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竞争中的信任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赵颐淇[1](2020)在《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与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业动机是创业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它促使具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个体进行创业。先前关于创业动机的文献都集中在财富、个人发展、满足感和幸福感等利己动机上。然而,一些人之所以选择创业,除了利己动机以外,也被利他动机所驱动,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处于某些困境中的特定人群产生了强烈的同理心。但以往研究很少关注营利性企业创业者的利他动机。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不一定相互排斥或对立,而是相对独立的,甚至可以是积极相关的,创业者可能同时具有利己和利他动机。现有创业研究侧重于单一动机,但创业个体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行动动机,探索创业者的动机是如何组合成不同特征,不同动机组合是如何影响创业过程的也很重要。以往创业动机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企业发展过程的单个阶段,即初创期、成长期或退出。然而,创业者的动机可能会随着奋斗的不同阶段而改变。事实上,在对微软和巴塔哥尼亚两家企业的研究中发现,其创业者在创建和发展他们的组织的过程中经历了动机的重大转变。虽然基于不同阶段的研究解释了创业行为的独特方面,但专注于某一阶段的研究使该领域缺乏一个整体框架来理解各种动机如何影响创业过程。因此,把创业过程划分成连续的阶段,研究每一阶段创业者创业动机的作用机制,最终拼接成创业动机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创业者创业动机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也值得我们关注。以领导者为对象的研究发现,一个领导者转变为负责任的领导需要经过触发事件的激发。触发事件通过重新排列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次序,引发了领导者道德价值观的巨大转变,将其价值观从自我提升转变为自我超越的价值观。那么,触发事件会不会也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动机发生演化的原因呢?创业者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和提升,会使其更关注他人的福祉,从而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公众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议题关注度的上升,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CSR并开始采取行动。但每年都有知名品牌被指控在CSR方面误导或欺瞒公众,比如,漂绿。企业的“漂绿”行为一旦曝光,将会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和购买意愿,危及企业财务绩效。与有“漂绿”行为的企业相对应的是负责任企业。致良知四合院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研发了一系列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家把利益他人的心融入产品和服务,让企业家们甘愿承担自己的历史和社会责任。两类不同的企业,有“漂绿”行为的企业和参与致良知四合院学习的企业,其创业者最初的创业动机分别是什么,在创业过程中,创业动机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两类企业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和创业过程,以及其创业动机对企业伪善或负责任声誉的影响机制值得探讨。本文以登上《南方周末》“漂绿榜”的企业和参与致良知四合院学习的企业的创业者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发展过程中三个连续的阶段——初创期、瓶颈期和突破期,探析创业者创业动机的演化路径与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借鉴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法,探明初创期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作用过程;其次,运用生命故事法,发掘瓶颈期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的路径,识别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的原因——触发事件;再次,运用借鉴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法,明晰突破期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作用机制,把三个阶段拼接成创业动机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构建创业者利他动机感知对企业伪善的影响模型,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创业者利他动机感知与企业伪善的关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沟通和实施行为与前两者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驱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多种利他动机对企业伪善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沟通确实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企业伪善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后者不会直接对企业伪善产生显着影响。本文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的,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梳理了本文的研究内容,阐述了研究思路,确定了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用citespace绘制了创业动机的知识图谱,其次对创业动机、创业动机演化路径、创业动机演化原因、CSR宣传沟通与CSR实施行为、企业伪善等核心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找到了文章的研究方向。第三章为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采用借鉴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方法,将文本编码与理论框架相结合,提炼创业者创业动机的类别和维度,识别出初创期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以及创业过程。第四章为瓶颈期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及原因研究。利他动机的分类——积极利他动机、中立利他动机和消极利他驱动,可以组合成8种不同的情形,通过文本挖掘等统计分析,识别创业者创业动机的演化路径,并统计每条路径出现的频次。通过生命故事法,识别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的原因——触发事件,界定和归纳了触发事件的概念和分类,明晰了触发事件的作用机制。第五章为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登上《南方周末》“漂绿榜”的企业和参与致良知四合院学习的两类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分别识别突破期两类企业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作用机制。第六章为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和结构方程相结合的方式,验证第五章构建的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探析利他动机感知对企业伪善的影响。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文章的主要结论,归纳理论启示和实践启示,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的研究展望。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拓宽了整合理论和工具理论的研究边界。在中国情境下考察了持整合观(即积极利他动机)和持工具观(即中立和消极利他动机)的创业者,其创业动机对企业伪善的影响,并发现同一个创业者可以同时持有整合观和工具观。为创业动机的整合观和工具观在创业者个人层面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第二,扩展了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研究的时间跨度。以往创业动机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企业发展过程的单个阶段,本研究通过纵向研究,在三个连续的阶段——初创期、瓶颈期和突破期,持续探究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作用机制,以一个整体框架,更完整地描述了创业动机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第三,丰富了触发事件的研究领域。发现了触发事件是中国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的驱动因素,触发事件对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原因的解释,为中国本土化的创业动机演化原因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拓展了企业伪善的研究领域。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沟通和实施行为角度,追溯了企业伪善背后的决定因素,即创业者的工具性利他动机,并从消费者感知和归因的角度评价了企业伪善,更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最终效果。第五,开发了CSR实施行为的测量量表。现有研究中,CSR实施行为的测量工具较为匮乏,本研究以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CSR行为的实施广度和实施强度两个维度来评价CSR实施行为,丰富了CSR实施行为的测量工具,为未来开展CSR实施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胡宛抒[2](2020)在《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我国发展进入经济新常态,多种矛盾激化,改革面临较大麻烦,而创新就是将这些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地创新研究,实现突破。因此要想在新形势下的企业竞争中角逐,就必须促进创新,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领导能力也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原因。错误的领导方式会限制员工的创新行为,相反的,将会提升员工方面的积极性,表现出更加旺盛的创新活力。此次论文重点研究的是服务型领导和下属工作人员创新行为所具有的关系,这同样为此次课题分析的重要目标,将领导认同作为中介效应,权力距离作为调节效应。根据国内外成熟的量表对本研究的调查问卷进行设计,对面向服务型领导、领导认同、权力距离以及员工的创新行为进行分析和验证,最后通过研究,可知:(1)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在进行管理时方式为服务型领导方式,其程度越高,越能激发出员工的创新行为;相反的,要是服务型领导管理方式程度越低,员工创新行为就不能很好的被激发出来。(2)在服务型领导对创新行为发生影响机制的情形中,具备中介效果的属于领导认同。此次课题分析中,将会基于这种中介要素开始,从该角度出发,对两者进行探讨,经过研究假设得到如下验证: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的是领导认同;服务型领导在领导认同的中介影响下,其对于员工下属的创新活动具备明显的正面影响。(3)这种领导模式在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中,权力距离具有调节效应。当权力距离较高时,领导的作风更专制。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做某一决定,不会与员工协商,即使领导者在进行管理时选择了服务型管理模式,但领导者更专制。同样的会降低员工表现创新行为的可能性;相反的,当权力距离较低时,领导的作风更为民主,在大多数情况下,领导做某一决定,会考虑与下属协商进行,领导采取服务型管理方式会增强员工的领导认同感,对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冯婉君[3](2020)在《协同创新视角下制造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HBG制造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已成为成为当今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共同目标追求。而随着科技的全球化跨越式的发展,企业价值单从自身发展已经不能跟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单个企业主体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多主体相互创新协同发展才是未来价值创造的发展方向。本文的协同创新是企业与社会其他主体在产、学、研、政方面深度合作的一种新兴发展模式,各主体相互协同合作,通过彼此合作关系的发展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协同创新网络。本文从协同创新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各主体在协同创新网络中相互协同对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然后阐述了企业价值、协同创新网络和知识资本的相关理论。根据以上理论研究协同创新视角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理论以及企业价值的发展前景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并根据假设内容建立企业价值初始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完成初始数据的搜集。运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不符合的题项剔除。然后借助Amos21.0软件对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下的各个指标进行逐一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剔除不符合的指标,运用Amos21.0软件对剔除后的剩余全部指标进行新一轮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直至达到满意的结果,得出最后的指标体系。随后在模糊数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确定的指标体系以及协同创新的理论构建了协同创新视角的企业价值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到实际的企业案例分析中去,运用已建立好的评估模型对HBG制造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依据模型的评估结果,给出提高HBG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对策建议。通过对HBG制造企业价值的评估实证分析,对协同创新网络视角下的企业价值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得出多主体相互协同对企业价值增值有巨大推动作用。
卡佳[4](2020)在《美国快餐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 ——以肯德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营销策略也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极具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的市场综合体,吸引着众多的跨国餐饮投资经营。但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民族众多、地源辽阔的国家,中国的餐饮市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因此,基于产业周期理论和本土化营销理论,通过梳理产业周期理论和本土化理论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及应用研究,找到美国快餐企业发展的理论之路。对美国快餐企业进行调查并对其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同时,中国的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跨国餐饮企业的加入给中国餐饮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很多学者与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反思、对比,研究国外餐饮企业发展历程、经营特点,总结出一些知名的跨国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成功经验,给中国的餐饮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对中国现阶段而言,跨国企业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和加快了中国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创新的步伐。因此关注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营销实战经验,总结其成功的营销理论,对中国餐饮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中国企业应该向跨国公司学习其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不断提高营销本土化的理念与自身的经营水平,同时把文化元素和民族情怀融入到一日三餐中,润物细无声之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东方文明的美带给世界。
王晓雪[5](2020)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商业化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政府购买服务的兴起与发展被认为是社会组织发展的新要素和新契机。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社会组织肩负起分担政府部分公共服务供给压力的重任,在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最优化调动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尽管表面上看社会组织的发展势如破竹,资金不足仍是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过于依赖政府拨款、筹资渠道狭窄、自创型经营收益少等制约了其更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社会组织试图通过控制资源依赖改变“被救济”的外部供血模式,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社会组织从自身能力建设出发,以达成公益使命为目标,以商业化的资金和管理为手段的创新发展模式悄然兴起已成趋势。本文以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商业化行为为分析主体,第一章对本文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具体阐释政府、市场、志愿失灵理论,公益产权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第二章从社会组织、市场、政府三个维度全面把握社会组织经营行为的动因,社会组织商业化是资源筹集渠道受限、市场经济下的强势竞争、政府购买服务的固有缺陷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章详细论述商业化实现手段—开源造血、内敛管理,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综合分析发现,社会组织发展阶段和背景、运营能力、政社关系、受不同主体的扶植程度会直接抑或间接影响经营水平和效率。第四章用一分为二的角度剖析商业行为的影响,一方面,商业活动有利于满足资源和需要的导向、保持财务和使命的稳定、促进生存和运营的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监督弱化虚化、约束机制不畅、组织风险与溢出效应、动员式参与与承接力不足的问题,制约了社会组织商业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进一步论述商业化存在的风险,使命和目标可能会被替代,滋生腐败“温床”,从而弱化组织形象和公信力,也会产生投资失败、运营危机等问题,影响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为此,第五章针对社会组织在承接公共服务中的商业化风险和问题,从政府、社会组织、社会维度提出针对性建议,具体来说:从政府层面来说,完善政策环境,合理规制商业行为;从社会组织层面来说,优化内部治理结构,设置营利底线,加强组织能力建设;从社会层面来说,健全社会多元监督、公共参与体系。
周杰[6](2019)在《竞合关系视角下的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竞争日趋全球化,技术革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必须快速地开发新产品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基于知识和速度的竞争使得企业考虑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采用合作创新的方式提升产品开发的速度。战略联盟合作创新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模式之一,成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合作创新模式、影响因素、绩效等因而成为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研究的重点,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随着联盟理论的发展和战略联盟合作创新实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要从参与联盟的企业层次来解释企业通过联盟获得的绩效差异,联盟能力的研究已被认为是战略联盟研究领域非常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从联盟能力视角对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的机理进行解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作为企业层次的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联盟能力对于联盟成功、联盟绩效等方面的显着影响已经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但其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考虑到战略联盟中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从竞合视角考虑联盟管理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本研究从竞合关系视角出发,针对联盟运行阶段的联盟管理能力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机理进行研究,构建了“联盟管理能力—企业间竞合关系—知识转移—合作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对研究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包括资源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理论,对战略联盟研究视角、竞合关系、合作创新、联盟能力和知识转移等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联盟企业间的竞合关系视角出发,构建了本文研究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共收集调查问卷169份,采用SPSS17.0和AMOS21.0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研究要求,进而采用多元层次回归、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等方法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联盟管理能力由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联系能力三个维度构成,企业间竞合关系包括合作、竞争两个维度。(2)联盟管理能力与合作显着正相关,与竞争显着负相关,即联盟管理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越有利于缓解企业间的竞争。(3)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与知识转移都显着相关,合作与知识转移显着正相关,竞争与知识转移显着负相关,即企业间合作有助于知识转移的实现,而企业间竞争会对知识转移产生阻碍作用。(4)联盟管理能力通过影响企业间竞合关系影响知识转移,进而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竞争、合作在联盟管理能力和知识转移中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联盟管理能力通过企业间竞合关系(竞争、合作)和知识转移的连续中介作用影响合作创新绩效。与其他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着力构建“联盟管理能力—企业间竞合关系—知识转移—合作创新绩效”整合模型,借助连续中介模型挖掘出联盟管理能力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真实体现了战略联盟合作创新活动中企业间关系本质,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联盟管理能力对于联盟企业间竞合关系、联盟创新活动的影响,为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为战略联盟合作创新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2)本研究探讨联盟管理能力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机理,期望从联盟管理能力层面解释竞合关系所导致的合作创新绩效的差异,以破解基于竞合的创新困境。相较以往关于联盟能力的研究较多侧重于对联盟能力的解析以及对能力如何用于管理联盟的前端研究,且围绕联盟管理能力的实证性研究偏少的局限,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联盟管理的后端,剖析了联盟管理能力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有助于增强对联盟管理能力效用论的理论解释,基于联盟管理层面丰富战略联盟理论的内涵。(3)突破以往基于合作视角探讨联盟管理及其绩效作用的传统研究观点,以及少数基于竞争视角的联盟管理分析,整合上述两个视角引入竞合关系视角以深入解析联盟合作中潜藏竞争的动态关系本质,充分考虑竞争、合作关系对联盟活动产生的不同影响,探究联盟管理能力经由竞合关系影响合作创新的作用机理,有助于整合微观(企业)、中观(关系)层面挖掘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机理,体现了企业与联盟之间的互动、共生。本文推进了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的进一步研究,丰富和完善了战略联盟合作创新、联盟能力、竞合关系等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深度,对今后的相关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能够为企业的战略联盟合作创新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
吴家骅[7](2019)在《数据驱动型企业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算法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型企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类型。在数据驱动型企业的竞争过程中,经营者集中(以下简称“集中”)成为一种常见的发展手段。但是,数据驱动型企业的集中不断面临挑战。自Google收购Double Click公司以来,Facebook收购WhatsApp案、滴滴公司收购Uber案、Grab收购Uber案等一系列数据驱动型企业集中案件在社会上引起高度关注。面对这些案件,审查机构遇到的困难中首先就是申报标准问题。传统的申报标准的明确性似乎有些下降,较难适用。但更主要的难点还不在于此,相关市场的界定、市场力量的评估和竞争影响评估等,都成为颇具争议的方面。相关产品市场和相关地域市场的边界模糊、多边市场复杂和平台竞争造成了相关市场界定的困难;数据对市场影响程度不明、市场份额指引性下降和新技术的运用使市场力量评估不易;迅速变化的竞争模糊了竞争的本质,以致影响了竞争影响评估。综上所述,这些困难与数据驱动型企业所具有的网络效应、动态性竞争和破坏性创新等特点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结合国内外对数据驱动型企业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成果,尝试寻找有利于解决我国数据驱动型企业经营者集中审查问题的建议。首先,对于数据驱动型企业集中的反垄断审查理念进行探讨,主张应当以消费者福利的标准为审查理念,采取更为审慎和灵活的监管方式。为避免影响市场竞争,对于无法明确竞争影响的集中,审查机构应当容忍因允许集中而产生的错误成本,建议采用交易额标准,并探索消费者数量标准进行审查;其次,对于相关市场界定,主张要明确竞争实质,重视相关市场数量等因素,在双边市场,尤其在免费条件下淡化相关市场等界定;再次,对于市场力量评估,本文认为不能忽视数据在竞争中的作用,要全面考虑新技术、隐私等全部因素,并通过时间维度准确评价市场力量。同时,数据驱动型企业的市场力量也极有可能通过传导效应进行传递;最后,对于竞争影响评估,明确提出隐私是非价格竞争的维度,考虑以消费者福利标准作为衡量标准,全面考虑竞争的影响因素。作为本文的结论也是创新之处,提出了在对数据驱动型企业经营者集中案件作出审查决定时,审查机构应当比以往更加谨慎,以不影响市场竞争为前提,尽可能少地作出禁止集中的决定,通过附条件救济措施和加强事后监管的方式来代替禁止集中。
熊礼洋[8](2018)在《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对产品定价、质量以及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是市场学研究和行为运营管理研究的关注焦点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由以产品为中心转化为以客户为中心,消费者由过去被动式的接受产品逐渐变为主动式的选择产品。消费者地位的提高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决策中考虑影响消费者重复购买行为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寻求多样化行为通常是指消费者由于重复购买对此前消费过的产品会产生一定的餍足感从而降低其再次购买的意愿。本文在霍特林模型的框架下,通过博弈论理论和方法,讨论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对企业决定产品质量水平和定价策略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到供应链环境下,寻求多样化行为对供应链渠道选择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首先,在对称性双寡头竞争的情形下,即市场上企业品牌的影响力相同。当企业选择价格承诺策略时,企业第二阶段仅调整质量水平而不改变价格,发现企业第二阶段的质量水平高于第一阶段的质量水平,而当企业选择质量承诺策略时,企业第二阶段仅调整价格而不改变质量水平,发现企业第二阶段将制定较低的价格。研究发现,对称性双寡头竞争下寻求多样化行为加剧企业竞争并损害企业利益。此外,比较分析在何种情形下哪种策略占优。进一步拓展研究:1)不同方式刻画寻求多样化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影响;2)部分消费者存在习惯性消费行为时对企业决策的影响;3)企业选择代金券策略、而不采用调整价格和质量的方法以应对寻求多样化行为的影响。其次,在非对称性双寡头竞争的情形下,即市场上企业品牌的影响力相异。研究发现,当企业选择价格承诺策略时(或质量承诺策略时),企业第二阶段将制定较高的质量水平(或制定较低的价格)。研究发现,非对称双寡头竞争下寻求多样化行为缓和企业竞争并增加企业决策的差异性。进一步拓展研究:1)部分消费者存在习惯性消费行为时对企业决策的影响;2)寻求多样化的消费者对不同企业具有不同餍足感的情形下对企业决策的影响;3)企业成本相异时的情形。再次,通过对双寡头竞争情形的横向拓展,考虑多寡头竞争的情形,分别探讨对称性多寡头市场以及非对称性多寡头市场下寻求多样化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竞争企业数量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双寡头竞争情形的纵向拓展,研究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对制造商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制造商可选择通过零售商代销产品、或通过自建平台销售产品。研究发现,存在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时,相较于选择通过零售商代销产品,制造商选择自建平台销售产品更为高效。本文的主要创新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在考虑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对企业竞争的基础上,既考虑价格层面的决策,也考虑质量水平层面的决策,同时还考虑企业品牌对消费者影响的因素。2)不仅分析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对双寡头市场竞争的影响,也分析其对多寡头市场竞争的影响。3)将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引入到渠道选择问题中。
于铁英,林文琛[9](2018)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综述语言使用在竞争中的作用与影响》文中提出在本文中,我们对现今发表的有关企业战略性使用语言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语言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着重进行了阐述。以企业如何通过模糊语言的使用降低竞争者市场进入的可能性,以及企业如何用文字反击攻击者为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例子凸显语言使用对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影响。本文在最后还就未来在相关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孟子晨[10](2017)在《LS公司组织向上信任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作为一个以特定契约关系为基础、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其利润形成与竞争优势长期的获得,离不开企业内部广大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通力有效合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步入转型阶段,国内部分企业单纯为了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忽略对组织信任机制的建设,导致出现上下级之间关系恶劣、员工工作态度消极、人力资源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如何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解决企业内部组织信任问题,提升向上信任的水平,成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需重点关注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信任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其内涵与作用机制等已经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管理实践证明,组织信任可以有效调节企业内部人际之间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降低内部沟通与管理成本,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这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的稳定。依据信任产生的方向不同,组织信任可分为向上信任与向下信任两种,其中,良好的向上信任能够有效增强下属员工对上级管理与决策的服从意愿与执行力度,有效提升组织内部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因此,员工对上级领导信任的研究不仅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也是实证分析的重点。企业内部良好的向上信任关系是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前提,通过信任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本文以企业组织内部的向上信任为研究主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选取LS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调研该企业向上信任的现状,查找在内部组织信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信任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LS公司向上信任水平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首先界定了信任、组织信任以及向上信任的含义,指出企业内部的向上信任可分为两类:一是普通员工对上级领导的信任,二是经理层对公司董事、股东的信任。其次,本文通过对LS公司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开展有关组织内信任问题的调研,得出LS公司的员工对其上级领导的信任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内部的整体信任程度较低。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中设计的16项变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提取公共因子的方式归纳总结影响LS公司普通员工与上级领导之间信任关系的具体原因,包含在企业文化层面、领导个人特征层面、企业组织管理方面、员工个人层面;本文通过访谈得出影响经理层与公司董事会之间信任关系的具体原因,这包括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未建立起定期的沟通、汇报机制,激励手段较为单一。最后,本文强调企业提升内部向上信任的水平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工程,需要从普通员工对上级领导、经理层对董事会的两个维度同时展开,通过构建有效的信任制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与内部组织结构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完善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信息通畅的沟通渠道,设计科学、全面、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帮助该公司构建良好的组织信任机制,进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企业竞争中的信任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竞争中的信任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与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于citespace的创业动机知识图谱 |
2.2 创业动机的研究综述 |
2.2.1 创业动机的概念和分类 |
2.2.2 利己动机 |
2.2.3 利他动机 |
2.2.4 利己与利他动机的共同作用的研究综述 |
2.3 创业动机演化原因的研究综述 |
2.4 企业生命周期与创业动机演化路径 |
2.5 CSR宣传沟通与CSR实施行为 |
2.6 企业伪善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 |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研究设计 |
3.1.1 案例选取与案例简介 |
3.1.2 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
3.1.3 资料分析策略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 |
3.2.1 单案例分析 |
3.2.2 主轴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多案例比较分析 |
3.2.5 模型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瓶颈期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诱因及路径研究 |
4.1 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分类 |
4.2 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研究 |
4.3 创业动机与创业者生活背景的联系 |
4.4 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诱因研究 |
4.4.1 触发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
4.4.2 触发事件的作用机制 |
4.5 讨论与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突破期“漂绿榜”企业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 |
5.1.1 单案例分析 |
5.1.2 主轴编码 |
5.1.3 选择性编码 |
5.1.4 多案例比较分析 |
5.1.5 模型阐释 |
5.2 突破期“致良知四合院”企业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 |
5.2.1 单案例分析 |
5.2.2 主轴编码 |
5.2.3 选择性编码 |
5.2.4 多案例比较分析 |
5.2.5 模型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
6.1 利他动机感知 |
6.2 企业CSR宣传沟通 |
6.3 企业CSR实施行为 |
6.4 企业伪善 |
6.5 研究方法 |
6.5.1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与结构方程建模(SEM) |
6.5.2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
6.6 结果 |
6.6.1 描述性统计 |
6.6.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6.3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结果 |
6.6.4 结构方程建模(SEM)结果 |
6.7 讨论与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SR实施行为量表 |
附录2 CSR宣传沟通量表 |
附录3 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模型阐释 |
附录4 “漂绿榜”案例和“致良知四合院”案例创业动机演化过程总结 |
(2)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服务型领导的研究 |
2.1.1 服务型领导的定义 |
2.1.2 服务型领导的维度和测量 |
2.1.3 服务型领导的相关研究 |
2.2 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 |
2.2.1 员工创新行为的定义 |
2.2.2 员工创新行为的维度和测量 |
2.2.3 员工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假设 |
3.1 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3.2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 |
3.2.1 领导认同的中介作用 |
3.2.2 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 |
3.2.3 理论模型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与调查过程 |
4.2 测量工具 |
4.2.1 服务型领导量表 |
4.2.2 领导认同的量表 |
4.2.3 权力距离量表 |
4.2.4 员工创新行为量表 |
5 实证检验 |
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1.1 各变量的信度分析 |
5.1.2 效度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检验 |
5.4 领导认同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 权力距离的调节效应分析 |
5.5.1 权力距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效应检验 |
5.5.2 权力距离在服务型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意义 |
6.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7 对策及建议 |
7.1 提升领导者素质,激发领导者创新意识 |
7.2 培养服务型领导,提高领导效能 |
7.3 培养员工对领导的认同感,对企业的归属感 |
7.4 建立领导与员工有效的沟通机制,缩短权力距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3)协同创新视角下制造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HBG制造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价值的研究现状 |
1.2.2 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现状 |
1.2.3 知识资本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本文的理论基础 |
2.1 企业价值理论 |
2.1.1 企业价值的内涵 |
2.1.2 企业价值的特点 |
2.2 协同创新网络理论 |
2.2.1 协同创新网络的模式 |
2.2.2 协同创新网络的内涵 |
2.2.3 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 |
2.3 知识资本理论 |
2.3.1 知识资本的内涵 |
2.3.2 知识资本的特征 |
2.3.3 知识资本的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协同创新视角的企业价值研究 |
3.1 协同创新网络基本构架 |
3.1.1 协同创新网络中的主体构成 |
3.1.2 协同创新网络中的主体在网络中的作用 |
3.1.3 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图 |
3.2 多主体协同对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
3.2.1 核心层子系统三螺旋模型对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
3.2.2 中间层子系统三螺旋模型对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
3.2.3 多个三螺旋模型相互协同对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
3.3 协同创新网络中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 |
3.3.1 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 |
3.3.2 结构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 |
3.3.3 关系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 |
3.4 协同创新网络、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同创新视角的企业价值评估量表设计 |
4.1 企业价值评估的量表设计 |
4.1.1 量表设计的原则 |
4.1.2 量表设计的过程 |
4.1.3 测量企业价值的量表结构 |
4.2 协同创新视角的企业价值评估的小样本数据收集 |
4.3 协同创新视角的企业价值评估的小样本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同创新视角的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5.1 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 构建企业价值初始评估指标体系 |
5.3 基于结构方程理论的模型构建 |
5.3.1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介绍 |
5.3.2 结构方程的应用流程 |
5.3.3 构建企业价值的结构方程评估模型 |
5.4 基于SEM的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修正 |
5.4.1 样本数据的收集和正态性检验 |
5.4.2 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4.3 结构方程的修正和假设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协同创新视角的企业价值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
6.1 模糊数学理论 |
6.1.1 模糊隶属度函数与模糊集的介绍 |
6.1.2 模糊综合评价可行性分析 |
6.2 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
6.2.1 确定企业价值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
6.2.2 确定相关评估指标权重 |
6.2.3 确定综合评估的指标隶属度 |
6.2.4 评价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协同创新视角的企业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7.1 HBG制造企业概况 |
7.1.1 HBG制造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
7.1.2 HBG制造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
7.2 企业价值综合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
7.3 企业价值综合评估结果及其分析 |
7.4 对策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课程学习情况 |
附录 |
(4)美国快餐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 ——以肯德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跨国企业 |
(二)跨国企业本土化 |
二、西方市场营销理论 |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二)本土化营销战略理论 |
第三章 美国快餐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营销策略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一、美国快餐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营销策略的现状 |
(一)现状调查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二、美国快餐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产品设计缺乏对中国市场和人口习俗的认识和了解 |
(二)在与中国快餐企业竞争中没有显示出优势 |
(三)广告中的“健康饮食”元素投放效果不佳 |
三、美国快餐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营销策略问题的原因 |
(一)地域和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削弱了本土化营销效果 |
(二)营销广告没有达到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预期 |
(三)竞争中忽略了对产品质量、价格、口味和健康的关注 |
第四章 美国快餐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营销的改善策略 |
一、以创新产品研发和灵活定价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
(一)以研发创新产品为差异化营销提供保障 |
(二)灵活运用价格推进差异化营销策略 |
二、在营销广告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 |
三、增加服务营销策略的内容和提升服务营销质量 |
(一)通过客户关系了解消费者偏好 |
(二)提高个性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肯德基本土化营销消费者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5)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商业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商业化行为概述 |
一、核心概念 |
(一)社会组织 |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三)社会组织商业化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府、市场和志愿失灵理论 |
(二)公益产权理论 |
(三)资源依赖理论 |
第二章 社会组织商业化行为的动因 |
一、社会组织:资源筹集渠道受制 |
(一)资金链“供血”能力不足 |
(二)“强”依附与资源不均衡 |
(三)合法性偏差与制度路径不畅 |
二、市场:竞争压力与观念转变 |
(一)多元供给主体竞争的压力 |
(二)营利组织协作动机与管理输出 |
(三)社会企业商业运营的思想内化 |
三、政府:部门所有与创新途径 |
(一)购买场域固化的生存手段 |
(二)应对形式竞争与风险的策略 |
(三)纠正管理偏向与缺位的方式 |
第三章 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商业化实现策略及影响因素 |
一、商业化实现策略之开源造血 |
(一)销售相关商品 |
(二)提供有偿服务 |
(三)进行对外投资 |
(四)组建社企联盟 |
二、商业化实现策略之内敛管理 |
(一)创新人事制度 |
(二)完善管理架构 |
(三)规范财务管理 |
三、影响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商业化行为的因素 |
(一)组织发展背景 |
(二)政社合作关系 |
(三)多元主体扶植 |
(四)组织运营能力 |
第四章 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商业化行为的成效、问题与风险 |
一、商业化成效 |
(一)资源和需要导向的契合点 |
(二)财务和使命稳定的一致性 |
(三)生存和运营发展的持续性 |
二、商业化存在问题 |
(一)监督弱化与虚化 |
(二)约束机制不畅与失效 |
(三)组织风险与溢出效应 |
(四)动员式参与与承接力不足 |
三、商业化风险 |
(一)目标替代与“利润机器” |
(二)责任制转嫁与腐败“温床” |
(三)形象风险与公益异化 |
(四)投资失败与运营危机 |
(五)行政蚕食与弱独立性 |
第五章 优化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商业化行为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维度:完善政策环境与合理规制 |
(一)明晰产权设计与税收扶持 |
(二)利用激励手段合理引导 |
(三)营造公益与商业融合的环境 |
(四)推行政社分开和行业自治 |
二、社会组织维度:加强内部治理与能力建设 |
(一)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
(二)强化资源整合与管理水平 |
(三)增强公众信任与风险意识 |
三、社会维度:健全多元监督与公众参与 |
(一)引导公益使命与公共责任 |
(二)明确监管责任与惩戒机制 |
(三)整合多元监督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竞合关系视角下的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知识基础理论 |
2.1.3 动态能力理论 |
2.1.4 社会交换理论 |
2.2 战略联盟研究视角 |
2.3 竞合关系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竞合的概念内涵 |
2.3.2 竞合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
2.3.3 竞合关系管理研究 |
2.3.4 竞合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4 合作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
2.4.1 合作创新概念 |
2.4.2 合作创新模式 |
2.4.3 合作创新影响因素 |
2.4.4 合作创新绩效效应 |
2.5 联盟能力相关研究综述 |
2.5.1 联盟能力的内涵 |
2.5.2 联盟能力的组成 |
2.5.3 联盟能力的构建 |
2.5.4 联盟能力的绩效效应 |
2.6 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相关研究综述 |
2.6.1 知识属性与知识转移 |
2.6.2 组织特征与知识转移 |
2.6.3 伙伴间关系与知识转移 |
2.6.4 知识转移的维度 |
2.6.5 知识转移的绩效效应 |
2.7 研究述评 |
2.8 本章小结 |
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概念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4.2 问卷设计的过程 |
4.2.1 指标选取 |
4.2.2 量表翻译 |
4.2.3 征求专家意见 |
4.2.4 小样本测试 |
4.3 问卷指标 |
4.3.1 联盟管理能力的测量题项 |
4.3.2 企业间竞合关系的测量题项 |
4.3.3 知识转移的测量题项 |
4.3.4 合作创新绩效的测量题项 |
4.4 本章小结 |
5 问卷大样本分析 |
5.1 数据收集与描述 |
5.1.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5.1.2 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
5.2 大样本数据分析 |
5.2.1 样本的效度检验 |
5.2.2 样本的信度检验 |
5.2.3 同源误差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假设检验 |
6.1 联盟管理能力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 |
6.1.1 多元层次回归分析 |
6.1.2 整体关系模型及中介效应检验 |
6.2 联盟管理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
6.2.1 多元层次回归分析 |
6.2.2 整体关系模型及中介效应检验 |
6.3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6.4 本章小结 |
7 结果讨论 |
7.1 战略联盟企业间竞合关系对知识转移的作用 |
7.2 联盟管理能力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竞合关系的作用 |
7.3 联盟管理能力对知识转移的作用 |
7.4 联盟管理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管理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战略联盟合作创新调查问卷 |
B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C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课题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数据驱动型企业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1.4.3 创新点 |
2 数据驱动型企业概述 |
2.1 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
2.2 数据驱动型企业的界定 |
2.2.1 数据驱动型企业的涵义 |
2.2.2 数据驱动型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联系 |
2.2.3 数据驱动型企业与平台企业的联系 |
2.3 数据驱动型企业经营者集中概述 |
3 数据驱动型企业经营者集中审查面临的挑战 |
3.1 关于申报标准确定 |
3.1.1 营业额定义不明确 |
3.1.2 营业额标准指向作用下降 |
3.2 关于相关市场界定 |
3.2.1 相关市场边界模糊 |
3.2.2 基准价格缺失 |
3.2.3 多边市场界定复杂 |
3.3 关于市场力量评估 |
3.3.1 数据影响程度不明 |
3.3.2 市场份额指引性下降 |
3.3.3 进入壁垒不易判断 |
3.4 关于竞争影响评估 |
3.4.1 竞争状态瞬息万变 |
3.4.2 反竞争效果标准难以适用 |
3.4.3 隐私保护是否纳入集中审查存在争议 |
4 数据驱动型企业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建议 |
4.1 关于审查理念 |
4.1.1 明确维护消费者福利理念 |
4.1.2 审慎监管和灵活监管 |
4.1.3 容忍错误成本存在 |
4.2 关于申报标准确定 |
4.2.1 以交易额作为申报标准 |
4.2.2 以消费者数量作为申报标准 |
4.3 关于相关市场界定 |
4.3.1 注意力是评估替代性的正确维度 |
4.3.2 市场间关联性决定市场数量 |
4.3.3 免费是其他形式对价的竞争 |
4.3.4 淡化相关市场的界定 |
4.4 关于市场力量评估 |
4.4.1 考虑数据竞争的作用 |
4.4.2 进入壁垒是关键指标 |
4.4.3 考虑新技术突破的影响 |
4.4.4 考虑传导效应的影响 |
4.4.5 放大时间维度的影响 |
4.5 关于竞争影响评估 |
4.5.1 隐私是非价格竞争维度 |
4.5.2 消费者福利标准具有衡量价值 |
4.5.3 全面考虑竞争影响的因素 |
4.6 关于救济措施 |
4.6.1 允许非严重损害竞争的集中 |
4.6.2 尽量适用附条件批准方式 |
4.6.3 以加强事后监管代替禁止集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对产品定价、质量以及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文献综述 |
2.1 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的研究 |
2.2 消费者习惯性消费行为的研究 |
2.3 价格和质量竞争的研究 |
2.4 品牌影响的研究 |
2.5 渠道选择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考虑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下的双寡头竞争 |
3.1 基本模型和假设 |
3.2 价格承诺策略的情形 |
3.2.1 基准模型:无寻求多样化行为 |
3.2.2 考虑寻求多样化行为 |
3.3 质量承诺策略的情形 |
3.3.1 基准模型:无寻求多样化行为 |
3.3.2 考虑寻求多样化行为 |
3.4 拓展部分 |
3.4.1 重复购买时质量感知降低的情形 |
3.4.2 存在习惯性消费的情形 |
3.4.3 代金券策略的情形 |
3.5 本章小结 |
4.考虑品牌效应和寻求多样化行为下的双寡头竞争 |
4.1 基本模型和假设 |
4.2 价格承诺策略的情形 |
4.2.1 基准模型:无寻求多样化行为 |
4.2.2 考虑寻求多样化行为 |
4.3 质量承诺策略的情形 |
4.3.1 基准模型:无寻求多样化行为 |
4.3.2 考虑寻求多样化行为 |
4.4 拓展部分 |
4.4.1 存在习惯性消费的情形 |
4.4.2 消费者有不同餍足感的情形 |
4.4.3 质量水平的成本系数相异 |
4.5 本章小结 |
5.考虑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下的多寡头竞争 |
5.1 基本模型和假设 |
5.2 对称性的多寡头竞争 |
5.2.1 基准模型:无寻求多样化行为 |
5.2.2 考虑寻求多样化行为 |
5.3 非对称性的多寡头竞争(n=3) |
5.3.1 基准模型:无寻求多样化行为 |
5.3.2 考虑寻求多样化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6.考虑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下的双寡头渠道选择 |
6.1 基本模型和假设 |
6.2 成本相同的双寡头渠道选择 |
6.2.1 基准模型:无寻求多样化行为 |
6.2.2 考虑寻求多样化行为 |
6.3 成本相异的双寡头渠道选择 |
6.3.1 基准模型:无寻求多样化行为 |
6.3.2 考虑寻求多样化行为 |
6.4 本章小结 |
7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10)LS公司组织向上信任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任 |
2.1.2 组织信任 |
2.1.3 向上信任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2.2.2 组织管理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小结 |
第3章 LS公司向上信任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LS公司内部向上信任现状 |
3.1.1 LS公司简介 |
3.1.2 LS公司内部向上信任现状 |
3.2 LS公司内部向上信任实证分析 |
3.2.1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3.2.2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3 因子分析过程 |
3.3.1 相关性分析检验 |
3.3.2 提取公共因子与确定数量 |
3.3.3 公共因子的命名解释 |
小结 |
第4章 LS公司向上信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1 员工对上级领导信任问题的原因 |
4.1.1 企业文化层面 |
4.1.2 领导个人特征层面 |
4.1.3 企业组织管理层面 |
4.1.4 员工个人层面 |
4.2 经理层对公司董事会信任问题的原因 |
小结 |
第5章 完善LS公司向上信任机制的对策建议 |
5.1 员工对上级领导信任机制构建 |
5.1.1 将组织信任建设上升到企业文化层面 |
5.1.2 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
5.1.3 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形式 |
5.1.4 强化企业规章制度建设 |
5.1.5 注重员工工作能力与忠诚度提升 |
5.2 经理层对公司董事会信任机制构建 |
5.2.1 完善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
5.2.2 建立信息通畅的沟通渠道 |
5.2.3 设计全面合理的激励机制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企业竞争中的信任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与影响机制研究[D]. 赵颐淇.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2]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D]. 胡宛抒. 贵州财经大学, 2020(05)
- [3]协同创新视角下制造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HBG制造企业为例[D]. 冯婉君.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4]美国快餐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 ——以肯德基为例[D]. 卡佳.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1)
- [5]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商业化行为研究[D]. 王晓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竞合关系视角下的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研究[D]. 周杰. 重庆大学, 2019(01)
- [7]数据驱动型企业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 吴家骅.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3)
- [8]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行为对产品定价、质量以及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D]. 熊礼洋. 暨南大学, 2018(09)
- [9]不战而屈人之兵?——综述语言使用在竞争中的作用与影响[J]. 于铁英,林文琛. 管理学季刊, 2018(02)
- [10]LS公司组织向上信任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孟子晨. 山东财经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