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牙克石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牙克石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牙克石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席红英[2](2020)在《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语言生活是语言国情、族情、区情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信息化、城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实用功能逐渐降低,语言使用范围不断地向家庭内部收缩,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蒙古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之一。呼伦贝尔市尤其是牧业四旗是蒙古族聚居区,较好地保留了蒙古语和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及民族文化。全方位调查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对了解该市蒙古族的语言生活现状,判断母语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主要调查地,以该四个牧业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为主要调查内容,综合采用田野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在收集第一手调查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蒙古族语言生活的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认为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语言环境有利于蒙古语的保持,但不利于蒙古语的发展,蒙古语使用和发展方面面临使用人口减少、增长率变低,使用范围逐渐缩小,语言地位不断下降等问题。本文由八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地理位置、民族人口、生产方式、历史源流及牧业四旗基本情况等方面介绍呼伦贝尔市概况,目的是展现呼伦贝尔市整体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章,调查蒙古族家庭环境中祖辈、长辈、同辈、晚辈三代人的语言使用情况,与熟人邻里、在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等环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而分析语言使用现状及其社会差异;第三章,调查不同社区居民的语言习得、语言掌握和语言能力;第四章,调查蒙古族语言认同、语言情感、语言行为倾向。第二、三、四章为蒙古族居民语言生活状况的定量分析,第五和第六章是调查数据的分析。第五章从语言外部生态环境入手,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三方面分析地理、气候、人口、民族、教育、文化等因素对语言生活现状的影响;第六章从语言内部生态环境入手,分析语言结构、语言格局、语言景观对语言本体、语言地位的影响。最后是“结论与余论”部分,在总结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调查表明,呼伦贝尔市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较好,但蒙古语使用存在代际、城乡、部落和阶层差异:老年人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年轻人,牧区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城镇蒙古族,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其他部落的蒙古族,牧民母语保持好于公职人员和学生。在社会交际领域,汉语使用率逐渐增加,但未出现骤增情况。在汉语使用稳步增长的同时,蒙古语的使用逐渐下降,蒙汉语兼用情况普遍,语言生活向双语化转换。监测整体语言生态环境发现,牧业四旗语言生活呈现三种类型:作为传统牧业旗县,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的语言环境较为封闭,母语保持较好;作为城镇化牧业旗县,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语言环境开放,汉语使用率较高,境内厄鲁特和布里亚特蒙古人因居住集中,尚未出现母语使用的明显下滑现象;作为由传统牧业旗向城镇化牧业旗发展的陈巴尔虎旗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过渡性特点,即语言生活状态介于前两者之间。从呼伦贝尔市的整体环境看,维持语言保持的主要因素较为稳定,不易变化,主要包括人口数量、民族认同以及语言系统的稳定性等;影响蒙古语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传媒影响、文化冲击等。本研究在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蒙古族不同社区内语言生活现状,试图展现语言生活全景,但仍存在以下不足:语言服务涉及较少;微观层面的个人语言生活调查欠缺,今后将对此进一步予以补充和完善。

王丽伟[3](2019)在《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发挥笔者专业知识结构特长与地域文献资源的优势,运用历史学与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与视角,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尝试,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探究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利于东北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本论文内容如下: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社会环境。主要阐述近代东北社会环境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包括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民族构成与分布,分析东北区域社会环境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影响成因,以对近代东北区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态及特征进行理论阐释,对主体内容加以客观把握。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考察。运用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东北古代与东北近代民族民间音乐。有关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即古代东北的肃慎、挹娄、勿吉音乐;渤海国的靺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及“渤海乐”在后世的流传;金代女真音乐、金代民间音乐。自清代以来,随着东北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风俗互染,形成了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朝鲜族的音乐文化等等,将东北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来。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包括东北民族民间歌曲;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东北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东北民族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东北民族民间器乐。阐释与分析各类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在艺术形式、音乐本源艺术特色、多元文化特徵,以及艺术中的意蕴之美、审美情趣与追求;通过列举个案,再现其旋律音乐中的“吟、柔”之美;通过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丰富的内涵情感及客观性分析与描述,展现东北区域本土的音乐文化,在东北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割舍的情感与审美表达,以及思想与文化相互间的联系。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较深入探究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共性与特殊性,世界历史性,以及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地方性,体现东北历史悠久,各民族间相互吸收融合文化的精华,形成地方特色的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等民族民间音乐。共性或普遍性,即是指东北民族音乐艺术之“族性”与“个性”之诸多交叉圆圈之“叠合域”、审美意象之“共识区”、理想与进步的“大方向”。特殊性,是指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多态性、多样性艺术,以及艺术的个性、艺术差异性。世界性,体现“跨界民族”俄罗斯、朝鲜等境外民间歌舞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中国俄罗斯族、朝鲜族音乐等艺术特色;日本以日本音乐为“介质”,将日本所接收的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东北民族音乐之美独具特色,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五、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音乐与民间文化,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重点考察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萨满乐器的依姆钦、西沙、嚓拉器、托力、单鼓、同肯等;蒙古族音乐与游牧文化,经历了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三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其分布形成为五个色彩区域。蒙古族民族音乐包括蒙族民歌、乐器与乐曲、民间歌舞、歌舞音乐等;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宫廷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通过历史“事实叙述和问题分析”,体现出东北各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融合、各民族民间音乐域内、域外之间交流关系,以及东北民族独特音乐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六、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东北民族民间音乐遗存——即诸多少数民族各类民间歌舞音乐、民歌说唱、民间民谣、戏曲剧种、民族史诗、民间曲艺及民间乐器等等,笔者将多次深入民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和走访调研。本研究论文选择东北区域音乐文化中,比较典型个案中的两类:东北地方性民间戏曲剧种——吉林农安黄龙戏、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等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探究,希望在详实、客观的理论依据和史料文献基础上,能够再逐步将具有东北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瑰宝,不断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以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地方性剧种、曲种等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体系建设并加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

巴拉金[4](2019)在《时代变迁下蒙古包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 ——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蒙古包历经诸多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在不同社会环境与生产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形制、结构、材质和规模。在上世纪80年代“草蓄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下,游牧生活退出历史舞台,蒙古包也逐渐衰颓。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蒙古包有了新的生命力。蒙古包文化丰富了旅游资源价值,同时旅游业成为蒙古包得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通过对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业中的蒙古包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分析,总结出四种蒙古包在旅游业中扮演的角色,即在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符号角色、民宿业的牧家乐角色、景区景点的功能型景观建筑物角色、旅游节事活动的临时“帐篷”角色。蒙古包与旅游业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蒙古包文化赋予了地区“文化圈”概念,但并不是旅游目的地的最醒目的形象定位关联词。另一方面,蒙古包的旅游开发在材料、结构、功能等方面出现了一定变化,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建构性真实,产生了现代化、集约化的转变,一些旅游景区筑建了形而上学型的“似蒙古包”建筑。而对于如何促进蒙古包与旅游业良好发展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从“非遗”角度出发,平衡蒙古包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合理设计蒙古包景观;结合牧区旅游发展保护其完整性等几点思考。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不同时期蒙古包的变迁,分别为古代时期、蒙古帝国时期、明清民国时期以及现代四个时间段。第二部分阐述蒙古包文化及其旅游开发意义。第三部分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例分析旅游业中的蒙古包,思考两者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两者相互促进、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郝羽[5](2020)在《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价值取向也逐渐趋于开放多元,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上升,这实质上是追求更加丰富、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因此,大力发展文化养老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呼伦贝尔市为例,以当地的文化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促进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发展与完善。本文在研究呼伦贝尔市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养老服务现状的分析,指出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服务存在老年人社会参与不够、城乡发展不均衡、投入资金不足、提供模式单一、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老龄化的典型国家和地区在文化养老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基础上,结合呼伦贝尔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文化养老服务的对策和建议,即发展老年志愿者服务、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优化供给结构和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万祥春[6](2018)在《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落后挨打,饱受列强的反复侵略,其中绝大多数侵略都来自于海洋。中国人民对这些海洋侵略深恶疼绝,对海洋安全的渴求十分强烈,无数仁人志士在反对海洋侵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提出了各种海洋安全观,但这些探索受到种种制约,最后都失败了。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布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海洋争端,要实现海洋安全,就必须用海洋安全观来指导海洋安全实践,并在海洋安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更好地促进海洋安全目标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海洋安全观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海洋安全,更有利于促进国家总体安全。本论文的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念部分,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由第一章构成。安全是指主观和客观上没有威胁、事物保持平稳发展的状态。安全观是指安全主体对自身所面临的客观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关于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海洋安全观,是海岛国家和沿海国家对自身所面临的海洋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涉海人们关于海洋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以海洋共同安全观为核心,由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和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五个子体系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由第二章构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的海洋争霸安全思想,强调其他国家要获得海洋安全,就必须学习西方一切先进的海洋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张中国的海洋安全观以反对西方海洋霸权为主要任务,倡导建立新的海洋安全观。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本研究的理论指南。第三部分是外延体系部分,由第三、四、五、六章和第七章构成。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积极倡导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愿意同世界有关海洋国家一起提供海洋公共安全产品,共同担负起维护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责任,并把中国塑造成负责任的海洋政治大国。第四章阐述了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是指,在海洋经济贸易活动中,中国把既坚决维护我国的海洋经济利益,又能促进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各地区海洋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观念。第五章阐释了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是指在海洋军事安全竞争合作力求双赢,在海洋军事竞争中努力谋求合作;在海洋军事合作中也不完全放弃竞争,通过有限度的海洋军事竞争促进本国海军的健康发展。第六章论述了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是指在海洋世纪,中华民族既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海洋文化,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海洋文化,推动海洋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和融合创新,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各地海洋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第七章论述了全球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一处地方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全世界其他地方。所以,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就是全世界国家和人民要团结一致,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是全人类的共同的蓝色家园,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把海洋建设成为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各国共有一个海洋。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世界海洋安全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提倡“中国海洋安全方案”,同世界各国共享海洋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理论和指导意义。

金德谷[7](2016)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文中提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党中央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先后推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发展工程,同时出台了与国家战略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边疆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筹集了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投入资金,推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当前,学界从经济学、税收学等学科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成果较多,却较少从民族学视角入手,分析和讨论税收如何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个案,在实地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考察税收在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此外,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笔者还将重点关注边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关系状况。本文认为,税收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促进作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通常凭借两种途径: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使之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资源再分配的工具,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领域的动力来源和物质支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凭借税收的途径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发展,增强了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推动并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在本文绪论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田野调查点概况。第一章为“满洲里市税收概况”。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简述满洲里市征税的历史,此后,运用税收学的分析方法对当前满洲里市国税和地税数据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状况。比如运用宏观税负分析,得出满洲里的税负在合理区间运行;运用税收弹性分析,表明满洲里的税收增长要快于经济增长。从税种结构来看,满洲里的税收主要来源包括营业税、增值税等;从产业结构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囊括了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在本章的后半部分,笔者还借助个案访谈材料,对满洲里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税收情况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影响。在第二章中,重点探讨了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那么,税收如何促进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本章以税收三大支柱:对外贸易、旅游业和工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分析了税收对满洲里畜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在满洲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满洲里财政收入贡献占60%。国家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边疆民族地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采取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调整为财政转移支付,扶持边贸企业发展。此外,对边民互市规定货值范围内的生活用品采取免关税的政策,激活了边贸市场,促进满洲里对外贸易的发展。旅游业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比如对农家乐、牧户游等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旅游包机业务返还50%的营业税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旅游业发展。工业发展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满洲里市政府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税收政策制定了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发展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设备抵扣税收等,促进了满洲里的工业发展。2005年1月,内蒙古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牧业税,这对满洲里的畜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调整营业税的起征点方面,满洲里市政府从2009年的5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2万元,鼓励各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从而促进满洲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满洲里市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措施,较快地促进了满洲里市的经济发展。在第三章中,笔者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当税收收入纳入财政收入之后,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途径,把税收资金(财政收人)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的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民族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边民生活质量提高及文化发展。根据每年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资金分析,满洲里政府在社会各领域建设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而且重视民生事业发展,2013年,其民生领域的支出甚至占到财政总支出近40%。在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满洲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130元提高到2014年的540元。同时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在就业方面,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享受税收抵扣,促进当地失业人员再就业。2004年到2014年满洲里的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反映了满洲里就业发展良好。边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满洲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到2014年提高了1.67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到2014年提高了4.53倍。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举办节庆活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文化发展。在第四章中,重点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关系。少数民族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上。政府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少数民族孕妇去医院住院生产,满洲里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较快。此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到满洲里就业,这样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入,带来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笔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在生计方式变迁方面,历史上满洲里牧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游牧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很多牧民放弃游牧生计,选择到城市企业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家发展民族服饰,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收。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比如蒙古族祭敖包、回族古尔邦节等节日屠宰牲畜免除屠宰税,之后又逐步取消了屠宰税,这对少数民族饮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此外,在住房方面,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对少数民族棚户区改造,及其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契税低税率优惠,带来了少数民族住房的发展。在交通方面,政府投资修巷道、硬化道路,方便少数民族出行。这些措施提升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使得当地的民族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第五章主要讨论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税收促进满洲里整体的社会发展,边民受益,从而增强了边民国家认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比邻国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这也增强我国边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边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选择往往有着非常理性的认知,“用脚投票”选择他们认为税收环境、发展环境更好的国家发展。在不同场域中,不管是少数民族、汉族的民族区分,还是中国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的国籍区分,边民往往会选择那种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身份来认同。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笔者对税收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讨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税收功能、特点和影响,分析满洲里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分析税收杠杆与满洲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内在关联,以及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讨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税收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郝婷[8](2016)在《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以鄂温克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草原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国家为改善草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牧区经济发展而实行的一项战略决策(以下简称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主要是通过草原资原的受益者向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对那些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遭受损失的牧民给予一定的技术或资金上的补偿,从而在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使牧民生计得以发展的一项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我国生态安全的保护以及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对国家以及牧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第一轮实施期(2011-2015)已经结束,系统地评估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对于完善下一期奖补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高度重视以及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全面实施的背景,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以及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绩效评估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草原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牧户进行调研,并以历年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进行对照,从政策实施后对牧户收入、行为的影响,以及政策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等方面对草原生态奖补政策进行评估。肯定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晋国军[9](2014)在《牙克石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牙克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是我国以资源丰富着称的城市之一,境内拥有213.3万公顷林地,85.7万公顷草场,载畜量可达1000万头(匹)以上。地下蕴藏煤、铅、铜、锌、钼、铁、石灰石、硅石矿产资源31种,有矿床、矿(化)点140余处。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这一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对牙克石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日益重视,中央财政逐年加大投入,用于对历史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各级政府制定了规划,对环境的恢复与治理工作力度大大提高。本次研究在对牙克石市区位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生态资源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牙克石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生态立市、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点状开发和面上保护、坚持保护与防治并重的原则,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参与率、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对牙克石市环境保护以及防治的策略和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在保护牙克石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发展牙克石市的经济文化事业,使牙克石人民富足、健康、快乐的生活。

谢红岭[10](2013)在《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聚焦于呼伦贝尔农牧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改革开放35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均收入实现大幅增长: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6642元,增幅达20.1%;主要源于国家惠农政策、支农政策持续加大力度,在农牧业方面资金投入比例也在不断加大,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升,种植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养殖业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逐渐转变。在这样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呼伦贝尔农牧民收入“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5%,2011年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值达7643元,增幅达22.9%。但是,人均数值是相对模糊的指标,它掩盖了农牧区的绝对贫困,掩盖了收入差距带来的相对贫困。农牧民的收入差距问题是中国农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并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多民族聚居区农牧民收入差距受到经济社会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走向共同富裕和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民族地区社会健康、有序和良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多民族聚居的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差距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统计数据与入户调研数据的分析,深入剖析影响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差距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表现为区域间农牧民差距过大,非牧业旗县农牧民收入差距大于牧业旗县农牧民的收入差距,位于农牧交错带的人口较少民族收入差距加大。因此,缩小收入差距对呼伦贝尔市农牧民增加收入、减少贫困和改善农牧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多民族聚居区农牧区的发展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关于牙克石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牙克石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2.2 相关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系统耦合理论
        2.2.3 协同论
        2.2.4 产业融合理论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2.3.3 创新扩散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3.2.1 政府机制
        3.2.2 人力机制
        3.2.3 产业机制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数据来源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研究假说
        6.1.2 研究设计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6.2.1 数据来源
        6.2.2 问卷样本特征
        6.2.3 研究方法
        6.2.4 问卷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呼伦贝尔市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
        一、地理位置
        二、民族人口
    第二节 历史源流及生产方式
        一、历史源流
        二、生产方式
    第三节 牧业四旗概况
        一、陈巴尔虎旗
        二、新巴尔虎右旗
        三、新巴尔虎左旗
        四、鄂温克族自治旗
第二章 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
    第一节 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概述
        一、调查前期准备及问卷结构
        二、抽样情况
    第二节 家庭语言使用状况
        一、与长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二、与同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三、与晚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第三节 社区语言使用状况
        一、交际对象
        二、交际场所
    小结
第三章 蒙古族语言能力调查
    第一节 语言习得
        一、母语习得
        二、多语习得
        三、习得途径
    第二节 蒙古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一、蒙古语口语能力
        二、蒙古语文字能力
    第三节 汉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一、汉语口语能力
        二、汉语文字能力
    小结
第四章 蒙古族语言态度调查
    第一节 语言认同
        一、学习语言的动机
        二、语言发展展望
        三、对族际通婚态度
    第二节 语言情感
        一、最重要的语言
        二、方言情感
        三、蒙古语标准音情感
    第三节 语言行为倾向
        一、电子媒体选择
        二、印刷媒体选择
        三、子女教育选择
    小结
第五章 外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第一节 生态语言学理论
        一、理论译介
        二、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生态调查
        三、语言生态评估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因子
        二、气候因子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一、人口因子
        二、民族因子
        三、经济因子
        四、教育因子
    第三节 文化环境
        一、文化活动
        二、文化传播
    小结
第六章 内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第一节 语言结构
        一、语音特点
        二、词汇特点
        三、语法特点
    第二节 语言格局
        一、外语接触
        二、汉语接触
        三、方言接触
    第三节 语言景观
        一、抽样情况
        二、牌匾特点
        三、受众态度
    第四节 语言生态环境评估
        一、采用公式
        二、评估结果
    小结
结论与余论
    一、结论
    二、若干思考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资料的收集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的社会环境
    一、东北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东北民族生存的经济环境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环境
    四、东北民族的构成与分布
第二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回顾
    一、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
    二、东北近代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
第三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
    一、东北民族民间歌曲
    二、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三、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四、东北民族民间器乐
    五、东北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
    六、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
第四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
    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与特殊性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国际性
    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
第五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汉族、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二、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
    三、蒙古族音乐与草原游牧文化
    四、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五、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
第六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传承
    二、东北地方性剧种黄龙戏
    三、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4)时代变迁下蒙古包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 ——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蒙古包相关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蒙古包的变迁
    (一)蒙古包起源与古代游牧民族住居演变
    (二)蒙古帝国时期毡帐演变
    (三)明清民国时期蒙古包变迁
    (四)现代蒙古包变迁
二、蒙古包文化与旅游开发
    (一)蒙古包文化概述
    (二)蒙古包文化旅游开发意义
三、呼伦贝尔地区蒙古包文化旅游开发
    (一)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业中的蒙古包
    (二)呼伦贝尔地区蒙古包文化与旅游业互动关系分析
    (三)促进蒙古包文化与旅游业良好互动发展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
        1.1.3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特色
第2章 呼伦贝尔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2.1 呼伦贝尔市人口年龄金字塔的演变
    2.2 呼伦贝尔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2.2.1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
        2.2.2 生活收入来源
        2.2.3 各旗市区人口老龄化状况
    2.3 呼伦贝尔市人口老龄化特征分析
        2.3.1 老龄化速度加快
        2.3.2 少子老龄化现象严重
        2.3.3 未富先老
        2.3.4 空巢老人增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3.1 文化养老的内涵和特点
    3.2 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服务现状
        3.2.1 老年人活动站(室)
        3.2.2 老年文艺
        3.2.3 老年体育
        3.2.4 老年教育
        3.2.5 老年旅游
    3.3 文化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3.1 老年人社会参与不够
        3.3.2 城乡发展不均衡
        3.3.3 投入资金不足
        3.3.4 提供模式单一
        3.3.5 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经验借鉴
    4.1 国外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
        4.1.1 日本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
        4.1.2 美国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
    4.2 国内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
        4.2.1 上海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
        4.2.2 香港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
    4.3 国内外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5.1 推进老年志愿者服务
        5.1.1 建立健全老年志愿者服务管理机制
        5.1.2 搭建老年志愿者活动平台
    5.2 缩小城乡差距
        5.2.1 完善农村文化养老财政供给制度
        5.2.2 创新城乡文化养老发展模式
    5.3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5.3.1 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5.3.2 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5.4 优化供给结构
    5.5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5.5.1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5.5.2 推广文化养老理念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五、论文研究逻辑框架
第一章 安全与安全观概论
    第一节 安全相关概念与安全类型
        一、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
        二、安全化与安全困境
        三、永久和平——安全的理想状态
        四、安全类型
        五、实现安全的实力途径
    第二节 安全观及其类型
        一、安全观的含义
        二、安全观的类型
        三、海洋安全观、陆地安全观、天空安全观
        四、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含义和建构原则
        五、海洋共同安全观——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六、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外延体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观及其中国化
    第一节 海洋经济思想的持续发展
        一、海洋新航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加速器
        二、对外开放的海洋经济政策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海洋开放战略
        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科技
    第二节 海洋政治思想的不断深化
        一、和平利用黑海海峡,争取国际和平环境
        二、反对美国干涉西太平洋的海洋外交政策
        三、经济优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政策
        四、和谐海洋思想
    第三节 海洋军事思想的连续演进
        一、机器大工业实力是海洋暴力的本质
        二、海军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
        三、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不懈追求
    第四节 海洋文化思想的不断深化
        一、对中国大陆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前景展望
        二、反对海洋殖民文化,倡导新民主义文化
        三、海洋文化交流中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四、倡导海洋文化多样化,维护文化安全
    第五节 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提升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蕴含的海洋生态思想
        二、绿化海岸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
        三、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四、保护海洋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
        五、建设美好海洋家园
第三章 塑造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第一节 海洋政治安全是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一、优良海洋政治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二、海洋政治确立了中国海洋安全的目标
        三、海洋政治影响海洋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海洋政治安全面临的错综复杂形势
        一、海洋世纪带来的安全冲击
        二、错综复杂的海洋划界争端
        三、激烈交锋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第三节 构建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体系
        一、构建海峡两岸政治安全共同体
        二、近睦远交的海洋安全外交观
        三、倡导亚洲海洋新安全观
        四、构建海洋政治共同安全机制
        五、以海洋法公约为基础共同维护各方海洋权益
第四章 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
    第一节 海洋经济是海洋安全的基础
        一、海洋经济是海权的推进器
        二、海洋经济是海洋政治议题的推动器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安全的现状
        一、中国经济对海外资源的依赖不断上升
        二、海洋航线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三、大而不强的海洋经济
    第三节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海洋经济策略
        一、建设互利互惠的蓝色粮仓
        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
        三、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贸易体制
        四、发展互利合作的南北极海洋事业
        五、共同开发新能源科技解决海洋能源运输安全问题
        六、一带一路倡议是互利共赢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
    第一节 海军是海洋安全的战略保障
        一、海军是海外经济利益的坚强保障
        二、海洋军事外交是外交的有效形式
        三、海军是保护黄金海岸的移动钢铁长城
    第二节 中国海洋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陆缓海急的总体安全形势
        二、中国海军建设面临的不足
    第三节 建设共同竞合的强大海军
        一、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维护者——中国海军的世界定位
        二、近海防御、远洋防卫的战略
        三、海军高新技术是维护共同海洋安全的第一战斗力
        四、海军人才是实现共同竞合安全观的第一资源
        五、战训合一的训练体制是共同竞合安全观的强大保障
第六章 倡导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
    第一节 海洋文化是海洋安全观的软实力
        一、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二、海洋文化是海洋军事安全的导航灯
        三、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第二节 中国海洋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特征
        二、海洋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
        三、西方海洋文化冲击的威胁
    第三节 促进海洋文化共同繁荣的新举措
        一、用海洋传统文化增强海洋文化吸引力
        二、以海洋文化自强推动海洋文化共同繁荣
        三、积极实施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开放战略
第七章 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
    第一节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宝藏
        一、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重要富源
        二、海洋是全球气候调节器
        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第二节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一、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水水质恶化
        二、部分珊瑚礁面临灭绝危机
        三、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第三节 共同保护和建设美丽海洋家园
        一、坚持依法治海、规划用海
        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三、划定并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四、建设海洋生态命运共同体
        五、建立严格的海洋生态政治制度
结语: 海洋安全观为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附录: 海洋意识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7)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的概况
第一章 满洲里市税收概况
    第一节 满洲里税收史简述
    第二节 满洲里市的地税
    第三节 满洲里市的国税
    第四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满洲里市税收对比分析
    第五节 地税、国税的财政贡献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第二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第一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第三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工业发展
    第四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畜牧业、批发零售业发展
    第五节 税收与扶持民族企业发展
第三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第一节 税收促进边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节 税收支持民族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第三节 税收稳定民族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与就业
    第四节 税收保障边民生活质量提高与文化发展
第四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生计变迁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发展
    第三节 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发展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
第五章 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
    第一节 边民互动中的国家认同
    第二节 税收环境与“用脚投票”
    第三节 民族关系、身份认同与家园选择
第六章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税收的功能、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 税收杠杆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第五节 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
    第六节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税收与边疆城市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以鄂温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1.2.2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总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存在的不足
2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补偿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绩效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鄂温克旗概况
        3.1.1 鄂温克旗自然概况
        3.1.2 鄂温克旗社会经济概况
    3.2 鄂温克旗草场利用现状
        3.2.1 草地利用现状及载畜量
        3.2.2 草地保护建设现状
        3.2.3 畜牧业发展状况
    3.3 鄂温克旗草原生态补偿实施概况
4 鄂温克旗草原生态补偿效益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调查样本特征
        4.2.1 调查样本草场基本情况
        4.2.2 调查样本牲畜数量与畜产品生产情况
        4.2.3 调查样本生产经营支出情况
        4.2.4 调查样本收入来源情况
    4.3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对牧户的效益分析
        4.3.1 对牧户生计效益分析
        4.3.2 对牧户行为效益分析
    4.4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综合效益分析
        4.4.1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生态效益分析
        4.4.2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经济效益分析
        4.4.3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社会效益分析
5 鄂温克旗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存在的问题
    5.1 补偿标准低,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5.2 草畜平衡标准过于样板化,缺乏灵活性
    5.3 奖补政策实施后未能达到预期减畜目标
    5.4 补偿金发放时间与牧业生产不同步
    5.5 奖补政策制定没有充分体现牧户的意愿
    5.6 奖补政策缺乏长效激励手段
6 完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建议
    6.1 动态调整补偿标准,实行差别化奖励
    6.2 因地制宜,定期调整草畜平衡标准
    6.3 转变生产方式,推广专业合作社组织
    6.4 试行放牧交易权,减少过度放牧
    6.5 奖补政策制定中充分发挥牧民的话语权
    6.6 建立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6.7 推行草原产权制度,推进草原生态立法
7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牙克石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创新性
二、 当前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概况
    (一)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概况
        1.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过程
        2.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特征
        3.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二) 国外生态环境保护概况
        1. 国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过程
        2. 国外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特征
        3. 国外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趋势
三、 牙克石市区域生态环境概况
    (一) 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 区位
        2. 经济社会
        (1) 社会结构
        (2) 经济结构与发展
    (二) 生态资源情况
        1. 自然气候
        2. 土地资源
        3. 水资源
        4. 森林和草原资源
        5. 矿产资源
        6. 其它资源
四、 牙克石市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不高
    (二) 产业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
        1. 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2. 林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3. 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
        4. 工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5. 其他方面的问题
    (三) 生态环境基础建设滞后
    (四) 群众保护环境参与率不高
五、 加强牙克石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 牙克石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指导思想
        2. 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1)坚持生态立市的原则
        (2)坚持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的原则
        (3)坚持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
        (4)坚持防护与防治并重的原则
    (二) 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 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2)营造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
        (3)扩展环境保护权益
        2. 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
        (2)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
        (3)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偿机制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
        4. 提升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率
        5. 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致谢

(10)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相关概念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数据来源
    1.7 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
    1.8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8.1 研究的创新点
        1.8.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理论与文献
    2.1 相关理论
        2.1.1 收入差距理论
        2.1.2 贫困研究
        2.1.3 收入差距与贫困的关系
        2.1.4 与少数民族农牧区紧密联系的经济学理论
        2.1.5 人力资本理论
        2.1.6 人口与性别发展理论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1.7 路径依赖理论
        2.1.8 地区发展战略理论与“核心-边缘”理论
    2.2 相关文献
        2.2.1 对收入差距研究的文献
        2.2.2 对贫困的研究
    2.3 简要评述
3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差距分析
    3.1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增长阶段特征分析
        3.1.1 农牧民收入增长特征
        3.1.2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增长阶段
    3.2 呼伦贝尔农牧民收入差距结构分析
        3.2.1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来源结构分析
        3.2.2 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3.2.3 基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结构分析
    3.3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基尼系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区域间农牧民收入比较分析
    4.1 区域间农牧民收入分析
        4.1.1 收入水平及增长性分析
        4.1.2 收入来源及结构分析
        4.1.3 收入差异分析
    4.2 位于不同类别地区的三少民族”自治旗农牧民经济生产方式
    4.3 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4.3.1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促进因素
        4.3.2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样本选择
    5.2 统计数据整理与描述
    5.3 构建模型进行验证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方差分析结果
        5.3.3 多元统计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生活与贫困
    6.1 呼伦贝尔市农村牧区居民生活水平
        6.1.1 农牧区居民生活消费支出
        6.1.2 农牧区居民生活质量
        6.1.3 GDP含金量
    6.2 以调研户为例的农牧民收入变化补充分析
        6.2.1 调研区农牧户土地利用情况变化
        6.2.2 调研户家庭农牧业生产情况
        6.2.3 调研区农牧民收入与支出情况
    6.3 呼伦贝尔农牧民贫困状况、特征及成因
        6.3.1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贫困状况
        6.3.2 呼伦贝尔市“四少民族”贫困特征
        6.3.3 贫困原因分析
    6.4 呼伦贝尔市农牧区妇女的劳动参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6.4.1 农牧区女性整体状况
        6.4.2 农牧区妇女调研问卷的统计分析
        6.4.3 多民族聚居农牧区女性贫困的原因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增加呼伦贝尔农牧民收入的措施建议
        7.2.2 呼伦贝尔农牧民减贫措施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关于牙克石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席红英. 内蒙古大学, 2020(10)
  • [3]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D]. 王丽伟. 吉林大学, 2019(06)
  • [4]时代变迁下蒙古包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 ——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中心[D]. 巴拉金.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呼伦贝尔市文化养老服务发展研究[D]. 郝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D]. 万祥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7]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D]. 金德谷.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4)
  • [8]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以鄂温克旗为例[D]. 郝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9]牙克石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 晋国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5)
  • [10]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D]. 谢红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关于牙克石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