌电动机、机动脱粒机等方面台数较少;山东省目前采用土渠灌溉,灌溉技术水平较低。(6)高级要素分析包括农业经营主体和玉米技术两方面。山东省农户整体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是否愿意参加合作社在于合作社的收益与不参加合作社收益的比较,以及是否有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对山东省玉米生产资本、劳动、土地和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提高作用显着。虽然种植面积对总产值提高亦有较大作用,但受耕地面积约束无法依靠大幅提高玉米种植面积来持续提高总产值。且利用弹性理论证明了影响山东玉米生产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是农户收入与采用先进技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玉米是需求缺乏弹性粮食产品,所采用的是提高普通玉米产量的技术,导致产量增加而价格下跌的结局。(7)在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分析中,采用市场失灵理论分析了其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在对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的分析基础上,认为政府应逐渐减少粮价政策干预,加强粮食生产间接因素方面的干预,包括粮食经营主体、人才培养、抵制自然灾害发生、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上,以提高玉米产业综合竞争力。
林玉娟[7](2013)在《气候变迁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经济分析》文中提出21世纪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全球发生不少灾难,如中国2008年初的大风雪等,不仅对经济、交通、民生带来影响,也为其生态与粮食生产带来许多负面的冲击。而中国是全球粮食需求最多的国家,也是最重视农业的国家,因此2008年在恶劣气候下所造成的影响比其它国家来得小。但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随着工业化的成长,各项污染不断增加,其中二氧化碳增加在2007年已达全世界最大,最近随着气候变迁对各国的冲击,以及碳权等议题逐渐引起国际的重视,因此建立有关气候变迁的中国气候政策模型更形重要。本研究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并以省级数据建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针对气候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之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需求面主要以ACDS模型建立中国需求模型,确实针对中国农业人均需求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在供给面分析并了解气候变迁对畜产与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同时结合农作物与畜产供需模型而建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并进一步模拟在面对气候变迁下发展低碳农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气温上涨对中国各区域生产、消费、价格之影响与冲击,进行提出对未来粮食供需预测结果与建议。本研究特别以中国27个省级数据,建立包含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猪肉、羊肉、牛肉与鸡蛋八中农畜产品的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主要是针对气候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之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一系列的预测与仿真分析。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研究特别以省级数据建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并将各省级资料汇整成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地区,主要研究结果皆以省级资料呈现,并就六个地区分类进行区域性分析。在中国现在地区性差异甚大的情况下,本模型可以提供对各个区域不同的分析,以兹参考。2.在需求面特别利用ACDS模型建立结合农作物与畜产品的需求模型,确实针对中国农业人均需求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由于经济持续发展,国人对农作与畜产的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ACDS模型可针对不同农作或畜产品,透过模型建立起对农作、畜产替代或互补关系的一系列弹性等分析,据以探讨需求结构的变化。3.本研究在供给面则将气温纳入供给函数中,分析并了解气候变迁对畜产与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并透过模型预测在维持现行气候持续上升下,提出对粮食(包含农作与畜产)未来十年供给量、需求量、库存量等预测结果。并利用模型进行政策模拟,模拟在面对气候变迁下发展低碳农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气温上涨对中国各区域供给量、需求量、库存量与零售价格之影响与冲击,据以提供政策建议,以兹参考。本论文重要结论与建议如下。1.稻米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均小于一,需求支出弹性为正值,显示稻米为一正常财,其弹性值为0.033。小麦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符合经济理论。且其数值之绝对值均大于一。而小麦需求支出弹性较大,为0.910。各省玉米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除了上海、青海之外,其余省分玉米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均小于一。而玉米的需求支出弹性为正值,是一正常财,其值为0.498。各省大豆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均小于一,且受到大豆主要用做饲料粮使用下各省弹性值皆近似,约在0.703左右。2.各省猪肉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仅山西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小于一。其余26个省市猪肉之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由于受到猪肉价格、农产品价格指数之交互影响而呈现为正值。各省羊肉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然其数值绝对值均大于一,非常富有弹性。而羊肉需求支出弹性除山西弹性值小于一外,其余省份皆大于一,为富有弹性的。各省牛肉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皆为负值,其中浙江、广东、广西、河北、上海、山东、贵州弹性绝对值大于一,为富有弹性的。而牛肉需求支出弹性除山西为小于一外,其余省份均为大于一,富有弹性。各省鸡蛋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皆为正值,而鸡蛋需求支出弹性为正值,且数值不大。3.预测稻米、小麦产量2011年-2020年呈现增产的趋势,需求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然因需求量受到每年人口持续增长的影响,库存量渐减,供需虽暂时平衡却充满着危机。另以各地区来看,华东、中南、西南地区稻米属于余粮地区,而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仍属于缺粮地区,各地区有显着的差异性存在。国内小麦库存量维持在350万吨上下。以各地区来看,除了中南、西北地区有缺粮外,其余地区多呈现余粮。小麦库存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然增加幅度不大,亦显示小麦产业属于供需均衡态势,每年库存量维持一定。玉米库存量由2011年的169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192万吨。以各地区来看,除了中南、西北玉米为缺粮地区外,其余地区为余粮地区。大豆产量仅占国内需求不到四分之一,且不足缺额由2011年4,552万吨持续扩大至2020年的4,676万吨,大豆大量仰赖着进口值得持续注意。4.预测猪肉、羊肉、牛肉与鸡蛋产量2011年-2020年呈现增产的趋势,需求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供需均衡方面,猪肉供不应求,并持续部份进口猪肉,然进口量预测维持稳定。羊肉供不应求,并持续部份进口羊肉,进口量预测由2011年的14万吨扩大至2020年的45万吨。牛肉供需还算平衡,预测未来仅须少量约6万吨的进口。预测未来10年鸡蛋供需仍持续维持平衡状态。5.发展低碳农业—施以有机肥,对中国大陆各地区农畜业仅会产生价格上涨的些许压力,若当局可以控制价格的小幅上涨,不但可以达到低碳农业的目的,对农民而言亦可增加所得。另一方面若将因低碳农业致减少生产的部分采用进口饲料粮的方式替代,不但可同时发展低碳农业,减少污染,亦可维持国内物价稳定,终能兼顾粮食安全目标。因此在气候变迁影响下,持续发展低碳农业为可行的策略之一。6.研究结果显示,在气候变迁下促使低温愈低、高温愈高的气温变异增加下,若发展低碳农业为基准下,推行农作物施以有机肥,可能使得农作物产量减少,在此条件下,本研究模拟产量减少对需求、库存与价格的影响,可能造成价格有些微的上涨,但幅度不大,应在政府可控制的范围内。但气温的上涨2度C,对农畜产的影响就较减产5%与10%的幅度都来得大,又随着温度上升各地区的差异性增加,影响效果的差异性也增加,因此对于气候对农畜产品各地区的影响研究,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这也说明了本研究在分地区、分产品并考虑气温因素研究对学术界与农经界的贡献。本论文具体提出以下几个政策建议,第一部分系传统粮食安全的概念所提出之政策建议;包括总量管制稳定粮食耕地面积的土地政策、针对农业新科技需求的劳动政策、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政策以及调整化肥转向有机肥的肥料政策与进出口政策。第二部分系针对两岸暨区域发展之决策部门提出之政策建议;包括专注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调整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第三部份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建议未来可增列其它重要农畜产品,例如园艺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如鸡肉)等,以使整个需求体系更加完善。在供给面,也建议多考虑其它气候因素,如土壤、湿度、降雨量等因子纳入模型中,俾使供需体系更臻完善。
肖文兴[8](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贾驰[9](2012)在《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户生产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农业国际化背景下的农业问题一直被政府决策层和经济理论界所关注。现有的关于农业国际化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分析和研究,主要侧重于如何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如何提升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如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宏观分析层面,而对属于微观层级的农业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其实,农业国际化对我国农业的宏观影响是通过微观农业问题传递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拟以农户生产效率这一微观农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农户生产效率提升的路径以及由此引致的生产能力和进出口能力等问题展开研究。农业国际化背景下的制约我国农户生产效率提升的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关税、农业生产技术、国内外市场需求、农户数量、农产品经营模式等。从理论上来考察,我们可以把农户生产效率看成是以上各因素的函数。就提升农户生产效率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而论,WTO的制度安排要求我国降低农产品关税和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这一制度安排在规定着我国农业市场必须应对国内和国际竞争的同时,也要求我国农业经营模式必须在依据比较优势原则的基础上吸收先进技术和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然而,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导致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难以成为真正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的事实,制约着农户生产效率的提升。因此,分析农户生产效率提升的路径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低下,农户缺乏整体的竞争能力,如何在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尽快提高农户生产效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认为,这个问题可在理论逻辑的框架内分解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子项目:一是如何测度农户的生产效率,它要求定量分析农户生产效率,并根据效率的不同表现形式来分解影响效率因素的基础条件及其作用机制;二是农业国际化会在哪些方面系统地提升或降低农户的生产效率,它要求对农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为农户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的研究打下基础;三是梳理对农户生产效率发生影响的众多因素,分析这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作用于农户生产效率;四是政府应该采取何种战略引导农业步入具有潜在相对优势的发展之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农户生产效率的研究分为省际层面、农作物层面和农户层面来展开。本文首先总结了现有文献对农户及农户模型、农业国际化的阐述和释义,归纳了农业及农户生产效率的计量分析方法以及影响农户生产效率的作用途径和机制,制定了一套较严谨的实证研究思路;继之,在重点分析农业国际化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之路径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了以上三个层面的农户生产效率;再继之,运用回归模型分别对省际层面、农作物层面和农户层面的农户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分析制约农户生产效率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实证检验结果为依据提出了提升农户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各项政策建议。客观地讲,本文结合农业开放大背景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分析,是一种具有开拓性研究的尝试。它有可能产生的创新点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户生产效率提升的基本路径;2.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实证分析了农户的生产效率,并从省际层面、农作物层面以及农户的微观层面三个角度具体测度了农户生产效率的水平以及变动;3.通过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解析了我国现阶段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农户效率的一些症结性问题。诚然,影响农户生产效率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本文所分析的内容,它在宏观层面上还涉及到政府各项政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安排,如何把农户生产效率放置于宏观和微观的统一框架来进行研究,应成为本文后续研究的课题。
杨虎[10](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二、加入WTO对玉米生产将产生什么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玉米生产将产生什么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态势与战略性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醒认识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态势 |
(一)全球领先的开放程度 |
(二)总体平稳的发展绩效 |
(三)悄然发生的深刻转型 |
1.农业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 |
2.农业国内支持水平快速上升 |
二、从两个维度研判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对我国农业的深远影响 |
(一)经贸规则之变对农业的深远影响 |
1. 自主谋变 |
2. 积极应变 |
(二)产业优势之变对农业的深远影响 |
1. 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倒挂幅度将进一步扩大 |
2.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 |
3.农业贸易竞争优势将进一步衰减 |
三、适应高水平开放新形势推进我国农业战略性调整 |
(一)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放”的思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二)按照“突出优势、两手并举”的思路重塑农业竞争力 |
(三)按照“黄”“蓝”相济、以“绿”为主的思路重塑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
(四)按照“多元、均衡、可控”的思路扩大农产品进口 |
(五)按照“务实、低调、依规”的思路扩大境外农业投资 |
四、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
(一)把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作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 |
(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 |
(三)以全球农产品贸易监测体系建设为依托,提升重点农产品贸易的监测预警和贸易政策管理水平 |
(四)抓紧培育全球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
(五)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粮食安全治理 |
(2)我国玉米产业安全评价与GTAP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的概念 |
2.1.2 玉米产业的概念、特征与构成 |
2.1.3 产业安全与玉米产业安全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安全理论 |
2.2.2 农业贸易理论 |
2.2.3 市场准入理论 |
3 玉米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系统性原则 |
3.1.3 可操作性原则 |
3.1.4 可控性原则 |
3.1.5 前瞻性与指导性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3 各指标的含义、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
3.3.1 各指标的含义及数据来源 |
3.3.2 指标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
3.3.3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玉米产业安全动态评价与变化趋势分析 |
4.1 我国玉米产业安全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估算 |
4.1.1 因子分析结果 |
4.1.2 我国玉米产业安全度的模糊估算结果 |
4.2 我国玉米产业安全评价与趋势分析 |
4.2.1 总体综合评价 |
4.2.2 各部分变化趋势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国际玉米市场波动对我国玉米产业安全影响的模拟分析 |
5.1 模拟方法简介以及研究方案的总体设计 |
5.1.1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介绍与模型处理 |
5.1.2 模型数据库的重新分类与模拟方案的总体设计 |
5.2 模拟方案设置及数据处理 |
5.2.1 方案设置 |
5.2.2 数据处理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世界玉米市场波动对玉米及相关作物生产的影响 |
5.3.2 世界玉米市场波动对涉及玉米的各产业部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玉米进口准入政策进一步开放对我国玉米产业安全影响的模拟分析 |
6.1 我国玉米贸易市场准入政策及其调整过程 |
6.1.1 入世前的玉米市场准入政策 |
6.1.2 过渡期及入世后准入政策的调整 |
6.2 玉米进口准入政策对玉米产业的影响机理及经济影响分析 |
6.2.1 玉米进口准入政策对玉米产业影响的机理分析 |
6.2.2 玉米进口关税配额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分析 |
6.3 模拟方案设置及结果分析 |
6.3.1 模拟方案设置 |
6.3.2 降低玉米进口配额外关税对玉米产业各部门的的影响 |
6.3.3 扩大配额对玉米产业各部门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保障我国玉米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
7.1 建立玉米产业系统安全预警体系 |
7.2 加强对玉米产业发展失调的政策调控 |
7.3 积极应对玉米产业外资进入 |
7.4 分散玉米进口风险 |
7.5 适度开放玉米市场 |
7.6 加强海外玉米生产基地建设 |
7.7 争取与主要玉米生产国建立多边贸易机制 |
7.8 提高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力度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及特征 |
2.1 农产品价格波动总体情况 |
2.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区域特征分析 |
2.3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短期趋势—基于B-N分解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3.1 价格形成及波动的理论基础 |
3.2 农产品价格决定模型 |
3.3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的实证分析—以玉米和大米为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几类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
4.1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历史 |
4.2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的构成 |
4.3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阶段性瓶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 |
5.1 美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
5.2 欧盟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
5.3 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改革探究—以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为例 |
6.1 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的政策逻辑 |
6.2 目标价格补贴操作方式 |
6.3 目标价格补贴改革的影响分析—基于典型案例 |
6.4 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中的主要问题 |
6.5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效果实证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优化选择 |
7.1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的依据与原则 |
7.2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工具可选集 |
7.3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的供求、贸易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6 研究假设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框架 |
2.1 局部均衡理论 |
2.2 现有食物供求模型的比较分析 |
2.3 本研究的局部均衡模型框架 |
第三章 世界玉米和生物乙醇供求与贸易分析 |
3.1 世界玉米供求与贸易的演变过程 |
3.2 中国玉米供求与贸易演变过程 |
3.3 世界和中国生物乙醇供求与贸易演变过程 |
3.4 中国玉米供求现存问题与未来形势 |
第四章 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构建 |
4.1 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框架 |
4.2 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求解算法 |
4.3 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参数 |
4.4 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校准、复制与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世界玉米供求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5.1 模拟方案的设定 |
5.2 基本模拟方案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 气候变化模拟方案的模拟结果 |
5.4 政策模拟方案的模拟结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多哈农业谈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农业贸易理论基础 |
1.2.2 农业保护理论基础 |
1.2.3 关于多边农业贸易谈判的文献 |
1.2.4 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农业多边贸易谈判历程 |
2.1 引言 |
2.2 多哈谈判前的农业谈判 |
2.2.1 GATT农业谈判 |
2.2.2 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 |
2.3 多哈农业谈判取得的进展 |
2.3.1 多哈农业谈判框架协议 |
2.3.2 最新谈判进展及未决议题 |
3 多哈农业谈判模式草案的市场准入 |
3.1 农业模式草案的市场准入条款 |
3.2 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 |
3.3 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模拟分析 |
3.3.1 敏感产品和特殊产品的选择 |
3.3.2 “1-2-3”CGE模型 |
3.3.3 数据收集 |
3.3.4 对模型模拟冲击变量的确定 |
3.3.5 模拟结果 |
4 多哈农业谈判模式草案的国内支持 |
4.1 国内支持定义 |
4.2 农业模式草案中的国内支持条款 |
4.3 我国的国内支持 |
4.3.1 我国的国内支持的承诺 |
4.3.2 我国的国内支持政策的实施情况 |
4.3.3 我国国内支持的使用空间 |
4.4 国内支持政策的影响评估 |
4.4.1 我国近期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4.4.2 数据处理和模型方案设计 |
4.4.3 模拟结果的分析 |
5 关于其他未决议题的分析 |
5.1 特殊保障机制 |
5.2 热带产品和优惠侵蚀 |
5.3 小结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市场准入 |
6.1.2 国内支持 |
6.1.3 未决议题 |
6.2 关于市场准入的政策建议 |
6.3 关于国内支持的政策建议 |
6.3.1 提高补贴政策利用的效率 |
6.3.2 对农业支持保护结构进行调整 |
6.3.3 适度保护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 |
6.3.4 黄箱政策向绿箱政策转换 |
6.4 推动多哈农业谈判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路线与对象 |
1.5.1 研究路线 |
1.5.2 研究对象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的概念 |
2.1.2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2.1.3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
2.2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竞争力来源的解释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金碚的工业品竞争力模型 |
2.2.5 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 |
2.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
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测度与综合评价 |
3.1 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3.2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
3.2.1 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
3.2.2 可比性原则 |
3.2.3 可操作性原则 |
3.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玉米产业竞争力显示性指标 |
3.3.2 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指标 |
3.3.3 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指标 |
3.4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分析 |
3.4.1 纵向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设置 |
3.4.2 因子分析过程 |
3.4.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结果分析 |
3.5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 |
3.5.1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横向指标设置原则 |
3.5.2 玉米主产省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
4.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概况 |
4.2 山东省玉米价格与其他玉米主产省的比较 |
4.2.1 七大玉米主产省玉米平均实际出售拟合价格比较 |
4.2.2 山东省与其它六省玉米价格波动比较 |
4.2.3 山东省与其它玉米主产省价格波动比较结果 |
4.3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分析 |
4.3.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 |
4.3.2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总体特征 |
4.3.3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结果 |
4.4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形成机理分析 |
4.4.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分析步骤 |
4.4.2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4.5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分析 |
4.5.1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现状 |
4.5.2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
4.5.3 山东省与其它玉米主产省质量竞争力比较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分析—需求方面 |
5.1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理论分析 |
5.2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 |
5.2.1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实证分析 |
5.2.2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内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3 结果分析 |
5.3 山东省玉米国内需求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食用玉米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3.2 饲用玉米需求变化分析 |
5.3.3 工业用玉米需求 |
5.3.4 未来玉米消费走向 |
5.4 国内需求状况对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
5.4.1 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种植和加工 |
5.4.2 饲用玉米大规模消耗推动规模化种植 |
5.4.3 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诱导生产者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注重良种种植,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 |
6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分析—供给方面 |
6.1 山东省玉米产业基本生产要素贡献分析 |
6.1.1 基本生产要素贡献分析模型构建 |
6.1.2 基本生产要素贡献结果分析 |
6.2 劳动和耕地要素分析 |
6.2.1 劳动力现状分析 |
6.2.2 耕地现状分析 |
6.3 气候条件分析 |
6.3.1 山东省玉米气象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6.3.2 降水量对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
6.3.3 光照时间对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
6.3.4 气候条件分析结果 |
6.4 自然灾害对产量影响分析 |
6.4.1 洪涝灾害对山东省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
6.4.2 旱灾对山东省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
6.5 基础设施分析 |
6.5.1 玉米产业机械化水平 |
6.5.2 水利化程度 |
6.6 山东省玉米产业高级要素分析 |
6.6.1 农业经营主体文化层次状况 |
6.6.2 农民组织化程度 |
6.6.3 山东省玉米技术进步率测算 |
6.7 相关和支持产业 |
6.7.1 农业生产资料业 |
6.7.2 玉米种业 |
6.7.3 玉米加工业 |
6.8 本章结论 |
7 影响玉米竞争力深层次因素——政府主导作用 |
7.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
7.1.1 政府角色转换——变辅助作用为主导作用 |
7.1.2 农业的特殊性 |
7.2 政府政策对直接因素的影响 |
7.2.1 山东省粮食补贴政策历史沿革 |
7.2.2 日本、韩国粮食价格政策分析 |
7.2.3 日本、韩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启示 |
7.3 政府对玉米质量安全的主导作用 |
7.3.1 玉米质量安全中的市场失灵 |
7.3.2 玉米质量安全中的政府干预 |
7.4 政府政策对间接因素的影响 |
7.4.1 政府政策没有完全调动起主产区生产积极性 |
7.4.2 政府政策对合作社整体结构失衡现状缺少足够关注 |
7.4.3 缺少政策措施吸引农业院校毕业生体面投身农业生产一线 |
7.4.4 政府政策侧重提高粮食数量对质量关注度不够 |
7.4.5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分工不明确 |
7.4.6 农业技术推广中政府行为缺陷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纵向比较竞争力逐年增强,横向比较结果显示竞争力较弱 |
8.1.2 直接因素竞争力较弱 |
8.1.3 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表明需求对竞争力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和高级生产要素存在诸多方面不足 |
8.1.4 政府过多干预玉米等大宗粮食价格 |
8.2 政策建议 |
8.2.1 多方面降低玉米生产成本 |
8.2.2 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的生产,满足多样化玉米需求 |
8.2.3 减少对玉米价格的直接干预,加大玉米质量监管力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气候变迁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
1.1.1 气候变迁对环境的冲击 |
1.1.2 气候变迁对农畜业的影响 |
1.1.3 消费结构改变 |
1.1.4 中国粮食安全风险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4 研究范围与名词定义 |
1.4.1 研究范围 |
1.4.2 名词定义 |
1.5 预期结果与研究限制 |
1.5.1 预期结果 |
1.5.2 研究限制 |
2 文献回顾 |
2.1 中国粮食问题之文献回顾 |
2.1.1 有关粮食安全问题之研究 |
2.1.2 有关粮食供需问题 |
2.1.3 关于粮食政策与制度方面 |
2.1.4 有关贸易与WTO问题 |
2.2 农业政策模型之文献回顾 |
2.2.1 台湾农业政策相关模型 |
2.2.2 国际上农业政策相关模型 |
2.2.3 中国农业政策相关模型 |
2.2.4 农业政策评述 |
2.3 气候模型之文献回顾 |
3 农产品供需理论基础 |
3.1 农产品供给理论特性 |
3.2 农产品需求理论特性 |
3.2.1 需求法则 |
3.2.2 恩格尔定律 |
3.3 中国主要农畜产品供需现况 |
3.3.1 主食类—稻米、小麦生产面之变化趋势 |
3.3.2 杂粮类—米、豆类生产面之变化趋势 |
3.3.3 畜产类—猪肉、羊肉、牛肉和鸡蛋生产面之变化趋势 |
4 研究方法 |
4.1 理论架构与研究方法 |
4.2 供需模型理论基础 |
4.2.1 几近完整需求体系理论基础 |
4.2.2 供给部份之理论与假设 |
4.2.3 实证模型的建立 |
4.3 供给方程式设定 |
4.4 数据范围与种类 |
4.4.1 原始资料 |
4.4.2 政策仿真外生变量之设定与说明 |
4.4.3 各项政策模拟假设条件的设定 |
4.5 模型估计与统计检定 |
5 需求体系设定与估计结果 |
5.1 中国农产品几近完整需求体系 |
5.1.1 主食类:稻米、小麦 |
5.1.2 杂粮类:玉米、大豆 |
5.1.3 畜产类:猪肉、羊肉、牛肉、鸡蛋 |
5.2 需求体系估计结果与涵义探讨 |
5.2.1 数据说明与处理 |
5.2.2 需求体系估计 |
5.3 需求弹性推估结果与分析 |
6 农作物供给模型估计结果 |
6.1 稻米模型之估计结果 |
6.2 小麦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6.3 米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6.4 大豆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7 畜产供需模型估计结果 |
7.1 猪肉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7.2 羊肉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7.3 牛肉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7.4 鸡蛋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8 中国农畜产品供需10年预测 |
8.1 中国农作物供需10年预测 |
8.1.1 稻米产业基准预测 |
8.1.2 小麦产业基准预测 |
8.1.3 米产业基准预测 |
8.1.4 大豆产业基准预测 |
8.2 中国畜产品供需10年预测 |
8.2.1 猪肉产业基准预测 |
8.2.2 羊肉产业基准预测 |
8.2.3 牛肉产业基准预测 |
8.2.4 鸡蛋产业基准预测 |
9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政策仿真 |
9.1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外生变量设定 |
9.1.1 数据范围与种类 |
9.1.2 政策仿真外生变量之设定与说明 |
9.2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低碳政策仿真 |
9.2.1 各项政策模拟假设条件的设定 |
9.2.2 模拟结果说明 |
9.3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气候变迁仿真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1.1 农畜产品需求弹性 |
10.1.2 农畜产品供需10年预测 |
10.1.3 低碳农业政策模拟 |
10.1.4 气候变异政策模拟 |
10.2 建议 |
10.2.1 粮食安全政策建议 |
10.2.2 两岸暨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
10.2.3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
2.4 研究框架 |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
2.1 基本假设 |
2.2 基本理论模型 |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
3 农业产业安全 |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
1 中国农业现状 |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9)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户生产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国际化及其对农户的挑战 |
1.1.2 农户如何适应以WTO为基础的大市场 |
1.2 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农业国际化与农户生产效率提升:路径分析 |
2.1 农户与农户模型 |
2.1.1 农户的类型 |
2.1.2 农户的特征 |
2.1.3 农户模型的起源 |
2.1.4 农户模型类型的划分 |
2.1.5 农户模型在中国的运用及发展 |
2.2 农业国际化 |
2.2.1 农业国际化的基本原理 |
2.2.2 贸易壁垒与农业国际化 |
2.3 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户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机制 |
2.3.1 知识扩散与农户生产效率提升 |
2.3.2 市场竞争与农户生产效率提升 |
2.3.3 资源优化与农户生产效率提升 |
2.3.4 技术进步与农户生产效率提升 |
2.4 农业国际化经营与农户生产效率提升 |
2.4.1 经营模式的创新: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 |
2.4.2 流通模式的创新:借助电子商务提高效率 |
2.4.3 生产方式的创新:体力劳动向机械化方式转变 |
2.5 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业制度变迁与农户生产效率提升 |
2.5.1 农业经营组织国际化:公司制模式是核心 |
2.5.2 农业经营规则国际化:贸易协议和质量体系是关键 |
2.6 本章小结 |
3 WTO环境下的我国农业国际化 |
3.1 WTO对我国农业国际化的影响 |
3.2 加入WTO前后我国农产品生产及竞争力情况 |
3.2.1 加入WTO前后我国农产品生产能力比较 |
3.2.2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能力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户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农户生产效率测度:非参数方法—DEA |
4.2 农户生产效率测度 |
4.2.1 基于省际层面的效率计算 |
4.2.2 基于农作物层面的效率计算 |
4.2.3 基于农户层面的效率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开放与农户生产效率:基于省际层面的效率分析 |
5.1 数据选取及回归模型 |
5.2 回归结果 |
5.3 区域农业开放政策与农户生产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6 开放与农户生产效率:基于农作物层面的效率分析 |
6.1 数据选取及回归模型 |
6.2 回归结果 |
6.3 农作物“开放弹性”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开放与农户生产效率:基于农户层面的效率分析 |
7.1 数据选取及回归模型 |
7.2 回归结果 |
7.3 开放性农户扶持政策与农户生产效率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8.2 政策建议 |
8.2.1 宏观经济政策支持 |
8.2.2 农业经营政策支持 |
8.2.3 农户素质提升政策支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加入WTO对玉米生产将产生什么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态势与战略性调整[J]. 叶兴庆. 改革, 2020(05)
- [2]我国玉米产业安全评价与GTAP模拟[D]. 金鑫. 东北农业大学, 2016(12)
- [3]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 孔维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4]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的供求、贸易与预测[D]. 韩昕儒. 中国农业大学, 2016(10)
- [5]多哈农业谈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D]. 韩非非.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6]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D]. 温凤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7]气候变迁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经济分析[D]. 林玉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8]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9]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户生产效率研究[D]. 贾驰. 浙江大学, 2012(08)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