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培育创新性资源对迎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任文华[1](2018)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有力杠杆。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呼之欲出,为我国提供了全面超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历史契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猛发展,相继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载人航天飞船等重大科技成就,堪称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才能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实现从“跟随者”向“并行者”的转变,在部分研究领域甚至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领跑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不仅利于我们理解、掌握这一理论,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思想以及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理论为依据;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划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时期;从科学技术的功能属性、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需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方面归纳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并阐释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历经考验的实践性、坚持不懈的创新性以及特色鲜明的民族性等特征,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改革科技体制以及治理科技风险等方面指明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价值。
郑琼娥[2](2014)在《基于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出口贸易额迅猛增长,但对外贸易量的超高速增长,并没有逻辑地促进和带来本土出口型制造企业的“升级”,无论是从出口产品的技术知识含量还是从产品附加价值增值的角度看,都没有得明显的提升,相反还有些指标在恶化。本土代工企业嵌入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中获得的是价值量的增长,但价值份额却不断下降,其背后的根源是价值权力的不断消蚀。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着眼于在新一轮全球价值重构的背景下,从全球价值网格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探寻适合本土代工企业突破“瀑布效应”的升级模式。本研究首先对国际代工模式、企业升级、全球价值网格等相关文献和基础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和评述,指出了传统理论在解释本土代工企业升级问题存在局限性,并对本土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强调以价值权力为核心的全球价值网格构建是本土代工企业实现升级的根本途径;其次,系统地分析了全球价值网格价值创造的运行机理,指出动态能力是本土代工企业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关键能力,也是代工企业与国际买家争夺价值权力的能力,并深入探讨本土代工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进而探究全球价值网格构建与本土代工企业升级内在的关联关系,为本研究理论模型构建做探索性基础;再次,本文基于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要素—能力—升级绩效”的关系模型,研究全球价值网格构建对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的影响机理,运用SPSS18.0和AMO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了全球价值网格构建能力对本土代工企业动态升级绩效内在结构的理论假设,验证了全球价值网格构建能力对本土代工企业全球价值权力攫取绩效(升级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实证验证结果的解释得出了本土代工企业动态能力培育,构建自主发展型的全球价值体系是摆脱“俘获”的有效路径和模式这一主要结论。在得出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和政府宏观层面提出本土代工企业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策略启示,强调了政府在代工企业动态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本文对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内容作了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1)是否具备动态能力是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或伪升级的关键所在;(2)构建自主发展型的全球价值网格体系关键在于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3)通过全球价值网格的构建能有效提升本土代工企业争夺全球价值的权力;(4)不注重动态能力培育与自主价值体系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最终只能长期被“俘获”于GVC低端。同时,指出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及研究观点三个方面。且由于个人精力和研究条件限制,指出本文还存在的一些研究局限,进而提出今后可以进一步探究的方向。本土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是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研究旨在借鉴传统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力求寻找更适合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手段,通过研究全球价值网格构建能力与代工企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关系,希望能为本土代工企业的升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同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对中国出口制造型企业发展路径和升级模式的研究作一个有益补充。
陈鹏[3](2013)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地缘及文化优势,依托港澳,背靠内地,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群的发展的根本在于提高其产业的竞争力,但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已经面临包括环境、人口等众多问题的挑战,且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或瓶颈。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径,将城市群内外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再调配和再整合,以为我所用,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地区在2020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物流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物流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系的研究,是当前这一区域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大理论和现实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观点,在对国内外进行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过去、现状和未来,把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借助于建立相关理论框架体系,把脉城市群的发展脉络。本文主要做的工作和贡献在于整合了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最新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物流产业及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拓宽了城市群管理者的创新思路和视野。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对物流产业和城市群及其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等做了全新的阐述和定义。(2)论文回顾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之后,构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分类排名和综合排名分析,找出该地区竞争力存在的问题。(3)论文回顾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的现状之后,构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进行了优劣势分析。(4)论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对该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关联分析,并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与物流产业的关系。(5)论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业发展对策。包括:物流产业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建议等。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或研究成果对于城市群政府和城市群物流业实现良好的互动有莫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即有利于把握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提升城市群竞争力,从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幸福广东”的战略目标,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在全国率先的现代化。
申文杰[4](2012)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及实现形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多样化社会思潮在我国的影响日趋扩大,人们思想观点也出现多样化趋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观念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利,与此同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西方各种腐朽、反动的思想文化大量侵入我国,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本论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确立的一个研究选题。论文从结构上分为上下两大部分,论文的上半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进行了理论阐述,这主要是从三个层次上展开的。第一个层次主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了研究和归纳。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政治功能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其中主要分析了意识形态对统治阶级利益的遮蔽功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支配及控制功能、意识形态对统治阶级利益的辩护和维护功能、意识形态对革命斗争的政治指导功能、意识形态对历史发展的政治推动功能等,这些观点对我们充分认识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二个层次上的理论阐述主要是对一些西方学者关于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提炼和分析。一些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进行了论述,归纳起来,他们主要论述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培育、政治聚合、政治掌控、政治维护、政治沟通等方面的功能,尽管他们的观点存在多方面的缺陷,但对我们全面认识意识形态政治功能仍具有启发借鉴作用。第三个层次上的理论阐述主要是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具体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意识具有能动的理论、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理论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论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制度功能的理论、文化功能的理论、社会规范作用的观点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多方面的政治功能提供了宽泛的理论论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政治文化功能的阐述和分析,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提供了直接性的理论论证。在对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论文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具体构成和现实作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教育、政治指导、政治整合、政治维护、政治批判、政治激励等多重功能。这些功能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功能。其中,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是对人民群众政治素质的提高方面所发挥的教化、培育等作用;政治指导功能主要在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所起的指教、导向、保证方面的作用;政治整合功能主要是针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和民众思想观念多样化所发挥的规整、统摄、容和、引领等方面的作用;政治维护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对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发挥的论证、认同、维系等方面的作用;政治批判功能主要是对落后、错误、腐朽、反动的社会思潮及思想观点进行的回应、批驳、抵制、斗争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政治激励功能主要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及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发挥的鼓舞作用。这样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认识进一步明朗化、系统化。论文的下半部分主要是探索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现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在实现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主要有:经济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冲击、西方国家的西化、分化战略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危害性、市场化带来的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冲击、网络化的负面效应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造成的损害、“非意识形态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现造成的冲击、各种各样的错误言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应对挑战、解决问题,论文探索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途径,这些途径主要包括:通过理论创新途径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现提供动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现提供保证;通过舆论途径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提供导向和推动力;通过文化途径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撑力;通过国民教育途径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提供重要阵地,通过思想宣传队伍建设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提供人才保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现不仅需要畅通的宏观途径,更需要科学有效的微观、具体的实现方式,本论文还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具体探索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现方式,这主要包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方式;树时代先锋、学习先进典型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式;说服教育、民主沟通方式;直面现实、理论热点面对面方式等,这些方式有很强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在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在结论部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初步的概括。
刘攀[5](2011)在《基于区域差异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学术界与决策制定者也逐步达成共识,认为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经济模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能源紧缺等问题逐渐凸显,环境恶化日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胡锦涛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新颖的课题,低碳经济预示着经济发展的一种未来形态,其核心是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以建立全新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其关键在于相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我国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幅员广阔,地理、历史等许多因素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各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国家制定的各项低碳经济政策在不同区域会产生何种效果,这都将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全文包括绪论部分,共八章。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了本文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对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结构安排,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基本思路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本文的可能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介绍。第二章:相关研究理论基础。本章归纳总结了低碳经济、区域经济、环境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区域发展理论特别是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思想是本文研究低碳经济在不同区域产生不同效果的理论基础;环境与资源经济理论是明确人类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既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又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经济理论是对低碳经济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的一种补充。相关理论对低碳经济进行的详细阐述,将为后续的研究进行铺垫和方法上的准备。第三章:低碳经济的缘起与探索。回顾了人类社会由低碳农业社会向高碳工业社会以及未来迈向低碳创新社会的社会发展历程。介绍了人类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过程,分析了低碳经济理论由可持续理论的孕育、发展到诞生的探索道路,继而介绍了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经验,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能源结沟、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与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四章: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衡量与比较。本章通过从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化程度、政府对于低碳政策的支持程度以及生态环境的低碳禀赋程度三个方面入手,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的多维度、多层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套较为准确、客观的反映区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的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对我国各个省份进行测量后,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处于领先水平,西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属于中等水平,而中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则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待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发现,东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低碳化程度较高,其制约因素是低碳资源禀赋较低;西部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这主要是由于低碳资源相对丰富,但是经济发展低碳程度相对较低,是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中部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落后产业的转移,又没有西部丰富的低碳资源,所以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最低,是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第五章:中国区域低碳经济政策模拟模型的构建。本章利用一般均衡模型CGE的基本理论,将具有控制低碳政策的模块植入其中,并通过模型调整,构建了具有反映不同政策模拟不同区域作用的中国区域低碳经济政策模拟模型。第六章:区域差异下的低碳经济政策模拟与情景分析。结合上章所建立的模型,本章将碳税、重工业出口退税、征收化石能源从价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CDM项目等多项措施进行模拟。通过模拟本章发现,低碳政策在不同区域将产生不同作用。根据模拟结果,实施碳税将会对三大区域的宏观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实施碳税将显着的降低单位GDP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施建设重工业退税政策将对中部和东部地区产生较明显的影响,GDP、就业和福利水平会相应下降,西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实施降低重工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等政策,对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将会产生较为明显提振作用,但是能源部门和重工业部门将会产生明显的损失;发展CDM项目将对西部和中部的节能减排产生较为明显的作用。第七章: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与政策建议。确定了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的路径,对中国三大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突破口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东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资源和能源型产业比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社会活动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突出以及低碳资源开发潜力有限,其发展重点应该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以及化解资源瓶颈有所突破。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总体综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业集聚发展不充分,其发展重点是提高自然资源开发效益中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方面有所突破。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统意识较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较弱,生态环境脆弱,其发展重点是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特殊产业方面有所突破。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提出论文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对分析我国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不同政策在各个区域的政策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中央政府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地方政府的响应措施提供了战略性参考。
杨宏波[6](2011)在《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锦涛人才思想是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纷繁复杂的大形势下,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背景下,以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人才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才问题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人才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博大精深,高屋建瓴,科学严谨,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人才篇”,是我国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指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本论文通过对胡锦涛人才思想形成的国内外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的回溯和梳理,阐述了科学人才‘观、人才重要地位、人才强国战略、人才素质的新标准、党管人才原则、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人才体制机制、人才发展环境等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基本构成,分析了胡锦涛人才思想体系的时代性、体系性、实践性、战略性等特征,探讨了该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价值,阐述了对如何以胡锦涛人才思想为指导,创新思想观念,围绕服务发展,提高人才素质,健全人才体制,营造发展环境等,以期提高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前瞻和分析。当下中国,正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宏观布局处于加速转型期,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真学习研究、深入贯彻胡锦涛人才思想,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加快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罗崇敏[7](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指出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董云鹏[8](2006)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及其主要的长期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与比较的方法首先找出了规定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全球化、经济知识化、经济市场化、小农户经营的大国农业和公有制为主的产权演进路径这些主要因素。进而运用增长因素理论、阿罗——德布鲁范式之模型方法、案例实证分析等,对这些因素影响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回答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的规定性,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工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中国工业化历程按发动类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年—1980年,为政府发动类型,其目标为强国;第二阶段为1980年以后,其发动类型逐渐由政府发动转换为在政府主导下由企业家发动为主,工业化的目标也逐渐从强国转变为富民。论证了正是工业化目标的转变催生了中国被称为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这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从内部启动的成功的制度变革。这表明中国的制度变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此,在中国新型工业道路特征研究中,引入了产权演进路径因素,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是从国有产权占主体地位的初始条件下展开的,并将由国有、私有两种产权共同推进。这一演进路径决定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有企业的功能更多是创造公平和秩序,而私有企业更多地去创造效率。 (2)引入了经济市场化因素,深入研究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对中国工业化类型产生的影响。结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中国工业化的发动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家将逐步成为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发动者。案例分析指出了企业家资源的丰富程度成为工业化动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提出了创造企业家资源的条件和企业家作用充分发挥的激励方式;同时指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成为资源配置的主渠道,得出了现代金融体系成为影响工业化效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 (3)引入了经济全球化因素,全面地分析了从以民族国家为经济体系单位,到以全球为经济单位的世界经济体系的重构,给中国工业化带来的影响。结论是:中国工业化的推动者——企业,面对的竞争对象从国内企业变为国际性的跨国大公司。因此要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强健工业化的推动者,中国也必须建立大企业制度,并用日本、韩国的实例证明。同时研究证明:在世界金融一体化情况下,如果中国金融体系管理松懈,给中国货币经济系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构成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安全威胁。提出了防范金融
胡苗结[9](2005)在《基于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域创新文化支撑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选题源于安徽省铜陵市重点软科学项目《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研究》。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型中十分特殊的一类城市,其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需要高效的区域创新文化支撑环境。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经济学原理,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研究的先进成果,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建立服务于区域特色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创新文化支撑体系。该文重点论述了创新政策支撑体系、科技中介支撑体系、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和中小企业的企业创新文化体系。最后,作者结合课题需要,选择资源型城市代表——安徽省铜陵市进行了实证分析。资源型城市通过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域创新文化支撑体系,不仅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更重要的是资源型城市通过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才能真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孙万菊[10](2005)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生产、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界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是人类经济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界限以及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融合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文化主权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提出的主张。一般意义上,发展中国家在提及文化主权问题时,主要是指对本国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特性方面拥有的排它的最高权力。具体说来,文化主权是指现代民族国家将本民族文化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本民族文化所拥有的最高和独立的权力和权威。 当今世界的国家主权观是包括经济主权、政治主权和文化主权在内的综合主权观。在诸种国家主权中,文化主权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显着的地位。文化主权并不否定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它所要强调的是它已经是一种独立的主权意志,而不再只是被看作后两者的掩饰和伪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扩张和对文化主权的挑战。15世纪初伊比利亚人的航海活动中宗教和文化扩展是其主要动力。近代西方拓展世界市场时具有的强烈文化扩张倾向。冷战时期,文化扩张与政治经济结合在一起。冷战结束后,西方文化霸权与文化扩张意识突现。发达国家提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来为自己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扩张辩解,借助文化全球化推行文化霸权,通过网络发展的优势,侵蚀别国的文化主权,这一切使得文化主权与经济主权、政治主权所不同,具有发散性、多面性、对主权侵蚀的隐秘性的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国与国之间、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竞争已经由“冷战”时期的军事实力的竞争转变为以经济与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论培育创新性资源对迎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培育创新性资源对迎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学技术思想 |
1.4.2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 |
1.4.3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 |
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 |
2.1.1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 |
2.1.2 科技创新源于社会需求并推动着经济发展及阶层变化 |
2.1.3 科技人才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 |
2.1.4 技术异化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的产物 |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借鉴 |
2.2.1 以道驭技的技术伦理思想 |
2.2.2 经世致用的科技价值观 |
2.2.3 义利合一的技术认识论 |
2.3 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理论的合理借鉴 |
2.3.1 科学社会功能理论 |
2.3.2 科技异化批判理论 |
2.3.3 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 |
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
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3.1.1 我国面临着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
3.1.2 建国初期我国科学技术实力落后 |
3.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
3.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3.2.1 和平与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推动着全球化发展 |
3.2.2 科学技术发展面临市场经济与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
3.2.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3.3.1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面临突破 |
3.3.2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科学技术的需求 |
3.3.3 十八大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
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科学技术的功能属性 |
4.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1.2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
4.1.3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
4.1.4 科学技术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基础 |
4.2 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 |
4.2.1 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变革 |
4.2.2 高新技术发展引领科技创新 |
4.2.3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 |
4.2.4 科技创新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 |
4.3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 |
4.3.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4.3.2 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 |
4.3.3 人才强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4.3.4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 |
4.4 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需求 |
4.4.1 科技体制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制度保障 |
4.4.2 科技体制是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
4.4.3 科技体制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内容 |
4.4.4 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
4.5 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防范 |
4.5.1 发展科学技术服务人民大众造福全人类 |
4.5.2 科学技术要为人类服务而不能威胁人类本身 |
4.5.3 坚持以人为本使科技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
4.5.4 依靠科学技术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并推动绿色科技发展 |
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实践价值 |
5.1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征 |
5.1.1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
5.1.2 历经考验的实践性 |
5.1.3 坚持不懈的创新性 |
5.1.4 特色鲜明的民族性 |
5.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价值 |
5.2.1 推动科技创新环境优化 |
5.2.2 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 |
5.2.3 引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 |
5.2.4 指明科学技术风险防范路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结构与内容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国际代工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1 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理论 |
2.1.2 产品内贸易理论的演进 |
2.1.3 全球价值链理论体系的演进 |
2.2 本土代工企业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企业能力理论 |
2.2.3 网络组织理论 |
2.3 俘获型网格下本土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文献综述 |
2.3.1 本土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评述 |
2.3.2 本土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的研究述评 |
2.3.3 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战略的实证研究评述 |
2.4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文献综述 |
2.4.1 价值网理论的产生及演进 |
2.4.2 全球价值网格的内涵界定 |
2.4.3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基础及障碍 |
2.5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在代工企业升级中运用的文献回顾 |
第3章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与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的互动机理研究 |
3.1 全球价值网格价值创造机理分析 |
3.1.1 全球价值网格的系统结构 |
3.1.2 全球价值网格的价值创造特征 |
3.1.3 全球价值网格的价值创造效应 |
3.1.4 全球价值网格价值权力攫取的支撑要素 |
3.2 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的动态能力形成机理 |
3.2.1 本土代工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的动因 |
3.2.2 本土代工企业培育动态能力的商业生态系统 |
3.2.3 “三位一体”的本土代工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理 |
3.3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与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的关联机理 |
3.3.1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一般路径 |
3.3.2 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的一般路径 |
3.3.3 基于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演化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基于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模型建构 |
4.2 “要素—能力—升级绩效”模型的理论依据 |
4.2.1 本土代工企业全球价值网格的构建能力分析 |
4.2.2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支撑性要素分析 |
4.2.3 基于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绩效分析 |
4.3 “要素—能力—升级绩效”模型的理论假设 |
4.3.1 全球价值网格的构建能力对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绩效影响的假设关系 |
4.3.2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支撑性要素对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绩效影响的假设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 |
5.1.2 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 |
5.2 变量的测量 |
5.2.1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能力变量的测量 |
5.2.2 全球价值网格构建支撑性要素变量的测量 |
5.2.3 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绩效变量的测量 |
5.3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 |
5.3.1 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2 数据合并的有效性分析 |
5.4 研究方法简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对策启示 |
6.1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1.1 变量的信度检验 |
6.1.2 变量的效度检验 |
6.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2.1 研究假设检验 |
6.2.2 检验结果解释 |
6.2.3 实证研究结果总结 |
6.3 本土代工企业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对策启示 |
6.3.1 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核心业务促使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演变 |
6.3.2 创建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供应链协同整合平台 |
6.3.3 政府作用的发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观点与研究结论 |
7.1.1 主要观点 |
7.1.2 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基于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机理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概况 |
1.2.1 国外研究与实践概况 |
1.2.2 国内研究与实践概况 |
1.2.3 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构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研究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理论分析 |
2.1 物流产业理论 |
2.1.1 物流产业内涵 |
2.1.2 物流产业特征 |
2.1.3 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 |
2.1.4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
2.2 城市群理论 |
2.2.1 城市群的概念研究与范围界定 |
2.2.2 城市群的类型 |
2.3 竞争力理论 |
2.3.1 竞争力的涵义 |
2.3.2 竞争力的特征 |
2.3.3 国内外竞争力理论 |
2.4 城市群竞争力的内涵 |
2.4.1 城市群竞争力的含义 |
2.4.2 城市群竞争力的特征 |
2.4.3 城市群竞争力的要素 |
2.5 城市群竞争力的要素作用机理 |
2.5.1 中心城市功能的作用机理 |
2.5.2 区域经济实力的作用机理 |
2.5.3 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机理 |
2.5.4 产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机理 |
2.5.5 科技与人才的作用机理 |
2.5.6 基础设施的作用机理 |
2.5.7 对外开放的作用机理 |
2.5.8 居住环境的作用机理 |
2.5.9 政府作用的作用机理 |
2.5.10 国家政策的作用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 |
3.1 物流产业与空间集聚 |
3.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发展 |
3.1.2 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 |
3.2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物流产业的基础 |
3.2.2 物流产业对城市群经济的支撑作用 |
3.3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基础设施的关系 |
3.3.1 城市群基础设施是物流产业的基础 |
3.3.2 城市群基础设施有助于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 |
3.4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科学教育的关系 |
3.5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人民生活质量的关系 |
3.5.1 提高城市群人民生活质量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
3.5.2 提高城市群人民生活质量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3.6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对外开放的关系 |
3.7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环境保护的关系 |
3.7.1 城市群环境是物流产业的关键资源 |
3.7.2 城市群环境保护是物流产业国际化的保证 |
3.7.3 城市群环境保护是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现状研究 |
4.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历程 |
4.1.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 |
4.1.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
4.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状况分析 |
4.2.1 因子分析模型及因子负载的统计意义 |
4.2.2 城市群竞争力水平指标体系的设置 |
4.2.3 城市群竞争力发展水平评价 |
4.3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4.4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 |
4.4.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4.4.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的现状 |
4.5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4.5.1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综合分析 |
4.5.2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综合评价 |
4.6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
4.6.1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优势 |
4.6.2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劣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流产业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关联分析 |
5.1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 |
5.2 灰色系统理论与广义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5.2.1 灰色系统理论 |
5.2.2 广义灰色关联模型及计算 |
5.3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联分析 |
5.3.1 基础数据分析 |
5.3.2 关联度分析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对策 |
6.1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 |
6.1.1 物流产业发展的原则 |
6.1.2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 |
6.2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定位 |
6.3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1 基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2 基于城市群基础设施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3 基于城市群科学教育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4 基于城市群人民生活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5 基于城市群开放程度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6 基于城市群环境保护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4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
6.4.1 城市群物流网络化运输体系 |
6.4.2 城市群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 |
6.4.3 城市群物流绿色环境体系 |
6.5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6.6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人才建设建议 |
6.7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环境建设建议 |
6.7.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硬环境建设 |
6.7.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软环境建设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及实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目标、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
四、 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五、 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六、 本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 |
(一) 意识形态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基本观点 |
一、 深刻分析了意识形态对统治阶级利益的遮蔽功能 |
(一)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虚假观念掩盖了阶级统治的本质 |
(二) 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特殊利益普遍化对民众产生一种蒙蔽作用 |
(三) 商品拜物教掩盖了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 |
(四)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抽象概括也会产生迷惑作用 |
二、 明确指出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支配和控制功能 |
(一)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二)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社会思想领域起着支配作用 |
三、 全面阐述了意识形态对统治阶级利益的辩护和维护功能 |
(一) 意识形态对统治阶级的利益具有论证和辩护功能 |
(二) 意识形态发挥着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 |
四、 具体论述了意识形态对革命斗争的政治指导功能 |
(一) 哲学革命是“政治崩溃的先导” |
(二) 进步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 |
五、 科学论证了意识形态对历史发展的政治推动功能 |
(一) 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合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二) “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亡” |
第二章 西方学者关于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多维阐述 |
一、 德·特拉西反神学目的下对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最初阐述 |
(一) 意识形态具有潜在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政治功能 |
(二) 意识形态内含着改造社会的政治功能 |
二、 卢卡奇“物化意识”视角下对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阐述 |
(一) “物化意识”对人具有控制作用 |
(二) “总体性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的政治教育功能 |
三、 葛兰西“文化霸权”和“市民社会”视域下的意识形态政治功能 |
(一) “文化霸权”下的意识形态政治控制功能 |
(二) “市民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政治维护功能 |
四、 卡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视阈中的意识形态政治功能 |
(一) 意识形态能够“为人们提供真知灼见” |
(二) “总体性意识形态”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政治功能 |
五、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视角下的意识形态政治功能 |
(一) 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新的合法性 |
(二)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统治的维护功能 |
六、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视角下对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阐述 |
(一)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构成 |
(二) 主导意识形态的政治统摄功能 |
(三)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各个要素在维护政治统治中的功能 |
七、 齐泽克“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意识形态政治功能 |
(一) 通过分析主体构建过程分析了意识形态政治教化功能 |
(二) 通过分析意识形态的三种状态具体阐述了意识形态政治教化功能 |
八、 对西方学者有关意识形态政治功能观点的简要评析 |
(一) 西方学者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理论的局限性 |
(二) 对于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现实启发性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学科理论论证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哲学论证 |
(一) 意识能动性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基本论证 |
(二) 认识能动性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具体论证 |
(三) 上层建筑反作用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直接论证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社会学论证 |
(一) 社会制度功能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提供了现实论证 |
(二) 文化功能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提供了广泛论证 |
(三) 社会规范作用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提供了宽泛论证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政治学论证 |
(一) 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的功能 |
(二) 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的功能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构成与现实作用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政治教育功能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教育功能的含义 |
(二) 在无产阶级成长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 |
(三) 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指导功能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指导功能的内涵界定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指导功能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各领域的政治指导功能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思想观点的政治整合功能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整合功能的含义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民众思想观念多样化的政治整合功能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政治整合功能 |
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错误落后的思想观点具有政治批判功能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身就蕴含着批判精神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当前各种错误思潮的政治批判功能 |
五、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政权的政治维护功能 |
(一) 意识形态普遍具有政治合法性作用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维护功能 |
六、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政治激励功能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提出奋斗目标给人民以精神激励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思想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在当前实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性 |
(一) 借助于经济全球化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我国 |
(二) 加入 WTO 后我国面临西方文化入侵的压力增大 |
(三) 跨国公司在意识形态传播中扮演着特殊角色 |
二、 西化、分化战略实施的危害性 |
(一)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基本状况 |
(二) 西化、分化演变战略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危害性 |
三、 市场化提出的挑战性 |
(一) 市场经济导致了我国社会多样化趋势 |
(二)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消极思想 |
四、 网络化效应的负面性 |
(一) 西方信息霸权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功能的实现构成现实压力 |
(二) 社会思潮通过网络传播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现提出直接挑战 |
(三) 各种有害信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现造成直接危害 |
(四) 网络对我国青少年成长带来明显负面作用 |
(五) 网络条件下对意识形态控制难度增大 |
五、 “非意识形态化”的侵蚀性 |
(一) “文明冲突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侵蚀性 |
(二) “意识形态终结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侵蚀性 |
(三) “普世价值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消解性 |
六、 一些错误言论的干扰性 |
(一)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些错误言论的表现形式 |
(二)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些错误言论的原因分析 |
(三) 错误言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干扰性 |
七、 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不丰富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舆论宣传工作不完善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 |
(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机制不健全 |
(五)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一些途径不顺畅 |
(六)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基本途径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理论创新途径 |
(一) 理论创新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二) 理论创新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一)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现实中的基本作用 |
(二)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宣传舆论途径 |
(一) 宣传舆论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二) 宣传舆论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互联网途径 |
(一) 通过互联网途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特点 |
(二) 网络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五、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文化途径 |
(一) 文化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二) 文化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六、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国民教育途径 |
(一) 国民教育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二) 国民教育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七、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队伍和人才支撑 |
(一) 思想理论宣传队伍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二) 发挥思想理论宣传队伍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作用的基本措施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的基本方式 |
一、 注重整合性的方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
(一)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二)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二、 具有示范性的方式:树时代先锋、学习先进典型 |
(一) 通过树立和学习先进典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
(二) 典型示范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三) 典型示范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三、 凸显实践性的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
(一)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二)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
四、 体现平等性的方式:说服教育、民主沟通 |
(一) 民主沟通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二) 民主沟通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五、 解疑释惑性方式:直面现实、理论热点面对面 |
(一) 理论热点面对面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作用 |
(二) 理论热点面对面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实现中的基本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基于区域差异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1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
2.1.1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实质 |
2.1.2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 |
2.1.3 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 |
2.2 区域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区域发展的内涵与研究范式 |
2.2.2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
2.2.3 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路径实证与解释 |
2.3 环境与资源经济相关理论 |
2.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2 资源经济理论 |
2.4 生态经济相关理论 |
2.4.1 生态经济学的重点研究问题 |
2.4.2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2.4.3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3. 低碳经济的缘起与探索 |
3.1 人类发展模式的回顾与反思 |
3.1.1 人类发展模式的回顾 |
3.1.2 对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
3.1.3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
3.2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探索历程与比较 |
3.2.1 美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
3.2.2 欧盟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
3.2.3 日本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
3.2.4 部分发展中国家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
3.3 我国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 |
3.3.1 低碳经济模式对政治的影响 |
3.3.2 低碳经济模式对环境与科技的影响 |
3.3.3 低碳经济模式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
4.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衡量与比较 |
4.1 低碳经济衡量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
4.1.1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4.1.2 低碳经济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法 |
4.1.3 低碳经济衡量指标体系计算方法的选择 |
4.1.4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
4.2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的计算与分析 |
4.2.1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计算的结果 |
4.2.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低碳化程度计算的结果 |
4.2.3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政府政策支持度计算的结果 |
4.2.4 中国区域经济低碳环境资源禀赋计算的结果 |
4.3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比较与分析 |
4.3.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低碳化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
4.3.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比较与分析 |
4.3.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低碳环境资源禀赋的比较与分析 |
5.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政策模拟模型的构建 |
5.1 CGE模型建模原理 |
5.1.1 CGE模型与一般均衡理论 |
5.1.2 CGE模型在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上的应用 |
5.2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CGE模型构建 |
5.2.1 生产部门的划分 |
5.2.2 模型的基本结构 |
5.3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SAM的编制 |
5.3.1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SAM的理论框架 |
5.3.2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SAM的数据来源和平衡方法 |
5.4 模型的计算机实现过程 |
6. 区域差异下低碳经济政策的模拟与情境分析 |
6.1 碳税政策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分析 |
6.1.1 碳税政策对不同区域的宏观经济影响 |
6.1.2 碳税政策对不同区域的节能减排的影响 |
6.1.3 碳税政策对不同区域的各部门的影响 |
6.2 重工业出口退税政策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分析 |
6.2.1 减少重工业出口退税对不同区域的宏观经济影响 |
6.2.2 减少重工业出口退税对不同区域节能减排的影响 |
6.2.3 减少重工业出口退税对不同区域各部门的影响 |
6.3 调整产业结构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分析 |
6.3.1 重工业比重下降对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 |
6.3.2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 |
6.4 发展清洁能源项目(CDM)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分析 |
7.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重点与政策建议 |
7.1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7.1.1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
7.1.2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分析 |
7.1.3 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 |
7.2 东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重点与政策建议 |
7.2.1 东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7.2.2 东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 |
7.2.3 东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 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重点与政策保障 |
7.3.1 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7.3.2 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 |
7.3.3 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重点与政策保障 |
7.4.1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7.4.2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 |
7.4.3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6)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1 胡锦涛人才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1.1.1 人才工作面临的国际背景 |
1.1.2 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
1.1.3 人才工作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
1.2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 |
1.2.2 列宁的人才思想 |
1.2.3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 |
1.2.4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
1.2.5 江泽民的人才思想 |
1.3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发展过程 |
1.3.1 酝酿阶段 |
1.3.2 形成阶段 |
1.3.3 成熟阶段 |
第2章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提出科学人才观 |
2.1.1 对人才定义和标准的新阐释 |
2.1.2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
2.1.3 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
2.1.4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
2.2 强调人才重要地位 |
2.2.1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
2.2.2 人才是确立我国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2.2.3 人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保障 |
2.2.4 人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社会健康和谐的根本源泉 |
2.3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2.3.1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是"人才兴国" |
2.3.2 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指向是建立"现代化强国" |
2.3.3 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 |
2.3.4 人才强国战略根本着眼点是"促进发展" |
2.3.5 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特点是"以人为本" |
2.3.6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协调" |
2.3.7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保障是"体制机制创新" |
2.4 提出人才素质的新标准 |
2.4.1 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2.4.2 对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2.4.3 对教师和青年学生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2.4.4 对广大妇女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2.5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
2.5.1 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 |
2.5.2 学习能力是基础 |
2.5.3 实践能力是根本 |
2.5.4 创新能力是关键 |
2.6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
2.6.1 抓好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宏观管理 |
2.6.2 抓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的研究和落实 |
2.6.3 抓好党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 |
2.6.4 抓好对人才工作的服务保障 |
2.7 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
2.7.1 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
2.7.2 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 |
2.7.3 围绕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培养一大批各类人才 |
2.8 建立健全人才体制机制 |
2.8.1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
2.8.2 创新人才流动和吸引机制 |
2.8.3 创新人才评价和选用机制 |
2.8.4 创新人才考核和激励机制 |
2.8.5 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
2.9 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
2.9.1 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 |
2.9.2 全力支持人才大胆创新 |
2.9.3 关心人才的学习和生活 |
2.9.4 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
第3章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大价值 |
3.1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基本特征 |
3.1.1 胡锦涛人才思想体现时代性 |
3.1.2 胡锦涛人才思想呈现体系性 |
3.1.3 胡锦涛人才思想彰显实践性 |
3.1.4 胡锦涛人才思想突出战略性 |
3.2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重大价值 |
3.2.1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创新发展 |
3.2.2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的重要创新内容 |
3.2.3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力支撑 |
3.2.4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根本保证 |
第4章 坚持以胡锦涛人才思想为指导抓好我国人才工作 |
4.1 准确把握十七大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
4.1.1 明确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 |
4.1.2 "四个尊重"的人才工作方针 |
4.1.3 提出深化和推进改革的要求 |
4.1.4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
4.2 把服务发展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
4.2.1 偏离发展人才工作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
4.2.2 偏离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动力 |
4.2.3 偏离发展人才工作的成果和效益无法检验 |
4.3 把树立科学人才观作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先导 |
4.3.1 走出具有高学历是人才的误区 |
4.3.2 走出人才高不可攀的误区 |
4.3.3 走出以成败论人才的误区 |
4.3.4 走出对人才求全责备的误区 |
4.4 大力加强各类各层次人才能力素质建设 |
4.4.1 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 |
4.4.2 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 |
4.4.3 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 |
4.4.4 突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点 |
4.5 不断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 |
4.5.1 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
4.5.2 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
4.5.3 进一步坚持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 |
4.5.4 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
4.5.5 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4.5.6 进一步健全人才权益保障机制 |
4.6 科学优化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氛围和环境 |
4.6.1 创建"公平公正"的人才法制环境 |
4.6.2 构筑"配套完善"的人才政策环境 |
4.6.3 建设"好中择优"的人才制度环境 |
4.6.4 打造"人尽其才"的人才创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7)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
六、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
三、边政学反思 |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
一、民族性 |
二、滞后性 |
三、不平衡性 |
四、复杂性 |
五、差异性 |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
一、梯度推进方式 |
二、中心辐射方式 |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六、科教兴边战略 |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
一、边疆经济特征 |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
一、城市化内涵 |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
四、边疆教化方略 |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兴边富民行动 |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8)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理论 |
2-1-2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2-1-3 经济增长因素理论 |
2-1-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1-5 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 |
2-2 工业化的类型与标准 |
2-2-1 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因素 |
2-2-2 工业化的类型 |
2-2-3 工业化的标准 |
2-3 国内工业化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建国后50年的工业化研究 |
2-3-2 2002年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之后的研究文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工业化的历程与目标分析 |
3-1 中国工业化历程回顾、差距与不足 |
3-1-1 1950年中国的工业化状况 |
3-1-2 中国工业化的发动类型 |
3-1-3 1950~1980年的中国工业化 |
3-1-4 1980~2000年的中国工业化 |
3-1-5 工业化的差距与不足 |
3-2中国工业化的目标与机遇 |
3-2-1 中国工业化的目标 |
3-2-2 中国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动者与企业家因素研究 |
4-1 企业家在中国工业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
4-1-1 经济资源配置者的地位 |
4-1-2 工业化源泉的作用 |
4-2 企业家资源产生条件与功能 |
4-2-1 企业家资源产生的条件 |
4-2-2 企业家人力资源的资本性特征 |
4-2-3 企业家才能发挥的激励方式 |
4-2-4 企业家的才能与其在企业的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新型工业化推动者与企业制度因素研究 |
5-1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组织的变革 |
5-1-1 中国企业面临的全球化竞争挑战 |
5-1-2 经济全球化要求构筑大企业组织 |
5-2 大企业体制形成的条件与方式 |
5-2-1 大企业体制形成的条件 |
5-2-2 大企业体制的组织形式 |
5-2-3 构建大企业体制的方式 |
5-3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工业化的关系 |
5-3-1 改革国有企业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
5-3-2 私有企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
5-3-3 国企、私企与中国工业化目标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与科技创新因素研究 |
6-1 科技创新体制对工业化的影响 |
6-1-1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特点 |
6-1-2 发达国家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 |
6-1-3 重塑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迫切性和原则 |
6-2 智力资本与创新管理 |
6-2-1 知识社会知识型劳动完成向资本的转化 |
6-2-2 知识型人力资本的特征 |
6-2-3 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创新 |
6-2-4 知识型工作者的激励方式 |
6-3 基于智力资本的增长模型 |
6-3-1 资本品中包含的知识驱动增长模型 |
6-3-2 人力资本驱动模型 |
6-3-3 包括R&D的三部门知识增长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因素研究 |
7-1 当前中国农业的角色与任务 |
7-2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任务 |
7-3 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
7-3-1 成本高和品质差 |
7-3-2 农户种植规模小的劣势 |
7-3-3 农业政策转变滞后 |
7-3-4 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所需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完善 |
7-4 日本农业购销和金融服务体系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启示 |
7-4-1 日本农协的功能 |
7-4-2 日本农协的组织 |
7-4-3 日本农协的销售与购买功能 |
7-4-4 日本农协的金融功能 |
7-5 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启示 |
7-5-1 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的法律基础 |
7-5-2 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系统的功能 |
7-5-3 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系统的运作方式 |
7-5-4 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三位一体的特点 |
7-6 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经营 |
7-7 中国的工业反哺农业在于技术与资金支持 |
7-7-1 中国建立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的间接反哺性 |
7-7-2 中国对农业进行补贴的直接反哺性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金融因素研究 |
8-1 金融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配置 |
8-1-1 金融市场的微观功能与资源配置 |
8-1-2 金融市场的宏观功能与资源配置 |
8-1-3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
8-2 金融与中国工业化的安全保证 |
8-2-1 源于世界金融一体化的金融风险 |
8-2-2 世界金融一体化中的金融安全 |
8-3 中国工业化进程对金融改革的要求 |
8-3-1 提高国际资本流动风险控制能力 |
8-3-2 建立适应世界金融一体化要求的汇率形成机制 |
8-3-3 资本项目开放的目的要明确、态度要谨慎 |
8-3-4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 |
8-3-5 银行业是中国金融深化改革重中之重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2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9-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及成果 |
(9)基于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域创新文化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城市技术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城市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研究 |
2.2.1 城市技术创新系统的理论来源 |
2.2.2 城市技术创新系统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文化支撑体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资源型城市创新政策支撑体系 |
3.2.1 创新政策概述 |
3.2.2 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
3.2.3 创新政策支撑体系构建 |
3.3 资源型城市社会(科技)中介支撑体系 |
3.3.1 科技中介服务业概述 |
3.3.2 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业现状和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3.3 科技中介服务业支撑体系构建 |
3.4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
3.4.1 人力资源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
3.4.2 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创新文化构建 |
4.1 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4.2 中小企业的企业创新文化构建 |
4.2.1 创新文化概念 |
4.2.2 创新文化构成 |
4.2.3 中小企业构建创新文化思路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徽省铜陵市区域创新文化支撑体系实例分析 |
5.1 背景资料 |
5.2 概要分析与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研究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10)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文化主权的内涵及其演进 |
第一节 文化主权的内涵 |
一、主权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二、文化主权的内涵 |
第二节 文化主权的演进 |
一、文化主权的提出及演进 |
二、文化主权与政治主权、经济主权 |
三、当代文化主权的特点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主权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冲击国家主权 |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分析与理论探源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
三、经济全球化对主权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扩张 |
一、经济全球化伊始的宗教和文化扩张 |
二、近代西方拓展世界市场时具有的强烈文化扩张倾向 |
三、冷战时期,文化扩张与政治经济结合在一起 |
四、冷战结束后,西方文化霸权与文化扩张意识突现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主权理论面临的新挑战 |
一、西方理论界对文化主权的挑战 |
二、文化全球化凸现文化主权问题 |
三、当代西方的文化霸权战略 |
四、网络发展对文化主权的侵蚀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维权机制 |
第一节 维护文化主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
一、维护文化主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
二、文化主权与文化认同 |
第二节 增强文化适应性 |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新形势 |
二、主动理解各种文化 |
第三节 提高文化竞争力 |
一、文化竞争应纳入国家战略视野 |
二、综合国力不能忽视文化竞争力 |
三、积极参与文化竞争的方式和手段 |
第四节 发挥文化整合的主动性 |
一、文化整合的内涵 |
二、面向21世纪的文化整合 |
第五节 积极开展文化创新 |
一、文化创新的意义 |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维权 |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主权发展面临的形势 |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
二、经济全球化挑战我国的文化主权 |
三、加入WTO与我国文化主权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主权建设的基本宗旨 |
一、坚决扞卫文化主权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
二、中国文化主权建设的基本宗旨 |
第三节 中国文化主权建设的对策选择 |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
三、大力发展网络文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培育创新性资源对迎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任文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8(12)
- [2]基于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机理研究[D]. 郑琼娥. 华侨大学, 2014(01)
- [3]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系研究[D]. 陈鹏. 长安大学, 2013(07)
- [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及实现形式研究[D]. 申文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5]基于区域差异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刘攀. 西南财经大学, 2011(12)
- [6]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D]. 杨宏波.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9)
- [7]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8]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董云鹏.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4)
- [9]基于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域创新文化支撑体系研究[D]. 胡苗结. 合肥工业大学, 2005(05)
- [10]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D]. 孙万菊.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