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层在高邮凹陷复杂断块区成藏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唐旭[1](2019)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断裂演化及砂箱物理模拟》文中指出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南部,为中-新生代伸展型叠合盆地,是苏北盆地探明程度最高的凹陷,其复杂而独特的构造特征一直是诸多学者的研究焦点。本文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基础上,系统分析高邮凹陷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厘定断裂活动时期,恢复断裂演化过程,并对断裂形成应力机制进行分析,对局部地区特殊构造成因进行综合解析,同时针对断裂变形机制设计物理模拟实验,再现高邮凹陷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高邮凹陷断裂演化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吴堡期、戴南期、三垛期,分别对应裂陷I幕、裂陷II幕、裂陷III幕;盆缘边界断层在泰州、阜宁组沉积期为非同沉积断层,活动性较弱,在吴堡运动时发生强烈活动;主要控陷断层真(2)断层水平分段,汉留断层也为分段断层,长期活动;阜宁组沉积期断裂形成时期相同,不同区域伸展模式不同造成断裂发育特征不同;戴南组沉积期边界断层真(2)断层和控陷断层汉留断层在局部“跷跷板”式控陷活动使真(2)断层下盘发育独特的高角度断阶带。三垛组沉积末期高邮凹陷应力场发生转向,在南北向伸展应力场下形成部分东西走向断裂。同时依据以上研究成果,按照不同时期断裂活动特点,针对不同演化阶段分别设置物理模拟实验,成功模拟出裂陷I幕高邮凹陷东部形成大量反向断层,西部形成“V”字形对倾断层组合;裂陷II幕两条控陷断层交替控陷,模拟出断陷结构特征;裂陷III幕应力场转向,裂陷I、II幕形成的先存断层在裂陷III幕保持断裂原走向,不受先存断裂约束区域形成新生东西走向断裂。
张鸿妍[2](2019)在《高邮凹陷断层封闭性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斜坡区为研究对象,在断层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以及对碎屑岩断层封闭机理和封闭类型进行大量的调研和研究,利用断层封闭能力标定原理与方法对相关圈闭进行油水解剖,最终建立一套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模型。通过统计高邮凹陷斜坡区控圈断层断距、储层厚度和隔盖层厚度,确定了高邮凹陷斜坡区对接封闭及断层岩封闭均有发育,且以断层岩封闭为主。对已钻探断层相关油藏进行油水解剖,确定断层是否具有分隔油水的作用,并统计各个油水单元油水界面和烃柱高度等数据,以此为基础,统计断裂带泥质含量(SGR)与过断层压差(AFPD)之间的关系,建立高邮凹陷斜坡区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定量评价模型,确定了高邮凹陷斜坡区断层侧向封闭临界SGR下限为29.8%,以及SGR与断层可封闭的烃柱高度的关系式:H=429.04ln(SGR)-1445.2。并结合SGR与断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不同砂地比条件下,烃柱高度-断距关系图版。利用建立的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模型,可对高邮凹陷斜坡区控圈断层进行评价,确定断圈的封闭能力。利用建立的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模型,通过对高邮凹陷斜坡区内外坡横向对比,同一断距下不同砂地比的断层侧向可封闭烃柱高度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对所得的研究区断层封闭性评价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砂地比的断层,可封闭的烃柱高度是不同的。高邮凹陷斜坡区外坡均为对接封闭,且阜宁组多为厚层砂岩夹极薄泥岩隔层,隔层不具有分隔油水作用,故均为统一油水界面,且砂地比均小于30%。而内坡既含有对接封闭,也含有断层岩封闭,且以断层岩封闭为主,多为砂泥薄互层,一部分泥岩隔层厚度达到分隔有水的作用,含多个油水界面及储集单元,且砂地比在30%以上。通过对内外坡泥质含量的对比,可分为砂地比小于30%,砂地比为30%40%,砂地比为40%50%,砂地比为大于50%共4个区间。对比显示,砂地比越低的地区,同一断距下,断层可封闭的烃柱高度相对越高,即越容易形成封闭,封闭能力越强。反之,砂地比越高,断层可封闭的烃柱高度相对越低,越不容易形成封闭,封闭能力越弱。
周嘉义[3](2019)在《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古近系戴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安地区于江苏省江都市。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进而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该区构造特征以及油气藏分布等问题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新开展对永安地区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下一步油田老区稳定产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永安地区的复杂地质构造和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以地震、钻井、测井、录井、测试等地质资料为基础,从烃源岩、储层、沉积相、盖层、圈闭等多个方面对永安地区的成藏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行典型油气藏解剖来确定主控因素,同时建立成藏模式,对永安地区的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最后利用精细构造解释,预测有利圈闭。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成果:(1)研究区内沉积以三角洲沉积为主,整体储层砂体较为发育,戴二段的储层物性比戴一段储层物性好;同时该区发育两套主要的储盖组合,分别是以E2d11泥岩为盖层,以E2d12砂岩为储层的储盖组合和以E2d11泥岩为盖层,以E2d12砂岩为储层的储盖组合。(2)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结合成藏期次的研究,明确了生储盖组合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断层的侧向封闭性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辉绿岩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油气成藏起到破坏作用,并以此建立了永安地区油气成藏模式。(3)总结成藏规律,结合构造精细解释,确定4个有利圈闭作为下一步勘探的目标。
张娟[4](2019)在《金湖凹陷闵桥地区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闵桥构造带E1f3油藏产量高,是金湖凹陷开发效益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研究区小断层极其发育,组合关系复杂,储层相变快,平面变化大,仍然存在很多难点和潜力,本文主要针对开发阶段的小层精细对比技术、沉积微相分析技术、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和复杂构造的精细解释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并结合对区内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综合评价闵桥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并开展目标评价与优选。本文从基础资料分析入手,对研究区所有探井和开发井的钻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对比,对区内典型油藏和重点显示井进行了精细解剖。完成研究区210km2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完成构造图、沉积微相图、油藏剖面图等各类基础图件共计80余幅。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通过地层精细对比,建立研究区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目的层E1f3进行精细的小层对比,并以单砂体为研究单元,绘制了各个含油砂体的砂岩等厚图,明确主要含油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2)在相标志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井相、连井相的分析,开展研究区E1f3沉积相研究。研究认为闵桥地区E1f3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东北方向的建湖隆起,主要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3)通过对闵桥构造带的整体解剖,总结了闵桥构造带的平面和剖面组合样式,明确了闵桥构造带的构造格局,研究区断裂样式复杂多变,具有多元化断裂样式,包括“反向阶梯状”、“y”字形、“包心菜”、“似花状”等,在平面上组合形式有平行式、分叉式和斜交式等平面组合模式。(4)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油水分布特点等进行详细的解剖分析,总结了闵桥地区E1f3的油藏类型与富集规律。油藏类型以构造油藏为主。(5)通过对闵桥地区构造特征、油藏特征及油气运移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总结了研究区阜宁组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有利的构造背景控制了油气的运移与分布格局,断层封闭性是圈闭成藏的重要因素,储层发育程度及物性条件影响了油气的富集程度。(6)经过系统的研究,共提交有利滚动目标12个,提交滚动井位3口,其中闵48、闵49取得成功。
倪伟[5](2018)在《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油藏滚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真武-曹庄地区位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其主力产层古近系戴南组存在构造复杂、储层展布特征不明确等问题。为此,本论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标志层对比法及旋回对比法开展了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精细地层格架;通过构造模式分析、三维可视化地震解释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通过岩心观察描述识别相标志,分析了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利用地震反演、地震正演、地震属性分析等各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对储层展布进行了预测,最后对具有滚动潜力的区块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戴南组底部的“五高导”黑色泥岩层为本区主要标志层,戴南组旋回特征明显,根据沉积旋回划分出12个砂层组。(2)真武曹庄地区以北倾断层为主,局部地区(真84块、真2块)存在南倾断层;整体上为两个背斜构造——真武背斜及曹庄背斜,真武高点埋深高于曹庄高点埋深。(3)研究区的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相和近岸水下扇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扇中水道砂体是区内主要储层类型,扇三角洲相在区内广泛分布,近岸水下扇仅分布于曹庄地区。(4)分别采用物源综合分析法、地震正反演技术预测区内不同特征的砂体分布,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5)对潜力区块进行综合评价表明,真24北断块、真29东断块、真63断块及曹4断块是有利目标区块。
朱兆群[6](2017)在《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指出油气的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也是成藏差异性的具体体现,并具有层次性,而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可以定量刻画认识油气的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特征,对深化油气地质认识、提高勘探开发综合效益以及提供科学决策指导意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充分梳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起针对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重点围绕不同层次的评价进行实际应用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好地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通过系统归纳初步给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相关定义、理论基础、评价流程和评价原则等,指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是以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和差异性思维为指导,在立足于已有有限的勘探资料和成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借助于系统评价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进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以实现快速、直观地刻画分析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和成藏差异性特征,进而能够直接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其中油气分布评价单元的划分、差异成藏评价指标的确立以及定量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是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主要环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单元的层次划分方案,并通过成藏差异性影响要素分析重点针对油气区带-圈闭单元、钻探目标-储聚单元、油气藏-储层单元所对应层次的评价对象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指标库;对构造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进行定量评价可采用的方法模型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了选择评价指标和方法模型的一般原则,并针对不同层次单元的评价特点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模型库;指出评价指标的有效筛选处理以及不同评价模型的组合改进等是提高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质量的重要手段。以济阳坳陷邵家地区沙四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通过构造特征及流体势分析确定出主要的区带和圈闭单元,并结合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特征采用粗糙集方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评价对象多,钻探结果差异大,油气勘探程度偏低且以定性认识为主的评价特点,围绕地质风险及有利性采用具有不同评价思路的改进的层次分析和地质风险概率法、集对分析法以及分类建模评价方法等对评价单元进行组合评价和综合分类,并刻画其平面展布,同时通过多重对应分析、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成藏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揭示出成藏主控因素和差异特征,提供有利目标,为油气勘探决策部署提供指导依据。以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为例开展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在平面上根据构造特征将永安地区划分出不同的三级圈闭和四级圈闭作为主要的钻探目标,在纵向上根据标志层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将戴一段划分出不同的砂组作为主要的储聚单元;通过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分析并采用条件概率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并针对研究区断块“小、贫、碎、散”,勘探程度不均衡且兼有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特点,围绕评价单元的含油气性采用多个含油气概率模型包括变权Topsis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利用空间叠合方法实现含油气性的立体量化表征,并通过星座图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含油气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油气地质认识对评价结果进行成因解释,并提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思路和有利钻探目标。以苏里格气田苏29井区盒8下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结合构型分析等对盒8下段低渗透油气藏进行地层细分,以单砂体作为主要的储层单元;通过成藏要素分析指出储层是影响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关键要素,并采用熵权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油气藏储层变化大,不确定性强,开发成果资料不完备以及以定量连续型指标为主的特点,围绕储层非均质性采用多种具有不同评价原理的模型包括改进的模糊灰色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储层综合定量评价;通过空间表征刻画储层的平面非均质和不确定性特征,并采用简单对应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储层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定量评价结果预测有利区并结合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地质成因解释,以有效指导气田的钻探井位部署和开发方案制定等。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某种意义上隶属于油气资源评价中勘探目标评价的范畴。本文在评价中通过组合集成改进探索形成和引入了多种新的评价方法模型,并在实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对丰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方法手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本文对评价中的不足和展望进行了相关讨论说明,并初步设计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系统。
卢显荣[7](2017)在《高邮凹陷北斜坡戴一段地层超覆油藏识别及成藏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采用地质综合研究与多项地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地质综合研究理清戴一段地层发育模式及特征、砂体的沉积模式及展布规律、不整合结构特征及油气运移输导规律;利用多项地震技术建立地震超覆识别模式,结合构造解释成果准确刻画地层超覆线、预测砂体平面展布,找出砂体边界,落实砂体厚度;最后结合底板T30构造特征,以“五线”定圈闭,即通过落实岩性尖灭线、地层超覆线、地层剥蚀线、砂体顶面构造线和砂体厚度等值线,找出有利超覆圈闭位置。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4项主要成果。1.应用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在沉积旋回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测井标志层和地震反射特征对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再利用井震结合,建立本区地层发育模式。2.利用地质综合法对沉积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本区砂体沉积模式。本区的砂体沉积模式主要为三角洲-湖泊和扇三角洲湖泊两种沉积模式。3.通过对地层圈闭成藏条件分析,明确本区地层超覆油藏类型为地层超覆圈闭或构造+地层超覆圈闭,再综合利用多项地震技术建立地震超覆识别模式,准确刻画地层超覆线、预测砂体平面展布,找出有利超覆圈闭位置。4.综合分析本区生储盖组合特征为下生上储型,明确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及对成藏的控制,认为不整合面的结构特征决定了高邮凹陷的油气成藏模式为受断层控制的、受砂体-断层控制的、受砂体-断层-不整合面控制形成的成藏模式,而断层作为油气输导系统成为本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断层输导效率以低输导效率模式为主。建立本区成藏模式主要以断层+储层为主的运移成藏模式。
朱兆群,林承焰,张宪国,赵强,谢晶晶,魏肃东,程平[8](2017)在《基于Logistic回归的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含油气性量化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开展含油气性定量评价成为有效推动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油气勘探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已有勘探成果对含油气性评价单元进行细分并筛选出主要含油气性评价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拟合油气分布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研究区含油气性定量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永安地区戴一段含油气性进行多层次的系统量化表征,并结合油气地质认识提供下一步的勘探建议。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含油气回归模型总体准确率为89%,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区深部地区的勘探潜力值得探索,是未来拓展勘探的有利区域;基于Logistic回归的含油气性量化评价方法所受客观限制小、适应性较强,能够直接计算得到含油气概率值,并可以方便地刻画含油气性特征以指导油气勘探。
张樱巾[9](2017)在《环邵伯次凹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气规律》文中指出高邮凹陷断裂带极为发育,邵伯次凹位于高邮凹陷中部深凹带,主要受真武、汉留断裂带控制。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和地震勘探原理等理论为指导,在收集整理研究区内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特征分析,重点剖析了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及构造成因机制,分析探讨了该区油气藏类型及油气成藏条件,预测了有利区带,这对本地区的滚动勘探评价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对研究区内主要层位以及断裂进行精细解释。结合解释结果及几何学研究,认为真(1)断层为控制凹陷发育的一级边界断层,真(2)断层、汉留断层为二级断层。研究区内部断层平面组合样式主要有斜交式、平行式、网格式组合,断层剖面组合样式包括阶梯式、地垒、地堑、Y形组合。选取研究区不同构造位置的测线,编制构造演化剖面,结合对主要断层平均活动速率的计算,认为,真(1)断层在K2t2-E1f1时期开始活动,E1f4时期达到高峰,E2s时期明显减弱,至Ny时期停止。真(2)断层起止活动时间稍晚于真(1)断层,汉留断层最早形成于E2f4时期,E2d2、E2s2时期是断层活动主要时期,Ny时期明显减弱,次级断层主要形成于E2d-E2s时期。通过对油气来源、盖层特征、油气输导、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等进行研究,认为环邵伯次凹地区戴南组油气主要来源于E1f2、E1f4,提出了研究区发育的3种油气藏成藏模式:(1)断层-分流河道型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联盟庄);(2)断层-浊积砂体型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邵伯);(3)断层—牵引背斜型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真武、黄珏)。结合对研究区构造特征、油气成藏等研究,提出了2个有利区。分别为:联东构造圈闭群有利区带、邵伯岩性圈闭有利区带。
张冬旭[10](2016)在《富民地区构造特征与有利勘探目标》文中研究说明高邮凹陷断裂带极为发育,富民地区位于高邮凹陷中部,主要受真武、汉留断裂带控制,富民地区整体上继承了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中部深凹带、北部斜坡带的特点,由于断阶带戴南组地层遭受剥蚀,本文按照深凹带与北斜坡带分别进行相关研究。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地震勘探原理等理论为指导,结合文献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地质资料等,完成了构造精细解释和地震反演工作。在梳理构造精细解释的流程时,对使用到的多种技术如剖面解释中的多种方法、水平时间切片技术、相干体技术等进行了实例化概括。为寻找有利圈闭提供支撑,进行了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研究,详细介绍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的操作流程,并刻画了南部区块的砂体模型。在构造精细解释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真(2)—1断层、汉留断层、主要次级断层F1、F2、F3以及北斜坡构造带的构造几何特征,并进行了构造样式分析。将断层平面组合样式划分为平行式、斜交式、帚状和网格状,剖面组合样式划分为地堑地垒、“Y”字形和阶梯状断层组合。结合构造、储层研究,分析了油气分布主控因素如烃源岩分布、沉积相与生储盖组合、断裂控藏作用等,对有利圈闭进行了评价,认为富民地区南部以及北斜坡断块区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可作为有利区带展开重点研究。
二、断层在高邮凹陷复杂断块区成藏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断层在高邮凹陷复杂断块区成藏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断裂演化及砂箱物理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0.2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研究现状 |
0.3 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0.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0.4.1 主要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大地构造位置 |
1.2 苏北盆地成盆背景 |
1.3 地层沉积特征 |
1.3.1 泰州组(K_2t) |
1.3.2 阜宁组(E_1f) |
1.3.3 戴南组(E_2d) |
1.3.4 三垛组(E_2s) |
1.3.5 盐城组(Ny) |
1.4 构造运动与演化阶段 |
第二章 高邮凹陷断裂几何学特征分析 |
2.1 断裂分布特征 |
2.1.1 断裂剖面特征 |
2.1.2 断裂平面特征 |
2.2 断裂组合模式 |
2.3 断裂级次划分 |
第三章 断裂演化过程及应力机制分析 |
3.1 断裂活动时期厘定 |
3.1.1 断裂穿层性分析 |
3.1.2 主要断层活动性分析 |
3.1.3 次级断层活动性分析 |
3.1.4 断裂系统划分 |
3.2 断裂形成演化历史及成因 |
3.2.1 构造演化剖面编制 |
3.2.2 阜宁组反向断层成因机制 |
3.2.3 断阶带高倾角断层成因机制 |
第四章 断裂变形机制砂箱物理模拟 |
4.1 吴堡期物理模拟实验 |
4.1.1 实验模型设计 |
4.1.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2 戴南期物理模拟实验 |
4.2.1 实验模型设计 |
4.2.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3 三垛期物理模拟实验 |
4.3.1 实验模型设计 |
4.3.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 与实际工区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高邮凹陷断层封闭性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题目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断层封闭机理及封闭类型研究现状 |
0.2.2 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0.2.3 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思路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背景 |
1.2 沉积特征及烃源岩条件 |
1.2.1 地层特征 |
1.2.2 烃源岩条件及储盖组合特征 |
第二章 油气分布规律及油藏类型 |
2.1 研究区油水分布规律 |
2.2 内外坡油水差异性 |
2.2.1 油水界面确定方法 |
2.2.2 研究区储集单元划分 |
2.2.3 内外坡油水差异 |
第三章 控圈断层封闭类型判定及评价方法 |
3.1 断层封闭类型判定 |
3.1.1 控圈断层发育特征 |
3.1.2 断层侧向封闭机理及类型及封闭类型 |
3.1.3 断层封闭类型判定 |
3.2 断层封闭性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
3.2.1 对接封闭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
3.2.2 断层岩封闭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
第四章 研究区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定量表征 |
4.1 研究区典型断层对接封闭性分析 |
4.2 典型圈闭断层岩封闭性定量评价 |
4.2.1 油藏精细解剖 |
4.2.2 典型圈闭断层岩封闭性定量评价 |
第五章 断层封闭性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
5.1 斜坡区内外坡砂体展布特征 |
5.1.1 斜坡区E_1f_3 砂体展布特征 |
5.1.2 斜坡区E_1f_1 砂体展布特征 |
5.2 断层封闭能力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古近系戴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戴南组沉积特征 |
2.5 高邮凹陷勘探概况 |
第3章 油气成藏条件 |
3.1 烃源岩特征 |
3.2 戴南组储层特征 |
3.3 盖层特征及储盖组合条件 |
3.4 构造特征 |
第4章 油气成藏模式 |
4.1 典型油藏解剖 |
4.2 典型气藏解剖 |
4.3 成藏期次分析 |
4.4 成藏主控因素 |
4.5 成藏模式 |
第5章 油气富集规律 |
5.1 油气富集规律 |
5.2 有利圈闭预测 |
5.3 应用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金湖凹陷闵桥地区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工区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3 勘探开发现状 |
第3章 闵桥地区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
3.1 构造演化特征 |
3.2 层位标定 |
3.3 低序级断层的识别研究 |
3.3.1 低序级断层的成因 |
3.3.2 低序级断层的识别 |
3.4 断层特征及构造解释模式 |
3.4.1 断裂体系 |
3.4.2 断层剖面解释模式 |
3.4.3 断层平面组合模式 |
第4章 阜三段砂体展布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 |
4.1 阜三段沉积背景 |
4.2 小层划分与对比 |
4.2.1 砂组划分与对比 |
4.2.2 单砂层划分对比 |
4.3 沉积微相类型与识别标志 |
4.4 连井相分析 |
4.5 平面沉积相展布 |
第5章 油藏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
5.1 典型油藏解剖 |
5.2 油藏类型与分布特点 |
5.2.1 油藏类型 |
5.2.2 油气分布特征 |
5.3 控藏关键因素分析 |
5.3.1 油气运移特征 |
5.3.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第6章 滚动勘探潜力分析与有利滚动目标评价 |
6.1 滚动勘探潜力分析 |
6.2 重点目标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油藏滚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断块的滚动研究现状 |
1.2.2 隐蔽油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主要成果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勘探开发历程及现状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及方法 |
3.2 地层连井对比剖面分析 |
第四章 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
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4.2 地震资料分析 |
4.3 速度分析 |
4.4 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
4.4.1 断层精细解释 |
4.4.2 层位精细解释 |
4.5 构造解释成果 |
第五章 沉积微相研究 |
5.1 沉积相标志及特征 |
5.1.1 扇三角洲 |
5.1.2 近岸水下扇 |
5.2 单井沉积相分析 |
5.3 剖面相分析 |
5.4 地震相分析 |
5.5 平面相分析 |
第六章 储层预测研究 |
6.1 研究思路 |
6.2 测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 |
6.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
6.4 物源综合分析法 |
6.5 地震正反演联合预测技术 |
6.6 地震储层预测成果 |
第七章 潜力滚动区块评价 |
7.1 真24 北断块评价 |
7.2 真29 东断块评价 |
7.3 真63 断块评价 |
7.4 曹4 断块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油气勘探目标评价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理论 |
2.1 评价相关概述 |
2.1.1 评价定义 |
2.1.2 评价流程 |
2.2 评价理论基础 |
2.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 |
2.2.2 评价学理论 |
2.3 评价一般原则 |
第三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 |
3.1 评价对象单元的划分与表征 |
3.1.1 评价对象单元的级次划分 |
3.1.2 评价对象单元的层次介绍 |
3.1.3 评价对象单元的信息表征 |
3.2 评价因素指标的确立与处理 |
3.2.1 油气成藏差异性影响因素 |
3.2.2 评价因素指标的类型与特点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处理 |
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3.3.1 评价方法模型的分类与比较 |
3.3.2 评价方法模型的优化与改进 |
3.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原则 |
3.3.4 评价的一般方法模型库 |
第四章 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评价应用 |
4.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4.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
4.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
4.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
4.3.2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
4.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
4.4.1 改进的层次分析评价 |
4.4.2 改进的地质风险评价 |
4.4.3 集对分析评价 |
4.4.4 分类建模评价 |
4.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
4.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
4.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
4.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
第五章 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评价应用 |
5.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5.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
5.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
5.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
5.3.2 基于条件概率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
5.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
5.4.1 基于变权TOPSIS模型的评价 |
5.4.2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评价 |
5.4.3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评价 |
5.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
5.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
5.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
5.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
第六章 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评价应用 |
6.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6.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
6.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
6.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6.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
6.3.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
6.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
6.4.1 改进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
6.4.2 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
6.4.3 数据包络分析综合评价 |
6.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
6.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
6.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
6.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
第七章 认识与展望 |
7.1 评价不足与展望 |
7.2 评价系统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高邮凹陷北斜坡戴一段地层超覆油藏识别及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戴南组地层概况 |
2.3 戴南组勘探概况 |
第三章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1 三级层序划分 |
3.1.1 层序界面识别 |
3.1.2 层序精细划分 |
3.2 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2.1 储层的精细划分 |
3.2.2 储层的精细对比 |
3.3 戴一段地层发育特征 |
3.3.1 戴一段地层发育模式 |
3.3.2 戴一段地层发育特征 |
第四章 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体系分析 |
4.1.1 物源分析 |
4.1.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1.3 沉积微相分析 |
4.1.4 沉积演化模式 |
4.2 砂体展布特征 |
4.2.1 砂岩尖灭线的确定方法 |
4.2.2 砂体展布特征 |
第五章 地层超覆型油藏识别 |
5.1 油藏类型分析 |
5.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5.3 地层超覆线识别方法 |
5.3.1 构造精细解释 |
5.3.2 超覆范围模糊定位 |
5.3.3 超覆线定量刻画 |
5.4 超覆砂体储层预测 |
5.4.1 井震多属性联合分析技术 |
5.4.2 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 |
5.4.3 地层超覆圈闭识别成果 |
第六章 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
6.1 油源条件 |
6.1.1 原油性质 |
6.1.2 油源分析 |
6.2 储盖条件 |
6.2.1 储层条件 |
6.2.2 盖层条件 |
6.2.3 有利储盖层组合 |
6.3 油气成藏特征 |
6.3.1 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特征 |
6.3.2 油气运移输导效率 |
6.3.3 油气分布特征 |
6.3.4 成藏特征分析 |
6.3.5 成藏主控因素 |
6.3.6 油气运移成藏模式 |
第七章 滚动目标评价优选 |
7.1 滚动潜力分析 |
7.2 滚动目标评价 |
7.2.1 分类评价内容及结果 |
7.2.2 重点目标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Logistic回归的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含油气性量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含油气性评价单元 |
2 含油气性评价指标 |
2.1 初始含油气性评价指标 |
2.2 含油气性评价指标筛选 |
3 含油气性评价模型 |
4 含油气性量化表征 |
5 油气勘探启示 |
6 结论 |
(9)环邵伯次凹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气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主要断裂体系 |
1.2.2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 |
1.2.3 构造演化特征 |
1.2.4 油气分布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地层整体特征 |
2.2.2 戴南组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真武断裂带 |
2.3.2 汉留断裂带 |
2.4 构造运动期次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基础资料准备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1 划分对比原则 |
3.2.2 划分对比标志 |
3.2.3 划分对比模式 |
3.2.4 划分对比方法 |
3.3 研究区划分对比剖面及结果 |
第四章 构造特征研究 |
4.1 三维地震解释 |
4.1.1 多元综合标定 |
4.1.2 速度分析 |
4.1.3 构造解释 |
4.2 构造几何学特征 |
4.2.1 断裂构造几何特征 |
4.2.2 断层组合特征 |
4.2.3 构造平面特征 |
4.3 构造运动学特征 |
4.3.1 高邮凹陷构造演化阶段 |
4.3.2 断层活动性研究 |
4.3.3 构造演化史分析 |
4.4 构造成因机制分析 |
4.5 调节带 |
4.5.1 调节带构造特征 |
4.5.2 调节带成因机制 |
第五章 油气成藏分析 |
5.1 烃源岩条件分析 |
5.2 盖层分析 |
5.3 油气运移分析 |
5.4 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
5.4.1 断层-分流河道型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 |
5.4.2 断层-浊积砂体型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 |
5.4.3 断层-牵引背斜型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 |
第六章 有利区带分析 |
6.1 断裂活动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6.1.1 一级、二级断裂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
6.1.2 断裂控制着凹陷构造圈闭的发育特征 |
6.1.3 断裂是油气运聚的主要通道 |
6.2 调节带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6.2.1 断裂调节带的石油地质意义 |
6.2.2 研究区内调节带油气成藏分析 |
6.3 有利区带预测 |
6.3.1 有利区带1 |
6.3.2 有利区带2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富民地区构造特征与有利勘探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苏北盆地研究现状 |
1.2.2 高邮凹陷构造几何特征 |
1.2.3 构造样式 |
1.2.4 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
1.2.5 地震反演技术 |
1.2.6 油气分布 |
1.2.7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高邮凹陷主要断裂体系 |
2.2.1 真武断裂带 |
2.2.2 汉留断裂带 |
2.3 构造运动期次 |
2.4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4.1 地层发育特征 |
2.4.2 沉积特征 |
2.5 油田勘探现状 |
第三章 三维地震构造解释 |
3.1 解释模型的建立 |
3.2 层位标定 |
3.3 断层解释 |
3.3.1 常规地震剖面解释 |
3.3.2 水平时间切片技术 |
3.3.3 相干体技术 |
3.4 层位追踪 |
3.5 构造图编制 |
第四章 构造特征研究 |
4.1 几何学特征 |
4.1.1 主要断裂发育特征 |
4.1.2 主要反射层构造特征 |
4.1.3 构造样式 |
4.2 构造演化史分析 |
4.3 构造成因机制分析 |
第五章 储层预测 |
5.1 地震反演 |
5.2 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
5.2.1 可行性分析 |
5.2.2 子波提取与井震标定 |
5.2.3 建立低频模型 |
5.2.4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
5.3 砂体预测 |
第六章 有利勘探目标 |
6.1 油气分布 |
6.2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
6.2.1 烃源条件 |
6.2.2 沉积相带 |
6.2.3 二级构造带 |
6.2.4 断裂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
6.3 有利勘探目标分析 |
6.3.1 圈闭特征 |
6.3.2 有利勘探目标优选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断层在高邮凹陷复杂断块区成藏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断裂演化及砂箱物理模拟[D]. 唐旭.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2]高邮凹陷断层封闭性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D]. 张鸿妍.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3]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古近系戴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周嘉义. 长江大学, 2019(01)
- [4]金湖凹陷闵桥地区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评价研究[D]. 张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油藏滚动评价研究[D]. 倪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6]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朱兆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高邮凹陷北斜坡戴一段地层超覆油藏识别及成藏特征研究[D]. 卢显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基于Logistic回归的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含油气性量化评价[J]. 朱兆群,林承焰,张宪国,赵强,谢晶晶,魏肃东,程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9]环邵伯次凹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气规律[D]. 张樱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富民地区构造特征与有利勘探目标[D]. 张冬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