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机金属聚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舒皓[1](2021)在《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及其中空纤维的气体分离性质研究》文中提出气体材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方面,气体材料(例如二氧化碳、甲烷、乙烯和氮气等)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生产中。在日常生活方面,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直接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气体的分离与存储,是环境保护与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常情况下,高纯气体都是从多组分气体中分离而来。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气体分离和纯化的技术,主要包括:低温蒸馏、变压吸附和膜法分离。其中,变压吸附和膜法分离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和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竞争优势突出。多孔有机材料(Porous Organic Frameworks,POFs)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结构稳定和易修饰等优点。POFs是良好的气体吸附剂,并且可用于掺杂制备膜材料。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制备具有优异CO2/N2分离性能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s,PAFs),并将其作为掺杂物用于制备中空纤维膜。分别以联苯和二苯胺为单体,通过三氯化铝催化的肖尔反应制备PAF-45和PDPA。同时,以等摩尔比的联苯和二苯胺为单体,制备PAF-45DPA。随后,以三种聚合物为掺杂材料,聚砜(PSF)高分子为基质材料,通过干-湿法制备PAF-45/PSF、PAF-45DPA/PSF、PDPA/PSF和PSF中空纤维膜。详细地研究了粉末材料和中空纤维的CO2/N2分离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混配体合成的PAF-45DPA同时兼具PAF-45的高孔隙率和PDPA材料优异的CO2/N2选择性(SBET=679 m2 g-1,SCO2/N2=63),且这种优异性能也表现在制备的混合膜中。掺杂PAFs材料显着提升了中空纤维膜的CO2/N2分离性能,其中,PAF-45DPA/PSF中空纤维膜对CO2的选择性和透量分别达到24.2和72.6 GPU。2.制备具有大共轭基团的PAFs材料,探究不同的配位金属离子对PAFs材料CH4/N2分离性能的影响,用于提升中空纤维的CH4/N2分离性能。以四苯基卟啉及其四苯基金属卟啉为单体制备PAF-40、PAF-40-Fe和PAF-40-Mn材料,并测试它们的CH4和N2的吸附曲线,根据IAST理论计算CH4/N2理想分离比。结果显示,含有卟啉基团的PAF-40系列材料具有较高的CH4/N2选择性,其中PAF-40-Fe材料对CH4气体的选择性最高(SCH4/N2=18.4)。以PAF-40、PAF-40-Fe和PAF-40-Mn为掺杂材料,聚砜高分子为基质材料,通过干-湿法制备PAF-40/PSF、PAF-40-Fe/PSF、PAF-40-Mn/PSF和PSF中空纤维膜,并表征其CH4/N2分离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掺杂PAFs材料显着提升了中空纤维膜的CH4气体选择性和透量,其中掺杂PAF-40-Fe材料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对CH4气体的选择性和透量分别达到4.3和18.7 GPU。3.选择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高稳定性的多孔材料PAF-1为前驱体,通过后修饰的方法,制备带有极性官能团的PAF-1-Br和PAF-1-CF3,研究它们的C2H6和C2H4的吸附与分离性能。在273 K和298 K下测试它们的C2H6和C2H4吸附曲线,根据IAST理论计算PAF-1、PAF-1-Br和PAF-1-CF3的C2H6/C2H4分离比。结果显示,修饰极性官能团后,与PAF-1相比,PAF-1-CF3的C2H6/C2H4的分离比显着增加,从1.1提升至1.8。
张旺[2](2021)在《天然高分子接枝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世界水体污染加剧,絮凝法作为一种经济且简便的污水处理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絮凝剂在絮凝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质量将会决定处理后的效果,因此制备出高效且廉价的絮凝剂一直是广大科研者的研究课题。壳聚糖(CS)和淀粉(STC)等天然高分子物质有絮凝效果,但是存在分子量低、溶解性差等缺点。本文将丙烯酰胺(AM)和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乙酯基三甲基氯化铵(DMC)通过接枝聚合反应接枝到玉米淀粉和壳聚糖骨架上,制备出天然高分子接枝阳离子型絮凝剂STC-g-PAD和CS-g-PAD。实验选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两种天然高分子基絮凝剂。以接枝效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过硫酸铵添加量和AM与STC的比例对STC-g-PAD接枝效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选出在(NH4)2S2O8质量为0.25g,AM与STC质量比为2:1时,并于55℃下反应3 h所制备出的STC-g-PAD有最大的接枝效率。4个聚合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大小为:mAM:m STC>聚合温度>引发剂添加量>聚合时间。在淀粉基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基础上,研究壳聚糖和丙烯酰胺质量比对CS-g-PAD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两者的比例为1:4时,CS-g-PAD的接枝效率达83.15%。通过对两种天然基絮凝剂的FT-IR表征分析,证明成功制备出目的产物。TG-DTG分析表明提升了絮凝剂的热稳定性;XRD的分析可得出接枝聚合的发生破环了玉米淀粉和壳聚糖原始的晶体结构,使合成出的絮凝剂变为无定形结构;SEM的分析证明絮凝剂表面粗糙度增加,形成了许多沟壑。以1g/L高岭土悬浮液为絮凝对象,研究水力学条件和两种絮凝剂分子内部结构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两种来源不同淀粉制备的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证明含有较多直连淀粉的玉米淀粉制备出的絮凝剂效果更佳。在优化后的水力学条件下,两种天然接枝絮凝剂STC-g-PAD和CS-g-PAD投加量均为2 g/L时,对弱酸性高岭土悬浮液的透光率能达95%以上,且透光率随着接枝效率的增加而增加。
李乐倩[3](2021)在《基于双咪唑基苯并噻二唑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光电磁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由金属节点和配体通过不同的配位模式连接形成的多样化网络结构,在荧光、磁性、导电、催化以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备受化学研究者们关注。本论文主要采取混合配体策略,以有机荧光化合物4,7-二(1H-咪唑-1-基)-2,1,3-苯并噻二唑(BIBT)为主配体,并选取辅助羧酸配体和过渡金属盐,成功构筑了12个新型配位聚合物。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仪器对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多个配位聚合物的荧光、导电和磁学性质的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策略及构效关系,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有机荧光配体BIBT、四种直线型芳香羧酸配体和过渡金属硝酸盐构筑了5种结构新颖的多孔配位聚合物,在详细解析了晶体结构的同时还对部分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荧光探究表明,配位聚合物1在14种常用溶剂中对水杨醛表现出选择性荧光猝灭,并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测限,可作为识别水中水杨醛的荧光传感器。2、在溶剂热条件下,选取5种Y形辅助配体5-氨基基间苯二甲酸(H2AIPA)、3,5-吡啶二甲酸(H2PYDC)、5-甲基间苯二甲酸(H2MIPA)、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H2TBAIPA)和5-甲氧基间苯二甲酸(H2MOIPA),构筑了7种基于过渡金属的配位聚合物。在详细解析晶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配位聚合物可能具有的光电磁性能。荧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6通过荧光猝灭效应能同时实现对2,6-二氯-4-硝基苯胺和呋喃妥因的荧光传感,并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质子导电性质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7和8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质,电导率分别为1.19×10-7S·cm-1和1.16×10-7S·cm-1(RH=98%,T=50℃),其通过运载机制来实现质子传导;磁性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9表现为弱的铁磁行为。配位聚合物11表现为反铁磁行为。
吴林辉[4](2021)在《基于3,5-双(苯并咪唑基)吡啶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荧光传感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因其新颖多变的拓扑结构和优良的发光性能,发光配位聚合物在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被视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类荧光材料,受到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选用V形半刚性3,5-双(苯并咪唑基)吡啶(BBIP)为主配体,不同的芳香羧酸作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构筑了14个新颖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部分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荧光传感性能等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以四种不同取代基的Y形芳香羧酸为辅助配体,选用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构筑了5个结构新颖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拓扑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1和3可简化为二维的4-连接sql拓扑结构,配位聚合物2属于很少报道的3-连接KIa拓扑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位聚合物5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多响应荧光传感材料,同时对Fe3+、MnO4-、Cr2O72-、水杨醛和乙二胺具有荧光猝灭效应,检出限分别为0.53 ppm、0.98 ppm、3.6 ppm、0.42 ppm和5.3 ppm。二、以三种不同共轭类型的芳香羧酸为辅助配体,选用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构筑了4个结构新颖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拓扑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6可简化为二维的4-连接sql拓扑结构,配位聚合物7可简化为二维的3-连接fes拓扑结构,配位聚合物8具有三维的(3,5)-连接gra拓扑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位聚合物7可以通过荧光增强和红移效应同时对Al3+和Ga3+传感,且具有较高选择性和灵敏度,检出限分别为0.17 ppm和0.69 ppm。有趣的是,配位聚合物7在365 nm的紫外灯激发照射下,可裸眼识别Al3+和Ga3+。更为重要的是,配位聚合物7是第二例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Ga3+荧光传感器。三、以四种不同间隔基的芳香羧酸为辅助配体,选用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构筑了5个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拓扑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10-14均可简化为二维的4-连接sql拓扑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位聚合物10和12对MnO4-有选择性荧光猝灭效应,检出限分别为0.30 ppm和1.22 ppm,配位聚合物11对Fe3+、Cr2O72-和乙酰丙酮具有选择性荧光猝灭效应,检出限分别为0.14 ppm、1.33 ppm和6.53ppm。值得注意的是,配位聚合物11是第二例同时传感Fe3+、Cr2O72-和乙酰丙酮的金属有机框架荧光传感器。
薛昊龙[5](2021)在《纤维用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及红色发光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夜光纤维是一种能够在黑暗条件下持续发光的功能纤维,由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和成纤聚合物纺制而成,其发光性能主要取决于稀土离子激活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由于稀土掺杂的硅酸盐发光材料和铝酸盐发光材料分别具有良好的蓝色和绿色长余辉性能,蓝色光和绿色光的夜光纤维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受限于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余辉性能不佳,红色夜光纤维的研究遇到瓶颈。本文采用复合发光的方法将余辉性能良好的发光材料作为二次光源,以红色有机荧光材料罗丹明B为光转换剂,吸收短波长的二次光源并将其转化为红色荧光,以实现夜光纤维的红色长余辉效果。本文首先对Eu2+/Eu3+激活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和离子掺杂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具有良好长余辉发光性能的发光材料主要有SrAl2O4、Sr2Mg Si2O7和Y2O2S;为了使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粒径满足夜光纤维的需要,本文对其助熔工艺和助熔机理进行了研究;然后将助熔法制备的具有高比表面积的SrAl2O4发光材料与罗丹明B通过偶联剂结合,并对其结合工艺和复合结构进行了研究;将SrAl2O4/罗丹明B复合发光材料进行纺丝试验,对熔融纺丝和湿法纺丝制备的夜光纤维进行发光性能的研究;为了弥补纤维红色光纯度低的缺点,本文采用了同轴湿法纺丝的方式将长余辉发光材料和罗丹明B分别分布于纤维的内外层结构中,然后对其发光性能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如下:(1)本文从激活离子和共掺杂剂发光机理、基质对发光材料性能的影响、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能影响这三个方面开展实验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光材料的光谱和余辉性能,探究铕离子激活发光材料的长余辉机理,以及激活离子和共掺杂离子的掺杂规律。结果发现Eu2+/Eu3+在晶体结构中不仅作为发光中心进行电子跃迁,同时也具有本征的电子陷阱能级,而共掺杂离子能够为发光中心的电子跃迁提供更丰富的电子跃迁陷阱能级;基质的变化影响Eu2+/Eu3+的发光光谱和余辉性能,当基质中的宿主离子与其价态和离子半径接近时,才能获得更高的余辉性能;在SrAl2O4、Sr2Mg Si2O7和Y2O2S发光材料中,共掺杂离子的浓度要大于激活离子浓度时才能获得更好的余辉性能。(2)为了解决高温固相反应不均匀、晶粒团聚、产物研磨困难等问题,本文采用多种助熔剂对SrAl2O4、Sr2Mg Si2O7和Y2O2S这三种适用于夜光纤维的长余辉发光材料进行了助熔法制备及性能研究;研究发现Li2B4O7和Li F的助熔组合对SrAl2O4的制备具有良好的助熔效果,Li2B4O7和Li F能够降低反应物熔点并提高熔体流动性,从而使反应更加充分,而且适量的F-可以阻断晶粒之间的团聚从而降低产物的密度,使研磨得到的发光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余辉亮度和比表面积,而且发现Li Cl可以替代Li F发挥助熔效果;Sr2Mg Si2O7发光材料制备时由于原料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H3BO3对其制备具有明显的助熔效果,H3BO3的添加可以提高反应时熔体的流动性,加入Li Cl可以通过降低熔体表面张力来提高助熔效果;研究发现Li3PO4、Li2CO3和Li Cl共同添加时对Y2O2S的制备具有良好的助熔效果,由于反应物主要成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因此反应活性低,需要添加的助熔剂含量相对较高。(3)为制备复合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助熔法制备的余辉亮度高且比表面积大的SrAl2O4发光材料作为二次光源,使用硅烷偶联剂结合SrAl2O4发光材料和罗丹明B,随着罗丹明B浓度的增加,复合发光材料的荧光颜色产生红移,同时余辉亮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用了lammps模拟软件对材料的界面结构进行分子动力学的研究,首先构建SrAl2O4-偶联剂-罗丹明B的界面结构,然后通过分子动力学的手段对其进行力学的测试与分析,发现复合发光材料的界面结构在受到外界拉伸或剪切力时发生化学键断裂,发生断裂的化学键与受力的界面区域有关,其中硅烷偶联剂分子中的Si-C键结合力较弱容易发生断裂。(4)将SrAl2O4/罗丹明B复合发光材料进行熔融纺丝和湿法纺丝试验,制备出PP夜光纤维和PAN夜光纤维,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力学测试结果分析,由于熔融纺丝过程中高温和螺杆挤压作用,会导致SrAl2O4表面包覆的罗丹明B与之发生脱离,而湿法纺丝过程中复合结构较为稳定,两者不易发生脱离,因此湿法纺丝制备的夜光纤维红色荧光效果更好;为提高红色光纯度,采用了同轴湿法纺丝的方式制备了PAN红色夜光纤维,将长余辉发光材料和罗丹明B分别分布于纤维的内外层结构中,避免因SrAl2O4和罗丹明B脱离而导致的色纯度下降,与共混纺丝成纤的方式相比,同轴夜光纤维发出的荧光具有更高的红色光纯度。
胡心雨[6](2021)在《低介电MOFs/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成电路中的信号延迟和串扰是制约微电子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要求未来的电子器件具有更好的信号传输效率和更高的信号传播速度。印制电路板(PCB)作为集成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子信号的传播有着显着的影响。因此,选择具有低介电常数的树脂基体作为PCB基板材的胶粘剂对介电性能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树脂)因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和高耐热性等特点,近年来,其在介电通讯材料领域被广泛关注。然而,BT树脂的固化温度高、介电性能不突出却有限制它在未来电子通讯材料中的应用。因此,开发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低、固化温度低的新型BT树脂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在BT树脂体系中引入MOFs的孔隙结构、催化位点,制备了固化温度低和介电性能优良的BT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本文合成了沸石咪唑型的锌基MOFs(ZIF-8)、氨基功能化的钛基MOFs(NH2-MIL-125)、氟功能化的锆基MOFs(F4-UiO-66)三种金属有机骨架,分别利用ZIF-8、NH2-MIL-125、F4-UiO-66改性BT树脂,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MOFs对BT树脂体系的固化机理、热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及耐湿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采用回流法、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ZIF-8、NH2-MIL-125、F4-UiO-66。通过系列表征手段发现,ZIF-8具有正十二面体结晶形貌、高的比表面积(1509m2g-1)和微孔结构(1.0 nm)。NH2-MIL-125晶体为正八面体,其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径分别为1250 m2g-1和0.66 nm。与ZIF-8、NH2-MIL-125相比,F4-UiO-66的结构规整度不高,无明显结晶形貌,且比表面积低(282 m2g-1),呈微孔/介孔(0.3~3.8 nm)结构。ZIF-8、NH2-MIL-125具备较强的电子络合能力,而F4-UiO-66的电子络合效应不明显。(2)利用ZIF-8改性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制备了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ZIF-8对BT树脂的固化过程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随着ZIF-8用量的增加,ZIF-8/BT共混物的固化温度不断降低。当ZIF-8的添加量达到0.5 wt%时,ZIF-8/BT共混物的DSC曲线呈双峰,分别对应于氰酸酯的自聚以及氰酸酯与双马来酰亚胺的共聚,这是因为ZIF-8中的Zn2+和咪唑协同催化了氰酸酯的自聚,使其在低温发生,改变了BT树脂的固化历程。ZIF-8在BT树脂中分散均匀并具有一定增韧效果。加入ZIF-8后,因更多刚性的三嗪环的生成,复合材料的初始储能模量增大,但ZIF-8的位阻效应使得体系的交联密度降低,自由体积增大。因此与高添加量(≥10 wt%)的POSS、中空Si O2等无机填料相比,ZIF-8/BT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因纳米孔隙的引入、三嗪环的生成以及自由体积的增大使其在超低添加量(≤1.0 wt%)即可有效降低介电常数,并保持了良好的耐热性及耐湿性。(3)将NH2-MIL-125加入到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体系中,制备了NH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NH2-MIL-125明显催化了氰酸酯的自聚反应,降低了BT树脂的固化温度,使BT树脂的交联结构中三嗪环增多,初始储能模量增大,但NH2-MIL-125的位阻效应使得体系的交联密度减小、自由体积增大。随着NH2-MIL-125添加量的增大,除了BT树脂的固化反应外,还存在氨基与双马来酰亚胺之间的“Michael”加成反应,这有助于有效降低BT树脂中的电荷聚集,它与纳米孔隙的引入、三嗪环的生成以及自由体积的增大一起共同降低了BT树脂的介电常数。同时,NH2-MIL-125在BT树脂中分散均匀,能起到明显的纳米粒子增韧效果。此外,NH2-MIL-125/BT纳米复合体系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湿性能。(4)采用F4-UiO-66改性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制备了F4-UiO-66/BT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F4-UiO-66能有效催化氰酸酯的固化反应,促进BT树脂固化形成更多的三嗪环,使得BT树脂体系的初始储能模量增加,但F4-UiO-66的空间位阻和氟原子的低极性致使体系交联密度减小,自由体积增大、Tg减小。F4-UiO-66的引入使得BT体系中孔隙率增大、三嗪环及氟原子增多、自由体积增大,因此,F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明显降低。F4-UiO-66在BT树脂中分散均匀,增强了BT树脂的韧性,并维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湿性能。
陈林皓[7](2021)在《有机胺类粘土稳定剂的合成与评价》文中指出本文首先以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多乙烯多胺等为原料合成了环氧氯丙烷/多乙烯多胺缩聚物系列粘土稳定剂(ETP);用氯乙酸分别与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多乙烯多胺等反应得到了羧甲基多乙烯多胺系列粘土稳定剂(CTP)。以合成ETP、CTP粘土稳定剂的防膨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合成产物防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合成ETP、CTP粘土稳定剂的优化合成条件。参照“SY/T 5970-2016,油气田压裂酸化及注水用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方法”,对合成ETP、CTP粘土稳定剂的防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用量为2%时,ETP系列粘土稳定剂防膨率在86%以上,C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防膨率在91%以上,且耐冲刷性能良好。岩屑回收实验、耐温性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合成ETP、CTP粘土稳定剂具有较好的抑制分散能力、长效性和耐温性能。将合成的6种粘土稳定剂分别与KCl、NH4Cl、Ca Cl2三种无机盐进行复配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相同使用浓度下其防膨效果优于ETP、CTP粘土稳定剂,但耐冲刷性能降低。对未处理、蒸馏水处理和粘土稳定剂溶液处理的钠膨润土进行了热重分析、粒度分析、电镜扫描分析和XRD分析,结果显示:经ETP、CTP系列粘土稳定剂处理过的膨润土粒径与蒸馏水处理过的膨润土粒径相比较显着增大,粘土层间距较纯水处理的粘土层间距减小;未处理膨润土在125℃左右质量损失为4.72%,经纯水处理的膨润土在100℃左右其质量损失为5.54%,经ETP、CTP系列粘土稳定剂处理过的膨润土在相同温度下质量损失显着降低,经ETP-2处理过的膨润土在200℃左右质量损失为0.60%,经ETP-3处理过的膨润土在225℃左右质量损失为0.78%,经CTP-1处理过的膨润土在200℃左右质量损失为0.86%,经CTP-2处理过的膨润土在150℃时质量损失为0.52%。说明ETP、CTP系列粘土稳定剂能够吸附在粘土表面,进入了粘土层间,包裹黏土颗粒,阻碍了水分子的进入,从而束缚粘土的分散并阻隔水分子与粘土的接触,最终实现防膨作用。
王韬[8](2021)在《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法在工业废水预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生物处理或高级氧化处理效率。提升混凝对工业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可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水处理效率。论文首先利用微生物絮凝剂(MBF)阴离子活性基团丰富的特点,对其进行阳离子改性,合成了脱色性能良好的两性微生物絮凝剂(MBF-g-P(AM-DAC))。研究了MBF-g-P(AM-DAC)的最优合成条件和合成机理。将MBF-g-P(AM-DAC)与聚硅酸铝(PSA)复配,用来处理刚果红(CR)染料废水,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CR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其混凝机理。此外,论文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通过胶束聚合合成了富含氟碳基团的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AM-HFBMA)),其对模拟废水中四种溶解性染料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研究P(AM-HFBMA)的合成机理,分析P(AM-HFBMA)与聚合氯化铁铝(PAFC)复配使用时,二者发挥的不同作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热引发条件下,MBF与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得到两性高分子微生物絮凝剂MBF-g-P(AM-DAC)。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SC)、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MBF-g-P(AM-DAC)组成、结构和特性,发现其具有丰富的氨基、羟基、羧基、铵基和酰氧基等活性基团。在MBF-g-P(AM-DAC)合成机理研究中发现,接枝共聚发生在MBF的氨基上。AM作为高活性单体促进了阳离子单体DAC与MBF的接枝共聚。对MBF-g-P(AM-DAC)在蒸馏水中所产生絮体进行比表面积分析,发现其絮体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大量的多孔结构,这有利于增强其吸附和网捕卷扫的混凝性能。(2)将自制MBF-g-P(AM-DAC)与聚硅酸铝(PSA)复配应用于模拟刚果红(CR)染料废水处理。混凝后CR染料的去除率较高、形成的絮体密实且体积大、沉降速率快、沉降时间短;而单加PSA处理时,形成的絮体小且松散,沉降速度慢,CR去除率较低。PSA和自制MBF-g-P(AM-DAC)在CR废水处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PSA电中和作用强,但形成的絮体小;MBF-g-P(AM-DAC)的电中和作用较弱,但对絮体粒径增大有较大帮助。MBF-g-P(AM-DAC)及其絮体上的不饱和活性位点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助于CR的吸附,且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3)在紫外引发条件下,HFBMA与AM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得到含氟碳的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AM-HFBMA)。通过表征分析发现,P(AM-HFBMA)具有丰富的氟基、酰胺基和酯基等多种活性基团。胶束聚合有助于合成具有微嵌段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AM-HFBMA)。少量粘附在其表面的SDS提升了P(AM-HFBMA)的亲水性。P(AM-HFBMA)具有较多的活性位点,能增强与SDS和染料的相互作用。(4)将含氟碳的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AM-HFBMA)应用于多种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P(AM-HFBMA)对浓度为250 mg/L的刚果红(CR)、亚甲基蓝(MB)、罗丹明B(Rh B)和甲基蓝(Ml B)模拟废水最佳去除率达到90%以上。P(AM-HFBMA)混凝性能优于三种市售PAM。PAFC和P(AM-HFBMA)复配使用时,PAFC主要起电中和作用,P(AM-HFBMA)主要起架桥作用,且有助于产生絮体。粘附在P(AM-HFBMA)表面的少量SDS能通过电荷吸引和疏水缔合作用增强P(AM-HFBMA)与染料相互作用。P(AM-HFBMA)上丰富的氟基与染料和SDS产生的氢键也增强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而其疏水缔合作用使絮体容易与水分离。该混凝过程存在吸附作用。
张超芮[9](2021)在《基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制备了聚茜素绿-碳纳米管、镍-聚茜素绿、铜-聚茜素绿、氢氧化铜-萘酚四种无机有机材料,并构置了相应的电化学传感器,分别建立了检测羟胺、米吐尔、葡萄糖、氨基脲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将茜素绿聚合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表面,构置基于p AG-MCNT的羟胺电化学传感器,表征了该电化学传感器界面的形貌,考察了传感器响应性能,建立一种检测羟胺的方法。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p AG-MCNT/CPE在p H7磷酸盐缓冲液中对羟胺的检测表现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线性范围为1~1400μmol·L-1,检测限为0.33μmol·L-1,灵敏度为0.0274μA·μmol·L-1。2.将茜素绿聚合在电极表面,在聚茜素绿表面采用恒电位法沉积镍,构置基于Ni-p AG的米吐尔电化学传感器,表征了该电化学传感器界面的形貌,考察了传感器响应性能,建立了一种检测米吐尔的方法。米吐尔在该传感器上的线性范围为0.2~100μmol·L-1,检测限为0.067μmol·L-1,灵敏度为0.145μA·μmol·L-1。3.将茜素绿聚合在电极表面,再用恒电位法将铜沉积在聚茜素绿表面,构置基于Cu-p AG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表征了该电化学传感器界面的形貌,考察了传感器响应性能,建立了一种检测葡萄糖的方法。葡萄糖在该传感器上的线性范围为0.8~1200μmol·L-1,检测限为0.267μmol·L-1。此外,Cu-p AG/CPE成功用于检测血清中葡萄糖,回收率为99.8%~102%。4.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出Cu HCF,再以Cu HCF为原料制备了Cu(OH)2,将Cu(OH)2分散在Nafion水溶液中。构置基于Cu(OH)2-Nafion的氨基脲电化学传感器,表征了该电化学传感器界面的形貌,考察了传感器响应性能,建立了一种检测氨基脲的方法。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氨基脲在该传感器上的线性范围为1~1400μmol·L-1,检测限为0.21μmol·L-1。
龚果[10](2021)在《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荧光防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商品的外包装,用以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荧光材料特殊性质的荧光防伪技术层出不穷,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方式也是日新月异。在众多荧光材料中,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声子能量小、透光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在荧光防伪领域展现了其显着优势。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具有简单高效、易规模化制备、成本低等优点,也逐渐成为荧光图案输出的重要方式。本论文旨在开发先进荧光防伪技术,通过设计合成具有优异且独特荧光性质的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并利用喷墨打印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具体地讲,本论文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以镧系稀土离子油酸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热分解方法合成单分散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控制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Y3+、Yb3+、Er3+以及Tm3+)及比例,可实现三原色(红、绿、蓝)荧光UCNPs的合成。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UCN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UCNPs均为纯六方相Na YF4纳米晶,且粒径均匀,平均直径约在20 nm左右。利用聚丙烯酸(PAA)对合成的UCNPs进行改性,得到亲水性UCNPs。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通过流延法成功制备出了聚乙烯醇(PVA)荧光薄膜。同时,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配制荧光油墨,采用印章及喷墨打印方式,在纸基底上构建出了各种荧光防伪图案。该技术预期在防伪包装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荧光增强Na YF4:Ln3+@Na YF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应用于荧光防伪领域其荧光强度弱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不足,设计合成出了上转换荧光增强的活性Na YF4:Yb3+壳包裹Na YF4:Ln3+核壳纳米颗粒(CASNs),包括(Na YF4:Er3+/Tm3+@Na YF4:Yb3+、Na YF4:Yb3+/Er3+@Na YF4:Yb3+以及Na YF4:Yb3+/Tm3+@Na YF4:Yb3+,分别命名为CASNs-R、CASNs-G以及CASNs-B)。通过XRD、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CASNs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形貌规整、荧光强度高的核壳纳米颗粒。以CASNs-G为例,CASNs-G的荧光强度提高至Na YF4:Yb3+/Er3+核纳米颗粒的21倍。研究表明,CASNs荧光增强机制主要是由于:一方面,Na YF4:Yb3+活性壳的包裹降低了Na YF4:Ln3+核纳米颗粒的表面荧光淬灭的几率;另一方面,活性壳中敏化剂Yb3+的加入有利于颗粒吸收外界的能量并传递至Na YF4:Ln3+核纳米颗粒中,提高发光效率。将合成的荧光增强三原色CASNs通过表面亲水改性,并配制成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实现高精度、高荧光强度、多色彩复合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本研究工作有望推进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3)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通过纳米尺度下的“手术”实现荧光性能独特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并探讨其在荧光防伪中的应用。为此,通过两步油酸调介下的热分解法,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外延生长Na Gd F4:Ln3+下转换荧光壳层,合成出了具有上/下双模式荧光哑铃结构的单分散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CSNPs)。研究表明,Na Gd F4:Ln3+壳层在Na YF4:Ln3+纳米颗粒表面的增长符合奥式熟化机制。由于β-Na Gd F4和β-Na YF4纳米晶的晶格不完全匹配,导致Na Gd F4:Ln3+壳层优先在Na YF4:Ln3+纳米颗粒的两端生长,并最终形成哑铃状结构。通过调节核以及壳层中所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及比例,可实现CSNPs上/下转换荧光颜色的调控,从而调制出多种双模式荧光CSNPs。利用酸洗涤去除CSNPs表面油酸,得到亲水性CSNPs,并将其分散在水/乙醇/甘油混合溶剂中,配制水性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在纸基底上,如A4纸、信封以及贺卡,构建荧光图案。该图案在自然光照下肉眼不可见,而在980 nm激光和254 nm紫外光的分别照射下,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精美且清晰的荧光防伪图案。该双模式荧光防伪技术具有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为先进荧光防伪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4)Na YF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光致变色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异构化而产生的对外界的刺激的响应,在光信息存储,生物探针,分子开关以及荧光防伪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部分研究通过将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接枝在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出同时具有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特性的荧光材料,并通过喷墨打印技术,探讨其在先进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为此,通过多步壳层修饰,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外层包裹或接枝多个功能性壳层,得到可逆光致变色的CSNPs@p(GMA-co-SPMA)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通过FTIR、TGA以及TEM对合成的CSNPs@p(GMA-co-SPMA)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的多壳层纳米颗粒。将合成的CSNPs@p(GMA-co-SPMA)颗粒分散于DMF溶剂中,制备荧光油墨,并通过喷墨打印在纸张上构筑先进荧光防伪图案。该图案具有双模式荧光,即在980 nm激光照射下显示出绿色荧光,而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显示出红色的荧光,并且在移除紫外灯后,该图案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在自然光下显示出紫色的图案。这种CSNPs@p(GMA-co-SPMA)形成变色防伪图案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和多重响应性,复制难度较大,因而其防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无机金属聚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机金属聚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及其中空纤维的气体分离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材料的介绍 |
1.2 多孔有机框架材料的分类 |
1.2.1 超交联聚合物(HCPs) |
1.2.2 固有微孔聚合物(PIMs) |
1.2.3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 |
1.2.4 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 |
1.2.5 共价三嗪骨架材料(CTFs) |
1.2.6 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s) |
1.2.7 多孔有机笼(POCs) |
1.3 膜分离技术 |
1.3.1 高分子气体分离膜 |
1.3.2 非对称膜 |
1.3.3 高分子共混膜 |
1.4 CO_2吸附与分离 |
1.4.1 CO_2吸附剂 |
1.4.2 CO_2吸附剂后修饰 |
1.4.3 CO_2分离膜 |
1.5CH_4气体吸附与分离 |
1.5.1CH_4吸附剂 |
1.5.2CH_4/N_2分离膜 |
1.6 C_2H_4/C_2H_6气体的分离 |
1.7 本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1.8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PAF-45 类似物和聚砜的中空纤维及其CO_2/N_2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PAF-45DPA、PAF-45和PDPA的合成 |
2.2.4PAF/PSF中空纤维混合膜的制备 |
2.3PAF-45、PAF-45DPA和 PDPA的结构表征与结果讨论 |
2.3.1 红外光谱 |
2.3.2 ~(13)C固体核磁谱图分析 |
2.3.3 粉末X射线衍射 |
2.3.4PAF-45DPA的热稳定性 |
2.3.5PAF-45、PAF-45DPA和PDPA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2.3.6PAF-45、PAF-45DPA和PDPA的孔道和气体吸附性能表征 |
2.4 混合膜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
2.4.1 混合膜的实物图片及扫描电镜图 |
2.4.2 中空纤维膜的元素分析 |
2.4.3 中空纤维膜的CO_2/N_2分离性能 |
2.4.4 掺杂量对中空纤维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5 压力对中空纤维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6 温度对中空纤维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7 中空纤维膜的稳定性测试 |
2.4.8 CO_2/N_2分离性能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2.6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卟啉型PAF-40s和聚砜的中空纤维及其CH_4/N_2分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PAF-40、PAF-40-Mn和PAF-40-Fe的制备 |
3.2.4PAF-40/PSF、PAF-40-Mn/PSF和PAF-40-Fe/PSF中空纤维混合膜的制备 |
3.3PAF-40、PAF-40-Mn和PAF-40-Fe材料的表征与结果讨论 |
3.3.1 红外吸收光谱 |
3.3.2 扫描电镜表征 |
3.3.3 X射线粉末衍射 |
3.3.4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元素分析 |
3.3.5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孔道特征 |
3.3.6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CH_4和 N_2吸附研究 |
3.3.7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吸附焓计算 |
3.3.8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CH_4/N_2理想分离比 |
3.4 PSF、PAF-40/PSF、PAF-40-Fe/PSF和PAF-40-Mn/PSF中空纤维的表征与结果讨论 |
3.4.1 中空纤维的实物图片与扫描电镜表征 |
3.4.2 气体分离测试装置 |
3.4.3 纯PSF膜和三种PAF/PSF混合膜的CH_4/N_2分离性能 |
3.4.4 压力对中空纤维膜CH_4/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5 温度对中空纤维膜CH_4/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6 中空纤维膜的稳定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极性官能团Br和 CF_3修饰的PAF-1及C_2H_6/C_2H_4分离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PAF-1、PAF-1-Br和PAF-1-CF_3的合成 |
4.3PAF-1、PAF-1-Br和PAF-1-CF_3材料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
4.3.1 固体红外光谱 |
4.3.2 能量色散X射线表征 |
4.3.3PAF-1、PAF-1-Br和PAF-1-CF_3孔道结构表征 |
4.3.4PAF-1、PAF-1-Br和PAF-1-CF_3的C_2H_6和 C_2H_4吸附表征 |
4.3.5PAF-1和PAF-1-CF_3的C_2H_6和C_2H_4吸附焓计算 |
4.3.6PAF-1、PAF-1-Br和PAF-1-CF_3的C_2H_6/C_2H_4理想分离比 |
4.3.7 取代基含量对PAF材料性质的影响 |
4.3.8 C_2H_6/C_2H_4分离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4.5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天然高分子接枝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污染状况及处理技术 |
1.1.1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
1.1.2 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
1.2 絮凝剂的类型及特点 |
1.2.1 无机絮凝剂 |
1.2.2 有机絮凝剂 |
1.2.3 微生物絮凝剂 |
1.3 絮凝机理 |
1.3.1 电荷中和作用 |
1.3.2 吸附架桥作用 |
1.3.3 网扑卷扫作用 |
1.4 接枝聚合引发方式简介 |
1.4.1 化学引发法 |
1.4.2 物理引发法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2.2.1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制备与纯化 |
2.2.2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接枝效率测定 |
2.2.3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阳离子度测定 |
2.3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表征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3 热重分析(TG-DTG) |
2.3.4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SEM)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
3.1 反应时间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
3.2 引发剂投加量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
3.3 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
3.4 单体配比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
3.5 正交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絮凝性能研究 |
4.1 絮凝性能测定方法 |
4.2 高岭土悬浮液自沉降实验 |
4.3 絮凝剂投加量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
4.4 搅拌时间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
4.5 溶液pH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
4.6 絮凝剂接枝效率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
4.7 絮凝剂阳离子度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
4.8 淀粉种类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
4.9 不同废水的处理效果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合成及表征 |
5.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试剂 |
5.2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与纯化 |
5.3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单因素实验 |
5.4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表征 |
5.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5.4.3 热重分析(TG-DTG) |
5.4.4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SEM) |
第六章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絮凝性能研究 |
6.1 絮凝性能测定方法 |
6.2 絮凝剂投加量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
6.3 搅拌时间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
6.4 溶液pH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基于双咪唑基苯并噻二唑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光电磁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位聚合物概述 |
1.2 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3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荧光传感 |
1.3.1 对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 |
1.3.2 对挥发性有机物的荧光传感 |
1.3.3 对抗生素的荧光传感 |
1.4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质子导电 |
1.4.1 质子跳跃机制 |
1.4.2 质子运载机制 |
1.5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磁学性能 |
1.5.1 金属离子对磁学性能的影响 |
1.5.2 配体对磁学性能的影响 |
1.5.3 模板剂对磁学性能的影响 |
1.6 基于苯并噻二唑类配体荧光配合物的研究 |
1.7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直线型辅助羧酸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2.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1 配合物1-5 的合成 |
2.1.2 配位聚合物1-5 的晶体结构测定 |
2.1.3 配位聚合物1-5 晶体结构描述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配位聚合物1-5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2.2.2 配位聚合物1 的荧光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Y型辅助羧酸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3.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1 配位聚合物6-12 的合成 |
3.1.2 配位聚合物6–12 的晶体结构测定 |
3.1.3 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描述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配位聚合物6-12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3.2.2 配位聚合物6 的荧光性质 |
3.2.3 配位聚合物 6 对抗生素的荧光传感 |
3.2.4 配位聚合物9和11 的磁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验仪器和检测设备表 |
附录 B 配位聚合物1-12 的部分键长[?]和键角[°] |
附录 C 配位聚合物1-12 的金属离子配位构型分析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4)基于3,5-双(苯并咪唑基)吡啶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荧光传感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位聚合物概述 |
1.1.1 配位聚合物的构筑策略 |
1.1.2 配位聚合物的拓扑结构 |
1.2 配位聚合物的荧光传感性能 |
1.3 发光配位聚合物材料器件化研究 |
1.4 双苯并咪唑类配体的配位化学研究简介 |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Y形芳香羧酸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荧光传感性能 |
2.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1 配体合成 |
2.1.2 配位聚合物1-5 的合成 |
2.1.3 配位聚合物1-5 的晶体结构测定 |
2.1.4 配位聚合物1-5 晶体结构描述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配位聚合物1-5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2.2.2 部分配位聚合物的PXRD和 TGA |
2.2.3 配位聚合物1和5 的荧光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共轭芳香羧酸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荧光传感性能 |
3.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1 配位聚合物6-9 的合成 |
3.1.2 配位聚合物6-9 的晶体结构测定 |
3.1.3 配位聚合物6-9 晶体结构描述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配位聚合物6-9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3.2.2 部分配位聚合物的PXRD和 TGA |
3.2.3 配位聚合物7和8的荧光性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间隔基芳香羧酸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荧光传感性能 |
4.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1.1 配位聚合物10-14 的合成 |
4.1.2 配位聚合物10-14 的晶体结构测定 |
4.1.3 配位聚合物10-14 晶体结构描述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配位聚合物10-14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4.2.2 部分配位聚合物的PXRD和 TGA |
4.2.3 配位聚合物10-13 的荧光性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配位聚合物1-14的部分键长[(?)]和键角[(?)] |
附录B 配位聚合物1-14 的金属离子配位构型分析 |
附录C 测试仪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5)纤维用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及红色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
1.1.2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分类 |
1.1.3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1.1.4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 |
1.2 红色光夜光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1 红色光夜光纤维的发展 |
1.2.2 Eu激活的发光材料在红色夜光纤维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Eu激活长余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样品的制备 |
2.2.3 样品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u~(2+)激活的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机理研究 |
2.3.1.1 物相分析 |
2.3.1.2 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 |
2.3.1.3 余辉性能分析 |
2.3.2 基质材料对铕激活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影响 |
2.3.2.1 基质中碱土金属离子对发光性能影响 |
2.3.2.2 不同基质材料对Eu~(2+)和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2.3.3 激活剂和共掺剂的浓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2.3.3.1 在Sr_2Mg Si_2O_7基质中掺杂浓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2.3.3.2 在SrAl_2O_4基质中掺杂浓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2.3.3.3 在Y_2O_2S基质中掺杂浓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用Eu激活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及助熔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样品的制备 |
3.2.3 样品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rAl_2O_4:Eu~(2+),Dy~(3+)的助熔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3.3.1.1 物相分析 |
3.3.1.2 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
3.3.1.3 发光性能分析 |
3.3.1.4 形貌与密度分析 |
3.3.1.5 粒径分析 |
3.3.1.6 助熔机理分析 |
3.3.1.7 制备工艺研究 |
3.3.2 Sr_2Mg Si_2O_7:Eu~(2+),Dy~(3+)的助熔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3.3.2.1 物相分析 |
3.3.2.2 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
3.3.2.3 发光性能分析 |
3.3.2.4 形貌与密度分析 |
3.3.2.5 粒径分析 |
3.3.2.6 助熔机理分析 |
3.3.2.7 制备工艺研究 |
3.3.3 Y_2O_2S:Eu~(3+),Ti~(4+),Mg~(2+)的助熔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3.3.3.1 物相分析 |
3.3.3.2 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
3.3.3.3 发光性能分析 |
3.3.3.4 形貌与粒径分析 |
3.3.3.5 助熔机理分析 |
3.3.3.6 制备工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rAl_2O_4/罗丹明B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 |
4.2.3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的的表征 |
4.2.4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界面模型的构建 |
4.2.5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界面模型的拉伸和剪切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rAl_2O_4/罗丹明B复合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 |
4.3.1.1 形貌分析 |
4.3.1.2 罗丹明B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1.3 偶联剂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2 SrAl_2O_4@Si O_2/罗丹明B复合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 |
4.3.2.1 形貌分析 |
4.3.2.2 化学键分析 |
4.3.2.3 发光性能分析 |
4.3.2.4 耐水解性能 |
4.3.3 复合发光材料界面结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4.3.3.1 拉伸性能分析 |
4.3.3.2 剪切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u激活的发光材料在复合红色夜光纤维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 |
5.2.2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基夜光纤维的制备 |
5.2.3 SrAl_2O_4/罗丹明B同轴夜光纤维的制备 |
5.2.4 Sr_2Mg Si_2O_7/Y_2O_2S-罗丹明B同轴夜光纤维的制备 |
5.2.5 样品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基夜光纤维的性能研究 |
5.3.1.1 PP夜光纤维的性能分析 |
5.3.1.2 PAN夜光纤维的性能分析 |
5.3.2 SrAl_2O_4/罗丹明B同轴夜光纤维的性能研究 |
5.3.2.1 物相分析 |
5.3.2.2 形貌分析 |
5.3.2.3 发光性能分析 |
5.3.2.4 拉伸性能分析 |
5.3.3 Sr_2Mg Si_2O_7/Y_2O_2S-罗丹明B同轴夜光纤维的性能研究 |
5.3.3.1 物相和形貌分析 |
5.3.3.2 发光性能分析 |
5.3.3.3 拉伸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低介电MOFs/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低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1 极化率 |
1.2.2 极化密度 |
1.3 MOFs在低电材料领域中的研究 |
1.3.1 MOFs的介绍 |
1.3.2 MOFs在低介电材料领域中的研究 |
1.4 PCB基板中常见的树脂基体 |
1.4.1 聚酰亚胺(PI) |
1.4.2 氰酸酯(CE) |
1.4.3 聚四氟乙烯(PTFE) |
1.4.4 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树脂) |
1.5 BT树脂的改性研究 |
1.5.1 新型BT树脂单体的合成 |
1.5.2 热塑性材料改性 |
1.5.3 热固性材料改性 |
1.5.4 无机纳米材料改性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MOFs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MOFs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ZIF-8 的结构表征 |
2.3.2 NH_2-MIL-125 的结构表征 |
2.3.3 F_4-UiO-66 的结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制备预聚体、固化树脂及ZIF-8/BT纳米复合材料 |
3.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行为 |
3.3.2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DMA |
3.3.3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3.3.4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
3.3.5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TGA |
3.3.6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耐湿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H_2-MIL-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制备预聚体、固化树脂及NH_2-MIL-25/BT纳米复合材料 |
4.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H_2-MIL-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行为 |
4.3.2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DMA |
4.3.3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4.3.4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
4.3.5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TGA |
4.3.6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耐湿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制备预聚体、固化树脂及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 |
5.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行为 |
5.3.2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DMA |
5.3.3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5.3.4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
5.3.5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TGA |
5.3.6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耐湿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7)有机胺类粘土稳定剂的合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粘土稳定剂概述 |
1.2.1 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机理 |
1.2.2 粘土稳定剂的膨胀抑制机理 |
1.2.3 粘土稳定剂的类型 |
1.3 粘土稳定剂的研究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粘土稳定剂的评价方法 |
2.1 防膨率的测定 |
2.2 岩屑回收率的测定 |
2.3 耐温性能评价 |
2.4 耐冲刷性能评价 |
2.5 热重分析 |
2.6 激光粒度分析 |
2.7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8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三章 环氧氯丙烷/多乙烯多胺缩聚物的合成及防膨性能评价 |
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2 E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反应原理 |
3.3 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粘土稳定剂(ETP-1)的合成 |
3.3.1 ETP-1 的合成方法 |
3.3.2 影响ETP-1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
3.3.3 正交实验 |
3.4 环氧氯丙烷/三乙烯四胺粘土稳定剂(ETP-2)的合成 |
3.4.1 ETP-2 的合成方法 |
3.4.2 影响ETP-2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
3.4.3 正交实验 |
3.5 环氧氯丙烷/多乙烯多胺粘土稳定剂(ETP-3)的合成 |
3.5.1 ETP-3 的合成方法 |
3.5.2 影响ETP-3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
3.6 产物结构表征 |
3.7 E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防膨性能评价 |
3.7.1 粘土稳定剂加量与防膨性能的关系 |
3.7.2 岩屑回收实验 |
3.7.3 耐温性能评价 |
3.7.4 耐冲刷性能评价 |
3.7.5 ETP系列粘土稳定剂复配性能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羧甲基多乙烯多胺系列粘土稳定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
4.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4.2 C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反应原理 |
4.3 N-羧甲基二乙烯三胺粘土稳定剂(CTP-1)的合成 |
4.3.1 CTP-1 的合成方法 |
4.3.2 影响CTP-1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
4.3.3 正交实验 |
4.4 N-羧甲基三乙烯四胺粘土稳定剂(CTP-2)的合成 |
4.4.1 CTP-2 的合成方法 |
4.4.2 影响CTP-2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
4.4.3 正交实验 |
4.5 N-羧甲基多乙烯多胺粘土稳定剂(CTP-3)的合成 |
4.5.1 CTP-3 的合成方法 |
4.5.2 影响CTP-3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
4.5.3 正交实验 |
4.6 产物结构表征 |
4.7 防膨性能评价 |
4.7.1 粘土稳定剂加量与防膨性能的关系 |
4.7.2 岩屑回收实验 |
4.7.3 耐温性能评价 |
4.7.4 耐冲刷性能评价 |
4.7.5 CTP系列粘土稳定剂复配性能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粘土稳定剂防膨机理探究 |
5.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5.2 热重分析 |
5.3 激光粒度分析 |
5.4 XRD分析 |
5.5 扫描电镜分析 |
5.6 ETP与 C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作用机理探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污染概述 |
1.1.2 水环境质量标准 |
1.2 印染废水概述 |
1.2.1 印染废水污染现状 |
1.2.2 印料废水的危害 |
1.2.3 印染废水常规处理技术 |
1.3 絮凝剂研究现状 |
1.3.1 混凝法及絮凝剂的分类 |
1.3.2 絮凝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
2.1.1 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
2.2.1 MBF-g-P(AM-DAC)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
2.2.2 P(AM-HFBMA)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
2.3 絮凝剂特性的测定方法 |
2.3.1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2 阳离子度的测定方法 |
2.3.3 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2.4 絮凝剂的表征方法 |
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2 差热-热重(DSC-TGA)分析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5 核磁共振分析 |
2.4.6 氮气吸附-脱附测量分析 |
2.4.7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
2.5 混凝实验方法及机理分析方法 |
2.5.1 混凝实验方法 |
2.5.2 吸附动力学 |
2.5.3 吸附等温线 |
第3章 富含离子基团的微生物絮凝剂合成及其对刚果红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MBF-g-P(AM-DAC)絮凝剂的合成条件优化 |
3.2.1 引发剂的量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2 MBF与AM质量比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3 DAC的量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4 反应温度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5 引发时间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2.6 p H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
3.3 MBF-g-P(AM-DAC)絮凝剂的分子结构及特性研究 |
3.3.1 MBF-g-P(AM-DAC)絮凝剂组成与结构研究 |
3.3.2 MBF-g-P(AM-DAC)絮凝剂热稳定性研究 |
3.3.3 MBF-g-P(AM-DAC)的合成机理 |
3.4 MBF-g-P(AM-DAC)对刚果红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
3.4.1 MBF-g-P(AM-DAC)投加量和沉降时间对刚果红去除率的影响研究 |
3.4.2 絮体粒径大小分布和表面特征研究 |
3.4.3 Zeta电位分析 |
3.5 MBF-g-P(AM-DAC)及其所产絮体的吸附性能 |
3.5.1 N_2吸附-脱附曲线(BET)分析 |
3.5.2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6 模拟废水中刚果红去除机理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氟碳基团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及对多种模拟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P(AM-HFBMA)的合成及组成结构研究 |
4.2.1 P(AM-HFBMA)的合成 |
4.2.2 P(AM-HFBMA)的组成结构研究 |
4.2.3 P(AM-HFBMA)的合成机理 |
4.2.4 P(AM-HFBMA)的特性研究 |
4.3 P(AM-HFBMA)对多种染料的处理研究 |
4.3.1 P(AM-HFBMA)的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4.3.2 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4.3.3 p 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4.4 P(AM-HFBMA)及其絮体的吸附特性研究 |
4.4.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4.2 吸附等温线分析 |
4.5 P(AM-HFBMA)对染料的去除机理研究 |
4.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 |
4.5.2 Zeta电位分析 |
4.6 P(AM-HFBMA)与市售絮凝剂混凝效率比较及应用前景分析 |
4.6.1 P(AM-HFBMA)与市售絮凝剂混凝效率比较 |
4.6.2 P(AM-HFBMA)应用前景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9)基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传感器的概述 |
1.2 基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 |
1.3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 无机有机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应用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聚茜素绿-碳纳米管的羟胺电传感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材料 |
2.1.2 仪器 |
2.1.3 基于pAG-MCNT的羟胺传感器的构置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茜素绿的聚合 |
2.2.2 pAG-MCNT的组成和形貌的表征 |
2.2.3 电化学表征 |
2.2.4 pAG-MCNT/CPE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2.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2.3.1 滴涂量的选择 |
2.3.2 聚合圈数的选择 |
2.3.3 pH的选择 |
2.3.4 羟胺的定量研究 |
2.4 重现性与稳定性研究 |
2.5 干扰性研究 |
2.6 实际样品分析 |
2.7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镍-聚茜素绿的米吐尔电传感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材料 |
3.1.2 仪器 |
3.1.3 基于Ni-pAG米吐尔传感器的构置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Ni-pAG组成和形貌的表征 |
3.2.2 电化学表征 |
3.2.3 Ni-pAG/CPE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3.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3.3.1 沉积时间的选择 |
3.3.2 沉积电位的选择 |
3.3.3 沉积浓度的选择 |
3.3.4 最佳p H的选择 |
3.3.5 米吐尔的定量研究 |
3.4 重复性、稳定性和干扰性的研究 |
3.5 实际样品分析 |
3.6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铜-聚茜素绿的葡萄糖电传感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材料 |
4.1.2 仪器 |
4.1.3 基于Cu-pAG的葡萄糖传感器的构置 |
4.2 结果与讨论 |
4.2.2 材料的表征 |
4.2.3 电化学表征 |
4.2.4 Cu-pAG/CPE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4.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4.3.1 沉积时间的选择 |
4.3.2 沉积浓度的选择 |
4.3.3 NaOH浓度的选择 |
4.3.4 葡萄糖的定量研究 |
4.4 重复性、稳定性和干扰性的研究 |
4.5 实际样品分析 |
4.6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Cu(OH)_2-Nafion的氨基脲电传感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材料 |
5.1.2 仪器 |
5.1.3 六氰合铁酸铜(CuHCF)和Cu(OH)_2的制备 |
5.1.4 基于Cu(OH)_2-Nafion的氨基脲电传感器的构置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CuHCF和Cu(OH)_2的形貌和组成的表征 |
5.2.2 电化学表征 |
5.2.3 Cu(OH)_2-Nafion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5.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5.3.1 滴涂量的选择 |
5.3.2 NaOH浓度的选择 |
5.3.3 氨基脲的定量研究 |
5.4 重现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
5.5 干扰性研究 |
5.6 实际样品的研究 |
5.7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荧光防伪 |
1.2.1 荧光防伪机制 |
1.2.2 荧光防伪标志构建 |
1.2.3 荧光材料 |
1.3 镧系掺杂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
1.3.1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概述 |
1.3.2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调控 |
1.4 核壳型镧系掺杂NaYF_4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
1.4.1 核壳结构的构建方法 |
1.4.2 核壳结构增强激发光吸收 |
1.4.3 核壳结构调制激发波长 |
1.4.4 核壳结构增强荧光发射 |
1.4.5 核壳结构多模式荧光 |
1.5 镧系掺杂氟化钠纳米材料喷墨打印防伪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热分解法合成三原色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 |
2.2.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PAA改性 |
2.2.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 |
2.2.4 NaYF_4:Ln~(3+)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2.3.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 |
2.3.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2.3.4 NaYF_4:Ln~(3+)荧光油墨的制备及防伪图案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荧光增强NaYF_4:Ln~(3+)@NaYF_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NaYF_4:Ln~(3+)@NaYF_4:Yb~(3+)核/活性壳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2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3.3.2 不同Yb含量活性壳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3.3 三原色CASN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3.3.4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Na GdF_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4.2.2 NaYF_4:Ln~(3+)UCNPs核的合成 |
4.2.3 NaYF_4:Ln~(3+)@Na GdF_4:Ln’~(3+)CSNPs的合成 |
4.2.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配制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哑铃状CSNP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3.2 哑铃状CSNPs的生长机制 |
4.3.3 哑铃状CSNPs的荧光性质研究及荧光色彩调控 |
4.3.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
4.3.5 喷墨打印构建双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aYF_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N-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螺吡喃(SPMA)单体的合成 |
5.2.2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5.2.3 UCNPs-G核的合成 |
5.2.4 CSNPs-G的合成 |
5.2.5 CSNPs@Si O_2-NH_2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6 CSNPs@Si O_2-CDTPA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7 CSNPs@p(GMA-co-SPMA)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8 CSNPs@p(GMA-co-SPMA)荧光油墨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PMA单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5.3.2 CSNPs@p(GMA-co-SPMA)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5.3.3 喷墨打印构建多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材料及药品 |
附录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无机金属聚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及其中空纤维的气体分离性质研究[D]. 张舒皓.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天然高分子接枝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D]. 张旺. 西北大学, 2021(12)
- [3]基于双咪唑基苯并噻二唑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光电磁性质研究[D]. 李乐倩.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3,5-双(苯并咪唑基)吡啶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荧光传感性能[D]. 吴林辉.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5]纤维用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及红色发光性能研究[D]. 薛昊龙. 江南大学, 2021(01)
- [6]低介电MOFs/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D]. 胡心雨.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7]有机胺类粘土稳定剂的合成与评价[D]. 陈林皓.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8]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D]. 王韬.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9]基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研究[D]. 张超芮.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D]. 龚果.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1)